《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1000字

2024-04-21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1000字(共6篇)

篇1:《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1000字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1000字

张双婷

《吾国教育病理》是北大社会学教授郑也夫的著作,完全基于二手资料写作而成。作者通过在历史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阅读大量著作,从多个角度对教育问题进行思考,撷取其中主要的理论框架与观点,“辐辏”成这本囊括全方面的作品。其中,既有学理性的思考,也有当下的教育关怀。在作者看来,应试教育只是今天中国教育的病象与症状,而军备竞赛才是病灶和病原。下面,我将从视角取向、逻辑结构与运思方式对此书进行解读。

一、视角取向

作者采用多学科的视角取向,从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视角思考教育问题,未就教育而论教育。是其一大特色。作者从素质教育的问题开始谈起,认为其含义是模糊的,本身的模糊导致其目标和手段都不够清晰。据此,作者指责素质教育的两个口号,其一面向全体学生,其二全面促进学生发展,是空洞而无用的。这种震耳发匮的批判令人惊异!但作者似乎也没有提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中国教育的问题,其中有些观点,如考大学只报学校不报院系、说服企业和社会招聘时不看重学历,仿佛“掩耳盗铃”一般,似乎是有些可笑的。此外,作者把中国教育的病因归为“军备竞赛”的压力,()认为教育应该早日分流,并列举了德国的职业教育。最后,作者又天马行空的分析了中国现今教育的生态,行政专权,但似乎也无可奈何。

总之,这本书提出了教育的诸多问题,但并未深刻认识到其本质。

二、逻辑结构

本书采用“辐辏”式的逻辑结构,从探讨中国教育的病灶与中国教育的生态入手,分别用“分流”与“放权”来概括中国教育的药方,这也构成了本书的主要结构。

从空洞无用的素质教育论到军备竞赛的原因,进而引出教育分流的问题,职业教育成为解读问题的最佳答案。然而,职业教育在我国不受重视。在作者看来,我国教育无法分流的原因在于三点:第一是独生子女政策;第二是官员的选拔与学历的结合;第三是复读。郑也夫认为独生子女政策灭绝了传统中国社会中家庭成员教育上的分流,直接促成适龄人口中高考生的高比例。也就说,独生子女承载着家庭的希望,每对父母在孩子身上付出太多,以至于考大学成为孩子的必然选择。这就增加了竞争的压力,使许多孩子成为高考的陪绑生与牺牲品。但作者给出的答案不尽如人意,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而中国教育的生态其特征是行政专权,其后果是多样性的全面丢失。作者截取学校中的教材、科目与学生的兴趣、知情意与创造力等方面,论述权利专制的危害。正是福柯所说的“知识就是权利”.教育的无法分流导致军备竞赛与权利支配下教育多样性的丧失,相辅相成,摧毁着中国教育,这些构成了作者眼中的教育景观。

三、运思方式

在运思方式上,作者遵循“提问—释因—寻解”的批判思维模式进行论述,鞭辟入里地批判中国教育中丑陋的现象,发人深省。但作者的批判不够深入,未能抓住教育的深层次原因进行论述。教育虽然要注重学生的兴趣,但是学习本身就充满枯燥与单调。只有有着持续不断的内生动力,才能努力学习,做出成绩。如果一味的遵从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将是对孩子的毁灭。

教育者之一无穷之事业也,其在人类,则与人类相终始;在国民,则与一国相终始;在个人,则与其一身相终始。无论何时,教育都将是讨论不尽的话题。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篇2:《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1000字

1.在学校的现行教育体制下,学校与教师可以构建我们的小环境:回归教育原点,尊重学生的身心内在,适合社会需要。教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做适合学生的教育,做针砭时弊的顺应化教学。不扭曲,不异化自己与学生的心灵,做一名健康的身心培育师,心灵的守护者,成长的护航者。

2.深刻反思学校的学科教学,特别是语数外,提倡科学与音体美的艺术课程。做到全面发展,教学眼中有人,尊重其身心规律。英语是过分重视工具性,考试与成绩,多少人学而不用。因此,外语学习也要分流。学习的人在质不在量,一部分人学好就可以了。放低要求,提高针对性与成效。

3.教学中善用奖励、惩罚,有自己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书中引言到,“动力与兴趣可以激发,创新不可以激励。“你的目的是提高雇员的长期总做质量,帮助学生成为用心的思考着与自觉学习者,那么奖励与惩罚完全没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艺术进行“外奖”来引领“内奖”。内奖便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就是学习本身的乐趣。乐,就是学习最高的境界。

4.明确复习育人立意。不是知识的重复而是一种体系的构建与学习的体验。

篇3:《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1000字

郑先生打破知识领域的隔阂, 统合社会学、心理学与历史学等学科, 遵从“寻找真问题——解释产生原因——寻求解决之路”的逻辑论证问题, 从判定“素质教育”是个伪命题发轫, 在教育功能、教育供求的现实推演下断定“学历军备竞赛”乃是中国教育病态之源, 以“分流”和“放权”的视野进行详尽剖析, 以期寻求解决之道。

无论是以“分流”的思路缓解竞争压力, 还是以“放权”的逻辑优化教育生态, 郑先生始终反对将“应试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病理”的推断, 字里行间斥责了社会主流舆论对“素质教育”的吹捧, 从政治、社会及文化等场域, 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上对素质教育的功效进行质疑, 最后得出结论:应试教育不是我国教育的病症所在, 素质教育也不是一副良药, 建立在荒诞理论基础上的解决之道终成噪音。

一、素质教育为何无用

《吾国教育病理》一书着眼从中国教育病理的诊断和素质教育的功效两个层面对素质教育进行批判。从教育的功能谈起, 郑先生认为教育具有提升个人能力和改变社会地位两大功能, 而且这两种功能相通, 一般来说, 能力高者占据重要的社会岗位, 学生们也会通过教育谋求更高的学历, 参与社会地位的竞争。发展教育这个堂皇大旗下掩盖这一真相:教育在相当程度上不是社会发展的真实需要促成的, 而是学历的“军备竞赛”所使然。由此, 他提出“学历军备竞赛”乃是我国教育问题的关键。

既然“学历军备竞赛”乃是病原所在, 为什么长期以来诟病最多的却是应试教育?郑先生将其归因于官方挟持媒体和官场逐级传达的逻辑使然, 主张应试教育只是实质能力的考查遭遇到瓶颈, 长期的考查机制虽然更有信效度, 但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节奏, 考试制度作为一种短期内有效考查学生能力的制度在这时应运而生。在激烈的竞争中, 人们为了凸显自身的学习能力, 获取更高的社会地位, 将注意力聚焦于考试, 将学习转化成考试能力的提高, 由此出现了应试教育。

但, 素质教育是不是真的具有较大功效, 郑先生依旧存在较大质疑。理论层面, 他通过剖析词义推翻了素质教育的合理性, 引用大量心理学的解释, 认定人的“素质”不同于后天形成的“能力”, 主要由遗传所致, 过分强调后天的积极教育有轻视主体间差异的危险倾向;实践层面, 他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定位为“全”, 即“面向全体学生”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过于模糊, 导致目标和手段不够清晰。除升学考试竞争又过于激烈外, 应试教育倾向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 而要消除这种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 属于教育公平而非素质教育的范畴, 素质教育没有指出明确的措施, 无法面向全体学生。同理, “全面促进学生发展”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 未必符合人的天性, 如陈景润、钱钟书等人愿意偏执于某一方向而发展, 这未必就不好。即使将德育、体育、美育纳入考试范围之内, 也将会造成“考什么就学什么”的困境, 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述是郑先生对“素质教育无用论”的推演, 人们对高学历的追求形成的“军备竞赛”是教育的病原, “应试教育”仅仅是当前我国教育的病象与症状, “素质教育”既不能在源头上减少竞争, 又不能在过程中分流竞争, 还会在实践中陷入种种泥潭, 由此, 他得出“素质教育无效”的结论。

二、应试教育真的是军备竞赛的产物吗?

郑也夫将中国教育病理推导在学历的“军备竞赛”上, 认为应试教育不能缓解过于激烈的竞争, 但应试教育真的是军备竞赛的产物吗?其实不然, 笔者认为“军备竞赛”和应试教育只是存在表面上的联系, 二者在内理上并不构成因果关系, 郑先生最初给出的结论存在些许偏颇。

试想一下, 依据书中诊断出的中国教育的病灶是“军备竞赛”, 但如果存在一种合理的考核方式, 能够在短期甄别每一位学生的能力 (当然这种考核方式并不存在) , 也就是说在理想状态下存在没有任何缺陷的考查方式, 那么应试教育还会存在吗?以同样为单轨学制的美国为例, 美国的高考人数远远不及我国, 但竞争的激烈程度丝毫不逊于我国, 为什么他们的教育没有呈现出类似我国教育的病态?这皆源于美国高考多元录取的合理性。虽然美国也有统一的SAT考试, 但他们的录取标准不仅仅以SAT考试成绩为准, 学生的学术能力、课外成就、人格天赋、艺术特长等都会纳入录取考虑的范畴。学生之间依旧存在竞争, 但这一合理的考查模式让他们的素质能够得到充分发展。

因此, 应试教育之所以出现, 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方面存在弊端, 不能简单地归因于过多的竞争。竞争会造成学生学习压力加大、出现焦虑的问题, 但并非应试现象。

三、素质教育真的走入实践的无效?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两个“全”, “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教师要遵循“知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以平等的眼光对待每一名学生。但郑先生理解的“面向全体学生”更多的关注资源配置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虽不能赋予各个地区相同的师资力量, 但微观层面要给予每位学生相对公平的学习环境。这里的学习环境主要是指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对每位学生的付出, 公平要求教师提供每位学生相对公平的发展机会, 不能因为他们的缺点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 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不埋没学生天赋和帮扶落后学生的基础上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 “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突出了素质教育中人的地位和重要性, 树立了以人为本位的教育价值观, 改变了应试教育中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模式。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 音乐、艺术、思想品德教育在学校教育模式中所占的比例大幅提升, 兴趣教育极大地扩宽了学生的视野。即使像陈景润、钱钟书等专才, 教育也应负有让他们广泛涉猎各项知识的责任和义务, 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实际的教育中, 我们应该尽力确保每位学生完善自我人格, 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唤醒, 是种教育手段。”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唤醒, 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和谐的教育理念,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兴趣的诱导代替传统知识的灌输, 着力于内在动力的激发, 促进学生身心的协同发展。

因此, 素质教育被当作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 指导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方式逐步取代“一考定终身”的制度, 素质教育并非真的无效。

篇4:《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

1、内容概述

第一部分(七个章节)谈了中国教育的主症——军备竞赛(文凭热)及解决之道

第一章 空洞素质论素质是能力、天赋,实施素质教育没有效手段,中国教育的主症是军备竞赛。分流的方式缓解军备竞赛,才会改变应试的教育生态。分流的改善又依赖于社会生态的改善。

第二章 教育与发展饼大无用论就业总量与文凭高低不是比例关系

第三章 德国教育的分流制好的机制让学生十岁基本定了从业动向

第四章 中国职业教育的困境工人薪金、地位、户籍壁垒阻碍朝前推进

第五章 中国传统分流的终结独生子女国策灭绝了传统中国社会中家庭成员教育上的分流,直接促成适龄人口高考生的高比例

第六章 官员的学历本科学历后22岁入仕,在基层一步一个脚印拾阶而上的历练更实用。政务要在干中学,谁堪大任要在实干中比较。

第七章 复习与复读 让学生成为拉磨的马复习时间所占比重过大,是扼杀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最大手段,是产生不出创新人才的。接触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才是发挥我们潜力的平台。提倡用人淡化学历和实施一年多考制

第二部分(七个方面)谈了中国教育的生态——行政专权造成多样性的全面丢失

第一 学校教育模式批判

1、学校成为教育的唯一严格的年级制、标准的教材使用让学生十几年都在一个受保护的、封闭空间分化的只有知识水平,形成大同小异性格的人。

2、自学的萎缩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的最终查验标准:自学能力提高。因为一切学习说到根本都是自学。他人能做的是教,且只能是教。学是自已的事情,也只能是自已的事情。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教你们学会什么,而在于教“学会学习”,不能逼迫你平行地跟众多科目走,而要让你在广泛的接触和自由的选择中形成自己智力上的爱好。自学就是自己决定方向,选择题目,寻找信息,阅读后经过消化思考产生自己的想法、见解、方案。学校教育是外力过强导致内力丧失就是满盘皆输。

3、互联网必将极大地将冲击现行的教育模式。平庸教师下岗、全新师徒组合方式、高效的小班讨论

4、学习方式:学习被社会上虚假捆绑,学校之间差异甚小、教学风格单一让学生形成统一的个性。好的教育不应该抑制某种性格,每一种都有优点、缺点,更是特点,而不同的人在社会上有不同的用场。增加教育多样性,个人有真才实学,社会才坚实可靠。第二知情志

重视智慧过头、提升手段有误。教与学关系要明白“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教育是教

会学生自学。

情商是人人生存必须要用到的,是理性作决策离不开的。提升情商让自己有功利上好处,大家情商提升让社会更加和谐。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能促进情商的培养。教育要增加两种活动:体育活动和人际交往活动。

意志力通过糖果实验展开讨论了:自控力和立志。有先天成分,后天开发空间余地很大。立志的前提是自决,而不是他人迫使。认定自己能未必就能,认定自己不能就断乎不能。中国教育要成为英雄主义、培养领袖名家鼓吹者。

第三 兴趣

人类拥有的好奇心倾向于寻找适度的新奇和刺激。好奇心是最初的动力,兴趣常常被好奇心诱发,兴趣是专一且持久的好奇。兴趣是一种情绪,它帮助我们将注意力和精力不均等地投入到我们遭遇的人或物上面,分轻重缓急、有偏向地面对生活。有的对什么都能建立兴趣,干一行爱一行,有的对什么都无兴趣,工作仅仅是饭碗。有人觉枯燥有人不觉得,一定是后者能够从中不断发现新东西、新关系。一个人因为兴趣进入某事物中,他从中获悉的新因子越多,就越有兴趣,他在其中越是增长才干,就越是有兴趣。他在其中又体会到了一种“成长的乐趣”。兴趣、专长与不断发现有机结合构成兴趣不衰的铁三角。空虚、无聊、抑郁等不健康心理、粗暴的生活方式日益在社会上扩散。人们只有多运动、保持快乐情绪,必须去满足真正的兴趣才会有幸福感。相当多数的孩子,只要有大量自主支配的事时间就会形成自己的兴趣。中国教育对孩子兴趣的破坏是釜底抽薪。为考试而教、因奖惩而学的学校形成了一场全球性的功利主义的教育危机。中国社会因为格外缺少与功利抗衡的文化力量而首当其冲。

如何去让学生保持兴趣的教育?

1、坚持“做人之道重于做事之道;生命的范筹大于事业的范筹”的思想开展好通识教育。做“通”大于“专”的教育。(较早地确定专业或面对的信息太过狭窄,都不利于兴趣的发育)

2、教育生态是学校只提供而非强调、强迫,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兴趣,什么兴趣是次要的,关键是有,当一个孩子有了兴趣,他就有了人格,他的兴趣有可能改变,但对某些事物感兴趣的性格不易改变。

第四 创造力

有创造力的人稀缺,智商、知识、成绩只是门槛作用。创新可遇不可求,越是大的创新,越是事先不清楚目标,外奖无益有害会抑制内在动机的发育,会扭曲、抑制内在的兴趣,会适得其反。有创造力的人通常寻找精神世界中的刺激而不是现实世界中的冒险的强烈刺激。创新者是脱离正轨的人,促进创新无效还是干扰,创新者离不开教育这个营养环境,但趋同、从众的教育去培养创新者只会负效应只会扼杀。

提供一个宽松、宽容、自主、自在的学习环境,不做其他干预,不期然地,创新性人才就产生了。

第五 科目

语文:政治与科学夹缝中的文学,标准化考试让文学非黑即白没了意识形态,什么都去教、教是万能让写作成为催熟的果子。数学:学得越深用得比重越小。走进数学的每一步都有过自己的摸索,这样在更大程度上增长的才是能力,而非知识。成为应试工具的数学日益丧失其开发思维的作用,改革的任务最艰巨。外语:多数人学而无用。开科技史(通识性的联系科学与文学)、开好体育、艺术、家政等让教育彻底改观。教育是教会人生活,会艺术化生活。

第六 选材

天赋论 中国考试学影响大,应等侍花开家长用脚投票、学校招生需要产生了的形形色色重点班、校靠后天更多、更好的学习掩盖先天的潜质,破坏了筛选的生态。潜力上不是尖子,不可能培养成尖子,而潜力上是尖子,没有发现和培养,同样不会成为尖子。要消除中小学声誉上的差距才利于选材。政府是唯一铲平的力量。

1、教学硬件一样。

2、教师工资均等

3、教师定期轮转。

第七 行政专权

级别的作用就是让校长自我矮化,教师才是学校的主人。单一的学校,大一统的教育直接、间接导致学校间激烈、恶性的竞争。学校要自主办成特色。

2、精彩摘录

功利、拜金、世俗化、无信仰,这诸多特征都颇令国人丧气,以为这是当代中国之专利。悉心查看,它们很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某种趋势。中国问题也是世界缩影。不过是我们走在了最前面。13亿人步入世界,真的可以劣币逐良币、带坏这个世界的。如此我们也理应做出更深入的思考。

领悟历史的变迁,开启教育转型,本来不难。但它所承受的社会晋升功能,使它无法思虑这一转型。唯愿此一觉悟蔓延、某些新趋势的涌现,微妙契机的浮出,会促成教育的转型。

3、感悟

好的教育旨在造就一种淡化目标、听任个性自在发育的教育生态,如此生态自会孕育伟大的创新者,相反,矢志培养创新者的教育多半是拔苗助长的坏教育。

学校就是解决学生们“吃饭”的食堂。教师就是大厨。(只在第十四章第三部分提到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学生必须要长年累月在这里吃,各科教材就是食材。食堂不能每人半斤定量,不能喂食,搞精英教育、创新教育就像想通过食堂吃出姚明一样,其实学生日后成了大力士也确不是食堂的功劳。食堂仅仅是一个吃饭的地方,食堂饭菜功能是解决温饱,营养再多,也保证不了来我们这吃食堂饭菜人人出去就不会生病。食堂办得的是让学生愿吃,还是学生应吃成什么样的人这两个问题,哪个是我们管理者优先要思考的。是继续按全国统一菜单做还是食堂要有自己学生的菜谱。愿我们的食堂能够做出八大菜系,能够推陈出新,能让进门的每个人都吃到自己喜欢的饭菜,能吃饱吃好。

篇5:《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

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每一章,每一节,每一段要讨论什么问题,作者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条理分明到列出一二三四,又在前言中自述了全书概要。虽然这种写法看起来有些呆板,但能让人读懂,比起一些故作高深却云山雾罩的书,不知好了多少。不过我有一个疑问,作者说本书的结构是三段论:寻找真问题――解释其产生之因――寻求其解决之路,则第一章,最多到第五章,已经完成了这项任务,剩下则是对当下教育具体问题的批判。不知这第四段,归到哪里?

本书的大致内容如下:第一章,研究“素质教育”一词的演变,并论证这个词语在语义上的自我矛盾以及素质教育在实践中的失败。然后提出,中国教育的根本弊病是学历军备竞赛。比起应试教育,这个病因更强调了竞争的作用。

第二章探讨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个人发展:学历与薪水正相关,但与能力关系复杂。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复杂,在经济增长、社会文化发展、阶层流动方面,教育起的作用并不大。但由于教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关利益方的怂恿,全社会对发展教育、让孩子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形成一种牢固的共识。

第三章介绍德国的教育制度,重点是其早期分流制。作者认为,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一个可行手段就是借鉴德国的分流制。

第四章探讨职业教育在中国难以发展的原因。一是文化上的,中华文化的两个主要来源――儒家和道家学说,都表现出对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轻视,从而导致中华文化轻视技术。二是现实的,职业教育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声誉和利益而普通教育可以。三是实践上的,校企合作松散,学生在学校学不到技术。

第五章介绍中国传统分流制度的终结。中国历史上曾有自然分流制度:一个孩子走科举道路,其余的耕作持家。但是计划生育终结了这种传统。

第六章研究了中国古代政府选拔官员的方式以及当代官员的学历情况。作者认为,当代选拔官员考虑学历因素,以及由此导致官员追求高学历,本质是科举制度的延续。如果现在官员的高学历为真,则他们在学校耗费了太多时间,不利于培养从政能力;如果官员的高学历为假,则官员群体的合法性受疑。本章的目的是建议当权者在选拔官员时降低学历的重要性,从而使从政的学子不要过分追求学历,以此缓解教育竞争。

第七章研究当下教育中的复习与复读情况。作者认为复习只是重复已有知识,过多复习会损害学生的好奇心。作者建议取消高三,高考每年举行多次。

第八章研究全球范围内的反学校教育思潮。学校垄断教育的后果是教育标准化、自学精神萎缩、扼杀学生创造力。而超长的学制则使学生脱离社会生活。

第九章,完整的教育应该包括智力、情绪、意志力三个方面,且后两者比智力教育更重要;但当今学校教育只注重智力,且对智力教育的认识也有误:重教轻学。

第十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空虚无聊(异化)。教育通过奖惩买断孩子的时间,用于应付考试,这极大毁坏了孩子的兴趣。接下来作者为通识教育辩护:通识教育不是强迫学生广泛学习,而是提供多样信息,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

第十一章试图证明,人的创造潜力无法通过考试测定,外部奖励无法激励创新,创新人才多异于常人,无法靠教育培养。但创新能力可以被教育摧毁,历史文化、社会因素以教育为手段,摧毁中国学生的创造力。

第十二章讨论了当下中小学教育中科目设置的弊病,以及作者设想的科目设置。

第十三章主要观点是,选材比教人更重要,但是当下中国教育,尤其是研究生的选拔,方式死板,无法选出真正的人才。

第十四章探讨了教育去行政化问题。

中国教育的确生了病,郑也夫先生像医生一样,为这个病夫诊断,痛斥它的生活方式,并开出了药方。也夫先生的医者仁心的.确令人敬佩,但晚生在这本书的短评中非议了作者,认为他诊断的病因,有些接近但不完整,所开的药方在理论上也并非毫无问题。现在我就再大胆妄言几句,也夫先生的诊断到底有什么偏差。

作者说,中国教育的弊病根源在于学历军备竞赛。作者没有对“学历军备竞赛”给出严格定义,根据作者在全书中的论述,我认为他指的是,为了取得高学历(此高学历不仅指学位级别高,还指就读学校的社会认可度高)以获取更多社会资源,而不惜投入大量时间、财富、精力与别人竞争有限的教育资源。我仔细想想,十余年来所目睹的教育界怪现状,似乎除了教育行政化问题,都可以用这个学历军备竞赛来解释。不过,竞争教育资源以至竞争社会资源,绝非中国特色,而是社会共相,为何中国的教育出了这么严重的问题,而有的社会却没有(譬如芬兰等国)?我觉得,学历军备竞赛同应试教育一样,都还留在现象层面,没有触及根源。

我同意作者自己提出的观点:“教育生态的后面是社会生态。教育生态的改善依赖于社会生态的改善。”还应该加上,教育问题同其它问题一样,可以从文化方面寻找原因。我总结出中国教育弊病的因果链条是:看重教育促进阶层提升的功能(一路上名校,毕业之后才能找一份好工作)→单一的评价体系(虽然也提倡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但真正决定学生能不能进入一所学校的,主要还是分数)→功利的文化传统与社会氛围(既然要考高分,那学校就要把学生训练成考试机器,得分机器)。这个链条上的每一环都很难破解。在当下,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接受教育是完成阶层提升(出人头地)的主要手段,甚至是唯一手段。我不同意作者所说教育对阶层流动没有贡献的观点,相反,1978年恢复高考之后,高考是极其重要的阶层流动手段,有多少寒门子弟因为这场考试而改变了命运?只抱着这种目的出发,在一种功利的氛围里,任何教育最终都会成为职业教育,技艺传承。教育者不会从长远考虑,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遑论更形而上的价值观教育、美育。不过我觉得没有也挺好的,就当下某些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言行来说,指不定会给学生灌输什么样的价值观。

单一的评价体系的确是一种极其糟糕的评价体系,人是不能用数字衡量的。但是目前似乎没有比它更好的评价标准。综合素质评价、课外实践这些东西我也做过的,我负责任地告诉读者,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要信。一种新的评价标准,如果它不能决定是否升学,那学生基本是糊弄完成的(不能把责任推给我们)。否则,如果这个标准可以严格量化,那就相当于增加一门考试;如果它不能严格量化(类似于美国大学的校友给申请学生的评价),哪怕有一点弹性空间,“关系学”就要大显身手。

有了前两环的铺垫,第三环几乎是必然结果。这里的功利不仅指学生和家长的功利心态,还包括学校(尤其是管理者)的态度。要知道,在公立学校,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可以当作政绩,当作仕途的敲门砖的。

针对教育弊病,作者开出的药方是,分流,尤其是用职业教育分流。但我认为这个方法至少有两个缺陷。第一,把哪些人分出普通教育?这就又涉及考试,而明显的,大部分学生与家长还是愿意走普通教育这条独木桥。为了通过分流考试,会不会又出来一个应试教育?

更重要的是,作者忽略了教育竞争的一个重要特点:它不是所有参与者竞争相同的教育资源,而是不同层次的参与者竞争不同层次的教育资源。说得更清楚些,按照作者的设想,被分离出普通教育这条路的,基本都是日后在这条路上表现不佳的人,他们退出竞争,让出来一些二本大学若干年后的招生名额;但对有能力也矢志于考985大学的学生来说,竞争并没有减弱。

第五章探讨传统分流制度的终结,我始终不知道这对本书探讨的问题有什么作用。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使大部分家庭都可以至少供一个孩子读完本科。假如没有计划生育,假如传统分流制度仍在延续,难道参与教育竞争的人会变少?如果我的猜想正确,则也夫先生犯了一个极其浅显的错误。所以我希望我的猜想是错的,也夫先生不是那样的人。

作者认为,复习只是在重复已有知识,复习会摧毁学生的好奇心。就我的经历来看,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复习可不只是简单重复已有知识,它还包括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对问题进一步认识等等。当然,当下高三学生的复习,也太过分了些,完全搞成应试技巧总结,挨几句批评也不冤。至于学生的兴趣乃至创造力被摧毁,也不是在学校开始的,恐怕家庭的责任更大一些,你看看家长对孩子提问的态度,看看家长对孩子创造品的态度,就不难理解。

第十二章,谈科目设置,作者认为,语文考试只应该考作文和阅读,作文应该占大头,因为只有写作才能反映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我觉得这个观点可以商榷。古诗文欣赏能不能反映一个人的语文水平?一个在现代社会普通话说不标准的人,语文水平如何?当然,我承认,对这个问题,我现在想得也不是很清楚。作者还说,对于数学开发思维的作用他表示怀疑。这使我想起早年韩寒的一句话:“说数学能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看侦探小说也能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为什么不考侦探小说?”(大意如此)我觉得这完全是外行人的混账话。以我自己为例,我本人是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的,我觉得这个专业对我最大的作用就是使我思考问题更有条理。我也对侦探推理小说感兴趣,阿加莎克里斯蒂和东野圭吾都读过,我觉得读过这种小说的人自己心里也清楚,没有多少人读到一半合上书,仔细推理谁会是凶手,更难研究一下,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否因此提高了。当然侦探小说和数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数学锻炼形式逻辑推理能力,这是读侦探小说无法完成的。不过在这个问题上我也是外行,欢迎读者赐教。

当然,也夫先生也说了,本章“贻笑大方之处在所难免”“更看重提出的问题而非设计的方案”。既然如此,晚生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了。

篇6:《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1000字

粗略看了一遍《吾国教育病理》,感触颇深,在这本教育名著中作者对我国教育出现的问题,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深入剖析了产生这种病理的原因,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例如:我国教育的年龄过长,教育过程长期在校,脱离实践基层,造成脱节,教育结果学生成了高学历低能力。对我国教育模式、制度,对培养人才的禁锢制度;对人才的分流,对减少成本,多方面培养人才的作用,对创造力缺失等问题,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和学习。但我认为在有些方面观点有些偏激、不全面,例如不能把社会存在问题一概而论,并且不能全部归于教育或学校失误。总之,读完整本书,对我感触较大的有三点:

一是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是课程的合理开发。

三是学生的兴趣培养。

一、教育均衡论述启示

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怎样面对呢?作者的方法途径是不能把学校分成上中下三等,更不能把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等,要清除重点学校重点班,达到优质资源共享,促进公平。

我们襄城区,2013年省均衡教育检查,为学校硬件建设发展迎来了机遇,大部分学校都在硬件建设上得到了改善,基本到位。例如:我们新集中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硬件上应该说达到了平衡。这确是可喜可贺之事!但硬件的均衡不代表教育资源的均衡,我想为了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均衡,使偏远学校、薄弱学校学生享受平等教育权利。共享优秀教育资源,一是要通过信息平台,传输优秀教育信息,以达到资源共享,而云平台不能马上会起作用。二是教师队伍合理流动,城乡互动,下乡支教都起到积极作用,例如:定期抽签大流动(不走形式的),三是鼓励优秀教师向薄弱偏远乡村学校流动而不是偏远的薄弱的学校优秀资源向各校流动。四是偏远薄弱学校内挖潜力,培养优师,培植自己的优质资源,祈祷相对稳定的作用,五是行政管理部门在权限政策、资源、人员等等向乡村薄弱学校倾斜,促进教育的公平,使软硬件达到均衡,这样在促进学校软硬件均衡后,使学生接受真正意义上的均衡教育。

二、关于课程的阐述的启发

作者在谈到课程时,认为课程标准化,模式化,严格的年级制,方式的单一,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多样性,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约束了学生的接受力。由于长期的催促受挫,学生大量的辍学,也扼杀了天才少年成长和全面发展,我认为作者分析透彻到位,并给人予很大启示。

启示一:在课程开发方面,我们教育局也在大力宣传倡导,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作为我们刚起步的学校,对课程文化有了认识和提升,我们将加大宣传和实施力度,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文化。

启示二:作为一线的教师和校长,加强对学校课程改革重要性的认识。既要了解到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这样才能更好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多种人才。

启示三:在课程开设方面也有了更深入认识。我们学校要努力做到国家、地方校本相结合,选修和必修相结合,使学生有多种选择,找到适合自己,感兴趣

和爱好的学科,给学生多种发展机会,多种成才机会。

启示四:不同教材可哺育不同人才。学校处处是课程,社会处处是课程,鼓励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及特长,学校要因地制宜,积极开发一些实用性的校本教材,让在校的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成才道路上有多种选择。

三、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对我的启示

作者认为,对一个人的开发,兴趣是最重要的,培养学生兴趣要让学生接触广泛的知识,积极参加各种游戏、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刺激学生好奇的情绪,从而产生兴趣,有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第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作为教师要知人者智,要自知之明,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知识体验,创设学生感到亲切而又有刺激的意境,让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或者通过学生合作、互动,用充满生活学习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在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要在游戏中建立爱好,我们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自然活动,结对玩耍,这就要求我们不要紧紧盯在学生课业成绩上,要大胆让学生走出去参加活动例如参加学校活动(爬山、跳绳、打球等活动)和社区活动,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操。

上一篇:悟爱作文下一篇:全子宫切除术后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