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谷雨的由来与习俗

2024-06-21

关于谷雨的由来与习俗(精选8篇)

篇1:关于谷雨的由来与习俗

谷雨的含义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时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谷雨最主要的特点是春雨绵绵,有利于谷物生长。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农业气候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

这时,中国南方华南大部分地区雨水较丰,常年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但是华南外的南方其它地区雨水大多不到30毫米,需要采取灌溉措施,减轻干旱影响。北方地区是旱地农业;全年降水量少,而且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夏季;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春旱严重;应及时春灌。

谷雨的习俗

摘谷雨茶: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泡水饮。

祭海:祭海的习俗。谷雨节也叫做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 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渔民们在谷雨这天要举行海祭,祈求海神保佑。因此,谷雨节也叫作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祭祀时刻一到,渔民便抬着供品到庙前摆供祭祀,有的则将供品抬至海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场面十分隆重。

走谷雨: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谷雨节气传说

民间流传着“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和“芍药打头,牡丹修脚”的说法,还有“月季花落只去蒂,花朵随开无停滞”的谚语,形容这一节气百花盛开的人间春色。民谚之中,有着一个凄婉的传说:传说在唐代高宗年间,有位叫谷雨的年轻人,水性很好,有一次他的家乡曹州发大水,他凭借着这个本领救出了村民,还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一颗牡丹花,并拜托一位花匠师傅好好地栽养。几年后,谷雨的母亲得了重病,谷雨一边要照顾母亲,一边要做事,很是辛苦,这时有位美丽的女子出现在他的家里,并每天都来照看他的母亲,谷雨与这位女子日久生情,就在谷雨想提出与这位姑娘成亲的时候,却得知这位美丽的姑娘是位牡丹仙子,而正是几年前他救起来的那颗牡丹。牡丹仙女约定“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门去安家。”后来,牡丹花仙的仇人秃鹰得了重病,逼迫牡丹姐妹为其酿造花蕊丹酒医病。牡丹姐妹不愿取自己身上的血,酿下丹酒供恶贼饮用,却被秃鹰抓走关押。谷雨历尽艰险,在自己生日那天,终于闯入魔洞战胜秃鹰,救出了众花仙。当大家准备回家时,尚未咽气的秃鹰一支暗剑刺中了谷雨。牡丹修女恼怒万分,拿起谷雨的板斧,将垂死挣扎的秃鹰砍成了肉泥!回转身来,抱起谷雨的尸体,泣不成声。谷雨以自己的性命救了这些花朵们的生命。从此,在谷雨死的那一天,天空就会下起雨,所有的牡丹都会开放,以此来纪念谷雨。

谷雨节的天气谚语大部分围绕有雨无雨这个中心,如“谷雨阴沉沉,立夏雨淋淋”、“谷雨下雨,四十五日无干土”等等。还有谷雨节气如气温偏高,阴雨频繁,会使三麦病虫害发生和流行。广大农村要根据天气变化,搞好三麦病虫害防治。

我国古代将谷雨节气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呜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任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节气,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会再一次发生明显减弱和北移,华南暖湿气团比较活跃,西风带自西向东环流波动比较频繁,低气压和江淮气旋活动逐渐增多。受其影响,江淮地区会出现连续阴雨或大风暴雨。

篇2:关于谷雨的由来与习俗

二十四节气白露 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返回目录>>>

●白露习俗

白露的民间习俗 到了白露节气,秋意渐浓。旧时南京人十分重视节气的“来”和“去”,逐渐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节气习俗。说到白露,爱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再者,家中存放的春茶已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时白露茶正接上,所以到了白露前后,有的茶客就托人买点白露茶。

资兴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水酿制而得名。

程酒,古为贡酒,盛名入远。《水经注》记载:“郴县有渌水,出县东侯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于耒,渭之程水溪,郡置酒馆酝于山下,名曰‘程酒’,献 同也。” 、渌酒均系传世美酒。

返回目录>>>

●白露古诗词

《明月皎夜光》

两汉:佚名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释义:

明亮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夜空,东边墙角下不时地传来蟋蟀的吟唱。

北斗星中的玉衡星已指向了孟冬,天上众多的星星是这样闪烁璀璨。

晶莹的露珠已沾满了地上的野草,时节流转转瞬间又是夏去秋来。

树枝间传来秋蝉断续的鸣叫,燕子啊不知又要飞往何方?

昔日与我携手同游的同门好友,已经举翅高飞腾达青云了。

可是他们一点也不念曾经的交情,就像行人遗弃脚印一样把我抛弃!

南箕星、北斗星都不能用来盛物斟酒,牵牛星也不能用来负轭拉车!

再好的友情也不能像磐石那样坚固,仔细想来炎凉世态虚名又有何用?

《秋思》

唐代:李白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释义:

今日的春光如同昨天一样明媚,碧树绿草间,有黄鹂鸟在唧唧鸣叫。

但突然之间,蕙草就枯萎凋零了,衰飒的秋风吹来阵阵凉意,让人顿感忧伤。

已经进入秋天,树木的叶子纷纷落下,一片凄清的景象。冰冷惨淡的月光下纺织的女子正独自伤悲。

她为群芳的逝去而感到无限忧愁,繁盛的枝叶如今都已凋落,秋露浓浓,让人感到无限落寞。

返回目录>>>

●白露气象条件与农事活动

至白露节气时,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此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因为白天的温度虽然仍达三十几度,可是夜晚之后,就下降到二十几度,两者之间的温度差达十多度。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此外,华南二十四节气的气候中,白露有着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的明显特点,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华南常年白露期间的平均气温比处暑要低3℃左右,大部地区候(5天)平均气温先后降至22℃以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时序开始进入秋季。华南秋雨多出现于白露至霜降前,以岷江、青衣江中下游地区最多,华南中部相对较少。“滥了白露,天天走溜路”的农谚,虽然不能以白露这一天是否有雨水来作天气预报,但是,一般白露节前后确实常有一段连阴雨天气;而且,自此华南降雨多具有强度小、雨日多、常连绵的特点了。与此相应,华南白露期间日照较处暑骤减一半左右,递减趋势一直持续到冬季。白露时节的上述气候特点,对晚稻抽穗扬花和棉桃爆桃是不利的,也影响中稻的收割和翻晒,所以农谚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

充分认识白露气候特点,并且采取相应的农技措施,才能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另一方面,也要趁雨抓紧蓄水,特别是华南东部的白露是继小满、夏至后又一个雨量较多的节气,更不要错过良好时机。

篇3:关于谷雨的由来与习俗

写春联

张祖寅现在是无锡市第一中学的数学教师、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大学毕业后在宜兴市徐舍镇中学教书。他从小热爱书法,最初给村里的乡亲们免费写春联,大伙儿反映不错,后来就尝试着在镇上卖春联。一般从9月开始,他每天晚上写春联,放寒假了就去镇子上摆摊卖春联,从1990年至2000年的1 1年间,张老师写了二三十万副对联。最初卖春联的年收入在1.2万元左右,是其教师工资年收入的近5倍,写春联成了他发家致富的一种方法。张老师说为了能让春联卖得更好,他还动了一番脑筋。他认为,首先要内容好。春节期间他骑着自行车在周围的村子里转,看到好的春联就记在本子上,下一年再用,有的内容则要改动一下,因为农民大多喜爱通俗易懂、有发家致富寓意的春联。其次是形式新。他是镇子上最先用金粉写春联的人。为了更好的装饰效果,他还用墨汁书写后再让他夫人用金粉描边,以突出装饰效果,这样一副春联可以多买五角钱。再者是字体要有变化。一般来说,老百姓喜欢行书、楷书、隶书,也有极少数人会指定要草书或篆书。有些字要做一些创造,比如“福”字,写得胖胖的就比较受欢迎。相比之下,镇上新华书店印刷的春联,就没有他写的卖得好。但是2000年以后,他就不再卖春联了,张老师说“一方面是工作调动到了宜兴城里,另一方面是新春装饰品的大量上市,买手写春联的人也慢慢少了起来”。

写了多年春联的张老师有了很深的春联情结。虽然现在不卖春联了,但是偶尔也会参加“送温暖”或“文化下乡”等写春联活动。他说,在这些活动中以老年人(书法爱好者及少部分书法家)为主,也有一些学习书法的儿童,中青年专业书法家往往只出现在文联、书协组织的写春联活动中。民间书法力量是写春联的主力军。由于春联和书法作品有着较大区别,春联要求字体匀称美观、方便识别,而书法作品更多考虑视觉上的艺术效果,有的书法家的作品风格过于强烈,反而不受群众欢迎。

摄影/胡鸣逸

贴春联

201 1年1月25日,在无锡市图书馆写春联的现场,我们看到老钱正站在刚刚写好的春联旁边,开心地和周围熟悉的人们打着招呼,一脸喜气。我们便和老钱聊了起来。他说:“每年家里都会贴春联,八十多岁的老父亲每到年前都会催促他去买春联。有了春联才有过年的样子,看着喜庆,老父亲又高兴,一举多得,所以每年我都会请人写春联。这次我请人写了两副对联、三个‘福’字,由于父亲、自己、儿子都是分开住的,父亲家、自己家的门口分别贴一副春联,‘福’字就贴在里屋的门上,儿子家不贴春联,贴了他反而不开心,随他们吧!”老钱退休前是做会计工作的。父亲解放后从查桥镇到城里工作,他就出生在无锡。听父亲说,贴春联在乡下是一件很讲究的事,一般是由长子、长孙来贴。时间也有讲究:立春在春节前的,立春那天贴,立春在春节后的,就春节贴。贴春联和祭祖是一样,都要赶在立春前。最后我问老钱:“以后老人家不在了,你还年年贴春联吗?”“贴呀!都习惯了,还是贴的好!”老钱笑呵呵地说道。

张祖寅在和我们聊天的时候,也说起了宜兴以前贴春联的习俗与无锡有不少区别。宜兴是无锡下属的县级市,地处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交汇区域,因此也融合了三个省的习俗。宜兴贴春联的风气比无锡要浓得多,每个房门甚至窗户上都会张贴春联,猪牛羊圈、谷仓、灶台也会张贴相应内容的春联。在贴好春联的窗户外用白石灰划一道警戒线,在大门口的地上用石灰画出猪、牛、羊,写上“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之类的吉语,再画上一把拉满弓的箭对着门外。这种做法与“年”的传说有关:猪、牛、羊是给“年”进贡的,弓箭则是警告凶猛的“年”不要进屋伤人。如果家里有长辈去世了,三年不贴红春联,第一年写在白纸上,第二年是绿纸或蓝纸,第三年用黄纸,这种习俗也符合“守孝三年”的传统规矩。虽然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传统习俗也越来越简化,但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与无锡相比,宜兴贴春联的风气还是十分浓厚的。

通过今年对无锡春联习俗的调查,我们发现市区中贴春联、“福”字、贴生肖图案以及不贴任何东西的家庭比例各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郊区的本地人与外来人口杂居的地带有一半以上的家庭没有贴(春联、“福”字等新春装饰品);本地人集中的地带,贴春联的家庭就明显多起来,没有贴任何东西的家庭也会占到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乡村中的大多数家庭张贴了春联,这一点与市区有着很大不同。在春联的选择上,市区和乡村都不约而同地选用机制或印刷春联,手写春联极少,甚至在有的小区中找不到一个贴手写春联的家庭,从中可以看出大众对手写春联的态度。

逝去的春联习俗

为了了解春联在年轻一代中的记忆和认识,我利用美术课学期小结的方式对无锡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书面调查,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可以说出关于春联的相关习俗,其他同学则是语焉不详,或是说家里从不贴春联,或是说家里只贴“福”字,或是说买个现成的春联往门上一贴,哪有那么多的讲究,或是说从来没有关注过春联,等等。对春联有一定了解或体验的学生大都有在乡村生活或过年的经历,少数学过书法的学生还动手写过春联。通过学生的叙述可以看出,在他们的印象中写春联、贴春联是一件十分郑重的事情,裁红纸、想对子,长辈写、晚辈看,熬糨糊、扫卫生,贴春联、祭祖宗……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了解的不仅仅是春联的相关知识和对书法的认识,更是一个习俗传承和文化熏陶的过程,他们心中埋下的这些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条件适合的时候就会发芽开花。这些有过春联记忆的“90后”学生,除了对春联习俗的式微表达了惋惜和眷恋之外,还对远去的邻里之情和年味不在的春节表示担忧。

首先是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影响。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们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原先乡村的单门独户到都市水泥森林的公寓式住宅,现代城市居室与乡村院落格局存在着很大差异。现代公寓的单扇门,使春联的上下联、横披怎样贴都需要费些思量,于是有些家庭便将春联简化为“福”字或生肖图案。在无锡,很多贴春联的家庭将“福”字夹在上下联的中间,成了新的春联张贴样式。在许多人看来,室内西式的装修风格已经不适合贴春联了。另外,如何粘贴春联也成了很多人头痛的问题,糨糊、双面胶粘上了不好清理,其他的粘不牢,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愿意贴春联的都市人。这说明春联的材料和粘贴材质都存在着革新需要。都市里厚重的防盗门将邻里亲情隔绝得一干二净,也就少了春联的交流与欣赏,人们更关心的是室内,门外则是简单的好。春联习俗的衰落看起来是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居住环境以后带来的,而实质上是传统的闲适生活被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所代替,依附其上的传统文化也随之衰落了。

其次是传统诗词文化衰落的表现。诗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三字经》、《幼学琼林》、《弟子规》等蒙童课本都具有朗朗上口的音律之美和诗词特性。春联是楹联文化的一部分,也具有讲究平仄押韵、工整对仗的诗词特性。虽然每年的春晚和部分报纸还在征集春联,但已经是应者寥寥,辉煌不再。春联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和群众基础,曾受到格外地重视。记得在我们小时候,父辈带着我们给村里的长辈拜年时,还会教我们看哪家的对联内容好,字是谁写的,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城市化割断了邻里间的联络,人们的文化素养降低了,也就很少有人有兴趣、有能力对别人家的春联品头论足了。

再者是书法“工具性”的丧失。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高度精炼地体现着中国哲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精神。由于书写工具的改变,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极少有用毛笔书写的需求了。前些年,一位练习书法的朋友开玩笑地对我说,他的书法只在写春联和挽联的时候还能派上些用场,可是现在连这样的机会也要丧失了。电脑互联网的普及,打印机的广泛应用,使我们进入了无“书写”时代,很多人可能只有在需要签名的时候才拿一下笔,提笔忘字都快成为现代人的通病了。在最有书写需要的群体——中小学生中,一方面他们没有得到书写技巧的训练和指导(无锡中小学仅有极少数书法特色学校开设部分年级的书法教学),另一方面他们又被大量作业压得直不起腰来,书写的美感根本无暇顾及。毛笔和宣纸在日常生活中丧失了最起码的实用功能,书法成为极少数人的“专业”,变成了单纯的技艺,与社会生活隔绝了。作为和现在的百姓能够产生广泛联系的重要形式,手写春联上的“书法”也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如此境况真的令人沮丧和担忧。

新的过年方式正在形成

篇4:立春的由来与习俗

古代有“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我国古代将立春的15天分为三个时间段,从立春当天开始,以后五日,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而后的五天里,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天,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上。 正因为立春意味着春天的开始,也意味着农忙的开始,因而也就流传下来许多关于立春的习俗。

祭祀

中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天子要在立春日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行布德施惠之令。后世历代统治者在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的历史悠久,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据文献记载,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相当隆重,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要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8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那么,为什么要到东郊去迎春呢?这是因为迎春活动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东方。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比如,宋代的《梦粱录》中就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这就证明,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宫廷,成为官吏之间的互拜。

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记载:

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

清人所著的《清嘉录》则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打春牛

传说,神农氏尝百草、分五谷,开始了农业。三皇五帝都很重视农业,到周朝的时候,务农的事被提到朝议上,一面制历,一面责令地方官办每年举行一次迎春的仪式。农为百业之本,春为一岁之首,迎春仪式当然要隆重了。立春前一日,由两名艺人顶冠饰带,一称春官,一称春吏。他们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行礼。报春人遇到摊贩商店,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笑脸相迎。这一天,各地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前为是鼓乐仪仗队担任导引;中间是长官率领的所有僚属,官吏们都要洗澡,穿素服,不坐轿子,不骑马,步行到郊外;后面是农民队伍,都执农具。来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芒神与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礼。执事者举壶爵,斟酒授长官,长官接酒酹地后,再行二跪六叩首礼,然后到春牛前作揖。礼毕,与来时一样热闹,将芒神、春牛迎回城内。

第二天立春时分,地方长官率僚属、农民鞭春。阴阳官先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规。地方官主持迎春仪程,即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然后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众农民要将春牛打烂。打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人们还认为,土牛打得越碎越好,以示人们对春天的热爱。随后,人们欢笑着抢土牛的土块带回家撒入牲圈,象征槽头兴旺。

打春牛最初是打土牛,过了许多年,土牛又换成了纸牛。这种纸糊的牛里面装上五谷,被当作“春牛”,在迎春会上让人们举鞭狠打,牛被打倒,纸被打破,里面的五谷流出来,这象征着打出一年的五谷丰登。

现在,城里已很少举行鞭春活动,但一些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风俗。妇女们抱着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病症,今已成为娱乐。立春日当天,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里。吕梁地区盛行用春牛土在门上写“宜春”二字。晋东南地区习惯用春牛土涂耕牛角,传说可以避免牛瘟。

送春

立春当日,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实质上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咬春

咬春又名吃春,即在初春时节,吃一些象征春意的新鲜菜蔬之类的食品,以迎接新春的到来。据说,咬春以后,整个春天不会犯困。咬春的食物多以白萝卜为主,以荠菜为最佳,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在老北京,这一日从一大清早,就有人挑着担子在胡同里吆喝:“萝卜赛梨……”那时候,再穷的人家也要买个萝卜给孩子咬咬春。今天的人们发现了更多“春味”,只要有“咬”这个动作,人们都要吃一吃,只要是性属辛甘的食品,人们都要补一补,有荤有素,有中有洋,组成了现代咬春宴。

春饼是咬春宴上必不可少的立春食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北方人称其为“春卷”。据传,在东晋时期就有,那时叫“春盘”。当时,每到立春这一天,人们就将面粉制成的薄饼摊在盘中,加上精美蔬菜食用,故称“春盘”。那时,不仅立春这一天食用,春游时人们也带上“春盘”。到了唐宋时期,这种风气更为盛行。著名诗人杜甫“春日春盘细生菜”和陆游“春日春盘节物新”的诗句,都真实地反映了唐宋时期人们这一生活习俗。

从宋朝到明清时期,吃春饼之风日盛,且有了皇帝在立春日向百官赏赐春饼的记载。明《燕都游览志》载:“凡立春日,(皇帝)于午门赐百官春饼。”到了清代,伴春饼而食的菜馅更为丰富。现在,人们备上小菜或各式炒菜,吃春饼时随意夹入饼内,味道和样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戴春幡

春幡也称“春幡胜”、“幡胜”。古代立春之日,人们将帛、绢或纸剪成长条状小幡,戴在头上,以示迎春。此俗起于汉朝,至唐宋时期,春幡的制作更为精巧。春幡主要由女性佩戴,男性几乎不佩戴。女性立春佩戴春幡的习俗最迟始于汉末魏晋时期,从此历代沿袭,形成了风味十足的立春文化。女子立春所戴春幡,最早的形态应该是自然生长的花朵,后来人口繁密,都市形成之后才以布帛为之,甚至有的以彩纸充任,但它决不是一般性的装饰物。立春节时,女性们佩戴春幡首先是作为避邪之物,具有避凶、求吉利的寓意。

在有些地方,女孩子还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将其戴在头上,争奇斗艳。现在陕西长安、关中一带的农村还流行着立春日佩戴“春鸡”的习俗,因为,他们认为燕子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晋东南地区的女孩子们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以此来盼望大家都能大吉大利。有些地方还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有些农村地区讲究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平安吉祥。

贴宜春对联、宜春字画

春天到了,人们将迎春的意愿转化为在自家门框上贴上用红纸书写的对联和贴在窗户上的字画,这种对联和字画流露出了人们迎春的喜悦。如对联有“一门欢笑春风暖,四季祥和淑景新”,或“瑞雪丰年,八方献瑞”、“春风得意,六合同春”,屋内墙上也贴满“迎春”、“宜春”以及“福”字。整个院子里一片红彤彤的景象,显得春意浓浓,也象征着吉祥如意。还有人在门楣上张贴一段祝愿之词,表示迎春的意愿。有些会绘画的人,常给门楣上画一幅《腊梅图》。也有的人用红纸剪刻出雄鸡形状贴在门上,因鸡与“吉”谐音,有吉祥如意之意。

立春与农事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升高,日照时间变长,降雨增多,这时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立春过后,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就要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有些地方仍然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也时有出现。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由于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表明春季从这一天开始,故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关于立春与天气、农事之间关系的民谚较多。立春节气也是受农民欢迎的节气,因为它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希望。农谚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春之计在立春”、“立春一过雨水来,农田活计早安排”、“立春三天暖洋洋,百草发芽春水漾”,这是提醒人们,春天来了,地里农活就要开始了,需要做个计划、安排,抓紧春耕准备,做好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

立春日天气与年景有关,以为立春宜晴不宜阴,晴则兆丰,阴则兆灾。有民谣说:“立春清明又和暖,农人鼓腹皆翘天。倘若风阴与昏暗,五谷不登人不安。”又有“晴则诸事吉,阴则万事愁”、“立春晴一天,农夫好种田”、“立春三日晴,今年好收成”、“立春阴,一春阴,立春晴,一春晴,阴阴晴晴到清明”、“立春有雨连清明”等说法。对于一年中有两个立春日的年份,有“一年两个春,黄牛贵似金”、“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的农谚。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象征着春天的开始,同时也是一年农事的开始,因而人们对立春寄予了很多的期盼,盼望着来年能五谷丰登、平安吉祥。

(本刊编辑部孟艳霞整理)

篇5: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与习俗

1.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2.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3.吃五黄

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此外浙北端午节还吃豆腐。

篇6:关于谷雨节气的民间习俗

旧时,山西临汾一带谷雨日画张天师符贴在门上,名曰“禁蝎”。陕西风翔一带的禁蝎咒符,以木刻印制,可见需求量是很大的。其上印有:“谷雨三月中,蝎子逞威风。神鸡叼一嘴,毒虫化为水……”画面中央雄鸡衔虫,爪下还有一只大蝎子。画上印有咒符。雄鸡治蝎的说法早在民间流传。神魔小说《西游记》第五十五回,孙悟空猪八戒敌不过蝎子精,观音也自知近他不得。只好让孙悟空去请昴日星官,结果马到成功。昴日星官本是一只双冠子大公鸡。书中描写,昴日星官现出本相--大公鸡,大公鸡对着蝎子精叫一声,蝎子精即时现了原形,是个琵琶大小的蝎子。大公鸡再叫一声,蝎子精浑身酥软,死在山坡。山东民俗也禁蝎。清干隆六年《夏津县志》记:“谷雨,朱砂书符禁蝎。”“禁蝎”的民俗反应了人们驱除害虫及渴望丰收平安的心情。

篇7:关于谷雨的由来与习俗

每年六月一日是国际儿童节,又称儿童节、六一儿童节。每年的6月1日举行,六一儿童节是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就有儿童节。1925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关于儿童福利的国际会议上,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倡议建立儿童纪念日,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用心响应,先后建立了自己国家的儿童节,英国规定每年的7月14日为儿童节,美国规定5月1日为儿童节。日本的儿童节很特殊,分男女儿童节,男儿童节5月5日、女儿童节3月3日。我国在1931年也以前规定4月4日为中国儿童节。

1949年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会议,会中透过了保障全世界儿童权利,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的决议,为纪念1942年6月被纳粹德国屠杀的捷克利迪策村全体婴儿,决定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自从1949年确立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以后,世界各国纷纷废除原先的儿童节,而统一为“六一国际儿童节”。我国中央政府1949年12月宣布:以“六一国际儿童节”代替原先的“四四儿童节”,并规定少年儿童放假一天或七天。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6月1日定为儿童的节日,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在欧美国家,儿童节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举行社会公众性的庆祝活动.往往有人误解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将6月1日定为儿童节,事实上,美国的一些组织也开始思考将儿童节定在6月1日。国际儿童节的设立,和发生在二战期间一次著名的屠杀有关。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更糟,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利迪策村屠杀时的6月的第一天为国际儿童节。当时的很多国家表示赞同,个性是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6月1日定为儿童的节日,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在欧美国家,儿童节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举行社会公众性的庆祝活动。因此有人误解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将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

为了保障全世界儿童的权益,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决定,将每年6月1日作为国际儿童节。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23日规定,将中国的儿童节与国际儿童节统一齐来。儿童节那天,学校一般会为此组织相关的群众活动,并要求学生正式着装(普及校服前为白衬衣蓝线裤)。民间庆祝的方式多以送玩具礼物给小朋友,或陪小孩出外吃大餐或游玩。

1925年8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关于儿童福利的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国际儿童节”的概念。

这次大会有54个国家的爱护儿童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儿童幸福国际大会”,透过《日内瓦保障儿童宣言》。宣言中,对于儿童精神上应有的享受、贫苦儿童的救济、儿童危险工作的避免、儿童谋生机会的获得,以及怎样救养儿童等问题,均有热烈讨论。

篇8: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国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 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其伤害屈大夫。后来为避免饭团为蛟龙所食, 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今天的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 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为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他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自尽。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 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都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说完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到了第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负父尸而浮出江面。就此传为神话,后县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羲之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将曹娥殉父之处命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表明,他们有断发文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称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 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 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入汉族, 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 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上一篇:自考人力资源管理简历下一篇:描写向日葵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