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项目投资计划书

2024-06-05

企业项目投资计划书(精选9篇)

篇1:企业项目投资计划书

第一章 公司概况

投资者公司现有情况

投资者公司营业执照

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设立的组织形式(指内、外资企业,内资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个人独资企业等形式)

2.项目的投资规模、经营范围和经营期限

3、工艺流程

4、土地、厂房

5、公司员工数

6、产品销售情况

7、项目选址要求或现有选址情况

第三章 生产原料供应

1.主要原料

说明主要原料需求量以及供应渠道。

2.主要能源消耗情况

说明每年消耗量和解决途径。

3.主要设备生产能力及购置计划

第四章 安全环保

应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安全规定、工业卫生标准的要求执行。

1、污染物的处理

说明本产品的生产是否产生废水、废气、烟尘及噪音等以及处理措施、参照标准。

2.劳动安全保护措施

第五章 技术上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

投资者的生产历史、技术力量和在同行业中的信誉,项目设立后产量与质量可能达到的水平。

第六章 资金投入计划

说明每一期投资的金额、时间和方式。

第七章 实施计划

具体列出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内资企业除外)、办理营业执照、土建筹备工作开始、生产厂房交付使用、设备安装试产、投产等一系列主要工程的时间。

第八章 经济效益分析(单位:人民币万元)

1.经济效益分析

产品销售收入:

减 销售成本(材料):

直接人工:

生产费用:

毛利:

减 行政费用:

折旧:

土地使用权摊销:

税前利润:

所得税:

净利润:

2.项目投产后,预计税收缴纳情况

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等税费情况。

项目投资者:来源于:福建教育在线

年 月 日

联系人: 电话(手机): 邮箱:

篇2:企业项目投资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是企业为进行投资决策及招商融资等目的,在对拟建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格式和内容深度要求而编写的全面展示企业及其拟建项目的现状和未来前景的研究论证报告。商业计划书强调所提出的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及对项目投资商业价值的研究论证,是企业有关未来投资的行动纲领和执行方案,也是指导企业招商引资及说服潜在投资者对项目进行投资的重要商务活动指南。

商业计划书最初出现在美国,当时被当作从私人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那里获取资金的一种手段。这些投资者为设想中的项目提供资金,并成为项目企业的股东之一。当前,商业计划书在我国主要运用于互连网络等风险投资领域。我们认为企业投资项目在商业运行中都或多或少地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风险。从投资者的角度,所有项目都可以看作是风险项目,而所有准备投资的企业都可以看作是风险企业。因此,就广义而言,尽管融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项目投资都可以归属于风险投资这个大范畴。因此,随着投资及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在今后国内外投融资市场上,不论面对何种类型的投资方,商业计划书将成为针对各类潜在投资者必须准备的一份最重要的项目论证专业报告。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项目发起人要想说服国内外精明过人的潜在投资者参与拟建项目的投资建设,必须首先让自己相信拟建项目具有商业可行性。因此,企业研究、撰写商业计划书的过程,也是首先把该项目推销给企业和企业家自己的过程。同时,对于一个具有很好的商业投资价值的项目,如果没有通过商业计划书这一众多投资者认可的文字方式充分展示出来,其结果很可能仍然是把项目束之高阁,难以推向商业实施阶段。因此,无论是对项目发起人、潜在投资者还是拟建项目本身而言,商业计划书的编写都十分重要。

企业撰写商业计划书需要一个艰苦的研究论证过程,往往需要大量的市场调查及技术经济专业论证,评价拟建项目的商业可行性,并要以恰当的方式将研究论证的过程及结果表现出来,因此往往需要专业工程咨询机构提供专业化的工程咨询服务。

二、商业计划书的内容要求

商业计划书的章节结构、内容深度等没有统一的要求,政府投资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也不应该对其提出规范性要求。但在长期的商务活动中,逐步形

成人们普遍接受的编写范式,一般包括摘要、正文及附件等3个部分。摘要部分应通过简短的文字,浓缩商业计划书的内容精华。

摘要内容一般包括:

(1)企业基本情况概述

(2)管理团队基本情况

(3)产品/N.务概述;

(4)研发情况概述

(5)行业及市场简要情况;

(6)营销策略方案要点;

(7)产品制造简况;

(8)企业管理简况;

(9)融资方案要点;

(10)项目及企业财务预测主要结果风险因素及对策。

商业计划书的正文部分,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基本情况,应阐述:

(1)企业名称、成立时间、注册资本及实际到位资本,其中现金到位情况.无形资产占股本比例:

(2)企业性质、注册地点,并说明其中国有股份及外资股份比例;

(3)企业沿革,说明白企业成立以来主营业务、股权、注册资本等变动情况,并说明变动原因;

(4)目前企业主要股东情况,包括股东名称、出资额、出资方式、股份比例等情况

(5)目前企业内部机构设置情况,组织机构图及本企业的独资、控股、参股企业及非法人机构等情况;

(6)企业经营业务类型及主营业务情况;

(7)企业目前职工情况,包括员工人数,学历及职称结构等;

(8)企业经营财务状况,应列表过去3—5年销售收入利润、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投资收益水平等重要财务指标情况;

(9)企业规划目标,包括在行业中地位,未来销售收入、市场占有、产品品牌以及企业股票上市等规划目标;企业近期及未来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和要实现的主要目标。

2.管理团队

(1)企业董事会成员及董事长基本情况:

(2)总经理等经营团队基本情况;

(3)技术开发、市场营销、财务及其它对企业发展负有重要责任的人员基本情况。

3.产品及服务,应重点阐述

(1)拟投资项目的产品或服务类型、目前所处发展阶段、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情况.与同行业其它企业同类产品/N.务的比较,本企业产品/N.务的新颖性、先进性和独特性,如拥有的专门技术、版权、配方、品牌、销售网络、许可证、专营权、特许经营权? 等基本情况;

(2)企业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情况

(3)企业已签署的有关专利权及其它知识产权转让或授权许可的协议情况,并附主要条款:

(4)拟建项目产品面向的用户种类等目标市场情况

(5)产品执行的标准等情况;

(7)本企业产品/服务在性能、价格、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优势等情况;

(8)产品售后服务网络和用户技术支持等情况。

4.研发情况,主要阐述:

(1)企业已往的研发成果,技术鉴定情况,获奖情况,技术先进程度:

(2)企业参与制订产品或技术行业标准和质量检测标准等情况;

(3)国内外研究与开发情况,企业在技术与产品研发方面的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4)企业的研发投入,包括购置研发设备、研发人员工资、试验检测费用以及与研发有关的其它费用情况:

(5)为保证产品质量,产品升级换代和保持技术先进水平,企业拟采取的措施.包括研发方向和重点,正在开发的技术产品等情况;

(6)企业现有的技术开发资源以及技术储备情况,(7)企业寻求高等院校、专业研究机构等技术开发依托机构进行合作研发的模式等情况。

5.行业及市场情况,重点阐述:

(1)行业发展历史及趋势,影响产品利润、销售量等的行业因素;

(2)行业竞争对手情况,阐述本企业与行业内重要竞争对手的比较情况,对比市场份额、竞争优势和劣势等情况:

(3)市场销售有无行业管制,进入该行业的技术壁垒、贸易壁垒、政策限制等因素,企业产品进入市场的难度分析;

篇3:企业项目投资计划书

近年来, 平煤集团天力公司相关管理部门 (计划科、土建科) 在天力公司吴寨矿技改工程建设中, 项目施工计划管理和协调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完善和发展, 都取得了较大提高, 通过近年对吴寨矿技改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实践, 特归纳出以下特点。

1 计划管理

1.1 计划管理的目标是反映特定时期内成本费用和项目工期,

其各阶段目标具有可衡量、可分解和时间性、次序性等特点, 通过计划的编制、运行和控制来实现。

1.2 实施计划管理, 体现了企业项目施工的管理水平。

不但考虑项目成果, 又兼顾效益和管理风险, 以及产出与投入的最大的收益比。

1.3 施工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是参与项目的全体人员合作能力和积极性充分发挥的过程。

计划的运行是计划目标分解和实施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参与项目施工的每一个成员都充分了解分解给自己的任务, 把计划目标变成各自的责任和动力, 从而在工作中发挥积极性以及合作精神, 大幅度降低实现计划目标的管理风险。

1.4 施工项目计划管理过程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过程。

计划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一个完整的计划既要反映关键工序及其前后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 又要涵盖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既要反映生产要素的配置问题, 又要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1.5 计划的运行与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必须通过日常的检查、引导和纠正偏差来保证正常或超前运行, 确保项目目标的全面实现。

1.6 对于一个施工项目, 计划管理的首要任务是根据施工资料

以及施工组织设计、合同标底以及有关文件、编制施工总体计划并确定质量、成本、工期目标体系, 形成计划文件, 然后依此编制和实施年、季、月、周计划, 进行生产要素的综合平衡, 确定计划期施工工期、质量、成本目标, 形成计划文件并下达。

2 协调运行

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不仅很重要, 同时也很必要。作为项目施工管理部门, 在施工过程中, 应该尽力做好以下协调管理工作。

2.1 与使用方 (吴寨矿) 的工作协调

2.1.1 严格按照施工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及工期要求及“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和管理。

2.1.2 协调矿方, 积极配合完成现场定位放线及“三通一平”工作。

2.1.3 施工中矿方需更改设计, 协调设计院变更设计。

2.1.4 隐蔽工程协调矿方参与现场检验、认定、办理签证, 方可隐蔽。

2.2 与监理工方 (河南兴平监理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的工作协调

2.2.1 积极配合现场监理代表履行他们的所有权力。

2.2.2 根据合同中明确规定的永久性工程图纸, 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组织设计等文件及时提交给监理。

以使监理对该项设计的适用性和完备性进行审查并满足所必需的图纸、规范、计算书及其他资料。

2.2.3 在施工全过程中, 严格要求监理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工程的质量管理。

2.2.4 要求监理对所有进入现场的成品、半成品、材料、器具, 严

格准入制度, 按规定使用前要进行物理化学试验检测的材料, 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或质保证书以及检测合格报告, 使所使用的材料、设备不给工程造成损失。

2.2.5 对施工中出现的工作意见不一情况, 遵循“先执行监理的

指导意见后予以磋商统一”的原则, 在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中, 维护好监理方的权威性, 使监理能顺利开展工作。

2.3 与设计单位的工作协调

2.3.1 工程开工前, 即与设计院联系, 向设计方介绍设计意图及工程要求, 提出具体施工实施方案。

2.3.2 组织施工图审查, 向设计院提出建议和要求, 完善设计内容和设备选型。

2.3.3 在施工中, 及时组织设计院按照总进度与整体效果要求, 进行部位验收、中途验收、竣工验收等。

2.3.4 凡图纸需更改设计和图中不明确及错、漏、碰、缺之设计部分, 协调办理设计变更单。

2.4 与施工方的工作协调

2.4.1 管理人员必须恪守职业道德, 保持廉洁奉公, 为人正直、秉公办事的高尚品质。

管理人员任何的不规行为, 不仅损害了自身形象, 还会直接影响其是否公正公开地处理正常事务, 严重者还会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危害。因此, 恪守职业道德规范, 保持高尚的品质是搞好施工管理工作、得到施工单位信任和配合的首要条件。

2.4.2 管理人员必须对专业技术和建设法律、法规详细解读, 技术精湛, 业务熟练, 才能得到施工单位的信服、信任和配合。

因此, 管理人员做到技术精湛、业务熟练是搞好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

2.4.3 对待施工单位, 必须讲究方式方法。

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平等相待、以理服人,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是建设市场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实践证明, 与施工单位平等相待、相互尊重, 能有助于消除某些施工方人员对管理人员的抵制情绪。 (2) 公正、科学, 对于有关技术问题、质量要求、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争议和纠纷, 管理人员必须按照公正、科学的准则去处理, 这样才能使施工方人员心服口服, 提高工作的有效运行。 (3)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不断积极主动地帮助施工单位解决疑难问题, 实际问题解答施工人员提出的技术咨询, 提出合理化建议, 这一切都会使施工方体会到管理人员对其工作的帮助和指导, 进而促进双方工作上的配合。 (4) 充分利用座谈、例会等各种形式和机会, 向施工单位作耐心的宣传和疏导工作, 帮助其提高认识, 强化管理, 使双方的工作配合不断得到促进。

2.5 计划实施、协调方式

2.5.1 开工前, 按总进度计划安排, 组织各方召开协调工作会议。制定、修正、调整分步分项计划。

2.5.2 设置多名专职联络员负责向各方通报工程进展情况以及相互商议下一步工作的配合情况 (如预留、预埋、孔洞等) 。

2.5.3 会同各方代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工程质量、进度、现场

标准化、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计量状况、工程档案资料、原材料等进行检查。

2.5.4 相互提供通报各家施工进度安排, 总计划、月计划, 相互通气, 了解、调整。以总工程进度计划为准, 各家协调配合。

2.5.5 每周定期召开现场协调碰头会, 解决协调各家在施工中出现的矛盾事项。

综上所述, 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只有从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方法等多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按照计划组织施工, 施工过程中尽力配合协调, 才能赢得各方的信赖和尊重, 进而促进工作顺利进行。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计划管理活动是施工项目管理最关键的环节, 借助项目计划管理, 可以较好地保证建设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建筑施工涉及到各种专业, 施工中的协调工作, 牵涉面广且又琐碎, 如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形式、安全合理性等, 无论在设计, 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 都必须得到很好的控制和保证, 只有加强这些方面的管理, 同时做好每一部分的工作, 才有可能把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保证工程质量, 为项目的顺利竣工提供坚实基础。

篇4:论企业审计项目的计划管理

关键词:审计 项目 计划 管理

企业审计工作的重点在于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其不但是审计资源能否整合的关键,更是加强质量控制的重点所在,因此,对审计项目计划管理进行分析,对保证审计质量,完成审计目标意义重大。

审计是属于免疫系统的,是企业的重要组织结构的一部分,通过预防、提示、抵制等主要方式,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有效抵御经济运行机制中存在的各种病毒,依照法律实现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从而积极促进企业的科学、持续、稳定发展。因此,企业审计项目管理就不能只是简单的制定计划,而是应不断重视加强建设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创新审计项目生成的途径、办法,从而保障审计任务按照既定程序进行,并紧扣企业中心的工作,使得审计项目计划最大化的实现目标,获得最终的认同。

一、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作为企业治理的重点所在,审计主要是利用国家权力发挥制约监督作用,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必须加强规范化的建设,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进行,但是当前審计项目计划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在审计项目计划的整个管理过程中,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是第一步,对整个审计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指定的审计项目计划是否科学,直接关系着审计工作融入企业发展全局的程度,是否仅够服务大局、围绕工作中心,对企业在信息方面的需求满足程度以及履行法定职责的深度。但是现阶段,在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时,思考很不成熟,研究也不够充分,也就难以充分发挥审计的职能,无法更好的体现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制定审计计划是审计项目管理的先决条件,这一计划的科学程度关系到整个企业的持续发展。当前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主要存在两方面缺陷:

第一,项目立案之前未能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计划制定前的调查研究对制定合理科学的审计项目计划有重要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审计管理多数时间专注于项目实施,未能加强重视对项目的研究调查,制定计划时存在“拍脑袋决定”的现象,一直计划缺乏突出的重点,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第二,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思考角度不够全面。从宏观角度思考问题、制定计划能力仍需提高,当下是信息爆炸时代,企业管理需要搜集大量信息,尤其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大量及时性、有建设性的信息为审计计划制定提供依据,但是由于实际工作中,太过强调计划的覆盖面积,虽然拥有一定效果,但在宏观方面的业绩实在不尽如人意,没有很好的紧扣企业决策服务与监测企业经济技术指标运行工作。

作为监督部门,审计工作最终得出的是审计信息,这些信息的生成依赖于审计人员的智慧,而人这种要素无法简单的用有形的东西予以衡量评定。因此,在执行审计项目计划的过程中坚持精细化、科学化的计划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企业在执行审计计划过程中还未形成统一的管理规范和审计标准,在这种无法可依情况下,审计人员的实际工作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整个审计项目计划的落实时间就会存在随意性,从而也就不利于审计效率的提高,无法对计划实施过程进行监督跟踪,最终也会对项目评估结果造成影响。

二、提高项目审计计划管理效果的对策

一是优化审计项目计划结构。完善审计管理和监督建立全面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协作机制,可以提升审计项目计划实施管理的能力,化解存在的潜在风险。在强化企业审计的同时,对项目计划实施过程加强监督,强化审计项目计划创新性研究,保证项目计划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十分重要,从战略布局的高度来关注审计项目计划运行,及时揭示项目计划潜在问题,以便更好加强监督和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效果。

二是加强审计前的需要调研。加强审计调研需要对重要信息进行整合以及评估,全面分析企业的发展现状,对国家的宏观政策加强分析,了解国家制定的宏观发展目标,对项目计划能够形成的社会影响、对项目的可行性加强调研分析,找准项目计划的切入点以及侧重点,主要保持审计工作与企业、职工的需求一致性。加强对编制计划的判断分析,须建立于企业实际情况符合的选项制度,在前期审计调研过程中,从审计机关人才储备情况、工作性质中判断分析审计情况,逐渐建立审计项目输出库,对重点设计问题进行持续重视和关注,以便更好实现审计工作的目标。

三是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在项目计划管理中加强过程控制,首先需要在对审计资源进行收集整理过程中,建立起规范化的审计计划,以国家的审计标准为参照,对审计技术和组织方式进行创新,维持审计管理高效、有效展开。其次,整合审计项目的计划也体现了精细化管理,加强绩效审计与合法审计、财政收支真实的结合,加强金融审计、财务审计与责任审计的结合,加强预算审计与决算审计的结合,创新审计整合方式,能在整合审计资源的基础上,提高审计项目管理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四是准确掌握制定审计项目计划的关键因素。从企业审计的历史来看,企业现在的审计基本属于综合审计向绩效审计的发展阶段,也就是审计员转为教练员的过渡期。因此,企业审计项目计划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作出有效处理,掌握促进发展的关键因素,充分发展审计项目计划,为企业发展服务。制定审计项目计划要紧扣企业发展工作中心任务,坚决执行、落实审计机关的工作重点,按照审计工作的总体部署与要求进行实践。准确掌握审计对象状况,充分实现审计对象的动态管理。充分调查审计对象,对审计对象的总体情况做到准确掌握、了解,从而充分分析审计对象的实际状况。同时做到对审计对象的实时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同行业审计对象的一些状况,如资产合计情况、人员情况,明确企业审计对象在这些方面的差别,确定审计对象在全部审计中的比重。

总之,不断提高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效果,应积极做好审计项目计划的结构优化工作,加快完善审计管理和监督;积极加强审计需要调研,认真、充分、全面地分析判断编制计划的可行性;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突出重点,准确掌握制定审计项目计划的关键因素;强化管理意识,完善审计计划管理制度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顺利实施对实现企业治理目标意义重大。加强企业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分析和研究,对改进现有管理模式和方法,保证审计质量,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管理作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梅.“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J].新财经(理论版), 2012(7).

[2]宋常,王睿,赵懿清.国家审计在走向善治的国家治理中的若干问题[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27(1).

篇5:企业投资计划书

农业、建筑、电子、机械、建筑材料、有色冶金、轻工、纺织、化纤、化工、医药、旅游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新能源、生态建设和环境工程等多个专业。

二、基本介绍

投资计划书,是公司、企业或项目单位为了达到招商融资和其它发展目标,根据一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而编辑整理的一个向受众全面展示公司和项目目前状况、未来发展潜力的书面材料。

三、编制大纲

一般融资用项目投资计划书编制大纲如下:

第一章 计划摘要

1.1 项目基本介绍

1.2 项目模式分析

1.3 项目市场前景分析

1.4 核心创始人及团队

1.5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6 项目未来五年财务指标

1.7 营销管理策略

1.8 风险控制

第二章 项目概况

2.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2.2 项目的建设目标

2.3 项目的主要产品介绍

2.4 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

2.5 项目的建设进度

2.6 项目的战略意义

2.7 项目的经济效益

第三章 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2 行业环境分析

3.3 项目的竞争态势分析

第四章 创新运营理念

4.1 经营发展目标

4.2 经营发展策略

4.3 市场营销策略

4.4 绩效管理方案

4.5 内部监控措施分析

第五章 组织管理

5.1 组织机构

5.2 核心人员简历

5.3 经营管理措施

5.4 管理模式及团队精神

5.5 人才策略

第六章 投融资计划

6.1 项目总资金

6.2 投资计划

6.3 资金筹措

6.4 合作方案

6.5 投资方权益

6.6 资本退出约定

第七章 项目的财务分析

7.1 项目的投资计划

7.2 项目的主要财务报表预估

7.3 项目投资价值分析

第八章 项目风险分析与控制

8.1 市场风险分析及控制

8.2 知识产权风险及控制

8.3 经营风险分析及控制

8.4 财务风险分析及控制

8.5 法律风险分析及控制

8.6 产业发展周期风险分析及控制

8.7 企业发展策划风险分析及控制

8.8 企业发展战略风险分析及控制

第九章 投资建议

9.1 投资结论

篇6:投资计划书「企业版」

(企业版本)

项目名称

项目单位

地 址

联 系 人

电 话

传 真

电子邮件

[公司名称]

[日期]

一、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

成立时间:

注册资本:

无形资产占股份比例: %

公司性质为: (请填写公司性质,如: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等,并说明其中国有成份比例和外资比例。)

目前主营业务:

目前主要股东情况:(列表说明目前股东的名称及其出资情况,如下表:)

股东名称

出资额

出资形式

股份比例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甲方

         

乙方

         

丙方

         

丁方

         

戊方

         

公司经营财务历史:(列表说明)

(单位:万元)

项目

本年度

前1年

前2年

前3年

销售收入

       

毛利润

       

纯利润

       

总资产

       

总负债

       

净资产

       

负债率

       

净资产收益率

       

二、项目简介

三、融资说明

为保证项目实施,需要新增投资是多少 万元,

新增投资中,需投资方投入 万元,对外借贷 万元,

公司自身投入 万元。如果有对外借贷,抵押或担保措施是什么?

请说明投入资金的`用途和使用计划:

希望让投资方参股本公司还是投资合作成立新公司?请说明原因:

拟向投资方出让多少权益?计算依据是什么?

篇7:企业项目计划书格式

而汽车发动机动力传动输出轴作为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一个重要的运动部件, 其本身质量及性能的好坏对汽车发动机和整个动力传动系统甚至车辆本身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汽车传动轴多为金属件, 具有易磨损、噪音大和发动机能量易损失等缺陷, 由于新材料技术的发展, 一种具有加工能耗低、轻质高强、可设计性、耐锈蚀、及成型工艺性好等优点的`复合材料在汽车制造领域的不断广泛应用。

随着汽车材料以塑代钢, 日渐轻型化, 对汽车发动机动力传动输出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伴随着新材料技术的发展, 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率先进行传动轴新材料、新工艺研究。

为了 解决磨损、润滑等缺点, 美国最先进行了 传动轴涂覆层的研发。

并成功申请专利。

摩里逊公司最早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汽车传动轴, 使整车和零部件更加轻量化。

福特公司研发、生产了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传动轴, 其抗扭曲强度较传统金属材料增加两倍以上。

复合材料传动轴的问世及发展正在逐渐解决传统金属传动轴的缺点和完善其性能。

目前, 我国的轴承工业从产业经济规模上已居世界轴承总量的第三位, 但在产品精度、技术水平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 生产集中度低、研发和创新能力低、制造技术水平低。

针对以上状况, 我国提出了轴承行业“十一五” 规划, 我国轴承行业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 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和设计制造技术升级, 推进大集团、“小巨人” 企业建设, 提高核心竞争力, 提高生产集中度, 实现从规模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2. 项目开发的目的、意义; 本项目通过对汽车发动机动力传动输出轴的立项研究, 主要解决整车及零部件的轻量化问题和传动输出轴动力传动性能问题, 克服传统金属轴承负重大、易磨损、润滑难及发动机能量传递易损失等不良缺陷, 从而使整车和零部件结构设计更加优化、性能更加完善。

3. 本项目达到的技术水平及市场前景。

本项目研发成功后, 可以达到并超过国内外本领域同类水平, 有效解决对国外高端轴承的进口依赖, 并可以出口创汇。

二、开发内容和目标(1000 字) 1. 项目主要内容、目标及关键技术; 轴系扭振性能是车辆动力传动系统重要的性能指标。

2. 技术创新之处; 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三、开发试验方法及技术路线(工艺路线) 四、现有开发条件和工作基础 1. 承担单位开展本项目的优势(人才、设施条件); 2. 已有的工作基础, 如预试及小试成果等。

五、计划进度(包括总的研究期限、年度计划进度) 六、经费预算 项目预计总经费 万元。

项目经费支出预算表 单位: 万元 经费支出预算 科 目 预算数 年 年 年 新产品设计费 工艺规程制定费 设备调试费 用于研究开发的原材料、半成品试制费 技术图书资料费 中间实验费 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设备折旧 研究人员工资 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科研试制的费用 与技术开发有关的其他费用 合计 总计 七、主要(大中型) 仪器设备清单 名称 单价 数量 总价 折旧方法 折旧年限 八、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名称及情况 九、主要研究人员情况 姓名 单位 性别 年龄 专业 职务 (职称) 本项目中承担工作 发动机动力传动输出轴作为汽车 在车辆动力传动系统中, 由于发动机燃气压力和惯性力矩呈周期性变化, 这些力矩作用在发动机曲轴上形成激励力矩, 这是产生扭振的外因。

此外, 轴系本身不但有惯性, 而且具有弹性, 这就决定了 其固有的扭振特性, 这是扭振的内因。

车辆轴系扭振具有必然性、潜伏性、事故突发性的特点。

轻微的扭振会影响车辆NVH (Noise, Vibration, Harshness)性能, 影响乘坐的舒适性; 当轴系发生剧烈的扭转共振时, 会使零件应力急剧增加, 引起轴系疲劳性扭转断裂, 传动部件发生撞击、点蚀或断齿等严重事故。

开展动力传动装置轴系扭振特性的仿真研究, 不仅可以在样机试制前了 解系统的扭振特性, 采取必要的减振、避振措施, 而且可以避免样机的开发经历反复的修改过程, 节约了成本, 缩短了 开发周期。

因此, 本文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工程意义。

在汽车传动系和驱动系中, 传动输出轴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部件获得了 广泛的应用。

根据运动学原理,万向节可划分为非等速、等速和准等速万向节三种。

单个虎克万向节我国称之为十字轴万向节的非等速性最早是由借助球面三角所证明。

而球笼式万向节和三枢轴万向节的等特性则分别由后来的和获得证明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前轮驱动轿车大量生产以来,万向节和传动轴,尤其是等速万向节传动轴的设计理论和制造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当今国际上,万向节和传动轴生产厂家之间的竟争日 趋势激烈把一种新产品投放市场,不仅要求其强度和寿命应满足各种使用要求的规定,而且还要求产品的价格更具有竞争性和轻量化。

我国“八五” 开始重视轿车的发展,作为关键零部件之一的等速万向节被国家列为重点扶持的关键零部件项目 之一。

但由于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无论是从产品的设计、还是制造技术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有鉴于此,本文将偏重 于介绍国外球笼式等速万向节产品设计、系列化、结构发展、应用技术程序和制造技术概况 扭振是车辆动力传动系统轴系失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开展轴系扭振动力学仿真研究,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采用 GT-CRANK 软件建立某车辆动力传动系统 2 档、5 档当量系统模型, 并综合考虑燃气压力、往复惯性力和往复部件重力产生的激励力矩。

从激励力矩的傅立叶变换可以看出, 激励能量集中在 6.5 谐次以下。

通过自 由振动和强迫振动计算发现: 装有高弹性联轴器的动力传动系统,可以将发动机曲轴系统与从动机构的扭振特性分开考虑, 而不会对彼此产生影响; 发动机曲轴系统的共振频率远远高于从动机构的共振频率。

篇8:企业项目投资计划书

1.1 传统模式下注重短期效益, 没有考虑综合价值

传统的综合计划项目管理模式下, 在综合计划项目选择管理上, 往往选择短期经济效益好的项目给予立项支持, 还不能充分完全做到根据项目本身和经济发展规律, 根据公司发展、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需求来确定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有目的地解决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

1.2 传统模式下注重主观性经验, 缺乏科学评估方法

尽管目前在项目选择、项目执行过程和项目执行效果评价等环节也设置了专家评审环节, 也分类制定了计划项目的评审标准和评审办法, 但是评价指标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很多靠人为感觉和经验操作, 很难为公司战略发展目标把关。因此, 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 客观地对综合计划项目进行管理, 是一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应用研究工作。

1.3 传统模式下注重投资额对比, 没有考虑各类项目的特点

目前在公司各类项目的选择上, 一般只考虑项目投资额的大小, 根据资金总量的安排情况, 对整体项目优化平衡, 没有考虑项目自身的特点。由于各个项目不仅带来的效益、价值不同, 而且产生的风险各异, 因此, 有必要建立一套符合各类项目特点的评估指标体系, 作为评判有效利用资金的标准准则。

2 综合计划项目模糊综合评价机制主要做法

2.1 对综合计划各专业计划项目进行分类评估

依据各专业计划项目自身的特点, 将原综合计划中所列项目分为电网基建项目、生产大修技改项目、配电网项目、研究开发 (科技项目) 、信息化项目、营销项目、小型基建项目、教育培训项目八大类, 对每一类的各个项目分别建立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这样既考虑不同类别的项目特点, 又保证了评估模型评价对象的同质性和有效性。

2.2 建立各专业计划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各专业计划项目的筛选有两个目的:一是确保配项目投资决策有效;二是衡量项目投资对各专业运营管理水平提高的贡献程度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是各类项目筛选评价的基础, 要想正确有效地筛选各类项目, 就要紧紧抓住项目实施的目的来设计评价指标, 把每一项指标的选取都围绕各专业计划项目需要发展和运行的经济性、必要性特征来进行。

合理的筛选评价指标体系是保证项目筛选评价质量的关键。根据各专业计划项目的特点, 本着科学、客观、实用以及可操作性的原则, 在总结现有资料的基础上, 选择、提炼并构建处可满足各专业计划项目综合评价所需的指标体系。广泛征求各方面专家学者对所选指标的全面性和科学性等方面的意见, 应用德尔菲法, 通过计算专家意见集中度, 建立以下八大类别的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 电网基建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电网基建项目是公司项目的主体部分, 此类项目的实施, 直接影响到公司发展战略, 因此, 此类项目的指标体系选择较为复杂, 根据项目前期的特点, 经过供电系统各层次的调查, 大家集中倾向于立项目标和内容、项目完成状态评价、项目经济效益评价、项目影响评价、项目风险评价五个一级指标, 建立如图1 所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 生产大修、技改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生产大修、技改项目是对原有设备的修理、升级改造, 属于相对风险较低、设计内容相对固化的项目, 因此结合项目实施的目的以及项目本身的特点, 主要侧重消除人身伤害、消除设备重大隐患、提高电网可靠性、增供扩销等部分内容, 建立如图2 所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 配电网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在参考大修技改项目评价指标的基础上, 考虑配电网建设的必要性指标, 二级指标分为容载比、负载率、供电可靠率、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 建立适合配电网特点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如图3 所示。

(4) 研究开发 (科技) 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科技项目的管理状况和实施特点, 从立项目标和内容、项目完成状态评价、项目社会经济效益评价、项目管理状况四个一级指标进行评估, 在二级指标增加取得知识产权和科技资源储备情况, 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如图4 所示。

(5) 信息化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信息化项目与科技项目的评价内容基本相似, 在科技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增加软硬件设备的实用性、数据的安全性, 建立信息化项目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如图5 所示。

(6) 营销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营销项目的战略目标为通过营销项目, 充分整合内部资源, 使各项业务不断正向成长, 拉动企业持续发展, 提高客户满意度, 因此, 对项目的选择应着重评价项目预期的营销成果, 根据这一思路, 对前述项目指标体系进行调整, 增加顾客相关指标, 建立营销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图6 所示。

(7) 小型基建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公司小型基建项目指生产调度指挥中心 (综合楼) 、输 (变) 电生产管理中心 (综合楼) 、电能计量中心 (楼) 、生产检验修试中心 (综合楼) 、教育培训基地、供电营业厅、物资仓库等, 项目一般具有工期要求紧, 管理水平不高的特点, 在项目选择时应重点考虑公司发展需求情况, 参考电网基建项目评估指标, 建立小型基建项目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图8 所示。

(8) 教育培训项目综合指标评价体系

教育培训项目与前七类项目不同, 不直接给电网发展或公司发展带来效益, 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对公司培训项目研究分析的基础上, 选取三个维度对培训项目进行评估:一是从受训对象能力变化的维度, 定义为员工能力提升;二是从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情况的维度, 定义为资源配备;三是从公司对整个培训的规划、组织、管理的维度, 定义为培训管理。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图8 所示。

3 取得的成效

综合计划项目模糊综合评估方法,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应用收到了明显的实效。与传统的管理决策模式相比, 取得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大大缩短了综合计划项目平衡优化时间

传统的决策方法, 大家靠“拍脑袋”决策, 各个专业口都对自己的项目提出要求, 容易引起长时间争执不下, 而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 必须优先考虑综合价值高的项目, 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机制, 大大提高了项目决策效率, 而且说服力更强。原来一次评审会议平均在一周左右, 而现在通过科学决策, 在一天时间内即可完成。

3.2 全面提高了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由于模糊综合评价机制评价指标针对不同专业指定, 计算方法科学、严谨, 同时有严格、科学的程序实现。因此, 评估工作克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 减小了各专业的分歧, 使综合计划管理工作流程更加顺畅。

3.3 有效降低了项目决策及实施风险

由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机制, 充分考虑了不同项目可能带来的效益和风险, 追求综合投资价值最大的项目, 保证了按照公司发展战略进行项目选择, 从项目法人管理角度来说, 投资最为节省, 最有价值、风险最低。即确保了“以最优价值选择最合理项目”的同时, 又确保了项目实施后的各种风险。

摘要:随着电网企业建设投资和公司发展投资规模不断提高, 电网建设、小型基建、零星购置、营销投入、研究开发、教育培训等项目越来越多, 如何将有限的资金分配到有限项目中, 是综合计划项目平衡优化的一个难题, 建立以层次分析法 (AHP) 为基础的模糊综合评价机制, 可以解决项目排序的科学决策问题, 使综合计划更加适应省、市、县公司一体化管理的需求,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9:企业项目投资计划书

[关键词]支撑计划;目标任务;关键技术;创新成果;过程管控;成果形式

文章编号:10.3969/j.issn.1674-8239.2016.08.011

1 引言

由业内多家不同领域的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单位,共同承接实施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演出效果呈现关键支撑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已按目标任务要求按期完成。其中,经历了很多曲折与困难,有必要回顾一下实施过程的经验体会,便于总结提高与借鉴。

1.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基本特征

对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政府是项目的发起者和主导方,其需求是经过“竞争、公开、择优、问责”的原则确定,因此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项目体现了政府意志,除了适应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更多地体现着国家的长远利益,即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精神,达到社会长治久安的目的。为此,政府通过该项目重点支持文化产业实现局部的跨越式发展,带动文化装备业和文艺创作力的突破。

(2)项目潜在着广泛的影响力,以提升文化装备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瞄准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问题,代表的创新程度较高,预计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技术装备,是产生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来源,其成功实施对提升行业的科技实力乃至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将产生深远影响。

(3)具有明确的工程目标和实施计划。支撑计划项目实际上也是一项工程,其目标通常具有明确的产品(或实体)形态。

(4)项目需要集成多方面的资源,联合多家企业、高校协同攻关。项目研究过程需要各个研发参与单位之间相互开放,更高程度的交流合作,资源共享、协同创新,项目的创新成果也更多地依赖于交叉融合和综合集成。

(5)项目具有系统复杂性,其中包括了技术复杂性和管理复杂性两方面,受多种因素影响,项目研究与实施过程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项目若失败,则将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一定损失。

综上所述特征,项目需要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同时,对于关键技术的研究要有切实的科学精神和对目标主线的把控能力,以持续控制过程的动态变化,实现项目的圆满完成。

1.2 企业承担国家支撑计划项目的条件

企业承担或参与项目和课题的条件应符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办法》第十条、第二十条的相关规定。同时,企业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属于行业内龙头企业,企业有强烈的技术需求,且与项目和课题的目标相一致;

(2)承担的任务在项目完成时有能力在本企业进行应用和转化;

(3)有投入新技术研发的资源实力和意识;

(4)通过项目或课题的实施,能够与其他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技术创新联盟与知识产权联盟,促进全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1.3 企业承担国家支撑计划项目的现状

业内承担国家支撑计划项目的企业基本具备上述

1.2 节所列各项条件,但是,具体接触到项目的科研实务时,则表现出不同的长项与短板。

(1)这些企业都是业内本专业领域的龙头企业,拥有比较雄厚的工程技术力量,也具有领先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基础。但是,企业的技术需求与创新能力主要集中在企业本身的营销战略方向,甚至集中在营销的战术方面。比如,舞台设备技术的创新大都是工程项目中舞台工艺策划及演出需要而出现的形形色色的“怪张子”要求(这是艺术科技的特点),应接不暇,这些都需要创新实现。面对行业共性的难题,一般企业往往采取观望等待的态度,按说龙头企业当仁不让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其实不然,多数还是觉得远水不解近渴或力不从心。这就突出了企业领导人战略眼光和博大胸怀的作用,只有企业主要领导人重视共性科技创新,国家项目才可成功。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大企业更愿意投入资源做一些带有挑战性的行业技术难题,这将不断地为企业带来垄断利润。当然,对企业科研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2)企业应对营销战略和营销战术方面需求的创新技术,基本都是改型设计与变异设计,或借助配套件供应商的有限技术支持。其中遇到原理性模型设计才可从根本上解决技术难题的时候,往往采取加大成本以防万一、或功能让步降低要求的方式。其难点往往在于问题的抽象和提炼,企业工程师不大训练自己建模的能力。例如,四绳牵引的三维空间飞行机构,其实际运行轨迹是按照不断变换的三绳牵引轨迹运行,按四绳计算的运行轨迹与实际轨迹产生了误差,只能从限制最佳运行区域的策略缩小误差,好在舞台表演重在观演效果,轨迹精度可能并不太多地影响功能。当导演的执导精益求精,或由于场地限制而需要提高精度时,目前的技术路线就不能满足了,其实,这就是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从引入结构参数的模型计算着手即可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工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从数理原理上去解决,在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问题时,工程师们开始似乎无从下手,找不到头绪。这主要是因为一般企业比较缺乏科研总体策划、顶层设计的专业人才,这样的人才是需要专业技术造诣和技术管理能力都有一定功力的高级专业人员,同时需要具备归纳提炼技术核心、设计计算数学模型的能力。而这些人员一般比较少,这就加大了承担科研任务的难度。

(3)科研院所和高校集中了大多数高端的研究人员,也在不断产生大量的创新成果。但是,目前高校研究人员的创新成果大多处在论文发表或少量的专利状态,相距解决工程技术或产品的实际问题来说还有较大的距离。因为高校的这些科研成果注重原理创新,没有更多细节或比较工程化的描述,因此不能直接用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之间需要应用性技术研究,而这项研究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这正是高校科研与企业工程技术之间的“断桥”故事。企业与高校的联合创新才是“断桥对接”的最好途径。但是,这种创新不能让教授变成工程师,也不能让工程师变成教授,而是需要介于两者之间的科技人才,如前文所述,这正是很多企业所短缺的。

nlc202309091136

(4)国家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专项经费支持是补贴方式,企业需要自筹相当于专项经费两倍的数额,此外,企业还要承担高昂的研发人员工资,这对一般企业来说都难以承受,这也是企业承担项目的尴尬之处。

2 项目的目标及任务

决定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问题的支撑项目成败的因素,首先是选题及其课题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仅讨论这个问题就需要很多的篇幅,本文限于项目选题及课题设置已定的前提下实施过程的讨论,以“演出效果呈现关键支撑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为例。

2.1 项目的目标

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

围绕增强舞台演出艺术创作力、感染力、表现力与保障力的需求,重点解决当前舞台机械、舞台灯光、舞台视效、舞台音响等声光电机各控制系统独立设置与协同困难,舞台演出监督调度系统缺失等制约文艺演出发展的关键问题,构建包括舞台运动效果呈现、听觉效果呈现、视觉效果呈现、舞美设计与布景彩排、快速创意与虚实交互等集成系统在内的舞台综合效果整装系统技术集成解决方案,构建演出监督调度系统技术集成解决方案,建立演出效果呈现各子系统协调工作的示范性技术平台,进行相关性能测试与相应的技术标准研制,开展综合应用示范。

2.2 项目的主要任务

围绕总体目标,项目的主要任务如下(略去技术指标)。

(1)研发现代舞台效果呈现整装系统平台构建中运动呈现、视觉呈现、听觉呈现、舞台监督调度与内通以及舞美设计与舞台虚拟现实等关键技术,实现基于演出效果呈现集成创新技术突破。

(2)研制舞台运动效果呈现、听觉效果呈现、视觉效果呈现等各子系统,并集成设计一套具有满足现代舞台智能化需求的整装系统,主要包含运动效果呈现装备、视觉效果呈现装备、听觉效果呈现装备等3个子系统。

(3)研制舞台监督调度集成及内通系统,形成一套满足现代舞台演出效果智能化监督与调度的系统。

(4)研制现代舞美设计与布景彩排技术系统,形成一套三维舞美设计及布景彩排集成系统;研制舞台快速创意与虚实交互技术系统,形成一套舞台快速创意及虚实交互集成系统。

(5)开展演出效果呈现相关装备的产业化应用示范,建成支持具有典型性剧场应用的舞台整装系统示范性应用平台;开展舞台效果整装相关系统产业化研究,实现经济效益。

2.3 课题设置

项目围绕总体目标并根据专业领域设置了6个课题,分别为:(1)舞台效果装备控制集成系统(包括运动呈现集成技术及系统);(2)舞台视觉呈现集成技术及系统;(3)舞台听觉呈现集成技术及系统;(4)舞台监督与调度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5)舞美设计与布景彩排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6)舞台快速创意与虚实交互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其分别由6个单位(企业或高校)承担,并由课题(1)的承担单位牵头。

3 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平台构建

项目的中心任务是在解决一系列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以总控集成系统为核心的舞台设备控制整装系统,以此整装系统的功能,实现项目的总体目标。围绕总控集成系统的核心任务,首先是各个子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这些关键技术的研究突破最终使各个子系统适应总控集成系统的数据传输与统一控制,然后是总控集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突破,为构建总控集成系统及控制平台提供技术支撑。最终构建各子系统控制平台及总控集成系统控制平台,实现统一控制的目标。

(1)运动效果呈现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主要是通过运动分析归纳凝练了运行效果呈现参数结构;通过多变量离散时间线性定常系统模型构建,提出了一种能显式处理目标函数优先级的稳定化约束控制策略,并通过一个多变量线性定常系数仿真实例验证多目标预测控制闭环系统,提出舞台系统多变量线性系统的预测控制算法;进而进行了舞台设备底层通讯构建以及运动效果虚拟仿真;并进行了舞台3D飞行机构控制技术的研发,在运动学分析基础上将绳长瞬时值输入运动控制器运算控制,实现了舞台表演空间飞行效果。通过上述关键技术的研究突破,进而构建了适应总控集成系统的舞台运动效果呈现控制系统及其控制台。

(2)视觉效果呈现控制的关键技术;听觉效果呈现控制的关键技术;舞台监督调度与内通的关键技术;舞美设计与布景彩排关键技术;快速创意与虚实交互关键技术等,由各课题承担单位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且都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且已分别构建了适应总控集成系统的各子系统及其控制台。

(3)舞台效果装备总控集成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主要是通过总控集成系统的技术路线规划及逻辑协调,建立了总控系统的总体构架,并对其控件进行了研发,构建了集成系统数据库;搭建了硬件实验室并进行了试验检测。通过试验研究,融合了现代舞台效果装备中基于运动效果呈现、视觉效果呈现、听觉效果呈现的关键技术,以及基于通讯调度的关键技术等,研究了效果装备集成系统融合控制关键技术。以舞台效果装备控制集成系统技术实现对舞台运动效果、视觉效果、听觉效果的统一协调控制。并与舞台监督调度实时通讯,为舞美设计、布景彩排提供方便的条件,同时与快速创意、虚实交互相衔接。更为演出艺术活动提供安全、可靠、统一、协调的设备控制。在这些关键技术研究突破的基础上,构建了舞台效果呈现总控集成系统及其控制平台。

(4)关键技术研究和系统平台研发都取得了多项创新技术成果,其中包括了6个课题各自的创新成果,从国家项目的层面来看这是必需的,每个课题至少有一项创新成果,这些都在自评价报告中有详尽的表述。然而,本项目中值得一提的创新成果还是总控集成系统的接口协议技术,及以此技术凝练的接口协议标准。

早期舞台表演中灯光、音响及机械已有初步的互联互控技术,通过MIDI通讯协议得以实现。MIDI通讯协议于1991年由国际乐器制造者协会提出并推广,至今仍是演艺设备控制互联最通用的标准通讯协议。

a.在互联网技术还不发达的时期,MIDI技术是先进的。但互联网技术已得到高速发展的今天,MIDI技术依然停滞在30年之前的水平:在设备之间仅可发送简单数据帧(指令和简单数据);

nlc202309091136

b.通过RS232使设备互联,有效传输距离短,不能超过15m;且仅可单向传输数据。

当今演艺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复杂,之间的互联互控需求更趋向于复杂化,MIDI技术已远不能满足总控集成系统的控制要求,需求更高级的通讯协议已是必然。因此,在本项目课题研发中,依托互联网技术研究了通讯接口技术,并制定了全新的舞台总控集成系统接口协议规范,其主要特点是:

a.提供统一通用的接口协议,支持运动、视觉、听觉等演艺系统,依托互联网互联互控;支持各类演艺系统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复杂数据的转发及共享:

b.通过严格准确的时间轴控制,使视觉、听觉、运动呈现等系统可精确配合,进行演出控制,各子系统可向总控系统反馈数据,达到双向传输的功能;

c.制定了标准的支撑软件接口(ActiveX、dll控件),支持各类演艺控制系统简单嵌入;

d.规范了各类演艺控制系统之间传输的数据格式,且提供一套装备控制集成系统数据库,包含运动、听觉、视觉等子系统数据库单元,使舞台监督调度通讯、舞美排演、虚拟仿真等系统,拥有强大的数据支撑。

新的舞台效果装备控制集成系统接口协议规范,具备了MIDI技术的大部分功能,并在互联网方面有之显著的优势,有望替代MIDI通讯协议成为全新的行业标准进而推广应用。

4 总控集成系统技术研发过程管控

项目成果形成的演出效果呈现控制整装系统,其核心部分是总控集成系统的研发与构建,所以,作为重点任务重点管控。研究过程将其分解为16个工作序,如表1所示。

采用网络计划技术管理研发任务及其进度,通过绘制网络图(网络图从略),找出关键路线,着重关注关键路线上工作序的控制,以保证按期完成。

网络图的时间参数包括工作所需时间,事项最早、最迟时间,工作最早、最迟时间,时差等。通过时间参数计算可得到关键路线,确定和控制整个任务在正常进度下的最早完成期,而且在掌握关键工作基础上可进行资源的合理安排,进行网络计划的优化。

由于研究任务属于开发性、试制性的工作,对其工作所需时间难以准确估计,故采用三点时间估计法确定工作的工时。对每道工作序先作出三种情况的时间估计:

a——最快可能完成的时间;

m——最可能完成的时间;

b——最慢可能完成的时间。

则每道工作的期望工时可估计为:(1)(2)

为达到严格控制工期,确保任务在计划期内完成,可以计算在某一给定期限TS前完成的概率,可以指定多个完成期TS,直到求得有足够可靠性保证的计划完成期T*S,将其作为总工期。其中的概率计算为:(3)

实际上,研究过程受到各种动态因素的影响,将发生计划的变化,网络计划的调整不可避免,因此完整的网络计划技术是一个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当网络计划调整后,期望总工期须得重新计算。

5 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

项目按设定目标和任务完成后要有可验证的交付成果,其表达形式主要是项目自评价报告、系统及产品的实验室演示、示范应用现场演示等。实验室和现场的演示是研究成果实体技术的最终结果呈现,而其研究过程、技术路线、研究方法、技术措施、文献成果、创新亮点等原理性特质主要表现在自评价报告中。

但是,自评价报告不是自说白话,须要有科学的佐证材料支持。佐证材料是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相互支撑的、经第三方验证的一组完整的材料组合。

(1)在课题研究中,首先是关键技术的研究突破,其成果表述是关键技术研究专题报告。在该报告产生之前,每项关键技术研究有一定阶段性成果时,及时发表科技论文,将研究成果予以报道,其作用在于使成果得到相关审查认可,及时保护成果归属。待到一项专题关键技术研究完成,可有几篇科技论文支持,形成的专题研究报告具有充实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2)系统研发中开发的软件程序及时进行软件著作权登记,平台产品研发中开发的产品创新技术及时进行专利申请。因著作权登记和专利受理都是经过一定的第三方审查,这两种方式都可有力证明系统和产品的技术创新性。

(3)系统装置产品完成试制后需经过第三方检测其技术指标是否达到要求,权威检测单位出具的检测报告足以证明产品性能指标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4)系统和装置逐步完成后,凝练其中有价值并有推广意义的核心技术形成标准文本,标准文本经过一定范围的专家评审并修改完善后公开发布,或经质量监督部门备案。标准的凝练研制,最好形成产品标准、系统标准、检测规范等整套系列,为技术推广打好基础。

(5)研发研制完成的新技术系统及装置需经过用户使用验证,用户使用报告可证明新技术系统的实用性。

(6)总结提炼项目及课题研究的创新点,提炼的创新点须要经过查新,权威信息机构的查新可证明创新技术的新颖性,这是创新技术的必要条件(当然还不是充分条件),没有经过查新而自己提炼的创新技术有可能被查证曾有过非本研究的报道而否定其创新性。

创新技术应具有三性: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具备这三性才算真正的创新技术。新颖性由查新证明;创造性由软著登记、专利或产品鉴定证明;实用性由用户使用报告证明。当然,最好经过产品鉴定,鉴定也需要查新、产品标准、研制报告、用户报告等材料,才有专家的先进性评价。鉴定不仅全面证明新技术系统的创新性,而且可证明其水平(项目及课题的验收仅需要证明其创新性,不强求其先进性等水平评价,但可支持其验收效果)。

(7)课题研究成果自评价报告由科技报告和执行报告两部分组成,科技报告是课题研究成果的全面表述,是大部头的科技文献,相当于国家支持资金的赎买产品,将公开上传,供社会共享,可用于技术应用或进一步研究参考。执行报告是科研管理过程的汇报文件,也包括了成果的统计表述。课题自评价报告的全部佐证材料就是上述(1)~(6)所陈述的材料。

项目自评价报告是从项目整体角度出发总结的项目整个过程的研究汇报文件,主要围绕项目批复和项目论证报告所设定的项目目标和任务进行陈述,其佐证材料则是项目中所有课题各自的自评价报告,以及按项目分门别类整理的上述(1)~(6)所陈述的材料。

项目各课题的经费使用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且须经过财务审计及财务验收合格。

6 小结

企业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有明显的优势,也有突出的困难。经过“演出效果呈现关键支撑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的实施,获得了很多收益,不仅是项目本身的成果收益,更多的是企业技术创新道路的一次培训和提升。就项目本身来说,其创新成果仅是初步的,毕竟演艺设备集中控制技术的难度是相当大的,而且随着演出艺术的不断创新,会提出更多更新的要求。

所以,目前的研究成果还不宜过于夸大其效果,但毕竟是走出了第一步,而且取得较有价值的创新突破已属不易,该技术提升研究的道路还很长。1962年,美国工程界就研究出了二极管的发光原理,直到近半个世纪以后,人们才见到了真正实用的LED光源,且至今还在不断地进步。

(编辑 王芳)

上一篇:初三新学期打算作文600字下一篇:如何做好离退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