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2024-05-15

防震减灾应急预案(精选6篇)

篇1: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2015年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为了预防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根据师建传【2015】19号文《转发兵团建设局关于做好2015年防震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结合我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认真贯彻落实责任制,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部署,政府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就地负责。坚持以人为本,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作用。

二、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

凡在我团发生的:(1)重大水旱灾害,冰雹、雪等气象灾害;(2)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3)森林、民房、学校、商店发生火灾和重大动物疫情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性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

三、工作要求

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求全团各单位和全体干部职工应做到:

(一)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要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做好防御自然灾害的各项工作。

(二)要落实责任,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存在的问题,切实做好相关工作。

(三)要严明纪律,凡因不听指挥调配,工作不落实,人员、措施不到位,出现因灾害造成群众伤亡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触犯刑律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四)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灾害排查工作,将每一个灾害易发地段,每一户危房都要做好登记并建立档案;凡是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并及时向团机关报告。

四、启动条件

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启动本预案。

(一)发生地震、洪涝、暴雨、干旱、冰雹、雪等气象灾害,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本预案:在本区域内,因灾死亡1人以上;紧急转移安置50人以上;倒塌房屋10间以上。

(二)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五、指挥机构和职责任务

(一)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机构及职责 成立防震减灾应急指挥部。(后附联系方式)

总 指 挥: 副总指挥: 指挥部成员:

防震减灾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两办室,主要职责是协调各职能部门统一救灾,负责整个救灾工作的灾情收集、整理,负责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社政科是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机构,在防震减灾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各类灾害的救助、救济工作。工交建商科指导灾区开展灾后倒塌民房恢复重建工作;相关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参与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防震减灾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两办室。主要职责:(1)负责向各工作组传达救灾应急指挥部工作指令并监督落实;(2)收集各工作组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工作进展情况;(3)负责灾情和救灾工作信息发布及宣传报道;(4)及时收集、评估灾情,向有关部门汇报灾情情况和救灾工作情况;(5)及时协调和处理救灾工作中的有关事宜;(6)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防震减灾应急指挥部下设6个工作组。1.综合协调组

组成单位:两办室、社政科、政工办、发改科(安办)。主要职责:(1)负责与指挥部、各有关部门、灾区联络工作;(2)传达落实团有关救灾工作的命令和政策;(3)把救灾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及计划;(4)负责全团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工作;(5)协调、监督各部门和自然灾害发生地的应急工作;(6)收集汇总和上报抗灾救灾的有关情况,负责编辑灾情简报与对外发布工作;(7)负责灾区抗灾工作的宣传报道。

2.灾情评估组

组成单位:社政科、发改科(安办)、农业科、林业工作站、工交建商科、劳动服务中心、医院、。

主要职责:(1)负责做好灾害趋势的协商与预测;(2)负责组织自然灾害评估,确定灾害等级。

3.转移安置组

组成单位:联防大队、社政科、医院、武装部、发改科(安办)。

主要职责:(1)负责灾民的紧急抢救、转移和安置工作;(2)负责灾区卫生防疫和治安防范及保障工作;(3)负责赴灾区抢险救灾部队调遣和指挥工作。

4.物资保障组

组成单位:社政科、财务科、工交建商科、医院、发改科(安办)、供电所、移动、电信。

主要职责:(1)负责救灾应急所需的交通、通讯、医疗救护、救援物资的调度、下拨和供应工作;(2)负责救灾资金的分配和管理;(3)负责救灾捐赠活动的组织和捐赠物的接收与发放。

5.灾后重建组

组成单位:社政科、发改科(安办)、财务科、农业科、林业工作站、工交建商科、灌溉科、供电所、劳动服务中心、电视台、移动、电信。职责:(1)负责灾区灾后重建资金和物资的筹措、使用和管理;(2)负责制定灾民倒塌房屋等的重建总体方案;(3)负责灾区水利、通迅、交通、教育、电力设施的恢复建设工作;(4)负责组织指导灾民开展生产自救和灾民生活救济工作。

6.审计监察组

组成单位:财务科、纪检办。

职责:负责对各级、各部门安排的救灾资金、物资进行审计、监督,及时纠正、查处违规行为。

(二)团机关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职责

(1)做好非常态下自然灾害的救助、救济综合协调工作。(2)会商、分析、评估灾区形势,提出对策;协调落实对灾区的支持措施。

(3)听取灾区救灾工作汇报。

(4)收集、汇总、报告、评估灾害信息、灾区需求和救灾工作情况,通报灾情,向上争取支持。

(5)协助、指导连队社区开展救灾工作。

(三)相关成员单位及职责

两办室:负责协助救灾应急指挥部及时协调和处理救灾工作中的有关事宜。

发改科(安办):收集评估灾情,向有关部门汇报灾情情况和救灾工作情况。

社政科: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备灾救灾和灾后救助救济、恢复重建、社会捐助、组织应急生活必需品供应等工作。财务科:负责救灾资金安排、拨付和监督检查。

医院:参加灾区救灾救助、负责抢救伤病员;开展传染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监督预测,做好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预警;实施疾病控制和卫生应急处理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扩散和蔓延,保证饮水和食品卫生;组织心理医生赴灾区开展心理辅导。

农业科:掌握发布汛情旱情,组织协调指导全团防汛、抗旱、抢险工作,对主要河流、水库实施调度,负责组织指导灾后水利、农业设施的修复。

工交建商科:负责组织指导灾后房屋、道路设施的重建修复工作。

林业工作站:负责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森林火灾的监测和防范工作,负责组织指导灾后林果业设施的修复。

教育科:负责灾后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协助做好校舍恢复重建。

供电所:指导灾后电力设施的恢复重建工作。

移动、电信:负责组织协调灾区通信的恢复重建工作。联防大队:负责灾区的社会治安工作,协助组织灾区群众的紧急转移工作。

电视台:负责灾区广播、电视系统设施的恢复工作。武装部:民兵参加抢险救灾。主要担负解救、转移或者疏散受困人员,抢救、运送重要物资(重点是救灾物资)等任务。必要时,组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政工办:负责收集灾区抢险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对灾情和救灾工作信息的发布及宣传报道。

六、应急准备

(一)应急安置和医疗卫生场所准备。连队社区均设置有避灾点,用于集中安置灾民;连队社区均设有卫生服务站,可紧急救治伤员。

(二)物质准备。与团场主要生活用品销售商建立应急供货协议,当应急救助物资不足时,向上级申请调拨。

(三)救灾装备。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必需的救灾设备和装备。

(四)人力准备。完善灾害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健全与公安、消防等专业救援队伍的联动机制。培育、发展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队伍。

(五)宣传、培训和演练。开展防震减灾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灾害知识,宣传灾害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的常识,增强群众防震减灾的意识和能力。武装部根据团场实际和灾害发生特点,适时组织民兵应急分队演练,检验并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中小学幼儿园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防震减灾应急演练,增强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提高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七、灾害预警

(一)根据水利、水文、地质灾害、林业、森林火险、有害生物灾害、农作物病虫害草鼠害、动物疫情等预警预报信息,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向全团发布预警预报。

(二)社政科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预警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和社会经济背景进行分析,对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威胁的地区和人口数量及时提出灾情评估意见,向防震减灾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上报师有关部门。

(三)团有关部门和连队社区应根据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量人员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的预警预报,提前做好应急准备或采取应急措施。

八、信息报送

根据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要求,及时收集、汇总灾害信息,各有关单位应主动及时向防震减灾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送各类灾害信息。

篇2: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2015-6-24

长城乡中学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的管理,使学校各方面工作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难造成的损失,根据凉州区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成立防震减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或临震地震预告发布后,领导小组立即转为“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领导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总指挥:马成(校长)

副总指挥:严平

王志斌(副校长)

指挥组成员:李新成徐主年

王天军

高泉峰

各教研组长、班主任 防震减灾应急领导小组下设5个分组:

一、指挥组 组长:马成

组员:李新成徐主年

王天军

高泉峰

各教研组长、班主任 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等突发事故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进行自救互救、避震疏散知识和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学校应急意识和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3)定期修订学校破坏性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4)临震预报发布后,负责对学生进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的强化宣传和学校应急预案的实施。

(5)地震发生后,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指挥各工作组按预案确定的职责投入抗震救灾,负责向上级汇报灾情,必要时,争取外援。(6)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灾减灾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二、疏散组 组长:严平

组员:各上课教师、教研组长及各班班主任。职责:

(1)在现场指挥下坚守岗位,根据预案办法及疏散路线、有秩序地疏散全体师生到安全地带,疏散过程中,避免拥挤踩踏,以保证全体师生迅速、安全地撤退现场。

(2)具体制定师生疏散的方式、程序、行动的组织指挥方案;规定疏散的范围、路线、避难场所和紧急情况下保护师生安全的必要防护措施。

(3)破坏性地震或强震发生时,具体负责师生就近避震,并组织有序、快速疏散。

(4)制定学校地震应急疏散平面图和各年级疏散路线图,包括设立紧急避难场所并设置标志等。利用学校操场和空旷地带,以方便疏散为原则,当地震发生时,在教室的师生,谁上课谁负责组织学生就地避震并在震后有序疏散。(5)组织开展师生避震、疏散、简单救护演练。

(6)妥善安置受伤师生的安置工作,做好灾情调查、统计、上报工作。(7)疏散安置应急期的生活必须食品(吃、穿、住、用)等工作。

三、医疗救助组 组长:王志斌

组员: 孙雪花

魏霞

宋文武

刘艳朝

叶生国

职责:明白职责分工,准备医疗器械和药品,负责将伤员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进行简略救治后送往就近病院进行救治。

四、安全保障组 组长:徐主年

组员:学校门卫、后勤人员

职责:负责全校突发事故应急救援物资保障,督促检查全校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各项物资保障的落实情况,确保安全、有效、及时完成有关保障任务。调集有关人员、车辆和抢险、救灾物质,帮助其余工作组输送救济人员和受灾伤病员。迅速排查,学校电力、饮水、通讯和其它公共设施受灾情况,依据灾情,组织抢修,保证学校供电、供水、通信畅通。负责维护学校内进出口秩序,懂得校内各区域的情况,加强巡查。保持避难场所秩序,做好家长的招待和协调工作。负责搭建帐篷和应急厕所,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五、宣传统计组 组长:王天军

组员:王典兴

魏静

高泉峰

职责:开展地震常识和地震防备知识的宣传工作,加强师生的防震减灾和自救互救的能力,根据震情预报,做好宣传工作,并做好余震的考察、上报工作,为地震灾害的快捷评估做好准备。督查各班做好防震减灾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负责接待各种咨询工作。

六、灾后重建组 组长:李新成

成员:满志国

杨光龙

孙建云

(1)负责组织抢险救灾队伍进行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人员。(2)抢救重要财产、档案等。

(3)开展或配合有关部门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供水、供电等设施。(4)负责轻伤员救治、联系急救中心抢救重伤员。(5)负责可能发生的火灾预防和扑救。

(6)协助有关卫生医疗救护部门开展校区疾病预防控制和水源监督、食品卫生监测工作。

七、应急准备

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认真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工作。

1)明确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地点及通讯方式,在学校明显的位置张贴使用,并印发给相关部门和应急人员。

2)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修订学校应急预案,并组织各成员学习和熟悉预案,适时组织演练;周密计划和充分准备抗震救灾设备、器材、工具等装备,落实数量,明确到人。经常组织学校广播、宣传栏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宣传。

3)学校利用已有的宣传阵地和载体宣传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应急疏散、逃生途径和方法等地震安全知识,并向师生发放地震安全知识画册、应急疏散路线图。

4)应急疏散组要制定并让全校师生熟悉应急疏散方案、疏散路线、疏散场地和避难场所。

5)抢险救灾组定期进行训练,熟悉预案,明确职责,负责抢险工具、器材、设备的落实。

6)制定治安管理措施,加强对重点部门、设施、线路的监控及巡视;

7)出现地震谣传时,要及时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宣传培训,提高师生识别地震谣传的能力,安定人心,保证学校稳定。

8)备足备齐并及时补充更新地震应急所需要的药品、器械、消毒、隔离、防护用品等。

9)安排人员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库管理。预案启动后,应急物资由抗震救灾指挥组统一调用。八.应急响应

依据地震灾害程度或上级指示启动本预案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当即进入临战状况,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筹备履行防震减灾义务。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封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室内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治理,增强对食堂、门卫室等场合的防护,保障防震减灾工作顺利进行。

4、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及维稳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坚持通讯畅通,及时把握各种情况,全力保护学校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6、在抗震减灾应急行为中,各处室要亲密配合、遵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7、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九、应急处置

(一)上课时发生地震(启用本案)

1.在教室或其他功能室的学生和教师,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课任老师、值周人员应及时组织学生有序的按照疏散线路迅速离开教室。2.紧急疏散责任人按照疏散示意图安排,组织学生有序向操场集中。(1)教室(含图书阅览室、实验室、微机教室、多媒体教室、音乐、美术训练教室等各类辅助教室)人员疏散由当班课任教师、工作人员负责。

(2)紧急事故发生当时无课的班主任,应立即赶往教室,与课任教师一起组织本班学生疏散;其他教师和后勤人员应就近协助组织学生疏散。

(3)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以班为单位集合,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班主任报告。3.紧急疏散线路

根据我校校园布局和实际情况,学生紧急疏散按以下线路进行(后附示意图)4.紧急疏散秩序(1)紧急疏散指令发出后,当班的课任教师必须立即下课并组织学生按顺序紧急撤离教室。

(2)各类人员疏散顺序按座位从前后两头,从前后门进行疏散。

(3)疏散队伍排成两列纵队,由班长在前面带路,其他班干部分散在中间护卫,当班教师押后,确保学生安全疏散。

(4)在疏散过程中,严禁学生说话、嬉笑、打闹,严禁奔跑、抢先、推拉,防止撤离过程中学生发生踩踏事故。(5)走出教室后,可快速跑向操场集中。

(二)课间或活动时间发生地震。(启用本案)

1、课间或活动时间发生地震时,在教室或其他功能室的师生,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不喧哗,不拥挤,不跳窗。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2、在教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3、紧急疏散,责任人与疏散方式同上。

(三)晚上休息时发生地震(启用本案)

1.晚上休息时发生地震,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学生马上躲到床下,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2.紧急疏散:

(1)男生宿舍由孙立虎、张小平老师负责各年级学生进行有序地疏散,地点为学校操场。

(2)女生宿舍由孙雪花、高菲菲负责各年级学生进行有序地疏散,地点为学校操场。

(3)值班领导、值周员协助宿舍管理人员组织学生疏散工作。(4)住校生疏散到操场后,宿舍管理员、值周人员清点人数,然后向值班领导报告,对没有及时逃生的学生迅速采取救援工作。

(四)自救互救

1.组织学生撤离到指定地点集中后,班主任应以最快的速度清点班级人数,并向指挥组报告。由校长迅速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本校情况。

2.如发现有学生还未从教室撤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指挥组应立即组织教职工开展抢救,严禁组织学生参与抢救工作;如情况不允许,指挥组应立即请求消防及医疗人员紧急救援,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3.加强对重要设施设备、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4.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5.师生集合到操场后,对危险区域的师生或伤员进行转移安置。

十、奖惩

(一)奖励

为了地震应急和抢险救灾工作有效的开展,并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在破坏性地震应急活动中有下列事迹之一的,由学校防震减灾主管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1.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财产和抢救人员有功的; 2.及时排除险情,防止灾害扩大成绩显著的; 3.有其它特殊贡献的。

(二)处罚

在地震应急和抢险救灾的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者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1.不服从命令,拒不承担地震应急任务的。2.贪污、挪用、盗窃地震应急工作经费和物资的。3.不及时掌握震情、灾情、临阵脱逃和玩忽职守的。4.在临震应急期或震后应急期哄抢国家、集体财产的。5.阻碍抗震救灾人员执行公务或进行破坏活动的。6.不按照规定和实际情况报告灾情的。

7.散发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8.有对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造成危害的其他行为。

十一、附录

1.校园整体平面图(附件1)2.紧急疏散线路图(附件2)

长城乡中学

篇3: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目前已有学者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指标, 并给出了相应的权限值。但是, 很多评价指标过于简单, 难以进行量化分析, 或是停留在单项评估和定性分析的层面上, 这对于一个区域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的系统评价而言是很不全面的[2];而在研究方法上也各不相同, 其主要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基于加权Voronoi图法等[3,4]。本文试图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等进行深入分析, 结合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定性的决策数字化, 从而为多目标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方便快捷的决策办法。借鉴前人在地震应急能力评价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金昌市城市的特点, 构建了一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定量评价指标框架, 通过专业人员调查方式确立各因素的相关指标, 经过检验后, 得到金昌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定量评价结果。

1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评价的主要内容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 是指区内各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面临地震灾害时, 在自然条件、规划设计、设施设置、管理等硬件和软件等方面对于安全保障实际所具备的防震减灾水平[5]。

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是由许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 相互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为了能够将这些因素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评价, 首先要进行因素的筛选。筛选时主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科学性原则, 即选取的都是有代表性的因素, 抓住能体现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最有代表性的因素。二是优化性原则, 即力求以较少指标, 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评估对象的内容, 可选用层次分析法来划分评价指标。

1.2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评价体系框架

影响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抗灾能力的因素很多, 可以将这些主要影响因素划分为环境支撑能力、应急资源保障能力、社会控制能力三大类[6]。其中, 环境支撑能力是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实现的环境基础 (如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离住宅区较近) 和保障 (远离重要经济目标、远离重大危险源) , 它直接体现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适用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周围区域的应急避难能力;而应急资源保障能力是安置灾民的根本保障 (如供水、供电设施、医疗救护、厕所、物质储备等基本生活需要) , 是应急避难场所减灾抗灾能力的关键;社会控制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应急协调系统, 反映社会和政府的工作效能 (见表1) 。

完备的应急预案与充分的宣传教育可以提高政府和社会民众的灾后应急能力, 良好地维护与管理应急避难场所可以使其减灾能力保持最佳状态, 才能保证灾时随时启动, 充分发挥其作用。

2 层次分析法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的评价因素很多, 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定性因素难以定量描述, 运用层次分析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1,2], 层次分析过程可以分为5个步骤:

1) 明确问题, 建立一个多层次递阶结构。根据评价对象, 确定评价指标。根据AHP法的原理, 将各评价因素按其属性分类组合形成一种层次结构 (如图1所示) 。

2)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建立判断矩阵, 并据此计算各元素的优先级权重。用上一层次中的每一元素作为下一层元素的判断准则, 分别对下一层的元素进行两两比较, 比较其对于准则的重要程度, 并按事前规定的标度定量化, 建立判断矩阵。

3) 计算单一准则下元素的相对权重。这一步是解决在准则层Bk下n个元素C1, C2, ..., Cn排序权重的计算问题, 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对于C1, C2, …, Cn, 通过两两比较得到判断矩阵C, 并通过解特征根问题Cω=λmaxω得到λmax和ω值, 其中λmax为C的最大特征根, ω为对应于λmax的正规化的特征向量。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 可以用两种近似方法一一和法或根法计算λmax和ω值。

4) 一致性检验。层次分析法要求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 能够使计算的结果基本上合理。求一致性指标C1= (λmax-n) / (n-1) , 其中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Cr=C1/RI, , 如果Cr<0.1, 则一致性检验通过, 其中, 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见表2。

5) 计算各层元素的组合权重。为得到递阶层次结构中每一层所有元素对于总目标的相对权重, 需要把第三步的计算结果进行适当的组合, 并进行总的判断一致性检验, 这一步骤是由上而下逐层进行的。

3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的量化分析

3.1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评估体系因素权重的确定

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确定之后, 应进一步分析各个指标对总目标的贡献率, 即确定因素的权重。确定权重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客观赋权法, 另一类是主观赋权法[7]。本文采用主观赋权法对各个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 经过统计分析后可得到指标权数。根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 各因素所涉及的、复杂的客观情况和特点, 在构造判断矩阵时, 首先考虑的是层次分析法。以调查问卷统计结果为依据, 计算得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评估体系中各个因素相对于总体目标的权重 (贡献率) 。

3.2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的评估体系的确定

依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 (GB21734-200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008) 中提出的各种定性和半定量建设指标, 结合金昌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具体特点, 对《救灾物资储备库管理规范CGB/T 24439-20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009) 等一系列规范、标准, 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和统计分析, 给出了金昌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建设指标的量化标准及结果。

3.3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综合指数的计算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整体的减灾能力可用综合指数来表述。其算法如下:设各因素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为Xn (n=1, 2, …18) ;各因素的每项得分为An (n=1, 2, …18)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为P。则有公式

根据我国市州地方防震减灾工作的现状, 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综合指数的等级评定分为四级:Ⅰ级1.0-0.9分;Ⅱ级0.89-0.8分;Ⅲ级0.79-0.7分;Ⅳ级0.69-0.6分。根据 (1) 式, 可得出金昌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综合指数为P=0.95分, 属于Ⅰ级。

4 应用与完善

4.1 评价结果分析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目前已经成为防震减灾应急疏散重要的场地。金昌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在选址硬件设施设置等方面取得了可惜的成绩, 区内建筑规划合理, 因而在环境支持和应急资源保障能力方面得分较高;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所有权, 有的隶属于区绿化局、有的隶属于公园管理处、有的还隶属于街道办事处等, 因此, 在进行维护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 其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在社会控制能力方面的得分较低。

4.2 初步完善建议

多次地震的震害避难经验表明, 地震发生时, 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 能有效地避免人员的伤亡;而在地震发生后, 正确引导群众应急避难是减少人员伤亡的关键。科学的利用应急避难场所进行有效的防震减灾[6]。

1) 要深入开展宣传教育, 进行防灾知识宣传科普教育, 不断提高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防震减灾避险能力。

2) 防震减灾部门要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并编写社区应急手册, 先在各居民点进行演练, 最后集中到全社区进行演练。这样, 当发生地震时就可以按照应急预案, 有次序地疏散和启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7], 切实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

3) 现有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在以公园和广场为主, 位置比较合理, 可疏散人数基本满足实际需要的现状, 但是为了长远发展考虑, 应该增加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在大型办公和居住社区附近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8], 增加科学管理应急设施, 定期进行维护, 不断提高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减灾能力。

5 结论

与大中城市比较而言, 中小城市环境支持能力具有明显的差别, 所以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也不同。利用层次分析法能够合理地确定各因素的相对权重, 确定能较为全面地考虑影响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的因素, 反映了应急避难场所的综合情况, 定量分析了防震减灾应急避险能力, 取得了定量分析的数据结果, 对防震减灾应急避险能力的评估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摘要:甘肃省金昌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根据国家和地方的建设标准和规范建成的, 目前, 部分建设项目与权威的国家建设标准要求以及与大中城市相比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 研究定量的防震减灾能力评价势在必行。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方法, 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各种能力, 整理出3个层次进行分析, 并通过调查方式得到各因素的权重, 形成地震减灾能力评价结果。文中以金昌市金川区的应急避难场所为例进行了评价, 并给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初步分析认为, 本文提出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对建设和完善中小城市避难场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金昌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层次分析法,防震减灾,能力评价

参考文献

[1]黄典剑, 吴宗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应急适应能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方法。然灾害学报[J].2006, 15 (1) :52-58.

[2]黄典剑, 吴宗之.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应急能力综合评价研究.第二届城市与工业安全, 2005, 国际会议论文集[M].68-74.

[3]蒋蓉, 邱建.汶川地震前成都市避难场所应急能力评估。中国安全科学学报[J].2011 (10) :170-176.

[4]刘莉, 谢礼立.层次分析法在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中的应用.自然灾害学报[J].2008, 17 (2) :48-52.

[5]林树枝.黄建南.汶川地震后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对策研究.福建建筑[J].2008, 10:69-71.

[6]李阳.吴耀民.大规模灾害救援应急防疫队装备配备初探。中国社会医学杂志[D].2010, 27 (1) :29-31.

[7]李刚.马东辉.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责任区的划分.建筑科学[J].2006, 22 (3) :55-59.

篇4: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国发1号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国办函【2013】35号文件提出的坚持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地位的历史机遇下,贵州毕节市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步伐,在防洪工程建设方面,注重新型堤防建设,强调防洪工程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制定详细的城市防洪规划,防洪应急预案及减灾技术及其措施。

1.洪涝灾害的特点

季节性强。由于降雨季节分布不均匀,一般在夏季发生洪涝。 突发性强 由于山区地形特殊,山高坡陡,溪河狭窄,一旦暴雨,在很短时间内就形成洪峰,造成洪涝灾害。局部性洪涝为主 贵州地区的洪涝灾害是以局部性洪涝为主。频发率高 贵州山区的洪涝一般产生于大暴雨,日降雨量超过100mm或连续3天降雨量超过200mm,就可能引起洪涝灾害。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恢复难度大由于山洪、内涝、滑坡、泥石流一同泛滥,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极度毁坏,农田被毁,粮食无收,损失巨大。

2.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对实施环境创新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1)推进防洪工程建设,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保证推进防洪工程建设,不仅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需要,也是重要保证。

(2)洪安全为根本,以发展为主题,适应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3)推进防洪工程建设,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发展是硬道理”。

(4)推进防洪工程建设,是构筑城市历史文化的有效途径。

3.我国目前小型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设计标准低

目前我国的城市现存的小型水库多数建于五六十年代,由于受当时国家与城市的财力、技术条件的限制,设计标准低,部分小型水库的设计标准完全达不到目前城市的防防标准,无法满足防洪要求,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损坏严重。经过多年的运行,老化损坏严重,相当一部分工程带病运行,不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这就需要国家水利部分发挥积极高效的行政水利管理。

3.2施工质量差

我国城市中的小型水库大部分始建于大跃进年代,当时采取大兵团作战施工方式,坝体填筑没有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导致工程先天不足,普遍存在坝基、坝体渗漏,坝体单薄,溢洪道窄浅,存在安全隐患。

3.3工程设施不配套

城市中的大部分小型水库部分大坝无护坡,经过多年运行,坝体冲刷严重,有的坝脚已出现陡坎,危急大坝安全。另外,大部分水库未开挖非常溢洪道,个别水库虽然开挖了非常溢洪道,但是标准较低,断面窄浅,无法满足泄洪要求。更为突出的是,大部分水库处在无照明、无通讯设施、无防汛路、无防汛抢险物资、无人看管的“五无”状态。

3.4管理经费投入不足,难以进行正常维护

城市的大多小型水库,由于运行时间长,工程老化严重,存在诸多隐患,需要投入大量经费进行维修、养护、加固,工程破损日趋严重,隐患逐步加剧,防洪效益大大降低,个别水库已失去防洪能力,每到汛期被迫空库度汛,即浪费了雨洪资源,又阻碍了自然优势的开拓。

3.5管理工作严重滞后

我国的部分城市的小型水库,仅小部分水库日常管理工作初具雏形,其余大部分水库的各项指标均达不到我国防重汛的标准,而享有管理权限的乡镇政府仅汛期组织几次现场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上报主管部门,便不了了之,平时根本无人问津。

4.防洪措施及对策

(1)当堤防和涵闸、泵站等穿堤建筑物出现险情或遭遇超标准洪水袭击,以及其他不可抗拒因素而可能决口时,工程管理单位应迅速组织抢险,并在第一时间向可能淹没的有关区域预警,同时向上级堤防管理部门和同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准确报告。当水库水位超过汛限水位时,水库管理单位应按照有管辖权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批准的洪水调度方案调度,其工程运行状况应向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报告。当水库出现险情时,水库管理单位应立即在第一时间向下游预警,并迅速处置险情,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报告。

(2)防洪减灾投资与集资政策研究。我国现有的防洪减灾投资应主要靠财政拨款,但从长远看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防汛抢险实用现代技术研究,在防汛抢险过程中,及时发现险情是抢险成功的关键环节。

(3)工程防洪措施。

加快水土保持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根据山区特点, 水土保持治理以生物措施为主,结合工程措施,辅以能源措施和行政措施。生物措施重点抓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工程措施是以小流域为单位,实行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兴建谷坊、塘坝、地头水柜等拦沙蓄水工程,实施坡改梯地建设,搞砌墙保土,提高土壤和植被的含水保水能力。对泥石流防治要采取“稳、拦、排、停、封、造”六个字对策,对滑坡防治要针对滑坡的成因、性质、发展趋势和危害“对症下药”,采取“避、排、减、挡、填、护”六个字对策。

(4)非工程防洪措施。

加快贵州水利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 水利信息系统是一项采用现代化信息采集设备、通信工具、计算机网络和决策支持手段,及时掌握水的有关信息,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水旱灾害损失和水土流失,达到科学调水用水,水资源保护为目的的系统工程。因此,要逐步建立水利信息系统体系,为领导防洪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要依据洪水特点、防洪工程现状、保护对象的重要程度等,对可能出现的不同类型洪水,制定不同类型的防洪抢险预案:水库预案、河道预案、城镇防洪预案。主要内容包括:防洪标准、指挥机构、物资调度、人员转移、抢险队伍、防洪调度措施等。

5.健全政策法规

(1)要尽快修订和完善防洪规划。

(2)加强法规规章制度和预案体系建设。深入贯彻《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认真组织实施《贵州省综合减灾规划(2007—2015)》。

篇5: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我校地震应急工作实行校长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和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成立学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本校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以下职能机构,负责各项抗震救灾应急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一、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学校在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下,根据地震灾害的伤亡程度、损失大小、影响范围和应急资源等因素,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学校应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启动应急预案。

(二)以人为本,快速反应。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要确保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处置果断。保障师生安全是防震减灾的首要任务。地震应急时,要优先开展抢救生命、满足师生基本需求的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师生伤亡。

(三)分工负责,协调应对。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学校各处室室分工负责,密切配合。抗震救灾指挥部要协调相关部门和镇政府及社会团体等,共同做好学校地震应急和救灾工作。

二、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1、领导小组

指挥 长: 许仲德(校长)

副指挥长: 赵明铁 潘培坤

成 员: 潘黎川 康文金康现在 赵华伟 康永利 康庆跃 谢玉生 颜聪颖 康丹辉 潘素梅康文林以及在地震发生前后所有在场、在校的教职工、班主任和课任教师。

各处负责同志及班主任为小组成员,校务办公室兼防震减灾办公室,校长室为指挥部,康文金同志任联络员。

2、主要职责

(1)震前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学校师生及家属防震减灾的自觉性和抗御灾害的能力,震后搞好救灾宣传。

(2)迅速了解、收集我校震情、灾情,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

(3)负责与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和各有关部门应急机构保持联系,上报校抗震救灾情况,向校防震领导小组报告上级意图,通报有关部门应急机构抗震救灾行动情况、协调本校与上级有关部门应急机构行动方案,了解、汇总应急工作进展情况,传达领导小组指示。

(4)负责处理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办理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事项。

(5)各部门救灾工作的协调、调度,对内对外联络。

二、防震减灾办公室设三个组

1.治安消防组

组 长:康文金

成员:各处室安全消防员、门卫

职责:负责校内的消防及社会治安,维护校区秩序;重要设施的安全保卫;打击抢劫学校财产、人民的财产及其他犯罪活动。负责校区学生和教职工的避震疏散和震后灾民的安置工作,2.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组

组长: 谢玉生

成员: 校医全体工作人员 政教处职员、宿舍管理员

职责:震前负责组建足够的医疗救护队伍,制定切实的医疗救护与防疫方案,做好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应急准备;震后组织现场救护、安置伤员,做好死亡人员处理和环境的消、杀、灭工作,预防传染病蔓延

3.后勤保障组

组长: 康庆跃

成员:总务处、办公室、财务室工作人员

职责:负责交通管理,车辆调度,救灾物资和人员的运送,确保校区交通畅通和对外联络交通的保障。地震信息及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指示的快速传递,做好震后通信线路及设备的抢修,确保抗震救灾工作顺利实施。保障抢险救灾物资的储备、调运、分配,保证师生的生活必需品及其他救灾物品的配给与发放。

4、保障措施:

1.抢险救援物资保障:铁锹200把、镐头10把、麻绳500米、强光手电20个、灭火器65个、担架若干副、纱布、绷带等医疗用品若干。

2.抢险装备:抢险救援车负责输送抢险救援人员和伤员。

3.应急联系电话:2394125

5三、临震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防震减灾任务。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大型锅炉、供电输电、机房机库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震减灾顺利进行。

4、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四、震后应急行动

1、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立即赶赴本级指挥所,各抢险救灾队伍必须在震后1小时内在本单位集结待命。

2、领导小组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级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连续的急促铃声和呼喊声),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上课(自修)时间:a、各班学生在上课(登班或值日)教师的组织下按下列顺序立即撤出教室到操场中央避震:教学楼一二楼同时进行,二楼按先“中间后两边”序有序撤出; b、所有校内其他人员立即撤到操场中央。

就餐时间:a、在餐厅就餐的学生在值日教师及后勤人员的组织下按离出口“近及远”原则撤离,即按座位自左到右、自前到后撤离到操场中央;b、所有校内其他人员立即撤到操场中央。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和历史文物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3、积极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局办公室及当地党委政府。

五、其它

1、进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学校指挥部将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发布各种命令、指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将通过电话、口授等形式传达各种命令、指示。

2、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3、附:疏散线路

后教学楼:

一楼:迅速到操场指定地点集合二楼:初一.2,初一.3从后教学楼右侧楼梯到操场

初一.4,初一.5从后教学楼左侧楼梯到操场

前教学楼:

一楼:迅速到操场指定地点集合二楼:初三.1,初二6,初三4从前教学楼左侧楼梯到操场

初三2,初三3,初二5从前教学楼右侧楼梯到操场

4、本预案从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6:防震减灾应急预案措施

指挥长:

副指挥:

成员:

二、演练内容:

警报声响假设地震来临,教学楼晃动剧烈,班主任老师组织学生就近迅速躲藏到课桌椅等坚固物品三角安全区内,两只手臂在胸前重叠,面朝下,蹲在地上,闭目,用鼻呼吸,鼻梁上方放在臂上,降低重心,保护要害,此过程为一分钟;紧接着,各班上课教师迅速组织学生有秩序的从教室撤离到操场。

(演练以学校钟声为信号)

三、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日期:

20__年6月21日上午9:00

四、防震应急疏散(演练)预案的说明及具体疏散路线示意图及要求:

根据学校楼层的具体分布教学楼是学生主要聚集地,本次应急疏散演习就是假设突发事件发生时,我校学生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内平安的从教学楼撤出。

教学楼撤出路线:一楼各班从教室出来后直接到操场集合,二楼五、六年级学生出教室后沿教学楼东楼道快速下楼,进入操场集合;二楼三、四年级学生出教室后沿教学楼西楼道快速下楼,进入操场集合;到达操场后所有学生按班级按集会队形快速整队,清点人数。

五、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注意事项:

1、全体教师对本次演练的内容及疏散路线和要求应熟知,如有疑问应向演练负责小组主要领导询问。

2、防震减灾应急疏散开始前10分钟参演教师应到达指定位置(班级)。

3、全体参演教师应对本次演练高度重视、高度负责,参演过程中应保持冷静,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切忌互相拥挤、踩踏,切实担起演练时应承担的职责。

4、疏散过程中全体学生下楼时均按指定路线,每班以一行队列下楼,不得抢道、占道。为保证演练过程中的秩序,各班可在班会时按本班实际情况排定本班疏散时人员撤离先后顺序,并指定相关班干部负责监督和指挥。

5、防震减灾应急疏散出楼后所有学生应立即到操场按集会队形集合,班主任必须到操场清点本班人数,如有人数不齐的班主任应迅速寻找,并报演练指挥小组。

六、演练各岗位具体负责人名单:

①__负责一楼东楼梯口学生撤离秩序。

②__负责一楼西楼梯口学生撤离秩序。

③__负责二楼西楼梯口学生撤离秩序。

④__负责二楼东楼梯口学生撤离秩序。

各岗位负责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有跌倒现象,时应及时扶起避免踩踏现象发生。

⑤__负责学前班学生撤离秩序。

⑥__负责操场学生集中。

⑦__负责学前班学生集中。

上一篇:干部服务企业下一篇:职工维权问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