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考试复习知识点

2024-05-19

刑法考试复习知识点(通用8篇)

篇1:刑法考试复习知识点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公考培训

第一品牌

2014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法律常识之刑法五

在选调生的考试中,刑法也是常考考点,但是大 多数考生对刑法可谓望而却步。中公教育团队针对刑法的知识点,总结归 纳出易考考点,并对刑法中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3、单位犯罪

《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选调生、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这一规定,公司、企业、选调生、机关、团体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是单位犯罪。

(1)单位犯罪主体的认定。单位犯罪是区别于个人犯罪的一种特殊犯罪形态,根据《刑法》第三十条之规定,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选调生、机关、团体。单位这个概念比法人更为广泛,除法人以外还包括非法人团体。

(2)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刑法》对单位犯罪实行以两罚制为主,以单罚制为辅的处罚原则。

刑法对单位犯罪绝大部分情况下采取两罚制。在两罚制中,对单位是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是判处刑罚。

刑法在某些情况下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单罚制,即只处罚自然人而不处罚单位。

4、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而我国《刑法》所保护的 那种社会关系是指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权,公民私人的财产所有权,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等等。这些社会关系在《刑法》第十三条已有明确的表述,它们一旦为犯罪行为所侵犯,就成为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没有一个犯罪是没有犯罪客体的。犯罪之所以具有社会危害性,首先是由其所侵犯的犯罪客体决定的。一个行为不侵犯任何客体,不侵犯任何社会关系,就意味着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也就不能构成犯罪。

5、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

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主要是犯罪行为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作为和不作为。河南人事考试网(微信号:henanoffcn)发布河南各类招考信息及备考资料。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公考培训

第一品牌

作为,即积极的行为,是指以积极的身体举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

不作为,即消极的行动,是指不实施其依法有义务实施的行为。不作为是与作为义务相关的,这是我们理解不作为的重点。不作为的作为义务有四种来源。第一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这种义务一般指由宪法、法律和其他法规所规定并为刑法所认可的义务,任何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人都必须履行这种义务。第二是职务或业务上要求承担的义务。这种义务一般由有关法规、规章制度加以规定,但与前述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并不相同。第三是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这种义务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行为使某种合法权益处于危险状态时,该行为人负有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第四基于法律行为承担的义务。

河南人事考试网(微信号:henanoffcn)发布河南各类招考信息及备考资料。

篇2:刑法考试复习知识点

2012司法考试刑法如何备考?刑法学的学习在基础阶段异常重要,也往往成为能否通过司考的举足轻重的基石。为此,独角兽司法考网的老师特地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内容,以便于大家备战2012。

第一,最后复习的重点不应放在刑法上,而应腾出尽量多的时间投入卷

一、刑诉法、民诉法等需要记忆且短时间较易拿分的学科上;短时间内欲再大幅度提高刑法、民法、行政法等理论性强的学科并非易事。

第二,虽然不建议大家在刑法上投入大量时间,但仍建议适度关注刑法,时间安排个人以为二三天即可:如安排一天时间看看真题(想必此前都至少做过一遍)以及做过的自认为质量还可以的测试题、模拟题,主要看自己做错的题目,因为诸不知错误是有惯性的,若此时不强化和及时纠正,考场上仍会犯同样的毛病!再安排一天时间看看此前的授课提纲,尤其自己的笔记地方,因为这些需要适度独角兽司法考网的Q1971736835咨询强化记忆。若参加最后阶段的突破(即预测、冲刺)班,那就跟着老师用一天时间在预测的基础上再巩固一遍!

第三,最后一段时间,总体而言,刑法的复习主要侧重一些记忆性的重要考点,如看看总则部分的刑罚论部分、分则中主要看看除财产犯罪、人身权利犯罪、贪污贿赂犯罪之外其他部分可考性罪名,如经济犯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等主要考点,因为这些地方若考查,考的很简单,就是法条本身内容的考察,远比盗窃抢劫等容易拿分。如果手头上有刑法串讲提纲,可重点看看已经总结归纳的考点,如包容犯、转化犯、牵连犯、对合关系、若干有规律的类罪总结以及最后一个查漏补缺的专题。最后,不论是你是否参加辅导班,务必给自己制定一份复习计划!总的思路是保强补弱,计划尽量落实到天!计划也应尽量客观合理适度。晚上睡觉时躺在床上回顾一下今天的计划完成的如何?当你将所复习的内容象放电影一样过了一遍时,其实又复习强法律教谕罔化了一遍。诸不知这还极大增加了你的自信心,且自己不会觉得慌乱。最后时刻,信心尤为重要!

篇3:刑法考试复习知识点

1. 从试卷命制的思路来看, 必须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

从近几年中考试卷命制的思路来看, 一般有两种命题思路。思路一:先定热点—查找材料—根据材料来选择考点—命制试题;思路二:先定考点—查找材料—根据考点来编制材料—命制试题。无论以上哪种试卷命制的方式, 其实都要求我们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

2. 从试卷的参考答案看, 必须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

开卷考试虽然淡化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但是基本的概念、原理还是需要理解和运用的。因为开卷考试的“开”是相对于课本或一定资料的形式上的“开”, 以及答题表述多元化上的“开”, 但答题结构规则和参考答案语言组织上都还是“闭”的。无论题目多么新颖, 评分标准多么宽泛, 但答案最终还是通过教材的相关原理或学科语言体现出来, 正所谓“题在书外, 理在书中”。如果没有储备知识, 基础不扎实, 在考试中用大量的时间来查找、消化并组织语言, 势必导致时间上的匆忙甚至做不完试题。

3. 从学生学业考试存在的问题来看, 必须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

①答错知识。这部分学生往往认为开卷考试就是从书上照搬照抄, 思想上较为轻视, 在学习中不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因而在考试中往往会盲目抄书, 答非所问。②答不全知识点。这部分学生能准确地回答出问题的一部分, 但总是不能把答案回答完整, 他们往往在答综合性问题时, 不能把相互联系的知识点答完整, 想到一点算一点, 其实是复习时没有构建好知识网络的原因形成的。③分析能力的欠缺。一部分学生不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的具体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阅读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强,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不能灵活应用知识, 只会死记硬背, 不能很好地把考点与材料进行匹配。

二、基础知识复习的策略

基础知识的复习要贯穿整个复习过程, 但在每个阶段又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这就要求我们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复习基础知识。在三轮复习中, 我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提出不同要求。第一轮复习主要是“落点”———依照考点要求, 落实基本知识;第二轮复习主要是“织网”———寻找多种方法, 整合相关知识;第三轮复习主要是“活用”———联系考试习题, 强化知识应用。

1. 落点:

依照考点要求, 落实基本知识。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注重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落实和积累, 将全部知识点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 这是学业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和关键。第一轮复习中要落实基本知识必须做到以下三点:①“落实”最基本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往往只需学生自己诵读就能做到一目了然, 因此教师要敢于“放手”, 给学生一定的自由读书时间, 学业考试中有很多的题目是对课本上现成知识点的考查。②“突破”重难点。对于学生一知半解的难点知识和一些经常考试的重点知识, 老师要通过各种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从而突破这些重难点。在复习的过程中, 我会从初中学生的特点出发, 用直观的方法来突破学生认知困难的一些考点。如, 在复习七年级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时, 我给学生呈现一张等高线地形图如何绘制的简图, 然后让学生从图上得出结论:①等高线稀疏的表示地势平坦, 等高线密集的表示地势陡峭。②中间高四周低表示的是山峰。③“点中”考点要害。纵观近几年来中考考点说明可以发现:大的“手术”没有, 但“微改”却是年年有。虽是“微改”, 但不可小觑。因为中考肯定会在这里面做文章。我每年拿到《学业评价指导用书》以后, 就会仔细比对考点的变化情况。以《历史与社会》部分的主题一《我们生活的世界》为例, 我发现与去年相比, 今年新增考点1个, 有变化的考点4个, 不变的考点8个。

准确把握考点, 要求我们在解读考点时既不要随意扩大, 也不要随意缩小范围。随意扩大会无谓增加学生的负担, 而随意缩小范围容易遗漏知识, 从而会导致学生在考试中不必要的失分。准确把握考点能提高复习的效率, 能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2. 织网:

寻找多种方法, 整合相关知识。第二轮复习的过程中, 我们应在理解的基础上, 把第一轮复习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使学生熟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知识网络, 这样在考试时才能快速查找所需要的知识点, 对症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 我们首先要确定核心知识, 然后梳理主干知识, 最后找出知识关系。在具体整合的过程中既可以针对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单位, 也可以是完整的多块知识的整合。知识网络的表达可以自己构建, 以自己喜欢和习惯的方式来呈现。在知识整合中, 我经常采用以下方法:

(1) 归类式:在教学中, 把相同、相近的知识归为一类, 或者在讲解时能用同一种方法的归为一类。如在复习中我把知识归为“国策战略类”、“核心类”、“分界线类”、“最”类等等。“国策战略类”包括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外开放四项基本国策。

(2) 对比式:把相反的或者易错易混淆的知识归纳到一起加以联系对比, 并进而形成易错易混淆知识群, 从而使学生加深印象。如: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依法治国的中心———有法必依;依法治国的关键———执法必严;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违法必究。

(3) 框架式:我们往往对几块知识进行整合时往往会用框架结构, 这样我们会更容易从整体上把握几块知识之间的关系。框架式既适宜于对一节课知识的整合, 也可以对几块知识进行整合, 甚至是一册教材的知识的整合。

我想以《经济全球化》为例来说明框架式整合知识的方法。以下框架是对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对策四块知识的整合, 对应的是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第一课《经济全球化》中《天涯若比邻》、《“国籍”模糊的生产与消费》、《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的3课时内容, 对3课时内容进行了整合。

(4) 线索式:以某一核心词语或核心知识为线索把相互对应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如以“社会变革”为线索把初中阶段的几册教材之间的知识。我以“社会变革”为线索把它分为中国历史上的变革和世界历史上的变革。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变革分古代的秦始皇、汉武帝、隋朝、唐太宗、北魏孝文帝改革等;近代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当代突出于改革开放。

3. 活用:

联系考试习题, 强化知识应用。活用即借用典型的练习, 强化知识的应用和可操作性。在第三轮复习时要设计针对性强的试题, 帮助学生练习巩固, 即教会学生能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紧密联系,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部分时间里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同时通过模拟练习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指导学生查清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 抓紧时间查遗补漏。在这一轮的复习中我往往会选择以下一些针对性强的练习:

(1) 针对时政热点设计一些练习。在考试范围内发生的时政热点中选择一些热点, 然后自己命制一些题目让学生来操练。

(2) 针对某一类题型设计一些练习。如在复习中会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几类题型, 针对同一种题型设计不同练习。如:对“原因”类题目的复习。最常见的设问形式:“为什么……”、“理由”、“原因”、“必要性”、“重要性”、“合理性”、“必要性”、“正确性”等。答题形式和思路:①理论依据 (相关知识点的重要性或地位) ;②现实依据 (材料中概括或相关国情+影响) ;③结论 (态度+意义) 。

(3) 针对考察同一个知识设计不同问题。把考察同一个知识的不同习题放在一起训练, 能让学生对知识更加熟悉。如:同样针对“判方向”的知识, 我在复习的时候设计了以下习题。

(4) 限时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这种练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 从而使学生在中考中从容应战。基础知识始终是学业考试考查的依据, 在学业考试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 这样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 学生才能在学业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摘要:学业考试中考查的题型每年都会有所创新, 但考查的依据始终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因此, 教师在学业考试的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学业考试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往往容易陷入大量试卷的练习和讲解中, 正是基于这一现状, 笔者提出了在学业考试复习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本文主要阐述学业考试复习过程中基础知识复习的必要性和策略。

关键词:考试复习,基础知识,策略

参考文献

[1]朱家存.教育学[N].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Z].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篇4:刑法考试复习知识点

关键词 考试反馈 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复习课是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复习课常见的课型有“目标导读”课型、“图表比较”课型、“探究讨论”课型、“系统综合”课型和“考试反馈”课型等。“系统综合”课的特点是通过分析、综合,穿章破节,以各种形式把已学知识进行归纳,列要点,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考试反馈”课用于训练及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掌握和运用。目前大部分的复习课都是将这两种课型隔裂开,如果将“考试反馈”课与“系统综合”课结合进行复习,效果又如何?笔者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复习,进行了尝试。

1 试卷的设计

1.1 列双向细目表

经过数次试验,教师要想在一节课内,既完成试卷的讲评又完成知识点的复习,精编试题就显得很重要。教师要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列出“双向细目表”。如“基因重组”的课标要求和考纲要求见表1。

1.2 试题汇编

教师要保证不花费学生太多时间,在一节课时间完成讲评和复习,因此选择的试题不能过多,但又要包括所有的考点,可考虑在设计选择题时,每个选项考查不同知识点。如笔者对基因重组设计如下两题:

【例1】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 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C. 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D. 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细胞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细胞不可发生基因重组

【例2】 (双选)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B. 基因重组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C.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

D.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

这两题包括了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时间、适用范围、结果、意义及与基因突变的差异等课标要求的所有知识点。如此改编题,用几题即可囊括一个概念的全部知识点,试题数量不多,但容量够大,不会花费学生过多时间。

1.3 重点的把握和难点的突破

对于重要知识点和学生的难点,教师仅仅依靠题目的一个选项无法让学生深入理解透彻,在设计试卷时,可专门针对重、难点知识设计一道题目。如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笔者设计一道简答题:列出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性状的可能原因;再要求学生根据细胞分裂图,确定变异类型的难点知识。

【例3】 (双选)图1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 )

A. 发生了基因突变

B. 发生了基因重组

C. 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D. 发生了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2 学案的设计

在试卷讲评时,如果教师仅仅按传统进行讲评,则无法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系统性知识。因此教师在讲评课时,设计一份学案,利用学案引导学生以大纲形式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形成系统性知识结构。如笔者在例1和例2的讲解过程中,可引导学生构建出图2所示的知识网络。

这样构建知识网络,即有利于学生将零散知识串联起来,又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对于重、难点知识,教师可以在学案中设计比较表格、图像等,引导学生把握重点和突破难点。如对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比较,笔者设计出表2和表3。

教师通过习题与学案的结合,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形成系统性知识,也能很好地理解和突破重点与难点。

3 课堂的反馈

课堂中,教师首先反馈学生试卷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学生适当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让学生也积极参与试题的分析,分小组从3个方面分析试题:

① 考查的知识点;

② 正确还是错误;

③ 如果错误,请改正。

教师要允许学生自我评价试题。给予学生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可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时间。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但能使学生在整个讲评过程中情绪亢奋,思维得以激活,容易接受大量的有关知识及解题的信息,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提高。最后进行变式训练,检查学生本节课学习情况,加强和巩固复习的知识点。

4 教学反思

4.1 教学环节

此种复习课的教学程序是:列双向细目表→精编试题→考试反馈→设计学案→试卷讲评→归纳梳理知识→变式训练。双向细目表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课标和《考试大纲》。教师列出双向细目表,可以避免编撰试题时出现知识点或考点的缺漏。试题精编要少而精,教师选题时,要注意每个选项囊括一个知识点,同时可增加重点和难点题目的试题数量。根据学生考试反馈设计学案,教师在学案中需要将零散的知识构建成网络,便于学生整理和记忆。对试卷中反馈出的学生薄弱的知识点,以各种表格或图型的形式再现,以实现学生对重点的把握和难点的突破。同时设计相应的变式训练,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讲评过程中可设计学生讨论考题考点、对应知识点等环节,引导学生完成学案,加强自主学习能力。

4.2 优点和缺点

此种复习课目标明确,能使教师“对症下药”,课堂效率更高效。“考试反馈”环节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发现学生的不足,在讲评复习时针对性更强。通过错误——纠错——变式训练,在课堂复习过程中,学生有目的、有侧重地听课,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学案的配合又能很好地解决试卷讲评中无法形成的系统性知识的缺陷。这种教学方式的缺点是教师备课量大,如果题目设计不合理,又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学案的完成也需要花费学生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自主性要求较高。

参考文献:

[1] 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编著.中学生物课型与教学模式研究[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2,12.

篇5:2013年司法考试刑法复习心得

2013年司法考试的序幕已经拉起,成千上万的考生已经踏上了新的征程。想必每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面对距离我们日常生活较远,而其理论又可谓博大精深的刑法之时。在我看来,刑法的学习确实难度不小,但该科目体系完整,主线明显,规律性强,一旦入门便可拨云见日。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学习刑法的心得,希望能对备考2013年司法考试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首先提醒大家一点,学习刑法的过程中,要回避学术争议问题和偏题、怪题,比如我国刑法学说在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上有“四要件”论和“三要件”论之争。尽管2009年的“考试大纲”采取了三要件论,但是为了回避分歧,最终在考试中没有考查有关知识点。要知道司法部也是不愿意自找麻烦的。而且,我们是来考试的,不是来做学术理论研究的,作为考生更没必要自找麻烦!

言归正传,刑法试题的一大特色就是难度高,理论性强。在复习刑法的时候,要重视总则关于刑法基本理论的学习,要仔细研究。我不推荐看三大本,在本人开始复习司考时,着实把刑法部分仔细看了一遍,当时是结合《历年真题解析》复习的。但后来我发现里面有很多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可以不看。我中后期复习刑法的时候主要看的是独角兽司考网校老师的授课讲义,效果相当不错。记得光是强化阶段的讲义就系统的看了不下5遍,如果能把老师讲的内容吃透了,刑法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总则中的重点就是适用范围,犯罪构成,因果关系,累犯,假释,缓刑,最为重要的就是罪数形态,一定要把它吃透,司考中涉及罪数形态的题目,每年不下20分。当初在朋友的推荐下,我通过q q 8000 86 007报了独角兽司考网校的VIP保 过班,陈永生老师对相关内容做了深入的讲解,让我感觉犹如醍醐灌顶,确实受益匪浅!大家不妨联系一下学学看,听说现在加q还送课程呢。在这里还是建议大家复习过程中好好看看老师们的授课讲义,其中的归纳总结,在冲刺、临考前使用,有助于理清一些常考的易错的问题,在考试时短时间内得以解决。我的实战体验就是罪数形态部分稳定提高5分以上,所以此部分要反复学、反复练。

分则部分有四百多个罪名,这不需要都看的。陈老师的讲义根据考试大纲对罪名作了重点罪名与普通罪名区分,它对重点罪名一一作了详解,对普通罪名简单带过。分则部分比较重要的章节有侵犯人身、财产的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和贪污贿赂犯罪。需注意的是一罪与数罪的区别,这一点笔记基本上都作了讲解。

篇6:刑法考试复习知识点

1、刑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2、犯罪:一切危害刑法所保护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3、刑事责任:刑事法律规定的,因实施犯罪行为而产生的,由司法机关强制犯罪者承受的刑事惩罚或单纯否定性法律评价的负担。

4、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5、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 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6、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7、刑罚: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强制性制裁方法。

8、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9、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10、普通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

二、论述题

1、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1)危险来源不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广于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

(2)损害对象不同。紧急避险损害的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正当防卫只能损害不法侵害者的利益。

(3)实施条件不同。紧急避险只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正当防卫并非是制止不法侵害的最后手段(4)限度标准不同。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只能小于所避免的侵害;正当防卫需要整体判断,有时即使造成的损害大于所避免的损害仍具有正当性。

2、死刑适用的限制条件

(1)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2)犯罪时不满18周岁、审判时怀孕以及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不适用死刑(3)死刑判决必须经死刑复核程序核准后才能执行

(4)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3、我国数罪并罚原则的适用

(1)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

(2)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3)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4、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1)行为人为二人以上。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单位。

(2)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的犯罪行为指各行为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犯罪,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犯罪活动整体。(3)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的犯罪故意指各共同犯罪人认识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和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三、其他的复习范围将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1、乙于某日晚在一条僻静胡同里抢夺了一名妇女的黑色挎包,内有2000元人民币。在此案件的案情事实中,对犯罪构成没有意义的是?

A.实施了抢夺他人较大数额财物的行为 B.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C.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D.行为人选择了晚上在僻静胡同里作案

2、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10类,其划分的根据是? A.同类客体 B.犯罪对象 C.直接客体 D.一般客体

3、甲患有抑郁症欲自杀,但无自杀勇气。某晚,甲用事前准备的刀猛刺路人乙胸部,致乙当场死亡。随后,甲向司法机关自首,要求司法机关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没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B.抑郁症不是严重精神病,但甲的想法表明其没有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C.甲虽患有抑郁症,但具有责任能力,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D.甲具有责任能力,但患有抑郁症,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甲欲杀其妻,某日在其妻乙的饭碗里投放毒药。他知道通常乙会喂3岁的女儿食物,但由于杀妻心切不顾孩子的死活,则甲对其女儿的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5、彭某因私仇蓄意杀害韩某。一天在韩某回家途中向其开枪射击,但未击中。这时枪里还有子弹,彭某怕罪行暴露,遂停止开枪射击。彭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一般违法行为 D.意外事件

6、下列那种情况是没收财产?

A.甲贩卖毒品,对其1000克毒品予以没收 B.甲偷越国境,被法院没收了用以偷渡的船舶

C.甲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非法牟利400万元,法院予以没收 D.甲贪污,法院没收属于甲个人所用的全部财产

7、石某欲把数额巨大的假烟销售到邻省,找肖某帮助寻找买主,并把一部分假烟存放在肖某家中。石某在卖假烟的过程中被公安机关查获,在审讯时,石某交代了肖某家中还藏有假烟的事实。公安机关根据石某的交代,从肖某家中讲假烟搜出。石某的行为属于? A.自首 B.立功 C.坦白 D.报案

8、甲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应少于? A.4年 B.6年半 C.10年 D.7年

9、甲被判处无期徒刑,在刑罚执行过程中有重大立功表现,可减为?年有期徒刑。A.12年 B.14年 C.10年 D.20年

10、甲预谋杀乙,在甲买了杀乙用的刀之后,由于害怕作案后被抓,遂放弃了行凶。甲的行为属于何种犯罪停止形态?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预备

11、关于刑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最为广泛 B.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

C.刑法的任务是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D.刑法制定的法律根据是宪法

12、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认定为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该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的何种基本原则?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D.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13、以下情况必须适用我国刑法的是?

A.外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公民犯罪 B.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 C.我国参加的国际公约规定的犯罪 D.在我国领域内犯罪未遂的犯罪分子

14、甲患有梦游症,一天夜晚在梦游时将同宿舍的室友乙杀死,甲早上醒来后见状大惊,随即报案。此案中,甲的行为如何认定? A.构成故意杀人罪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是受到精神强制下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D.是睡梦中的无意识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15、王某潜入张某家中,盗窃了张某的电视机、金表、现金等财物。电视机属于王某所犯的盗窃罪中的? A.犯罪对象 B.犯罪客体 C.犯罪目的 D.犯罪行为

16、下列属于刑法中的危害行为的是? A.曹某在日记中写道:“林某太坏了!总有一天我会杀了他的。”并在日记中摘抄了几种杀人的方法

B.上官某下班时遇到一疯子拿着刀向她乱砍,情急之下,上官某拿起路旁的一根木棍超该疯子打去,将其打昏在地

C.朱某在酒店里当服务员时,遇到一位客人对其调戏,难以摆脱,朱某借口说给其拿白酒去,遂将一瓶硫酸故意当白酒让该客人喝下,客人喝下后整个食道被烫伤

D.秦某被他人捆绑在椅子上,无法搬动铁轨,致使两辆火车相撞,多人伤亡

17、甲在13周岁的时候盗窃价值2000元的物品,在14周岁时抢劫价值8500元的物品,在17周岁时又盗窃价值4000元的物品,在18周岁时又盗窃1000元的物品。在对甲追究刑事责任时,计算其盗窃数额应为? A.15500元 B.13500元 C.10500元 D.5000元

18、甲平时喜欢邻居2岁男孩乙,一日,将乙抱起抛上天空玩耍,甲的妻子丙要甲小心,不要摔着孩子,甲说没事。当再次抛起乙时,甲没有接住,乙掉在水泥地上摔死。甲对乙的死亡结果在主观上所持的心理态度是什么? A.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意外事件

19、甲持刀追杀乙,乙的朋友丙路过,用气枪打死了甲,丙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故意犯罪 D.防卫过当

甲蓄意谋杀同室居住的乙,一天,甲偷偷在乙的饭菜中投毒,但乙因有急事没有吃饭。据此,回答第20、21题。

20、甲的行为属于何种犯罪停止形态?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预备 D.犯罪中止

21、我国刑法对甲的行为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A.从轻或减轻处罚 B.减轻或免除处罚 C.从轻处罚 D.减轻处罚

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其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B.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C.对于从犯,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D.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3、关于累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因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三年。甲在附加刑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内又犯罪的。甲成立累犯。

B.甲犯抢夺罪于2005年3月假释出狱,考验期为剩余二年刑期。甲从假释考验期满之日起五年内再故意犯重罪。甲成立累犯。

C.甲犯危害国家安全罪五年刑满释放,六年后又犯杀人罪。甲成立累犯。

D.对累犯可以从重处罚

24、下列属于减刑的有?

A.甲被判处无期徒刑,在执行期间,去有悔改表现,减为有期徒刑20年 B.已被判处罚金5000元,因其有经济困难,法院将其罚金减为2000元

C.因丙主刑由无期减为有期徒刑20年,法院将其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减为10年 D.丁死缓减为无期徒刑

25、甲犯某罪,应处3年有期徒刑,法定最高刑为7年,对甲的追诉时效是?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26、甲醉酒驾驶自己的小车,超速行驶导致4名行人死亡。甲对此结果应当? A.可以负刑事责任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应当从轻处罚 D.应当负刑事责任

27、对于单位犯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不以单位犯罪论 B.公司设立后,以实施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不以单位犯罪论

C.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不以单位犯罪论 D.单位犯罪一律实行“双罚”

甲因乙具有精良的开锁技能,通过威胁的方法迫使乙加入,二人实施了盗窃犯罪。据此回答18-20题。

28、乙为共同犯罪中的何种共犯人? 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教唆犯

29、对于乙的处罚原则是? A.可以从轻或者免除处罚 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应当免除处罚

30、如果对乙判处管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管制刑由公安机关执行 B.对乙最多判处3年管制

C.乙在管制期内劳动的,应当同工同酬 D.管制刑是对乙的人身自由的剥夺

31、罪刑法定的派生原则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排斥习惯法 B.禁止类推解释 C.禁止溯及既往 D.排斥绝对不定期刑

32、现行刑法对下列哪些情形具有溯及力?

A.现行刑法生效前发生的犯罪,现行刑法与行为时刑法对该犯罪行为的规定完全相同 B.犯罪行为由现行刑法生效前继续到生效后,而现行刑法与行为时刑法都认为是犯罪的,但现行刑法处罚较重的

C.现行刑法生效前发生的犯罪,现行刑法比行为时刑法对犯罪行为的规定轻 D.现行刑法生效前发生的犯罪,现行刑法比行为时刑法对犯罪行为的规定重

33、不作为犯的成立条件是?

A.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作为的法定义务 B.行为人有能力履行法定义务 C.行为人没有履行法定义务 D.行为人必须具有犯罪故意

34、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对下列哪些行为负刑事责任? A.故意伤害 B.故意杀人 C.走私毒品 D.抢劫

35、下列情形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A.甲乙共谋要一起盗窃某银行,到约定的时候乙未去,由甲一人单独盗窃得200万 B.甲乙积怨甚深。为了败坏乙的名声,甲指使其丈夫强奸乙。甲的丈夫将乙强奸 C.甲唆使一个15周岁的中学生乙从学校盗窃自行车,然后低价从乙手中收买 D.甲在将乙杀害之后,为了销毁罪迹,指使丙将乙的尸体浇上汽油焚烧

36、对我国的有期徒刑的期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期徒刑剥夺人身自由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B.数个有期徒刑并罚的不得超过20年

C.死刑缓期执行减刑为有期徒刑的,只能减为25年有期徒刑 D.数个有期徒刑并罚的不得超过25年

37、下列情形属于重大立功表现的是?

A.检举、揭发甲杀人的犯罪事实,经查证属实的

B.甲与乙入户抢劫后,甲自动投案,并协助公安机关抓获乙,经查乙是该案主犯 C.甲在同室关押的罪犯逃跑时,及时向看守所告发,制止其脱逃 D.甲检举乙贪污单位100万事实,经查证属实

38、下列属于我国刑罚消灭的原因的是? A.已过追诉时效 B.经特赦赦免的

C.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

D.被判处罚金的犯罪人由于不可抗力的灾祸确实无法缴纳的,予以免除

39、适用假释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服刑达到法定期限

C.犯罪分子患有严重疾病或者其他原因不能继续关押 D.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危害社会 40、对立功犯的刑事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犯罪分子一般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犯罪分子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犯罪分子一般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犯罪分子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1、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是? A.法治原则 B.数罪并罚原则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罪刑法定原则

42、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不适用我国刑法的包括? A.我国外交官在日本杀死日本人 B.韩国人在日本杀死泰国人

C.我国公民在缅甸犯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

D.日本人在从我国飞往韩国的日航班飞机即将降落韩城时因纠纷杀死一美籍华人

43、某幼儿园教师甲带全班学生去春游,一名儿童乙不慎落入粪池,甲大声呼救,在附近玩耍的初中学生丙听到呼救跑过来,并拿着树枝量粪池的深度大约1米,但丙未施救,只是与甲一起呼救,待一名农民赶来将乙救起时,乙已经溺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不构成犯罪

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不作为犯罪 C.甲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她的职务要求 D.丙构成故意杀人罪

44、不适用紧急避险的情形有?

A.职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避免本人危险

B.除采取紧急避险外,尚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正在发生的危险 C.来自精神病人的侵害 D.来自自然界力量的危害

45、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共同犯罪的主犯包括以下哪几种人? A.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B.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C.在犯罪集团中其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D.在其他共同犯罪中其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46、我国刑法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有? A.防卫过当 B.避险过当

C.中止犯 D.胁从犯

47、我国刑法规定,应当从重处罚的情节有? A.主犯 B.累犯

C.教唆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教唆犯 D.首要分子

48、以解释的效力不同,可以把刑法的解释分为?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D.论理解释

49、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领域内”包括? A.领陆和领水 B.领空

C.我国的船舶、飞机内 D.我国驻 外使领馆内

50、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选择性要件有? A.危害行为 B.犯罪时间 C.犯罪地点 D.犯罪手段

答案:

1、D

2、A

3、C

4、B

5、B

6、D

7、C

8、D

9、B

10、C

11、C

12、B

13、D

14、D

15、A

16、C

17、D

18、C

19、A 20、B

21、A

22、C

23、B

24、A

25、B

26、D

27、D

28、C

29、B 30、C

31、AD

32、BC

33、ABC

34、BD

35、AB

36、AB

37、ABD

38、ABCD

39、ABD 40、AB

41、CD

42、BD

43、BC

44、AB

45、ABCD

46、ABCD

47、BC

48、ABC

篇7:法律知识方法司法考试刑法学习

2011年司法考试刑法学习方法,刑法在司考中是重头戏。作为一门重要的部门法,不管是在法律的理论研究中,或者在司法实践中,刑法作为公法中的最重要的一门法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理论+案例 两方面结合牢记刑法理论体系

相对于其它部门法,刑法最重要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强。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在复习司法考试的过程中要做到理论结合案例的学习方法。

刑法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从一般的刑法教材上,我们可以看出刑法的理论分为总论和分论两大块,其中总论主要是刑法的理论部分,分论部分除了前半部分的罪状、法条偏向于理论外,其他都是各个罪名和法定刑,偏向于实践性。理论部分,我们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刑法的理论体系,细节部分也不能错过。具体来说,刑法最重要的理论构成部分显然是统领刑法理论的犯罪构成理论。我们知道,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部门法,其中犯罪构成理论就是规定犯罪的部分。在这块,理论性最强。一定要仔细研习犯罪构成的三阶段新理论。

具体来说,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认识错误是司法考试中的重点。在犯罪停止形态这部分,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考点,尤其是像涉及到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犯罪预备的区分问题,在共同犯罪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有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实行过限、共同犯罪中的部分中止以及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和刑事责任。在罪数形态中,较重要的考点,像想象竞合犯、牵连犯以及刑法分则特别规定的不适用数罪并罚的情形。1

正当防卫这块,一个重要的考点涉及到无过当防卫,或者称特殊防卫。在刑法里,比较重要的考查的知识点,像死刑问题,剥夺政治权利的问题,缓刑、减刑、假释、累犯、自首这些重要的刑法制度。

除了理论性,刑法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法律敎育网司考老师建议我们在刑法的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结合案例,把刑法案例结合到学习中。我们知道,刑法中具有很多经典案例,对于这些案例一定要知道典型案子的来龙去脉,以及案子所具有的意义,并且把案例同前部分的理论联系起来,达到理论和案例的结合。

在刑法分则当中,涉及到400多个罪名,但是从司法考试所要求的情况来看,重点要考查的罪名非常少。在侵犯财产罪这一章,要考查的罪名比较多,也比较集中。具体来说,像盗窃罪、诈骗罪、抢劫罪、抢夺罪、敲诈勒索罪、侵占罪、挪用资金罪。其次就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这一章,比较重点的罪名有绑架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拐卖妇女儿童罪。

在贪污受贿罪这一章,也涉及到比较重要的罪名,比如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在渎职罪当中,涉及到比较重要的是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枉法罪。

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涉及到较重要的罪名有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窝藏包庇罪、伪证罪。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这一章涉及到比较重点的罪名有信用卡诈骗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走私罪、侵犯知识产权罪。

在危害公共安全罪这一章,涉及到的有交通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国防利益罪和军人违反职责罪不属于司法考试的重点内容,但是我在这里要提醒大家要注意一些罪名,在危害国家安全罪当中,比较重要的罪名包括间谍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在危害国防利益罪这一章,值得引起注意的罪名有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在军人违反职责罪这一章中,值得注意的是战时自伤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

在刑法分则当中,在毒品犯罪这一节所规定的“特别再犯”制度,具体的说,在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以后,又犯毒品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在量刑这一块,除了一些重要的量刑作为考试的内容之外,在卷四当中还有可能考查的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些犯罪处罚的问题,关于这一点,在广大考生复习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引起很大的疑虑。

在刑法分则中规定“绝对确定的死刑”,具体来说,劫持航空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是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绑架者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故意杀害被绑架人的,拐卖妇女儿童情节特别严重的,实施贪污受贿行为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且情况特别严重的,这些情形都要处死刑。除此以外,还需要掌握盗窃罪的死刑适用,根据新刑法规定,仅适用盗窃金融机构、盗窃文物这些情形。抢劫罪当中,八种加重情形的死刑适用、故意伤害死刑适用,也是引起特别重视的。

二、大纲+真题 二者结合备战司法考试

司法考试的大纲规定了考试的知识点,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挈合大纲,按照大纲要求,逐条通过,逐点过关,把大纲的知识点吃透,记牢。

法|律教育网建议按照司考大纲的要求来复习知识点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司考大纲是教学和考试的指挥棒,司法考试不管题型怎么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大纲始终是制约试卷出题者的“紧箍咒”。所以,我们在司法考试复习中,按照大纲来统领知识点,能够快速、全面地理解刑法知识体系,构建基础。

在司考大纲的基础上,我们要仔细研习近平几年的真题,以掌握司法考试的考试风格,了解司法考试的考试重点。

应该说从历年司考的复习规律来看,大部分备战司考的考生,尤其是非法学出身的朋友,应当在当年的3月初就开始看书了,不管基础好坏,及早热身和准备都会大有裨益。如果规行距步,老

老实实地等到大纲出来后才按图索骥地开始复习,在时间分配上就丧失了战略意义上的先机,损失了3月到4月这宝贵的准备期。

由于大纲本身文字很少,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阅读完毕从而迅速把握其变化。因此,大纲的变化,就是它有价值的部分,而每年大纲的变化也就成了当年的热点问题。

那么就司考大纲的变化问题,法.律教育网司考名师的观点是细心总结,有所取舍、取其精华。

1、凡是大纲的变化,我们都要留意,留意的意思就是要停下来看看,思索一下,然后要注意区别不同的变化而采不同的方法。

篇8:论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

(一) 知识产权犯罪的概念

知识产权这一概源于西方, 就像英文一Intellectual Property, 指的是“智力财产权”。但是对于什么叫做知识产权犯罪, 各国 (地区) 均无统一的规定。主要是对知识产权理论构成的客观方面表现的不同。不仅仅表现在对知识产权所有人权利的侵犯, 同时还对社会不特定的消费群体以及国家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构成破坏, 比如将未注册的商标冒充注册商标, 将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等。我国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七节所规定的“侵犯知识产权罪”这一概念作为一个类罪名, 仅规定了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 并需要满足“情节严重”“违法所得数额较大”以及“造成重大损失”, 其中包含:“侵犯著作权罪;假冒注册商标标识罪, 非法制造或者销售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假冒专利罪;侵犯商业秘密罪等”。

因此我国有关知识产权犯罪的概念可概括为:未经知识产权所有人许可, 擅自非法使用其知识产权, 破坏国家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侵犯知识产权人权益, 违法数额所得较大或者造成其他重大损失, 依照刑法之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二) 知识产权犯罪的刑法构成

本文依旧采取传统的四要件说来分析知识产权犯罪的构成特征:

首先, 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根据现行《刑法》对七种的知识产权犯罪之规定, 自然人和单位均可构成本罪的犯罪主体, 自然人一般指达到刑法规定的年龄具有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同时应注意的是政府部门应成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但其中国家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在管理知识产权过程中的渎职行为, 虽然也侵犯了国家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但由于《刑法》规定了渎职罪, 根据想象竞合犯的定罪原则, 应按有关读职罪的相关条例惩处。

其次, 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且一般具有以盈利为目的。即行为人对侵犯他人享有的知识产权的行为及后果抱有希望或放任的心态。根据前述所言, 知识产权犯罪一般都是侵权人发现其蕴含的利益的驱使下展开的, 当然动机包括但不限于经济利益。知识产权的无形和可复制性特点决定了, 一方面权利人很难以一种事实行为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免受侵犯, 另一方面他人很容易过失地侵犯知识产权人的权利, 所以过失并不构成本罪。

第三, 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 “所谓知识产权指的是人们可以就其智力创造的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对于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我国与美国的基本模式莫衷一致, 由知识产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以及国家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管理制度。所不同的是我国更注重保护例如严重的侵犯商标、专利、著作权的行为。

第四, 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权利人许可, 擅自使用他人知识产权, 情节严重的行为。这种行为可由以下两方面构成:其一是破坏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管理制度的行为。指用欺诈方法“取得”知识产权或未依法行使知识产权破坏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行为。其二是这种行为必须是未征得知识产权权利人的许可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同时, 需要“情节严重”“违法所得数额较大”以及“造成重大损失”, 这也是刑法谦抑行的体现, 而如何界定则需要结合相关司法解释进行处理。

为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为了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善, 必须加强对知识产权刑法的保护。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市场经济秩序提高国内经济实力, 保障法律价值和社会发展的和谐共处, 所以面对知识产权所涉及的深度和广度则需要深入探究, 对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弊端和改革措施仍需完善。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 著作权犯罪门槛逐降使侵权盗版行为猖狂

侵犯著作权罪是知识产权犯罪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刑法》第217条规定, 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 侵犯他人著作权, 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从相关法律、司法解释等的规定看, 我国对知识产权犯罪规定了以自由刑为主、罚金刑为辅的刑罚方式, 划分了轻重两种刑罚幅度, 最高刑为7年, 罚金刑采取倍比罚金制。

有学者认为, 我国目前知识产权犯罪日渐猖獗, 打击不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刑事处罚不具备应有的力度, 而建议应当提高刑度, 使刑法更具有威慑力, 但是加强保护是否就意味着必须提高自由刑的刑度, 使法律具有强的威慑力呢?我们虽筑起了看似坚固的阻挡侵权“洪水”的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大坝”, 但是现实情形却是盗版、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在一些地区和领域仍较为严重,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还比较猖狂。一些地区和领域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现象仍时有发生。由此看来, 仅依靠严刑重罚的方式难以实现防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目的。

事实上, 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相关知识产权法制度设计脱离本国国情, 存在较高知识产权犯罪率和较低的司法执行率并存的现象, 且忽视了知识产权过度的刑法保护对我国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方面, 发达国家认为著作权保护应该偏向于充分保护创作者的个人利益, 社会应该承受支付知识消费的成本, 但对知识产权保护过度, 知识的运用与传播将会受到阻碍, 创新成本也将会增加, 进而知识产品价格提高, 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 抄袭或剽窃行为是著作权法中的一种屡见不鲜而情节又较恶劣的侵权行为, 对此我国基本上还停留在道德层面的谴责, 而某些国家已将之纳入刑事责任的范畴。根据传统的理解, 刑法的作用是保护社会免受个别罪犯的破坏。而刑法作用的实现有赖于社会的大部分人都对法律所规制的行为有足够的了解以使他们自觉规避。

(二) 知识产权法律规定中的刑民纠结问题

总体看来, 我国刑法中关于知识产权刑事犯罪的规定主要援引知识产权各部门法关于民事保护的条款。以《刑法》第216条“假冒专利罪”、第219条“侵犯商业秘密罪”为例, 其几乎是《专利法》第63条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的翻版。除了刑责规定外, 在构成要件上仅以“情节严重”、“造成重大损失”、“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等极不确定的抽象概念与专利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进行区分, 以至于在制止假冒专利罪和商业秘密罪的立法与实践上存在着刑民纠结的局面。《刑法》第216条仅规定假冒专利行为可以构成犯罪, 其他专利侵权行为皆不能通过刑法加以保护, 使得刑法对于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缩小。

三、完善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建议

(一) 统一不同法律之间的规定, 构建完整的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法律体系

我国的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体系以刑法为主体, 以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系列司法解释中的刑法保护规定为补充。但是在这个完整的体系中, 不同法律对同一行为都会有规定上的不一致, 既容易给司法带来困扰, 也难以体现立法的严肃性。相矛盾进行立法的规定不少, 包括本文所述刑民纠结问题中涉及的《专利法》第63条与《刑法》第216条关于假冒专利行为的规定;著作权法与相关司法解释中关于侵犯著作权行为之一——“发行”的规定等均存在不一致、不明晰的情况。为了构建完整的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法律体系, 统一不同法律之间的规定, 实现刑法与具有刑法保护规定条款的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良好衔接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 调整刑罚结构, 完善知识产权刑事法律保护制度

如果法条严苛, 而实际执行不力, 既达不到制订法律的目的, 也有损法律的尊严。故此有必要调整我国现行知识产权犯罪的刑罚体制。

1. 在降低刑事责任门槛的同时减轻自由

刑现实的情况不是因为刑罚不够重而对侵权人没有威慑力, 而是在司法实践中许多本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 仅仅被追究了民事或者行政责任。这虽然与行政移送制度不完善有一定关系, 但其根本原因在于立法的超前与国民的法律意识不相符合。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 在降低刑事责任门槛的同时, 适当降低刑罚的法定标准, 尤其是自由刑刑期, 并进行更加严密、细致的规定, 以保证其得以切实有效的实施, 是完善知识产权刑事法律保护的方向。因此, 本着罪刑相适应原则,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法定刑自然较轻。我国可以在知识产权犯罪领域参照国际上提倡的非犯罪化与非刑罚化原则, 减轻自由刑, 更多地适用附加刑, 比如罚金刑。这样既能够从根本上打击以图利为主要目的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也能够节约国家司法成本。

2. 增加资格刑

我国目前刑法规定的资格刑只有剥夺政治权利一种, 并不适用于知识产权犯罪, 一些犯罪分子在执行完一定刑罚之后, 又重操旧业。“在控制人类行为中, 机会比社会目标具有更大的作用。”因此, 我国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实际经验, 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适用新的资格刑, 通过对知识产权违法犯罪人依法剥夺或者限制其从事与知识产品的生产、流通等相关业务的资格, 不仅可以消除违法犯罪人再次实施知识产权侵权犯罪行为的机会, 以达到特殊预防的目的;而且可以对其他从业人员起到警戒作用, 促使他们珍惜自己从事知识产品相关业务的资格, 从而达到一般预防的目的。

摘要:本文立足于理清知识产权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 通过对知识产权犯罪的构成特征进行系统分析, 以及刑法方面的犯罪构成, 通过犯罪构成详细分析知识产权犯罪的构架, 透视刑法对其保护的理论基石, 并发现我国现价段刑法保护的弊端, 期望借此为中国完善和改革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知识产权,刑事立法,刑事保护

参考文献

[1]聂洪勇.《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0年版

[2]姚颉靖, 刘晨.《略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及其限度性》.《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年7月第8卷第3期

上一篇:英语周计划要求下一篇:党员民主评议自我评价意见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