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微型课教案

2024-05-29

《故乡》微型课教案(精选12篇)

篇1:《故乡》微型课教案

《故乡》微型课教案 尉犁县第一中学

方火根

一、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

1.知识链接:我们在前几册课本中已经学过了不少小说,如《最后一课》《社戏》《绝唱》等,课外阅读的小说作品就更多了,阅读这些小说作品,为我们积累了许多阅读小说的感性经验。本册教材的“附录”中,编排了《谈谈小说》这篇知识短文,阅读这篇短文,我们会明确阅读小说的一些常识,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知道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在这三个要素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2.布置快速阅读课文,查阅工具书,完成下列练习。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阴晦

脚踝

潮汛

髀骨

嗤笑

瑟索

惘然

恣睢

理解下列词语:

萧索

无端

如许

鄙夷

愕然

展转

隔膜

恣睢

3.与文本对话。就下列问题组织讨论和交流:

①文中写了哪些人物?列一个人物表。在这些人物中,其中哪些人物着墨较多?分别为他们写一个小传。

②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用一两句生动的话对人物作一评价。

4.师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反馈讨论效果,就学生写的小传进行交流。文中塑造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我”,“我”母亲、水生、宏儿;其中闰土、杨二嫂、“我”着墨较多,刻画得比较详细,人物形象丰满。为他们写小传,要从全文着眼,筛选与之有关的材料与信息,然后将其连缀在一起。如杨二嫂的小传(参考示例): 20年前,杨二嫂开了一爿豆腐店,为了能赚到更多的钱,她擦着白粉,终日在店里坐着,凭自己的年轻美貌招徕顾客,生意非常好。20多年过去了,她的青春已逝,美貌不再,更重要的是由于农村经济的衰败,她的家境已难以维持原来的殷实,在种种艰辛的磨砺中,为了生存,她变得泼悍、放肆、尖刻、自私。当她见到在外20多年现在回到故乡的迅哥儿时,就虚假吹捧,尖刻嘲讽;趁迅哥儿一家搬家的混乱之际,中伤闰土,还顺手拿走了一些家中的东西。

篇2:《故乡》微型课教案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张 月 雪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中的浪费粮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在食堂就餐的时候,有的学生把还没吃完的馒头随地乱扔,学生食堂剩饭剩菜多得惊人。让人看了心疼不已。学

生虽然能明白“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但在生活中“浪费粮食”的行为依然不改。这是因为

他们没有意识到爱惜粮食的重要性。对此现象对学生开展一次说服教育活动。

首先,为学生读教师收集到的我国贫困地区缺粮的文章,让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确实

有人因饥饿而忍受着痛苦。让他们看贫困山区儿童的图片,感受到那些孩子们生活的艰辛。

再将这些生活中鲜活的事例引入课堂中,如,街边乞讨的穷人,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请几位同学到前面表现,在课堂中再现学生在食堂吃饭过程中浪费粮食的想象。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这样做的意义。议议节约粮

食的好方法,为学生节约粮食进行生活指导。让学生自己悟得的道德胜过教师的空洞说教。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爱惜粮食不仅与节俭的美德有关,更重要的是让珍惜粮

食成为我们的习惯;节约爱惜粮食,既是对粮食生产者的尊重,更是心系天下,维护人类共

同的生存权利的职责。粮食,需要我们去爱惜,去节约。

学生谈自己今后节约粮食方面的做法,互相讨论,互相补充。

学生背诵古诗《悯农》

谈节约粮食的重要意义,请几名同学表演该如何正确在食堂用餐。不浪费粮食。

其次,从学校的浪费现象引申到家里的粮食浪费现象。不喜欢吃的菜倒掉等不对的做法。

谈自己如果在家长看到父母浪费粮食,该如何去做。在保证自己不浪费粮食的同时,看到

他人不正确的做法要加以劝解,制止。

朗读节约粮食童谣:

农民伯伯,辛苦种粮,每粒米饭,汗水换来;

吃饭时呀,别掉米粒,尽量吃完,别留米饭;

想吃多少,就盛多少,不要多盛,不要少盛;

我们大家,珍惜粮食;

做好榜样,代代相传。

微 型 课 教 案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张 月 雪

节约水电,人人有责

一、教师:水看上去是那样的普通,普通得让人须臾不可缺少而又随时可以忘

记。人们只是在渴了的时候想到喝水,而对于水的本身关心得很少甚至从未关

心过。水,是生命之源,是任何物质都不可替代的。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更

谈不上什么文明和发展。当前,由于世界人口的剧增、人类的过度索取和浪费,以及工业污染等原因,世界淡水资源越来越匮乏,人类正面临着严重的水危机。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尽管水资源总储量达2.81万亿立方米,居世

界第六位,但中国养活着世界1/4的人口,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占

水量的1/4,被列为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专家预测,中国人

口将在2030年达到16亿的高峰,再加上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到那时,中国将

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

二、学生谈身边浪费水的现象。请学生到前面表演。

三、教师领读节约用水用电等宣传标语。

1、节约用水,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节约用水,关‘住’点滴......2、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循环经济道路,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

3、如果人类再不节约用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

4、地球的储水量很丰富,但陆地淡水仅占2.8%,我国属于缺水国家。

5、世界上有10亿人缺少饮用水!请把河流与净水留给所有人!

6、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每一滴水。

7、点点滴滴汇成节电洪流,开开关关照亮万家灯火。

8、少开一盏灯,奉献一片情。

9、多一点理解,担一份责任,献一抹光亮,度一段艰辛。

10、节约用电,避峰让电,同献爱心,共尽责任。

11、一家节约一度电,万家节电度难关。

12、淡水在减少,浪费可不好。如果不节约,后果可不小。

13、一滴清水,一片绿地,一个地球。

14、国之栋梁不可无,生命之水不可枯。

15、浪水费水之举不可有,节水俭水之心不可无

16、节约用水就是珍惜生命。

篇3:微型课之我见

“微型课”创始人胡铁生是这样介绍的:“微型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 (重点、难点、疑点) 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 (课例片段) , 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 “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 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其与常规的45分钟课堂相比, 主要特点有: (1) 教学时间较短, 大致在10~15分钟。 (2) 教学内容精简。 (3) 资源容量较小。 (4) 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 资源使用方便。

这样看来, 微课虽是一个新生事物, 但它能出现, 必有其优势。

首先看微课的定义, 微课就是比正常课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的课。实质就是课, 与常态课不同的只是它时间短, 没有学生实际参与, 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再现。它的分类有两种:一是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等;二是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 (进程) 来分类。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等。其他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当然由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 微课类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其次, “微课”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允许学生自定步调地选择合适自己的内容进行学习, 符合学生需求, 切实解决了学生自身的难题。它帮助学生在课下理解基础概念, 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在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 做到个性化辅导。它更具针对性的、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资源, 解决了资源建设与应用脱节而造成资源浪费的困境。

教师该如何上好一节微课呢?有教师在多次讲课后做了归纳总结:一是要求执教者在备课时更充分地研究学情, 做到课堂无学生, 心中有学生。二是要求执教者更准确地把握教学节奏, 快慢适当, 吃透教材。三是要求执教者教学语言更生动, 更具感染力, 同时要简明扼要, 逻辑性强。四是搞清“微课”与“说课”的区别。那就是前者是“课”, 后者重点却是“说”。五是要求执教者更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因为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教学视频, 通过视频组成一个融教学设计、多媒体素材、课件为一体的主题资源包。因此, 上好微课, 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大众与媒体对微课堂也非常关注。媒体调查后认为微课堂一直专注于为莘莘学子提供优质课外辅导课程服务, 秉持“重视引导, 微处入手, 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挖掘学生潜能, 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 在微课堂老师的精心辅导下, 微课堂学生各科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它尤其专注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 分析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他们还认为微课堂有志于成为教育改革的先锋队, 以睿智创新的精神探索课内课外教育的新模式, 为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添砖加瓦。“这个真的非常好!”家长评价说, “有了这个就相当于免费把一个个好老师请回家辅导孩子。”微课获得的评价很高, 说明其获得了认同。

那么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 与微信、微博等一样的微课, 发展前景又如何呢?微课突破了教师传统的听课、评课模式, 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广泛性, 这对教师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可以说, 微课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所以笔者认为微课将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篇4:“微型课”是什么东西

什么是“微型课”?“微型课”概言课之“微”,主要特征是“时间短”。也许有人会补上一句“容量小”,在我看来,这不是其主要特征,因为在我所见过的“微型课”中,有些就被强塞进去了很多东西,刻意制造所谓的“大容量”,然后贴上“高效课堂”的标签。

“微型课”是相对于正常课或常规课、常态课来说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课时基本上皆为45分钟,有人称之为“标准课时”。“45分钟”几成“课堂教学”的代名词,在校长和教师惯常的话语体系里“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就是“向45分钟要质量”。可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课时并不统一,非但不同学段或不同地域的学校课时存在差别,就是同一地域不同学校的课时也不尽相同。

据《北京晨报》报道(2013年12月19日B16版),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打破一节课45分钟的惯例,开展了“长短课”探索。将每节课45分钟的标准课时缩短或延长,长则八九十分钟,短则三十分钟,甚至只有短短十几分钟,形成了“长短课结合”的课时设置模式。部分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安排长短课时,既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安排。教育专家认为,要让形式服务于内容,探索试点长短课,关键在老师。也就是说,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每天的课时也不是固定的,此外,所有这些一并都打着“改革”与“创新”的旗号。

课堂上学生的认知是有规律的。教育常识告诉我们,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加涅的学习层次理论认为,学习任何一种新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它们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复习提问”和“导入”环节的作用,不仅仅是简单重复、机械再现学过的旧知识,更在于唤起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与新知识的学习衔接起来,这样新知识的习得就变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学生才能学得轻松、有效。

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持续时间是有限度的,从小学到初中、高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持续时间逐渐延长,有经验的教师会充分利用这段课堂教学的“黄金时间”,用于重点、难点的教学。遗忘是学习的大敌,而遗忘又是有规律可循的,“艾宾浩斯曲线”揭示:人的遗忘遵循先快后慢的规律;同遗忘作斗争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及时复习巩固,否则,学生当堂所学的绝大部分知识会在短时间内忘得干干净净,“课堂练习”及“巩固复习”的作用即在于此。

任何学科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割裂的,相互间一定存在着逻辑关联即知识的系统性。由此决定了课堂上知识的发生、发生是渐次展开的。一位训练有素的教师通常不会干这样的蠢事:在学生的脑壳上插一只“漏斗”,把现成的知识强灌进去,或者唱“独角戏”,让学生充当了“看客”。而是要引导、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之来,把教师教的知识系统与学生学的认知系统统一起来;要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综合运用提问、讲解、演示等教学技能,学生也要通过读书、练习、实验等活动跟教师积极互动。

课堂教学环节是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的,许多环节是不能舍弃、绕过的:课堂教学的时间不能随意缩减(当然随意增加也不行)。课堂上学生心理发动要有一个过程——“慢热”过程,这就跟汽车的马达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预热,才能逐渐达到较高转速,其实是一个道理。试想,一堂10-30分钟的课——姑且称之为课,为了让课更“精彩”“好看”,教者只有偷工减料、花样翻新了,学生的神经可能刚刚达到一定的兴奋度,学生的注意力可能才集中起来,课就嘎然而止——结束了,这跟汽车刚刚开起来,紧接着就来了个急刹车又有什么区别呢?

篇5:英语微型课教案

Lesson8

What’s your number?

I’m number thirteen.教学目标:1.以开展校级长跑比赛,询问运动员号码为话题进行会话体验。

2.Justread and write:three ,four(两个四会单词)

Thirteen,fourteen(两个三会单词)

3.在体育课上,真实地运用英语数字报数、做操,复习巩固数字。

教学重点:1.three ,four(两个四会单词)

2.Thirteen,fourteen(两个三会单词)

教学难点:三会:听、说、认读句型:What’s your number? I’m number 教学步骤:第一部: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播放

Number song.让学生在欢快的歌曲中进一步熟悉数字。

2.全体起立用动作表情和肢体语言数1-10 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 ,nine,ten.3.把十名男同学排到前面边跳边唱歌曲:Ten little Indian boys(十名印第安小男孩儿。)

4.同时再叫十名女同学排到前面边跳边唱自编创新歌曲:Ten little Chinese girls(十名中国小女孩儿。)目的:熟悉一到十的数。

第二步: Presentation

(师生,生生互动)

第三步:第四步:板书学习:第五步:留作业。课桌前摆出

块糖块师生一起数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 ,nine,ten,eleven,twelve,Thirteen,fourteen.尤

其是eleven,twelve, Thirteen,fourteen.多数几遍。以便学生们熟练掌握,数得好的学生就奖励糖吃。

趣味游戏

1.选几名同学站在起跑线上戴上号码布准备:One,two,three,go!到终点抓名次的学生要问: What’s your number?跑步的人回答:I’m number thirteen…反复强调练习到熟练为止。2.Work in pairs:每组每两名学生互问互答: A:What’s your number?B:I’m number thirteen…

three ,four(在英文四线格上写两个四会单词)

篇6:数学微型课教案

24.6图形的变换与坐标

教学目标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到图形经过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或缩小的变换之后,点的坐标相应发生变化。

2.探索图形平移、轴对称、放大或缩小的变换及它们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矩形公园ABCD的长宽分别是6 千米, 4千米 ,以公园中心为原点建

立坐标系, 写出各顶点的坐标.找出各点的关系

二、新课讲解

出示教学目标及自学提示

如果以C为坐标原点,C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标系,上述(1)的各顶点坐标为多少?(画成与厚纸片相 1.把厚纸片的三角形向右边移动3个单位,问:(1)这时三角形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向右平移3个单位。

(2)这时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坐标有什么变化,写出它们这个位置时的三个顶点坐标。

(3)比较相应顶点的坐标,它们之间存在什么相同之处? 相应顶点的横坐标都增加了3个单位,而纵坐标都不变。2.把纸片三角形向左平移4个单位后以同样的问题回答。

发现相应顶点横坐标有变化,减少了4个单位,纵坐标不变。

3.把纸片三角形再变换一个位置后,向左、右两边平移,观察各对应顶点的坐标的变化。

问:由上述的几个变换过程,可以得到一个图形沿x轴左、右平移,它们的纵坐标,横坐标各有什么变化? 它们的纵坐标都不变,横坐标有变化。向右平移几个单位,横坐标就增加几个单位;向左平移几个单位,横坐标就减少几个单位。

角坐符)4.若把这个三角形沿y轴上、下平移呢? 思考:△AOB关于x轴的轴对称图形△OA′B,对应坐标有什么变化呢? 关于x轴对称,由于O、B在对称轴上,其坐标不

变,那顶点的么点 A与对称点A′关于x轴对称,它们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是互为相反数,这就得出关于x轴对称的对称点的坐标的特点是: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AOB关于y轴的轴对称图形△AlOBl,对应顶点的坐标有什么变化? 得出关于x轴或y轴成对称的对应点的坐标的关系:

关于x轴对称的对称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的对称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课本78面图24.6.7,△AOB的各顶点坐标是什么?0(0,0),A(2,4),B(4,0),缩小后得到的△COD,各顶点的坐标是什么呢?O(0,0),C(1,2),D(2,0),比较各对应顶点的坐标有什么呢?它们的横纵坐标都按比例缩小,这种变化与它们的相似比有什么关系呢?

三、练习

1.线段AB的两端点A(1,3),B(2,-5)。

(1)把线段AB向左平移2个单位,则点A、B的坐标为:A__B__。(2)线段AB关于x轴对称的线段A′B′,则其坐标为:A′_,B′_。(3)把线段AB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线段A1Bl,AlBl关于y轴对称的线段A2B2,那么点A2的坐标为___,点B2的坐标为___。

2.课本第77页“试一试”。

四、小结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经过平移、轴对称、放大、缩小的变化,其对应顶点的坐标也发生了变化,它们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要按照变化的情况,同学观察、总结会得出变化规律(由同学说出变化规律)。

五、作业

习题24.6 第2题

六、板书设计

24.6 图形的变换与坐标

图形变换 坐标变换规律

平移 左减右加,下减上加

轴对称 关于谁对谁不变

篇7:数学微型课教案

史艳红

一、导入

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 说对了 是奖杯。这节课我们学的知识就和这个奖杯有关。

二、新知探究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奖杯的左边和右边形状怎么样?是的左右两边形状一样。再看看这是什么?(出示飞机模型)男同学都很喜欢这个飞机模型。大家再仔细看看这个飞机模型的上边和下边的形状是怎样的?请同学们看屏幕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建筑物,它的左右两边会怎样呢?

2、通过观察奖杯、飞机模型和天安门城楼我们发现这些物体或建筑的上、下或左右形状都一样,这种现象就叫做对称。板书:对称

3、谁能举个例子说一说 你还见过哪些对称现象。

4、现在我想把这些物体都画下来,并剪下来 得到了这样的三个图形。如果把这个奖杯对折一下,猜一猜会是什么样子?(同学们出现了不同的猜测结果,怎么样能证明哪种猜测是正确的呢?)这位同学的方法很好,我们就用他说的方法来动手折一折。现在我们来汇报一下你的发现(汇报的时候要讲清楚你对折的是哪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对折我们发现这些图形左、右或者上、下都重叠在一起,也就是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线就叫做对称轴。

三、巩固练习

四、动手做轴对称图形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轴对称图形 方法剪、印、画、围、拼……

时间:5分钟

五、轴对称图形欣赏

六、总结

篇8:微型课之我见

关键词:微课;目标;亮点;板书

“今天,你‘微’了吗?”在“微博”“微信”“微电影”“微杂志” “微企业”“微创业”……的“微时代”,教育界也兴起了一股“微”文化。微型课也就应运而生。然而微型课给教育、学校、教师、学生带来的是什么?如何利用“微”来解决我们现实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下面浅谈一下自己对微型课的认识。

一、什么是微型课

“微课”创始人胡铁生是这样介绍的:“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其与常规的45分钟课堂相比,主要特点有:(1)教学时间较短,大致在10~15分钟。(2)教学内容精简。(3)资源容量较小。(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

二、如何设计高效的微型课

微型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察角度,它既能展现我们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个人魅力,也向我们提出了创新的挑战。那如何才能设计出高效的微型课呢?

1.快速切入课题

微型课时间短,只有10~15分钟,不允许老师在导入环节上“绕圈子”“摆场子”。无论用何种方式方法、途径技巧,都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关联,并力求做到新颖独到、引人注目。也就是说,切入课题要快。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推敲》(第二课时)时,我是通过动作引入“推”“敲”,切入课题的。

(1)板书课题,齐读。

(2)“推”是一个动作,谁来做做看?如果你的面前有一扇关着的门,你会怎么敲?你看这位同学,他敲得很有礼貌。这两个动作组合起来就成了一个词语——“推敲”,课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这个词语的意思?

(3)出示: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推敲文字又叫斟酌文字。

(4)我们知道“推敲”一词有一段来历。它既是一段千古传诵的文坛佳话,也是一个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一读、品一品这个故事。

2.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微型课时间有限,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也有限。内容过多,未免庞杂;内容过少,未免空洞。“庞杂”则显重点不突出,“空洞”则显内容不丰富。其实,某个重点、难点的突破,某个贴近实际的知识介绍与运用等,都可以作为微型课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学《金子》(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一课第一、二自然段,这些都可作为微型课进行设计。

3.构建完整的课堂流程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因为要在更为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所以不要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但更注重突出课堂的重点,追求环节的紧凑和有效。所以老师可以像常规课堂一样,展示预设的基本环节:新课导入—学习新知—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评价小结等。

例如,在教学《推敲》(第二课时)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动作引入“推”“敲”,初识推敲意蕴—亲历推敲过程,认识推敲方法—依托文本推敲,领会推敲内涵—走近推敲诗人,感受推敲精神—走出文本推敲,拓展推敲深度。通过层层推进,引领学生在曲径通幽的经历中一课一得,领略推敲独特的意蕴。

4.展现亮点与魅力

根据微型课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当然以讲授为主。但讲授也有平铺直叙的讲授、充满激情的讲授、环环相扣的讲授、循循善诱的讲授、启发思维的讲授、创造拓展的讲授……除单纯地讲授课题内容之外,还可以激情朗诵,可以设计问题,可以引发思考,可以相互比较,可以深入探究等等。总之,方式多样,老师可以根据课堂情境和教学特点,结合个人魅力,发挥特长,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亮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精心设计板书

微型课也要讲究板书,不能因为是微型课就没有板书。板书是一个教师基本功的体现。板书要精心设计,要精练、完美、美观,要体现出整个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教学程序,给听课者留下一个完整、直观的效果。部分板书可以提前准备到纸板上,以挂图的形式在授课的过程中展示在恰当的位置,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三、微型课对教师的要求

一节微型课上得好坏,重点看四个方面:教态、板书、语言、教学设计。教态要自然大方;板书要精心设计,准确精当,体现中心内容和重难点,要有艺术性;语言要规范、准确、精练,讲解语要精心设计,过渡语也不可忽视,要自然过渡,不留痕迹,使整节课显得自然流畅。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微课堂虽小,但它精彩纷呈,潜力无限,让我们积蓄微课堂的能量,积跬步以至千里,为成功实现优质高效课堂铺路!

(作者单位 山东省莱阳市羊郡中心小学)

篇9:微型课教案

《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是一篇阅读课文。文章选自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大师吴承恩笔下的中国长篇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叙述了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与二郎神在水帘洞前大战一场的情景,表现了孙悟空机敏、坚毅和无畏的反抗精神。课文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自主阅读。但文中的语言有强烈的文言色彩,学生朗读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了解齐天大圣与二郎神互相斗法的过程,感受其中的神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会文中的语言,了解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齐天大圣这个神话英雄的喜爱之情以及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齐天大圣与二郎神互相斗法的过程,感受其中的神奇。教学难点:体会文中的语言,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学方法:朗读法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

师:话说齐天大圣慌了手脚,摇身一变,变做个麻雀儿,众神寻觅不见,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大家都知道,孙悟

空会七十二变,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来看第5段。

二、错误轮读,知大意

师:现在我想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来用错误轮读的方式来读一读第5段,第一个同学开始读,一出现错误,下一个同学自动接着读!其他的同学仔细听!

三、边议边读,明其理

1.讲述孙悟空二郎神变化的过程

(1)师:我来检验一下其他同学是否仔细听了!你们觉得孙悟空和二郎神谁更厉害?你是从哪看出来的?(指一同学来说)

(2)师:你是从他们精彩的斗法过程看出的,很好!现在这边的大组是孙悟空,这边的大组是二郎神(全班分为两大组),你们来说说你们依次变了什么,每个大组派一代表,把各自所变之物一一对应写在黑板上!

(孙悟空:麻雀

大鹚老

水蛇

花鸨

二郎神:饿鹰

海鹤

鱼鹰

灰鹤

现身弹弓)(3)师:看来同学们对孙悟空二郎神斗法的过程了如指掌啊,文中有两处对他们所变之物做了细致描写,那就是„„?(生答)那二郎神是怎样判断出鱼是孙悟空变的?孙悟空又是怎样知道二郎神变成了鱼鹰呢? 2.小组合作体会人物形象

师:从他们这个斗法过程中你能看出孙悟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小组讨论一下。

四、角色朗读,深体会

师: 最后,请同学们带着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你们读有关孙悟空言行的句子,我来读二郎神的!

五、结语

师:欲知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的后事如何,请把《西游记》细细读来!对于古文,只有读好了,才能更好理解文中语言,才能走进其中的人物形象。

六、板书设计

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

孙悟空:麻雀

大鹚老

水蛇

花鸨

二郎神:饿鹰

海鹤

鱼鹰

灰鹤

篇10:体育微型课教案

2好。我们先做一下热生运动。绕篮球场跑两圈。跑步过程中跟老师学喊口号。成两路中队跑步走121 121……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同学们跑步姿势真优美。口号喊的真宏亮。来跟老师把各个关键活动活动。第一节上肢运动,第二节扩胸运动。第三节振臂运动。第四节双人压肩。

3同学们做的真认真。我们一起来学习《 原地单手推实心球 》 1.学习握球姿势。﹙教师示范﹚

2.示范并讲解预备姿势。左右开立同肩宽。使左脚尖与右脚跟在一条线上。右手握球靠颈部。身体前倾。转体,蹬地,挺夸,拨指〔 球出手〕

徒手练习一下.持球练习。请某某同学表演。再持球练习。4同学们都练的非常认真。下面跟老师一起到游戏场地去。今天的游戏叫做〔 传球比赛〕。方法就是每一组排头,把地上的球从排头传到排尾。那一组先传完哪一组就是冠军。好的。老师先分一下组.开始比赛。刚才比赛中同学们配合的非常默契。第二组获得冠军。来,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篇11:《桥》微型课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知老支书的感人形象,体会他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用生命维持求生的秩序、坚持求生的顺序,将人民群众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共产党员的伟大情怀。

3.理解文章题目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唯一求生之路──“窄窄的木桥”;“生命桥”;“党群桥”。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拘私情、英勇献身的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

2、理解文章题目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唯一求生之路──“窄窄的木桥”;“生命桥”;“党群桥”。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朗读,导入新课

1、(播放洪水画面)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桥》这篇课文(板书课题:桥),理解了生字新词,了解到在黎明的时候,一个村庄被迅猛的洪水淹没了,此时村民们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问题,(板书:生死存亡),为了逃生,一百多号村民惊慌失措地涌向那唯一可以逃生的窄木桥。(板书:唯一逃生)

2、就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谁出现在大家的面前?(老汉)这是一个怎样的老汉呢?

二、品味语言文字,感受老汉光辉的形象与不朽的精神

(一)、自读课文第7~23自然段,从老汉的外貌、语言、动作感受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请同学们用心读第7—2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老汉的语句,并在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写写批注、感受。(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写感受。)

(二)、讨论交流:

1、镇定的老汉。

过渡:同学们,文中有几处描写老汉的句子?从那些句子中,你认为老汉是个怎样的人?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一下,随着洪水的变化老汉有什么变化!

课件出示: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请看大屏幕!

(1)、轻轻地读,用心体会,通过“拥戴”一词,可以让我们知道老汉在村民心中的地位是怎样的?(威望很高)

(2)、从 “盯”字,你可以读懂老汉的心吗?“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在想什么?(相机板书:有序)

(3)、理解“他像一座山”。

“山”给人怎样的感觉?(伟岸、高大、稳重……)老汉没有伟岸的身材,他的什么给人山一般的感觉?(相机板书:镇定)

多么沉稳的老汉啊!面对着死亡的逼近,——(生齐读)

从哪里还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人们对老汉的期盼?(“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人们像往常一样把信任的目光投向了他们拥戴的老汉,此时老汉又有什么表现呢?让我们继续往下读吧!

课件出示: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来报名。” 好一个党员排在后边,谁排在了前边?(群众,老百姓……)在老汉的心中,一个党员就应该(把群众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先人后己……)

透过三个感叹号,我们可以体会到了什么?(情况危急,必须有序:“排成一队”,“党员排在后边!”)

在洪水的狞笑声中,老汉喊到。(指名读)

洪水还在逼近,逼近,时间紧迫,请大家一起用力一点,响亮一些!让全村人都听见……(齐读)

2、忘我的老汉。

⑴、透过老汉的镇定,你读懂老汉这个人了吗?如果还不能,那我们再往下读吧!课件出示

一百多号人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此情此景,你读后有什么感受?人们纷纷逃向了生的彼岸,只有老汉坚守在桥边指挥。这是一个怎样的老汉?(相机板书:忘我)

⑵、是的,此时老汉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安全,一心想着他人!请大家把“忘我”的老汉读出来!(生齐读)

3、无私的老汉。

过渡:老汉的镇定让乱成一团的人们受到了感染,那么他的“忘我”与“无私”是否也能感染到每个人的身上了!让我们再往下读!

课件出示: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1)、“冲”、“揪”、“吼”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老汉此时此刻很着急、很恼火)(2)、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小伙子是谁?老汉为什么这样恼火?他急什么?火什么?(此时,洪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了,情势十万火急,谁先走就多一分生的希望啊!在老汉心中,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相机板书:先别人后亲人)谁能走进老汉心里,读出他焦急、恼火背后的一颗爱民之心?(指名读)

过渡:洪水越来越大,木桥在大水的冲击下竭尽全力与老汉配合,把人们送到了安全的彼岸,它快受不住了……这时老汉又有什么表现呢?让我们再往下读吧!

课件出示: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这句让我们读懂什么了?容不得多想,老汉一瞬间闪过脑海最强烈的念头是── 容不得多想,请你用读把小伙子推上木桥──(指名读)

容不得多想,请大家竭尽全力去推──(加上老汉的表情、语言,齐读。)

这一“推”、一“吼”,让我们读懂了这又是怎样的一个老汉?(相机板书:先亲人后自己)

三、回归整体,再读感悟。

(1)、让我们把“父亲”“儿子”这两个充满亲情的字眼带到文中去,再回顾一下木桥前那感人的一幕吧。

课件出示(齐读):

父亲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儿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父亲凶得像只豹子。

父亲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儿子推上木桥。

(2)、小结:老汉是父亲,他爱儿子。但生死攸关之际,他无私地选择了大家。他是个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人。

四、感受人们的哀思与崇敬,理解“生命桥”

1.过渡:为了村里一百多号人的安全,他失去了儿子,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此时,全村一百多号人却在安全的彼岸。

2.同学们,这全村人得以平安逃生的“桥”,除了是村村民们用于逃生的木桥,它还是什么桥呢??(相机板书:生命桥)

3.小结:老汉用生命维持着求生的秩序,用生命坚持着求生的顺序!请你再次投入地读一读课文第7~23自然段,读出老汉镇定的形象、忘我的形象、无私的形象。

五、感悟老汉精神实质,理解“党群桥” 1.品读。

过渡:老汉和他的儿子被大水冲走了,他们家还有其他亲人在吗? 课件出示(师朗诵):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2、两个人啊!老太太同时失去了最亲的两个人。牺牲自己容易,牺牲儿子可是心头剜肉啊!这样的老汉,这样的党员,留给人们的仅仅是悲痛吗?更多的是什么?

3、是啊,这不仅是一曲悲歌,更是一曲壮歌!请大家带着悲伤的心情读一读!(齐读)

4、情感升腾,精神永存。课件(1)小练笔。

①祭奠的这天,全村的老老少少都来了,整个村庄都呜咽了。老支书的墓前,齐刷刷地跪下了一片。悲痛欲绝的乡亲们会说些什么?请你身临其境地想一想,写下乡亲们的肺腑之言。(同桌互读)

②小组讨论交流。

(2)揭示“桥”的第三层含义。

老支书就是矗立在我们心中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的优秀代表,这样的党员才真正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无坚不摧的桥。(相机板书:党群桥)

六、再读课题,升华情感。

(1)、让我们再次饱含深情地读一读课文(齐读课文)。(2)、让我们永远记住,在危难时刻,那一座座给人们带去生命和希望的桥;永远记住老支书这样的人,老支书这样的党员吧!

七、作业: 课件出示

1、摘抄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位老汉,他做了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如:他是第一个来到桥边,却没有只顾自己逃生,他是个先人后已的人。)

板书设计:

生死存亡 桥 唯一逃生 ↓

镇 定 有序

↓ 别人

篇12:微型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泊船瓜洲》。

2、通过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人借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二、课前准备:课件

三、课前预习:

1、了解诗人王安石的生平。

2、收集思乡的古诗词。

四、教学过程: 导入: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最璀璨的一颗明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泊船瓜洲》。

(一)知诗人,解诗题

1、简介诗人

这首诗的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故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人,所以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等。

2、剖析题意

(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时写下的。(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

(2)诗题中的“泊”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是停靠、停泊的意思,作动词,所以读“bo”,“泊船瓜洲”的意思就是诗人把船停靠在瓜州这个地方。

(二)抓字眼,明诗意

过渡:此时,诗人就在离自己故乡不远的瓜洲,他写下这首诗,想说什么呢?请同学们先听一下范读。(课件播放)

1、中国的汉字不同的意思有不同的读音,“间”在这里是“间隔、隔开”的意思,所以应读四声“jian”。“京口瓜洲一水间”,同学们,你能想象出这两个地点的位置吗?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显示地图)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与之一水之隔,在长江的南岸。

2、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出示课件)。

3、体会“一水、只、数重”。京口与瓜州仅仅一江之隔,而钟山与京口之间也只隔着仅仅几座山,从这几个词中我们就能够体会到此时诗人感觉家乡离自己并不遥远。

4、诗人望着家乡,他又看到些什么呢?“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以南的岸边,明月啊,你什么时候能照着我回到自己的故乡。

(三)入诗境,悟诗情

过渡:读到这,一个“还”字让我们知道了,作者抒发的是思乡之情。那么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作者这种情感呢?让我们走入诗人的环境,见诗人之所见,想诗人之所想,看看能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

1、体会“绿”字之妙

诗中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春风又绿江南岸”,温婉多情的江南,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其实,诗人曾用过“满”“到”“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诗人为何独独钟情于一个“绿”字呢?“绿”本是形容词,在这里却用作了动词,不仅点明了季节——春风已过,还仿佛给读者送来了一幅春意图——满眼的绿色,成行的碧树,荡漾的春水,烂漫的桃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

2、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感情

从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然早于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两世界,那诗人为什么只看到了江南的美景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课件出示: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改革家,任宰相期间,积极推行变法。变法对富国强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守旧派反对改革,制造谣言诬蔑他,设计陷害他,王安石被逼辞去宰相之职。一年后宋神宗深感变法少不了王安石,于是王安石又被恢复了相位,但仕途的坎坷,官场的黑暗,前途的迷茫,让王安石很不情愿去复职,他两次请求辞去宰相之职,但宋神宗都不准。1075年春,迫于无奈,王安石只好勉强上任。北上京城途经瓜洲时,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泊船瓜洲》。)

3、总结:因为诗人平生际遇和此时境况,使得诗人所思尽在故乡,尽在故乡中那些熟悉的亲人邻里,那些太平安稳的幸福生活,故诗人眼中、心中只有江南的温暖春景,所以才会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是啊,都说月圆人团圆,望着天空中皎洁的明月,让此时身不由己的作者如何不思念自己的家乡呢?

(四)归纳学法,拓展学习

1、过渡:同学们,这首诗我们学习完了,但“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学习的过程。

首先,我们了解了诗人王安石,理解了诗题的意思(课件:知诗人,解诗题);其次,通过抓住关键的字,理解了诗歌的内容(课件:抓字眼,明诗意);最后通过了解作者的经历以及写作背景,领悟了诗人的感情(课件:入诗境,悟诗情)这就是欣赏诗歌的方法(课件:欣赏诗歌)

2、拓展阅读余光中《乡愁》

过渡:王安石与南京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一位被称之为“乡愁诗人”的现代诗人——余光中也与南京关系密切。曾因《乡愁》一诗引起轰动,推荐大家课后阅读。

五、习题设计

1、推敲文字

(1)旺 浓 闹 红杏枝头春意()

(2)动 拂 翻 皱 起 风乍起,吹()一池春水。

2、默写古诗

3、作者把思乡情藏在哪些文字里了?

六、板书设计

欣赏诗歌

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上一篇:医院输血工作总结下一篇:关于社会公平的调查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