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必备高考语文答卷得失谈

2024-06-02

名校必备高考语文答卷得失谈(共2篇)

篇1:名校必备高考语文答卷得失谈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高考语文答卷得失谈

高全套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按照省教研室的要求,我所讲的内容应该从高考评卷的角度,谈一谈考生在答卷中如何适应评卷的要求,尽量做到多得分,少失分。发言的重点应该放在作文方面。实际上, 试卷一年有一年的情况,今年的情况不一定适合明年的实际。因此,我只能说尽量按照省教研室的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和20多年的高考评卷实践的经历,谈一下考生在答卷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多得分少失分。

一、不要把材料作文当成话题作文来写。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2006年的高考作文中,出现了许多把材料作文当成话题作文来写的失误。今年的作文是材料作文,多年没有出现,和往年的作文相比,有一定难度。而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在评卷时是有区别的。这也是2006年使用了同一套卷子的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广西、海南等6个省区的共同认识,各省都把它确定为材料作文。

然而,就在当时高考语文考试刚刚结束的第二天,郑州一家主要媒体就登出了两篇采访文章,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是没有话题的话题作文,今年的高考作文与往年话题作文的要求差不多,写作的自由度很大,应该算是话题作文。这些有一定权威的人士是这样看的,那么大多数考生在多年进行话题作文训练的惯性引导下,更是这样想的,他们在2006年的高考作文当中,很多人也是按话题作文的套路写的。那么这种模糊的看法很可能会影响到2007年的高考语文复习工作。所以,我在这里特别强调:把材料作文当成话题作文来写,在评分上就要吃亏。为了减少失误,我建议大家:

1.要认真分析研究材料作文的评卷标准。

2006年的材料作文与过去的话题作文在评卷时究竟有那些区别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展示一下2006年的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一只老鹰从鹫(jiù)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请大家注意我加点的三句话: ①什么叫全面理解材料?我认为,“全面理解材料”就是把握材料的整体含义,这则材............料的整体含义就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看问题要全面不要片面”。②怎样理解“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这句话?我认为,立意时选择牧羊人的角.............度或者选择儿子的角度都是可以的,但必须能够自圆其说,不违背常理。③如何做才算“不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脱离材料的含意”就是写作时要符合材料的................观点或中心。这是我对06年作文题目的要求做的最简单的解释。针对上面的材料作,评卷时与过去话题作文的最大不同表现在立意上,也就是上面这三句话上。

06年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中总共规定了4个等级,一等为“切合题意”,二等为“符合题意”,三等为“基本符合题意”,四等为“偏离题意”;无论是立足于材料的局部含意还是立足于材料的整体含意立意行文,都可以判为二等的“符合题意”,但是能否都判为一等的“切合题意”,就显示对材料的不同理解和差别了。由于高考《评分细则》在评卷前是国家绝密,在评卷后是国家机密,我在这里就不用文字详细解说了。

从网上查到的河北省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规定:凡准确围绕材料的整体含意立意行..文的,在立意上判为 “切合题意”的一类卷;凡能够围绕材料的整体含意立意行文的,在..立意上判为“符合题意”的二类卷;凡仅就乌鸦行为或父子评价的单方面局部立意行文的,在立意上判为“基本符合题意”的三类卷;凡脱离了材料的整体或局部含意,仅仅抓住材料中的只言片语立意行文的,在立意上判为“偏离题意”的四类卷。

从六省、区的评卷情况可以看出,今年的材料作文都要求从材料本身的整体含义去立意行文,否则,就有可能被打入二类卷甚至三类卷中去;而过去的话题作文评卷时,在这方面的要求则宽泛得多。这就是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评分细则的主要差别,谁把材料作文当话题作文来写,就有可能造成失误。所以,要避免失误,就要:

2.必须分清“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区别。

(1)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有广义的材料作文和狭义的材料作文之别。①广义的材料作文: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经历了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又到话题作文的阶段。文革前都是命题作文,从77年恢复高考制度到1998年的22年间,只有4次是命题作文,除了77年我省自己命题《我的心飞向了毛主席纪念堂》外,另有三次:82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88年的《习惯》和94年的《尝试》三个命题作文。其余的18次都是各种形式的材料作文,这是广义的材料作文。广义的材料作文有文字材料和图画材料两种形式,文字材料包括提供材料进行改写、续写、扩写、缩写、写读后感、写议论文等;比如78年是缩写1800字的文章为不超过600字,79年是改写《第二次考试》为《陈伊玲的故事》,80年是写读后感《读画蛋有感》,92年是续写作文《谁清扫了玻璃碎片垃圾?》等等。图画材料包括看漫画写说明文、看漫画写议论文等;比如1983年的漫画《挖井找水》、1996年的“对《六指整形》和《截错了》两幅漫画进行比较” 等等。

②狭义的材料作文:狭义的材料作文专指给一则文字材料或漫画,让考生写一篇议论文的写作形式。比如,1986年的“树木·森林·气候”、1990年的“玫瑰花与刺”、1997年的“乐于助人与悄悄走开”、1999年的寓言诗《鸟的评说》等,都属于狭义的材料作文。现在所说的材料作文一般指狭义的材料作文,即给一则文字材料或漫画,让写议论文的写作形式。它的特点有两点:第一,在“对待”材料的态度上必须引述材料,第二,在文体上一般只能写成议论文。材料作文命题的基本格式为:“材料”+“要求语”。例如,95年全国高考材料作文,题目先提供了一首寓言诗《鸟的评说》,这是“材料”,然后要求考生根据寓言诗《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这是“要求语”。合在一块就是“材料+要求语”。

(2)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是99年以来所流行的样式,它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弱化审题,降低了审题难度;考生可以不管命题材料;话题只给范围,作文内容具有相当的自主性,不限制文体,给考生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话题作文命题的基本格式为:“材料”+“引导语”+“话题” + “要求语”。例如,03年的全国高考话题作文,题目先提供了一则韩非子的寓言《智子疑邻》,这是“材料”,然后是“引导语”: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接着提出“话题”,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最后是“要求语”: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显而易见,有无“引导语”和“话题”以及文体自选还是必须写议论文,是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形式上的区别,而开放性和封闭性则是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根本区别,开放性和封闭性又主要体现在立意的自由度受多大限制上,这就是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主要区别。

3.必须分清“新材料作文”与“旧材料作文”的区别。

话题作文从99年至今连续流行了七年,并且还在不少地区流行,慢慢也出现了不少敝端,由于话题作文在审题要求上过于开放,作文中就出现了许多不着边际的立意,莫明其妙的观点,让评卷教师不好把握标准。并且大量的宿构和套作让不少投机取巧者沾了光。有人说:“话题作文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就指出了它的敝端。

所以,为了避免话题作文带来的敝端,06年全国高考作文又回到了材料作文的形式。但是,它肯定不是简单的重复,走老路,而是对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又一次探索和尝试,它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有人把06年的材料作文称为“新材料作文”,而把98年以前的材料作文称为“旧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是对旧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突破和完善。一方面,它继承了传统的材料作文需要准确审题、准确立意、避免随意性、有利于反猜题和防止“宿构”的优点,从而限制了近年来所流行的话题作文在审题立意上要求过宽的不足;另一方面,它又通过吸收话题作文在“对待”材料的态度上和文体要求上相对宽松的优点,从而克服了传统的材料作文在这两点上限制过死的毛病,允许考生根据自己的写作实际去灵活地“对待”材料;可以说,06年的高考作文,是介于老的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材料作文。将老的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优点结合起来,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过去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现在话题作文那样“过宽”。既考查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对写作的范围有适当的控制,同时又能扬话题作文开放的长处,准确的说,审题立意是材料作文的要求,写作形式和表达是话题作文的要求。

4.要让考生把握住“新材料作文”新在那里?

(1)新材料作文在是否引用原材料的要求上比较宽松。

老的材料作文评卷有一条多年的老规矩,写作中必须引用原材料,如果不引用原材料,只能从三类的下等去打分。所以,98年以前考生写材料作文都知道要引用原材料。现在,这个老规矩已经打破了。“新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在“对待”材料的态度上比较宽松,当然,我们也提醒广大考生注意:由于在高考阅卷的特殊背景下那些没有明显引述材料、仅是暗合材料含意的文章很容易被误判为“偏离题意”,所以,广大考生一定要准确地把握好究竟什么叫“不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脱离材料的含意”就是在作文中要体现材料的观点或中心。这里特别要提醒广大考生一点:06年是因为考虑到连续7年考话题作文这个惯性,体谅到不少考生还是按话题作文的形式写的作文,因此评卷时,在“对待”材料的态度上比较宽松;不一定引用原材料去写作。但是,07年如果还是出这样的材料作文,考生选择议论文体进行写作时,我建议,一定要引用原材料,如果不引用原材料,可能要扣分,因为它毕竟是“材料作文”。写其它的文体则可以宽松自由些。

(2)新材料作文可以写各种文体。旧材料作文写说明文和记叙文时,往往让写成200字以内的小作文,大作文基本上都让写成议论文。新材料作文则可以写各种文体,它完全吸收了话题作文的优势,突出了“三自”作文的品格——自主确定立意、自主确定文体、自主确定标题。新材料作文一方面克服了旧材料作文的封闭性,另一方面则强化了作文选材、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开放性,有利于考生的个性体验与自由表达。大大解放了学生的手脚,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文体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擅长写什么文体就写什么文体,而不像过去那样只能写成议论文。这里强调一下,自主确定文体就是可以写各种文体,但是,考生一定要在这各种文体中选定一种文体。一旦文体选定以后,就要严格按照这种文体的样式去写作,不要写成四不像。

大家可能会说,今天你谈的都是材料作文,为什么不说其它形式的作文?这是因为,新材料作文是今年备考的热点,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材料作文又是写作的难点,大家困惑的地方比较多,说的也就多一些。至于话题作文,过去几年已经说得很多了,命题作文呢,考生感觉又相对比较容易些。其实,在备考中,命题作文还是应该让学生练一练的,说不定今年出个命题作文也未可知。

二、要重点训练学生作文的立意能力。为什么?因为评分标准首先看的就是立意,一篇文章立意错了,形式再好也是毫无意义的。文章的立意清楚了,其它的标准就好把握了。教师评卷时首先看的也是立意,根据评卷教师的实际操作来看,一旦立意的分数被确定为某类卷,只要表达上无大毛病,表达的分数被确定为某类卷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当然也会上下略微浮动;至于说发展等级分数,也同样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立意对了,另两项跟着沾光,立意错了,另两项跟着吃亏,由此看来,立意的高下和正误,实在是关系太重大了。所以:

1.要求学生作文时,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

新材料作文,其“材料“的功能主要就是为考生确定话题提供蓝本、规定范围、提示思维方向,考生的审题、立意、行文必须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而不能信马由缰,这样考生就很难猜题押题,从而避免了话题作文过“宽”的弊端。那么,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就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要学会整体把握材料的寓意,概括出材料的中心,提炼出材料的观点,然后据此确定自己文章的中心和观点。这实际上是在同时考查学生的阅读概括提炼能力,学生要把自己平时学到的阅读知识和阅读能力运用到作文的审题当中去。2006年的材料作文,实际上是增加了考生审视材料与拟定话题的环节,这实际上是将读与写结合起来了,有利于强化考生的审题意识,培养他们提炼话题的能力。老师们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加强读写结合的训练,通过读,学会概括中心,提炼观点,提炼话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立意能力和写作能力。

2.要训练学生从最佳角度进行作文立意。一则阅读材料,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炼出几个观点,概括出几个中心,这该怎么办?06年高考作文题目的“要求语”中,涉及命题立意要求的主要有“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和“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三个关键语句。那么,句中的“全面理解”和“侧面”与“角度”,究竟指什么?既要求“全面”,又可以“侧面”,这不是矛盾么?后一句中的“不脱离材料的含意”,究竟是只指材料的整体含意,还是既可指材料的整体含意又可指材料的局部含意?我认为其中是有高下区分的。评卷时就会要求分出来,其最佳角度立意就会被评为一类卷。因此我建议,要训练学生从最佳角度进行作文立意。这个最佳角度,一方面指全面理解,整体把握材料寓意,这当然是最佳角度。另一方面,在多个角度、多个侧面的情况下,选择一个符合传统认识和看法的角度去立意,这也是最佳角度。比如06年的材料作文,真正从整体和全面的角度去作文立意的考生非常少,那么,剩下的角度:从牧羊人和儿子这两个角度去选择的话,从牧羊人的看法就是一个最佳角度。它比儿子看法的角度要恰当得多。大多数人都认可牧羊人的话,拉封丹这个寓言的传统含义也是这样,选择这个角度,可靠性就大一些。选择儿子的角度,就要冒一定风险。再比如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故事,立意的最佳角度一定是批评南郭先生,指出做什么都要有真才实学,而不能滥竽充数。这样最保险,立意上失分的可能性不大。假若从齐宣王的角度立意,批评他不该推行大锅钣,让那些无真才实学者蒙混过关,角度虽新,但可能有一定风险,因为他不是此故事的传统含义。假若从南郭先生邻人的角度立意,批评邻人不该好人主义,包庇纵容南郭先生滥竽充数,那风险就更大。所以我主张,在平时可以多创新,但在高考时须稳妥,没有很大的把握去自圆其说,就不要冒险。平时创新失败了有补救的机会,高考失败了可是人生的大事。写平稳文,不写冒险文,是我的基本主张。

3.要训练学生从材料的整体含意去立意行文。

从98年以前的“旧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上的要求来看,“旧材料作文”的命题表述一般是: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从当时的阅卷实际来看,考生立意行文时所能自选的“切题”的“角度”,都只能是对材料进行整体感知与全面观照后的某一出发点与立足点。例如,97年全国高考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材料2”助人为乐和“材料3”悄悄走开,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考生要想“切合题意”,就只能把“材料2”和“材料3”结合起来思考,从“怎能‘悄悄走开’”“奉献才会得到爱”“乐于助人要从自我做起”等立足于材料整体含意的“角度”去立意行文。从2006年高考全国卷改命“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意图来看,就是要用“旧材料作文”所要求的“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来限制话题作文在审题要求上过宽的不足,从而,有效避免宿构文章和套作文章大量出现。所以,我们必须多让学生练习全面地把握审视材料而立意。在命题思路上,延续了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都注重考查辩证思维,形成辩证关系的两个方面的“关系型”作文题目,03年的话题作文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04年的“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05年的“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都强调从材料的整体含意即两个方面去谈,否则就是偏离题意,可能归入三类卷以下。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材料作文”,立意行文要想“切合题意”,就都必须立足于材料的整体含意。

4.立意要符合大多数人都认可的认知规律或自然规律。比如说大家都认为拉封丹的寓言是批评讽刺乌鸦,因为乌鸦不可能像鹰一样抓羊羔,这是自然条件自然规律决定了的,那么,从牧羊人批评讽刺乌鸦这个角度立意就是正确的。命题人增加了牧羊人儿子的一句话,有人赞美其为题目的亮点,但也可能是一个败笔,因为它不符合大多数人都认可的认知规律或自然规律。尽管命题人的用意可能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但它对考生却是一个致命的误导:创新可以不考虑客观条件的限制。“乌龟学飞”的寓言故事同样证明这种思维方法的荒谬,假若通过这个故事来认定,乌龟具有虚心好学的品质,很值得学习,那一定会让人笑掉大牙,觉得这人脑子有问题。文革前“工业学大庆”,大庆劳动模范王进喜有一句著名的话,“干革命工作,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其中有个“创造条件”的因素,这是对的。到文革中,有人把它变成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这是错的,没有条件也要上,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蛮干,蛮干必定失败。所以,作文立意,要符合大多数人都认可的认知规律或自然规律。

三、写作中,内容方面应注意的问题。1.审清题目和要求是关键中的关键。

关于审题,大家都知道是多么重要,似乎不用我在这里多说,题目审不清,立意肯定出偏差,立意有问题,归入三类卷以下是非常可能的。但每年由于审题失误而得低分的考生又不在少数。怎么办?我觉得,审清题目和要求是关键中的两个关键。材料作文没有题目,那就一定要审清材料的整体寓意,审材料就是审题目,上面已经说得较多,这里不再多说。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就是审话题和题目,对题目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去审,从中抓住关键字词,理解含义,把握文章写作重点,确定立意。例如,96年的漫画材料作文,在《给六指整形》和《把大腿截错了》两副漫画中进行比较,写一篇艺术鉴赏类的文章,题目是《我更喜欢漫画A或B》。审题时,题目中的“更”字就是关键字,一个“更” 字体现了比较后得出的结论,这个比那个更好。作文时就要对两副漫画进行比较,严格说,漫画B《把大腿截错了》从立意上看要比漫画A《给六指整形》深刻得多,它反映出个别人的责任心荒唐到何等地步。而《给六指整形》容易看出病指,出错的机率不大,但它画面简洁,讽刺意味很浓,有漫画的讽刺效果;而《把大腿截错了》记实味很浓,不大像漫画,但确实令人不寒而栗,难怪当年高考题目一出来,医学界的抗议之声不绝于耳,确实有振聋发聩的效果。两副漫画是否进行了比较就是当年作文成功与否的关键。有的考生从头到尾只写我喜欢漫画A或喜欢B,就是不提另一副画,写得再好,那也只能得三类卷以下的分了。再如,99年的作文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不少考生没有认真审视“移植”的确切含义,把“移植”当成了“移走”,不知道“移植”是此物嫁接到另一个物体上而成活。比如,有考生写,把惨痛的记忆从脑海中抹去,忘掉惨痛一幕。还有的考生把“记忆移植”当成了“大脑移植”,这些“审词不清,似懂非懂”的失误,都造成了得分在三类卷以下的可能性,教训是很深刻的。再如,01年的作文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不少考生写成了《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把“答案”当成“生活”,也是审题不清的典型表现。一着不慎,全篇皆输,这是审题目不认真的恶果。

2.文章中心或论点必须明明白白地点出来。

上面说了这么多有关文章立意的内容,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确立文章中心以后,就要明明白白地把文章中心点出来,这有利于评卷教师看清你的文章中心,避免说你中心不明确。而中心不明确是要被归入三类卷的,甚至有可能列入与话题或材料无关,进入五类卷的行列,这非常危险,特别是那些小说、诗歌等,用文学形象去表现主题的作品,中心比较隐晦,这就更危险,怎么办?我主张,在高考中,要写明白文,做明白人。在文章开头或结尾,一定要把观点亮出来。有人说,议论文好办,可以这样做,文学作品不好这么做。我觉得,文学作品也可以这样做,只是不要太直白,不要像课堂上归纳总结中心思想那样说,本文表现了什么什么思想。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可以通过抒情性的句子,也可以通过作者旁白的形式,发表感叹性的议论,去把文章的观点或中心表达出来,而不要让读者(评卷教师)去猜,去感悟,他猜不出来的时候,就干脆不猜测了,给个低分拉倒,这就糟糕了。高考的考场上,不适宜搞主题深邃的文学创作,有兴趣的,只能在平时练练。例如,2000年的高考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一位考生写了一篇《下岗之后》的记事文章,内容是记一位下岗工人,40多岁工厂倒闭,没了工作,整天东奔西走,想找个活干,挣点钱。他摆过地摊,赚不住钱,卖过衣服,无人问津。蹬过三轮,拉不上客人,甚至有时候趁下雨天去卖雨伞、雨衣,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却还是没工作。文章写得很感人,主人公的情形令人同情。一天早上,他发现上班的人们,一边骑车一边吃着东西,急匆匆赶路的情况,就想,能不能回去络点络馍,卷点菜,趁上班之前的早上,在路边卖一卖?他尝试着做了,结果,卖得还挺快。他就多做了些,并做点稀饭,结果,吃的人还挺多。慢慢地,他在路边租了间房子,开了个小饭馆,生意越做越红火,就扩大了门面房,进行了装修,到他饭店里吃饭的人就更多了。一天晚上,饭店关门打烊以后,他把白天收入的钱归在一起,一边数着钞票,一边心里美滋滋地想:“天无绝人之路,道多着呢!”这篇文章文笔相当好,但在一开始,却被打了低分,原因是文章与话题无关,下岗以后开饭店,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什么关系呀?这是严重偏离题义。但作文组认真研读后认为,这是一篇非常扣题的好文章,主人公美滋滋数钱时的内心独白:“道多着呢!”就是点明中心的句子,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不谋而合,这条道走不通,还有别的道,条条大道通罗马,这不就说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吗?结果定为优秀作文。文章的一句话,“道多着呢!”救了这个考生,这说明在文学类的作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多么重要!不点中心,就可能在四类以下,点了中心,再加上文笔好,就成了优秀作文,真是天渊之别呀!我们怎能不向学生强调点明中心的重要呢?

3.求异思维或反弹琵琶一定要小心。

有些考生喜欢与众不同,显示自己的独到之处,别人这么想,我偏要那么想,爱反弹琵琶,猎奇求新。大家都说希特勒是坏蛋,他偏说希特勒杀那么多人也有好的一面,减缓了世界人口的增长率,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今天世界的新格局。秦桧陷害岳飞也有他进步的一面,促进了中华多民族大家庭的融合,这种种奇谈怪论,大家不要觉得是笑话,这是曾经在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高考作文中实实在在出现过的典型事例。可能耳边听培养创新精神的话听得太多了,把求异思维当成了事事逆向思维,迷失了真正的创新与误入歧途的界限,没有了是非观念,这样的事例并不是绝无仅有。比如,01年话题作文写《诚信》,就有考生为了与众不同,说当今这个社会,不要与人讲什么诚信,社会上被骗的人实在太多了,人太老实了就要吃亏,然后举许多好人受骗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虽然文章列举的也许确有其事,但毕竟那不是社会的主流,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社会,偏激的过头话千万不要说。不要图一时的说话痛快而造成作文的彻底失败。更有甚者,在94年的命题作文《尝试》这个题目的写作中,有一个考生竟然写自己尝试着如何犯罪,一个高中生,那么多好事,你不尝试着做,偏要尝试着犯罪,这样的思维方式怎能不栽跟头?求异思维不能在人生观、价值观、政治信仰方面与社会的主流思想唱反调。否则,那不是求异思维,而是政治上的糊涂虫,被打入另册是非常正常的。那么,什么叫真正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富有创见性的辩异性的发散性思维,它能够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跳出常规思维的框框,以新颖、独特、巧妙的思维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思维过程中,不依常规,让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从多方面寻找答案,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探求多样性的结论。培养学生创新求异的思维,要注意把握分寸。有些内容,是不容学生质疑的,它们的答案是唯一的。所以,求异思维应有度,否则,硬要“求异”,轻者会睁着眼睛说瞎话,重者会让他们的思维走向人生常规的对立面。举一个成功进行求异思维的例子:2000年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大多数考生都在举例证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但有一个考生却用一个醒目的题目《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吗?》来与当年的考题唱反调,他有十分的把握认为这个命题是荒谬的,他认为,材料中的四个图案可以得出四种答案,并且都是正确的,是因为标准不同,当把它们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的时候,那就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而不可能出现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情况。这篇文章当年被评为一类卷优秀作文,登在当年的省会报纸上。他的求异思维的突破口就是抓住衡量事物的“标准是不是一致”这个牛鼻子,所以他成功了。

四、写作中,表达方面应注意的问题。1.高考作文的语言要略微华丽一点。

本来,作品的表达可以有多种风格,平实通俗的语言也是应该给予肯定的。但在高考评卷的实践中,语言优美,辞藻华丽的文章还是相对沾光一些。所以,对中学生来说,还是要想办法使自己的文章绚丽多彩一些。一是使用比喻句、排比句,二是使用成语,三是引用名人名言、人生格言、哲理名句、古典诗词、俗语、谚语等,四是古今中外的名人事迹等,给人一个知识广博、读书很多的学子印象,评卷教师是很喜欢的。这些手段不一定都用,运用自己擅长的一两个手段、甚至一个手段就行。比如,在文中使用一两个比喻句、排比句,或使用两三个成语俗语,或引用一两句名言格言,就会马上给文章增添许多亮色,让评卷教师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印象颇好,不由自主就会抬高一个等级。当然,这里的华丽不是堆砌,不是越多越好,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

2.形式创新要有十分的把握。在每年的高考评卷过后,报纸上都会登出一些优秀高考作文,在登出的这些作文中,为了照顾到各类体裁,报社有意识要求提供稿件的教师兼顾到诗歌、戏剧、小说、寓言、童话、文言文等在形式上有些创新的文章,个别诗歌、戏剧、文言文也确实写得很好,但实际上这种体裁的文章在成千上万篇当中只能碰到少数,并且写得都不像样子,想找一篇好的更是挑不出来。虽然登出来的文章看起来还差不多,但那不是百里挑一,是十万里挑一,诗歌难写,戏剧更难写,写文言文更是难上加难,虽然01的话题作文“诚信”出了一篇《赤免之死》的外省满分文章,但至今未见出其右者。况且,国家并不提倡中学生用文言文写作,然而每年都会发现有考生在模仿用文言文写作,弄得不伦不类,得不了高分。所以我建议:没有十分的把握,不要在文章体裁上搞创新,写诗歌、戏剧、文言文成功的不多,评卷教师不是一看到这类新一点的学生作文样式就给高分,一定要有这方面的扎实功底才敢去试一试,一般不要用这几种体裁写作。

五、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1.写字要清楚、大方,尽量做到工整,不潦草,卷面要整洁,这样可以给评卷教师一个好印象,提高你的分数。文中尽量不要写错别字,不会写的字宁可换一种说法去表达,也不要把字写错。虽然《评分标准》上说每3个错别字才扣1分,但如出现3—5个错别字是否只扣1分?肯定不是,评卷教师已经认为你的语文程度不好,过多的错别字只能说明你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表达能力差,影响老师对你的印象,不知不觉中就把分数压低了,从而影响作文的总分。因此,如遇到写不出的字或没有把握的字,最好用另一个字去代替。

2.要尽量避免在文章中使用英语或英语字母。这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尊重和感情问题,作为语文老师,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大力宣传国家的《语言文字法》,尽力引导学生,用规范汉字写作,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在文章中夹杂英文字母或英语句子。国家的《政府工作报告》等正式文件,国家级的《人民日报》等大报,从不滥用英文字母,只有那些水平不高的地方小报和品味不高的生活小报才滥用英文字母。能用汉字表达的地方,偏要用英文字母,应该按错别字对待,评卷中会影响得分。

3.写完文章一定要让学生读一遍,把不通顺的病句改过来,这样评卷教师会认为这个学生挺认真,否则,病句太多,语句不通,表达分一下子就被拉下来了。

4、标题是否有,是否醒目、新颖、有特色,也很重要。评卷中规定,缺少标题扣2分,没有标题说明你的文章缺乏整体感,也说明你写作不认真,这样无形中会影响作文的总分。而不恰当的题目,也会导致失分情况的发生。

以上发言,纯属管见,不当之处,欢迎批评。

郑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高全套 2007-2-26

篇2:名校必备高考语文答卷得失谈

2008届高考语文经验总结

郑州二中08届高三语文组 陈文彬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非常感谢教研室的领导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向大家学习的机会,借这个机会,我代表郑州二中2008届高三语文备课组,把我们高三复习中的一些做法向各位老师、领导做一下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在郑州二中会议室的墙上有一句话“只有完美的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高三语文备课组全体老师在高三复习中分工精细,团结协作,狠抓基本功,每分必争。在“一模”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坚守阵地,合理挖潜,终于在“二模”中完成任务,并在高考中获得突破。08高考二中的语文学科取得了郑州市文科第二名(本科超指标26人,专科超指标17人),理科第四名(本科超指标11人,专科超指标14人),综合第三名的喜人成绩。这个长足的进步,不仅是语文学科自身的历史性突破,更是对年级夺取08年高考全面的胜利的大力支持。

回顾语文复习,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研读《考纲》

进入高三,曾经教过语文的任建民校长就建议我们语文组研读《考纲》,二模后学校在潘山校长领导下,对《考纲》进行闭卷考试,这也是我们二中的一贯作法,让我们对《考纲》有了更深切更透彻的认识,对高三语文复习备考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二、狠抓基本功。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平时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投入明显不够,不说与数学、外语去抢时间,就是保证语文的阵地都很困难,因此,从高一开始,08届语文备课组老师就确定了“立足课本,抓好基本功”的策略,课本知识与高考考点相结合,把课本上的知识以高考题型的模式提炼出来,让学生反复训练。同时,要求学生要有两个本子,一个是读书札记,一个是纠错本。读书札记由语文组统一印制,每页500字,主要是抄录课外读到的名篇、名句,还有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自编的“名言”,要求学生一天一篇短文,一句名言,一点体会,一天一页,字迹工整干净。纠错本是学生自己准备,结合自己实际,可以是考试中失误之处,也可以是别人常见错误,也可以是自己认为应该重点掌握的东西。读书札记是每周五检查一次,纠错本是每次考前检查一次。这两个本子一定要准备,语文老师的检查一定要落实到位。读书札记是把知识由薄到厚,纠错本是把失误由厚到薄。

通过这些积累,使学生练好了字体,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同时,也让他们的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使试卷的基础知识部分,还有阅读部分得分都有所提高。

三、硬性得分一分不失

这一部分主要指试卷中的文言文选择题、文言文翻译、名句名篇,这些题得分点明确,通过平时的训练,完全可以一分不失,共计24分。

(1)文言文部分要求学生熟读课本,掌握课下注释,任意从文中找出一句话,要知道出自哪篇文章,大意是什么。同时,给学生讲解语法知识,结合现代汉语语法,去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现象,由词语在句中的语法位置判断该词的词性,再由词性推断词义。推断词义时可联系以前学过的文言词语,也可联系成语,还有现代汉语中的一些词语。如讲《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势拔五岳掩赤城”一句,其中的“拔”字,由语法可知是谓语动词,然后结合成语“出类拔萃”可知和“出”的意思接近,译为“超出”“突出”。翻译句子时一定要先找出关键字,3分的题找两个关键字,4分的题找3个关键字,反复推敲确定字义,再直 译句子做到字字落实,有不通顺的句子就是有特殊句式,结合现代汉语语法加以调整。

(2)名句句篇这一块是工夫在平时,必背篇目一定要会背,关键句子由老师统一整理,以考题形式印发给学生,容易写错的字加上着重号标示出来。同时,每周都要印发默写名句名篇的小页子,人人过关。经过这一硬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基本上可以做到该得的分一分不失。

四、弹性得分每分必争。

这一部分主要指诗歌鉴赏,散文阅读,语言知识的运用和表达,作文。总体上,高三语文备课组集中备课,由专人开专题讲座。

(1)由我负责诗歌鉴赏。重点讲答题技巧。首先是五看:看题目、看作者、看注释、看意象、看问题,然后答题时题干怎么问,就怎么答,遵循“意象一意境一情感”的思路,每一个答案最终都要落实到情感上。比如:唐代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试简要赏析本诗在行文结构上的特点。该题分值4分,应该先答出行文结构特点“欲抑先扬”,得2分,剩下2分是简要赏析,要答出怎么由褒扬转入贬抑的过程,这个过程最后一定要归结到“诗人对当政者崇佛媚道,不任贤才的讽刺”上。如果没答到主旨上,可能就会扣分,答上了还不放心,可以把一些不成熟的理解附加上去,尽量多得分。做这一类题,中规中矩地答题后,再辅助自己的心得体会,最后辅助的有些词语也许可带来意外之分的。

(2)王建强老师负责“散文阅读”。除了常规训练外,还教学生要遵循“共性十个性”的原则,也就是答每道题都要答出这一类题型的特点,再有针对性地答出该题在文中的要求。比如答文中某句话的作用,承上启下就是它的共性,而承什么,启什么则又是它在文中的个性,这就避免了答题不完整、漏点的现象。同时,坚持“答案就在文中”的思路,要求学生答案来自文中,把文中答题点涉及的重要句子加以整理,再辅助自己的一点点的理解,杜绝脱离文章的随意发挥。这样,答案就考虑到了作者的 思想、出题人的意图、答题人的理解三个方面,就可以争取多得分。

(3)“语言知识的运用和表达”由裴广琴老师负责。这一部分要求学生审清题干要求,要求点也就是得分点,有修辞要求、字数要求等,达不到肯定要扣分的。比如,要求不超过50个字,其实就是40多个字,你觉得20个字就可以解决问题,结果可能就丢了分。同时要求学生这一部分不能留空题,会答要答,不会答想办法也要答,比葫芦画个瓢,不行就比葫芦画葫芦也可以,空题不答肯定没分,答了这一部分基本上不会不给分,多挣一分是一分的。

(4)“作文”由杨铮老师和张鸿雁老师负责。两位老师是我们的领路人,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正是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08届语文才取得优异的成绩。除了讲技巧、印范文、限时作文这些做法外,“三步出线法”有必要提一下。所谓“三步出线法”就是每次作文后,先由学生自评,每组推荐一篇,每班大概六七篇。任课老师从组里推荐的作文中,每班挑出两篇给年级计24篇,再由全组老师集中评阅,选出其中有特点的三篇印发给学生。这三篇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有代表性的。有的文章审题准,有的虽然偏题却可以在行文中补救;有的文章条理清楚,有的虽然结构有点乱,但是设法调换就可以使层次清晰;有的文章内容、结构不分高下,但是卷面书写却使分值相差甚远。这些文章能让学生明白精彩和不足之处的。各班分别以这三篇为样文来讲评作文,讲评作文之前,老师把高考作文的评改思想、各种文体的评改方法、影响得分的几个因素等讲给学生,让学生掌握,讲评时让学生说优点、道不足,给出大致分值,最后由任课老师把组里老师给的分值公布出来,请同学加以对照比较。事实证明,学生站在评卷人的角度来审视作文,很多时候还是很有见地的,同时也明白了什么样的作文可以获得改卷老师的青睐,力求使自己的作文向优秀作文靠近。正是这种做法,使学生在最头疼的作文这一块获得突破,并使整个试卷的分值有了很大的提升。

五、选择题限时完成 按高考实际,语文是1分钟做1分的题,选择题要30分钟,而学生大部分都是20分钟多一点,有的甚至10多分钟就把答案选出来了。选择题里面有两个文段阅读,难度可想而知,有些学生题都没看清,或者选项没看完就下结论,导致失分较多。针对这种情况,硬性要求学生必须30分钟做完选择题,不能提前,力求一遍成功,做完后涂在卡上决不回看更改。经过这样的训练,到高考冲刺时,大部分学生选择题可以做对8个,有的甚至全对。这就保证了总分的提升。

以上是我们郑州二中08届高三语文组在复习备考中的一些做法,很多还处于尝试阶段,不足之处,恳请各位同行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郑州二中08届高三语文组在复习备考中得到了兄弟学校的有力帮助,同时,教研室朱老师和高老师也在冲刺阶段亲临学校指导,在此,对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上一篇:学校保密工作承诺书下一篇:党员民主主评议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