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回经济仲裁申请书

2024-05-24

撤回经济仲裁申请书(精选6篇)

篇1:撤回经济仲裁申请书

申请人:张永胜,男、出生于:xxxx年07月30日、

住址: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百园路1号2号楼3单元103号

被申请人:张永利、男、出身于:xxxx年08月08日

原起诉案由:父母遗留财产纠纷案

我于xxxx年月日向贵院起诉张永利财产纠纷案

现因被申请人张永利经法院查明,并无隐瞒财产行为,并达成财产分配协议,现决定撤回起诉,请贵院予以办理为盼!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篇2:撤回经济仲裁申请书

申请人于月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的仲裁申请,现提出撤回。

撤回仲裁申请理由:

此致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申请人:

年月日

注:1.申请人系自然人的,应写明姓名;申请人系法人或其它组织的,应写明名称,并加盖公章。

篇3:对临时仲裁制度的经济分析

(一)临时仲裁的基本内涵

临时仲裁原本是仲裁的一种初期形态,出现时间要早于机构仲裁,一般认为临时仲裁无需通过常设仲裁机构,当事人为了解决特殊的商事纠纷,通过仲裁协议选取仲裁员,临时组成仲裁庭以解决争议,当争议解决后即解散仲裁庭。仲裁制度的核心是当事人意思自治,仲裁的基础是当事人合意,仲裁协议对仲裁制度起到基石作用。在临时仲裁中,当事人意思自治是首要原则,仲裁当事人可以通过协议对仲裁事项进行全面的约定和管理,这种高度的自主性正是临时仲裁的最大优点。

(二)临时仲裁的主要特点

临时仲裁的高度自主性使得临时仲裁在某些方面体现出一些独特的特点,主要体现为灵活性、温和性和经济高效性。

首先,由于临时仲裁中的仲裁当事人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协商来决定仲裁事项,使得临时仲裁具有了极大的灵活性。而机构仲裁受制于固定的仲裁程序与规则,仲裁当事人在仲裁的各个环节并没有什么变通的空间。

其次,临时仲裁主要基于仲裁当事人的协意思自治而进行,所以双方当事人之间必须相互信任,通过协商来推动仲裁的进行。这就使得临时仲裁会在一种温和友好的氛围中解决纠纷,这种柔和的解决方式也有利于商事仲裁的双方当事人继续进行商事往来,避免因对抗导致当事人关系破裂。

最后,由于临时仲裁只需要当事人的协议就可以进行,纠纷解决后旋即解散仲裁庭,从头到尾都无需仲裁机构的参与,所以免去了常设仲裁机构的各项开支和当事人所应缴纳的各项费用,临时仲裁无论是运行成本还是仲裁成本比机构仲裁更低。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临时仲裁还具有更高的解决纠纷的效率,临时仲裁的各类事项和程序都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决定,中间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按当事人的需求简化,从而缩短仲裁所需时间。

二、临时仲裁制度进行经济分析的可行性

经济分析中有一最重要的初始条件假设,一个是理性人假设。理性人的假设最初来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所谓理性人,就是了解自己的偏好和目标,懂得计算成本和收益并追求最大利益的人。理性人假设是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在法律活动中人们并不是追求虚幻的公平正义,反而总是在不断地对法律的各个环节进行着成本与收益的计算。

法律规则下的行为主体和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主体具有相同的行为模式,即都符合“理性人”的行为模式。商事主体在选择纠纷解决的方式的时候,会对自己的利益追求有着明确的理解,并且会通过对法律救济程序的选择进行成本收益的计算,选取最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救济方式。所以,如果临时仲裁制度相比其它救济手段更能有效实现当事人的权益,那么当事人就会选择这种解纷方式。

三、对临时仲裁的经济分析

关于我国是否应该建立临时仲裁制度的争论由来已久,我国学界对于临时仲裁问题相关的研究大多以概念分析为主,本文认为根据临时仲裁独有的特点,对临时仲裁制度进行经济分析更有助于澄清“是否应该建立临时仲裁制度”这一问题。

(一)交易成本分析

社会交易成本理论是科斯提出的,所谓社会交易成本指的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人们通过自愿交换实施经济行为所支付的成本。”[1]科斯定理认为,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无论初始权利如何配置都不会影响权利通过市场交易行为达到最佳配置,即法律规定不会影响权利的最佳实现———“只要交易是公开的,只要没有发现强制和欺骗,并且在这种交易上达成一致,那么,这种交易就属于有效的”[2]。在现实中不存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根据科斯定理可知导致不同社会运行效率的原因正是来自于法律制度对初始权利的分配,所以不同的制度之间才会有优劣之分。运用交易成本的相关理论,我们可以对临时仲裁制度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临时仲裁更能节约交易成本,因为相比机构仲裁,临时仲裁完全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而启动。只要当事人达成了相关协议临时仲裁可以随时启动,当事人无需事前预先在合同中注明仲裁的相关条款,节约了当事人订立合同时的事先注意成本。另一方面,许多选择使用临时仲裁解决纠纷的案件都是案情较为简单,标的数额不大的案件,相比运用机构仲裁或者诉讼来解决纠纷,临时仲裁更能节省解决纠纷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由于在不同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下,会产生不同的交易成本,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实用使得交易成本最小化的法律,所以如果运用机构仲裁或诉讼解决纠纷的成本高于当事人的预期可得利益,当事人又没有其他救济途径选择,那么当事人就会选择放弃争取该利益,这类型的纠纷就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权利就应该让于那些能够最具生产性地使用权利并有激励他们这样使用的动力的人,而且要发现和维持这种权利分配,就应该通过法律的清楚规定,通过使权利让渡的法律要求不太繁重,而使权利让渡的成本比较低。”[3]商事活动的主体作为仲裁活动的当事人,对仲裁的自主权是最珍视的,将选择临时仲裁的权利分配给真正参加商事活动的主体,并不会削弱机构仲裁的作用,因为二者面向的对象并不重合。当事人选择使用临时仲裁,往往是在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目的是用较低成本灵活快速地解决纠纷。如果赋予了商事活动主体这项权利,他们就会更加积极地运用临时仲裁去解决纠纷,许多平时难以由机构仲裁或诉讼解决的纠纷也能得到解决,当事人也不会因为仲裁或诉讼成本过高而放弃自己的权利。

(二)成本效益分析

在法律世界中,人们的关系是通过权利和义务来确定的,享受权利需要以支付一定成本作为代价,履行义务本身也是一种成本。所以,如果将法律规则体系类比成市场价格体系,系统的法律规则体系就构成了不同行为的隐含成本。法律主体作为一个理性人,在进行法律活动的时候总是在对法律成本和法律收益进行权衡,法律收益减去法律成本得到的就是法律效益。所谓法律效益,就是指通过立法、司法、执法和手法过程中对法律权利资源的最优配置,除去各种成本耗费后,进而实现法律资源使用价值在质上的极优化程度和量上的极大话程度及其所得到的综合效果。[4]

建立临时仲裁制度有利于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形成法律救济的竞争市场。当事人在遇到纠纷的时候,可以选择多种途径救济自己的权利,包括和解、仲裁、调节和诉讼等。这些救济方式的功能、目标以及运作成本各有不同,不同的救济方式之间具有一定的竞争关系,可以相互替代。当事人作为理性人,总是会选择使得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救济方式。就仲裁而言,临时仲裁突显的是当事人的自主性和程序的灵活性,以其较高的解纷效率和较低的资源消耗而受到当事人的青睐。由于临时仲裁在自主性和经济性方面具有优势,这种优势将会迫使仲裁机构完善自己的仲裁程序和提升自己的救济质量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使得临时仲裁和机构仲裁之间既有竞争关系,又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互补。这种竞争———互补的关系可以覆盖更加广泛的社会纠纷类型,并且可以从总体上降低救济的成本,提高救济的效益。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内容急剧膨胀,社会形态和现象日益复杂,法律的修改和制定往往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如何应对这种新形势是我国法律实践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临时仲裁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体现了法律适用的弹性,既赋予了市场主体充分的自主权,又弥补了立法滞后的不足,降低了法律实施的成本,维护了社会和市场的稳定。

参考文献

[1]理查德.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M].蒋兆康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391.

[2]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M].平新乔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137.

[3]R.H.科斯.生产的制度结构[J].银温泉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2:56-57.

篇4:撤回经济仲裁申请书

关键词:本国优先权;撤回;公平;取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下称“专利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下称“本国优先权”)。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下称“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规定,申请人在一件专利申请中,可以要求一项或者多项优先权;申请人要求本国优先权的,其在先申请自后一申请提出之日起即视为撤回。也就是说,如果申请在提出一件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时要求了本国在先申请的优先权,那么,在先申请自本申请提出之日起就视为撤回,即在先申请就不再有公开或授权的机会。

一、本国优先权的在先申请撤回制度的目的

1.避免重复授权

根据《专利法》第九条规定,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但是,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先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尚未终止,且申请人声明放弃该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可以授予发明专利权。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因此,当申请人要求本国优先权时,其在先申请如果不自后一申请提出之日起视为撤回,则会造成该在先申请与本申请同时被授予专利权的情况出现,这与专利法第九条不符。

但是,重复授权比较的对象是权利要求,如果在先申请与在后申请的权利要求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相同,则不存在重复授权的情形。

2.节约审查成本

当申请人要求本国优先权时,其在先申请自后一申请提出之日起视为撤回,撤回之后将不再进行进一步的审查程序,从而可以避免对同样内容的发明进行重复审查,以节约审查成本。

二、本国优先权的在先申请撤回制度的问题

1.公平性

《专利法》第二十九条同时规定,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或者自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下称“外国优先权”)。

但是,在《实施细则》中并未规定外国优先权的在先申请撤回(当然,我国也无法对外国的在先申请做出撤回要求),并且例如美国等大多数国家在其专利法中也没有规定在要求本国优先权时在先申请必须撤回。

因此,我国对于本国优先权采用了比外国优先权更为严格的条件,这对于本国申请人来说是一种不公平的待遇,可能会对本国申请人获得专利权带来不利的影响。例如,当在后申请的权利要求中改变、增加、或减少了一个技术特征,并且该技术特征未记载在在先申请中时,如果在在先申请和在后申请之间公开了一份公开了在后申请部分特征或全部特征的现有技术,则由于在后申请不能享有在先申请的优先权,即在后申请的申请日是其实际申请日,而不是在先申请的申请日(即优先权日),则该现有技术就可以破坏在后申请的新颖性或创造性,从而会导致本来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能够被授予专利权的发明不能获得专利权;再例如,当在先申请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提交相同主题的在后申请,要求享有在先申请的优先权时,如果在后申请是在国内提交的,根据《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规定,则在先申请会被视为撤回,而如果在后申请是向国际局提交的PCT(专利合作条约)申请,则由于PCT制度中并未要求在先申请撤回,因此其在先申请并不会被撤回,而当PCT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后,在先申请也同时存在,这就造成了申请途径不同,结果也不同的不公平现象。

2.合法性

《专利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也就是说,《专利法》规定只要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就可以享有优先权。但是,《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却规定,提出后一申请时,在先申请的主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为要求本国优先权的基础:(一)已经要求外国优先权或者本国优先权的;(二)已经被授予专利权的;(三)属于按照规定提出的分案申请的。并且规定,申请人要求本国优先权的,其在先申请自后一申请提出之日起即视为撤回。也就是说,《实施细则》给本国优先权设定了一些在《专利法》中所没有的限制条件。

这里要注意的是,《专利法》是1984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并三次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修正;《实施细则》是2001年6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6号公布,并两次作出修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也就是说,当行政法规与法律相抵触时,以法律为准。因此,当《实施细则》的条款与《专利法》的条款相抵触时,应当以《专利法》的条款为准。

因此,《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中规定的限制条件,例如“申请人要求本国优先权的,其在先申请自后一申请提出之日起即视为撤回”,其是否合法也是需要进一步论证的问题。

三、本国优先权的在先申请撤回制度的建议

因此,由于不公平待遇等,建议取消《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中“申请人要求本国优先权的,其在先申请自后一申请提出之日起即视为撤回”的规定。

对于在先申请的重复授权问题,可以通过《专利法》第九条中“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来限制。例如,当在前申请获得授权后,如果在前申请的权利要求与授权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相同,则可以采用专利法第九条要求申请人放弃或进行修改,以避免重复授权。

在审查成本上,由于审查成本对于公平待遇来说是个次要因素,可以不作考虑,并且在审查成本上,也可以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内部的资源共享或电子化平台来节约一定的审查成本。

综上,笔者认为,在我国专利制度上,可以取消《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中“申请人要求本国优先权的,其在先申请自后一申请提出之日起即视为撤回”的规定,以对我国专利申请人更加公平,并且更有利于我国专利事业的发展。

篇5:撤回仲裁申请书范本

住址: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百园路1号2号楼3单元103号

被申请人:张永利、男、出身于:____年08月08日

原起诉案由:父母遗留财产纠纷案

我于____年 月 日向贵院起诉张永利财产纠纷案

现因被申请人张永利经法院查明,并无隐瞒财产行为,并达成财产分配协议,现决定撤回起诉,请贵院予以办理为盼!

此致

沙湾县人民法院

申请人:

篇6:撤回仲裁请求申请书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联系电话:

被申请人:北京YY有限公司(以下简称“YY公司)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 联系电话:

申请撤销事项:请求人民法院依法撤销XX仲裁委员会(2006)京仲裁字第08XX号裁决书。

申请人中扶公司因不服XX仲裁委员会(2006)京仲裁字第08XX号裁决,请求人民法院依法撤销该裁决。

事实和理由如下:

一、XX仲裁委员会(2006)京仲裁字第08XX号裁决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

首先,XX仲裁委员会没有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申请人,程序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33条规定:“仲裁庭组成后,仲裁委员会应当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

另,XX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第19条规定:“自仲裁庭组成之日起5日内,本会将组庭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

2006年3月28日XX仲裁委员会受理申请人仲裁案件后,申请人代理人陈律师多次询问仲裁庭组成情况,XX市仲裁委员会不告知,申请人直到2006年5月24日开庭时才知道仲裁庭组成人员姓名,领到裁决书时才知道仲裁庭早在2006年4月份即组成。

仲裁庭组成后,XX市仲裁委员会连口头通知也没有,更别说书面通知申请人仲裁庭组成情况。

由于XX仲裁委员没有向申请人通知仲裁庭组成人员基本情况,也没有依据XX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第20条披露仲裁员信息,导致申请人对仲裁庭组成人员专业背景、执业经验、执业操守、仲裁员独立性等情况一无所知,进而导致申请人不能有效行使回避申请权,不能根据仲裁员专业背景、执业经验通俗易懂的答辩和辩论,严重影响申请人庭审效果。

其次,XX市仲裁委员会提前不到半天时间通知申请人开庭,程序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41条规定:“仲裁委员会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开庭日期通知双方当事人。

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请求延期开庭。

是否延期,由仲裁庭决定。

XX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第27条第1项规定:“仲裁庭应当在开庭10日前将开庭日期通知当事人;经双方当事人商仲裁庭同意,可以提前开庭。

当事人有正当理由请求延期开庭的, 应当在开庭5日前提出;是否延期, 由仲裁庭决定”。

本案2006年5月24日上午9点开庭,申请人2006年5月23日下午5点才接到XX仲裁委秘书的电话通知,申请人代理人陈律师当即提出根据仲裁规则应该提前10天通知开庭,仲裁委秘书表示歉意说,由于工作忙忘了提前10天通知我方了。

第二天庭审时申请人代理人陈律师对开庭通知再次提出异议并提出延期开庭申请,但是仲裁庭没有受理异议,庭审照常进行,由于申请人只有不到半天时间准备开庭,致使申请人庭审质证和辩论限于被动,申请人庭审效果很差。

就本次仲裁而言,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这是XX仲裁委违反仲裁规则所致。

XX仲裁委上述做法同样违反了XX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第23条第3项规定:“无论采取何种审理方式,仲裁庭均应当公平、公正地对待双方当事人,给予双方当事人陈述和辩论的合理机会”。

第三,XX仲裁委裁决超期,违反仲裁程序。

XX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第40条规定:“仲裁庭应当自组庭之日起四个月(不包括鉴定期间)内作出裁决。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首席仲裁员提请秘书长批准,可以适当延长。

本案2006年4月27日仲裁庭组成,根据上述规则应该在2006年8月27日之前做出裁决,如果不能在8月27日之前做出裁决,那么应该在8月27日之前由首席仲裁员提请秘书长批准延期。

可是一直到9月29日仲裁庭才报秘书长批准延期。

也就是说仲裁庭实际延期一个多月后才报秘书长批准延期,这明显违背了仲裁规则。

二、XX仲裁委员会(2006)京仲裁字第08XX号裁决第3项第2部分“申请人向被申请人支付饲料车间屋面板和现场存料款180000元”超越仲裁范围。

首先,现场存料没有任何合格证、进场证明,也未经过申请人或监理方的检验,该材料并不是用于履行该专业分包合同,其现场存放的材料只不过是占用申请人的场地而已。

该材料至今由被申请人派人看管,也就是说该材料所有权是被申请人的,至今实际控制权也是被申请人的,而且该材料是动产,被申请人随时可以将材料移到其他工地施工,申请人未实际取得现场存料使用权或所有权,又怎能为此付出对价呢?因此,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约定的仲裁范围显然不包括属于被申请人所有并且至今由被申请人实际控制的现场存料折价返还。

其次,仲裁庭的裁决超出了当事人的请求范围。

被申请人的反请求并没有提出对于饲料车间屋面板和现场存料折价返还的请求,而仲裁庭却对此做出了裁决。

第三,仲裁庭酌情确定的饲料车间屋面板和现场存料价值180000元没有任何依据。

三、XX仲裁委员会(2006)京仲裁字第08XX号裁决在实体处理上严重违法。

仲裁庭认定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签订的专业分包合同有效,并且认定被申请人在工期和工程质量上违约,但是仲裁庭对于该合同约定的如果被申请人违约,只能按已合格工程60%结算工程款的违约责任弃而不用。

仲裁庭的`做法显然违背我国《合同法》有关规定,也导致申请人几十万元人民币损失。

综上所述,XX仲裁委员会(2006)京仲裁字第08XX号裁决程序违法,实体处理也违法,为维护申请人合法权益,特申请贵院依法撤销该裁决。

此致

XX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申请人:

年 月 日

上一篇:小学数学思维训练论文下一篇:新塘乡职称考核总结(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