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政策探索

2024-07-03

环保政策探索(精选6篇)

篇1:环保政策探索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而要做好环境保护的具体工作,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那就是要充分利用价值规律,要发挥竞争规律的作用,要支持资源的优化配置.1、组织措施 主要是建立环境保护的管理机构和监测体系。

2、经济手段 三废处理设施、除尘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噪声防止设施;绿化;放射性保护;环境监测设施;复垦造田等。投资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新建及改扩建项目的工程基建投资;主管部门和企业自筹资金;排污回扣费,即环保补助资金。

3、环保资金来源的政策性措施 为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制定了《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关于工矿企业治理“三废”污染开展综合利用产品利润捉留办法的逼知》、《关于环境保护资金渠道的规定的通知》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保证了环境保护与治理经费有一个重要来源。一些省、市、区也制定了相应的法规,《纲要》强调,要实行强有力的环保措施:一是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和各部门主要领导是本辖区和本系统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对环境保护主要任务和指标实行目标管理,定期进行考核,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根据生态环境的要求,进行产品和工业区的设计与改造,制订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三是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各级政府要将环境保护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年增加,加大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环保试点示范及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四是加强环境保护监管。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健全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防止特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重点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强制淘汰、限期治理、环境标识和认证制度。五是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重大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公示等形式,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六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进一步提高环保装备技术水平。建立和完善污染治理设施投融资机制,鼓励各种社会资金投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七是扩大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先进环保技术与管理经验。参与国际公约和有关贸易与环境谈判,履行相应国际义务,维护国家环境与发展权益

篇2:环保政策探索

(2016-2020年)

节能环保产业是极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对于推动我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加速推进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以提升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制造及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装备、产品、服务为主线,以昌九一体化及赣南原中央苏区振兴为着力点,强化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培育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实现我省节能环保产业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企业主体和创新驱动。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构建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增强技术装备和产品创新能力,突破一批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共性技术,加快推进我省特色领域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坚持龙头引领和产业集聚。积极培育节能环保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业内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形成工艺、产品上下游合理延伸和有效衔接,打造具有我省优势和特色的产业集群。

坚持政策引导和应用引领。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按照节能环保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应用引领,引导企业应用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涵盖装备制造、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

——规模明显壮大。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之一。

——集聚度明显提升。重点培育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节能环保产品生产产业集群、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等3大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竞争力明显增强。建成节能家电、高效照明、环境污染治理等10大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培育3个年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30个过10亿元的节能环保企业或企业集团。

四、重点任务

围绕三大产业集群,建设十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打造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突破一批节能环保产业关键技术,壮大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产业。

(一)培育三大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推动全省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发展、规模发展,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着力建设三大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强化南昌在节能锅炉窑炉、高效电机及拖动设备、水污染治理设备等领域的产业优势,将南昌打造为全省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的核心增长极。以“昌九一体化”、“昌抚一体化”为纽带,依托九江、抚州在锅炉配件、高效节能电气器材、输变电设备等领域产业基础,鼓励强强联合、共同发展。支持新余围绕螺杆膨胀机、鹰潭围绕智能水表进行产业布局。引进国内外优势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企业入住或联合开发先进设备,做大集群产业规模,培育龙头骨干制造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形成国内有影响力的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节能环保产品生产产业集群。围绕节能家电、半导体照明、环境污染治理材料等节能环保产品生产,以专业化为特色,以大规模、高品质为发展方向,打造节能环保产品生产产业集群。以南昌、九江和景德镇为重点,依托华意压缩、海立电器、奥克斯空调、志高空调等骨干企业,打造节能家电产业集群;以南昌、吉安为重点,依托晶能光电、联创光电、晶和照明、木林森等骨干企业,打造半导体照明产业集群;以萍乡为重点,依托中天化工、格丰科材等骨干企业,打造环保材料产业集群。

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围绕大宗工业固废、废旧家电、报废汽车、再生金属等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领域,提升回收工艺技术水平,引导企业通过整合、并购扩大规模,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培育资源综合利用龙头骨干企业。支持赣州重点发展稀土尾矿、钨尾矿资源回收综合利用产业;支持新余、贵溪和丰城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重点发展再生钢铁、再生铜、再生铝、废旧家电、报废汽车等的拆解、冶炼和利用产业;支持上饶重点发展再生铜产业。鼓励利用粉煤灰、钢渣、采矿废石生产水泥、免烧砖等绿色建材,推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

(二)建成十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依托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基础,培育或引进一批核心技术成熟可靠、市场占有率高的节能环保龙头企业和配套能力强的综合服务企业,建设一批区位优势突出、集中度高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到2020年,重点建设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螺杆膨胀机产业基地、节能家电产业基地、高效节能电机产业基地、环保锅炉产业基地、水污染治理设备产业基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材料产业基地、节水监测仪表产业基地、废旧家电和汽车回收产业基地、再生铜产业基地等十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形成产业集群的强有力载体。

围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新余高新区建设螺杆膨胀机产业基地,依托南昌高新区建设高效节能电机产业基地,依托进贤工业新区建设环保锅炉产业基地、依托长堎开发区建设水污染治理设备产业基地、依托鹰潭高新区建设节水监测仪表产业基地。

围绕节能环保产品生产产业集群,依托南昌高新区、井冈山经开区建设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依托景德镇高新区、南昌经开区、九江经开区建设节能家电产业基地,依托萍乡经开区建设重金属污染治理材料产业基地。

围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依托赣州高新区、章贡经开区、丰城高新区打造废旧家电、汽车回收和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产业基地,依托上饶经开区打造再生铜产业基地。

(三)打造节能环保骨干企业

依托南昌大学国家硅基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江西省水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华电螺杆膨胀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的研发优势,将晶能光电、泰豪科技、三川水表、江西华电等打造为创新引领的行业龙头。支持华意压缩、格林美、和丰铜业等规模大、带动作用明显的生产企业,采取联合、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培育融研发、设计、制造、服务于一体,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具备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出口能力的节能环保龙头企业。力争将华意压缩、奥克斯空调、晶能光电等基础好、成长潜力大的企业打造成百亿企业。选择行业内独具特色、市场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培育一批研发精深化、产品特色化、业态新型化的“专精特新”企业,形成龙头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分工协作、专业互补的产业体系。

(四)突破节能环保产业关键技术

围绕制约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和装备,在节煤、节电、余热回收利用、农村水污染治理、大气雾霾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等领域加大研发和示范力度,加快节能环保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过程,提升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发展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重大装备与产品。

节能技术:组织开发新型高效换热器、膜法富氧燃烧技术及装备、预烧成窑炉技术及装备、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冷热电联供的分布式能源技术及装置、直线驱动流体技术装备、特大功率高压变频技术设备、高效空压机、螺杆膨胀机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空气源低温热泵供暖技术等。

环保技术:组织开发燃煤烟气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工业锅炉组合污染物高效脱除技术、柴油车废气净化技术及装备、高浓度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关键技术、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技术、动态膜过滤技术、生活垃圾智能分选技术及装备、土壤修复技术、污泥处置技术、重金属脱除技术、养殖废水成套处理技术等。

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组织开展低品位共伴生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全尾矿废石骨料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制备技术、大宗工业固废生产绿色建材技术、废旧有色金属机械化拆解技术及装备、废橡胶新型环保再生技术及装备、废家电拆解成套技术及设备、报废汽车整体破碎技术等。

(五)壮大节能环保服务产业

落实支持合同能源管理的优惠政策,鼓励节能效益分享、节能量保证及融资租赁等业务模式推广,壮大专业节能服务公司规模。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能源审计和“节能医生”诊断等专业服务,探索节能量交易等市场化节能机制。鼓励环保服务总承包和环境治理特许经营(BOT),做大做强环境影响评价、第三方污染检测等专业技术服务机构。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

加强工信、发改、环保、财政、科技等部门的协调,形成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合力。建立和完善节能环保产业统计体系,纳入政府统计制度,为相关决策提供统计依据。

(二)落实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

落实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土地、税收、价格等优惠政策,加大各级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投入。推动节能环保领域PPP项目,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及外资进入节能环保领域。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将特许经营权等纳入贷款抵(质)押担保物范围。支持节能环保企业通过新三板、众筹等证券市场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短期融券、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

(三)推进制度创新,完善运营机制

加强节能环保制度创新,建立节能市场化机制。实施主要终端用能产品能效“领跑者”制度,扩大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城市范围。制定强制回收产品和包装物目录,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者落实废弃产品回收、处理等责任。采取政府建网、企业建厂等方式,鼓励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市场化建设和运营。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建立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政策体系。加快建设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形成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的节能减排市场机制。

(四)加强节能环保标准建设,严格节能环保执法

加快制(修)订节能环保标准,逐步提高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和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完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强化总量控制和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控制。严格节能环保执法,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依法加大对环境污染犯罪的惩处力度。认真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加强对节能环保标准、认证标识、政策措施等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五)推动产学研结合,提升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牵头承担节能环保科技计划项目。依托骨干企业建设一批节能环保工程中心,发展一批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平台。建立节能环保科技服务平台。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开展节能环保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瞄准未来技术发展制高点,提前部署一批节能环保技术开发。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支持节能环保成套设备及配套设备、关键共性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筛选一批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节能环保装备,扩大推广应用。

(六)加强宣传力度,引导市场消费

篇3:环保政策探索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我国环保产业的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均具有较为鲜明的特征。

环保产业的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

产业政策是国家为了促进产业发展所制定的一种措施, 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发挥市场机制、充分调节市场供求结构的前提下, 干预市场调节过程, 以推动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环保产业的产业政策, 是指以引导和规范环保产业发展为主要目的的行动准则, 如法律法规等。国内外环保产业的发展历程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 就是需通过政府制定并有效实施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来引导和推动其发展。

1.环保产业的产业政策制定

为了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等八个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的意见》, 在宏观指导、推动技术创新、规范市场、建立完善的环保产业发展机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 作了详细规定。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指出:积极发展环保产业要加强政策扶持和市场监管, 打破地方和行业保护, 促进公平竞争,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保产业的发展。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为“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排放量、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制定了约束性指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任务。

为了确保“十一五”期间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进度与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进度同步, 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2009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盲目扩张;加快环保产业技术开发和推广, 攻克一批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难关;重点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着力抓好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在这一文件的指导下, 有关部门制定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就如何控制增量, 调整和优化结构;全面实施重点工程;开发创新模式,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责任, 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这些规定为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实现节能减排任务提供了具体的指南。

2.环保产业的产业政策实施

环保产业的产业政策不仅在政府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得以确认, 而且在实施过程中得以确保实现。国家已按照产业政策的要求实施了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优惠措施, 如对有发展潜力的环保产业实施债转股、低税率优惠, 对国家重点扶持的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减免税等。

据不完全统计, 自改革开放以来, 全国制定了环保产业政策约200项, 在这些政策的指引和推动下, 环保产业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2008年上半年, 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674万吨, 同比下降2.48%;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213万吨, 同比下降3.96%;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678万吨/日。“十一五”期间, 环保产业可保持年均15%~17%的增长速度。2010年环保产业的年收入总值预计将达8800~10000亿元左右, 其中资源综合利用产值6600亿元、环保装备产值1200亿元、环境服务产值1000亿元。由此可见, 实施环保产业政策对促进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手段很多:一是间接诱导手段, 包括财政、税收、金融、价格、政府采购等;二是直接管制手段, 包括鼓励、允许、限制、禁止等;三是行政、信息指导手段, 包括经济展望、劝告、提供其他信息等。这些手段在保障产业政策有效实施的同时, 还促进了竞争政策的实施, 尤其是在技术研发、国际贸易、教育、中小企业及环保产业等领域。我国环保产业的弱势地位及其市场供需的紧张状况, 决定了亟需国家以政府的力量对环保产业进行政策性扶持, 如通过完善配套法律来维护市场秩序;强化产权约束, 建立责任制度, 全方位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制度安排, 实行经济激励, 扩大融资渠道;优化产业结构, 加大技术开发力度,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培育环保产业的市场基础和市场机制, 等等。

环保产业的竞争政策制定和实施

竞争政策是旨在确保市场竞争不以妨害社会的方式受到限制的政策和法律, 其核心目标是通过保护和促进市场竞争, 确保竞争机制在相关市场发挥作用,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增加消费者的福利。竞争政策以竞争性法为中心, 其外延包括竞争性法律法规、含有竞争规则的部门法规, 或其他由政府所采取的强化市场竞争的政策措施。在各国, 反垄断法向来被认为是竞争政策的核心, 其制度基石为竞争政策, 一旦生效, 会对一国的竞争政策起牵引和固化的作用。

1.环保产业的竞争政策制定

市场与竞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市场为竞争的实现提供场所和前提条件, 竞争的过程和结果也只有在市场上才能得到体现和验证, 因此市场经济的竞争, 实质上就是市场的竞争。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越大, 竞争政策的作用就越强。市场能否形成有效竞争, 怎样形成有效竞争, 与竞争政策息息相关。

为了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 在融资、信贷、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反垄断法在制定过程中也充分考虑到对环保产业的支持, 对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业达成垄断协议以“明示豁免模式”给予保护。

与其他产业不同, 环保产业 (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 的进入门槛高, 其发展一直处于政府垄断经营状态。正是由于环保产业的市场机制未真正形成, 因此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这一产业特点的竞争政策, 政策和立法对环保产业的竞争结构和竞争机制关注得也较少。这无论是在国务院颁布的《关于积极发展环保产业的若干意见》, 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的意见》, 还是在为了促进环保产业发展而制定的具体法规, 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 “竞争”一词较少被提及。

事实上, 现阶段由于环保产业的市场未完全建立, 竞争无法充分展开, 因此以保护和促进市场竞争为中心的竞争政策在该产业中发生了重心移转———从保护和促进竞争, 向培育和发展环保多元化投资主体以完善环保产业市场、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的方向移转, 为竞争机制在环保产业发挥作用提供基础条件。当然, 这种转移是由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所决定的, 也会随其发展而发生竞争政策重心的再次移转。由于竞争政策的核心是排除市场竞争障碍, 恢复或培育适合竞争的市场, 而当市场本身无法形成时, 竞争政策就很难实施和发挥作用。因而, 此时环保产业竞争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就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对产业政策的依赖。目前, 环保产业要完成的工作重点不在于市场竞争的规制, 而在于市场本身的培育。

2.环保产业的竞争政策实施

竞争政策是国家基于一定的经济目的特别是一定的产业目的而对市场竞争作出的干预。竞争政策的实施需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产业发展, 而环保产业目前实施竞争政策的重点是培育和完善市场, 所以环保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正在为促进竞争政策的实施创造基础条件。例如,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环保总局在《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中规定:“国家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的方向是, 改革价格体制和管理体制, 鼓励各类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投资和经营, 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投融资及运营管理,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 形成开放式、竞争性的建设运营格局。”实施竞争政策还需通过法律法规来排除市场障碍, 恢复和培育适合竞争的市场。为此, 除反垄断法之外, 《意见》还规定:“清理行政性壁垒和地区分割障碍, 为国内外投资者投资、经营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目前, 我国的环保产业主要是通过运用私益的手段来达到实现公益的目的, 其产业本身先天所固有的私益和公益的基本对立仅通过市场是难以有效解决的, 而且产业本身的性质也决定了其具有投资大、周期长、回报率低、效益物化困难等特点, 这些都决定了政府作为公益的代表必须有效介入其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但是, 在这方面政府的主要职能体现在营造市场、制定市场规则和规范市场等, 政府的职责主要是通过鼓励和引导多元社会资本参与和介入环保产业, 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环保产业结构, 从而为实施环保产业竞争政策提供基础条件。

环保产业的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协调互动

虽然环保产业的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出自不同的部门, 但是在环保产业发展的现阶段, 两者的冲突较少, 而更多地体现为两者的协调。如为了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政府在促进环保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 建立了支撑环保产业的经济激励政策和法律制度体系, 在产业技术、金融信贷、财政税收等方面制定了优惠措施。这些产业政策的实施, 为建立和完善环保产业市场, 为环保产品与传统产品进行竞争创造了基础条件, 有利于环保产业的竞争政策顺利实施。

实施环保产业的竞争政策有益于其产业政策的实施, 并与产业政策共同发挥作用, 从而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如反垄断法规定, 对于企业达成的节能环保垄断协议给予反垄断法豁免, 这既是反垄断法对环保产业的鼓励和支持, 也是环保产业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相互协调的直接反映。另外, 反垄断法对一些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环保企业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竞争对手的行为予以规制, 也为环保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自由竞争、公平竞争的环境, 维护了环保产业的产业政策。

任何产业政策都会导致市场现存结构的改变, 影响市场竞争。当前, 在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中, 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都是不可或缺的。随着环保产业的市场化、私营化趋势加强, 由于大多数环保企业仍具有较高的垄断性, 因此这些企业可能会采用不正当手段谋求垄断利润。在此情况下, 优先选择竞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产业政策在实施中被滥用的情形发生。

篇4:政策、技术、环保、船东

中国拟出台海运发展战略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在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江海航运物流发展论坛”上透露,中国将出台海运发展战略,其中包括建设现代海运船队、完善港口功能、发展现代航运

服务业等八大专项内容,最终实现海运强国的目标。??????他还透露,未来中国海运发展的思路是形成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绿色的海运服务体系,拥有现代化的海运船队,建设覆盖全球的服务网络,大幅提升港口的重要枢纽作用,并基本形成现代化的海上交通安全和救助系统,增强对国家经济安全运行的运输保障能力。

我国将建深海基地

两年后,我国将成为继俄罗斯、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深海技术支撑基地的国家。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日前证实,其报送的《国家深海基地总体规划方案》已得到国家海洋局批复。根据国家海洋局的要求,深海基地建设将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组织实施。该基地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包括深潜器和母船停靠码头在内的一期工程建设,初步满足业务化运行要求。届时,“向阳红09”号试验母船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在深海基地“安家落户”。

我国深海基地位于青岛即墨市,主要用于深海和大洋资源的勘探、调查、深海观测,深海大型装备的维护、设备改造,对“蛟龙”号的维护、维修、保障,以及对潜航员的选拔、培训和管理等。深海基地总规划用地26公顷,用海62.7公顷,建设内容包括综合科研办公区、维修保障区、码头作业区、学术交流与科普教育区、港口导航及大洋通信岸台天线区、VHF水声通信设施区、科研仪器试验区和生活服务区8个功能分区。深海基地管理中心透露,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为4.95亿元。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7月1日起开征

为了保护我国海洋环境,促进海洋运输业持续健康发展,2012年7月1日零时起,货物所有人或其代理人在向海事管理机构办理污染危害性货物申报时,由海事管理机构按照船舶卸载持久性油类物质的数量及相关征收标准征收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的征收范围包括在我国管辖水域内接收从海上运输持久性油类物质(包括原油、燃料油、重柴油、润滑油等持久性烃类矿物油)的货物所有人或其代理人,应当按照相关要求缴纳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征收标准为每吨持久性油类物质0.3元,对于在我国管辖水域内接收从海上运输的非持久性油类物质,以及在我国管辖水域内过境运输持久性油类物质,不征收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对于在我国境内的同一货物所有人接收中转运输的持久性油类物质,只征收一次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

IMO批准《船上噪声等级规则》修订草案

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安全委员会(MSC)第90次会议批准了《船上噪声等级规则》修订草案,对《规则》适用的船型、船舶不同区域的噪声限值、舱壁和甲板隔声指数、噪声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等进行了修订,对船舶的降噪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规则》修订草案主要对船员工作及生活区域作出了噪声限定,明确了其适用于1600总吨以上的新建船舶,但是挖泥船、打桩船和高速船舶等不受这一草案限制。草案中,对噪声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的新规定,强调不仅要在船舶航行试验时进行噪声测量,还要在船舶处于码头工况时进行噪声测量;对舱壁和甲板隔声指数测量的新规定,要求单独测量典型居住处所舱壁和甲板的隔声指数;在修改的噪声等级中规定,1万吨以上船舶的居住舱和医疗区域的噪声限值从60分贝下调到55分贝,餐厅、娱乐等区域的噪声限值从65分贝下调到60分贝,其他工作区的噪声限值从90分贝下调到85分贝。

[技术]

斯堪尼亚新系列DI16 船用柴油机问世

斯堪尼亚公司将在今年英国举行的“海工”展示会上,推出最新系列的DI16 船用柴油机。DI16 船用柴油机是专门为工作船、巡逻艇和游艇开发的。

这种涡轮增压和后冷却发动机为8缸,V型90度结构。该机的缸径为130毫米,行程为154毫米,单缸排量为2.04升,总排量为16.32升,该机功率为735千瓦。

DI16船用柴油机的排放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II、欧盟IIIA阶段和美国Tier 2、斯堪尼亚国家标准要求。

该机配备了斯堪尼亚公司开发的发动机管理系统(EMS),以确保与发动机性能相关的各方面的控制。该机的注射系统基于电控 PDE单位喷油器,具有废气排放低的良好经济性和低转速时产生高扭矩的特性。此外,由于该机的机构紧凑,便于辅助设备安装,维护方便。

Volvo Penta推出船艇“未来驾驶台”

Volvo Penta已开始研发一种一体化、模块化和使用友好型控制台,用于未来船艇,工效性和视觉效果是新型控制台的两大改进领域。

为此,Volvo Penta从Volvo集团其他部门调来专家,共同优化安全、视觉、工效、座位、控制部件等,为船艇驾驶员提供最佳环境。

Volvo Penta交付的完整和工效优化型“未来驾驶台”,将船艇推进系统和航行通信系统及其他电子设备完全一体化。“不同船型的内部设计不一样,使得我们无法设计符合所有船艇需求的驾驶环境,但我们能尽量提供更标准、更直观的方案,满足船艇驾驶员的需求。”Anders Bondesson说。

三菱重工研发双燃料低速船用柴油机

三菱重工有限公司开始研发“UEC-LSGi”低速、双燃料、船用柴油机,除了使用传统的重油之外,还可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

据悉,这种新型发动机将增加至三菱两冲程、低速船用柴油机品牌UEC发动机系列,预计2015年推向市场,以帮助船舶运营商减少经济和环境负担。

三菱将着力研发双燃料所必须的新部件,包括新的燃料注入系统、气体燃料供应系统及控制系统,力争在2013财年(2014年3月底之前)完成单个气缸的前期测试。然后对使用双燃料的UEC-LSGi全系列发动机进行认证测试,输出功率为11 000~18 000kW,单汽缸缸径为600mm。

未来,低速、二冲程船用柴油机使用的重油价格将攀升。相对而言,天然气价格的波动比较狭窄。另外,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非传统型气体——页岩气也将能稳定供应。在这些因素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参与者进入天然气、低速、二冲程船用柴油机的研发。

美国推出纳米增强碳复合材料船用产品

美国Zyvex Marine公司和Pacific Coast Marine公司采用纳米复合材料,联手制造船舶用质轻、耐用的门、舱口和其他关闭装置。新产品的组件和的样品在6月26-27日美国弗吉尼亚州举行的2012 Hiper Craft展览会上亮相。

[环保]

欧盟成员国达成船用燃料含硫量共识

欧盟各国日前达成共识,决定在2020年前,通过立法限制船用燃料的硫含量。

燃用含硫量较高船用燃料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加剧海洋酸化,给人类身体健康带来威胁。欧盟委员会预测,27个成员国燃烧高硫磺船用燃料每年会引起50 000例过早死亡。

根据新立法,2020年前,所有的船用燃料中硫最大量含量将会控制在0.5%以内,而现今货轮的比例为3.5%,而客轮为1.5%。此外,在“硫排放控制区”硫磺的比例将会在2015年降低到0.1%。示范区包括北海,波罗的海及英吉利海峡,目前这些地区的控制比例为1%。

欧盟委员会的资料表明,为达到新标准,燃料更换和采用新的排气滤器将会花费船运行业约26亿到110亿欧元,环保带来的健康利益大约价值150亿到300亿欧元。

第一艘混合动力汽车运输船码头排放为零

商船三井班轮有限公司宣布,混合动力汽车运输船舶“Emerald Ace”号停泊时,排放为零。

“Emerald Ace”号船舶是作为世界第一艘新建成的混合动力汽车运输船舶,同时配备有一个混合动力电动电源供应系统,包括1160kW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由三菱重工、松下电器集团能源有限公司与三井共同开发。同时,这种锂离子电池可以存储2.2MWh的电力。常规发电系统在停泊时,一般都会使用柴油发电机为船舶提供电力。

现代重工推出SCR NOx减排系统

现代重工日前推出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减排系统(SCR NOx System)。该公司宣布,将为罗恩(Rowan)于2011年6月订购的3艘钻探船提供8台选择催化还原减排系统,该系统减少Nox排放量高达95%。

该系统利用现代重工自主研发的催化剂来分离氮和水中的Nox,能满足从2016年开始生效的IMO Tier III Nox排放极限要求。

[船东]

Bahri将成为全球第四大VLCC船东

篇5:公司车辆环保管理政策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管理制度、环保投入制度、公众参与制度,推动我公司的环境质量再上一个新水平,特制定本环境质量建设目标与政策。

一、总目标

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加大环境质量建设力度,到2010年,各类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功能区的要求;到2010年,创造一个与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相适应的清洁、优美、安静、舒适的环境。

二、主要任务

针对我公司环保存在的薄弱环节,重点对环境污染、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治理,通过实施车辆排放治理、大气环境改善、环境噪声治理、固体废物处理,保证我公司在环境质量建设目标内的实现。

(一)水污染治理工作

通过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等手段,减轻地面水环境 污染,由安技部监察维修部和下级供应商实施。

(二)大气环境改善工作

通过加强机动车尾气监管,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和低硫柴油,改良设备,减轻机动车尾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使空气质量总体水平保持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之内,空气污染指数不超过75,汽车尾气达标率不低于90%。加大车辆尾气的监管工作和治理力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

a.加强机动车尾气检测工作,把车辆定期年审中的尾气检测与不定期的抽查结合起来,并对排气超标车辆依据《深圳经济特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规定》给予整改。

b.在全公司行政车全面推广使用无铅汽油,拒绝购买含铅汽油和超标柴油。

(三)环境噪声治理工作

通过开展城市道路交通降低噪声污染,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控制在70分贝以内;2010年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控制在68分贝以内。

1、落实完成《深圳市城市交通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整治内容,减轻交通噪声污染。此项任务按《深圳市城市交通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执行。

2、进一步加大车辆鸣笛管制的力度,严禁车辆在禁鸣路段鸣笛。

3、加强对车辆防盗报警器的监管,减轻报警器的噪声污染。

4、严格各类噪声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对达不到相应功能区标准的噪声源,要限期整改。

(四)固体废物处理工作

加强废物的管理,提高废物集中处理能力,有效地控制固体废物污染。到2010年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

(五)环境教育工作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各级员工的环境意识。通过建立全面性的环境科普教育活动,使环境保护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

三、保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环境质量建设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公司管理高层决定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小组。

(二)落实责任制由安全管理委员会领导下,指导各部门负责各辖区的环境质量建设,各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做好本部门承担的建设任务。对环境质量建设的各项任务,各部门要拿出具体落实方案,并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报安全管理委员会,真正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

(三)健全管理法规要尽快配套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来推动各项建设工作的开展。

(四)保障环境质量建设所需的资金,按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级部门上报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安全管理委员会统一调拨。各级部门要把环境质量建设投资纳入到投资计划项目去,保证环境质量建设任务的完成。

篇6:国家环保行业优惠政策

在内外税合并工作中引入鼓励环保的优惠政策。财政部正在积极研究修改涉及土地矿产资源等方面的税法和税收政策,对企业在节约资源、控制污染方面的投入给予所得税征收和成本列支等方面的优惠。根据《可再生能源法》,财政部正在抓紧研究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资源勘察和示范工程等。

广东出台政策鼓励环保企业发展。除国家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外,各地市政府有关部门还将对环保新产品的开发和技术改造在融资、税收、市场、价格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兴办环保产业,鼓励外商投资环保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拟按减免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对用于环保产业技术改造项目中国内不能生产而进口的生产设备仪器和技术资料,可以享受国家有关进口税减免政策,对从事环保产业的生产且效益好的重点企业和工程设计单位,在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优先安排。

财政部门还将安排部分资金扶持环保产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各部门在安排技改和环保项目贷款贴息时,对选用省内生产的环保设备(产品)的项目将优先考虑,并适当加大贴息力度。

国家推出五项鼓励环保设备投资政策。从国家经贸委获悉,从2000年起,生产和使用《当年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设备(产品)目录》中环保设备的企业将享受相关鼓励和扶持政策。这些政策是由国家经贸委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主要包括:

一是凡使用目录中国产调和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享受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二是使用目录中国产设备的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可实行加速折旧。

三是专门生产目录内设备(产品)的企业,在符合独立核算,能独立盈亏的条件下,其年净收入在30万元(含30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超过30万元的部分,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四是国家经贸委将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中,重点鼓励开发、研制、生产和使用列入目录的设备(产品),对符合条件的国家重点项目,将给予贴息支持或适当补助。

上一篇:悲伤心累的句子说说下一篇:研究性学习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