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

2024-06-23

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精选8篇)

篇1: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

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

现代教学尤其注重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既是体现教育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和预习性所必需,又是顺利实施教学方案、调控教学过程的前提,也是确保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教师所追求的基本目标,同时它也是学习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那么如何在初中英语中进行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呢?

一.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有效的保证

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有效的保证。做好教学设计,首先要了解教育、教学和本学科的教与学,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程序。R.M.加涅曾在《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提到,“教育是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教学是一项以帮助人们为目的的事业。”

1.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照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设计和反思的过程,它包括:反洗教学对象,研究整合教材,确定教学目标,选取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设计以促成有效学习为目标的课堂,关键是要从以教材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为中心,要对学生的发展机制有全面的认识。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行为,但应更多地视为是一项人际互动的过程。那种通过严格程式化的规则、过程、步骤进行监控的系统方法,与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相去甚远。

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过程主要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目标、参与、互动、经验、资源、反馈和创新。其中,目标分为预设目标与课堂生成性目标,后者更重要,即过程性目标,它具有多元价值,有过程,就有了能力生成和情感态度。

3.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支持

我们可以讨论一个问题:“在哪些情形下学生学得最好”,这对于我们在课堂中支持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即落实新课标中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将有帮助。我认为当学生有兴趣时,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当学生能够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事情时,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

4.新课程下的教学策略

教师的教学策略将有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我认为以下几种教学策略可以考虑采纳: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激励学生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及时反馈构造沟通的桥梁;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硬背;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联;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缺失。

二.现代教学设计:设计最优化的教与学

㈠现代设计理念:有效教学设计

了解、研究学生,进行教学准备的过程,就是教学设计的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了教学设计(书面),或是说教学方案。

1.设计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方式,是让学习者有可能从个体实际需要展开学习活动。因此,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从这个角度说,所谓备课,实际上就是备学生,就是了解学生 的实际情况;所谓的教学设计,就是为不同的学生,起码是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方式与学习进度。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学生之间的差异会显著增大,进度统一、任务相同的课堂必然会让位给类似于复式教学的课堂。不同组别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内容、完成不同的作业、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或许将会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而统一的讲解、答疑、点拨、指导,只能说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必要补充,是应学生的实际要求而安排的活动。当然,在统一的学习安排更多地被因人施教所代替,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与互动生成为课堂的常态时,一定意义的统一安排还会有存在的必要。这不仅是因为国家、社会,为了实现文明的传承,而且也是因为在相同条件下成长的人必然会有相似的特点。因此在强调教学从统一走向多样时,还要认识到这种变化会有一个过程,认识到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式也应该经过培养。这就提醒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时,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如讨论、实验、观察等是必要的。然而,还要注意区别对待,不要把统一听讲变成统一操练,也不要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在同样的时间内达到同样的认识,接受同样的结论。要实现每位学生的有效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即使不能做到完全意义上的因人施教,至少也应该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的教学安排,让那些没上课已能完成作业的学生或上了课完全听不懂、看不明白新课内容的学生也有事可做,也能在课堂上学到新的东西。

2.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问题出发

教学的任务是组织学生学习,教学设计就要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教材或教师假想的问题出发。在分析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并设计教学过程中,人们十分强调要让学自主发现问题,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等。但这种自主发展并不是唯一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认识、能力的准备不足,特别是反思能力与发现矛盾的能力尚处于发展初期,他们不太能够发现自己固有认识、固有态度与新现象的矛盾,即使问个“为什么”,也许都不能问到问题的关键处,也说不明白“为什么”的来历。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学会从学生的直接表述中发现问题,应该学会从了解到学生的认识基础与新现象的矛盾中发现问题,通过精心设计的追问,让学习者逐渐发现自己认识中的内在矛盾,发现固有认识、固有态度与新任务、新现象的不和谐之处,采用启发式等方式去帮助学习者实现认识与态度上的跨越。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也好,教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也好,其前提是要使教学任务切合学生的实际,特别是切合同一班级不同学生的实际。

3.学习方式应该多样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主要是“听中学”和“看中学”。学生听教师讲解,学生看教师提供的教具、图片或录像,学生在听或看的过程中思考记忆。这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百年前就已描述和批评过的“静听教学”。新课程提倡“做中学”,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不能割断与生活的联系,教育即生长,教育就是经验学习,重组或改造的活动,经验“从做中学”。其实,“做中学”并不完全是新东西。人类的技能学习一直是做中学,把“做中学”拓展到认识领域,拓展到智能学习领域,是课改的要求。这一点也启发教师的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阅读学习的基础上,应该从解决他们在阅读学习中的障碍开始教学。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不但要针对不同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而且要在同一学习任务中考虑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尝试机会。特别是在统一活动设计中,要给学生选择的余地。因为,在学习碰到障碍时,有的学生喜欢问老师,以求快速解决问题,也有的学生情愿自己多想一会儿,或者通过查询、讨论来求得解决,还有的学生则要求暂时放松一下。所以,要努力给学生自由,要让他们又机会选择方法。

㈡现代设计行为:设计最优化的教与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要求教师以相同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以相同的方式学习相同的学科,然后以相同的测验接受统一的评价,从而甄别出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不良的学生。这种乍看起来相当公平的教学,是以假设每个人都是相同的思想为基础的。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具有全球相同的智力,每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种智力组装在一起的。学生会表现出某些特别发达的智力,并倾向于不同的智力来学习。对教师来说就得面对一个赤裸裸的选择,要么忽视这些差异,要么承认这些差异。如果说教师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多半是出于无奈的话,那么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就是个性化教学的表现。因此,在可能的范围内,教师的教,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智力特点来进行,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育对象的不同,创设各种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使学

生能向他人(包括自己)展现所学内容,所理解的内容的方式,去了解和掌握教材材料,并给予每个儿童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

㈢新课堂教师: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师行为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学生优先原则,即要熟悉教学对象的学习情况,了解学习者的需求,提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教师指导原则,即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地位,教师以辅导者、帮助者和领航员的身份来引导学生学习;互动性原则,即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设计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新课堂中,强调教师行为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而非完成教学任务本身。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注意其设计策略,以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通过自己英语教学的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环境和条件,为学生创造最大化的学习机会,使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有了更好关注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积极的优化课堂互动模式,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立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师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使新课程理念得到真正的落实,课堂教学的效果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篇2: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

摘要: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直接影响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对语文阅读教学有直接的导向作用,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在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而设计又包括陈述、确定与呈现。然而,反观目前的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还存在着很多误区。本文主要通过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找到了解决措施。

一、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定义与功能

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就是“为什么要教”、“希望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获得什么”,它是在语文课程总目标的指导下,对师生通过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的一种预期。这种预期主要是对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后行为和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所做出的一种预设,这种预设存在于教师的观念中,并非己经存在的事实,也不一定能实现。

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功能,主要是指其对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的积极影响,表现为其对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及学生学习的双重作用,包括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三个重要内容。

(一)导向功能

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具有导向的功能,意思是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既引导教师的教学,又引导学生的学习,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因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而展开。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引导教师的阅读教学,是指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在一定意义上对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过程起着指引作用,同时也是语文教师确定阅读教学内容、实施阅读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

(二)激励功能

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具有激励的功能,意思是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既激发教师的教学动力,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师生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激发教师的教学动力,是指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一旦确立,便对语文教师的行为产生一定的激励功能,它激发了教师想要达成目标的愿望,因此可以促使语文教师朝着预设的语文阅读教学结果的方向努力。

(三)评价功能

语文教师可以以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为标准,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的反馈自动控制教学过程,从而及时采取矫正性措施,实施补偿性教学,纠正教学过程中的不当,或对不足之处进行弥补。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结果,是指学生也可以根据教师呈现的阅读语文教学目标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从而为之后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准备。总之,有了明确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便可以有效地对自己的阅读教学活动进行评价,从而清楚地知道是否达成了预设的目标,为今后的阅读教学活动该如何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

教学活动是复杂的,在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那样的误区,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目标定位不准

一节课怎么上,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目标的确立。在本质上,课堂教学的具体呈现形式是由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来决定的。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我们时不时会遭遇价值定位的困扰。很多语文教学目标不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陈述而是从教师施教的角度来陈述的,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题”、“培养学生具有浓厚的写作兴趣”等,这些措辞都是对“教”的规定,反映教师“教”的主观愿望和结果,是用来引导教师教什么和怎样教的。这种目标定位,不仅导致陈述的教学目标与自身的本质相背离,而且易于使人产生模糊的认识。

(二)目标设置笼统

从课堂教学活动来看,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结果的规定,是对活动内容和形式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因此,在教学目标中,应该明确规定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数量,使师生能够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活动。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有些语文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要求规定得十分空洞、笼统。

(三)目标片面单一

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着眼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和情境化,它既应该体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又应该适应教材的具体特点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并融合教师的教育教学个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重视“知识和能力”目标,轻视甚至忽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现象,目标设计上缺乏全面性。或者就是凭教师的个人兴趣和爱好设计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师往往不顾学生实际,不管教材要求,想讲什么就讲什么,只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偏执一端,死钻牛角尖。

(四)目标设置虚化

我们发现,不少教师把教学目标设置得过高、过多,课堂上得不到落实。其结果是多目标往往成为无目标,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或难以实现,或被冲淡,学生学习效果受到影响。有些教师对要不要教给学生系统的知识、到底哪些是有用的知识、用何种方式传授知识等问题产生了认识上的混乱。三个维度的目标,能实的不实,该定的未定,加上无法写实的,这就出现了虚化的教学目标,结果必然导致教学效果的虚化。

三、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就是进行择优组合,从教学目标体系的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精心选择,力求明确、具体、扎实。为了能够实现目标的优化设计,必须要遵循下面的几个原则:

(一)阅读教学目标设计要注意文道统一

语文教师设计的阅读教学目标必须是微观的、能达到的和可测量的,且从“文”和“道两个维度进行考虑设置。“文”体现了知识和能力,“道”体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于过程和方法,既不需要也无法将其设置为显性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说,单课时的目标将文道结合在一起就足够了。“文”与“道”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紧密相连的,且“道”不能脱离语文教学,更不能穿靴戴帽。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以国文为教学的目标,只在灌输固有道德,激发抗战意识等等,而竟忘了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那就很有可议之处了。”还有,朱自清也说过:“只注重思想而忽视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可见,“文”与“道”的结合,在语文教学中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从文、道两方面来设计教学目标,既考虑到了语文知识的系统学习,同时又兼顾到了学生人格发展和素质发展,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地结合在了一起。所以,目标的优化设计首先要遵循的原则就是文道统一。

(二)阅读教学目标设计要体现语文特点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中,工具性是语文的最主要特征。语文的工具性就是学会运用语文知识,语文知识包括汉语知识、逻辑知识、文章知识等,他们也都拥有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汉语知识包括现代汉语知识和古代汉语知识,分别体现在现代文阅读教学和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就是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文与文言文不同的写作结构、语言特色、表现手法。逻辑知识指的是语词逻辑、语句逻辑和篇章逻辑。语词逻辑主要涉及的是词语释义的逻辑关系。语句逻辑主要说明语句与命题之间存在的关系以及提供表达方式与句式转变的依据。篇章逻辑方面论述了结构、语言的逻辑关系以及主题和材料间的逻辑关系。逻辑知识在教学目标中的体现,主要是学生对文章词语、语句、篇章的理解。语文的文章知识不同于其它知识,它首先要掌握文章的结构要素:层次、段落、开头、结尾、主题。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为理清文章层次,划分文章段落。

(三)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设计出适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教学目标。能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在各个年龄段以及相同年龄段的不同方面,人类的认知认知发展有不同的特点,要合理地制定阅读教学目标,使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需要对各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

四、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的具体措施

(一)落实阅读的“知识与能力”

我们只有深入钻研新课标,了解新课标中的知识能力要求与旧大纲比较有什么变化,才能正确把握新课程“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如,阅读教学,旧大纲要求“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新课标则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此外,还有阅读量阅读速度方法以及强调积累与语感的培养,这是旧大纲所没有的。如何完成新课标中这些新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阅读知识的储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超越自身经验局限,体验更多的美与智慧的精彩和丰富。这不仅能增长见识,提高素养,而且有利于学生在以后各门学科的学习中更好的

建立知识意义表征,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和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增强认识力和理解力。因而语文作业要减少抄写,留给学生更多的课外阅读时间,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第二,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特别是语文教师更应该将阅读能力作为中学生的一种重要能力来培养。

(二)关注阅读的“过程与方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实际上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它占用的课时多,所耗费的精力最大。然而从整个语文教学的效果来看,阅读教学的情况是最让学生发愁,老师担忧的教学内容之一。关于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求学生平时多朗读,背诵精彩段落和文章,以培养语感。另外,有的同学在阅读时出声读或者回读等,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影响阅读速度和对文章的理解。所以要使学生克服这些不良习惯,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这样,阅读速度才能加快,理解的准确率才能提高。除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外,也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其次,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思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

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

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

三、先生必须一面教一面学。”教师要形成自己正确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的根本目的与作用,在于帮助学生能正确地理解课文思路并形成良好的阅读思路。最后,巧妙设计提问,促进师生互动。我们每个老师不难发现,进入初中学段,很多学生都害怕被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一听到老师要提问检查,大多精神就紧张起来。殊不知,学生在这时的思考速度也会加快,效率也比较高。所以,在教学中适时地安排几次提问,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三)凸显阅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一种外在的辅加任务,基于这样的理解,我认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应加强语文教学的情感功能。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又如何把握和加强语文教学的情感功能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首先,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创设情境是课堂美育的基本步骤。心理学研究表明,美的事物往往能引起审美主体强烈的审美愉悦,而作为“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的课文,通常也能激发学生获得审美愉悦的心理期待。这种审美的心理期待正是教师实施美育的最佳时机。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直接描绘,或借用幻灯、录音、录象制造一个美妙情景,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求知的急切感。利用情感导入的方式很多,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导入、激趣导入、故事导入、情境导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

其次,感悟情境,体验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不同方式,最大限度地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阅读实践结合起来,寓情感体验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通过想像和联想出文本所描述的意境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经验使自己如同身临其境,将自己融入人物、事物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受到文本情境的感染在头脑中再现和创造性呈现情景角色之中,同作品中的而产生深切独特的体验。

篇3:试谈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

一、设计多元知识目标, 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英语课程的知识目标具有“广而全”的特点, 依据这样的特点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能够在全面反映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学习意识, 真正满足学生的英语课程学习发展需要, 便于他们能够进行学习掌握。

在教学中, 设计多元知识教学目标, 不仅能够很好体现课程教学的整体结构要求, 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予以理解接受。这种多元知识目标的设计就是要体现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能够较为容易地接收和掌握。这种多元化目标主要体现在: (1) 突出课程教学基础目标要求, 要让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基础性知识, 为语言综合运用奠定基础。 (2) 注重目标的教学重点难点优化总结, 让学生能够在通过基础性学习体验的基础上能够有所理解。 (3) 要突出知识目标学习方法的多样化, 让学生能够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思维方法掌握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

在教学中, 从课程知识教学要求出发, 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能够在全面反映和体现文本的内容的基础上, 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便于学生进行接收和掌握。笔者在《牛津初中英语》 (Fun with English) 中7B Unit1 Dream homes的“Reading A Homes around the world”的教学中, 就课程多元知识目标的设计, 运用了如下的方法:首先, 设计语篇理解学习目标, 即要求学生在运用自主阅读或者其他多种学习方法的基础上, 能够运用文本中的核心词汇来概括文章表达内涵。其次, 设计与房屋相关的学习知识目标, 即要求学生在运用查阅等学习方法来搜集“The character of the homes in the world”,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最后, 设计短语词汇学习目标, 即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表达大意基础上, 能够掌握一些重点词汇的使用技能, 像love to do something、get into…、share something with someone等。

二、设计综合技能目标, 便于学生灵活运用

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运用。学生在掌握丰富的语言知识后能够进行灵活地运用, 不仅是课程教学目标的必然发展要求, 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的需要。学生在综合技能目标的引导下, 更利于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 这些技能目标的设计, 就要在遵循“温故知新”的原则基础上,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技能。这些技能目标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注重技能目标的适用性, 即要求学生能够在通晓词汇短语使用范围和规则的基础上, 能够掌握使用的方法。 (2) 注重技能目标的探究性, 让学生能够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 深入思考, 主动探究, 能够体现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 (3) 注重技能目标的发展性, 即能够让学生在这样的技能目标引导下, 发挥好在自身的想象思维, 能够进行多元灵活运用。

笔者在讲解《牛津初中英语》7BUnit 3 Finding your way“Welcome to the unit”时, 要求学生能够就技能目标的学习和运用, 作如下的尝试:首先, 要求学生掌握阅读的多种学习方法, 让学生能够予以灵活运用。其次, 设计重点方位的介词使用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最后, 围绕文本的教学“正确使用时态”重点设计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能够就一般将来时态中的“will”、“shall”、“be going to do something”等运用,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

三、设计丰富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新课程英语教学认为, 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学习情感, 能够在提高学生语言学习和使用激情基础上, 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审美价值观。情感教学目标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的思维习惯, 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

在教学中设计丰富情感目标, 就是在发挥好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 尊重学生的学习所得和学习思考, 鼓励学生能够从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探寻其中的精神灵魂。这些情感目标的设计, 应该依据文本学习内容,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悟学习能力,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创新精神, 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

综上所述, 围绕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有效地优化设计, 能够在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这些教学目标的设计更为课堂教学的整体有效安排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试就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作探析, 旨在阐述依据课程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语言学习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 对优化课程教学所起到的推动作用。英语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体现“关注知识生成, 提高技能发展”的原则, 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必要的引导帮助。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整体结构安排, 便于学生能够进行灵活运用。

篇4:浅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一、引言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其合理性直接影响课程目标的实现和教学目的的达成。英语课堂教学目标,作为最下位最具体的教学目标是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和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

第十二届河南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在河南师范大学举行,共有21位河南省师范院校毕业生参加此次比赛,其中大赛指定说课内容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9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笔者对21位参赛选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记录,并参考其提供的PPT课件材料,对其教学目标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

二、初中英语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与标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体系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根据语言的学习规律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设计课程的总目标和分层目标。同时,这五个方面要相辅相成、相互联系,使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跨文化意识,树立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设计分析

笔者通过分析参加此次大赛的21名选手的教学目标设计,发现大多数选手对如何设计和表述教学目标存在不足,如教学目标陈述语言模糊、笼统、针对性不强;目标陈述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非学生;目标设计缺乏层次性和差异性;教学目标选用的陈述动词缺乏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教学目标设计与课堂教学相脱节等。具体案例如下:

1.目标主体错误

针对一节具体的课,要谈有效教学就应该以学生能力的实际变化为目标,强调学生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而不应是教师教了什么,教了多少。换言之,教学目标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非教师。然而,参赛的21名选手中仅11位明确表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余10位选手中有4位表述混乱,主体时而为教师,时而为学生,另外7位选手均用教师做主语。

2.目标表述不明确

听说读写作为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但在真实的英语课堂中,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能在45分钟内做到四项技能面面俱到,总会有所倾向,这就出现了阅读课、听说课、写作课等不同课型。课型不同,教学目标的设定尤其是能力目标,就会有很大差异。然而,21位参赛选手无一人明确介绍自己设计的这节课是什么课型,这就造成多数选手能力目标设计偏离。

3.目标不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

语言的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点滴的知识积累才会获得技能的最终发展。因此,教师每一节的目标都应该明了,让学生看后知道我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么样,也就是目标要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然而,21位选手中仅5位设立的目标具有以上特点,大多数选手设计的目标无法对学生进行检测。如7号选手设计的能力目标: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1)develop the listening in real situation,improve;(2)improve the speaking of asking and soon;(3)learn to send E-mail.仔细分析以上目标里的谓语动词develop,improve,learn,发现其均属于思想性动词,这样的思想性动词很容易造成学生在一节课结束时无法判断自己是否实现学习目标。如何才能使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呢?在描述目标时应使用一些行为动词。笔者建议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应考虑以下框架,即学生能够运用本课所学词汇或语言结构,通过什么方式或运用何种策略,完成什么事情,能够达到何种水平。

4.目标缺乏层次性和多元化

由于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等多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从这些差异出发,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提出层次性的学习要求,使学优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消”,从而帮助学生充分体验英语语言知识技能,促进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例如针对此次大赛的内容,我们可以将其知识目标分层设计为:(1)All of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read and spell the words,music,science ...(2)75% of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make correct sentences with the words,music,science ...参加比赛的21位选手都未进行诸如此类的分层。

四、结语

本文通过描述分析第十二届河南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21位参赛选手的教学目标设计,发现大部分选手存在目标不具体、不明确、不具备可检测性等问题。诚然,教学技能大赛虽不是常态教学,但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往往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比赛不仅给了我们反思教学问题的机会,而且为即将踏入教师岗位的选手提供了展示和学习的平台,进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龚亚夫.重构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目标[J].课程教材教法,2010(12):55-61.

[2]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李如密.教学目标与目标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1997(5).

篇5: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对于教师来说,由于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有度,教学在目标的控制之下,这就有助于教师克服主观随意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能产生较高的教学效益,教学评价也有了客观标准。对于学生而言,就是要求他们明确自己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并及时了解自己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目标教学十分强调把反馈、矫正纳入课堂教学中来。课堂教学纳入了反馈、矫正的环节,这就有效的及时避免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缺陷,是每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进而实现一单元、一学科的教学目标,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有了保证。教学目标实际涵盖了“教”与“学”两个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或质量规格。

一.分析教学背景

1..我们应运用学科前沿理论来指导教学目标设计

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思想进行设计,使之更加科学和合理。

2.将理论与课堂实践结合起来,体现鲜明的学科特色 二,分析教学对象

(1)学习需要:指有关学习的“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即学习者学习成绩的现状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构成了学习需要。(2)分析学生的能力和条件。

(3)分析学生的一般特征、学习风格和知识基础。案例:

知识基础:学生此前掌握了一些关于时间、地点及娱乐的单词和短语,能够为本节课“邀请”话题的展开进行词汇的提取。

心理及技能特点:学生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但是笔头书写能力差,尤其缺乏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学习需要:“邀请”的话题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频率较高,交际需要和学生知识储备缺乏的矛盾构成了本课的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常在目标设计中碰到一些问题,比如说有如下几种:(1)描述笼统、模糊 案例:

课题:module 3: my new school 知识目标:

语法:there be句型的疑问句;表地点的介词。词汇:dining hall,gym,science lab,building,in front of,next to,behind.(2)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混淆 案例:

课题:autumn festivals 知识目标:

●能够用英语准确说出中秋节和感恩节的英文及它们的日期; ●能够列举出5—6个与中秋节相关的单词、词组和句子;

●能够在整理有用信息后,至少用5句话归纳出两个节日的相似点和不同点。(3)情感目标表述牵强,不具有本节课的特性 案例:

课题:what colour is it?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做个“有心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4)缺少对标准和层次的表述 案例:

课题:merry christmas 知识目标:

●学习新单词:decorate,angel,stocking,traditional,hang etc.●总结有关圣诞物品的词汇。

●会表达如何装饰圣诞树和心愿。

教学目标必须是三维目标,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观察上述案例,教学目标分析中强调的是知识技能,这个是早期教学理论中解决的问题。在现代教学理论中,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同样重要,所以,该教学目标设计没有实现三维目标的要求。应该添加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两上方面的目标。

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本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语言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选择和调整英语教学策略,展课堂教学的调控和组织能力,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自己的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之中加以运用,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

以前我把初中英语教学目的和目标混为一谈,认为它们是一样的,只是说法不同。通过网上学习,我才真正弄懂了初中英语教学目的和目标是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形式。如果把教学目的比作对象,那么教学目标就是该对象的实例。教学目的具有政策性与概括性;教学目标则具有策略性与具体性。我们不能用一些很笼统的、模糊的术语来描述教学目标。根据《教育学》一书指出教师上课,首先要十分明确每一堂课的教学目的,并注意:(1)教学目的要符合课程标准、教材和产生的实际;(2)教学目的要确切、全面、具体。

在这方面,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已不同于一般的“明确教学目的”,开始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理论——目标教学。它是在八十年代中期传入我国的,当时就引起了不少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有不少学校把他与我国的教育实践相结合,加以尝试和发展。却是,传统的“教学目的”如果不具体化,就往往失之与笼统、宽泛,难于具体操作,教学评价缺乏客观标准,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观随意性大。

目标教学要求每一课时都必须有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的明确的教学目标。客观上,对教材中知识技能的掌握要求应是有层次的,一个单元、一个章节,往往不止一个知识,各个知识的教学要达到怎样的层次,需要具体确定。

那么怎样进行教学目标设计? 1.我们应运用学科前沿理论来指导教学目标设计

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思想进行设计,使之更加科学和合理。

2.将理论与课堂实践结合起来,体现鲜明的学科特色 案例

基于《课程标准》对读、写课的要求。

篇6: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仿佛是前进路途上的指路灯,有它的闪烁与指引,我们的教学才不会迷失方向,一个关注教学目标的老师,他的课堂必是一个高效的课堂,必是一个学生喜爱的课堂。为此,教学目标的科学确定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准确地把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序与认知水平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分析:

2、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分析:缺乏具体的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难以分析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做法,普遍的社会责任感不够强。

3、学生的学习需要:作为一个社会人,学生应该学会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体验生活的学习,学会关注社会、关注身边,更深刻地理解国家、社会、学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紧迫性,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养成关心社会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在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要在了解学生实际、研究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整合优化,使教学目标更贴近学生需求、教学要求与教学条件制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在课前了解学生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确定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具体教育要求,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熏陶。

只有从以上几个方面认真考虑,才能设计好每一堂思品课的教学目标。

篇7: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

【摘要】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注重知识与技能,或者只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忽略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阅读课教学过程渗透情感态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优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情感态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14-02

根据对新的课程标准的理解和阅读教学的现状的分析,在阅读课教学设计中渗透情感态度教学目标显得极其重要。下面本人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通过对外研版新标准英语八年级下册教材的几篇阅读材料及温州市优质课课堂教学评比的阅读文本---《Subway Hero》的教学设计的分析,从阅读的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不同阶段分析如何设计基于情感态度目标的初中英语阅读课。

一、读前营造生动情境,自然导入情感态度

古语有言:触景生情,情感的产生得益于对应的情境,一个生动的情境对于我们教学情感态度的导入是至关重要的。生硬地植入情感必然会变成说教,是无根之水,甚至会让学生反感以致起负面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契合度。

如在阅读课《subway hero》讲授中,本人先导入一张小女孩调入铁轨的图片,当看到火车飞速逼近,小女孩面对危险时,学生们仿佛处于当时的情境中,都很恐慌,此时本人很自然地向学生提出疑问:我们可以怎么做去挽救这个小女孩?学生们相互谈论畅所欲言。又如本人在教授八下第五模块第二单元阅读课《cartoon heroes》时,向学生设置了这样的场景:你们喜欢看卡通片吗,平常喜欢的卡通人物有哪些?卡通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熟悉的话题,让学生们谈了喜欢的卡通人物、故事,学生们很感兴趣,他们举出了蜡笔小新、海绵宝宝、喜羊羊等几十种卡通人物,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很自然地为下面的教学内容作下了巧妙的铺垫。同样学生们在谈论自己的爱好时也很开心,这样的问题导入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师生关系。

一个学生熟悉的情境,能让学生更加大胆的畅所欲言;一个学生喜欢的情境,能让学生兴趣十足,气氛活跃。营造一个生动的情境,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化枯燥为兴趣,很自然地实现了情感态度教学目标。

二、读中挖掘教材内涵,核心知识,灵活渗透情感态度

古人云:开卷有益,阅读是我们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阅读能增见识长学问,拓展思路,改变思维习惯,促进个人进步。初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依据一个话题展开,而阅读部分就是这些话题的有效拓展,它的内容,不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且是学生现阶段知识的有益补充。在阅读课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深度细节教材内容,找准关键切入点,通过精巧设计,把教材话题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社会阅历、科学知识和人文品质等展示到学生面前,通过教学引导,传递出正能量的情感态度。

如在讲授《subway hero》时,我引导了学生们找出当事故发生时站台上的人们都在做什么,而Mr.Brown又是如何处理的,通过对比Mr.Brown和站台上人们的表现、反应,引导学生去思考Mr.Brown为什么能够成为英雄,我们能够从他身上学到什么。这样的任务设计学生们不仅了解了文本内容,通过对比还知道了发生紧急情况事故时,我们应该要学会冷静,机智地面对突发事件,更应具备乐于助人的品质。文章的本身它包含了应急处理的人生体验和社会阅历,还传递了一种奋不顾身的正能量,我们巧妙设计任务,把这两块内容通过讨论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其中,从而达到情感态度教学目标。

再如在教授八下第三模块《Journey to space》时,我设计了以下任务:地球有生命吗,那么其他行星有生命吗,为什么地球有生命而其他行星没有,宇宙飞船已经成功登陆哪些行星?从无生命到有生命再到宇宙飞船也无法到达的太空,学生们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和回答,学习了太空和天文的知识,教师再通过合理的方式激起学生们探索太空的求知欲望,从而达成情感态度教学目标。

当然,情感态度教学目标是基于知识技能掌握的前提下,同时通过情感态度渗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也强化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两者相互相成,以知育情,是阅读课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读后探讨拓展话题,巧妙巩固升华情感态度

教师结合阅读内容,合理设置任务,开展语言活动,对阅读过程进行拓展,巩固升华情感态度。巩固学习不仅能加强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认知,而且是情感态度升华的必要措施。教师通过对教材文本的理解,引导学生对于阅读文本提出更高层次理解的讨论。这样的话题应是源于文本而且超出文本,是对于文本内容的升华,能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引导学生们最终明白作者撰写这篇文章的意图,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如在教授《subway hero》时,Mr.brown接受采访时回答:It was the right thing to do。那么什么是正确的事情,作为学生当你看到事故时,正确的应对措施是什么,如当你看到有人落水,当你看到一座房子着火了,你会怎么做?此时教师恰当的引导,让学生们明白了作为学生,安全要放在第一位,然后才去做到像心目中的英雄那样勇敢,机智,乐于助人。再如当我教授八下第三模块《Journey to space》阅读课时,在阅读文本后设计了话题讨论:“我们的科学家和宇航员已经为太空做了什么,有哪些还没做到的?”学生们在使用本课的重要知识点---现在完成时去讨论,阐述答案时,不仅加强了民族荣誉感,而且激发了探索开拓太空的欲望。再如在教授了八下第五模块《Cartoon heroes》后我设计了话题讨论,文中五个卡通任务为什么受观众喜欢,你最喜欢他们中的哪个,为什么?通过讨论,学生了解了卡通英雄具备怎么样的品质,如何能做到像卡通英雄一样受人喜爱,从而实现积极的情感态度引导。在教授八下第六模块阅读课《Hobbies can make you grow as a person》,设计了话题讨论: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David`s attitude towards his hobby? why do people usually have hobbies?学生们明白了拥有了一个好的兴趣爱好的意义及要如何做才能拥有一个好的兴趣爱好。文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始终贯穿于阅读教学中。

英语阅读课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与语法的讲授,也不是单纯地教会学生阅读策略与方法,它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体验。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只有重视在教学的每个环节渗透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领,才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英语课堂教学才会达到减负提质、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篇8: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刍议

一、设计前——重在“研析”, 力求“因材施教”

所谓“材”, 一指教材, 二指学生。一个合格的教师, 在设计教学目标前理应研读好课标, 解读好教材, 分析好学情,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1. 研读课标

课程标准作为一种教学文件, 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 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目前我们在初中阶段所使用的英语教材《英语 (新目标) 》是根据“一标多本”的原则选择的, 这样课程标准就更应该成为我们教学的指南针。因此, 每一名英语教师必须研读课标、熟悉课标、领会新课程的理念。

2. 解读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 是对课程标准的演绎, 解读教材是教师完成教学目标设计的必备环节。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制订是否得体, 与对于教材的把握密切相关。教师在深入领悟课标精神的基础上, 要认真研究教材, 分析教材, 结合课标的分级要求整体把握教材的总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研究新教材与旧教材的不同, 研究新教材单元编排的意图, 研究借助教材可以实现的三维目标。

3. 整合教材

从表面上看, 《英语 (新目标) 》教材的内容比较少, 而且比较零碎。但实际上, 该教材是把每一课的教学内容分成了看、听、说、读、练、写等具体目标, 每一课都设计了听力和对话练习。在教学活动设计方面, 《英语 (新目标) 》教材设置了许多只提供话题、情境和语言功能的项目, 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写调查报告等耗时较多的活动。这样的设计对于长期根据教材按部就班进行教学的教师来说, 很难把握课时的分配, 难以对教材进行整合。因此, 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树立课程意识, 努力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 对教材内容根据教学实际进行适当的删减、增补和重组。对于教材中重复的、陈旧的或学生不感兴趣的活动, 教师可以将其删除, 代之以新的活动。对于在课堂上无法开展的活动, 可以换一个角度或者改编后再进行。

4. 分析学情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是教师教学的对象, 教师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因此,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前必须对学生有个清醒的认识。于是我们需要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情感态度, 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效组织教学。因此, 教师在平时应该注重通过学生调研、问卷调查、访谈与观察等方法了解每个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知特点、个性特征、社会背景、语言水平、语用能力等。以学生需要为纲设计教学目标, 真正做到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真正体现因学定教。

二、设计中——重在“优化”, 力求“以人为本”

1. 考虑学生的主体性

《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强调, 教学目标的完成者是学生, 学生是教学目标的主体。教师不能凭自己的主观设定教学目标, 而是要在充分解读学生的基础上, 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设计。确保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学生想完成的 (他们的需要) 、能够完成的 (他们的能力) 、应该完成的 (社会的需要) 。这样, 才能使教学真正为学生服务。因此, 我们在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表述时都应以“the students”为主语, 强迫自己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考虑、设计教学目标。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 也是十分有效的办法。

2. 考虑教学的人文性

《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还强调, 我们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学目标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如何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而以往我们往往采取“定位中间, 兼顾两头”的策略, 就是教学目标根据中等层面的学生设计, 兼顾优生和学困生。事实上, 这样的设计起码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教师还未上课前就已经被淘汰了。而“保底不封顶”的策略可以避免“定位中间, 兼顾两头”策略的弊端。“保底不封顶”的策略就是根据班上最后一名学生的情况设计出基准目标, 由此再考虑教学目标的开口, 即真正保证每个学生的水平和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因此, 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 可以先从read, find, guess等行为设计起始目标, 再考虑understand, listen, answer, reason等行为, 最后才考虑grasp, write, plan, be aware of等行为。由于三个层面的目标设计面向了全体学生,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考虑目标的兼容性

《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所强调的三维目标不是分离的三个个体, 而是一个整体, 是互相兼容、不可分割的。我们对于三维目标的落实常见的策略是“一一对应”, 即:知识与技能目标体现在基础性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体现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融合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之中。结果, 这样的设计就出现了各大目标内容空泛、互相割裂的现象。笔者在学习、分析了第七届全国初中英语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谢慧萍老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后认为, 对于三维目标的落实应该采取“围绕任务”策略, 即三维目标的设计始终围绕每课时的中心任务来设计, 一节课完成一件事, 通过这件事的完成, 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对于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兼容非常有效。

4. 考虑教材的任务性

《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 也就是学生能够用英语完成各种各样的生活化任务。虽然, 笔者认为三维目标的设计应该始终围绕每课时的中心任务来设计, 但是在具体教学时还是需要有更多的子目标。因此, 我们应在解读教材的基础上, 给每一个子目标设计子任务, 以及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与方法。这样的设计既能突出话题, 也能切实有效地完成任务。

5. 考虑表述的行为性

《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不仅使用了“识别、听懂、读懂、使用、掌握”等动词来表达各级各类目标的要求, 还使用了“初步、进一步、了解、理解”等表示不同程度的词来刻画不同级别的目标要求。为了能够促使教学关注学习过程和教学评价, 在表述教学目标时, 我们必须认真领会词语的实际含义, 以使教学目标的表述规范而确切, 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应注意努力将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统一起来, 防止把教学目标表述为教的目标。

三、设计后———重在“反思”, 力求“查漏补缺”

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是在教学目标设计时, 教师中存在着很严重的“重前期, 轻反思”现象。为了强化反思教学目标设计的意识,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反思任务化

一个目标的设计是否合理、有效, 最终要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 通过教学效果来衡量。如果学生学习后反馈良好, 基本达到了目标的要求, 说明目标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学情, 是有效的;如果实施的结果与预先的设计相去甚远, 那我们要回归到最初的目标, 反思什么地方设计得还不合理, 下一步应该如何去改进。因此, 我们应该把每课时的课后反思作为教学目标设计的一个必备环节。

2. 内容具体化

对于课后反思的内容, 具体可以有以下这些:

(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符合现代课程理念的要求;

(2)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清晰且符合学生实际, 对学生的思维有无辅助或拓展作用;

(3)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

(4)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突出了重点、难点;

(5) 反思教学目标行为动词的表述是否有利于体现教学过程并进行合理评价。

3. 矫正及时化

对学生未达成的目标或内容进行及时矫正, 给学生第二次学习机会, 这是确保学生达标的重要手段, 有助于及时消除课时教学中的认识缺陷积累, 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只有通过设计—实施—反馈—反思—再设计—再实践, 不断地循环操练, 教师的目标设计能力才会日趋增强。

上一篇:后勤办公室上半年总结下一篇:销售经理个人年度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