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三二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024-06-29

“五四三二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共4篇)

篇1:“五四三二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五四三二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庙渠初级中学

常武

我校全体数学教师通过学习与参加学校的“构建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大讨论,充分利用网络重点学习了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借鉴蔡林森校长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五四三二一”的新模式。该模式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坚持为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理念,把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主题策略,努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五四三二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内涵

“五”是“五环”,其含义是: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即-----创设情境-----探究尝试-----交流提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应用创新------反思归纳。

“四”是“四精”,其含义是:精心设计导入,精心设计问题,精心设计练习,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精讲。

“三”是“三要”,其含义是:要勤动脑、要勤动口、要勤动手。“二”是“双师”,其含义是:两名数学教师同时负责一个班的数学课堂教学。

“一”是“一心”,其含义是:一个中心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二、“五四三二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要求

(一)五环教学流程要求 五环教学流程只是教学过程的一般形式,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以及新授课或复习课可进行适当调整,但不管怎样调整,整个教学流程一定要体现双自主教学,达到课堂的高效性。

这里的“创设情境”(不超过2分钟)。教师不管通过哪种方式导入新课,都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引入过程要顺,要让学生加深对知识逻辑联系的认识,要有利于学生构建学科“知识树”,认知上能够“顺理成章”。②课时目标要明。在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指向要固定在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上,防止随意性。③学习内容要清。一上课,学生就知道“我要干什么”,“老师有什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及早进入状态,集中注意力。

“探究尝试”(10分钟内)。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和学案设计自主学习。探究前,教师一般要适当进行方法的提示、信心的鼓励和时间的要求。探究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热切关注和期望(通过巡视的方式关注学困生,通过赞许的目光关注提前完成任务的优等生),无论关注的形式怎样变,有一个底线不能变,那就是不能打断或干扰学生独立学习的思路。

交流提升(15分钟内)。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换句话说,即通过合作交流的形式共同解决设疑自探中的“疑”。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主要在这一环节培养和体现。通过检查,如果学困生做对了,说明这个问题全班都解决了,教师就不需要在此着力,而应直接转入下一个问题的检查,以免浪费时间。如果中等生也难以解决,则需要讨论,教师在“探究”中巡视发现的虽属个性,但带有普遍指导意义、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也要讨论。如果通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则予以讲解,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

运用创新(15分钟内)。是指师生围绕学习目标,针对本节所学知识,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问题,让学生训练运用。

反思归纳(3分钟内)。教师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解决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小结归纳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或方法。为下一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四精”的要求

1、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多年来,我们比较重视新课“导入”,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每节数学课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新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好的导入新课如同桥梁,联系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可以说导入新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作好准备。在讲平均数容易受个别特殊值的影响,有时不能代表数据的平均水平时,我用了一首打油诗:张家有财一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个个都是张百万。从而学生很好的明白了平均数和众数两个概念。

2、精心设计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自主学习时精心设计悬念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代认知学家皮亚杰认为:“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而且一切有成效的活动也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变被“强迫”接受学习为积极主动去阅读学习呢?我巧妙运用语言的艺术来设计悬念性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计算时,我给学生出示了这么一个例子,有些同学不走寻常路,踩了学校的花园中的小草,可明知道会踩坏小草,还为什么要这么走呢?同学们明白了怎样计算,同时还知道这样做的确不值得。

3、精心设计练习,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许多知识如果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和应用,那么一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全面完成数学教学任务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认为设计练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练习设计要突出目的性和针对性,应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

(2)交替再现,达到巩固的目的。(3)联系实际,在实际应用中加深理解。(4)练习设计要有对比性,防止产生思维定势及干扰。(5)练习设计要有坡度,让所有的学生感受成功。

(6)练习设计要有趣味性和开放性。在练习的形式上要多样化。可以设计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践操作、综合练习等。在题型上,可以补充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等。

4、教师“精讲”,提升教学效果。

“精讲精练”是一种提高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教学策略,它是一种高效呈现知识和高效指导学生学习的策略。教师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易混、易漏等知识要点,以及课堂观察学生自学的基本情况,确定精讲的内容。精讲要做到“四讲”、“三不讲”。以讲促思,以讲解惑,讲解知识的纵横联系,讲清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讲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等。通过“精讲”,可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动,即动脑、动手、动口,因为学生注意集中听课,时间是有限的,讲多了影响教学效果。

(三)“三要”的要求

“五四三二一教学法”,既有助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落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助于知识信息的处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设情境”控制信息的接收范围,排除学习重点之外的干扰性知识;“探究尝试”是主动接收信息的过程;“交流提升”是信息的多向传递,保证信息的正常流通与传输;“应用创新”是反馈本节学习重点和知识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让学生在知识运用与创新中体悟、总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规律,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其中体验成功,感受创新的快乐。“反思归纳”是对本课时所接收信息的及时反馈与强化。四个环节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每个教学环节都是在学生的动脑、动口和动手中进行的。教学环节是学生脑、口、手活动的载体,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是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

(四)“双师制授课”的要求

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解决我校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个别班级数学科目成绩滞后,学校决定对三个年级段的薄弱班级安排双师制授课,该班两位教师角色搭配以新老结合为主体,一人一案同时授课。做到了师资的优化整合。

(五)“一个中心”的要求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获取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再是灌输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为学生引领学习方向。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以及教师的指导下可以有选择的获取知识。这样不仅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发现、研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措施跟进

为了推行“五四三二一”课堂教学模式,学校行政专门制定了对教师的激励机制,一月一检查,一期一评比,年终奖励兑现。骨干教师授课示范,人人参与讨论。学校还制定了以下常规:

(1)集体备课。

(2)学校按“五四三二一”模式制定了“双师制”捆绑式考核管理办法。

(3)教导处设立“双师制”授课记录,记录中反馈清楚主讲人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授课过程中发现的疑难、误区,课后反思、问题纠解与处理方式。

(4)设立了“五四三二一”课改论坛。每期放假前,召开教职工大会,主讲人专题发言,再分教研组学习讨论。好的文章学校结集存档,推荐发表。

四、可喜的变化

以校本教研这种形式推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实验班级的教学质量明显优于比较班级。尤其是今年的中考成绩有过去的二十几名进步到全县的前五名。教师逐渐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轻慢学生、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自觉减少了课堂内无效劳动的环节。增强了教师钻研教材、思考教学方法,认真批改作业的自觉性和针对性,使重心下移。同时教师不仅注重所教班级学生考试的平均分、及格率,更注重学科有效生和双有效生的培养。教师的备课量增加了,工作难度加大了,但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较快,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缩短。按此模式教学,同一年级,多个教师任教,同一个班级,两个老师任教,班级教学质量波动不大,年级教学质量比较稳定。学生课堂学习指向明确,要求具体,落实较好。即使比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在老师和同学的督促检查下,都能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2:“五四三二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在人的一生中,要经历大致六次重要的转折。第一次转折是人出生,从一个非常封闭、安全的环境来到一个充满各种变数的环境。第二次转折是从幼儿园到上小学,人的主要任务从玩变成了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第三次转折就是从中学到大学,面临环境、学习方式以及价值观、理想信念方面的一些根本的变化。第四次转折就是从大学毕业走向社会。这个时候,第一次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第一次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去面对社会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要求,去承担起每个人都应承担的责任,要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再下一次转折,就是离退休,人生的任务又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工作为主变成了休闲为主。最后一次转折,就是生命的最后历程。

高中入大学是人生的第三个转折点。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无论是谁,面对环境的改变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大学生适应新环境的关键是了解环境有哪些变化,明确新环境对自己新的要求,逐渐从过去熟悉的环境中解脱出来,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上做出调整和改变。这也是我们适应大学环境的开始。

从中学到大学主要有哪些变化呢?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要求学生必须自主独立,不论衣食住行还是学习、交友乃至认识社会,更多地是依靠自己的知识、能力去思考、判断、选择和行动。具体来说,从中学到大学的第一个方面的变化,就是生活环境的变化。第二个方面的变化是学习生活的变化。第三个方面的变化是人际关系的变化,第四个方面的变化是管理制度的变化,第五个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问题。

其实人生的变化又何止如此呢?我们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哲学家搭乘一个渔夫的小船过河。行船之际,这位哲学家向渔夫问道:“你懂得数学吗?”渔夫回答:“不懂”。哲学家又问:“你懂物理吗?”渔夫回答:“不懂”。哲学家再问:“你懂化学吗?”渔夫回答:“不懂”。哲学家叹道:“真遗憾!这样你就等于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这时水面上刮起一阵狂风,把小船掀翻了。渔夫和哲学家都掉进了水里,渔夫向哲学家喊道:“先生,你会游泳吗?”哲学家回答说:“不会”渔夫非常遗憾地说:“那么你就要失去整个生命了!”这是一个伟人给他心爱的女儿所讲的一个故事。它寓含了一个非常深刻的人生哲理:一个没有学会在人生长河中游泳的人,即使其它的东西学得再多,他也无法在这人生的长河中生存下来,因为他缺乏基本的适应和生存能力。

在很多高校,有的同学因为无法照顾自己而退学,有的同学因不能正视在大学里优势地位丧失的现实而自卑,有的同学因所学专业与自己兴趣不符而失去学习的动力,有的同学由于过于关注考试导致考试焦虑而无法继续学业,还有的同学因为自己一次所谓的高考失败而从此一蹶不振,在大学校园中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很多。这些例子从反面都说明了没有基本的适应和生存能力,无法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的。

那么怎样适应呢?同学们可以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第一,尽快提高生活技能。为什么要这么建议呢?因为在有的高校就有这样的同学,来自中原干部家庭,来校报到时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送来的,不会铺床,不会洗衣服,吃不惯食堂的饭菜,每天都沉浸在想家的情绪当中。同学们百般劝解也无效,本人感觉自己说什么也呆不下去了,要退学。掌握和学习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仅是适应环境的要求,也是个人成长所必要的条件。上大学后,衣服要自己洗了,吃饭睡觉要自己打理了,钱要自己管了,生活中的大事小情都要自己做决定了,如果从前没有经验,一下子有这样的变化还真不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同学从头做起,自觉参与集体生活,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独立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生活技能还包括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健康有益的课余生活对于我们同学的成长很有益处。例如,大学里有很多学生社团,学术性的,服务性的,娱乐性的,有选择的参加社团活动会使自己的生活充实。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条件注意培养和发展一些业余爱好,对于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第二,摸索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大学学习的不适应最容易产生情绪波动与自我评价偏差。摸索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除了向有经验的高年级同学请教,接受任课教师的指导和班主任的帮助,大学生自身首先要正确认识大学学习的特点,克服过去依赖教师的习惯;其次应从个人的实际出发,逐步摸索出与自己水平、基础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再次要注重自觉能力的培养,学会管理支配时间,安排学习计划,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善于抓住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畏惧,不气馁,善于利用各种有限资源,逐步走出困境。

第三,重新确立正确的自我形象。在大学新的坐标系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正确认识自己,重新估价自己,主动接纳自己。在新环境下,首先要看到自己的实力,树立自信心。暂时的成绩相对下降以及表现不如以前突出并非个人因素的影响,没必要为此自卑而丧失信心;其次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承认差距,看到长处,扬长避短,不事事处处苛求自己;再次,加强自我修养,学习他人优点,取长补短,不断实现自己自我完善的目标。

第四,学习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大学中的适应不良有70%以上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我们同学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环境,性格、习惯都不尽相同,有的人外向,有的人内向,有的人习惯早起,有的人习惯晚睡,这时要注意善于与各种各样的人和谐相处,因为将来到社会上我们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不可能都是你看得顺眼的人,因此人际交往中多看看别人的长处,不能以个人好恶作为标准,或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比如一个宿舍住四个人,有的人习惯开着录音机睡觉,有的人有点声音就睡不着,有的人习惯9点睡,有的人10点睡,有的人11点睡,有的人12点睡,这个时候大家就要达成一致,形成一种共同的约束,大家都必须遵守。在不断的协调中保证寝室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五,确立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一个杯子卖多少钱?比如你手头有一个杯子需要卖出,它的成本是1元钱,怎么卖?如果仅仅是卖一个杯子,也许最多只能卖2元;如果你卖的是一种最流行的款式的杯子,也许它可以卖到三四元;如果它是一个出名的品牌的杯子,说不定能卖到五六元;如果这个杯子还有些其他功能的话,它可能卖到七八元;如果这个杯子正好是某个名人用过,与某个历史事件联系起来,说不定一二百元也有人要;如果这个杯子有过一段更独特的经历,比如曾经随飞船上过太空之类,一二千元或许也不算高。同样一个杯子,杯子里面的世界,它的结构、内容、功能等依然如故,但随着杯子外面的世界的变化,它的价值,却在不断的变化。如果我们同学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你的努力要被社会接纳,那么你就得给自己的生命添上绚丽的色彩,附上高额的价值。因此,对于我们新入学的同学来说,首要的是要确立目标,你的五年计划是什么,考研还是工作还是出国,你想怎样度过你的大学生活,玩四年、学四年、还是学好、玩好。四年后毕业,你准备在你的推荐表上写上什么。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

这里把心理学上有名的“四A论”送给大家。“四A论”即用4个A起头的英文单词组成的对事追寻的心路历程。

1、接纳(Acceptance),接纳自我和自我所在的现实环境;

2、行动(Action),对于自己决定的事情付诸行动并且全力以赴;

3、情感(Affection),经过认真努力后,可从工作活动的历程中得到乐趣,所谓乐在其中,即是指快乐存在于努力追寻的历程中;

4、成就(Achievement),是指以上三者完成后的自然结果,是努力奋斗的回报。我们同学如能遵循这一理论并努力实践,相信肯定会解决你们在适应中遇到的困惑。

通俗地送给大家三句话,广交友、猛读书、肯出头!广交友并非要同学们不分对象地乱交朋友,而是要打开心菲,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因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人际交往有心理保健功能,能帮助同学们从适应困惑中走出来,有句话说得好,把你的快乐跟朋友说说,你就得到两份快乐,把你的忧愁跟朋友说说,你就被分担了一半忧愁。猛读书不

是让同学们做书呆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要我们同学们永远都不要放弃学习,不要放弃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要学求知、学做人、学做事、学共处。读求知的书,读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与人交往的书。肯出头不是要我们同学抛弃谦虚的优良品德,而是要欣然接纳自我、恰当表现自我。不做自己力所不能及之事,也决不放弃能表现自我、锻炼自我的任何机会。我们有的同学怕失败不敢在人前表现自我,试想我们从小到大,哪一件事不是从失败中过来的,没有失败,哪有我们今天的成长。我们不求失败,但是要正视,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于失败的恐惧。

入学新生有两个方面尤其要注意。第一,要注意不要放松学习。很多学生都听说大学所学知识以后工作中用不到20%,在实用主义的影响下,有很多同学入大学不再关注学习。在害怕面对未来压力的情况下,恍恍忽忽地度日,其实正是因为工作后要用到很多知识,所以我们才更应该学习更多技能和知识,但在学习其他知识的同时,也不要舍本逐末,高等教育尽管有其不足,但完全抛弃的态度是不可取的。第二,要注意不要过分追求完美。积极行动,但要降低期望值。重新确立正确的自我形象。在大学新的坐标系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正确认识自己,重新估价自己,主动接纳自己。在新环境下,首先要看到自己的实力,树立自信心。暂时的成绩相对下降以及表现不如以前突出并非个人因素的影响,没必要为此自卑而丧失信心;其次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承认差距,看到长处,扬长避短,不事事处处苛求自己;再次,加强自我修养,学习他人优点,取长补短,不断实现自己自我完善的目标。

一避免,避免用恋爱来填补情感空虚。

由于年龄的增长、生理和思想的日趋成熟,以及现代社会的影响,大学生谈恋爱已经不是十分新鲜的话题。但是,在这一行列中也加入了一批入校两个多月的大一新生,这不能不让人深思。如果是在冷静充实考虑到将来的责任义务的基础上,那就不说什么,毕竟18岁的大学生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恋爱观还不成熟,自己所喜欢的是什么样的人还没有明确而完整的定型,处于一种朦胧的模糊的状态。仅仅是因为受到异性的关爱,看到对方身上的某个闪光点,就把自己的宝贵时间献给了对方,这就如同一个刚入演艺界的小角色要在两部名著中担任主角一样,是很难处理好其中的关系的。

篇3:以五四三二一模式绘就双创新蓝图

为践行《关于建设双创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的指示精神,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政策实施意见》,“因为有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精准帮扶工程领导小组提出了“五个会议、四个一批、三大工程、二个中心和一个大赛”的“五四三二一”模式。

2016年5月10日,“因为有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精准帮扶工程领导小组在北京《经济》杂志社召开课题组研讨会,《经济》杂志社社长助理王磊主持了会议并对“因为有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精准帮扶工程2016工作纲领的“五四三二一”模式做了简要说明。他强调:“此次会议的目的就是为进一步完善‘五四三二一’模式,通过精准对接,以促进创新、就业为主,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从而打造出符合国家要求的双创示范基地。”

在会上,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马陆亭、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院党委副书记毛建国、南昌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周文波、北京石油化工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李新亮、中国政法大学创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徐庆、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负责人刘海洋等来自教育部的专家和高校代表纷纷就“因为有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精准帮扶工程2016工作纲领的工作重点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建设要点分享了体会、提出了建议。

马陆亭(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

“因为有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精准帮扶工程是一个很庞大、很宏伟的计划,符合团中央的思想。对于整个庞大的计划来说,首先要分清主次,明确哪些工作是必须做的,哪些是首要要做的。以团中央主办的“挑战杯”为例,“因为有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精准帮扶工程也可以将赛事作为落脚点,以此为载体,再同会议和基地等配合起来。

另外,“精准”十分必要。“双创”话题虽热,但也不缺少争议,比如学校在开展双创教育时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而不提供实践平台,而应该将教育、劳动、生产相结合,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195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在学校的操场上组装好了一架连零部件都是在学校内生产出来的飞机,并成功试飞到了上海,就是一个很好地将教育、劳动、生产相结合的例子。飞机毕竟与其他产品不同,既要求绝对的安全性又要保证良好的性能,也就给制造者带来更多难题。但这样也更能培养制造者的工作热情,学生们也在动手造飞机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责任感、使命感。

对学校来说,创业教育就是学校里的一个环节,不能过犹不及,也不能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应该找准位置,将学校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整体而存在。

周文波(南昌理工学院党委书记):

作为在学校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我认为“五四三二一”模式还是比较全面的,具体来说,还应注意以下4个问题。

首先,要联合高校做好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既要结合各高校的特点,又要凸显《经济》杂志社的优势,在北京建设若干所的同时在各省市建设一到两所,其中公办高校内一所、民办高校内一所,打造双创基地中的精品,和其他创新创业基地区别开来。其次,要充分借助媒体优势,对各个高校的创业特色、创业典范大力宣传。第三,真正对创业项目进行资助。我们发现高校内创新创业的科技转化和使用率都非常低,很多老师就是把研究课题或者科研论文嵌入进创新创业课程中,并没有真正把创新创业精神传达给学生,这样必然不会有创新创业的成果。最后一点就是科技转化,在高校,大学生不乏有好的创新创业想法诞生,但是受资金、人脉、市场运作规律和价值观等方面的限制,以及课程、考试及自身发展需要的影响就把创意搁浅了,导致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失去延续性,变得流于形式。

针对这4个方面的问题,希望《经济》杂志社联合各个高校,精准解决,把创新创业基地做出自己的特色,也做出最有影响力的双创工程。

刘海洋(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负责人):

不同的人对“创业”有着不同的解读。对于教育部来说,有多少成功的创业项目并不是其关注的重点,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才是其的初衷。对于国家来说,创新创业和教育的关系则稍弱,2013年、2014年前后,国家经济增速放缓,毕业生数量却逐年增加,就业率下降,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国家开始支持大学生创业。但这一导向也带来一些问题,高校向社会打开大门,鼓励社会资本介入,为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市场评估和投资占股,加上“互联网+”的热潮袭来,导致在高校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中出现了很多技术含量很低的基于互联网的服务项目,但却能拉到投资,致使很多学生的创业理念发生严重偏移。

而《经济》杂志社主办的“因为有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精准帮扶工程则既带有市场的眼光,又兼具公益的性质,无疑是大学生最需要的。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尽量淡化商业概念,创业的目的不是融资,不能让趋利的价值观蒙蔽了双眼。

毛建国(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院党委副书记):

高校应该是双创教育的主体,但始终很难落地和实现,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资源弥补高校教育的短板,因此像“因为有你”这样的平台是极其重要的。对于“因为有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精准帮扶工程2016工作纲领,我有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nlc202309081419

首先,这个平台应该更具特色,与其他双创活动区分开来,《经济》杂志社掌握了很多经济领域的前瞻性资源,有能力把学生创业和国家经济形势紧密结合,打造一个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并提供实质帮扶的平台。其次,“因为有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精准帮扶工程应该为高校和企业建造一座直通的桥梁,帮助学生们的创新成果得到实质性转换,为学生创新创业保驾护航。最后,我希望我们的平台应该做到“大与小”、“虚与实”的结合,通过相关举措的精准实施,打造出品牌效应。

徐庆(中国政法大学创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

我们确实很需要一个好的平台来吸收好的项目,来培育好的导师,来使资金落地,让更多人瞩目我们的成果。

现在很多高校对于双创都有不尽相同的认识,对于我们以文科著称的政法大学来说,创新性相对不足,而且在创业方面又过度依赖大学生群体,很多项目都仅停留在“做快递”或是“做餐饮”等层面,再加上学生们对于创新创业的动机不同,有的学生为创业,有的只是单纯为了出国或是保研加学分,所以创业率一直比较低。

结合我们遇到的问题,对于“因为有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精准帮扶工程首先应该了解学校需求,根据不同院校的不同需求对症下药;其次,作为媒体,应该通过对成功创业者的报道,鼓励更多人大胆创新、勇敢创业,树立双创典范;第三,要提供更多的社会经济信息帮助校园内创业学生尽早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最后,“五四三二一”的工作纲领还需进一步细化,可以和其他双创机构多多合作,互利共赢。

李新亮(北京石油化工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

北京石油化工大学在双创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也一直在努力寻找突破口。“因为有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精准帮扶工程2016工作纲领对于学校内部的双创教育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经济》杂志社这一平台既是媒体宣传高地,也是企业和高校交流的平台,同时导师团的帮扶也弥补了高校老师缺乏创业经历的短板。

既然是精准帮扶,就应该在受众群体上做到精准化。比如浙江大学在双创教育领域实行的三层推进方案就十分值得借鉴。首先,他们会对在校大学生做普及性的双创教育;其次,鼓励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加入学校各式创业俱乐部;最后,对已有成效的团队进行实际帮助,促进项目尽早落地。因此,我也建议“因为有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精准帮扶工程能从供与求的方面考虑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以及怎么做才能与学生创业需求挂钩。

链接:双创要坚持“五四三二一”模式

近日,“因为有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精准帮扶工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会上,该帮扶工程提出了“五个会议、四个一批、三大工程、二个中心和一个大赛”的发展模式。

五个会议。即校长双创研讨会、创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双创联席会议、大学生创业团队双创交流会、孵化器(园区)双创招商会和创业团队双创分享会,以此来搭建学校、学生、孵化器、投资机构间的交流平台,为大学生创业营造更有利的环境。

四个一批。第一,在建设1000个高校双创基地的基础上,再建设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区域类双创基地,由基地运营团队、高校双创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共同引入社会资源对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帮扶。第二,培育一批双创支撑平台,在打造全国大学生创就业公共服务平台(精准帮扶平台)和Aschool(APP)的基础上,建设大学生创业云。第三,组建一批多专业、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导师团、高校导师团和企业导师团,共同推动全国高校双创工作。第四,在全国推广优秀的双创模式,分享成功经验,做好高校双创顶层设计,规范高校双创模式,引领高校双创活动。

三大工程。一是青年企业家养成计划,对已创业的大学生团队提供项目管理、培训、市场引导、资金、场地等一对一的帮扶。二是联合电商机构推动百万大学生回乡创业计划,以此带动县域经济的升级改造,同时将《经济》杂志社中国创新经营研究院旗下220万中小企业与大学生双创活动进行对接,在解决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同时,帮助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三是双创“金融谷”计划,成立“因为有你”大学生创新创业公益基金和投资基金,一方面对双创工作做得比较好的高校、教师、大学生团队及社会人士进行奖励,对高校双创活动、公益课给予拨款资助;另一方面,对大学生双创项目进行引领性投资。

二个中心。一是大学生智慧交易所,二是大学生股权交易中心,旨在将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理念、研究成果和商业思维通过交易所融入到企业中去,解决创业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拓宽大学生创新创业融资渠道,用市场化手段和筛选机制,规范团队管理,提高项目质量。

一个大赛。即继续扎实做好“因为有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该工程相关负责人表示,精准帮扶工程核心在于“精准”,准字当头,精字贯彻其中。当前,创新创业已成为中国二次发展的新动能,“因为有你”启动精准帮扶工程提出的从项目到基地、工程再到格局、制度的发展思路,将推动双创事业更好更稳地发展。

篇4:学校德育“五四三二一”工程

中职德育;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G63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1/2-0059-02

一、熟练掌握并运用中职生推崇的五种工作方式

1.亲身实践。即根据中职生渴望走向社会要求实践的心理特征来开展德育工作。这是该学校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一月一个好习惯’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学生受到了熏陶。

2.影视教育。影视作品能够带给学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对学生具有无比的吸引力。学校坚持做好固定时间(每周六晚上),固定地点(足球场),并做到映前指导与写观后感相结合、思想教育与休闲娱乐相结合。

3.心理辅导。该校建立了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一级为学校咨询中心,中心由专业心理辅导人员组成,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负责协调、指导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级为专业科,各科建立心理辅导室,组织教师接受心理知识培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报告本科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能做出相应处理;三级为班级,加强对班主任心理教育方面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敏锐洞察中职生的心理,并合理的给予引导。

4.开展竞赛。这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它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中职生所处的年龄确定了他们思想最活跃,行动最快捷,追求新奇,渴望独立,喜欢竞争。在德育中融入竞赛活动,是他们求之不得的。如学校开展《日常行为规范》知识抢答比赛,学生踊跃参加,效果十分明显。

5.协商对话。就是强化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当家作主。学校鼓励各层领导积极开展同学生对话,把这项工作纳入德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二、围绕四个典型问题有重点的开展工作

1.厌学。之所以把厌学排在第一位,是因为这一问题在中职学校太过普遍。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的专业,学校一是从正面教育入手,使学生全面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二是利用下厂实习的机会,直接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三是通过社会调查,了解人才需求,培养中职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一定程度扭转了学生厌学倾向。

2.网瘾。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多功能、多资源背后隐藏的是多重的诱惑。学校调查了解:中职生上网玩游戏占90%,看电影占3%,聊天占5%,其他占2%。因此提倡绿色上网、远离网络游戏是新时代德育工作的当务之急。学校推出了《网络文明公约》,提倡中职生正确使用电脑,不被电脑所奴役,创建一个健康阳光的网络文化环境。

3.早恋。在家庭青春期性教育缺乏的情况下,学校如何承担这个责任呢?学校主要是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这块阵地,鼓励、指导教师以开放、真诚的态度对学生进行科学的青春期性教育。学校利用课堂、黑板报、广播站、宣传画,教导学生正确的性知识,帮助学生对性有负责的态度;告诉他们婚前性行为带来的身体或心理的伤害……学生们一起探讨,一起感悟,一起成长,成功的化解了不少早恋的危机。

4.亲子关系差。这主要表现在与父母的沟通上。调查证实,中职生亲子关系往往非常僵,冲突不断,有的甚至危及了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学校采用了“请进来”的办法,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听专家的讲座,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起找对方的优点,效果出奇的好。

三、转变三个观念

1.由想毕其功于一役变为经常抓,反复抓。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影响的多角性、价值的多元化,决定了德育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要把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结合起来,当学生思想出现反复的时候,应当抓反复,反复抓。为保证这一思路得以贯彻执行,学校建立起符合中职生特点的德育工作三级网络。学校、专业科、班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2.由学生是教育客体的观念转变为学生既是客体又是主体的观念。过去,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总是将学生作为单纯受体,忽视了他们的主体地位。近年来,学校对学生的自我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悉心利用学生对教育的内在选择性,鼓励专业科,班集体在德育过程中自己出题目,自己做文章,极大的调动了学生接受教育的自觉性

3.由多轴心工作格局转变为向心性工作格局。学校打破了各专业科、各部门自行其事的旧格局,统一研究编制《德育工作方案》。方案确定教育任务,各科室按照方案,结合各自学生特点、各自业务范围组织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从而使教育工作做到了重点突出,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断深化。

四、两结合工作思路

1.现代思想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总结不同时期的经验,有两条最重要:一条是历史不能割断,另一条是世界不能脱离。我们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我们先后开展了孝道教育、感恩教育、以德报怨教育。《弟子规》做到人手一份,《三字经》人人会背。让学生在传统文化教育中重新建立起自己的道德体系。

2.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的相融通。首先做到思想教育和学校的所有课程水乳交融。钱穆先生有一个回忆:体育老师喊“立正”后说:“须白刃交于前,泰山崩于后,亦凛然不动。始得为立正”。可见无论什么课程都可以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

其次是思想教育在校园内应该是水银泼地,无孔不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要让校园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都能教育人、感化人。

五、把德育工作放在第一位

一所学校能否办好,能否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校外各种因素固然重要,但关键是能否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因此我们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第一位,坚持不懈的进行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中心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我们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旗帜鲜明。

综上所述,在实践中,湖北信息工程学校始终把德育作为第一要务,理顺两结合的工作思路,实行三个转变,抓住四个典型问题,熟练运用中职生推崇的五种方式方法,使学校德育工作面貌焕然一新,一年一个新台阶。

上一篇:小学语文第五册《大海的歌》教学设计下一篇:结婚祝福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