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招聘考试网

2024-06-23

银行招聘考试网(共8篇)

篇1:银行招聘考试网

陕西中公金融人QQ交流群: 164299013

2015陕西银行招聘考试:银行招聘考试会计之固定资产备

考技巧

固定资产之“生”“老”“病”“死”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折旧以及期末计量一直是银行招考中的重要考点,固定资产的考点通俗地说其实就是围绕固定资产的生老病死来设置,生即是固定资产的取得及初始计量;老即是固定资产的折旧;病即是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死即是固定资产处置。

固定资产的取得计量:

企业外购的固定资产,应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作为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应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固定资产的成本。

固定资产的折旧:

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除了以下情况:

第一,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第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第三,未提足折提前报废的资产。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分为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例如:某企业2009年12月31日购入一台设备,入账价值45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3万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该设备2010年计提的折旧额为()万元。

A.15 B.10.8 C.11.2 D.1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该设备应从2010年1月1日起开始计提折旧,2010年计提的折旧额为45×2/5=18(万元),则答案应该选D。

详细计算过程:该题是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2/5 地址:西安市解放路236号图书大厦5楼(民乐园站)http://sa.jinrongren.net/

陕西中公金融人QQ交流群: 164299013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则2010年计提的折旧额为45×2/5=18(万元)2011年计提的折旧额=(45-18)×2/5=10.8(万元)2012年计提的折旧额=(45-18-10.8)×2/5=6.48(万元)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最后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因此2013、2014年计提的折旧额=(45-18-10.8-6.48-3)/2=3.36(万元)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

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应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固定资产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应将该固定资产原值、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及减值准备转销,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在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转入“固定资产”;对于费用化的支出按其部门分别归属至期间费用。

固定资产的处置

固定资产的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处置固定资产主要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核算。清理完后,余额在借方,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属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余额在贷方,计入“营业外收入”。

例如:某企业转让一台旧设备,取得价款56万元,发生清理费用2万元。该设备原值为60万元,已提折旧1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出售该设备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为()万元。

A.4 B.6 C.54 D.56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出售该设备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56-(60-10)-2=4(万元),是固定资产清理净收益,应该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备考神器:

一、陕西金融人官方微博:http://weibo.com/offcnjinrongren

二、中公金融人官方微信:yhzpks

地址:西安市解放路236号图书大厦5楼(民乐园站)http://sa.jinrongren.net/

陕西中公金融人QQ交流群: 164299013

扫一扫,有惊喜

地址:西安市解放路236号图书大厦5楼(民乐园站)http://sa.jinrongren.net/

篇2:银行招聘考试网

(银行考试)2014银行招聘考试:商业银行法(1)

1、中国农业银行组织架构及职位 农行的组织架构简析:

北京总行-各省分行-二级分行(支行)-分理处—储蓄所 中国农业银行组织结构图

2、中国农业银行职业发展规划

(一)中国农业银行职业发展线路

银行员工职业发展总结起来大致有三条主线,各有发展空间。技术线: 专业路线,主要技术开发,技术支持。营销路线:客户路线,主要客户服务,市场拓展。管理路线:领导路线,主要的发展战略和策略制定。

(二)中国农业银行职业发展规划

银行职员职业发展的具体分析为一下三方面:

1、柜员。柜员一般有两条出路:

(1)在会计条线精耕细作,做成业务标杆,升为柜长,然后竞聘为支行的会计主管,再竞聘为基层网点的副行长,到这里一般需要5到8年。再往上可以爬到省分行的会计部门做个小领导,然后竞聘会计部总经理,再向总行进军。

(2)转岗做客户经理,走营销条线。一般需要在做柜时有较强的营销意识,转岗一般需要参加笔试和面试。

2、客户经理。客户经理一般有三条路:

(1)一直做客户经理:客户经理助理→客户经理→高级客户经理助理→高级客户经理→私人银行顾问,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随着级别的不断升高,工资收入也不断提高,管理的客户也是不断的高端起来,主要靠专业知识推动业绩增长来增加收入,但是就一直在支行工作,受支行长的管理。

(2)竞聘支行行长。支行的行长一般3年就要换一次,而且每年总有行长因为业绩不佳被开牌,所以如果你喜欢做领导,通常有3年的工作经验之后,就可以去参加每年的支行长竞聘。做支行长压力非常大,每年背负着50多个指标,做不好就亮红牌,直接下课。

(3)向省分行的相关部门发展。比如对私客户经理就去私人金融部,对公客户经理就去公司业务部,零贷客户经理就去信贷部,然后在这些部门做成领导。

3、在银行里,能不能升级,大部分是要靠业绩说话的,所以只有当你的业绩做到出类拔萃的时候,在竞聘中才可能胜出,当然每往上升一级,你身上背负的任务就要加一级。

江西中公教育总部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310号江西省出版大厦8楼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怎么样,对银行的职业发展规划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了吧,所谓有备无患,赶快为自己进行一个入职前的职业小规划吧!

篇3:招聘银行

谭传华毅然放弃了民办教师的工作, 怀揣仅有的50元钱离开了家乡重庆, 踏上了寻求尊严的道路。他曾经为了6个馒头给人画过画像, 也曾经当过睡在街边的流浪汉;他卖过魔芋, 卖过塑料花, 开过预制板厂, 最后终于选择了父亲的老本行———当木匠, 在自家的猪圈里开起了木梳厂。

1995年, 谭传华正式注册“谭木匠”梳子商标。经历过艰难的推销之旅, 烧过价值30万元的不合格产品, 搞过无数次技术改革, 1997年, 谭传华的小木梳终于获得了较好的市场知名度。就在他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 一个意外的难关挡在了面前:由于没有固定资产作抵押, 银行不愿意贷款给这个靠生产小梳子为生的小企业, 谭传华后继乏力。

1997年8月19日, 对银行苦苦哀求没有结果的谭传华愤怒了, 在重庆一家报纸上打出整版广告:谭木匠工艺品有限公司招聘银行。在当时, 民营企业招聘银行是一件国内外轰动的稀奇事, 1000多家海内外媒体蜂拥而至, 争相报道“谭木匠招聘银行现象”。

篇4:揭秘银行招聘

关键一:做块“璞玉”

每年的校园招聘结束之后,笔者都会和在银行担任和曾任HR的同行们聚会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谈到目前的大学生求职情况,大家喜忧参半。喜的是,随着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大力辅导,以及大学生本人的重视,现在的大学生应聘技巧越来越好,简历制作和面试表现有明显的进步。忧的是,某些毕业生求职表现前后矛盾,让人担心在光鲜的简历和流畅的面试背后,是否真正站着一个实有其才的人。如果用“玻璃”和“璞玉”来比喻大学生的求职表现,“玻璃”固然闪亮晃眼,但银行更喜欢吸纳“璞玉”,因为璞字的右上角是“业”,精于“业”的大学生才是美玉。所以,大学生求职面试过程中,应做真实的自己,不要虚假包装。

关键二:建立“以终为始”的求职思维

大学生求职,面对的是一条求职链:制作简历、初步面试、深度面试、笔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环环相扣。若想各个击破,决胜千里,必须掌握链条背后的钥匙。

这个钥匙,就是彻底了解应聘岗位的素质模型(通用素质和差异化素质)。因此,大学生应该尽早建立求职思维流程图:确定职业目标——关注银行招聘信息——分析岗位需求和胜任素质模型——针对性地打造并匹配职业素质——有选择地投递简历、参加面试等。这种方法,被称为“以终为始”法,它具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但现实中,很多大学生的求职路线是“三步法”:发现招聘信息——粗浅了解岗位要求——简历海投、参加面试。“三步法”缺失了“职业目标设定”和“岗位素质匹配打造”,这种方法可以说是“临门一脚”法。“临门一脚”能否“破门得分”呢?这很大程度上要看个人技术和运气。

所以,大学生求职决胜的关键,就是仔细琢磨银行的招聘广告,结合银行岗位要求,盘点自己的优势,针对性地制作简历,面试时适当表现。所有这些只为传达出一种信息——“我就是你要找的人!”

关键三:走体验式路径

一般来说,大学生对银行信息搜集的主要方式有:留意银行招聘信息、关注银行网站、生涯人物访谈、工作追随、银行实习等。本人认为,想成为心仪银行的雇员,先成为其客户,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以上六种路径,按照介入银行的深浅,可以分为三类:

外围式:通过招聘信息和银行网站,可以了解到一些公开的信息,属于单向的、表面的。

渗透式:通过对行内员工的工作追随和访谈,逐步了解到更多外人所不知道的信息,比如用人原则、文化氛围、工作强度、薪酬待遇、发展空间等。

体验式:通过到银行实习和办理业务等,有了具体的感知和体验,和银行有了双向的互动,非常有益于深入了解自己、了解银行以及二者之间的匹配度。

银行实习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优先得到工作机会。银行实习一般承担协办职责,比如从事信用卡协办、个人贷款协办、理财经理协办、大堂经理协办以及会计协办等。

篇5:银行招聘考试网

广西银行招聘:2014银行秋季校园招聘考试时间

2014春季银行招聘已陆续拉下帷幕,2015届秋季银行招聘即将开始,中公金融人银行招聘网为考生整理编辑了2014届秋季银行招聘整体流程时间节点汇总,希望对即将参加秋季银行招聘的考生有所帮助,中公金融人银行招聘网也将为考生提供做更多相关性权威资讯、辅导!

篇6:银行招聘考试:中国工商银行简史

一、中国工商银行的正式成立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随着各类金融机构的恢复建立和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为解决中国人民银行(简称人民银行)既承担货币政策制定和金融监管职能,又从事具体业务经营的矛盾,1983年9月国务院正式决定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另组建中国工商银行,承接原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经过紧张筹备,1984年1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简称工商银行)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国家专业银行体系的最终确立。

(一)工商银行成立的背景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主要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社会的投融资体制是以财政为主、银行为辅,纵向分配社会资金。就金融体系而言,基本上是人民银行“一统天下”的格局。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开始确立改革开放政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经济社会日益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逐步增加,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多的需求。这种局面与当时财政为主、银行为辅,一家银行包揽天下的投融资体制产生了矛盾,原有的金融体制迫切需要进行改革。1979年10月,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必须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的著名论断,由此拉开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帷幕。

为满足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简称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简称建设银行)先后恢复设立。同时批准成立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城市和农村信用社等也在各地蓬勃发展起来。但是,我国统一有序的中央银行制度尚未建立,金融领域出现了群龙无首、无序竞争的局面。当时的人民银行承担着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双重职能,在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分设后,仍从事工商信贷和城镇储蓄两项业务。人们曾形象地比喻,人民银行既当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在金融管理方面不能处于超脱的地位。各家专业银行在自身利益驱动下,加上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纷纷抢占活动地盘,争相发放贷款,导致信贷投放出现失控局面,从而影响了国民经济的调整与发展。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提出“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以加强信贷资金的集中管理和综合平衡,更好地为宏观经济决策服务”。同时决定“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承担原来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

(二)工商银行成立前后的紧张筹备

自1983年下半年起,在一系列文件的指示下,人民银行与工商银行之间分设及相关机构、业务和人员等划转工作有序展开。1983年10月,人民银行批复同意工商银行总行内部机构设置为14个,人员编制为500人。同月,人民银行办公厅向各省、市、自治区分行下发《关于加挂中国工商银行牌子等一些具体事项的通知》,确定了从1984年1月1日起,各省、市、自治区分行及分行以下各级人民银行机构加挂中国工商银行牌子,采取“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资金分开,两套账目”的过渡办法。同时,对机构分设工作,人民银行要求有步骤、分层次、分地区地进行。自1984年开始,各省、市、自治区先后开始了人民银行和工商银行的分设工作。经过一年的积极努力,至1985年初,全国除青海、海南(当时尚未建省)两省外,其余各省、市、自治区都完成了人民银行与工商银行的机构分设任务。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人民银行开始向新成立的工商银行划转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截至1983年末,人民银行划转工商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约占同期国家银行流动资金贷款余额的64.6%,划转工商银行的固定资产贷款约占同期国家银行固定资产贷款余额的86.7%,划转工商银行的城镇储蓄存款约占同期国家银行储蓄存款余额的87.8%。此外,划转给工商银行的工商企业存款余额达745.58亿元,并完成了相关资金账户的划转工作。

当时考虑到工商银行成立后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是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的,为了保证业务持续开展,实现“边营业边建行”的目标,在总行领导班子的配备问题上,采取了“人随业务走”的办法。经国务院决定,由当时人民银行主管信贷业务的副行长朱田顺担任工商银行董事长,人民银行主管储蓄和会计业务的副行长陈立担任工商银行第一任行长、党组书记,人民银行储蓄局局长尹志海、工商信贷局副局长张肖、科技局局长田同五同时调任工商银行副行长。还决定,人民银行相应业务司局的副司局长调任工商银行总行各部室主任,工商银行总行各部室的工作人员,则由各部室主任与人民银行各司局长协商调剂,从人民银行的相关司局中抽调人员来充任。至于各省、市分行领导班子的配备,各地大多抽调人民银行分行主管业务工作的第一副行长担任工商银行分行行长,抽调人民银行分行主管信贷、储蓄、会计及财务的副行长担任工商银行分行副行长。

人、工两行分家之际,各级人民银行的办公用房都比较紧张。工商银行总行机关成立时,只能另外寻找办公地点。经过多方联络,租下了北京市西城区服装公司新建的一栋6层小楼的3至6层的闲置厂房,面积为2800平方米(现位于三里河月坛南街32号)。因时间紧、任务重,只是对闲置厂房进行了简单的装修、改造。经过全体员工夜以继日工作,前后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装修、改造和引热力等事宜,从而保证了总行成立大会召开之际,有了自己的办公场所。有人曾戏称,工商银行总行机关的办公地点是一所“租来的指挥部”。当时总行机关200多人就挤在这个临时租来的办公场所里工作,利用服装厂的地下室作为临时食堂,条件非常艰苦。建行之初,工商银行各级分支行的营业办公条件也和总行相似,没有一家分支行新建营业办公大楼,都是因陋就简,能挤则挤,能省则省,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业务的开拓创新上。

(三)工商银行的正式成立

1983年12月30日,工商银行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财政部、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部门的领导出席了成立大会。原人民银行已离退休的老行长也前来祝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荣毅仁和国务委员、国家经委主任张劲夫出席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张劲夫首先代表国务院对工商银行的成立表示祝贺。他在讲话中强调,“中国工商银行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工商银行肩负着支持经济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的重任。相信你们一定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迅速发展起来,为国民经济发展集聚更多资金,为全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工商银行成立大会开得很简朴,但却非常隆重。当时借用了中国科学院的小礼堂,人民银行和工商银行总行机关来了两三百人参加,没有鲜花,没有纪念品,也没有举行宴会,总共花了几百元钱。陈立老行长后来回忆称:“创业艰难啊,简朴一些是应该的,但遗憾的是当时连一份小小的纪念品也没有准备,开会的场景现在只留下了一张模糊不清的黑白照片了。”工商银行正是凭借这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勤俭办行的优良作风,在改革中诞生、起步、成长,一步步走向辉煌。

1984年1月1日,《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每日电讯都发表了重要消息,向世人宣布了中国工商银行的正式成立。《经济日报》在头版头条显著位置发表了题为《银行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的社论,祝贺中国工商银行的成立,指出“工商银行的成立是我国经济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是银行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

(四)工商银行成立的历史意义

工商银行的成立,在我国金融改革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中央银行体制的确立,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建立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级银行制度最核心的一环,也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最主要的成就之一。由于工商银行的成立,使人民银行最终摆脱了具体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经营,完成了向中央银行的飞跃,实现了我国银行业组织制度上的第一次政企分离。

第二,工商银行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国家专业银行体系的最终建立。如果说我国改革开放后重建农业银行,分设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拉开了金融组织体制改革序幕的话,工商银行的成立则为这项改革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可以说,1984年1月1日工商银行的正式诞生,是新中国中央银行制度得以确立、国家专业银行体系最终形成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二、国家专业银行时期的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成立后的第一个10年间处在国家专业银行时期,企业化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通过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充分发挥了融资主渠道作用;坚持“择优扶植”信贷原则,以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重点,积极开拓,存、贷、汇等各项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成长为中国第一大银行;信用卡、国际业务等新兴业务从无到有,电子化建设初见成效,经营效益不断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国家赋予的宏观调控任务和政策性贷款任务,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

(一)积极实施以搞活城市行为中心环节的企业化改革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并确定推进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为整个金融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重要任务。1986年1月,国家体改委、人民银行在广州联合召开沈阳、广州、重庆、武汉、常州等5城市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座谈会,正式部署了专业银行等的企业化改革。此后,包括工商银行在内的国家专业银行开始了长达近10年的以“企业化”为目标方向的管理体制改革。从1986年起,工商银行以城市行为基本经营核算单位,下放“六权”(业务经营权、信贷资金调配权、利率浮动权、干部任免和奖惩权、劳动组织和工资奖金形式的决定权、利润留成支配权),实施了以搞活城市行为中心环节的管理体制改革。在管理机制上开始尝试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责任约束机制以及以“目标经营”和“利润留成”为主要形式的激励机制,开始建立自我约束的资金管理体制和贷款风险管理责任制。建立了会计管理基础和财务预算体系,开始讲求经济效益与成本核算。初步建立了稽核管理基础,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检查制度。经营机制开始向企业化转变。

(二)各项主要业务快速发展,经营效益不断提高

这一时期,工商银行各项主要业务伴随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金融需求,以范围、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对国民经济各领域全方位渗透为特征,存贷款业务和结算业务快速发展,资金实力迅速壮大,经营效益不断提高。1984年成立当年,工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696.1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470.22亿元,当年利润54.27亿元。经过10年发展,截至1993年末,工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8844.44亿元,比1984年增长了4.2倍,年均增长20.1%;各项贷款余额11128.23亿元,比1984年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18.2%;1984年至1993年,10年共实现纯利润1111.83亿元,年平均实现纯利润111.18亿元;截至1993年末,工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占国内银行业存款总额的38.1%,各项贷款余额占国内银行业贷款总额的42.1%,获得并保持了中国第一大银行的地位,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机构人员不断增加,营业办公条件逐步改善

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银行服务的需要,工商银行的营业网点和人员规模不断扩增。1984年末,工商银行境内机构19199个,人员36.62万人,自用固定资产(原值)27.95亿元。截至1993年末,境内机构已达34002个,比1984年末增长了77.1%;人员达55.49万人,比1984年末增长了51.5%。为了改善营业办公条件和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在利润留成水平低、财务力量较弱的条件下,工商银行通过增产节约、统筹兼顾,建造了一批营业办公大楼和职工住房,增添了一批交通工具、办公用具和电子机具。截至1993年末,全行固定资产余额(原值)达226.59亿元,比1984年末增加198.64亿元,增长了7.1倍。

此外,专业银行时期,工商银行通过开展以“行风”教育和提高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员工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全行员工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建行初期,在传承人民银行“三铁精神”(铁账本、铁算盘、铁规章)的基础上,结合实践创造性提出了“求实创新、吃苦耐劳、顾全大局、团结奋进”的“工行精神”;建立了统一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创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在随后的企业化经营阶段,工商银行坚持“经营效益高、资产质量高、自身信誉高”的“三高”观念,促进全行逐步形成严谨规范、诚实守信、创新进取、务实敬业的工作作风和行为准则,有力推动了向商业银行的过渡转变。

三、国有商业银行时期的工商银行

1994-2004年间,工商银行处于国有商业银行时期。在渡过由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调整发展期之后,自2000年起,工商银行加快向商业银行目标的改革步伐,提出并坚持“效益、质量、发展、管理、创新”的“十字方针”,狠抓质量效益,全面加强管理,从严治行,经营管理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全行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建立了以质量和效益两大类指标为中心的新型经营管理体系,促进了全行资产质量、经营效益的根本性好转,在资金实力、业务创新、跨国经营、信息化建设、机构改革、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工商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率先实行统一法人制度,构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系

1993年以后,我国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要求,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1993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治理整顿金融秩序为主题,提出了新一轮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措施。随着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分离,包括工商银行在内的国家专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根据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有关规定和商业化、集约化经营管理的要求,工商银行在业内最早实施了统一法人体制,推行了“下管一级、监控两级”的分支机构监控模式,建立健全了集中统一的授权授信、资金管理、信贷风险控制、经营管理综合考核、全面成本管理及内部控制等制度,并逐步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管理制度与机制。持续加快电子化、信息化建设,在“9991工程”顺利完成后,工商银行又实现了总行对全系统的集中管理和实时监控。

(二)集中精力消化不良资产包袱,资产质量发生根本好转

这一时期,工商银行的经营管理以防范和化解资产风险为首要任务,实施了贷款进入和退出战略,大幅度调整信贷结构,实行贷款新老划断,严格控制新增贷款质量,积极防止存量资产劣变,大力度压降不良贷款,努力消化非信贷不良资产。1999-2000年间,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工商银行累计向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不良资产及转股债权4077亿元。扣除表内应收利息和“债转股”中的正常贷款因素,工商银行实际剥离不良贷款本金2942亿元。2000-2004年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工商银行经过艰苦努力,利用自身创造的经营效益,清收、消化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的“双下降”。按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标准,到2004年末,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降至18.99%,比1999年最高峰时的47.59%下降了28.6个百分点。自1999年以后,工商银行的新增贷款不良率始终控制在1.6%以内,达到了国际商业银行的优良水平。

(三)坚持业务开拓创新,经营效益明显改善

国有商业银行时期,工商银行积极拓展优质业务市场,存款、贷款业务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中间业务有了突破性发展;持续推进跨国经营战略,组建了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简称工银亚洲)和工商东亚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工商东亚),海外机构与业务快速发展,国际业务经营效益有了较大提高;通过全面实施品牌战略,确立了牡丹卡业务品牌。与此同时,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要求,工商银行从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益出发,对原有机构、人员进行了大幅度精简;根据经营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转移的需要,按照业务和管理流程再造的要求,调整了总行和各级分支机构的内部机构设置。2000年工商银行一举扭转了此前连续6年经营性亏损局面,营业利润开始逐年增长。到2004年,工商银行境内外机构实现营业利润746亿元,5年间累计实现营业利润2277亿元,年平均实现营业利润455亿元。

(四)经营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各项主要业务继续保持国内同业领先地位

国有商业银行时期,工商银行通过积极调整,资产、负债及收入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推动了经营结构和经营模式战略转型的实施。资产结构方面,工商银行原来信贷资产占绝对比重的格局发生了变化,非信贷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逐步提高;负债结构方面,被动性负债虽仍占据主导地位,但主动性负债已开始有所发展;收入结构方面,单一依靠信贷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有了较大改变,中间业务收入、债券投资和资金交易收入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存贷款利差收入的比重有所下降。

截至2004年末,工商银行总资产和总负债分别占国内银行业总资产及总负债的17.95%和18.15%,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占国内银行业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的19.91%;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占国内银行业人民币各项贷款余款的19.46%。2004年,工商银行办理进出口结算业务额1775.3亿美元,占国有商业银行(包括工商、农业、中国、建设及交通5家银行)进出口结算业务总额的21.24%。2004年,工商银行银行卡发卡量为1.11亿张,占全国金融机构银行卡发卡量的14.49%,占当年银行卡交易额的10.57%;年末银行卡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942.23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银行卡人民币存款余额的19.23%。工商银行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还跨入了世界企业500强行列。在《银行家》、《欧洲货币》、《环球金融》、《亚洲货币》等国际权威媒体和机构开展的评优评级中,工商银行先后获得了“中国最佳银行”,“中国最佳零售银行”、“中国最佳个人网上银行”、“亚洲区最佳贸易项目融资银行”等重要奖项,开始树立国际化大银行的良好形象。

此外,在员工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工商银行主动迎接经济金融全球化和建设现代商业银行的多方面挑战,着眼于经济金融工作大局和工商银行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狠抓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探索建立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开展了大规模、系统化、分层次的员工培训。工商银行重视以人为本、服务为本、信誉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和群众性理论研究。在提出并坚持“十字方针”的基础上,形成了“五种观念”,培育了“六种精神”,逐步形成具有工商银行特色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

四、向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历史性转变

为顺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金融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自2002年起,工商银行为实施股份制改革做了大量准备工作。2005年4月,国家正式批准工商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方案,工商银行财务重组随之启动。10月,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06年10月,工商银行股票开始面向海内外公开发售,并实现了在上海、香港两地同步上市,由此完成了工商银行发展史上的一次“脱胎换骨”的彻底转变。

(一)财务重组顺利实施

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WTO,由此拉开了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面对金融业即将全面开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银行业的首要任务是抓住入世后5年过渡期的宝贵时间,加快自身改革和发展。2003年9月,国务院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立。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2005年4月18日,国家正式批准了工商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方案,工商银行股份制改革工作正式展开,财务重组随之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工商银行财务重组包括资本重组和不良资产的处置,其中资本重组以国家注资和发行次级债两种方式进行。4月21日,国家通过中央汇金公司动用外汇储备向工商银行注入资本金1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40亿元)。同时,财政部保留与中央汇金公司等额的原拨资本金1240亿元作为工商银行资本金,从而使工商银行核心资本金达2480亿元,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6%。为了补充附属资本,进一步改善资本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同年8月,工商银行以组建承销团的方式成功发行了首期350亿元的次级债券。在进行资本重组的同时,工商银行部署实施了不良资产的第二次剥离工作。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经过全行上下周密安排,工商银行最终顺利完成了2460亿元损失类资产剥离和4590亿元可疑类贷款转让工作。

(二)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经过紧张筹备,2005年10月25日,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和第一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新的公司章程(草案)、“三会”议事规则(草案),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董事会和监事会,聘任了高级管理人员,初步建立了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工商银行改制后名称由中国工商银行变更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工商银行”。第一届董事会选举姜建清担任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凯生任副董事长、行长;第一届监事会选举王为强担任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同时,工商银行抓紧完成了股份公司设立最后环节的法律手续等,举行股份公司成立大会的时机已经成熟。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并经银监会批准,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10月28日正式成立。当日下午,成立大会暨揭幕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成立大会由杨凯生行长主持。人民银行周小川行长和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姜建清董事长为股份公司揭幕。揭幕仪式后,周小川行长、财政部李勇副部长和姜建清董事长先后在成立大会上致辞。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国内外金融同业,中介机构,工商银行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成员,各分行、各部门的负责人和员工代表,老领导和老员工代表,共计约1000人出席了成立大会。

工商银行的全部业务、资产、负债和机构网点、员工,均纳入股份制改革的范围,整体重组后全部进入股份有限公司。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工商银行进行了整体的彻底改制。

(三)成功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

引入合格的境内外战略投资者,促进股权结构的多元化,使公司治理机制更加完善合理,是工商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重要步骤之一。工商银行对引入战略投资者问题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总行股份制改革办公室牵头的战略引资工作小组,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并与潜在的战略投资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接触。经过综合权衡和艰苦谈判,工商银行最终确定由美国高盛集团、德国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公司组成的高盛投资团作为战略投资者。2006年1月27日,工商银行与高盛投资团在北京成功签署了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高盛投资团将出资37.8亿美元入股工商银行。随后,工商银行又成功引入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作为股东。6月19日,工商银行与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成功签署了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高盛投资团和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的成功引入,是工商银行改制重组的重要成果之一,为工商银行公开发行上市,进而迈向国际资本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实现上海、香港两地同步上市

2006年3月至10月,工商银行为IPO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3月22日,工商银行上市项目准备工作会议召开,标志发行上市准备工作正式启动。6月29日,工商银行A股主承销商选聘会议召开。7月20日,工商银行A股发行工作启动大会召开。自7月中旬以后,工商银行A+H股同步发行上市方案进入报批程序。9月,工商银行完成了招股说明书的审定与披露,随之进入境内外路演阶段。从9月底至10月中旬,工商银行管理层分为红、蓝、橙3队路演团,分别由姜建清董事长、杨凯生行长和李晓鹏副行长带领,先后在境内外展开了预路演、路演活动。境外路演前后历时9天,行程遍及亚洲、欧洲和美国的18个重要城市。10月18日(北京时间),工商银行红、蓝、橙3队路演团成员分别在美国洛杉矶、荷兰阿姆斯特丹和北京进行大型网上路演,这是国内首次在境内外三地同时进行网上路演。在境内外路演过程中,各地投资者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对工商银行材料介绍和管理层的专业表现比较满意,并普遍认为工商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业的龙头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突出,经营稳健,对认购工商银行股份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多家投资者表达了与工商银行合作的愿望。

借助境内外成功路演的良好氛围,2006年10月16日,工商银行股票开始面向内地和香港公众投资者公开发售,两地市场机构和散户投资者积极认购。A股网上发行锁定资金超过6500亿元,创A股网上锁定资金最高纪录。香港公开发行首日申购场面热烈,成为香港历史上申购人数(申请份数)最多的发行项目,共吸引资金规模近4250亿港元(约合546亿美元),成为历史上香港公开发行部分冻结资金规模最多的项目。随着境内外路演活动的圆满结束,10月20日,工商银行以视频会议形式,在北京、香港和旧金山三地同时召开了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定价和股票配售工作会议,股票统一定价与配售工作随之展开。在此基础上,工商银行决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10月23日,工商银行选定了在沪、港两地交易所公开挂牌上市的股票代码,A股股票代码为601398,H股股票代码为1398,公司中文简称为“工商银行”,英文简称为“ICBC”。10月27日,工商银行在沪、港两地同时公开上市,开创了A+H股同步上市的先河。按照上市当日工商银行A股收盘价和H股收盘价对应的市值计算,在A股和H股全额实行绿鞋后,A+H股总市值达到1419亿美元,成为当时全球排名第五位的上市银行。工商银行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创造了资本市场上的多个历史之最,刷新了28项纪录,被时人誉为“世纪IPO”。

此外,在股改上市期间,工商银行全体员工传承独具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精髓,不断突破自我,敢于超越,锻造提升核心竞争力,形成了“团结一心、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创新”的股改精神。在经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工商银行已经成长为全球市值最大、盈利最多、成长性最好的国际性大银行之一。如今,随着建设“三个之最”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的目标、愿景逐渐清晰,“工于至诚,行以致远”价值观的基本确立,工商银行初步构建起自己的企业文化体系。

篇7:银行招聘考试流程分析

银行招聘考试流程一般可分为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通知—笔试—面试(一面、二面)—入职体检—录用签约—入行报到—开始工作。各个银行不一定流程完全相同但基本流程是一致的。下面我们以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里的中国银行为例给大家更形象的介绍一下:

一、中央银行(公务员系统例外)

中国人民银行报名全部采取网上公告、信函报名的方式进行。报名步骤:

1、网上查询招聘单位用人需求

招聘对象、人数、专业、资格条件等有详细的规定,考生按自己的条件去申报。

2、送/寄报名材料

报名材料主要包括职位申请表(下载)及其他相关求职材料,在这要注意报名时间一般会以寄出地邮戳为准。

3、网上查询报名审核结果

根据应聘者提交的报名材料进行审核,根据报名材料择优进行初步面谈(异地考生则直接根据报名材料进行初选,不再安排初步面谈)。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审核同意参加笔试人员名单,中国人民银行参加笔试比例大概为15:1。考生要注意查询,不要错过考试机会。

4.笔试由中国人民银行人事司统一组织。

5.笔试结束后,根据报考人员笔试成绩,按照与拟聘用人数的一定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员名单,并由各单位人事部门电话通知报考人员。面试由各招聘单位自行组织。

6.根据考试成绩和用人单位工作需要确定考核和体检人员名单,组织考核和体检。

7.根据考试、考核和体检情况择优确定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

二、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为例)

1、校园宣传。在全国部分高校组织进行校园宣讲,介绍具体情况。

2、网上报名。应聘者通过网上报名的方式填写并提交简历。通过筛选的简历会通知进行笔试。参加笔试的前提是网申成功,所以简历的填写很重要,只有你的简历筛选出来了才有笔试的机会,所以这一环节一定要重视。

3、在全国招聘城市组织统一笔试。根据当地条件一般采取上机考试方式,答题时间比较紧。

4、各机构根据安排分别组织面试测评、体检、背景核查。面试的话中国银行有两轮面试: 第一轮分三部分:一是群面,类似于无领导小组讨论;二是单独面试,包括自我介绍、个人知识的考查等;三是性格测试。这一轮面试大多是银行外聘机构来组织,面试安排设置比较科学。

第二轮面试大多是当地银行的中层管理者,主要就是进行一些谈话和交流,从中考查一下考生的经历和对一些事情观点的看法。

篇8:国有四大银行校园招聘一览

虽已进入立冬季节,但广州的气温却高达2 5℃,和这种高温同时相伴的是大学生对国有四大银行的高度热情——在暨南大学的运动场,国有四大银行专场招聘会提供了1 2 0 0个岗位,吸引了1.2万名大学毕业生前来赶场——金融海啸下人员爆满的招聘场景就已凸显今年就业形势的严峻。

国有四大银行比往年减少600个职位

本次专场招聘会在运动场的四个方位上,分别设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招聘展位,每家四大银行都有20家左右的分行面向毕业生提供数量不等的岗位,除深圳分行之外,全省其他地级市的分行基本上都参与了招聘活动。原来共有80家银行报名参加招聘,但截至中午12时,有两家银行的招聘方没有到场招聘。

本次对于金融危机期间是否会减少招聘数量和岗位,国有四大银行现场招聘负责人都出言谨慎,有的以“总行会通过行长办公室接受采访”为由拒绝记者的采访。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国建设银行招聘人数为400人,但工作人员对能提供的薪水讳莫如深。一位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现场招聘负责人在记者不停的追问下表示,今年没有收到总行关于减少招聘的通知,招聘人数和薪酬与去年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拒绝透露今年招聘的数量。

广东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黄兆团介绍说,根据前期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文/曹福兴查,从了解的情况看,还比较乐观。“比如金融行业系统,和往年相比,中行、建行需求旺盛;农行也保持稳定;工行略有减少。”

虽然金融海啸席卷整个金融行业,但由于中国的银行业对外开放度不高,特别是几家国有银行,受到的影响有限,并未显化。而且,在银行工作稳定,薪水相对较高,仍是毕业生最好的选择之一。

很多毕业生首选目标依然锁定在珠三角城市。很多珠三角城市的分行展位前,应聘的学生排成一条条长龙,广州地区银行的应聘队伍有10余队,佛山、东莞等珠三角地区的银行也备受青睐。相比之下,粤西、粤北城市的银行前人气稍低。中午12时,中国银行潮州分行应聘者寥寥无几,没到招聘结束时间就早早收摊。

国有四大银行要求各不同

所有国有四大银行分行都要求毕业生具有本科或以上学历,需求的专业主要包括金融贸易类、法律、营销类和软件开发等,以本地高校或本地生源毕业生为主。

◎中国银行

面向国内全日制普通高校2009届应届本科生及研究生进行招聘,2008年及2009年7月毕业的归国学生也可以应聘。毕业生需要专业成绩优秀,英语四级以上,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同时身体健康,相貌端庄,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及良好的团队精神,学生干部及有文艺特长者优先。

◎中国农业银行

招收本科以上学历的大学毕业生。本科生须通过国家英语四级, 硕士研究生须通过六级, 有过级证书或者考试成绩在425分以上。以银行所在地的当地生源为主, 当地学生到外地院校上学的, 志愿到县级营业机构工作的, 也可以考虑。

◎中国工商银行

跟中国农业银行的大致相似,但对应聘者的年龄进行了限制,本科生年龄要在24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要在27周岁以下。需求的专业以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和计算机、法律专业为主。

◎中国建设银行

建行的要求稍微苛刻一点。应聘者需要具有良好的写作、分析和口头表达等能力。需求的专业主要为:经济、金融、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及应用、文秘(金融方向)、统计学等。国家211工程,985工程或重点财经类院校,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优先。

这四大银行进场招聘只是进行粗略的面试,接下来还有很多招聘程序。在现场接收完简历后,他们都要求毕业生在11月底或12月初登录银行的招聘网站进行网申,然后经过初步的资料审查和筛选后,将通知毕业生参加笔试和面试。

面试应将自己的优势与经历概括描述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听到有面试官问学生:“谈谈你的个人理财。”、“你来我们银行办理过哪些业务?”大学生应该提前想好这些问题,在面试时备用。

暨大的小李告诉记者,刚才面试时她一坐下,刚想按惯例先做个自我介绍,哪知面试官冷不防地指着身边湛江分行的面试官说了句,“你为什么不选择他要选择我?”,被指的那个面试官此时也看着她,她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好。

一些面试官问完学历后就开始问一些经济专业的问题。如“财务管理有哪些内容?”,或者一些专业名词,有些学生没听过那个名词,面试官重复了几次她就说,“哦,对不起,我不知道。”还有一些面试官问一些情景类机智题。

想太久不好,但草率更非好事。在现场,记者看到一名女生刚坐下来就开口说,“我这人没什么特点,就是数钞票快!”令银行人员愣了一愣,接着问,“能有多快”?女生答:“能有多快就有多快!”面试官说:“谢谢,我们不只是招能数钞票的。”说着不客气叫了下一个。

许多银行面试官表示,面试中,银行人员还是比较注重个人成绩,社会经历和综合素质,面试的同学不该过于草率,应将自己的优势与经历概括列举描述。

薪资福利体系

网络上一篇转自HiAll社区的文章详细介绍了四大国有银行薪水具体情况,仅供参考。

在中国银行工作,以广州地区为例,第一年工资很少,本科生税前2500元左右,税后不到2000;硕士生转正前比本科生高300—400元,不过3个月后可以转正,转正后会好很多,而本科要1年后才能转正。不过,中国银行有较好的住房政策,如果想在中行常干的,开始工作就可以有一套比较好的住房。

中国银行是银行业中非常重视人才的银行,很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员工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银行的知识。

中国农业银行一些特殊岗位转正后6500元/月,房补1500元左右,软件开发部的会更高,不过一线职工的待遇较差。转正前可能只能拿到2000元-3000元,转正后就会有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年终奖金+各种过节费。当然不同城市具体数目会有差异。在同等的薪酬下,农行的工作强度较低,工作压力较小。

中国工商银行:月工资5000元(税前)左右加年终奖金,不过工商银行正对其薪酬体系进行改革。有人透露,以北京地区为例,改革后该地做柜台的也拿到了将近8万的年薪。在工商银行工作,不同的部门工作时间有所不同,有些部门上班时间比较忙,但不需要加班,有些部门忙起来需要天天加班。

中国建设银行的薪酬体制比较复杂,共有12个等级56个档次。56个档次代表不同的系数,基本工资用系数乘以基础工资再加上基期绩效。基期绩效也与这56个档次有关。这几年建行发展很快,也就带来了员工的高收入。尽管建行的工资比不上四大之类的,但是奖金还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不过即使是在同一银行系统,国内不同地区的收入水平有所差异。比如四川省某支行的普通员工月薪在3000元左右,但是省行机关年薪则不低于10万元。而深圳支行,第一年月薪5600元,第二年7000元-8000,好的支行有10000元。总的来说,不同支行之间待遇差别较大,一般建行是年薪65000左右。

建行会保障员工退休后的生活,还有买房和租房的补助。建行并不会看重毕业生是否名校出身,入职之后的发展还是要看个人能力。在建行工作不需要加班,会有很多业余时间。在建行工作满5年,有可能送出去读书。而银行的工作环境,都需要直接面对客户,所以都非常讲究,对人的整体素质要求较高。

上一篇:客户服务部收费和保全职位竞聘演讲稿下一篇:库管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