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合并

2024-06-25

吉林大学合并(通用6篇)

篇1:吉林大学合并

北京市

北京大学(2000-3-31)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学 清华大学(1999-9-22)

清华大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方交通大学(2000-4-11)

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北京科技大学(1998-7-20)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冶金管理干部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1996-4-19)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化工管理干部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0-7-26)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针灸骨伤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6-1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1995-5-24)

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2000-1-30并入)中国政法大学(2000-2-28)

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8-2-24)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警官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2000-2-28)

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管理干部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90年并入);北京计算机学院(1992-6-6并入);国家建材局管理干部学院(2000-4-5并入);北京水利水电管理干部学院、北京水利电力函授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2000-7并入)北京工商大学(1999-6-10)

北京轻工业学院、北京商学院、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2000-6-14)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北京职工医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1992年)

北京师范学院、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外国语师范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995-3-24)北京财贸学院、北京经济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1985)

北京大学分校、清华大学分校、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中国人民大学二分校、北京师范大学分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分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分院、北京邮电大学分院、北京工业大学一分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分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分院、北京化工大学分院、北方交通大学分校;北京市化学工业集团职工大学(2000-3并入)北京信息工程学院(2000-2-28)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北京成人电子工业学院 北京教育学院(1994-6-28)

北京教育学院、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北京实验大学 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2002-9-27)

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立信会计职工大学、北京财政学校

天津市

南开大学(1994-11-15)南开大学、天津对外贸易学院 天津工业大学(2000-4-24)天津纺织工学院、天津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天津理工学院(1996)(已更名为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理工学院、天津大学分校、天津大学机电分校、天津大学冶金分校 天津师范大学(1999-3-12)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教育学院 天津医科大学(1993-12-3)天津医学院、天津第二医学院

河北省

河北农业大学(1995-2-16)河北农业大学、河北林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1995-2-16)

河北财经学院、河北经贸学院、河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科技大学(1996-4-23)

河北机电学院、河北轻化工学院、河北省纺织职业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1996-4-23)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河北教育学院、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1995-2-16)

河北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工程学院(2003-4)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北方学院(2003-4)

张家口医学院、张家口师范专科学校、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石家庄经济学院(2002-7)

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经贸管理干部学院 廊坊师范学院(2000-3-21)

廊坊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廊坊教育学院、廊坊师范学校、河北职业技术学院 唐山学院(2002-3-4)

唐山高等专科学校、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分校、唐山市职工大学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2002-4)(已并入河北工程学院)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邯郸分部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2002-7)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农业部乡镇企业管理干部学院 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1998-9-8)(已更名为华北科技学院)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有色金属管理干部学院 石家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5)(已升格为石家庄学院)

石家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石家庄第一教育学院、石家庄市第二教育学院 邢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5-3)(已升格为邢台学院)邢台师范专科学校、邢台教育学院、邢台经济管理干部学校 邯郸师范专科学校(2002-11-26)(已升格为邯郸学院)邯郸师范专科学校、邯郸市教育学院、邯郸地区教育学院 衡水师范专科学校(2002-11-26)(已升格为衡水学院)衡水师范专科学校、衡水地区教育学院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2002-11-26)保定师范专科学校、保定地区教育学院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3)

冀联医科专修学院、石家庄白求恩医学专修学院、新华医科专修学院

山西省

太原理工大学(1997-3-17)

太原工业大学、山西矿业学院,阳泉煤炭专科学校(2001-06并入)山西财经大学(1997-10-27)山西财经学院、山西经济管理学院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2-4-25并入)、山西省职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9-4-29并入)

太原师范学院(1999-3-25)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教育学院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8-9-7)(已升格为晋中学院)晋中师范专科学校、晋中地区教育学院 忻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8-9-7)

忻州师范专科学校、忻州地区教育学院、忻州职工大学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1989)

吕梁师范专科学校、吕梁理工专科学校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1989-12)(已升格为运城学院)运城师范科学校、运城地区教育学院、河东大学(筹)太原大学(2002-12-26)

太原大学、太原市教育学院、太原师范学校、太原市园林技校 山西机电职工学院(1999-5-25)

山西机电职工学院、太原重型机械职工大学、大众机械厂职工大学 大同大学

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

东北大学(1997-11-25)东北大学、沈阳黄金学院 辽宁大学(2002-5-15)

辽宁大学、辽宁外国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大连大学(1987)

大连工学院分院、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大连市卫生学校 沈阳大学(1998-3-18)

沈阳大学、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沈阳师范大学(2002-3-21)沈阳师范学院、辽宁教育学院 沈阳工业大学(2002-5-15)

沈阳工业大学、辽阳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 沈阳工程学院(2003-3)

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辽宁商务职业学院 辽宁中医学院(2000)

辽宁中医学院、辽宁卫生职工医学院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2000)(已更名为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建筑工程学院、辽宁建设职工大学 鞍山师范学院(2000)

鞍山师范学院、鞍山职工大学 辽东学院(2003-5)

辽宁财政高等专科学校、丹东职业技术学院 锦州师范学院(2002-5-15)(已更名为渤海大学)锦州师范学院、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沈阳音乐学院(2000)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工运学院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朝阳职工大学、朝阳第一师范学校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2000)阜新高等专科学校、阜新职工大学 营口高等职业专科学校(1990-10)(已并入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营口大学、营口广播电视大学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锦州职工大学 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2002-5-15)(已升格为辽宁科技学院)

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本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本溪高等职业专科学校 沈阳航空职工大学(1998-11-30)

沈阳飞机制造公司职工工学院、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职工工学院 鞍钢职工大学(2001)

鞍山冶金管理干部学院、鞍山职工工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科技大学(2003-4)

包头钢铁学院、包头师范学院、包头医学院 内蒙古民族大学(2000-5-29)

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 内蒙古蒙医学院(1980年合并,现已并入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医学院、哲里木医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1999-3-25)内蒙古农牧学院、内蒙古林学院 包头师范学院(2000-3-21)(已并入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包头教育学院、包头师范学校 赤峰学院(2003-4)

赤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赤峰教育学院、赤峰卫生学校、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赤峰分校、内蒙古幼儿师范学校

呼伦贝尔学院(1997-1-23)

海拉尔师范专科学校、呼伦贝尔管理干部学院、呼伦贝尔盟教育学院、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呼伦贝尔分校

河套大学(2000-4)

河套大学、巴彦沼尔盟教育学院、巴彦沼尔盟师范学校

吉林省

吉林大学(2000-6-5)

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长春科技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军需大学 延边大学(1996-4-16)

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吉林艺术学院延边分院、中外合作延边科技大学 北华大学(1999-9-1)

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 长春大学(1987)

吉林科技大学、吉林机电专科学校、长春外国语专科学校、长春职业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2000-3-22)

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1988)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第一汽车制造厂职工大学 吉林省行政管理干部学院(1992-3-30)

吉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吉林省宣传文化管理干部学院 吉林师范大学

四平职业大学、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财经大学

长春税务学院、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黑龙江省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0-5-31)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1994-2-1)

东北农学院、黑龙江农业管理干部学院 哈尔滨理工大学(1995-4-5)

哈尔滨科技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哈尔滨商业大学(2000-10-24)

黑龙江商学院、黑龙江财政高等专科学校 哈尔滨医科大学(2002-5-13)

哈尔滨医科大学、鸡西煤炭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农垦师范专科学校(2002-6-5并入);黑龙江省物资职工大学 黑龙江省物资学校(2002-8-28并入)佳木斯大学(1995-6-27)

佳木斯工学院、佳木斯医学院、佳木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佳木斯职业技术学院 齐齐哈尔大学(1995-6-27)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齐齐哈尔轻工业学院;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2003-7并入)黑龙江工程学院(2000-3-22)

哈尔滨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哈尔滨学院(2000-3-22)

哈尔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哈尔滨大学、哈尔滨教育学院、哈尔滨师范学校 哈尔滨航空职工大学(1998-11-27)

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职工工学院、东安发动机制造公司职工工学院 黑龙江大学(2005.5)

黑龙江水利专科学校、黑龙江大学

上海市

复旦大学(2000-4-21)复旦大学、上海医科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1999-8-16)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农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2005.7)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上海铁道大学(2000-4-11并入)、上海建材工业学院、上海城市建设学院(1996-7-18并入)上海大学(1994-4-25)

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法律高等专科学校于1994-3-29日并入原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7-9-3并入)、上海教育学院、上海第二教育学院(1998-8-26并入)东华大学(1999-8-13)

中国纺织大学、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华东理工大学(1996-10-7)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技术师范学院(1994-4-25并入)、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7-9-3 并入)

上海中医药大学(2000-3-29)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理工大学(1996-5-28)华东工业大学、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铁道大学(1995-3-6)(已并入同济大学)上海铁道学院、上海铁道医学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1985)

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分院、华东纺织工学院(东华大学)分院、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00-4-20)

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化工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01)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东沪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冶金联合职工大学(1991)(后改为上海东沪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冶金职工大学、上海钢铁一厂职工大学、上海钢铁三厂职工大学

江苏省

东南大学(2000-4-11)

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苏州蚕桑(高等)专科学校(1995-3-6并入)、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4-2并入)、苏州医学院(2000-3-29 并入)江南大学(2001-1-4)

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 河海大学(2000-2-28)

河海大学、常州水电机械制造职工大学 江苏大学(2001-8-1)

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扬州大学(1992-5-19)

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医学院、扬州工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国家税务局扬州培训中心 南通大学(2004)

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1999-3-26)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外贸职工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2000-3-2)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 中国药科大学(1986)

南京药学院、南京中医药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2001-5-11)

南京化工大学、南京建筑工程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2003-6)

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2001-3-19)

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苏州铁道师范学院 南京审计学院(2002-3-8)

南京审计学院、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南京经济学院(2000-2-15)

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淮海工学院(2002-3-8)

淮海工学院、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 金陵科技学院(2002-12-9)

金陵职业大学、南京农业专科学校 徐州工程学院(2002-12-9)彭城职业大学、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南通师范学院(1999-3-25)(已并入南通大学)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通教育学院 淮阴师范学院(1997-2-20)

淮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淮阴教育学院 盐城师范学院(1999-3-25)

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盐城教育学院 盐城工学院(1996-5-14)

盐城工业专科学校、盐城职业大学、盐城市纺织职工大学 淮阴工学院(2000-3-22)

淮阴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农垦职工大学、淮阴机械工业职工大学 常州工学院(2000-3-22)

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常州机械冶金职工大学 常州工业技术学院(1999-3-8)(已并入常州工学院)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业职工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2000-6-12)

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晓庄学院(2000-3-22)

南京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南京晓庄师范学校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1992-3-5)

镇江职业大学、镇江教育学院、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镇江分校 常熟高等专科学校(1989)(已升格为常熟理工学院)苏州师范专科学校、常熟职业大学 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1992-5-29)(已并入徐州工程学院)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徐州市职工大学 常州市职工大学(1992-5-29)

常州市纺织工业职工大学、常州市建筑职工大学、常州市建材职工大学 无锡市职工大学(1992-5-29)

无锡市职工大学、无锡市电子仪表工业局职工大学、无锡市机械工业联合职工大学、无锡市轻工业局职工大学、无锡市化学工业局职工大学、无锡机床厂职工大学;无锡市干部学校、江南学院旅游经贸分院(2003-4-16并入)苏州市职工大学(1992-5-29)

苏州市电子工业局职工大学、苏州市商业职工大学、苏州市业余美术专科学校、苏州市化学工业局职工大学、苏州市工艺美术职工大学 苏州市职业大学(1992-5-29)

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南通市职工大学(2000)

南通市职工大学、南通市纺织工业职工大学、南通市粮食职工学校

浙江省

浙江大学(1998-8-26)

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 宁波大学(1997-5-5)

宁波大学、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宁波师范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1994-12)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温州大学(筹)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专科)杭州师范学院

杭州师范学院、杭州教育学院(2001-9并入)、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3-2-9并入)杭州商学院(2001-5-23)(已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嘉兴学院(2000-3-22)

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嘉兴高等专科学校 绍兴文理学院(1996-4-4)

绍兴师范专科学校、绍兴高等专科学校、绍兴职工大学、浙江电大绍兴分校 浙江科技学院(2003)

浙江科技学院、浙江求是职业技术学院(筹)浙江海洋学院(1998-3-6)

浙江水产学院、舟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州师范学院(1999-3-25)

湖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州教师进修学院、湖州师范学校 杭州职工大学(1998-1-30)(已改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机械职工大学、杭州丝绸职工大学、杭州纺织职工大学、西湖电子职工大学、杭州化工职工大学、杭州轻工职工大学

安徽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9-11-2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经济技术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1997-1-22)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学院 安徽工业大学(2000-10-24)

华东冶金学院、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淮南工业学院(1993-1-30)(已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淮南矿业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淮南师范学院(2000-3-23)

淮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淮南教育学院、淮南师范学校 合肥学院(2002-3-14)

合肥联合大学、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 皖西学院(2000-3-21)

六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皖西联合大学、六安师范学校 蚌埠高等专科学校(1990-6-6)蚌埠联合大学、蚌埠食品专科学校 安徽商业专科学校(1992-7-15)(已并入安徽工业大学)马鞍山联合大学、马鞍山商业专科学校 黄山高等专科学校(1997-12)(已升格为黄山学院)黄山高等专科学校、中国科技大学徽州大专班 合肥联合大学(19912-15)(已并入合肥学院)合肥联合大学、合肥外语专科学校

福建省

集美大学(1994-10-8)

集美航海学院、厦门水产学院、福建体育学院、集美财经专科学校、集美师范专科学校 福建农林大学(2000-6-5)福建农业大学、福建林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2002-3-21)

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福建职业技术学院 莆田学院(2002-6-13)

莆田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医科大学莆田校区、莆田师范学校 闽江学院(2002-3-21)

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闽江职业大学 三明高等专科学校(2000-6-12)(已升格为三明学院)

三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明职业大学、三明教师进修学校、三明师范学校 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1-2-25)南平师范专科学校、南平职业大学 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1-2-25)宁德师范专科学校、闽东职业大学 莆田高等专科学校(1991-6-12)(已并入莆田学院)

兴化职业大学、莆田师范学校大专班、福建广播电视大学莆田分校、莆田教师进修学校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1-4-5)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

江西省

南昌大学(1993-3-1)

江西大学、江西工业大学、江西医学院(2001-1-21并入)江西财经大学(1996-5-16)

江西财经学院、江西财经管理干部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2003-4)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金融职工大学 东华理工学院(2003-5)

东华理工学院、抚州师范专科学校 宜春学院(2000-1-25)

宜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春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宜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宜春职工业余大学

九江学院(2002-3-4)

九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九江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九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九江教育学院 井冈山师范学院(2000-3-21)

吉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吉安教育学院 上饶师范学院(2000-3-21)

上饶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饶教育学院(筹)新余高等专科学校(1987)

新余职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新余大专班、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新余分校 江西新余钢铁总厂职工大学(1994-1-27)

江西新余钢铁总厂职工大学、江西钢厂职工大学 上饶学院

上饶师院、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上饶卫校 中国陶瓷大学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

山东大学(2000-7-14)

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 青岛大学(1993-12-7)

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医学院、青岛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科技大学(1999-8-16)

山东矿业学院、山东煤炭教育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1999-7)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水利专科学校 山东理工大学(2002-3-21)山东工程学院、淄博学院 济南大学(2000-4-20)

山东建材工业学院、济南联合大学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1998-7-20)(已更名为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建筑工程学院、青岛冶金矿山职工大学 山东交通学院(2002-3-21)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中国重汽集团职工大学

淄博学院(1998-4-9)(已并入山东理工大学)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淄博职业大学、淄博教育学院、淄博广播电视大学、山东建材工业学院淄博分院

潍坊学院(2000-3-23)

潍坊高等专科学校、昌潍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枣庄学院(2004)

枣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枣庄教育学院、枣庄广播电视大学 泰山学院(2002-3-21)

泰安师范专科学校、泰安教育学院、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泰安市广播电视大学、泰安师范学校

临沂师范学院(1999-3-25)

临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临沂教育学院 济南联合大学(已并入济南大学)济南师范专科学校、济南职业大学 德州高等专科学校(1998-3-9)(已并入德州学院)

德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德州教育学院、德州市直属机关业余大学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2002-6-6)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教育学院

河南省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黄河大学(1991年并入)、河南体育专科学校(1992-5-18并入)、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2000-6-12并入)河南大学(2000-6-12)

河南大学、开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科技大学(2002-3-21)

洛阳工学院、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工业大学(2004)

郑州工程学院、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南阳师范学院(2000-3-21)

南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阳教育学院 洛阳师范学院(2000-3-21)

洛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洛阳教育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2000-4-5)

安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阳教育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2000-3-21)

商丘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商丘教育学院 周口师范学院(2002-3-14)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周口教育学院 南阳理工学院(1993-1)

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大学 黄淮学院(2004)

驻马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民办中原职业技术学院 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1998)(已并入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磨料磨具工业职工大学 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2002-6-11)

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郑州煤田职工地质学院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11)

河南财经学院、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湖北省 武汉大学(2000-7-14)

武汉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湖北医科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2000-5-23)

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2000-5-23)

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 华中理工大学(2000-2-28)(已并入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武汉科技职工大学 长江大学(2003-4)

江汉石油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农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0-4-11)中南财经大学、中南政法学院

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5-4-5)(已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1996-5-16)(已并入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 三峡大学(2000-6-30)

湖北三峡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湖北三峡学院(1995-3-6)(已并入三峡大学)

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昌市职业大学 湖北经济学院(2002-3-4)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 湖北中医学院(2003年)

湖北中医学院、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 武汉水运工程学院(1992-6-4)(后更名为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现已并入武汉理工大学)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武汉河运专科学校 湖北工学院(1985)(已更名为湖北工业大学)湖北轻工学院、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 湖北民族学院(1998-5-18)

湖北民族学院、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荆州师范学院(1995-6-12)(已并入长江大学)荆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荆州教育学院 咸宁学院(2002-3-4)

咸宁医学院、咸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襄樊学院(1998-3-19)

襄樊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襄樊教育学院、襄樊职工大学 江汉大学(2002-10-17)

江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武汉教育学院、武汉职工医学院 鄂州大学(1984)

鄂州职业大学、鄂州广播电视大学、鄂州教育学院、鄂州师范学校、鄂州工业中专学校 黄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5-6-12)(已升格为黄冈师范学院)黄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黄冈教育学院 黄石高等专科学校(1989)

武汉工学院黄石分院、黄石职业大学 丹江口职工大学(1995)丹江口职工大学、中共水利部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党校、湖北省广播电视大学丹江口管理局分校、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职业技术学校 湖北理工大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郧阳医学院、郧阳师院、十堰大学

湖南省 中南大学(2000-4-11)

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湖南财经学院(2000-4-11并入)、湖南计算机高等专科学校(2002-5-23并入)中南工业大学(1998-6-8)(已并入中南大学)中南工业大学、长沙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南华大学(2000-3-27)中南工学院、衡阳医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教育学院(2000-3-27并入)、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01-1-31并入)、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2-3-21并入)湖南科技大学(2003)湘潭工学院、湘潭师范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2003)

长沙交通学院、长沙电力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2000-6-12)

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商学院(1994-2-5)

湖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湖南商业管理干部学院 吉首大学(2002-6-19)

吉首大学、武陵高等专科学校 湘南学院(2003-3-4)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郴州教育学院 长沙电力学院(2002-3-14)(已并入长沙理工大学)长沙电力学院、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岳阳师范学院(1999-3-25)(已更名为湖南理工学院)岳阳大学、岳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常德师范学院(1999-3-25)(已更名为湖南文理学院)常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常德高等专科学校 衡阳师范学院(1999-3-25)

衡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衡阳教育学院(即衡阳市教师进修学院)湖南城市学院(2002-3-21)

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邵阳学院(2002-3-6)

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邵阳高等专科学校 长沙大学(1996-4-23)(已升格为长沙学院)长沙大学、长沙职业技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广东省

中山大学(2001-10-27)中山大学、中山医科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1995-3-11)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广东工业大学(1995-3-11)

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广东外语外经贸大学(1995-3-11)

广东外国语学院、广东对外贸易学院、广东财税高等专科学校(筹)深圳大学(1995-3-11)

深圳大学、深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1995-3-11)佛山大学、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 广州大学(2000-4-24)

广州师范学院、广州大学、广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州教育学院、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广州城建职工大学、广州建筑总公司职工大学、广州联合职工大学电信学院、广州联合职工大学纺织学院

湛江海洋大学(1996-7-18)

湛江水产学院、湛江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华南建设学院(1991-6)(已分别并入广东工业大学和广州大学)广东城建职工大学、广东省建设工程专科学校 嘉应学院(2000-3-22)嘉应大学、嘉应教育学院 韶关学院(2000-3-22)韶关大学、韶关教育学院 肇庆学院(2000-3-22)西江大学、肇庆职工大学 茂名学院(2000-3-22)

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茂名教育学院、茂名石油工业公司职工大学 惠州学院(2000-3-22)

惠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惠州教育学院 岭南职业技术学院(2003)

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南国工商专修学院(民办)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大学(1997-3-17)广西大学、广西农学院

玉林师范学院(2000-3-21)

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玉林教育学院、玉林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筹)桂林市教育学院(2001-8-1)

桂林市教育学院、桂林地区教育学院

海南省

海南师范学院(1999-3)海南师范学院、海南教育学院 琼州大学(1993-7-29)

通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通什教育学院 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重庆市

西南大学(2005)

西南农业大学、西南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2000-4-11)

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医科大学

西南师范大学(2001-2-2)

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市轻工业职工大学 西南农业大学(2001-4-26)

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重庆工商大学(2002-6-7)重庆商学院、渝州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2002-9-28)重庆医科大学、重庆职工医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1994-3-26)

万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万县教育学院、万县地区工交职工中专学校 涪陵师范学院(2001-5-11)

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涪陵教育学院、涪陵工业学校 渝西学院(2001-5-11)

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渝州教育学院 重庆冶金成人学院(2000-1-21)

重庆钢铁公司职工大学、重庆特殊钢厂职工大学、西南铝加工厂职工大学 重庆城建职工学院(1992-3-30)

重庆建筑勘察设计院职工大学、重庆建筑职工大学

四川省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1993-11-24并入)、华西医科大学(2000-9-28并入)电子科技大学(1998-8-12)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冶金管理干部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2001-5-11)

成都理工学院、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有色金属地质职工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2000-8-23)

西南工学院、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西华大学(2003-4)

四川工业学院、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师范大学(1999-6-3)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煤炭管理干部学院 四川理工学院(2003-3)

四川轻化工学院、自贡高等专科学校、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贡教育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2000-3-21)

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内江教育学院 乐山师范学院(2000-3-21)

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乐山教育学院 西昌学院(2003)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 宜宾学院(2001-5-11)

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宾教育学院 攀枝花学院(2001)

攀枝花大学、攀枝花教育学院、攀枝花卫生学校 成都大学(1993)(已升格为成都学院)成都大学、都江堰教育学院、成都教育学院 四川核工业职工大学(1996-3-4)

八一二厂职工工学院、第一研究设计院职工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

贵州省

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贵州人民大学(1993-11-3并入)、贵州农学院、贵州艺术高等专科学校、贵州农业管理干部学院(1997-2-3并入)贵州工业大学 贵州工学院、贵州建筑高等专科学校(1992-5-18并入)、贵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0-3-27并入)

贵州财经学院(1992-5-18)

贵州财经学院、贵州计划管理干部学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00-3-28)

黔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黔南州教育学院、都匀民族师范学校 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7-12-29)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遵义教育学院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2-5-18)铜仁师范专科学校、铜仁教育学院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2-5-18)安顺师范专科学校、安顺教育学院

云南省

云南大学(1999-2-13)

云南大学、云南政法高等专科学校 昆明理工大学(1999-2-13)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工业大学 云南工业大学(1993-12-6)(已并入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工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昆明分院、云南化工专科学校、电子科技大学昆明分部 云南师范大学(1998-7-20)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教育学院、云南体育进修学院 云南财贸学院(1998-7-20)

云南财贸学院、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曲靖师范学院(2000-3-21)

曲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曲靖教育学院、曲靖师范学校 玉溪师范学院(2000-3-22)

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玉溪教育学院 大理学院(2001-6-14)

大理医学院、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西藏自治区

西藏大学(2001-3-20)西藏大学、西藏农牧学院

陕西省

西安交通大学(2000-4-11)

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99-9-9)

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西北植物研究所、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长安大学(2000-4-11)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北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工程学院 陕西理工学院(2001-6-14)汉中师范学院、陕西工学院 西安财经学院(2001-6-14)陕西经贸学院、西安统计学院 延安大学(1997-12-31)延安大学、延安医学院

西安外国语学院(1995-3-6)

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宝鸡文理学院(1993-5-6)宝鸡大学、宝鸡师范学院 西安文理学院(2003-4)西安联合大学、西安教育学院

陕西经贸学院(1996-5-14)(已并入西安财经学院)西安基础大学、陕西财政专科学校、陕西商业专科学校 渭南师范学院(2000-3-21)渭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渭南教育学院 咸阳师范学院(2001-5-11)

咸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咸阳教育学院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1992-2-28)(已升格为榆林学院)榆林师范专科学校、榆林农林专科学校(筹)西安联合大学(1990)(已并入西安文理学院)西安大学、西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2003)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煤炭医科职工大学

甘肃省

西北师范大学(2001-7-3)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兰州商学院(2002)

兰州商学院、甘肃省职工财经学院 河西学院(2001-5)

张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张掖地区教育学院、张掖广播电视大学 甘肃联合大学(2002)

甘肃联合大学、甘肃教育学院

甘肃核工业职工大学(1996-3-4)

国营五○四厂职工大学、国营四○四厂职工大学

青海省

青海大学

青海大学、青海畜牧兽医学院(1997-8-13并入)、青海省财经职业学院、青海省农业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2002-8并入)青海师范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教育学院(1997-8-13并入)、青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8并入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大学

宁夏大学、宁夏工学院、宁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宁夏教育学院(1997-2-3并入)、宁夏农学院(2002-2-26并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大学(2000-10-20)新疆大学、新疆工学院

新疆财经学院(2000-10-25)

新疆财经学院、新疆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新疆财政学校 石河子大学(1996-4-4)

石河子医学院、石河子农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范专科学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济专科学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工大学(2000年并入)新疆医科大学(1998-4-7)新疆医学院、新疆中医学院 昌吉学院(2001-5-11)

昌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昌吉回族自治州教育学院 乌鲁木齐大学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乌鲁木齐师范学校、乌鲁木齐财贸学校、乌鲁木齐成人中专学校、乌鲁木齐财政会计职业学校、乌鲁木齐卫生学校、昌吉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台湾省

嘉义大学 嘉义技术学院、嘉义师范学院 交通大学

交通大学、阳明大学

跨省合作办学

石油大学(1988)——北京、东营

华东石油学院、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华北电力大学(1995-5-4)——北京、保定 华北电力学院、北京动力经济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1998-5-28)——北京、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

南京气象学院(1998-7-16)——北京、南京 北京气象学院、南京气象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2003)——成都、广州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军事院校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长沙)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长沙工程兵学院、长沙政治学院、长沙炮兵学院 解放军理工大学(南京)

通信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学院、空军气象学院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郑州)

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解放军测绘学院、解放军电子技术学院 空军工程大学(西安)

空军工程学院、空军导弹学院、空军电讯工程学院 海军工程大学(武汉)

海军工程学院、海军电子工程学院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装甲兵指挥学院、陆军参谋学院 解放军炮兵学院

合肥炮兵学院、南京炮兵学院 海军航空学院

海军航空学院、海军航空技术学院 大连陆军学院

大连陆军学院、海军政治学院、空军大连通信士官学校 南京政治学院

南京政治学院、空军政治学院(改为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第一军医大学(广州)

第一军医大学、广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改为第一军医大学分校)第二军医大学(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改为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第三军医大学(重庆)

第三军医大学、解放军成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改为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西安)

第四军医大学、大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空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改为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

乌鲁木齐陆军学院

西安陆军学院乌鲁木齐分院、呼图壁军医训练大队 空军第6飞行学院

空军第6飞行学院、空军第12飞行学院 空军第2飞行学院

空军第2飞行学院、空军第19飞行学院

篇2:吉林大学合并

,浙江大学成为首批9所列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计划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1月21日,浙江大学恢复了1952年院系调整时停办的航空航天系,该系隶属于新成立的`航空航天学院。

上半年,浙江大学实行了学部制,全校调整为七大学部——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学部、信息学部、农业生命环境学部、医药学部。10月9日,中国的九校联盟(C9)启动,浙江大学成为联盟成员之一。

6月10日,浙江大学成立了海洋学院,学院由海洋科学系、海洋工程学系、海洋信息学系和海洋经济管理系组成,隶属于工学部,位于浙大新成立的舟山校区。

5月15日,浙江大学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就建立联合学院事宜签署了“浙江大学——帝国理工联合学院合作谅解备忘录”,浙江大学成为中国首个在世界名校建立海外校区的高校。

篇3:中国大学合并的分类及效果分析

关键词:大学合并,学科扩张性合并,学科叠加性合并,分类,效果

在“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下, 合并成为高校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办学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佳形式。据教育部官网数据显示, 自1990年—2006年中国共发生431起大学合并的案例, 涉及学校高达千余所;39所“985工程”大学中, 23所有过合并经历, 比例高达59%;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15中国大学评价》的前5名大学 (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复旦大学) 均有过合并历史。

当前, 大学合并的浪潮已悄然退去, 经历过合并的大学也都运行了十年甚至二十年之久, 合并后效果如何?本文在梳理中国大学合并历程的基础上, 研究大学合并对学科规模、学科结构及办学效果的影响, 进而评价中国大学合并的效果, 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完善中央部署高等学校和重点建设高等学校的战略布局”以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思路, 也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大学合并的研究综述

大学合并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现象, 世界各国和地区都曾经历或正在经历规模或大或小的大学合并。美国于1988~1991年每年有6~11件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合并案例;澳大利亚自1989年起, 用5年时间, 将19所大学与近百所高等教育学院合并成了36所大学;日本则于2001年出台了旨在对国立大学合并的“大学结构改革方针”, 2003年4月至2005年3月共发生18起大学合并。

近20~30年, 大学合并亦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国外学者多从合并的案例出发, 归纳总结合并的理论基础、动机等;还有学者分别从经济效益、学术效益、组织层面和文化层面四个角度对合并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国内学者针对高校合并也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为实践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但多数局限在理论层面上的定性分析, 如大学合并初期重点在于诠释大学合并的政策、论述大学合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大学合并的过程和研究方法, 后期则偏重于总结合并经验、揭示合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等。

二、中国大学合并的基本类型

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是分类成立的必要条件, 现有的关于大学合并的分类有根据合并学校实力的强弱、合并学校距离的远近以及合并学校的专业特点等, 并没有形成权威、系统的划分标准。本文通过对中国大学合并情况的总结, 依据合并前大学学科结构、学科规模的差异, 将大学合并分为两类, 即学科扩张性合并和学科叠加性合并。

(一) 学科扩张性合并

学科扩张性合并, 以学科扩张为主, 初始状态的大学学科结构差异较大, 如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 (工科) 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医药) 的合并就是学科扩张性合并。上海交通大学于2005年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 当时上海交通大学属于工科类院校,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属于医科类院校, 两校学科各不相同, 差异较大, 因此其合并属于学科扩张性合并。

(二) 学科叠加性合并

学科叠加性合并, 以学科叠加为主, 初始状态的大学学科结构较为接近, 存在“叠加”, 如浙江大学与杭州大学等大学的合并就是叠加性合并。1998年合并时的浙江大学为工科类, 杭州大学为综合类, 学校在学科上存在交集, 属于叠加性合并。

三、中国大学合并类型的效果分析

中国的大学合并是政府主导的产物, 合并后的效果如何?真正达到了优势叠加还是简单地专业相加?通过公式估算两种合并类型的系数, 直观反映合并后的效果。

(一) 学科扩张性合并的效果

学科扩张性合并促使学科增加、范围扩大, 实现“全面”发展, 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对合并后的效果进行分析 (见表1) , 同时参照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中的相关数据按照公式计算该类型的合并系数。公式 (1) 如下:

其中, Xi代表i大学的合并系数, Hi代表i大学合并后的得分情况, Qi代表i大学合并前的得分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借助“规模效应”扩大学科门类、完善学科结构, 实现了规模办学。合并的即时效果是, 总得分由合并前的117.35分提高到合并后的159.96分, 升高42.61分, 增长了36%。按照公式 (1) 计算, 总得分的合并系数高达1.36;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项的合并系数分别为1.40、1.33;大学排名也由2005年的第7名跃升至2006年的第4名, 后期稳居该名次, 在规模效应的影响下“一步到位”。

(二) 学科叠加性合并的效果

学科叠加性合并实现学科互补、优势叠加, 以浙江大学为例分析合并后的效果 (见表2) , 同时按照公式 (1) 计算该类型的合并系数。

浙江大学凭借“叠加效应”提高了学校的综合实力, 正如原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所说, “合并后, 新浙江大学的生态环境和系统优势得到优化, 有助于几年内使若干学科冲到世界最前沿的位置, 并且通过不断强化多学科、强学科的优势, 带动整个学科水平的提高”。合并的即时效果是, 总得分由合并前的97.45分升至合并后的106.18分, 提高8.73分, 增长了9%。按照公式 (1) 计算, 总得分的合并系数达到1.09;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项的合并系数分别为1.01、2.80;大学排名由1997年的第4名升至1998年的第2名。合并的后续效果是, 它于2011年超过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升至第1名, 并于2012年和2013年稳居榜首, 在叠加效应的作用下“后续推进”。

四、大学合并类型效果的特征分析

(一) 学科扩张性合并呈“加法”效应, 效果一般

根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的数据显示, 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经扩张性合并后, 学科规模扩大、结构完善, 但大学排名与合并前的排名基本相同, 变化不大。如上海交通大学只是由合并当年的第7名升至合并后的第4名, 后期稳居于此。

(二) 学科叠加性合并呈“乘法”效应, 效果显著

根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的数据显示, 浙江大学与杭州大学等大学在经历过叠加性合并之后, 从2011~2013年连续三年超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稳居排行榜之首。

(三) 叠加性合并效果强于扩张性合并

从大学排名上看, 扩张性合并在规模效应的影响下往往一步到位, 合并后的排名变化不大, 如上海交通大学;叠加性合并在叠加效应的作用下“后续推进”, 如浙江大学。

“985工程”的建设目标“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进一步奠定坚实基础, 使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学科水平, 经过更长时间的努力, 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合并是提升办学实力、推动高校跨越式发展的最佳形式, 而学科叠加性合并呈“乘法”效应, 是合并中效果最显著的类型, 此类型合并将是“985工程”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最便捷途径之一。

数据来源: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大学评价》与《2006中国大学评价》

数据来源: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1997中国大学评价》与《1998中国大学评价》

参考文献

[1]周建军, 罗萍.尘埃落定后的审视与省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09) .

[2]Gamage, D.T.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owards a unified national system[J].Studiesin Higher Education, 1993 (01) .

篇4:英国大学合并谁占了便宜?

前些年,在教育产业化的趋势下,中国高校的合并风起云涌,许多学生考进的是一所大学,拿的却是另一所大学的毕业证。而在大洋彼岸的英国,为了解决资金短缺,增强竞争力,大学之间的合并近期也频频发生。

合并能解决一切问题?

全球领先的评级机构标准普尔预测,由于全球竞争将迫使大学扩大支出,进而降低其财务实力,一些英国大学将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标准普尔分析师、该报告联席作者列赛尔·萨尔丹哈表示,对于大学而言,最有可能的退出方式是合并,而非直接清算关门。

作为教育高度产业化的国度,英国的高校面对本国与世界形势的变化十分敏感,为了在世界教育的舞台上争夺一席之地,英国的高校对策频频,其中就包括各种形式的合并。

今年3月,英国华威大学和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宣布将在一些专业科系“共用讲师”,以节省开支。从今秋起,两所大学将首先在英语、历史和计算机等本科教学中共用讲师,其他学科今后也可能共用讲师。除了共用讲师外,他们还考虑在研究领域共享资源,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这两所相距140公里的英国大学决定采取这种合作办学来解决教育资金短缺和生源萎缩等问题。不过,两所大学否认新建的“战略伙伴关系”会最终导致大学合并。

在松散的合作办学之外,还有关系更紧密的“联合办校”。兰卡斯特大学和利物浦大学已经向员工散发了“联合办校”的咨询报告材料,不过材料上避免使用“合并”一词。这份材料指出,如果联手,名为LLU(兰卡斯特-利物浦大学)的科研成绩将会在英国排名第七,而且也会通过已经或即将建立的海外分校在国际教育平台上占据重要位置。

英国的高校似乎普遍对于“合并”一词比较敏感。当被问及这种做法是否会发展成合并的时候,兰卡斯特的副校长威灵斯表示:“我们计划中的合作是类似于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体制或者瑞士科技大学那样的模式。”

威灵斯还表示,这种考量的原因不是因为来自英国大学的竞争,而是因为在印度、中国以及其它地区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说,“在未来10到20年中,全球排名前200名的大学中有30%可能都会来自这些国家。”

这份报告材料还指出,兰卡斯特大学和利物浦大学都已经计划在中国和印度扩展办学。如果两所大学联合办校,那么他们就会在中国和印度分别有两所分校。另外兰卡斯特大学发言人早些时候表示,该大学正在就与广东外国语大学商讨共同办学,新学校名字将会是广外-兰卡斯特大学。

在英国,高等教育研究质量的评估体系REF负责分配10亿英镑(1英镑约合10元人民币)的政府科研基金给各所大学,机构之间激烈地角逐这笔资金。同时,对于大学排名的痴迷也助长了大学之间的竞争。因此,大学之间的结盟往往没有那么顺利。

面对这些障碍,国王学院校长罗伯特·莱克勒教授表示很沮丧,“当我们需要合作的时候,REF引发了机构间的竞争,我们总是缺乏真正的经济激励。”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校长史蒂夫·史密斯爵士认为:“世界各地的高校都在追逐科研经费,对于英国来说,结成强大的联盟是正确的解决之道。但对于其他学校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作为一个单一的机构,你根本不可能竞争得过那些庞然大物。”

然而,N8(英国8所北方大型研究型大学的联盟,包括曼彻斯特大学、达勒姆大学、利兹大学等)主席萨拉·杰克逊对于已经取得的成果表示满意,“你不得不承认,教育界的竞争非常激烈,你无法改变这个现状,”她说,“我们的机构在某些领域采取合作,在其他领域也展开竞争,对此我们处理得很好。”

合并意味着什么?

在滴答论坛的英国留学版块,网友lao-tu发帖说,在国内觉得高校合并之风愈演愈烈,来了英国才发现这边也是如此。

一年前,他申请了阿斯顿大学(Aston)和其他几所英国高校。阿斯顿大学坐落在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的市中心,商科和工科尤为出色。申请的结果是他只拿到了阿斯顿的有条件录取,于是最终选择了英格兰中部大学(UCE)。他自嘲说,“一个排名倒着数的学校。”

如今他忽然听说UCE 要收购 Aston,在上“组织行为”课程的时候,老师还拿来当例子讲组织的变化。lao-tu表示,“惊讶之余,倒也觉得挺庆幸的。”毕竟曾经是自己向往的学校。他的同学还开玩笑说,“我要留级,留到合并为止!我要领新毕业证!”

然而合并的事情并没有顺利进行下去。很快就有网友回复说,“昨天在报纸上我也看见这则报道啦,说去年伯明翰大学也想买Aston,结果被他们的副校长一口拒绝,说伯大想买没门,UCE倒可以考虑一下!”这位网友明显不相信这样的传闻,认为这则新闻是在搞笑。

“也许只是开玩笑吧,天津师范学院还能反过来买北京大学吗?”另一位网友这样评论道。在已经入学或者有意留学的中国学生看来,两所学校的排名差距甚远,哪怕合并,也是一桩门不当户不对的“畸形婚姻”。排名较低的学校的学生,或许有“赚到了”的喜悦,而排名较高的不免有委屈之感。一位网友就这样说,“我要是Aston的,还能笑成那样啊……”

面临合并的英国高校纠结于大学排名,中国留学生更是念兹在兹。然而,排名毕竟不是一切。对于有意申请英国高校的中国学生来说,城市环境、学校传统、专业前景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当然,面对英国高校日益频繁的合并潮,还需及时地掌握相关信息,以免发生“被转校或被迫换专业”的突发事件。

篇5:吉林大学合并

2013年辽宁省大学最新合并方案出炉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合并为东北工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合并为东北工程技术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合并为新的中国医科大学; 鲁迅美术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合并为辽宁艺术学院;

沈阳工程学院、沈阳医学院、沈阳体育学院、沈阳大学合并为新的沈阳大学; 经此整合,辽宁省沈阳市的大学由20所整合为8所,整体实力大幅提高。

篇6:吉林大学合并

2011-07-28 09:03:09??单位:宣传部??浏览380次? 同志们,今天我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合校组建山东财经大学的重要意义。刚才刘校长在传达黄胜副省长讲话精神的时候,这也是黄省长讲话当中的一块重要的内容。这块内容呢我这里还要在重复和强调一下。第二个问题要讲的是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合校组建山东财经大学。第三个问题我要讲的是我们的干部职工在山东财经大学的角色定位。第四个问题和第五个问题是我们的两个党委文件,一个是山东财经大学(筹)职能部门、直属单位处级岗位干部选用实施意见,一个是合并筹建期间对党员干部的六项要求。

我先讲第一个问题合校组建山东财经大学的重要意义。我们都知道7月4日,省政府在南郊宾馆俱乐部召开干部大会宣布山东财经大学(筹)正式成立,7月6日,学校召开了第一次党政联席会,成立了两个工作小组,一个是人事工作小组,由刘兴云校长牵头,主要是设置机构,确定机构的职能,确定岗位数;另一个是组织工作小组,由我牵头,确定任职资格和选拔程序,会上还确定了党办和校办两个临时召集人。7月25日,学校召开了第一次党委会,党委会上讨论通过了几个文件,一个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一个是对党员干部的六项要求,一个是机构设置方案,刚才刘校长给大家介绍了,再一个就是干部选用的实施意见。合校大会开幕二十多天了,可能同志们还在纳闷,这帮人在干什么?怎么没什么动静?动静今天就有了,我们就开这个大会,中层班子的调整正式启动。

为什么要合校组建山东财经大学,黄省长在讲话中提到了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强省建设对高水平财经教育的要求,这在每次学校学院更名成大学时,第一条也是这样写的。对高水平财经教育的要求,在这里简单的点一下。第二,山东省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要求,山东省高等教育的规模是比较大的,总规模全国第二,本专科生的规模全国第一,总规模全国第一的是江苏省,他的研究生规模大,本专科在校学生山东省是第一。但是山东省高水平的大学,知名的大学比较少,只有三所211的院校,江苏是十一所,山多峰少问题非常突出,在整体规模比较大,水平不够高的背景下,财经政法教育又是山东高等教育的一个短板,在整个山东省高等教育体系里面,财经政法教育这是一个短板,我们说大学建制的学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财经政法类以外的其他的都有,综合性大学、师范类大学、理工农医类的大学都有大学建制的学校,都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但是财经政法类的大学没有,有五所普通高等财经院校,现在成了四所了,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组建山东财经大学,终于有了一个大学虽然还加着筹,去“筹”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省委省政府的这个决策,实际上也是进一步优化山东高等教育的结构,提升整体的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这是合并组建山东财经大学的意义的第二点,优化结构的要求。第三点,合并组建山东财经大学也是我们两校也就是原来的两所院校自身发展上层次、上水平的必然要求。黄省长在会上说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两校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各自的综合实力不强,办学特色不够鲜明,与全国高水平财经大学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要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更名为财经大学,提升学校在全国的地位和综合竞争力,更好的履行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要求,两校合并是必然的选择。这是黄省长在讲话中提到的第三个意义,是两校上水平、上层次的必然要求,自身发展的要求。第四个方面的意义就是,合并组建山东财经大学为我们广大师生员工搭建了更高远、更宽广的事业发展平台,使我们能够得到不合校就得不到的社会和学术资源,首先第一个就是博士学位授予权,不合校组建山东财经大学就不可能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第二个,学院也难以更名为大学,学院的建制和大学的建制本身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但是在中国,他好像就有了差别,山东经济学院申请更名为山东经贸大学的时候,就有教授质问我麻省理工为什么不改?加州理工为什么不改?我当时只回答了一句话那是在美国。要是在中国早改了。中国就是这种现实,就是这种背景,大学建制就比学院建制更容易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学术资源。所以我们两校合并组建山东财经大学也就自然的实现了由学院到大学建制的这么一个升格。其实这部存在什么升格的问题,但是在中国他就成了一个升格。院校设置委员会的专家,口口声声学院升格为大学,在他们那里就是升格。在很多政界人士那里,它就是升格。第三点,那就是合并组建大学之后,学校干部职工,我们的学生,他的社会影响力,他的学术平台,都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争取社会资源、学术资源的条件应该得到改善。所以我们合校能得到不合校得不到的东西。第四点,刚才刘校长也介绍了在黄省长的讲话中指出来把山东财经大学列为名校工程的第一所。山东省提出了一个名校工程,最近教育厅出了一个方案,就是初步确定每年列六亿元的资金,支持名校工程建设,把山东财经大学作为名校工程重点支持的第一所大学,这是不合校我们得不到的资源,不合校组建山东财经大学我们两个学校的处境将越来越尴尬。在山东省内的一流院校,就是三所部属院校,省内的二流院校就是有了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那些大学,大概是十所,我们在什么位置?我们在全国的53所财经类大学当中处于什么位置,53所当中有13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不合校组建山东财经大学,得不到博士学位授予权,我们两校的学术地位、社会地位、我们的处境将越来越尴尬。合校组建山东财经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我们才得到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当然了,我们也可以关起门来说我这里每年生源还很好,今年是特殊情况,我每年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一本线上的学生,我可以自我满足、自得其乐。关起门来我很厉害,那实际上是夜郎自大,是一种低水平的满足。我们很有感触,在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的时候,我们的学术地位是非常差的,我们的社会地位差距是非常大的。所以夜郎自大、不思进取,不是我们应有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不符合我们广大师生员工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所以合并组建山东财经大学为我们广大师生员工搭建了更宽广的事业发展平台。这是我谈的合校组建山东财经大学的第四个重要意义。前三个都是黄省长在他的讲话当中谈的非常具体的,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

我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应该如何认识合校组建山东财经大学。我谈五点认识。第一,两校合并是实质性合并。这个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里是非常明确的。不是联邦制、不是名合实不合,也不可能再分校而治,而是五统一的合并。刚才刘校长把五统一作了详细的说明,统一的学校主体,统一的机构领导,统一的管理制度,统一的发展规划,统一的学科建设。这五统一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我们的校区资源、学科资源、人力资源包括干部资源、制度资源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们现在进行的领导机构的统一,领导机构统一之后,制度的统一,学科的整合马上启动。五统一的过程是资源整合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的人员磨合的过程,我希望这个是磨合而不要有摩擦,是磨合的过程不是摩擦的过程,同时也是文化融合的过程,两校的文化要融合共生,共同提升。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人力资源、干部资源、制度资源这个过程非常复杂,比如说我们的人事分配制度,比如说我们的本科、专科、研究生的培养方案,2011级的学生第一学期的课程我们都已经安排下去了,开了学就正常上课,统一的教学计划一两个月之内很难产生,因为学科整合还没有开始,所以2011级以及2011之前的各个年级,肯定还要执行原来的教学计划,从2012级开始,执行统一的新的教学计划,从2012年开始,在三年之内,就有三套教学计划同时运行,所以制度资源整合的过程非常复杂,包括人事分配制度,在我们的机构统一之后,我们的人事管理部门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人事分配制度统一的方案。在统一的方案制定出来之前,教代会通过之前,就是今年的下半年继续按照原办法执行,从2012年1月起,执行统一的人事分配制度,所以制度统一的过程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然还有其他更具体的一系列制度都需要统一起来。所以,如何认识合校组建山东财经大学第一点是实质性合并。不是联邦制、不是名合实不合。是实质性合并。第二点认识。两校合并组建山东财经大学是对等合并。是强强联合,既不是大吃小,也不是强吃弱。是对等合并,这一点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如果有吞并或者被吞并的观念,只能说明自己的思想非常狭隘,小农思想。要么是太过自信了,要么是太没自信了,这都不符合客观实际,客观实际就是对等合并。这是我谈的第二点认识。没有强吃弱,大吃小的问题,虽然在规模上有差异,但是强强联合,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偏见。不要太过自信也不要太没有自信。不要认为谁沾光谁吃亏。这种观念是十分狭隘的。说的具体一点,如果原来山经的人,在博士授权点上怎么怎么地,这种思想是极端狭隘的,没有两校的联合申报,不可能有两校中的任何一个学校拿到博士学位授予权,甚至永远没有机会了。因为2015到2020年,山东省只有一个指标。包括我们原山财的人,如果认为山经负债很高,7个多亿是沾了光,这种思想也是不对的。负债都形成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国有资产。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是对等合并是强强联合,没有谁吃谁的问题。谁思想上有偏差,说明给自己设置了一个怪圈。自己往里跳。这是我谈的第二点认识。山经山财和并是对等合并。是不是对等合并,跟在那个校区办公没有关系,跟在哪个校区开会也没有关系,我们在哪个校区办公,主要是考虑校区资源的布局,现有的办公条件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以及人员流动的规模和流动的距离、运行的成本,考虑到山东财经大学的长远发展,所以在哪里开会,在哪里办公,跟是不是对等合并没有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

第三点认识,山经与山财的合并是天作之合,为什么说是天作之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要求、两校上水平上层次的要求,两校合并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是省委省政府的决定,所以说是天作之合。两家同样的学科之间的交流,同样的职能部门之间的交流,非常频繁,同志们之间也非常熟悉,都有深厚的友谊。所以,两校合并组建山东财经大学是天作之合。

第四点认识,合并之后,新的山东财经大学要继承发扬和提升原山经、山财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色、优势和文化。原来的山东经济学院历史比较长,几上几下,历经磨难,文化沉淀深厚,形成了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传统,近年来学校发展比较快,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干事创业的尽头足,精神面貌好。原来的山东财政学院,一建校就是省部共建的体制,财政部五所老院校,山东省五所老院校,十所院校承包办学,高位嫁接,起点高,发展快,思想活跃,创造了教育部批准办学六年就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奇迹。1993年教育部批准办学,1999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在中国高教界绝无仅有。2000年管理体制调整之后,继续保持了省部共建的办学体制,近年来,发展十分快,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的尽头足,精神状态好。所以这都是原来两校的特色、优势和传统文化。我们新的山东财经大学要继承和发扬原来两校各自形成的特色,积累的优势和形成的文化。在融合共生的基础上实现更高层次的、更鲜明的特色,更鲜明的优势和更深厚的文化。山东财经大学和原来的山经山财一脉相承,文化不会隔断。这是我谈的第四点认识。

第五点认识就是合并组建山东财经大学的建设目标是全国一流财经大学,这是黄省长在讲话当中提出来的,也是省委省政府提出来的,省委省政府要把山东财经大学的建设发展纳入到全省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我省高校内涵提升、名校建设工程第一所要支持的高校,将他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财经大学,打造成我省高层次财经人才培养和经济研究的重要基地,这是黄省长讲话的原文,这个我们感到压力非常大,全国一流的财经大学,全国一流的财经大学我们通常就说五六所,南方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往北,东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外经贸大学也是211院校,在国内如果说一流财经院校就这五六所,其他的院校和他们都有比较大的差距,还有七八所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属于第二方阵。我们如果明年通过了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验收,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以后,实际上就进入了第二方阵,第二方阵我们能不能往前挤挤,能不能越来越快地进入第一方阵,实现省委省政府给我们提的目标,我们感到压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的任务非常重。但是省委省政府已经给我们提出这个目标来了,我们就应当把他作为建设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所以要建设一流财经大学我们肩负的使命,承载的重托,省委省政府给我的提出的要求是极高的,需要我们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我们今天在坐的中层干部,中坚力量,需要我们共同振奋精神,干事创业。以昂扬的斗志干事创业,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这是我谈的第二个问题,如何认识合并组建山东财经大学,我谈了五点认识。

第三个问题,我们的干部职工在山东财经大学的角色定位。第一点,全体教职员工都是山东财经大学的主人。在7月4日山东财经大学(筹)干部工作会议上,我的发言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都已经成为山东财经大学历史上辉煌的一页,团结和谐的山东财经大学才是我们共同的未来。山经人、山财人的观念,都已经成为狭隘的观念,我们应树立山东财经大学人的观念。以前的那些观念,不利于团结,不利于学校和个人事业的发展。另外,无论在哪一个校区工作,都是这四个校区的主人,这四个校区都是山东财经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牢牢树立山东财经大学人的理念,这也是大局观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这四个校区,我们第一次党政联席会的时候就都命了名,有山有水有田种,有历史有文化,这校区的名称就是一片和谐的景象,所以财经大学人的观念应该尽快树立起来,这也是美好和谐山东财经大学发展的一个基础。

上一篇:朋友圈让人流泪的留言语录下一篇:六一文艺演出活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