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抒情怀

2024-05-29

生活抒情怀(精选6篇)

篇1:生活抒情怀

志向高远抒情怀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庆祝建党90周年,志向高远抒情怀》

在我思绪的脉络里,很多很多的黑白照片串成了我对于党史最原始的认知,革命老区的磨盘,一间间旧房子,重庆渣滓洞那些刑具,战后胜利的笑容。每次在杂志上或者在其他地方看见这一张一张的照片,我总有千般万般的感触。虽然黑白交织,却五彩缤纷;虽然古老,却意义深远;虽然模糊,而又不失时代厚重。90年的延续,90年的起起落落,90年的风雨兼程一心为民,这一张张由黑白到五彩的照片,见证了90年中国共产党峥嵘岁月豪迈路!

在我小的时候,我特别调皮,总是把我爷爷的小木箱子给翻开,看看里面是不是能找到满足我好奇心的东西,但终究那个箱子里就只有一些挂满锈迹的纪念章和一个尘封已久而且早已发黄的笔记本。那是我的爷爷在抗日战争期前拍的照片,那个笔记本记录着爷爷战争生活的点点滴滴。有一次我不小心,把爷爷的本子撕烂了,爷爷一气之下,狠狠地揍了我一顿,可终究爷爷是心疼的,他为了抚慰我,就把我抱在他的怀里,讲述着他去打仗的一点一滴。爷爷讲完之后的一段话我深受感动:“我们那个时候呀,根本是吃也吃比饱,穿也穿不暖,党告诉我们,我们把身边那些想要侵犯我们的鬼子们全给消灭了,我们就能过上好日子,那时候跟着党走,消灭美国佬,保卫了朝鲜,也就是保卫了我们自个儿,我们这些农民什么也不懂,但是我们就是相信这个!”现在我长大了,回忆起这句话,我能感悟到:党不仅仅是简单的党,它更是一种信仰。就像我爷爷说的那样,即使什么都不懂,但就是相信这个!兴许这便是老一辈革命家的共鸣。

每当想起这些的时候,我的血管中仿佛流淌着革命前辈的鲜血;我的胸膛燃烧着对祖国的爱;我的成长沐浴在党温暖的春风中;我的一切,都是伟大的党赋予的:成长历程中,我读懂了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从容与坚决:读懂了徐特立“救亡曾断指,入党在危时”的崇高信念;也读懂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豪迈誓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他在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革命前辈们用行动表明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这些优秀共产党人的形象汇入我心中,也深刻影响着我为党的事业勇于进取拼搏。

赵一曼,江姐等等,这一辈革命家们,历经了敌人的摧残,建党到建国,我们的党用鲜血和汗水重塑了中国人民的坚毅与挺拔,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党带着我们一起摸着石头过河,身体力行踏上复兴中华之路。也许这个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非议,又或者确实有些观点和实践会出现错误,但是我们的党一直都在努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给了党30年的时间,到现在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相信,我们的中华儿女一定会随着时代的潮流,跟随着党的步伐,跃身强盛中华的大潮流里!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作为国家物资储备局五七七处的一名普通员工,我将积极响应处党委的号召,认真学习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十二五”规划建议,按照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结合规范国家物资储备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总体思路和现阶段主要任务,立足本职,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明确要求、落实任务,为全面推进国家物资储备事业改革献计献策,全心全意奉献的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我的内心里也有着那一份坚定的信念,以及那一份早已融入我血液里的信仰。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篇2:生活抒情怀

1、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3、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4、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5、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曹植《明月上高楼》

6、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

7、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8、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钱起《送僧归日本》

9、霜风洗出山头月。――李之仪《忆秦娥・用太白韵》

10、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1、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钱起《归雁》

12、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李白《春日醉起言志》

13、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李颀《琴歌》

14、月笼云暗重门锁。――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15、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李商隐《端居》

16、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17、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18、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黄景仁《绮怀》

19、月挂霜林寒欲坠。――程垓《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20、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21、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22、只应花月似欢缘。――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

2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4、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

25、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

26、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27、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杨万里《夏夜追凉》

28、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李梦阳《汴京元夕》

29、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30、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唐寅《把酒对月歌》

3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32、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婉香。――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33、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韩《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34、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白居易《望月有感》

35、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欧阳修《晚泊岳阳》

36、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37、两眉何处月如钩?。――纳兰性德《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

38、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39、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40、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41、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朱敦儒《好事近・摇首出红尘》

42、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43、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44、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苏轼《念奴娇・中秋》

45、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46、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47、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8、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49、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放冰盘。――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一》

50、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缙凇豆乓獬什广谇侵之》

51、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52、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53、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54、举杯呼月,问神京何在,淮山隐隐。――张绍文《酹江月・淮城感兴》

55、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56、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浮读俳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57、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8、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59、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x楼饯别校书叔云》

60、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61、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62、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63、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64、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张先《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65、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66、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i。――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67、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68、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69、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施耐庵《念奴娇・天南地北》

篇3:写真实生活 抒真情实感

一、热爱生活, 激发情感

生活是一本巨大的一生也读不完的无字的书。它真实、具体而生动。只要我们热爱它, 留心它, 它便会向我们呈现很多内容, 而这些又成了激发我们创作的来源。为此,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一开始就要激励学生热爱生活, 热爱周围的一切, 从而激发起学生积极活泼的情感。例如, 开学时我接教了五年三班, 班里一位性格孤僻的男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正当我要采取措施接近他时, 却传来他与外校学生打群架的消息。我只好与他正面接触了。虽然他的态度很强硬, 但我还是了解到了他的生活状况:父母离异, 谁都不愿接收孩子, 他被再婚的父母推来推去, 导致他对待生活既消极又仇恨。这件事后, 我便以一位母亲的心态来对待他, 关心、爱护他。慢慢地, 他不但守纪律了, 而且也爱学习了。

二、观察生活, 体验情感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习作的源泉, 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 小学生在观察时常常是走马观花、漫无目的。他们获得的印象是零乱的、模糊的。因此,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从教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创造各种机会带学生走进生活, 去寻找发现素材。例如, 下雨时, 我领学生在屋檐下观察雨中的情景;下雪后与学生一同推雪人, 滚雪球, 打雪仗;假期时, 又建议家长带领学生到雨中散步, 一起外出游玩……教师要联系学生真实的生活进行启发, 这样绝大部分学生都会茅塞顿开。如有位学生启而不发, 我先生气地批评了他一顿, 然后温和地问他刚才发生了什么事。他说:“我挨了老师的批评。”我就让他说一说教师批评他时的动作、神态、语句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 他支支吾吾地说着。说不出我又重复表演, 最后让他当场写这件事。这样, 他不但有话可说了, 而且懂得了生活中可写的事有很多。

我还组织了一次“问题调查”活动, 启发学生利用各种媒体搜集信息, 开拓视野。学生从调查搜集的事件中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强烈的情感迸发了耀眼的火花。有一个学生从网上搜集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信息, 他极度渴望能改变这一切。于是他把自己美好的情感寄托在想象中, 写下了一篇题为《我希望我是一只小鸟》的作文。他梦想和伙伴飞到了大沙漠, 在那里撒下了许多树种, 给它们浇水、施肥, 转眼的工夫小树就长成了参天大树。他梦想飞到大森林, 在他的劝说下, 动物和人类成了好朋友。他梦想着把羽毛送给了饥寒交迫的人们……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学生, 他想象着能为人类做有意义的事, 并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可爱的小鸟身上, 从而抒发了自己对人类与动物共同的家园——地球的热爱之情。

三、感受自我, 表达真情

作文只有在真正意义上表达了作者的真实情感, 才能实现作文自身的目的和价值,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积极地鼓励学生努力地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之中, 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思想观点完整地表达出来。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写生活中的新鲜事, 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学生犯了错误, 教师也应允许他们写写心中的委屈。教师还要提倡学生给班干部、教师提建议。为了鼓励学生敢表真情, 我经常出一些让学生有真情可表的作文题, 如《我想对你说》《这件事谁对了》等。在《我讨厌——》《我喜欢——》的作文中, 有名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得非常真切, 他写得是《我讨厌雪》。雪对北方地区的冬季来说是司空见惯, 它已构成了一道风景线, 给学生也带来了许多愉悦的享受。然而, 这位学生却认为雪无休止地降临到校园里, 学生就得占用课间休息时间反反复复地去清扫, 既劳累又无奈, 因而特别讨厌它。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叶子, 同样, 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生活, 相同的事物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虽然这些看法不一定非常高尚, 但它是在此情此景下的自然流露, 符合当时的内心感受, 是学生自己独特的认识。

总之, 作文教学应紧扣真实生活, 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为写而写的误区, 把学生放进生活中, 使之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 让学生在生活的过程中说真话, 表真情, 让他们在作文中充分体现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独特认识和独特感受。

参考文献

[1].林秀梅.浅谈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开展[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版) , 2009 (09) .

[2].张玲.情感, 让语文教学如此美丽[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

[3].宋会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

篇4:一纸金文抒情怀

闻有访客至,正伏案而书的一位儒雅老者应声抬首。高兴泉,这位以精湛的金石书法艺术而出名的书法家,果然如传闻一般平易近人,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说起自己的书法艺术道路,高兴泉打开了话匣子……

一次火车上的邂逅开启了另一种人生

高兴泉先生于初中阶段,就在班主任庄希光的影响下钟情书法艺术。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党政机关工作的他,虽工作繁忙,但于书法艺术的研习,却从未懈怠。他学习书法,初以汉隶入手,直到1986年结识山东大学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姜宝昌先生。

用高兴泉先生的话说,与姜宝昌先生在火车上的邂逅,成就了如今的他。

1986年,高兴泉先生去北京参加一个全国乡镇企业的展览会,回来时在济南到日照的列车上,他旁若无人地用圆珠笔仔细地双钩汉隶字帖。这个举动引起了同车的姜宝昌教授以及尹世霖老师的注意,两人主动上前搭话。这次交流,让他们成为挚友。

之后,高兴泉先生认真研读了姜教授主编的《文字学教程》以及《金文研究》,他开始迷恋起这种古老的文字。在姜教授的指导下,他开始涉猎甲骨文和金文。他反复临摹各种碑帖经典,并注重对文字的探究,追本溯源,为其书法创作注入了营养,增加了内涵。

一个人一旦迷上了一个什么东西,就像武陵渔夫踏进了桃花源,但见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是新的风景。在某种意义上,对金文的研究,让高兴泉开启了另一种人生。

师从大家,痴迷于书山墨海

金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先民认识世界、记录世界的重要工具,因为处在人类刚刚启蒙的时代,金文还处于用象形来描摹对象的阶段,这就使这种文字造型有着图画的性质。一个个文字,就像一幅幅抽象的画,随物赋形,大小得体,形态生动。先民朴素的审美观和造型能力,使他们在金文中注入了一种自由主义的浪漫气息。这种美和自由的气质深深地打动了高兴泉先生的心灵,使他迷醉。

一本《金文研究》,他边读边记录,竟然用了八个月。高兴泉对金文的痴迷让姜宝昌教授感动。2009年,在姜宝昌教授的亲自主持下,高兴泉拜当代金文书法大师于太昌为导师。

与其他相比,金文的学习要难得多。从金文的实用角度来说,可以称之为死亡文字。因为年代久远,存世的字数有限,这对学习者记忆是个很大的挑战。高兴泉骨子里透着山东人的倔强和认真,对于这个要牵涉到古文字学研究领域的选择,他没有畏难和退缩。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平时高兴泉先生总喜欢提一个包,包里放着他喜欢的史学或书法方面的书,一有空闲就拿出来翻阅,从不浪费时间。还有,他字典不离手,每每记住搞懂了这些天书般的文字的结构和意义,就快乐得不行。

40多年来,高兴泉夜夜濡墨于孤灯之下,沉浸在点画之中,或随古人神游,或与今人对话,在书山墨海中不懈地进行着艰苦地跋涉。

寒来暑往,无论工作有多繁忙,他都会挤出时间,练习手笔,即使睡觉走路,他满脑子都是字的结构、形状和章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古人还说,乐此不疲。这是对真正求学问的人一种准确描述。

不断探索,注重文化与艺术的传统

有句古话说,“师古而不泥古”,“师古”是很重要的,书法各种笔体都已然完备,后人在师古之后不泥古,也彰显了书法文化的千年传承,使得书法又重新焕发时代的新生命。

高兴泉先生深谙这句话的含义,故而在他笔下,钟鼎文用笔流畅,线条圆润,并且章法独具。他写的甲骨文注重笔锋的巧妙和字大小形状的形化,意态凝重,富有质感。细品高兴泉先生的金文书法,不管是其篇幅的谋布,还是字里行间的安排,不管是意境的追求,还是情感的宣泄,都会给人一种奋发向上、昂扬阔步的鞭策和引导。这就不难怪他的书法被业界赞为:“笔如犀利刀,纸有铿锵声。”

目前,高兴泉先生已经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榜书协会会员、文化部国际书画研究院创作基地研究员、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山东羲之书画院高级院士、日照书协主席团成员、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他的刻字作品入展第二届国际展、在上海举办的全国第八届现代刻字艺术展。其书法作品入选全国(上海)十届国展,并应邀赴河南安阳为第九批赴南苏丹维和部队献艺。

如今的金文研究,对高兴泉先生来说,更是一种使命。世界上曾有苏米尔人首创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圣文、中国的汉文,前两者已经不复存在,唯独汉文源远流长,不断发扬光大。高兴泉牢记姜宝昌教授曾经说的一句话:“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要不被破坏,这个民族就是永远不可战胜的。”

因此,为将这份文化继续发扬光大,他用了近两年的时间书写了全文六千余字的《孙子兵法》。他书写代表儒家思想文化的《论语》,他搞巡展、出版书法作品,以多种形式来宣传金文。对于自己做的这些,高兴泉先生说,他希望把每天作为起点,不断探索,力争为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个人简介:

高兴泉,1955年出生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1984年毕业于聊城大学(原聊城师院)。

从中学时期深受老师庄希光先生影响开始学习书法,40多年来,业余时间以书为伴,勤学苦练。大学时代,尤其喜欢历史、古汉语文学,曾为山东省语言学学员。

1986年为日照市青年书协会员。中学时代,从练习隶书入手,逐渐养成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近几年来,潜心古学、文学研究,追根求源,研究书写甲骨文、钟鼎文,文字学深得山东大学古文字学专家姜宝昌教授影响。

篇5:携一缕暗香抒一纸情怀散文

一、携一缕暗香,抒一纸情怀

落叶纷飞,深秋到来之时,暗藏着几多伤感,几多离别。金黄的叶片,随着微风的轻拂缓缓掉落在大地的怀抱。尔后,跟着大地随风舞动起来,活像一个不知春秋事的无知顽童。风中暗藏着淡淡的花香,充斥着鼻腔,顿时心中徒然增添了一丝满足感。远处,几个游客百无聊赖地蹲在原地画着圈圈。我在心里偷笑着,大好的盛秋,何以会感到无聊呢?或许,秋在他们的心里吧!

人世间,最真的莫过于情。有情能饮水饱,这话一点也没错。穿过时光的缝隙,仿佛窥探到深闺中的女子,站在窗外注视着远方,盼望深爱的人早日归来于秋风之中,倾诉着流年过往。外面的天空,充满了无限精彩。宫墙内的女子翘首期盼,希望某一天能变成那天空中无忧无虑的鸟儿自由自在的飞翔,飞到爱人的身旁。然而,一切终究不过是虚幻、痴念罢了。浅浅的记忆中,不知道那些印痕,是否会随秋风零落。

静静站在亭中,听飞鸟的鸣唱,享受着风掠过脸庞的舒适感。行走于纷飞的落叶之中,手中的信签越捏越紧,狠不能把它撕毁。可心中却流露出不舍,不知道为什么那封被我列入黑名单的信签,此时却没有任何的怨恨之意。面对秋事,我想,有些东西该释怀了,也许真正的放下了,内心才会呈现另一片晴空。

是否还记得,梅花树下浅藏的美酒,此时也许该起封了吧!就这样,静静的独自斟一杯浊酒,一饮而下,醇醇的酒香久久不愿散去,当真称得上是美酒了。倘若于江南之中,面对如此醇美的酒,远处撑船的艄公也会啧啧称羡。船中的那对痴情人,也定将会相互依偎着有说有笑的去向远方。那个时候,年迈的老艄公脸上也会展露出欣慰的笑容,撑着竿朝着夕阳处走去。哦,原来我不在江南,江南在我的.梦中,包括那些唯美的情事。

二、欠你一缕时间香

遇见你,陌上花开,梅花成景,你我成诗。淡淡的时间,描绘出你昔日的模样。还记得,那时阴谋得逞时的你嘴角流露出的得意的笑,亦或是被老师罚站时心有不甘,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在帮你见证。如今的你,不知身在何方,但我却唯愿你一切安好。

采一朵路边的花儿,别在发间,韵味十足。我知道,你不喜满树鲜红,却独爱墙角一点紫色,我醉了,秋天也醉了。时间,带给我的不是苦痛,而是一种容颜焕发的感觉。遇见你,便决定了终生,时间那么漫长,没你的日子那么的难熬。还好,你还有良知,留下整个秋天还有满院的梅花与我做伴。倘若,树下深埋的梅花酒开封的时候,你是不是也该回来了。当初,欠你的一缕时间香,是不是早已还清。

篇6:生活抒情怀

品语言文字抒赤子情怀 宋门学区杨家寺小学 谢立敏

一、教材文本解读: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凝聚民族成员间的精神纽带,是积极奋进的精神动力。正是依靠民族精神,创造了几千年绵延不绝、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爱国主义教育历来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蕴涵人文的学科,承载着传播、弘扬母语文化的责任和使命。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第七组,教学内容就是由四篇饱含民族深情和爱国热情的课文组成:《圆明园的毁灭》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文情并茂,惋惜、赞叹、仇恨„„种种复杂的情感相互交织,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狼牙山五壮士》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的深切的爱,壮士们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令人动容;《难忘的一课》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自然地贯串全文,织进了“我”和台湾师生强烈的民族精神,织进了深厚的爱国情思,使人终身难忘;《最后一分钟》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诗中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整组文章处处充溢着浓厚的爱国情感,正如第七组开篇一段语言简洁,意蕴深刻的导语所言:“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全国人民为申奥成功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百年的噩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一段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这些发人深思的话语宛如历史老人循循引领学生穿越时空,走入中国近代史,在翻开那屈辱沉重的一页的同时,感受中华儿女奋力抗争、永不屈服的“民族魂”。

本组《回顾•拓展七》和《口语交际•习作七》又充分结合阅读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爱国主义“的主题活动。这不仅是培养学生学习浏览,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搜集信息,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能力的良好载体。同时在主题活动的感召下,学生将更深层次地领悟爱国精神博大深刻的内涵。

二、学情分析思考:

学情分析是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中,教师需本着“为学习者设计教学”的理念,遵循学生发展规律,认真分析学情,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学生之所缺,练学生之所需。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力求使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五年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积累,有着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并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这对于开展有效的语文阅读探究教学是十分有利的。但我们不能忽视,五年级第一学期作为第三学段的起始阶段,仍处在一个是否能提升语文能力的重要过渡期。学生的学习方法、体验领悟能力、口语交际等等语文良好的习惯养成都有待进一步提高。本组这样一个蕴涵着强烈民族色彩又具有厚重历史沉淀的主题,对于成长在和平年代的小学生来说,即使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由于时空距离和教材文字张力的限制,容易造成学生只是感受而不是感悟,只可远观而走不进历史的这种浮于表面的体验,产生一种无法担负的沉重感。

新课标强调:“要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会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因此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教师应拓宽思路运用多种途径锤炼语言文字。教学时应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情感,辅以补充大量的课外资料,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以情感的共振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的感悟。同时落实课标中第三学段的目标“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这也是本组学习目标之一。

三、教学目标设定: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要充分考虑三维度的落实,以教材内容为切入点,以品读、感悟语言文字为主线,尽可能使三维度目标明确、适宜、有机融合。五年级虽为小学高段,但识字写字仍不容忽视。语言最根本的基石是文字,不同文字本身就蕴涵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由此,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本组 个生字,注重汉字音、形的辨析与汉字结构的变化。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与速度。

(2)理解重点词语含义,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3)读懂课文内容,按照课后提纲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4)学习本组文章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懂得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

2、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2)创设良好的课堂内外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小结。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感受五壮士的壮烈情怀,理解难忘的一课内含的深刻意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增强历史责任感。

四、教学整体构思与建议:

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活动,首先要从教学设计的优化开始,这是语文教学通往最优化境界的第一步。语文学习无须太多花俏的装饰,语言与情感从来就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拓宽思路运用多种途径锤炼语言文字。以理解内容,领悟情感为经线,以语言训练为纬线,使语言形式的领悟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一)教学整体构思:

本组教学内容主题博大深刻,在本组整体教学设计中,我着重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根据文本需要,学习有选择性地多渠道搜集信息。有效利用资源,以大量的资料积累体悟语言文字蕴涵的深意,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在层次朗读和片断练写中感受文字表达的准确、精练、富有感染力。去发现、去领会语言文字之美,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把握文本情感的纽带,引导学生入情、悟情,落实“四个重视”,去感悟内涵的情感价值观、实现语言与情感的同构共生。让阅读走进文本,走向内心,既而走出文本,走向生活,扎扎实实把好“语文”的脉。

1、重视感悟积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结合生活体验、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感受作品中字里行间蕴涵的深意,与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

2、重视学法指导:采用有效扎实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以相应的片断练习提高学习功效。

3、重视口语表达:因地制宜设置适当的情境,激活学生表达需求,引导有效的交流和讨论,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和谐的交际实践中学会交际。

4、重视信息搜集能力的培养:以文本为基点,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学习根据需要有选择性地搜集信息,拓宽文本外延。尝试进行综合性的探究学习活动,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二)具体操作策略:“预习——准备”阶段: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因此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激发学习热情与主动性是关键。教师需用心创设适宜的情境,引导学生自然走进教学活动,激活学习探究的欲望。在“预热——准备”阶段,可以开展一个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综合性小型讨论活动作为整个主题教学活动的序曲。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教师有选择地播放爱国主义录象片断,以“古代的灿烂文明,近代的屈辱岁月,现代的飞速发展“三大板块内容,综合简要地展现祖国发展进程,自然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师生讨论、交流:

根据“古代—-近代---现代”三个不同阶段的祖国的变化,以“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形式抒发自己的感受。

3、综合学生讨论、交流内容,提出要求,共同制订本组学习目标。①语言文字目标:注重汉字音、形的辨析与汉字结构的变化。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与速度,增强运用语言能力,热爱母语,学好母语。

②积累赏析目标:学会欣赏文本中谴词造句的精妙之处,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会根据不同需要搜集资料,并有效、合理利用资料以帮助学习、理解、感悟。

③体验运用目标:感受文本中蕴涵的深厚的民族情感,以“朗读、片断、演讲”等不同形式表达自己的读后感。

4、本组综合性主题活动设想。

“升温——积累”阶段:

1、根据要求,进行资料的相关积累。步骤: ①、积累前调查表: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及课时安排 1.《圆明园的毁灭》(点击课件)分组教学

二课时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课堂教学

2.《狼牙山五壮士》 分组教学

二课时 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交流,体会五壮士的精神,并向他们学习。课堂教学

3.《难忘的一课》

计算机教学 二课时 播放教学课件,通读课文,学习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感。

任务设计 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

4.《最后一分钟》

计算机教学 一课时 播放教学课件,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课堂教学 ②、积累提示表:

根据积累资料前调查的学生反馈情况、文本内容及教学目标,教师作出相应的提示:

2、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感情诵读、资料展示、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以积累的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突破文本难懂的重点词句感悟,从而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激发情感。教学片断举例:《圆明园的毁灭》、《最后一分钟》:

(一)《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片断:

读交流:了解圆明园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景观(2—4自然段)。第二自然段:

①自读,找出最能体现圆明园布局特点的一个词。(众星拱月)②想象:“众星拱月”的形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桌交流——指名交流)

资料交流:圆明园历史原貌(综观)

③回文:结合资料得到的信息,你从语句中哪个地方体悟到“众星拱月”般的布局?(朗读后交流,体会两点a.小园多;b.当时景色美。)

④画图:试画简单的圆明园平面图。

⑤解说:再次展示资料,根据自绘的平面图,简单解说圆明园的布局。(小组合作交流,推荐一位解说员,其他小组成员可做补充)

第三自然段:

①轻读,说说自己的感受(指名学生进行自由交流)

②回文:引用文中句子谈谈感受,理解这句话。根据重点词“天南海北、中外风景名胜” 找出相应语句理解。

③展示:交流圆明园的美景图片,美读,体会它的辉煌景观。

④导游:结合图片资料与自己的想象,指导学生小组合作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心仪的一处景点。(描述时不必每一处景点面面俱到,可选择学生熟悉的:如“金碧辉煌的殿堂”“买卖街”“狮子林”等。小组同学之间可互相补充。对于“西洋景观”等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学资料谈谈。)

⑤回文:结合上述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再回到课文,找出文中评价的语句,读读议议,体会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句话的含义。

⑥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把圆明园梦幻般的美读出来。

⑦小练笔:以“圆明园真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作为总起句,结合文章2——4自然段以及课外资料,写一段话。(点击跟帖写作)

第四自然段: ①展示相应图片资料,结合自然段中的“上至„„下至„„”,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回答:a.东西多;b.物品珍贵;c.年代久远。)

②根据资料图片,用简洁易懂的话选择一件做简要介绍,注意介绍时的先后顺序。

(二)《最后一分钟》教学片断:

品读诗歌第三节: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自读诗文第三节,体会情感,谈自己读后感受最深的诗句。①根据学生交流,出示感情强烈、直抒胸臆的诗句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眼泪,使大海沸腾。” 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

A、交流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播放自鸦片战争以来那一段屈辱的历史。B、回文理解:“虎门的硝烟”、“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第1991页上„„”、“„„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C、感情诵读,体会百年来香港屈辱岁月给人民带来的沉痛创伤情感。

2、谈谈自己对于这句诗句的理解 ①交流资料:

A、香港回归的各地热烈激动场面的有关资料(录象、文字、图片),再次激发情感。

B、让学生理解:多年的屈辱终于挥之而去,那种心情,那份狂喜与激动、那个激情燃烧的场面,“使大海沸腾”。

②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3、反复诵读第三节,体验情感的变化。“高潮——展现”阶段:

结合《回顾•拓展七》和《口语交际•习作七》开展综合性主题展示活动。设计主题:《过去—-现在---未来》 主要思路:

1、回顾本组开篇的“综合活动”。

2、小组合作:以自由组合为原则,分9个小组

3、讨论交流:

①讨论并确定展示的情境学习主题。

(三大板块主题分别为:

1、追溯过去;

2、立足现在;

3、展望未来。②讨论并确定汇报的形式,如朗诵(读后感、自创诗歌等)、演讲、播放影片解说、手抄报、电子画报、PPT展示解说等等

4、合作创作:根据自己确定的内容和形式,结合本组课文,以及学习课文时搜集的资料,教师指导各组成员合理分工,补充所需材料,进行合作创作。

5、汇报交流,随机穿插师生评议。(学生汇报内容、形式举例)学习情境一:“追溯过去”:如《百年香港的沉浮》(PPT图文解说);

《圆明园的控诉》(读后感朗诵);

《哭泣的祖**亲》(录象解说)《七子之歌》等等;

第二板块“立足现在”:如《神舟升空的那一瞬间》(诗歌朗诵); 《神舟背后的故事》(手抄报、介绍); 《申奥成功的喜悦》(PPT图文解说)等等

学习情境二:“展望未来”:如《我是中国登月第一人》、《二十年后的深圳》(想象作文);

《快乐的祖**亲》(诗文朗诵)等等

“沉淀——思考”阶段:本组学法回顾、小结。(点击拓展)

五、关于网络情境教学的思考:

1、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学习语言的过程应该伴随积极的思维活动。教科书中很多细小的地方,都体现了引导学生思考的设计思路,并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让学生的头脑动起来。所以语文课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更应是注重文本背后情感的开掘、体味和涵咏。通过网络情境直观教学体味语言的表达形式,在锤炼语言文字,获得语文能力的同时,自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怀,而随机生成的“小练笔”则让学生用领悟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观点,这时的语言已生成为学生心灵的细胞,达到了语言与情感的互动共振。

2、语文是一个异常丰富的信息系统,教材不是唯一的信源,课堂不是唯一的“信道”,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拓宽思路 运用多种途径锤炼语言文字。如本组教学时补充的许多富有震撼力的历史资料,为丰富文本内涵,激发学生情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关注“神舟背后的故事”的时事资料积累,以及“展望未来漫谈”等活动,又时刻注意链接生活,关注现代社会发展,引领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畅想美好未来。

上一篇:小学四年级优秀教案下一篇:三年级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