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传承现状

2024-06-29

非遗文化传承现状(共8篇)

篇1:非遗文化传承现状

堰桥实验小学 王斌 非物质文化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对我们祖先五千年文化的一种认同。它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我们无锡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有着悠悠的文脉、深厚的底蕴,在漫长的奋斗历程中演绎出了一个又一个绚丽辉煌的篇章。作为从外地转到无锡来的新时代少先队员,非常有必要了解、保护并传承这些非遗文化。那我们辅导员怎样带领这些学生围绕“非遗文化”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激发队员的研究兴趣,让队员了解非遗文化。

我们中队的少先队员对吴地非遗文化充满好奇和兴趣,在平时的研究中他们喜欢问“这是非遗文化吗?”“吴地非遗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这是可贵的。心理学家指出,生动、有趣的材料,能唤起人的好奇心,激发起探索知识的欲望。因此,在研究中,辅导员要注意观察和发现队员感兴趣的话题,进而顺势引导他们深入进行调查研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我刚接到研究非遗文化这一课题任务时,我就把这消息告诉了我们中队的队员们。我就对队员们说:“学校领导非常喜欢

我们中队,说我们中队的队员非常认真,于是给了我们一个研究非遗文化的机会。  ”这一消息一宣布,每个队员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个个都很兴奋。于是我就把第一阶段的研究任务布置给了队员:

1、非遗文化是什么?

2、吴地非遗文化包括哪些方面?在这一过程中,我首先给队员们带了个“高帽子”,从而激发了队员们的研究兴趣。当队员有了研究兴趣,他们就很轻松的完成了研究任务,初步了解了非遗文化,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研究吴地非遗文化,让队员领略非遗魅力。

(一)组织队员积极探索,分类研究。

在前一阶段的研究中,每个队员对吴地非遗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非遗文化,它不是某一个单一的方面,包括的内容比较多。根据这一特点,我在第二个研究阶段引导队员们积极探索,分类研究:

1、第一小队:主要研究吴歌、戏剧。

2、第二小队:主要研究锡绣、惠山泥人、蓝布印花。 3、第三小队:主要研究吴地故事与诗文。

4、第四小队:主要研究无锡老地名和无锡方言。 在这分类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让每个队员了解了一些非遗知识,而且培养了队员查找资料的能力和方法。

(二)组织队员交流汇总,展示研究结果。

1、资料交流汇总。

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中队的每个队员都有了一定的收获。有的队员在网络上收集到的了有关资料,有的队员在报刊杂志上收集到了有关资料,有的队员还从周围的老人那里收集到了相关资料  于是,我就利用一节综合实践课专门让队员进行资料的交流和汇总。

2、展现吴地非遗文化的魅力。

手抄报和剪报都是小学阶段一种比较有效的展示方式,我们就先组织学生探究的它们的制作方法,然后让队员分组合作完成一份手抄报或剪报。

在这一过程中,队员们不仅进一步互相学习了有关吴地的非遗知识,领略了吴地非遗文化的魅力,而且培养了队员的动手和合作能力。

三、促进“外地学生学无锡方言”,为队员搭建成长舞台。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研究地方文化的钥匙。无锡方言在生活中处处可听,时时可闻,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但我中队的队员都是外地的,都不会用无锡话交流,甚至听不懂无锡话。所以,我中队通过“向周围的无锡老人学习、向无锡本地学生学习”的方式,依托学校少先队课题研究的平台,进一步让每个队员了解无锡方言,会说一些常用的无锡方言。

1、学习无锡方言的特点和现状,了解无锡方言的使用价值。

2、向身边的无锡人学习无锡话,在五(7)中队的

队员中选一些会说无锡话的队员作为我中队学习无锡话的“小老师”。

3、邀请会说无锡话的小队员到我中队来开展一次“老小讲劲头”节目。

4、组织一次“我用无锡话来讲劲头”比赛。

5、让队员交流学习无锡话的感受,写一篇体会文章。

6、评选“无锡方言小达人”

这活动是通过各小队的研究与学习带动本中队全体队员对无锡方言的了解和学习兴趣,从而营造“人人了解无锡方言,人人学习无锡方言,人人会说无锡方言”的良好氛围。

[

传承传承吴地非遗文化活动总结

]

★ 吴鲁爱国主义征文

★ 鲁读后感

★ 鲁鲁读后感

★ 传承_记叙文

★ 从鲁院的园子里经过经典散文

★ 鲁组词语

★ 鲁豫语录

★ 鲁鲁修经典台词

★ 鲁漂流记读后感

★ 传承是一种很炫的东西散文

篇2:非遗文化传承现状

军山脚下的非遗工坊古色古香、绿意盎然,让人心旷神怡。一进入非遗工坊的精品馆一楼,蓝印花布、板鹞风筝便映入眼帘。向前走几步,一个个庞大又栩栩如生的木雕伴着淡淡的木香迎面而来。走上二楼,只见一幅幅巧夺天工的剪纸作品,让我惊叹到合不拢嘴,每一个细节都精致入微,特别是“十二生肖福字图”,那十二生肖个个活灵活现,仿佛都会在下一秒从作品上跑下来。

走了十几米,便进入了一间宽大明亮的教室,待人员到齐,剪纸活动开始了!教我们剪纸的何老师把准备好的纸放在桌上,每人都有两张已经画好图案的蜡纸,这些纸上的图案各不相同,有昂首报晓的公鸡,有翩翩起舞的蝴蝶。何老师耐心地讲明剪纸的技巧与方法后,我们就挥舞剪刀开剪了。

我还没剪几下,身边的小男孩便“哎哟”一声叫起来:“老师,我太心急了,纸被我剪断了!”我听了,不想再犯同样的错误,便静下心来,慢慢地剪,生怕也把纸剪坏,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个道理。

纸上的图案中有一部分是镂空的,我始终剪不出镂空图案,急得抓耳挠腮,可还是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我一旁的小黄也没有进展,向我喋喋不休地抱怨:“你说说,这该怎么剪镂空的!掏孔?对折?划开?”突然,我俩同时想到了何老师教的关键步骤,是“对折!”我俩异口同声。

掌握了窍门,我们很快剪出了漂亮的窗花,何老师见了我剪的窗花,还称赞我心灵手巧呢!我十分好奇何老师是如何练成这般高强本领的,便向他抛出了小问号:“您在哪儿工作?”“在非遗工坊干了好几年。”“您练手艺有诀窍吗?”“熟能生巧,天天练就练成了。”“您平时在哪里创作作品?”“在后面小园,你可以去那儿看看我平时是怎么工作的!”

我叫上了几位同学一同前往,一到那儿就发现何老师正在给一盏花灯做最后一道工序。只见他在一张薄似轻纱的纸上用铅笔画上了一朵朵花,再用颜料一丝不苟地涂色,不到五分钟,便画好三朵莲花,何老师涂上了糨糊,粘在了花灯上。

我环顾了这间小小的创作室,四处挂满了何老师亲手创作的艺术品。他不辞辛苦采集原料,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是为了让非遗继续流传下去,是为了让我们的后代继续看到惟妙惟肖的蓝印花布、板鹞风筝、蜡版画……。

篇3:非遗文化传承现状

民勤县是甘肃省的文化大县, 拥有独特的沙乡文明, 民勤小曲戏作为沙乡文化中灿烂的一枝, 曾经广受老百姓文吴海妮的喜欢, 不仅风靡于民勤城乡各个角落, 而且自清中叶起就流传至内蒙古临河、磴口、阿拉善区、右旗、新疆等地。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转型, 文化形态改变, 在传统文化环境中滋养成长起来的民勤小曲戏受到了严峻挑战, 究其原因, 其根源问题在于传统与现实的断裂, 人们价值观与审美趣味的时代改变。

民勤曾经是一片土沃泽饶, 可耕可渔的美好家园, 在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条沙漠巨龙的欺压下, 风沙、缺水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民勤人民历来就有“重教尚学”的优良传统, 在生态恶化的今天, 父辈们更是教导子女好好念书, 走出这片并不特别美丽的土地。政府也迫于生态的压力, 鼓励移民。许多青壮年外出打工, 从农村涌入城市。在强调竞争、创新、独立、重法理的现代社会, 崇尚礼序、人情、信义、忠诚的传统文化被冷待了。经强势文化洗礼的年轻一代更愿意接受城市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现代娱乐方式, 对民间文化采取不管不顾的态度。在广阔的、权威的全球化话语体系的笼罩下, “地方文化”、“地方历史认同”、地方传统性娱乐方式慢慢在年轻人的意识中变得陌生, 无意义, 随之被“淘汰”。在此, 我们没有贬低现代化的对整个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也没有理由为了保护传统文化让人们继续回到没电、没电视的时代, 但是现代化、全球化对传统文化造成的冲击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传统文化消失了, 人们将逐渐走向精神的荒原。所以对民勤小曲戏的保护工作是非常急迫的和重要的工作。

通过实地调查, 笔者认为民勤小曲戏的保护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传承渠道不畅, 教育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重视, 导致教育和文化遗产保护脱节;

2、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遗产的认识不够, 缺乏保护资金, 智能资源和规范的保护措施;

3、政府文化部门资金贫乏, 阻碍了全面和正面开展保护工作。

下面笔者谈谈对民勤小曲戏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1、建立民俗保护意识

1 9 5 5年,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斯图尔德 (Gillian Steward, 1902-1972) 在《文化变迁论》一书中提出了“文化生态学”这一学术概念, 他认为:文化与其生态环境是不可分离的, 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文化生态是指“一定社会条件下, 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气质、习俗、礼仪等一定地理环境的和谐统一。它不可移植, 不能复制, 不会再生, 如果不及时将一些珍贵的文化生态加以保护, 它很快就会失去自己固有的特征, 开发就失去了价值” (1)

一种文化的生命力体现在生活的空间和传承的方式上, 要传承必须有文化空间。传统民间文化的保护首先要建立民俗的保护意识。民勤小曲戏是民勤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是一个浓缩了地域文化的载体, 它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养育它的民间风俗。

民俗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民间传统, 它与戏曲共生共存, 息息相关。“戏曲依托于节日, 节日伴随这戏曲。戏曲文化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观众与戏曲的亲和力也大大加强了。” (2) 从古至今, 民俗节目都是聚集民众的有效方式, 它构成的特殊环境对广大民众的行为起到明显的导向作用, 戏曲文化在民俗环境中得以展现, 民俗为戏曲表演提供了舞台。

逢年过节, 小曲戏唱个不断, 父辈们说过年看戏是习惯, 如果没有小曲戏就觉得缺少年味。节日给爱好演唱的艺人们提供了表演的舞台, 小曲戏为节日增添了不尽的快乐。民间有“游百病”的习俗, 正月十六那天, 社火队锣鼓声声, 小曲戏吹拉弹唱, 无论男女老少, 都穿着喜庆的衣服早早来到大街小巷感受节日的欢庆。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 喜庆的气氛可以驱邪避灾, 带来好运, 这就是“游百病”的来历, 也是人们传达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方式。

民勤县文化馆利用戏曲与节日的特殊关系, 大力开展小曲戏保护工作。每年春节组织文艺汇演, 并给优秀团体一定的奖励, 提高艺人们的传承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2、鼓励传承方式的多样化

民勤小曲戏属于草根文化, 在相对闭塞的自然社会环境中, 其传承在很大意义上处于一种自发状态。没有职业化表演团体, 也没有专业培训机构, 业余教唱成了传承的主要方式, 限制了人才的培养。现在唱民勤小曲戏的人很多, 但唱得好的不多, 许多爱好者投师无门, 只能跟C D学唱, 长时间没人指导, 导致小曲戏越唱越走样。为了民勤小曲戏能更好的传承下去, 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如积极组织调动专业人员组成专业培训机构, 定期到各村、社给民勤小曲戏演艺人员和爱好者进行技艺辅导和培训, 并给老百姓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 提高全民保护传统民间文化的意识。除此之外, 还要积极培养专业的剧本创作人才, 创作出符合民众的审美观念和心理需求的现代剧本。同时,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 正确高效的指导实践。

3、注重受众群体的培养

无论哪种艺术表演, 表演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来自于受众的认可和享受。观众群是艺术传承的坚实基础。戏曲表演是一个信息输出和信息反馈的完整过程, 是表演者与观众的活动过程, 它必须依赖社会, 拥有相当规模的接受群体才能生存下来。目前, 民勤小曲戏的观众主要是5 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儿童以及2 0岁以上的青年人几乎没有。笔者在调查时曾采访过部分年轻人, 他们大多表示不喜欢小曲戏, 原因是看不懂, 许多年轻人甚至根本不认识小曲戏, 经常把小曲戏错当秦腔。这样的窘况, 主要是由于民间文化传承渠道不畅所造成的。现在的民勤小曲戏艺人, 多数是因父辈爱唱或爱听, 潜移默化, 慢慢培养了兴趣。观众心理学认为:主体先前的经验, 尤其是童年时代的经验是主体对于特定的直觉活动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的定势结构影响因素之一。 (3) 而现在年轻的一代已经失去了那样的环境, 对传统文化不了解更谈不上感兴趣了, 这是影响民勤小曲戏受众的关键因素。

此外, 教育部门也是非遗保护的中坚力量, 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目前, 学校多以升学率为最高宗旨, 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地方戏进入中小学课堂, 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非遗保护措施, 教师可以通过欣赏、讲解、教唱、组织比赛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民间文化的了解, 同时请老艺人到学校演出和举办讲座。组织中小学学生参加比赛, 一方面有助于学习传统的民间文化, 更重要的是增加受众的感性积累和理性认识, 唤醒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而且不同年龄的人群更容易接受同龄人的表演和文化感染。

4、借助现代传媒技术

2 0世纪8 0年代以来, 戏曲在文化市场中的曾一度“失语”, 虽然在方方面面的舞台改革后悄然复兴, 重新拥有了“话语权”, 但是仍然没有改变“边缘化”的命运。当然造成这一状况的因素很多, 笔者认为在智能经济发展的今天, 戏曲艺术表演形式与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具有一定的差距, 是主要原因。戏曲要真正走出困境, 不能仅仅靠内部局部调整和政府等外界力量, 而是要在保持其价值不变的基础上, 利用现代传媒与其它艺术形式相结合, 开拓新的舞台。如将戏曲与电视结合形成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戏曲电视形式;利用互联网扩大传统戏剧文化辐射的范围加快转播的速度等。民勤县文化馆将要建立民勤小曲戏网站“绿洲魂”, 宣传小曲戏文化, 同时也给热爱小曲戏的人们搭建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非物质文化如果一旦消失, 将是永远的, 不可再生的。民勤小曲戏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普遍存在的难题, 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新的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 创造一切有利于传统文化发展的条件, 一点一滴从实际做起, 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玉寿《民勤小曲戏》.黄钟音艺出版社.2 0 0 0

(2) 刘承华《“保存”与“生存”的双重使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性》.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04

(3) 刘魁立《从人的本质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西社会科学2 0 0 5.1

篇4:传承“非遗” 重在文化觉醒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主要表现在:一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危险。青年一代崇尚现代文明,对民族传统和文学艺术逐渐失去兴趣,不愿学习继承。

鉴于此,有代表认为非遗,产业化是关键,笔者对此不敢苟同。

笔者以为,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一方面是要对自己民族文化有深刻认识,能够讲清楚本民族文化的历史;另一方面是自觉地增强民族文化修养和人格品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缘起于群众的“文化自觉”,依靠群众和社会团体最大限度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支持和参与实现其保护。如果说自然生态环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天土壤”,那么,群众的文化自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文养分”。

而培养传承人的论点笔者表示赞赏。笔者认为,无论是政府还是学者都应当充分尊重传承人的意愿和实践体验,起到一种宏观的指导作用,确保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的原生态性,使创造、延续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体和个人能最大限度地参与,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传承群体。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采取政府津贴或补贴的方式资助传承人,以命名的方式吸引传承人,以完善的政策措施保护传承人,努力培养和造就新一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确保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具体个人传承的情况下,由族群或者国家成立一个特定机构来负责管理,并且可以授权使用其所管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收取一定费用,用于本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振兴,或者当相应的权利被侵犯之时,可以代表受侵犯的相关方面去采取合理的方式去维护权益。

篇5:非遗文化传承现状

【摘 要】本文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为例,论述“非遗”文化传承创新背景下的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提出将广西“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融入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中,从课程建设体系、师资队伍、大师工作室等方面创建专业教学体系,促进广西“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培养高职实用性人才。

【关键词】“非遗” 文化传承创新 产品艺术设计专业 民族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4C-0113-02

在当今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和设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文化传承创新产业快速发展决定了产品艺术设计人才的大量需求。产品艺术设计注重创新创意设计,是文化传承创新产业发展的后盾力量,因此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于广西地域文化经济的发展为己任,以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积累为己任,探讨人才培养规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融入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中,从课程建设体系、师资队伍、大师工作室等几方面推进广西文化传承与创新,并逐渐成为文化产业提升创新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实现高职实用性人才培养。

一、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现状

(一)构建传承技艺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引入“非遗”项目入校园。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将广西坭兴陶艺、织锦、贝雕、剪纸技艺、蜡染扎染等“非遗”民间技艺融入产品艺术设计教学课程体系中的“再建设”,由于各种技艺、材质不同,整改教育教学模式,合理利用校企合作的互动平台,推动传承技艺再延续发展。

(二)改善教师队伍结构,重组师资队伍。广西有很多传承企业,学校可从企业或者民间聘请一批国家级、省级传承人来校任教。广西的民间艺人如坭兴陶传承大师李人?!⒚缃醴且糯?承人潘彩英大师、剪纸技艺非遗传承人钟昀睿大师、贝雕大师利成世等一批传承人大师技艺精湛,以“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聘请作为兼职教授,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传授民族文化与民间技艺。

(三)将设计大赛作为教学平台,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中以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大赛、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百花杯”大赛、广西工艺美术作品精品展览“八桂天工奖”大赛、广西南宁礼物大赛等设计大赛为教育教学目的,从“创作调研―规整资料―草图设计―定稿―CAD效果图―设计制作”出发,以大赛为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设计制作能力,为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探索道路。

(四)利用文化传承推进教师科研工作。为了促进“非遗”文化传承创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围绕广西文化的传承创新开展各项省市级课题研究。例如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茶文化+非遗文化’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双重视域下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三创’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与实践”;2017年度研究项目“基于校企深度‘四融合’的装饰艺术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广西苗锦工艺品设计研究与开发”;2017年度研究项目“以花山壁画为题材的系列坭兴陶软装饰品开发”,等等。

(五)“非遗”特色化课程开展。组织有对文化传承技艺感兴趣的学生成立相关技艺协会,产品?术设计类专业教师领头引导,为学生课余时间学习民族文化传承技艺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提高学生对传承文化的认识和认知,推动文化传承步伐。

二、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措施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目标是:对传统技艺传承进行“微创新”,对教学体系系统化进行“再建设”,建立互补型师资队伍,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提供校内校外多样化的工作室教学环境,经过地域文化的了解和调研并规整提炼,融入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懂文化、通工艺、会设计、能制作、有精神”的产品艺术设计人才。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在探索培养文化传承技艺人才的培养方式上,通过课题项目式教学方法,侧重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将专业课程建设侧重于文化创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实现广西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发展,鼓励教师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将教学任务延续至个人的科研课题工作中去,把教学方法上升为教学成果,推进文化传承技艺人才的培养的发展,实现产品艺术设计人才规划目标。见图1。

(一)明确人才培养方向,明确培养目标与规格。建立丰富的“非遗”文化教学资源库,形成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大师引领,成立大师工作室,专兼结合鼓励教师传承与创新课程研究、鼓励教学科研项目。选择特色、优势文化进行创新,通过传承文化的整合,明确人才培养方向,打造现代职业工匠精神。

(二)挖掘广西及周边优质民族文化,传承文化整合。广西文化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将产品艺术设计注入文化,就是文化创新产品设计。挖掘广西及周边优质民族文化,通过收集、整理、凝练,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技艺文化,经过文化传承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创新与延续,加强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认知能力。

(三)广西文化传承与创新以技艺、设计制作,建立新课程体系。具体如下:

1.挖掘广西地域文化,经过民族文化传承调研,在校开设相关课程,确定调研主题,使用问卷法和自我陈述法等进行,在设计调研的过程中,通过了解文化传承,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设计的洞察能力,使得学生“懂文化”。

2.历年来开设的民族陶艺课程教育教学,经过成绩分析和作品质量评定,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形式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由于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不一,因此这些工艺课程在校开设各项民族文化传承技艺的选修课程,如坭兴陶艺、织锦、贝雕、剪纸技艺、蜡染扎染等,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项民间技艺,这样同时也拓宽了传统技艺的受众面。进入大师工作室深入学习,进而实行“术业有专攻”,教学效果十分显著,从而达到“通工艺”,促进了民族文化再传承。

3.在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中,以文化传承创新产品设计为教育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手绘能力、机绘能力、陈述表达能力,实现“会设计”能力培养。

4.高等职业教学注重实用型人才培养,根据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制作能力,通过学习民间技艺能够独立完成产品制作和创新作品,达到“会制作”的目的。

5.经过专业教师和“非遗”传承人大师的“工匠精神”悉心指导,在课程体系“技艺+设计制作”中,培养出“有精神”的一大批具有职业能力人才。

(四)建立民族文化传承项目资源库。通过“非遗”文化技术的采集、资源碎片的整理,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建立专业资源库,采用视频拍摄、视频录像等方式制作微课和教学课件,建立民族文化传承网络课程,建立现代信息化技术专业资源库,也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五)教师团队建设。广西的民间艺人、大师技艺精湛,对民族文化有着很高的造诣,聘请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鼓励本校专业教师与大师搭档教学,优势互补,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教育教学能力,共同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

(六)建立大??工作室。广西“十三五”将实施六大民族教育工程,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建立民族文化传承实训基地、民族文化传承人大师工作室等。鼓励传承大师在院校成立文化传承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培养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文化手工艺为主,一起挖掘和创新民间技艺,推荐民间技艺进校园。

(七)“工匠精神”促进职业文化教育。职业院校将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民族传承技艺得到更好地延续,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工作态度等多方面的培养,创建一批民族传承技艺类专业,使传统文化“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精神中去,共同培养“有精神”的为民族技艺传承人。

(八)教育教学课题科研互动式研究。鼓励专业教师开展文化传承与创新课题研究,实现理论与实际并重,开发和创作新的工艺,改进工艺生产模式,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检验理论研究成果,探索新的教学理念,促进人才培养,同时也推进了教学科研的立项。

总之,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通过大师引领和建立大师工作室,将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和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促进学生民族文化传承技能技术,加强了学生对民族文化深厚的认识、认知和认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了广西“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参考文献】

[1]蒋汉松,刘永福.在职业教育中促进广西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J].美术界,2015(6)

[2]薛晓霞.文化传承与创新视角下的专业建设策略[J].美术大观,2017(7)

[3]曹福存,侯东辉.文化创意产业下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合作设计学习[J].美术大观,2017(7)

篇6:非遗文化传承现状

——纺织类非遗公选课结课论文

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XXXXX 姓名:XX 学号:XXXXXXXXXXXX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位列其中,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政府认定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纺织非遗目前已有74项被列入其中,涉及绣、织、染以及服饰四大类别。有关政府部门、机构、行业和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开发、保护和传承纺织非遗,一些非遗项目取得了明显的市场化业绩,但整体状况仍不理想甚至堪忧。如何让祖先辛勤智慧的结晶世代相传下去,并让这些珍贵的财产得以更好的传承与发扬,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

抓紧对纺织非遗项目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尤为关键。传承非遗要做到以人为本,人才是关键。纺织非遗大多属于传统手工技艺范畴,多数的纺织非遗都是以师传徒、父传子的形式进行传承,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代代民间艺人离去,如果保护工作开展地不够及时,就有可能失去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对纺织非遗的人才培养应作为重中之重。目前,国内纺织高校开展了相关工作,天津工业大学为保护纺织类非遗,建立了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研馆。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成立了专门的湘绣艺术学院,开展湘绣的艺术设计与营销课程,并聘用湘绣大师为学校导师,将传统师徒相授融入职业教育体系。

行业机构传承纺织非遗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实现纺织企业、非遗传承人之间的无缝对接,统筹资源并整合设计师、媒体、高校等多方社会力量为之服务;如何与其他各文化产业跨界合作,向社会各界传播关于纺织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的文化理念,都是值得行业组织深入研究的课题。行业机构可以通过组织纺织非遗技术与产品展示、非遗专题论坛和非遗时装秀等活动,形成传承纺织非遗的行业和社会氛围及平台。

“现在我国虽然对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取了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多种保护方式,及时抢救和保护了一批濒危的纺织类非遗项目,但遗憾的是,仍有一些珍贵的纺织类非遗项目面临萎缩与消亡的危险。”12月28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中心主任龚鹏程在于天津召开的中国纺织类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研讨会上,着重强调了保护纺织类非遗的严峻性。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纺织经济信息中心主办,天津工业大学现代纺织产业研究中心承办。会上,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吴迪对筹建纺织类非遗传承、保护和创新研究会进行了说明。与会代表就筹建研究会和“研究会章程(草案)”展开了讨论。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中心主任孙淮滨表示,对纺织类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创新要做到以人为本,人才是关键,纺织非遗大多属于传统手工技艺范畴,大多数的纺织非遗都是以师传徒、父传子的形式进行传承,因此对纺织非遗的人才培养应作为重中之重。

成立纺织类非遗传承、保护和创新研究会不仅可以整合高校与传承人的力量也可以对纺织非遗的创新及市场化推广注入新活力。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院长陈鸿俊。他谈到,为了将纺织非遗更好的传承、创新,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湘绣艺术学院,开展湘绣的艺术设计与营销课程,创建“专业+项目+工作室”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聘用湘绣大师为学校导师,将传统师徒相授融入职业教育体系,校企合作,培养既具有既具有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又懂工艺和技术的新一代湘绣人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各国来说都是一个课题。纺织业非遗的传承,可以分两步走。

“第一步只能先商品化,因为有的非遗产品只能以艺术品的高端形态出现。”杨兆华说。他举例说,以南京云锦为例,高5.6米、宽1.4米、高4米,由两个人分坐上下同时操作方能完成的织机每天织出的商品不过寸许,这样精巧的产品可能永远无法进行大的工业生产。这样的类型只能做成高端的商品。

“而第二步,我们从非遗的作品中可以提炼具有中国元素的设计,把这些元素与工业化产品生产结合,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产业化。”杨兆华说。

虽然国内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商家还在努力寻求商品化的最佳途径,但外界环境似乎已经悄然为这个转型铺就道路。

根据家纺协会统计数据,2008年家纺行业产值达8800亿人民币。而2009年1-5月数据统计,纺织业内销比重已经上升至80.03%。

南通蓝印花布的吴元新向记者表示,他们已经和爱慕内衣有了合作,把蓝印花布的概念运用于内衣设计,推出传统风格的系列产品。

而来自澳大利亚Sheridan品牌的高端采购商Dimity Green则对本报记者表示,虽然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但市场无疑在进一步细分,只要设计得当,总能定位得到合适的细分市场。

对于出口企业来说,随着国外零售商的洗牌,要想拿到海外批量订单,自身的设计能力也很重要。一家为JCPENNEY供货的国内家纺大企业告诉本报记者,他们在美国已经成立了设计中心,从中国传统中获得设计灵感,无疑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纺织非遗传承不仅要保护,更要市场化推广。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仅仅依靠保障制度很难让古老的产业重新焕发生机。大力推进纺织非遗项目的市场化应用,从传统的口口相传到现代工业化应用和现代网络经济的快速传播,实现纺织非遗与市场化紧密结合,才能推动传统文化价值转化为现代经济价值。依靠市场化的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创造民族品牌价值,让全国乃至世界都认识到纺织非遗产品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与工艺价值,才能真正实现非遗的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篇7:非遗传承汇报材料

——东关小学五猖会非遗传承基地验收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们学校作为区第八批非遗传承基地,内容是东关五猖庙会,五猖庙会是古镇东关最热闹的会市,曾一度享誉绍兴,特别是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关于“五猖会”的一段叙述,更是让东关的五猖会名扬四海。但是说实在的,那是近百年前的事了,即使是如今对于尚在世的耄耋老东关来说,那也只是听父辈说起而已,并没有亲眼目睹其盛况,所以,作为我们小学生,如果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承五猖庙会,那其实是不合实际,空泛飘渺的。

东关是我们的故乡,这个美丽古朴的千年古镇,隐藏着多少深沉的历史文化积淀,多少可歌可泣的人文故事,多少古越水乡的风土人情。这些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特色民间文化,是东关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所有东关人共同的文化之根。我们觉得如何留住、传承这些文化之根,才是我们学校五猖庙会非遗传承基地的应把握的核心,经我们多次研讨最终我们将传承的主题定为“点亮五猖庙会,追寻家乡之根”,我们主要传承以“五猖庙会”为核心的东关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名人雅士、民间技艺等文化遗产,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实践活动之旅,引导东小学子追寻家乡的文化之根,了解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激扬学生知爱家乡、心系家乡的情感。

作为“非遗”传承基地,我们深感机会难得,责任重大。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我校“五猖会”非遗传承思路进一步清晰,工作进一步拓展,业已取得初步成效。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营造非遗传承氛围。

为让“非遗”更好地扎根我们东关小学,学校大张旗鼓地开展非遗传承宣传,利用标语、宣传窗、校园网站、校园广播和电视系统等多种宣传媒体,使全校师生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非遗”的丰富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观、艺术观。为使“非遗”传承基地工作有效开展,我校成立了 “五猖会”非遗传承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德育副校长任副组长,相关中层干部任组员,努力形成工作合力。领导小组经常组织专题会议,使传承工作研究日常化。同时制定了详细的“非遗”传承工作计划,丰富载体,力创特色。我们提出三项工作举措:一是把它作为学校的一项重点特

色工作,列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力争成为一张东小的特色金名片。二是各处室密切配合,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三是加大投入,确保人员、经费到位,就这一年而言,我们总共投入五万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年庙会、非遗陈列室、五猖会莲花落小剧及其他各项非遗传承专题实践活动。

二、开辟阵地,组建队伍,夯实“非遗”传承基础。

1、建立活动阵地。学校投资五万,于2014年年初新建好一个“五猖庙会”非遗陈列室,内置东关的“五猖庙会”的有关文字、图片、实物资料,本校五猖庙会及东关历史文化探寻、传承活动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整个陈列室古朴清新,学校还开展了陈列室开放、参观活动,由五年级同学担任小导游,向老师同学们介绍陈列室及五猖会相关内容,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2、组建“非遗”传承辅导员队伍。

第一支是校外辅导员队伍。我们聘请老东关何仁山老师担任校非遗传承基地总顾问,何老师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戏剧创作群英奖、飞天奖获得者,散文集《最忆东关美》,表达着对老东关炽热的爱,小剧《五猖会》《早读》《徐文长造桥》等都极具浓浓的地方色彩,他经常来校做东关历史文化讲座,交流,为我校的五猖庙会非遗工作出谋划策。2013年底,东关街道举行了轰轰烈烈的东关民间人才大评比,评出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民间人才共300多名,借此东风,在街道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聘请了十多位东关四星五星级民间人才担任东小“五猖庙会传承基

地校外辅导员”,2013年12月30日,东关小学“五猖会”非遗传承校外辅导员聘任会在东小会议室举行,来自东关本地的老一辈文人、民间文艺大师、民间手工艺人,东关民间人才和东小非遗传承社团的骨干师生

济济一堂,就如何更好地传承“东关五猖会”,让这朵非遗之花真正在东关绽放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各辅导员热心地表示今后会多到学校走走,将他们对东关本土文化的这份热爱,以及乡土艺术精髓毫无保留地传承给东小的下一代。

第二支是校内辅导员队伍,由校内对东关历史文化有浓厚兴趣和艺术底蕴的教师组成;第三支是学生传承队伍,我们招募3——5年级部分学生,组成了一支大30人左右稳定的“点亮五猖庙会,追寻家乡之根”的非遗传承社团,成立了“莲花落”、“舞狮”、“踩高跷”等各传承兴趣小组,并利用周四拓展课时间,在辅导员的精心辅导下积极开展传承活动。

三、挖掘资源,创设载体,丰富非遗传承活动。1.五猖庙会盛大隆重

金蛇辞岁,骏马迎新,2013年12月30日,在东关小学的操场上,一千六百多名师生、社会人士共同见证了一场热闹非凡的盛会——“新年五猖庙会”。本次新年五猖庙会,由 “庙会开幕式”、“爱心图书义卖”以及“地方美食汇” 三部分组成,是一次东关民间文化的盛会,更是一次爱心涌动的盛会。

开幕式上,来自东关本土的四星级、五星级民间人才竞相展示了自己的乡土才艺,热情的舞狮,淳朴高亢的绍剧独唱,幽默风趣的秧歌板,嗨翻全场的滑稽莲花落„„精彩的表演掀起了现场一个又一个高潮,而东关小学学生表演的莲花落小剧《五猖会》更是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将本次新年庙会的主题瞬间点亮。

下午的“爱心图书义卖”以及“地方美食汇”是孩子们欢乐的海洋。义卖场上,各班纷纷亮出了温情的爱心宣传语,制作了精致的爱心箱„„全场人头攒动,激情高涨,气氛热烈,一个多小时的爱心义卖,募集到的爱心款额,都投入到了学校的“求是·蒲公英爱心基金”中,用于特殊学生及贫困生的援助,让他们同享一片蓝天。(2)民间传承特色鲜明

鲁迅笔下的《五猖会》虽着墨不多,但寥寥数语,却引

发人们对五猖盛会的无限遐想,为更好的传承这朵非遗之花,我们将何仁山老师的小剧《五猖会》排成莲花落《五猖会》,由学校非遗传承校内辅导员徐立峰、潘华锋两位专任老师负责,将这一经典的特色曲艺剧传承下去,影响一代又一代东小人。2013年我校的莲花落小剧《五猖会》,凭着鲜明的地方特色一举夺得了绍兴市少儿曲艺大赛最高奖——小牡丹奖,今年,我校又将这一小剧,加入了新的元素,如舞狮、踩高跷、烛舞、大旗、秧歌板等东关五猖庙

会时期的典型艺术表演形

式,使其内容更为丰盈,舞台效果更显张力,参加了上虞区六一艺术汇演,赢得了在场评委、观众的一致好评。同时《五猖会》还多次搬上大舞台,赴绍兴、上虞、柯桥等地表演,走进社区,如担山村、马家桥村,义务地为当地老百姓表演,给老人们送去笑声与欢乐。11月22日我校《五猖会》小聚还将走进省流动大舞台,届时全省的百姓都将认识了解五猖会这朵东关的艺术奇葩。

同时,学校又在积极筹措,将地方特色曲艺——莲花落小剧作为我校艺术文化的特色项目传承下去,现在已策划、编排《少年竺可桢》、《徐文长造桥》等地方小剧,相信这项特色传承会在东小的土地上开出绚烂的花朵。

(3)家乡寻根如火如荼

家乡——东关,是生养我们的地方,她赋予我们生命,赋予我们灵性,赋予我们健康成长的青山绿水。我们成立了“毓菁学子家乡寻根”兴趣小组,开展最有效、最鲜活、最有力的家乡寻根之旅。

情醉女儿红:“移家只欲东关住,夜夜湖中看月生”,这是著名诗人陆游住东关古镇时,品饮东关特产女儿红酒后写下的著名诗句,表达了对东关的留恋和向往。古往今来,这似琼浆、如玉液的香醇女儿红,不知醉倒了多少文人墨客、山野村夫。如今“九九女儿红,酒浓情更浓”,东关的女儿红早已蜚声中外。学校家乡寻根小组的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走进了女儿红酿酒有限公司,通过实地参观、专家讲解,了解女儿红酒制作的每一个的过程。同时孩子们还深入乡村,探访民间制酒的传统与风俗,上网搜索女儿红的故事,相关诗词。老师们还将地方课《女儿红》搬进课堂,和孩子们共同品味浓浓女儿红,并为家乡的女儿红撰写广告词。

这是我们寻根小组的同学参观女儿红酿酒公司

追寻失落的童谣

家乡的童谣节奏鲜明,朗朗上口,反映了家乡淳朴的民风民俗,每一首都洋溢着温情和向上的力量,充满了阳光般的气息,是家乡的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留住这朵家乡文化的奇葩,寻根组的同学们开展了 “追寻家乡失落的童谣”实践研究活动。孩子们询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走进乡间的角角落落,采访乡里的长辈,采撷一首首地道的家乡童谣,一句一句地记,一个音一个音地学,还别出心裁地把家乡的童谣与游戏相结合,听——清脆悦耳的乡音童谣在东小校园的上空飘荡;看——丰富多彩的童谣游戏,在同学们的精彩演绎在熠熠生辉!

传承玉雕技艺:

东关玉雕艺术源远流长,至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了,伴随着古老的生活风俗,世代相传,是东关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雕小组以“玉雕技艺”为重点,让学生了解玉石文化、彭家玉雕历史、玉石审美与品鉴、制作方法等方面知识,由校内外辅导教师或玉石名家,采用课程或专题报告形式集中进行讲解传授。

开展参观考察类活动。以“彭家玉雕”为核心,采用实地走访形式,带领社团成员走进彭家堰村,通过参观考察彭家堰村的玉雕加工厂、上虞市收藏品市场、玉石商铺等地方,让传承社团成员了解玉石文化的传承经历,欣赏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在玉雕师手中升华成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之过程,感受玉雕技艺这一门古老的艺术给现代生活创造美的气

息。

开展故事收集类活动。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

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很多内容是人们口口相传,散落在人们中间的故事与传奇,因此传承“玉雕技艺”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收集和玉雕有关的故事、传说来丰富传承内涵。通过社团成员的走访、询问,收集到的东关玉雕文化在民间流传的历史传奇故事、玉雕艺人的拜师学艺经历、玉石商人走南闯北的风雨故事等,编撰成一套有关“玉雕”的故事集。

同时开展技艺传习类活动。我们特意准备了玉石的代替品蜡石作为练习材料,其质地软,形状却酷似玉石,便于学生进行雕琢感受。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收获了用蜡石雕刻的“平安扣”等一批相对较简单的“玉雕”成品和半成品;同时“非遗”传承社团编制了一本玉雕文化宣传手册,作为校本教材,在学生中间广泛地宣传玉雕文化,鼓励更多的学生加入活动小组。

探访悠悠古纤道:

东关段古纤道,位于萧曹运河上虞东关段,镇西桥至马家桥村石料中转码头,长220米。这段堤塘是先秦时期山阴古水道的堤塘,在东汉时期,又成为古鉴湖的堤塘,它比现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纤道的历史要悠久得多。堤岸条石板用开槽立柱固定,这个工艺在现存的古纤道中是独特的,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十分珍贵。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东关境内的古纤道被毁坏得相当严重。残存下来的古纤道也“性命堪忧”。针对现状“家乡寻根组”的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实地考察,撰写小课题、论文报告,并通过树广告牌,写建议书、奔走相告等方式,保护古纤道,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2014年东关段古纤道修葺一新,悠悠古纤道重新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家乡小导游成果丰硕

2013年年初,“最美是东关”小导游兴趣小组正式成立,在探寻家乡文化之根的同时,将家乡特有的的历史景点、民俗民风、贤人雅士等,拍成宣传片,向社会宣扬、推广,让银东关的声名远扬。一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上虞区小导游视频大赛中,《乡贤竺可桢故居》、《浓浓女儿情》、《最美桃花源》获一等奖;《悠悠古纤道》、《彭家堰玉雕》、《追寻家乡的童谣》获得二等奖,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担任了东关街道竺可桢故居的特聘小导游,迎接了来自各地的参观团体,向他们倾情介绍一代宗师,科学巨匠——竺可桢。

正是在这样有效、鲜活、有力的寻根之旅中,毓菁学子们了解了家乡“非遗”的丰富内涵,激发了知爱家乡、心系家乡的强烈情感,也树立起了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观、艺术观。

(4)求是活动扎实生动

作为竺可桢母校,寻百年毓菁根,扬竺可桢“求是精神”,做“真善美”东小人,是我们永远的追求。我们以“求是”为核心精神,开辟了“行走求是之旅”的德育精品校本课程,在东小的六年时间里,围绕竺可桢开展六节综合实践课,在扎实生动的求是之旅中寻真、向善、扬美,让求是精神在心头扎根,并融会到日常学习、行为礼仪的方方面面。

第一课:求是开蒙:

由唱《竺可桢》、介绍学校“求是”德育精品课堂、朱砂启智、挂求是卡、颂《大同颂》、参观竺可桢故居等环节组成。引导孩子们在中华传统礼仪的感召下让学习做人、做事,同时初步了解乡贤竺可桢爷爷的求是精神内核,争做文明智慧的求是好少年。第二课:求是 识竺

以建队节为契机,开展“牵手宗师,点亮红领巾之梦”入队仪式,组织二年级的同学进行队知识及竺可桢相关内容考核,进一步认识了解竺可桢,考核通过光荣地加入少年先锋队。

第三课:求是说竺

在三年级开展“牵手大师竺可桢”故事大王比赛,以中队为基础,倾情演绎有关竺可桢的故事,从小队开始,层层比赛推选,评选出校“求是”故事大王,让“求是”精神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另外还有求是学竺,结合三八节、植树节、雷锋日一系列暖暖的节日,鼓励孩子们走进社区,做最美求是学子;求是导竺,培养五年级的竺可桢故居小导游,求是宣竺,通过绘画、书法、演讲,宣扬求是精神。

(5)校本课程初见雏形

我们正组织一批有底蕴、有热情的骨干教师,挖掘东关特有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名人雅士,创编以五猖庙会核心的东关历史传统文化校本教材——《最美是东关》,同时开设地方课程,让东小的孩子们留住东关最美的记忆,传承东关最淳朴的传统技艺。

“点亮五猖庙会,追寻家乡之根”特色乡土文化传承活动,自开展以来就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社会人士的大力支持,东小学子更是积极行动,饶有兴趣地探究、体验、发掘着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

缕缕乡情正在东小学子的心田弥漫、升腾„„

篇8:浅谈满族文化非遗保护传承

长期以来, 随着民间传承人的自然衰老和死亡, 使这一民族文化瑰宝濒临传承的危机。2006年5月, “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被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国家所重视, 对其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 出版了《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其所选作品, 是满族各氏族传承人讲述的优秀传统说部的记录, 反映了满族及其先民自强不息、勤劳创业、爱国爱族、粗犷豪放、骁勇坚韧的民族精神。

基于如此重要的价值, 我们有责任也有任务将其很好保护传承下去。但如何将这一文化瑰宝, 能更好地长期有效地保护传承下去, 这给广大文化工作者提出新的探索课题。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一、政府对博物馆的保护

博物馆是市政府批准设立的, 如把满族以满族说部为主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拿到博物馆进行, 这将是非遗保护传承的坚实基础、有力后盾和可靠的保障。一方面可以看出, 政府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和希望, 另一方面看出, 非物质文化本身的保护重要性和急迫性。

二、政府对传承人的保护

对从事萨满祭祀礼仪的传承人, 市政府解决其工作问题, 扫除其后顾之忧, 从根本上解决过去萨满无生活保障的窘境, 继而能一心从事萨满文化的传承工作。

非遗保护传承工作, 在文化层面上对其文字进行抢救性保护, 这只是一个基础工作, 要想真正地对其进行保护传承, 必须从根本上进行加以保护, 那就是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行保护, 归根结底, 非遗的保护传承就是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因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和非遗法明确规定, 所谓的保护传承就是对那些原始的元素加以抢救性的保护传承, 这只有传承人才能做到, 而传承人的自然衰老和死亡, 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门类和形式, 渐渐走向衰弱, 甚至是失传和绝迹, 传承和延续面临着严重危机, 所以传承人在此变得极为重要。

三、对非遗资料的抢救保护

采取措施, 从长计议。进行田野采风工作, 踏查探寻, 到传承人的居所, 采录真实原始的第一手资料, 进行整理, 同时请传承人亲自进行零距离传授技艺 (满族珍珠球、陈汉军单鼓舞蹈等) , 将这些获取的弥足珍贵的文字、影像资料整理成册或电子文本, 存入数据库, 进行保护, 供专家学者查阅。

四、活态保护传承

有了以上的三点基础条件, 展示展演是必要的手段。以满族说部为例, 把其从书本的静态保护中, 经过改编策划加入现代文化元素, 搬到舞台上进行展示展演, 这是一种新型保护传承手段和表现形式,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传承的初级阶段。例如2010年经过多次实践、探索、论证, 满族博物馆根据满族说部的原始段子, 经过自行策划编导整理出数个既具有原始说部内涵, 又融进现代文学和表演手段等代表性的说部段子, 使之走上舞台, 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国文化·发现《满族说部》活态传承大型展示展演”活动, 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同时得到了省、市领导和专家、学者们的高度赞赏和认可, 这也是满族博物馆在这方面所做的创新和尝试,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非遗工作中, 我们应始终坚持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 以科学的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逐步建立健全四级名录体系、保护传承人、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 重视生产性保护, 以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等方式, 科学、全面、系统地抢救和保护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要坚持抢救和保护原则, 二是要坚持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从保护方式和形成立体的保护生态两个方面去活态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总之, 博大精深的满族说部, 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泱泱千万字的说部史料是我们当今活态传承的深厚根基、坚实的基础。但满族说部毕竟是语言艺术, 如果仅停留在文字资料上, 从文化价值的角度看将是十分遗憾、十分可惜的。因此, 抓紧活态传承就成为满族说部传承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如今活态传承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刚刚起步。无论是活态传承的方式还是手段, 急需探讨、解决的课题很多。今天, 在我们抛砖引玉的同时, 应将对满族说部的活态传承保护工作、理论研究工作长期进行下去, 为保护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而不懈努力, 这项工作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摘要: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如何传承民族文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满族文化的特点以及几项国家级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的现状的具体情况, 经过实践、探索, 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问题, 做一个尝试性探讨。

关键词: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1]富育光.满族说部.

上一篇:[中学班主任论文]浅论班主任的个人威信下一篇:http头文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