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

2024-07-03

江西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共14篇)

篇1:江西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

据统计,去年江西省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大学生达到12978人,同比增长38.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9个百分点,江西人社部门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

汇总现江西大学生创业贷款优惠政策及其申请要求如下:

1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根据《关于印发(江西省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赣人社字[ ]364号),对大学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自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等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申请渠道:各地区创业指导服务机构

2创业担保贷款

1.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赣府发{ }41号),自主创业人员可申请最高不超过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创业人员,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合伙创业或组织起来共同创业的,执行最高50万元贷款额度、全贴息政策;对合伙人员或组织起来共同创业人员数量较多的,执行最高90万元贷款额度、按符合条件人员人均15万元额度进行贴息的政策。2.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不超过6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其中300万元以内贷款按国家、省里现行政策贴息,鼓励各地对300万元至600万元之间的贷款进行贴息。各地可适当放宽创业担保申请条件,因此而产生的贴息资金支出由地方财政承担。申请渠道:各地区创业指导服务机构

3求职创业补助

根据《关于做好困难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和大学生一次性创业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赣人社字{ }355号),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标准从800元提高到1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的范围扩大到在校及毕业五年内的大学生,标准从元提高到5000元。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赣府发{ 2015 }36号),对已进行就业创业登记并参加社会保险的自主创业大学生,可按灵活就业人员待遇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申请渠道:各高校或各地区创业指导服务机构

4减免税收

根据《关于印发(江西省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赣人社字{2014} 364号),对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附着《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在3年内按每年每户96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申请渠道:各地区税务部门

5创业培训补贴

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15]36号)和《关于印发(江西省就业补助资金职业培训补贴管理办法)的通知》(赣人社发[]3号),鼓励有创业意愿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将创业培训补贴政策期限从目前的毕业年度调整为毕业学年(自毕业前一年7月1日起的12个月),根据其获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或创业情况,按规定给予人均1000~- 1600元的创业培训补贴。申请渠道:各地区创业指导服务机构

6优秀创业项目专项补贴

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赣府发[ 2015]36号),对获得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单位联合组织的创业大赛奖项并在江西登记注册经营的创业项目,给予一定额度的资助,其中获得国家级大赛奖项的,每个项目给予10万~20万元;获得省级大赛前三名的,每个项目给予5万~10万元。对创业大赛评选出的优秀创业项目,给予创业担保贷款重点支持。申请渠道:各地区创业指导服务机构

7休学创业政策

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15]49号),支持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高职3~6年,本科4~7年),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8创业孵化基地费用补贴

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15]36号),对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的企业、个人,在创业孵化基地3年内发生的物管费、卫生费、房租费、水电费给予补贴,补提标准由原来不超过50%提高到60%。

申请渠道:各地区创业指导服务机构

9社保补贴

根据《关于印发(江西省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赣人社字[2014]364号),对已进行就业登记并参加社会保险的自主创业大学生,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可按灵活就业人员待遇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补贴的缴费基数按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养老保险补贴12%,医疗保险补贴3%,失业保险补贴1%,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申请渠道:各地区创业指导服务机构

篇2:江西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

关于开展第七届校内“三小”立项暨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预备申报活动的通知

各学院团委:

为大力推进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积极推进优良学风建设工程,着力培育青年大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积极营造全校广大学生热爱学习、乐于思考、勇于钻研、实践创新的良好学术科技文化氛围,经研究决定开展南昌航空大学第七届“三小”(小发明、小制作、小创作)立项暨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预备申报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知识点燃梦想 科技引领未来

二、参加对象

全日制本、专科学生

三、活动时间

2012年3月—2013年4月

四、活动内容

(一)校内“三小”大学生科研立项

“三小”中,小发明是指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运用所学科学知识或大胆想象,对现有技术或物品进行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创造和改进,一般以能否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含外观发明专利)为基本立项标准;小制作是指学生根据想象、思考和动手实践进行创新性改进或全新性创造的实物制作,注重

对制作工艺的创新或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包括手工艺品、电子制作和各种模型制作等;小创作是指学生通过生活体验、观察发现、科学实验、调查取样、数字媒体设计、软件开发等方式对某一事物或单一问题进行深入讨论、研究,独立设计完成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作作品,包括文学作品、艺术作品、设计方案,以及各类理论研究文章。一般以能否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调研报告或出版物和取得软件著作权为基本立项标准。

(二)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项目

为推动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增强高校学生综合就业能力,孵化创新创业项目,江西省拟在“十二五”期间每年投入资金建设50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基地(园)”,培育2500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2012年江西省拟在全省资助建立10个基地,资助立项500个项目。为落实江西省该项工作计划安排,现面向全校公开征集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项目,项目申报书无固定格式要求,项目可以“三小”申报书格式填写,也可以“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其他形式填写申报,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后择优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全省立项申报。

五、活动进程安排 1、2012年3月学生填写《南昌航空大学第七届“三小”活动项目申报书》,完成课题申报。各学院初评排序推荐,并于4月9日上报校团委。2、2012年4月,组织专家评审,公布立项情况。重点立项项目将推荐参加全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评审未通过的申报项目可作为自选项目进入研究阶段,校团委将根据项目的成果形式适当给予经费支持。3、2012年9月,中期检查。各学院团委对已立项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并形成检查报告交校团委备案。4、2013年3月,课题结题。各课题组上交结题报告及作品实物、专利或正式发表的论文,完成结题(两年期资助立项项目可延长至2014年3月结题)。5、2013年4月,校团委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评审,并评选优秀项目奖项若干。

6、第七届三小立项分为一年期资助立项项目和两年期立项资助项目,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书时须明确项目期限。

7、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项目申报书4月12日由学院团委汇总后上交校团委。

六、奖项设置

为进一步挖掘和树立青年学生中创新实践活动的优秀典型,积极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学校将于结题后根据评审情况评选出大学生创新之星和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名。

附:《南昌航空大学第七届“三小”活动项目申报书》

篇3:江西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

现实中谁都想自己当老板, 但是自主创业并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以我们江西科技学院会计专业的大学为例, 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一些困境。

1) 学业: 会计专业本科生最少要读三年半的书才能完成学分, 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额外的事情, 这就严重束缚他们的创新意识, 只能随大流完成学业找工作。

2) 资金:我们江西科技学院会计专业学生的学费很高, 周边消费也不低, 很多家庭都力不从心, 学生自己也深有体会, 他们不能也不敢大胆创业。

3) 自身:我们江西科技学院会计专业的学生, 大多数人的文化素养不高, 不爱学习, 不思改变, 害怕失败, 从来都是衣来伸手、没钱就要。如果有一天忽然需要自己承担责任, 思考出路, 解决问题, 那将会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与其害怕不如逃避, 很多人选择逃避, 寻求一时的安宁。

4) 观念:我们中国的传统观念是:自己的子女考好的学校, 找有体面的工作, 拿高工资。要是自己的孩子毕业后创业甚至大学没毕业就创业那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是会被强烈谴责的, 当然, 更别想得到经济。

由于诸如此类的原因, 大学生创业确实很难。就学生想创业和已经创业的情况, 我们分别走访了两所公办院校 (江西财经大学和南昌大学) 与两所民办院校 (江西科技学院和南昌理工学院) 。四所学校都以会计专业的大学生为对象, 人数都是100 人, 通过调查走访, 我们发现:公办院校的学生想创业的达到20%, 已经创业的达到5%;民办院校的学生想创业的达到60%, 已经创业的达到30%。再看看已经创业的学生所从事的行业。

1) 校内行业: (1) 餐饮, 有些学生合伙在校内开餐饮业: 有小饭店, 也有规模小点的学生食堂。 (2) 服务业, 这类行业简单易行, 投资低, 风险小。比如洗衣社、复印店、饰品店、加盟店、服装店和眼镜店等。大部分项目都是学生合伙经营, 轮流看店。

2) 校外行业学生在校外的创业项目较多, 五花八门, 做什么的都有。比如棉花糖拉丝、摆地摊卖衣服、卖手机饰品、卖水果等等。更有大胆的学生开台球俱乐部、游戏厅、KTV, 这些学生老板经常招自己的校友做兼职, 方便自己也为同学创收。

有些大学生不仅创业, 而且能够创新。我们江西科技学院有位12 级会计本科班的学生, 自己买了一台棉花糖拉丝机, 傍晚开始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摆摊, 他拉出的棉花糖, 不仅大, 而且花式和色彩都很多, 吸引了很多的小朋友和大女孩, 每天晚上生意都非常好。该学生毕业后, 不仅卖棉花糖, 也卖拉丝机, 同时还做各种各样的糖, 生意越做越好, 这都是他善于创新的结果。有些学生卖饮料、奶茶, 能推陈出新让客户自己动手, 结果也吸引了很多爱好者。也有一些学生卖饰品的, 他们堆放着很多的原材料及饰品样式, 鼓励大家自己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饰品, 深受女孩子喜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自己创业成功的同学有很多, 而不成功或中途放弃的也有不少。我们鼓励创业, 但不支持盲目创业, 不能跟风。我们希望大学生们能勇敢迈出创业步伐, 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所学的专业或自己的爱好, 走出一条利己利人的创新路来。

摘要:近年来, 随着各大院校会计专业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 就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政府和各大院校领导想办法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在政策和资金上都给予了莫大的支持。但是, 创业之路辛苦又有很大的风险, 很多学生和家长并不认同。我们期望通过调查、分析、总结, 给会计专业的大学生指一条可行的创业之路, 帮助他们勇敢创新, 大胆创业, 以此来减轻社会的就压压力。

篇4:江西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

“老师,能不能帮我们换一个大的场地,报名同学太多了。”

新学期以来,国际学院第二课堂学生活动迎来“幸福的烦恼”。以3月20日举办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实习生分享会为例,原定120人参会的教室,在分享会即将开始前竟已挤进260名同学。“看到这个报名的情况,我感觉不可思议……活动还没开始现场早已坐满了人。”该活动的组织者,国际学院职协CIC社团的负责人杨涛说,“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看到一位2015级学弟在QQ空间里写道:因为这次分享会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未来方向,也明白了之前不喜欢的课程为什么重要……因为实践学分的推动让我看到了同学们的需求,我们也会将职场类的分享会、比赛更多更好地办下去!”

为扎实推进实践育人工作,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创新打造“互联网+”思政平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联网化战略转型,坚持运用互联网思维传导教育管理思想、培育塑造人才,以改革发展的精神着力强化思想引领,夯实学生教育管理基础,扩大思政教育的有效覆盖面。

优化制度架构 加强顶层设计

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目标,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修订了《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创新实践活动学分实施办法》,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国际学院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实践育人充分融合,并作为一门课程加以建设,自2014级学生起,将创新实践活动学分归入《学科实践》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学生培养计划。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校园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团学工作、学术科研、技能考证即可获得相应绩点,大一至大三学年,绩点累积超过60即可获得该课程学分,绩点数对应课程成绩,最高99分。

自国际学院2014级学生起,每位同学将获得一张“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成绩单,详细记录学生每学期参加活动情况与素质提升类型,并由学院盖章认定,打造“第一课堂”成绩单记录专业水平、“第二课堂”成绩单反映能力提升的“双证在手”新局面。

“以绩点的形式激励我走出寝室、参加校园活动还是很有效的。”对于学院创新实践活动学分的实施,国际学院2015级国际金融专业张琴琴同学说,“虽然有时候报名活动是希望拿到更多的绩点,但在参与的过程中,感觉有没有绩点已经不重要了,在活动中锻炼能力是更重要的收获。”

加强平台建设 构建新媒体矩阵

为实现网络思政工作的效能提升,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积极加强平台建设,构建以微信、微博、网站、APP应用为主体的新媒体矩阵。在原有的官方微博、微信内容投放、学院网站改版建设的基础上,2015年,国际学院依托中央支持地方專项资金,打造了“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助手”微信互动平台,除涵盖常规信息化功能外,还包含了信息精准投放、大学成长记录、内生动力闭环、教师掌上助手等特色功能,形成了学生、教师、家长、校友、用人单位等多方联动的平台。

以《致家长的一封信》为例,在该工作手写评语、平邮寄送十余年后,2016年1月,学院通过“国际助手”将学生成绩、班主任评语、《致家长的一封信》通过“国际学院2016年留学项目一览”自动合成短信发送至家长手机,学生家长可直接运用手机端查看孩子在校的相关信息,进行意见反馈。从送达效果来看,《致家长的一封信》浏览次数为1910次,与国际学院非毕业班学生人数基本一致,大大加强了家校联系。

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国际学院积极调研并引入合作平台,以大学生成长服务平台“口袋大学(PU)”为载体,实现活动发布、活动管理、绩点认证、第二课堂成绩单输出等全流程信息化管理。通过平台,学生可以第一时间获悉活动信息,并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参与。参加活动时扫码签到,活动结束后绩点、积分自动“入账”,系统后台则实时记录学生参加各类活动的名称、时长等信息。

提升实践内涵 实现分类引领

随着制度的修订完善,平台的投入使用,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不断挖掘学生成长的深度需求,并在供给侧深化改革,推出更多主题鲜明、内容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用先进文化引领校园新风尚。

在活动发起方面,除了学生会部门、社团外,学院还为每个团支部建立了PU部落,以团支部名义发布的主题团日活动同时纳入创新实践活动学分的认定范围,辅以精品活动评选、经验交流分享等形式,充分激发基层团支部活力。在活动性质方面,学院根据不同类别进行了划分,分别推出感恩教育、公益实践、人文素养、文体艺术、学术创新、实习创业等系列,并由团支部组织实施;在活动参与方面,学院根据不同年级的层次需求进行了划分,推出了适合高年级同学参加的学科竞赛、学术创新类活动,并由不同年级的相应团组织执行开展。

依托“互联网+”思政平台,国际学院不断丰富育人形式,引领活动方向,提升实践内涵。据2016年3月数据显示,当月共有1363个实名账号登录PU进行活动参与,当月发起线上线下活动113项,覆盖5568人次。

创新双因素激励 激发内生动力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个体与团队的内生动力,增强“互联网+”思政平台培养塑造人才的工作实效,国际学院改革并完善运行模式与激励机制。在运行模式方面,简政放权,三级联动:一级队伍为学院学生工作教师,对活动整体指导统筹,审核推出;二级队伍为学院学生干部骨干,对活动的发起充分筹划,对活动的实施精心操作;三级队伍为学院全体同学,以“菜单挑选”的心态对活动进行选择性参与,并根据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反馈,进一步指导今后活动设计。

在激励机制方面,国际学院创新“双因素”激励机制,从“学术”和“非学术”两个方面提升学生成长体验。学生参与活动除可获得作为学分认证依据的绩点外,还可获得一定数量的积分,积分可兑换相应的服务,而服务由来自学生、校友的创新创业团队提供,从而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成长互助的平台,实现了基于多重激励机制的“内生动力闭环”。

据了解,在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在学生教育管理的探索中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推动资源的“互联互通”,统筹资源、合力打造了“互联网+”思政平台,既是对学生能力提升的有效记录,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力证明,也是大数据背景下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数据累积与分析,将为进一步改革“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提供依据与支撑,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服务,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篇5:江西出台帮扶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

近日从江西省教育厅获悉,江西省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和帮扶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江西规定,毕业两年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凡从事个体经营的(除部分特殊行业外),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按规定可免收2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包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收取的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税务部门收取的税务登记证工本费等。

篇6:江西多项政策助大学生就业

26日15时,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三秋做客中国江西网问政会客厅,以“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为主题与网民在线交流。本报官方微博进行了文字直播。

“为人力谋生存,是我们必守的底线;为人才谋发展,是我们不懈的责任;为人民谋福祉,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刘三秋希望广大网友和媒体朋友为人社工作多多“点赞”,也欢迎对不足“拍砖”,更希望大家一起“给力”。

刘三秋与网友在线交流 喻云亮摄

篇7:江西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

江西广昌“三述三评”激发大学生村官创业热情

“引导发展烟叶303亩,村民人均增收400余元;协助争取烟水配套工程项目128万元,惠及四个村组170余户烟农……”这是广昌县B江镇青寿村大学生村官徐军上任2年上交的一份成绩单。也正因此,在服务期满“三述三评”考核中,他连过三关,被评为“优秀”等级。今年来,该县全面推行大学生村官“三述三评”年度和服务期满考核,激发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热情,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崇实务本的.正能量。

如何打造一支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的大学生村官队伍,广昌县结合实际,创新举措,建立“三述三评”考核机制,即村述村评,由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所在村,向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党员和群众代表述职;乡述乡评,由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所在乡镇,向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乡镇所属单位负责人等述职;互述互评,由县委组织部组织全县所有大学生村官集中开展互述互评,参会人员对述职的大学生村官进行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考核内容包括学习调研、工作完成、日常表现以及表彰奖励等情况,结果分“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综合考核结果作为大学生村官续聘、奖惩、选拔任用、报考研究生、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聘等重要依据。

篇8:江西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

一、强化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培育的政策导向设计

“文化产业”在西方亦称“内容产业”, 其内涵如何质量高低, 直接决定其产业发展的潜力与后劲。如何加强“内容”的涵养和培育, 首先需要进行本土化的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普查, 并进行文化价值的比较分析、产业化发展的应用分析和开发价值的市场分析, 避免产业的盲目扩张和资源的消耗与浪费, 遴选一批江西在国内外真正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 有效进行培育和保护, 有效进行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比如景德镇及其陶瓷文化, 龙虎山及其道教文化, 白鹿洞及其书院文化等, 在世界上均享有盛誉, 如何进行价值考量, 并加大宣传与开发力度, 让江西的本土文化走向世界, 需要进行政策性倾斜, 增加战略性投资, 让有限的资金集中用在价值最大的项目上, 提高开发效益和品牌影响力。在具体的政策设计中, 要注意依靠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建立一些高端开放性的文化研究所, 充实和引进国内外高级专门研究人才, 加强本土特色文化研究的科研攻关, 形成区域性或国际性的文化研究中心, 形成文化战略资源库和文化辐射源。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培育, 不仅体现在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上, 还要注重兼融异域先进文化资源, 吸收现代高新科技和前沿理念, 培植特色文化的创造力、开放度和包容性, 使特色文化资源的品质和文化生态处于一定的制高点上。江西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至少可以形成以南昌为地标的豫章文化中心, 以庐山为地标的庐山文化中心, 以井岗山为地标的红色文化中心, 以龙虎山为地标的道教文化中心, 以景德镇为地标的瓷文化中心。经过内涵建设和特色凝练, 增强本土特色文化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并强化文化内涵的前瞻性和先进性研究, 加强特色文化和文化多元生态的架构研究, 加强特色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结合的研究, 加强特色文化与江西文化强省的战略规划的关系研究, 使特色文化真正成为江西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资源, 并产生持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改革文化创新体制与机制的政策导向设计

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在于其体制与机制的活力水平和创新程度。文化产业的创新体制与机制的政策导向设计, 应该积极体现和突出文化创新主体的完全市场地位, 体现主体之间的公平性, 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文化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要求破除创新主体对文化资源的垄断, 破除经营主体对生产和经营市场的垄断, 破除消费主体对消费渠道和产业成果的垄断。而实现这一要求最积极的政策, 就是从根本上消除文化生产和创新主体的制度依赖, 完全回归文化生产和创造的人民性、文化消费的自主性和文化吸收的可选择性。以文化产业成果是否能走出国门成为特色形成的终极标准, 以文化成就是否能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根本标准, 鼓励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 切实降低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门槛, 消除各种思想壁垒和人为障碍, 根本释放人民群众的原创力, 实现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和文化事业的大繁荣。2013年10月16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的若干政策》, 共16条政策, 全力支持民间资本与文化创意产业全方位对接, 打破阻碍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和“弹簧门”, 打破文化产业创新体制和机制的“瓶颈”限制。2014年3月12日, 中国文化产业网源自《人民日报》张贺《文化体制改革“强魂健体”》的报道, 指出2014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将启动八十多项文化体制改革任务, 其中重要的任务之一便是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江西省在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方面也作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2013年12月30日, 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若干政策措施》, 其中第三项第十三条, 第四项第十六条, 第八项第三十二条都明确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措施,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 甚至鼓励境外投资者在法律和政策允许范围内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早在2011年12月2日还印发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 从金融信贷,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加大财税扶持力度, 优化发展环境, 建立高效协调服务机制五个方面, 落实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 这些政策改革措施对于推动文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具有开创性的作用, 但比较起发达地区的政策措施, 在具体落实执行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措施方面, 相对缺乏可操作性。比如深圳市对文化产业政策的制订, 就比较注重具体的扶持和支持措施, 制订了一系列的单行条例和落实办法。如《深圳市文化产业促进条例》、《深圳市鼓励三旧改造建设文化产业园区 (基地) 若干措施 (试行) 》、《关于扶持深圳市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文化产业园区 (基地) 的实施意见》、《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规定》、《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定》等等, 有的文件如《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规定》, 明确写进“非公有资本可以参与建设和经营电视接入网, 参与有线电视接收端数字化改造”、“非公有制资本投资参股从事出版物印刷、发行, 新闻单位的广告、发行, 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音乐、科技、体育、娱乐方面的节目制作, 电影制作发行放映”, 只不过要求“国有资本必须控股51%以上”, 相比较而言, 江西《关于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若干政策措施》虽有相应关于“国有大型文化集团积极探索利用资本市场, 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等字样, 但是比较笼统, 非公有资本股份比例能占多少, 能进驻哪些栏目和节目等不甚明确, 只有一些意向性的描述。因此, 江西改革文化创新体制和机制的政策设计, 应制订一些更具体的单行条例和落实办法, 使之更具有操作性, 使改革触动的面更广更深, 同时更具有实效性。

三、强化文化产业链建设的政策导向设计

文化产业既然是一种内容和内涵型的产业类型, 必然牵涉到社会各行业的内在关联, 综合反映社会各行业的创业环境和发展氛围, 是社会现实生产力和综合生产效益的内在表达。所以, 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 也反映了它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文化产业的发展会动态整合各行业各方面的生产要素, 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网络架构体系, 同时反馈并倒逼各行业生产模式和发展模式的高效优化, 并实现现代化的转型升级。文化产业的发展升级还要求建立健全现化文化市场体系,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形成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和市场环境, 架构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法律框架体系,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无形产业链的优化组合。中国文化产业网2006年10月1日刊载《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十大关系》一文, 提出“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文化的民族性与文化的国际性”、“文化发展的政策法规与文化发展的市场机制”、“文化的资源保护与文化的市场开发”、“文化发展的政府调控与文化发展的多元化”、“文化发展与技术创新”、“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高雅文化的发展与通俗文化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这十个方面的关系, 如何统筹协调辩证处理好这十个方面的关系, 是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 科学架构文化产业发展无形产业链的基础, 是强化文化产业链建设政策创新设计的着眼点和出发点。而围绕文化产业链具体生产要素和生产环节的整合, 在文化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创新, 各方面政策的扶持和优惠, 则是建立在无形产业链统筹协调完善基础上的有形组织架构, 而对有形生产要素配置、产业结构链条的优化组合, 则受市场规律的支配, 在文化市场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与发育比较完善的地区, 有形产业链的架构模式会自我优化调整, 不需要额外的政策倾斜或红利支持。江西文化产业链的政策导向设计应首先强化无形产业链的建设, 可以对照《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十大关系》中的十大要点进行检查并细化方案配套落实, 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进行文化场体系和公共文服务体系的建设, 建立强大的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和优良的环境氛围。

四、强化文化科技攻关的政策导向设计

文化产业发展除了加强文化内涵凝练、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链的完善外, 加大科技研发的力度, 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和高效发展, 已成为当今文化产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质量、上档次和增效益, 同时解决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内容重复、层次简单、水平落后和资源浪费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具有全局性、重大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的科技攻关, 对推动文化产业全局性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并产生核心竞争力, 同步产生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强力推动文化传播和服务质量提升, 倒逼文化生产和创作质量升级, 带动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真正形成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然而, 与发达国家在这些领域的科技实力相比, 我国还有很大的差异, 很多文化产业类型还停留在非常传统的技术层面, 很难在国际市场上与发达国家一较高低。比如在电影业、音像业、动漫业、网游业、新闻出版业、演艺业, 受一些关键技术的限制, 所生产的一些产品, 在质量上和效果上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的需求, 更制约了文化产品“走出去”的发展规划, 引起了国家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鼓励文化科技的研发创新, 如《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文化部“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新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网络文化经营单位内容自审管理办法》和《动漫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试行) 》等, 特别是《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 从指导思想到基本原则, 从总体目标到主要任务, 再到保障措施, 作出了详尽、具体而细致的规划。仅从电影产业来看, 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 (2010) 9号文专门发文提出指导意见, 同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体现了高度的重视。其中第1项第3条第2款和第2项第6条, 都专门提到了科技创新对电影产业的支撑作用。2013年12月5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电影专资管委会下发了《关于对国家高新技术格式影片补贴的补充通知》, 根据规定, 国产3D电影最高可获1, 000万元的补贴。2014年4月,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试行国产电影属地审查的通知》, 标志着国家更加鼓励和放开支持电影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国产电影的属地审查不仅简便了内容审查的程序, 也对现代科技支撑电影技术的发展带来更加开放的政策环境和良好的机遇。科技不仅对电影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带来强大的支撑力, 也几乎支撑所有文化产品的进位升级, 甚至决定着多数文化产业的生存和发展。科技对文化产业的强大支撑力, 对江西本土文化产业政策的设计同样带来非常重要的启示, 便是千方百计提高文化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 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 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创办相关研发中心, 加强国际文化科技协作交流, 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 组织文化产业关键技术重大课题的科研攻关。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加大文化科技成果研发和应用的保护与奖励力度。依托文化产业园区, 建立文化科技孵化园, 建立文化科技人才孵化中心和培训中心, 加快文化产业与其他各行业领域的融合和相互渗透, 促进高新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集聚和升级。

五、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政策导向设计

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最终还是回归至人力资源的整合。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首先是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迫切需求。不同于其它产业类别的是, 文化产业高级管理人才一定是高端复合型的人才, 既要懂经营, 又要善管理, 既要有文理渗透的知识储备, 还要有比较全面的现代科技素养, 最好还要有欧美发达国家相关专业的留学背景和从业经历, 同时还要有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养。所以, 对于江西这样一个文化产业相对落后的省份, 对于专业的高端文化管理人才的引进, 需要有较大幅度的政策倾斜, 要有一定的保护政策和激励措施, 鼓励他们在赣建功立业, 使之真正成为该行业的领军人才。除了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也是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创造条件, 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级技术人员、高级文化创意人员、艺术家、各类文化资深专家充实到省内各文化产业中去, 使之成为发展江西文化产业的骨干和中坚, 通过一系列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 鼓励他们成为该行业领域的拔尖人才。第三类便是大量吸纳和招聘文化产业的从业职员、一般创意人员、技术人员、文化传播和营销人员、文化经纪人员, 通过不断的标准化的职业培训、文化培训和专业进修深造, 使之逐步成为职业训练有素、文化素养优秀和技能精湛的文化产业的从业主力军。同时要不断地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打造良好的事业发展空间, 满足包括职称、待遇、子女入托入学、医疗保险、住房等方面的生活需求和发展要求, 让他们在此安居乐业, 奉献社会, 实现价值, 成就自我。

摘要:文化产业的政策创新调控文化产业的发展导向, 决定产业发展的质量、规模、效益、速度和可持续性。文化产业的政策设计要体现它的人民性、开放性、创新性和实用性, 要体现解放生产力, 释放创造力, 增强国家软实力的目的。江西文化产业政策的创新要体现本土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和培育的导向, 强化改革文化体制与机制的导向, 强化文化产业链建设的导向, 强化文化科技攻关的导向, 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导向, 并形成文化产业政策创新的开放性体系, 提高江西文化产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篇9:江西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

新型创新创业大学将实现从单纯知识技能传授到创新创业生态创建的转变,以创新创业生态创建为核心。新型创新创业大学呈现出独特而鲜明的特征。

构建创新创业产业需求对接系统。一是加强产业设计研究。围绕中关村互联网、云计算、生物工程和新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以及文化创意等“6+1”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型创新创业大学针对各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规律、发展理论展开广泛深入的研究,按照市场需求主动进行产业设计,使创新创业不再盲目。

二是加强创新创业方法论研究。新型创新创业大学提出中关村进入创业2.0时代的重要论断,围绕创业2.0时代特征,针对互联网思维、创客极客、“双众”(众包、众筹)模式、幸福创业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助力创新创业者主动把握内在规律,大大提高创新创业效率与成功率。

三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的研究。结合科技成果转化实践,提炼总结出以“中关村光电技术实验室+北京理工光电技术研究院+光电孵育基金+中关村光电产业园+北京理工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五位一体”科技成果转化新体系,从而为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源动力。

搭建创新创业资源平台。一方面,创建创新创业知识经验分享氛围。在新型创新创业大学,汇聚了众多在创新创业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怀有深刻切身体悟的创新创业者,通过搭建交流互动平台,促进知识经验分享,使创新创业者互相鼓励、互相提高、共同成长。另一方面,实现创新创业资源汇聚。在新型创新创业大学,汇聚了产业投资者、金融服务者、科技中介、创新先锋、创业导师等众多创新创业服务者,通过“众筹”可以解决融资难题;通过“众包”可以便捷地获得足够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新型创新创业大学的丰富资源,助力创新创业不再难。

创建创新创业服务社区。一是设有创新创业孵化器。在新型创新创业大学所设立的孵化器里,拥有配套齐全、资源丰富的创新创业空间,使创新创业者不仅可以及时得到专业化辅导,也能较为便捷地获得资金、技术、市场、人力等各方面大力支持。

二是具有网络社区空间。以互联网为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倾力打造投资社区、孵化社区、科技成果转化与辐射社区,创新创业者在社区里可以展开经验交流、知识分享、能力互助、资源互通,从而有效突破时空限制,充分实现创新创业优势资源整合。

三是形成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线上线下联动,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互补,最新创新创业理论指导,新型创新创业模式引领,共同形成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为创新创业者快乐创新、幸福创业提供广阔天地。

总之,新型创新创业大学具有实践性、研究性、资源性、生态性等方面鲜明特征,创新创业者从入学到毕业的过程,就是他们成长与成功的过程。新型创新创业大学使创新创新创业之路更便捷,新型创新创业大学必将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发展。

篇10:江西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

省教育厅负责人介绍,“创业园”建设面向高校在读全体大学生开放,鼓励各高校联合建设和互相开放“创业园”;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面向学生开放,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据悉,高校“创业园”为大学生提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的服务平台,从开始,每年安排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省财政将按照每项1万元标准给予补助,创业项目所在高校则需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给予配套补助。

创业园免费供创业大学生使用

据悉,除财政补助外,高校“创业园”还将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指导队伍、场地、物资、资金、管理队伍、管理办法等服务,指导大学生完成各类创新创业活动。

篇11:关于江西一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文章

两个“偶然” 萌发网络创业念头

余时财网络创业来自于两个偶然因素。去年5月,余时财作为院报记者采访了在“e路通”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中获奖的同学。他们创新的网络商务理念让早有网络创业想法的余时财觉得很新奇、独特,于是,网络创业的念头在他心里坚定起来,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创业方法,但是具体如何操作、经营什么,他心里还没有谱。为了摸清网上经营的门道,余时财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解互联网上。

暑假期间,余时财来到武汉做兼职。在亲戚的介绍下,余时财认识了一个卖茶具的老板,他的创业思路深得这位老板的欣赏,而老板透露出的茶具商机也让余时财心动了,此时,他的脑海里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代理茶具。

回来后,他在网络上调查了解了很多关于茶具的信息,他发现,茶具市场很有潜力。此时,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余时财冷静地反复分析,最后,他决定先做代理试试。“网上代理不需要太多资本,门槛低,风险比较小,而且网络市场的潜力也是很大的。”他在武汉那个老板那里购买了10件产品,货到达后,他一人对这些件商品进行了拍照,并将它们的名称和说明上传到网页上。

首单生意净赚9元 随后月盈利元以上

7月底,余时财的网店开张了,主要经营茶具和茶叶。刚开始,由于信誉度低,店里生意冷淡。余时财虽然心里很着急,但他坚信这是正常的现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于是,他虚心向电子商务老师求教。根据他的情况,老师分析道:“由于刚开业,顾客还没有熟悉你的产品,人气不足,加上价格上没有吸引力,所以宣传工作是很重要的一步,价格上也可以成为你的一个卖点。”在老师的指点下,他不断调整经营策略,生意慢慢地好起来。

8月,余时财终于迎来了第一单生意。他卖了一个价值45元的杯子,净赚了9元。第一个月收支持平,他激动不已。为了扩大知名度,9月,余时财开始在宣传上花工夫,他学会了在淘宝直通车、百度词条、新浪微薄里进行推广,他的网店受到了越来越多网友的关注。优质的商品、良好的服务让他的信誉度一路飙升,从9月开始,他的盈利达2000多元。

打好感情牌 货源很重要

“在校大学生创业最重要的不是挣钱,而是吸取实战经验。”这是余时财开店的初衷。余时财说,打好感情牌,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他曾经调查过,发现店里有37%的顾客是回头客,所以老顾客是生意的保障。为了打好这张感情牌,余时财也花了不少心思。货好当然是第一,服务态度也是关键,同时,余时财还经常送一些小礼品以表示对顾客的感谢。

感情牌为余时财赢得了不少人气,每一个半月,他店里的信誉度就升一钻,现在已经有四颗钻,好评率达99.97%。在余时财的淘宝店里,“东西很好,老板很热心,买茶具来这里就对了”“品质好,包装精致,发货速度快,服务质量好”等类似的话是顾客对该店最多的评价。

良好的品质与服务态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顾客光顾网店,他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现在,他的营业额已超过30万元,盈利已超过5万元,月纯收入超过1万元。

临近毕业,当同学们都忙于四处找工作的时候,余时财正策划在赣州开一个实体的茶具店,拓宽经营领域。同时,还有几个电子商务、艺术设计、广告学等专业的同学加盟,余时财想在淘宝网开一个淘宝商城,争取在5年内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江南茗香”网货品牌。

大学生网上创业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张修志博士表示,余时财是大学生创业的成功典型,这除了与时代的网络化大背景有关,他自己的综合素质也是关键的因素,例如他善于交朋友、谦虚好学、很有自己的想法等。很多大学生创业失败,问题出在盲目跟风和半途而废,因此,一定要多方面调查后再决定创业。一旦决定要做,就要坚持到底,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篇12:江西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

近日,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的江西省上高县新楼村的回乡大学生左小明,持县人事劳动局、县信用联社颁发的“回乡大学生创业贷款信用证”,从县信用联社获得了10万元免息创业贷款,顺利创办了一家鱼苗养殖场。现在,在江西省上高县,像左小明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只要有创业意愿,经县人事劳动局推荐,都可以到县信用联社申请获得免息创业贷款。而这,得益于该县政协的一条社情民意。

今年3月,江西上高县政协在对回乡大学生自谋职业情况调研时了解到,许多回乡创业的大学生普遍反映缺乏资金,银行贷款难。为此,县政协及时反映了《解决回乡创业大学生贷款难刻不容缓》的社情民意,引起了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提交到县政府常务会议上研究,决定由县人事劳动部门和县信用联社共同推出“回乡大学生创业贷款”服务项目。规定凡有创业愿望、需贷款的回乡大学生,向人事劳动部门申请,县人事劳动部门在对其创业的可行性、发展前景等调查摸底后,向县信用联社推荐。县人事劳动部门再根据申请人创业项目和资金需求情况,与县信用联社共同确定授信额度,并发放“回乡大学生创业贷款信用证”。持证的回乡大学生如创业要贷款,无需担保和资信评估,就可随时持证到信用社办理。贷款金额为2万元至50万元,贷款年限为1-5年,并享受免息的优惠政策。

篇13:江西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

高职院校创业园坚持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专业技能与专业应用相结合、创业意识与创业运营相结合的原则, 确定和塑造知识型、技能型创业园的定位和形象。学生们携创新创业项目入园开展真刀真枪的商业运营, 为此学生成立以学科交叉、年级互补的创新创业项目团队, 在创业园进行管理和运营,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商业运营管理能力等众多技能。

2 高职院校创业园运营与管理对策分析

2.1 专家指导

在创业园中, 结合每个项目团队的所需, 建立“创业经纪人”制度, 即每个创业团队必须要有两名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 以帮助、指导项目团队较为合理地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项目团队在运营初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在应对这些问题时表现得手足无措, 而指导老师能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帮助项目团队成功解决这些问题, 并且重拾信心确保创业园项目的顺利运营。

2.2 资源整合

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创业团队设立帮扶服务。如蓝翔设计工作室和江南魔术工作室、DIY创意礼品, 创业园孵化成功后, 在外都开设了实体, 对符合帮扶条件的项目给予了资金人员的资助, 提高了团队周转资金, 保障项目运营的能力。

2.3 项目多样

创业园的项目集知识性、科学性、创新性、科技性于一体。创业园项目分为科技研发、信息技术、营销服务三类。

科技研发类的项目主要是依托专业学科知识开展研究、发明、制造、设计等实战实践活动。如:江南魔术工作室、大成创意、中艺手绘工作室、启源科技、大地测绘;

信息技术类的项目主要从事信息咨询、广告策划、培训等实战实践活动。如壹视角传媒工作室、蓝翔设计工作室、宏源科技、汉唐室内工作室、开心人兼职、海参崴影视工作室等。

营销服务类的项目主要从事与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等密切相关的产品营销和服务。如:江南魔术工作室、淘宝社、DIY数字油画、劲博体育、宏源科技、DIY创意礼品、唯物适用二手交易、多姿园艺园、羽翔服饰。各二级学院各团队按照学校统一安排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自身特长兴趣自组项目。目前, 创业园区共有十八个项目。

2.4 制度保障

对各个创业团队实行学期制运营成果检查制度, 各创业团队向创业管理委员会定期交运营总结和财务结算报表。并准确及时找出存在的不足和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检查, 激励创业团队的快速成长, 促进创业团队的创业核心竞争力。学校将在每学期末评选优秀创业团队和个人创业之星, 并颁发优秀证书或给予一定的精神、物质奖励, 并根据过程监督情况和学期考核结果决定下一轮创业团队继续入园的依据。

2.5 政策扶持

创业园区的项目实施重点扶持的政策, 强调创业园区项目的示范带头作用。创业园在不断帮助各项目团队成长的同时, 对一些团队组织构建完善、运营效果良好、项目可行性强的项目给予重点扶持, 如对这些团队给予政策、资金、项目、宣传等诸多方面的扶持, 使这些团队能够成为创业园区实践的示范项目团队, 引领创业实践的开展。

项目团队通过重点扶持, 能够较好地独立运营, 形成完善的实践体系和项目团队建设, 建立稳定的项目渠道, 实现部分成果转化或有效资金运作, 进一步开拓运营渠道, 与社会企业进行合理对接, 孵化培育成为具备小企业资质的项目团队。

2.6 三级联动

创业园的主体是学生项目团队, 大学生充满着激情和活力, 有着对创业的追求和梦想。本着“学生园区, 学生管理, 教师指导”的思想, 建立三级管理服务运行机制。成立创业园专家指导委员会、创业园管理中心、创业园学生管理委员会。

专家指导委员会为创业园区的决策机构, 由就业处处长为组长, 聘请创业课程教师针对项目团队创业计划书写作的样式与内容进行培训指导, 负责把握学生创业园的运行方向和宏观管理指导。

创业管理中心为创业园区的执行机构, 由就业处大学生管理中心牵头, 负责指导创业园的具体运营和管理服务工作。

学生管理委员会下设组织部、外联部、宣传部、秘书部四个部门, 管理人员均从学生中选拔。创业园通过学生自主管理、专家坐镇指导、学校支持保障, 形成全方位培训创新创业型大学生的管理服务运行机制。

2.7 重点孵化

入园项目的审核与以下两个因素挂钩:校级 (含) 以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比赛已获奖团队优先入驻;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优先入驻。其一, “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是一项高水平、高质量的比赛。学校希望每一个具有创业意识的同学都能够参与进来。其二, 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

2.8 严格管理

为确保创业园项目顺利运行和各项目团队正常运营发展, 创业园指导项目团队严格遵守《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办法》的规定, 在用电用水、防火防盗、环境卫生、作息时间、梯队建设、项目运营等诸多方面予以明确。

2.9 广泛宣传

创业园利用校园网、广播、条幅、海报、报纸杂志等多种媒介载体, 对创业园和项目团队进行宣传报道, 并结合“企业家论坛”“就业创业论坛”“项目运营宣讲会”“创业服务月”等活动进一步宣传报道入园项目团队, 让更多学子感受创业的激情、迸发创业的灵感、体会创业的艰辛和快乐。

3 高职院校创业园运营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创业的学生大多数是来自农村, 对于自主创业而言, 除了极少数有家庭支持资金的学生外, 大多数的学生没有经济基础和经济来源, 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学生而言是最大的障碍。同时, 在校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 有一定的知识面, 但缺乏实际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各种理财能力, 社会经验不足成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最大的瓶颈。实践课程开展的活动也仅仅局限于创业知识的传播、创业意识的培养和一些小规模、小范围的商业性活动, 而没有真正走上创业之路。虽然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创业大赛的热情很高, 在近几年的全国竞赛中也有很多作品获得了较好的名次, 但是真正投入市场的少之甚少, 产学研不能有机结合。

4 高职院校创业园运营与管理改进措施

4.1 拓展途径, 筹措创业资金

针对学生创业初期资金不足, 积极争取校内外的资金扶助。在创业园成立大学生创业商会, 主要是校友捐赠、商会自筹等方式, 资金主要用于对创业园初期部分有发展潜力的项目予以帮扶。这种方式可以暂时缓解学生的资金问题, 但不能很好地解决入驻项目在发展壮大中资金的需求。项目发展到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市就业局小额贷款或者社会投资者与创业园项目合作来降低风险和投资成本, 获得较高受益。

4.2 项目优化, 政策重点扶持

在项目选择上, 我们鼓励科技类公司优先入驻, 服务类、商贸类其次, 对于食品饮食类商贸项目、简单重复的商贸类公司进行严格审批。但考虑到多数学生创业经验不足、资金不足, 运行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项目到后期可能无法运作, 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在项目选择上, 也要适当考虑促进就业的项目, 加工型、贸易促进型、服务型等项目, 虽然科技含量不高, 但成功率较大, 提高了入驻公司的成活率, 同时也能创造出较多的就业岗位。

4.3 产学研结合, 加强成果转化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产学研结合, 离不开科技成果的转化, 因此, 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创业园这一平台, 通过产学研结合直接介入到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之中, 积极吸收校内和社会上的技术、设备等资源优势。

篇14:江西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

摘要: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人数连年激增,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自主创业就是一条新的路,如何才能走好这条路呢?创新创业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那么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创业教育现存的主要问题、如何开展创业教育就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意愿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171-01

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创业教育的开展,让学生更了解企业的构成,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能够把学生引入正确的创业道路。在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积极创业的精神能够让他们在就业的过程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有效的就业,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率。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对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了解社会的关键步骤,也能让他们掌握一些生活技能。社会需要的是有能力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而不需要社会负担,开展创业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可以培养他们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并且开展创业教育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依赖心理进行治疗,增强他们的社会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稳定都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尚无统一、科学的创业教育教材;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与目标不够明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缺乏合理热衔接等。可喜的是,我国部分高校也开始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从试点高校来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设置上在两种基本作法,一是作为专业选修课,只对特定专业学生开设。二是作为公开选修课,以全部学生作为开设对象。从中不难看出,大多数都是以开选修课的方式来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基本上没有列入必修课程,从而很难期望取得教育成效。此外,在教学实践中,教材的选用缺乏适用性,教学方式、方法也普遍较为单一。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拥有一定创业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然而在我国各高校中兼备这两种素质的师资还十分缺乏。目前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里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和培训的教师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类是原先从事企业管理科教学的教师, 由于“学院派”教师大多缺乏创业实战经验,甚至没有在企业的工作经历。在接受短期的相关知识培训学习后就为学生授课,往往流于理论讲解, 缺乏实际经验, 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化、学术化, 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另一类则是担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他们在具体指导实践中主要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应聘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基本谈不上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工作。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创业教育的社会环境方面,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不完善、不系统、不配套,缺乏可操作性。虽然政府确实提出了一些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如规定大学生自主创业在一定期限内免交相关行政费用,但相对于大学生创业,政策扶持力度有限,难以起到较大作用;二是资金支持方面,由于资金条件的限制,学校教学条件和科研实验设施较差,学校在给予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方面的支持很有限,学生实际获得资金资助的比例不高。三是创业教育实践方面,由于各高校普遍面临的条件和场地的限制,很难建立适合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基地,加之校企合作方面的欠缺,创新创业教育大多数只能“纸上谈兵”,很难取得实效。

三、高校如何开展创业教育

(一)搭建创新创业素质训练平台,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1.以科技竞赛为抓手,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意识。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是高校共青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立足点,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兴趣的有效途径,并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体系。此外在竞赛过程中还可以推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情趣,增强青年学生的创业主动性。

2.以社会实践为依托,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共青团通过组织暑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坚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力争在实践中不断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强化创业内驱力。在高年级团员青年中开展“学业、就业、创业、事业”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主题活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创新创业培训,锻炼其执行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为他们将来有效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专业课教学要积极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引导作用。

首先,专业教学的内容不能拘泥于书本,要紧跟时代需求,作相应的调整和扩充。专业教师要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要将专业技术前沿的动向和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专业教学所采用的项目、案例和载体要来自于真实的生产实践,专业教师要跟踪新技术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努力把生产一线正在使用和短期将推广的技术以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引进课程教学中。

其次,教学方式要灵活,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实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如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集体讨论式”等,借助网络资源与多媒体手段,引入师生互动的平台,使教学由传统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知识中心逐步向学生中心、实践中心、能力中心转移。

参考文献:

[1]张玉教,郑琳娜,于涛.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知识经济,2010(4).

[2]王贤国.浅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4).

[3]谭力文,曹文祥,宋晟欣.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愿关系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11).

[4]邓淇中,周志强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问题与对策.《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

[5]张月.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思考.《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25(3)

作者简介:

袁媛(1996-),女,汉族,四川成都人,本科在读,西华大学建设与管理工程学院工程造价专业。

刘丽(1978-),女,汉族,宁夏银川人,西华大学建设与管理工程学院讲师。

上一篇:行政效能分析系统下一篇:XX年10月大学社团团支书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