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鉴赏

2024-06-22

望岳鉴赏(共10篇)

篇1:望岳鉴赏

诗歌鉴赏《望岳》

(一)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下列与“一览众山小”在语意上互为因果的一句是。(2分)A.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 C.阴阳割昏晓 D.荡胸生曾云 7.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2分)

(二)6.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B.前六句写泰山之景,显其宏伟气势。C.全诗表达了诗人登上山顶后的畅快。D.泰山位于今山东境内,为“五岳之首”。7.“齐鲁青未了”描绘了景象。(2分)

(三)7.泰山是“五岳之首”,被尊称为________。(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险峻奇崛。B.“决眦入归鸟”表明薄暮时分诗人细望泰山所见之景。C.前三联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极写泰山的高峻神秀景象。D.尾联表达诗人意欲登上泰山之巅睥睨天下的豪情壮志。

(四)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7——8题。(4分)7.这是首诗,表现泰山、的特点。(2分)8.下列对着首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泰山别名“岱”,因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B.首句以设问的方式体现了诗人乍见泰山的惊叹。C.末句描写诗人登上山顶后所看到的景象,极富哲理。D.全诗由远望到近望、细望,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热爱。

(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6-7题(4分)6.诗中“岱宗”的意思是___。(2分)7.第三联“决眦”一词夸张地表现了___。(2分)

(一)(4分,每空2分)

6.C

7.勇于攀登、傲视天下

(二)6、(2分)C(诗人尚未登及山顶,他在望的过程中想象登顶后的景和情)

7、(2分)描绘了泰山山色绵延数千里的壮丽景象。

(三)7.岱宗(2分)8.C(2分)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

(四)7五言古高大险峻神奇秀丽 8 C

(五)6.泰山(或对泰山的尊称)(2分)7.诗人为泰山神奇缥缈的景象着迷(2分)

篇2:望岳鉴赏

《望岳》是杜甫所作唐诗名篇,诗人在诗中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注释】

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其中,泰山以其雄伟壮观而闻名于世,为十大名山之一。古时是“天”的象征。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夫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即山东地区。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故后世以齐鲁大地代称山东地区。

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造化:这里指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

阴阳割昏晓: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阴阳:阴指山之北,阳指山之南。割:分。夸张的说法。昏晓:黄昏和早晨。

荡胸:涤荡胸襟。

决眦(zì):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应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诗意】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

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

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kàn]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赏析】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望岳》公元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此时二十四岁的杜甫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是已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望岳》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的浪漫豪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前六句实写泰山之景。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二句的“齐鲁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末了”是表现山势座落之广大,青翠之色一望无际。这是远望之景。

三、四句是近望之势。“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割”字形象贴切,给参天矗立的山姿赋予了生命力。

五、六两句是近看之景,并由静转动。“荡胸生层云”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腾云而起,用“层云”衬托出山高。“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表现出了山腹之深。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象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了。

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篇3:《望岳》开篇艺术探析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如果我们能够破解《望岳》的语言密码, 就会相信, 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是青年时期就形成了。在此, 试对《望岳》开篇的语言艺术进行探析。

一、深层意蕴:“心手茫然”实为人生迷茫

要探析《望岳》的开篇艺术, 首先有必要对“设问”的修辞方法作一下回顾。关于设问, 有“附解答”与“不附解答”之分, “附解答”的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不附解答”的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附解答”的设问, “目的在于引起对手的注意”。“不附解答”的设问, “这种设问的价值, 在于避去说话者独断的嫌疑, 给对手以判断的自由。说话者意旨怎样原是已经决定了, 故意不明白直说, 假装作疑问的口吻, 让对手自己踏入预先设定的意旨范围里去, 结果反会较直说有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对照两种设问的方式, 似乎这一设问是“附解答”的, 其实这一设问既附解答又没有真正解答, 其作用是两种设问方式兼而有之, 并且超出这两种作用之外。“岱宗夫如何”, 诗人如此发问, 是真不知道泰山是怎样的吗?否!其实, 泰山是怎样的, 以及要如何紧扣“望岳”二字来展开诗作, 在写此诗时, 作者定然已是胸有成竹, 如此开头, 只是一种表达技巧的选择。如此开头的表达效果至少有以下三个层面:

1.设问的效果。其一, 就是如前所述引起读者的注意, 给读者以想象与判断的自由, “让对手自己踏入预先设定的意旨范围里去”。其二, 在行文上形成一种蓄势的效果。诗人这么做, 也不只是纯粹为读者考虑, 还给自己在行文上一种蓄势以便下文展开的灵感。这是诗句最基本和浅层的意蕴。

2.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一题当前, 心手茫然”的情状。“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一设问, 以诗题确定后不知从何落笔的真切感受来开头, 这就让作品既是写“望岳”又不仅仅是写“望岳”了。金圣叹很是赞赏这一开头的绝妙———“试想先生当日有题无诗时, 何等经营惨淡”, “一题当前, 心手茫然, 更落笔不得, 恰成绝妙落笔”。诗人在开篇扣题的同时, 将这种情状不着痕迹地寓于“岱宗夫如何”这一发问之中, 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这是诗句潜在的第二层次的意蕴。诗人为什么要选择用这种“心手茫然”之感来开头?主要是为了表达第三层意蕴。

3.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内心对世事人生的迷茫情绪。这一发问中, 实际上隐隐约约透露出诗人对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失败的一丝挫折之感, 因为这首诗正是写于诗人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遇挫后游历齐赵期间。但是, 这一点往往被“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所隐蔽了。实际上, 在此诗中, 诗人的内心经历了一个微妙的变化过程:从起初一丝丝隐约含蓄的茫然, 到经过面对泰山凝神静思后的释然, 再到最后的壮志豪情———这也正是诗人为什么会凝神而望至“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的几近痴迷程度的关键原因。“望岳”不是目的, 只是一种凭借, 诗人是希望通过对五岳之宗的泰山的“阅读”与对历史、世事人生的思考, 能终有所悟, 能从中汲取于挫折中进取的能量———于自然山水中寻求疏解或力量, 可以说是自古文人惯用的方法, 因为文人们都相信, “在历史和地理的交错中, 雷击般的生命感悟甚至会使一个人脱胎换骨”。

如果说开篇这种意蕴还太含蓄, 那么, 结尾“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就更明确了———“会当”, 一定会的意思, 之前省略了“虽然……” (可以感受到是指第一次进士考试失败) 。这是诗人自我鼓励之语, 是“明”, 开篇对进士考试遇挫之感是“暗”, 但一“暗”一“明”前后呼应。杜甫不是神仙, 他不可能完全忘怀挫折, 只能说他善于疏解, 壮志豪情没有被挫折消磨掉。我们不可“神话”杜甫。相比较而言, 寇准七岁所作《咏华山》意蕴层次就单纯得多:“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没有挫折之感在里边, 只是纯粹地抒发远大抱负与豪情壮志。

这是诗句的深层意蕴或抽象意味。

如此解读, 我们就可以感受到, 杜甫将“设问”这种修辞方法用到出神入化的程度了。他的匠心独具, 在于将用什么来设问、怎么设问与要抒发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开篇落笔的绝妙, 最妙在此!

二、“虚”词“实”用: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夫如何”对“青未了”奇绝!别有一番滋味。“夫”在古诗文中一般用作开头或另起的发语词, 无实在意义。这里有“究竟”“到底”的意思, 起到一种增强语气的作用。虚词进入对联, 让诗句平添了一种别样的滋味。好友周宗文为临沧班凤山城市森林公园一处景点作过一联, 即得杜诗这一技法:“问池里睡莲, 野鸭归否?猜亭旁老树, 仙鹤鸣焉。”虚词“否”“焉”入对仗, 让作品别具韵味。

值得一提的还有诗人以“虚”写“实”的艺术。泰山的变化莫测, 神奇壮丽, 很难如实描摹, 诗人就用“造化”一词和一个“神”字概写, “造化”的虚无辽远, “神”字的无所不包, 让人尽可想象。以“虚”写“实”或以“实”写“虚”都是古诗文中增强表达效果的积极修辞方法。“自在飞花似轻梦, 无边细雨细如愁”是以“实”写“虚”之佳句, “藤萝纠结, 成神鬼难解之网;枝柯错落, 筑鼠雀轻钻之蕃”为以“虚”写“实”之运用。

三、音韵之美:韵律与内心活动节奏天然相合

叶圣陶先生认为, “抒情诗应该是造型艺术和音乐艺术的综合体”, “必得使语言的节奏适合当时的情感, 然后歌咏起来可以收到宣泄情感的效果。”“夫如何”最妙即在于叶老所说的“语言的节奏适合当时的情感”———“夫”字发音时延长、间歇的节奏, 刚好与诗人面对泰山揣摩、推敲、对世事人生凝神而思的内心活动的节奏天然相合。

实际上全诗相对较慢的内在节奏与诗人凝神而思内心活动节奏也都是暗合的。全诗缓缓读来, 抑扬顿挫自现。比如, “齐鲁青未了”, “齐鲁”空间开阔宏大, 而且还“青未了”, “望”就需相对较长的时间;“造化钟神秀”, “造化”, 写山联想到没有山之前, 给人一种时间上的辽远之感, 结合“钟神秀”, 就需想象当时造物主是如何让泰山拔地而起, 如何生出险峻与神奇, 又如何生出草木森林与鸟兽, 如何形成变化莫测之灵气。“阴阳割昏晓”, “阴阳”“昏晓”是指山的两个面, 明暗迥异, 诗人在一个角度只可能看到一个面, 另一面则需推敲与想象, 而且, 这些思绪中肯定还有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思考不时袭来———而诗句韵律上较慢的节奏刚好与这些蕴含其中的诗人的内心活动的节奏暗合!

相比较而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是较快的节奏:“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为何《望岳》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在韵律节奏上有这么大的差异?主要即是诗人内心活动节奏的不同, 《望岳》中诗人是凝神而思, 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诗人却是一种急切的归乡之情。

古诗词教学中, 朗诵指导是一个重点, 我们可能会告知学生“这里要读快一点”“这里要读慢一点停顿一下”, 但如果不做这种仔细的探析, 可能对为什么要这么读连我们自己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四、以“古”代“今”, 拓展意境层次

篇4:《望岳》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节奏,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诗作。

2、掌握《望岳》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资料了解作者、作品、写作背景。

2、通过设疑、点拨、讨论等方式理解诗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体会诗人的豪情壮志。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2、掌握《望岳》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1、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更喜爱游山还是更喜欢玩水呢(请部分同学起来说一说以引起兴趣)?在我们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有一个地方,春秋时候的孔子去过后说登上它能让人“小天下”;唐代大诗人杜甫去后情不自禁地发出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赞美,同时还表达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决心。今天,就让我们寻着古人留下的诗文字迹去拜访一下这让人振奋又让人向往的地方。

(引出课题《望岳》ppt显示)

二、作家作品、背景介绍(屏幕显示ppt)

作者介绍: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又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唐代中期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他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作品简介: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该诗吟咏的是东岳泰山,诗作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创作背景: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北游齐鲁。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写泰山的诗很多,只有杜甫能用“齐鲁青未了”五字而囊括数千里,可谓雄阔。其结句尤其精妙,气势不凡,意境辽远,将诗人的抱负和理想都含蕴其中。全诗开阔明朗,情调慷慨激昂。

★这是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一首,诗风与后期的现实主义创作有所不同,有浪漫主义的影子。

★此诗被后人刻石为碑立于泰山。

(师:泰山那块石碑上到底刻下了怎样的诗篇?就让我们一睹为快吧!ppt显示诗作)

望  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感知理解

1、读一读

①老师朗读或放朗诵音频。

(同时,让同学们标记出生僻字音、划分停顿、注意节奏,请同学自由说说听出了哪些值得注意的字音、停顿等。如“夫”、“了”的读音;说说停顿规律等。)

②学生自读两遍。

(让同学自由朗读两遍,自我感知音韵节奏。)

③请同学单读,读后其他同学点评优缺点。

(点评可涉及:声音是否响亮、吐字是否准确、停顿是否恰当。)

④全班齐读两遍。

(力求读出诗的韵味与诗人的热情与气概)

2、议一议→说一说→评一评

程序:分配小组任务→小组长带领组员讨论→各小组依次推荐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同学们评一评各组的可取借鉴及不足之处(教师要不时引导、弥补)

(1)一组讨论①②句诗,讲讲首联内容、情感。

(2)二组讨论③④句诗,讲讲颔联内容、情感。

(3)三组讨论⑤⑥句诗,讲讲颈联内容、情感。

(4)四组讨论⑦⑧句诗,讲讲尾联内容、情感。

(同学们在进行小组合作探讨时,教师巡回于小组间,参与、聆听、启发与点拨。)

四、探究深化

(小组再次合作探讨)

1、诗人登上泰山了吗?

2、说一说自己对“钟”、“割”的理解并试着分析它们的妙处。

3、诗人为什么在最后说自己要登上泰山顶?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請各小组代表分别说一说讨论结果;教师做一定引导)

明确1:诗人并没有登上泰山顶。依据:“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就说明他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群山,在眼中是多么渺小!这就表明他没有登上泰山顶,但决心去登。

明确2:“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两面,所以说“割昏晓”。

明确3: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流露出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感叹之情。(教师过渡:同学们在朗读中感知了诗作的内容,在讨论中体会了诗人的情感。现在让我们比一比谁最先熟读成诵。)

五、巩固强化

自由读一读、背一背。(给同学们一定时间,通过当堂强化记忆,让会背的一些同学展示并介绍背诵的方法以此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

六、小结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这首诗作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学习一种不畏困难,永登高峰的精神。祝愿同学们有一天也能体会到付出之后获得成功的那种“一览众山小”的快慰!

七、布置作业

1、课后熟背并默写《望岳》。

2、画一画。你最喜欢哪句诗?展开你对泰山的想象,并画出你心中最美的泰山。要求:下一次语文课带自创绘画到课堂,配合《望岳》中的相关诗句,解说泰山美景。

目的:将诗入画,画中有诗,在陶冶同学们情操的同时,既激发了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又锻炼了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胆量。

篇5:唐诗《望岳》鉴赏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第一首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第二首咏华山之作,流露出官场失意之情。第三首咏衡山,流露作者爱国忠君之情。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题解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五岁的杜甫赴长安参加贡举考试,结果落榜,于是就在齐赵一带(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四处漫游,《望岳》大约就写于这一年。岳:山高谓之岳,这里特指东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市北。青年杜甫以这首诗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同时表现了自己的凌云壮志。

泰山名气很大,文化内涵很深,历代文人墨客多慕名到此登临游览,留下了众多赋诗题词。但自从杜甫《望岳》诗面世后,一提起泰山,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这篇名作。如今,泰山上的《望岳》诗石刻共有四处,摘其诗句者更有多处,此诗的知名度可见一斑。

杜甫一生写过三首《望岳》。虽然题目一样,但是描写对象、背景、旨趣、体裁、风格均各有不同。三首诗分别写于杜甫二十五岁、四十七岁和五十八岁,把它们并读比较,可从中略窥杜甫青年、中年、暮年不同的际遇和胸怀。咏泰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咏华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中年时期失意彷徨,动极思静的人生;咏衡山的《望岳》可代表杜甫晚年时期内敛安命,与人为善的人生。

句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泰山究竟如何?走遍齐鲁大地,只见一片青绿苍翠,一望无际。“岱”,泰山别名,旧谓泰山居五岳之首,为诸山所宗,故称岱宗。“齐鲁”,原是春秋时两个国名,在今山东省境内;齐国在泰山之北,鲁国在泰山之南,后以“齐鲁”作为这一地区的代称。因为是远望,诗人看不到太多的细节,只见到一片青绿苍翠,望不到边,故说“未了”。它生动地展现了泰山山脉连绵不断的形象,同时也有看不尽、道不完的意思。

起始两句以设问提起,既包含着酝酿已久的神往之情,更写出远泰山雄拔于齐鲁大地的英姿,可谓意出高远。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评论这后五个字时说“已尽泰山”,施补华《岘佣说诗》说,这五个字“囊括数千里,可谓雄阔”。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似乎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美集中在它身上。高高的山峰,把泰山南北分割成一边亮,一边暗,就好像一边是黄昏,一边是晨晓。“钟”,聚集或集中之意。“阴阳”,山北背日为阴,山南向日为阳。“割”字用在这里,恰当地描绘了泰山的高峻奇险。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说:“岱宗如何,意中遥想之词,自齐至鲁,其青未了,言岳之高远,拔地而起,神秀之所特钟,矗天而峙,昏晓于此判割,二语奇峭。”这两句诗已经体现出杜甫造语炼字精雕细刻、语不惊人誓不休的特点。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细望泰山,山间云气生发,层层叠叠,令人心胸激荡起伏。诗人睁大了眼睛,极尽舒展目力,追羡那飞入山间的归鸟。刘勰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人目睹泰山的壮美而情怀满腔。前一句显出诗人襟怀的.浩荡,后一句显出眼界的空阔。“决眦”,裂开眼角,形容极目远望的样子。诗人之所以如此,是山高鸟小,远望所致?还是诗人的神思随那鸟儿一起飞翔?这两句在写景之中,有诗人的不尽之意及神往之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由望山而联想到登山。由久慕其名,到远望近观,再到决意登山,全诗虽无一个“望”字,但诗人分明不仅是用眼在望,更是用心在“望”。他想象总有一天,一定会登上泰山绝顶,放眼四望,脚下群山是那样的渺小!《孟子·尽心上》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大概此时也是这样的心境吧。结句不但令全诗有含蓄不尽之味,更可看成是杜甫的自我期许,展示了一个青年诗人的雄心和气概。

评解

这是一首酷似五律的五言古体诗,尽管全诗为五言八句四十字,且中间两联对仗,但句中平仄声调未按规定顺序演排,各句之间也不粘缀,所以历代选本都归入“五言古诗”。这首诗的结构,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分析得极好:“诗用四层写意。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末联极望之情。上六实叙,下二虚摹。”

篇6:古诗鉴赏第四周《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zì)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创作背景

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北游齐鲁。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写泰山的诗很多,只有杜甫能用“齐鲁青未了”五字而囊括数千里,可谓雄阔。其结句尤其精妙,气势不凡,意境辽远,将诗人的抱负和理想都含蕴其中。全诗开阔明朗,情调健康。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原籍湖北襄阳。一生坎坷。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内容翻译: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

4、凌:跃上。译文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 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内容赏析:《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挟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是仔细愿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

“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 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

篇7:杜甫望岳写作背景

第一首作于他大约二十五岁“游齐赵”时,当时他襟怀浩荡,眼界空阔,一落笔即云:“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被后人称为是“神助之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二语奇峭;而“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写尽望鸟人真切感受;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身在岳麓而神至岳巅,写得有力如虎,遒劲峭拔。虽没有“登峰造极”而泰山的真形已尽落眼底矣。

这是他青年时面对自然的风度,子在川上,何其洒脱!

十八年后,他在陕西,在去华州的路上,作了第二首《望岳》。这一次他望的是西岳华山:

西岳 竦处尊,

诸峰罗列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

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

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

高寻白帝问真源。

这一年他四十多岁,正是外面兵荒马乱,内心忧闷不快的中年。这一首《望岳》不如上一首著名。原因当然多矣,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诗人没有心劲--一二句还来势不弱,可见诗人心力,可是三四句即以“安得”二字借天仙而出我语了,七八两句更是有气无力地说:还是等以后吧……,和前一首《望岳》的后两句相比,同样有“等以后”的意思,可是前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何等的豪迈,而此两句又是何样地消沉!

中年负累,诗心踯躅,皆然也。

中年望岳,诗语嚅嚅,诚然也。

当代著名诗人西川曾有诗句云:

田野上三棵榆树并肩而立

如同老人 女人和孩子

诗句酷似杜甫望西岳诗之一二句,如果不能说这是句出有典,就应该说他们两个于此有同好焉。事实上杜甫的这首诗中,也只有这两句好。

无独有偶,杜甫五十八岁那年,在南方,竟又写了一首《望岳》,这一次,他望的是衡山。

可以想象,老年杜甫的望岳之诗,一定有更多的孤愤和难受。

他为什么要只是远远地望呢?

他为什么不也登上去呢?

是啊,杜甫老先生是多么想登高望远啊,可是,当他终于登上高处以后,他所写的,或者说他所感受到的,却竟然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鬃,

潦倒新停浊酒杯。

篇8:《望岳》正裁

律诗就是今体诗。今体诗区别于古体诗的地方,就在于它在句数、押韵、平仄和对仗四个方面都有许多讲究,这其实也就是律诗与古风的不同之处。下面我就从这四个方面来说说杜甫《望岳》一诗是古风而非律诗的原因。

(一)句数。今体诗的句数是固定的,五律是八句,每句五个字,全诗就是四十字。《望岳》恰是五言八句,所以不少人误认为是五言律诗。句数的固定,并不是今体诗的本质特征,因为古体诗中也不乏与今体诗句数相同的。今体诗的本质特征是讲究押韵、平仄,所以拿押韵和平仄来检验,就能分辨出古今二体来。

(二)押韵。今体诗对押韵的要求非常严格,除第一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之外,双句一定要押韵。对押韵还形成两条规定:第一,一般押平声韵;第二,韵脚只能取同一韵部中的字,即不能“出韵”,不能“换韵”。今体诗的第一句押韵时,可以不受不得出韵的限制,但与邻韵通押,必须以主要元音相近即和谐为原则。《望岳》一诗,双句末尾的“了、晓、鸟、小”押的是“十七篠”,是仄声韵,虽然一韵到底,没有出韵,但与律诗要求押平声韵的规定牴牾。从另一个角度说,首句的韵要与整首诗的韵相邻,《望岳》首句“何”押的是“五歌”,是平声韵,这与“十七篠”仄声韵一平一仄,相去甚远,无法和谐。故从押韵的规则来看,《望岳》不是律诗。

(三)平仄。讲究平仄是今体诗最主要的特点。所谓“平”,是指平声,“仄”即不平,所谓“仄”,指的是上、去、入三声。诗歌是吟唱的,应具有抑扬顿挫的听觉效果。今体诗在一首诗中有意识地编排平仄,让平仄在一句之中交替出现,整首诗有黏有对,目的是造成回环的音乐效果。

①今体诗的平仄格式看似复杂,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总共不过四种句式。五言诗的句式,可以看成是在“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两种简单组合中插入或附带一个音节形成的。四种句式分别是:A仄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C平平——平——仄仄;D仄仄——仄——平平。字外加圈,表示处在这一位置的字可平可仄。上面四种句式按一定的组合规律错综变化,便有了五言律诗的四种格式。这四种格式分别是五律首句仄起仄收式,五律首句仄起平收式,五律首句平起仄收式,五律首句平起平收式。五律首句仄起仄收式的平仄变化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律首句仄起平收式的平仄变化是: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望岳》的平仄规律是: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望岳》的首句是仄起式,仔细比对,和仄起仄收式与仄起平收式两种格式都不相同。既不相同,那么它就不是五言律诗。

②律诗八句,可分成四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同一联出句和对句的平仄相反,称作“对”;上一联对句和下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相同,称作“黏”。不符合“对”的规则的叫“失对”;不符合“黏”的规则的叫“失黏”。如果把《望岳》当作律诗,那么它就应当符合“对”和“黏”的规则。但《望岳》第一联、第二联、第三联、第四联出句和对句的平仄不相反,全部失对。最后一处失黏,所以《望岳》不能当作律诗看待。

③诗句中如果最后三个字全都是平声字,就叫做三平调。这是写格律诗之大忌,是决不允许出现的。但在写古体诗时,却可以多次出现,以示与今体诗相区别。《望岳》诗中“岱宗夫如何”、“荡胸生曾云”两处都是三平调,这是典型的古体诗格式。由此可见,《望岳》不是律诗,而是古风。

(四)律诗的另一个特点是颔、颈二联必须对仗。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本来就是相对的,但词义的相对,才是对仗的形式要求。如把《望岳》当成律诗来看,那它的颔、颈二联就必须对仗。《望岳》诗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造化”可以看做是名词,泛指大自然,是一个词,而“阴阳”也是名词,可却是两个词;“神秀”是形容词,“昏晓”却是名词,词性不相对。从律诗对仗的要求说,这一句是不对仗的。也就是说它不符合律诗的要求。

综上所述,《望岳》的体裁是古风,而非律诗。

篇9:《望岳》教学设计

课题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第五单元25、杜甫诗 《 望岳》

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文言文,题材不尽相同,有叙事的,有夹叙夹议的,有夹叙夹议的,有说明事物特征的,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有些文章还寄托了作者的情怀。又选杜甫诗三首,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学情分析

学习杜甫诗《望岳》 ,作为八年级学生 要了解杜甫诗歌的发展和“诗史”的特点 ,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诗歌大意,然后在诵读中领会诗歌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

教学目标

1、 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杜甫及相关文学常识。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2、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鉴赏古诗的能力。

3、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难点:品味语言,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一、 导入新课。

二、了解杜甫及相关知识。

三、朗读中感知形象美。

四、合作中感受景色美。

五、赏析中品味语言美。

六、迁移练习。

教师深情导入 : 一、介绍中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的历史,进而介绍杜甫,引入本节教学。

二、教师补充介绍杜甫相关资料 ,播放《泰山》相关视频 。

三、教师范读课文 ,配乐朗诵,指导学生朗读。

四、教师巡视,点拨指正。教师启发、深入指导。 对学生适时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

五、教师指导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和“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妙。

六、教师出示试题内容,适时启发、指正。

处?

一、 学生感受体验。

二、学生介绍杜甫。

学生欣赏。

三、学生听读、自由朗读、指名读相结合。

四、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力求有独到的见解。

五、学生思考讨论 。

六、 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一、吸引学生兴趣。

二、初步了解杜甫,初步感受了解泰山的美。

三、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歌的能力。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六、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板书设计

望岳

一、预习

查工具书,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岱宗(dài) 未了(liǎo) 层(céng) 决眦(zì)

二、诗句

实 1---6句 远望(1、2句)

近望(3、4句) 钟、割

遥望(5、6句)

虚7 ---8句 俯视(7、8句)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了这首诗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补充。

1、小结全诗

这首诗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而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的意愿。这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手法分析

提问: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又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叫做“对偶”。请在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

讨论并归纳:

如“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3、作业设计必做题: 1、 背诵并默写《望岳》。

选做题1、将《望岳》改写成一篇写景的散文(100-200)字。 2、搜集杜甫的相关诗句体会其情感。

教学反思

要学生多了解杜甫诗歌内容的发展和特点。他的诗抒写个人情怀,又描写国家时事,深刻反映了唐代由盛入衰的过程,后世人把他的诗称为“诗史”--杜甫。

附录:《望岳》诗歌评价

范温《潜溪诗眼》:《望岳》诗云“齐鲁青未了”,《洞庭》诗云“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语既高妙有力,而言东岳与洞庭之大,无过于此。后来文士极力道之,终有限量,益知其不可及。《望岳》第二句如此,故先云“岱宗夫如何”……无第二句,而云“岱宗夫如何”,虽曰乱道可也。

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

仇兆鳌《杜诗详注》:诗用四层写意: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末联极望之情。上六实叙,下二虚摹。少陵以前题咏泰山者,有谢灵运、李白之诗。谢诗八句,上半古秀,而下却平浅。李诗六章,中有佳句,而意多重复。此诗遁劲峭刻,可以俯视两家矣。龙门及此章,格似五律,但句中平仄未谐,盖古诗之对偶者。而其气骨峥嵘,体势雄浑,能直驾齐梁以上。卢世㴶曰:公初登东岳,似稍紧窄,然而旷甚。后望南岳,似稍错杂,然而肃甚。固不必登峰造极,而两岳真形已落其眼底。

浦起龙《读杜心解》:公望岳诗凡三首,此望东岳也。越境连绵,苍峰不断,写岳势只“青未了”三字,胜人千百矣。“钟神秀”,在岳势前推出;“割昏晓”,就岳势上显出。“荡胸”、“决眦”,明逗“望”字。未联则以将来之凌眺,剔现在之遥观,是透过一层收也。……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唐宋诗醇》:“四十字气势,欲与岱岳争雄。”

高棅《唐诗品汇》引范云:起句之超然者也。

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刘辰翁:“‘齐鲁青未了’五字雄盖一世。‘青未了’语好,‘夫如何’跌荡,非凑句也。‘荡胸’语,不必可解,登高意豁,自见其趣;对下句苦。郭浚曰:‘他人游泰山记,千言不了,被老杜数语说尽。’”周珽评“只言片语,说得泰岳色气凛然,为万古开天名作。句字皆能泣鬼磷而裂鬼胆。”

王嗣爽《杜臆》:“‘齐鲁青未了’、‘荡胸生云’、‘决眦入鸟’,皆望见岱岳之高大,揣摹想象而得之,故首用‘夫如何’,正想象光景,三字直管到‘入归鸟’,此诗中大开合也。……集中《望岳》诗三见,独此辞愈少,力愈大,直与泰岱争衡。诗垂近千年,未有赏识者。余初亦嫌‘荡胸’一联为累句,今始知其奇。钟伯敬乃谓:‘此诗妙在起,后六句不称。’犹然俗人之见也,又谓:‘定用望岳语作结,便弱便浅。’”

沈德潜《唐诗别裁》:“‘齐鲁青未了’五字,已尽太山。”

篇10:《望岳》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准确流畅的背诵诗歌。

2、搜集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初步了解杜甫诗歌的创作风格。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想像与联想,体味诗歌的深层意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年少立下远大志向的胸怀。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知诗歌的意蕴美。

2、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歌的景与情。

教学难点

体会最后一联的深层意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作者情况。(屏显)杜甫与“诗仙”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李白的诗歌浪漫、飘逸、豪放,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杜甫的诗歌沉郁、凝重,是现实主义的典型代表。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的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今天我们学习《望岳》,体会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二、资源共享

1、补充作者的资料及写作背景。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念一下。(屏显)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死。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的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衮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2、欣赏泰山的雄伟景象。(屏显)泰山,古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岳、岱宗、泰岳,为五岳之首。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长达二百公里。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凭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还有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大自然奇观及石坞松涛、对松绝奇景观,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三、整体感知

1、朗读

大声朗读,注意节奏,读准字音。多读几遍。

读准字音:岱dài 夫fǘ 眦zì 曾céng

2、理解诗歌内容

反复朗读,对照注释,理解内容。

思考题: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首句发问“那泰山的景色是怎么样的呢?”诗人望见了什么?

指名回答。

明确: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景色之优美,山势之高峻。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四、细致研读

1、诗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角度和内容不同,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和联想,看图说话。

(大屏幕依次展示图片,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准备作答)

明确:首句设问,极写诗人初见泰山时兴奋不已,令人顿生悬念,次句作答,总写泰山地域广阔,以上远望。

三句写泰山的神秀之气,四句写山势之高峻,以上两句近望。

五六句情由景生,诗人的胸怀随泰山之云雾缭绕而激荡,眼界因极目仰望而为之开阔。以上细望。

七八句化用“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句,深化主旨,也表达诗人誓欲大展宏图于未来的雄心壮志。以上两句是望中所感。

2、品味诗歌语言。

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品味诗歌语言之妙。

生思考、交流

明确:“钟”字拟人,写泰山独享“神秀”之天赋,也展现了作者的爱慕之情。“割”字,突现南阳北阴的景色,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跃然纸上。

3、七、八句中的“望”并不是实写,而是作者的想象。大家再读一读,结合当时的背景,你从中领悟到什么哲理呢?

反复读,悟。

明确:尾联是作者的望中所感,体现出作者勇攀峰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因而成为千古名句。

小结:这首诗歌突出的艺术特色是以一“望”字统摄全诗,结构严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精于炼字炼句。

学生读、背诗歌。

五、体味意境

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都理解了诗歌内容,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感受诗歌的意境。

思考,指名回答。

明确: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景色之优美,山势之高峻。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并流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六、课堂小结

《望岳》写的是诗人游历山川名胜,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己的远大抱负,其感情基调热情奔放。同学们通过这首诗,把握诗人早期的思想感情,从而为理解诗人思想发展的轨迹打好基础。

七、作业

1、背诵默写《望岳》。

上一篇:销售中的盈亏教案下一篇:太平乡完小教代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