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2024-06-21

水库治理工程施工方案(精选8篇)

篇1:水库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市××水库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年”和“基层基础强化年”的各项工作部署,深入开展水利安全生产治理行动,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根据市水务局《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市委、市政府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程为依据,以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标本兼治,突出重点,依法治理,夯实基础,提高水平,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稳定好转,为我处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治理行动,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切实解决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使“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现象明显减少,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投入得到有效保障,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得到认真执行,安全标准化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伤亡事故控制在考核指标之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领导,成立三亚市赤田水库供水灌溉工程管理处安全生产执法行动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 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为。具体负责协调安全生产治理的各项工作。

四、工作内容。

1、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

2、未按要求落实水利工程防汛安全责任制、度汛方案和各项度汛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施工度汛安全的;

3、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不健全,应急预案制订修订演练不及时,自救装备配备不足、使用培训不够的;

4、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水利施工单位未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安全技术措施不落实的;

5、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

6、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投入和安全防护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7、安全监管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监督检查不到位,安全许可制度执行不严格的;

8、车辆交通安全整治。禁止无证驾驶、超速超载、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对现有车辆进行检修,保证完好率。

9、是否加强对正在开工建设的工程监管,监督其按规范施工,做好各项工程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无人员安全事故发生。

10、是否加强对现有设备的检修保养,确保平时无故障,用时有保障。

11、对全处的消防设施大检查,彻底清查消防隐患,确保消防设备合格有效。

12、检查河沙开采中,是否存在无证、无序作用行为。

13、检查行洪河道是否存在违章建筑、破坏河道水土安全的行为。

15、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否到位,对存在的隐患采取措施是否及时整改。

16、水源林是否存在人为破坏现象,是否存在违章开垦、毒鱼、炸鱼现象。

17、水源是否受到污染威胁,水质是否受到破坏。

(一)制定方案,自查自纠(5月22日前).按照局方案要求,突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订安全生产治理行动的实施方案,并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标准规程要求,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自查自纠。对经排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及时整改到位。

(二)督促检查,全面治理(5月23日至9月30日)

1、抓住重点,整体推进。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岗位,并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程的要求,认真排查治理隐患。对治理行为过程实行动态管理,对重大事故隐患和突出问题督促整改,已整改完的隐患,要逐项销号。

2、加强汛期的安全检查和应急管理。严格落实值班制度,科学防汛,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

(三)深化治理,总结提高阶段(10月至12月)。针对第四季度工作特点,加强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开展情况的督查检查,深入治理“三违”现象,同时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回头看”,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建立长效机制,对安全生产治理行动进行全面总结,并于12月10日前将总结报告上交给局安办。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安全生产治理行动是“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安全生产年”目标任务落实的重要举措。要充分认识开展水利安全生产治理行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抓细抓实。管理处主任要亲自研究部署,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分管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职责,深入一线开展督促检查。

(二)周密部署,务求实效 根据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制订具体方案,明确重点、步骤和具体要求,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对在安全治理行动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责令立即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要提出防范措施,落实整改资金,明确整改期限和责任人,并制订应急预案,防止发生事故。

(三)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安全生产治理行动要突出防洪渡汛、大坝管理、车辆交通、消防、机电设备等重点领域。既要突出重点时段、重点部位、重要设施、关键装备和关键岗位,也要注意日常检查,全面深入开展治理行动,就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要突出以防汛安全为重点的同时,做好设备保养、大坝安全、水源保护、消防等各项工作。

篇2:水库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某市水资源十分短缺。地表水平均资源量为4.939亿立方米,地下水平均资源量为9.533亿立方米,地表、地下重复量为3.235亿立方米,全市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1.237亿立方米,人均仅169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的十分之一,是典型的缺水城市。

一、水库基本情况

某水库位于淮河流域贾鲁河水系某里河上,建于1958年,地处某市区某里河镇某村西,距某市区约9公里,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库。坝址以上总控制流域面积为49.5平方公里,其上游6公里处为后胡水库(中型),区间河道长8.1公里,控制流域面积12.4平方公里,河道比降1/227,总库容287.5万立方米,水库大坝(主、副坝)为均质土坝。根据《某省水利厅准予水行政许可决定书》(豫水行许字[2011]150号)文件要求,已于2012年对某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大大提高了水库防洪标准。

某水库紧邻南四环,地处某里河综合服务区中心部位。由于天气干旱,上游截留等原因,该水库已干涸多年。同时随着南四环高架路的建设,原来位于此处的某里河分水口(某个龙头)的景观功能逐渐削弱,其调蓄水的能力也与拥有140万立方米的某水库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为充分发挥水库调蓄水功能,对下游河道水量进行有效控制,恢复某水库水面,形成水系景观,我区计划在三年内,对某水库进行生态综合整治。恢复水库水面,优化周边生态环境。从生态水系输水工程某里河分水口至某水库库区建设输水工程,并对库区及其周边进行提升整治,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为某里河综合服务区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生态提升综合整治

综合整治的原则:首先是合理布局,使水库融入全区水系并与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效发挥服务城市、优化生态环境的功能;其次是局部与总体规划的协调统一,努力扩大生态空间;再次是以人为本,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文化与生活需求,着力创造高品质视觉景观及休闲、开放性的亲水空间。

完成某水库生态,提升综合整治,需要进行以下六项工程:

1、水源工程。为充分发挥水库调蓄水功能,恢复某水库水面,需为水库提供良好稳定的供水水源。经考察,某水库可利用的水源有三个。首先考虑从某市生态水系输水工程某里河分水口引水至某水库,这是某水库最为稳定的水源。生态水系输水工程设计流量为4立方米/秒,分给某水库流量可以达到0.5立方米/秒,首次蓄水约需50天。其次某21号线输水项目干线经过某水库上,在保证某水厂用水的同时,可以作为某水库的备用水源。同时,某主干渠在某水库上游,可以把某退水渠尾水注入某水库,成为某水库的水源之一。某水库蓄水后形成约300亩的水面景观,改变局部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水库调蓄水作用的同时,可对下游河道水量进行有效控制。

修复某水库生态:利用生态恢复措施,恢复水库边缘及中心的植物群落;恢复水库的自然流态和创造丰富的自然生境;充分发挥水库在自然界中的天然功能,将水系建设成为让人重新感受其自然魅力的城市景观河道,重新给人以温馨的享受,给自然以和谐多样的环境空间。

2、水库上游截污工程。某里河某水库上游有某里河镇王垌村、某村、河西袁村、刘东村、刘西村、南曹乡于庄,以上村组的生活污水和沿河企业的工业废水排放入河道,将会对蓄水后的某水库的水质造成很大影响。为了保障水库正常蓄水后的水质,推进周围生态建设,需对某里河上游进行截污治理。截污治理长度约3公里。

本次截污治理管道采用铺设工艺,管径600mm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缠绕结构壁管,环刚度大于8KN/m2。横穿某的管道采用钢管,管内外作防腐处理,采用KY重防腐涂料内外漆,涂层厚320mm,颜色选用黑色;检查井采用马路甲式(配QT500-7球墨铸铁防盗井盖),污水检查井盖配带“污”字,检查井底设流槽,井身内外用水泥砂浆批荡20mm厚。管道基础回填300mm碎石砂、200mm石屑垫层;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回填土。管道开挖需要破坏部分路面。

3、库区清淤工程。由于水库多年都是空库运行,水库内淤积严重,削减水库有效防洪库容的同时,影响周边环境,对周围发展也极为不利。水库正常设计洪水位控制面积300亩。按平均清淤深度0.7米,最大清淤深度约为1-2米,需要清淤土方约15万立方米。清淤后可改善水库水质,增加水库有效库容近20万立方米。

库区清淤坚持以下原则:

A、治污为本的原则。目前,水环境最严重的问题是污染,必须把解决污染问题摆在首要位置,要截污工程的实施,截住污染源。

B、建管并举的原则。综合整治必须防止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要应用行政、经济、法律等非工程方法,加强立法、宣传、教育、保护和管理等源头性措施,以获取较大的库区水环境收益。

C、本次清淤工程采用干清方法。干清施工方法顺序:截污改道-抽水清挖淤泥-淤泥外运。

某干渠以南区域清淤的影响因素:多年的工程实践证明,城市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地下管线、电缆、构筑物等障碍是制约工程进度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成败;施工不慎造成对现有地下管线的损坏,往往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河清淤改造工程地处城乡结合部,难免有过河地下管线、情况复杂,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拟采取措施:要求及早对河范围的过河地下管网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包括向城管部门、电力电讯部门、居委会、各建构筑物物主等咨询情况、领取必要的图纸、资料,掌握过河地下管线、障碍物的基本情况。

由于以往城镇建设的不规范性,单凭图纸、资料往往不能正确反映地下障碍物的准确情况,有些过河电缆是当地居民私自搭设过河,也没有图纸、资料。只能靠现场察看记录。因此,拟在抓文案调查的同时,采取全线走访摸查方式,摸清过河管线、障碍物情况。

4、征地拆迁及附属物清查赔偿。由于某水库多年来都是空库运行,库区内种植着大量树木,如果水库开始蓄水,会对水库的防洪安全产生极大的防洪隐患。所以在水库库区开始整治提升前,要先对水库库区范围内的附属物进行清查及赔偿,同时按照《水库大坝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实施划边定界,对水库管理范围及周边土地进行征地拆迁并确权,计划征地面积300亩。

5、周边边坡护砌。计划对水库周边危险和重点处的边坡进行护砌。约需浆砌石护坡3.5万立方米。

(1)浆砌片石必须使用经自检和监理抽检合格的片石。片石要求外观各向尺寸不小于15cm,且最少有一个平整面的石块。(2)座浆砌筑:所有石块应座于新拌和砂浆上。砌第一层石块时,基底要坐浆。石块大面向外,选择比较方正的石块,砌在各伸缩缝处或截水沟上沿,以保证截水沟线形。根据石块自然形状交错放置,尽量使石块间缝隙最小,然后再将砂浆填在空隙中,再根据各缝隙形状和大小选择合适的小石块放入,用小锤轻击,使石块全部挤入缝隙中。禁止先放小石块后灌浆的方法。

(3)砂浆拌和:严格按配合比计量,拌和现场必备台秤,砂子每车均应过秤,且必须用机械拌和,搅拌要均匀,砂浆从拌和到使用完毕不能超过2个小时。砂浆必须放在料桶或铁板上,不允许直接倒在地上。

(4)片石在砌筑前,应浇水使片石湿润,在每班砌筑前,也应使下层砌体浇水湿润。

(5)不能在已砌好的砌体上改石料,或从高处往砌体上扔石块、砂浆等,以免扰动下层砌体。

(6)截水沟砌筑时,应按截水沟的内轮廓尺寸,每砌筑段最少加工两个检查尺(断面架),并挂线施工,随时校验沟槽砌筑线形质量。

(7)沉降缝每15米设置一道,待砌体有一定强度后全断面填塞沥青麻絮。沉降缝应垂直,施工时要防止沉降缝板前后扭曲变形,严格控制每节段的尺寸,沉降缝两侧块石不要相互接触,以免使沉降缝失效。

(8)勾缝:截水沟勾缝采用凸缝,缝宽2.5cm。勾缝前事先要剔缝,将灰缝4剔深20-30mm,墙面用水喷洒湿润,不整齐处应修整。勾缝砂浆宜用1:1-1:1.5水泥砂浆(细砂),标号不低于10号。

(9)砌体养护:砌体应在7天(普通水泥)14天(矿渣水泥)内加强养护,可用湿草帘子覆盖,天气热时,每天专人浇水2-3遍,保证草帘子潮湿。

6、绿化工程。对库区周边进行高标准绿化,绿化面积50万平方米。主要以植物种植为主,植物种植的一般原则:(1)符合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进行绿化种植设计,首先要从该绿化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绿地功能很多,具体到某一绿地,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

(2)考虑绿化的需要,总体布局上要协调。

规则式植物配置多采用对植、行植,而在自然式园林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配置,充分发挥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根据局部环境和在总体布置中的要求,采用不同形式的种植形式。

(3)考虑四季景色变化

植物的景色随季节而有变化,可分区分段配置,使每个分区或地段突出一个季节植物景观主题,在统一中求变化。

(4)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

在平面上要注意配置的疏密和轮廓线,在竖向上要注意树冠线,树林中要组织透视线。要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远近观赏效果,远观常看整体、大片效果,如大片秋叶,近观才欣赏单株树型、花、果、叶等姿态。更主要的还是要考虑种植方式的配置,切忌苗圃式的种植。植物的个体选择,也要先看总体,如体型、高矮大小、轮廓,其次才是叶、枝、花、果。

(5)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

按照水库的功能要求选择植物种类,例如行道树满足主要功能蔽荫的同时,要求选择树干高,容易成活、生长快、适应城市环境、耐修剪、耐烟尘的树种。水边植物要求能耐湿,且与水景相协调。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要使植物能正常生长,一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使种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基本上得到统一,另一方面就是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适合的生态条件。选择植物应以当地乡土植物为主,也可采用引种驯化成功的外地优良植物种类,或能够创造满足所要求生态条件的外地植物。

(6)种植的密度和搭配

树木种植的密度是否合适直接影响水库功能的发挥,从长远考虑,应根据成年树木树冠大小来决定种植距离。如想在短期就取得好的绿化效果,种植距离可近些。一般常用快、慢长树适当配置的办法来解决远近期过渡的问题,但是树种搭配必须合适,要满足各种树木的生态要求,否则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在树木配置上,还应兼顾快长树与慢长树;常绿树与落叶树;乔木与灌木;观叶树与观花树的搭配。在植物配置上还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具体条件,确定树木花草之间的合适比例。树木种植搭配时还要注意和谐,要渐次过渡,避免生硬。种植设计要考虑保留、利用原有树木,尤其是名贵古树,可在原有树木基础上搭配植物种植。

某及其辖区森林植被和主要植物物种: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型,跨2个植被区,植被以华北区系植物为主,自然植被稀少,绝大部分是人工栽培植被,常见有木本和草本两大类型。京广铁路以东,属豫东平原栽培作物植被区,常见植物有毛白杨、欧美杨、旱柳、泡桐、刺槐、苦楝、臭椿、侧柏、紫穗槐、荆条、益母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等。自然植被以盐生植被和沙生植被为主,草甸植被次之。京广铁路以西属豫西山地、丘陵、台地落叶阔叶林植被区,常见植物有刺槐、栾树、毛白杨、栎类、榆等,还有一些油松、侧柏等。

据统计,整个某及其辖区植被约有184科、900属、1900多种,乔木、灌木、草本均有,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树种资源约有78个科,250多属,400多种。常见的用材树种有泡桐、欧美杨、毛白杨、刺槐、白榆、臭椿、苦楝、旱柳、国槐、侧柏等;主要经济树种有枣树、核桃、柿、石榴、苹果、桃、杏、李、葡萄等;主要园林树种有法桐、国槐、白蜡树、杨树、合欢、雪松、桧柏、龙柏、垂柳、黄杨、女贞、丁香、紫薇、冬青等。

三、水库治理的难点

水库蓄水治理的关键是截污,由于库区河流长期断流,沿途生活污水和沿河企业的工业废水排放入河道,在近三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了几大片污水沼泽地带,恶臭难闻,将对蓄水后的某水库的水质造成很大影响。但截污治理难度较大,管道走库区内污水有渗漏的危险,沿库区岸边铺设管道需拆迁许多村民房屋。

污水改道建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期截污治理从某干渠约300米处开始,建拦污坝汇集上游的污水,通过管道经库区西侧的岸边道路下排至大坝北侧的污水井,全长一千二百米左右,约三十个检查井,管径600毫米。难点是穿过某干渠是需采取技术措施,以免污染水源。第一期截污改道后,就可以进行300亩库区的清淤,边坡铺砌,绿化种植,水库蓄水。

篇3:水库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文中涉及的五座水库,均为小(Ⅱ)型水库;除Ⅴ号水库修建于1978年外其余均为文革期间修建,由于工程建设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水库建库期间未进行任何地质勘察及工程涉及工作,水库修建质量较差,各水库几十年来一直带病控制运行,水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期间虽对局部病险处进行过加固处理,但均未彻底解决问题。各水库枢纽工程的特性见表1。

2 各水库工程地质条件

各工程均位于皖南低山丘陵区,属黄山山脉西延部分,为九华山支脉,工程区除部分沟谷及山前低丘陵为第四系覆盖外,其余部分基岩出露良好。各工程区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如下:

Ⅰ号水库:水库区域地质构造位于棠溪向斜构造中,区域断裂构造不发育,水库附近无深大断裂存在;出露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全新统坡积层及上、中更新统冲洪积层,奥陶系下统仑山组灰岩及白云岩,基岩中风化,岩体完整性较好,局部裂隙较发育。

Ⅱ号水库:水库附近无大的构造断裂分布和通过;出露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志留系中上统坟头组、茅山组粉砂岩、砂岩及石英砂岩互层组合岩体,基岩强~中风化,较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

Ⅲ号水库:水库所处地质构造属于贵池向斜南东翼,库区内无断裂构造存在;出露地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三迭系下统殷坑组和龙山组的钙质灰岩,局部夹薄层泥质灰岩,基岩上部3 m~5 m强风化,受向斜构造的影响,岩体整体性差,节理裂隙较发育。

Ⅳ号水库:水库周围构造不发育,无断裂构造存在;水库附近出露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志留系下统高家边组粉砂岩,夹页岩及泥岩,岩体强~中风化,完整性差,节理裂隙较发育。

Ⅴ号水库:水库区域地质构造位于贵池背斜带中,水库北东500 m存在一条北西向断层,长约1 km,对水库无大的影响;出露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下部为三迭系下统龙山组钙质泥岩夹薄层及瘤状灰岩,岩体强~中风化,完整性差,节理裂隙较发育。

各水库四周山峰不高、山体地形较缓,未发现有顺坡向规模较大的软弱结构面和不稳定岩(土)体存在,库水位以上植被良好。经了解,各水库自使用以来,库区及近坝地段未发生过滑坡及崩塌。

根据GB 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工程区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由于各水库蓄水水位较低,库区内又没有区域性大断层穿过,故各水库蓄水不存在诱发地震问题。

3 水库工程地质问题

由于各水库建库期间未进行地质勘察工作,建成以后亦未进行任何地质勘察工作,本次地质勘察要求对水库大坝的主要部位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结合地表地质测绘工作,了解其主要部位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做出初步分析评价。

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五座水库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如下:

Ⅰ号水库:1)大坝坝身填筑碾压不密实,粘土心墙未筑至坝顶,坝体施工质量差,渗透性较强,随着库水位的升高涌水点越多;2)溢洪道基岩中风化,渗透性中等,未做任何消能设施,对大坝具有一定的冲刷作用;3)大坝清基不彻底,坝肩与岩体接触部位处理不到位,坝脚与坝肩渗漏严重;4)放水涵为砌石方涵,圬工结构,现砂浆老化,墙体开裂,渗漏严重,进水口竖井闸阀控制,闸阀老化;5)库岸周边岩体裂隙发育,存在渗漏问题。

Ⅱ号水库:1)大坝粘土心墙未筑至坝顶,心墙土体渗透性偏大;2)大坝坝肩、坝基基岩强~中风化,岩体破碎,裂隙发育,渗透性较强,库水位较高时在外坝脚处有多处冒水点,大坝绕坝渗漏问题严重;3)放水涵洞断面较小,年久失修,渗漏严重;4)水库溢洪道处基岩强风化,渗透性较强,抗冲刷能力中等。

Ⅲ号水库:1)大坝粘土心墙高度较低,土体的渗透性较强,库水位增高坝脚出现涌水点;2)大坝左坝肩与基岩处理不到位,存在绕坝渗漏问题;3)大坝坝基浅部岩体透水性中等,存在浅部坝基渗漏问题;4)放水涵为砌石方涵,圬工结构,现砂浆老化,墙体开裂,渗漏严重,进水口竖井闸阀控制,闸阀老化。

Ⅳ号水库:1)大坝坝身填筑碾压不密实,粘土心墙未筑至坝顶,坝体施工质量差,渗透性较强;2)大坝清基不彻底,坝肩岩体处理不到位,坝脚及坝肩处渗漏严重;3)放水涵为砌石方涵,圬工结构,现砂浆老化,墙体开裂,渗漏严重;4)溢洪道位于大坝左侧,对坝脚的抗冲刷不利。

Ⅴ号水库:1)大坝左端靠山体处未处理到位,山体岩石破碎,坝肩存在绕坝渗漏问题,坝基岩体强风化,渗透性较强;2)放水涵为砌石拱涵,圬工结构,现砂浆老化,墙体开裂,渗漏严重,进水口竖井闸阀控制,闸阀老化;3)经水库管理人员介绍,右坝内坡曾发现白蚁;4)现用溢洪道为人工开挖沟渠,未做任何护渠处理,渠内植被茂盛,水流不畅。

4 处理措施

五座水库建库期间施工人员均为当地受益区农民,不注重专业技术要求,施工质量差,尤其是对于大坝的特殊部位处理加固不够规范,通过对各水库目前存在的主要工程问题进行对比发现,各水库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坝身筑填体密实性较差,坝肩、坝基处理不到位,渗透性较强;2)溢洪道均为宽顶堰,岩体中~强风化,消能设施不完善,节理裂隙较发育,抗冲刷能力中等;3)放水涵洞为圬工结构,由于修砌时间较长,现砌体开裂,渗漏严重。

由于五座水库均以灌溉、防洪为主并兼顾养殖和解决当地居民生活用水,水库的安全运行对附近居民至关重要,依据水库的工程特点,结合水库地质调查情况,对水库存在的工程隐患提出以下处理措施:

1)将粘土心墙加高,并对现有心墙进行灌浆加固;2)对坝基与坝肩的渗漏问题采取灌浆处理;3)将溢洪道处基岩进行浆砌毛石铺砌;4)对放水涵洞进行翻新,局部基岩破碎地段进行灌浆处理。

5 结语

水库作为服务农业生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近年来异常的气候条件下,水库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通过对本区五座小(Ⅱ)型水库的地质调查,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水库周边山峰不高,山体地形较缓,库水位以上植被较好,库岸较为稳定,各水库库区内没有区域性大断层穿过,不存在水库诱发地震的问题;2)水库坝基、坝肩、坝体及放水涵洞的渗漏问题,应进行注浆处理,以提高其完整性,增强其抗渗性;3)水库整体条件较差,无通讯观测、安全监测与管理设施,不能满足灌溉、防汛安全管理要求。

摘要:结合五座小(Ⅱ)型病险水库的工程实例,依据其工程特点及地质资料,查明了各水库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水库病险处进行整改的工程措施,以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营。

关键词:水库,工程地质,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GB 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

[2]SL 251-2000,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

篇4:水库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摘要:水库的安全关系到千万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进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时也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本文以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例为基础,说明了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制定的内容,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水土保持工作分区治理措施和总体布局,整体规划了各个水土保持措施。

关键词:除险加固;方案;水土保持;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水库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水库的建设项目因此不断增加。因为各种原因,水库经常要进行除险加固的工程,但是此类工程容易造成周边环境水土流失情况,如何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成为了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某工程实例进行讨论分析。

1项目概况

某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防洪、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库集雨面积333km2,总库容1.624亿m3。

本次项目的工程投资是828.89万元,施工时间约有12个月,在2009年9月开始动工,2010年9月竣工。

2项目区概况

水库位于中游,所处流域属山丘区,地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暖湿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665mm,雨量年内分配不均,一般汛期(4—9月)的降雨量为全年的70%左右。

水库坝址区属火山岩组成的剥蚀丘陵地貌区,左、右岸山头标高分别为185.16m、170m,两岸地形不对称,河流宽约60m。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项目区土壤种类主要有:赤砂土、赤红壤、山地草甸土。常见的植被种类有:①乔木:马尾松、相思树、榕树等;②灌木:鹅掌柴、九节木、油甘等;③草木:芒箕、白芒草等;④竹类:石竹、毛竹等。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面蚀为主,侵蚀强度为轻度。

3项目区水土流失预测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和有关规范规定,本工程建设区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为25659m2(包括主体工程区14568m2,临时施工场地900m2,临时堆土场5366m2,堆弃渣场4825m2)。

本项目土方开采量约30572.7m3,石方开挖5624.2m3,回填土方16099.1m3,回填石方5624.2m3,余14473.6m3弃土集中堆放在弃料堆渣场。水土流失预测为施工期2009年9月—2010年9月(由于工程施工准备期较短,故计入施工期内)和自然恢复期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两个时段。采用经验公式法和类比法相结合进行计算分析,因工程施工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1028t。

工程施工期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时段,主体工程区、临时堆土场和堆弃渣场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部位,因此在主体工程区、临时堆土场区、堆弃渣场区各设1个监测点。采取定位监测与实地调查、巡查监测相结合的监测方法,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避免发生水土流失危害。

4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

某县民政府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所以本项目执行二级水土流失防治标准。通过对防治标准值按降雨量修正、土壤侵蚀强度修正及地形修正,确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值见表1。

表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防治指标

分区项目指标施工期设计水平年(为主体工程竣工验收的后一年)

土壤流失拦渣率扰动土地水土流失土壤流失拦渣率林草植被林草覆盖

控制比/%整治率/%控制比控制比/%回复率/%率/%

整个工程基准值0.59095850.7959530

调整率-0.200-2-0.30-2-2

目标值0.79095871.0959722

防治措施总体布局为:项目施工时进行回填土方收集,布设土方临时堆放“点”,采取拦挡防护措施;在挖方区施工时应先开挖截水沟,截流区域汇水,填方边坡采取护坡和护脚,以确保“线”上排水和坡面稳定性;在场区开挖裸露“面”进行土地整治,植草种树快速植被覆盖。形成点、线、面防治措施有机结合、相互作用综合防治体系,达到保护土壤、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環境、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

4.1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见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见图1。

4.2水土保持分区防治措施工程量

水土保持分区防治措施工程量主要包括4个:主体工程区、临时施工场地区、临时堆土场区和堆弃渣场区。

4.2.1主体工程区

右岸库首边坡防护:整平不稳定坡面,清除危石浮土后采用TBS镀锌网植草灌防护。①工程措施:整平坡面5780.3m2;②植物措施:TBS植草防护;挂网锚杆Φ14mm钢筋14.76t;14号机编镀锌铁丝网5780.3m2;300g/m2无纺布5780.3m2;喷播草籽5780.3m2。

溢流坝下游护坡加固:护坡土方开挖后,浇筑C20混凝土覆盖。①工程措施:表土剥离3219.3m3;C20混凝土浇筑:2404.52m3;②临时措施:编织袋装土围堰330m3,围堰顶宽2m,高度1.5m,上下游边坡均为1∶0.5。

防汛道路:路基宽度4.5m,路面宽度3.5m,厚度20cm。总长度2070m。①工程措施:表土剥离和浆砌石排水沟。表土剥离5986.8m3;M7.5浆砌石矩形排水沟底宽40cm,沟深50cm,共计67.99m3;②植物措施:路基边坡植草3721.1m2;③临时措施:临时沉沙池2座,位于排水沟下游出口处,施工完毕后及时回填。临时沉沙池为土质梯形断面1.0m×1.0m×2.0m(长×宽×深),边坡1∶0.5。沉沙池末端就近接入周边排水系统。

4.2.2临时施工场地区

施工场地临时占地为荒草地。①工程措施:场地平整面积900m2。②植物措施:覆土工程和撒播草籽绿化,草籽选用狗牙根草和马尼拉草。施工场地平整后覆土,为植被恢复创造条件,覆土厚度为30cm,共需覆土270m3;覆土后撒播草籽900m2。③临时措施:临时排水、沉沙工程。为防止施工临时设施周边积水影响施工,在施工场地周边布设临时排水沟,采用土质梯形断面,底宽40cm,深40cm,边坡1∶1,只开挖不衬砌,沟壁拍实,施工临时场地使用完毕后及时回填。共布设120m临时排水沟,并于下游出口处布设1座临时沉沙池,末端就近接入周边排水系统。

图1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4.2.3临时堆土场区

篇5:水库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1 工程及项目区概况

永安市溪源水库工程地处永安市洪田镇境内,是以灌溉为主,兼有供水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工程坝址以上流域面积 54. 1km2,正常蓄水位 428m,相应库容为 1 349 万 m3,校核洪水位( P = 0. 2%)430. 63m,相应总库容 1 510 万 m3,为多年调节水库。工程灌溉 897. 33hm2农田,灌溉年供水量 1 268 万 m3( P =90%) ,向西区水厂年供水量 1 153. 4 万 m3( P =95% ) ,生态年用水量 482. 5 万 m3.工程枢纽主要由拦河坝( 重力坝) 、引水系统、灌溉渠系及附属建筑物组成。重力坝最大坝高 77. 0m;引水隧洞长 11. 60km; 灌渠长 31. 44km; 附属建筑物包括管理房和上坝道路。工程征占地总面积91.69hm2,总投资 37 915. 26 万元,总工期为 4a.工程于 10 月 18 日正式开工。

项目区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兼有内陆与山区性气候特点。春季多阴雨,夏季雨量较集中,秋季多晴日,冬季较寒冷。多年平均降雨量 1 519mm,多年平均气温 19. 2℃,多年平均风速 1. 2m/s,全年平均无霜期 300d 左右,年日照小时数 1 761h.项目区地貌为中低山丘陵区,土壤有红壤、水稻土、紫色土。森林植被区系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

篇6:水库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作者:天天论文网 日期:2016-5-25 11:47:50 点击:0

1、引言上世纪八十年,为了解决天津市供水矛盾突出的问题,我国修建了第一个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滦入津工程。引滦入津工程将滦河上游来水经潘家口、大黑汀水库从河北省境内的黎河、沙河和天津市内的果河引入于桥水库调需,再沿州河、蓟运河南下进入输水明渠送入天津市内大型水厂经处理后进入千家万户。

多年来由于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流域经济发展,滦河来水水质不断受到污染,水中总氮、总磷浓度逐年上升,富营养化状态不断发展,库内的藻类密度持续增加、水草的繁殖量也逐年增大,每到夏季,在水库北岸浅水区和几个入库口的局部区域已发生一定程度的水华,大规模爆发水华的危险性很大,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引滦工程的正常输水,严重威胁城市供水安全[1]。对此,天津市全面开展引滦全线水源水质保护治理工程,决定修建引滦水源保护工程于桥水库入库河口湿地工程。

2、工程概况引滦水源保护工程于桥水库水源湿地工程布置于果河入库区域,占地面积为22.28km2。具体位于果河北侧五一渠以东和以西的区域、果河南侧以及水库滩地区域。在河口湿地西部区域的水库滩地处建设橡胶坝,对果河进行裁弯取直;河口湿地新建堤防长度约12.48km,复堤堤防长度约10.55km;新建湿地边界围堤11.82km,开挖截渗沟6.3km;新建一级进排水渠总长28.14km,二级分汇水渠总长37.65km;建设其他控制建筑物22 座,根据工程布置及既有鱼池等土地情况,在每个灌水区内设置格田,形成约200×700m 的处理单元,湿地系统内配置菹草、狐尾藻、微齿眼子菜和芦苇等水生植物来沉淀和处理水体污染,保护引滦水源水质。

3、水环境调查湿地区内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表层孔隙潜水,赋存于第四系土层中,接受于桥水库水、果河及支渠侧向补给,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补给以及其他区域性地下水侧向补给;地下水主要以渗流、径流和地表蒸发等形式排泄[2]。从果河大堤等位置测得其地下水位埋藏相对较浅(埋深3.50~5.50m 之间),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上下波动。由于每年秋末春初时于桥水库调水,会造成附近地下水位的明显升高,到调水结束后地下水位会明显下降。为了弄清楚湿地工程周边的地下水和地表水环境,需要进行详细的水环境调查。主要包括水环境水质调查,水化学特征调查及水环境腐蚀性调查等内容。

3.1 水质调查水源湿地工程的主要节点位置包括果河入库河口、五一渠输水渠道、可用鱼塘等部位。为此,在湿地工程的以上几个主要部位以及土壤基质进行了水质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3.1.1 于桥水库及果河入库河口水质情况根据于桥水库管理处的监测资料,于桥水库常规水质指标基本满足地面水III类标准,但在TN 参评的条件下(Ⅲ、Ⅴ类标准分别为1.0 和2.0mg/l),水库总体水质状况劣于V 类[3]。入库果河的水质相对要差一些,除TN 外,硝酸盐、TP、磷酸盐浓度都较水库要高一些,其中总磷已达Ⅳ类,具体水质见下表。

五一渠水质根据对五一渠水质的监测显示区内主要污染指标为TP、TN,其浓度处于劣Ⅴ类,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常规指标处于Ⅱ类,铜、锌、铅、镉、砷、汞等重金属处于Ⅰ类,整体上水质劣Ⅴ类,具体水质见下表。3.1.3 养鱼池水质根据监测资料,各鱼池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等常规指标处于Ⅱ~Ⅳ类,铜、锌、铅、镉、砷、汞等重金属处于Ⅰ类,总氮、总磷营养盐指标处于劣Ⅴ类,其水体水质基本处于劣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TP、TN 因子。具体水质见下表。

土壤底质状况对湿地区域土壤和养鱼池底泥进行了试验分析,湿地区域土壤主要呈褐黄色,局部为黑灰色;养鱼池底泥一般为黑灰色,而下层原状土为褐黄~黄褐色,水底有厚约10~20cm 的淤泥。通过取样分析,河口湿地土壤和鱼池底泥中的重金属指标,达到土壤二级标准的要求,其底泥可用于农田、菜地、果园、以及林草地,且不会对植物和环境造成危害和污染,但其营养物质含量高于于桥水库基底水平。

结果见下表。3.2 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腐蚀性调查为了进行湿地工程内水化学特征,采用重点布置、区域覆盖的方法于2013 年11 月~2015 年9 月共采取了24 组地下水和地表水水样进行了水质简分析(水质简分析成果表略)。调查结果如下:

3.2.1 地下水湿地区域内地下水总硬度为9.67~31.96H゜,有八组超过25.2H゜,极硬水,局部为硬水;地下水总矿化度在0.24~0.75g/L 之间,其中三组大于1 g/L,一组大于3g/l,总体为淡水,局部呈微咸水或咸水;PH 值在6.60~7.39 之间,为中性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钙钾钠型水、重碳酸硫酸钙镁型水、重碳酸钙钾钠型水、重碳酸硫酸钙钾钠型水、重碳酸钙型水、重碳酸钙镁型水、重碳酸钾钠型水、重碳酸硫酸钾钠型水、硫酸镁钙钾钠型水、硫酸镁钙型水、硫酸重碳酸镁型水、硫酸钙钾钠型水、硫酸重碳酸钙钾钠型水。

3.2.2 地表水湿地区域内河水总硬度为13.31~22.83H゜,为微硬水~硬水;总矿化度在0.35~0.68g/L 之间,为淡水;PH 值在6.99~9.09 之间,为弱碱性,局部碱性水。

水化学类型主要为,硫酸重碳酸钙型水、重碳酸硫酸钙镁型水、硫酸重碳酸钙钾钠镁型水[4]。3.2.3 水环境腐蚀性为判定环境水的腐蚀特性,共采取19 组水样进行水质简分析,结果见表3.2-1。由水质分析结论可知,区内环境水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局部具有中等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干湿交替作用环境下为弱腐蚀性~中等腐蚀性;对混凝土大多数表示无腐蚀性,仅在北库局部有碳酸型弱腐蚀性,在南库有硫酸盐型强腐蚀性[5]。

4调查结论与分析4.1 水质调查分析于桥水库湿地区域内总体水质已达到劣Ⅴ类水质,主要污染物指标为TP、TN因子。其中硝酸盐、磷酸盐在果河入库河口位置都高于水库含量,总磷已达Ⅳ类;五一渠水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常规指标处于Ⅱ类,铜、锌、铅、镉、砷、汞等重金属处于Ⅰ类;养鱼池内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等常规指标处于Ⅱ~Ⅳ类,铜、锌、铅、镉、砷、汞等重金属处于Ⅰ类;湿地土壤和鱼池底泥中的重金属指标,符合土壤二级标准[6],但其营养物质含量高于水库基底水平。从以上结论来看,于桥水库上游和果河来水的水质已经达到劣Ⅴ类水质,而且其中主要的硝酸盐、硫酸盐、氮、磷、钾以及其他重金属的含量已经达到很高的污染级别,甚至其中的营养物含量已经影响到周边土壤泥质。如果任来水继续进入水库,水库整体的水质会发生严重的变质,同时水库周边以及库底泥质也会慢慢沉淀和富集这些污染源,当这种污染物富集到一定程度时,整个于桥水库巨大的生态系统和水质都将发生重大的改变,而且,治理难度极大。到时,于桥水库将彻底失去引用水源的功能,这将严重威胁天津市的引水安全和天津市民的生命财产。所以必须从现在开始对水库来水进行卓有成效的治理。

4.2 水化学特征和水环境腐蚀性调查分析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来看湿地周边环境地下水为硬水,局部地域为极硬水,矿化程度总体为淡水,局部呈微咸水或咸水;酸碱度为中性。湿地区域内环境地表水总硬度为微硬水~硬水;总矿化度淡水;酸碱度为弱碱性,局部碱性水。水化学特征复杂多样,特征值明显,地下水几乎涵盖了大多数的水化学类型,地表水主要为硫酸重碳酸钙型水、重碳酸硫酸钙镁型水、硫酸重碳酸钙钾钠镁型水。从腐蚀性角度来看区内环境水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局部具有中等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干湿交替作用环境下为弱腐蚀性~中等腐蚀性;对混凝土大多数表示无腐蚀性,仅在北库局部有碳酸型弱腐蚀性,在南库有硫酸盐型强腐蚀性[5]。

这些结果反映出湿地区域内地下水的硬度和矿化度都略高于地表水,水中矿化度会受到降水和季节蒸发发生较大的变化,但地下水的矿化程度会保持稳定,这种情况反映出区内的矿化物已经在周边土壤基质中富集,这种富集在一种程度上是一种预警,这种无害的矿化富集警示了同类的有害物(有机质、重金属、氮磷等富营养物)也在区内水体和土壤基质中富集。而且,这种水化学性质会对湿地区域内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人类的各种建筑物产生一定的腐蚀性影响,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5治理思路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基本明确区内水质污染严重,主要为滦河上游经果河进入于桥水库,来水污染程度远大于水库本身蓄水。所以,治理的思路应该为:主要治理上游来水,同时辅助治理水库周边生态环境。

对于治理上游来水应以治理滦河上游的工农业生产和污染企业排放为主,同时实施入库河口湿地工程,对于来水进行沉淀过滤,再靠水生植物和微生物菌群降低富营养化程度和重金属含量,后经过水厂净化处理后使用。

对于水库周边生态环境治理应该把握现有污染要治理,对于基质土壤受到较大污染的应该清淤;同时,杜绝新的污染源产生和排放。

这里重点阐述水源湿地工程的治理思路。由于于桥水库的主要污染负荷通过果河流入库区,而在果河入库区域存在大面积的废弃鱼池或者待拆除的鱼池,河滩地面积也较大,有一定数量、适宜的土地布置湿地。同时,可以利用河道弯曲和宽阔的地段作为沉淀区域,使来水中的悬浮物沉淀下来,并去除一部分磷营养盐;进入湿地处理系统后,先进入地势较高的挺水植物区,进行有机氮消解的氨化反应和后续的硝化反应及植物的吸收。同时颗粒磷进行沉淀分解,溶解性磷被植物或被聚磷菌吸收;根据地势高低,另一部分水进入深1~2m 的浮叶、沉水混合植物区进行沉淀和硝化反硝化反应[1]。两部分出水都进入混合区进行调节,调节后水体进入较深的沉水植物区,继续以植物吸收的方式去除氮、磷营养盐,并在水深大于4m 的缺氧区发生的反硝化作用去除氮营养盐,最终进入于桥水库,达到保护和涵养水源的目的。结语引滦入津水源保护工程目前已经开始全面实施,水源湿地工程是水源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上游来水入库之前的最后一道防线,它的实施和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引滦工程能否在未来继续扮演为天津市供水的重要角色,同时也是老一辈引滦人的重要期望和热切的盼望。本文通过对水源湿地工程周边的水环境调查分析,得出水源湿地周边水环境的受到严重污染,同时区域内部分土壤基质也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的结论[6]。通过分析污染的来源提出了治理污染的思路,重点阐述了水源湿地工程的构建思路,把环境治理和水环境治理以及水质优化提升结合在一起,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引滦水源保护工程的需要。目前,通过建立湿地系统来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的大面积工程在国内还比较少见,希望本文能为今后同类工程的建设和实施提供可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篇7:巴木墩水库施工质量专项整治方案

施工质量专项整治方案

新疆兵团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哈密十三师巴木墩水库工程项目部

2014年6月

0 巴木墩水库施工质量专项整治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巴木墩水库工程位于哈密盆地东北部、天山山脉喀尔里克支脉南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以下简称农十三师)红星四场境内的巴木墩河中下游段的“V”型河谷两岸,总体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高程1000~1700m。巴木墩水库位于巴木墩渠首上游1.2km。南距十三师红星四场33km,距哈密市68km,库区下游25km处有G30连霍高速公路通过。坝址地理位置:东经94°10′10″,北纬42°52′37″。

巴木墩水库枢纽工程由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及引水建筑物组成。水库总库容906万m3,死库容60万m3,兴利库容733万m3,水库死水位1481m,正常蓄水位1543m,设计洪水位1545.08m,校核洪水位1546.48m。工程规模为Ⅳ等小(1)型工程,大坝为3级,泄洪系统、灌溉供水建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

巴木墩水库坝型采用碾压沥青砼心墙坝,坝顶宽度为10m,坝顶长306m,坝顶高程1547.0m,防浪墙顶高程为1548.20m,最大坝高128.10m,上游围堰与坝体结合,堰顶高程1474.0m,围堰顶宽5.0m,围堰上游边坡1:2.0,下游边坡为1:2.0。坝体高程1474.0m以上坝坡取为1:2.25,采用现浇C30W6F300砼护坡,厚0.20m。混凝土采用42.5R水泥,二级配,分块尺寸3m×3m,结构缝宽2cm,采用2cm厚高压闭孔板嵌缝。心墙上游堆石区为含水区,在水库运行过程中,考虑库内水位下降,为减缓坝体内水无法及时排出而产生扬压力对护坡砼的顶托破坏,在护坡上设置排水孔(每块板上布置4孔,孔径Φ100),同时在排水孔处砼护坡下设无纺布,以防止把坝体内细颗粒带出,造成坝体渗透破坏。

下游马道间坝坡为1:1.8,采用C20砼格栅内填30cm厚干砌卵石护坡,砼格栅厚0.3m。下游坡设之字形上坝公路,路宽5m,纵坡i=9%,共设4级上坝道路,路面表层沥青砼厚5cm,其下设20cm厚级配碎石垫层。最大断面下游综合坡度约1:2.01。坝基采用帷幕灌浆和固结灌浆基础处理。

溢洪道与大坝左坝头相邻,为岸边开敞式无闸侧槽溢洪道,轴线成一条直线,溢洪道全长471.22m,设计泄流能力484m3/s。

导流洞、灌溉供水洞二洞合一,也布置在左岸,导流洞后段为灌溉供水洞的一部分,灌溉供水洞采用龙抬头形式。导流洞全长621.18m,设计最大下泄流量为99.72m3/s。灌溉供水洞全长563.48m,设计灌溉引水流量为3.5m3/s。

二、编制依据

(1)《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 47—1994)(2)《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施工技术规范》(SL 377—2007);(3)《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 62—1994);(4)《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 5083—2004)。(5)《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 31—2003);(6)《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 5169—2002)。

(7)《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 225—1998);(8)《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363—2006);(9)《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 5129—2001)。(10)《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SL 49—1994);(11)《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SL 32—1992);

(12)《水工建筑物抗冲磨防空蚀混凝土技术规范》(DL/T 5207—2005);(13)《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 5169—2002);(14)《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 5110—2000);(1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1995);

(16)《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L 432—2008);(17)《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SL 105—2007);

三、质量目标及方法

根据巴木墩水库工程招标文件要求的本工程施工质量目标,本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70%为施工质量控制的总目标,一切工作紧紧围绕这个总目标展开实施。

为了完成这一总目标,项目部制定、完善了“项目部各部门质量管理职责”和“施工作业队、班组、作业人员质量职责”,并对在建的施工项目进行了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实行奖罚。技术员刘广华和张恒负责黄水木施工队的施工,主 抓导流洞、泄洪冲砂洞和灌溉洞的开挖施工,主管领导郁新疆;技术员雒山涛和马玉贵负责溢洪道高边坡开挖和溢洪道开挖施工,主管领导尚建新;技术员石磊三和邓波负责L7-

1、L6-1临时道路的修建、左右坝肩灌浆平洞及沥青心墙砼基座开挖施工,主管领导王全瑞。

为了按时完成截流节点工期——2015年10月20日大坝截流的目标,2014年5月29日晚,项目部召集黄水木、王选全和苏向阳三个施工作业班组,下达施工作业完成目标,制定奖罚措施,深挖施工班组潜力,要求各施工作业班组增加人员和设备,按项目部制定的工期节点,加班、加点施工,实行重奖重罚。

在施工过程中,由施工技术员现场指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杜绝施工质量事件的发生。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项目部制定了与工程施工相关的一系列制度,如施工质量实行开工前检查制度、岗位培训制度、仪器设备检测标定制度、测量数据复核制度、施工图现场复核制度、施工工艺试验制度、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标准引路、样板先行制度及施工质量“三检”制度、关键工序旁站跟踪检查制度、工程质量验工检查制度、质量缺陷处理制度和隐蔽工程验收制度等,同时,为保证施工质量,严格实行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不合格材料禁绝入场,已经进场的材料清除出场,从源头上保证施工材料必须合格。

四、质量专项治理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工程质量问题(通病),由于量大面广,对水工建筑工程质量危害很大,是完成工程质量目标的主要障碍。这些质量通病,有的缩短了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有的直接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有的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为加大防治水利水电工程质量通病的力度,进一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针对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经常发生的质量通病问题,根据国家的有关技术规范、标准,结合我公司多年来的施工经验及本工程必须达到的工程质量目标要求,特编制以下工程质量专项治理方案。

五、主要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1、防治防止建基面岩体破坏的技术措施

(1)建基面以上岩体开挖,应采用梯段爆破和预裂、光面爆破技术进行开挖。建筑物建基面采用水平预裂、光面爆破或预留保护层的开挖方法,避免破坏建基面岩石。(2)对基础岩体1.5m保护层以上部分,采用梯段爆破,炮孔不得穿入距建基面1.5m的保护层范围,炮孔装药直径不大于32mm。

(3)对建基面上1.5m以内的垂直保护层,采用手风钻钻孔,人工装药,火花起爆,炮孔不得穿入距建基面0.5m的范围,炮孔装药直径为不大于32mm,采用单孔起爆方法。

(4)最后一层炮孔不得穿过建基面,装药直径和起爆方法同第二层。对于软弱、破碎岩基,最后一层留足20cm厚的人工橇挖层,即采用破碎锤、风镐清除或人工撬挖。

(5)易风化或遇水易崩解的泥岩、页岩基础面,应控制地表水,对极易风化和崩解的岩层应及时采用喷射砼,或用与上部结构强度等级相同的砼封闭建基面。

(6)开挖作业中,施工人员应认真执行开挖作业程序。保护层分层剥离开挖时,对孔口高程应逐一进行测量和标记,计算设计孔深,施钻和验收时严格检查,发现钻孔超深应及时纠正和回填。

(7)不良地质条件下,采用特殊处理措施。设计开挖边线采用预裂爆破,减少爆破对周边围岩的震动。

(8)认真编制坑槽开挖的施工措施,采用合理的施工机械,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开挖施工。

2、洞室开挖超、欠挖,残孔率低的防治措施

(1)爆破前做好生产性爆破试验,验证爆破设计参数进行调;根据围岩变化情况及实际爆破效果及时调整爆破参数。

(2)对围岩条件较差,洞室轴线与岩层层面、断层破碎带夹角较小、易发生局部塌落、掉块的洞段,应及时进行喷锚支护。

(3)认真执行开挖作业程序,加强管理和质量控制。每一开挖进尺均由现场技术员测量控制洞室开挖轮廓线,并负责炮眼位置确定。

(4)不良地质地段,采用超前锚杆或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等措施进行开挖,并加强洞身支护工作。

3、锚杆支护不满足规范要求的防治措施

(1)锚杆安装前应检查钻孔深度,钻孔深应达到设计深度要求,且不超过 设计孔深10cm。孔深小于设计值时,补钻至设计孔深。

(2)遇有塌孔时,应重新扫孔或改用自进式锚杆。

(3)按设计要求用仪器确定锚杆孔位,并做出标记,孔位误差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4)准确确定孔向,锚杆孔轴方向应垂直于开挖面。采用“先注浆后安装锚杆”的程序施工,钻头直径应≥40mm且大于锚杆直径2cm以上。

(5)编制锚杆注浆施工作业指导,规定注浆密实度检测频次。(6)对于缺陷锚杆,必须进行返工重装,或在旁边补孔重做。

(7)采用先注浆后插管工艺时,应将注浆管插到孔底,预留5~10cm后开始注浆,边注浆边缓慢拔出注浆管;采用先插锚杆后注浆的工艺时,应按照技术要求布置注浆管和排气管,均匀注浆;必要时,拱顶可采用自锁式锚杆或采用先填塞水泥药卷,再插杆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4、喷射砼厚度不够、强度不稳定防治的技术措施(1)埋设厚度标桩,即使按规范要求进行厚度检查。

(2)喷射作业分段、分片自下而上沿螺旋轨迹施喷,喷射砼应覆盖钢筋网。(3)做好配合比试验,确定参数,保证施工配合比稳定。

(4)对施工操作人员应做好现场施工技术交底,明确操作方法和要点。(5)做好施工各个环节资源配置,保证施工作业连续,混合料随拌随用。

5、格栅或钢拱架未与锚杆焊接、垂直度超标、连接筋焊接不牢的防治措施(1)拱架安装完成后,应及时检查拱架垂直度及拱架平面尺寸,合格后,立即与系统锚杆焊接。

(2)拱架安装后应校正垂直度并进行检查和复核,不符合规范要求时,应调整垂直度或补焊横向连接筋。

(3)加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与检查。(4)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6、防止土工膜损伤的防治措施

(1)使用合格的土工膜并按规范要求包装、运输与储存。

(2)在土工膜的两侧设置砂卵砾石砂垫层,防止破坏土工膜。铺设垫层前,应将基础表面洒水压实,修整平顺,并清除杂物。(3)土工膜铺设前应进行试铺,宜从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先铺填端部后中部,端部必须精心铺设并锚固,松紧适度。

(4)制定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应包括柔性吊装、采用的运输机械、工具,工作人员应穿软底鞋,禁止携带火种等。施工作业中严格执行,加强管理,并设专人检查。

7、土工膜拼接或修补质量差、渗水的防治措施(1)尽量不采用粘结的方法拼接土工膜。

(2)采用双道缝焊接法拼接,对全部焊缝进行现场检测。焊接前将焊缝处土工膜擦拭干净,不得有灰尘和潮湿现象存在。

(3)拼接前先处理好地基,宜在干燥的气候条件进行拼接,拼接后目测有无疏漏接缝、烫伤、褶皱,然后借助仪器检测。铺设时应留有足够的余幅。

(4)使用合格的土工膜并按规范要求包装、运输与储存。

(5)委托生产厂家专人焊接,不具备条件时,施焊人员应经厂家培训,并持证上岗。

8、砼麻面防治的技术措施

(1)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2)浇筑砼前,模板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要均匀,并防止漏刷。

(3)模板拼缝应严密,如有缝隙,应用油毡纸、塑料条、纤维板或腻子堵严。

(4)砼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砼均应振捣至排除气泡、表面无明显下沉为止。

(5)拆模不应过早。

9、砼露筋防治的技术措施

(1)浇筑砼前,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2)钢筋密集时,应调整砼级配,选取用适当粒径的石子,石子最大颗粒尽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尽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截面较小钢筋较密的部位,宜用细砾砼浇筑。(3)砼应保证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

(4)浇筑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下料,以防止离析。(5)模板应认真堵好缝隙,防止漏浆,并涂刷隔离剂。

(6)砼振捣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直径较小的振动棒进行振捣;保护层处砼要仔细振捣密实,同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踏或脱扣等应及时调直纠正。

(7)砼浇筑过程中,必须有模板工和钢筋工在旁检查模板的稳定性及钢筋的位置准确。

(8)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压结果正确掌握,防止过早拆模,损坏棱角。

10、砼蜂窝麻面的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砼配合比,加强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2)砼应拌合均匀,其搅拌延续时间符合要求,坍落度应适宜。(3)砼下料高度如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

(4)砼浇筑宜采用带浆下料法或赶浆捣固法。捣实砼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25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良好结合,振捣棒应插入下层砼5cm;平板振捣器在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3-5cm。

(5)砼每点的振捣时间,根据砼的坍落度和振捣有效作用半径确定。合适的振捣时间一般是:当振捣到砼不再显著下沉、出现气泡和砼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密实即可。

(6)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筑砼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模板、支架、拼缝等情况,发现模板变形、走动或漏浆,应及时修复。

11、砼空洞的防治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砾砼浇筑,使砼易于充满模板,并仔细振捣密实。

(2)预留孔洞、预埋铁件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浇筑应侧面加开浇灌口下料;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继续往上浇筑,防止出现孔洞。

(3)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防止漏振。插入式振捣器应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砼表面垂直或成40º-50º角斜向振捣。插点应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 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使用半径的1.25倍。一般振捣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cm。振动器操作时应快插慢拔。

(4)砂、石骨料及砼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应及时清除干净。(5)控制好下料高度。砼自由倾落高度不应大于2m(浇筑砼板时为1.0m),大于2m时应采用串筒或溜槽下料,以保证砼浇筑时骨料不产生离析。

(6)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

新疆兵团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哈密十三师巴木墩水库工程项目部

篇8:三峡水库消落区治理施工技术探究

水库消落区又称消落带或涨落区, 它是指水库季节性水位涨落而使库区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区域[1]。三峡水库按照防洪限制水位145 m至正常蓄水位175 m的运行方案, 形成了落差30 m、面积348.93 km2的消落区[2]。科学合理的治理三峡水库消落区, 不仅能够改善库区的生态环境、保障库岸的稳定及减少水土流失, 还是库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

万州地处重庆东部, 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 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长江在万州区流经的长度约75 km, 并且有苎溪河、龙宝河、五桥河等多条支流, 库岸长度大, 类型广[4]。万州库区面积占三峡库区的1/5, 占重庆库区的1/4, 动态移民达26.3万。明镜滩消落区综合整治工程位于万州城区腹心位置, 面积约20 hm2。它东临长江, 西以北滨大道为界, 南起印盒石大桥, 北至万棉厂高架桥, 地跨龙宝和高笋塘两个组团, 消落区周边规划以金融、商贸、居住、公共设施等为主。

2 消落区治理施工技术

2.1 场地清理与土方开挖

2.1.1 场地清理

在填筑施工前, 应按设计要求对消落带进行清理。场地清理时, 应将填筑基层的表层腐殖土、杂草、树木、树根、垃圾、废渣、堡坎及沙堆等清除干净, 清基深度一般为50 cm。对于树坑及其他坑穴, 应填平并夯实。清理作业的施工方法主要有前切法、后切法、联机作业法、接力法等。

2.1.2 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的范围主要包括岸坡的削坡、清基、挡土墙基础开挖以及土料开采等, 采用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开挖。对开采量大且集中的部位, 用1.5~2.0 m3挖掘机或2.0~3.0 m3装载机挖装, 10~20 t自卸汽车装运。开挖规模小的部位, 以人工挖掘和小型翻斗车, 辅以人工搬运。

土方开挖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规定进行施工, 任何部位不得存在欠挖现象。开挖时应采用自上而下方式分段进行, 严禁自下而上施工。满足填筑要求的开挖料应就近堆存, 弃料运至指定的弃料场。

2.2 填筑施工的质量控制

2.2.1 料物填铺作业

(1) 砂砾石料不得含有草皮、树根、腐殖土等有机质, 控制其含泥量小于5%, 砂砾石的内摩擦角不小于32°, 其强度不小于15 MPa, 最大粒径≤15 cm, 粒径小于0.1 mm的含量不大于15%。严禁粉细砂倾填。

(2) 棱体石料的石质应坚硬、微新、遇水不易破碎或水解, 湿抗压强度大于30 MPa, 软化系数大于0.7, 密度不小于2.65 t/m3, 严禁使用薄片、条状、尖角等形状的块石。抛填石料不能使用风化石、泥岩等。抛石棱体达到预定断面, 并经沉降初步稳定后, 应按设计轮廓将抛石体整理成型, 不平整部分采用片石充填。抛石平台上做1 m的级配碎石反滤层。级配碎石孔隙率为15%~20%, 最大粒径不大于37.5 mm, 小于0.074 mm颗粒含量小于3%, 小于0.3 cm颗粒含量小于10%。

(3) 在实际施工中, 应分层填筑, 并根据压实机具和碾压实验确定满足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的最大松铺厚度、压实遍数及最大颗粒粒径等。

(4) 填筑应从最低一级台阶填起, 逐台向上填筑并分层压实。若几个作业段施工, 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 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 若两个地段同时填筑, 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 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 m。

(5) 采用汽车卸料时, 卸料高度不宜过大, 一般要求不大于2~3 m, 以防止大小粒径分离和发生架空现象。

(6) 对于水平层脱开、垂直裂缝、龟裂、松土层或剪力破坏等现象, 应予以挖除重新填土压实;对于漏压、虚土层和架空现象, 应及时处理。

(7) 砂砾料、堆石纵横向结合部位, 宜采用台阶收坡法, 每层台阶宽度不小于2.0 m。

2.2.2 料物碾压作业

(1) 在碾压作业施工前, 应先做碾压试验, 系统研究堆石性质、级配、施工机械、铺填厚度、碾压遍数及加水量等对压实效果的影响, 从而确定科学合理的碾压参数, 保证工程质量。

(2) 碾压作业时, 应按照先碾压边缘后碾压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的操作方法进行。对于振动碾碾压不到的部位, 使用小型压实机械夯实, 做到碾压均匀, 避免漏压、死角。

(3) 回填分层碾压后, 砂砾石料其压实度不小于96%或相对密度不小于0.75或干密度大于21 kN/m3, 堆石的孔隙率应控制在25%以内。

(4) 涉水或水下部分的沙砾料、堆石应分层满夯, 夯击遍数不少于八夯, 并分两遍夯打。分段压实的搭接长度不小于2 m。

(5) 场平采用素土或建筑弃渣进行分层碾压回填时, 压实度不小于93%。

(6) 每层铺填碾压后, 应及时对填筑厚度、平整度及压实密度等指标进行检测。下层检验合格后, 方可进行上一层回填填筑。

2.3 C15块石混凝土挡墙施工质量控制

(1) 块石材质无裂纹及夹层, 吸水饱和状态下极限抗压强度不低于40 MPa, 且在使用前需用清水冲洗干净。墙后填料为透水性较好的卵砾石或石渣料, 内摩擦角大于32°。

(2) 块石应竖向均匀分布在新浇筑的流态混凝土上, 预留出露的一半与次层混凝土结合。石块填充厚度不小于15 cm, 且填充量不小于混凝土体积的15%。

(3) 施工前要做好地面排水, 保持基坑干燥, 岩石基坑应使基础砌体紧靠基坑侧壁, 使砌体与岩层结为整体。墙身浇出地面后, 基坑须及时回填夯实, 并作成不小于5%的向外流水坡, 以免积水下渗, 影响墙身稳定。当墙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 应立即进行回填并分层夯实。

(4) 为排除墙后积水, 须设置泄水孔, 泄水孔上下左右交错设置, 最下一排泄水孔的出水口应高出地面30 cm。

2.4 护坡施工质量控制

2.4.1 材料要求

条石材料为质地坚硬、新鲜、完整、色泽均匀的毛条石, 强度等级不小于MU40。浆砌块石石料采用新鲜、坚硬、无风华剥落和裂纹及结构缺陷的砂岩, 强度等级不小于MU40;块石平均粒径0.3 m, 长边大于0.3 m的应占75%以上, 不允许使用薄片状石料。垫层料选用天然沙砾料, 含泥量不大于5%, 含砂量15%, 不均匀系数d60/d10≤8, 粒径0.5~2 cm。土工布滤层采用无纺土工布, 单位面积质量为200 g/m2。

2.4.2 土工布铺设及垫层料填筑

(1) 不得使用有扯裂、蠕变、老化的土工布, 当发现土工布有损, 应立即修补或更换。

(2) 土工布铺设应与土面密贴, 不留空隙, 做到力求平顺, 松紧适度, 不得绷拉过紧。相邻土工布拼接时, 一般可用搭接, 搭接宽度取50 cm。

(3) 坡面铺设时一般应自下而上进行, 坡顶、坡脚应按设计图纸要求固定, 防止滑动。土工布铺设完成后, 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日光直射。

(4) 土工布铺设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砂砾石垫层的施工。垫层料填筑的位置、尺寸、级配、粒径大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填筑施工时应自下而上分层分段铺填, 铺填厚度允许误差+3 cm。

2.4.3 砌体施工

(1) 砌筑前应将砌体表面泥土清洗干净并润湿, 砌筑施工时应做到平、稳、紧、满。

(2) 所有砌体均应铺砌在50~80 mm新拌砂浆垫层上。砂浆凝固前, 所有缝应满浆, 且砌体须固定就位。

(3) 砌体的结构尺寸和位置,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m范围内的表面偏差不得大于30 mm;平缝的砌缝宽度为15~20 mm、竖缝的砌缝宽度为20~30 mm。

(4) 当砌体松动或砌缝开裂时, 应将砌体提起, 在垫层砂浆与砌缝砂浆清扫干净后, 方可将砌体重铺砌在新砂浆上。

(5) 砂浆凝固前, 外露缝应勾好, 勾缝深度不小于20 mm。砌体勾缝或灌浆完成后, 应在7~14 d加强养生。

2.5 监测设施布置

2.5.1 布设目的

监测设施的布设, 能够对消落区整治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 确保施工安全。同时在对监测数据进行反馈分析的基础上, 不断优化施工方案, 进而指导施工。

2.5.2 布设原则

(1) 在布设监测设施时, 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监测设施和监测资料, 使监测系统系统化、立体化。

(2) 结合工程特点, 因地制宜, 突出重点, 兼顾一般, 选取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部位布设, 在满足投资的情况下, 较全面的工程的运行情况。

(3) 监测设施应以变形、位移为主, 辅以其他监测设施。

2.5.3 监测设施布设

结合明镜滩消落区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 为保证工程安全, 采取变形、位移监测为主, 辅以巡视检查。变形监测采用地表变形或位移监测, 即观测平面和垂直方向的位移量, 并因地制宜的采用简易监测方法和精密观测方法。根据施工进度, 合理安排监测设施的埋设时间, 并在适当位置明显标识监测设施的编号。同时应定期对监测设施进行必要维修和保养, 确保监测设施稳定运行和监测数据的真实性。

摘要:三峡水库建成后, 库区形成了巨大的消落区。长期以来, 消落区治理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与热点。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消落区治理方案, 关系着库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土流失的治理、库岸的稳定及库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重庆市万州区明镜滩消落区治理工程实例, 系统介绍了消落区治理的施工技术, 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三峡水库,消落区,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刁承泰, 黄京鸿.三峡水库水位涨落带土地资源的初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9, 8 (1) :75-80.

[2]袁兴中, 熊森.水位变动下的消落带湿地生态工程-以三峡水库白夹溪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29 (3) :24-26.

[3]徐诗童, 李松.三峡库区重庆市忠县石宝寨消落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思路[J].三峡环境与生态, 2011, 33 (4) :55-58.

上一篇:一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发言稿下一篇:自主探究愉快合作的语文教学反思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