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第一单元习作

2024-06-28

四年级上第一单元习作(精选6篇)

篇1:四年级上第一单元习作

第一单元检测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检测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个方向及根据这些方向描述简单路线的知识的掌握情况。本次检测从学生成绩看,不够理想,90分以上的高分学生不多,两个班满分的只有1人,不及格的还有2人。

二、错题分析

1、生活常识掌握不多。如:北风吹来,国旗向()方向飘去。再如:早晨,我们面向太阳时,你的影子在你的()方向。

2、少数学生对于物体位置的相对性还没有理解。如:西与()相对,东南与()相对。再如:图书馆在学校的东边,学校在图书馆的()边;电视台在电影院的西南方,电影院在电视台的()方。

3、学生读图的能力不强。如:本次检测有一题上让学生在图中标出聪聪家的位置,多数学生在没有读懂图意的情况下就乱标记号。

三、措施

本次检测也让我发现了自己在这一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后面的教学中,我不仅要继续查漏补缺加强个别学生的辅导,不能让他们越掉越远;课堂上还要加强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应用结合起来的教学,帮助学生多了解与数学有关的生活常识;同时还要研究分层作业的设计,不断拓展学生思维。

篇2:四年级上第一单元习作

主备:郑兰香

参备:林晓虹 董秀英 林新娟 蔡恭凡 邢世健

1 观潮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

2、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3、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塘江大潮的壮观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教学用具:钱塘江大潮的录像片。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言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去浙江杭州湾钱塘江口看一看那 里壮丽、奇特的涌潮,好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读后释题

课题《观潮》的“观”什么意思?“潮”指什么地方的潮水?

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教师检查、指导。

①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亭、屹、罩、昂、盼、崩、镇、若、逐、颤、余、吼、恢、涨”的读音,并组词语。字音难点: “镇、罩、若、逐、颤、涨”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②理解词义:

水天相接、天下奇观、横卧、横贯、浩浩荡荡、山崩地裂、人声鼎沸、若隐若现、漫天卷地、风号浪吼、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

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分段。

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 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四)布置作业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后面第1、2两个问题。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导言

今天上《观潮》的第二节课,在上节课我们分了段,列举了提纲,哪位同学能上来板书?

二、讲读课文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课文。

2.教师讲解: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所以吸引了许多人来这里观潮,这个“观”是什么意思?(看)看什么?(潮来时的景象)

三、讲课课文第二段

1.观潮这部分分几层?每层都写了什么?

2.讲读第一层

(1)自由读课文。思考:江面上是什么样的?人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2)学生议答。(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①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②作者写“江面越往东越宽”是什么意思?(这涉及到“潮汐”的形成问题,可作如下点拨:潮从哪个方向来?从书中找出句子来说明。(从“大家昂首东望”“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看出潮从东边来。)潮从东边来,江面越往东越宽,那越往西呢?(越往西越窄)潮水越往西,就会产生什么现象?(潮水越往西越急)。

③出示钱塘江口地形图,补充钱塘江大潮形成的有关知识:钱塘江口是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水底还有一道人们看不见的“沙坎”,迫使潮水上升,因此潮波传来,受到很大的约束,这是地理因素。另外是引力的因素,八月十八,太阳、地球、月亮三球的引力对涨潮影响最大。再有是八月中旬这段时间海面上常常刮东南风,所以潮波来势特别猛烈。

④人们的心情怎样?急到什么程度?(昂首东望,学生可做一做动作。)

3.讲读第二层

(1)放潮来时的录像片。思考:潮来时,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2)默读第二层,边读边画出描写潮水样子和声音的词语。

(3)学生自由发言。

(4)提问:大潮是从哪个方向来的?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具体写潮水到来时的样子和声音的?(由远至近)你能把潮来时声形有条理地说一说吗?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写远处的声音。“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是此时此刻的景象。

过了一会儿,声音“越来越大”,“冻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这是描写稍近时潮水的声音和样子。“移动”、“拉长”、“变粗”便很快出现了横贯江面的情况。

一瞬间,“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是再近前时潮声的样子。

大海来到近前时,那样子“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动得颤动起来”潮水越来越近,潮水越来越大,潮头越来越高,潮势越来越猛。)

(6)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

作者用一条线、白色的城墙、白色战马来比喻由远到近的浪 潮的不同样子,说明潮大、雄伟。水来时是直立而行的,像白色城墙,气势雄伟,声势浩大。板书:浪罕见,声巨大。

(7)谈话:如果你就在这观潮的人群中,当你听到像闷雷的隆隆响声,看到一条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你的心情怎样?会说什么?会怎样做?

(8)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层。

4.讲读课文第三层。

(1)自由读课文。思考:潮来之时,声势浩大,潮过之后呢?

(2)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3)停息后是什么景象?说明什么?(潮水大。)

5.练习读第二段。

第三课时

一、导言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怎样观察表达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 怎样表达的?

2.提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表达的?

(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观看“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的经过。课文采用先总述后分述的表达方法。先总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接着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时”、“潮过之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运用恰当的比喻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大潮的瞬息变化和雄伟气势。)

3.思考:全文贯穿着一个什么字来写的?(奇)奇在什么地方?(钱塘江大潮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来时声巨大,浪罕见,水位高。)什么是“天下奇观”?(天下少有的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4.小结:从课文有条理地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大潮的发展变化的顺序,有次序、有重点观察的。我们要认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顺序确定观察次序,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顺序有重点地叙述,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重点突出,条理分明。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读同学看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录像片,使学生身临其境,进一步理解课文。

四、读写练习: 练习用课后第3题中带点词语造句。

板书 观潮 潮来前平静

潮来时 声音 颜色 形状 天下奇观 潮来后 风号浪吼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提起西藏你想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

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检查生字.词。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奇)

4.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再次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纲:

①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在什么地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②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做标注。

5.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三、交流汇报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2、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

四、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观,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观?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生自由发言)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2)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3)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3.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拨指导。(同时理解重点词句。)

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相应地点拨:

第二自然段帮助学生理解大拐弯的“神奇”,关于这个大拐弯还有一个传说呢,默读,谁能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将这个传说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

第三自然段用三个字可以概括大峡谷的特点:长、深、窄。

它全长496、3千米,最深处达5328米,宽度仅21米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长46、3千米„„”(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第四自然段抓住“自然博物馆”学习。

第五自然段结合课后第二题学习。这一段作者用了几个“最”?可不可以换成“非常”?为什么?

五、拓展实践

教师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录象片,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六、作业布置:

1、掌握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无愧于“世界第一壮丽景观”这个美称。

一、尝试运用

1.尝试练笔。

师: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景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吗?

生练笔,师巡视学情。

2.班级交流。

师再次播“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并让学生装扮成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

二、学写提纲

三、教师总结(略)

七、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奇:

1、大拐弯的神奇(传说)

2、长、深、窄(世界之最)

3、自然博物馆

4、最后一块秘境

3 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3.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题含义及课文主要内容。

1.解题。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天堂常用来比喻什么?(2)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今天我们将和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

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课后词语的意思。

3.检查学生自学字、词情况。

二、研究课文的写作顺序。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1)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

(2)每次去都看到了什么景物?每次去时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用“△”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的段意。

2.听完教师范读课文后,学生回答思考题。

((1)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两次。第一次是在黄昏,第二次是在早晨。(2)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没有见到一只鸟,认为“鸟的天堂”里没有鸟,有些失望。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感到“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因为作者两次去时看到的景物不同,所以思想认识会有这样的变化。(3)课文按作者游览顺序记叙,可以分为四段来理解。第1段<第1至4自然段>:讲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2段<第5至9自然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色。第3段<第10至13自然段>:讲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情景。第4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作者对“鸟的天堂” 的留恋和赞美。)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书写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1段。

1.指名学生读第1段。思考: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

2.课文是怎样描写“我们”出游的时间和心情的?

小结:晚饭后我们划船去玩。

二、学习课文第2段。

1.学生默读第2段。思考,讨论。

(1)我们第一次出游,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什么?(大榕树。)

(2)这段课文中主要描写了大榕树什么特点?(一个是大,另一个是美。)

(3)课文里哪些地方说明榕树大? 什么会变窄呢?让学生找出有的句子读出来。“一

(4)课文里哪些地方又写了榕树的美呢?

(请学生画出课文中的语句,读出来,说说对这些语句的体会。)

(5)作者对这棵大榕对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句子里体会出来的?(“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赞美了生长茂盛的大榕树,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7、8自然段。(可以先出示投影,放配乐朗诵,让学生体会朗读时的语气和感情。然后让学生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试着朗读。)

(7)指名读第9自然段。思考:作者说“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三、指导背诵第7、8自然段。

小结:我们随着作者第一次经过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它枝繁叶茂,长有许多枝,静静地卧在水面上,充满着无限的生命力。作者从榕树的大,以及枝干、叶的形状、颜色、榕树的位置等方面来描写。这样的描写叫什么?(静态描写)我们通过这部分课文的学习已经欣赏到了一幅美丽的静态图。作者感到遗憾的是: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却没有看到一只鸟。

四、作业。

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第三课时

一、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对大榕树进行静态描写的?

(作者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没有看到一只鸟,却看到了一株又大又美丽的大榕树。作者由远及近地记叙了大榕树的长势,记叙了榕树树枝、叶、干、根的样子。这是作者在静态情况下的观察、描写。

(二)学习第3段课文。

1.分组朗读课文第10、11、12、13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与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

2.指名读

3.思考、交流:

(1)作者和朋友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把作者描写树上变得热闹了、鸟的大小、颜色、动作的句子画在书上,读出来。

3.作者看到这么多大小不

一、颜色各异、动作千姿百态的鸟后,有什么感受?

4.“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细节描写,说说这段描写表现了什么?

小结:这一段课文,作者不仅描写了鸟的大小、颜色,而且着重描写了鸟的活动,描写了事物的动态,展示了一幅鸟的天堂的动态美的图画。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3段课文,体会鸟的天堂的动态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课文第4段。

1.指名学生读第4段。

2.“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一句中的“回头看”是什么意思?

3.读句子“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4.用留恋、赞美的语气齐读最后一段。

5.作者在文章第一部分里写“‘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在文章的结尾时又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样写有什么巧妙的用心?

(这样写文章前后照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发自内心的赞美。)

三、学生闭上眼睛,老师放配乐朗诵全课文录音,让学生边欣赏边回忆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听后,讨论:

(1)为什么这株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2)为了更好地保护鸟类,不破坏美好的自然环境,我们该怎么做?学完这篇课文后,在这个问题上说说你有什么体会?(不乱捕捉鸟,不乱砍伐树木。)

2.下面请同学们做练习。(出示小黑板。)

小结:巴金爷爷的这篇文章很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喜爱、留恋、赞美之情。文中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有静有动,相映成趣,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印象。文中有许多片段写得极为精彩,希望同学们把这篇文章背诵下来。

四、作业。

1.把这篇课文背诵下来。2.用“陆续”、“应接不暇”两个词语造句,写在作业本上。

板书:

第一次 榕树 大、茂盛(静态)鸟的天堂

第二次 鸟 多、热闹(动态)火烧云

教学要求:

1、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2、能抓住课文中表现叙述顺序的句子了解叙述顺序。了解课文是按火烧云的“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叙述的。并懂得课文以“变”为主线,突出火烧云变化“多”与“快”两个特点。

3、学会6个生字:积累11个词语;会用“必须”一词造句;会照样子写“ABB”形式和用某种事物命名的表示色彩的词。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简介作者、出示课题。

自然界里有许多奇丽的景象,引动了无数的作家、诗人去描 绘它们,赞美它们。今天我们学习的《火烧云》是已故的优秀女作家萧红的作品。

二、读课题,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按“上来了、变化极多、下去了”给课文分段。

三、指名按段读文,并请同学思考问题。

1.人们为什么将一种云称为“火烧云”?课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题意?(第一段第2节)

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2.自由反复朗读这句话,从词入手,请你谈谈你读懂了什么?(同桌讨论)

①从这句话看出火烧云有什么特点?(红)②“烧”的意思和作用?

(“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速度(动态)、范围以及“火烧云”名字的由来。)

③除了“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这句话中还有哪些词也表现了火烧云的红?(红彤彤、一直、烧、好像„„着了火)3.边朗读边体会这些词的作用。

四、导学第一段。

1.个别朗读第一节、思考:红红的火烧云的形成需要怎样的条件?你从哪里看出来?

2.引读: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大白狗变成——,红公鸡变成——,黑母鸡变成——,小白猪变成了——,老爷爷的胡子变成——。

(1)它们的颜色为什么都变了?(2)出示:“紫檀色”,注意“檀”的右下字形。

(3)为什么黑母鸡变成了“紫檀色”?(黑+红=紫,紫檀木就是那样的颜色,看彩图左上角。)

(4)出示课后题3: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霞光照得动物的颜色都变了。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像这样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紧密关联的短语或句子连成一串的修辞手法,叫“排比”。(指名一人读第一句,一人读二、三、四句,比较、体会。)

(突出了地面上的景物在霞光映照下颜色变化的奇妙。)

3.人们对火烧云的出现是什么态度?(“笑盈盈”)4.请你带着笑意朗读第一段。

五、小结、读文。

1.今天我们读通了课文,给课文分了段,并且学习了第一段。2.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分了段,并且学习了第一段,今天我们以自学为主,来学习第二段。

这篇课文的叙述是以“变”为主线的,描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多”和“快”两个特点。

二、自学第二段。

(一)出示自学题:(分组学习)

1.小组朗读第二段,找到分别描写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小节;

2.小组讨论,完成课后题1/②,用直线划出有关词语;3.完成:把颜色归类,每一类再另外写几种。

(二)大组交流:

1.指名小组朗读描写颜色的小节,填空并归类:(出示课后题1/②)

颜色变化(多):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2.四个“一会儿”构成了排比句式,齐读,体会作用。

师提示:除了表示变化快外,还表示了什么?(突出了颜色变化之多,之快。)

讨论:一般情况下,“一会儿”表示时间短,为什么在这里能表现出“变化多”呢?

3.师生配合朗读。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4.指名小组朗读描写形状的小节,填空。

出示:形状:变化(多):马狗狮子;变化(快):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

5.自由朗读4-6节,体会马、狗、狮子的变化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6.小组分配朗读,两人读描写形状“清晰”的句子,两人读描写形状“模糊直至不见了”的句子,并圈出描写“清晰”和“模糊”的词语。

7.指名小组朗读,交流划到的词。交流一节,集体读一节。

8.小结:可见火烧云的变化极多。集体朗读4-6节。

9.试着背诵4-6节。自背,个别背,集体背。

七、学习最后一段。

1.个别朗读。

2.学习词语:恍恍惚惚(由于事物变化快而看不真切、看不清楚。)

文章中哪句话可解释“恍恍惚惚”,齐读。这句话也说明了火烧云变化多。

3.背诵这段。

八、总结并朗读全文。

火烧云下去了,将迎来一个晴朗的夜晚。大自然就是这样,此起彼落,彼落此起。无限循环,变化万千。不但诗人、作家热爱它,我们每个人都热爱它。

九、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板书:

变化(多):红彤彤 金灿灿„„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白 百合 色„„

颜色 葡萄灰 梨黄 茄子紫„„

火烧云 变化(快):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变化(多):马 狗 狮子(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形状

变化(快):一会儿 过了两三秒钟 忽然 接着 一转眼

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课前准备

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2、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听众反馈: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自由准备,稍作调整

4、再次指名交流。

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7、联系“宽带网”。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同时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课外写作文。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着重留意:

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

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4、欣赏佳作。(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a、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篇3:四年级上第一单元习作

师:同学们, 昨天我们学校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元旦联欢。还记得吗?能用几个关键词来说说你对这次活动的感受吗?

生:有趣;快乐, 难忘;别开生面;激动人心;令人兴奋

师:你们对哪些场景记得特别清楚呢?

生1:我记得郑越、张嵩用打气筒给气球充气, 同学们都想试一试。

(设计理念: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通常记忆得又快又牢。有了兴趣的引导, 学记活动才能更加灵活更加有趣。我想先让学生来说说他所记得的场景, 这也就是他感兴趣的内容。对感兴趣的内容, 一定是他发自内心所想写的内容。)

二、随机引导??发表观点

师:郑越、张嵩是怎么充气球的?其他同学又是怎么表现的呢?

生1:老师拿来了两个充气筒, 郑越、张嵩自告奋勇。老师看他们应该可以胜任这个任务, 就让他两来充气球了。他两用手拿着充气筒将气球口子套在上面, 然后用脚使劲踩充气筒, 最终气球充饱了。同学们都围了过来, 觉得特别有意思, 也想来踩:“让我试试”。但是他两正起劲儿呢!于是大家都只能在讲台边围观了。

师: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

生1:因为我当时也在讲台边围观, 我也想要充气, 只是没争取到。

师:哦, 原来如此。看来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通常我们能记得很清楚, 这个片段可以放在布置教室的版块, 体现出大家争先恐后为班级服务, 你觉得怎么样?为了体现争先恐后, 当时的场面能不能更丰富一些?谁还记得呢?

生:我来说。充好气球, 我们没有细绳子将它们扎好。这是个问题。不过老师想到了直接打结的办法并做了示范。于是围观的同学接过气球学着老师的样子打结。怎样才能把它装饰在教室里呢? 同学们纷纷寻找透明胶。詹瑜拿来了透明胶, 郑欣雨拿来了剪刀。张乐英马上伸出是个手指 :“贴在这里我去拿给布置教室的同学。于是用气球布置教室的任务顺利地展开了。

师:说得真好。一个片段需要一定的完整性。这更体现出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任务的一种态度。这样的场面特别的和谐、动人。把这样令你印象深刻场面写下来是很不错的选择。其他同学也是一样。

生:嗯。

(设计意图:一篇记叙文最怕的就是记流水账。什么都写, 什么都写不细致。而如何把文章写细致写具体。就是要抓住自己参与的事, 将体验最深的部分写下来。这样学生肯定有话说, 有话写。而在布置教室这个版块, 全班同学都参与其中了, 他们需要好好回想一下这一经历。然后写下来。)

三、灌输方法??具体描写

师:对于充气球这个环节, 还有没有同学记得呀?

生2:我也记得!

师:你除了刚刚同学们说的按照时间顺序出现的充气球、打结、贴气球, 你能说说其中你印象深刻的细节吗?

生2:我记得当时郑一航一定要抢过去帮忙, 他嫌郑越用脚踩太慢了, 直接用双手按, 结果确实快了许多。看他蹲在地上, 鼓着腮帮子, 双手手掌用力按着, 仿佛全身的力气都在充气筒上, 惹的围观的人也不自主地握起拳头跟着使劲。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写作时将你印象深刻的细节写进去, 并把他们的神情、动作、语言写具体, 内容就更丰富, 更能让人身临其境了。我想在给气球打结, 将气球贴到窗户上、墙上的过程中一定也特别有故事吧!

生:老师我来说, 其实当时我在打结, 心里是很紧张的。就怕它会破。心想:我的指甲长不长啊, 会不会刮破气球。打气的同学不要充的太大, 很容易爆的。

师:嗯, 你还说了自己的心理活动!瞧, 同学们, 抓住活动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几个细节进行描写, 文章才会有重点!心理活动是将文章写生动的好办法。其他同学如果有也可以借鉴。

生:好的。

……

(设计意图:本单元学习的主题“走近毛泽东”系列中《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 作者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和一些细节进行描写, 来显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个性。那么, 学了这篇课文后, 我们也应该从中学到方法, 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这就是习作方法的迁移。)

四、学习模仿, 展开描写

作文要求

1. 场面描写, 点面结合

学习例子:

①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 (点) ②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 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③再北面是城墙, 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④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⑤三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 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⑥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⑦城楼檐下, 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⑧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 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面)

①阅兵式完毕, 已经是傍晚的时候。②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 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 (点) ③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 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④群众游行一在这时候开始。⑤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 他们擎着灯, 舞着火把,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 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 一举起灯笼火把, 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 (面) ⑥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 向前探着身子, 不断地向群众挥手, 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点)

2. 了解写作效果:

3. 展开习作:

我来帮助你:

主题“的元旦联欢”, 请模仿《开国大典》这样写:第一部分交代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第二部分介绍教室布置, 至少有一句话、几个词写出节日气氛;第三部分节目, 要求抓住1-2个印象深刻的活动节目重点展开描写 (点) , 表现出表演的精彩有趣, 不精彩不有趣的忽略不计, 同学们看节目的样子 (面) , 与看节目无关的样子不写, 注意详略, 突出重点, 表达感受。题目自拟, 字数不少于400字。【本次活动中的环节:班级布置 (打扫卫生, 贴窗花、贴气球) , 操场上全校围坐, 校长致词, 校社团的节目表演 (讲故事、萨克斯、葫芦丝、排舞、老师的节目) 、班级联欢 (小主持、班主任致辞、合唱《新年好》、小品《公交车上趣事多》、竖笛表演、舞蹈、抽奖、全班兔子舞等) 】选取你印象深刻的内容, 不必面面俱到。

(设计意图:有了具体内容和细节, 也需要将文章的布局进行思考。引导方法让孩子少走弯路, 让习作能力较弱的孩子敢写想写, 让习作能力一般的孩子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这很重要。)

五、教学反思

(一) 抓住生活中的体验, 有话可说

无论是小学生还是老师, 习作可谓是难事、大事。语文老师在培养学生说得出, 写得好的过程中需要策略。而适时地抓住生活中的事写, 就能减轻孩子习作的负担, 让他有话可说, 通过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这样的方法可以运用到单元习作、随文练笔、周记中。如我们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军训体验活动, 这是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去少年军校参加体验, 这样的第一次一定印象深刻, 把它写下来一定是一篇精彩的周记。如班级中的一次午餐, 有同学忘记带饭盒了, 同学把自己的饭盒借给他, 就是一篇不错的小练笔。比如单元一习作《一次辩论赛》就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辩论活动, 将其变成习作。抓住身边的事,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习作就能有话说。

(二) 分层指导, 力求进步

面对有一定独立构思能力的孩子, 要鼓励其创新。在小范围竞争, 让习作能力强的孩子每次习作都赛一赛。

面对中等水平的孩子, 他们的特点是比较容易跟风, 但是他们也是最有潜力可挖的。在要求他们有自己独立思考的同时, 可借鉴式阅读《优秀学生作文选》, 这些文章与学生的习作水平比较接近, 中等水平的学生可以模仿。

面对怕写习作的孩子则需要给他一点压力、一点信心, 让他知道在本次习作中该达成什么样的任务, 并实施督促。也可以提供一定的模板让其套用, 时间久了, 习作的概念也会慢慢形成。

(三) 激发阅读兴趣, 集中阅读, 多方引导

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 也是提高习作最有效的方法, 让孩子浸润在书海中, 对于语言的表达一定会与日俱增。

篇4:四年级上第一单元习作

九月初旬,阔别了一个暑假的我们,步入中学。初见你,是在排好座位之后。我抬头看见了你,你转身看到了我,四目相对,仿佛是阔别太久的心灵际遇。不约而同地嘴角上扬,发自内心的微笑,我好像从来没有认识过你。其实,我们在小学就已认识,但偏偏对彼此都不感兴趣。而进入中学后的那一瞬间,成了我们相逢的第一幕,是我们交往的重新开始。从此,每天的课间,总会在走廊看见两个腻在一起的身影,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其乐无穷。

你,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发型是那么的独特:齐整的刘海,齐整的长及下巴的头发。这样的装扮,或许有人会觉得有些沉闷。不过,当你见到她时,一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她活泼好动,笔直、蓬勃的头发,更富生机,更重要的是她有一双很大的眼睛,炯炯有神,似乎会说话,给这张脸平添了几分灵动之气。脸虽然有点儿黑,但那是健康的颜色,相信人们一看到这张脸,就会想到灿烂的阳光……

你一米五六的个子,娇小玲珑,却又机敏精悍,真可谓“浓缩就是精华”。早操后,轮到我们跳长绳,那是你展示身姿的时候了。你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长绳间自由、欢快地穿梭。面对挥动的长绳,很多女生望而却步:有的站在一个地方按兵不动,不肯加入跳绳的队伍中去,免得出丑;有的头随着甩动的长绳在有节律地摆动,身子却像钉在那里,不敢迈开脚,即使最终鼓着勇气猛然低头冲进去了,也常常被绳子绊住,好像绳子跟她们过不去似的。只有你,面对在空中舞动的绳子,却能飞进飞出,自在无碍。对于跳绳,你真的已经进入了另一个境界中了。看,你又飞了进去,灵活地跳进了长绳中间,同时又迅速甩开自己手中的短绳接着跳……你可以跳出各种花样,让一旁的我们,不禁惊呼。30分钟的课间活动,整个操场都是你灵动的身影,你是这么勇敢,这么活泼,这么让人敬佩。

中午去操场散步,你有时会奔到墙角的大樟树下,三两下就爬到了树杈上,剩我一个抬头望着你目瞪口呆。哦,你是这么“不拘小节”,敢在众目睽睽之下爬树,一举一动丝毫不像一个身材娇小的女生,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汉子”“假小子”。

你聪明、机灵,但不知为什么,一到学习,却总是迷迷糊糊。而我,老师眼中的优秀生,像我们两个,照理不会有什么交集,却偏偏相处得和谐融洽。也许,你羡慕我的成绩,而我喜欢你不羁的个性。

渐渐地,我更加了解你了。你心地善良,处事洒脱,虽然有时候有点大大咧咧、糊里糊涂,爱纠结。但其实,你是一个直肠子的人,你不会掩饰自己,有什么情绪就都会表现出来。

曾经一直以为你是个永远快乐的人,但没想到,你也有忧伤的时候。

那天下午自习课,窗外的天灰蒙蒙的,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教室里的气氛也不如往常热闹,东北角传来细微的抽泣声,你眼角泛泪,哽咽着:“有时候我甚至怀疑,我是不是我爸妈亲生的?没有人愿意关心我。”你把头埋在胳膊肘里,只露出双眼,眼眶正含着泪,我感受到你的委屈。原来前几天,你爸爸为了一点小事冤枉了你,动手打了你,触犯了你内心的尊严。我注视着你汪然欲涕的样子,突然觉得我们好像心灵相连,我不知哪来的勇气,坚定地对你说:“你还有我!”

如今的我们都明白:我们的相遇原是为了陪伴彼此,无论开心,还是伤悲,都会在彼此身边,我们相约一起面对艰难险阻,共度似水年华。

我喜欢你的性格,喜欢你无所顾虑的大笑,喜欢你有时呆萌的模样,更喜欢有你陪伴的这段时光。我愿与你漫观云卷云舒,静看花开花落。

遇见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际遇;遇见你,是我年华里最美的回忆。遇见你,真好!

[【唐老师评】]

本文小作者截取一段特殊的“相识瞬间”,给人似有心有灵犀的美妙感觉。在“相识”基础上,两人交往更深,感情也更真切。由于小作者对好友非常了解,因此,她拥有了较多的写作素材,可以随意选用,而且更容易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写,这是最为关键的。之后,小作者灵活地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方法,再巧妙地运用对比等手法,因而将这位活泼好动又充满灵气的同学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来。

从生活中学习交友与做人,从生活中选取写作材料,然后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写真事抒真情,再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这是本文小作者写作成功的原因。

篇5:四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460÷90=( )……( ),( )÷40=7……39。

2.360分=( )时 240秒=( )分

3.用乘法验算920÷40=23,算式是( );验算195÷36=5……15,算式是( )。

4.482÷61的商是( )位数,579÷36的商是( )位数。

5.456÷72,把除数看作( )来试商,商是( )。

6.79里有( )个20,901里有( )个45。

7.下面的内最大可以填几?

32×<520 ×44<630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算式中,( )的商不是一位数。

A.721÷72 B.439÷44

C.272÷30

2.在检验183÷13=14……1时,不可采用( )来验算。

A.(183-1)÷13B.13×14+1

C.(183+1)÷14

3.47÷46的商是两位数,中的数最小是( )。

A.7 B.6 C.5

4.小马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12错写成了21,结果得到的商是17还余3,正确的商应该是( )。

A.30 B.360 C.3

5.在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商×除数)=( )。

A.0 B.1 C.被除数

三、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14×5= 47×8= 98÷14=

64÷16= 960÷16= 540÷90=

640÷8= 54×4= 17×4=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899÷29= 248÷49= △288÷43=

704÷32= 574÷82= △944÷38=

四、写出下面横线上各数。

1.光传播的速度是每秒二十九万九千八百千米。写作( )

2.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八千一百五十七万五千人次。写作( )

3.蜻蜓的眼睛是由二万多只小眼组成的。写作( )

五、下面是我国一些主要农产品的总产量,请把它们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6930000=( )万

34070000=( )万

1850000=( )万

14100000=( )万

( )<( )<( )<( )

六、解决问题。

1.用8,0,0,4,1这五张数字卡片组成的.最大的五位数和最小的五位数各是多少?

2.100张纸大约厚1厘米,照这样推算,10000张这样的纸大约厚1米,1000000张这样的纸大约厚多少米?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10米100米1000米

3.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4万,这个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4.如果0504352表示光明小学五年级4班35号学生,是女生,那么0603281是几年级几班的几号同学,是男的还是女的?

5.用4个“9”和4个“0”,按要求组数。

(1)一个0都不读的八位数;

(2)只读出一个零的八位数;

(3)读出两个零的八位数;

(4)读出三个零的八位数。

6.一枚硬币大约重6克,照这样推算,1000枚一元硬币大约重6千克,100万枚一元硬币大约重6吨,1亿枚一元硬币大约重多少吨?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6吨60吨600吨

篇6:四年级习作第一单元

部小茹

教材简析:

这是紧扣本单元主题“自然奇观”的一次习作练习。前面学习了《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四篇课文,对怎样写“自然奇观”有了一些感性认识。本次习作可以算是“读中学写”。

习作紧跟口语交际之后,口语交际课交流了“峭壁深渊”、“怪石云海”、“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神奇景观,为本次习作“写什么”作了铺垫。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先说后写” 可以回顾一下三年级下册一单元习作“写家乡的景物”,当时,在习作提示上,提醒注意写出景物特点,能按一定顺序,表达热爱家乡的感情,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本次要求看,“突出奇特之处”(意含要抓住重点)比“写出特点”要求更高;“大体按顺序写”比“能按一定顺序写”要求更严;“写出画面感”比“展开丰富想象”所采用的手段更多。这明确体现了对《义务教育语文课和标准》(修订版)第二学段习作目标中这句话的落实:“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并且是一种“螺旋上升”式的落实。

看看修订《课标》第三学段习作目标及五六年级教材习作安排,再没有对写景方面提特别要求,主要是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速度”等。因此指导学生写好本次写景的习作特别重要.教学目标:

1.能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一处景观来写。2.能按顺序抓住重点写出景观的新奇之处。3.能通过展开想象、加进感受等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任务分解: 1.学校校报“美丽中国”栏目要征集介绍中国美景的文章,请结合口语交际自己交流的内容,选择印象最深的一处景观(如,自己旅游过的一处景观、校园一角、公园一景等)写一篇文章投稿。

2.结合本单元四篇课文及学生范文,交流景物特点、写作顺序与重点,写出景物奇特之处。3.从本单元课文中迁移展开想象、加进感受、比喻、拟人、排比等表达(修辞)方法。课时安排:

课内指导与完成草稿(1课时;课外修改、誊正。)习作评讲(1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2分钟)。

同学们,前面我们一起分享大家的旅游见闻,通过图片啦、口头描述啦,欣赏了不少天下奇观。学校校报“美丽中国”栏目要征集介绍中国美景的文章,请结合口语交际自己交流的内容,选择印象最深的一处景观(如,自己旅游过的一处景观、校园一角、公园一景等)写一篇文章投稿吧。

你愿意写哪处景观呢?取个好听的名字告诉我(生思考,初拟题目)交流题目,教师点评(题目或用词简洁,或点明奇特,或流露情感等)

2.明确要示(2分钟)。默读课本P18第二自然段,想一想:(1)你知道了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2)哪一项要求你做起来比较困难?在要求下加上黑点。

(交流看法,摸清难点,以作为习作指导的重点。预设:(1)什么是“奇特之处”;(2)怎样写出画面感。)

3.方法引路(5分钟)。

带着自己心中的困惑,我们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看谁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答案。(1)填表(PPT出示):

课文 奇特之点 写作顺序 描写方法

观潮 人多;汹涌澎湃、雷霆万钧 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比喻

雅鲁藏布大峡谷最高大河;冰川林海神秘莫测;生物多样 分类描写 列举数字;排比 鸟的天堂 榕树充满生机;小鸟活泼可爱 两次游历 景物描写加作者感受 火烧云 变化多端 时间顺序 排比;丰富的想象 我的习作题目:(2)交流表格中与四篇课文相关的内容。

4.模仿迁移(10分钟)。

(1)交流表格中最后一行内容。

相机点拨:写作顺序应依据景观特点而定。你发现了吗?景观在较低短时间内有变化的,如“观潮”、“鸟的天堂”、“火烧云”,一般按照时间顺序来写;描写景观几个方面特点的,如“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般分类依次写;描写景观不同方位特点的,一般按方位顺序写,等等。

(2)用所选表达方法,试着说说要突出的奇特之处的内容。①独立拟定景观奇特之处的交流要点。②小组交流,互提修改意见。

③选一人在全班交流,小组其他成员帮助准备。④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简要点评。(点评方向:小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展现景观的奇特之处的。)⑤教师小结“突出景观奇特之处”的多种方法。

5.自主练写(17分钟)。

学生完成习作草稿。教师巡视,解决个别学生疑问。

6.课末指导(4分钟)。

下课前五分钟,围绕本次习做要求,从内容和文字表达方面肯定做得好的地方,指出存在的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再针对共性问题,选择一篇例文,指导学生怎样有顺序的介绍,突出景物的特点。最后提出课后修改、誊正意见。学生习作: 鹅岭公园之秋

秋风送爽,吹走了夏季的炎热,鹅岭公园的秋色带给人们无限的想象。

一走进鹅岭公园,就能看见娇艳无比的菊花。这些菊花颜色各异,黄的如金,白的如雪,紫的如茄,色彩多得形容不了。它们形态不一,有的菊花含苞待放,多像一个大青桃;有的完全展开如仙子,还翩翩起舞呢„„花香阵阵,令人回味无穷。

秋季,也正是枫叶撒娇的季节。远远望去,枫叶像火在树上燃烧;近看它们又仿佛是一个个染红的手掌。

鹅岭公园步道两旁,栽种了银杏树。黄色的叶子就像一把把金扇子。一阵风拂过,金扇子摇摇坠地,铺成的地毯,为鹅岭公园增添了几分秋色。鹅岭公园秋色怡人,欢迎你来参观!

小学四年级上册作文指导

第一单元作文习作指导

习作一《自然景观》

习作目标

这次作文训练是记一处景物目的是训练观察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先选定一处景物 进行有顺序地、仔细地观察然后把观察得最细致、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按照一定的顺序具体地写 下来。

训练观察事物的能力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晰。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 并介绍优美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获美寻找发现身边 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分享习作。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写作方法

回顾本组的每一篇课文都像瑰丽壮美的图画是我们感受到大自然是那样的奇妙。有人曾 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节课就让我们发现一下身边的美景把它记

录下来。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

学习、交流《观潮》《火烧云》《鸟的天堂》《火烧云》的写作方法梳理。

二、小组交流

1、你见过哪些自然景观回忆自己见过的美丽景观小组交流然后老师指名交流。

2、全班交流。指导学生说的有序表达清楚。

三、指导习作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 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3、这出景观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写学生思索回忆。

4、景物是指可供欣赏的景致和事物即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 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风、雷、雨、雪等形成的景象景物描写是记叙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写景的目 的最终是为了表现人物和文章的主题要写好景物首先要留心观察对所写景物有明确、具体 的了解。在具体描写上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要注意景物的时令特征和地方特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日之内昼夜早晚 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景色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地方景色也不同我们在观察、描写景物时

就要注意这两方面的特征。

2要注意景物的静态、动态、颜色、大小、数量的描写。静态描写是指对景物静止状态 的描写动态描写是指对景物运动状态的描写。写景物的颜色就是色泽的描写。

3要注意景物描写的立足点和先后次序。人的立足点不同角度不一样同样的景物 写出来就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观察描写景物就要先选好立足点。

写景物首先要按一定的顺序要细致有重点地观察。可由远而近由上而下从左及 右从前及后还可以先整体后部分还可以按照景物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一处”的范

围不要过大。可写公园一角校园一景门前的小院公园的喷水池校园的小花坛假山等。

4要注意发挥联想、想象把自己的感情写出来借景抒情使文章写得生动有趣。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写完后小组交流相互学习提出修改建议修改自己的习作。

例文

东湖美

东湖是著名的风景区那里可美呢

一天我们到东湖去玩。我们走进大门就看到广阔的湖面在阳光下波光粼粼。东湖 的水平得像一面镜子清得可以看得见湖底绿得像一块翡翠。偶尔有游艇激起浪花扩散出一

道道美丽的水纹。

我们坐着游艇穿过湖心来到磨山。同学们蜂拥着向磨山顶爬去。爬到山顶抬头一看 一座亭子屹立在我们面前。亭子大约有三层楼高上面是圆锥形的塔顶。每层的亭角向上翘起

像八颗锋利的大象牙。最高一层的横匾上写着“朱碑亭”三个龙凤大字。

我们走进“朱碑亭”只见四周有四根大红柱子中间有楼梯。我们沿着楼梯登上最 高层向四周眺望东湖美景尽收眼底。向北望去宽阔的湖面望不到边湖面上的飞艇像一

只只飞梭留下一条条银白色的彩带向南望去那一排排高大的楼房摆得整整齐齐。整座磨

山树木葱葱茏茏美不胜收。

我们依依不舍地走出“朱碑亭”。亭前有一块朱红色的巨石上面刻着朱德爷爷的题 词“东湖暂让西湖美东湖定比西湖强”。我想朱爷爷说得对东湖的自然风景在不久将更加 迷人。

【点评】

本文的小作者抓住了东湖的特点进行观察和描写。在描写水时抓住了湖面的“平清、绿”的 特点在描写山时抓住了“朱碑亭”的特点。真是山水相连景色宜人美不胜收。描写景物

时还抓住了动静结合。描写湖面时既描写了湖面的静态“平得像一面镜子”又抓住了动态

描写“游艇激起浪花”、“美丽的水纹”。描写磨山的景色时既描写“朱碑亭”的静景也描写

了飞艇游人的动景。处处动静结合使人有身临其景的感觉。

我们的校园

我们的校园又美丽又整洁。

教学大楼是天蓝色的三层高楼它的造型非常美观像个倒过来的凹字凹进去的地方 是教室。每间教室都非常的宽敞、明亮。教室里都摆着四排桌椅前后都有两块黑板前面是老

师的讲台。每个教室的布置都不相同。各有各的特点。有的教室的墙上贴着美丽的图画有的教

室的墙上贴着学习园地还有的教室后面的黑板上画着五彩缤纷的图案和写着内容丰富的文章。

教学大楼两边凸出的地方是老师们休息和办公的地方还有会议室、实验室、阅览室等等。

教学大楼的前面有四个花坛。旁边的两个花坛里种着玉兰树、桃树、柳树、杨树等等。我最喜爱那棵高大美丽的柳树春风吹来柳条儿随风飘拂好像是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

翩起舞真美丽。

中间的两个花坛是菱形的。花坛里长着一丛丛可爱的鲜花。有迎春花、杜鹃花、茶花、月季花等等。我最欣赏那些月季花有火红的、淡红的、浅红的、大红的、粉红的颜色各异

有的半开有的全开形状各不相同。到了春天一股浓郁的花香引来了许多小蜜蜂绕着花儿

嗡嗡地边歌边舞。

花坛前面有一个操场。操场里面是草坪像一块绿色的毯子。中间耸立着一根高高的旗 杆。旗杆的顶上升着一面五星红旗在空中随风飘拂。最东面有一个滑梯低年级的小朋友最爱 去玩。滑梯旁边有两个沙坑是同学跳远用的。南北方向有两只篮球架天气冷的时候同学们

都是拿着球去投篮。操场的四周围着大约有200米长的椭圆形的水泥跑道。

我们能在这么美好的校园里学习是多么地幸福啊

【赏析】

这篇作文选材得当抓住了最能体现学校特点又有代表性的“教学大楼”、“花坛”、“操场”来写显示了学校的美丽。作者的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描写详略得当读后给读者留

下了难忘的印象。

喷水池

迈进平湖县少年宫的大门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欢乐的电子游艺场幽静的图书馆不不

应该是那座美丽的喷水池

喷水池周围是椭圆形的、白蒙蒙的水泥栏杆。池正中耸立着一尊惟妙惟肖、栩栩如 生的塑像。瞧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鲤鱼翘着尾鳍挺着胸脯那一片片鱼鳞在阳光下忽闪、忽

闪真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哩

一个小男孩背着大鲤鱼撅着屁股使劲拖住鲤鱼的胸鳍。望着他那专注的神情我仿 佛还听到了他那“吭唷吭唷”的号子声呢左旁还有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她踮着脚尖一

只手拖着鲤鱼的背鳍一只手向大家招手好像在说“这条大鲤鱼真重你们快帮帮我们的忙 吧”

塑像座落在红褐色夹带着白点的底座上面。那展开的六角形恰似一朵励开的荷花。底 座的下端好像是一座六面体宝塔扎根在清澈的池水中央看着看着我仿佛看到小池中几

条调皮的小金鱼跳出水面给池水划出了几个大大的波纹圆圈。

圆嘟嘟的鲤鱼嘴里喷着六股水柱射向空中撒下来时就像一幅大珠帘挂下来又 像节日的礼花洒满天空。水溅在小男孩头上那么悦耳那么悠扬多像“摇摇铃”发出的声 音“叮咚叮咚”。水洒在小池里那么清脆那么动听多像音乐家弹拨《泉水叮冬“的奏鸣

曲水洒在女孩的头上小女孩似乎更可爱了水洒在大鲤鱼身上大鲤鱼也似乎欢快地跳跃 起来„„

我望着这喷出来的清清水柱似乎水也洒到了我的身上钻入了我的脖子里顿时觉得 那么清凉使人心旷神怡格外舒畅。蒙蒙的水雾在阳光下映出五彩缤纷的虹霞给喷水池增添

了无比神奇的色彩

【赏析】

这是一篇描写一处景物的佳作。小作者按照空间顺序从外到里由上及下对喷水池 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因而文章有条不紊层次清楚给读者一个立体感。

文章紧紧抓住了喷水池的特点描写。而且在描写景物时充分展开了想象和联想。文章有 形态有色彩有声音描写静态也有动态静中有动动静巧妙结合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把池中的一组塑像写得栩栩如生情趣盎然。

雨景

星期六下午天上布满了乌云看不见太阳。忽然刮起了风。

风把树叶吹得满天乱飞。过了一会儿天空越来越暗忽然一道亮光从黑洞洞的天空深 处向地面划过来“轰隆”一声雷响把耳朵也震痛了。立即天上电闪雷鸣紧接着便下起倾

盆大雨雨水落到地上溅起了朵朵水花水花像珠子那样高高跳起又落到了地上一下子

雨就像一位清洁工人把地面冲洗得干干净净。雨下个不停又过了好长好长的时间雨慢慢变

小好像有谁从天上把小粉珠洒遍人间一样。

雨停了太阳公公又露出笑脸一条七色的彩虹出现在蓝蓝的天空上好像一条美丽的 带子又像一条鲜艳的彩桥横跨在天空上高高地挂着。

雨后的景色把美丽、干净的广州城衬托得更加迷人。

【赏析】

小作者用了短短的200多字就写出了下雨前后的景象。主要是小作者平时注意仔细观察 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的景色变化才能写出这样短小精悍的文章。

早晨不知什么时候升起了似炊烟袅袅、像青纱飘飘的雾来越来越浓把整个世界笼罩 起来显得有些飘缈。近处的人好像都会变戏法一闪就消失在茫茫的浓雾中了化成了一个

个小黑点时隐时现你会感觉到和他们中间像夹了一道又有形又无形的墙。远处的高楼只露出一个个楼顶真有些海市蜃楼的仙味呢

雾像个淘气的小娃娃偷偷地把太阳的利剑似的光芒藏起来。太阳的法宝被偷走了人 们看见了它的真面目羞得它脸彤红彤红直往那浓雾里躲。

雾飘来飘去似乎玩累了渐渐隐去了。这下太阳又神气起来了向大地洒下了万道金 丝银缕。大地没有了“飘缈”失去了“海市蜃楼”变得非常敞亮非常开心。整个世界又喧闹 起来。

【赏析】

本文的小作者以雾为主体并将它置于广阔天地的大背景中描写。描写雾如正面描写 是比较难的作者是抓住了雾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以其他事物的运动变化反衬出雾的特点。如文

章中的人、楼、太阳等与雾的联系它们的运动变化反衬出雾“像饮烟”“像青纱”“飘渺”多

生动多形象。可以看出小作者的想象丰富平时注意仔细观察事物。描写景物的文章常用的

方法有直接描写即正面描写和间接描写即侧面描写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

篇佳作小作者都能运用得当。同时这篇作文文笔流畅情感细腻给文章增色不小。

夕阳西下

下午四时左右。我登上学校的五层楼顶观看夕阳西下。

极目远眺看到夕阳已经悬挂在半空中了就像玉盘般。它照在人的脸上仿佛给镀上 了一层金子它照在水面上河水就浮金跃光似乎一颗颗神奇的小星星在闪闪发光它照在绿

树上绿树就好像搭上了一层油显得更加翠绿了。

我抬起头去看夕阳阳光好像千万把利剑直射入我的眼睛泪水不断流了出来。

夕阳旁边的云霞色彩变化极多一会儿金黄色一会儿半黄半紫一会儿半灰半红只 要你一眨眼它又变成紫檀色了。真是色彩缤纷变幻无穷。

云霞的形状也一会儿一个样。有时像团团的棉花有时像江面上的波浪。它们变化得是 那样的自然那样的迅速那样的瑰奇。

过了一会儿夕阳突然失去了耀眼的光芒它通红通红的上面好像压了一块千斤重的 钢板逐渐下坠了。忽然太阳的下部陷入了天边的云层里把云层染成了紫檀色。我知道太阳快

要下山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它。一眨眼太阳只剩下了小半边的红脸盘它好像微笑着对我说

“小朋友明天见”说完便摇着头倏地钻进了云层里。顿时天边红彤彤的就连我自己也染成

了红色的了。

啊这真是少有的奇观。

【赏析】

这是一篇描写景物的佳作。小作者之所以能把夕阳写得这么美丽、形象是因为小作者平时注意仔细观察能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夕阳西下时从“悬挂在半空中”写到“钻进了云 层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本身的变化还写出云霞的色彩的变化既写出了静态美也写

出了动态美。

美丽的圮苑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柳绿丝绦”座落在寸金桥公园西边挨近寸金桥旁边的圮苑就 是这样的小花园。这是一个风景优美清静幽雅的小花园。一个“M”形的小门就像一只巨大 的猫头。昴视着街道。小门上垂挂着一排绿色攀延植物门左边开着两个像古代酒坛的花窗把

小门点缀得更加迷人。

进入小门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径是用水泥砖块铺成的其开关就像七巧板一样。

虽然现在已是秋天但小花园却依然像春天那样花繁叶茂姹紫嫣红五彩缤纷。一 片比较宽的草地向湖边斜下去像一块绿得发光的地毯软绵绵的。还有一簇簇的草丛就像一

个个圆圆的大蘑菇零散地落在草地上靠墙的地方有一个由灯笼花搭成的花廊灯笼花张着

红扑扑的小脸显得很愉快。走出花廊一阵清香扑鼻而来只见黄花树一棵棵整齐地排列着,那一簇一簇的柠黄色的鲜花散发出醉人的清香。一阵风吹来花瓣悠悠地飘下来给草地撇下

了一层黄灿灿的金子。

苑内有一颗叶子宽大的大榕树长长的须根垂挂下来像老爷爷的长胡须。大树下有几 张光滑的石桌石凳。靠近大榕树的湖面上有一座莲花桥是由大小不一的圆形似的莲花的水泥墩

组成的很像一朵朵雪白纯洁的莲花在绿湖中飘浮。

来到观鱼亭黄色的亭顶是“人”字形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耀眼。倚着栏杆向 湖中看湖水呈墨蓝色成群的鱼儿自由自在跃出水面翻跟斗远处湖面平静得像一块厚厚的绿 色玻璃。岸边那亭亭玉立的杨柳把柔软的枝条垂到湖面。微风轻吹柳条拂水就像无数婀娜

多姿的仙女在翩翩起舞。

这花、这草、这杨柳„„倒映在碧绿的湖水中构成了一幅连绵不断的长画卷即使是 技艺高超的画家也难以描摹这胜画的美景。

【赏析】

小作者按照游览圮苑的空间顺序描述了圮苑的几处美景条理清楚文笔生动还运用 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动静结合生动有趣颇为引人入胜。

【习作提示】

▲《初冬的早晨》

提示仔细观察初冬早晨的公园的景色以时间为顺序按下面的提纲写一篇短文。

1初冬的早晨来临了

2晨风中的树叶

3雾中的湖面

4早晨的空气

5人们的活动

6太阳升起来了

7赞美初冬的早晨。

▲《我们的校园》

提示本文要求写出自己学校的美丽可爱。作文前要作好仔细观察可以从学校大门开 始一一描写学校的各个景点同时表达自己热爱学校的思想感情。

▲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你最熟悉的一处景物进行描写。下面的题目供你参考

上一篇:作文:我眼中的南外下一篇:一次函数错题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