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第一单元习作

2024-05-24

五上第一单元习作(通用8篇)

篇1:五上第一单元习作

教学目标

1、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说明文,2、能生动形象地把物品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等介绍清楚。

3、按说明文的一定顺序写作,将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恰当运用到习作中去,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教学习作重点

按说明文的一定顺序把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生活习性等介绍清楚。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两件“小商品”,可以是吃的、玩的、用的……如果有产品说明书也可以带来。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我们这单元学习的是什么体裁的课文啊? 生:说明文!

师:说明文有哪些说明方法?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呢?

师:说明文是一种说明性很强的文章,比如我们刚学习的《鲸》、《松鼠》等等,想我们说明、介绍某种事物。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怎么写说明文。

二、指导观察

1、师:首先你要向别人说明你要介绍的是什么事物,它可以是? 生自由回答:家用电器、玩具、水果、蔬菜等等的东西。

2、师:首先不管你介绍什么,要把他们的特点介绍出来,比如文具有什么?玩具呢?男生喜欢的玩具有变形金刚,女生喜欢的有什么?布娃娃?

师:讲到玩具每个人都很兴奋。确定了我们要写的东西后,然后用到我们学过的方法,有哪些?

(生答: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

3、师:如果你选择的是文具,那你要怎么写?例如铅笔盒,它看起来不起眼,确实文具中最有内涵的。(教师拿起一个铅笔盒向大家展示)

4、我们可以从他的外形特点,使用方法来写。

长有多长?高有多高?宽有多宽?然后介绍它的颜色,打开来,我们可以介绍一下它的功能。

5、师:假如是家用电器的话,我们经常接触的又有什么?(学生回答:洗衣机、冰箱……)

首先我们要先介绍它的外形,比如微波炉,“妈妈给我家买了一个格兰仕的微波炉,它……”(教师读范文。)这一段介绍的是它的外形。

紧接着我们可以写它的内部构造,……(读范文)作用,对人类的贡献,……(读范文)举个小事例,“有一次……”(读范文)

6、(接下来,以同样的方法分别介绍玩具、水果、蔬菜的写法)

三、师生合作,探索表达方法

1、交流网上、作文书上、教科书中同类文章的表达方法(开头、结尾、精彩片断、说明方法)。例文

2、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物品,用上哪些说明方法?(如外形、质量、用途、价格等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特点。)

3、说说自己文章的开头、结尾及写作思路

四、确定习作内容

1、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2、确定习作内容列提纲

五、起草

六、板书

写一物品

1确定物品名称,总印象。2按一定顺序写。3表达喜爱之情。

我爱我的悠悠球

我有一个悠悠球,她的球盖是兰色的,分别用白色、红色写着“逆风”两个字,还画了几条旋风呢,煞是好看,在灯光下,兰色的外壳闪闪发光;球体是用高质量的铝合金做的,象一面镜子,更象一块配了大型精密滚珠轴承的钻石。

她不仅外表迷人,功能也不赖。除了可以玩最基本的“睡眠”之外,还有很多奇特的地方,能调节轴距,能自由放宽、自由缩窄,对玩快打类花式与复杂搭绳花式很有利。

有一天,我去表哥家和他一起玩悠悠球比赛。表哥可是个悠悠高手,我曾多次败给他,这次我们说好了比赛“滚筒”。他先来了个睡眠,作出滚筒的样子,只见悠悠球一会儿在这根绳上,一会儿又弹到了那根绳上,一切都是那么自如和协调,看来他的技术是又有了长进。该我了,我根据我的悠悠球的调节功能,改造了一下悠悠球,仗着她超强的稳定性和超控性很快完成了整套动作,和表哥打了个平局。第二局是闪电快打,比谁打得多,哥哥拿起球,熟练地打起来,当打到43下时球歪了。该我了,我也不弱,一共打了74个,我赢了。

跟表哥玩过以后,我对我这个球更是钟爱在加。在一次次摆弄她的过程中,我又发现她的两个特点。一是空转时间极强。一般悠悠球都只能玩出几十秒的睡眼。对玩摩擦技、甩绳技、外挂环技巧的要求很高。我这个球的空转能力能达到八到九分钟,超高难度的技巧根本不在话下。二是能玩出精确度极高的离绳技巧。大家玩悠悠球时,悠悠球掉到地上,一下子就坏了。而我这个球的凹球体弧度很小,能够次次接住,绳子就不会接空了。在玩“甩绳套球”时,就会安全许多倍呢!

我的悠悠球至今陪伴着我,她让我在一次次玩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试验,不断创新,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

我爱我的悠悠球。

2)“唐老鸭”储蓄罐

在我的写字台上有很多工艺品,但我最喜欢的是一个储蓄罐。因为这是去年我过生日的那天,舅舅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储蓄罐的形状是一只非常可爱的唐老鸭。它的皮肤犹如雪一样白,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我的家是数学迷宫似的。它有着扁扁的嘴巴,而且很大,从下巴一直咧到耳根子,好像有很多很多的话要对我说。它的头戴着一顶船形的水手帽,脖子上还用红绸子打了一个非常美丽的蝴蝶结,身上穿着一件瓦蓝瓦蓝的水手服,脚上还套着一双金黄色的大皮鞋。在背面看唐老鸭,好像是动画片中的“大力水手”。

它左肩背着一个红色的小书包,右肩斜挎着一个黄颜色的小水壶。看着它的样子,可真神气,好像要到哪里去野游似的。从远处瞧它,外表是那么滑稽、可爱。唐老鸭背着的那个“绿色小书包”的后面,有一个又长又扁的缺口,那就是储蓄罐的投币处。你说,我这个“唐老鸭”储蓄罐是不是非常可爱呢?

我喜欢“唐老鸭”储蓄罐,所以我编了一首儿歌:“小小储蓄罐儿,是我好伙伴儿。一分一分装进去,养成节约好习惯。小小储蓄罐儿,是我好伙伴儿。零存整取送灾区,我学赖宁作贡献。”每当我热了,想买个冰棒凉快凉快的时候,我就想起了编的这首儿歌,我就会快步跑回家,把那几角钱放到我的“唐老鸭”储蓄罐里,这时,“唐老鸭”好像在说:“好样的,小主人。”我看着它的样子,高兴万分。

一年过去了。我把存在储蓄罐里的钱取出来。全是几分钱、几角钱、几元钱,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些钱数完,一共有三百多元钱。我高高兴兴地捧着 “唐老鸭”储蓄罐对妈妈说:“妈妈,我要把这三百多元钱捐给希望工程小学,让山区的儿童们也能和我们一样,在温暖的校园里幸福成长。”妈妈听了我的话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爱我的小伙伴--“唐老鸭”储蓄罐。

篇2:五上第一单元习作

《窃读记》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一方面重视朗读,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读书是享受,这在文中成了妙趣横生的享受。在动作神态与语言的生动描写中,跃然纸上。另一方面,重视语言的积累,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课文的动作和心理描写,仔细品味这样写的好处感悟作者对读书的酷爱。《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放先以批注解决问题,手让学生交流苗苗和季老交流了几个问题,然后对教材进行了合理裁剪,大胆地进行取舍,抓住看闲书以及还要看哪些书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研读交流。《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反思

书如友,书似家,每读一遍都像故地重游,会有新的感受,通过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脑海中俘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人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在苍茫的大海上以书为侣,享受着阅读的乐趣。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并试着自我解决;摘抄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我的长生果》教学反思:

篇3:五上第一单元习作

师:同学们, 昨天我们学校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元旦联欢。还记得吗?能用几个关键词来说说你对这次活动的感受吗?

生:有趣;快乐, 难忘;别开生面;激动人心;令人兴奋

师:你们对哪些场景记得特别清楚呢?

生1:我记得郑越、张嵩用打气筒给气球充气, 同学们都想试一试。

(设计理念: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通常记忆得又快又牢。有了兴趣的引导, 学记活动才能更加灵活更加有趣。我想先让学生来说说他所记得的场景, 这也就是他感兴趣的内容。对感兴趣的内容, 一定是他发自内心所想写的内容。)

二、随机引导??发表观点

师:郑越、张嵩是怎么充气球的?其他同学又是怎么表现的呢?

生1:老师拿来了两个充气筒, 郑越、张嵩自告奋勇。老师看他们应该可以胜任这个任务, 就让他两来充气球了。他两用手拿着充气筒将气球口子套在上面, 然后用脚使劲踩充气筒, 最终气球充饱了。同学们都围了过来, 觉得特别有意思, 也想来踩:“让我试试”。但是他两正起劲儿呢!于是大家都只能在讲台边围观了。

师: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

生1:因为我当时也在讲台边围观, 我也想要充气, 只是没争取到。

师:哦, 原来如此。看来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通常我们能记得很清楚, 这个片段可以放在布置教室的版块, 体现出大家争先恐后为班级服务, 你觉得怎么样?为了体现争先恐后, 当时的场面能不能更丰富一些?谁还记得呢?

生:我来说。充好气球, 我们没有细绳子将它们扎好。这是个问题。不过老师想到了直接打结的办法并做了示范。于是围观的同学接过气球学着老师的样子打结。怎样才能把它装饰在教室里呢? 同学们纷纷寻找透明胶。詹瑜拿来了透明胶, 郑欣雨拿来了剪刀。张乐英马上伸出是个手指 :“贴在这里我去拿给布置教室的同学。于是用气球布置教室的任务顺利地展开了。

师:说得真好。一个片段需要一定的完整性。这更体现出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任务的一种态度。这样的场面特别的和谐、动人。把这样令你印象深刻场面写下来是很不错的选择。其他同学也是一样。

生:嗯。

(设计意图:一篇记叙文最怕的就是记流水账。什么都写, 什么都写不细致。而如何把文章写细致写具体。就是要抓住自己参与的事, 将体验最深的部分写下来。这样学生肯定有话说, 有话写。而在布置教室这个版块, 全班同学都参与其中了, 他们需要好好回想一下这一经历。然后写下来。)

三、灌输方法??具体描写

师:对于充气球这个环节, 还有没有同学记得呀?

生2:我也记得!

师:你除了刚刚同学们说的按照时间顺序出现的充气球、打结、贴气球, 你能说说其中你印象深刻的细节吗?

生2:我记得当时郑一航一定要抢过去帮忙, 他嫌郑越用脚踩太慢了, 直接用双手按, 结果确实快了许多。看他蹲在地上, 鼓着腮帮子, 双手手掌用力按着, 仿佛全身的力气都在充气筒上, 惹的围观的人也不自主地握起拳头跟着使劲。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写作时将你印象深刻的细节写进去, 并把他们的神情、动作、语言写具体, 内容就更丰富, 更能让人身临其境了。我想在给气球打结, 将气球贴到窗户上、墙上的过程中一定也特别有故事吧!

生:老师我来说, 其实当时我在打结, 心里是很紧张的。就怕它会破。心想:我的指甲长不长啊, 会不会刮破气球。打气的同学不要充的太大, 很容易爆的。

师:嗯, 你还说了自己的心理活动!瞧, 同学们, 抓住活动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几个细节进行描写, 文章才会有重点!心理活动是将文章写生动的好办法。其他同学如果有也可以借鉴。

生:好的。

……

(设计意图:本单元学习的主题“走近毛泽东”系列中《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 作者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和一些细节进行描写, 来显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个性。那么, 学了这篇课文后, 我们也应该从中学到方法, 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这就是习作方法的迁移。)

四、学习模仿, 展开描写

作文要求

1. 场面描写, 点面结合

学习例子:

①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 (点) ②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 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③再北面是城墙, 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④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⑤三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 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⑥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⑦城楼檐下, 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⑧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 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面)

①阅兵式完毕, 已经是傍晚的时候。②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 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 (点) ③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 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④群众游行一在这时候开始。⑤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 他们擎着灯, 舞着火把,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 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 一举起灯笼火把, 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 (面) ⑥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 向前探着身子, 不断地向群众挥手, 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点)

2. 了解写作效果:

3. 展开习作:

我来帮助你:

主题“的元旦联欢”, 请模仿《开国大典》这样写:第一部分交代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第二部分介绍教室布置, 至少有一句话、几个词写出节日气氛;第三部分节目, 要求抓住1-2个印象深刻的活动节目重点展开描写 (点) , 表现出表演的精彩有趣, 不精彩不有趣的忽略不计, 同学们看节目的样子 (面) , 与看节目无关的样子不写, 注意详略, 突出重点, 表达感受。题目自拟, 字数不少于400字。【本次活动中的环节:班级布置 (打扫卫生, 贴窗花、贴气球) , 操场上全校围坐, 校长致词, 校社团的节目表演 (讲故事、萨克斯、葫芦丝、排舞、老师的节目) 、班级联欢 (小主持、班主任致辞、合唱《新年好》、小品《公交车上趣事多》、竖笛表演、舞蹈、抽奖、全班兔子舞等) 】选取你印象深刻的内容, 不必面面俱到。

(设计意图:有了具体内容和细节, 也需要将文章的布局进行思考。引导方法让孩子少走弯路, 让习作能力较弱的孩子敢写想写, 让习作能力一般的孩子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这很重要。)

五、教学反思

(一) 抓住生活中的体验, 有话可说

无论是小学生还是老师, 习作可谓是难事、大事。语文老师在培养学生说得出, 写得好的过程中需要策略。而适时地抓住生活中的事写, 就能减轻孩子习作的负担, 让他有话可说, 通过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这样的方法可以运用到单元习作、随文练笔、周记中。如我们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军训体验活动, 这是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去少年军校参加体验, 这样的第一次一定印象深刻, 把它写下来一定是一篇精彩的周记。如班级中的一次午餐, 有同学忘记带饭盒了, 同学把自己的饭盒借给他, 就是一篇不错的小练笔。比如单元一习作《一次辩论赛》就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辩论活动, 将其变成习作。抓住身边的事,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习作就能有话说。

(二) 分层指导, 力求进步

面对有一定独立构思能力的孩子, 要鼓励其创新。在小范围竞争, 让习作能力强的孩子每次习作都赛一赛。

面对中等水平的孩子, 他们的特点是比较容易跟风, 但是他们也是最有潜力可挖的。在要求他们有自己独立思考的同时, 可借鉴式阅读《优秀学生作文选》, 这些文章与学生的习作水平比较接近, 中等水平的学生可以模仿。

面对怕写习作的孩子则需要给他一点压力、一点信心, 让他知道在本次习作中该达成什么样的任务, 并实施督促。也可以提供一定的模板让其套用, 时间久了, 习作的概念也会慢慢形成。

(三) 激发阅读兴趣, 集中阅读, 多方引导

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 也是提高习作最有效的方法, 让孩子浸润在书海中, 对于语言的表达一定会与日俱增。

篇4:五上第一单元习作

九月初旬,阔别了一个暑假的我们,步入中学。初见你,是在排好座位之后。我抬头看见了你,你转身看到了我,四目相对,仿佛是阔别太久的心灵际遇。不约而同地嘴角上扬,发自内心的微笑,我好像从来没有认识过你。其实,我们在小学就已认识,但偏偏对彼此都不感兴趣。而进入中学后的那一瞬间,成了我们相逢的第一幕,是我们交往的重新开始。从此,每天的课间,总会在走廊看见两个腻在一起的身影,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其乐无穷。

你,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发型是那么的独特:齐整的刘海,齐整的长及下巴的头发。这样的装扮,或许有人会觉得有些沉闷。不过,当你见到她时,一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她活泼好动,笔直、蓬勃的头发,更富生机,更重要的是她有一双很大的眼睛,炯炯有神,似乎会说话,给这张脸平添了几分灵动之气。脸虽然有点儿黑,但那是健康的颜色,相信人们一看到这张脸,就会想到灿烂的阳光……

你一米五六的个子,娇小玲珑,却又机敏精悍,真可谓“浓缩就是精华”。早操后,轮到我们跳长绳,那是你展示身姿的时候了。你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长绳间自由、欢快地穿梭。面对挥动的长绳,很多女生望而却步:有的站在一个地方按兵不动,不肯加入跳绳的队伍中去,免得出丑;有的头随着甩动的长绳在有节律地摆动,身子却像钉在那里,不敢迈开脚,即使最终鼓着勇气猛然低头冲进去了,也常常被绳子绊住,好像绳子跟她们过不去似的。只有你,面对在空中舞动的绳子,却能飞进飞出,自在无碍。对于跳绳,你真的已经进入了另一个境界中了。看,你又飞了进去,灵活地跳进了长绳中间,同时又迅速甩开自己手中的短绳接着跳……你可以跳出各种花样,让一旁的我们,不禁惊呼。30分钟的课间活动,整个操场都是你灵动的身影,你是这么勇敢,这么活泼,这么让人敬佩。

中午去操场散步,你有时会奔到墙角的大樟树下,三两下就爬到了树杈上,剩我一个抬头望着你目瞪口呆。哦,你是这么“不拘小节”,敢在众目睽睽之下爬树,一举一动丝毫不像一个身材娇小的女生,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汉子”“假小子”。

你聪明、机灵,但不知为什么,一到学习,却总是迷迷糊糊。而我,老师眼中的优秀生,像我们两个,照理不会有什么交集,却偏偏相处得和谐融洽。也许,你羡慕我的成绩,而我喜欢你不羁的个性。

渐渐地,我更加了解你了。你心地善良,处事洒脱,虽然有时候有点大大咧咧、糊里糊涂,爱纠结。但其实,你是一个直肠子的人,你不会掩饰自己,有什么情绪就都会表现出来。

曾经一直以为你是个永远快乐的人,但没想到,你也有忧伤的时候。

那天下午自习课,窗外的天灰蒙蒙的,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教室里的气氛也不如往常热闹,东北角传来细微的抽泣声,你眼角泛泪,哽咽着:“有时候我甚至怀疑,我是不是我爸妈亲生的?没有人愿意关心我。”你把头埋在胳膊肘里,只露出双眼,眼眶正含着泪,我感受到你的委屈。原来前几天,你爸爸为了一点小事冤枉了你,动手打了你,触犯了你内心的尊严。我注视着你汪然欲涕的样子,突然觉得我们好像心灵相连,我不知哪来的勇气,坚定地对你说:“你还有我!”

如今的我们都明白:我们的相遇原是为了陪伴彼此,无论开心,还是伤悲,都会在彼此身边,我们相约一起面对艰难险阻,共度似水年华。

我喜欢你的性格,喜欢你无所顾虑的大笑,喜欢你有时呆萌的模样,更喜欢有你陪伴的这段时光。我愿与你漫观云卷云舒,静看花开花落。

遇见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际遇;遇见你,是我年华里最美的回忆。遇见你,真好!

[【唐老师评】]

本文小作者截取一段特殊的“相识瞬间”,给人似有心有灵犀的美妙感觉。在“相识”基础上,两人交往更深,感情也更真切。由于小作者对好友非常了解,因此,她拥有了较多的写作素材,可以随意选用,而且更容易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写,这是最为关键的。之后,小作者灵活地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方法,再巧妙地运用对比等手法,因而将这位活泼好动又充满灵气的同学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来。

从生活中学习交友与做人,从生活中选取写作材料,然后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写真事抒真情,再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这是本文小作者写作成功的原因。

篇5:五上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识字学词,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认识7个生字; 2.认识26 个字母及其对应的大小写,为学习音序查字法作准备;

3.区别前鼻音“an”和后鼻音”ang”的生字,巩固前后鼻音的发音以及生字的书写; 4.有感情朗读短文儿歌,感受祖国的地域宽广,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体验读书的乐趣。

5.认识全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书写三个同类结构的字。 6.知道8个描绘春天景象的四字词语,感受春天。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认识7个生字,26 个字母,巩固前后鼻音的发音以及生字的书写;知道8个描绘春天景象的四字词语

教学难点

感受祖国的地域宽广,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感受春天。体验读书的乐趣。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小黑板、学生搜集关于春天的词语、文章、童话故事或图片等资料,课件

时间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识字学词,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认识7个生字; 2.认识26 个字母及其对应的大小写,为学习音序查字法作准备;

3.区别前鼻音“ɑn”和后鼻音”ɑng”的生字,巩固前后鼻音的发音以及生字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有个地方叫神秘岛,听说去过那里的人,回来后就会变得非常聪明能干,你们愿意去探险吗?不过,神秘岛路途遥远,必须过了三关才能到达呢!你们有信心吗?

二、过关斩将: 第一关:火眼金睛。

1.提问:这个时候是什么季节呢?(春季)我们看看春天窗外的天空是怎样的呢? (晴) 2.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片,你们看看今天的天气像哪一张图片?谁能说出其它卡片上代表的天气? 你还知道哪些和天气有关的词语呢?

3.出示生字卡片:

阴、雷、点、阵、冰、冻、夹

我们来和这些好朋友打个招呼吧!(学生自由读字) 抽读生字卡片,说说怎么记这个生字。

第二关:智慧游戏

同学们经过努力,一个个都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顺利通过了第一关,不过胜利之门才微微向我们开启,第二关能不能顺利通过,可是通往“神秘岛”的关键哦,加油吧! 1.认识字母表,记忆26个字母顺序;

2.根据老师随机提出的字母,学生到字典音序表中找,看谁用时最短

第三关:识字分类

第二关也顺利通过了,神秘岛已经向我们招手了,让我们再去过最后一关吧!这一关又是什么呢?

课件出示过关要求:识字分类,区别前鼻音“an”和后鼻音”ang”的生字, 1.开小火车接读生字,指名读。 2.四人小组合作,一个同学摆出识字卡,其余三人迅速读出字音,要读得又快又准。读完后,把卡片中你认为是一类的摆放在一起。

三、放眼畅想

课件出示:同学们,恭喜你顺利过关!

我们马上要到达神秘岛了,你觉得神秘岛的景物会是怎么样的呢?学生畅所欲言,在向往和憧憬中结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短文儿歌,感受祖国的地域宽广,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体验读书的乐趣。

2.认识全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书写三个同类结构的字。 3.知道8个描绘春天景象的四字词语,感受春天。 教学过程: ㈠ 读一读

1、过渡:春天的景色真美呀!我们祖国的春天更美。

2、学生自由朗读《祖国多么广大》。

3、小组互相读短文(正音)。

4、小组互相交流短文写的是什么。

5、给能背的小朋友配乐、配画面背诵。

(二)书写提示

1、过渡:我们已经会写很多字了。现在我们再来认识三个有趣的字! 2.指导书写:先外后内再封口。

3、比一比,哪个同学写的字最漂亮?(学生书写) 4、小组互相评议,推荐写的好的同学在展示台展示。

(三) 出示挂图,进入“日积月累”天地,揭示课题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 泉水叮咚 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

1、指名读、齐读。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谈话揭题:是啊,春天来了!瞧,小朋友们正在寻找美丽的春天呢!让我们一起加入他们的行列吧!(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课题。)

(四)读书乐,乐读书

1.朗读短文儿歌; 2.学生交流短文内容; 3.分享好的书籍

(五)总结

春姑娘就在我们身边,它是一幅七彩的画、一首无言的诗、一曲悠扬的歌、一个讲不完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进入美丽的春天吧! 作业布置:会写八个有关春天的词语

篇6:五上第一单元习作

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含义刚好相反的两种数量。如,向左边运动的路程与向右边运动的路程,温度的上升与下降,企业的盈利与亏损,人数的增加与减少„„怎样区分两种含义相反的数量?人们往往用正数表示一种数量,用负数表示含义相反的另一种数量。小学生经常会接触到像上述那些具有相反含义的数量,他们能够接受用正、负数区分具有相反含义数量的方法。也就是说,学生具备初步认识负数的需要与条件。

本单元只涉及负整数,不给负数下定义,不进行有关负数的计算。教学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的含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量。全单元编排四道例题,具体内容的安排如下表:

例1用负数表示低于零度的温度例 2用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 负数的初步含义

例3用负数表示亏损的金额

例4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 在数轴上表示并认识负数

从表格里可以看出,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例1和例2,联系低于零度的温度和低于海平面的高度教学负数的知识,包括负数的具体含义,表示负数的符号以及负数的读写方法等内容。学生在这两道例题中,初步接触负数,初步体会负数的含义,了解有关负数的一些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是例3和例4,教学负数的一些实际应用,用正数与负数区分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含义的数量。学生在这两道例题中,进一步感受负数的含义。练习一配合四道例题的教学,既有分别与各道例题配套的练习题,也有综合应用四道例题教学内容的练习题。

(一)联系温度和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初步教学负数的知识

本单元教学负数知识的重点是它的含义,认识负数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例1选择学生经常接触的气温,例2选择具有形象特征的海拔高度为素材,逐步教学负数的知识。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能自主体会负数的含义,初步形成负数的概念。

1.用负数表示低于零度的温度,引导学生首先感知负数。

例1精心选择我国的三个城市同一天的最低温度,设计了“创设问题情境——讲解负数知识”的教学线索,让学生意义接受负数。教材编写了三个教学环节,先是营造一种需要,使用不同的数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然后讲解负数的知识,包括表示正数与负数的符号,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等;最后通过“练一练”让学生写出一些正数和负数,巩固例1所教

学的知识。

教材用图画呈现三个最低气温,营造教学负数的氛围。某一天,南京的最低气温是0度,三亚的最低气温是零上20度,哈尔滨的最低气温是零下20度。这是三个很典型的温度,都在温度计上表示出来,一个刚好0度,一个在零度以上,一个在零度以下,而且三亚和哈尔滨的最低气温是两个不同意义的20度。怎样用数学方法分别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怎样让人一目了然地区分两个不同的20度,而不致于混淆?这就是首次教学负数的氛围。为了营造这种浓厚氛围,教材问学生“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引导他们看着温度计说说三个城市的最低气温,通过“比零度高”“比零度低”这些描述,突出三亚和哈尔滨的气温是两个不同的20度,感到应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并区分这两个温度,从而产生学习负数的动机。

在上面的教学环节里,要指导学生看温度计上表示的温度。先在温度计上找到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告诉他们我国一般使用摄氏温度℃。再找到摄氏温度的零度刻度线,指出表示南京气温的温度计的水银柱顶端正好在零度刻度线上,这个温度就是0℃。然后识别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指出在零度刻度线以上的温度是零上温度,在零度刻度线以下的温度是零下温度。零上温度要从零度刻度线往上看,一般每小格表示2度,每大格表示10度;零下温度要从零度刻度线往下看,一般也是每小格表示2度,每大格表示10度。最后读出三亚和哈尔滨的温度,它们的温度计的水银柱顶端分别在零上20度和零下20度刻度线上,分别是零上20℃和零下20℃。练习一第4题在温度计上画水银柱表示某市去年各季度的平均气温-10℃、15℃、20℃、-5℃,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温度计是怎样表示气温的,学会看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

教材把正数与负数结合起来讲解,有利于突出负数的含义和表示方法。先指出零上20℃可以记作+20℃,“+20”读作正二十;再指出零下20℃可以记作-20℃,“-20”读作负二十。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零上20℃和零下20℃分别使用了不同的符号“+”与“-”表示。“玉米”卡通的提问“+20℃和-20℃表示的含义相同吗?”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不同的数量,对不同数量作出不同的解释,体会符号“+”与“-”写在20的前面,区别了两种含义相反的温度。

练习一第1题配合例1的教学。读出水沸腾时的温度100℃、水结冰时的温度0℃、南极的最低气温-89.2℃,指出其中的正数与负数。通过识别正数和负数,继续体会负数的含义,消化例题里习得的知识。

2.用正数或负数表示海拔高度,丰富对负数的感性认识。

例2用正数表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用负数表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虽然学生缺乏海拔高度的知识,但“比海平面高”“比海平面低”的形象描述,有利于他们体会这是两个具有相反含义的数量,需要用不同的数分别表示它们。教材利用示意图形象表示珠穆朗玛

峰“比海平面高8844.4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用一条红颜色线凸现海平面,什么是比海平面高、什么是比海平面低,就显而易见了。教材指出:海平面的平均海拔高度为0米,比海平面高8844.4米称为海拔8844.4米,可以记作+8844.4米;比海平面低155米称为海拔负155米,可以记作-155米。在用数表达海拔高度的过程中,又一次联系实际突出正数与负数的不同含义,学生对负数的感性认识就更加丰富了。

这道例题只表示出+8844.4、-155,没有讲它们的读法。这是考虑到例1里已经教学了正数与负数的读法,这里把读数机会留给学生,他们读出这两个数应该没有困难。

练习一第2题配合例2的教学,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高于海平面3260米和低于海平面422米。这道题与例2十分接近,写数不会有困难。通过写数能再一次体验负数与正数是含义相反的数。

3.初步揭示正数与负数的概念。

在例1和例2中,陆续出现了+20、-20、+8844.4、-155等数。如果把这些数分成两类,可以把+20、+8844.4分在同一类,把-20、-155分在另一类。教材指出:像+20、+884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2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用列举的方式,初步揭示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学生在这里再认表示正数的符号,以及表示负数的符号,根据符号区别正数与负数。回忆例题,重温这些正数和负数的实际含义,初步的负数概念就产生了。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十分重要的概念,教材突出讲述了这一点。可以联系0℃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海拔高度0米既不在海平面之上、也不在海平面之下,体会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配合例1和例2的“练一练”在给出的七个整数中有正数,有负数,还有0,识别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能够加强对负数表示形式的直观感受,同时也再一次突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要注意的是,教材没有给出关于正数和负数的定义,只是通过列举实例让学生知道怎样的数是正数,怎样的数是负数。学生不仅要在形式上识别正数与负数,更要联系零上温度、比海平面高的高度都可以写成正数,零下温度、低于海平面的高度都可以写成负数,支持正数与负数概念的建立。

教材还指出:正数前面的“+”也可以省略不写。因此+20、+8844.4,也可以写成20、8844.4,这就把正数与以前教学的数联系上了。由此联想,-20、-155前面的“-”不能省略,如果把-20写成20、-155写成155,其含义就完全变了。于是进一步明白,1、2、3„„都是正数,-

1、-

2、-3„„都是负数,负数表示的意思和正数刚好相反。

练习一第3题要求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帮助学生既从外在形式上,又从内在含义上,体会正数与负数的区别。

(二)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行走的路程等现实情境中,应用正数与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第二部分例3和例4,以生活中常见的具有相反含义的数量为素材,引导学生尝试着应用负数,加强对负数意义的体验。

1.两道例题的教学,设计了不同的方法。

例3呈现了一张反映新光服装店去年上半年每个月盈亏情况的统计表,在盈亏金额栏目里有正数,也有负数。教学任务是了解正数与负数在这道例题情境中的具体含义,看着统计表里的数据,逐一分析去年一到六月每个月的营业是盈利的还是亏损的,具体的钱数是多少。还可以分析这半年盈亏的整体情况,包括有几个月是盈利的,有几个月是亏损的„„这道例题的教学方法是,先告诉学生“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这个规则,再由学生依据规则对统计表里的每个数据作出具体解释,并对这半年的盈亏情况进行整理评价。从而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分别表示盈利和亏损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白菜”卡通问学生“从表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引导他们体会统计表里数据的具体含义,交流对各个数据信息的理解。

例4为文字叙述的情境配了一幅示意图,图画表示小华以学校为起点向东行走2千米到达邮局,小林以学校为起点向西行走2千米到达公园。这道例题的教学任务是知道相背运动中,如果一个方向行走的路程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个方向行走的路程可以用负数表示,再一次体验负数的意义。前面几道例题里,用正数表示零上温度、高于海平面的高度、盈利金额,用负数表示零下温度、低于海平面的高度、亏损金额,这些已经是人们共同约定了的,在通常情况下大家都会遵循这些规则。而例4中朝哪个方向行走的路程记作正数,朝哪个方向行走的路程记作负数,一般没有共同约定,是个人在解决问题时临时确定的。所以,例题提出“如果”向东行走2千米记作+2千米,让学生体会向东与向西是两个正好相反的方向,向西行走的路程应该用负数表示,即向西行走2千米可以记作-2千米。当然,“如果”向西行走2千米记作+2千米,那么向东行走2千米则应记作-2千米。

2.两个例题的延伸,提出了不同的认知要求。

例3的“试一试”给出了新光服装厂去年下半年每个月营业的盈利或亏损金额,让学生在盈或亏的情境中应用负数的知识,加强“盈利通常记作正数,亏损通常记作负数”的印象。与例3相比,“试一试”在认知水平上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是变换了思维的方向。例题是根据“规则”体会统计表里各个正数或负数的具体含义,“试一试”是应用“规则”把盈利或亏损的具体数据用正数或负数表示到统计表里。学生完成“试一试”一般不会有困难。

例4在设定向东行走2千米记作+2千米,向西行走2千米记作-2千米以后,要在数轴(小

学数学称为“直线”)上用点表示出邮局和公园的位置。在数轴上表示正数和负数,能清楚地表现出非零自然数都是正数,正数比0大;负数是与正数意义相反的数,负数比0小;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这些知识曾经在例2里已经初步得出,现在呈现在数轴上面,能更加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正数、负数以及0的相互关系,蕴含了关于整数的知识结构。教材呈现出一条比较完整的数轴,它是一条标有箭头(方向)的直线,上面有表示“0”的点(原点),以及表示1、2、3等正数和表示-

1、-

2、-3等负数的点。教学应该仔细规划出现完整数轴的步骤,帮助学生理解数轴上已有的数的位置及其意义,初步注意到数轴上正数与负数的排列顺序。下面提供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首先给出一条箭头向右的直线,在直线上有许多间距相等的点,其中一个点的下面标注数“0”。接着联系例4中向东行走的千米数记作正数的约定,在数轴的“0”点的右边下方依次写出1、2、3、4,表示如果从“0”点出发向东行走1千米、2千米、3千米、4千米所到达的位置,并告诉学生,数轴上的正数一般不写“+”。然后突出例4中向西行走的千米数用负数表示的约定,在数轴的“0”点的左边下方依次写出-

1、-

2、-

3、-4,表示如果从0点出发,向西行走1千米、2千米、3千米、4千米所到达的位置,强调负数的“-”不能漏写。上述的教学设计,给抽象的数以形象的表达,有助于学生体会数轴上的点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再次体验负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看着数轴上的数,体会数的排列顺序,可以分两步进行。先仔细观察数轴上“0”的右边和左边分别是什么样的数,明白“0”以及它右边的数是以前就认识的数,“0”左边的数是本单元教学的负数。联系“正数都大于0”体会“负数都小于0”,感受数轴上的数分布的合理性。再仔细观察正数1、2、3、4等,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从左到右;负数-

1、-

2、-

3、-4等,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从右到左,发现正数的排列方向和负数的排列方向相反,正数和负数以“0”为分界。还可以回忆温度计上的刻度和海拔高度的含义,体会数轴上正数与负数的排列方向的合理性。练习一第7题是在数轴上填数的习题,帮助学生把握数轴上正数的排列方向和负数的排列方向。

3.带着例题里习得的知识与经验,在练习中继续体会正数与负数所表示的一些具体对象,加强负数概念。

练习一选择了丰富而宽广的题材,实际应用负数的知识,加强对负数意义的体验。如,第5题里升降机上升的高度与下降的高度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粮库运进粮食的数量和运出粮食的数量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科学知识竞赛抢答题的得分与扣分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第6题日常生活中,钱的收入与支出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第8题公共汽车乘客上车人数和下车人数,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这些练习题在编写上的共同点是:通过一个或

篇7:五上第五单元作文

一个小女孩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扎着两条羊角辫,身上穿着一条紫色的连衣裙,连衣裙上零零碎碎地点缀着黄色的小碎花。无意间,她发现,路旁的垃圾箱前随处可见人们随手丢弃的垃圾。小女孩心想,哎呀,假如眼睛不好的人一脚踩上去滑倒在地上,那该怎么办。膀说:便继续捡起步”。

却引起了我的思考。

篇8:五上第四单元教案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点击鼠标,屏幕出现邓小平的画像]谁来简单介绍一下?

2、指名学生介绍

3、小组内阅读邓小平的有关资料。[师分发给小组资料]

二、揭示课题,解题

1、请同学们看段录像。[播放小平骨灰撒落大海的录像]

2、板书课题:

23、在大海中永生

3、解题:

(1)“永生”,你是怎么想的?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初读课文

1、带着刚才的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2、小组学习,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标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划出难理解的词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自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写的是什么事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按顺序给课文分段。

3、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4、听课文录音,再次整体感知全文。

(1)了解邓爷爷生前的伟大功绩,听着课文录音,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新的问题,请同学们好好的想一想。

[1]小组内自由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

[2]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

[3]班级交流汇报

(2)师归纳总结学生已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

[未解决的问题:

1、为什么说邓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怎样理解?

3、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3)这节课我们自己解决了不少的问题了,但这几个问题还未解决,同学们说该怎么办?请同学们说一说。

5、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查阅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情况。

当堂目标检测:

教后记: 在大海中永生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谈话直入主题,引出问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在大海中永生》,通过阅读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课上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问题,有些我们运用课前学习的资料,通过读书、讨论已经当堂解决了。有些我们感到还需要在课后带着这些问题,再去寻找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情况。是哪几个问题呢?

指名说说,师相机出示:[共三个问题:1为什么说邓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怎样理解?

3、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好!让我们联系自己搜集的资料,再来读读课文,想一想这几个个问题自己是怎样理解的,然后和周围几个同学互相交流一下。

二、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并查阅资料。

1、教师深入小组,适时给予指导,同时参与讨论。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解决第一个问题。

[师点击鼠标,屏幕显示:邓小平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理解。(结合查阅资料回答)

过渡:是啊,邓爷爷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影响超越国界。他为什么能做出这么多了不起的事呢?我们来读读他的这句话,体会体会。

解决第二个问题。

(1)学生自读。

(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3)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那就让我们再来读读邓爷爷的这句话,好好体会邓爷爷对祖国对人民深切的爱。

3、学生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让我们随着课文,再次回到那揪人心腑的1997年3月2日,去送别敬爱的邓爷爷。

4、引导学生理解第三个问题

(1)观看录像,代替讲读。[点击鼠标,播放录像片断:邓爷爷的骨灰正撒向大海(第二节内容)]

(2)指导朗读第一节

飞机飞向大海,带着全国人民无限的哀思、缅怀。深爱着祖国和人民的邓爷爷离我们远去了,多么令人悲痛!让我们各自读第一段,想想怎么读才能把我们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学生各自认真读第一段,随意的发挥想象去读,可大声读,可小声读,也可站着读。

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朗读,师适时指导。

(3)指导朗读第三节

过渡:读了第二节,我们是不是好像也来到了大海,也在目送伟人离去?

此时此刻,我们又会想些什么?你是不是还仿佛看到了什么呢?让我们各自读读课文的第三节,好好想想。对“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这句话,你现在又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读一读课文,小组里互相交流。

老师参与小组讨论。

(4)指名说一说。

这一段饱含激情的文字,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邓爷爷的丰功伟绩和深远影响。这段话想读读吗?怎么读呢?

由学生推荐一名学生有感情朗读。

读得真好,老师听了深受感染,也想放声读读这一段,表达对邓爷爷的热爱和怀念,行吗?

师放声读,并渐渐转为背诵。

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让我们把邓爷爷的慈容笑貌、丰功伟绩永远记在心里。

集体朗读。(能背的试着背)

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现在大家都理解了吗?[点击鼠标,屏幕显示: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谁讲给大家听?

学生同桌思考讨论。

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理解。

师进行小结。

三、回顾全文,加深印象。

本文一定有你最为感动、最觉动情的地方,请你选择一处,反复读读,读出自己的感情来。

1、学生认真读自己选择的句段。

2、指名朗读,鼓励学生试着诵读。

读得很感人!老师还发现有些同学读的时候很少看书,看来,他们已经把这些语句记在心里了,课后请大家把全文连起来再读读,试着背诵。在读读背背的过程中,你又有了什么新的体会,新的问题,好好想想,并写下来,好吗? 板书设计: 在大海中永生

飞向大海:低低地

缓缓地 最后一个篇章

撒向大海:

呜咽

痛悼

也许„„也许„„也许„„也许„„

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告别大海:与„„同在 在大海中永生 当堂目标检测:

教后记: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一、指导看图,导入新课。

1、出示画像(高尔基像)同学们,你们知道画中的这位老人是谁吗?告诉你们,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之一——高尔基。

(板书:高尔基)高尔基是谁呢?预习过课文的同学一定知道,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简单介绍一下?

(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2、知识扩展

高尔基简介——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中。8岁就开始独立谋生,做过各种各样的苦活儿,工余渴求知识的他勤奋读书,终成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多,著名的有《在人间》、《母亲》、《海燕之歌》等。

3、揭示课题。

(1)我们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他是谁?

(明确:文中小主人公是“他的儿子”,“他”指“高尔基”)(板书:他的儿子)

(2)老师还没有将文题写完整呢,同学们看还差一个什么字?(明确:差一个“和”字。提示学生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与他的儿子这对父子间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

要求:

1、学生出声试读课文。

2、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3、标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读音指导。

教师示范,学生跟读,要求学生注意“欣”是前鼻音,“芳”是后鼻音。

2、结合课后习题3,进行“读一读”的训练。

3、生再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

4、学生轻声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过渡:经过课文的初读、再读,相信同学们画出的生字字音一定能读准了,这些生字应该怎样正确书写呢?

1、提示“妻、瞧”二字的正确笔顺,这两个字笔画繁多,书写时要学生注意字的形体须匀称。“芳”要注意把中间一“横”写长一些。“欣”是左右结构,且左右相等。

2、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当堂目标检测:

教后记: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听写生字

二、精读课文,感悟整体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1、文中的两位主人公分别是谁?(明确:高尔基、他的儿子)

2、课文中讲述了关于伟大作家高尔基与他的10岁儿子之间几件生活小事。(明确是两件生活小事:一是“栽花赏花”,二是“写信教子”)

3、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一件小事?(明确:第2~5自然段)

4、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二件小事?(明确:第6~9自然段)

三、学习第2~5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同学们具体谈谈。(有一年、意大利的一个小岛)

(3)学生试背诵。(这一自然段进行了背景交代,简洁明了)

2、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提问引读:高尔基的儿子几岁了?能不能将“只有”去掉换成“高尔基的儿子10岁”?为什么?(去掉后就不能体现强调年龄小的意思了。而且,这里的“只有”与下一句“还没有镢头那么高”语意紧密相联,去掉了语意就不连贯了)(板书:只有还没有)镢头有多高?师比画一下。(板书: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

(4)你们猜一猜,这个小小年龄的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明确:“只有10(3)到岛上后,他的儿子做了些什么呢?(明确:种花。用文中原句表达)岁”的儿子这样做,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亲表达爱)(板书:爱)

(5)同学们与文中“儿子”年岁相仿,你们有没有向爱你的家人表达自己的爱?(学生自由发言,进行说话训练和传统美德的教育)

(6)试背诵

3、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用文中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大意。(明确: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

(3)这一自然段写得很美,同学们一定和老师有同感,美在哪儿呢?)(色:姹紫嫣红;味: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蜜蜂)

(4)写作指导及训练,学会课文的写法。(同学们平时作文时应学会观察,从不同角度去描写事物,这样就会使文章增色。)

(5)试背诵。

4、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高尔基欣赏儿子种的花时心情如何?为什么?(明确:“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说不出”极言高兴,不仅仅是高兴,还有对远方儿子深深的思念之情,他把“盛开的花朵”比作“儿子红扑扑的脸庞”,由此可见)

(3)试背诵。

四、评析第6~9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说明。(两处半引号表示引用了信中的两个自然段,末一句中的单引号表示信中的引用部分)

3、提问引读:“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什么?(指鲜花,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4、提问:这封信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什么?(明确:“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更愉快”)他为什么这么说?

讨论:联系第7、8自然段,理解“给”、“拿”的内涵。(明确:“给”是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拿”即是向人们索取。付出永远比索取更令他人和自己愉快)(父亲在信中谆谆教诲自己的儿子,希望他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这更是一种博大深沉的爱)(板书:爱)

5、说话训练:结合实际或联系课题,说说自己对“‘给’,永远比‘拿’愉快„„一句的理解。

6、试背诵6—9自然段。

五、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指导背诵。

当堂目标测试:

教学后记

艾滋病小斗士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什么叫斗士?

2.生:勇敢面对困难的勇士。

3.师:他们是值得称赞的,是令人敬佩的。那么,小斗士呢?就更伟大了。

4.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5课——(学生齐读《艾滋病小斗士》),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5.学生自由回答。

6.师:好,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

出示生词,读一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并思考:根据所给的词语提示,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恩科西”、“艾滋病”、“不是„„而是„„”,“一边„„一边„„”)

2.学生自由发言。(主要讲述了一位南非男孩恩科西身患艾滋病,坦然地面对生活,顽强与病魔做斗争,并且关心其他艾滋病患者的故事。)

〈四〉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细读第2,3,4自然段,感悟“不幸”

1.出示图片:请大家看一组有关艾滋病儿童的图片。这些患病的儿童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简要地描绘一下。

2.师:你们了解艾滋病吗?谁来说一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病人因体力消耗而极度虚弱、衰竭,呈恶病质状态,从而导致死亡。)

3.所以说,艾滋病患者是痛苦的,是不幸的。小恩科西就是其中的一位。那么,他遭遇到怎样的不幸呢?自读课文的2,3,4自然段,划出有关的语句。并说一说你的感受。

4.学生自读并思考。

5.讨论交流:

(1)“不久母亲又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

(2)“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

(3)“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

(当学生找到此句时,教师出示这句,并发问:再读读这句话,要特别注意哪些词呢?并说说从中你悟出了什么?“竟然”:一方面说明恩科西生命力顽强、毅志坚定。另一方面说明他能活这么长时间出乎大家的意料。“挺”是什么意思?用“坚持”,“撑着”这些词换它好吗?为什么?从这个词你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9岁那年,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遭到全校大多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反对,还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教师导问:“轩然大波”是什么意思?比喻大纠纷。)

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全校的大多数老师是什么反应?(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

当恩科西好不容易走进课堂,准备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大多数的学生是什么反应?(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

当恩科西第二天准备继续上学的时候,得知恩科西是一名艾滋病患者的家长,他们又是什么态度?(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

备注:如果学生找不到这句话,教师则提示说:“其实,艾滋病给他带来的痛苦又何止这些?还有没有其它方面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二)细读第5,6,7自然段,感悟“抗争”

过渡:面对巨大的不幸,恩科西是如何抗争的呢?5,6,7三个自然段分别讲了它所做的三件事,你能把它们分别概括出来吗?

讨论交流。

1.出席艾滋病研讨会,不断呼吁。

出示第五自然段。

读读这段话,想一想应该抓住哪些关键的词语?并说一说从中你悟出了什么?

教师抓住“纤弱”这个词语,深入发问: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身体虚弱。已经不行了。教师追问:在这种情况下,小恩科西他想到的是什么?他又是如何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2.那么,第二件事是什么?(出席2000年的艾滋病大会。)

师:那么,此时已到艾滋病晚期的恩科西,已经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联系全文,大家描绘一下。

师:是啊,我们都很清楚,此时的恩科西,已经骨瘦如柴,身体极其虚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小恩科西仍然坚持发言。那么,哪位同学能够有感情地读一读他的发言。此时此刻,他心中想到的,依然是——他的心中,永远只有别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关心他人。有爱心。)的确,小恩科西是令人敬佩的,发言是感人肺腑的,他道出了所有艾滋病人的心声。所以,“震撼了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的心灵。”

师:当所有与会代表看到骨瘦如柴,已到生命最后一息的恩科西站在的面前的时候,当他们听到他那感人肺腑的发言后,各国代表们的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是啊,小恩科西顽强地与病魔抗争,令人感动。从他的发言中,我们还能感受到,他代表所有艾滋病患者,在与社会抗争。这抗争其实在唤醒人们,应给予艾滋病患者足够的尊重与帮助。

3.对未来充满希望。

师:从中你可以悟出什么?(1。小恩科西对未来充满希望。2。他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帮助更多的艾滋病患者)

过渡语:恩科西如此热爱生活。顽强斗争,令人感动。可是艾滋病冷酷无情。恩科西的病情开始——(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

(三)学习第8,9自然段,感悟“关注”

1.教师导读第8自然段:2001年初,恩科西的病情——(学生读)6月1日那天,被艾滋病——(学生读)

2.读了这段话,你的体会是什么?

3.他的死,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是怎么说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呢?请大家抓住有感情地读一读。

(安南:感叹。曼德拉:痛切)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同学们,恩科西面对着巨大的不幸,他不仅顽强抗争、自强不息,而且关心和他一样不幸的患者。为所有人做出了榜样。是一名真正的斗士。

2.那么,做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生,我们也会面临过挫折和失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请用“不是„„而是„„”练说。

(例:面对挫折,我们不是悲观消沉,而是要坦然面对,乐观自信。要有爱心,去帮助其他遇到“天灾”的人)板书:

艾滋病小斗士

不幸

小恩科西

小斗士

抗争

(顽强不屈、有爱心)当堂目标检测:

教学后记:

习作4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最近在与部分同学的聊天中,老师了解到有的同学有一些心事,有很多话想对别人说,可是又不方便当面讲,憋在心里却又挺难受。这该如何是好呢?请大家帮忙想想主意。(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然后想办法交给他,进行书面交流)

二、读懂例文

1.请同学们读读赵洁同学写给老师的这篇文章。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赵洁在文中对老师说了什么?(2)从哪些词句中能够体会作者的感受?(3)想一想,当赵洁写完这篇文章,并把它交给老师后,她的心情如何?(4)猜一猜,老师读了这篇文章后,可能会说什么?做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例文,思考问题。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上述问题。4.大组交流、汇报。

三、指导习作

1.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不想轻易说出口的“小秘密”,这些心里话可能是想说给妈妈听的,也可能是想说给老师或好朋友听的。可能是为了某件事表示歉意,可能是传达最真的问候,也可能是诉说委屈或提些建议„„下面就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问一问自己,今天你最想跟谁说说心里话,说点什么呢? 2.学生自己进行心灵独白。

3.可以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交流,也可以不说给任何人听,直接写下来。4.愿意在大组交流的同学发言,师生共提补充、修改意见。

四、学生练写 1.学生练写草稿。

2.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教师个别指导。3.学生修改草稿。4.学生誊写作文。

教学随笔:

练习4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小芳正在做作业,爸爸指出她写的“兰球”字写错了,小芳不服气,爸爸说出了篮球的“篮”字的来源。(2)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爸爸说的是否有道理?(3)指名回答问题并说出道理。(4)教师介绍“兰、篮、蓝”的来源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四个句子,找找有无错别字。(2)学生试着改句中的错别字。

(3)师生共同改正错别字。让学生说出理由。

(4)教师小结。错误的原因:不了解词义的来源而出错。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这四个成语。教师指出这几个词语都有错别字。(2)学生指出其中的错误,并思考为什么会出错。

(3)指名改正错别字,说出理由。(因为不了解词义的来源而写错了的)(4)教师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词义的来源,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1.熟记词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3)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每个成语都有一个警世劝诫的哲理)(5)通过读讲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查成语词典。(6)学生练习背诵。2.反馈。(1)指名读。(2)集体练读。(3)集体齐背。(4)指名背。

练习4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在大海中永生》。(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那些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5)教师重点指导“撒大海、爱戴”等词的间架写法和整体布局。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3.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偏旁(身字旁、舟字旁)和例字(射、船)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身字旁、舟字旁”的书写方法。(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3)教师讲解“射、船”的写法,学生练写。5.练习。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练习4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1.审题。(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指导。

(1)创设情境:模拟“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开“小小新闻发布会”。

(2)分组推选“发言人”上台发布新闻。(学生通过看电视、听广播或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搜集一两条有价值的新闻)(要求“发言”的新闻有一定价值,通顺、流畅)(3)“听众”现场提问,(鼓励学生勇敢地提问题,做到问题有对性,表达清楚,流利)“发言人”当场给予回答。(4)师生评议。3.反馈。(1)评议后,推选—名同学上台作为“发言人”,全班同学提问题,“发言人”回答。(2)评议小结。当堂目标检测

上一篇:初二学生作文:穿越时空下一篇:公司抵押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