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涨价五大原因

2024-06-07

茅台涨价五大原因(精选5篇)

篇1:茅台涨价五大原因

茅台涨价“五大原因”

白酒市场涨声四起,各高端白酒涨价之风愈演愈烈,市场上流传一句“炒楼炒股不如炒茅台”的说法,53度飞天茅台“一飞冲天”,本人近日走访南京部分商超系统发现,53度飞天茅台终端零售价已经保持在1188元/瓶左右。茅台几乎每年都涨10%左右,但是去年和今年涨幅较大,2009年茅台终端零售价还停留在六七百左右,今年已经冲破1000元,确实有足够的理由引起众多消费者的强大关注。

其实,高端白酒总体来讲价格一直在稳步上扬,除了茅台涨幅较大之外,还有五粮液同样是涨幅较大,从六百多元上升到七百多元,而其他二线名酒更是步步紧跟涨价的浪潮,借势涨价,分一杯羹。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为什么白酒涨势如此之猛,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根据各类二手资料和对白酒行业的长期观察,从身处白酒行业的专业从业者角度,进行深入地分析茅台为何“一飞冲天”。

原因一,可能与原材料上涨有关。

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发生,包括西南五省大旱、价格上涨、青海玉树地震、风灾、暴雪袭击、南方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等等,各种因素不断在加剧粮食、食品价格的上涨。根据去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一期《作物展望和粮食状况报告》指出,2009年~2010全球谷物产量预计为22.08亿吨,将比上一减少3.4%,全球小麦产量将下滑4.2%。全球谷物产量下降,价格上涨显然已成为一种趋势。粮价的上涨给以粮食为原料的下游产业带来压力,而与粮食息息相关的酿酒行业自然受到一定的冲击(据酒业相关管理部门表示,酿酒原料上涨了30%)。

原因二,可能与国家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变化、消费税调整有关。

2009年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但随着经济企稳回升,行业景气逐渐回暖,在白酒市场也可找到变化的缩影。当年1~6月白酒累计产量为312.89万千升,同比增长20.7%,而前6个月白酒工业销售产值累计近920亿元,同比增长23.2%,经济回暖促进白酒销售保持回暖之势,高端白酒消费出现价升量增格局自然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2009年8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正式出台《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试行)》。而这份文件在原来从量税0.5元/斤(500克)和从价税20%增加了最低计价税标准,尤其是其中的第一条(白酒生产企业销售给销售单位的白酒,生产企业消费税计税价格高于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70%(含70%)以上的,税务机关暂不核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和第二条(白酒生产企业销售给销售单位的白酒,生产企业消费税计税价格低于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70%以下的,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由税务机关根据生产规模、白酒品牌、利润水平等情况在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50%至70%范围内自行核定。其中生产规模较大,利润水平较高的企业生产的需要核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的白酒,税务机关核价幅度原则上应选择在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60%至70%范围内),此项措施有效堵住关联避税的漏洞,相

反,企业在消费税上的支出相应增加。举个例子,2009年 8月4日,五粮液厂家向其全国一级代理商下发通知:一级代理商给下游商家的52度五粮液批发价不低于578元,而之前为480元至530元之间。有业内人士透露,此前五粮液上市公司都是先将酒卖给其集团旗下的进出口公司,以此达到避税目的。出厂价每瓶469元的52度五粮液大致以140元价格卖给进出口公司,每瓶的消费税为140元×20%=28元。而在白酒消费税计税标准调整后,税基改为“对外销售价格的60%至70%”。每瓶52度五粮液应纳消费税为469×70%×20%=65.66元。因此,白酒企业将要比之前多交纳每瓶37.66元的消费税。

原因三,可能与经销商和游资囤货有关。

茅台宣布上调出厂价后,又对经销商抛出“限价令”,要求53度茅台零售价不超730元。如经销商违规提价,将面临终止合同、扣保证金的处罚,甚至会被取消经销商资格。部分经销商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是经销商掌控下的终端店面、特许加盟店,作为上游的厂家也确实是鞭长莫及,厂家对于商超、烟酒店等其他零售渠道也同样是“难以监控”。因为酒水经销商更紧密地接触市场,所以反应更灵敏,他们会预估到市场的变化而提前涨价赚得利润,等到厂家发布涨价通知后再伺机调整产品价格。部分经销商认为,茅台作为一线名优白酒,一向都是抢手货,即使酒厂不宣布涨价,终端也会根据市场供求调整价格,甚至不同渠道价格相差也比较大。

原因四,可能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有关。

消费升级可能是高端白酒价格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原因之一。2005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了1740美元,进入了消费品升级阶段。2006年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和天津人均GDP跨越3500美元大关。消费升级,使高档白酒成为消费主力产品。现在,在很多沿海城市,婚宴用酒一定要喝高档白酒已成为一种时尚和风俗,这也造成了茅台、五粮液旺盛的市场需求,成为其敢于涨价的社会基础。一般来说,企业涨价行为会受到市场的制约,由于涨价会影响商品的销售,所以企业一般都会谨慎出台涨价措施。白酒行业也属充分竞争性行业,按说企业同样会慎重提高产品价格,但是由于高档白酒销售一方面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一方面又有公款消费支撑,而公款消费又一定程度上具有对商品涨价不敏感的特点,所以白酒企业不担心涨价会对产品销售造成大的影响。

茅台涨价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众说纷纭,粮食上涨、水价上调、经销商和游资囤货、消费者看涨不看跌的消费心态、消费税最低计价税的推出、经济回暖消费水平的提高等等,那么究竟茅台涨价的主因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其一,原料上涨不是主因,原料成本在白酒产品中所占比例很小,茅台公布的去年毛利率达到了惊人的90.17%,而五粮液去年毛利率也超过65%,原料所占比例十分有限。一般而言,酒体与酒瓶包装的价值约占产品出厂价的10%~15%,固定资产折旧、人工,占出厂价的20%~25%,税占25%左右。对于茅台、五粮液这种老名酒,基本不需要花多少市场推广费,至于普通白酒要交的进场费、渠道返点等更是不存在,一年的推广费用最

多是销售额的3%~5%。测算下来,高端名酒的实际成本大约只有其出厂价的一半。因此,涨价主要原因不可归结于成本上升,经销商和游资囤货以及消费形态的变化则应该是涨价的助燃剂,而大多数涨价应该是企业的营销策略。

原因五,茅台涨价主因——“控量保价,饥渴营销”。

1989年,五粮液通过价格上涨,一举超过当时的白酒行业老大是泸州老窖,1994年,五粮液的核心产品价格在长期低于茅台的前提下,价格猛然上涨近百元到茅台之上,远远甩开其他对手,一举成为行业高端第一品牌,一个颇具创造性的“控量保价”模式诞生。

控量保价的第一步是“饥饿疗法”,即按市场实际需求适当控制供货量,经销商感到产品经常不够卖,于是价格越来越坚挺。第二步是待市场“饥饿”到一定程度,渠道和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愈感强烈之际,厂家开始宣布上调出厂价格。高端名酒的品牌知名度和稀缺性立即被烘托出来,经销商积极进货备货,甚至囤货,消费者也觉得一酒难买,越涨越喝,市场呈现价升量增势头。第三步是厂家根据市场需求,控制货源的“水龙头”进行调控,定期上调出厂价格,名酒价格一路走高。

那么,茅台涨价后,留下的“蛋糕”将变成谁的口中食呢?五粮液和茅台价格上涨,必然留下价格空挡,那么谁来填补?

笔者认为,高端白酒价格上涨,800元—1200元/瓶市场已经成熟,中档品牌则更加显现出价格优势,这将是非常难得的契机,而二线名酒将绝对不会放过如此良好的机会。因此,我认为,二线名酒企业的集体崛起将成为白酒市场的一道风景线。从二线名酒产品结构布局的情况分析来看,二线名酒的高端产品对一线名酒企业的高端市场已经构成了越来越大的挑战。二线名酒通过战略核心市场的聚焦,区域性市场的突破到全国性市场的布局,都证明了二线名酒的突破性增长的潜力,高端化的发展从众多二线名酒企业的战略中清晰可见,二线名酒高端化发展路径已经呈现出多化的发展趋势。近几年突飞猛进的郎酒红花郎年份高端系列、洋河的蓝色经典系列等,二线区域品牌山西汾酒投资两亿元启动“清香”战略工程,欲收复曾位居白酒业老大的阵地;原五粮液总经理徐可强加盟酒鬼酒,主打中高端市场;西凤提出“百亿西凤”的目标,各类品牌均在加强产品布局,增强其高端产品的竞争力,而五百元左右的市场价位正是二线品牌将进行激烈角逐的档位,二线品牌将成未来的市场主角,谁将占领高端白酒涨价后腾出的市场空间令人期待。

篇2:茅台涨价五大原因

一、案例资料

“我们上百万职工因为这件事抬不起头来。”4月25日,新任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傅成玉宣布了广东石油分公司“百万买酒事件”的调查、处理结果,总经理鲁广余被免去职务及个人承担已消费的13万余元红酒费用。中石化公布的调查结论称,2010年9月鲁广余私自安排下属,花费158万余元从贵州茅台销售公司购进茅台酒480瓶、红酒696瓶。

“茅台”是一个醒目的标志,似乎近些年其与“涨价”、“腐败”特别有缘„„一种常识是:茅台酒是老百姓喝不起的酒,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茅台局长”等很多新近发生的事件表明,原本是一种国家著名商品的茅台,现今却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

茅台酒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一度被认为是中国大曲酱香型酒的鼻祖。1915年,茅台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随后逐步被称为“国酒”而热销,由于生产工艺复杂,其年产量有限,更加剧了人们的趋之若鹜。中国留美经济学者张永璟表示:“茅台酒是奢侈品,是上档次的象征,是中国酒桌社交的敲门砖。”

“奢侈品一般来说是为有钱人服务的,而中国的奢侈品往往却是为权力服务。”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院长杨凤春说,“尤其官场里许多话题和聚会围绕着茅台酒的情况愈演愈烈,其名称已经成为富有、地位和权力的象征,极具中国特色。”

二、涨价背后的经济问题

虽然茅台在2001年、2006年、2007年3次以5个注册号码申请“国酒茅台”商标未获得成功,但由于政治伟人的偏爱,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茅台作为国宴用酒和外交国礼用酒,实际上一直被赋予一种政治资格,有很强的身份象征。

‘官酒’的符号印象满足了一些中国人的特殊消费心理。茅台酒是由“政治经济学”而不是“市场经济学”的供需决定,其被赋予了“权贵外衣”色彩,政治酒、身份酒、天价酒都可以成为它的别号。目前茅台的情况其实处于一种不真实的市场环境中,一方面是政府垄断,另一方面是商家拼命炒价,“尤其政府力量在其中的参与,已经使茅台的销售偏离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同时,“茅台的光辉历史与庞大的官员消费密不可分,其中的官场文化和政府垄断因素非常关键,要使其发生改变非常难。”

三、成因分析

1、原材料上涨

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发生,包括西南五省大旱、价格上涨、青海玉树地震、风灾、暴雪袭击、南方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等等,各种因素不断在加剧粮食、食品价格的上涨。根据去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一期《作物展望和粮食状况报告》指出,2009年~2010全球谷物产量预计为22.08亿吨,将比上一减少3.4%,全球小麦产量将下滑4.2%。全球谷物产量下降,价格上涨显然已成为一种趋势。粮价的上涨给以粮食为原料的下游产业带来压力,而与粮食息息相关的酿酒行业自然受到一定的冲击(据酒业相关管理部门表示,酿酒原料上涨了30%)。

2、国家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变化、消费税调整

2009年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但随着经济企稳回升,行业景气逐渐回暖,在白酒市场也可找到变化的缩影。当年1~6月白酒累计产量为312.89万千升,同比增长20.7%,而前6个月白酒工业销售产值累计近920亿元,同比增长23.2%,经济回暖促进白酒销售保持回暖之势,高端白酒消费出现价升量增格局自然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3、经销商和游资囤货

茅台宣布上调出厂价后,又对经销商抛出“限价令”,要求53度茅台零售价不超730元。如经销商违规提价,将面临终止合同、扣保证金的处罚,甚至会被取消经销商资格。部分经销商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是经销商掌控下的终端店面、特许加盟店,作为上游的厂家也确实是鞭长莫及,厂家对于商超、烟酒店等其他零售渠道也同样是“难以监控”。因为酒水经销商更紧密地接触市场,所以反应更灵敏,他们会预估到市场的变化而提前涨价赚得利润,等到厂家发布涨价通知后再伺机调整产品价格。部分经销商认为,茅台作为一线名优白酒,一向都是抢手货,即使酒厂不宣布涨价,终端也会根据市场供求调整价格,甚至不同渠道价格相差也比较大。

4、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

消费升级可能是高端白酒价格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原因之一。2005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了1740美元,进入了消费品升级阶段。2006年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和天津人均GDP跨越3500美元大关。消费升级,使高档白酒成为消费主力产品。现在,在很多沿海城市,婚宴用酒一定要喝高档白酒已成为一种时尚和风俗,这也造成了茅台、五粮液旺盛的市场需求,成为其敢于涨价的社会基础。一般来说,企业涨价行为会受到市场的制约,由于涨价会影响商品的销售,所以企业一般都会谨慎出台涨价措施。白酒行业也属充分竞争性行业,按说企业同样会慎重提高产品价格,但是由于高档白酒销售一方面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一方面又有公款消费支撑,而公款消费又一定程度上具有对商品涨价不敏感的特点,所以白酒企业不担心涨价会对产品销售造成大的影响。

5、“控量保价,饥渴营销”

1989年,五粮液通过价格上涨,一举超过当时的白酒行业老大是泸州老窖,1994年,五粮液的核心产品价格在长期低于茅台的前提下,价格猛然上涨近百元到茅台之上,远远甩开其他对手,一举成为行业高端第一品牌,一个颇具创造性的“控量保价”模式诞生。控量保价的第一步是“饥饿疗法”,即按市场实际需求适当控制供货量,经销商感到产品经常不够卖,于是价格越来越坚挺。第二步是待市场“饥饿”到一定程度,渠道和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愈感强烈之际,厂家开始宣布上调出厂价格。高端名酒的品牌知名度和稀缺性立即被烘托出来,经销商积极进货备货,甚至囤货,消费者也觉得一酒难买,越涨越喝,市场呈现价升量增势头。第三步是厂家根据市场需求,控制货源的“水龙头”进行调控,定期上调出厂价格,名酒价格一路走高。

四、解决思路和建议

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张。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加强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合理控制中长期贷款增长。继续落实缓解贸易顺差过快增长的各项措施,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

2、加大农业生产扶持力度

发展生产是稳定价格的基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认真落实国务院扶持粮食、生猪、油料、奶业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适当提高稻谷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水平,进一步提高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标准和补贴总额,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组织好化肥生产用电、用气的供应工作,稳定化肥生产,确保市场供应。

3、努力保障市场供应

稳定市场的关键是抓好市场供应,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不断档、不脱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增加重要商品国内市场供应。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发展,组织好主要物资的进口。组织好临时存储小麦、稻谷和中央储备玉米的投放,稳定市场粮价。适时投放储备猪肉、食用油。组织好成品油供应。加强重要物资运输组织,畅通“绿色通道”,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

4、稳定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

稳定政府管理的商品和服务价格。(1)成品油、天然气、电力价格,以及地方管理的供电、供气、供水、供暖、城市公交、地铁票价等公用事业价格和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近期一律不提高。(2)各级各类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一律不提高。地方管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也要保持稳定。不出台新的收费项目,防止变相提高收费标准。(3)保持尿素价格稳定。地方管理价格的尿素、磷肥、钾肥、复合肥等,因成本上升确需调整价格的,要严格按程序报批,不得越权提价。(4)经听证会论证后,降低移动通信漫游费资费标准。

5、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根据有关价格法律法规,经国务院批准,启动对粮、油、肉、蛋、奶、液化气等重要商品和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实行提价申报,对达到一定规模的批发、零售企业实行调价备案,努力保证重要商品及服务价格基本稳定和市场正常供应。当价格显著上涨情况消失后,将及时解除临时干预措施。

篇3:玉米涨价原因及中后期走势分析

为保证农民利益, 在前期市场价格较低且国储玉米不足的情况下, 政府出面托市的态势较为明显。根据国家粮食局正式对外公布的2011/2012年度收购政策, 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 (国标三等质量标准) 为内蒙古、辽宁2.00元/kg, 吉林1.98元/kg, 黑龙江1.96元/kg, 相邻等级之间差价按每千克0.04元掌握, 收购期限为2011年12月14日至2012年4月30日。历年走势显示, 国储收购价格往往是市场价格的底线。

目前, 锦州港、鲅鱼圈港港口玉米收购价格在2 250~2 260元/t, 高出国家临储价格250~260元/t。除非国家提高玉米收储价格或玉米价格大幅下跌, 否则难以收储玉米。2011年的玉米价格在9月末达到历史最高位, 创下2.70元/kg的历史纪录, 比2010年的2.18元/kg的价格, 足足高了0.52元, 年平均差价近0.30元。

一般来说, 新玉米收购价比上年涨0.10元是很正常的, 但涨这么多, 实在令人意外。值得注意的是, 同比增高的收购价格出现在全国丰收增产的背景之下。根据国家有关粮食机构的预计, 2011年全国玉米产量将达到1.825亿t, 2010年为1.773亿t。究竟是什么原因, 能够让玉米的市场价格在大丰收的背景下上涨这么多。

1 玉米深加工行业需求增加

自2008年以来, 国内玉米价格便以每年10%以上的幅度递增, 目前玉米深加工产业年加工玉米能力在4 500万t左右, 而2001年时只有1 250万t。与此同时, 中国奶牛养殖的规模已经是2000年的3倍。因此, 尽管玉米产量屡创新高, 但玉米价格也创下最高纪录。玉米深加工行业需求的大增推动了玉米价格的大涨。

2 运输费用推高采购成本

由于北方冬季用电高峰来临, 为保障煤电运输, 东北铁路运输异常紧张, 收购商只得汽车运输或南北港口海运。但随着节前东北至关内运力正逐步趋紧, 除铁路运输外, 公路运输和南北港口海运费用也均呈连锁上扬态势。

3 种植成本增加推高价格

除此之外, 受年内通胀环境下物价水平整体上涨带动, 玉米的种植成本增加, 也为玉米价格的上涨提供依据。据际通宝价格行情统计, 预计的种植成本比2010年增加了15%~20%。

4 2012年上半年玉米分析

从政策面看, 2012年1月4日, 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粮食局、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下发通知, 安排部署国家临时存储玉米和大豆收储工作。通知要求, 中储粮总公司及其有关分公司要严格执行收购质价政策, 对农民交售的玉米、大豆做到应收尽收, 不限收、不拒收, 切实做到敞开收购。

从技术面看, C1209合约周K线收阳线, 期价站稳5周均线。日线图上, 收盘价站稳60日均线, 日线形呈上涨态势, 受现货影响明显。2012年1月份第1周盘面量仓均增, 期价下方有多根均线支撑, 连玉米期价处于坚挺上行之势, 预计近期连玉米仍将以震荡上扬为主。

目前虽然临近春节, 但用粮企业补库需求依旧旺盛, 产区深加工企业补库活动继续, 需求量较大;南方大型饲料企业补库基本完成, 但一些中小型企业备货仍然积极。预计春节前玉米市场在国储收购持续、深加工企业补库积极的大环境下, 有望继续延续稳中趋强态势, 部分地区玉米价格或仍有一定上涨空间, 但上涨的幅度不会很大。

东北产区:春节已经临近, 东北产区农户的售粮积极性开始减弱, 但东北深加工企业的采购兴致不减, 南方销区中小型饲企的采购还在持续, 预计东北产区玉米价格将维持当前的形势, 继续呈现稳中趋强的态势。

华北产区:由于该地区玉米水分偏高, 农户存储较为困难, 出售积极性也较高, 同时有来自南方饲企以及本地深加工企业的持续采购, 因而玉米上量将继续增加。预计水分较低的玉米价格将会走高, 而高水分的普通玉米价格上涨动力不足。

南北港口:北方港口收购价格虽有提升, 但因产区价格高位运行, 目前到港粮源数量极为有限, 预计仍有提价空间, 但受南方港口到货增多抑制, 提价空间或有限。

南方销区:随着南方销区备货的基本结束, 预计玉米价格将逐渐趋于稳定。

篇4:茅台的涨价符号

春节临近,来自白酒经销商的消息称,茅台拟于12月23日上调出厂价,涨幅不会低于200元。近两年来,茅台涨价的回声在一次次CPI数据的峰峦中不断被震高,一些烟酒行、酒类经销商早就开始了囤酒之旅。

一个普通的白酒品牌,却攀上了中国酒业让人仰止的绝对高度,其一举一动,撕扯着普通消费者和整个白酒业的紧张的神经。茅台被供奉成一个神话的图腾。

我们沿着历史的通道,从贵州怀仁市坐车,沿着曲折狭窄的山路向下,再向下,来到了酒香四溢的茅台镇。这有名的13公里盘山路,自古便是川盐、川粮逆赤水河入黔的通道。盐、粮带来的经济蓬勃激活了此前偏僻小镇的白酒产量。1840年前后,茅台镇的酒开始繁荣,并顺流经此路去往四川。1951年,国家接收私人酒厂成立地方国营茅台酒厂。

与我们印象中的完美形象不同,在这一阶段,茅台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曾出现连续16年亏损的局面。而转机出现在双轨制的放开这个当年最重大的经济事件上。此后,茅台价格扶摇直上,每一轮涨价,都与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时代主题无缝粘连。

从这个角度来审视茅台,茅台的价格,既是茅台的发展史,也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符号。

第一个十年

“如果价格不改动,一切都无从谈起。”

从历史的跨度来看茅台涨价史,1988年是个发轫点。当年最重大的经济事件,无疑是物价双轨制被取消、物价管制放开,以及各行各业轰轰烈烈的价格闯关。这其中就包括1988年7月,国家放开13种名酒价格。现在看来,名酒价格的放开只是各行业价格闯关大潮中一朵微不足道的“小浪花”,但对茅台而言,这朵“小浪花”却重新奠定了其无可替代的国酒地位。

在此之前,茅台对自身价格没有自主权。1975年,茅台产量仅200吨,500毫升53度茅台却只卖5元钱,量少价低。不仅如此,因为一切服从计划调配,1988年7月之前,在市场上根本买不到茅台。同样买不到的还有五粮液和剑南春,统称“茅五剑”。

“茅五剑”的产量都很小,国家商业部门将其作为特供商品分配给各省的糖业烟酒公司,每个省可能分到几百箱,每箱12瓶,最后具体分到某个县时可能只有一箱。其中尤以“国酒”茅台最为稀缺,通常只供县团级以上单位。仅以1988年为例,当时通过“批条”获得的500毫升53度茅台价格是每瓶35元——13年间仅涨价30元,与今日茅台价格的狂飙突进形成鲜明对比。

茅台的生机,始发于1988年的价格管制取消,这同时标志着中国的经济体系向市场化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得益于此,茅台价格一跃升至140元。500毫升52度剑南春的价格也立即提升为36元,而其放开前价格仅为15.8元。更重要的是,市场上也能买到茅台等名酒了。茅台由此扭亏为盈。从1962到1978年,茅台曾16年连续亏损,累计亏损额达400多万元。但1988年当年,茅台就实现利润5000多万元,1991年则突破亿元大关。

然而这不仅仅是茅台所代表的白酒行业价格全面上涨,按照国家物价局的《中国物价年鉴》记载,“1988年是我国自1950年以来物价上涨幅度最大、通货膨胀明显加剧的一年。”由此引发的,是席卷全国的“抢购风”,以至于1988年这场惊骇一时的“物价闯关”最后以失利告终。国家再次挥舞“宏观调控、治理整顿”的大旗,直到2003年,我国的市场定价机制才基本形成,其间历时整整15年。

在摸索中前行,似乎一直是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主旋律。茅台涨价史就此摸索着开始。

接下来的十年,随着经济的持续成长,民众的消费能力日渐提高,几乎所有的消费行业都呈现出兴旺蓬勃的景象。白酒规模迅速扩大,名酒价格水涨船高。1996年,500毫升53度茅台稳步上涨到340元,500毫升52度五粮液、500毫升52度剑南春分别涨到了350元和165元。

在危机中变革

“在1998年之前,我们只管生产,不管销售。”

第一个十年的茅台,只能说是“随波逐流”,被动地跟随时代“起舞”。因此,这个在中国最穷省份之一的地方酿造出来的最昂贵饮品,其符号价值,不是取自于大自然的馈赠,而是来源于改革。

在茅台涨价史上,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年份,第一个就是金融危机时的1998年。

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亚洲各国,国内消费市场一派萧条。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到1997年中期,全国的工业库存产品总值超过了3万亿元,出现了“结构性过剩”的现象,95%的工业品都是供大于求。以至于当年6月,国家经贸委、内贸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等不得不联合成立了全国库存商品调剂中心,以求加速企业商品流通。

面对如此恶劣的经济环境,诸多之前超速发展却对风险毫无预警的著名企业,都因各种不同的原因发生了可怕的雪崩,使得1997年成了中国企业史上一个“崩塌之年”。其中,就有曾经的央视“标王”——白酒企业山西秦池。

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再加上行业内因秦池爆发的山西“假酒”案,让中国白酒业在1998年重重跌入深谷。

1998年,茅台原本计划全年销售2600吨,截至当年7月31日,总共才卖出600吨。而在接下来的5年中,中国白酒年产量从1997年的历史最高峰800多万吨,锐减到2002年的380万吨,2002年全行业的净利润总额仅为32.43亿元,比上年下降了13.45%。

空前的危机之下,要么玉石俱焚,要么大胆变革。

1998年,茅台终于真正走向了市场,其标志就是成立自己的销售公司——在此之前,茅台还处于“计划加批条”的经营状态,销售渠道仍以本省的贸易公司为主,基本上不做终端。而金融风暴的挫折,让茅台开始在各地发展专卖经销商。

市场化的反馈非常迅速。1997年到2002年,茅台销售额从6亿元猛增到25.04亿元,利润由3亿元飙升至13.78亿元。然而比起同行——1987年就成立销售公司走向市场的五粮液,茅台已经晚了整整十年。

于是2007年,就成为茅台涨价史上第二个重要年份。

从历史来看,五粮液名气不及茅台,但先于茅台进入市场的五粮液可以用市场手段弥补。中国消费者对高端白酒的价值认知,主要体现在价格上。上世纪80年代,五粮液首次将价格涨到茅台之上。此后20多年一直在价格上领先,迅速成为中国酒业老大。

为应对这一局势,茅台开始完全进入市场化。于是,巴拿马金奖的传说开始被神话叙事般推动。从价格上看,2003年到2006年,茅台两次跟随五粮液涨价。然而两次涨价之后的茅台,与五粮液仍有100多元的价格差距。这让很多人都认为茅台相对较低的价格与其“国酒”地位不符。

事实上,因为产能有限,又缺少子品牌呼应,茅台实施的是“一年上价、一年上量”的稳健跟随价格策略,既享受了五粮液领涨的“牛市”,又照顾了消费者情感。当人们认为茅台价格与其“国酒”地位不符,而茅台产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以资源为本的涨价将自然而然地发生。这种市场自发的涨价又会产生一种反作用力,不仅不会降低需求,反而会通过价值提升将被压抑的需求释放出来。

2006年12月28日,五粮液第三次涨价时机终于成熟。茅台终端市场价格突然发飙,20多年来首次在价格上超越五粮液。此次涨价并非茅台主动提价,而是产品供不应求引起的市场反应。当时有人估计53度飞天茅台酒价格甚至可能达到每瓶(500毫升)500元。这时候,茅台却出面对市场涨价喊停。表面上看,茅台以顾客为本,关注消费者利益。实际上,茅台已经通过价格调控,重夺高端白酒领头羊的市场地位。

nlc202309011325

——如果不是亚洲金融风暴的陡然爆发以及国内市场的空前萧条,像茅台这样的老牌国有企业会不会突然加速市场化改造?历史的吊诡往往在于出人意料。

从资源顺境到占有生活

他们通过占有资源,占有了全部生活。

在最近两年的CPI主题里,茅台成为一个绝对的符号。由此前的季节性涨价演变成四季都涨价。很多企业都将“成本上涨”作为坐地起价的挡箭牌,包括五粮液在8月31日宣布上调价格时就以成本上涨压力作为涨价的两大主要理由之一。

茅台涨价很明显和成本无关,甚至和原材料也无关。

初来茅台镇的人绝想不到,这个窝在黔北山坳里,城区面积仅4.2平方公里,仅有2.6万人的小镇也会堵车。事实上,不仅是赤水河上那座茅台镇的老桥无法承载川流不息的人群,就连进茅台镇必经的盘山路也经常堵车。除了以量为生的小酒厂的货车之外,所堵大部分都是私家小车。

据茅台集团工会王副主席回忆:因茅台厂股票上市那年赶上内部认购的禁令,集团一直想以变通方式补偿职工,2005年“发了一笔奖金”,许多人因此开上私家车。而这类“上市补偿”还有很多。

的确,2006年前后,中国经济似乎不可抑制的发展冲动带来了一场资本的盛宴。而在高速成长的通道里,大型国有企业的光芒最为耀眼。它们在资源型领域中的垄断地位得到了空前的巩固。诸如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动,诸如茅台。

一方面,中国宏观经济高速增长,消费结构升级,作为社交工具的白酒日益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都带来了高端白酒市场的崛起。茅台酒厂2010年的营业收入为116.33亿元,占去了同年贵州省财政总收入969.7亿元的12%。而截止到2011年9月20日的数据显示,包括茅台在内的13家白酒上市企业,年销售额475亿元,市值高达6150亿元,而家电板块的33家上市企业,年销售额3600亿元,市值仅1750亿元——足见资本市场对高端白酒市场的看好。

对茅台来说,极高端市场远未饱和,其发展仍决定于自身产能。目前,茅台酒的年产量为2.2万吨,并以每年两千吨的速度扩张。贵州茅台2011年3季报显示:2011年茅台酒销量约为1.3万吨。

另一方面,酱香型酒的特点,传统的人工酿制工艺,决定了茅台酒的生产周期至少是5年,也就决定了茅台酒无法在短期内大量生产出来。2011年市面上销售的茅台酒,便是2006年所酿制。而了解茅台的人都知道,只有在东经106°22′、北纬27°51′,海拔423米的茅台镇,才能酿造出茅台酒。

谁掌握了资源,谁就掌握了未来。

从1951年建厂到1980年代末,媒体上不时有科学拆解茅台奥秘的新发现的消息,解析它的芳香,并试图异地生产。然而90年代以后,茅台厂方口径开始拒绝各种解秘研究。茅台奥秘成了知识产权。

不仅如此,为保证茅台酒酿造的自然环境体系,扩大茅台酒的生产能力,当地政府主导了对茅台镇整个社会面的清理,包括赤水河的水,空气和土地、人口与产业分布。

譬如水资源,茅台镇以上100公里的赤水河流域,两岸宽20公里的范围,都是茅台酒生产用水的专门保护范围。以茅台环保的名义,当地政府把小酒厂的环评标准进一步提高到了比较苛刻的程度,并限制所产一定为酱香酒,关闭了一批酒厂,同时以更优惠的产业园政策,吸引合格的厂搬到下游或者山里的工业园。

2008年,茅台镇本地小酒厂数量已有300多家。但茅台酒年产值已达100亿元以上,就地方税入贡献来讲,几百家本地小酒厂加一起,也只是它的零头。2009年年底,仁怀市开始启动茅台镇的搬迁工作。按文件公开的说法,不仅是“为茅台的固有品质保持现有的生产环境”,也是“为茅台的扩张让路”。

土地的供给——整个镇子给茅台作为生产用地,生活服务设施甚至更单调了;遵义至茅台这段高速终于修好,茅台参与投资了几个亿;酿造茅台所需红粮的种植——目前25万亩政府行政命令之下的订单,统购,将来是100万亩;水,赤水河——茅台所需要的河段全部保护起来……

正因为此,在强势品牌和资源稀缺性、独占性等因素带动下,2007年之后,茅台终端价格几次提高仍供不应求,茅台酒“批条”在二十几年后再次紧俏。据说2011年年底,国内某些市场上53度飞天茅台终端价已经突破2000元,未来的升值空间,更是无可想象。

也许,茅台将在资源顺境里继续它的涨价史,并进一步完全占有和控制人的生活——不仅仅是茅台镇的人,还包括对白酒、投资、收藏痴迷的人。

编 辑 彭 靖

E-mail:pzk@caistv.com

篇5:茅台涨价调查

2010年7月,868元。

8月,898元。

9月,958元。

12月,1280元。

过去几个月里,作为茅台价格标杆的53°飞天茅台的终端价格几乎每月一换。而据调查,茅台终端售价从300多元上涨到千元,只不过用了3年左右时间,涨幅一点不逊色于楼市。

2010年12月15日,贵州茅台终于发布公告,宣称“为更好地统筹兼顾好国家、消费者、企业、经销商和投资者等各相关方的利益”,从2011年1月1日起“适当”上调产品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20%左右。

而此时国内部分终端市场上,53°飞天茅台的价格较之2010年年初涨幅已近50%,再结合这次公告,预计2011年终端价格将近1500元——堪称史无前例。

如此疯狂背后,究竟谁在推动茅台涨价?《商界》记者多方走访,屡赴茅台,试图还原其真实动因。

厂家是“始作俑者”?

茅台厂家被扣上“始作俑者”的帽子绝非偶然。

2010年7月,正是白酒行业传统的销售淡季,数家媒体众口一词的“茅台又涨价了”的新闻,恰似一石激起千层浪。据报道,北京茅台专卖店,53°飞天茅台已经涨到869元,而在重庆某零售终端,53°飞天茅台的零售价更是历史性突破千元大关,并且都“货源紧张,一瓶难求”。接下来事态愈演愈烈。全国各地茅台终端价格攀比似的一路高歌猛进。

从历年涨价时机上看,茅台此次淡季涨价太出人意料。当《商界》记者询问茅台相关人士时,他们纷纷表示“出厂价并没变”,“不清楚终端情况,调查之后才能下结论”。

业内素有“二线看一线,一线看茅台”之说,牵一发而动全身,茅台出厂价上调并不频繁。最近一次是2009年12月,53°飞天茅台出厂价从每瓶439元提高到499元——正是这一举动,掀起了2010年年初白酒业涨价风潮。为稳固市场,茅台又下达“限价令”——53°飞天茅台终端价格不得超过730元。茅台总经理袁仁国更明确表示,经销商如擅自涨价,严重者甚至将被取消经销商资格。

硝烟似乎刚刚散去,为什么短短半年之后,又出“茅台涨价”新闻?

“成本上涨说”向来是各品牌白酒涨价的挡箭牌。哈尔滨市一位茅台经销商就告诉记者,受通胀影响,2010年酿酒原辅材料价格上涨30%多,并且,2010年年初白酒开始征收消费税,也是成本上涨因素之一。

然而对茅台这样2009年毛利率高达90.2%的企业来说,成本上涨真能自圆其说吗?酿造一斤茅台酒需2.4斤高粱和2.6斤小麦,按现在市场价格计算,5斤粮食的总价不超过6元——正如一位白酒业资深从业人士所说,高端白酒品牌附加值很高,“就算成本上涨100%,对市场销售价也没什么影响”。

拿成本说事站不住脚,“世博专供说”则得到部分广东地区经销商和专卖店的认可。“2008年的奥运会、今年的世博会和亚运会,招待和商务用酒量大增,市场常规供应空间就小了”。

在这个有限的常规供应空间里,看似涨价的罪魁祸首正是“厂家控货说”。

数据显示,往年销售正常的情况下,茅台的缺货量也在30%左右,高峰期更是常常断货,以致货源短缺成为涨价的直接推手。北京一家家乐福超市人员告诉记者,“此前一些缺货的商贩都跑到我们这儿来扫货,促使我们不得不提价”。广州一家超市2010年7月中旬已经缺货近两个月,虽然标的价格是868元,但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一旦到货,53°飞天茅台肯定会突破千元大关。一位茅台一级经销商还向记者出示了缺货时的申购登记表,登记人数密密麻麻排了好几页,“上次到了4件,一件6瓶,不到两小时全卖完了”。

既然市场供不应求,厂家为何控货?一位不愿具名的茅台经销商说,“茅台为保证价格逐年上涨,刻意制造供不应求”,“现在茅台涨价的路子就是缺货,先让经销商涨价,消费者接受后再提高出厂价,造成涨价又是缺货的局面”——这就是白酒行业的所谓“饥饿营销”。

一时间,茅台厂家被推上风口浪尖,备受诟病。

蓄意的茅台荒

矛盾的是,经销商控诉茅台厂家“控量保价”,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却直指此轮涨价真正原因“应该去问经销商”。

首先,供不应求是茅台厂家面对的客观现实。酱香型白酒的酿造特点决定了茅台的产能不可能呈几何级数地增长,多次扩能之后,2010年茅台厂家对外宣布的预计产能也不过2.6万吨。与此同时,因为产品周期长达5年,2010年的茅台酒实际上是五年前所酿造的基酒产量——2006年,茅台产能只有一万多吨——其中约70%勾兑后会用于销售,剩余部分还要“留老酒”以备日后用于勾兑。

这样一算,茅台酒2010年实际产量本就少得可怜,市场需求量却是供应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其次,从茅台厂家立场上看,刻意营造“供不应求”的确更符合自身利益诉求。

有经销商告诉记者,真的茅台酒60%要供给部队,20%供给贵州省政府和国宴专用,流入市场的也就2000多吨。2009年5月,有国内部分经销商为争取茅台补足发货量,不惜远赴茅台镇“逼宫”,结果“茅台销售公司还是像挤牙膏一样回答说,再等等吧”——这种种说法当然没能得到茅台厂家的证实。

但是供不应求的直接结果就是涨价。早在2009年初,金融危机哀鸿遍野,茅台销量下滑,甚至出现多个经销商降价抛售。茅台立刻缩减经销商配额,最高限量高达50%。“控货令”一出,茅台价格危机立刻得以扭转——“控量保价”已经成为茅台厂家号令终端的重要手段。

并且,茅台酒有“涨”的志气。中国消费者对高端白酒的价值认知,主要就体现在价格上,似乎“越贵越值钱”。因此近年来在高端白酒竞争中,要打击对手拉开差距,要提升品牌,势必涨价。这不仅仅体现在茅台、五粮液近20年来竞相提价,对白酒市场领袖地位的争夺上,茅台还有更大的野心。

茅台酒总经理袁仁国曾说,茅台应该打造成为“奢侈品”。言下之意,未来茅台卖的不是酒,是身份。毕竟在国内,XO、路易十三动辄可以卖到上万元。茅台瞄准的,也正是这些高端洋酒。

更何况,从长远利益上看,2010年,53°飞天茅台出厂价499元,此酒储存10年即为15年年份酒,而2010年,茅台15年年份酒出厂价为2599元。按照茅台近年出厂价年涨近20%的涨价幅度,保守假设10年后,茅台15年年份酒出厂价仅涨一倍,即为5198元,也就是说,2010年的茅台储存10年后,出厂价是2010年出厂价的10.4倍——年复合收益率高达26.4%。两相对比,显然,储备陈酒更符合茅台长远利益。

从2005年产销比134.1%到2009年产销比57.3%,茅台酒逐年下降的产销比可见端倪。这也反映出茅台在发展战略上的转型——未来普通茅台酒的销售量或许仍占主导,但陈年酒的销售收入将明显提高。产而储存,伺机再卖——这就是“控量”的战略意义。

从最现实的利益诉求,到品牌提升诉求,再到战略诉求,茅台“控量保价”的出发点无可厚非。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近年来茅台一直将节奏控制得很好,从未招致如此之大的非议。

问题究竟出在哪个环节?

炒房不如炒茅台

事实上,茅台已经意识到终端价格的异常疯狂。2010年9月中旬,茅台再颁“限价令”,声明53°飞天茅台最高售价869元,超出这个价格,就属乱涨价。为此,茅台制定了更严厉的处罚措施,甚至派出8个小组在全国各地清查。

nlc202309022215

从结果上看,此举显然收效甚微。2010年7月之后,终端市场上53°飞天茅台标签几乎一月一换,898元、958元……直至全国各地普遍突破千元大关。

茅台分管销售的副总经理杜光义,一句“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博弈下,企业高层压力真的很大”,似乎道尽个中滋味。

首当其冲的压力来自经销商。白酒流通的利润空间非常大,尤其是茅台这种货源紧张、供需矛盾的高端白酒品牌,滋生了超长的销售链条。譬如茅台采取的是区域代理制,除了特约经销商和专卖店,各地市场主要几个大经销商控制,然而再往下,有时候要二级、三级甚至四级的批发系统才能到达终端销售。这种经销商之间的多次转手、倒卖,无疑“仍是茅台监管的盲区”。

另一方面,当销售链条过长,在稳定的价格体系下,下游的各级经销商只能分得不高的利益分成,说白了就是没有操作空间。他们急需一个契机来让“各级渠道有一个更大的利润空间”。

通胀带来了一个最好的爆发契机,让经销商们可以尽情追逐利益最大化。

广州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53°飞天茅台今年的价格行情特别诡异,不仅货源特别紧,而且价格涨幅很大。”按理说,即便淡季异常涨价,中秋过后白酒业进入低潮,价格也会随之下调,然而2010年中秋节后,茅台一直处于涨势,而且“拿一次涨一次”——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诡异透着游资炒作的痕迹。

相对游资,多名业内人士透露,参与“炒”茅台的核心成员就是经销商,“他们从厂家直接拿货,有先天优势”。而厂家的“控量保价”更是被他们现学现用,一方面营造氛围,另一方面囤酒待售。当然,他们不承认囤货,只称“惜售”,比如有20吨的指标,他们只卖15吨,这就加剧了下游市场的供需失衡,终端价格自然上涨。这时候,上游经销商再逐渐按涨价后的价格发货,从而获得更大利润。据说有一名哈尔滨经销商,从贵州茅台镇回去的路上,甚至沿路扫货,“有多少收多少,反正囤了只有涨价的份儿”。

事实上,不仅上游经销商,中间商也乐意自己囤货,就连专卖店和商超渠道也不愿意大量销售。记者走访重庆茅台专卖店,发现永远只有一瓶53°飞天茅台出售,还不一定卖给你,据说其一手批发价已经涨到800元左右,现在终端零售价格如果不在1000元以上,店主“根本不好意思和同行打招呼”。而北京一家华润超市,明令茅台酒只限于开架零售,不接受批发,不接受团购业务,一箱以上不卖——市场看涨,谁都不愿意卖赔了。

当终端价格与出厂价两者之间的比例已经接近历史最高点,反过来又为出厂价增加了提价空间,进一步引发市场传言——“价差不可能一直维持那么高,酒厂不可能把那么大一块利益留给经销商”。因此当时就有业内人士预测,最早在12月,茅台厂家就将宣布上调出厂价。流言更加鼓动经销商“赶在提价之前囤货”,又进一步加剧市场饥饿,就此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媒体再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人统计,茅台终端售价从300多元上涨到千元,只不过用了3年左右时间,涨幅一点不逊色于楼市,这让许多人视之为抵抗通胀的保值品——“买房不如买茅台”。一位专卖店老板就告诉记者,以前消费者买茅台多数都是到宴客或者送礼的时候才买,现在却是看见53°飞天茅台就抢购,甚至饭局上,不少老板以能拿得出53°飞天茅台为荣——他们炫耀的不是价格高的好酒,而是炫耀能拿到货。

短短数月,推高茅台似乎已经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游戏”。

谁是赢家

有游戏就有赢家。

同为白酒第一梯队的五粮液,产品价格不可能脱离茅台酒太多和太长时间。2010年10月8日,全国秋季糖酒会上,五粮液正式推出首款酱香型白酒,定位超高端,每瓶价格超过千元——矛头直指53°飞天茅台。而作为第二梯队的领军者泸州老窖,2010年10月19日,在北京高调宣布推出新品白酒——国窖1573中国品味,价格同样超过千元。不仅如此,泸州老窖主打高档产品52°国窖1573上涨25%,终端价格约在800元左右。除此之外,第二阵营的其他高端白酒也开始蓄势发力冲高。洋河股份10月15日宣布上调“蓝色经典·天之蓝”系列产品的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为5%。而记者在零售终端看到,目前洋河的“天之蓝”零售价为360元,而更高端的“梦之蓝”已为850元。还有剑南春、水井坊,甚至黄酒龙头古越龙山……在这一轮涨价潮中,“不仅是一线品牌,就连一些二线品牌、地方名酒也呈现出集体‘奔千’的跟涨态势。”

显然,茅台疯涨为其他白酒企业留出了太多操作空间。有业内人士打比方,“原本在300元至400元的中档酒和700元的茅台之间,一些消费者会倾向选择茅台,但如果茅台涨到1000元以上,中档酒的性价比优势就逐渐凸显出来了。此时中档酒可以跟涨,更重要的是可以在销售上放量,这样对业绩有很大的提振作用”。

反观茅台,却因此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高渠道利润势必倒逼茅台上调出厂价,这种被迫涨价难免有些“被绑架”的味道,并且会再次将茅台推上风口浪尖;另一方面,上调出厂价后,价格再渐次上涨传递到终端,又会被对手蚕食多少市场?

事实上,茅台这两年的业绩表现已经让外界大跌眼镜。2001年~2007年,茅台的净利润从3.28亿元上升至28.31亿元,一度在A股市场上创下盘中230.55元的历史高位,久居两市第一高价股之列。但是2008年,茅台净利润同比增长34.2%,主要受益于所得税制改革带来的实际税负下降。剔除这个因素,2008年茅台净利润同比增长仅19.1%,而2009年13.5%的增长率更是创下了茅台近10年来的新低。随后在2010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茅台净利润增长4%、16.5%、7.80%,“屡次低于市场预期。”

如此表现,让茅台股价节节下挫,甚至一度触及125.5元的历史低位。

这又是一层重压,更是一个怪圈。茅台股价向来与产品价格遥相呼应——2008年1月15日提价,当日茅台股价达到227.37元的历史新高;2009年12月7日提价,茅台股价涨到179.88元的近期新高;自2010年7月传出“淡季涨价”消息以来,茅台股价更是再次走上上升通道。于是,上调出厂价,似乎成了茅台提振股价的最快出路。

茅台酒副总经理杜光义曾意味深长地说,事实上,2010年国庆节后,就不断有企业、经销商、券商机构等通过舆论造势,意图“敦促”茅台酒尽快领涨,因为“只有茅台涨了,其他(白酒)品牌才闹(提价)得起来”,茅台股才涨得起来。然而这就是最好的出路吗?

无论如何,茅台最终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2010年12月15日,反复否认涨价之后,贵州茅台终于公告上调出厂价20%。当天,茅台股再次站上200元高位。然而至少从表面上看,这场茅台酒引发的价格游戏,真正的赢家却并非茅台。

编辑李楠

E-mail:ln@caistv.com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茅台涨价五大原因】相关文章:

涨价通知函 -涨价通知函04-12

涨价04-27

涨价通知模板05-03

涨价通知模板范文06-05

车位涨价通知短信06-25

涨价通知函英语04-18

涨价通知函范文04-20

关于涨价通知模板04-24

关于设备涨价的通知08-13

涨价通知函怎么写04-14

上一篇: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总结下一篇: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