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压力原因分析

2024-06-21

学生心理压力原因分析(通用6篇)

篇1:学生心理压力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压力分析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面临许多心理健康问题。一般认为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压力。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压力缓解

引言

当代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患有心理疾病和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比例正在以可怕的速度增加,心理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障碍因素,也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自杀,不仅给大学生个人、家庭带来了重大的损失,而且给社会以及其他大学生带来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不容忽视的。而大学生自卑、冷漠、抑郁、强迫、报复甚至自杀等各种心理问题,都与大学生面临的压力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

一般说压力是一个外在的东西。所谓心理压力,是指人们由于一些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存在或虚幻的事件而产生的精神困扰。并且这些困扰使得人的精神思想和行为语言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压力必定通过客体的内在的心理状况才起作用。

一、大学生面临的压力

(一)学习和就业压力

伴随着高校扩招,越来越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深造。扩招的政策一方面为大批学生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机会,但是伴随而来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扩招导致了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他们面临着来自学习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很多学校都要求本科学生英语要通过国家四级考试、所有课程达到合格以上,毕业论文要通过答辩才可以顺利毕业;研究生要至少在全国性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篇文章,英语至少达到国家六级水平,专业课达到75分以上。这些硬性的规定,已经给大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但是大学生们面临的学习压力已经不仅仅是这些。随着近几年就业形式的不断恶化,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前途颇感忧虑,有部分单位和企业招聘条件上明确规定:大学四年平均绩点要达到多少多少,专业排名在百分之多

少多少,非国家、省、部属重点本科院校毕业生不要„„这些对大学毕业生硬件上的要求是大学生不再满足于“60分万岁”的口号,而是不断要求高分,不断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证,不断锻炼自己的各种技能,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是如此严重的。竞争中肯定有成功者和失败者,如果大学生在压力面前不能摆正心态的话,就很容易走上极端。

随着社会岗位的日趋饱和,加之金融海啸对世界经济造成的严重的负面影响,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仍然会继续增大。3月19日,广东省200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公布的一系列数据令人心惊:截至3月10日为止,广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7.61%、专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8.43%、毕业研究生的签约率为14.87%,相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由此可见,大学生产生心理压力是不足为奇的。

(二)两性情感和人际关系压力

谈恋爱是大学校园一个热门的话题,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开始进入性成熟的高峰期。对谈恋爱有着强烈的向往,但是大学生谈恋爱具有浓烈的浪漫色彩和盲目性。很多人不知道“爱”为何物,只是凭一时冲动或者随波逐流。大学生谈恋爱的原因往往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两个人确实产生了感情,渴望在一起;第二种是人有我有,别人有的另一半,自己也渴望有;第三种是觉得自已一个人很孤独,希望找一个人来培;第四种是希望找一个人和自己一起分担自己的快乐和痛苦。而抱着后三种原因拍拖的人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部分把学生因为人生经历不足,经历过的人生的风浪不多,对爱情投入过多的精力、感情。不同的人对失恋的反映不同,有的人很快就会从伤心、失望、消沉、痛苦中摆脱出来。但是有的人会长期陷入痛苦中难以自拔,失恋会对他们消沉,对生活失去信心,造成精神失常,有的甚至产生报复和自杀心理。产生这种原因的原因是复杂的,不过我认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非常有必要的。

大学生面临的情感压力除了来自两性情感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人际关系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是大学生面对的两种主要的人际关系。其中同学关系表现得最为明显。有一部分学生会由于不善于处理这两种关系而产生心理偏差。大学生同学之间关系恶化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性格过度内向,自我封闭,不愿意与他人交流;第二,性格内向,极力想融入他人当中,但是力不从心,导致内向加剧,自卑、忧

虑等心理加强;第三,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顾他人感受。第四,交际存在介剃,敏感多疑,怀疑身边的人。来自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关系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的同学会因为不良的人际关系而产生自我信仰危机,导致自我怀疑,自我认同感下降,产生抑郁心理。有一部分甚至无法忍受而走上绝路。

(三)家庭经济压力

来自家庭经济的压力是导致贫困大学生悲观、自卑、抑郁、焦虑、沉默寡言、自我封闭的重要压力源。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比一般的学生多面临着来自经济的考验。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用是他们很繁重的负担,有一部分学生还会因为自己要花掉庞大的开支而对父母产生产生负罪感。贫困家庭的学生的自卑感不是一天两天产生的,而是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日积月累而成的。有一部分学生会担心别人会因为自己的家庭出生而看不起自己。有时别人的言行举止并不是有意针对或者伤害他们的,可是在他们的角度看来,这些人就是在挖苦嘲讽他们。也有一种情况是他也知道别人并没有看不起他,但是他自己却不自觉地把自己看成低人一等。长时间的自卑容易使一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慢慢转向抑郁。无法挣脱生活的困境,渴望摆脱贫困、改变命运,使他们在抑郁之外又增添了焦虑。除了经济负担之外,学习的压力、能力培养的落后、同学交往中对自己的误解或歧视、面对“双项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所承受的巨大就业压力,加之未能正确认识甚至部分夸大经济方面的困难,焦虑抑郁的心理成为贫困生突出的心理特点。有些同学以没有钱为理由,逃避或者拒绝与群体交往。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性格的严重缺陷。有些心理脆弱的学生甚至悲观绝望,走上了极端。

(四)社会、亲朋好友、父母的压力

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来自社会、亲朋好友、父母的压力和压力不容忽视。大学生之间普遍存在着攀比的心理,外貌、能力、前途等各个方面差异都会导致大学生心理的波动。尤其是前途的差异更甚。加之有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亲朋好友的攀比、家长的期望,有的学生不能正确看待,就会产生心理失衡。

(五)来自大学生自身的压力

大学生面临着众多来自外界的压力,除此之外,大学生还面临着来自自身的压力。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绝大部分学生的自我期望值是很高,希望自己可以取得辉煌的成就。自我期望与现实之间一旦产生差距,必然会导致心理的落差。不妥善处理这种落差同样会导致各种心理困扰乃至心理疾病。

二、压力理论:对个体而言,在面临压力时产生的生理反应可称为一般适应综合征(GAS),它由三个连续阶段组成:

1.警戒反映阶段

2.抗拒阶段

3.衰竭阶段

— 心理压力总的来说有社会、生活和竞争三个压力源。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身体健

康。现代医学证明,心理压力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从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肌体患病。

— 压力源的种类:(1)生物性压力源:躯体创伤或疾病、饥饿、性剥夺、睡眠剥

夺、噪音、气温变化

—(2)精神性压力源:错误的认知结构、个体不良经验、道德冲突、不良个性心理

特点

—(3)社会环境性压力源:纯社会的;由自身状况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

—心理压力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每一个人的压力都有所不同。但总体的说来,可

以将引起压力的原因归为四类:生活事件、挫折、心理冲突和不合理的认识。

—压力的种类:⑴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其后效不完全是负面的);

—⑵叠加性压力(同时叠加压力、继时叠加压力);

—⑶破坏性压力:可以造成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灾难综合征(DS)(三阶

段:惊吓期;恢复期;康复期)。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 心理断乳期”,其人格尚未完全独立会面临学习、就业、恋爱、社交社会、亲朋好友、父母以及自身的压力,再加上独特的生理因素和生活环境,难免会处于一种优越与自卑、幸福与痛苦、合群与孤独、成功与失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之中。所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减压任重道远。

缓解减轻压力有以下几个方法:

1、首先要保持好的心态,积极面对难题,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身体素质、知识才能、社会适应力等要有自知之明,尽量避免做一些力所不及的事情,或避免从事不适合自己的体力和精神的活动,好高骛远。

2、如果压力太大,可以

学会自我调节,加强自身修养。以适当方式宣泄自己内心的不快和抑郁,以解除心理压抑和精神紧张。善于自我调节,有张有弛。

3、具体的可以做感兴趣的事,如旅游、聊天,听音乐,释放压力。或是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声地喊叫

压力的调整

—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所体验,心理压力总的来说有社会、生活和竞争三个压力源。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身体健康。那么,当我们出现心理压力时,应该如何去调整呢?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几种调整压力的方法。

一、运动解压运动可以让身体产生的腓肽效应,能愉悦神经。腓肽是身体的一种激素,被称作“快乐因子”。腓肽效应让人感觉到高兴和满足,甚至可以把压力和不愉快都带走。所以运动是一个很好的缓解压力,让人保持良性的、平和的心态的方法。

1、学会如何运动运动解压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如果方法不对,不但对解压没有帮助,反而可能会导致压力更大,想通过运动缓解压力,可以先参加一些缓和的、运动量小的运动,使心情先平静下来,再逐渐过渡到大运动量的运动。这需要循循渐进,一步一步来。

—如果压力来源于工作与学习,那么可以参加一些集体运动,如篮球、排球等,在这些运动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合作的愉快。

2、运动环境的选择运动环境对于解压有关键性的影响,一个好的环境,可以让效果更加的明显。

—如经常在室内运动的人,到户外去爬山,到小树林里去跑步,会感觉

更加的轻松与愉快。在安静的地方,闭目养神几分钟,做几次深呼吸,可以达到最好的放松、减压的效果。

二、冥想解压

—通过冥想,想像你所喜爱的地方,如大海、高山等,放松大脑;把思绪集中在想像物的“看、闻、听”上,让自己进入到想象之中,就如同自己大海、高山之中,享受着那一份心灵上的放松。

三、饮食解压饮食解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很多人心理压力大时,会通过饮食来调整。如果你心理压力大,不妨多吃些以下食物:

1、吃菠萝在菠萝中含有丰富的维他命b、c,它们都具有消除疲劳、释放压力的功效,除此之外在菠萝中还含有着酵素成分,它能帮助蛋白质进行充分的消化以及分解,从而减轻肠胃的负担。

2、嗑瓜子瓜子同样具有很好的消除疲劳的作用,这是由于在瓜子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特别是其中的锌,还能安抚情绪、消除疲劳。同进嗑瓜子还能放松你的大脑,从不良情绪与心理压力中摆脱出来。

四、按摩解压:当你的压力过大时,可以试着做一做按摩。我们知道,身体上的紧张与压抑,也会导致心理上的紧张与压抑。当你的身体通过按摩放松后,你的心理压力也会跟着一起放松。

— 参考文献

— 郭永玉、贺金波:人格心理学

— 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

— 如文:大学生心理分析

— 谢英慧主编:大学生健康教育

— 张璟荣主编:大学生心理学

—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

篇2:学生心理压力原因分析

实践课报告作者:贺程

一、调查报告简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各种心理压力困扰着当代大学生,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也在日益加深和扩大。某名校某大学生自杀坠楼身亡,某考生因未能考取理想大学郁郁寡欢,某大学生沉迷网络,网吧猝死等等。我们希望通过对身边同学的调查分析,联系他们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找出困扰着大学生心理的压力源所在,寻找发现心理压力对人们日常生活、健康的影响,给大学生打预防针。同时了解实际缓解压力的方法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压力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心理问题始终是敏感问题,人们不自觉地忽视或是不能正确面对。这需要学生、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和调试能力。根据这两个星期以来的调查显示,我们总结可概括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择业困难;

2、自卑;

3、考试不过关;

4、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

5、自己的工作成效不如别人;

6、理想与现实有差距。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分析能够帮助哪些存在心理压力的同学合理的释放解压,帮助大学生拥有阳光般明媚的健康心态。

二、调查背景

调查时间:2010年4月12至2010年4月30

调查对象: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调查方式:随机抽取,电话、网络、面对面交谈

三、正文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都承受着较以往更大的压力。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再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从我们步入大学开始,来自于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接踵而至,长期地承受各种压力使很多大学生产生了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疾患,并且患病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大学新生,正处于高中生活到大学生活的转变阶段,他们带着离开父母和亲友的孤独感,开始全新的大学生活。由于对新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教学方法、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适应,使他们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更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其本人、家庭和学校,更重要的是将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兴衰成败。

根据这两个星期以来的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择业困难;

2、自卑;

3、考试不过关;

4、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

5、自己的工作成效不如别人;

6、理想与现实有差距。对于这些方面我们选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几个方面着重分析。

1、即将毕业,就业困难。

对于我们这些大学生而言,首屈一指的压力便是就业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应届大学生的数量急剧上升,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岗位远远无法满足这些毕业大学生的要求,因此在还未毕业前,许多大学生普遍愁闷寡言,对自己未来一片茫然,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择

业困难构成其压力的核心。择业压力所导致的心理紧张和心理困境,其实质是由自身能力与理想目标之间的落差造成的,落差越大,心理压力也就越大。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一批来自农村的学生,自小家庭条件差,而学习成绩一般,对自己缺乏信心,又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必须找到一份好工作,因此心理压力是相当大的,而且是与日俱增。择业压力也使我们而不仅仅是城市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不安全感。大多数人都采取的是消极应对策略——回避。虽然不去想它,但是问题和压力却仍然存在,尽管只是一种茫然状态。其中我们发现在我们与受访者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这些人大多都很沉默寡言,具体表现出内向、不自信的性格特征,这些性格特征直接决定其应对压力的方式及特点:敏感,脆弱和消极。

2、自卑

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遇到了一个也是大一的学生,在和他的交谈中,我们发现他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太过自卑。他来自农村,由于从小生活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方式与城市孩子不同,表现出在大众场合不敢发言,跟别人交流时总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尤其是跟老师或陌生人谈话,总觉得十分局促,举手头足不知如何是好,并且脸红得很厉害。别人评价他是一个很忧郁的人。因此,在成长和交往的过程中,越来越不自信,老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变得很沉闷,少言寡语,喜欢发呆,以至于其他人误解他是在装深沉,人际关系也变得及其微妙,并且不善于处理这种关系导致心理偏差。他非常担心毕业后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现在更是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极度自卑,没有勇气参加任何活动。

从这位同学的现状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位同学太过自卑,无法正确的面对自己在性格上的不足,没有勇气去接受和改变,其根本是他自身沟通能力的缺乏导致的。在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后没有采取积极的态度,过分的否定自己,迷失自我,从根本上失去了主见,导致心理压力巨大。

3、理想与现实有差距

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很高的期望,喜欢幻想,喜欢把虚拟的未来生活构建的非常完美、幸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又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学习成绩、毕业后的工作、住房、婚姻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当他们从虚拟回到现实的时候,会很难接受眼前的一切,一下子从天堂掉入地狱。他们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太大,现实的条件远远无法实现他们的理想,从而感到失望、愁闷、自卑,再加上父母、亲人对自己期望太高,久而久之变无法面对这种差距,怀疑自己的能力,使得心理压力日益剧增,眼中损害心理健康。这实际上是没有正确认清自己的表现,太过自高自傲,没有摆正自己的位子,看清形势,没有脚踏实地的努力。

四、应对策略

心理压力的形成是众多因素的集体表现,不能以偏概全,我们必须正确的面对自身的缺陷和不足,看清社会的形势,学会自己调节,合理的释放压力。

首先,我们应该增强自身心理压力的抵抗能力。我们任何一个人都

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我们随时随地的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刺激,我们要学会合理的释放自身压力,适当的放松,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平常事,得之坦然使之泰然,处事不惊;其次,我们要多于父母、同学、老师沟通交流,多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锻炼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再次,我们必须看清自我,确立正确、切合实际的理想和目标,然后有计划有条理的实施,但也不可妄自菲薄;最后,我们应当多做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篇3:学生心理压力原因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 选择广州地区某综合性大学在校大学生共1 500名进行问卷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1 448份。其中男生697人, 女生751人;大一338人, 大二321人, 大三373人, 大四309人, 大五107人;医科619人, 文科460人, 理科368人;城市学生975人, 农村学生469人;独生子女575人, 非独生子女872人。年龄为19~24岁。被调查的大学生中, 有34.3%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500元, 有89.26%的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 只有3.4%学生主要经济来源靠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 还有2.98%的学生主要经济来源靠贷款。

1.2 方法

在教室使用自填式结构问卷对大学生进行匿名调查。现场由研究者或培训后的调查员进行组织和监督, 所有问卷当场回收, 如有错漏及时校正。

1.3 调查问卷

参考相关文献, 选用适应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调查问卷, 包括一般情况、心理压力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等内容。 (1) “大学生心理压力问卷”[6]。采用浙江师范大学徐长江教授的问卷, 该问卷是国内比较新的、专门用于大学生心理压力源和压力感的调查表, 由压力来源和总体压力感2个部分组成, 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量表各维度的Cronbach’s α均大于0.7, 各因素与总分之间的相关也在0.860至0.905之间) 。压力来源有46个条目, 包括学习压力、社交压力、生活压力、自我发展与择业压力4个维度;采用5点计分方式, 即“没有压力=1, 有点压力=2, 有些压力=3, 压力很大=4, 压力极大=5”。 (2) “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量表”[7]。采用吉林大学张林教授的问卷, 该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问卷各维度题目的Cronbach’s α均大于0.6, 问卷题目的复测相关系数在0.467~0. 732之间, 均达到显著的相关程度) , 由 67个条目组成, 共4个维度13个因子。其中“心理调节机制”维度包括调整心态、调整情绪、调整认知、总结经验4个因子;“自我防御机制”维度包含压抑、推诿、否认、合理化、幻想、退避6个因子;“外部疏导机制”维度包含转移、宣泄、倾诉求助3个因子。

1.4 统计方法

对有效问卷统一编号, 采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录入。所有数据用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 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t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

2.1.1 大学生的总体压力及压力源状况

从大学生的总体压力状况来看, 多数大学生 (89.0%) 的总体压力感水平介于“有点压力”和“有些压力”之间, “压力很大”和“压力极大”占11.0%, 大学生总体压力感处于一般水平。从具体的压力源来看, 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自我发展与择业压力>生活压力>社交压力, 其中“缺乏社会经验”、“担心参加工作后不能很好地适应所从事的职业”、“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社会地位和收入状况不佳”为排在前3位的压力源。

2.1.2 不同人口学特征学生的心理压力比较

对不同人口学特征大学生的压力状况进行比较发现, 男生的社交压力比女生大 (P<0.01) ;农村大学生4种压力均高于城镇大学生 (P值均<0.01) ;医学生的学习压力与总体压力感最大, 文科生学习压力与总体压力感最小 (P值均<0.05) ;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各种压力和总体压力感均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 (P值均<0.01) ;随着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呈下降趋势, 除社交压力外, 其他3种压力和总体压力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见表1。

2.2 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状况

2.2.1 压力应对方式的总体情况

从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使用情况来看, 调整情绪、调整心态、总结经验、调整认知等积极主动的自我心理调节措施使用的频率较高, 而推诿、否认、退避等反映消极应对方式的“自我防御机制”的使用频率则相对较低。另外有部分学生 (5.3%) 使用 “相信某种宗教, 祈求神灵保护”、“用酒精麻醉自己, 借酒消愁”、“泡网吧聊天或找人打游戏以摆脱此事”、“听天由命”等应对方式。

注:*P<0.05, **P<0.01。

2.2.2 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学生的应对方式状况

不同性别大学生在调整心态、转移、宣泄、调整情绪、倾诉求助、调整认知、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等应对方式的使用上,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 , 女生使用应对方式的种类多于男生。而不同专业大学生则在调整心态、总结经验、转移、调整情绪、调整认知的应对方式上均存在专业差异 (P值均<0.05) 。面临压力时, 非医科 (文科和理科) 学生比医学生更多使用调整心态、总结经验、调整情绪和调整认知的积极应对方式和转移等外部疏导应对方式。

2.2.3 不同家庭经济收入、来源学生及是否独生子女的应对方式

不同家庭经济收入大学生在倾诉求助和调整认知的使用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其中家庭人均月收入≤300元的大学生面临压力较多使用调整认知的应对方式。城、乡大学生在倾诉求助的使用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大学生则在倾诉求助和压抑的使用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来源于城市和独生的大学生更多地使用倾诉求助的外部疏导应对方式, 而非独生的大学生则多采用压抑大的自我防御应对方式。

3 讨论

从总体上看, 大学生的总体压力感处于一般的水平;从心理压力源得分排前3位的条目来看, 有关自我发展和就业的内容是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因此, 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有压力的情境和事件时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方式。许多研究均表明, 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相关[8,9]。从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来看, 大学生群体面对挫折和压力时基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并能主动寻求各种心理调节措施去减少压力带来的消极效果。但部分学生面对压力时, 常使用“相信某种宗教, 祈求神灵保护”、“用酒精麻醉自己, 借酒消愁”、“泡网吧聊天或找人打游戏以摆脱此事”、“听天由命”等应对方式, 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 必须在学生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唤醒大学生内部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潜在力量。

男大学生的生活压力和社交压力比女大学生大, 可能是因为女生的社会支持比男生多, 而且面对压力女生比男生更懂得使用各种应对方式进行缓解。另外, 重点大学女生比较稀缺, 可能是女生在社交方面有优势的原因之一。而医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比较多, 学习任务比文、理科学生重, 应该是导致其学习压力、总体压力感比非医学生高的原因。

从不同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比较可以看出, 享有社会资源和家庭资源的多少可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压力和应对方式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学校与教师应对农村大学生和贫困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 加强对他们的心理辅导与帮助, 使他们能够尽快地融入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获得与城市大学生和经济较好学生同等学习与发展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郝婧羽.大学生轻生非一日之寒.南方日报, 2006-2-25 (4) .

[2]樊富珉, 李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在清华大学的调查.青年研究, 2000 (16) :40-45.

[3]樊富珉, 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1 (4) :26-28.

[4]陈文莉, 王光状, 褚庆柱.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1 (2) :64-68.

[5]王雪莲, 王绪朗.大学生心理压力研究概观.青年探索, 2005 (2) :53.

[6]徐长江, 钟晨音.浙江省大学生心理压力总体状况与来源的调查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7 (6) :101-102.

[7]张林, 车文博, 黎兵.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心理科学, 2005, 28 (1) :36-41.

[8]郑红.大学生压力应对中的问题与对策.教育探索, 2006, 3:110-111.

篇4:学生心理压力原因分析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压力;对策

高校学生干部是指在学校中担任一定职位,协助高校教师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学生。他们是学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是教师的得力助手。但从调查和访谈来看,高校学生干部群体普遍存在心理压力,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及时缓解,将对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工作产生消极影响。

一、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压力现状

通过对山东女子学院130名学生干部调查访谈发现,所有学生干部均存在一定心理压力。31%的学生表示心理压力很大;38%的学生表示心理压力一般;31%的学生表示心理压力较小。

从压力持续的时间来看,84.6%的学生干部表示工作任务重时压力大,7.6%的学生表示压力从学期初会一直持续到学习末。

从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压力的外在表现来看,30%的学生干部感到焦虑,26.7%感到浮躁,14.5%的学生干部感到脾气易爆易怒,13.3%的学生干部会明显体会出人际关系敏感,其他表现头痛、失眠,强迫症,抑郁,敌对情绪等等。这些心理压力对学生干部的日常生活产生的一定影响,使其消极烦躁,学习无动力,工作效率低下,影响跟周围人的感情。

从学生干部自我心理压力排解方式情况来看,69.2%的学生干部表示有经常的情绪排解方式,但仍有30.8%的学生干部表示,没有固定的情绪排解方法。从学生干部自我主要心理压力排解方式来看,47.6%的学生选择自我调整情绪,;28.6%的学生表示通过向亲朋好友倾诉减轻心理压力;14.3%的学生干部表示通过学生组织之间的活动增强团队归属感缓解心理压力;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需要向心理咨询中心求助。

二、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压力成因分析

(一)无法平衡学业和工作的关系

46.2%认为学业和工作的关系处理问题是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学业成绩是否优异是高校中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尺之一。由于一些主要学生干部的职责多,为了组织大型活动或完成琐碎具体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可能课余时间无暇顾及复习功课,因此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出现了考试不及格的现象。他们在学业上比不过没有担任职务的同学,考虑到保持学习成绩和未来考研等情况,感到心理压力很大。同时,在许多学校学业成绩是考核学生干部的基础,因此一些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却在学习中暂时落后的同学不能完全被同学们认可,也失去了一定评奖评优的机会,甚至不能连任学生干部,也是心理压力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工作任务重,缺乏清晰的工作思路和正确的工作方法

23.1%的学生认为心理压力来自于面对复杂的工作情况,不能够较好的采取合适的方法完成。高校学生干部虽然大多头脑灵活,处事沉稳,有一定的学生工作经验。一些学生干部面对新任务毫无经验,并且有时候工作任务涉及的学生数量多,并且信息重要不容失误;有的工作任务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还有的工作涉及到一些特殊学生不能或不愿配合工作等等,就造成生干部心理压力较大。

(三)人际关系紧张

21.2%的学生干部认为不能处理好与普通同学的关系,经常不能获得周围学生的理解。15.4%的学生干部认为自己不能游刃有余的处理与老师的关系,工作中缺乏老师的认同和鼓励。8%的同学认为自己不能处理好和工作伙伴的关系。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学生干部的工作每天与普通同学打交道,如果在工作的过程中过于严厉,就会有一部分同学表示不满,责备不近人情;但是如果执行不严格,就会让不少同学钻空子;更有一些学生在学生干部工作中不理睬不配合,让他们觉得心里压力很大。有些学生干部不好意思与老师直接沟通,会让老师不了解她们的工作内容,长期得不到老师的了解和鼓励。还有一部分学生干部不能很好处理与工作伙伴的关系,工作中互相不配合,让工作难度加大。

三、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压力解决对策

(一)加强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培训,提高工作效率

针对学生干部存在的认为工作任务重,无法平衡工作与学习之间关系的问题,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培训,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效率。高校应该每学期有计划的组织高年级学生干部的传帮带活动,组织各级、不同学院学生干部的学习交流活动,提供好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指导学生干部做好工作计划、工作过程监督和工作结束后的总结。通过有规律、有系统的培训,学生干部增强独立思考能力,对自己的工作有深刻的理解。同时,通过吸收高年级学生的工作经验,可以提前避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借鉴有益的经验和有效的手段,减少工作中失误的几率,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二)拓展心理压力疏解途径,成立学生干部减压互助小组

高校应该重视解决学生干部的心理压力。调查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有自己的心理压力疏解途径,但是现在学生干部的心理压力疏解途径仅局限于学生干部的自我调节、倾诉等自我处理方式。学校既要鼓励学生干部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找到适合自己的宣泄方式,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成立减压互助小组,定期让学生干部能够诉说压力,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减轻压力的方法,以及如何协调工作与学习关系的技巧。通过分享,让学生干部们正视自己的心理压力,互相理解,从而共同面面对,互相帮助,走出压力。如果有些学生干部心理压力太大,也可以鼓励他们主动向心理咨询机构求助。

(三)完善学生自治组织架构,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高校学生干部的管理者应该在调查、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不断征求学生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学生自治组织(如团总支学生会、大学生自律会)的内部组织架构,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内容。避免有些工作因为责任不明而无人去做,或是因为有些工作对口部门较多而责任不清。另外,要建立科学的学生干部考评机制,使学生干部明确自己工作的标准和努力的方向,追求自己应得的荣誉和奖励。

【参考文献】

[1]吴长法.113名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调查研究[J].中国校医,2009(02)

篇5: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与分析反馈

院系: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专业:09级生物工程2班

指导教师:邓晓辉

组长:张明 200906050046

组员:

韩甜甜200906050037 和梦涛200906050038 刘继娟200906050039 娄云霞200906050040 胡娟200906050041 杜佳佳200906050042武亚蕾200906050044 曹棒200906050045 闫伟红200906050048

日期:2011-5-1

3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与分析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面临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压力已经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主要以几个简单问题对安阳工学院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因此得到了主要压力类型,并且对其原因做了具体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如何有效的调节和控制压力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望能够为大学生正确的处理压力,变压力为动力,实现自我健康和自由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压力缓解 调控策略

目前,大学生心理疾病发生率的增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对大学生压力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为我国大学生应对干预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有针对性的帮助大学生们愉快地完成学业、平稳地度过大学生活,顺利地步入社会和适应社会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压力的概述

压力(stress),也译为“应激”,其研究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加拿大的学者薛利(1956年)第一次提出了压力的概念,因此被公认为“压力之父”。他认为,压力是人或动物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一种生物学反应现象。

二、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及成因分析

1.学业压力。调查中,“你是否对自己的自己的学习状况感觉有压力”,85.5%的被调查者有压力,9.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还可以,只有2.8%的没有压力。这是一个不理想的结果,因为对于大学生社会激烈的竞争体现在校园内主要是学业上的竞争。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经历了高中几年的艰苦奋斗,以为考上大学就会轻轻松松,在大学里失去了好好学习的良好习惯,导致了很多只是没有学会,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所以大学对自己的学习状况都很不理想。学校考试的压力和竞争,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外语的能力,英语四、六级考试也成为了众多大学生生活的主题。外语一门学科的负荷比任何学科甚至是专业课都大,它就像一座山压在学生的身上,它占据了大学生们绝大部分时间,本来就感到对专业学习时间紧张,还要考虑英语四六级和计

2算机等级考试,这是大多数人感到很无头绪。另外,部分大四的学生还面临着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2.经济压力。调查中,“是不是对自己的消费还算满意”,有65.3%不满意,21%的认为还可以,5.8%的还算满意,另外,“你是否存在有经济压力”,有70.4%有压力,只有7.4%没有压力。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大学生不满意自己的经济状况,因为,自从我国高校实行入学收费制度以来,高校贫困生的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那些来自经济不景气的农村家庭中的大学生会产生很大的经济压力。本来家庭中已经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费用,积蓄已经所剩不多,不可能为学生每月提供足够多的生活费,因此他们往往会因衣着的寒酸和手头的拮据而产生自卑情绪。另一方面,当今的大学校园还存在一种为追求虚荣而产生的竞相消费现象,大学生代表着当今时代的消费潮流,很容易产生竞相消费,并且,竞相消费现象强烈地刺激了部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有限的经济来源和实际的高消费欲望造成尖锐的矛盾冲突,成为大学生经济生话的一个重要心理障碍。

3.人际交往压力。大学人际交往是非常重要的的,但是人际交往的困惑也是影响心理行为。调查中,“你和班内及宿舍的人际交往如何”,54.3%的认为不好,34.6%的认为马马虎虎,“你对人际交往有心理压力吗”,66.7%的认为很有压力,26.4%认为有点压力,究其原因,由于大学生来自各地,不同的生活习惯、性格和个人爱好等,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同时在交往知识和技能上又存在明显的不足,造成了大学生既渴望交往又害怕交往的心理困惑。再者,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与异性交往也成了交往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交往的过程中很多人都非常在意自己的外表,这也就成了交往中的一大障碍,这也就将影响到很多人的交往。很多大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在交往中,畏首畏尾,害怕被别人嘲笑,这给很多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另外,当代大学生更多的是独生子女,他们更强调个性特点。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只想从交往中获得好处,而不顾及他人的意愿和感受。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受到同学的排斥和反击。虽然生活在集体之中,他们却仍感到孤独和不安。

4.就业的压力。调查中,“你对自己将来就业有压力吗”,88.7%的学生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有的甚至感觉队就很渺茫,不知道所学专业将来有什么前途,及就业方向。只有6%的学生对就业还相对乐观。因为,近几年来,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多与市场需求的相对饱和,使大学生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市场上深切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出现了新的难以摆脱的心理矛盾和问题。不能对自我进行清楚的定位,他们把注意力放在社会知名度高,经济上实惠的职业上,3而不是考虑到自己的竞争能力和专业特长。他们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农村或经济落后的地区工作。最重要的是,大部分学生对安阳工学院的没有信心,感觉到安阳工学院的就业前途很渺茫,只因为安阳工学院只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二本,也不考虑自身的学习问题,一味的考虑所在学校的好坏,所以,就业选择的心理冲突总会造成大学生心理上的压力。

另外:虽然大学生心理压力种类繁多,表现也不尽相同,但究其根源,不外乎大学生身心发展、心理品质和思想素质等几种因素。

同时,从大学生成长的角度看,大学生属于青年期,生理发育基本完成。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矛盾性最为突出,他们面临的最基本的矛盾是自我意识的矛盾,他们所设想的理想的“我”总是滞后于现实的“我”,内心矛盾冲突尖锐、激烈,心理和行为中易出现不协调现象。另外,从大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来看,学校教育还没有重视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所以,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引导,心理素质不理想。统计结果表明,“心理素质很好”的占9.4%,“心理素质较好”和“心理素质一般”的分别占23.3%和45.8%,而高达21.5%的大学生认为“心理素质较差或很差”。所以,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已经成为了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大问题。那么,有哪些调控政策能让大学生正确的面对并且解决心理压力问题呢?

三、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压力的调控策略

压力往往能够直接转换成强大的动力,压力产生的紧张状态可以提高警觉水平,但是压力过于强烈、持久,超过个人的承受力,势必会破坏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不及时进行疏导和缓解,这种心理上的压力不仅会造成价值系统的混乱,而且会导致情感的极度苦闷。因此,帮助大学生学会应对压力,对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促进心身健康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压力应对的个人策略

1.正确认识压力。调查中,“你是否对自己的心理压力有足够的认识”,49.6%的没有这个概念,34.5%的不清楚,11%的还知道自己的心理压力的症结所在,对压力要有明确的认识和接受态度。压力及其反应并不是全都有害的,适度的压力有助于发挥人的潜能。同时,压力是生活的伴侣,是不可避免的。应了解自己在压力情景下的反应方式,增强自己在面对压力时的应对能力,有效处理过度的压力。

2.建立合理的期望值。帮助大学生及时调整心中过高的期望值。结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与个体发展的需求,确立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

3.学会放松自我。大学生应学会各种放松技巧,以有效减轻紧张感,大学生在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加时,学会放松、进行自我调节是减少或消除压力影响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生压力应对的学校组织策略

1.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调查中,“你想接受有关自己的就业指导吗?”,93.8%的很希望学校能给于指导,他们不了解自己的就业前景及就业选择,从而造成了对就业前景的巨大的心理压力,应该看到,在择业竞争过程中产生焦虑不安的心理现象是正常的。而对来自社会以及竞争对手的压力,适度的紧张与焦虑也不全是坏事,它可以催人奋进,培养自信,使人趋于成熟和坚强。因此学校应对就业心理压力过重的大学生加强引导。

2.切合实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活动

(1)开展全校范围内的心理卫生宣传活动。在学校内进行心理卫生的宣传工作,让所有的学生认识心理学、了解心理学、了解心理卫生的基本知识。

(2)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室。使学生能够及时的咨询自己心理的疑惑,帮助他们缓解及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

(三)大学生压力应对的社会策略

1.社会应该认真对待和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压力问题,把对贫困生的救助工作提到日程上来。比如提供奖学金、贷学金、社会助学金,学校实行减免学杂费和勤工助学等都是帮助贫困大学生解除生活压力的重要途径。在调查中,“你是否想让学校有更多的奖学金发放”,有96%的学生愿意,所以。社会应该本着对大学生高度负责的原则,制定完善的经济政策,简化贷款手续,扩大贷款规模,使他们在象牙塔中更加轻松、自由的学习。

总之,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各方面的压力。心理素质也变得越来越差。我们要及时的了解心理压力的成因,定义,造成的困扰和解决办法,避免遭到心理问题的困扰,因此,个人、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往往形成一种矢量的合力,大学生们应该在有效的利用这三者的正合力,最终在社会上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在自我和社会的最佳契合点上,实现自我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这三者的正合力,最终在社会上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在自我和社会的最佳契合点上,实现自我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在大学生活中收获快乐,得到成长,学到知识充实自己,在大学中健康生活,快乐生活,留下美好的大学回忆。

参考文献:

篇6:学生心理压力调查研究

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德育室张建国

调查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日渐显露,而青少年的心理压力问题更是当前家庭、学校及社会极为关心的问题。在知识、信息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青少年的受教育情况和知识技能的提高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他们同时也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学业负担。为此,我们试图通过本次调查,具体了解徐汇区四年级至高中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引起青少年过重心理压力的各种因素,从而为学校及教师采取相应的措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与现实生活提供一些参考。

调查对象与方法

对象:整班抽取徐汇区10所学校(4所小学、4所初中、2所高中)四年级至高中二年级共1440名学生(其中男生729名,女生711名;原始参加调查学生数为1623名,有效问卷1547份,为便于对比分析,随机去除问卷107份,使每个年级学生数分别为180名。)

方法:在预测、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问卷》,问卷中包括20个选择题和一个开放式问题。

为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与可比性,调查安排在期中与期末考试的中间进行,所有调查由受过训练的心理教师用统一指导语以团体形式进行。调查数据利用电脑相关程序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感受心理压力的状况

34.38%的学生感受到较大或非常大的压力,其中男生感受到的压力更加明显,高出女生4.54个百分点。男生感到压力非常大的比例更是比女生高出将近一倍,两者分别为11.93%和6.33%。结果同时告诉我们,随着年龄的增加,学

生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小学、初中与高中学生感受过重压力的比例呈现递增趋势(29.17%、32.91%与42.5%)。以上结果说明,尽管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已有多年,尽管各界人士都希望学生能比较轻松、愉快、主动地进行学习,但实际仍有较高比例的学生感受到较重的压力。另外近15%的学生感觉没有压力,这也值得我们注意,因为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动力,一个没有丝毫压力感的学生是不可能主动、积极地去学习的。

2.作业负担

55.84%的学生觉得作业多,说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仍然存在。其中男女生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感觉作业很多的男生要比女生高出4.6个百分点。另外作业的多少也呈现出年龄段特点,42.23%的小学生觉得作业多,初中为55.42%,而高中学生觉得作业多的比例高达70.27%。可见真正要使减负落到实处,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3.对学习的感觉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觉得学习是很累很烦的学生占12.22%,其中男生比女生高出5.53%。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尽管感受到沉重学习压力的学生数上升较快,从5.53%到9.72%再到22.22%,但总体而言,这个比例仍处于较低水平。

4.对升学的担心

当前升学压力越来越重,并且呈现重心下移趋势,即不仅高中生担心能否考上大学,初中担心能否考上高中,就是小学生也非常担心能否进好一些的初中。我们的调查结果证实了这种看法。近70%的学生担心升学,男女生的比例比较接近,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年龄越小越担心升学,高中、初中、小学担心升学的学生比例分别为68.05%、63.89%与82.5%,其中很担心升学的小学生比例竟比高中生多出了二十多个百分点。

5.是否害怕遇到校内外不良青少年的干扰

当前社会治安总体趋好,但校内外不良青少年的不文明行为仍对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调查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害怕这种干扰,女生的比例比男生更高一些(高出了六个多百分点),小学生受此影响最大,害怕

不良青少年干扰的比例高达43.05%。

6.平时是否容易疲倦

青少年期是身心变化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应该是精力旺盛且富于朝气的,但是调查发现高达78.68%的学生感到疲倦,经常感到疲倦的学生也有20.69%,其中男女的差异不大。而随着年龄的上升,疲倦感也日趋严重,有疲倦感的小学生占69.44%,初中生占78.75%,高中生竟然占到了87.78%。这一现象应该与学业负担过重有着直接的联系,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严重关注。

7.是否经常被老师批评

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占全体被调查学生的10.9%,这不算是一个很高的比例。但男生经常受批评的比例是女生的三倍多,其中的差异值得我们思考,是男生的表现不够好,还是男生的言行经常触犯校纪班规,或者是老师对男生的要求更高一些、期望更大一些?另外从表中可见,小学生经常被老师批评的比例是高中生的近三倍,是初中生的近两倍,这与当前素质教育中推崇的成功教育、激励教育也是有所背离的。

8.是否对自己的相貌满意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他们对于自己的相貌相对比较关注。调查表明,三分之一的学生对自己的相貌表示满意,超过一半的学生对此无所谓,仅有10.07%的学生表示不满意(其中女生的稍高一些,为11.11%),由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学生对自己越来越自信。

9.是否受到异性同学的过分干扰

7.71%的学生经常受到异性同学的过分干扰,29.1%的学生偶尔受到异性同学的过分干扰,两者相加的学生比例为36.81%,反映出学生异性交往中存在着不少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类问题逐步减少,小学生为58.61%,初中生为35.28%,高中生仅为18.06%。这一现象可以从许多方面加以分析,有待我们的进一步研究,而在小学阶段如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可能也显得越来越迫切。

10.当感受到心理压力时会怎么做

心理压力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关键是你如何去面对它,如何将它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从我区1440名中小学生的选择结果来看,通过各类活动释放压力是学生的最爱,选择它的比例高达47.15%,其次分别为“默默承受、忍让”、“与同学交流”,所占比例分别为36.94%与35.83%,学生最少选择的方式分别是“打电话咨询”、“寻求老师的帮助”和“找心理老师咨询”。其中女生选择“通过各类活动释放”的人数高出男生4.48%,选择“与同学交流”的人数高出男生13.12%,而选择“默默承受、忍让”的比例则比男生低8.52%。以上结果可以说是忧喜参半,喜的是近一半的学生能通过活动来释放压力,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够在与同学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宣泄过重压力,这些都是减轻压力的有效方法;忧的是仍有37%的学生面临压力时默默承受、忍让,这种方式长期以往的话将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同时,较好的减压方式如打电话咨询、寻求老师的帮助与找心理老师咨询等没有被广大学生所认可,三者相加学生选择的人数也仅占11%,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教育者反思的现象。另外,结果表明女生似乎比男生能更合理、更科学地排解过重压力。

结论与思考

通过对以上数据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中小学生承受着过重的心理压力。

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感受到过重的心理压力,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作业过多,70%的学生对升学表示担心,近五分之四的学生感到疲倦,34.3%的学生害怕受到校内外不良青少年的干扰。

2、男女生的心理压力存在较明显差异。

男生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更大,更多的男生将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遭受老师批评的情况也是男生大大多于女生。而在升学压力、个体的疲倦度、对自身相貌的满意度方面,男女生之间的差异不明显。

3、感受心理压力的状况同时存在着明显的年龄特点。

高中生感受到重压的人数更多一些,初中生其次,小学生最少。对作业量的感受情况、觉得学习是很累很烦的以及容易疲倦的学生比例也呈现同样的趋势。与此相反的是,更多的小学生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异性同学的过分干扰,更多的小学生害怕遭遇不良青少年的骚扰,超过82%的小学生对升学表示担心。

4、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应对心理压力,其中女生比男生更善于处理过重的心理压力。

在对以上结果的分析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为什么仍由很多的学生感受到过重的学业负担和较大的心理压力?

2、为什么男生感受到的压力要大大高于女生,且男生应对心理压力的方式要远远劣于女生?是男生自身的素质存在问题还是社会对男生的要求出现了问题?

3、小学是快乐学习的阶段,小学升初中是就近入学,不存在升学考试压力,然而却有超过五分之四的小学生对升学表示担心,这说明了什么呢?

上一篇:煤矿注浆堵水下一篇:即墨市安全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