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特色学校实施计划

2024-05-27

写字特色学校实施计划(精选6篇)

篇1:写字特色学校实施计划

肥东县杨塘中学

开展写字暨艺体2+1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营造浓厚的写字特色校园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高雅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性格、态度、气质等内在品质的提升,全面提高全校师生的文艺体育水平,真正把学校创建成具有写字教育特色的学校。

二、活动主题

人人参与 个个精彩 快乐成长

三、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施军

副组长:蒋道平、杨晓阳、黄升财

成员:黄在利、赵汝俏、黄发长、张永武、史传道、四、活动内容与具体计划

1.优化环境,营造氛围

环境是传播校园“第一印象”的文化表象,要构建典雅的写字环境文化,让学生置身其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学校宣传栏将设立写字专栏,展示历代书法名家以及学校师生的作品,让校园不仅有花香、书香,还要飘着墨香。

2.立足课堂,面向全体

为实现写字教学整体优化的目标,教师要立足课堂,面向全体。写字课要合理安排练字进度,给学生留足练字的时间。“练字必先练姿”,要加强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的指导,重视读贴习惯的培养,让学生逐渐养成“目中有字、心中有形”的良好习惯。

(1)语文课上识写结合。语文课上识字教学时,不光要注重生字的音、义,还要重视形体分析,指导写法。

(2)专课专用,加强指导。我们把写字、艺体列为校本课程,每周上一节写字课,语文老师的晚辅改为写字课,做到时间上有保证。写字课上老师要做到讲解、示范相结合,深入学生当中相机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写字方法,切实提高练字实效。艺体课程美术老师和体育每周也要上一节。

(3)齐抓共管,养成习惯。练字目的是用字,要求学生做作业时和练字时一样认真书写,做到练用结合,以用促练。全校教师要齐抓共管,要强化学生“提笔即为练字时”的意识,养成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各科老师应通力协作,共同要求学生写好字,做到作业整洁。要发挥美术老师的优质资源,在课堂上加强指导。

(4)开展多种写字、艺体活动。要开展多种活动,优化写字、艺体氛围,激发学生练字、参加艺体活动兴趣,促进学生水平提高。通过举行写字、艺体比赛,每月进行一次写字作业展览、每二周举行一次写字讲座或观看写字书法视频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在全校掀起大练书写基本功的热潮。

(5)书法、艺体兴趣小组带动。学校成立书法、美术、乒乓球、羽毛球兴趣小组,专业教师定时进行指导。

五、活动要求

1、全校教职工高度重视,从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及学生终生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特色创建工作。并通过宣传,引导家长和学生认识写好字的重要意义;

2、立足校本教研,加强写字教学研讨,科学提高练字实效;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师生练字的主动性、积极性;

3、习惯养成贵在坚持,写字教学特色的形成,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加强教师培训与相互协作,建设有写字特色的教师队伍,多渠道,多层面提升我校写字教育教学的质量。

篇2:写字特色学校实施计划

一、学校名称:睢宁县高作镇五里小学

二、特色项目:写字教育

三、创建时间:2013.9——2014.8

四、现状分析

我校写字教育有良好的基础,多年来,我校坚持写字教学从低年级学生抓起,从日常作业抓起,通过规范指导,严格检查,科学考核,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每天下午十五分钟的写字训练课雷打不动,每周一次的写字指导课正常开展,每学期开展写字指导研讨活动,举办书法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书法等级考试,部分学生课余参加书法兴趣培训班,学生的水平有很大提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是虽然硬笔书写正常化,但软笔书写指导不到位,练习不够正常,学校没有专门书法教室;二是教师书写水平参差不齐;三是书写只局限于作业,还没有上升到书法艺术、写字教育的高度;四是写字研究的氛围还不够浓郁。

五、创建目标

1.通过营造浓厚的写字教育氛围,建设有写字特色的教师队伍,造就学生的书法特长,提高师生的写字水平,学生书写工整率、入体率明显提高,师生书法作品在报刊杂志发表或在大赛中获奖。

2.写字特色项目明显突出,写字特色内容丰富多彩,写字育人影响深入人心,创建成高作镇乃至睢宁县内有一定影响的写字教育特色学校。

2.以写字特色建设为龙头,打造我校四大特色品牌,即:以棋启智,以球健体,以字修身,以书养性,让学生在小学毕业时除了完成规定的学业外,做到“两会”“两好”,即:会下国际象棋,会打乒乓球,写好字,读好书。进一步推进“三进”活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升师生人文素养,提高学校办学品位。

六、主要对策、措施

1.营造写字育人氛围

(1)精心设计校园文化,体现写字育人氛围。在学校橱窗开辟“书法家介绍”、“名家书法欣赏”、“五里书画”等专栏。

(2)展示写字优秀作品,激励师生临摹创作。选择师生优秀写字作品悬挂在班级门前、办公室、橱窗、过道等,供大家欣赏学习,营造良好的写字特色氛围。

(3)在家长会上宣传,制作优秀作品幻灯片,吸引广大家长积极参加到特色创建中来,动员有书法特长的家长为学校书写作品,并张贴供师生观摩学习。

2.培养写字教学师资

(1)对全体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坚持“写字天天练,作业周周交,一月一评比,学期有考核”,语文教师同时练习毛笔字。给每个老师发钢笔字帖,给语文老师发毛笔字帖。

(2)积极开展写字教研活动,提高写字教学水平。每学期开展写字教研活动硬笔、软笔各1次以上。通过教研积极探讨学生写字特点、途径,探索写字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指导学生写字的水平。

(3)学校主动与写字教学名校联系,组织教师外出听课、观摩,邀请专家到校讲课,或者请市内有经验的教师来学校上课、做讲座。

3.开展写字指导活动

(1)各科教师平时注重提高学生作业的写字水平,把握正确的写字双姿,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2)每天二十分钟的习字课和每两周一节的写字指导课正常开设,严格进行写字专项训练,任何人不得占用。

(3)学校成立了书法兴趣小组,请专职老师进行辅导。

4.组织写字评比考核

(1)结合月度工作检查,统计学生作业书写的工整率与入体率。

(2)班级进行评比,举行优秀作业展。

(3)开展现场写字评比,组织学生观摩,优秀作品全校展览。

(4)期末组织写字考核,成绩记入语文教师教学成绩。

(5)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书法等级考试;组织教师、学生参加市局及以上的各种写字、书法比赛,对获奖者进行表彰奖励,辅导奖记入绩效考核附加分。

(6)评选写字优秀班级。

七、创建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制定规划(2013.9--2013.10)

1.向全体教师传达市局创建特色工作会议精神,召开班子成员会议,分析我校多年来取得的办学成果,确定创建特色项目。

2.成立创建工作组织,制定特色创建规划书(初稿),组织学校班子和语文骨干教师讨论、修改、完善规划书。

3.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宣读规划书(初稿),对教师和学生写字提出新的要求。

第二阶段:正式启动、初步摸索(2013.10—2014.2)

1.环境布置,营造氛围。在学校建设书法长廊、绘画长廊,各

班教室前悬挂古诗书法作品。

2.进一步完善创建方案,对原方案细化和补充。

3.明确教师练字要求,落实相关措施,组织写字骨干教师外出参观。

4.明确学生写字要求,举办写字兴趣小组,加强对各班写字课与写字指导课的督促检查,组织写字竞赛、优秀作业展览、班级作业评比。加强写字习惯及“双姿”的培养,力争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双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5.分低中高年级开展写字指导研讨课。

第三阶段:全面创建,丰富成果(2014.2---2014.6)

加强写字教学研究,申报研究课题。

在一段时间的实践与研究之后编写写字校本教材。

3.正常开展各种写字竞赛、评比活动,参加书法等级考试,不断激发学生的写字热情。

4.把写字教学与“三进”活动有机融合,丰富活动形式,提升活动品位。

5.发挥写字育人功能,以写字特色促进学校其他特色(象棋、乒乓球、经典诵读)的发展,不断彰显学校特色的魅力。

6.制作写字专题片,争取建成书法作品陈列室,总结写字教育经验,为评估验收做准备。

第四阶段:总结成绩,迎接评估(2014.6—2014.7)

1.收集整理好写字教育过程性资料,撰写创建工作总结。

2.进一步打造校园文化氛围,突显写字教育特色。

八、预期创建成果

1.师生写字水平全面提高,教师的备课和学生作业书写规范、美观;学生书写“双姿”正确,已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师生参加各类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师生书法作品发表,教师写字教学论文、教学案例争取发表或者获奖。

2.有浓厚的写字育人氛围,校园里墙壁、走廊、教室、办公室等张贴着师生的优秀写字作品。

3.形成写字校本教材,有写字教学课题研究,制作写字特色建设专题片,建设师生优秀书法作品陈列室。

4.在写字特色建设的带动和影响下,其他特色建设也卓有成效,学校素质教育硕果累累,写字教育特色融入到学校文化之中。

五里小学

篇3:写字特色学校实施计划

当今, 学生的成长环境越来越好, 教师的待遇不断提高。但是, 他们感受不到幸福。长期以来, 社会依然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和教师, 以致学生和教师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造成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后果。学生和教师对学习和教学倍感枯燥、痛苦。另外, 家长过分地看重考试成绩, 对学生的特长和爱好不予重视。就这样, 教育正在悄悄地远离应有的幸福。

“幸福文化”是指以幸福思想为内核和价值取向, 以研究和实施幸福的人生理念, 形成师生幸福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实施幸福文化教育, 使师生形成正确的幸福价值取向, 让师生科学地理解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 成为拥有幸福知识与能力, 并能感受幸福情感的生命主体。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十中学 (以下简称“开十”) 确定把幸福文化作为学校的主题文化, 通过实施“幸福文化”教育工程, 打造“幸福”特色学校, 提高师生的幸福感, 培养师生理解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 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二、“幸福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基于“幸福文化”价值观的思考, 开十构建了体现幸福价值观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师生的行为文化、教师教育教学文化、师生课堂教学文化, 旨在打造幸福学校、幸福教师、幸福学生, 使学校成为“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召力的场所”。

1. 打造美好的“学校环境文化”

开十力求让校园的走廊、教室、办公室、宿舍、功能室、文化墙、橱窗等, 突显“幸福文化”的每个要素, 营造“幸福文化”教育的环境氛围, 彰显学校“幸福”的办学特色。

(1) 楼层布置

为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开十将楼道布置成专题展示廊。例如:七年级的楼层是生理幸福教育展示廊, 八年级的楼层是心理幸福教育展示廊, 九年级的楼层是道德幸福教育展示廊。每个楼层的展示廊均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和诗歌一般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2) 主题展示

为了表达师生的心声, 体现“努力奋斗就能获取真正的幸福”的口号, 开十设置了“幸福文化”主题展示廊, 精心地撷取学生学习、教师工作的场景, 全面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的教学业绩。

(3) 食宿文化

在学生食堂中, 开十充分利用墙面对学生进行饮食文化的教育, 以引导学生科学用餐;在学生宿舍中, 开十不仅加强宿务管理, 还通过开展文明宿舍评比等活动,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努力地营造团结、友善的宿舍人文生活环境, 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构建幸福的“学校制度文化”

在制度文化建设中, 开十始终把师生的幸福精神培育作为制度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让校园成为践行幸福文化的净土, 让师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1) 让师生拥有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追求

其实,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 每天的学习、工作都十分辛苦。怎样才能做到以学为乐、以教为乐?这涉及师生的精神追求, 即让师生拥有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既是开十核心价值的体现, 又是开十发展的强大动力。

开十在学生中开展“十星”的评选活动, 在教师中开展“十佳教师”“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的评选活动, 并将评选出来的优秀人物事迹通过橱窗、校报、广播等途径全方位、立体化地进行宣传, 真正地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大力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奋发进取”的学校精神, 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

(2) 让师生具有“爱”与“被爱”的情感意识

为让师生具有爱与被爱的情感意识, 开十始终注重情感教育, 实行人性化管理。现在的学生不缺少爱, 缺少的是感受“爱”的能力和珍惜“被爱”的意识。针对学生情商的匮乏, 开十首先提升班主任的情商, 只有情商高的班主任才可能培养出情商高的学生。基于此, 开十不仅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 还引导学生从小事上、从细节中感受“爱”, 从而回报“爱”。例如:某位科任教师生病了, 别的科任教师为其代课, 学生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 这时班主任就要对学生进行引导, 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认真地上好代课教师的课, 如此一来, 代课教师也能心情舒畅地完成额外增加的教学任务;当生病的科任教师病愈后回来时, 班主任要引导学生问候科任教师, 使科任教师感受到被关心并回报给学生更多的爱, 从而令学生感到关心他人是快乐的。

3. 营造健康的“师生行为文化”

为营造健康的“师生行为文化”, 开十组织师生开展多种实践活动, 使师生增强体质又精力充沛, 增长知识又提升境界, 身体力行又学以致用。具体而言, 有三方面值得称道。

(1) 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精力充沛

开十坚持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 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师生幸福工程。除正常的体育课外, 学校每天为学生提供一小时的大课间活动时间。于是, 七年级学生利用第三节大课间练习花样跳绳, 八年级学生利用第四节大课间练习艺术体操, 九年级学生利用第五节大课间练习体育加试项目。教师则利用这个时间, 打乒乓球、跳舞、打柔力球、跑步、转呼啦圈、疾走、踢毽子等, 每个人都能自得其乐。运动赶走了疾病, 赢回了健康, 带来了精力充沛的每一天。虽然学习和工作不轻松, 但师生始终健康, 阳光而幸福。

(2) 读书活动——增长知识, 提升素养

开十每学期都组织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 其中包括:“我成长, 我幸福”的征文比赛, “浸润书香, 快乐成长”的经典诵读比赛, “激情挥毫颂中华”的书法比赛, “祖国在我心中”的诗歌朗诵比赛, “我与书的故事”的讲故事比赛等。这些活动激发了师生读书的热情, 使师生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另外, 开十的图书馆全天候向师生开放, 让师生能够静下心来读书学习, 提升素养。

(3) 动手活动——身体力行, 学以致用

开十师生自己动手, 在实验楼楼顶筹建了一个以种植蔬菜和鲜花为主的无土栽培实验园, 师生们称之为“空中花园”。它既是锻炼师生动手能力的劳动基地, 又是将课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操练场域。在此, 抽象的课本知识变得鲜活而生动。

4. 创设愉悦的“教师教育教学文化”

为创设愉悦的“教师教育教学文化”, 开十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和专业成长, 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成长中积极发展。具体而言, 有九方面。一是扎实开展校本教研,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二是为教师举办专家讲座, 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心理健康。三是多次派教师到外校、外地学习和交流, 拓宽教师的视野, 搭建教师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四是设立“校长接待日”和“校长邮箱”, 架起沟通的桥梁, 旨在多渠道地开辟教师与校领导直接交流的空间。五是开十鼓励广大教师为学校建设献计献策, 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使他们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六是举办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 打造教师休闲文化, 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 引导教师争当文明教师, 力争塑造品牌教师的形象。七是在生活上关心教师, 让教师感受到开十大家庭的温暖, 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八是开展主题交流研究活动, 以推动教师幸福工程。其主题活动有:“书香与教师的幸福人生”“教师的教学反思与专业成长”“学校是有文化品味的场所”“课堂是爱的地方”“师生在教学中相长”“教师的幸福畅想”等。九是大力表彰和树立爱岗敬业、热心幸福文化教育实践的先进典型, 让幸福文化理念成为教师的价值取向。

5. 落实享受的“师生课堂教学文化”

要让学生感到受教育的幸福, 就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变被动的应试的学习为主动的积极的学习, 即做到“认真倾听, 独立思考, 表达心声, 幸福成长”。

享受的“师生课堂教学文化”, 其主旨在于教师能幸福地教, 学生能快乐地学, 力求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共同成长、共享快乐。教师在课堂上发扬民主精神, 让学生自由地表达, 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 使其享受成功的喜悦, 增强学习的信心。为此, 学校倡导“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即通过课前预习—课上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生交流与展示、教师点拨—拓展延伸所学知识等环节, 平等地对待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为落实享受的“师生课堂教学文化”, 开十提出了“呵护、尊重、个性、体验、互动、启迪”六个关键词, 为使其体现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开十组织教师进行了“用幸福文化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减轻课后负担”“精心备课, 提高课堂有效性”等课题的研究, 并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师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将享受的师生课堂教学文化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 使学科教学成为享受的师生课堂教学文化的主渠道之一。

三、“幸福文化”教育的累累硕果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 开十的“幸福文化”教育结出了累累硕果。具体而言, 有四方面。一是师生崭新的精神面貌。在校园里,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 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身上永远充盈着快乐与健康, 内心一直保持着宽广与纯净。二是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一方面开十升入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的比例在逐年提高, 另一方面在各级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创新大赛中, 开十每年都有学生获奖, 展示了良好的综合素质。三是校园环境得到优化。开十多方面筹措资金, 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锻炼条件。例如:学校铺设了塑胶操场, 结束了土操场“晴天一身土, 雨天一身泥”的历史;每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 实现了网络班班通。四是管理模式得以形成。在“幸福文化”教育的实践中, 开十形成了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特别是以“师生发展为本”的办学宗旨得到了家长、社会及教育界领导的高度认可。

篇4:写字特色学校实施计划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学校文化 特色学校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3-039-02

0

一、校本课程: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载体与工具

创建特色学校是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等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校实际,在人才培养和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独特品质和卓越风格,并取得显著的办学成果。在创建特色学校过程中,学校依据自身办学理念,扬长避短,进行自我设计与规划,既传承和创新了学校文化,形成了核心价值观和独特的办学风格,又充分展现了学校发展的活力与个性。

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办学主体及个性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各种潜在的有待开发的资源,而且可以为其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自由及创造的空间。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文化建构的过程。在特色学校建设中,创建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是其本质。任何一个组织要想实现其价值并稳定发展,必须创造与学校发展相符合的文化。

校本课程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学校利用校本课程开发,带动学校其它工作的全面改革与发展,提炼和提升学校的文化精神和思想理念。校本课程开发也是实现特色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特色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提炼形成的,其创建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二、校本课程实施的特点

1.作为特色课程进入课堂。作为学校特色的重要体现,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时,往往以一两项特色项目为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学校建设,逐步拓展、不断深化,开发具有完整结构的课程体系,最终以正式课程的形式进入课堂。第一,学校在实施校本课程时一般每周都安排专门时间学习课程;第二,根据不同年级安排不同程度的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课程实施注意层次性、连续性和完整性;第三,开发特色校本教材。

2.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课程存在于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不仅注重显性课程,还十分强调通过隐性课程的实施,改造及创新学校文化,塑造学校形象。(1)创设丰富的隐性学习环境,促进校本课程的实施。(2)通过各种活动及表演,尤其是每年一度的艺术节展示活动,为校本课程实施直接提供体验学习的机会及个性展示的舞台。(3)注意与学科教学相渗透,提高校本课程的影响力。

3.在校本课程实施中评估。评估是课程实施的一部分。评估的过程也是学生智能挖掘、智慧展示的过程。评估既要唤起学生的觉醒体验,又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基于此,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江东区在校本课程的评价上也进行了十分积极的探索。第一,评估方式多元化。各个学校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评价时,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和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态度和综合素质,注意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结合,改变过去单一评价的弊端。第二,在学习情景中评估。校本课程是通过综合实践及活动的形式展开,在综合活动中完成学习目标的。换言之,它是在一定情景中的学习。既然学习是在一定情景中进行的,那么“评估也应该在类似的情景中进行才有意义。”第三,推行考级制度。如何让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和活动中,通过自我评价找到一条自主发展特长及个性的途径,这是江东区不少学校在创建学校特色时思考的一个问题。他们在音乐等专业考级启发下,尝试在所在学校推广艺术、英语等学科的考级制度。

三、以形成校本课程的特色带动特色学校创建的策略

(一)探寻校本课程特色形成的机制

1.基于学校,联系社区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评价等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其中,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受办学宗旨规定、在贯彻办学宗旨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本校特点的办学模式,涉及理念、目标、内容、途径、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把形成与彰显办学特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不仅可以推动学校的发展,而且可以帮助师生澄清认识、明确目标、调控行动,使全校师生为之而努力。其中校本课程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全环节,可以实现学校全体成员的思想沟通,在相互交流中集思广益,总结学校课程建设的经验教训,理清学校课程发展的走向,借助校本课程的合理定位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来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它植根于现实的教育情境,与学生、教师、学校以及所在社区的实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既是校本课程存在的理由,也是校本课程成立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能够扬长避短,也更能够突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2.以教师为开发主体,实现多方力量协商对话

在课程开发实践中,有“专家决策”“集体审议”“教师自主”等不同的开发模式,其中“集体审议”模式,对校本课程开发有着积极的作用。因为“集体审议”要求多方人士参与,在审议中各种力量交互作用,不同的意见在交流中沟通融合,不同的利益在互动中协调平衡,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课程能够兼顾多方需要,也能够适应现实的条件,从而具有合理性,能够得到教师、学生、家长等的理解和支持,为课程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作为主体,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另一方面,考虑到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实践的机会有限、经验不足的情况,更需要教师在开发课程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不断提高自己开发课程的能力。为此,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帮助,需要相关人员的积极配合。特点是在寻求特色的过程中,校长、教师、家长、学生、专家等多方力量的协商对话,在交流分享中相互启发、达成共识,从而认清自身的优势,捕捉到具有特色的“亮点”,并以此作为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生长点”。

3.将开发、实施、评价融入同一过程之中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尤其是特色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摸索和逐渐的积累,所以有必要将开发、实施、评价融入同一过程之中,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反馈中及时修正,通过反复的实践,精心打造和完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否具有针对性和适切性,是否能够彰显特色,是要经过实践检验,用事实说话的。学生的反映、教师的感受、校本课程实施的可行性等相关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课程的适切性;校本课程能否得到学校师生的认同、能否在本社区得到理解和支持、能否在学校之间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校本课程的针对性和独特性。这些都需要在实际的过程中掌握情况,调整改进,逐渐完善,使校本课程真正“植根本校”“服务本校”。

4.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系统

开发校本课程、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有赖于相关条件的支撑,建立和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系统是必要的。具体涉及课程资源系统、师资队伍系统、评价管理系统等子系统。掌握本校、本地的课程资源,可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针对性;了解学校的师资力量,可以合理配置校本课程开发的人员队伍,明确分工,发挥课程开发者的能动作用,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而规范的制度、清楚的责任权利划分,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式等,可以对校本课程开发起到监控、指导、激励的作用,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性。

四、特色校本课程与特色学校发展的重建

(一)发挥教师专长,提升文化素质

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专业的变革与发展。部分直接参与和领导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其潜能和专长首先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与发挥,而其他教师则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以及学校文化的塑造中,获得了专业素质的普遍提升。为了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学校往往通过多种途径优先培训和造就一批专长教师,不少学校还把他们直接派送到高等学校及专业培训机构进修和培训,以提高其专业技能。除此而外,学校一般还通过校本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

(二)挖掘学生潜能,促进个性发展

以创建特色学校为目标的校本课程开发,除关注课程所蕴含的文化及价值外,还把视线转向个体的音乐、运动、空间、人际关系及自我认识等多种智能上,弥补了现行学校教育的不足。一方面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潜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特长,乃至促进整个个性的发展。在特色校本课程学习和活动中,学生不仅领略了课程及文化的特有魅力,而且,在师生合作学习及活动表现中,培养了坚韧的意志和尊重他人的情感,从而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三)塑造学校形象,重构学校文化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上是学校整体发展的一次重新定位和自我设计,其目标是形成学校文化,重塑学校形象。学校通过校本课程的设计、开发及实施,凝练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和共同愿景,从而创造一种具有深刻影响力和内在约束力的文化和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特色的创建既改变了学校的形象,又重构了学校文化。第一,改变了校园环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校人文景观。第二,形成了体现学校文化特色的核心价值及愿景。一所学校在抓特色项目建设时,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个体在习得技能、技巧之外,领略课程蕴含的学校精神与文化。第三,构建了以传承与创新学校特色文化及共同价值为中心的学习型组织。

另外,作为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文化。它不但丰富了社区的整个文化生活,构成了社区生活的新的理念和品质,学校还作为一个充满文化创造活力的组织,直接参与社区的文化建设。

作为学校特色及学校文化的具体体现,学校是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彰显其文化特色的。学校文化一经形成以后,它就变成统摄学校的精神和灵魂。作为组织的领导者应该鼓励每位成员从校本课程开发及学校文化塑造中获得反馈与支持,围绕共同愿景,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一个基于变化的要求,鼓励每一个成员分析课程开发及学校文化陷入危机的原因,从而不断地调整变革策略,最终使创新的动机成为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从知识堆砌到逐渐明了、从粗糙到完善、从感性涌动到理性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一个一步到位的过程。同时,开发和实施好校本课程将会使得学校更加增添活力,学校特色日渐鲜明。

[ 参 考 文 献 ]

[1]胡弗曼,海普.学习型学校的文化重构[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5.107.

[2]霍华德.J.加德纳.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78.

[3]托马斯.J.萨乔万尼.校长学:一种反思性实践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篇5:写字特色学校实施计划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乒乓球、跳绳特色学校创建实施计划:

一、创建目标:强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突出学校个性,提升学校品位。

1、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

2、通过创建,优化我校教师的综合育人能力,优化教师队伍。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激发体育运动兴趣,挖掘学生发展潜能。通过努力,能使我校80%以上的学生掌握乒乓球、跳绳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3、形成一个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我校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实现我校最终办学目标,即:标准化、高质量、有特色。

二、学校现状分析:

创建特色学校是新形势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突出学校个性,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多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学生成长的乐园,教师发展的舞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特色教育,力争把学校办成家长放心、社会赞同的特色学校。尽管我校是一所普通农村中学,但我校在镇上的各项体育比赛中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学校的两位体育老师也有一定基础的乒乓球、跳绳技术。我们觉得扎实的体育基础,科学的管理和训练手段,蓬勃开展的体育运动,优秀的体育成绩,为我校争创乒乓球、跳绳体育特色学校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也是我校今后发展的优势所在。综合分析,我校以小乒乓为突破口创建特色学校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此外我校还具有以下优势:

1、师资优势。要形成学校的特色,必须有一支与之相适当的、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从我校的师资来看,我们认为我校的师资有利于创体育特色。我校有两名体育教师,对乒乓球技术有一定基础,而其他老师也可参与对乒乓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他们无论是敬业精神,还是业务能力都十分理想,可以说素质优良。

2、学生兴趣。全校师生对乒乓球、跳绳运动的普遍认同和喜爱,不管低段的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积极性高、自觉性高,团结性也异常高,这是我们创特色的一个重要基础。

3、经费场地。我校目前有六个乒乓运动场地,室内二个、室外四个,以后我们打算专门设立一笔乒乓球、跳绳活动经费。

4、社会要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强健的体魄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而体育活动则能够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体质增强,而且能够辅德、益智、陶美、促劳,因此,进一步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也是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我们认为这也是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至关重要的外部条件。

正是基于以上这些因素,我们把特色学校创建的切入口定位在乒乓球、跳绳体育特色项目上。

三、成立创建领导小组:

为了切实有效地推进我校的创建工作,使之落到实处,做到成效,我校成立了相关的领导小组,具体安排如下:

长:徐秀军

副组长:曾宪洪

石太祥

杨明磊

成员:刘

刘新民

杜宝广

刘培和

朱永波

段明珠

刘洪瑞

四、实施步骤:

1、近期目标(2010年9月—11月)

组织宣传发动,成立领导小组,确定创建特色学校的主导方向,初步制定实施方案。利用广播宣传发动。组建学校乒乓队。

2、中期目标(2010年12月—2012年1月)

根据实施方案具体落实各项工作,不断进行阶段性的探索、总结,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全面学习乒乓基础动作,全体学生按计划上好每周一到两次的乒乓课、跳绳课,布置学校乒乓球、跳绳特色氛围,乒乓队争取出成绩。

3、远期目标(2012年2月—2013年7月)

向上级提出验收申请,总结特色教育经验,推广特色教育成果;辐射特色教育经验,进一步提升特色教育层次,达到一定的影响力。

五、主要对策、措施:

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我们拟订以下几方面开展创建工作:

1、一个重视。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工作都非常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各项乒乓球工作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完善组织管理网络。在每学期制定学校工作计划时,将乒乓球、跳绳传统运动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内容,有要求,有措施,有目标。有关体育工作乒乓球、跳绳方面的重大事情,学校体育领导小组集体讨论研究,作出的决议在全校教师会议上宣传、贯彻。

2、两个坚持。

(1)、坚持乒乓技术的研究。由于乒乓球技术的复杂,要提高乒乓球基本技术必须进行科学的训练,就要加强科学研究。学校坚持在所有年级中开设乒乓球课和乒乓球活动课教学,逐步列入校本课程,进行四个方面的探求。a、开设乒乓球、跳绳课的可行性研究,进行场地、器材改革的研究。b、乒乓球、跳绳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c、在乒乓球基本技术考核中进行评分方法改革的探索。d、鼓励教师积极撰写乒乓球教学论文。

(2)、坚持普及提高相结合。重视对乒乓球的普及工作,努力营造乒乓文化的氛围。积极向广大家长宣传体育特色学校的意义,建设以小乒乓运动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班级黑板报有“乒乓角”,学校宣传橱窗有“乒乓、跳绳专栏”等。强化活动课程、组建乒乓球、跳绳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乒乓球、跳绳文化系列活动:球星卡搜集展览、乒乓小报制作、乒乓摄影绘画、乒乓小专题研究等。另外,班班成立乒乓队,每学举办一次乒乓球、跳绳节,开展校际乒乓赛,吸引全校学生。通过比赛,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培养了学生对乒乓活动的兴趣,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3、三个调动。

(1)、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兼职乒乓教师的工作给予肯定和支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乒乓工作及训练的情况,研讨具体问题,协调各方关系,及时解决困难,有了成绩及时表扬和鼓励。

(2)、充分调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积极性。把各班学生体育锻炼、传统项目的开展情况列入班主任、任课老师工作的考核内容,同评选文明班级挂起钩来。以有效地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和乒乓球、跳绳特色教育的健康发展。

(3)、充分调动学生和运动员的积极性。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取得家长支持。另一方面我们对运动员不仅狠抓训练,还要重视抓思想品德、抓文化学习。此外,我们在每学期评选“优秀生”、“文明队员”时,将体育乒乓球成绩列入优先评比条件。

4、四个保证。

(1)、生源保证。教练员平时一经发现“苗子”,立即做好工作,将“苗子”充实到运动队伍来,保证运动员的来源。

(2)、经费保证。学校在经费安排中对体育实施“倾斜政策”,力争做到了群体和传统项目的器材设备基本齐全、经费到位、场地器材配套,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3)、师资保证。为了加强我校乒乓球、跳绳传统项目的开展,我校现有两名乒乓球、跳绳专长的体育教师和几名兼职教师,他们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既能做好本职教学工作,又能热心抓好乒乓传统项目的训练,许多教师都有能力参与乒乓球、跳绳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这些都为乒乓球、跳绳特色的创建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证。

(4)、时间保证。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在校训练时间,做到平时与赛时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平时利用每周的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及晨练、放学后进行训练,赛前进行乒乓球集训,这样不间断的循环往复,以保证训练时间,提高训练水平。

六、创建成果

篇6:创建写字教育特色学校

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营造浓厚的写字教育氛围,提高师生写字水平,创建具有写字教育特色的学校,2011年10月19日省、市语委评估检查团专家组王赋春、杜君、李琳、荣丽馨对我校写字教育工作进行了相关检查。

一进校门,浓厚的写字教育氛围,丰富的校园文化,就让前来的各位领导感受到浓浓的写字教学氛围。校报、校园走廊宣传板、班级板报以及教学资源网等到处都能欣赏到师生的写字作品。

在五楼会议室里,长征小学的一线教师们进行了书法的现场展示。每一位教师用自己专有的一块练字黑板,认真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方正而有体。从中可见,教师平时的基本功以及校对写字教学的重视程度。提笔便是练字时,俨然已成为了长征小学的传统。

领导们还视察了学生平时的作业及写字作品。翻开学生作业的每一页,几乎都可以感受到孩子们认真的态度、挺拔的坐姿,有力的书写。学校的写字教学相关材料,也完整而有序地呈现在领导面前。厚厚的书页,厚厚的积淀,每一个字都凝结着长征小学领导与教师的心血与汗水。营口市骨干教师孙成伟的书法课,也给到场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活而不乱,训练有效扎实。学生现场书写更是吸引人眼球,写字课获得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不但教师的书法课给领导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在座谈上的发言也让人深受触动。“‘天天练,课课练,时时练’已成为了我们的一种习惯。创办写字特色学校,提升写字教学水平,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中国人就要写好方块字。”

上一篇:大排查大整改心得体会下一篇:守护·清明节日祭英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