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检测

2024-05-05

一年级数学检测(通用12篇)

篇1:一年级数学检测

2017-2018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情况分析

学校 金山远庄小学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一、原始成绩分布情况分析

应考人数 78 人,实际参考人数 78 人,平均分为 95.23。从成绩分布情况来看,最高分 100分,最低分 14 分。其中90分以上 67 人,比例 85.89 %;80-90段 8 人,比例 10 %;70―80段 1 人, 比例 0.1 % ; 60-70段 0 人,比例 0 %;60分以下的 1 人,比例 0.1 %。从总体看来,从上述的数据分析可见,数学整体成绩优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点、典型性错误的分析

(一)试题内容分析

1、命题的主要优点是题型多,覆盖面广,如第二题填空题、第三题选择题综合考察了学生对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对分与合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运用情况,第一题考察了学生口算能力,渗透要养成细心观察、用心计算的良好习惯,2、第四题画一画第2题引导学生不仅要掌握分与合的方法,更要明白计算过程和思路,第五大题根据图意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六大题的第4小题灵活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本次试题基础题含量大,可在解决问题一块适量增加些难度,以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典型性错误分析

第一题 第5小题,12个小朋友排成一队,从前往后数,小强排在第5。小强后面有几人。学生大多把小强自己给算进去了,思维定势较死板,有待训练。

第三大题选择题第4小题,树上原来有20个桃,第一次摘下8个,第二次摘下6个,两次一共摘下多少个?这题有一定的灵活性,前面的第一个条件有误导性,学生读题的时候稍微马虎一些,如果没有注意到关键词就会用减法来计算。

计算题比较简单,由于平时在这方面加强了对学生的训练,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失分特别少,有极个别同学做题时候不够仔细,计算不够熟练。

三、对教学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1、加强学习,努力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师要通过深钻教材,精研课标,对自己所教学科课程的全部内容、知识点以及教学基本方法全面把握,既了解其基础情况,又了解未来发展的走向,努力提高自己的驾驭教材的能力,做到教学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教师,应该让阅读成为自己的习惯,“腹有诗书气自华”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

蕴涵和人格魅力。“吾虽不能,心向往之!”仅此,追求的过程便也多了几分风采。

2、注重教学有效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结合。创新的形式是为教学的有效性服务的,应全面围绕学生的学习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强调学生能力的生成性,在课堂学习中不断的生成,不断提高,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成为学生发展自己、构建知识、培养能力的成长平台。课堂上要让学生实实在在的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

3、提高教育智慧,善于捕捉课堂生成的教育资源。我们提倡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然而,课堂是动态的,越是活跃、重视学生主体性的课堂自然生成的问题就越多,生成的问题来源于学生,其教育价值往往出乎意料,处理的好,可以是引导学生探究的良好契机,甚至因此而掀起一次课堂教学的小高潮,偶发性和突发性的课堂生成问题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教师要在瞬间判断生成问题的价值,决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教师的教学机智是教师素质、知识、能力的综合体现,是长期教学的积淀。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养成不放过任何细节的习惯,要重视教学中的多向交流。要在课后对教学的过程进行深刻的反思,总结每节课的成败得失。

篇2:一年级数学检测

一、填空题。(31分)

1、看图写数。

()()

2、60里面有()个十。9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8个一和2个十是()。

3、大于70,并且个位是7的数有()个。

4、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第()位是百位。

5、68是()位数,6在()位,表示()个(),8在()位,表示()个()。

6、60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

7、()比60少1,比80多1的数是()。

8、一个两位数,比40大比50小,并且个位比十位大3,这个两位数是()。

9、一个两位数,个位与十位的数字的和是8,并且个位比十位大2,这个两位数是()。

10、8元=()角17角=()元()角

30分=()角2元3角=()角

20角=()元7角=()分

11、明明和芳芳有同样多的钱,明明买1个文具盒后还剩下8元,芳芳买了一本故事书后还剩下9元,()买的东西贵。

二、我会选,请填序号。(7分)

1、和19相邻的数是:()

A.17和18B.18和19

C.19和20D.18和20

2、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相差:()

A.9B.90

C.99D.1

3、下列各数中个位是4,比十位小3的两位数是()

A.34B.74

C.47D.43

4、一瓶可乐的价格是()

A.35元B.3元5角

C.3角5分D.35分

5、一条毛巾要5元7角,下面的付钱方法中正确的有()

A.一张5元和一张7角。B.2张2元,1张1元,1张5角,2张1角。

篇3:一年级数学检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深圳市罗湖区随机抽取2所小学的一年级学生468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57名,女生211名;平均年龄6.83岁。所有入选学生身体健康,2周内未服用抗生素。

1.2 口腔检查

检查开始前,对检查者进行培训,统一检查条件,测算Kappa值>0.8方可进行正式检查。龋齿诊断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进行。

口腔检查记录乳牙龋蚀情况(dft),计算龋严重度指数(CSI),其中无龋为0;因龋充填为0.5;继发龋、釉质龋或牙本质浅龋为1;牙本质深龋、露髓、残冠或残根为2。

CSI=总分值/(总牙数×2)×100%

1.3 唾液流速和缓冲力测定

采用Dentobuf Strip的方法,试剂盒由瑞士Ivoclar Vivadent 公司生产。测定前1 h内不进食,咀嚼石蜡3 min,嚼蜡的同时收集刺激唾液。首先记录唾液量,之后用滴管将唾液滴在测试条上,5 min后观察结果。测试条变为蓝色,说明唾液的pH≥6,缓冲力高;测试条变为绿色,说明唾液的pH介于4.5~5.5之间,缓冲力中等;测试条变为黄色,说明唾液的pH≤4,缓冲力低。

1.4 唾液变形链球菌水平测定

采用Dentocult SM法,试剂盒由瑞士Ivoclar Vivadent公司生产。用滴管将唾液滴于培养基上,倾去多余唾液,放入培养瓶。37℃恒温培养48 h后读结果。结果判断以附着菌落为蓝色菌落,与标准板对照,根据不同附着密度分4级:“0”为无菌落附着,“1”为<105CFU/mL;“2”为105~106CFU/mL;“3”为>106CFU/mL,为龋活性显著。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统计学检验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

2 结果

2.1 患龋状况

由表1可见,不同性别学生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7,P=0.349),CS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9,P<0.05)。

2.2 唾液流速和缓冲力

男、女生唾液流速分别是(1.21±0.64),(1.13±0.62)mL/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P>0.05)。男生有5名学生的唾液缓冲力中等,其余均为唾液缓冲力高;女生有3名唾液缓冲力中等,其余唾液缓冲力高。

2.3 变形链球菌计数分度及患龋情况

表2显示,变形链球菌计数2度所占比例较高。表3显示,患龋率、龋均、CSI在变形链球菌计数各分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即变形链球菌水平越高龋危险性越高,龋患越严重。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3 讨论

大量的研究证明,人群龋病发生分布不均,60%的龋患发生在20%的人群中,也就是说少数人拥有大部分龋齿。各种龋预防机制的结合可以降低总患龋危险度,却不会显著增加龋预防措施的效果。在选择预防性治疗时,要考虑患者的龋危险因子,无龋或患龋很少的人不能体会到多重预防的重大益处。因此,早期进行龋病易感人群(高危人群)特别是易感儿童的检测,筛选龋病危险因素高的个体、人群,使他们尽早接受全面预防干预,可以达到更高的控制效率;而对低患龋风险儿童则应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和相关费用。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唾液中变形链球菌水平能较真实地反映当前龋病发生的现状,在预测现有龋病的进展和新龋的发生方面可信度亦较高[2,3],且操作简单易行,儿童乐于接受。本次调查显示,变形链球菌记分为2,3的学生患龋率较高,即唾液中变形链球菌水平越高的越易患龋齿,应重点对这部分人群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变形链球菌计数方法作为评价学龄儿童龋齿危险因素的一个指征是有效的。

研究结果还显示,龋活跃性测试能较真实地反映患儿龋活性与患龋现状的高度相关;变形链球菌计数等级高者,龋活跃性强。在临床防治工作中,可根据等级结果,对分值高者重点分析致龋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强追踪观察。

本研究测定的刺激性唾液流速和缓冲力在男、女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除个别学生外,缓冲力均较高。唾液的缓冲力对龋病的发生有很重要的影响,但其他因素如菌斑的厚度、菌斑的年龄和位置等可对唾液发挥缓冲力的效率发生影响[4]。

参考文献

[1]石四箴,梁勤,林芳裕,等.龋病活跃性与患龋现状关系之研究Dentocult SM法的应用.上海铁道大学学报,2000,21(1):1-4.

[2]PIMELLI C,SERRA MC,LOFFREDO LC.Efficacy of a dip slidetest fir mutans streptococci in caries risk assessment.Community DentOral Epidemiol,2001,29(6):443-448.

[3]PIENIHAKKINEN K,JOKELA J.Clinical outcomes of risk-basedcaries prevention in preschool-aged children.Community Dent OralEpidemiol,2002,30(2):143-150.

篇4:七年级数学期中检测题(一)

1. 图1中的圆锥侧面展开图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 - 1)4 × ( - 1)3 = 1 B.- ( - 2)3= 9

C.÷-3=9 D. - 3 ÷- = 9

3. 如图2,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xyB. C.4xyD. 2xy

4. - 5xayzb与7x3ycz2是同类项,则a、b、c的值分别为().

A. 3、 2、1B. 3、1、2

C. 3、2、0D. 以上答案都不对

5. 对于整式22a+b,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是二项式 B. 是二次式C.是多项式D. 是一次式

6. a、b互为倒数,x、y互为相反数,且y≠0,则(a + b)(x + y) - ab -的值是( ).

A. 0 B. 1 C. - 1D. 无法确定

7. 下列说法:① - 1 999与2 000是同类项;②4a2b与 - ba2不是同类项;③ - 5x6与 - 6x5是同类项;④ - 3(a - b)2与(b - a)2可以看做同类项.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3个D. 4个

8. 图3是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小明同学在探究它的俯视图时,画出了图4所示的几个图形,其中,可能是该几何体的俯视图的有().

A. 3个B. 4个C.5个D. 6个

9. 已知一列数:1, - 2,3, - 4,5, - 6,7,….将这列数排成下列形式:

第1行 1

第2行 - 23

第3行 - 45 - 6

第4行7 - 89 - 10

第5行11- 12 13 - 1415

……

按照上述规律排下去,那么第10行从左边数第5个数等于 ( ).

A. 50B.- 50C. 60D.- 60

10. 小明家在农业银行缴付电费的存折中,2007年12月24日至2008年1月24日所反映的数据如表1.

表格中阴影处的数据为().

A. 111.30B. 129.95C. - 111.30D.- 129.95

二、认真填一填 —— 要相信自己(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一个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标注是 (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20 mm,加工要求尺寸最大不超过,最小不小于 .

12. 请你把32,( - 2)3,0, -, - (2 - 3)这5个式子的计算结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由左到右串成“糖葫芦”(数字写在图5的圈内).

13. 已知A = 3x2 + 5x,B = x2 - 11x + 6,那么A + B =.

14. 若|a| = 3,|b| = 2,且a

15. 图6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____.

16. 现有4个有理数3,4, - 6,10,将这四个数(每个数只用一次)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请你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算式: ____ .

17. 观察下面的三个等式:72 = 49,672 = 4 489,6672 = 444 889,请猜想:6 6672=____.(可用计算器检验猜想的结果)

18. 现对有理数a、b定义一种新的运算,运算符号记为“★”,其运算法则为: a★b =.(-3)★4 =.

三、精心做一做 —— 要注意审题(共53分)

19. (本题8分)计算:

(1)× 0.75 ÷ ( - 9) ÷ ;

(2) - 52 - ( - 2)3 + 1 - 48 ×÷ ( - 2).

20. (本题6分)如图7,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B、C.

请回答:

(1)写出数轴上距点B三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

(2)将点C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D,用“<”号把A、B、D三点所表示的数连接起来;

(3)怎样移动A、B、C中的两个点才能使三个点所表示的数相同?(写出一种移动方法即可)

21. (本题6分)已知:2x3ym与 -xn - 1y的和仍为单项式,求这两个单项式的和.

22. (本题7分) 先化简,再求值.

当x =-,y = - 5时,求代数式 - 3(2x - y) - {7x - [6x + 2y - (10x - 8y)] - x - 2(3x - 4y)}的值.

23. (本题8分)小明在超市买东西后,发现身上只剩下24.4元钱,而超市离小明家的距离是16 km,该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表2.小明能坐出租车回家吗?为什么?

24. (本题8分)有一批水果,包装质量为每筐25 kg,现抽取8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称重记录如下(单位:kg):27,24,23,28,21,26,22,27.为了求得8筐样品的总质量,我们可以选取一个恰当的基准数进行简化运算.

(1)你认为选取的一个恰当的基准数应为____.

(2)根据你选取的基准数,用正、负数填写表3.

(3)这8筐水果的总质量是多少?

25. (本题10分)据国家税务总局通知,从2007年1月1日起,个人年所得12万元(含12万元)以上的个人需办理自行纳税申报.小张和小赵都是某公司职员,两人在业余时间炒股.小张2006年转让沪市股票3次,分别获得收益8万元、1.5万元、 - 5万元;小赵2006年转让深市股票5次,分别获得收益 - 2万元、2万元、 - 6万元、1万元、4万元.小张2006年所得工资为8万元,小赵2006年所得工资为9万元.小张、小赵在2006年的个人年所得是否需要向有关税务部门办理自行纳税申报?请说明理由.

(注:个人年所得=年工资(薪金) +年财产转让所得.股票转让属“财产转让”,股票转让所得盈亏相抵后为负数的,则财产转让所得部分按0“填报”)

篇5: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检测题

一、算一算(每小题1分,计24分)

5+8=9+3=10-5=4+7=7+6=

14-4=6+4=13-4=5+9=5+4=

9+7=0+9=7-2=9-3=9+9=

5+10=8+3=6-3=10-10=8+8=

3+3+3=17-7-8=15-10+7=9-2+7=

二、填一填(第9题3分,其余每空1分,计39分)

1.看图填数

2.9+=128+()=15()+7=14

3.在○里填上“>”“<”或“=”

5+6○10 10-3○5+22+4○3+8

4.○○○○○○○△△△△△

左边有()个○,右边有()个△,一共有()个图形。

5.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1的数是()

()个十是20

1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和1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6.每组中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5+4□7+9□8+0□16-9□

5+6□3+9□0+0□16-7□

7.你能写出四道得数是15的加法算式

□○□=□□○□=□

□○□=□□○□=□

8.

(1)从右边数起,第()个是()

第()个和第()个都是

(2)将左边的.3个图形圈起来。

(3)观察这几个图形的排列规律,接下去应该画()。

9.8+9=10+□14-8=□+□13-□=□-□

三、动手画一画。(2+3=5分)

1.在小朋友的右面画△,左面画○

□□

2.元旦,小红折了各种各样的星星,你能帮她分一分吗?用线练一练

四、选一选:在正确的答案在□里打√(每一小题2分,计8分)

1.在直尺上12离几最近?2.17接近11还是20?

2□13□20□11□20□

3.下面是在100米比赛时3个4.哪个最轻?

小朋友的成绩,谁是第一名?

小明19秒□

小红14秒□

小花20秒□

五、解决实际问题(5+3+3+3+3+7=24分,其中第7题的第3小题3分)

1.

?

上面有()盘苹果,一共有()个

□○□○□=□(个)

2.学校图书管理有15本《故事大王》

还有多少本?

□○□=□(个)

3.早晨排队做操的时候,的前面有8人,后面9人,算一算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4.填表

原来有又买来一共

9个7个()个

8块6块()块

7条()条17条

5.

他们看完书后就吃饭了,老师为他们准备了筷子,多了几根?

□○□=□(根)

6.

10元6元9元8元

(1)比便宜多少元?

□○□=□(元)

(2)老师想买最贵的两件,要多少钱?

□○□=□(元)

(3)你想买哪两个?在图上圈出来,并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

篇6: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试题

一、算一算:(15分)

70+7= 20-9= 7+6= 15-5= 69-69= 13-8= 4+9= 10+80= 7+3 = 4+60= 16--7= 17-9= 70-20= 55-50= 15-6=

二、比一比,在( )内填上“、=”(24分)

15-7( )7 74-70( )70 8+7( )16

13-9( )5 6+70( )77 40+5( )45

9+50 ( )60 17-9 ( )9

三、填一填。(共28分,5、6小题各4分,其余各题每空1分)

1、1元8角=( )角 100分=( )元

2、在( )里填元或角或分.

笔盒约是13( ) 气球大约80( )

一套衣服大约100 ( ) 一本练习本2( )

3、64里面有 个十, 个一。

90是 位数,它前面的数是 ,后面的.数是 。

5个十和6个一是 。再添上一个十是 。

4、按规律填数

38 40 42 。

45 65 85 。

70 66 62 。

5、将下列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7 28 49 100 65 70 85

6、看图写数。

( ) ( )

四、数一数,填空。(8分)

三角形有 个,长方形有 个,圆有 个,

正方形有 个。

五、连一连。(8分)

有两个圆的物体

都是长方形的物体

都是正方形的物体

有两个三角形的物体

六、动脑筋,想一想(共17分)

1、列式计算:(6分)

(1)一个加数是30,另一个加数是9,和是多少?

□○□=□

(2)被减数是73,减数是3,差是多少?

□○□=□

2、实践与运用:(共11分,第1小题3分,第2、3小题各4分)

(1) 有16只, 比 多一些, 可能有多少只?

61 13 22

(2)聪聪有35本 ,小红有5本 ,聪聪 比小红多多少本?

□○□=□(本)

答:聪聪比小红多 本。

(3)买一个 要15元,买一个 3元5角,两种各买一个多少钱?

篇7:一年级数学质量检测试题范例

一学期又愉快过去了,相信你有不小的收获吧。请拿出你的聪明才智来,相信你能轻松、认真地作答。祝你考出好成绩!

一、看谁填得又对又快。(每题2分,第4小题6分,共23分)

1、6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2、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9,个位上是3,这个数是()

3、1元9角=()角,62角=()元()角

4、在○里填上>、<或+、-

88-8○8025+8○354角8分○39分

58○17<4546○20=661角1分○11分5、50以内个位上是8的两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62前面的4个数:____、_____、____、_____

7、最大的两位数比最小的两位数多()。

8、60连续减8,60、____、_____、_____、_____

9、从大到小排列下面各数:42247859906

二、口算。(20分)

70+6=47+3=45-30=70+27=

86-4=39-8=58-8=2+47=

28-8=40+16=7+70=39-6=

40+30=83+40=6+41=86-4=

30+40+30=47-5+20=

36-5+7=42+8+9=

三、你会列式计算吗?(15分)

1、65比17多多少?

2、89与94相差多少?

3、比30少16的数是多少?

4、两个加数都是40,和是多少?

5、减数是45,被减数是92,差是多少?

四、你会选择合适的序号吗?(15分)

1、小明有25支笔,小云比小明少一些,小云可能有()

①28支②60支③21支④18支2、93后面的第3个数是()

①90②87③95④963、一瓶娃哈哈饮料1()

①分②角③元

4、与39相邻的两个数是()

①38和40②37和38③39和405、小红有12本书,小青有4本书,小红要给小青()本书,两个人的书就同样多了。

①2本②3本③5本④4本

六、解决问题(16分)

?______________

四、数一数,涂一涂,填一填。(12

⑴买一个排球比一个篮球少用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买一个乒乓球拍,付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足球比排球贵9元,足球有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用100元钱买哪两样物品刚好用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你还想提什么问题?请写出来,并解答。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8:一年级数学检测

关键词:增实规矩,动态检测,教学效果

这里所说的“规矩”, 指体育课堂中的常规要求, 即师生共同遵守的课堂行为规范。这种规范, 是良好的体育课堂纪律的保障, 是学习与教学取得较好效果的基础。然而在最近几年的随机听课活动中, 总能发现有些年轻体育老师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既不懂遵守课堂规则, 也不知尊重老师的教学要求, 唯自我意识泛滥, 以个体为中心, 令行不动, 甚至缺课现象严重……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病:体育课堂缺乏纪律保证, 课堂安全隐患重重, 教与学的质量低下, 无法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等问题。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增实体育课堂常规的落实, 在保证学生主体意识的前提下, 重塑井然有序的课堂秩序。

一、着眼年龄组别细则, 习得“规矩”

东隅已逝桑榆晚, 任何美好的事物一旦错过了合适的阶段, 就会失去教育的机会。所以很多规矩的习得非得从小抓起, 只有从小抓起, 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体育课堂常规的要求从一年级做起非常有必要, 只是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不同, 低中高各年级段的学生堂课常规要求也应该区别对待, 细则中的行为及意识必须分步落实检测。在教研组集体备课中, 我提出建议, 大家分低中高三段分别制定细则规范, 在递交教研组共同研磨的基础上, 我初步确定了一年级体育课堂常规的细则, 如下表。

二、紧抓堂课教学常规, 细化“规矩”落实情况

小学生活泼好动, 兴趣广泛但忘性也大, 今天还是兴趣盎然, 十问十对, 明天极有可能十问九错, 答非所问, 一年级的小朋友表现尤其明显。低年级的体育课每周四节, 如何加强体育常规的教育, 为以后五年的体育教学奠定良好的课堂规矩, 显得尤其重要。“常规”字面上解释就是常常规范某种行为, 这个规范不是今天这样要求, 明天那样要求, 这个规范一旦制定后在本学年段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一节体育课, 我就强调一年级的体育堂课规范, 让每一个孩子都知道体育课常规要求, 告诉学生常规情况的每月积分计入学期体育成绩的总分, 占总成绩的30%。一年级小朋友刚开始并不知道30%意味着什么, 但是每月的“常规之星”却对他们有着明显的诱惑力, 看见其他孩子被评到, 心里触动, 行为上明显听话懂事。在一年级的整个学年, 我将规范列入每月考核, 每月的“十佳规范明星”及时评定, 评定时采用自荐和小组推荐的形式, 教师再根据小组及体育委员每月常规执行情况进行分数的量化统计, 核定奖惩情况, 最后老师再根据数据核定每月的“十佳常规小明星”。而体育课堂常规这个数据主要来源于期初制定的课堂常规积分管理细则。

管理细则的制定, 对一年级孩子来讲就是一个课堂好习惯的培养, 这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一年级孩子善忘, 这周履行很好, 下周可能会遗忘, 每月的成绩评定也是动态的。为了让孩子一直保持进步, 这就需要老师言语的不断提醒。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只有将课堂常规从一年级开始就落实, 细化规矩落实情况, 才能为以后年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 更好地促进体育堂课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规距”动态检测, 动态检测教学效果

低年级孩子单纯可爱, 对适当的奖励会有一种倾慕的英雄情结, 小明星的获得是一种激励, 但是随着学段的增长, 他们的思想意识形态会逐渐发生细微的变化。孩子是活的, 课堂是活的, 那么规则的变化肯定要随着“活”着的人和物悄然发生一些变动。这种变化老师了然于胸, 那作为活动主体的孩子自然也应该作为细则变化的参与者。孩子们参与课堂细则的微改, 会促使他们成为规则的严格执行者。如在第一学期末的技能习得中, 很多孩子对我提议说:“老师, 当我们有好的建议被您采纳时, 您是否也应该给我们适当的加分?”“老师, 当这位孩子确实生病时, 这个扣分是不是不要使用, 每个孩子每学期是否应该给1~2次豁免权?”……孩子们的提议很多, 每次的提议都让我看到了他们在履行课堂常规过程中的积极参与, 看到了自主学习的火花, 看到了思维的价值, 看到了一丝人性光辉的闪耀, 懂得为他人着想, 懂得分担, 懂得规则……面对孩子们的建议, 具有可行性的我一一采纳, 老师的采纳会让他们更加快乐。

篇9:八年级数学检测题

1.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 )

A.-■+■=-2B.-■2=■

C.-3=3D.■=2■

2.下列图案是几种名车的标志,请指出在这几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3.直线y=kx+b经过第一、二、三象限,那么( )

A.k>0,b>0B.k>0,b<0C.k<0,b>0D.k<0,b<0

4.如图1所示,AB=AC,要说明△ADC≌△AEB,需添加的条件不能是( )

A.∠B=∠C

B. AD=AE

C.∠ADC=∠AEB

D. DC=BE

5.把代数式mx2-6mx+9m分解因式,下列结果中正确的是( )

A.m(x+3)2B.m(x+3)(x-3)

C.m(x-3)2D.m(x-4)2

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7和3,则下列4个数中,第三条边的长是( )

A.8B.7C. 4D.3

7.如图2,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实数分别是1和■,若点A关于B点的对称点为点C,则点C所对应的实数为( )

A.2■-1B.1+■C.2+■D.2■+1

8.甲、乙两人准备在一段长为1 200米的笔直公路上进行跑步,甲、乙跑步的速度分别为4 m/s和6 m/s,起跑前乙在起点,甲在乙前面100米处,若同时起跑,则两人从起跑至其中一人先到达终点的过程中,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y(m)与时间t(s)的函数图像是( )

9.如图3,△ABC内有一点D,且DA=DB=DC,若∠DAB=20°,∠DAC=30°,则∠BDC的大小是( )

A.100°B.80°C.70°D.50°

10.目前,全球淡水资源日益减少,提倡全社会节约用水。据测试:拧不紧的水龙头每分钟滴出100滴水,每滴水约0.05毫升。小康同学洗手后,没有把水龙头拧紧,水龙头以测试的速度滴水,当小康离开x分钟后,水龙头滴出y毫升的水,请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A.y=0.05xB.y=5xC.y=100xD.y=0.05x+100

二、填空题

11.按下面程序计算:输入x=3,则输出的答案是________。

12.先找规律,再填数:

■+■-1=■,■+■-■=■,■+■-■=■,■+■-■=■,

则■+■-________=■。

13.如图4,直线y=kx+b(k<0)与x轴交于点(3,0),关于x的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__________。

14.将直线y=2x-4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所得直线的表达式是_________。

15.如图5,在△ABC中,AD⊥BC于D。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就可以确定△ABC是等腰三角形。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

16.如图6,D、E分别为△ABC的AC、BC边的中点,将此三角形沿DE折叠,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P处。若∠CDE=48°,则∠APD等于________。

17. 如图7,C为线段AE上的动点(不与点A、E重合),在AE同侧分别作正三角形ABC和正三角形CDE,AD与BE交于点O,AD与BC交于点P,BE与CD交于点Q,连结PQ。以下五个结论:

①AD=BE; ②PQ∥AE; ③AP=BQ;

④DE=DP; ⑤ ∠AOB=60°。

恒成立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三、解答题

18.求值:-■-(2 011)0+4÷(-2)3。

19.先化简,再求值:

(2x+y)2+(x+3y)·(x-3y)-x(5x+8y),其中x=1.5 y=-■。

20.如图8,点A、E、B、D在同一条直线上,AE=DB,AC=DF,AC∥DF。

请探索BC与EF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1.如图9,在等边△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且OD∥AB,OE∥AC。

(1)试判定△ODE的形状。并说明你的理由。

(2)线段BD、DE、EC三者有什么关系?写出你的判断过程。

22.如图10是一个在19×16的点阵图上画出的“中国结”,点阵的每行及每列之间的距离都是1,请你画出“中国结”的对称轴,并直接写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3.我市某林场计划购买甲、乙两种树苗共800株,甲种树苗每株24元,乙种树苗每株30元,相关资料表明:甲、乙两种树苗的成活率分别为85%,90%。

(1)若购买这两种树苗共用去21 000元,则甲、乙两种树苗各购买多少株?

(2)若要使这批树苗的总成活率不低于88%,则甲种树苗至多购买多少株?

(3)在(2)的条件下,应如何选购树苗,使购买的树苗的费用最低?并求出最低费用。

24. 已知:三角形ABC中,∠A=90°,AB=AC,D为BC的中点,

(1)如图11,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E=AF,求证:△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若E、F分别为AB、CA延长线上的点,仍有BE=AF,其他条件不变,那么,△DEF是否仍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你的结论。

一、选择题

1.A2.C3.A4.D5.C6.B7.A8.C9.A10.B

二、填空题

11.2612.■13.x<314.y=2x+1

15.BD=CD(或∠BAD=∠CAD)16.48°17.①②③⑤

三、解答题

18.解:原式=■-1+4÷(-8)=■-1-■=0。

19.原式=-8y2-4xy=-4y(x+2y),将x=1.5,y=-■代入得:原式=0。

20.解:BC∥EF。理由如下:因为AE=DB,所以AE+BE=DB+BE,即AB=DE。因为AC∥DF,所以∠A=∠D。又因为AC=DF,所以△ACB≌△DFE,则有∠FED=∠CBA,所以BC∥EF。

21.(1)△ODE是等边三角形,其理由是:

因为△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BC=∠ACB=60°。

因为OD∥AB,OE∥AC,所以∠ODE=∠ABC=60°,∠OED=∠ACB=60°。

所以△ODE是等边三角形。

(2)BD=DE=EC,其理由是:

因为OB平分∠ABC,且∠ABC=60°,所以∠ABO=∠OBD=30°。

因为OD∥AB,所以∠BOD=∠ABO=30°。

所以∠OBD=∠BOD,所以DB=DO。

同理,EC=EO。

因为DE=DO=EO,所以BD=DE=EC。

22.解:整体考虑,图中的阴影面积正好等于两个大正方形的面积,即64个平方的单位。

图中的对称轴共有两条(如图12)。

23.解:(1)设购买甲种树苗x株,乙种树苗y株,则列方程组

x+y=800,24x+30y=21 000。

解得:x=500,y=300。

答:购买甲种树苗500株,乙种树苗300株。

(2)设购买甲种树苗z株,乙种树苗(800-z)株,

则有85%z+90%(800-z)≥88%×800。

解得:z≤320。

(3)设甲种树苗m株,购买树苗的费用为W元,

则W=24m+30(800-m)=-6m+24 000

因为-6<0,

所以W随m的增大而减小。

因为0<m≤320,

所以当m=320时,W有最小值。

W最小值=24 000-6×320=22 080元。

答:当选购甲种树苗320株,乙种树苗480株时,总费用最低为22 080元。

24.证明:(1)如图13,连接AD,

因为AB=AC,∠BAC=90°,D为BC的中点,

所以AD⊥BC,BD=AD,

所以∠B=∠DAC=45°。

又BE=AF,所以△BDE≌△ADF。

所以ED=FD,∠BDE=∠ADF。

所以∠EDF=∠EDA+∠ADF=∠EDA+∠BDE=∠BDA=90°。

即△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若E、F分别是AB、CA延长线上的点,如图14所示,连接AD。

因为AB=AC,∠BAC=90°,D为BC的中点,

所以AD=BD,AD⊥BC,∠DAC=∠ABD=45°。

则有∠DAF=∠DBE=135°,又AF=BE,

所以△DAF≌△DBE。所以FD=ED,∠FDA=∠EDB。

所以∠EDF=∠EDB+∠FDB

=∠FDA+∠FDB=∠ADB=90°。

即△DEF仍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篇10: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质量检测

本次期中检测是对老师前阶段教学工作的一个测查,同时,也是对教学工作的一个阶段性的反思,从试卷中了解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是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为了更好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对本次检测进行分析如下:

一、对试卷的分析

本次一年级数学期中检测试题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的要求为考察学生的依据。测试内容包括填空、比大小、排顺序、看图写数、画珠子、位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应用题等。以新课标为理念进行检查学生应有的简单性的命题原则,全面考查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简单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加强了对基本计算能力、用简单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情况,知识的覆盖面较全,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二、考试概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数学,该班应考 XX人,实考XX人,总分XX分,平均分XX,0—59的XX人,60—84的XX人,85以上的XX人,及格率XX%,优秀率XX %。全年级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XX分,而最高分在我们班,最低分也在我们班里。从整体成绩来看,我班成绩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好的好,差的差,参差不齐。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取得的成绩

(1)、学生能能正确书写数,懂得各数的排列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大部分学生理解数的组成。(2)、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强。XX人参加测试,95 %以上的学生掌握了不进位加减运算。

(3)、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方法。如对试题中的“按规律填数”“给数排序”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题,有99%的学生能正确完成,可以看出学生基本掌握观察比较、看图填数、空间想象等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

(4)懂得了长度测量的单位常用米和厘米表示。并会用字母表示。(5)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强。第四大题的涂一涂。100%的学生都做正确了。无一人失分。

2、存在的不足

(1)、学生年龄小刚入学,学习习惯差,不认真听题、审题,造成失分,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错,但是由于受年龄和知识的限制,考虑问题比较简单,不能举一反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练习的形式不够丰富、多样。

(2)、学生的数学可能性问题没有完全理解。如第六题的 “圈一圈”是整份试卷中学生失分最为严重的一题。少数学生对“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差不多”,这些数学术语没有理解,也不会解决实际问题,导致这题失分多。有待加强训练。

(3)、学生读图,由图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有待加强。第八题是图文应用题,要完成好此题,学生必须学会从图中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观察、探索、获取信息等科学的方法,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

(4)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如:附加题做错的学生为数不少,这题有一定的难度,只有那些思维能力强、分析能力和能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有极个别学生做对了,还有大多数学生不会做。看来在这方面训练的较少,有待加强。

五、今后教学的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

1、加强口算训练。坚持一月一次的口算竟赛,让学生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养成好的读题意识和良好的解题习惯。

2、要注意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师的讲解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题型要形式多样,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要不断加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3、教师在平时在批改作业时,把学生易错的题目要做好记录,反复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4、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补差转化工作是每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困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后进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困生,从基础的知识抓起;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要及时地引导,多多关注,以爱心感化他们,以耐心教育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学生间互相帮助,相互促进,让学习好的学生成为老师的好帮手。

5、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审题不够认真、书写不规范、计算粗心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注重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平时要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11: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检测题

(1)一个数,从右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千位在第()位。第()位是万位。

(2)2957个位上的数是(),表示()个();百位上的数是(),表示()个()。千位上的数是(),表示()个()。

(4)一个四位数,最高位上的数是9,其它数位上的数是最小的`一位数,这个数是()。

(5)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是(),它们相差()。

(6)4000是一个()位数,比它小1的数是(),比它大1的数是()。

(7)用3、0、6、9四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是()。

篇12: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一、填一填。

(3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19分)

1.至少要()个相同的正方形才能拼成一个长方形,至少要()个相同的正方形才能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形。

2.40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3.按顺序填数。

上面所填的数中,()最接近80。

4.比15少6的数是(),38比30多()。

5.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6,十位上的数是8,这个数是()。

6.69是一个()位数,它添上1是()。

7.在里填上“>”“<”或“=”。

15-79

45-550

57-505

4+813

7+6076

12-57

二、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66和72之间有()个数。

2.至少要()根同样的小棒才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3.以下三个数中,()最接近70。

4.90比28(),28比30()。

多得多

多一些

少一些

5.与13-6的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12-6

15-9

14-7

三、计算挑战。

(共21分)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每题1分,共9分)

74-4=

5+40=

98-8=

30+8=

83-3=

49-40=

56-50=

60+7=

4+30=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每题2分,共12分)

+10=80

32+=39

63-=60

-20=23

88-=8

+34=38

四、我会按要求解题。

(共18分)

1.我会分类。(填序号,8分)

2.用4个○能表示哪些不同的数?(5分)

十位

个位

组成的数

3.我会数。(每空1分,共5分)

正方形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个数

五、看图列式计算。

(每题3分,共6分)

1.2.=(把)

=(根)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共26分)

1.兔子哥弟俩今天一共要拔15个萝卜。(5分)

2.树上原来有34个桃,小猴摘下了4个桃。(5分)

3.虾比螃蟹多多少只?(5分)

4.28个茶杯,4个装一盒,能装满几盒?(5分)

5.投篮比赛。

(1)乐乐投了多少分?(3分)

(2)优优比乐乐少投了多少分?(3分)

答案

一、1.2 4

2.39 41

3.72 73 75 76 77 78 79 79

4.9 8

5.86

6.两 70

7.< < > < < =

二、1.① 2.② 3.③ 4.① ③ 5.③

三、1.70 45 90

38 80 9

6 67 34

2.70 7 3 43 80 4

四、1.2.十位

个位

组成的数

○○○○

○○○

○○

○○

○○○

○○○○

【点拨】注意有顺序思考。

3.正方形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个数

五、1.13-7=6

2.29-20=9

六、1.15-8=7(个)

口答:我还要拔7个萝卜。

2.34-4=30(个)

口答:树上还有30个桃。

3.13-5=8(只)

口答:虾比螃蟹多8只。

4.28242016128

0

口答:能装满7盒。

5.(1)30+4=34(分)

口答:乐乐投了34分。

(2)34-30=4(分)

口答:优优比乐乐少投了4分。

期中检测卷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

(每空1分,共23分)

1.(1)按顺序填数。

(2)53后面的3个数是(),53前面第3个数是()。

(3)65和69这两个数,()更接近64,()更接近70。

2.36中的()在十位上,表示()个十,()在个位上,表示()个()。

3.50和55之间的数是()。

4.这列小火车有()个正方形,()个三角形,()个圆,()个长方形。

5.如果把下图围成一个正方体,()的对面是5,1的对面是()。

二、反复比较,谨慎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篮球队中男生有68人,女生比男生少得多,女生可能有()人。

20      ②

65      ③

92      ④

2.一个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和是8,这个两位数不可能是()。

3.下图中有()个长方形。

4.一个两位数,最高位是2,最低位是9,这个两位数是()。

5.每8块橡皮装一盒,能装满()盒。

三、认真审题,精确计算。

(共20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14-6=

12-4+20=

55-5=

73-70+9=

13-7=

6+50-6=

94-90=

13-4+30=

2.在里填上“>”“<”或“=”。(6分)

2552

4749

1131

6556

3939

9019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6分)

14-()=8

()-7=30

11-()=9

16-()=7

()+60=62

90+()=99

四、看图列式计算。

(每题4分,共8分)

五、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共28分)

1.一年一度的跳绳比赛开始啦!小红跳了48下。(4分)

小明可能跳了多少下?

小丽可能跳了多少下?

45下

52下

85下

45下

52下

85下

2.小朋友们准备去春游,车上空了几个座位?(5分)

=()

3.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去看电影。(5分)

4.一(1)班开展“收集废电池,减少污染”的活动,全班一共收集了73节废电池。

(1)乐乐收集了多少节?(4分)

(2)乐乐和丽丽一共收集了多少节?(4分)

5.几天才能做完?(6分)

六、读懂要求,操作实践。

(共11分)

1.按形状分一分,涂一涂。(7分)

2.如果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4分)

答案

一、1.(1)62 63 64 66 67 69 70

(2)54,55,56 50(3)65 69

2.3 3 6 6 一

3.51,52,53,54

4.6 5 6 5

5.6 2

二、1.① 2.② 3.③ 4.③ 5.②

三、1.8 28 50 12 6 50 4 39

2.< < < > = >

3.6 37 2 9 2 9

四、1.12-6=6(个)

2.20+6=26(个)

45下

52下

85下

五、1.小明:

45下

52下

85下

小红:

2.12-9=3(个)

3.5+40=45(名)

45<50 50张够了。

4.(1)11-3=8(节)

(2)11+8=19(节)

5.4天才能做完。

六、1.略

2.(答案不唯一)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数量

13个

9个

上一篇:博白县基层组织建设“百日攻坚大行动”范文下一篇:白居易诗四首(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