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的立方体教案

2024-05-13

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的立方体教案(精选13篇)

篇1: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的立方体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的立方体》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的立方体》含反思!

活动分析

几何体的教学是大班很重要的内容,圆柱体、长方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然而幼儿对圆柱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们说成圆圆的、长长的、方方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幼儿已认识了多个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了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了本次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简单了解它们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

2、搜集生活中的多种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并进行组合造型。

3、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剪、粘贴的技能。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1、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2、难点简单了解它们和长方形、圆形的关系及它们的特征。

活动准备

1、搜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玩具及物品。

2、同等大的长方形、圆形雪花片积木。

3、剪刀、胶水、彩纸、调查表。

活动过程

㈠ 幼儿在玩中探索发现玩具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玩一玩。”

幼儿任意挑玩具,自由玩。师:“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能滚动吗?(幼儿自由回答)

师:“请小朋友把能滚动的玩具放好红色的篮子里,把不能滚动的玩具放到绿色的篮子里。

㈡ 让幼儿对正方体和圆柱体进行测量,在测量中验证它们的特征。

1、小朋友放的真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能滚动的物体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回答)我们来看一看不能滚动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

师:小朋友观察的真详细,那这个圆圆的玩具,它两边的圆一样大吗?“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这个长方形的玩具每个面一样大吗?幼:一样大,不一样大。(幼儿争执不下)

2、老师出示纸条,幼儿亲自动手测量,不断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好得出结论。

3、教师小结:这种身体像柱子一样,而且上下中间一样粗,两头都是一样大的圆形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圆柱体,圆柱体放倒了只能朝一个方向滚动。这种身体像盒子一样,有六个面,十二条边,一种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一种四个面是长方形的,另外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物体,我们称它为长方体。

㈢、幼儿在叠一叠、摆一摆中加深对长方体、圆柱体特征的认识。

1、师:在我们生活中,像圆柱体、长方体的东西有许多,今天我们一起到超市去找一找。

2、请小朋友坐上我的汽车出发吧!哎呀,超市还没开门,我们找块空地坐下。师:老师这里有一些长方形、圆形的雪花片积木,请小朋友先来玩一玩、数一数、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玩的。(幼儿玩积木后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一样大的圆形叠起来就是圆柱体,一样大的长方形叠起来就是长方体。

㈣、幼儿买商品,构建对圆柱体、长方体的知识经验

1、超市里的商品真多,请每个小朋友买一种像圆柱体的商品,一种像长方体的商品。

2、小朋友都卖了自己的商品,请你说一说买了什么?商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这些圆柱体的商品大小不一样,高矮不一样,粗细不一样。这些长方体的商品大小不一样,它们都有六个面,一种六个面都是长方形,一种两个面是正方形,四个面是长方形。

㈤、幼儿分组用买的商品造型。

1、请幼儿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卫生纸筒等材料可以做成什么样的房子?应该怎么做?(幼儿自由用买来的商品搭房子)

2、幼儿用绘画、折纸等形式对作品进行装饰。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后,调查家中有多少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并完成调查表。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的立方体》含反思这篇文章共4595字。

篇2: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的立方体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简单了解它们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

2、搜集生活中的多种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并进行组合造型。

3、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剪、粘贴的技能。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2、难点简单了解它们和长方形、圆形的关系及它们的特征。

活动准备

1、搜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玩具及物品。

2、同等大的长方形、圆形雪花片积木。

3、剪刀、胶水、彩纸、调查表。

活动过程

一幼儿在玩中探索发现玩具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玩一玩。”

幼儿任意挑玩具,自由玩。师:“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能滚动吗?(幼儿自由回答)

师:“请小朋友把能滚动的玩具放好红色的篮子里,把不能滚动的玩具放到绿色的篮子里。

二让幼儿对正方体和圆柱体进行测量,在测量中验证它们的特征。

1、小朋友放的真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能滚动的物体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回答)我们来看一看不能滚动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

师:小朋友观察的真详细,那这个圆圆的玩具,它两边的圆一样大吗?这个长方形的玩具每个面一样大吗?幼:一样大,不一样大。(幼儿争执不下)

2、老师出示纸条,幼儿亲自动手测量,不断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好得出结论。

3、教师小结:这种身体像柱子一样,而且上下中间一样粗,两头都是一样大的圆形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圆柱体,圆柱体放倒了只能朝一个方向滚动。这种身体像盒子一样,有六个面,十二条边,一种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一种四个面是长方形的,另外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物体,我们称它为长方体。

三、幼儿在叠一叠、摆一摆中加深对长方体、圆柱体特征的认识。

1、师:在我们生活中,像圆柱体、长方体的东西有许多,今天我们一起到超市去找一找。

2、请小朋友坐上我的汽车出发吧!哎呀,超市还没开门,我们找块空地坐下。师:老师这里有一些长方形、圆形的雪花片积木,请小朋友先来玩一玩、数一数、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玩的。(幼儿玩积木后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一样大的圆形叠起来就是圆柱体,一样大的长方形叠起来就是长方体。

四、幼儿买商品,构建对圆柱体、长方体的知识经验

1、超市里的商品真多,请每个小朋友买一种像圆柱体的商品,一种像长方体的商品。

2、小朋友都卖了自己的商品,请你说一说买了什么?商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这些圆柱体的商品大小不一样,高矮不一样,粗细不一样。这些长方体的商品大小不一样,它们都有六个面,一种六个面都是长方形,一种两个面是正方形,四个面是长方形。

五、幼儿分组用买的商品造型。

1、请幼儿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卫生纸筒等材料可以做成什么样的房子?应该怎么做?(幼儿自由用买来的商品搭房子)

2、幼儿用绘画、折纸等形式对作品进行装饰。

教学反思

畅想我们可以理解为在美术活动中的想象,既然活动的名字叫“蓝色畅想”,那幼儿的想象是很重要的,在活动中应该重点体现出来,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大海、星空、海底世界三个情境,让幼儿在这三个情境中进行充分的畅想,说出自己的畅想,再将想的东西表现出来,拓展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是我们美术活动的重点

篇3: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数字

1.能够按规则游戏,感知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2.会综合运用已有经验解决游戏中的数学问题。

3.初步尝试推理游戏,发展思维结构。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掌握“8”以内数的实际意义及其字形,单双数、相邻数,“6”以内的加减。

2.材料准备:课件,幼儿用数卡,幼儿、教师用车牌照插袋。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营造数字游戏氛围

Flash动画“舞动的数字”,伴随歌曲《铃儿响叮当》,律动入场,做数字手指操,营造数字游戏氛围。

二、数字游戏,解决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情境一:“请上来”,根据数字的部分字形猜数字。

1.根据已有数字字形经验,比对相像部分,快速判断,猜数字。

2.通过交流,感受“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到处都用到数字”。

情境二:“设计车牌号”,运用单双数、数序等经验设计车牌号码。

1.认识车牌号的含义。

出示当地车牌(皖C21753),集体读一读,认识车牌号结构。

2.第一轮设计车牌号。

用5个数(2、1、7、5、3)自由设计车牌号(120种),感受数字的神奇。

3.第二轮设计车牌号。

用4个双数设计车牌号,要求从数字8开始,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然后,插入一个单数(7、5、3、1),确定其位置(从大到小),感受数的相邻关系,发展思维结构。

4.第三轮设计车牌号。

自选数字设计车牌号(可以选单数或双数;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感受数的序列和相邻关系。

情境三:“我说你猜”,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经验获得礼物。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看商品,猜价格。如:

(1)是个单数,比8小、比6大。(7元)(单双数、比大小)

(2)“5”和“7”的相邻数。(6元)(相邻数)

(3)2+3的和。(5元)(加减法)

三、总结提升,感受数字的有趣和有用

师:数字游戏真是太好玩了!刚才我们猜中的这些东西,它们的价格都是用数字表示的。其实,生活中还藏着许多的数字,它们能千变万化、各显神通,为我们带来了方便和快乐。小朋友们,让我们开车去外面找找它们吧!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

1.数学角——投放数卡,玩猜数、比大小、翻数牌、排列组合等。

2.科学区——提供电话、遥控器、日历等带有数字的物品,供幼儿观察,进一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3.设置小超市、小银行等角色表演区域,模拟购物和存款,练习加减计算。

生活活动:

1.寻找生活中不同地方的数字,了解其作用。

2.运用已有数学经验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附:设计思路

在数学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思维品质

皮亚杰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和掌握抽象复杂概念能力的人。思维品质的培养对幼儿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逻辑性、独立性。

1.扩展思维方向,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善于打破陈规,按不同的条件,不断调整思维的方法,灵活运用一般的原则和原理。要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主要是锻炼幼儿根据不同的条件灵活改变策略。大班幼儿原本只有等量递增的正排序经验, 情境二“设计车牌号”,幼儿先做5个数字的正、逆排序,再将双数“2、4、6、8”进行逆排序,最后在数差为2的数列中任意插入一个单数(不同数差逆排序)。这些操作过程都需要幼儿用逆向思维来思考,根据教师的不同要求幼儿及时灵活改变策略,变通思维,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扩展了思维方向,提高了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2.注重归纳推理,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

对幼儿思维的逻辑性培养,主要是在活动中不断引导幼儿通过推理、归纳、判断解决问题。情境一“请出来”中,幼儿通过观察部分字形,猜想数字,并通过推理进一步寻求证据,准确猜出数字;在三轮“设计车牌号”的数序排列活动中,从认识车牌号→用5个数自由设计→从数字8开始,用4个双数设计,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幼儿发现、归纳车牌号的排列方法;在“我说你猜”的环节中,幼儿根据生活经验,不断运用单双数、比大小等数学经验,判断出商品的价格,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创造思考空间,培养幼儿思维的独立性。

思维活动的创新程度,主要表现在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首先应当使幼儿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多以开放式提问为主,如:“为什么你觉得这个数字是8呢?你为什么要把6排在这儿呢?”都是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多思善问。

“设计车牌号”需要从“1、3、5、7”里选一个单数插入到“8、6、4、2”的数字序列中,还要保持数字按照从大到小排列。幼儿要独立思考:“选几?”“它该放在哪儿?”“比几大、比几小?”幼儿只有在真正理解数的概念,而不是记住这个概念后才能独立做出正确的判断。

篇4: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的立方体教案

活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

篇5: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的立方体教案

【活动设计】

幼儿在中班的时候已认识了正方形和长方形,并且已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但在生活中仍会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相混淆。首先认识正方体这符合幼儿对立体图形的认知发展规律。在我们幼教教材分析以及从幼儿思维发展看:幼儿认识立体图形的顺序是: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在本节活动中,设计多个让幼儿通过自己触摸操作来感知、探索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环节,这是为了保持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与探索欲。这是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教育目标的积极贯彻。设计此次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能正确的认识正方体及其特征,并能与生活中的形及其他几何形体相区分,发展他们初步的空间想象力,并在对正方体的探索过程中得到乐趣。

【教材分析】

《认识正方体》的活动是大班幼儿上学期的课程,本节活动设计、组织符合幼儿的知识体系框架也符合他们认知发展的年龄特点。《认识正方体》教学活动主要是让幼儿认知什么是正方体以及它的基本特征。各环节上依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装饰正方体——比较正方形与正方体→通过拆盒子巩固正方体的特征。

由于这是幼儿第一次形体感知活动,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幼儿通过操作与反复的观察比较,感受形与体的不同和某形体的特征。教师为幼儿提供制作正方体的材料纸质应有多种多样的规格,其目的就是让幼儿对正方体六个面的认识积累更多感性经验。

重点:让幼儿认识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难点:体与形的差异。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生活中常见正方体与其特征

2、能在活动中感受形与体的不同,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比较能力;

3、使在探索活动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废旧纸盒和积木,正方形纸与正方体积木每一面大小相同,白纸。

【活动过程】

一、话题导入:

教师拿一张正方形纸,说:“小朋友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谁?”让幼儿说出名称,让他们在老师的示范下折一折、比一比,发现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对边或对角折都能对齐。教师可以边折边问幼儿:“你们发现正方形四条边有什么特点啊?”“那我们再看看它的四个角有什么特点呢?”在提问中幼儿可能无法说明“对边与对角”,教师可以折纸演示告诉他们,让他们说出对边与对角能对齐的特征。

你们想给爸爸妈妈礼物吗?想送什么礼物?今天徐老师也准备了一份礼物,我们看看是什么礼物?出示正方体的魔方。询问幼儿礼物的形状。引导幼儿初步比较正方形与正方体有什么相同与不同?教师要用一些形象的儿童语言描述面与体的不同,如:“小朋友看正方形是扁扁的,而正方体是鼓鼓的。”“礼物的每一面都是正方形。”

二、认识正方体:

展开正方体礼物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师:“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上来?”(提示记录方法)。

幼儿表达活动情况,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三、装扮礼物

让幼儿利用手边的纸给正方体的礼物包装漂亮,一个面只能贴一张正方形的纸,等幼儿完成后问他们“小朋友们,你们装扮用了几张纸?你是怎么装扮的?发现了正方体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秘密呀?”教师积极引导幼儿发现正方体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合而成。

四、活动延伸:

幼儿操作用书:制作正方体与长方体。(幼儿教育)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篇6:有趣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1.乐于参加数学活动,对数学感兴趣。

2.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0”的探究兴趣,了解“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及不同的实际意义。

3.在游戏中体验数字“0”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1—9的数字娃娃各一,花园背景图一幅。

2.有关“0”的相应图片若干(温度计、门牌号、车牌号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秋天到了,数字娃娃们来秋游了,(边说边操作教具)1—9好数字娃娃从小到大来排队。

0号娃娃:哎……等等我!(0号娃娃排到9的后面)

9号娃娃:不对不对,你比我小,不能排在我的后面。(0号娃娃挤在4和5的中间)

5号娃娃:我的前面是4,后面是6,你不能排在这儿的(0号娃娃挤在7和8的中间)

8号娃娃:我的前面是7,后面是9,你不是排在这儿的(0号娃娃急得哭了起来)

2.提问:小朋友,你们说0号娃娃应该排在哪儿呢?

3.继续观看表演(了解“0”在自然数列种的位置)

1号娃娃:0号娃娃你是我们中间最小的一个,你应该排在我的前面。

0号娃娃点点头,擦干眼泪,排到了1的前面。这次,大家都表示赞同,排好队出发了。

二、讨论:

1.数字娃娃9为什么不让0排在它的前面?

2.0为什么应该排在1的前面?

3.小结:0在自然数列中是最小的,所以应该排在最前面。

三、了解“0”的含义

1.数字娃娃们走啊走,来到了一个花园里(出示背景图),她没要找花儿交朋友。

2.2号娃娃会找哪朵花做朋友,为什么?

3.那么5号娃娃呢?(请一幼儿来找)

4.老师故意帮6号娃娃找错朋友,让幼儿纠错。

5.老师指着没有花瓣的花:“这朵花找那个数字娃娃好呢?为什么?”

6.没有可以用“0”表示,“0”表示没有。

四、生活中的“0”

1.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0”?

2.出示温度计和尺子:温度计上面也有0,这儿,0是不是表示没有?那它代表什么?(表示0上温度与0下温度的界限)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呢?(起点)

3.门牌号、车牌号、电话机上的0呢?(表示一种编号)

4.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过许多的“0”,“0”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五、游戏:“0”的舞蹈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运用身体各部位变化出“0”的形状,老师用相机拍下并播放,看看谁变得最像。

六、活动延伸:

1.布置“0”的主题墙

2.教师示范书写“0”

篇7: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数字宝宝

大班幼儿对数字非常感兴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数字组合,如电话号码、车牌号。教师紧密联系生活,通过给教师选车牌,要求幼儿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给数字宝宝排序;单数、双数分类;幼儿在操作中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感知数字的有趣。

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数字的不同用途。

2.学会按大小排序,按单双数分类。

3.通过数字的组合,从游戏中体验快乐,爱上数字。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份“1~8”的数字卡片。

2.制作车牌号及活动可插式车牌。

3.PPT展示各种汽车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数字”引出课题

1.导入:“老师请了数字宝宝,有几个数字宝宝藏起来了。请你们来猜猜它们是数字几?(有的数字藏上半部分,有的藏下半部分)。现在,请她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站好队。”

2.提问:你们在哪见过数字?(幼儿:电话号码、鞋码、商品的价格等)

教师小结: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她们的用处可大啦。

(评析:遮挡数字的部分特征,让孩子猜,和孩子说一说在哪见过数字,很有趣味性,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

二、出示车牌号,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两个车牌:让孩子观察,解释:皖是安徽省;D代表淮南市;再观察车牌有几个数字,比较两个车牌有什么不一样。

2.出示第三个车牌号,和孩子一起按照数字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好队,变成了两个新的车牌号。

(评析:汽车进入大部分家庭,孩子对车牌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个环节让孩子观察两个车牌号码的不同,孩子知道,数字换一个位置就可以变成另一个车牌;再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数字排队,又变成了两个车牌号;领会数字的有趣变化。)

三、用8个数字排车牌

1.幼儿用8个数字宝宝中的任意5个数字排车牌。

(评析:本环节孩子自己操作,先从8个数字中选5个数字随意排。再让孩子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然后加深难度。)

2.按老师的要求组合车牌号码。

(1)单双数分类。

师:你们听,车管所的阿姨说,现在的车牌号第一个数字只能是“8”,“8”是双数,排一个车牌号,以“8”开头。

(2)再用四个双数和一个单数按照要求排车牌,教师巡视检查。

(3)展示孩子排的车牌号,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把自己喜欢的一个单数排到四个双数中的合适位置。(幼儿操作,教师拿着车牌卡片袋,把幼儿排好的数字插进去,选4个车牌号码进行展示。)

(4)教师带幼儿验证车牌号是否符合规则:皖D87642、皖D86542、皖D86432、皖D86421,及时表扬动脑筋的小朋友。

(5)教师操作课件选车牌号。

(评析:本环节先让孩子把单数、双数分开,逐步按要求,组合车牌号,首先第一个数字要是“8”,其他数字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出现问题了,1~8数字中,只有四个双数,可车牌号有五个数字,选择权交给了孩子,让他们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单数,还要按照从大到小放在相应的位置。给老师设计车牌,通过电脑选车牌都让孩子激动不已,希望能选中自己排的车牌。孩子认真操作,积极性很高。)

四、延伸部分

猜价格,送礼物(孩子们喜欢的学习用具及零食)比如:水彩笔的价格是比5大,比7小,猜猜是几元?

篇8: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的立方体教案

【设计意图】:

大班下学期的孩子面临上小学,认识记录时间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通过与部分幼儿家长和小学老师的交谈了解到:很多幼儿进入小学后,遇到很多困难,其中就包括认识钟表这一环节,由于不认识钟表而耽误了上课时间。为了更好的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特意设计了《有趣的钟表》这一节课。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谜语引出《有趣的钟表》、知道钟表上时针、分针的名称以及运转规律,从而使幼儿学会看整点、半点。

2、引导幼儿拨出幼儿园一天的生活作息时间。

3、培养幼儿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自制课件、录音磁带

2、数字头饰、动物头饰

3、大钟表一个、幼儿每人一个可拨动的小动物钟表模型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钟表:

1、幼儿听音乐做拍手游戏进入活动室。

2、用猜谜语形式导入活动,使幼儿了解钟表的名称,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谜面:“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谜底:钟表)

3、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活动认识时针、分针以及他们之间的不同,认识钟面上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状的钟表,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 3 6 9)

二、认识整点:

1、放课件,让幼儿感受时针和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演示:时针、分针都指到“12”上,然后将分针转一圈,又回到了“12”上。让幼儿注意这时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了一个大格,指到数字“1”上),提问幼儿是几点,这样反复演示几次。

总结:当分针指到数字“12“上,时针指到数字几上就是几点整。

2、出示小动物时钟模型,让幼儿自己拨出下列作息时间,并比一比谁拨得又对又快。

早上7:00起床;中午12:00吃饭;晚上8:00睡觉。

三、放歌曲《小时钟》:

教育幼儿珍惜时间,不能浪费时间。

四、认识半点:

1、放课件,让幼儿再次感受时针和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演示:时针和分针都指到数字“12”上,然后将分针转半圈,指到数字“6”上,让幼儿观察时针有什么变化(走了半格,指到“12”和“1”中间)。提问幼儿是几点?反复演示几次。

总结:当分针指到数字“6”上,时针指到两个数的中间,时针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

2、出示小动物钟模型,让幼儿拨出作息时间:

上午8:30上课;下午3:30做游戏;下午5:30放学

五、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重点说明钟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问: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表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表?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表呢?(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或看图片来说出钟表的用途)

2、教师归纳:钟表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表是人类的好朋友。

小朋友认识了钟表,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表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表的用处可大啦。

六、表演游戏:(结束)

小朋友戴头饰围成一圈,师说:“小钟表呀表盘圆,12个数字围一圈,分针长来时针短,分针带着时针转。小朋友们仔细看,现在时间是几点:8:00;2:00;9:30;11:30游戏反复进行,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而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竞争意识。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做小主人,让幼儿有一种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幼儿展示自我的愿望,让幼儿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多样的活动形式,彻底打破了以往单一技能的训练,充分考虑到了幼儿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和协作精神的培养。课件背景音乐的播放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乐曲中钟表形象。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有趣的钟表》这篇文章共5110字。

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7的减法》含反思》:大班教案《7的减法》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积极思维能力,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特征分解画面,并能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学习编减法应用题,列减法算式,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7的减法》含反思教案吧。

篇9: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的立方体教案

设计背景

一幅大型的有各种各样的图案挂图。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的对称性,根据提供的已有图形,画出与物体相对称的另一半。

2:可以让幼儿提高观察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第一: 寻找图案左右两边的异同点。

第二:找出图案的不同点。

活动准备

第一: 三张对称图片,三角形,花朵,小鸟。

第二:对称极不对称图片若干。

第三:操作纸一张,画出对称的图案。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

(分别出示三张对称图片的一半,让幼儿猜出后面是什么。三张全出示后引导幼儿观察左右两过的异同:形状、颜色、图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对称的意义)。

二、找一找

(先出示若干半张图片,让其寻找对称的另一半。再在自己身上寻找对称的部位)。

三、做一做

(用自己的身体做对称的动作)。(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四、画一画

(在操作纸上先找对称图案,再涂色对称图案,最后画对称图案的另一半)。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对“对称”含义理解的活动,而“对称”的物体、图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告诉幼儿“对称”的条件,幼儿能容易找到,幼儿在活动中永远是处于被动者。所以如何让幼儿主动学,乐意去寻找发现,这是活动设计的关键。因此活动前我仔细琢磨了原活动方案,总觉得不是自己的不能得心应手去实施,因此对活动进行了修改调整,让幼儿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的几个环节中,引导他们发现了“对称”所需的条件,每个环节清晰、明了,重点。

这就是我对“有趣图案”整个活动的全面反思,只有在仔细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更好的教学途径。

篇10: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教案

1、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区别两者的不同。

2、能熟练地运算7以内的加减法。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

7以内加减式题若干、正方体、长方体的积木各若干、每人一张作业图、一张制作正方体的纸。

三、活动过程:

1、出示7以内的加、减法式题,集体、分组、个别的进行运算练习。

2、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

(1)、观察:每人三块积木(一块正方体、两块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进行观察,找出每块积木在形体上的特点。如:三块积木各有几面?教师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告诉幼儿:六面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体;长方体也有六个面,但不是每一面都是正方形,有的六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四面是长方形,两面是正方形。取出两种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观察。

(2)、找找正方体与长方体。幼儿在桌上的一堆积木中,根据教师的指令,拿出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积木。

幼儿运用积木建构简单物体。请幼儿数数自己用了几块正方体的积木,几块长方体的积木。

(3)、想一想。教室里、幼儿园里有那些东西像正方体,那些东西像长方体?

3、幼儿操作活动:

(1)、每人一张作业图。数数每一个图形是由几块积木组成的,并在旁边的圈中写上相应的数字。

(2)、每个幼儿用准备好的纸制作一个正方体。

4、教师点评幼儿操作结果,并对整个活动进行小结。

活动反思:

篇11: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

楚雄市中山镇中心幼儿园罗朝慧

一、活动目标:

1.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能找到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并能用语言描述。

2.比较并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3.尝试利用不同的形体组合正方体。

二、活动重难点: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能找到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三、活动准备:

1.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利用平面制作图制作正方体; 2.记号笔、积木、PPT。

四、活动流程:

一、出示幼儿之前区域活动中做好的正方体引入活动。1.小朋友们,这是我们在区域活动中做的什么?(正方体)2.你们在做的时候发现了什么?(认识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3.师小结:小朋友通过制作正方体发现了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二、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摸一摸,数一数,认识正方体的特征。引导幼儿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并用记号笔将每一个面标上序号。(1)先尝试独立数数,教师巡视指导。

(2)再由老师范数,指导:怎样数更好?注意数的顺序的指导,最好是上下、前后、左右的指导。避免重复。

(3)标出数的各个面的序号。(3)做后请全体幼儿一起数一遍。

(4)教师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三、寻找生活中的正方体。

1、出示多媒体图片:

(1)问题1.说说图中哪些物品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是正方体的。

(2)问题2.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小结:说说正方形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

2、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猜猜看。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几个小的正方体拼成的?在用课件演

篇12: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的立方体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2.在操作活动中,努力学会独立完成制作正方体的任务。

3.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正方体 正方形 学具:《幼儿用书》各种长方体及正方体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初步认识正方体

师:老师这有一个大魔方,请你看一看它是什么形状的?

幼:正方形(正方体)教师把正方形和正方体进行比较。

(1)师:请你看一看这个魔方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所有的面都是正方形吗?

(2)再来比一比,这么多面它们的大小都一样吗?

(3)数一数,这个魔方有多少个面?(6个)

师:像这样的形状就叫正方体。

小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二、巩固学习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请你去找一找,哪些东西是正方体(验证)

三、操作练习

制作正方体。

四、抛骰子游戏

爱心手语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手语关爱聋哑人,体验爱与被爱的情感交流。

2、知道通过手的不同动作可以表达多种情感,感知他们他们的非言语交往和表达方式。

活动准备: 电脑一台、课件 活动过程:

一、看手语图片,引入活动T: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学习一样新的本领,看,图片上的阿姨在干什么?对了,这个阿姨是在做手势,你知道这手势是做给谁看的?小结:聋哑人和我们一样也需要交流,他们听不到、也说不出来,只好用手势做手语和别人交流。

二、初步认识手语你们会做手语吗?老师做几个让你们猜一猜。(教师示范:你、我、他、哭)今天老师还帮你们请来了一位小熊教授,请他来教你们做手语。播放小熊FLASH学习:你好、早上好、我爱你、等等

三、讲述故事,有帮助聋哑人的想法教师配乐讲述:出现小女孩的图片(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候,因为妈妈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就是无上的美味了啊!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的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啊,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她走啊走啊,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答她。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就把妈妈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但是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她感到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撰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T:如果你遇到这个小女孩,想不想帮助她?你想怎么帮助她?可她是个聋哑人,听不到你们说的话,对了,我们可以文档仅供参考

用手语来和她交流,谁先来?(幼儿用自己想出的手语动作将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

篇13: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的立方体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因此我认为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并能与生活息息相关,有益于幼儿发展就值得去尝试。正方体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如药盒、牛奶盒等,然而幼儿对正方体的认识却是模糊的,对大班孩子来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在幼儿认识正方形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节数学活动,通过幼儿的自由探索将数学教育游戏化、生活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立体造型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正方形,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感受平面形与立体的区别。

2、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它的名称和最显著特征。

3、培养动手动脑能力,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正方体,知道它的显著特征。

2、难点学习按形体的明显特征分类,提高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活动准备

包装盒、正方形卡片、正方体展开图、剪刀、彩笔、胶棒(人手一份)、各种装饰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故事《喜羊羊的礼物》引题,教师讲述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让我们一起看看喜羊羊的礼物是什么呢?(出示包装盒)里面会有什么呢?一起探索包装盒里的秘密?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和周围的小朋友比较自己的包装盒与别人比有何不同?

2、探索秘密包装盒里的物品(正方形卡纸),复习巩固正方形的特征

3、比较正方形和包装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让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师幼共同总结正方形是平的,包装盒是有棱角的,而且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正方形有一个面,包装盒有六个面。

4、小实验:让幼儿自由想办法,看看包装盒的六个面是否一样大。

5、教师小结,告诉幼儿他们手中的包装盒是正方体的,巩固正方体的特征。

6、制作数字魔方:师幼共同观察正方体展开图,看一看有几个正方形组成?讨论制作方法,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及时给与指导。

7、游戏:抛数字魔方(教师抛魔方停下时,看魔方面上是数字几,幼儿就拍几下手或跺几次脚)

8、出示各种包装盒,请幼儿说出哪些是正方体的,哪些不是,为什么?

9、请幼儿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正方体的。

三、结束部分

1、装饰数字魔方,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展示作品。把魔方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上一篇:介绍酒店下一篇:销售毕业实习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