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的就业学习的看法

2024-07-01

生物技术的就业学习的看法(精选8篇)

篇1:生物技术的就业学习的看法

关于生物技术就业学习的看法

前言

生物技术是全球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之一。生物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两个阶段,目前我们常谈起的是指现代生物技术。它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其中基因工程为核心技术。我国的各大院校开设了生物技术专业,每年该专业的毕业生达到几万人,人数的迅速增多,而我国生物技术起步较晚,发展的速度较慢,造成了生物技术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暂时性过剩现象,增加了生物技术大学生就业压力。为了解该专业大学生对就业方面的看法及对专业学习的看法,现就调查结果做一下分析报告。关键词

生物技术、就业、学习、看法

一、生物技术简介

生物技术是全球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之一。70年代发明了重组DNA技术和杂交瘤技术;80年代建立了细胞大规模培养转基因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制药始于八十年代初,特别是发明了pcr技术,使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90年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重要农作物和微生物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信息技术的渗入,相继发展起了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组合化学,生物芯片技术以及一系列的自动化分析测试和药物筛选技术和装备。目前,各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农业,生物加工,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并对制药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生物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两个阶段,目前我们常谈起的是指现代生物技术。它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其中基因工程为核心技术。由于生物技术将会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粮食、健康、环境、能源等开辟广阔的前景,它与计算机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技术等被列为高科技,被认为是21世纪科学技术的核心。目前生物技术最活跃的应用领域是生物医药行业,生物制药(常指基因重组药物)被投

资者看作为成长性最高的产业之一。世界各大医药企业瞄准目标,纷纷投入巨额资金,开发生物药品,展开了面向21世纪的空前激烈竞争。

二、目前生物技术的就业情况

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生物检测、食品、医药等领域的科技人才。毕业生要求必须在计算机应用软件、外语、生物学方面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为此广大学生必须要学好有关的课程。

就目前来说,生物技术专业在中国的就业率是很低的。有数据显示,生物技术的就业率仅为75.94%。在生物类专业中就业率最低。生物类各方向及其就业率分别是:生物化学79.45%、微生物学80.52%、生物科学与技术86.73%、生物制药84.52%。

根据毕业生就业分布统计:录取研究生:38.76% 民营及私营企业:15.23% 国有企业:6.94% 出国:11.76% 三资企业:5.43% 科研设计单位:3.47% 高等学校:0.90% 中小学及其他教学单位:1.06% 其他事业单位:0.90% 机关:0.75% 医疗卫生单位:0.45% 自主创业:3.32%。

三、同学们对生物技术就业的看法

有调查结果显示,85% 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寻找工作比较困难;11% 认为就业形势正常;2% 的学生认为形势较好,找工作比较容易;2% 的学生不了解现今就业形势的情况。这表明多数大学生对现今的就业形势具有一定的了解,不存在盲目乐观的情况,但仍存在不了解现今就业形势的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直接就业的有54%,选择继续深造的有25%,自主创业的有8%。与往年相比较,考研人数有所减少,自主创业的人数有所增加,这表明,现在的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趋向冷静,不再盲目考研。

现在的大学生关注的就是工作的地方与待遇问题。而对于这种前沿科技来说,中小型城市不是一个好去处,由于它的经济实力与发展是无法满足该专业发展的需求,只有在那些大型的、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才可能为其提供发展的动力。据有关的数据统计显示,在生物技术专业就业求职的学生中,有将近80%的人会选择在上海、北京等大型城市或重要的省会城市工作,他们认为留在大城市对这个专业及个人以后的发展都能提供更好、更多的机会。而如果去基层单位工作的话,不仅待遇很低,也很难会有提升自己的机会。

四、对生物技术学习的看法

作为生物技术专业的大学生,在理论基础扎实,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具备一些专业方面的技术的同时,还需注意综合素质的培养,如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等。在现代企业中,企业对求职者除了要求专业知识扎实,更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企业的发展,而这些综合素质的锻炼正是被我们在大学生活中最容易忽视的,导致自身的素质与企业的用人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也导致自身素质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造成就业的困难。

大学生物技术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上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教材不完善;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操作技能的培养;考试形式和内容不符合时代的要求;片面追求考研率,忽视学生全面知识的传授等。使我们大学生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企业用人的要求,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困难。

五、关于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作为一名高校生物类专业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首先应对自身有个正确的定位。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能力,做好初步的职业规划,不断完善自己。对于有志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生物类专业大学生,应重视深造机会,积极学习实验技能,广泛阅读专业相关文献,了解学科发展动向,努力培养创新能力。其次,应该端正就业心态。现在的大学生并不是稀有资源,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特别是生物类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应该优先考虑先就业。在选择公司时应看重公司的前景和能否为自己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生物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给高校生物类专业人才的就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对高校生物类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生物类专业学生应立足本专业的优势,掌握生物专业知识,再依据自身的特点及选择的方向,完善各种能力,积极应对竞争,主动了解市场,争取成为生物技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使生物技术企业和生物类专业人真正实现“双赢”的局面。

篇2:生物技术的就业学习的看法

鼓励去基层、小微企业和自主创业

三部门相关负责人指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727万人,就业总量压力进一步加大。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一直是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政策导向。

国务院的通知在要求继续落实好统筹实施基层项目等现有政策的同时,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和措施。例如,要结合城镇化进程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充分挖掘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及残疾人服务、农技推广等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就业潜力,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要结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

同时,小型微型企业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通知明确了两条新的政策。一是对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毕业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执行期限截至2015年年底。二是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招收毕业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

三部门相关负责人指出,引导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是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优势的有效途径。通知提出,2014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通过加强创业教育培训、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强化创业公共服务,引导和帮扶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逐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

加强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

三部门相关负责人指出,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知要求深入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都能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在去年的基础上,通知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一是加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信息衔接;二是加强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三是加强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

三部门相关负责人强调,搞好就业服务,是促进更多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市场实现就业的重要措施。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高

校要根据高校毕业生特点和求职需求,创新服务方式,改进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通知还要求,加强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并明确了两条新政策。一是将残疾高校毕业生纳入享受求职补贴对象范围。二是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办理实名登记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数额原则上不超过其实际缴费的2/3,最长不超过2年,所需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创造就业公平,推动人才培养

三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就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在就业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更要旗帜鲜明地促进就业公平,保护劳动者权益。通知强调,用人单位招聘不得设置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歧视性条件,不得将院校作为限制性条件,省会及以下城市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不得将户籍作为限制性条件。

通知明确规定,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除涉密等特殊岗位外,要实行公开招聘,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要在政府网站公开发布;对拟聘人员应进行公示。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消除高校毕业生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单位之间流动就业的制度性障碍。

三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办学质量,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根本举措。通知要求深化教育改革,积极调整教育结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一是高校要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加强就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各高校自2014年起要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完善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经费拨款、院校设置的联动机制,充分听取行业主管部门、经济部门、就业部门以及有关行业组织的意见,促进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篇3:生物技术的就业学习的看法

目前, 我国高职学生就业心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 职业选择过于理想化, 岗位和地域的选择过于密集化

现在的高校毕业生, 从小家庭条件都比较好, 社会的物质文明受益较多, 所以多数不能吃苦, 不想吃苦, 不愿意走到基层从事稍带体力性的劳动, 对于岗位和地域的选择都比较挑剔, 多数希望到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 也比较倾向留在地市级以上的大城市。但是高职学生受教育特色和学历限制需要大部分走入不同地域的不同岗位, 特别是基层和企业, 这种这种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很多毕业生需要正视的问题。

2. 情绪变化大, 容易走自负和自卑两个极端

部分学生毕业之前, 在大学学习过程中, 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储备都比较充分, 对未来也是充满期待和自信, 没有意识到社会竞争的巨大压力, 很有些书生意气、目空一切的态度。当走入社会大舞台, 由于择业目标虚高, 又面临许多优秀大学生的激烈竞争, 现实严重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 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学历和所学专业产生怀疑, 转而对自己进行全盘否定, 产生极度自卑心理, 以致于不能在应聘中正常展现自己, 导致失去就业机会或者选择了不适合自己能力发挥的岗位。

二、高职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所包含的内容

1. 重视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的课程建设

现在心理辅导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就业心理辅导的良好效果也越来越引起各高校的重视, 很多学校已经专门开设这么课程对学生择业进行指导。“打铁还需自身硬”, 所以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 吸收有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基础的教师作为专职教师, 对学生在信息服务、求职训练、性格兴趣分析、职业介绍等方面进行系统讲解梳理, 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就业心理品质。

2. 建立心理辅导课程的常规化机制

心理辅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 稳定的心理特点形成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要搞好这门课程, 必须建立一个常规化的完善的教学体系, 针对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特点进行跟进式辅导。在不同的学年开设不同内容的心理辅导课:如入学之初重要的是对学生讲清学科性质、学习任务、就业方向;之后的一年适时介绍社会形势、就业政策, 让学生感受就业氛围;毕业之前则侧重就业指导、心态调整、职场规则、职业素养等, 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成熟阶段、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等形成一个系统的心理辅导模式, 促使学生心理成熟度稳步适应职场生活。

3.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积极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要对现在社会的浮躁的攀比心理进行分析和正确引导, 帮助学生摒弃不良的择业心理。做事先做人, 德育为先应是心理教育的一贯方针。劳动不分贵贱, 只要能实现个人价值, 为社会做出贡献, 并维持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是好工作。没有最好的工作, 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一定要对自己有充分认识, 不要都挤在热门的岗位上, 要指导学生做好岗位分流和地域分流, 把自己作为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特色突出出来, 形成专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立足岗位, 踏实工作。教师还应积极地带领学生参加招聘会, 同外界保持联系沟通, 通过就业服务局, 人才市场等多方面获取招聘信息, 力求多渠道为学生就业提供帮助。

三、有效心理辅导模式的实施

1. 充分利用校园学生团体开展活动, 实行心理辅导教师负责制

要想让就业心理辅导落到实处, 除了团体辅导与个体辅导相结合, 还应充分发挥学生会等校园团体作用, 把不同年级学生归纳到不同团体中, 心理辅导教师包辅固定的团体, 在团体中选拔出骨干学员, 帮助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工作。这种教师负责制有利于跟踪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动向, 也有利于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文艺、实践等社交活动, 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方便学生在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及行为方式, 巩固心理辅导的学习成果。

2. 理论和实践的教学相长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再好的理论都要应用到实践中去, 效果怎么样, 实践最有发言权。一般来说高职学生的在校实践课程及活动都很多, 相对接触社会的机会也较多, 这是有利于学生进行潜能开发和心理素质的提升的。这些都还不够, 还应结合校园文化活动, 如开展演讲辩论比赛、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大赛、搞社会调查、文艺联欢会等, 在这个过程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全面锻炼学生的组织、沟通、合作、协调、应变等能力, 出现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 对于不能自己解决的困惑或是不当的行为方式, 有心理辅导经验的学员可以先帮助解决, 必要时教师应进行疏通、引导, 总结成绩和不足, 从而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面对压力时的承受能力。

3. 校内外实现有机互动

鼓励大学生多参加社会上的就业实践活动, 初步了解职场生活, 感受社会竞争气息, 消除紧张、畏难心理, 为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另外, 学校应与工厂企业多建立联系, 形成就业基地, 最好入学之初就签订单, 使高职学生的培养更有针对性, 这是解决就业问题较好的方式, 事实上, 下到基层的实习, 会让学生较好地适应工作角色, 为形成良好的就业心理打下较好基础。

总之, 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对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怎样总结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的学科规律和特点, 加强学生就业心理的干预辅导, 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每个心理辅导教师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这需要教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提高自身的学习钻研能力, 在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辅导领域不断地探索前进, 贡献自己的热情和才智。

参考文献

[1]王建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异常心理分析及对策[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

篇4:职业发展中心的 就业看法

2009年毕业的MBA签约比往年晚了大约3到4个月。一些在常规签约时间没有找到理想工作的同学,观望情绪重,一直会要等到Deadline才去签约——主要大家关心的主要还是年薪和户口问题,今年因为形式整体不理想,所以一些不能解决户口的工作,有些同学也签了。从同学们去的公司性质来看,去国企、民营企业的多于往年,自主创业的人数也有增加。

从经管学院职业发展中心过往几年的统计看来,MBA的就业行业和所去公司性质有着如下特点:MBA毕业生从事IT行业的仍然高居不下,达到21%,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占11%,在石油能源领域的占9%,机械制造业占7%,相当比例的学生毕业后还是进入入学前的行业。北航MBA学生毕业后高达30%的选择去国有和国有控股的企业;20%的选择在民营或者私人控股公司,这和民营企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舞台和机遇给中国最新时代的MBA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16%的选择在外商投资企业,这部分的毕业生们向往西式的管理制度,渴望把自己所学习的管理知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在外商投资企业这个更复杂,更自由的舞台上进显身手——今年由于外企招聘需求的下降,国企,民营企业更是MBA们的首选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今年有一些签了外企的同学,到最后也会违约,回流去签航天系统内一些相关公司。可以看到“稳定”和“待遇”的诱惑还是魅力无穷。

长江商学院职业发展中心刘卫宇:

从去年10月开始,经济危机让金融业的招聘职位迅速缩水,连不少雇主部破产倒掉了。但长江商学院2009年应届MBA毕业生仍然有40%的人拿到了金融行业的Offer。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八成的学生找到了工作。虽然年薪的平均数尚未统计出来,但就目前的情况看,薪资水平基本可以与去年27万的平均水平持平。

我们通常都让学生一入学就列出一张有5到8个目标公司的名单,然后对这些公司以及所在的行业进行了解,研究和分析。总的说来,MBA学生在毕业后希望进入八个主要领域,包括金融(又含投行、PE和VC)、咨询、市场营销、奢侈品和管理培训生等等。学生会根据兴趣爱好自发组织一些俱乐部,职业发展中心需要做的就是邀请行业内人士前来座谈,或者联系一些业内知名公司,让学生有机会前去参观访问,加深学生和公司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因为我们学生的数目不多,所以我们几乎对每一个人都很了解,这样就可以向公司做重点推荐。

中欧工商学院职业发展中心Tracy:

篇5:大学生对就业的看法

时间间真的很快,斗转星移间,我们已经大三了,很快我们就要面对就业的问题。也许觉得现在还早,但是早早地关心就业问题的话,我们在大学的美好时光里就能很好的把握好自己,把握好自己的前进方向,提前规划自己的就业问题将来就可以轻松地面对就业。

最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了一个普遍存在,不容小觑的社会热点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就业率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各种领域的人才涌现的社会,大学生就业 面临极大的挑战。常有人说: “大学毕了业就失业”先不讨论这种观点是否全面,但它反映了现在就业形势的严峻。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就业对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来说是很棘手的问题之一。

社会上都在讨论:为什么接受了高等教育仍不能胜任工作?当然政策和发展程度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毕竟 我们的控制力有限,只能找自身的原因了。所以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娱乐都较有规律,在这样的环境里,容易萌发浪漫的情调和美好的理想,但是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很大一段距离。结合长远来看,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产业的自动化加强也必定会淘汰一部分人,那么欲解决就业问题我想我们还要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调整一个好心态去融入社会中。所以踏上社会之前,最重要的就是就业心理准备,就是要转变角色。所谓转变角色,是指由一个“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转变为一个现实的社会求职者,抛开浪漫,抛开幻想,认识自己所处的真实地位和“严酷”的社会现实,实事求是地面对就业这样一个现实。要想正确地选择职业,就必须转变角色,不能把学校、家庭、亲友及同学所给予的关心、呵护、尊重当成是社会的最终认可。而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在选择社会职业的同时,也接受社会的选择,正确地迈出人生这关键的一步。

其次有一个说法影响很大,那就是大学生的第一份工作到底重不重要,我认为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不重要的说法,这绝对是极其错误的。它给了广大懵懂的大学毕业生一个错误的认识,对相当一部分人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大学生就业选择,是对一个人十年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决策,是极其重要的。那么找怎么样的工作比较好?什么样的行业算好?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 如何正确的理解当前工资和未来发展?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所以这就需要我们

广大大学生按上边所说的先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才的人,其次摆好心态,不急不躁。相信做到这几样,找一个满意的工作也就不再是什么难事了。

篇6:大学生就业难的看法

一、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很正常。

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而言,就业难是永恒的问题,每年新增就业人口2、3000万,新增就业岗位只有1000万左右,50%的就业缺口这么多年一直存在,只不多原来就不了业的人中大学生少一些罢了。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教育,新增就业人口中的大学生比例迅速增加,相应地,就不了业的人口中大学生比重必然会逐步增加,所以说这本来就是一种正常现象。在高等教育变成大众教育之后,大学生就业会越来越难,一般人就业肯定比精英要难,这是常识。大学生和大学生的家长们在享受大学越来越容易考上的幸福的同时,必须接受考上大学后就业越来越难的痛苦。

二、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不能太急功近利。

大学生就业难是个问题,应该想办法解决,但不能急功近利。首先,客观上每年1000万左右的就业缺口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急也没用。其次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观方面的因素也都是比较复杂的,特别是观念问题,得慢慢来。比如就业期望不切实际的问题。大众教育中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只是普通劳动者,但学生和家长还期望做精英,这就是最大的不切实际,表现在就业薪酬的期望值上往往像天方夜谭,西宁市一般事业单位工作5年左右的本科毕业生工资大概在两千三、四百元,可一些大学生在毕业前定的目标是低于两千五不干。再比如全社会关注大学生就业的负面影响问题。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各部门,大家都把大学生就业难挂在嘴上,好像天要塌下来了。弄得大学生一进校就好像面对的是世界末日一样,主要精力不是放到学习上,整天都在想毕业即失业,学校更可笑,不想办法抓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搞什么就业指导从入校抓起,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就业难的心理预期,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实际上认真调查一下,大学生毕业3、5年之后绝大多数还是能就业的,少数就不了业本来就是正常的,希望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就业,就如同希望把所有的企业都搞好一样可笑。

篇7:关于我国就业问题的若干看法

一、过去20年中国创造世界1/4新增就业岗位

从1978年以来的23年,我国新增创造了3.3亿就业岗位,其中创造非农就业岗位24678万人,可以说是世界上创造就业岗位最多的国家。1980-1999年期间世界总劳动力人数增加了8.59亿人,其中中国增加了2.12亿人,占世界新增总数的24.7 %。这表明,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所创造就业岗位占世界新增岗位的1/4。中国发展对世界发展特别是解决全球就业问题做出极其重要的贡献。

全球最突出的发展问题是就业与失业,今年6月第九届国际劳工组织报告认为,目前失业和就业不足状况影响全世界一半以上就业人口,全球约有10亿多人失业或就业不足;未来10年内全世界将需要创造5亿个新就业机会。这是中国失业与就业的全球背景。

从国际角度观察中国失业状况。经济转型国家都出现了劳动就业参与率和就业增长率大幅度下降,以及失业率大幅度上升的“转轨失业”状况。根据世界银行提供资料,在1989-1997年期间,中亚、东欧和俄罗斯都出现了这种情形(见表1)。但是中国从改革一开始就避免了这种“转轨失业”,劳动就业参与率大幅度上升,就业正增长,失业率相对比较低;直到1995年以后,在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出现“转轨失业”现象。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人对此很快作出了反应。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5年就提出要妥善解决企业富裕人员分流和破产企业职工再就业问题。1997年12月朱镕基副总理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地走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路子”。“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更加明确两大项任务,即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这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我认为中央采取这些措施是及时的、必要的,也是比较成功的。

根据国家经贸委资料(2002年3月),从1998-2001年期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有2250万职工下岗,有1700多万人实现再就业,约占总数的2/3。我们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02)数据分析,1995-2001年期间,若扣除正常退休人数,全国城镇下岗职工累计在4500万人左右,约有3000-3500万人实现再就业或灵活就业,占全部下岗职工的2/3-3/4之间,目前还有1000万人下岗,应该说在这么大的下岗“洪水”面前能够解决这么多人的再就业已是很了不起的成绩。

二、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目前对我国就业形势有两种不同的判断:一是认为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已进入高失业阶段;二是我国在就业压力增大,但就业形势比较稳定。从1997年以来我一直是持第一种看法,而且认为我国就业形势愈来愈严重。

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我国就业供与需总量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就业与供给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一方面非熟练、低技能人数基数过大、比例过高、供给过多,另一方面熟练、高技能、新兴技术就业者得不到满足,且工资增长率过高;就业困难群体在扩大,许多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比率愈来愈低,就业难度愈来愈大,加入WTO之后,在短期内我国城乡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三、政府不必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承诺“就业保障”

从1997年来,国家主要实行社会保障,是通过建立三条基本线,确保国有企业改革、结构调整中的下

岗职工、登记失业人员、贫困人口基本社会保障。从现在起转向以创造就业为中心的积极的主动的发展政策。经济发展目标由经济增长优先转为扩大就业优先;劳动社会保障政策从社会保障为重点的被动性劳动力市场政策转为创造就业为重点的主动性劳动力市场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从限制农民进城转向鼓励农民进城;主要新增就业渠道从正规就业转向非正规就业;从下岗分流、减员增效转向鼓励吸纳下岗失业人员。

需要指出的是,国务院领导人公开承诺: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行就业保障,用3-5年的时间基本解决他们的再就业问题。我认为,政府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对所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提供就业保障,劳动力市场总是存在着失业人员,特别是国有企业职工的劳动力市场,现在下岗比例和失业率远高于城镇农民工的失业率(只有1.5%)。国家只能提供保障人人就业机会平等、不受任何歧视、帮助具有劳动能力者提高就业竞争力,不论他(她)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还是农民工,对所有人实行“国民待遇”。如果有什么特别的作法,那就是为下岗职工提供至少一次的职业指导、一次免费的职业培训,三次提供职业信息。必要时提供获得小额贷款信用担保或财政贴息。在中国城镇要坚持实行市场化导向的就业政策,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在处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方面,政府要分清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不能说只能做,哪些既不能说又不能做。当然政府说了就要做,“取信于民”,但还需要计算一下成本和收益,包括机会成本和长期成本。

四、要充分估计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再就业问题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企望用3-5年的时间基本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是不太现实的目标。1994年我国国有企业失业职工约180万人,相当于前7年失业人数总和,平均失业周期由前几年的4个月增加到6个月;企业富余职工大量增加,其中约有300万人待岗。为此当时的劳动部提出关于实施再就业工程,国务院于1995年4月批准。再就业工程初步设想从1995年开始在5年时间内组织800万富余职工参加再就业工程。辽宁省准备计划在4年内解决75万失业职工和企业富余职工再就业和安置问题。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并不像当初想象的那么容易解决,我们还缺乏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充分认识,既要打“攻坚战”,但是其本质应该是一场“持久战”。

现在全国下岗人数不是几百万人,而是千万人,有的省就几百万人,不是花3-5年的时间就能够解决的,可能需要更长的时期;也不是能够彻底解决的,总要留一点后遗症。倒不如把重点放在创造总的就业目标上,不要使就业目标变成针对某些人群的就业目标。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就业目标是针对某些人群的,而是针对全体人口的,这也比较公平。

相对于进城农民工,许多未再就业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虽然年龄偏大,但是工龄较长、有一定技能,文化程度也较高,平均文化程度11.27年(见表2),下岗时间长、不能再就业的主要原因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就业竞争,就业收入预期过高。过去5年创造新增4000万工作岗位,许多大中城市是主要的新增就业岗位的地区,但是有工作岗位并不等于他们能够就业。他们下岗属于“非自愿性失业”,但在许多就业机会面前,他们常常属于“自愿性”失业。就业本身是就业者和雇主之间的自愿性的双向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能直接干预来保障他们的就业,也没有必要承诺保障他们的就业。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必须坚持市场导向的就业方针,除非是那些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劳动能力较弱的人(例如残疾人),才能给予必要的就业援助。

五、今后创造就业的主要方向是非正规就业或灵活就业

需要重新界定就业的定义。第一、将其世界上广为通行的灵活性就业引入中国,如过去一周曾从事过1个小时以上合法劳动获取合法报酬者可视为就业;第二、实行在市场经济国家更为通行的非正规就业制度;第三、实行更为灵活就业方式;第四、鼓励正规部门创造非正规就业,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又可以创造较为灵活多样的就业;第五、鼓励自谋就业、家庭就业、组织就业、临时就业、社区就业、小时就业、阶段性就业,采取更为灵活的优惠政策。

在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占总就业人数比重可能达到45.5%。从统计口径看,非正规就业包括3部分:一是城镇私营企业,由1996年620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1268万人,增长了1倍;二是个体经济由1996年的1709万人增加到1999年的2410万人,而后下降到2000年的2136万人;第三项其他人员是指城镇总就业人数减去国有、城镇、集体和其他单位以及私营和个体人员,是由进城农民工、下岗职工、再就业职工、其他灵活就业人员组成。据罗斯基(2002)估计,1996年约3733万人,2000年为6286万人。那么1996年全国城镇职工、再就业人员、其他灵活就业人员、非正规就业6062万人,占总就业人数比重约28.5%,到2000年非正规就业人员达9690万人,比1996年增加了3628万人,占总就业人数比重45.5%比1996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这远比我们在先前的研究要高的多。这表明,中国城镇新增加就业主要岗位是非正规或灵活就业,极少量正规部门的正规就业,主要是大量进城农民工、正规部门下岗分流人员,还有相当部分的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具有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

六、外出农民工已经成为转移农民的主要渠道

根据陈锡文、韩俊估计(2002),目前全国外出农民工约占农村劳动力的13%左右,在中西部有的地区达到20—30%。90年代跨地区流动农民共增加了4300万人,超过乡镇企业新增就业人数3192万人。

1984年中央1号文件准许农民自筹资金、自理口粮进入城镇务工经商;1994年实施以就业证卡管理为中心的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制度;1997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主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首要方向是向农村经济的深度和广度进军;2000年“十五”计划纲要,首次提出打破城乡分割体制,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取消对农村劳动力仅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有序流动;2001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以城镇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2002年中央2号文件规定对进城农民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提出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健全进城务工农民的劳动力合同管理,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七、三个重要建议

第一,应召开全国就业工作会议,而不是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会议。全面讨论中国的创造就业目标,包括城乡就业目标,正规与非正规、固定与灵活就业、暂时与临时就业。各地区确定就业目标,不仅是本地,包括外地,不仅是国企下岗职工,而且是农民工。提出全国就业战略、就业政策与相关政策。

第二,应定期公布调查失业率和就业信息,及时发布全国与地方各类劳动力市场信息。我国是1996年开始将城镇登记失业率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宏观调控指标之一。但是该指标并不能反映失业的真实情况。为什么登记失业率偏低呢?其一是只限于在就业服务机构登记的城镇失业人员,没有包括未登记的在城镇中的非农业人口中的失业人员;其二是指失业人员只限于16岁以上、50周岁(女性45岁)以下的人员。在统计失业口径方面应参照国际劳工组织定义,不再出现下岗职工的口径,不是失业者就是就业者。

第三,促进灵活性、统一性、公平性劳动力市场,实行“平等国民待遇”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建立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失业保险政策。国外在领取失业保险金一般规定是:非自愿性失业,交纳一定期限的失业保险费或在受保职业工作一定年限;申请者具有工作能力并愿意寻找工作。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时间有一定限制,一般为13—36周(3-8个月)。实际上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已经采取了特殊的作法,如发放基本生活费三年、失业保险金三年的做法,相对城镇集体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的农民是超国民待遇,相对国际上通行的失业保险期限也是时间长、成本高、再就业比例低。1988年国际劳工组织大会通过的《促进就业和失业保护公约》和《促进就业和失业保护建议书》提出失业保护制度尤其是失业补贴要有利于促进充分的、生产性的合资有选择的就业。因此,无论是发放基本生活费还是领取失业保险金都必须以促进再就业和就业为目标,中国应当向全社会全面介绍国际通行的作法,并逐步采取国际劳工组织推荐的促进就业和失业保护的办法。

注: * 2002年6月24日,朱鎔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邀请部分经济界专家座谈经济工作。此文系作者参加国务院经济工作座谈会的发言文稿。

1、《中国统计摘要》,2002年,第40页。

2、World Bank, 2001,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 pp.48-50.3、埃菲社日内瓦2002年6月10日电。

4、吴邦国,2002年4月25日

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重要文献选编》,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第172-175页。

6、计算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第107页。

篇8:对少儿钢琴学习的几点看法

为了儿童智力的早期开发, 音乐教育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目前正想学习钢琴和已经正在学习钢琴的孩子来说, 最重要的是全面培养他们, 对他们进行美育教育。首先家长不能因孩子对音乐有某种“突出”表现就确认孩子音乐天赋很高, 望子成龙心切, 不顾仅三四岁幼童的生理、心理特点, 强加以苛刻的“训练”, 动辄怒骂、体罚, 甚至拳打脚踢。反之, 只要弹好了琴便百般宠爱迁就, 给予过分的物质奖励刺激, 满足孩子恰当或非恰当的要求等, 这种做法同我们最初期望把孩子培养成才的大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家长最为普遍的做法是:把学习钢琴当作孩子职业道路的选择, 不论孩子兴趣如何, 素质条件如何, 都拼命加码, 认为既然经济上、时间上、精力上付出了代价, 那么不达专业便不值。抱这种心态的家长, 许多或因家庭搞音乐, 要子女继承事业;或因自己酷爱音乐, 想搞专业而未成, 让下一代来实现夙愿;或因崇尚音乐之高雅, 羡慕音乐行当之“轻松”;甚至因孩子文化成绩较差, 学习一技之长, 以谋求出路等而来学习钢琴, 这些都是不足取的。

我们并非不赞成以钢琴事业为职业道路的选择, 事实上, 钢琴事业的发展也需要“从孩子抓起”, 培养后继人才, 且钢琴的普及, 必然会促使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但是, 进入专业学习领域的孩子是极有限的, 条件的选择, 水平的竞争都越来越高, 越来越激烈, 不可能学习钢琴之后, 人人都能如愿进入钢琴专业学习环境。对此, 老师和家长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综合考虑, 正确对待。大量事实证明, 从小学习音乐会为未来的事业增添异彩, 同时也有利于发挥潜在的能力。幼年钢琴学习中所获得的音乐修养对将来从事舞蹈、戏剧、电影、美术等艺术事业的孩子以莫大的帮助;给日后在音乐的其他领域学习的孩子以坚实的基础;给终将为钢琴事业献身的孩子们以奋飞的双翼。

从我在教学中接触的幼儿学生来看, 有四、五岁开始学琴的, 也有学过一段时间后又转到我这里来的。我想许多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孩子学习钢琴的最佳年龄是几岁?可能会有人说:“只要顺应各个儿童的能力去决定就可以。”但是我想大多数的家长不满意这个答复。波兰著名钢琴家霍夫曼说:“钢琴的学习, 只要有才华, 而且能注入正确的努力, 从几岁开始都无妨。”但是就大多数的家长来说, 他们想知道的是一个确定的学琴年龄。早期的一些著名钢琴家和钢琴教师一再强调钢琴的学习不能太早, 如匈牙利著名钢琴家费尔德斯说:“正式的钢琴学习, 不可以开始得太早。”因为可以开始学琴和一定能开始学琴并不是一个概念。以我个人的意见, 不宜让孩子过早开始学习钢琴, 最好五岁以后, 最多也不应该早于四岁。要让孩子们多一点天性的发展, 多一点游戏、玩耍的时间, 让孩子们先用他们的耳朵聆听音乐, 接受音乐的感染和熏陶;让他们用嘴代替乐队, 代替钢琴, 代替一切乐器, 唱出他们心中的音乐;让他们用手学卡拉扬, 学小泽征尔那样忘情地去指挥音乐;让他们用脚踏出音乐的节奏。我想这才是音乐家成长的最佳设计。家长和教师都不应该过早地让孩子去做对他们来说技术性强的动作训练。

在三岁到六岁这个年龄阶段开始学琴的孩子, 都已经听过一些音乐作品, 比如儿童的、流行的、影视的等, 但是完全由钢琴来演奏的曲子可能听得不多。有的孩子自己已经能比较完整地唱一首歌曲, 有的还不太会唱歌, 总体来看, 大多数孩子还不知道“音乐”是怎么回事。所以首先应让孩子学会聆听。聆听是听觉的训练, 也是思维反应的训练, 对于孩子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聆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培养孩子好好听教师和别人讲话, 并帮助孩子正确理解。这是孩子进行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前提。我发现有的孩子上课的时候, 你对他讲话, 他瞪着大眼望着你, 可当让他照着讲的意思去做的时候, 就不知所措了, 如果再让他重复出来, 他就傻眼了。其实, 他根本就没有听, 对他讲话的时候他走神了, 注意力不能集中。这样的孩子没有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这是很不好的。我们应该从小注意培养孩子聚精会神地聆听教师的话, 并且让孩子联系复述, 有意识地让孩子根据教师的要求去做。这不仅对听觉是必要的训练, 而且可锻炼孩子的思维、记忆和语言的能力, 更关键的是培养了孩子的好习惯, 这将使孩子终身受益。其次就是教孩子聆听音乐, 这对于学习音乐的孩子更是意义重大。愿意学习钢琴的孩子大多是听到过钢琴的声音或是钢琴小曲的, 他们认为“钢琴的声音多好听啊”, 由此产生要弹的最初的冲动。有了冲动不能马上学着弹奏, 却是先要学习认知五线谱。并且有的教钢琴的大人们会说, 不认知五线谱不能学习钢琴。于是, 高音谱号、低音谱号、第一线、第一间、小节线、全音符、四分音符、休止符……这么多的陌生的东西, 全一股脑地塞给孩子。所以刚学琴的孩子, 还没有听到多少钢琴的声音, 却看到了一大堆的横线竖线和一大堆的不认识的符号。我认为这违背了我们让孩子学习钢琴的初衷。从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来看, 也是先听到周围的人们不停的说话, 几个月之后, 才慢慢开始自己发声, 说出一个字、两个字、一个词、一句话。几年之后才开始学会一边念一边读, 从“听”到“说”再到“读”, 这是自然规律。学习钢琴也一样, 应该遵循这样的自然规律。所以在孩子刚学习音乐, 培养他们听的能力的时候, 可以先听别人演唱、演奏的音乐, 包括听广播、电视、唱片、录音, 或者到现场听音乐会等;然后让他们学会倾听自己的音乐, 包括自己的演唱、自己演奏和自己内心的音乐。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又是听觉的艺术, 其存在是因为人类具有听觉的感知。可以这么说, 只有让音乐通过听觉感染心灵, 才可能使心灵迸发创造性的音乐, 这才是学习音乐的正确途径。因此, 从刚开始学习音乐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让孩子多听, 从符合儿童特点的儿歌到各种风格和特色的歌曲, 各种器乐、歌唱、指导交响乐等。有条件的还可以带他们听音乐会, 聆听生动的现场演唱、演奏;亲眼看看指挥挥舞双臂指引人们演奏出震撼人心的强音和优美动听的旋律时的动人形象;认一认乐队中那么多不同模样的乐器, 听听它们发出的不同音色和相配合奏出的美妙音响, 听听钢琴那独特而富于变化的声音等, 逐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敏感、兴趣、喜爱和最为宝贵的音乐感受。这既是为日后学习音乐, 学习钢琴或学习任何一种乐器作必须的铺垫准备, 又是对长远作用于孩子的音乐素养的培养。所以我们在最初的教学中一定要让孩子打开视野, 避免硬盯着一门死学。

培养孩子聆听音乐还包括让孩子倾听自己心里的音乐。孩子, 包括幼儿也会叽里呱啦地哼唱一些调调, 那是音乐熏陶感染和内心情感的融会。但是, 孩子一开始学习乐器后, 往往容易偏重注意技术动作而不注意用耳朵去倾听自己演奏的声音, 更忽视把学习的曲子通过内心听觉的感受演奏出来。孩子在刚开始学琴的时候, 往往是眼睛直盯着五线谱, 看到一个音符, 手指就弹一个音, 如果有弹错的音只是认为没有看仔细乐谱, 再一个劲儿地到谱子上去找, 明明听到喜欢的曲子, 自己也会唱了, 只是因为没有五线谱, 就不敢在钢琴上弹奏, 这是过于依赖五线谱的表现。手指和眼睛很重要, 但是不能忽略耳朵和全身心的感受, 要把自己内心的感受真实直接地表现出来。

法国钢琴教育家齐格勒在叙述成功的钢琴演奏时是这样总结的:“许多富于才能的人所学习的钢琴奏法秘诀, 绝对不是只靠手指的练习, 而是借着‘以心聆听’自己弹出的声音, 具备了如何调节演奏效果的能力。”她主张“十分之九要用以聆听演奏出的琴声”。她的教学原则的最基本的着眼点是靠耳朵去学习, “唯有‘靠耳朵去调整’, 动作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在教育上要养成“一心聆听”的习惯, 不必急着对演奏技巧的学习, 最重要的是要“意识到声音”。齐格勒认为许多富于才华的演奏家钢琴奏法的秘诀, 绝对不是只靠手指练习, 而是借着“以心聆听”自己弹出的声音, 并具备调节演奏效果的能力。因此, 培养儿童聆听音乐一定要帮助他们发掘和注意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让内心的音乐, 先于技巧, 先于手指动作产生并生动地记在心里。

另外重要的一点就是, 不应该让孩子急于学弹连奏和进行快速练习。所谓“连奏”, 与断奏的区别在于手指之间有连续的独立动作, 手指抬起、落下, 手腕随之轻轻移动。连奏弹出的音与音之间既没有空隙又没有重叠, 就像唱歌一样圆滑连贯。

钢琴演奏技巧的基础是手指, 手指技巧的基础在于手指的独立支撑。同人体的站立一样, 在钢琴上学会简单的站立支撑并不是十分困难。但是要使每个手指按照弹奏钢琴需要的基本手型支撑站立, 并使各个手指获得平衡的独立支撑能力也并非轻而易举。它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训练过程, 还需要有恰当而正确的、有针对性的严格训练, 如果我们忽略它, 就会给我们日后演奏钢琴带来阻碍, 尤其是对那些天生手指较柔软的孩子。有些孩子学琴, 一开始就选用《拜厄》教材, 在手指, 尤其是弱手指还缺乏站立能力的时候, 就开始学习连奏, 这无疑会造成手的紧张和僵硬, 手指的基本弹奏及手型都容易出现毛病。弹奏时, 一个手指在弹, 其他不弹的手指会翘起来, 连续弹音与音之间就会有空隙, 听起来不像唱歌那样圆滑连贯。还有一种情况是弹奏的手指第一关节会出现凹状, 有时不能及时离键, 弹奏的前后两个音会粘在一起, 听起来混浊不清;手指的外形很好, 各关节凸出呈拱形, 弹奏时手指有抬起落下的动作, 而手腕却纹丝不动, 弹出的声音听起来很虚弱, 不均匀, 不清楚。出现这种情况属于教学太急于弹连奏了, 其结果就是声音虚弱, 不均匀, 不清楚, 不舒服, 钢琴明亮通透的声音展现不出来。孩子在这样不间断、日复一日的练习中享受不到弹奏本身的快乐。就像我们观察小孩子学走路一样, 两条小腿具备了足够的力量能够支撑住自己的身体了, 站稳之后才可能自己迈开双腿, 一步一步走起来。如果双腿力量不够充分, 走起路来难免歪七扭八、跌跌撞撞。如果走路不稳就要跑, 那必定会摔跟头。学钢琴也是同样的道理, 为什么孩子手指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在琴键上站稳的时候就急于要弹连奏呢?不能太操之过急。

科学的方法应该是, 让儿童先进行单音、双音, 以及和弦的落指练习, 加强支撑能力, 练好基本手型的基础上采用两个手指一组的连接, 再逐渐扩展到三个手指、四个手指、五个手指;由比较强壮独立的二、三指逐渐扩展到软弱的四、五指的训练步骤较为妥帖。用这一循序渐进的方法可以避免由于无准备的使用软弱的手指可能造成的手指相互依靠、粘连、手型及手指基本弹奏动作不规范等现象。等到孩子弹奏时用力自然, 每个手指支撑力都得到增强, 断奏动作掌握得比较牢固, 就可以开始连奏的学习了。另外, 连奏的链子也需要两音连、三音连、五音连, 稳扎稳打地进行, 同时仍然要坚持有断奏的练习, 让孩子明显享受到得心应手的感觉, 同时也说明孩子对钢琴有了初步的掌控能力。

上一篇:烹饪术语下一篇:对党的认识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