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个土地日总结(汝阳)

2024-05-27

21个土地日总结(汝阳)(通用4篇)

篇1:21个土地日总结(汝阳)

汝阳国土资源局6.25土地日宣传活动总结

为迎接建党90周年,和热烈庆祝第21个“6.25”全国土地日,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6月18日-6月25日,汝阳县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促节约 守红线 惠民生”宣传主题,以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方式,有声有色地开展一系列地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开展送法下乡下基层活动。各基层国土资源管理所组成“送法下乡”小组,亲自深入村组、田间地头,发放宣传资料,与群众谈心交流,宣传当前土地政策及形势,使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依法合理用地意识进一步增强。二是通过在县电视台播放电视讲座和报纸上设立专栏,大力宣传珍惜土地、节约集约用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三是制作宣传展板。主要宣传 “十一五”以来,我县耕地保护、民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服务经济建设、队伍建设等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四是通过制作宣传光碟和法律手册,出动宣传车深入乡镇主要街道、工矿企业循环播放有关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知识,发放法律手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以提高广大群众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识,提高当地群众对地质灾害自觉防灾避灾能力;五是设立咨询

宣传台。6月18日至25日,分别到县城文化广场和杜康大道等繁华地段设立咨询台,多点、多场次开展街头宣传咨询活动,为干部群众讲解法律难题,集中解答老百姓关心的涉土热点、难点问题,使国土资源政策法律家喻户晓。六是庆祝建党90周年党员、在全局开展党在我心中征文比赛和我为党旗添光彩演讲比赛活动。

此次宣传活动,面向基层、深入群众,宣传形式多种多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深受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共发放《第21个全国土地日宣传特刊》、《土地日宣扇》、《宣传折页》、《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彩页》等土地宣传资料10000余份,悬挂标语30余条,摆放宣传版画10块,接受群众咨询达2000余人次。

篇2:21个土地日总结(汝阳)

根据县局关于认真开展第21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的通知及有关文件精神,我所围绕“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的宣传主题,并结合本所实际,认真组织和实施了今年6.25第21个全国“土地日”的宣传活动,现就宣传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思想明确

为了把今年的 “土地日”宣传活动开展好,取得成效,我所高度重视,所长立即向镇党委、政府汇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安排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宣传,我所成立了以所长XX为组长、副所长XX为副组长,成员XXXXXX组成的岳王国所土地日宣传领导小组,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了上下一致,整体联动的领导机制。围绕主题,对 “6.25”土地日各项宣传活动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布暑,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了实施。

二、措施得当、效果明显

按照 “6.25”土地日宣传活动总体要求,扎实的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6月25日当天,我所组织人员在岳王镇中心街中间位置设立宣传咨询台,以图片、资料、解说等方式向群众宣传《中

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信访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法》等政策法规,提高公众依法用地的意识。

(二)组织所内人员向群众散发宣传资料1000余份、悬挂宣传标语20余条、粉刷壁字15幅、出动宣传车10台次,围绕今年的宣传主题,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对节约集约用地和严格保护耕地的高度重视和要求,深入阐述“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大力宣传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宣传土地资源国情、省情、县情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

(三)是认真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在汛期组织职工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早知道早预防,并加大巡查力度,向公众讲解地质灾害防灾知识,提高了群众的自防意识与能力。

总之,我所在今年的“6.25”土地宣传日活动中,工作扎实、效果明显,提高了自身的法律素质,增强了群众保护土地的意识,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岳王国土资源管理中心所

篇3:21个土地日总结(汝阳)

以A·V·蔡雅诺夫和西奥多·W·舒尔茨为代表的当代小农经济理论两大学派认为, 小农经济能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持续, 这一观点也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历史记载中得到了证实 (Huang, Philip C.C., 1990) [1]。正是由于这种小农经济的性质, 我国农地市场的发展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且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土地使用、土地所有权和土地管理3个方面 (Samuel P.S.Ho and et al2003) [2]。

追溯我国土地流转的研究, 最早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为了避免土地“抛荒”而进行的流转行为。从1984年非集体化经济实行后, 在进行家庭承包制土地经营的农户中, 平均主义观念的盛行更多推动的是土地调整, 而不是土地流转。农户在粮食订购任务政策下, 因为粮食收购价格太低, 不愿以高租金获得土地。而且由于缺乏土地交易的管理机制, 农民为了减少风险, 往往将土地使用权转给亲戚朋友或邻居 (Kung, James Kaising, 1995) [3]。随着国家工业化初期的完成, 粮食订购任务被取消, 农业税减免政策的实行使农民卸下了沉重的包袱, 土地市场迎来了久旱后的甘霖。经过十余载的发展, 土地流转市场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目前, 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流转发生率在5%~6%, 经济发达地区为8%~10%, 少数发达地区达到20%~30%。但这种程度的发展规模还不足以适应我国加速城市化的时代需求, 我国农村还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 在非农就业机会不充足的情况下, 即使村土地资源稀少, 一个非农就业比例高的农户家庭还会继续行使均分土地的权利, 直到家庭劳动力总产出最大 (Lewis, 1954) [4]。家庭经营非农化程度作为影响农地流转的内生因素, 表现出比人口的变化更能解释村之间在土地调整规模上的差异, 究其原因, 是人口变化与获得非农机会的差异性使家庭劳动力禀赋与土地不相配, 出现了配置无效率 (Loren Brandt and et al, 2002) [5]。

基于四川省的农户调查资料, 本文对当前我国农户流转现状进行分析, 旨在得出对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并促使土地流转市场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的结论。

二、农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本文数据来源于课题组入户调查资料, 笔者采取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选取调查样本, 最终获得四川省4个地级市、8个县级市、21个乡镇、45个村共724份有效调查问卷。经整理, 笔者从数据库中梳理了与农地流转相关的数据资料, 发现当前农地流转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1.土地资源分配方式及土地细碎化。

土地资源分配方式的抉择是矛盾的, 选择保持土地经营权的稳定性, 则会导致土地分配不公平;选择公平的土地分配方式, 则会降低农户土地长期投入效率, 影响农户土地投资积极性。如表1和表2所示, 现有土地分配方式倾向于保持土地经营权的稳定性, 而农户希望土地分配方式更倾向于公平性。在土地类型中, 耕地的细碎化程度最高。

单位:%

数据来源:课题组调研数据整理所得 (下同) 。

2.土地流转情况。

土地流转主要包括土地转入和土地转出, 具体流转情况见表3所示。留有部分农地未转出和未作任何耕地转出的农户, 主要是为了种植粮食和蔬菜供自己需求。

3.农地流转方式。

在转入和转出方式中, 农地转入以代耕方式为主, 农地转出以出租方式为主 (见表4) 。

4.农地流转的契约签订与基层组织的参与。

如表5所示, 受农地流转范围的局限, 农地一般在本村或更多的在本组内流转, 流转的双方都是熟人, 双方没经过村组同意, 直接进行私下协商, 达成口头协议即可。

5.农地流转的对象、用途及收益。

如表6所示, 农地转入对象主要是其他对象中的个体农户, 转入用途主要用于种植粮食, 转入代价一般是无偿和支付现金;而农地转出对象则以公司、合作组织和经营大户为主, 占比达56.74%, 转出的农地主要用于非粮食作物生产, 且转出一般是有偿的。

三、农地流转基本特征及问题

(一) 农地流转的基本特征

1. 土地承包经营权比较稳定。

表1显示, “按人头平均分配, 且增人不增地, 减人不减地”的农户占65.75%。根据调查资料, 只有5.11%的农户表示, 曾经重新分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 有87.15%的农户表示村或组没有进行土地资源分配的调整。在农户关于土地调整的意愿调查中, 有49.45%希望不做任何调整, 有23.07%的农户希望进行大调整, 即全部打乱后按人头平分, 有19.89%的农户希望进行小调整, 即只做部分调整, 还有7.58%的农户有其他想法。

2. 农地转出市场发育程度高于农地转入市场。

表3显示, 农地转出农户比例高于农地转入农户比例。在转出方式上, 农地转出比农地转入丰富 (见表4) , 且流转方式更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理性经济人特征。农地转出市场的发育倾向于法制化、正式化。表5数据表明, 参与农地转出活动农户签订书面合同比例远高于农地转入农户比例, 且转出程序一般有中介、村组等第三方参与。参与农地转入市场农户对土地流转认识不够, 主要局限于村民内部之间的流转, 且用途一般用于种植粮食, 转入成本一般为零, 很明显有悖于农户理性经济人特性, 导致土地配置效率低下。而农地转出市场发育程度比较高, 农户参与流转市场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 其流转不局限于第一产业, 与二、三产业也产生了联系, 并且呈现出向二、三产业流转的强烈愿望。

(二) 农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1. 农地细碎化程度高。

据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2003年的调查, 我国农地细碎化程度为1.314亩/块;在后来的东部地区调查显示, 农地细碎化程度已提高为1.153亩/块;而本文最近的调查表明 (见表2) , 四川省农地细碎化程度更高, 达到0.861亩/块。土地细碎化加大了生产成本, 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减少了有效农地面积。相反, 如果降低农地细碎化程度, 就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Fleisher, B.M., etal, 1992;Nguyen, etal, 1996) [6,7]。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农地分配方式不可避免要发生调整, 虽然短期内提高了土地配置效率, 但却降低了农户土地投入的长期效率, 且土地调整有可能会更进一步加剧土地的细碎化 (张红宇, 2002) [8], 土地细碎化降低了农地流转的意义, 导致农业生产低效率甚至无效率, 打击农户流转积极性。

2. 流转方式比较集中, 产权制度残缺, 体现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

要促使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 很多学者提出要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物权化 (田静婷, 2010) [9]。但在表4的流转方式中, 流转方式集中于转包、出租及代耕, 没有农户用拍卖、抵押、继承、信托等方式流转土地, 农地流转市场存在产权弱化或产权残缺。可能的原因是, 农民更关心那些对他们能产生快速影响的权利, 比如决定生产产品种类及产品市场价格等权利, 而不是一些像土地抵押权和继承权这样更抽象的权利 (Kung, James Kaising, 1995) 。

3. 农地流转制度不健全, 流转程序不规范, 且缺少必要的中介组织机构。

农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在土地流转行为中比较普遍。根据调查资料, 在转入农地农户中, 有89.47%的农户没有签订书面协议, 只是口头交易;在土地转出行为中, 签订书面协议的农户比较多, 达到40.43%。流转过程一般由双方私下协商解决, 没有经过村组同意, 由中介组织提供信息而进行流转的更是稀少, 只有转出活动中3.55%的农户属于此类 (见表5) 。

4. 农地流转用途缺乏监管, 存在“耕地去粮化”趋势, 影响粮食安全。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 属于农业用地的流转, 流转后必须从事农业生产, 不能随意用于第二、三产业, 如需改变用途, 须征得土地所有者同意和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调查资料显示, 农地转出用于非农产业经营比例为8.51% (见表5) , 由于基层组织的寻租行为, 村组干部会利用农户对土地流转政策认识不足, 诱导或强迫农户将土地流转给非农产业经营者, 分享利益。另外, 由于粮食生产的边际收益较低, 农户倾向于种植非粮食作物, 这种趋势继续发展可能会危及粮食安全。如表6中的农地转出, 有58.16%转出农地用于非粮食作物生产。经笔者对本调查资料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后表明, 目前状态下的“耕地去粮化”水平已经影响到粮食安全。黎霆等 (2009) 的研究也说明, 土地流转前后, 粮食作物种植比例下降了30.42%, 呈现出了明显的“去粮化”趋势[10]。

5. 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认识不足, 其流转行为有悖于理性经济人特征。

AV·蔡雅诺夫认为, 小农家庭经营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满足自身家庭需求而不是追求最大市场利润 (Huang, Philip C.C., 1990) 。因而农户对参与农地流转获得收益的认识不足, 从表6中的流转收益及代价看出, 占很大比例的是无偿方式, 与农户理性经济人追求最大收益特征相悖。同时, 这种现象也阻碍了农地流转市场的市场化发育程度。

6. 农民存在恋地情结, 农地的保障性功能太强。

这一问题在当前农村普遍存在。要促进农地流转, 必须改变农民对土地认识, 土地承担的社会保障功能需要通过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来进行淡化 (田静婷, 2010) 。本文调查资料也表明, 在农户未作任何转出或不愿转出农地的原因中, 进行农业生产以供家庭所需占了很大比例, 可见农地的保障性功能太强, 抑制了农地流转市场发展。

四、结论及对策

除以上特征和问题外, 当前我国农地流转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 如流转主体的认知问题、流转制度建设问题和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与完善问题等。笔者认为, 针对我国目前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可采取以下对策:

1.统一城市与农村规划, 配合城市化进程调整农村土地分配方式。

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能够提高农户土地长期投入效率, 但如果不考虑国家粮食政策对农户投资激励的副作用, 即国家仅仅关心粮食产出达到安全水平, 并保护城市居民不受工资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限制了农户生产和市场决策范围, 限制了农户使用现有资源追求最大利润, 分析我国土地使用权稳定性意义不大。 (Kung, JamesKaising, 1995) 。根据康德利夫和罗森斯坦·罗丹观点, 工业化是解决经济发展落后区域中的人口过剩及提高国民收入问题的有效方法。当前我国也正处于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进程中, 农村土地分配方式还需要不断调整。但要缓和农村与城市在人口、资源与环境3重约束下的发展冲突, 统一城市与农村发展规划是必要的。规划用于城市化的区域则需要土地分配方式的大调整, 用于农业发展的区域则只需要进行部分调整。因而, 在当前形势下, 完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不可取的。尽管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我国长期发展需要长期稳定土地经营权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土地管理机制 (Loren Brandt, Jikun Huang and et al, 2002) , 本文认为, 在城市化水平趋于成熟之前, 土地调整频率和规模还是会很大。因此, 一个长期可持续统一城市与农村的发展规划, 不仅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还可以解决现存的诸多社会问题。

2.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使农户具有真正物权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思拉恩·埃格特森 (2004) 曾这样描述, 狭义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和转让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权。本文调查数据显示, 农户并不具有真正的土地产权, 因而, 国家应该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部分条款, 促使形成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机制, 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 使农户作为流转主体, 具有真正物权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3.加强土地流转法制建设, 规范土地流转程序, 引导土地流转正规化、合法化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不规范, 主要是没有一套完全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流转制度。通过加强土地流转法制建设, 使各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明确流转合同双方的权利及义务, 明确规定流转年限、流转方式、违约赔偿等一系列条款。对于随意更改土地用途的, 要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约束流转行为, 使土地流转市场趋于正规。另外, 要建立和完善土地交易的管理机制, 如果缺乏管理, 农民为了规避风险, 可能会将土地经营权转给亲戚朋友或邻居 (Kung, James Kaising, 1995) , 阻碍了土地资源有效配置。

4.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知水平, 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和中介组织, 使流转双方信息对称。

农民由于受认知水平约束, 在与基层组织和非农户承包商博弈中, 由于信息不对称, 往往处于劣势。基层组织的寻租行为使其对农地流转的不正当干预, 使得农地流转市场达不到纳什均衡, 土地资源配置无效率。如果加大土地流转相关知识宣传和教育, 提升农民对土地流转认知水平, 同时建立流转平台和中介组织, 在信息对称情况下, 农地流转市场可能达到完全竞争状态, 使土地资源配置实现高效率。

5.提供更多非农就业途径, 建立并逐渐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淡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 增加非农就业机会是一个可取的途径, 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使用权流转有机结合, 对改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以及农村人多地少的问题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 国家应逐渐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制度统一, 建立城乡逐步统一的包括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 使农户意识到, 农民只是一个职业, 而不是一个以农地为生活保障的群体。如此, 农户才能放活土地经营权, 在流转市场上以理性经济人进行自由交易, 达到农地流转市场真正意义上的纳什均衡。

参考文献

[1]Huang, Philip CC.The Peasant Family and RuralDevelopment in the Yangzi Delta, 1350-1988[J].Stanford:Stanford Univ.Press, 1990.

[2]Samuel PS, George CS.Emerging Land Markets in Ruraland Urban China:Policies and Practices[J].The ChinaQuarterly, 2003, 681-707.

[3]Kung, James Kaising.Equal Entitlement versus TenureSecurity under a Regime of Collective Property Rights:Peasants’Preference of Institutions in Post-reform ChineseAgriculture[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995, 21:82-111.

[4]Lewis, Arthur.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Supplies of Labor[J].Manchester School Economy and SocialStudies, 1954, 22 (.2) :139-191.

[5]Loren Brandt, Jikun Huang, Guo Li, et, al.Land Rights inRural China:Facts, Fictions and Issues[J].The ChinaJournal, 2002 (47) :67-97.

[6]Fleisher B M, Yunhua Liu.Economies of scale, plot size, human capital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agriculture.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1992, 32 (3) :112-123.

[7]Nguyen, Tin, Cheng, et al.Land Fragmentation and FramProductivity in China in the 1990, China Economic Review, 1996, 7 (2) :169-180.

[8]张红宇.中国农地调整与使用权流转:几点评论[J].管理世界, 2002 (5) :76-87.

[9]田静婷.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 2010 (3) :123-125.

篇4:21个土地日总结(汝阳)

——纪念第21个全国“土地日”

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 徐绍史

今天,我们迎来了第21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促节约、守红线、惠民生”。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的重要载体。土地管理涉及各行各业,关系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在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土地问题始终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根本性。当前,我国已进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新的发展阶段,土地管理面临着时代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以“促节约”为手段,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以“守红线”为硬任务,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以“惠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调整理顺土地利益关系,是新形势下土地管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土地管理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保障和服务科学发展目标的重要抓手和途径。

节约集约用地既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不可或缺的手段。我国人多地少,后备耕地资源不多,特别是耕地资源不足,人均耕地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与此同时,我国用地总体上依然粗放浪费,许多地方新城、新区快速扩张,城镇低密度、分散化扩张态势明显,工业用地容积率仅为0.3~0.6,农村地区空心村、闲置废弃地普遍存在,空闲用地占村庄用地比重达10%~15%……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建设用地需求刚性上

—1—

升,土地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显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特定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未来用地形势更加严峻,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依靠“投资拉动、资源投入、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过度消耗和低效利用土地资源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唯有切实转变管理理念、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全面落实资源节约优先战略,着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逐步减少经济发展对土地的资源性消耗,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土地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更好地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将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土地管理方式转变的良性互动。

节约集约用地是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破解“双保”两难局面的必由之路。我们要立足“适度扩增量,重点放流量,集中挖存量”,统筹安排建设用地规划空间和计划指标,充分发挥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的管控和引导作用,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建立和完善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需求状况的价格机制。要实行供需双向调节,在继续加强和改进供给的同时强化需求侧管理,以土地供给结构调整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全方位调整。要实行差别化管理,结合产业特点、区域实际和土地利用绩效制定差别化的供地政策,遏制“两高一资”、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等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项目用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要挖潜、盘活存量用地,当前特别要重视盘活低效利

用、批而未用、用而未尽土地,严控新增用地,建立和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的倒逼约束机制、政策激励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和共同责任机制。要以全面推进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为契机,探索建立行政区域、产业园区、规划审批、项目审查等多层次节约集约用地评价体系,完善并严格实施节约集约用地标准,通过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保障。“为政之要,首在足食。”在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耕地始终是我们必须坚守的“生命线”,耕地保护始终是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课题。要确保我国95%的粮食自给率,18亿亩耕地红线是必须坚守的底线。然而,由于多年高强度的土地开发,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已经十分有限,扣除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区域,可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已由2000年的700多万公顷锐减至不足500万公顷,且分布不均衡,依赖大规模开发后备资源补充建设占用耕地的模式已难以为继。加之,依赖出让土地促进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模式,刺激了新增建设用地需求,客观上加剧了供需矛盾,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发展缺规划空间,用地缺计划指标,补充缺后备资源”的困局。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压力和潜力俱在,我们必须胸怀全局、积极应对,毫不动摇地把“两个最严格”土地政策摆到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落实。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土地管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担当的硬任务。守住红线,要求我们坚持管控激励、开源节流并举,落实

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强化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要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确保耕地面积有增长、质量有提高、产能有增加、生态有改善。尤其要以保护基本农田为重点,加快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实行永久性保护,严格控制征地范围和规模。当前,耕地保护工作要由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管理转变,坚持数质并重,以建设促保护,在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上下工夫,为稳定粮食生产奠定坚实基础。我们要加强耕地质量等级监测工作,实现耕地占补数量质量双平衡,保证建设占用耕地严格做到“先补后占”、“占一补一”。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抓实、抓好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农村土地整治示范省份建设工作,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充分发挥其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质是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发展成果。土地涉及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惠民生”是土地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土地资产、资本属性不断显化和强化。在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城乡人地格局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地方政府、企业、集体、个人等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土地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土地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尽快实现从单纯的资源管理向资源、资本、资产三位一体管理转变,高度关注土地资产和资本化背景下的经济社会问题,不断增强土地管

理的权益保护意识、民生保障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要因势利导,改革创新,不断转变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强化服务监管,确保土地政策惠及民生。

土地管理“惠民生”,要求我们始终把保障民生和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突出位置。要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探索缩小征地范围途径和方式,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拓展安置途径,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确保被征地农民“当前生活不下降,长远生计有保障”。要立足社会发展保民生,加大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去年,全国保障性住房供地25万亩,同比增长51.3%,各省(区、市)保障房供地做到了“应保尽保”。从今年的计划指标来看,各地保障房建设用地也有充足的保证,重点是要加强监督确保落实。要立足从长远和根本上保护权益,加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设。要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从长远看,要通过健全土地产权制度,统一交易规则,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实现城乡土地权利主体平等,交易公开、公平、公正。惠民生,还要确保农村土地整治真正惠及“三农”,土地整治后的土地增值收益必须足额返还农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土地是万物生存之源、立国富民之本,承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发展和变革的时代。土地利用与管理,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维系着国之命脉、民之根本,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质量。虽然全国

上一篇:文案策划都要做什么下一篇:企业文化与管理沟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