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

2024-06-05

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共8篇)

篇1: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

教师专业成长讲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我深知许多人是不太喜欢听报告、讲座之类的东西的,君不见出去学习,听课时人满为患,报告时走了一半,会场上稀稀拉拉,效果是事倍功半。即使是全国知名教育专家讲座有时也会遭受如此境遇,何况我是一个无名小卒。所以,大家不要对今天上午两个小时的学习抱有多少期望值,如果我讲的一个策略能得到你的认可,就不错了;如果有一句话,能拨动你的心弦,就很好了,如果有一种理念能植根于你的心中,那就不得了了。好,言归正传,进入今天的话题——走向专业化。(尽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口号喊了好几年了,但是我觉得许多一线的老师对此并不了解,缺乏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行为,而这对我们老师来说又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第一板块

关于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这个词是一个泊来品,美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提出教师专业化的口号,指出教学要从行业转换为专业,培养教师达到专业化的标准,进而提高教师教育质量。而今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 也是我国教育改革所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教师专业化的概念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它包含双层意义:既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进步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过程,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教师专业化的标准

要判断一种职业是不是专业,就要看其是否符合专业的标准,以及“专业化”的程度如何。当前学者们对于教师的专业标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在众多的观点中却包含了教师专业的几个核心标准:

(1)专业服务。服务是一个职业的根本要求,尤其在西方更是把服务放到了专业标准的首要位置。(我们教师专业服务的对象是谁?学生。服务的内容是什么?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的主要方式是什么?教育教学活动。我认为服务学生的意识是专业化教师的首要标准。一个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的服务意识不强,哪怕他就是被评为所谓的名师、学科带头人,也不是专业化的教师。我认为一个普通老师的价值在于他培养的学生怎么样,而不是看他发表了几篇不值钱的文章,上了几节花拳绣腿般的课。如果让我来选老师,当然最好是服务意识强、科研能力强的老师,但如果不能兼顾,我宁愿选择那些责任心强教学质量高、实实在在的老师,而不是那些服务意识差,教学质量一般的名不副实的所谓的名师。)

(2)专业技能。这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训练,是任何一个职业想成为专业的基本条件。

(3)专业自主。这是专业的关键因素,其核心是掌握相应的专业权力。我们现在的老师有没有专业自主,有,但还远远不够。你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教学吗?你能走出应试教育的桎梏吗?

(4)专业制度。这是专业的外在保障制度。如我国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

(5)专业伦理。这是专业的内在约束机制。如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的学校关于师德方面的“十要十不准”“八要八不准”等乱七八糟的东西。

以上都是理论上的概念、理念,回到现实中来,看看我们的老师有没有给人一种专业化的形象。答案是否定的。

三、教师形像

教师给人以专业形象了吗。社会上有很多大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做家教,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并非师范专业,但是有的照样受家长欢迎。以前(包括现在)许多学校都有临代教师,高中毕业甚至初中毕业就可以从事教育工作,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能像医生那样给人以专业形象?为什么人们都以为只要有知识就能当教师?一个职业的专业形象到底是靠什么树立起来的?

职业的专业形象不是由职业本身赋予的,它是由一群具有专业水准的工作着的人赋予的。

尽管学生、家长和社会都称我们为“老师”,但如果我们不能以行动赋予教师专业形象,教师专业形象不会有实现的一天。教师的专业形象是由教师的素养、教师的文化、教师的气节、教师的胸怀、教师的智慧等诸方面综合形成的。

爱默生曾总结这么一条人生法则:“你要做到让世界需要你,这样,人们才会给你面包。”这话非常深刻。我们不妨这样问一问:“世界需要我吗?”“我的‘面包’在哪里?”检验的标准倒也不难,就是看看你当前从事的工作是否可以被人替代。假如你行,他也行,那么,你的“面包”时刻存在被人拿走的危险。反过来,如果你非常优秀!非常专业!当你专业到无人能替代的时候,你便可以说:“世界离了我,地球就不能转动。”那么这块面包就永远属于你。

没有专业素养,就没有专业地位;没有专业能力,就没有专业报酬。

教师要不跪着教书,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要潇洒地活着,就必须树立专业形象,展现“专业精神”。教师要靠自己拯救自己。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每个教师要努力地走向专业化。在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飞得更高,更远。

四、专业化的老师形象

在我看来,一个具备教师专业水准的人应当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具有心灵的力量。在他心灵深处,把自己的人生信念和人生价值锁定于教育,不管刮的是什么风,他都能始终坚守着教育的理想。一个人只要理想之光不灭,就一定能朝着教育的理想境地前进。这种心灵的力量在今天显得尤为迫切和珍贵。

2.具有情意的关怀。教师应当是一一个内心细腻、情感丰富的人。孩子是稚嫩而敏感的,不经意间就可能被伤害。一旦伤害了学生的情感,那么学习对学生来说,便是一件了无生趣的事。教师的情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每接一个班,每带一批学生,就和学生建立起初恋般的美好感情。有了这种美好的情意,教育就会产生神奇的力量,师生之间就会涌动着爱的溪流,彼此信任和依恋。

3.具有人格的熏染。教育是一种影响、一种熏染。一个具有专业水准的教师应当是人格高尚的人。他对人世的看法,对困难的豁达,对生活的态度,对学习的理解,对事件的宽容,对美好的追求,对丑陋的鞭笞,他坚强的意志,恒久的毅力,敬业的品质,纯净的心灵,都将清晰鲜明地印刻在学生脑中。教育不全在课堂上,也无法用考试来衡量。一个失去人格的教师,一个只在知识考试里挣扎的教师,其人格是不完整地,是有缺陷的,这种缺陷对学生是一种致命的伤害。构建健全的教育人格,是教师专业涵养的重要内容。

4.具有文化的气质。教师应当是先进文化的杰出代表,是知识分子中的知识分子。每一个具有专业水平的教师必定是个读书人,也只有不断读书,把读书化为生命的一部分,这样的教师才是永远的人师,才能永远走在文化的前沿,才能展现一身的文化气质以及教育的儒雅。教一辈子书,读一辈子书,踏上讲台,即便随口说几句,随手涂几笔,讲台也将因此而染上文化的光泽。

5.具有实践的智慧。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一个教师是否具备专业水准正在于他是否具有教育实践的智慧,能否使教育的设想和意图在智慧、愉悦的实践中得以完成。学生喜欢你吗,喜欢你的教学吗,你的教学具备这样的特点吗:用时少,负担轻,质量高,学生素质全,发展后劲足。可以肯定的说,一个爱敲教鞭的教师、一个爱发脾气的教师不具备专业水准。具有专业水准的教师是个睿智的,平和的,博大的,他们能从多元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他们能从人的心灵深处出发,找到教育的契机和力量。他们还具备创生教育资源的能力,他们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出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以及自己的教学个性的方法来。严格意义上讲,教师不是知识的象征,而是智慧的象征。

五、教师的五项专业能力

1.教材解读能力。画家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美术老师,数学家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数学老师,作家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语文老师(我校作家教师的例子),原因就在于他们不具备教材的解读能力。一个老师,其专业能力的根本点是,他阅读材料的时候能自觉地从学生的学的角度,教师教的角度以及训练的价值角度,熏陶的人文角度,难度的把握角度,坡度的设置角度去审视材料,从而筛选出最具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要素来,这种能力必须成为教师的基本功,它是区别于其他工作者的重要的能力标志。(许多好课有创意的课大多来自解读教材的独特)

2.与学生的交往能力。师生间的交往由于年龄差距、价值取向的差别,会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目前师生间的情感隔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师生无法享受教育幸福的重要原因,直接影响着师生的生活质量。因此,把教师与学生交往能力纳入教师的基本功是十分必要与迫切的。每一个教师都要多和学生交往,在交往中掌握交往的技术,获得交往的能力。因为从某意义上说,教学就是一种交往。

3.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全国著名班主任孙蒲远讲过一个故事,说的是她批评一个刚从美国回来的小男孩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小男孩的爸爸有意见了,说孩子在美国读书就是这样的,老师从来没有批评过。孙老师回答他,这是中国,请你注意中国的国情。美国课堂就那么十几个学生,我们的课堂有那么多的孩子,孩子又好动,如果没有较好的课堂纪律,肯定无法保证良好的学习环境。课堂的组织管理当然不是一味简单的批评,它需要管理能力和艺术。艺术的本质是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

4.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教师要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就像军队首长要有处理突发战事的能力一样。战斗,事关人的生命;教育,事关人的灵魂。不同的是,教育教学中出乎意料之外的事太多。现实中,经常看到教师简单乃至粗暴地处理各种课堂上和课堂外的突发事件。一些研讨课上,我们还能看到青年教师面对突发事件,手足无措,不了了之,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生活质量,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生命成长。(注意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5.试卷编制能力。毋需忌讳,现在的许多教育是在素质教育的旗帜下开展的严重的应试教育,就像陈至立所说:“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无法回避升学,回避考试。考试已成为学校和各地教育部门当务之急的要事。(暑期中学招生明文禁止考试,但各校还在变相考试,美其名曰“面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试卷教辅资料满天飞,网络成了试卷的大本营,“印刷机”成了生产试卷的专用机,很多老师不看试题质量,拿来就用。如此下去,很多教师将不会出一张有针对性的试卷。而这,既是教师的悲哀,更是学生的悲哀,最终是教育的悲哀。让教师具备编制试卷的能力,不是要让教师从此没日没夜地出试卷考学生。恰恰相反,我们应该做到,坚决不让学生做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试卷,从而让学生省出余力去做更有益的事。(教辅资料)

不知各位是否了解以上这些对老师的要求。现实提醒我们,现在知识和能力的更新周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是越来越短。因此,不要以为拿下大专、本科,拿下中高,教书就只是小菜一碟;不要以为在校那段时间已经完成了人生所需的全部知识储备,不要以为这些储备已经足够应付教育人生的风风雨雨了。

篇2: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

时光如古木参天,摇曳着无数枚叶片,看那一张张日历,在春夏秋冬中飘散。不知不觉已无法分辩,究竟迎来过多少日光月色,究竟送走了多少黎明夜晚。而今,时光的脚步又把下一个年头悄悄送到我们面前。

回眸近三年的执教生涯,感慨万千。初登讲台的我,用青春和热情,去坚持、去探索、去磨练。在前辈们的带领下,去沉思、去开拓、去呐喊。我们这群青年教师,就像一颗颗树苗,急切的渴望成长的雨露,期盼着长成参天大树,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带来徐徐清风。

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拘一格降人才。面对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怎样生存,怎样发展呢?我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志存高远,海阔天空任遨游。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我想说,不想当教育家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我们既然走上了教育岗位,从事教师职业,就要有宏图大志,把汗水挥洒在在三尺讲台上,争创名师做优师,当研究性教师,做学者型教师,要有小人物做大事业的气魄!

二.强化专业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少,经验欠缺,这就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求知若渴的心态,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涉猎相关的学科知识。学生一碗水,教师一桶水!今天的积蕴,是为了明天的放飞,还有什么比自己的学生飞的更高,更快,更远更令教师欣慰的呢?

三.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一位教师的综合素养,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力。著名教育家孙敬修先生说: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储存起来,然后指导行动。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从教学开始就要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一举一动皆文章。

四.努力实现自身的转变。青年教师要不断更新思想,与时俱进,要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从事教学工作。教育学博士朱小曼女士曾提出:教师素质=教师能力(长)×教育素质(宽)×教育思想(高)。这就是说,教育思想代表着教师素质的高度。青年教师要转变思想,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不断构建综合性,立体性,创新性的学习氛围。

多少个黎明,牵着朝霞做伴,多少个黄昏,踏着晚霞回还。滴滴汗水中,我们一定要把教书育人的天职谨记!今生作为一名教师,我只希望在辛勤工作之后,能够多一点欣慰,少一些遗憾。总有一天,我也会两鬓斑白、迷朦了双眼,就让清辉不老的月亮刻下作为一名教师的誓言:

不浮、不虚、不假,用真诚;

不媚、不谀、不谄,讲真言;

不炫、不妄、不夸,有真学;

不骄、不躁、不馁,是真干。

篇3: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 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主要包括道德成长、教学成长和科研成长三个方面。也就是说, 良好的师德师风、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是一名专业教师应同时具备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但长久以来, 我对这一概念心存误解。

我之前认为教师的道德水平是与生俱来的, 而且水平高低与教书育人没有直接关系, 直到教师群体中曝出一件件有损师德的事例, 整个社会质疑教师群体的道德水准, 我才意识到师德师风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比不会教书更甚, 才真正认识到道德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也需要强有力的制度来规范。

我之前认为科研这件事离我这个普通的一线教师有点远, 我只要能教好书、管好学生就是一名称职的教师。直到同学中已经有人成了科研名人兼学科骨干, 我的教学论文却还只是应付之作、入门水平, 我的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也长期停滞在同一水平, 我才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 只顾教、不顾研是断章取义, 教研相长是言之有理、行之有效的。

像我这样走入误区的教师不在少数。观察教师群体, 我发现大致可分为下述几类:最不缺乏的是谋生型教师, 他们抱怨社会地位比不上以前, 学生难教程度远大于从前, 从而理所当然地把教师当成谋生的职业, 对自己降低要求, 得过且过;接着是苦干型教师, 他们认真上课、辛勤批改、真心呵护, 可以说非常称职, 但成绩算不上拔尖, 师德算不上模范, 科研算不上突出;还有巧干型教师, 他们很聪明, 工作有一定的方法, 能轻松地取得较好的成绩, 他们遇到问题也在思考, 但可能一想而过;最缺少的是智慧型或者说谋略型教师, 他们从不止步于已有的成绩, 面对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能主动思考、研究, 并寻求突破, 在教学中积极实践, 进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体系, 成为教学和科研双料专家, 这类教师就是专业成长的榜样。

二、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两大因素

为什么我们大部分教师都经过了大学的专业学习, 毕业后一样投身教学实践, 却只有极少数的教师能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其实, 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有两个因素:外在引导和内在进取。很多教师把自己的不优秀归结于外在原因, 抱怨大学的专业教育和实际教学脱节, 教学过程中缺少严格的成长机制鞭策等, 进而产生了怀才不遇或生错时代之感。其实一个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不管到哪个时代都不会成为弄潮儿, 不管到哪个行业也成不了精英, 我们要坚信, 我们身处的时代就是最好的时代。

身处教育转型期, 我们能接收的信息、遇到的机会比以前任何一个时期都多。当前, 浙江正处于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阶段, 新课程改革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和机遇。我县教育局紧紧围绕师德师风建设, 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教师作风的制度, 推选“美丽教师”等师德楷模, 深入基层开展师德主题讲座, 用制度、榜样、氛围鞭策教师完善自身形象;在学科教学方面则推出各类竞赛、评比, 用比赛激励教师深入研究、不断成长。学校则坚持实施“树旗子、筑场子、扬鞭子”的教师培养策略, 通过思想引导、目标引导、榜样引导, 树起一面引导教师前行的旗子, 从人文环境、竞争环境、民主环境的创设入手, 营造一方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土壤, 通过学习压担、实践压担、教研压担这三个手段, 扬起一根催人奋进的鞭子, 同时制订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明确提出青年教师“一年入门、二年达标、三年创优、四年冒尖、五年成才”的具体目标, 并对全校教师分层设置目标, 激励教师成才。

我们有引领、有舞台、有鞭策, 不缺少好的成长环境、不缺少强有力的外在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告诉我们, 真正的专业成长是自我成长!我们缺少的正是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的自我需求和自觉行动, 缺少的是自觉性。

三、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性

教师需要有自觉成长的意识, 自觉成长就是指教师对专业成长的目标和意义有明确的认识, 自觉并自愿地追求专业成长的程度, 表现为其对专业成长的热情、兴趣、责任心和职责意识等。

跟自觉相对应的是不自觉。不自觉有两种表现:一种是迫于政策文件等外在压力, 不得已的成长, 可称为强制型, 它不依赖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会对发挥教师创造力产生消极影响, 从而阻滞教师提升素养的进程;另一种是自大型, 盲目自大不是真正的自觉, 它会导致教师丧失理性, 干出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教师真正的自觉, 是心怀教育使命感, 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而不断自我更新, 是自发地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教育管理学生, 是立足于课堂的反思和创新……归根结底, 自觉是教师专业成长必须具备的能力。

(一) 对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性要有明确、清醒的认识

我们为什么要成长?可能有的教师觉得自己的教学经验足够丰富, 存在排斥新知识、新方法的心理。但任何一个职业都需要从业者不断发展, 自我更新, 更何况有哪一个职业对青少年的成长有教师那么大的影响力?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教授曾说:“身为教师, 我具有极大的力量, 能够让孩子活得愉快或悲惨, 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 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 我能让人丢脸, 也能让人开心, 能伤人也能救人。”教师责任重若泰山, 所以, 我们应该更专业。现在的教育早已不是权力教育, 而是能力教育, 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学习和发展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否则我们就只能面临这样的尴尬——用昨天的知识, 教今天的学生, 却声称是为了他们明天的发展。

(二) 培养自觉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而自觉本身就是一种态度。现实生活中, 我们可能没办法选择工作, 但我们可以选择从事工作的态度。与其在牢骚和感叹中蹉跎岁月, 不如静下心来反省自己, 剔除自身因抱怨而产生的负能量, 做一个阳光大气、睿智豁达的新时代教师。

自觉的态度, 需要用理想引领。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 一个人有了理想, 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人们常说, 理想是远大的, 但我们的教育理想不一定非得远、非得大。李镇西在《你还可以更幸福———与一位青年教师的谈话》中说:“你作为一名教师, 考试制度无法改变, 教育评价无法改变, 教材无法选择, 学生无法选择, 但其教育教学过程的手段、方法、技巧以及我们走进学生心灵的路径、方式却是可以改变或选择的。”我们的理想就可以立足于这些可以改变的方法、技巧、途径上, 让每一堂课更完美, 让每一次教育更深远, 在每一件小事中追求“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事改进一点点”。

自觉的态度, 需要用目标激励。理想是星空, 是指引;目标是陆地, 是动力。目标的制订, 重在切实可行。有些人之所以行动几日便不了了之, 与目标订得太高、难以实现有关。一个好的目标, 应不是太难、“跳一跳”能够触及, 这样的目标能唤起成功的感受, 让你保持毅力, 增强行动的自觉性。

自觉的态度, 需要用责任支撑。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那就是责任。有一位心理学家做过关于职业兴趣的一个调查, 得出的结论是:被调查的100名杰出人士中, 有60%的人认为自己并没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 之所以能取得成功, 是因为“站在这个位置上”, 也就是职业责任感。我们都知道“一个孩子的失败, 对一个教师来说, 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 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 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功在他人、利在社会的劳动, 所以选择教师就等于选择了使命和责任。

(三) 自觉投身实践

成长的初衷再美好, 自觉的意识再强大, 缺少实践这一环节, 皆是镜花水月。实践, 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也是检验教师自觉性的唯一标准。

1. 加强学习

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学习。丰富渊博的知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为此, 教育部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集体学习, 如接受培训、聆听讲座、继续教育等, 但更有效的还是教师的自觉学习。自觉学习, 有多种途径:一是向书本学习, 学习文化知识、教育教学理念、学科相关知识、现代教学技术等, 夯实理论基础, 扩大知识面;二是向同事学习,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概括吸收同事的有益经验, 就是自己专业成长最好的催化剂;三是向学生学习, 就像《礼记·学记》中说的“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和学可以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2. 扎根课堂

学生是教育实践的主体,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营, 教师展现教育教学能力和个人魅力的舞台, 是教师的本, 教师的成长最终要体现在课堂上。于漪老师用60年的教学实践诠释了“在讲台上用生命歌唱”的精神, 魏书生用创造性的理念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 钱梦龙以学生为主体精心构思每堂课的教学步骤, 宁鸿彬在课堂实践中摸索符合学科规律的教学方法……这些教育名家用亲身实践告诉我们:讲台不仅仅是一个站台, 更是承载着梦想、激情和智慧的地方。对教师来说, 没有人不渴望能站稳讲台、站好讲台, 站出特色、站出成果。

站好讲台, 就要对课堂、对班级充满期待, 期待与学生的智慧互动;站好讲台, 要根据学生的学情, 精心地备好每一堂课;站好讲台, 要在讲台上充满激情, 用激情感染学生;站好讲台, 课后要认真反思这堂课的教学效果, 看看还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还有没有没注意到的学生……一位名人说:“教学对教师本人来说, 也是一种最高意义的自我教育。三尺讲台使教师照亮了别人, 也升华了自己。”一个教师, 只有在课堂上成长了, 才是真正的成长。

3. 善于研究

教学和研究是相辅相成的, 教师专业成长除了要提高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能力外, 更要不断地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 而提升这些能力, 就要靠研究。

作为一线教师, 我们不缺少研究素材, 学生哭了、笑了, 课堂热闹了、沉闷了, 学风好了、坏了都是我们的材料, 我们缺少的是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个善于思考提炼的大脑。如何积累素材、提升高度, 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写教学反思, 是较有效的研究方式。反思切忌漫无目的, 反思的基本流程是“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 这个循环的公式说明, 反思是无止境的, 每一轮的反思和实践都伴随着不断上升的学习活动, 自然也就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反思需要提炼升华, 如果仅仅是例子的堆积, 那么反思的意义不大。对此, 我们可对教学进行归类反思, 并在反思中加强理论学习, 用理论指导自己的研究。

篇4: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相长筑起教师成长的城墙

“教学相长”出自于《礼记·学记》,“教学相长”可以这样理解。一种是,“教”和“学”的主体都是教师。打铁先要自身硬,教育者需先受教育。另一种是,“教”的主体是教师,而“学”的主体则是学生,也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得到提高。今天做教师,注意向学生学习,把自己当作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是我们成熟睿智的标志。

总之,教学相长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让反思成为习惯,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这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需要养成的最佳习惯。我一直也跟老师们说,在职业生涯中,我们也应该深入思考三个根本问题:首先我们的做法是否称职?这是一种良心的拷问,其次是我如何才能优秀?所有职业其实都是我们发展的一个根本平台,我们也许无法做一个卓越的老师,但我们总可以优秀,做最好的自己。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我该如何发展?因为发展也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任务,并不是仅仅有热情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养成,凡是好的态度好的方法,就要使它养成习惯。”人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中不可逆的潜力,习惯决定人生,态度决定未来。只要我们认为我们是优秀的,那么我们就一定是优秀的。因为人一旦认定自己是优秀的,就必定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无论是内心还是行为,已经形成了一中追求卓越的惯性。所以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去要求自己有好的习惯要去坚持,不好的习惯要尽早去除。这样在日常的教学或生活中个人的素质就会潜移默化的表露出来。以至于人格的魅力也会影响到更多的人。当别人投来敬仰的目光时我们的信服感会由衷的迸发。学生也是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将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班主任工作为教师成长填上翅膀

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如果能做几年的班主任工作,那么我们就会对教师的这个行业有另外的认识。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首先,对学生进行较系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其次,协调各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协调校内外各种力量。再次,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最后贯彻学校对班级的卫生、纪律及接受上级检查各方面的要求。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名教育家。在行使班主任权利时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例如学生自身、学校、家庭、社会等。好班主任应具备相应的理论基础,管理班级、组织活动的能力,还要懂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要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深入细致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这些就必修去做深入的思考研究和学习。这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

一个教师不仅仅能教好课,也必须能做好学生的管理和德育工作。只有切实的去做过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容易和学生、家长推及到社会和人进行沟通。

虽然班主任工作很辛苦,但你选择了一份辛苦的职业,同时你也选择了和学生一起成长。你是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学生是你生命中的精彩伙伴。见证学生的成长是班主任事业的幸福,也是我们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要体会的另外一种幸福。

现在高中新课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与学生共同成长。过去对于教师发展的研究不多,现在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我们希望大家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能够勤于思考和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不断感受教育教学的成功,从而能够成为幸福的教师。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巨野第一中学)

篇5: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论坛演讲稿

一提起教师,大家肯定会很自然的联想到许多赞美她的比喻:园丁、蜡烛、绿叶、渡船、人梯、铺路石„„是啊!古往今来,伟人、学者、战将、豪杰,哪一个不是出自教师的熏陶?理论、学说、发明、创造,哪一件不包含着教师的辛劳?他们身在三尺讲台,心怀芸芸学子,矢志于“传道、授业、解惑”,为人们启迪蒙昧的心扉,拓开智慧的泉流;他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清贫洁白,与那些“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理想理想,有利就想”的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我为自己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骄傲、自豪!

光阴荏苒,转瞬间在教育战线上我已度过半年多了,回首这日日夜夜,辛酸苦辣各显期间,摸打滚爬中我渐渐熟悉了教师这个行业。半年来,我更深层次、更立体地把握了人民教师的整体形象:教师是清贫的,为了事业他们两袖清风、不计酬劳;但教师是伟大的,为了祖国他们孜孜以求,不屈不挠。

对职业的追求、对事业的向往,使我拥有的是另一种享受、另一份爱,那就是对工作、对学生的爱,作为一个教师对祖国对教育事业的爱,这是一种最深沉的爱,最真挚的爱、最博大的爱。

教师是平凡而伟大的,他们的理想在三尺讲台上闪烁着夺目的光彩。我庆幸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我为自己所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骄傲、自豪!我愿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愿作绿叶默默生存,点缀人生;我愿作渡船迎着风险送走人们;我愿作铺路的石子,为了一代又一代新人的崛起铺筑起成功的跑道!

篇6: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

在学校的推动下,拿到了这本《教师专业成长—刘良华教育演讲录》。对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很一般,它的封面如此不吸引人,然而翻看了导言,它就深深地吸引了我。

本书的作者,刘良华,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哲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研究方法”。近年来倡导“教育叙事研究”、“身体教育学”和“教育现象学”。已出版专著《校本行动研究》、《有效教学论》、《教育自传》、《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等五部,发表文章50余篇。现为“中国教师成长网”以及“教育叙事研究”博客的主持人。

《教师专业成长》这本书是刘良华老师的教育演讲集合,保留了讲演口语和随意的本色。而且每页的上角都有一个作者的头像,中间还插入一些讲座时的照片,更给人时时聆听讲座之感。这本书最先吸引我的地方时导言的部分: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作为刚走向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最急切想要知道的是究竟什么样的老师受学生欢迎,自己受不受学生的欢迎。书中例举出了十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这部分采用很多鲜活的案例,引用的都是教育电影中的人物评价,每一种都推荐一个电影或电视剧:

1、像父亲一样严而有度,推荐法国的《放牛班的春天》;

2、像母亲一样慈爱,推荐苏联的《乡村女教师》;

3、实习教师,推荐日本的《麻辣教师》;

4、宽容的老师,推荐美国的《音乐之声》;

5、帅哥老师,推荐电视剧《十八岁的天空》;

6、温柔的美女老师,推荐美国的《蒙娜丽莎的微笑》;

7、风趣幽默的老师,推荐美国的《死亡诗社》;

8、充满爱心的老师,推荐《烛光里的微笑》;

9、以身作则的老师,推荐《一个都不能少》;

10、有真才实学的老师,推荐电视剧《大宅门》。有的电影是我很喜欢的,有的只是听说过,没有看过,还有连听说过也没有。看到这,我有一种冲动,想在网上一口气把这十部电影都下载看完它。看过书中介绍的十种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不禁和自己做了对比,虽然不完全符合,但可以从这十种老师身上吸取优点,这并不意味着要把自己的打造成和书中一模一样的老师,做严而有度、宽容、风趣幽默而充满爱心的自己。

关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书中还告诉我们:可以通过行动研究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具体包括教师学习、教师行动与教师发表。“ 如果没有教师学习,教师就不可能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眼光,教师的行动研究将不会启动。没有教师发表,教师就不可能获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行动研究也不会走得太远。” 作为青年教师,无论在教学方面还是课堂管理上都会遇到许多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往往不能通过我们自己的反思解决它。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他人的经验和智慧,必须向前辈学习。拜师和读书对青年教师来书都是很好的学习途径。学校为青年教师组织了师徒结对活动,这就为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

径,通过师傅手把手地教,教学中遇到的很多难题都得到了解决。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一味的照搬也未必是适合自己的。在吸取前辈的经验同时,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性地运用。老师需要终身学习、阅读,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在阅读中开阔自己的视野,要学习专家、学者新的思想、观点,了解教育科研的新状况,再依据自己的特点,将新观点、新思想运用到教学中去。我们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如果不阅读,就不太可能有太多的思考,因为根本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干什么。另外,如果一个老师经常阅读就会有比较广阔的视野,有更渊博的知识,可以在课堂上很好地补充课外知识,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此外,我要谈的是书中提到的教师需要具备的管理智慧。有些人可能认为管理智慧是针对班主任所说的,其实每个老师都应具备管理智慧,在你的课堂上,你有责任管理好。书中提到了“民主管理”“管理技巧”以及“教师威信”,其中最能引起我的兴趣是“管理技巧”这部分。书中推荐了《给教师的100条新建》以及《班主任兵法》,通过列举万玮老师的案例,通过列举万老师如何处理棘手而常见的班级问题,例如他是如何处理班级失窃、治理傲慢学生、如何处理班级纪律吵闹的现象。这些例子无一不向读者说明了管理也是技巧,也是艺术,通过巧妙的方法和语言不仅能够将问题解决,在教育犯错误的学生的同时也不至于对他们的自尊心造成伤害,对其成长造成恶性影响。刘良华老师将万老师的方法称为怪招,我想对待怪学生也只有怪招才能对其起到作用,无论是好招还是怪招,能将学生引导到阳光、乐观、积极的道路上就是好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篇7:教师专业成长规划和成长途径

一、什么是教师专业成长(或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摘录:

1、“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渊博的学识,是机智的应变,是幽默的言辞,是“厚积”而“薄发”,是一切教育顿悟和灵感的闪现。把教育当职业的人,不会诞生教育的智慧;把教育当事业的人,能够拥有教育的智慧;把教育当信仰的人,才会点燃智慧的烛光。

2、平凡教育:熟练的满堂灌,笨拙的提问语,偏激过头的自主,吵闹无休的合作,浅尝作秀的探究,反复的无效抄写,雷同的题海训练,残酷的作业惩戒……

3、一堂好语文课的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人即是课,课即是人。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

二、怎样制定专业成长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加强教师成长的自觉反思与合理规划,有利于教师确立理想的目标,促进专业发展,过上幸福的教育生活,实现美好的人生。

(一)教师专业成长规划的主要内容

1、发展定位:专任教师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在规划期内为自己定一个总体成长目标。如成为校级、县级、市级等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名师、学科带头人以及先进教师,或者取得荣誉若干等。

2、具体目标:

(1)学习培训。在工作之余学习现代教科研理论书刊,学习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专著,摘录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信息,广泛阅读教育教学资料等。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培训,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如普通话培训,心理辅导培训等。

(2)学历进修。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与学习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高学历进修,提高自身修养和业务素质。

(3)教学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承担教研课、展示课、公开课等,并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4)科研目标。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确立科研任务,如每学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在哪一级发表或获奖)、承担或申报课题研究,撰写教育教学心得文章等。

(5)教学成果。包括学生考试成绩横向与纵向目标,辅导学生获奖(6)班级管理。是否申请担任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与管理成果及设想,如获得哪一级先进班集体或优秀班主任等。

(二)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的基本框架

1、自身成长历程和素质分析

(1)成长的历程和现在所处的阶段;

(2)专业知识方面的分析;

(3)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的分析;

(4)职业道德及个性特征的分析;

(5)个人优势和不足。

2、个人专业发展目标

(1)总目标

(2)具体目标

①师德目标

②教学方面的目标

③教育和班级管理方面的目标

④教育科研方面的目标

⑥学习和其他方面的目标

3、具体措施(行动策略)(1)自身素质的改进

(2)客观条件的改善

(3)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4)阶段发展目标预期实现时间

(5)预期发展目标的结果及评价

三、教师专业成长主要有哪些途径?

(一)校本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

校本研究是基于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它以发生在学校教学现实场景的真实问题以及提升教学常规、教学水平、教学管理等方面为研究内容,深深根植于学校与教师的现实需求。

1、课题研究。基于校本的课题研究应以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问题——查阅资料——编成研究方案——根据方案去行动——反思总结”的基本流程,围绕同一专题多次多人反复研究,探寻教学对策,逐步解决,从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2、案例研究。以某一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重在对课本身的“改进、优化和提高”,从而给出“问题解决”的示例的一种研讨活动。案例研究 把先进的理念通过课例为载体进行研究,强化了教师实践智慧,发展了教师反思能力。研讨内容包括:教师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展开方式有:一人同课多轮、多人同课循环、同课异构、互动式观课、诊断式观课和反思式观课等。让教师始终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学行为。

3、教育沙龙。一种由志趣相同的教师参加的可以自由发言的专题讨论会。教育沙龙营造出的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让大家在“品一品,尝一尝,聊一聊”中探讨课改中的“疑点”“难点”“热点”“焦点”话题。

校本研究实际上是把学校的教育实践过程变成一种研究的过程,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构建,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研究的实体、文化的实体。校本研究由于问题的现实性、参与的广阔性、内容的丰富性而成为培养教师集体专业扎实成长的一块沃土。

(二)读书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细心的教师常常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特级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学习,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阅读书籍。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提高,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学一些教育理论经典书籍,特别需要经常读一些大师作品,通过读书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让自己浸润在文化的滋养里。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探索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扩大自己的视野,才能在不断的社会进步中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有更多更新的知识来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在有阳光的午后,在春雨绵绵的假日,在万籁俱寂的夜晚,读书的日子会很宁静,也会很浪漫。与大师平等对话,与另一个自我赤诚相见,你的眼光会变得平和,你的内心会变得坦然,你的生活会更加丰满,你的思想会更加成熟。同时,在看书、读报时,要特别关注那些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好的文句要做一些笔录,好的文章可以把它剪下来做成剪报收藏好,并且在有空的时候经常翻出来看看,以使自己经常受到激励和启迪。

2、远程培训。教师培训是促使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有力措施,要想使培训有力、有效,最重要的是使培训贴近教师的工作实践,使培训能真正满足教师的有效需求,尤其是最需和急需。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中小学教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上公开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我们就是在听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也是在上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哪位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他的成长就快一些;哪所学校的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哪所学校教师的成长就快一些”“如果没有公开课,教师 3 的专业成长是缓慢的”对于公开课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许多教师深有体会。

从公开课的类型上看,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校内的公开课,一种是各级各类的观摩课、赛课或评优课。校内公开课的作用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研讨情境,大家互相听课、互相借鉴和研讨,并从中找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发现的快乐,也有创造的快乐。各级各类的观摩课、赛课或评优课,被赋予代表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教学水平的重任,往往是一节公开课倾注了全体教师及相关专业人员的集体智慧。可以说,在公开课的磨砺中渐渐生长,大大缩短教师的成长周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是成就名师不可缺少的磨炼。

(四)教育博客: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教育博客以其技术上的低门槛、情感上的人本化、使用上的开放性、经济上的零成本优势,以及个人电子出版物的亲和形式走进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使教师乐于在教育博客上记录教学经历和教学心得,乐于反思、学习与自我完善,乐于欣赏自己的才华、成就与发展,使新课程引发的学习、交流的需要与教师主体意识融为一体。教育博客是教育工作者的网上家园,是知识管理、行动研究、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平台。

1、知识共享。教师可是随时随地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让全社会可以共享自己的知识和思想。通过访问其他教师的博客,看到发生在别人课堂上的事件及他们的思考,进而开始以一种审视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教学,去思考其中的问题与困惑。同时,可以有效实现同行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借鉴和效仿新鲜的教育教学信息,减少许多重复性的工作。

2、同行互动。一个精彩的贴子,往往起到“招凤引蝶”的效应——吸引众多的博友光临、引发众多的自由评论。在博客里,我们可以突破身份、地域和学科等方面的界限,把远隔千里外的同行聚在一起,形成即时互动式交流,通过参与回复、讨论,可以体验他人思想、分享他人经验,使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圈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知识结构实现跨越式的提升和发展。博客的交流以作者观点为主,其他人围绕这个主题思想进行各种讨论,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某种思想,使得在这里的交流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使思想得到实践的检验,认识得到不断的升华。

3、专业引领。博客是一个远程技术帮助的平台,针对特定的专业领域开设的博客网站,通常都是由该领域的专家或造诣较深又热衷于技术和网络、乐于奉献的学者充当博客。他们会千方百计地把该领域的精华搜集整理,不断向读者展示该专业最核心的问题、最新的趋势和发展、最重要的人物和成果、最新的产品、最好的文章、期刊和网站等。教师博客,让所有的教师有话能说,它是一种高效、民主、平等的新型教研文化和自由、开放、温馨的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的普遍欢迎和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正在成为当前形势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助推器。

(五)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纠偏仪

任何一个教师,那怕是一个高明的教师,在其执教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自我觉察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

1、教后记。教师上完一个课题之后,及时分析总结这一课的成败,重新认识和作出评价,肯定成绩,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具体原因,及时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教后记是从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它是教师思想智慧的结晶。教后记的写作形式不拘一格,常见的有:批注式、提纲式、摘记式、随笔式。教后记的类型有:小结得失型、反馈信息型、探讨问题型、分析原因型、拾遗补漏型、纠正过失型、取长补短型、研究学生型、拓展扩充型、抓住“亮点”型。教后记的写作要做到迅速及时、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否则就会失去灵魂,失去价值。

篇8: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

一、学校引领, 倡导教师走自主成长道路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既需要“他主发展”, 即通过学校和培训院校、教科研等相关教育机构,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专业教育, 更需要“自主发展”, 走自我成长道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基础。尽管两者可以相辅相成, 但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成功, 还是依赖于“自主发展”。学校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教师就必须练内功、练真功、练苦功, 走自主成长道路。

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本途径与有效措施

开展校本研修, 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不断给教师注入科研动力, 学校专门建立了课题研究理论书库。在教育科研实践中, 变革教师备课方式。我们依据科研课题重新设计了教案本, 它增加了对课标理念的把握, 对自己教育理念及课题研究的认识。尤其是课后的反思报告, 帮助教师撰写教育案例与反思, 开展叙事研究, 使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拉近了距离。

建立教师成长档案, 挖掘教师专业发展的潜力。我校为每位教师建立成长档案, 收集的是一系列自己的作品样本, 以向学校和同事提供自己进步的信息, 展示自己的成就, 激发自主发展意识, 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断提高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开展有效反思性教学, 提高自主专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每位教师都可能在表达自身教育经验和分享他人教育经验的过程中获得启示, 加深对教育的理解, 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实施教师同伴指导, 在对话讨论中完善自己。我校采用“师徒结对”形式, 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自愿结成伙伴关系, 彼此之间互相发现并探究问题。通过互相探讨, 分享他人的技能和经验, 解决实际问题, 共同进步。

三、教师专业化成长规律的研究

面临教育新形势, 塑造教师新形象, 我校力争出一批名师, 育一批骨干, 推出一批优秀, 带动全体教师, 努力建设一支思想超前、业务精良、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队伍。教科室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 了解每位教师成长的经历, 帮助教师审视自我, 不断反思自我, 推进自我螺旋式上升, 波浪式前进。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明白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有阶段性特点的, 了解每个阶段的一般规律, 对促进教师成长是有好处的。

上一篇:鉴赏李白诗三首下一篇:技能比武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