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的运作模式解析

2024-06-24

ppp的运作模式解析(精选6篇)

篇1:ppp的运作模式解析

PPP的运作模式解析

今年以来,PPP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政府推出了大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加,今天的电话会议,我们会结合前期的研究,以及与实体企业、各类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的交流,对现在PPP模式的开展情况、各类机构的参与方式和最新动向进行介绍,供大家参考。

一、PPP的运作模式解析

1、关于PPP定义的一点说明

根据各部委的文件,PPP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第一个P(Public)很好理解,就是指政府,第二个P(Private)在国外是指私人资本,但是我们把他翻译成社会资本,包括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境内外企业法人,范围要比国外的Private概念广,这是国内的客观情况,如果真理解成私人资本,PPP是做不起来的,大家看看现在已签约项目的社会资本方就能看出来,国企、央企占了很大部分。其实第二P应该是SocialCapital,PPP应该是PSP。第3个P是Partnership,合作,就是伙伴关系,双方应该是平等的,我们在调研时和一些民营企业交流,他们还是多少能感觉到一点平等的。

PPP有两大功能,一是融资,二是提效。现在政府推PPP也是无奈之举,经典的经济学理论说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私人产品由市场提供,但是现在政府没钱,社会资本也不愿意参与,属于政府和市场双失灵,所以要推PPP,要合作。

2、关于PPP的模式

大家经常在讨论,什么样的模式属于PPP,以前做的BT、BOT算不算?国外的PPP包括的种类非常多,我们之前的报告《PPP模式面面观》有过介绍。从财政部的文件看,PPP包括下面的方式:委托运营(O&M)、管理合同(MC)、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BOO)、转让-运营-移交(TOT)、改建-运营-移交(ROT);而发改委的文件里包括BOT、BOOT、BOO,BT不包括在里面,那我们可以推测,从政策意图来看,是很重视运营(Operate)的。所以4月21日国务院会议通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鼓励在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开展特许经营,这个本来是个法,但是立法周期太长,所以就先出个办法。

3、PPP的关键点在于项目和管理人

要吸引社会资本参加,这个项目本身的收益,加上政府的补贴(如果有),必须要让社会资本有钱赚,但是又不能有暴利,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目前PPP比较缺真正成熟的发起投资人,他要有投资、融资、建设、运营方面的综合能力,要有一定的资质,一定的管理能力,还要有很强的融资能力。国内的话,污水处理方面这样的很多,高速公路也不太需要,其他领域还是比较少的。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说,目前开展PPP的主要问题是缺少项目供给和成熟的管理者,以及财务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缺乏信任。

4、目前PPP项目的开展情况和空间 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各地推出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已达1500个,总投资额超过2.7万亿。项目涵盖市政公用设施、交通基础设施、能源、水利、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养生等多个领域,可见在政府层面,对PPP还是很积极的。

已签约PPP项目约70个,总投资金额超过3,500亿,其中轨道交通、污水处理、公路建设、园区类项目签约最多。从这两组数字来看,公布的和签约的项目,差异还是比较大的,签约落地的项目还不是太多。

PPP有没有空间?

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此前表示,我国预计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由此带来的投资需求约为42万亿元,这是一个数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篇《中国2013—2020年新型城镇化融资缺口测算》,2013—2020年新型城镇化静态融资需求总额为20.43万亿元,动态融资需求总额为35.07万亿元,国研中心还有篇《2030年的中国》,是和世界银行合作的,都对城镇化建设的资金缺口有过测算。从这些不同口径的测算,可以看出PPP未来还是有空间的。

PPP空间有多大?

上周财政部公布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里面规定每一全部PPP项目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责任,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10%,我们大致测算一下,今年地方政府公共预算支出有14.6万亿,按照10%有1.46万亿可以作为PPP的财政补贴,考虑到PPP项目的商业设施也有收入,这1.46万亿每年可以撬动2、3万亿的投资,所以说空间还是很大的。

这里我们提一下真假PPP。财政部的文件规定社会资本不包括本级政府所属融资平台公司及其他控股国有企业,有些地方就很有智慧的采取了变通的办法,比如找上一级平台公司,甚至是央企来参与PPP项目,中标后再将项目施工分包给当地平台来做,或者当地平台直接从中标企业手里回购项目,有些地方平台公司成立子公司,联合别的社会资本共同参与PPP项目,也有平级的平台公司间相互交叉着做项目,比如邻近的两个县。确实存在这个现象,这恐怕不是财政部推行PPP的初衷,但是对地方来讲,转变总有个过程。

5、各类型机构PPP的参与情况

这个我们分两类来看,一类是实业资本,他有设计建设运营的能力,一类是金融资本,提供投融资服务。当然,也会有像中信联合体这样的机构,既有实业经营能力,也有钱。

实业资本

实业资本主要是做发起投资人,筛选项目,和政府谈合作、招投标、也是PPP风险的主要承担者。他们可以直接和政府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成立项目公司,或者发起PPP产业基金对项目公司进行股权投资,负责项目运作。

从已签约项目看,垃圾处理、污水、新城及园区建设、轨道交通等是实业资本参与比较多的项目,从签约主体类型看,央企子公司、上市央企、上市民企占了绝大部分。

尤其是新城和园区建设、保障房片区改造领域,央企占了很大比重,像中信地产、中铁股份、中国铁建、中国建筑、光大国际、中冶等,还有地方国企绿地集团。

在专业领域比较出色的北京桑德、中信水务、深圳水务签约项目也比较多。有两个项目比较特别,安庆棚户区项目里的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洛阳市县级辖区涧西区一拖棚户区改造项目里的市城投集团,社会资本方都是非本级的平台企业。

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参与PPP项目,可以作为社会资本直接投资,也可以作为资金提供方参与项目。如果作为社会资本直接参与模式,金融机构可以联合有运营能力的社会资本,和政府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在协议约定的范围内参与PPP项目的投资运作。如果作为资金的提供方,金融机构可以为其他社会资本方或者项目公司提供融资,间接参与PPP项目。

我们具体来看不同的金融机构的PPP参与方式。(1)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参与PPP项目,可以发挥中长期融资优势,为项目提供投资、贷款、债券、租赁、证券等综合金融服务,并联合其他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以银团贷款、委托贷款等方式。对于国家重点扶植的基础设施项目,如水利、污水处理、棚改等项目进行特殊信贷支持,如30年优惠利率贷款等。去年人民银行通过抵押补充贷款(PSL)工具放给国开行1万亿,国开行再给棚改贷款。

国家开发银行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就参与了很多旧城区改造的项目。政策性银行可以释放国家对所鼓励的PPP项目方向、合作模式的信号,某种程度上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但是相对于其他金融企业,政策性银行的参与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

(2)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PPP项目最重要的资金提供方,可以通过资金融通、投资银行、现金管理、项目咨询服务、夹层融资等方式参与PPP项目。

资金融通

可以通过项目贷款、贸易融资、保理、福费廷、银团贷款等,发展供应链金融,为项目公司提供资金融通服务,这是比较传统的对公业务。

投资银行业务

商业银行承销PPP项目公司中短融票据、PPN等融资工具。或者利用产业基金、信托、资产管理、租赁等通道,用自营或理财资金对接PPP项目公司的融资需求,比如参与PPP产业基金的LP。昨天有个新闻,说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改为注册制,之前是实行评审制,这个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也能参与PPP项目,而且算作标准化债权,将来还能转让,有流动性。

现金管理

针对项目公司日常运营资金的管理,可提供资金结算、现金管理、资金监管、代发工资等、协定存款、企业定制理财产品等服务。

项目咨询服务 凭借金融、会计、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为PPP项目参与方提供合同订立、现金流评估和项目运营等提供咨询服务。

夹层融资

除了传统融资方式外,商业银行还可以积极探索项目夹层融资。股权+债权,期限长、结构灵活、限制少和成本低等优点。

现在有不少银行已经介入到各地PPP项目中去,2014年12月,河南省政府与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签署“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战略合作协议,总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具体可细分为“建信豫资城镇化建设发展基金”、“交银豫资城镇化发展基金”和“浦银豫资城市运营发展基金”。

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面临着期限错配和信用风险,PPP项目大多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融资周期较一般工商企业贷款更长,对于主要以中短期存款为负债来源的商业银行来说,存在期限错配的风险;PPP项目涉及地方政府、项目公司等多个主体,相关主体对于契约的遵守情况直接影响项目现金流、盈利能力和融资项目的信用风险。

(3)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可以开发信用险种为PPP项目的履约风险和运营风险承保。从保险资金的运用来看,基础设计建设一般久期很长,符合险资长期性的特征,有助于缓解资产负债错配的问题,因此险资可以通过专项债权计划或股权计划为大型PPP项目提供融资。2014年12月新华保险与广州市政府共同成立“广州(新华)城市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就是一个案例。

保险资金追求安全性,具有期限长、规模大的特点,比较适合基础设施、物业之类的投资,但险资对项目的担保和增信要求较高,大型保险机构一般都要求项目资产的评级达到AAA级,符合要求的项目有限。

(4)证券公司

证券公司可以为PPP项目公司提供IPO保荐、并购融资、财务顾问、债券承销等投行业务,也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资管计划、另类投资等方式介入。

资产证券化

具有未来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就可能被证券化,很多基础设施类的PPP项目,如供热、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公共交通、高速公路等具有稳定的现金流,是良好的证券化基础资产,去年11月企业资产证券化采取备案制后,大大简化了证券化项目设立和发行手续。

2015年1月,基金业协会发布《资产证券化业务基础资产负面清单指引》,明确将以地方政府为直接或间接债务人的基础资产列入负面清单。但地方政府按照事先公开的收益约定规则,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下应当支付或承担的财政补贴除外,这一规定为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政策可能。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证监会的这个PPP,是以财政部的口径来定的。

例如民族证券成立的“濮阳供水收费收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基础资产就是濮阳市自来水公司的供水合同收益权,此类项目为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项目收益债

43号中明确项目收益债是PPP项目的融资方式之一。第一单是“14穗热电债”,大家都比较熟悉。

(5)信托公司(包括基金子公司)

信托公司参与PPP项目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模式。直接参与,即信托公司直接以投资方的形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通过项目分红收回投资。间接参与,即信托公司为PPP模式中的参与方融资,或者与其他社会资本作为联合体共同投资项目公司,采取明股实债的方式,在约定时间由其他社会资本回购股权退出。

2014年6月,五矿信托与抚顺沈抚新城管委会、中建一局(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由五矿信托、沈抚新城管委会、中建一局共同注资成立项目公司就是这种类型。相比银行和券商,信托公司的资金成本比较高,在公益性或准公益性的PPP项目中很难找到成本收益匹配的项目。

6、城镇化产业基金

顾名思义,是主要用来为城镇化发展募集建设资金的,具体模式也比较多。一种是省政府出资成立引导基金,与银行合作成立城镇化建设母基金。各地申报的项目,经过银行审核后,由地方财政做劣后级,母基金做优先级,杠杆比例大多为1:4。山东、河南推广的比较多。地方政府做劣后,承担主要风险,项目也要过省政府审核。政府对金融金钩还是有隐性的担保。

还有一种是有限合伙型的产业基金,一般是金融机构做LP优先级,地方政府指定国企做LP的次级,金融机构认可的股权投资管理人做GP。有个基金子公司和某市轨道交通集团成立的城市发展产业基金就是这一类型,该基金子公司成立的专项计划是作为LP优先级,某市轨交做LP次级,GP由基金子公司指定,某市轨道交通集团按协议定期支付收益给优先级有限合伙人,并负责在基金到期时对优先级合伙人持有的权益进行回购,当地市政府提供财政贴息保障。这种模式下整个融资结构是以金融机构为主导的。

第三种模式是有项目运营能力的社会资本发起成立PPP产业基金,该社会资本一般都具有建设运营的资质和能力,通过联合金融机构成立有限合伙基金,对接项目。比如某建设公司成立基金管理公司(GP),联合商业银行(优先LP),地方政府指定的第三方(次级LP),建设公司有时还可以担任中间级LP,成立有限合伙形式的基础设施PPP投资基金,再成立项目公司参与具体项目。项目公司与政府或代理人签订PPP财政补贴协议,对项目的回报模式进行约定,政府或代理人根据协议约定支付相关款项并提供担保措施。

对于这类有运营能力的社会资本发起的PPP,他有什么意义呢?对该企业来是可以通过加杠杆提高ROE的。全球范围看建筑业的毛利率是3%,净利率是1-2%,而且对投入资本要求很高,在PPP模式下,成立PPP基金,企业出资10%,可以放大10倍杠杆,除去付给优先级LP的成本后,这放杠杆的过程就会有很大一块利润,再加上建筑总包也有一块利润,哪怕是后期运营外包出去不赚钱,也能实现在销售额一定的情况下提高净值产收益率。

值得关注的是,近来成立的PPP产业基金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很多PPP产业基金投向土地一级开发、保障房等非经营性项目,还款来源依赖于土地出让收入,以明股实债的形式保证固定收益,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理财,财政出具安慰函进行兜底。这些基金仍然有政府隐形的担保,只是城投债的新的表现形式。

7、金融企业参与PPP的操作要点

金融企业参与PPP的操作要点,我总结为三个匹配,收益匹配,期限匹配,风险匹配。收益匹配,就要考虑盈利性性,期限匹配,就要考虑流动性,考虑怎么退出;风险匹配,就要考虑增信,财务监督。

(1)项目盈利性分析

金融机构的钱都是有成本的,投出去是要赚钱的,所以首要的是分析项目的收入实现形式,分析项目的收费机制和项目盈利测算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重点关注特许经营期限、收费机制变更的补偿机制、项目唯一性等条款。

(2)项目退出安排

PPP模式下未必存在股权回购安排,金融机构在开展项目时必须充分考虑相关的退出机制,例如在项目建设期可以由资管计划先期介入,待完成建设施工,项目开始运营后再由银行发放贷款,置换原资管计划的融资。(3)投资的流动性

由于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资金通常都有一定的投资期限,而PPP项目周期很长,为解决资金的流动性问题,金融机构在设计融资方案时可以进行结构化分层,对优先级份额设定较短期限,次级投资者则持有份额至产品到期,同时获得较高的超额收益。

(4)增信措施

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股权质押、基础设施项目应收账款收益权、项目公司资产、其他社会资本方保证等增信措施,降低投融资风险。

(5)财务监督

财务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及时掌握项目的经营情况。金融机构可以委派财务人员,并采取设立专门账户的形式进行监管。

8、PPP的风险(1)政策风险

去翻看关于PPP失败的案例,矛头齐刷刷的指向了政府。案例很多,青岛威立雅污水处理项目中,当地政府在签约后又单方面要求重新谈判以降低承诺价格;长春汇津污水处理厂项目中,政府废止了最初制定的管理办法,导致实施机构拖欠合作公司污水处理费最终项目失败。政府缺乏经验,违反财政补贴机制和项目唯一性的承诺,往往造成社会资本无法收回投资本金或取得合理的利润,这就是政策风险。

当然了,我觉得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其实,我们的企业,在和政府签订合同后,故意拖延工期,建设质量不达标,或者签约后又要求提高投资预算的,也不在少数,所以需要更客观的看问题。

(2)项目建设风险

项目建设不能按时或者按照质量要求完成施工,金融机构在对项目方融资时可以将建设施工方的资质要求列入合同条款,要求选择具有较强实力的工程施工企业参与项目建设,通过合同约定或者购买保险,由建设公司或者保险公司承担项目建设延期、不合格等引起的损失。

(3)项目经营管理风险 实际运营过程中,由于基础设施项目的经营状况或服务提供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项目盈利能力往往达不到预期水平而造成较大的营运风险。

金融机构要进行详尽的尽职调查,寻找具有良好口碑的合作方,对项目的运营及未来现金流收入进行财务分析和测算,确保可行性缺口补助和政府付费项目纳入政府的全口径预算管理。

(4)增信措施落实风险

PPP项目融资中可能涉及房地产抵押、信用保证、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多种增信方式,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增信方式不能落实的风险。尤其对于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和基础设施收益权应收账款质押等一些需要政府登记的增信方式,各地在执行中的口径尺度会有很大差异,因此在融资协议签订之前就要对不同地区的抵押登记政策进行了解。

(5)财政可承受能力风险

根据最新颁布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地方政府每一全部PPP项目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责任,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10%。金融机构需要密切关注特定地区的财政收入状况、PPP项目目录,并密切跟踪各级财政部门(或PPP中心)定期公布的项目运营情况,确保所参与项目涉及的地区政府整体PPP支出控制在一定比率之内。

(6、7)信用风险、财务风险

对于这两个风险,应对方式是加强尽调,要求增信。(8)国有股权转让的法律风险 在部分项目中,金融企业向项目公司增资扩股或购买原有股权的方式取得项目公司的股权,合同约定期限到期时,国有股东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通过回购方式受让项目公司股权。根据相关法律,相关国有股的转让需要通过资产评估,并在产权交易场所公开进行交易,因此该类操作具有一定的法律风险。金融企业在项目开始之初就必须考虑国有股权转让的程序问题。

9、物有所值

国际上评价一个项目要不要PPP,有一个评价标准,叫物有所值,要证明引入社会资本比政府独立经营达到更高效率的项目才采取PPP。这在定量方面就会有点问题,要证明是否物有所值很不容易。举个例子,很多城市都在推轨道交通的PPP,一条线2、300百亿的总投资,B部分30%左右拿出来PPP,注册资本占总投资50%左右,其实从社会资本方也就拿到了2、30亿的融资,从显性成本看,很多经济发达地区的地铁公司能从银行拿到基准上下的中长期贷款,5点多,资质好点的可以发债,也就5、6个点,但是拿出来做PPP,搞个2、30年特许权经营期,社会资本肯定是要8、9个点的收益的,而且特许权经营期结束还要收回本金,从显性成本看PPP之后政府承担的成本反而增加了。但是如果从隐性成本看,你拿一条地铁线拿出来PPP,成立合资公司,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可以促进其他没有采用PPP的地铁线,合资公司和自己管理的地铁线的财务数据都是要上报政府的,合资公司的财务数据、服务质量、生产资料、消耗资料的管理方面都可以作为其他几条线的考核指标,这是可以降低成本的,这是隐性成本方面,但是很难去衡量,定性可能比较容易,定量很难。

10、总结

(1)实业资本通过PPP产业基金加杠杆,提高ROE。

(2)商业银行仍然是PPP融资的主力军,除了传统的企业贷款方式外,还可以通过信托、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等通道,间接参与PPP项目融资。

(3)非银金融机构可以发挥牌照优势,结合合理的产品创新和资源整合能力,通过各类资管计划参与项目的投融资。

从配置角度看

(1)作为城投债潜在的替代,PPP下的各类工具会成为金融机构新的资金配置方向,资金流向的改变将会对包括债券在内的原有配置标的产生影响。

(2)目前PPP模式还处于概念推广期,相关操作指引也在陆续制定中。从PPP项目的特点看,从项目论证到确定合作社会资本开始运作,有少则半年长则数年的周期看,PPP项目短期内全面启动建设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对政府债务的缓解作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PPP基金体量大,基础资产质量高,具有经营收入和财政支持,类似于美国市政债,金融机构可以把10年期的项目变成不同的短期投资。LP优先级一般在8%-10%之间,政府补贴列入人大财政预算,信用很高。可以作为重要资产配置。

二、问答环节 问题1:信托公司参与PPP的优势在哪里?

信托的优势在三方面:(1)以前政信合作积累了大量的政府资源,PPP模式下,仍然需要和政府打交道;(2)联合银行、保险等资金共同开发项目;(3)灵活的机制,多年积累的产品开发经验和风控能力。

问题2:社会资本和政府合作中如果才能对等?

(1)在调研中,已有一些民营企业感觉到政府的态度有所改变,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2)政府推行PPP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增进政府、社会和市场主体共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是政策导向;(3)从PPP的最后一个P来看,是合作关系,当然平等关系的建立有一个过程。

问题3:银行自有资金投资PPP是否有政策限制?

从实际操作来看,银行的资金投资PPP可以通过信托、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租赁公司等形式,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银行会有寻找高收益资产的动力,以后银行也可能通过设立资产管理公司来进行投资。

问题4:PPP和BOT有什么区别?

BOT是PPP的一种形式,PPP还包括TOT、ROT、BOOT等各种形式,社会资本在参与度和风险承担的程度会有区别。

问题5:PPP模式下央企、国企是不是很有优势?

PPP模式下投资的都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投资规模大,央企、国企的资金实力雄厚,能够参与重大项目的建设,上市民企也有资本扩张的能力,因此在PPP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问题6:社会资本投资PPP产业基金,如果参与具体项目? 社会资本投资PPP产业基金,由产业基金根据具体的项目,通过股权投资设立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建设和运作。

篇2:ppp的运作模式解析

一、操作基础

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首字母缩写,常译为“公共-私营-合作机制”,是指为了建设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政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与私人组织(社会力量)以政府购买服务合同、特许经营协议为基础,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发挥双方优势,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由社会力量向公众提供市政公用产品与服务的方式,提高质量和供给效率,最终实现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PPP模式本质上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全过程合作关系,以授予特许经营权等为基础,以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为特征,通过引入市场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双方优势,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效率。即建立政府与企业“利益分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模式,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运营、社会评价”的良性互动格局。PPP模式的核心是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因此,它不仅仅是单纯的融资方式,也是一种机制和制度设计。推广PPP模式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可以将适度的市场竞争引入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在实现社会福利、提高基础设施服务质量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合理的投资回报,同时也能够增强公共基础设施可持续运行的效率和能力。

PPP模式项目的实施主要包括项目选择、社会力量合作伙伴确定、组建项目公司、融资、建设、运行管理等过程。项目收入来源主要分三类,一是完全依靠使用者付费,二是政府支付服务费用,三是前两种方式的结合。

PPP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PPP可以理解为一系列项目融资模式的总称,包含BOT、TOT、DBO、BTO、股权转让、委托运营等多种模式。狭义的PPP与BOT原理相似,都是由“使用者付费”,但它更强调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全过程合作。

二、总体要求

(一)打破地域垄断和所有制限制。政府通过竞争机制择优选择合作伙伴,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项目的投融资、建设和运营等;鼓励有一定技术能力和管理经验的专业性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跨地域参与市场竞争,培育具有开拓国内外市场能力的大型 市政公用服务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以市代县、城乡一体化中的同类项目进行打包,扩大市场规模。

(二)落实费价政策。将市政公用服务价格收费或政府支付服务费作为合作伙伴的经营收入来源。政府要合理确定费价标准,完善价格调整机制,在合作伙伴履约的前提下及时足额支付服务费和补贴,既保护消费者权益,又保证投资者的合理收益。政府支付的服务费应通过竞争程序确定,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向用户收费的各类市政公用产品价格,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成本监审并及时调整到位,价格不到位的,政府应予以补贴。

(三)规范运行操作。按照城镇市政公用各类专项规划筛选适宜PPP的项目,强化项目前期策划和论证,做好信息公开;通过竞争机制选择合作伙伴,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由政府与市场主体合作组建项目公司(SPC),具体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管养和服务;政府与合作伙伴、项目公司通过合同或特许经营协议明确约定各自的权、责、利;强化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监管。

1、做好项目前期论证。开展PPP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是决定项目成功的首要环节。筛选PPP项目要符合当地城镇市政公用方面各类专项规划的要求,加强前期策划,可委托有一定业绩和能力的设计或咨询机构编制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规模与期限、技术路线、服务质量和标准、规划条件和土地落实情况、投融资结构、收入来源、财务测算与风险分析、实施进度计划、资金保障等政府配套措施等内容。

城市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咨询机构、运营和技术服务单位、相关专家以及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充分论证,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以及项目财务的可持续性。实施方案须经地方政府审批后组织实施。

2、通过竞争机制选择合作伙伴。城市政府应及时将项目内容,以及对合作伙伴的要求、绩效评价标准等信息向社会公布,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竞争。应按照《国家招标投标法》规定的公开招投标方式,综合经营业绩、技术和管理水平、资金实力、服务价格、信誉等因素,择优选择合作伙伴。

3、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城市政府必须与中选合作伙伴签署特许经营协议,协议主要应包括:项目名称、内容;范围、期限、经营方式;产品或者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标准;服务费标准及调整机制;特许经营期内政府与特许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履约担 保;特许经营期满后项目移交的方式、程序及验收标准;项目终止的条件、流程和终止补偿;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以及其他需要约定的事项。

4、筹组项目公司。中选合作伙伴可依合同、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筹组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按合同进行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等;项目公司独立承担债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合同经营期内享有项目经营权,并按合同规定保证资产完好;项目公司的经营权未经政府允许不得私自转让。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所有权在合同期满后必须无偿移交政府。

(四)把握PPP模式运用的关键环节。一是建立长期的政府与企业合作机制。关键在于政府要处理好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由“经营者”转变为“监管者”、“合作者”。发挥投资人在整合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让“专业人做专业事”。二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通过政府核定经营收费价格以及以购买服务方式补贴标准,实现项目建设运营的自我平衡,既要保障公共利益,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又要避免企业出现暴利和亏损,实现“盈利但不暴利”。三是建立平等的风险共担机制。政府和社会资本应该平等参与、诚实守信,按照合同办事,依据对风险的控制力,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过度转移风险至合作方。企业主要承担投融资、建设、运营和技术风险,政府主要承担国家政策、标准调整变化的宏观风险,双方共同承担不可抗力风险。四是建立严格的监管和绩效评价机制。政府对PPP项目运作、公共服务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等进行全过程监管和综合考核评价,认真把握和确定服务价格和项目收益指标,加强成本监审、考核评估、价格调整审核,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进行社会评价。健全完善正常、规范的风险管控和退出机制,禁止政府为项目担保,防范项目风险转换为政府债务风险。对未能如约、按量、保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项目,应按约坚决要求企业退出并赔偿,投资人必须按合约规定及时退出并依法赔偿,严格责任追究。对防范企业自身经营管理能力不足引发项目风险应注意及时规避。

(五)实行分类指导,完善服务标准体系。根据行业经营特性,分类明确财政、用地、价格以及行业管理的重点政策,细化标准,建立科学的可持续的投资、补贴与价格协同机制。形成合理的项目筛选、推出和开放过程,强化项目策划,建立项目储备库,建立引资项目长效机制,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招商合作方式和条件,重点推进条件成熟项目的招商招标工作。各部门不得另行设置限制民间投资进入的附加条件。

(六)试点先行,逐步规范。优先在城镇污水处理、污水处理厂网一体、污泥处理 处置、供水厂网一体、垃圾处理、地下综合管廊等方面的新建、改扩建和运营项目中,优先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的项目进行试点推进,通过总结经验,逐步规范完善,为后续扩大对社会资本全面开放提供指导。

(七)建立信用评级和黑名单制度。各地要依托专业信用评价体系对项目涉及的政府支付能力和企业信用进行评价,信用评级将作为金融和财政支持的参考。对合作企业、咨询机构建立黑名单制度,对于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和咨询机构将予以通报。

三、基础设施项目分类及应用PPP的方式(一)城市基础设施分类

根据城市基础设施的行业性质及用途,分为以下七类。

1、涉水项目:包括城镇供水、排水、雨水收集利用、中水回用、污水处理厂和管网以及水环境治理工程等。

2、燃气和能源项目:包括管道燃气、CNG燃气、LNG燃气、加气站、加油站及管网等。

3、环卫环保项目:包括垃圾收运系统及生活垃圾焚烧、卫生填埋、填埋气利用工程,餐厨垃圾焚烧处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等。

4、城市道路交通及园林绿化项目:包括轨道交通、公共交通、道路桥梁、园林绿化等。

5、综合管廊项目:包括城市共同沟、综合管廊等。

6、供热项目:包括热源厂、供热管网、换热站等。

7、市政公用设施管养项目:包括道路清扫保洁、公厕管理、市政照明、道路桥梁维护、园林绿化管理养护等。

(二)应用PPP的方式

按照上述七类项目的经营特性及向使用者收费的可行性,实施不同的PPP模式。

1、采用合资合作和特许经营方式。此类项目收费或价格形成机制较为健全,可以通过“使用者付费”实现投资回报的项目。如涉水项目中的城镇供水,城市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管道燃气、CNG燃气、LNG燃气、加气站等项目,城市供热等项目。

2、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组合方式。此类项目虽然可以回收部分投资、保本或微利经营,但建设周期长、投资多、风险大、回收期长或者垄断性等特点,单 靠市场机制难以达到供求平衡,需要政府参与投资经营,并且应以控股和参股等方式进行。准经营性项目实施特许经营和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如综合管廊、轨道交通(城际交通)、公共交通项目,涉水项目中的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厂网一体化项目,环卫环保项目中的垃圾收运系统及生活垃圾处理焚烧、卫生填埋、填埋气利用工程,餐厨垃圾处理工程、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等收运处一体化项目。

3、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此类项目经济上的显著特点是为社会提供的服务,以非盈利为目的,使用功能不收取费用或只收取少量费用。如涉水项目中的城镇排水、雨水收集利用、排水管网、水环境治理项目,市政公用中的道路清扫保洁、公厕管理、市政照明、道路桥梁维护、园林绿化管养项目等。

四、PPP项目承接主体的准入条件

按照PPP项目形成特点和项目特性,需要规范设置必要的社会投资人准入门槛,保障社会大众和政府的权益,主要方面如下:

(一)信用与信誉良好。投资人要有良好的银行资信、财务状况及相应的偿债能力;重合同、守信用,具有社会责任感。

(二)具有建设营造、经营管理、运营维护同类工程的业绩、资质或经验。投资人或投资人组成的联合体要有良好的业绩与技术能力,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资格,经验丰富。

(三)资金充足,具有较强的财务与融资能力。投资人要具备良好的财务实力与融资能力,具有良好的银行资信、财务状况及相应的偿债能力及同类项目成功的盈利模式和竞争模式。

(四)专业知识与技术力量雄厚。投资人要具备专业的PPP人才、技术人才、财经人才与管理人才团队。

(五)设备配置等要素实力良好。投资人要拥有专业的设备及完成服务所必须的其他重要要素资源。

(六)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完善。近三年内没有发生过重大生产安全和质量事故,投资人主动防范的意识强、措施得力,合规性较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遵从合同合法合规运营。

在设置具体PPP项目准入条件时,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注意准入条件设置的规范、合理和可操作性。

五、PPP模式运作的基本流程(一)项目前期准备阶段

在PPP模式中,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包括项目发起和项目准备两个部分。

1、项目发起。项目发起阶段的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启

动准备和前期调研:组建项目实施班子、制定整体工作计划、开展项目调查等。实施PPP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复杂、专业程度极高。一要组建一个PPP项目实施团队,由市政府牵头,规划、建设、土地、发改、财政、审计、国资委、法制办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二是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部门责任分工、目标任务和实施工作计划安排等;三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由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或机构梳理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拟新建项目和存量项目,决定可以通过PPP模式运作的具体项目清单,构建PPP项目库。

2、项目准备。项目准备阶段工作主要是项目策划实施方案研究和编制:一是聘请顾问团队;二是项目协议;三是开展项目的前期论证,确定项目范围和实施内容(项目建设规模、主要内容和总投资);四是前期沟通,研究项目模式,设计项目结构,编制项目实施方案;五是设计项目主要商业原则;六是财务分析,编制财务模型;七是确定投资人比选方式和原则(确定投资人应具备的条件和能力及招标方式;双方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八是组织相关单位讨论方案;九是实施方案公示和报批。

在项目实施的最初阶段,需要考虑项目的可融资方式和财政是否负担得起,并要评估传统方式与PPP方式之间的效率比较,分析该项目是否适合采用PPP方式,拟定项目协议。

聘请专业咨询机构,负责研究项目模式,设计项目结构,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关键是设计项目主要商业原则,进行财务分析,编制财务模型。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论证,并报市政府批准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备案。

(二)项目招投标实施阶段。项目招投标实施阶段包括协议编制、竞争性程序、签署协议三个部分。

1、协议编制。细化研究协议文件编制:研究和分析项目的技术、商务边界条件(如:投资、运营成本与收益测算,回购总价、回购期限与方式,回购资金来源安排和支付计划);落实建设内容分工、投资范围(投资建设期限、工程质量要求和监管措施);研究和编制项目协议等法律文件(项目移交方式及程序、项目履约保障措施、项目风险 和应对措施等);落实招标条件。

2、竞争性程序。主要包括:发布项目信息;投标人

准备投标文件;制定评标标准、评标细则和评标程序;成立评标工作组,开标、组织评标;编写评标报告,推荐候选人;与候选人澄清谈判。

3、签署协议。先草签项目协议,中标人在约定时间

内办理好项目公司成立的有关事宜,资金到位,政府配合完成资产交割及项目审批有关事宜,正式与项目公司签约。

(三)项目实施阶段。实施阶段包括项目建设和项目运营两个部分。

1、项目建设。首先,项目公司与各联合单位签订正式

合同,包括贷款合同、设计合同、建设合同、保险合同以及其他咨询、管理合同等;其次,项目公司组织各相关单位进行项目开发。在开发过程中,政府及相关部门对项目开发的过程进行监督,出现不符合合同的情况及时与项目公司沟通,并确定责任主体。工程验收试运营合格以后,开发阶段结束,项目进入运营阶段。

2、项目运营。政府与项目公司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约定特许经营期限。在整个项目运营期间,项目公司应按照协议要求对项目设施进行运营、维护。为了确保项目的运营和维护按协定进行,政府、贷款人、投资者和社会居民都拥有对项目进行监督的权利。

(四)合同终结阶段。转移中止是项目运作的最后一个阶段,包括项目移交和项目公司解散等内容。

1、项目移交。特许经营期满后,项目公司要将项目的

经营权(或所有权与经营权同时)向政府移交。在移交时,政府应注意项目是否处于良好运营和维护状态,以便保证项目的继续运营和服务提供的质量。

2、项目公司清算。项目移交以后,项目公司的业务随之中止。因此,项目公司应按合同要求及有关规定到有关部门办理清算、注销等相关手续。

六、实施PPP模式的法律文本要点

(一)基础设施市场化投融资项目的法律文本概述

基础设施市场化投融资项目在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类型的法律文本,主要包括资格审查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文件及项目合同的法律文本。上述文件构成了基础设施市场化投融资项目运作实施的法律文件体系。在正确把握各个文件的高 年、内容和格式的基础上,能科学合理地编制并运用相关文件对于确保项目的规范运作及成功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资格审查法律文本

1、资格审查文件的概念。资格审查文件是指招标人根据招标项目的要求,在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中要求潜在投标人提供的,能够证明其具备参加投标竞争资格条件的文件。

2、资格审查文件的内容和格式。从实务操作的角度来看,基础设施的投融资项目资格审查文件的核心内容包括项目概况、资格审查申请文件、资格审查申请文件格式、资格审查的原则和程序、资格审查标准等方面。以下列举资格审查文件的一般性参考内容及对应内容。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及资格审查方式予以灵活运用。

(1)项目概况。向潜在投标人介绍项目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名称、招标人、项目规模、招标内容等。

(2)资格审查申请人需要提交的申请文件。包括公司章程及法律地位证明、项目经验和业绩资料证明、技术能力及管理能力证明、财务能力及实力证明、公司履约记录等。

(3)联合体需要提交的资格审查申请文件。对以联合体形式参与投标竞争的潜在投标人,除要求每一联合体成员均需提交第(2)条要求提交的申请资料文件,还要明确联合体的牵头人条件及相应的其他要求。

(4)资格审查原则和程序。告知潜在投标人资格审查的原则和程序

(5)资格审查申请文件的特定格式。告知潜在投标人资格审查申请文件的格式要求。

(6)资格审查标准。包括经验和业绩记录的资格评审标准、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资格评审标准、财务能力和市里的资格评审标准、法律要求的资格评审标准等。

(三)招标法律文本

1、招标文件的概念。招标文件是指招标人向潜在投标人发出的,旨在向其提供编写投标文件所需的资料并向其通报招标投标将依据的规则和程序等内容的书面文件。招标文件是招标投标过程中最重要的文件之一。

2、招标文件的组成和内容

(1)招标文件的一般构成。一般包括:招标公告和投标邀请书、投标人须知、拟 签订合同、技术条款等。

招标公告是公开媒体上发布的,邀请非特定多数投资人参加项目投标的正式文件,适用于公开招标。

投标邀请书是非公开的、邀请特定多数投资人参加项目投标的正式文件。适用于邀请招标,或者公开招标经过资格审查后符合资格条件的情况。

投标人知悉招标公告或者收到投标邀请书后,可购买招标文件。招标文件由以下几份文件组成:投标人须知、拟签订合同(包括合同主要条款和合同样式)、技术条款(包括拟招标项目的技术标准、规格、使用要求以及图纸等),以及附件和其它要求招标人提供的材料。

投标人须知包括招标项目概况、对投标文件内容的要求、对投标文件格式的要求、参与招投标的原则和程序、对投标报价的要求、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附件和其他要求投标人提供的材料。

拟签订的合同包括合同的主要条款和合同格式,是招标人事先草拟好的。主要体现了招标人的意志,合同的实质性条款和内容要求投标人必须响应。本着与资本市场需求匹配并提高招标成功率的原则,合同一般都会按照签署第五章提到的风险分配原则,在内容中合理分配双方的责、权、利。

技术条款包括拟招标项目的技术标准、规格、使用要求以及图纸等。这部分内容可以使投标人更加详尽地了解拟投标项目的基本情况,为其是否参与项目投标以及投标报价决策提供参考。

各类招标文件都包括前述几项基本内容。针对不用类型项目,有关部委又结合行业特点,对招标文件的内容构成做了一些特殊规定。比如,对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增加了“对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必须提供工程量清单”;对勘察设计招标文件,《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增加了“勘察设计范围”和“对勘察设计进度、阶段与深度要求,勘察设计费用支付方式,对未中标人是否给予补偿及补偿标准”等规定。

(2)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必须列为招标文件的重要内容。按照《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文件中必须包括项目的技术要求、技术标准、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标准、投标报价要求、评标标准、标段、供气和拟签订合同的主要条款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也就是说,招标人根据项目特点和招标项目的具体要求,还应将其他许多重要内容作为实质性条款列入招标文件。根据国务院有关部门已经制定发布的工程施工、货物、服务 以及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等管理办法的规定,除了《招标投标法》规定之外,招标文件中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还应当包括:明确规定投标保证经的数额、方式和交纳方法;明确规定投标有效期和出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明确规定基础设施交付期限和提供服务的时间;明确规定是否允许价格调整及调整方法;明确规定是否要求提交备选方案及备选方案的评审办法;明确规定是否允许联合体投标及相应要求;对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应当明确规定提供工程量清单及相应要求;明确规定对投标文件的签署及密封要求等。

(四)投标法律文本

1、投标文件的组成。投标文件时投标人在通过了招标项目的资格预审(如采用预审方式)以后,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而制定的响应文件。该文件应对投标人完成拟投标项目的能力、报价,以及在拟投标项目中准备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描述。投标文件通常由投标人致函、授权委托书、投标人资格文件、共同投标协议(适用于联合体)、技术和管理方案、财务方案、法律方案、投资人报价文件、投标保函及其他等部分组成。

2、投标文件的格式。以下给出投标文件的一般性参考格式及对应内容,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项目特点及招标文件的具体要求灵活运用。

(1)投标人致函。潜在投标人书面对招标文件中的实质性要求作出承诺,包括但不限于:响应招标文件中拟签订的实质性合同条款;一旦被选为中标人履行中标人义务;承诺投标文件真实、准确、完整、有效。

(2)授权委托书/联合体授权委托书。潜在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授权为投标之目的委托代理人,承诺委托代理人在投标活动过程中签署、协商、递交文件和处理与投标活动相关的一切事务具有法律效力。

(3)投标人资格文件。按招标文件的规定递交如下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章程及法律地位证明;项目经验和业绩资料证明;技术能力及管理能力证明;财务能力及实力证明。

(4)共同投标协议(仅适用于联合体投标)。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提供联合体投标协议,约定联合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5)技术和管理方案。按招标文件的规定递交如下文件:为实施项目提出的建设、运营、维护的更先进的技术建议和改造的合理化建议;为实施项目拟组建合理完整的项目管理机构,包含项目管理机构的部门机构设置、各专业人员配置、人员业绩经验等 内容;招标文件规定的技术及管理方面的其他方案。

(6)财务方案。按招标文件的规定递交如下文件(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的融资计划,包括详述资金来源和使用计划、资金成本、项目风险分配分析、资本结构、预计融资交割时间及其他重大事件进度表;资金到位的有效措施,紧急状态下的资金应对方案;项目的财务分析。

(7)法律方案。按招标文件的规定递交如下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对拟签订合同的实质性条款的逐条响应;在招标文件规定的范围内提出《项目合同偏差意见表》。

(8)投资人报价文件。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对招标标的提出报价。

(9)投标保函/投标保证金。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格式和金额提交的相应的投标保函或保证金。

3、投标文件的编制与递交

(1)投标文件的编制。基础设施投融资项目实践中,招标文件通常会对投标文件的编制提出具体要求,不同项目类型的招标文件要求也有所区别。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做出响应,如任何一项实质性要求不能满足,投标文件将会被拒绝。实质性要求和条件是指招标文件中有关招标项目的价格、计划、技术规范、合同主要条款等。因此,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是投标文件编制的基本前提。投标人应认真研究、正确理解招标文件的全部内容,并按要求编制投标文件。

(2)投标文件的递交。对于投标文件的送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投标文件的提交截止时间。招标文件中通常会明确规定投标文件提交的时间,投标文件必须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之前送达。二是投标文件的送达方式。投标文件可以直接送达,即投标人派授权代表直接将投标文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送达,也可以通过邮寄方式送达。邮寄方式送达应以招标人实际收到时间为准,而不是以“邮戳为准”。三是投标文件的送达地点。投标人应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地址送达,特别是采用邮寄送达方式的,更需详细核实地址。投标人因递交地点发生错误而逾期送达投标文件的,将被招标人拒绝接收。

(五)评标法律文本

1、评标文件的概念。评标文件是指招标人为了使得评标工作按照法律及相关规定顺利实施而编制的指导文件,包括评标工作纪律、评标工作概述、评标工作程序、评标细则标准等部分。

2、评标文件的内容。以下给出评标文件的一般性参考格式及对应内容,在实际 操作中可根据项目特点及招标文件的具体要求灵活运用。

(1)评标工作纪律。根据国家法律及其他规定制定评标纪律。

(2)评标工作概述。一是评标工作时间安排。详细列明评标工作开始及结束的时间安排。二是评标办法。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评标办法,招标文件已约定评标办法的通常不得随意改变。三是评标委员会。根据法律规定的要求成立评标委员会,确定评标专家的数量及各专业专家的人选。四是评标委员会秘书组和会务组。评标委员会下设秘书组和会务组全面支持评标专家的工作并做好后勤保障。

(3)评标工作程序。一是投标文件的符合性审查: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列明投标文件符合性审查的标准。二是全面阅读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熟悉投标文件及投标文件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为综合评估做准备。三是要求投标人进行澄清(如有):为协助审查、比较和评估投标文件,向投标人发出书面澄清通知(如有必要),要求投标人对其投标文件进行澄清。四是分析投标文件并汇总评标专家意见:列明据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原则和方法及评标文件规定的评标细则进行分析、打分及排序的具体安排。五是起草评标报告草案:列明起草评标报告草案的具体安排。六是形成评标报告:列明形成正式评标报告的具体安排。七是招标人公布评标结果:列明招标人公布的方式及公布之后的谈判工作安排。

(4)评标工作具体安排。在评标工作起始时间范围内,详细安排具体评标工作的先后顺序。

(5)评标细则。对应招标文件的要求,评标细则包括:一是技术及管理方案评标细则;二是财务方案评标细则;三是法律方案评标细则。

招标人应按照评标文件的要求组织评标,根据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的先后顺序进行澄清谈判,并最终确定招标结果。

(六)谈判法律文本

1、谈判文件的准备。这里所讲的谈判,是指评标结束后中标候选人应邀与招标人按照招标文件要求进行的合同澄清及谈判。

在谈判之前,招标人通常会起草一份谈判文件,作为谈判双方澄清、确定最终意见的蓝本。谈判文件中至少应当明确谈判程序、谈判内容及评定标准等事项。

在基础设施投融资项目实际操作中,谈判的核心内容是投标人在投标文件法律方案中所提交的《项目合同偏差意见表》中对招标文件非实质性合同条款的修改建议。谈判双方须针对中标候选人所提出的非实质性合同条款修改建议的合法性、合理性及 可行性进行磋商。

2、谈判文件的签署和管理。通常来讲,基础设施投融资项目的投资金额较大,社会影响较为深远,相应的合同条款也较为复杂。在实际操作中,若招标人未能与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达成一致,则会转向与排名位次居其次的候选人谈判,以此类推。

谈判如需进行多轮,则须以谈判文件为基础,以谈判备忘录的形式及时确认每一轮的谈判成果,直至双方对所有问题均达成一致。双方的授权代表人应在每轮谈判成果文件上签字确认,并各执一份留档保存。经双方签字确认的谈判文件结合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文本将作为双方最终订立项目合同的法律依据。

(七)项目合同

1、项目合同的基本概念。项目合同是指作为招标人的政府与通过项目法人招标选择的中标人(社会投资人)依法订立的约定了双方权利义务及风险分配的协议。

基础设施投融资项目大多与市政公用行业联系紧密,在市政公用事业投融资体制改革过程中,2002年建设部颁布的《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建城〔2002〕272号)及随后一系列鼓励公用事业市场化运作的政策进一步推动了以特许经营为主要方式的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如此一来,基础设施投融资项目与特许经营变得关系密切。2004年建设部又下发了《关于印发城市供水、管道燃气、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特许经营协议示范文本的通知》(建城〔2004〕162号),使得公用事业行业特许经营项目有了可以参照的示范文本,因此,以下将着重介绍特许经营协议的组成。

2、项目合同的组成。基础设施投融资项目的合同根据特许经营的模式可以分为投资型特许权经营协议和经营性特许权经营协议,以下将分别介绍其各自的重要组成部分。

(1)投资型特许经营模式的特许权协议内容。包括特许经营权的具体内容和范围(如产品或服务种类、地域范围等);有关资本性投资的规定;产品或服务价格;产品或服务质量;产品或服务销售数量;销售收入结算;重要生产要素采购;关于保证持续提供公用产品或服务的规定;运营和资产管理办法;特许权取得人的信息报告义务;混业经营限制;一般补偿;资产移交;争议解决;特许权的更改或终止;特许权协议终止的补偿;其他。

(2)经营型特许经营模式的特许权协议内容。包括委托或租赁经营资产的范围;提供产品、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对管理费、租金或经营收入定价;激励机制(对特许权取得人超额完成协议目标的奖励或惩罚的规定);委托资产的维护和保养义务;关于资本性支出的规定;协议生效后和协议终止时对资产移交的规定;特许权取得人的报告义务;合同 履约担保;争议解决;合同变更和终止;其他。

3、项目合同的订立

(1)订立合同的原则。一是平等原则。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即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是平等的,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市场经济中交易双方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因此,在订立合同中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是完全自愿的,不能是在强迫和压力下所做出的非自愿的意思表示。因为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行为,只有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平等协商,才有可能订立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二是自愿原则。合同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非法干预。合同法中的自愿原则,是合同自由的具体体现。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享有自主决策权,其合同的民事权利可以抗御非正当行使的国家权力,也不受其他民事主体的非法干预。合同法中的自愿原则有以下含义:第一,合同当事人有订立或者不订立合同的自由;第二,当事人有选择合同相对人、合同内容和合同形式的自由,即有权决定于谁订立合同、有权拟定或者接受合同条款、有权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订立合同。三是公平原则。合同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中,合同当事人应当正当行使合同权利和履行合同义务,兼顾他人利益,使当事人的利益能够均衡。在双方合同中,一方当事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义务,取得的利益要与付出的代价相适应。四是诚实信用原则。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行使权力、履行义务中,都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这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规则,它要求人们在交易活动(订立和履行合同)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行使权力时应当充分尊重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对约定的义务要忠实履行。五是合法性原则。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及履行合同时,合同形式和内容各构成要件必须符合法律要求,尤其是符合国家强行性法律的要求,不违背社会公共利益,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2)订立合同的要求。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合同,除必须按照《合同法》基本要求签订外,还必须遵循《招标投标法》的有关特殊规定。一是订立合同的形式要求。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即:法律要求中标通知书发出后双方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因此,通过招标订立的合同是要式合同。二是订立合同的内容要求。应当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确定合同内容。招标文件与投标文件应当包括合同的全部内容。所有的合同内容都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有体现:一部分合同内 容是确定的,不容投标人变更的,如技术要求等,否则就构成重大偏差;另一部分是要求投标人明确的,如报价。投标文件只能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编制,因此,如果出现合同应当具备的内容在招标文件中没有明确,也没有要求投标文件明确的情况时,则责任应当由招标人承担。三是订立合同的时间要求。中标通知书发出后,应当尽快订立合同。这是招标人提高采购效率、投标人降低成本的基本要求。如果订立合同的时间拖得太长,市场情况发生变化,也会使投标报价时的竞争失去意义。因此,《招标投标法》第46条规定“投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第49条规定:“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同时通知未中标人,并与中标人在30个工作日之内签订合同”。四是订立合同接受监督的要求。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投标招标监督部门仍然要进行监督。《招标投标法》第47条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应当自确定中标人之日起15日内,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提交招标投标情况报告”。五是按照招标文件范本订立合同的要求。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合同一般符合城市供水、管道燃气、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特许经营协议示范文本的合同条款及格式的规定。

在项目实践中,最重要的法律文本是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和项目合同法律文本。从缔约的程序来看,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和项目合同分别对应着缔约的三个阶段—要约邀请、要约和承诺。招标文件就是向非特定多数(或者特定)潜在投资人发出的订立合同的要约邀请;投标人递交投标文件相当于要约;而通过评标、澄清和谈判,投标人和招标人最终达成相互承诺,项目合同的达成和签署代表缔约过程的结束。

政府在起草招标文件时,应体现自己的意志,在合理的范围内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降低运作项目的风险,但是这种保护应遵循合理风险分配原则,不能超过适当的程度。因为投标人一般在其熟悉的专业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可以更加合理的控制风险,但在项目建设的另外一些领域(如征地拆迁、完成前期工作等)并不具有这种能力,如果分配给投标人的风险过多,将导致其过高估计风险。在报价时相应要求较高的公共产品(或服务)价格,这种情况对政府是不利的。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招标文件中的风险分配过于不合理,投标人就有可能认为项目根本不可行而不参与投标,这就会带来流标的风险。实践中,确实有一些自身条件比较好的项目,因为招标文件过于倾向招标人,使得投标人普遍心存疑虑、放弃投标而导致流标。因此,理性而富于招商经验的政府一般都会在咨询顾问团队的协助下,按照第五章的风险分配原则来制订招标 文件,以保证项目招商和未来实施的顺利。

在制作投标文件时,投标人把更多关注放在报价和投标文件的内容上,但在实践中,投标文件的形式也同样重要。一是招标文件要求的投标资料非常丰富,评标时间又非常有限,如果投标人不按统一形式提交资料,将不利于评标人快速定位有效信息,并给出合理评价,这对投标人不利。二是投标文件中有些格式的规定事关重大。比如投标文件的签署,有的招标文件要求投标人每页小签,有的要求投标文件密封加盖法人印鉴,有的要求投标文件中不能出现投标人的信息,否则废标。但在实际中,时常发现违反上述形式规定而被废标的,这样的失误十分遗憾。因此,各条线的同志们在操作PPP项目时一定要注意关键节点,谨小慎微、做好细节。

PPP模式项目的招投标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服务项目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其中以交通运输、电力、水利、能源、环保最为突出。各级政府采取积极政策,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基础设施投资高度增长。但由于公共资金有限、银行贷款管制严格,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较窄,阻碍了投资发展。此外,由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项目融资额大、建设期长、风险高的特点,各级政府财政的资金投入逐渐已不能充分满足其需要,改革融资方式和拓宽融资渠道成为政府着重考虑的问题。

1、政府采购方式有哪些? 基础设施的供给一般有两种方式:传统的政府采购(GovernmentProcerement,简称GP)和公私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简称PPP)。前者,把基础设施的供给和建造分开,政府与一个或多个企业签订一个长期合同,由不同的企业来建造和运营,政府负责监督;后者,政府将基础设施的建造和运营绑定在一起,政府与一个企业签订绑定合同,由这个企业既负责建造又负责运营。

相对于传统政府采购方式来讲,PPP模式可以提高工程建设效率、降低工程造价费,还能避免项目资金风险、减轻财政负担、实现政府与社会资本互利共赢等优势,因而成为近年来不断追捧的对象。

虽然PPP模式自身有着别的采购方式不可比拟的长处,但也存在一定风险因素,例如,项目规模大,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项目运行周期较长(多为10~30 年),不确定性因素多;参与项目的各方由于不同利益目标和关系错综复杂,管理协调的机会成本高。同时对于社会资本合作者,其参与PPP项目所提出的条件也较为苛刻:首先,作为PPP项目存在的基础,PPP项目的预期净收益必须为正值;其次,作为其利益保障,私营合作方之间应获得与之相应的投资收益权和项目控制权;此外,当项目存在问题时,项目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一定的资本退出权。

2、招标方式的种类有哪几种? 基于以上风险因素和投资者需求,通过制定有效的项目投资方选拔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目前,公开招标是目前各地PPP项目最常使用的采购方式。

西方经济学家WilliamVickrey、MiltonFreidman以及PaulMigrorm等都提出过自己的招标理论。由于规则的差异,现实生活中有多种拍卖方式,但基本的拍卖方式可归纳为四种,被称为“标准拍卖”:英式拍卖(EnglishAuction)、荷式拍卖(DutchAuction)、第一价格密封拍卖(FirstPriceSealedbid,简称FPSB)和第二价格密封拍卖(SecondPriceSealed-Bid,简称SPSB,这一机制由Vickrey于1961年提出,所以也称Vickrey拍卖)。其中前两种属于公开招标,后两种属于秘密招标。秘密招标和公开招标之间的根本区别并不是招标拍卖本身是否公开,而是各个投标者的竞标信息是否能够共享。

3、采用以上招标方式存在什么问题? 拍卖者最担心的是竞标人通过形成勾结契约来左右拍卖价格。研究表明,公开招标比秘密招标更容易形成勾结契约,因为公开招标可以使各契约方之间形成相互监督的机制,从而确保勾结契约的履行。而在秘密招标下,由于每一个契约方都无法得知其它契约方是否守约的信息,因而都存在因担心被“套牢”而提前出逃的动机,这样勾结联盟就很容易被破碎。

因为所有投标人的信息是互相关联的,在投标人做出决策之前,如果有更多的信息被披露出来,那么他就会报更高的价。在第一价格密封拍卖方式中,最终价格只取决于最高报价,因而产生最低的期望卖价;在英国式拍卖中,价格与其他投标人的估值均有关系,故产生最高的卖价;而在密封第二价格拍卖方式中,价格只与两个投标人 的估值有关,所以产生的卖价在两者之间。

拍卖理论指出,第一价格密封拍卖方式下,发现买方合作时的最优保留价比非合作时的保留价高得多,而且参与串通的人越多,保留价就越高。若要防止和抑制串谋行为最有效的一个工具就是设立保留价格,二是还应当提高加大惩罚力度。

另外一种使用较多的拍卖方式是多种价格招标。依照出标价格的高低来确定投标人的中标数量和价格的。显然,这种方法使投标者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为对于同样的项目,各个投标者最后中标的价格却不一样。出价高的投标者中标的可能性虽然大,但却支付了比后续中标者更高的价格。

目前,我国政府采购PPP项目可采用的方式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方式。而PPP招投标过程中通常采用无标底的最低价中标模式,它属于密封式一级价格拍卖理论的反向形式。实践表明,采取最低价中标模式后招投标各方将面临一定问题:

(1)最低价中标不符合市场形态

中国PPP模式发展处于爆发式增长状态,随着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竞争逐渐激烈,政府所提供的PPP项目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投资,更多地形成了一种政治角色需求。很多企业为了与当地政府搞好关系,赢得未来更广阔合作空间,可以压低投标机制。对于一些可二次报价的项目,某些企业为了搅乱对手报价节奏而在第一轮以低于成本价报价。由于规则、标准的不明确性,行业内便会出现恶性竞争。然而目前我国的风险控制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若持续出现故意压低价格的投标手段,只会引起更多的社会问题。

(2)最低价中标不利于行业发展

目前PPP项目投标企业有些是由原来承接BT、BOT等项目含有相关工程资质的企业转型而来。管理混乱、实力差的企业通过挂靠等手段,不切实际地编制项目费用预算,以超乎想象的低价格中标得到无能力实施的项目,这使得一些报价合理、经验丰富的企业错失标的。这种恶性竞争局面与政府原本的初衷背道而驰,给规范市场带来了严重危机。

(3)恶意最低价投标人可利用最低价中标模式漏洞

恶意最低价投标人可通过买标、代他人投标、贿赂业主和评标人等手段来利用最低价中标模式漏洞,以达到其目的。由于卖标、代为投标仅仅是为了衬托真正投标人,所以他们的显然会报价高于真正投标人的报价,于是报价最低的真正投标人就很 可能轻而易举地承揽到工程项目。

4、问题如何解决? PPP招投标项目可引入权利金模式,这是解决普通招标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权利金的概念较多地使用在矿产资源方面,主要是矿业权人因开采矿产资源而向矿产资源所有人支付的一种具有赔偿性质的财产性权益,不论盈利与否,均向资源拥有者缴纳,是所有者经济权益的体现。

在PPP项目投标过程中,投标者从公开发售的招标文件中获得信息,投标人与招标人决策者们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对称,双方也是不完全理性的,于是招投标正是不断进行博弈双方。博弈逻辑中有多种均衡的概念,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策略组合,在其他参与人的策略选择既定的前提下,每个参与人都会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组合就是纳什均衡。PPP项目中,涉及主体有政府、项目发起人、项目公司、债权人、运营商等,特别是在相互竞争的竞标方之间各投标方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某个投标方的利益,不仅取决于它自身的竞标策略,而且很大程度上受其它PPP投标方的竞标策略的影响。

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招标部门和投标部门有关共担风险分配方面的博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前期的合作阶段和后期的非合作阶段。合作博弈主要表现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通过对市场经济的了解,发现了各自具有互补性,公共部门缺乏资金支持,而私人部门缺乏政府保障,进而促使了双方采取PPP模式开展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也明白了其中的风险和由此而产生的收益,最终共同确立了一个双方都认可的分配方案;而非合作博弈主要体现在当风险和收益分配确定之后,招投标双方都会努力去开展项目,尽全力使自身承担此风险而获得更大的收益。

PPP项目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社会公共产品,权利金体现国家和社会作为基础设施所有者的经济权益,是对已经使用的资源的货币补偿。当项目一方因为自身原因没有尽到风险承担的责任,使风险发生,给项目其他方造成损失,则权利金就全部划归项目损失方所有。通过这样的措施将保障项目风险分担后各方的风险防控里,是实现政府和社会资本良心循环的保障。PPP项目中,如水厂、电厂建设,权利金可以从价计征;如园林、绿化项目,可以从量计征;也可以综合考虑,权利金与项目收益、投资人收益挂钩。在收取权利金后,公共部门在某种程度上提前得到了承诺和保障,降低了风险;而私人部门,因提前付出了一定的成本,减少了恶意扰乱正常项目流程进 行的可能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革我国现有城市PPP项目招标模式,分类实施拍卖;规范招拍挂模式的实施细则,减少政府对招拍挂出让的干预行为;严格限制对特定对象设定条件,以及其他变相提高投标门槛的行为。限制政府对PPP项目评标过程的直接干预;选取较为灵活的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等方式。例如竞争磋商方式,是PPP领域量身定做的一种采购方式,整个流程分为资格预审、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综合评分、现场考察、多轮磋商等,突破了传统的招标采购中的诸多刚性规定,以将理性人的假设条件加强,也是立法初衷。

篇3:ppp的运作模式解析

一、第一还款来源

第一还款来源主要指贷款到期后用于归还贷款的首要资金来源。根据国发[2014]43号、财金[2014]76号等文件规定,PPP项目的未来现金流主要来源于政府付费、使用者付费、项目本身资产运营收益及其他收益(各种补贴)等,所有这些构成了PPP项目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

(一)政府付费

政府付费须经本级人大决议纳入每年本级政府一般性预算收入内,政府付费项目须力争纳入中央及省级PPP项目库,收集省级主管部门和省财政部门关于该项目的书面评审报告,包括项目规划、立项、技术标准、融资方案、政府投入及支付方式等要素,综合考虑公共服务需要、市(县)财政承受能力、责任风险分担、关键绩效指标及项目财务效益等,须尽量明确在本级政府无法履约的情况下,政府付费的履约责任和支付路径。

本级政府主管部门必须与项目主体签订正式的政府购买服务协议,明确购买服务权利和责任,包括服务质量要求、资产质量维护要求、服务价格水平的确定和调节原则、项目的转让、移交、终止等,以保证政府付费的合规合法性,合同文本可参照《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2014]2724号)所附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通用合作指南》。

(二)使用者付费

使用者付费项目须审核赋予项目公司收费的特许经营权是否合法合规,通过审核本级政府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方案,确保特许经营项目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重点审核项目提出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能力和经验的第三方机构出具的特许经营项目的可行性评估报告,其中包括物有所值评估、可行性资金缺口补助、用户付费项目公众支付意愿和能力评估等。

实施机构应当与依法选定的特许经营者签订特许经营协议,依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可以约定特许经营者通过向用户收费等方式取得收益,向用户收费不足以覆盖特许经营建设、运营成本及合理收益的,可由政府提供可行性资金缺口补助。特许经营协议应当明确价格或收费的确定和调整机制,政府可以就防止不必要的同类竞争性项目建设、必要合理的财政补贴、有关配套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提供等内容作出承诺,但不得承诺固定投资回报和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的事项。协议中须对协议履行、变更、终止、争议解决有明确的解决方案,如出现不可抗力或政策法规等原因导致收费中断,须有明确的权责双方利益补偿方案等。

(三)项目资产经营收益

项目资产经营获得的收益,包括经营性收益,如自来水公司水费、污水处理排污费等,以及项目公司土地整理收益、经营资产的物业费等。水费、排污费、物业费须明确该项收益合法性和稳定性以及准确预测收益的大小,如资产转让协议中对资产所有权、使用权的认定,土地收益须履行相关土地转让相关完备手续,确保土地收益真实有效。项目公司其他收益,如税收返还、各项政策补贴等,须避免资金被截留或变相支用。所有项目资产经营获得收益须明确其资金流动路径,可通过签订多方协议,使资金进入项目公司监管账户,确保资金的真实用途;同时,要在相关协议中明确项目还款来源资金的监管要求,设定合适的还款周期,确保银行债项能够到期偿还。

PPP项目贷款第一还款来源更多的是由以上几类共同构成的,在审核PPP项目贷款时,经办人员重点要审核特许经营权协议、政府购买服务协议、资产转让协议,确保第一还款来源合法、有效、稳定。

二、第二还款来源

第二还款来源是指在贷款到期后第一还款来源无法正常归还贷款本息而确定的贷款资金还款来源,通常作为贷款主体的重要增信方式。归纳现有PPP项目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即抵押担保方式,主要包括特许经营权或应收账款质押、第三方担保、资产抵押等。

(一)收费权质押或应收账款质押

PPP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在合作中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会代为履行原有政府部分职能,所以在PPP模式运作的项目中政府通常会授予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一定时期的特许经营权或收费权,来保证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正常履行职能。所以,PPP项目必须确保特许经营权或收费权合法合规,如道路通行收费、污水处理收费、自来水收费等,依据银行指定的有权评估机构评估的价值,办理PPP项目贷款特许经营权、收费权有权质押机关登记手续(住建部门、人行等),确保银行在行使处置权利时具有排他性(在银团贷款时,质押方式须与银团总协议保持一致)。在部分PPP模式运行的项目中,社会资本只参与项目的运营、管理或维护,未形成资产所有权或收费权的转让,仅涉及政府购买行为形成的应收账款,如委托贷款或管理合同模式,须由银行指定机构科学评估应收账款价值,在人行系统中办理足额有效质押手续。

(二)第三方担保

在PPP项目贷款中,会对项目主体中政府出资方和社会资本方有一定的准入条件,在满足各行基本条件后落实项目贷款抵押担保方式时,要尽可能地争取社会资本方本身、母公司或集团担保,且确保项目贷款担保与项目公司成立时股东协议或章程、社会资本母公司或集团决议不冲突。如果是政府出资方担保,须综合评估出资方整体实力,确保担保足值有效;如为平台公司、类平台公司或政府担保,须获得有权机构有效批复,且不能作为主要担保方式。

(三)资产抵押

PPP项目贷款如果采用资产抵押方式,须审查资产转让等协议,确定资产能够用来足值合规抵押,且需提前办理相关抵押资产的各类保险。资产抵押担保方式,在PPP项目贷款中较少,更多的是前面两种组合出现。

篇4:ppp的运作模式解析

关键词:PPP模式 项目融资 项目收益类债券 付费机制

PPP模式推出的背景与实施进程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逐步回归,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诸如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政府债务高企、市政基建资金缺口巨大等。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寻找一种项目管理及融资模式,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支持市政基建,服务于“稳增长”和“促投资”的要求,而PPP模式正好顺应了这种需求。

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在国外被广泛运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和大型工程项目建设领域。从本质上讲,PPP模式是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旨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基建,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和盘活社会资本存量。

在我国,PPP模式早已有所应用,如北京地铁4号线、国家体育场(鸟巢)都是运用PPP模式建设的。PPP模式得到政策层面的关注,最早是在2014年“两会”期间通过的《关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报告提出要推广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等的投资和运营。而PPP模式真正引起社会关注,是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中,提出要在具有一定收益的市政基建领域推广应用PPP模式。此后,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分别针对PPP模式的推广和操作出台了相关文件。

PPP模式与项目收益类债券相辅相成

(一)项目收益类债券概况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目前,我国的项目收益类债券主要包括两种,分别是由国家发改委主管的项目收益债券和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主管的项目收益票据。从本质上讲,项目收益债券和项目收益票据同根同源,在实践中两个品种均已有相关案例(见表1)。

项目收益债券是指以项目的未来收益为支撑进行发债融资。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项目收益票据业务指引》,项目收益票据是指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募集资金用于项目建设且以项目产生的经营性现金流为主要偿债来源的债务融资工具。而项目收益债券的定义也类似,指与特定项目相联系的,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特定项目的投资与建设,债券的本息偿还资金完全或基本来源于项目建成后运营收益的债券。

由此可见,与传统的企业/公司债券相比较,项目收益类债券最大的特点是偿债主要来自于项目未来收益,而不是主要取决于项目主体的资信水平。

(二)项目收益类债券是推广PPP模式的重要抓手

在国家稳增长、促投资和盘活社会存量资本的共同推动下,PPP模式将成为我国未来市政基建的主要手段。市政基建的投资需求巨大,周期较长,PPP模式建立后,后续融资需求巨大。但是,在PPP模式下,承担项目建设运营的项目公司,通常存在资产规模小、资质不强等问题,融资能力相对较差,这往往会导致PPP模式在实际推广中“叫好不叫座”。

而项目收益类债券以项目未来的现金流为偿债来源,不依赖于项目公司的资质,这就意味着项目收益类债券的发行规模、融资成本等不取决于项目公司而依赖于项目本身,或者说即使项目公司的资质较差而项目本身的盈利前景较好,仍然可以较大规模、较低成本发行项目收益类债券来融资,支持项目建设。因此,项目收益类债券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PPP模式下项目公司融资能力不强所带来的问题,可以为市政项目建设运营提供大额度、低成本的资金,是PPP模式下市政项目融资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三)PPP模式是项目收益类债券应用的重要载体

项目收益类债券是推广PPP模式的重要抓手,从功能角度讲,项目收益类债券是一种融资方式,要求依托于特定载体。着眼于中国未来的市政基建,PPP模式或者说PPP模式下的项目公司,将会扮演特定载体这个角色。

从当前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看,在应用项目收益类债券过程中,PPP模式的载体角色也十分突出。例如,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基于PPP模式下的“投资者或特别目的公司可以通过银行贷款、企业债、项目收益债券、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化方式举债并承担偿债责任”;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中,也明确提出鼓励特许经营项目公司通过发行项目收益债券、项目收益票据等来融资,而这里特许经营项目公司正是PPP模式下的项目公司。

综上所述,PPP是一种管理模式,而项目收益类债券是一种融资手段,其中项目收益类债券可为PPP模式下的项目公司提供融资途径,解决PPP模式的融资困境,促进PPP模式的推广和落地;PPP模式可为项目收益类债券的应用提供载体和平台,使项目收益类债券的应用领域更加广阔。因此,PPP模式和项目收益类债券相互支持,两者相辅相成。

PPP模式与项目收益类债券的对接

(一)政府与社会资本方共同出资设立项目公司

PPP模式下的项目公司设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PPP的合作方式。从国外实践经验看,PPP主要有三种合作方式,每一种方式具有各自的风险分担机制,并且对应特定的项目公司组建形式(见表2)。

就三种合作方式而言,最适合我国国情的应属特许经营模式,即由政府部门和社会部门共同出资设立项目公司。这样一方面可以分散风险,将部分风险从政府部门转移至社会部门;另一方面可以吸纳社会资本,缓解政府财政压力,盘活社会存量资本,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同时,项目公司含有国有股权,在一定程度上拥有政府支持,有利于项目公司融资。

nlc202309020619

在实践中,尽管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均没有就PPP的合作模式做出严格限定,但从现有的政策文件看,当前我国重点推广的PPP模式也是特许经营模式。在财政部印发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中,重点强调了四种特许经营模式,分别是BOT、BOO、TOT和ROT。需要强调的是,根据《PPP项目合同指南(试行)》,政府在项目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应当低于50%,且不具有实际控制力及管理权。

(二)双方就项目建设达成协议并明确付费机制

政府部门与社会部门共同出资设立项目公司后,项目公司应当与政府达成一致,就项目的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维护等内容达成协议,同时还要根据项目性质确定付费机制。根据财政部印发的《PPP项目合同指南(试行)》,我国PPP模式有三种付费机制,分别是使用者付费、政府付费以及介于使用者付费和政府付费之间的可行性缺口补助(见表3)。

对于具有一定收益的市政项目,可以采用使用者付费或者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收益来源就是使用者和政府;而对于无收益的市政项目,可以实行政府付费机制,项目收益来源就是政府。需要说明,无论收益来源于使用者还是政府,或者两者兼有,都是项目运营所产生的收益,只是付费主体不同。

另外,PPP模式的本质是政府购买服务或者政府采购,所以无论采用哪种付费机制,尽管都伴随着财政支出,但这种财政支出并不形成债务债权关系,不会增加地方政府性债务。

(三)发行项目收益类债券融资并偿付债券本息

项目公司与政府签订PPP合同后,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总投资以及未来现金流的情况,公开或者非公开发行项目收益类债券,用于项目投资与建设,并依托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收入来偿付债券本息。PPP模式下项目公司发行项目收益类债券融资的操作流程见图1。

第一步:投资人缴款,主承销商在扣除承销费用后,将净额划入项目公司开立的募集资金专用账户,该账户由监管银行监管,资金划出必须用于约定的项目。

第二步:项目建成后,项目产生运营收入,具体包括使用者付费即市场化收入、政府付费即政府购买服务支出和政府财政补贴,而这里的政府财政支出应全额纳入当年财政预算并经同级人大批准。

第三步:项目收入直接划入由监管银行监管的项目收款专用账户中。若有剩余,则将剩余资金划入发行人日常账户。

第四步:若项目运营收入无法覆盖应支付债券本息,则安排作为政府出资方代表的国有企业履行外部增信机构职责,就实际账户金额与应付本息的差额部分进行补足。

第五步:在债券付息日前,项目公司将付息兑付款项划入登记托管机构开立的账户,完成本息兑付。

由此,PPP模式与项目收益类债券实现了无缝对接,当PPP模式的架构搭建起来后,项目收益类债券的交易结构也自然形成。

项目收益类债券发展展望及政策建议

(一)项目收益类债券应用前景广阔

稳增长依托于稳投资。但一方面,货币政策不能过度宽松;另一方面,财政收入相对不足,制约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稳投资的支持,所以要扩大融资渠道,服务于稳投资战略。在此背景下,重点服务于市政基建的PPP模式和项目收益类债券将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国务院于5月19日转发了《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出在能源、交通运输等十个领域推广PPP模式和项目收益类债券,并要求从财税、价格、土地、金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大大延伸了PPP模式和项目收益类债券的适用领域。

国家发改委5月25日首批公布的PPP项目多达1043个,项目范围涵盖水利设施、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总投资为1.97万亿元。若其中50%的项目选择发行项目收益类债券,单个项目60%的资金通过项目收益类债券筹集,那么基于这些项目的发债额度将达到近6000亿元,约为2014年全年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的86%。

因此,从项目供给的角度看,基于PPP模式的项目收益类债券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政策建议

1.积极鼓励PPP项目通过发行项目收益类债券进行融资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以项目收益类债券作为PPP项目的融资渠道,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议相关部门在推广PPP模式时,鼓励项目公司开展债券融资;对于进入PPP项目的项目发债申请业务,简化发行审核程序。建议地方政府对PPP项目利用债券融资给予贴息,或鼓励地方资信条件较好的企业对债券进行担保,从而降低项目的实际融资成本。

2.放宽公开发行项目收益类债券的基本条件

目前,我国《证券法》正面临修订,其中对于公开发行债券基本条件的修订方面较为引人关注。在《证券法》及配套部门的规章中,对公开发行债券发行人成立时间、净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发债额度等方面均有相关规定。对于项目收益类债券来说,与一般企业/公司债券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还款主要依赖于项目收益及外部增信,而并非发债主体本身。因此,笔者建议在新修订的《证券法》中单独规定项目收益类债券的发行条件,特别是放松对项目公司净资产规模、盈利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使更多的优质项目可以公开发债融资。

3.建立项目收益类债券的信用评级体系

由于偿债来源的不同,项目收益债券与一般企业/公司债券的信用评级要素和指标有着较大区别。项目收益类债券应重点考察项目收益的预测合理性、影响项目收益的因素以及项目建设及运营的风险。从理论上讲,资产证券化的信用评级体系可以作为项目收益类债券的参考,但应注意资产证券化一般是以具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作为基础资产,可以用历史数据推断未来;而项目收益类债券发行时项目尚在建设中,并无历史运行数据可供参考,因此,建议结合项目收益类债券的特点,建立相应的信用评级体系。

4.完善项目收益类债券的交易结构

项目收益类债券尚处于市场起步期,随着监管措施的完善、配套办法的陆续出台,市场将会不断发展成熟。建议项目实施主体、承销商及其他中介机构不断完善项目收益类债券的交易结构,如在资金归集、账户设置、增信措施、利率结构等方面进行尝试,使产品在项目资金需求与投资者投资需求之间实现平衡。

作者单位: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债券融资部

责任编辑:印颖 罗邦敏

篇5:ppp的运作模式解析

贵州的政府项目正尝试着逐渐向社会资本敞开。

4月10日,在贵州省2015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暨金政企融资项目推介会上,我省向民资推介项目2000余个,2家省直部门、1家企业、9家地方政府分别与3家金融机构、9家社会资本现场签约了12个项目,金额近528亿元。其中省发改委与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签订了开发性金融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战略协议。

金政企合作势在必行,它不仅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更有利于发挥政府作用,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领域建设引入社会资本

“金政企合作已是时代需要。”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在当前我国城镇化和市场化提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显现的背景下,政府、金融部门、社会资本三方的合作,有利于转换政府职能、减轻财政负担、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此次推介会,贵州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领域,遴选出一批市场化程度高、前期工作成熟、示范带动作用强、具有一定合作基础等项目在此次推介会上面向社会公开推介。

其中,集中推介首批涉及市政、交通、公共服务、水利等101个PPP项目,总投资1628.44亿元,拟引入社会资本1122.43亿元。

此外,我省还把目光聚焦在“四个一体化”,“五个100工程”、铁路公路水利“三大会战”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等重点领域,拓宽项目建设投融资渠道,建立完善金政企合作常态化机制。

2167个金政企融资项目在推介会上亮相,总投资15983.2亿元,拟融资总金额13317.1亿元,今年拟融资金额10783.1亿元,涵盖了能源、水利、社会发展、保障房、高科技项目等内容。

“政府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各方参与程度都很高,都要承担风险和管理责任,但其共同的原则和一致的目标,筑牢建立起了金政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铁三角’关系,为项目以外更多的业务合作提供广阔空间。”省金融办有关负责人认为。

金政企合作投资建设涌热潮

去年,财政部印发《财政部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并确定了涉及供水、供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环境综合整治、交通、新能源汽车、地下综合管廊、医疗、体育等30个示范项目,掀起社会资金向政府项目建设汹涌袭来的热潮。

在现实操作中,贵州已有多个成功范例。

由中信银行贵阳分行牵头的贵阳市南明河综合治理项目二期项目成功入围全国首批30个PPP示范项目中。

该项目总投资27亿元。目前,项目完全按照PPP模式规范实施,进展顺利。

PPP模式的不断推进,同时将引领银行对于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项目建设融资服务的变革,使银行服务进一步从传统贷款的提供转向资金组织与资源整合。

同样采用PPP模式运作的还有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项目。

据了解,贵阳城市轨道交通首条线路1号线采用的是“政府投入资本金银团贷款”为主,辅以发行可续期公司债、信托、设备融资租赁等融资手段。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意见》等相关文件出台,2015年新预算法又相继实施,在财政体制与金融环境的新常态下,传统融资模式已不再适合该项目的后续建设。

抉择面前,融资渠道基本只剩下发行专项债券与引入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两条路。而发行专项债券受政府负债影响,规模有限。因此,PPP模式毫不犹豫地被2号线一期项目所采用。

“政府要做的,就是努力为社会资本创造发展空间,为项目建设搭建融资平台,为金融机构提供营利机会,为市场主体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

去年以来,我省通过积极组织申报PPP模式全国示范项目、精心组织全省PPP模式示范项目推介等一系列举措,来积极推动PPP模式的推广运用。通过举办全省范围的PPP专题培训,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共同参与推进PPP模式的积极性,并成立了省级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专项小组,建立健全PPP模式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借此次推介会的“东风”,贵州政府引入社会资本的推广运用将进入一个加速前进的全新阶段。

根据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金融办等部门的相关报告,记者发现,下一步,贵州将努力为社会资本创造发展空间,将重点做好制度建设、项目管理、业务指导等工作,进一步增进社会共识、推动项目合作。

将加快建立省级PPP项目库,制定PPP项目联合审批制度,为政府、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提供准确的PPP项目信息,并及时将成熟项目向社会公开推介。

其次,规范PPP项目价格管理,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的定价机制,引导资源配置结构优化和效率提高。

加强PPP项目及金政企融资项目的谋划和储备,谋划一批投资效益高、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形成PPP项目“策划、储备、招商、落地、开工、达产”的良性循环。

篇6:ppp的运作模式解析

主讲:杨 凡

课程背景:

近几年来,国家财政部和发改委力推公私合营,运用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PPP 模式作为化解我国地方债的重要工具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014年12 月 4 日财政部首次对外公布了总投资规模约 1800 亿元的 30 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示范项目,一并公布的还有开展 PPP 合作的具体操作指南、项目实施要求等。加上近日刚宣布获批成立的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中心,一系列举措表明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正进入“PPP 时代”,推进 PPP 合作模式已成为当前破解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题的重要出路。我国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真的迎来饕餮盛宴。在此背景下,信托、券商、银行、基金子公司等资管机构如何进行业务的创新与合作共赢,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怎样进行业务转型和开发新的融资模式已迫在眉睫。

作为国内信誉好的金融培训领域的创新先锋团队,10年多以来,国家开发投资集团公司一直为银行、信托、保险、券商、基金、租赁、私募、担保、第三方理财和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众多机构和公司,提供了资产管理、财富管理领域和投融资领域的专业实务培训,也因此赢得了各类机构和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好评。近一年多来,组织的多项培训是【以PPP案例为特色的内容升级版深化课程】、【组合了更多银行、投行和保险和信托基金等资管的主讲嘉宾】、【增加了“产融结合创新沙龙”之项目方视角的地方政府基建投融资PPP模式“行与思”】等,在服务提升的前提下,我们主要面向金融机构业务条线核心主管、地方政府融资负责人、基建项目企业负责人、PPP项目投资基金负责人等中高端人士搭建金融实战培训交流平台。

『PPP模式操作流程的关键问题及案例分析』---及『最新的投融资模式、实战案例』,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混合所有制项目金融创新实务培训方面,旨在为您搭建一个专业、平等、开放的高端交流合作平台,并通过大量可借鉴的实操案例,给您的企业和具体操盘项目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

随着PPP成为各城市招商引资和发展经济的主要手段,各省市的PPP项目正在不断的大规模推出,我国的PPP市场正式进入到规模性的运行阶段,由此带来了城市开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环保、旅游文化、养老医疗领域政府治理、财政管理、商业模式、开发机制、投资机制、金融机制的全面革新。

但,由于各参于方对PPP认识和理解不足,导致对PPP应用的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政府推出的PPP项目难以获得社会资本的响应,以及社会资本对PPP的应用大部分还停留在传统的项目操作模式阶段,双方都还处在从过去的模式中寻找突围。同时,由于我国PPP政策和市场都在不断的向前发展进化,学员无法通过某一次的培训学习就具备系统的应用能力,因此对PPP的学习和应用是一个需要不断提升的过程。我们希望通过专心于实务培训、专注于一线优秀实战讲师的平台交流,把“实用”和“融会贯通”贯彻于培训中。

课件大纲

第一部分

二部分 案例分析与说明(环境治理类、城市轨道交通类、文化旅游类、区域开发类及其他类)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第三部分

徐州水司PPP运作的实例、南京长江二桥PPP项目、南京浦口新城核心区江水源热泵PPP模式等多个项目的运作经验分享 一.概述的PPP基本知识

基本发展态势、分类特点,基本架构与模型,流程关键点 PPP近期政策回顾(当前最新PPP相关政策体系及解读)2014.9.21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43号文

2014.9.23 《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76号文 2014.11.16 《国务院关二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60号文 2014.11.29 《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113号文 2014.11.30 《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112号文 2014.12.2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2724 2014.12.31 《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政府采购管理办法》

2015.2.13 《关于市政公用领域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推介工作的通知》29号 2015.3.10 《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445 2015.4.17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21号

各地大力推广

湖南省:(2014.8)财政厅召开与题研认会,讲解和推广ppp模式。(2014.12)财政厅出 台《湖南省财政厅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

福建省:公布28丧ppp试点推荐项目,总投资1478.6亿元,涵盖交通、市政、水利、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和养老服务等。

江苏省:ppp试点“开闸”首批项目向民资开放,推出了15项ppp试点项目,总投资额约 875亿元,涉及交通基础设施、供水安全保障、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以及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五大领域。

重庆市:启动ppp投融资模式改革,进行了10项ppp(公共私营合作制)项目的集中签约仪式。项目涉及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涉及高速、轨道、铁路、公共设施、港口物流、土地整治等6大领域。

长沙市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示范项目推介会,共发布项目21项,总投资额 约408亿元,包括8个片区开发类项目、13项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类项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城镇化建设、棚改等。

第一部分

概述PPP活力及分类特点 大力推广=趋势?

PPP各相关要素的介绍和分析: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1、公私合作(PPP)的定义和内涵,(1)、如何理解PPP的应用范围?不同的理解将造成应用上的巨在差异,(2)、如何把握PPP的功能与作用?把握错位将导致PPP招商推荐失败,(3)、如何在应用中把握PPP的三大特征?(4)、如何确定PPP的运作模式?

(5)、如何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分工?

2、PPP模式的结构、特征、收益机制介绍;

3、PPP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

4、政府如何做好PPP的招商引资及项目推介工作;

5、企业如何在目前环境下参于PPP市场; PPP三大动力在减弱? 推广动因:

1、发挥政府的社会动员力量,体现社会各方的利益与诉求,避免资源错配;

2、调整债务结构;

3、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治理结构调整与国企改革;

4、赋予社会资本更多的参与空间和投资机会。推行PPP的意义

财金[2014]76号文摘要:

1、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2、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一次体制机制变革;

3、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发改投资[2014]2724号文摘要:

1、有利于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2、有利于推劢各类资本相互融合、优势互补,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3、有利于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Private-社会资本内涵

适用于PPP模式的项目条件 官方分类的解释:

财金【2014】76号 /国发〔2014〕60 号/ 发改投资[2014]2724号 项目分类:

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固废处理、水利、资源环境治理、生态保护„„; 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地铁、有轨电车、轻轨„„); 文化旅游---城市文化设施、旅游资源开发„„;

区域开发---区域内的综合性开发(安居工程、基础设施、交通、环保„„); 其他---市政设施、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事业、农业、能源„„; 分类特点:(收益水平,复杂程度)如:环境治理类的PPP项目: 单体项目投资较小,专业化投资人多,非常稳定的现金流,整体收益水平较高,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模式成熟、工艺技术成熟,如:城市轨道交通类的PPP项目 公益性成分多,政府补贴多,需要长时间的培育,间接的正外部性很强,再如:区域开发的PPP项目 较为复杂,跨度大(交叉),开发周期长,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投资人集中于房地产开发商、国有企业(城市运营商)。PPP的典型架构 PPP总体模型 PPP项目总体流程 概述总结:

1、从央地层面,中央顶层设计层面高度重规,地方层面存在运动化、形式化倾向,理解程度不够

2、从行业领域看,PPP项目主要落地于四大行业

3、从项目属性看,经营性项目受捧

4、从不同区域来看,呈现不同特点

5、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公有制主体参与为主

6、从实际推行情况来看,各地推行较为缓慢,问题体现在各方面。其中政府部门/平台公司观念跟不上,观望情绪较重,诸多顾虑。

第二部分 结合具体案例,深度分析总结项目经验教训 PPP的内涵——定义 财政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政府与社会资本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全过程合作关系,以授予特许经营权为基础,以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为特征,通过引入市场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双方优势,提高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效率。PPP的内涵——新公共管理

PPP是新公共管理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政府应该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安排提供”公共服务与“直接生产”服务之间存在显著的区别。”—E.S.Savas 《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

PPP可以视为公共部门重组的一部分,是广义的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部分,在这个新的定位过程中,政府从直接的公共服务生产商,转变为推动者和规则制定者。PPP的内涵——PPP的类型

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可以被视作一个连续统一体,传统的公共服务提供构成一极,纯粹的私营活动构成另一极,PPP涵盖了两极之间的点,每个点都代表着不同的公私部门之间的组合。

PPP模式解析

从PPP的内涵中——辨析几个概念:

PPP不仅止于交易环节: PPP项目更像是一段婚姻,而不是一场婚礼。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基于共同的目标追求,以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多的产品或服务。

PPP不只是融资模式:融资只是PPP的目的之一,并不是全部,还利用民营部门的生产管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理技术和先进制度;PPP是一个多目标任务,以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导向。

BT是分期付款的政府采购模式:融资大多为短期行为,而PPP则是考虑全寿命周期的长期合作模式。所以,在中国大规模应用的BT模式,虽有PPP的形式,却没有体现PPP的精髓,本质上来说只是一种融资模式。PPP操作流程(1)PPP操作流程(2)

1、政府PPP项目开发的操作总体流程介绍分析;

2、企业PPP项目开发的操作总体流程介绍分析;

新常态下的PPP——应用领域与实施效果 PPP的——管理机构(政府监管)作用 案例:徐州水司PPP运作的实例 项目背景介绍,该PPP项目运作的七项基本原则及十三大关键问题分析,该PPP项目的结构安排,PPP运作的全过程解析及取得的成效小结。

案例:南京长江二桥PPP项目运作实践及经验分享 项目背景及概况,项目交易设计和法律结构:交易设计及多方案比较,项目交易设计和法律结构:法律结构,项目操作步骤,环境治理类PPP总体趋势:

(一)项目边界逐步扩大,(二)逐步重视后期运营,(三)运作过程逐步规范,案例:A市污水处理+河道整治综合项目交易结构+综合解决思路 城市轨道交通类PPP 案例:南京浦口新城核心区江水源热泵PPP模式

(一)合作主体及项目进展

(二)交易结构,合作内容及方式

(三)投资保障及退出

案例:南京城北污水处理厂项目分析

项目进行PPP运作的基本前提,基本交易结构,模式选择与招商组织,项目运营情况及运作评价,项目待提升之处等。案例:北京地铁4号线PPP项目

项目结构设计,收益机制分析(南京轨道交通发展展望及借鉴)案例:南京河西现代有轨电车BT项目

主要投资人:中国南车集团南京浦镇车辆厂介绍 项目交易结构及结构说明

延展项目:淮安现代有轨电车BOT项目

另: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BOT+TOD+EPC,深圳地铁4号线BOT项目,成都有轨电车PPP项目——补偿机制等简单介绍; 区域开发类PPP:

总体结构设计及B市区域开发案例; 文化旅游类PPP: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N市文化旅游(展馆)PPP项目

N市文化旅游转化配套商业地产项目 市政类PPP:

Y市用PPP帽子推动的道路BTO模式建设,主要边界条件及项目点评,目前我国PPP模式存在的问题及PPP项目的风控要领; PPP项目的前景。

讨论互动及 “产、学、研、融”结合的创新主题沙龙交流内容:

1、PPP项目识别阶段

(1)、如何评估项目的市场需求和政治需求?错误的评估将引发重复建设和烂尾工程;(2)、如何进行PPP项目的“物有所值”评价?(3)、如何进行PPP项目的“财政承受能力评估”?

2、PPP项目准备阶段;

(1)、如何根据项目不同特点选择操作模式?

(2)、如何根据项目特点进行风险合理分配和管理?

(3)、如何进行投融资、收益、土地、服务、股权等交易结构设计?

(4)、如何将土地交易、补偿融入PPP项目的解决方案中?

(5)、如何构建PPP项目的合同体系?

(6)、如何进行项目监管结构设计?

3、PPP项目政府的采购要求和企业投标策略;(1)、PPP项目采购的步聚和要求,(2)、PPP项目投标和评标的特点,(3)、如何进行项目边界条件的设定与谈判? A: 产出标准和回报机制设计与谈判 B: 定价机制和调整机制设计与谈判? C: 项目风险应对机制设计与谈判?

D: 应急处置提前终止合同变更等设计与谈判?

有偿咨询服务主题:

一、PPP项目合同设计和各模块核心条款设计

1、PPP项目的合同体系构成及特征;

2、PPP项目投融资合同核心条款的设计;

3、PPP项目工程建设合同核心条款的设计;

4、PPP项目运营和服务合同核心条款的设计;

5、PPP项目风险转移与规避合同条款的设计;

6、PPP项目收入和回报合同核心条款的设计;

7、PPP项目通用的合同模板介绍;

二、PPP项目融资介绍和应用

1、PPP与项目融资,2、PPP项目融资的概念和特征,3、PPP项目融资参与方及其关系,4、PPP项目融资的主要模式,5、PPP项目融资银行的评审要点介绍,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6、PPP项目融资风险类型及控制,7、PPP项目融资在我国的实践和发展前景。

三、PPP机制下政府和企业的投融资等金融应用

1、PPP机制下的城市建设规划与城市发展管理,2、PPP机制下的城市公共资产梳理与资产管理,3、PPP机制下财政支持基金的设立与投资管理,4、PPP项目股权式基金设立、募集与投资管理,5、2015年PPP融资市场特征和融资规模分析,6、PPP项目企业的融资方式和投资管理,7、PPP项目的金融标准化、资产证券化融资设计,8、PPP项目受让费的财政收入设计。

主讲专家:杨凡老师:

 南京大学房地产EMBA客座教授,PPP项目实战专家,15年房地产企业从业经历,东南大学工学硕士,南京大学EMBA硕士。深圳明源地产研究院的资深研究院,全经联专家委员会创新讲师。《PPP模式实战中的关键问题解析及案例分析》是杨老师十余年地产管理与咨询经验的浓缩,各种流程、组织、表单、分析工具可以帮助学员企业迅速掌握技能,建立适合自己企业的系统。

 杨老师主持过10多家大中型房地产集团公司的管理顾问工作,在地产集团公司的战略和组织管理领域、计划运营管理领域、设计管理领域、全面预算和成本控制管理领域拥有深入的研究和系统化管理解决方案,目前就职于国内一家大型国有房地产企业的高管,3家地产集团公司和1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咨询顾问。

 2008年起受聘深圳明源地产研究院研究员,2013年成为全经联商业地产专委会委员,并被评为优秀创新讲师。

 现供职于某国有投资集团公司,曾任江苏亚东建发集团总工办副主任,总工程师,南京百胜麒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宁环球集团南京浦东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苏国信集团成本采购中心总经理等职,杨老师从事地产开发15年多,在商业和住宅地产实操、产品设计和市场研发方面有丰富经验。擅长项目决策,执行和监管方面的统筹协调工作,在一、二级开发实践中有较好业绩。精通房地产项目全过程运作,深谙房地产全面预算和成本管控的价值体系、流程、制度和具体管理方法。

Ctrl+鼠标左键【点击访问诺达名师官方网站】

上一篇:HR案例分析-SAP 公司HR案例分析下一篇:勿忘国耻,振兴中华2016.12.14主题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