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心的互动

2024-05-31

心与心的互动(通用14篇)

篇1:心与心的互动

心与心的互动,让老人与我们更近一步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但今天,我们不谈德与笑,我们就仅仅想用我们15个人,15名大学生炽热的心,用我们的行动送出我们最诚挚的关怀。让我们的心与老人的新互动,收获我们彼此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来自于真心。

5.12国际护士节,或许你会想到一些什么,又或许你会先想到那么一个人——南丁格尔。是的,南丁格尔让我们不得不为之感叹,但更让我们佩服的是他的精神,他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精神,所以今天,我们早晨7:30时就开始准备向我们的目的地——浆洗街敬老院出发了。

只一次并不是第一次去了,所以那里的大部分情

况都清楚了。今天,我们带着我们的节目乡敬老院出发,向快乐出发。在一路上,同学们都在讨论今天我们今天要以什么方式来娱乐老人们呢?惊天我们要为老人们做些什么呢?同学们把我们该做的不该做的都算了又算。甚至也有一个同学特别了解老人们的习惯。他告诉我说:“今天我们去得比较早,天气也稍稍有点儿冷,我们到哪儿肯定老人还没出门或者还在休息。虽然是5.12护士节,但如果你一作为他们一个他们那个年代的的老人,一大早开门就看见一个穿一套白衣

服,带白帽子的人,你会不会觉得这是不是不吉利的先兆。但我们大家都不怎么会想到这么一个问题上来,因为大家最关心的是今天是护士节,而穿着整齐便于表演节目。但正因为这样,我们恰恰忽略了老人们的习惯。后来经过大家讨论之后,我们果断决定,我么必须先穿上我们其他的衣服,在扶老人们出门之后。再给他们说清楚,解释一下我们穿护士服的原因。如果这样,老人们就容易接受的多了。

伴着夏日早晨的凉爽、微微的的阳光,怀着激动的心情捞到敬老院门口。我弹出我的脑袋看到老人们正在用餐。当我正在考虑要不要先进去的时候,一个刚吃完饭的老爷也笑着对我们说:“进来坐吧,你们是来做自愿者的吧?虽然明显看到老爷爷那被岁月碾过的脸庞以及脱掉的脊背,但看到我们是疗伤露出的笑容却恰恰诠释了这一刻。之后在敬老院院长的带领下来到大厅坐了下来。等老爷爷老奶奶吃晚饭后,我们就分工先扫地、拖地、擦窗户、擦护栏。魏爷爷奶奶们整理床铺。把这些弄完之后,我们便把二楼的老人们小心翼翼的搀扶到一楼打厅,在搬来板凳把座位排好。我们与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内心是无比的温馨与感动。

我们偶尔也会向老人们讲起我们学校以及学校里

面的事情,而且老人们也比较喜欢听我们说。虽然很多他们都不怎么知道,但他们仍然很乐意听我们讲。所以一大片一大片的笑声回荡在整间里面。在和老人们拉家常的过程中,我们的十五位成员为他们带来了一个有一个精彩的节目。有唱红歌的、跳舞的、打太极拳的、还有跆拳道。虽然有的节目彩排的有些瑕疵,但从老人们的脸上还是可以看出他们喜悦的心情。小演员们唱了很多怀旧的歌曲、红歌,老人们一边认真地听着一边为我们打着拍子,融洽的气氛让我们陶醉其中。老人的脸上慢慢洋溢出幸福的笑容,快乐的感觉在心中荡漾开来。老人们都放开了,和我们一起走进青春活力的世界里。而对于有些行动不变的老人们,我们便分了一些人去与他们交谈,吐露心声。老人们和蔼的脸庞,慈祥的笑容都触动着我们的心。随着老人们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有的老年人都开始主动上场表演了,虽然他们的声音不大,但那种感觉却仍然让我们深有感触,仍然能够听得出他们的心声。就这样,慢慢的,同学们与老人之间就少了份隔阂,多聊一份热情。

最后,考虑到老人们午休,我们不得不收场了。

我们应该要感谢这次的团日活动,是它带我们感受到了老人们的内心,是它给了我们一次与老人们近距离

接触的机会,让我们感受到老人们内心的渴望。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都深有感触。虽然养老院设施很完善,老人们衣食不愁又有专业的工作人员护理。然而老人们最需要的还是亲人的关爱。不是农村有句话叫“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所以拉人们都知道在自己家里面才更踏实。因此,他们才更需要有人与他们谈心聊天。虽然我们的活动不能从根本上给老人们心理安慰,但从活动的反响上也起到对老人关爱,陪老人解闷,给老人带来欢乐。同时在与老人交流过程中,同学们的爱心与耐心也得到料提高。90后这一带学生从小就是被宠着长大的,这不失为一个好机会让90后的同学们更加懂得去关心家里的老人,懂得去尊重他们,同时也懂得去尊重的每一个人。

回学校的一路上,你都完完全全感觉得到同学们

激动的心情,仍然不停的讨论着,回味着刚才在敬老院发生的一切。我们不能肯定过去过去与将来,但我们却能确定在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我们也给别人带来了快乐。

护理123-3班赵娟

2013.5.12

篇2:心与心的互动

人与人之间,只有心与心的碰撞,才能互相了解,彼此珍惜。

我的印象尤其深刻,那天的雨幕中,我看着她冒雨奔近的身影。天色渐暗,不断有学生离开学校,我独自一人孤零零的站在街边的某家店门前,听着雨珠落地,行人的脚步声来来往往。我没带伞,只能期望着雨快点停下,让我能够回家。这时,路对面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背影,我很纳闷,她应该早就已经回家了,怎么还会出现在这里。她飞快的向我跑来,将手中的伞往我手中一扔,被我稳妥的`接住,她掠了掠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滔滔不绝:“我就知道你的记性这么差,关键时刻还得靠我……”她喋喋不休地说着,我的思绪却被拉回来了很久以前。

那还是我刚入学的第一年,我被隔壁班的两个男生欺负,她刚好从教室出来,一见到这副情景,立刻气冲冲的奔上来,挡在我的身前,我只见到了一头利落的短发:“你们干什么。欺负人吗?”那两个男生被她一吼,有些紧张,僵持了一会儿,她突然往后退了退,对着楼梯口鞠了一躬:“老师好……”那两人连头也没回的拔腿就跑,不见了踪影。她才回过头,向我伸出手,关切的询问我有没有被吓着,脸上明媚的笑容照亮了我的心。

那之后,她成为我的第一个朋友。她时常拉着我在各个年级之间奔走,认识各种朋友。在互相了解中,她知道我胆小,不善于交际,就想方设法地帮助我。

她会在同学上课上了一半突然没头没脑的冲进来气喘吁吁地告诉老师她迟到了,她也会在很多人面前大叫我的名字,来引起其他人的注意,虽然之后会被我狠狠地埋怨一下。可是,她总是挂着那明媚的笑容,无忧无虑。

我常常会想起,到底是如何与她成为朋友的,或许是因为她的笑容,她对我的关心,都让我对她非常依赖。

直到毕业那天,我从头到尾都没有见到她的身影,觉得很奇怪。知道放学,她在校门口等我,垂头丧气的样子:“以后,没有我了,你要习惯……”说着说着,她突然哭了。我不知所措,那是他第一次哭,我只能拍着她因为抽泣而颤抖的肩膀安慰……最后,她给我一个告别的拥抱,我的衣服被她的眼泪打湿,她离开,我才发现,自己脸上早已泪满……

那时,我就明白,她与我的碰撞,就是因为那明媚笑容而带来的心与心的碰撞,够我铭记一生。

篇3:心与心的互动

落落大方的举止,让人如沐春风的话语,常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郑老师总是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她善于思考,运用智慧与学生互动、交流。在学生眼中,她既是“良师”,又是“益友”。

沟通是一门艺术

在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设计的所有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师生关系中进行的,师生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作为班主任,郑老师善于运用师生沟通的艺术,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在高质量的沟通过程中,使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思想上的震撼、精神上的鼓舞、心灵上的启迪,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果。

有一年,郑老师刚接五年级时,班上有一个文静、可爱的小女孩,脸上总洋溢着甜甜的微笑,可不久,笑容从她脸上消失了,她每天默默地坐在位子上,很少说话,对班级的事漠不关心。直到有一天,郑老师从女孩奶奶的话语中了解到,父母的离异给女孩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女孩心中充满了挫折感。顿时,郑老师心中一种怜爱之情、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于是,郑老师尝试走入女孩的心灵,和女孩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让女孩重新找回快乐。郑老师为学习优秀的她争取了一个代表班级参加演讲比赛的名额,当郑老师拍着她的肩膀以示信任和鼓励时,她的小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在参赛前的日子里,郑老师总寻找时机与她目光相对,微笑着对她点点头或眨眨眼;她上台演讲前,郑老师伸出两根手指冲她做了一个坚定的“V”型手势;她演讲结束时,郑老师又竖起大拇指向她表示祝贺。郑老师相信,这些无声的语言给了她莫大的勇气和鼓励,让她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她也为班级捧回了“第一名”的奖状。从此,这个一度情绪失落、内心忧郁的小女孩又恢复了往日的快乐。有一天,女孩在日记中写道:“郑老师,是您无声的鼓励唤醒了我的自信,激发了我对班级的热爱,我感觉到每一天的生活都充满了阳光。”

事实表明,不是只有和学生谈话才叫沟通,无声的语言同样可以发挥沟通的效能,而且往往比有声的语言更便捷、快速、有效。郑老师认为,无声的语言是师生沟通中不可或缺的方式,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可以在无声的沟通中建立。对学生而言,老师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说话的语气声调,面部的表情气色,甚至是作业本上的批改痕迹,都在向学生传递一种信息。正确使用这些无声的语言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暗示作用,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理解和信任,从而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和行为。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建立彼此接纳、相互理解、心灵共振的关系,班主任策划的教育活动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并积极参与,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当学生犯错误时,很多教师习惯于采用批评教育的方法,认为自己的“经验之谈”是拯救孩子的“灵丹妙药”。而郑老师却认为,这种“训话”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潜伏下来,成为师生之间的一道情感障碍。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当你滔滔不绝而孩子沉默不语或点头称是时,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这只不过是孩子想尽快逃脱你的喋喋不休的一种手段罢了。

郑老师班里有个“小叛逆”,从学期开始就给郑老师留下了“顽劣”的印象,他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面对老师的调解,态度总是非常强硬。他的抵触心理使郑老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并尝试寻找一把能真正打开他心锁的钥匙。慢慢地,郑老师意识到他需要的不是喋喋不休的教导,而是建立在尊重、信任基础上的倾听。之后,当同学们再次反映这个学生的“恶行”时,郑老师不再采取批评的态度,而是找一个能使人心平气和的环境,听一听他的理由和委屈,听一听他的愿望和要求。终于,这个“小叛逆”逐渐学会了宽容、合作和反思自己。一天,他说出了一句使郑老师倍感惊异的话:“宽容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其实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

在师生交往中巧妙地运用倾听的艺术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郑老师的倾听也使学生感受到她的关注与尊重,从而愿意接受她的教育。通过倾听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反思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尊等重要的心理品质。事实证明,学生是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这些问题的存在本身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学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去积极地解决问题。

师生间的交流是双向互动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是班主任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拥有它,教师才能读懂学生的内心世界,实现高质量沟通,从而获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带着赞美去家访

一般情况下,班主任总是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而那时学生从心里是抵触和惧怕的,家长听到孩子犯了错误也是很气愤的,在这种情况下,家访的效果可想而知。而郑老师则转变角度,带着赞美去家访,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郑老师班里有个男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纪律散漫,老师批评他总是顶嘴,认为自己没错,郑老师多次做工作也不见效。后来,郑老师努力挖掘他身上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表扬他,在他高兴之余再委婉地道出他的不足。一段时间后他变了,他开始帮助同学、刻苦学习,平时也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得到了同学的好评。寒假前,郑老师对他说:“我准备假期到你家去报喜。”他高兴极了。家访过程中,郑老师避免使用“差”字,改用“不太理想”之类的词语代替,以免伤害家长和学生的自尊心。谈了他近段时间的良好表现和大家对他的认可之后,郑老师委婉地告诉家长要给孩子爱护和温暖,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理解、体谅孩子的不足,和孩子一起克服困难,家长表示一定大力支持、配合老师的工作。从此,家长的思想转变了,学生也有了自信、热情和学习的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好话人人爱听”,学生都有自尊心和上进心,都希望在同学和老师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都渴望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这是班主任应该明白的基本心理学常识。家访不是为了向家长告状,也不是为了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以达到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的目的。带着赞美去家访,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用尊重激发学生潜能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理解每一个学生,用心拥抱每一个学生,用教师的爱心唤起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热情。长期的探索、实践使郑老师深深感悟到: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其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而尊重学生个体需要的实质,就是要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独特个性、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需要教师最审慎的爱护和尊重。

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潜能,学生更是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郑老师重视孩子们所具有的各种潜能,她尊重学生个体需要,并善于“扇扇子”,使学生心中小小火种迅速燃烧起来。郑老师认为,只有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激励学生奋发进取,学生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在学校一年一度的“科技周”活动中,郑老师利用班会课因势利导地讲了科学家的故事和创造成果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益处,借此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们两眼闪亮,无疑被老师激起了创造的欲望,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班级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并自由结合组成科技创新小组。可意外的是一位学生忽然站起来说:“我从小就爱做小实验,可我父母最反对我做这些无用的实验,他们认为把学习成绩搞好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我不能参加科技创新小组。”听罢郑老师愕然了,她想到:尊重孩子的个体需要是多么重要啊!如果扼杀了孩子创造的火花,那么对孩子今后的发展以及对社会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损失。随后,郑老师找到了孩子的父母,告诉他们孩子的创造意识不可抹杀,应尊重孩子的创造行为并给予大力支持,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还能在创造过程中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孩子的父母认同了郑老师的见解,并与她一起鼓励孩子参加“科技周”活动。老师与家长的尊重让孩子如鱼得水,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并成功制作了一支口红式粉笔送给了郑老师,来答谢她的尊重与爱护。

篇4:心与心的距离

回想起我当初做学生的时代,那真像一种美味的咀嚼。20年前的9月,10岁的我不得不离开朝夕相处的父母,进入离家40里的一所寄宿中学。那是一所由寺庙改建的学校,参天的古树密密匝匝地围着我们女生住的四合院。去的当晚,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山野的风掠过树梢发出似鬼哭狼嚎的“呜呜”声,不知是谁起头,这些静静地在被窝里流泪想家的女孩子们全都嚎啕起来。大约只过了几分钟光景,门口响起一个温柔的声音:“孩子们,怎么啦,别哭了!开开门,让我进来。”大一些的女孩子们止住了哭,而最小的我却像见到妈妈的委屈孩子一样,哭声更大了。这时,门开了,在朦胧的马灯的灯光里,我看见一位齐耳短发的中年女教师走了进来,她首先搂住了我,并顺势坐在我的床边,一阵轻言细语还伴着一阵阵凉风,我才发觉她还带着一把大蒲扇,正像妈妈一样不紧不慢地给我扇着。我慢慢地平息下来。她轻轻地将我的头放在枕上,又轻轻地对大家说:“睡吧,孩子们,我就在这儿陪你们。”她微笑着,摸摸这个的头,拍拍那个的背,又和那个细细地说两句。末了,她拧暗马灯,躺在我的身边,我蓦然觉得这时的心就像马灯光一样温暖而明亮。这位杨老师,不,杨妈妈并不是我们的班主任,她是教高中的老师,却在我们寝室陪了我们三个晚上。第四个晚上,杨妈妈还要来陪我们。我当然希望她能天天和我睡,可大一些的女孩子说我太自私,说杨妈妈还有一个读初三的女儿呢,她们硬是提着杨妈妈那盏马灯把她送回了宿舍。

山区的冬天来得早,好像炎夏刚过,寒风已在肆虐我们单薄的身体了。我们班大多数是农村孩子,只能捡哥姐的“破烂”。所以,我们总是穿着又破又小的棉袄,像一层薄纸一样,手套是没有的,两三年才能有一双棉鞋,有的地方已露出了棉花。一到下雪,冻疮就肿得像发酵的馒头,更严重的,手上、脚上、脸上、耳朵上的冻疮全烂了,惨不忍睹。班主任是重庆来的付老师,他不知从哪里听来的,说腊月的尿烧开了洗冻疮疗效特好,不易复发,他就同妻子买回一只大铝盆,收集了大半盆尿液,放在蜂窝煤炉上烧开了让同学们去洗,那种熏人的氨水味极难闻,不知付老师和他妻子怎么烧开尿又怎样将脚伸进去示范的,也许真是偏方治顽症,或者热水烫脚的做法能治冻疮,反正好多同学的冻疮真的好了。我们也忘不了付老师妻子烧的姜糖水。一到冬天,每个星期一的早晨,同学们都可以到老师的锅里舀一碗热腾腾、辣乎乎的姜糖水。

赵老师也是重庆人,她娇小温柔,和我当时的个儿差不多,戴一副麦黄的近视眼镜,每当我用食指尖顶着眼镜架从鼻梁往上托时,每当我想对儿子发怒时,我都会想起赵老师。那时,我和一个叫容的同学常在晚饭后和赵老师一起散步、谈笑。学校的大操场边上长满了青草,赵老师喜欢走在中间,一只手抚着我的肩,一只手抚着容的肩,三个瘦瘦长长的影子在夕阳的余晖中如写意画一般美丽。赵老师给我们上语文课特别投入,也许是太亲密无间的缘故罢,她上课时总爱站在我和容的课桌前,右手拿着书,左手就搁在我们桌上,间或用左手食指托一下快掉到鼻尖的眼镜。有一次我和容顽性大发,将红墨水蓝墨水滴到她的手指甲上,染成红红蓝蓝的,墨水没干,她就习惯性地伸出食指托眼镜,其余四指屈着贴着嘴唇。结果赵老师嘴唇上染上了一团红红蓝蓝的墨水,同学们哄堂大笑起来,赵老师也莫名其妙地跟着笑,只有我和容像怀揣着一头小鹿似的,低着头不敢看她。待她明白过来后,她只用那根食指在我和容的鼻头上按下了一个淡淡的红印,笑骂一句:“两个死妹儿,看我不收拾你们!”晚饭后,我和容躲在寝室不敢出来,赵老师在寝室外大声喊:“两位小姐,还不出来陪我去散步,让我来抬你们呀!”平时,我们和赵老师最喜欢玩的一个把戏,是和赵老师比高矮,她在前边走,我们悄悄跟在她身后,一会儿屈着膝,头只到赵老师耳后,又用右手大指拇和食指比划一下,向后边的同学做个鬼脸,意思是还矮这么多;一会儿又踮起脚尖高过赵老师一点,又比划着,意思是,我还高这么多呢!末了,嘻嘻哈哈地笑着,一群云雀似地蹦开了。有时候赵老师也会猝不及防地转身擒我们,一擒到我,就像唱剧似地拖长声音叫道:“‘话口袋’(因我特别爱说话,赵老师给我取的绰号),哪——里——去!”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即使和赵老师玩过了头,她也从不生气,最后只是嗔怪,小女孩似地:“不理你了!”

老师善待我们,我们都记在心里。在我们山乡,腊月里杀年猪后,总要请老师喝“刨汤”(吃年猪肉),表达心里的感激之情。每逢年节,老师们就会收到很多块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腊肉,灶台边的墙壁满满地打了钉子挂着,竟比我们家杀一头年猪还要多。那时的我们还不知道贺卡之类的时髦玩意儿,有的只是一颗单纯的心。记得有一位李老师去西南医院做了胃切除术后,听说只能吃鸡蛋,在班长的倡议下,我们全班52个同学周末回家都拿了鸡蛋,少的一个,多则十几个。星期一早晨,当李老师走进教室时,讲台上三只呈品字形装着满满的鸡蛋背兜特别抢眼,黑板上还写着“祝您健康”几个大字。李老师激动得不能自持,手扶讲台,头深深地埋下去,给我们鞠了一个躬,低声抽噎起来。他那被病痛折磨得瘦削的双肩剧烈地抖动着。顿时,全班一片呜咽。到毕业时,我们离开三年朝夕相处的老师们,就像当初离开父母一样难分难舍。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姓陈的同学,单腿跪在台阶上,拉着班主任的手,说感念老师的教育,又说愧对老师的培养,说得大家都眼泪汪汪,连平时最爱惩罚学生、心肠最硬的体育老师也哽咽着说:“同学们,珍重啊!以前对你们狠,别恨我啊!”同学们齐声说:“我们不恨老师,老师是为我们好!”还纷纷请他签名留言。

篇5:心与心的沟通

心的沟

—我的家访手记

篇6:心与心的距离作文

这就是神奇得带点蛊惑的距离,这就是美得有点迷人的距离。

雾里看花,楼头望月,芳草更芳,月亮更亮,地平线在远处反不觉远,长距离生发美感受,生发诱惑,生发

零距离让人亲密,也产生摩擦;长距离产生思念,也让人遗忘。距离是烦人的鬼怪,距离也是撩人的精灵;距离是碰伤

篇7:心与心的交织散文

在这座山城纯朴的古韵里。堆叠些许童年的记忆与绵绵的农情,是一声亲切的招呼与热诚的乡语。不管何时,在这里散步大街小巷,朝阳夕暮,伴月而行。是平静舒坦安然的山城心灵,不必担心急驶的街车,陌生面孔的危急,迎面而来,对边而过都是亲切的一声问候,“你好,散步,运动吗?”

这座山城有着朝气古意的街名:晨曦,朝阳,明圆,欣欣,香槟等街,每条街各俱特色。栽植不同的花草树木,有古榕、木棉、凤凰、樱桃、枫树……等等,邻家更是勤植自己喜好的.花卉盆艺。有着城市里没有的绿意与风情。却有着乡下特有的纯朴与亲切。谁说:现代人是冷漠的?我却感觉不到那份孤寂与寒酸。

今年的春天来的特别早,不似往年的冰风冷霜。院里早已开满各式各样的花朵,后山的一草一树也披上绿绿的衣裳。自然的景象融于纯朴的大地,而纯朴的自然界里有着极致的艺术人生。当你置身于层峦叠嶂云雾环绕的山中,倘佯在碧波澄澈涟漪荡漾的湖边。迎着朝阳目送斜晖彩色的瞬息万殊,丰盈的诗意美境,映现了自然的美仪与心灵的丰润。

“艺术乃由天真的性情看出单纯的自然”。自然超越一切虚假的外衣,与现实的桎梏而臻于那一叶一笔一花一心。我之游于山川敬于林泉,则是大地赋予生命的泉涌与无尽艺术的衍生创造。懂得艺术生活的人则融于自然界的一切,用怎样的生活态度,欣赏选择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而不在超脱生活、而是渗透于生活中的美,作积极的创造。

看似不起眼的枯木残枝,却是画家笔下抽象的代名,而那湖波微蕩烟霞透红是水墨泼洒的奇境,层朵叠荡的莲荷是工笔细緻的佛画。花鸟水草,小径幽筑,山脉龙环,苍松古柏,岩石溪壑,日出日落,啊!是多么美妙的令人赞叹,巧夺天工,神鬼斧朽。大自然的力量织染片片层层的彩布,映拓一座神秘动静的殿宇,存在着亘古的绵延,四时轮序。不修边幅,不施脂粉,浑然天成。

篇8:心与心的交流

多次与年轻的糖尿病病人之间进行交流, 都是在网上。糖尿病病人大多心理有一些阴影, 但是和病友之间却容易产生惺惺相惜的珍贵友谊, 大家很珍惜这种友谊。

我是一位糖尿病科普教育的杂志编辑, 又是一位糖尿病病人的家属。姑父前年春天确诊了糖尿病后, 我成为了他的专属咨询师, 也教会他使用血糖仪, 如何监测血糖;指点他一些糖尿病病人的初步知识, 饮食原则和餐后运动控制血糖的方法等。

每位糖尿病病人在经过多年的血糖控制之后, 都有了些自己的经验, 可以相互交流, 相互学习, 相互促进。

为了学习更多的糖尿病实践知识, 我加入了一个糖尿病病人的网上聊天群, 大家全是病友。每天相互交流, 比赛监测血糖, 看谁控制得最好。还有新病友不大懂糖尿病知识的, 大家就聊天教他如何如何饮食和运动。如果谁心情不好了, 大家也一起帮他分析情况, 开导宽慰他的心灵。我能感觉到这是糖尿病病友群的温情, 真的很温暖。

误解让友谊止步不前

记得以前, 由于工作需要, 组织一些糖尿病病人活动。老年人群体比较好, 但如果人群的年纪比较小, 当我介绍完自己是一位糖尿病科普杂志的记者后, 我与人群之间似乎就存在了隔膜。或许是部分人对媒体工作者的一种误解, 以为编辑记者就是狗仔队一样:千方百计挖掘大家心中的秘密, 然后通过媒体公诸于世。当大家知道了我的职业, 我们之间就存在了距离, 交流不了深度内容。

再后来, 每次遇到年轻的糖尿病病人群, 我都会很心虚地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职业, 跟大家介绍自己的时候, 我会说:“大家好, 我是一位糖尿病病人的家属。”有了我对职业的隐藏。

真诚需要被发现

在我加入的糖尿病病人网上聊天群里, 大家都不知道我的职业。有一次大家讨论中秋吃月饼的话题, 有新病友问无糖月饼是不是可以吃很多的时候, 我想起我采访过关于糖尿病病人如何食用月饼的主题, 我告诉了群里的朋友们, 受到大家都认可。

后来和大家聊多了, 我和几位糖尿病病人做了朋友。我由于常常奔波于北京市内各大三甲医院的内分泌科和营养科之间。每次采访完一位专家, 我都会带给朋友们一些糖尿病药物、饮食、运动知识。

这样, 我和大家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一起聊天交流如何控制血糖, 每次见面大家都问我:“你姑父的血糖控制得好吗?你有没有提醒你姑父饮食规律一些, 别饮酒量……”我感到非常开心。

我记得一次糖尿病病人座谈会上, 一位了解我工作的“糖”阿姨发言, 指着我和我的同事说:“我很佩服这批孩子们, 他们自己没有糖尿病, 却在抗糖科普教育上一直做着贡献。”

在阿姨眼里, 我和我的同事都是名副其实的孩子, 她想到我们的工作是在为糖尿病病人服务, 她认为我们是在做糖尿病宣传教育。让我特别感动。

坦然面对自己, 用心交流

我想, 虽然大家都是乐意交流和别理解和分享分担的。只是, 大家心里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意念:就是只有与自己相同处境的朋友才能更真切的理解和了解自己。

或者是由于工作的关系, 我身边的朋友大多是糖尿病病人。现在在认识新朋友的时候, 我已经不去掩饰自己的职业了。我还会跟大家说:“如果大家有哪些不懂的, 也许我还能帮上忙呢。”

篇9:心与心的共舞

学习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是人生的重要一课。师生关系是校园生活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本次活动课意在唤起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情,掌握师生和谐相处的技巧。

【活动形式】

情境故事,小品表演,小组讨论。

【活动准备】

1.课件,关于师生冲突与矛盾以及解决方式的课前调查,正方形纸片等材料;

2.创作与设计情境小品;

3.活动分组(每組4-6人)。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忆师恩”

1.师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2.请学生谈一谈听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后的感受

3.分享:

(1)最难忘的老师;

(2)发生在你和你的老师之间的令你难忘的或感人至深的故事。

二、心理测试:“明镜台”

师:父母赐予我们生命,而老师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所以我们把老师看成严父、慈母。但随着我们一天天长大,我们变了:上课不再举手,在路上遇见老师不打招呼,对于老师的谆谆教诲也渐渐感到厌烦,我们感受不到老师对我们的爱,不懂得如何和老师相处。我们怎么啦?

(PPT 展示课前调查表,见附录)

三、创设情境:“智慧泉”

师:和其他人际关系一样,师生在交往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解,发生冲突。如果师生间出现交往矛盾与冲突,我们该怎么处理呢?

1.沟通AB 剧

请学生根据课件即兴表演小品(课件展示情境一、情境二)。

情境一:“快考试了,还趴在桌上,不好好听课,不及格是要重修的!”而你这几天家里正好出了点事情,所以你更加觉得老师是在找茬,于是你马上回应道:“你为什么总盯着我啊,上课趴在桌上的又不只是我一人……”

情境二:你踩着早自习的预备铃声进教室,“昨天刚说过,要在预备铃前进教室,怎么今天就迟到了……”而你迟到是因为帮同寝室生病的同学搞卫生。此时你……

2.游戏体验

师: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小游戏。请大家拿出正方形的纸,听我的口令做,在做的过程中不能发问,只能按自己的理解来做,准备好了吗?将正方形对折,再对折,撕掉一边的纸角,然后对折,再撕掉一边的纸角。请大家展开看是什么图案?

让我们再折一个正方形,这次听我的口令做,但与上次不同的是你们可以提问,开始:将正方形对折(三角形),再对折,撕掉一边的纸角(撕直角),然后对折,再撕掉一边的纸角。请大家展开看是什么图案?

师:这次我们的图案都成了一朵花。为什么这次和上次的结果不同呢?这是因为,我们第二次做游戏时,可以提问,我们相互之间有了交流、沟通,结果就不一样了。同学们,在日常交往中,大家要相互理解,达成共识,就需要相互交流,充分沟通。同样,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往也需要这样,只有相互多沟通,多理解,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换位思考:“启示录”

1.小组交流:冲突分析(课件展示师生冲突调查表)

师:如调查表所示,当我们和老师之间出现这样的误会与矛盾时,表中例举的处理方法会带来怎样的结果?我们是不是还有其它更好的处理方法呢?请各个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合作,想出更好的处理方法来。

2.分享师生和谐相处的技巧

师:接下来,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经历,想想我们今后怎样让师生关系更融洽?请写下你的想法,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推选一位发言人在班上交流。

师总结并进行归纳(板书)

方法一:把握时机,分清场合

不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日常交往中,我们与人谈话都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学生应该学会尊重老师,因此在课堂上及其它公共场合直接驳斥老师是不可取的。当老师指正你的某个错误行为时,你当众辩解更容易被误认为是一种狡辩,这不仅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反而会破坏师生关系。如果课后或放学时单独给老师提意见和建议,效果会好些。

方法二:语气平和,注意方式

在人际交往中,交谈的内容固然重要,但交谈的语气和方式也是不容忽视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交谈方式和谈话语气直接影响谈话的效果和相互间情感的沟通。因此,要尽可能以平静的语气和老师交流,当老师感受到你时刻将别人的尊严和内心感受放在第一位时,就更容易认同并接受你的观点。相反,大声粗暴的辩解,或看似平静实质上却带有个人情绪的交流,只会徒增他人内心的不愉快和对你的反感。

方法三:坦诚以待,言有分寸

坦诚以待、言有分寸是学生在和老师交谈时应当遵守的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老师是长辈,和长辈交流当然要注意言语分寸,哪些话该讲,哪些话不该讲。同时,老师也是你的朋友,和老师敞开心扉地交流不仅可以让老师更了解、信任你,而且也容易拉近和老师的距离。

方法四:改变方式,表达心声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或当面不好说,不好意思讲的问题,都可以以短信、QQ 留言、E-mail 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方法五:换位思考,体谅老师

与老师沟通时要能换个角度,站在老师的立场上来看问题,尽量找到一种更理性的处理方法与老师沟通;或者换个时间和地点,再与老师沟通,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书信沟通:“回音壁”

师生合诵诗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配乐:《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师(结束语):让我们给老师写一封信,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师的形象和具体要求以及希望。我真心希望,今天的课能架起一道沟通师生心灵的彩虹——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读懂老师,体谅与理解老师,与老师和谐相处!

附录:师生交往心理测评

(一)测试导语

本测验共有18 个陈述句项目。请仔细阅读每个项目,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最真实的感受进行选择,并对应五种分值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二)记分方法

完全符合=1分 基本符合=2分 不能确定=3分基本不符合=4分 完全不符合=5分

(三)测试项目

1. 你经常不能明白老师的讲解。( )

2. 某位老师对你感到讨厌或你讨厌某位老师。( )

3. 老师常以纪律压制你。( )

4. 老师上课不能吸引你。( )

5. 老师不了解你的忧虑与不安。( )

6. 出现问题,老师从不听你解释。( )

7. 老师把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的优劣与奖惩学生的尺度。( )

8. 你找不到一位能倾诉内心隐秘的老师。( )

9. 老师常讽刺或嘲笑你。( )

10. 老师常给你增加学习负担。( )

11. 某位老师对你有点冷漠。( )

12. 你的思想常被老师误解。( )

13. 你在学习上的创造性见解常得不到老师的肯定。( )

14. 老师常让你感到紧张与不安。( )

15. 老师常误解你的行为而批评你。( )

16. 老师无法帮助你改进学习方法。( )

17. 老师很少与你倾心相谈。( )

18. 你常屈服于老师的命令与权威。( )

(四)结果解释

师生关系分为三个维度:

师生间学习关系(量表第1、4、7、10、13、16 题):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老师的关系。

师生间情感关系(量表第2、5、8、11、14、17 题):反映学生与老师的情感距离。

师生间地位关系(量表第3、6、9、12、15、18题):反映学生感受到的与老师的地位差别。

得分越高,表明师生关系越好。

(作者单位:桐乡市卫生学校浙江嘉兴 314500)

篇10:心与心的距离作文

泰戈尔说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问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再风中相依。”我认为,世界的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与地的,而是心与心的距离。

心与心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星星的距离,也不是鱼与飞鸟的距离。心与心的距离,送你站在我的面前,而不知道我心里想着什么,你却没有言语;心与心的距离,是我在远方你却忘了我。

泰戈尔说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爱我”。心与心的距离的遥远的,是每个心都不同每个心中都隔着一条膜,那是心膜。把心中的膜破除掉,让心与心的距离缩小,实现心与心的愿望。

篇11:心与心的距离作文

我静静地趴在桌子上,心头掠过一丝怯怯的紧张:她就坐在我的身旁。她安稳地趴在邻桌,浓密的黑发像瀑布一样泻下。在那一片沉静中,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是多么地接近――我可以触到她匀称的呼吸。

我闭上眼睛,享受着这宁静,我感到自己疲累的身心都慢慢找回了起初的安逸,这只不过紧张的学习生活中短暂的休憩,而对昏昏沉沉的我们又似弥足珍贵……

“哗”翻书的声音打断了我渐入梦乡的意念。我于无奈中又清醒过来,我感到邻桌轻轻地一颤――她,似乎直起身来。我悄悄抬起头,瞥见她的侧影。她盯着翻书的方向,皱了皱眉,她又手指按在唇上,示意那边的同学不要出声,一切又近恢复到平静,她又缓缓地把手臂搁到桌子上,埋下了头。动作很慢、很轻,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在这样宁静的午后,也许花儿都睡去了吧。沉静的实验初中积蓄着爆发的力量。可还有那么一个人,她闭上那疲惫的双眼了吗?她趴在我们的身旁纹丝不动,其实,为了学习紧张的我们拥有足够的精力,她总是在那不为人注视的角落营造出一个安静的氛围。她似乎是有魔力的,她用那纤巧的手编织过多少美丽的梦境!

她,便是我们的班主任!

篇12:远与近,心与心的诗歌

层云染就墨烟

我,落笔

种下一怀轻浅

若寂寞有边

我的无言是否可以

穿越你的眸眼

多想抵达你的空城

种下相守相依的誓言

那天堂的右面

是我想要泊弋的,

潇湘雨帘

丈量思念

该用哪个名词,

才可以标注距离的远近

米,千米,亦或是厘米

徒步你的红尘

我36码的脚印,能否踩出

你想要的心痛

光年,

眸里豁然落下痴情

就这两个字的身影

才可以暖慰你我的远近

用尽一生痴心

年华,远去了故梦

我的.最初依旧,

依旧是你三毫米以内的红尘

远涉天涯

我用寂寞里的寂寞

暖腻你的陌上清风

远与近

或许早已不是隔膜我们的影

心与心

篇13:心与心的交流

一、动之以情, 让爱走进学生心灵

一则好的评语, 要触动学生的心灵, 必是只针对他写的, 符合实际而又充满爱的情感。好的评语应该像一幅简笔画, 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主要特点, 突出学生的个性, 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例如, 我们班有一个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 他自由散漫, 不学习, 爱冲动。但是我注意到他心地善良, 有时也会为集体做好事, 只是自我控制能力有些差。于是我给他写下这样的评语:“你是一个开朗热情的孩子, 校运会上, 身为拉啦队长的你编创的口号, 挥舞的红领巾让大家感到你对集体的爱, 班级取得优异成绩有你很大的功劳。但是由于有时不注意方法, 造成大家误会。你愿意在做事之前想一想吗?那样大家会更喜欢你这个‘男子汉’。”这里我并不一一列举其缺点, 而是用爱集体肯定他的本质, 一句“做事之前用心想一想”正中他的要害。这样的评语, 自会触及他的心灵, 让他反思自己的行为。

二、关注学生的行为细节, 让激励走进学生心灵

教师要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进行分析, 不要笼统下结论。过去常见到评语中有“关心集体, 热爱劳动”的句子, 千人一面的空泛使学生也漠视评语。要改变这种状况, 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行为。例如, 我们班的劳动委员工作总是非常认真, 我为她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无论风里雨里, 第一个到校开门的总是你, 无论早晚阴晴, 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也是你, 学校评比栏中那脉脉欲语的小白鸽诉说的是你的认真与努力, 我们深深地感谢你。新的学期, 最想见到你灿烂的笑容花般亮丽。”评语中对她的早出晚归, 为集体付出的努力具体化了, 把热爱集体这个空泛的结论情景化和个性化了。捧读这份评语, 她不忍释手, 眼里已有了泪意。可见, 教师越是善于细致地描绘学生的微妙之处, 就越能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荡起一股奋进的激流, 收到良好的功效。

三、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让期待充满学生心灵

对学生的评价要防止简单的判断, 要做到有一定的弹性, 既看到学生目前发展状况, 又要为学生的发展负责。例如, 一个在学校小有名气的男孩, 班主任给他写评语:“你是一颗灿烂的小星, 光芒四射:书法的乐园里有你挥毫的潇洒,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你勇获省级奖励, 网络使你放眼世界, 广泛的阅读使你的文章灵动而有生气。你是老师的骄傲, 学校的骄傲!老师只想对你说: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愿你拥有宽容的美德。”他的家长看到教师的评语非常感动, 特意到学校与教师做了一番长谈, 就孩子的成长发展及如何培养孩子宽容的悦纳他人的心态进行交流。家长深有感触:“除了老师, 还有谁能这样谆谆教诲他呢?”后来这个学生果然在不断克制自己, 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和谐。

四、要有赏识的眼光, 让信心充满学生心灵

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告诉我们, 期待赞扬是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需求。评语也要适应这种需求, 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光, 扶起学生的自信之树, 使评语变成继续前进的动力, 发展潜力的“泵”。李铮和王鹏是让教师提起来就头痛的学生, 他们厌倦学习。不过李铮的日记虽然写得不太好, 却都是自己的心里话。读他的日记, 我发现他动手修好了家里的气管, 于是我就聘请他为班级修理部的部长。他当天下午就把几张有点歪扭的桌椅修理得规规矩矩, 也由此博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读你的日记, 我才真正了解到你的内心世界是那样丰富多彩;看到你修理的桌凳, 我才惊叹原来你有一双如此灵巧的手与一颗热情, 聪慧的心;新的学期, 我愿与你携手探索学习的奥妙, 你呢?”当他拿到评语时, 我看到他兴奋得脸都红了。有的女孩, 不爱发言, 我告诉她:“期待着在课堂上能看到你自信的笑容, 听到你清脆的声音。”有的男孩, 学习投入, 但方法不够灵活, 我告诉他:“学习需要努力, 更需要灵活的学习方法, 从课本中走出来, 在生活的大天地里, 你会学习更多。”有的学生, 总是发愁日记无话可写, 我告诉他:“用你明亮的眼睛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 用你的心去感受生活的丰富, 用你的笔记录你的思考, 让你的日记与生活一样精彩。”请看这样的句子:“学习并不重, 无志挑不动。”“你在纪律方面的进步令我惊喜, 你还会再给老师惊喜吗?”“老师想看到你的脸上写满自信”“让灿烂的阳光在你的脸上跳跃, 让自信的微笑写在你的眼底”……没有居高临下的责备, 只是平等的、亲切的对话, 换来的必然是学生心灵的感应——受到鼓舞, 并化作前进的动力。

篇14:心与心的交流

【关键词】认知疗法 认知协调理论 会谈 交流

一、来访者一般资料

刘磊,男,11岁,在农村长大,现在他们的村庄已拆迁,他家租房住在离学校很近的地方。虽然和父母一起生活,可是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认识不了几个字。尽管如此,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识文断字,能做个知识分子。我见到刘磊时,他眉头紧锁,一脸愁容。后来,还发现他有时还生闷气,哪个同学稍有不慎得罪了他,他就会恶语相向,甚至是拳脚相加。学期结束后拿成绩报告册时是他最为难熬的日子,他的英语、数学、语文三门功课总是亮红灯,他把成绩报告册藏起来,回家撒谎说自己考得还行呢。

二、来访者主诉

我喜欢和同学或伙伴们一起玩耍,爬树、捉鸟、玩泥巴和弹子,说实话,我不喜欢上学,可爸爸、妈妈总是一个劲地吩咐我要好好读书,耳朵都长出茧子了,烦透了!

三、心理辅导员观察和他人反映

这个男孩子身材相对于同龄人来说算不得上是高个子,营养充足。虎头虎脑的,脸圆圆的,红扑扑的,可是紧皱双眉,好像有很多不开心的事。打开他的作业本,上面字迹潦草,马虎,解答题目没有逻辑性,步骤不够合理,错误率高,据他的语文老师说,刘磊经常迟到,作文、日记等写得一塌糊涂,平时还很调皮捣蛋,和同学打架,考试时就傻眼了,语文、数学、英语等的成绩总是让老师揪心,家长也不满意。他妈妈一说起刘磊来就很生气,说他不听话,做什么事都可以,除了看书学习。暑假里,只有三餐饭时间呆在家里,其余时间看不到他人影!他正和其他人在外面玩耍呢!为了让他在家多待一会儿,能把暑假作业完成掉,他妈妈就把他锁在家里,可是这样并没能改变他的行为,达到他妈妈的愿望,刘磊虽然不能出去玩耍了,可他在家里不是抓紧时间学习,而是看电视,长时间地看,连电视上的广告也不放过,他妈妈气得不行,但又不知道如何是好。有一次,他妈妈检查书包时,发现他的数学课堂作业本没交,就问他怎么回事,刘磊不得不以实相告,说自己没有完成课堂作业,所以没有交给老师,他妈妈又一次气愤不已。时值初冬,屋外结着薄冰,他妈妈要刘磊把衣服脱掉,只剩下裤衩,虽然他冻得瑟瑟发抖,却不叫一声冷。第二天,刘磊感昌了,发烧了,妈妈的眼泪流出来了,唉!没办法!

四、心理评估和诊断

刘磊,他不是个笨孩子,只是没有把聪明用于学习上,头脑里有严重的厌学倾向,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爱发火,好打架,行为类问题主要是说谎,还具有一定的攻击行为。

五、心理辅导目标的制定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让刘磊能喜欢上学,愿意并且能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课堂上能认真听讲,避免和同学打架;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消除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的思想,尽量把精力用于学习上;让他的注意力集中,稳定他的情绪,端正他的行为。

六、心理辅导方案的制定

刘磊厌学情绪,主要是他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跟不上要求,丧失了应有的自信心,逆反心理严重。鉴于此,我通过调查了解,摸清原因,让他建立正确的认识,配合家长、老师,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训练他建立自信,在自身进步中体验成功,帮助他进行自我分析,确定学习目标,科学安排时间,制订计划。

建议老师多创设有趣的课堂情境,可用“代币法”、“当……就……”的策略,利用课堂听讲锻炼刘磊的注意力。

刘磊的攻击行为不是很严重,可用会谈法,与他坦诚相见,宽容地与他交谈,与他讨论最近一次发生的攻击行为。刘磊说谎的次数虽然不多,却有着危害性,与家长联系,发挥合力功能,并请家长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这样一来,可能需要三个月时间,才能让他有一个彻底的改变。

七、心理辅导过程

第一次谈话

我先给你讲个故事好吗?守株待兔的故事听说过吗?主人公是因为缺乏努力而无所作为,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潜力的开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信心的建立,无论是在成功还是在失败的情况下,都要相信自己。

第二效谈话

你能说说你的学习目的是什么吗?是不是为了在学校有朋友们玩,能满足自己对伙伴友情的需要,同时,又可以躲避父母的唠叨,把学校看作避难所,而不是求知的地方?

第三次谈话

你爸爸、妈妈对你要求很严是吗?觉得自己学习是为了父母,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是吗?

第四次谈话

读书真的无用吗?纵览古今,有出息的人都是以满腹经纶作基础的,你说是不是?何况,学习是你作为学生的职责,是你应尽的义务呀!

第五次谈话

对一个人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因此,要科学地安排和使用时间,应符合“全面、合理、高效”的原则,你说对不对?

第六次谈话

咱们利用课堂锻炼自己的注意力,好吗?

第七次谈话

就最近一次发生的打同学事件,深入讨论,“是那个同学惹怒了你吗?他对你做了什么?”“假如你是那个同学,换位思考一下怎么样?”“别人眼中,你是怎样的呢?”

第八次谈话

和刘磊的老师们交流,请他们在教学中创设多种情趣的、有意义的教学情境,让刘磊多参与其中,融入课堂学习中去。

第九次谈话

和刘磊家长沟通交流,让他以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对待刘磊的学习和所犯的错误。

八、心理辅导效果评估

刘磊能成为一名合格、称职的学生,刘磊也坚信自己能行!

【参考文献】

[1]《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作者:(美)贝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译者:翟书涛等?

[2]《心理健康辅导――个体辅导》(修订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5年5月?

[3]《心理健康辅导――团体训练》?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年8月?

上一篇: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评价下一篇:新生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