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优生辅导记录

2024-04-20

数学学优生辅导记录(通用5篇)

篇1:数学学优生辅导记录

数学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时间:2017年9月12日 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主题: 怎样共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内容: 共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共分五个方面:

一、寻找无效教学症结----数学学习的七种失衡。

1、效率层面:教学中向有限的时间要效率。

2、管理方面:管理好课堂,想法让学生集中精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3、观念层面:教师与学生地位失衡。

4、思维层面:教学约位流于形式,而没有针对学生。

5、策略层面:在控制与开放之间往往难把握。

6、方法层面:方法单一,教法陈旧,只注重讲而没有重视让学生多练习,在课堂上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有效教学的几个要素:全身心的投入、充分利用时间、及时矫出现的问题正、认真分析每一次的考试成绩、经常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

三、建立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1、目标的有效性:目标要明确,不能空洞;目标要适度;目标要适量 2.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要考虑教什么,更应该下功夫考虑怎么教。3.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有效课堂教学评价

1.努力使60%的学生达到90%的目标,使全部学生达到60%以上的目标。2.任务定位准备,具体完整,并向学生有所定。

时间:2017年9月26日 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主题: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内容: 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巧用游戏、故事造境.2.环境营造,媒体辅助

二、探究生活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1.写“数学日记” 2.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三、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

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一个关键。因此,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数学教学运用生活化

1、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问题。

2、用数学方法研究生活问题。

3、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五、借助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做到学以致用

时间:2017年10月10日 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主题: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内容: 对一年级新生的身心特点,使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能对自己和他人作出较适当的评价、能做到活动操作整理有条有理、作业认真、书写整洁等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教研组主要工作安排:

一、学习教材特点,增加实验意识。

教师进行集中,要求每位教师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纵观全书,吃透教材,做好教材分析。

二、重视课堂教学,活跃研究气氛。

课堂内外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创设多种语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能落实实验教材倡导“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新理念,应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玩中学,体验学习的快乐。做到每星期写教学随记一篇,每学期每人准备一个教学困惑和反思本,认真反思,至少做好一个个案研究,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并在教研活动中进行探讨研究,提升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三、抓好常规教育,培养学习习惯。

针对一年级新生的身心特点,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能对自己和他人作出较适当的评价、发言有序响亮、活动操作整理有条有理、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等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时间:2017年10月24日 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主题: 今天,教师应该怎样上课? 内容:

一、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课堂是教师工作、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怎样构建高效课堂,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名教师所追求的基本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做到师生心心相融呢?经过大家的研究决定,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1、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

2、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

3、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

课堂教学中的“三声”,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教师与学生心心相通,心心相融。这时的教学定能迸发出成功的火花!

时间:2017年11月7日 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内容: 如何做到精心备课 内容:

备课是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事先策划;是使课堂教学具有高效的根本保证,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精心备课时要做到:

1、备课必须备教材,又备学生。教师既要钻研大纲,通读教材,领会教材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的,对教学体系,基本内容要熟练掌握。教师又要充分了解班里的每个学生,可以通过多接触、多谈心的手段和方式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接受能力,理解水平,个别差异;然后才能充分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认真设计出“以学论教”和“因材施教”的教案。

2、备课必须备教法,又备学法。

教法应是建立在学生学法的基础上,是在结合考虑教材、学生、设备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基础上,再以教学法的体系中优选出上好一堂课的教学方法。教育界有个说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确实要全面考虑,恰当选择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实际上,不管什么方法,都应立足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施寓教于乐,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提高素质的。时间:2017年11月7日 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题: 要向40分钟要效率

内容: 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要向40分钟要质量,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精心设计,课堂上要把握好几点是关键。

1、课堂教学的原则要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2、课堂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和综合利用。

3、课堂上要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

4、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5、要及时掌握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

6、要恰当分配时间,优化课堂结构。

做到了上面课堂教学的几点,教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学生的心理和课业负担减轻,对学习感兴趣,学习效率明显提高,能力明显增强了。因此,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17年11月21日 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题: 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内容:

在以前,教师搞“题海战术”的很多。布置的练习没有选择性,不管有用无用,是否重复,总之摆出了一大堆,学生苦不堪言,穷于应付,事倍功半。现在要减负,就必须精选习题,精心琢磨,自编自拟也必不可少。布置作业要注意几点。

第一,作业要有针对性。是否需要布置作业,该布置多少,什么样的作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第二,作业要有多样性。作业既要有口头的、又要有书面的;既要有只需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又要有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既要有知识的识记、运用,又要有能力的训练、培养,要多种形式合理组合,适当搭配。

第三,作业要有层次性。作业要根据全体学生的实际,分清层次,因人设题。既要有全体学生都必须做到的基本题、综合题,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又要有“选做”的开放题,供有能力的学生再提高训练。这样,既可以保证优生“吃饱”,又可以保证后进生“吃得了”。既可以起到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又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时间:2017年12月12日 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题: 怎样听课与评课

内容: 具体活动内容

一、听课、评课是提高学科课堂教学效益与学科深入改革发展的需要。课的种类:实践课、研究课、汇报课、选拔课、亮相课、推门课。

二、听课、评课是对课堂教学的全方位的了解与评价

1.听、评教学内容: 2.听、评教学过程: 3.听、评教师素质:

三、听课、评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师素质的好方法。听课是评课的依据;评课可以促进听课。

听课有四“要”与四“找”:要听、看、记、想。找优点、缺点、特点、亮点。其中亮点可以是:态度、板书。

评课有四“性”:针对性 理论性 激励性 时效性

听课、评课的时候还要注意:听课时,虚心接受评课教师的建议,不要急于解释。评课不带个人情绪。

时间:2017年12月26日 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题: 怎样共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内容:

一、建立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1、目标的有效性:目标要明确,不能空洞;目标要适度;目标要适量 2.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要考虑教什么,更应该下功夫考虑怎么教。3.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效课堂教学评价

1.努力使60%的学生达到90%的目标,使全部学生达到60%以上的目标。2.任务定位准备,具体完整,并向学生有所定。

时间:2018年1月5日 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题: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内容: 真正对话:

一是少一点权威,多一些尊重,在平等中对话。对于教师而言,真正有利于双方发展的关系,既应是朋友,更应是严师。常言道:“无规矩,难以成方圆”,学生需要被理解被尊重,也需要被管束被要求,宽而有限度,严而不苛刻。二是少一点预设,多一些生成,在创造中对话。课堂教学不应是预设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程序,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在预设中生成,在创造中对话,在对话中发展。教师必须根据交流中的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即兴设计,随时能够接住学生抛过来的这只球,或回应,或反击,或再击、组织、参与、引导。三是少一点批评,多一些赞美,在欣赏中对话。

篇2:数学学优生辅导记录

教师:朱静

本学期即将结束,现将本学期一年级数学学科的学生辅导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1.利用课堂时间辅导。在课堂上,待进生的目标是完成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优秀生除了完成基础知识,我还注重他们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基础性的问题我留给待进生,他们回答正确后,我及时表扬,树立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稍微难的题目,我提问优秀生。

2.课余时间辅导。对于优等生,我布置要求较高的作业让他们独立思考,使他们好学上进,聪明才智得到更好地发挥。对待进生我进行多鼓励、少批评、多谈心,进行心理沟通,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克服自卑的心理。

3.与家长相配合辅导学生。让家长在家里对待进生进行协助辅导,摸清他们在家的学习情况和作业情况。我们建立了班级微信群,随时和学生家长联系,共同辅导学生。

4.对留守儿童和精准扶贫对象,我时时刻刻留意他们的动向,结合每月的留守儿童走访,结合定期对精准扶贫对象进行的学习和生活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了学习成绩。特别是精准扶贫对象蒋宝萍和蒋宝仪、蒋宜玲成绩直线上升,留守儿

童蒋志义在多次考试中成绩都排名靠前。

5.同学互助,结合“互帮互学”工作,做好了结对帮扶,提高了待进生的学习成绩。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本学期的工作多,各种检查频繁,对学生的辅导时间不够充足,辅导只存在“一对多”,没有做到“一对一”辅导,导致学生学习成绩提升缓慢,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下学期将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加强学生的辅导,争取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待进生“进步”,让优等生更“优”。力争在期末统考中达到以下目标:平均分75分以上,及格率70%以上,80分以上人数30人以上。

2018年1月5日

落圈小学2017-2018学第一学期

一年级数学学科 学生辅导

工 作 总 结

2018年1月

篇3:初中数学学优生赛前培训策略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学优生,赛前培训

希望杯数学邀请赛自1990年首次举办以来, 现今已经举办了10多届。自主办伊始, 其始终坚持面向绝大多数学校、绝大多数学生, 在组织工作的各个环节, 都始终围绕着一个目标, 即激发中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对于数学的自信, 挖掘自身的潜力和素质。该竞赛自创办以来一直受到教育部门的肯定, 被列入教育部门审批的竞赛活动名单中, 同时也受到愈来愈多的数学家、教育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我校每年都会组织部分学生参加竞赛。为此, 我校组织数学辅导员利用课余时间, 第八、九节课, 或晚上晚修时间一般一周共三至四个课时 (每课时40分钟) , 对参加数学竞赛的同学进行辅导。

一、开展数学竞赛的意义

1.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它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给以优先的注意和向往。兴趣反映人们的内心倾向, 对人们知识的学习有一定作用。要想激发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学习的兴趣, 必须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数学学科中人类智慧的伟大创造力。数学竞赛恰好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学习情景和体验数学思辨力量的机会。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参加数学竞赛, 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 而且能使学生实现自我智慧的发现, 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并从中明确自身对数学知识的兴趣、理想、抱负、等价值观念。

2.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竞赛教育没有升学或分数排队的压力, 竞赛只是激励学生的手段, 因此它能够较好地达到利智的目的并保证具有一定形式上的生动性。能够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的知识储备都是获得教师的一定认可的, 而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最大潜力通常是在数学竞赛中被激发出来的, 他们在竞赛教育的业余培训中获得了较好的洞察力、创造能力。同时, 学生在数学竞赛活动中心理素质也得到了培训和锻炼, 学习思维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反过来又对他们的数学学习提供了便利, 它不仅表现在数学的学习方面, 也表现在理化的学习成绩上, 甚至对文科的学习都有帮助。

二、数学竞赛前教师对学优生的教学策略

1. 一试前竞赛辅导策略。

在竞赛之前, 由于初中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 竞赛前除了受到自身水平的影响以外, 很有可能会出现心理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在竞赛中水平发挥失常。对此, 竞赛老师除了给予应有的知识水平的辅导以外, 还应该对参赛选手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及教育。进行赛前心理辅导除了稳定学生心理、保证其正常甚至是超长发挥以外, 还可以避免学生因此次竞赛受挫从而影响到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鉴于心理对于比赛发挥的重要性, 赛前辅导不仅仅应该注重知识的辅导, 心理上的辅导也是同样重要的。

2. 二试前竞赛辅导策略。

一试过后, 正式的竞争才是开始, 在这个阶段, 经过一试的洗礼, 多数学生对于竞赛的氛围已经不再陌生, 这时就应该着重注意学生竞赛水平的提升, 加强学生对竞赛中常见题型、重点知识点的巩固和提升, 辅导员应该在这个阶段对竞赛学生进行整体的知识提升, 以应对竞赛。

三、数学竞赛前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1. 确立正确的数学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 又称“学习的动力”。数学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 是激励、指引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要学好数学, 确立正确的数学动机是必要的。学习动机具有推动和加强学习的作用, 一般动机水平高的学生, 其数学学习的成绩也越好。另外, 学习动机应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不少心理学家认为, 动机的中等程度的激发或唤起, 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

2. 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数学学习习惯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 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的数学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有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数学学习策略, 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使学生终身受益。

四、总结

综上所述, 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差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学习水平的高低之分导致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也不同。数学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各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情况, 并依据情况采取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策略, 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水平整体上升, 这才是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沈山剑.反思思维与数学教学[J].数学通报2011, (9) .

[2]王嗣鑫, 马岷兴, 王新民.我学数学我呐喊 (序, 张奠宙) [M].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9:2.

[3]张奠宙, 李士琦, 李俊著.数学教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39.

[4]李宏, 吴颖康, 李士崎等.关于中学生数学信念和数学学习行为调查[J].数学教育学报, 2011, 10 (3) :55-91.

[5]于宏, 宋延敏.分层教学中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 2009, (6) :36-37.

[6]刘兰亭, 郝伟华, 李素静, 刘曾静.浅谈如何提前初中数学学优生赛前培训[J].中学教学参考, 2011, (10) :63-65.

篇4:培养数学学优生的方式探讨

关键词:学优生;小组合作;数学思维;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263-01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课堂学习是中小学学生学习最重要的环节,如果我们的改革理念在这里得不到落实,那探究就是一纸空谈。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严密的符号体系,独特的公式结构,形象的图像语言。所以很多同学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总找不到方法,并且数学学习也是一个思维提升的过程,本课题主要通过对学生小组模式的进一步升华,来带动大多数同学主动学习数学,也让学优生完善自己知识体系,成为学科“尖端”。

二、研究内容

1、研究模式。(1)模式一。在一个周的学习中,分别在周一到周四晚自习之前(19:00~19:30)安排三位学优生,他们主要学习方法好、学习思维好。在这个时间段里,主要是个别同学答疑,每个小组的学生对课本练习题以及练习册里的习题不能自己解答或者解答起来有些困难的情况,都可以来问讲解员。讲解员需要对同学们的问题积极解答,并且在解答习题过程中,总结解题经验、数学思维方式,让同学可以举一反三,充分理解知识点,而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2)模式二。在每天晚自习21:30~22:00为学生的讨论时间,这时三个学优生分别负责三个小组,对小组讨论的练习题中存在问题的进行指导,充分带动小组交流学习。并且对于小组中普遍出现的解题思路不完善、解题格式不清楚、解题中对知识点不严谨进行及时指出,让小组的学习更加有效。

2、研究对象。课题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学优生以及班级的各个小组,通过对他们的深入研究,依托高效的课堂,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积极。同时通过对于有潜力和有思维能力的学生,进一步提高,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也通过给其他同学讲题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成为数学学科学习的楷模。

三、主要阶段与具体成果

1、第一阶段:试行阶段。本阶段主要以高一某班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这个班级开展“数学角”活动,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小组学习的乐趣,充分带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快乐感。同时让这三名学优生也能感受到学懂知识跟讲解知识的异同,激发他们更加主动的学习知识、健全知识结构。

(1)学优生培养具体实施阶段(措施)。在具体实施阶段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不仅仅是课题研究的方向出现偏差,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了之前设想的实效,所以基于这些所出现的问题,又制定出以下的措施:

①每小组每天至少一个问题。任课老师要求每个小组每天至少要问答疑人一个问题,这种要求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学习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且要求答疑者将学生所问的问题整理起来交到代课老师处,进行备题;②整理问题形成试卷再考查其他学生。对于答疑者所整理出来的问题,编排成试卷的形式,来检验学生是否问了问题,掌握学生对所问问题的理解情况。

(2)学优生培养具体实施阶段(目的)。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目的在于更好的让学生参与进来,更好的让学优生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学习知识的系统化。并且将学生所问的问题形成试卷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更好的在学习中找到自己问题所在,更好的提高学习的效率。

2、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在通过前期的试行阶段后,这个班这三名学优生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经验和讲解方法,再让这三名同学针对高一整个年级,对数学知识以及习题有疑惑、解题方法不完整的同学进行指导学习,这样不断提高这三名同学在高一年级中数学学科的优胜感,提升数学学习的自信,同时因为自己在学生中有了一定的口碑从而使三名学优生学习更加全面、更为完善。

3、第三阶段:全面开展阶段。在通过一个班,三名学优生的带头和试行阶段后,仿照这种模式,让高一年级组的其他班级也在代课老师的指导下,选取3~4名学优生,开展“数学角”。从而使数学的学习走出小组、走出班级,通过更多同学的交流和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和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探究性、思考性、快乐性。

学优生培养全面开展阶段运行情况。通过在这个班实行的学优生的培养,不断在探索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反馈信息,对这种课题下的培养模式做了诸多方面的完善,能起到培养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习思维模式。并且在后期通过老师的监督,学生能更好的完成课题所预想的效果,也是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形成了一种学习习惯,再通过在高一年级其他班级进行了推广,基于在高一八班总结的经验,使得其他班级在开展学优生培养的过程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总结有如下:(1)被选择的学优生学习积极性高涨;(2)整个高一年级数学学习氛围很浓厚

四、主要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

五、学优生培养方案总结

本学期通过数学备课组的全体老师的积极配合之下所开展的本次课题,最终的结果跟预期的效果基本一致,也对我们培养学生提供了更有效、更巧妙的方法,学生也积极相应老师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本学期所学习的《必修五》本身在整个高中的学习中就属于难度偏高的一类,这种新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心向很足,最终的效果也是学生对于《必修五》的掌握情况很乐观,这种空间思维模式从平面向空间转化也就水到渠成。

篇5:数学学优生辅导记录

[摘要]我们主要以韦纳的归因理论为依据,对高职学校学优生和学困生进行数学归因的统计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自身的努力程度,兴趣,自信心和学习方法是影响他们数学学习成绩的最重要的四个因素。学生在承认外因起较小作用的同时,一般都认为内因的作用大大强于外因。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还要注意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引导学生积极合理的归因。

[关键词]数学 学优生 学困生 归因

[作者简介]胡晓红(1974- ),女,河北大名人,郑州旅游职业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数学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与研究。(河南 郑州 450009)张倩(1976- ),女,北京人,新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计算机教学及软件开发工作。(河南 新乡 453003)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177-02

所谓归因是指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直觉、思维、推断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活动。在所有的学习科目中,数学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国从事数学学习归因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恰当的归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学生的归因倾向以及产生这种倾向的原因有所了解。唯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与指导,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一、高职学生数学归因的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归因倾向,我们采用了一份16道题的数学归因调查问卷。该问卷根据韦纳三维度归因理论设计。韦纳认为影响学习及结果的原因可以分别从三个维度进行划分:内因、外因;可控制的原因、不可控制的原因;稳定原因、不稳原因。将三个维度综合起来,可将影响学习行为及结果的原因分为八类。即稳定、可控制的内因,如学习兴趣、自信心等;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内因,如努力、注意、学习方法等;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内因,如能力、智力、健康等;不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内因,如疲劳、情绪等;稳定、可控制的外因,如教师的评价和同学的关系等;不稳定、可控制的外因,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等;稳定、不可控制的外因,如教材的难度、学习条件等;不稳定、不可控制的外因,如机遇、运气等。该问卷覆盖了以上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及结果八大原因。本问卷的设计采纳郭亨杰主编《心理学——学习与应用》中归因一章的归因调查问卷的模式(计分方法:选A得2分、选B得1分、选C得0分、选D得-1分、选E得-2分,哪一项得分最高,学生的归因就倾向于哪一种)。该问卷经过了实践,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这16道题按韦纳三维度归因理论顺次分布。第1、2题的学习兴趣、自信心是可控制、稳定的内因;第3、4题的努力程度、学习方法是可控制、不稳定的内因;第5、6题的能力和健康原因是不可控制、稳定的内因;7、8题的上课情绪好坏或是否疲劳是不可控制、不稳定的内因;9、10题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相处关系是可控制、稳定的外因;11、12题同学与教师的帮助是可控制、不稳定的外因;13、14题教材难度和数学学习环境是不可控制但又比较稳定的外因;15、16题的运气好坏和教师上课质量是不可控制、不稳定的外因。

本研究从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商贸系共选取有效被试100名,其中学困生50名,学优生50名。学困生的界定按近期的数学考试成绩小于60分并结合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综合评价为依据,学优生多是按数学考试成绩大于90分为标准选取。

为保证问卷测量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我们采取了由老师随堂全班测试(试卷有统一指导语和要求),试卷汇总后从问卷中找出有效被试的方法。我们共发放问卷332份,从中选出符合要求的高职数学学困生50人,学优生50人。问卷中A,B,C,D,E代表各题选项,各项男女生所得平均分或总分都能反映出学生倾向于选哪一题。该题所得的平均分或总分比其他项高,说明学生倾向于此项归因。采用平均分是为了能纵向比较该选项被试不同所产生的结果。我们利用统计学原理,得出以下结果:

第一,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都认为对学习是否感兴趣,是否有自信心,学习是否努力,是否注意学习方法均对学习有较大影响;并且学优生的归因倾向更加明显;高职的男生较女生认为学习跟信心有关(如表所示)。可见,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一定要加强其自信心和兴趣及学习方法的培养。

第二,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在能力和健康方面的平均分都较低,这说明他们并不认为数学成绩的好坏是能力导致的,一般也不做健康方面的归因。

第三,学生认为他们的成绩现状跟题材难度没有太大的关系;从15题可以看出,学生几乎不做运气方面的归因。

第四,学优生比学困生更容易受上课情绪和疲劳的影响。这或许是因为学优生在学习上的精神紧张程度更高一些。

二、结论和建议

1.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归因区别。学生对自己数学成绩好坏归因不同,就会导致他们在行为上的反应不同。B.Weiner认为,追求成功的人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内部比较稳定的因素,而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内部因素的负性面,认为只要改正这些负性面,就能够取得成功,而避免失败者则相反。数学学习较好学生倾向于自身和不可控、不稳定内因;而成绩差的学生把自己的数学学习不好归因于内部因素负性面。这一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有追求成功的愿望,是具备追求成功的强大内驱力的。如果教育工作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遵循教育规律加以引导,这股强大的动力就会转化为实际的驱动力,推动学生发挥自身潜能,创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

2.影响学生学习成绩最重要的四个因素。从统计数据上分析,所有三个年级的学生都认为可控制的内因,即自身的努力程度、兴趣、自信心和学习方法是影响他们数学学习成绩的最重要的四大因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直接或间接兴趣,并且坚定其学好数学的必胜信念。并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和促使学生在勤奋刻苦学习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摸索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除了大多数学生认为的上述四个因素以外,情绪和教师的帮助也在较大程度上对他们的成绩有着影响。而同学间的互助和教师的授课质量都处于较不重要的位置。学生基本上都认为运气和健康状况对他们成绩的影响很小。可以看出,学生在承认外因较小作用的同时,一般都认为内因的作用大大强于外因,说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的自强意识也在逐渐地增强。

3.教师行为对学生归因的影响。韦纳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可控性维度与他人的反应关系极为密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奖励主要是依据所知觉到的结果是否为学生的责任,学生是否可控制得了这种结果。比如在学习成绩上,勤奋努力通常比能力高更容易获得教师的奖励,在失败时缺乏努力比缺乏能力则更常受到惩罚。教师的评价、奖励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它影响到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归因,进而影响到学生后继的行为。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归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对学生后继行为的指导影响学生的归因。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业成败做出一定的归因后,在表现出情绪反应和语言评价的同时,往往也对学生的后继行为进行指导,或帮助或给予额外任务或忽视等。当教师把学生学业失败归因于学生能力差时,便对学生产生同情并愿意帮助他们;如果归因于学生不努力时,则对其产生愤怒情感并不愿意帮助他们。学生则可能从教师对他们的额外帮助与否推断对他的能力的看法,进而影响其对自己能力评估。因此,教师对学生成就行为的指导帮助要因任务难度、学业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因为教师对某学生学业上的帮助有时不仅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工作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的评估和对成功的自信心,同时,还可能影响班级其他学生对该生的看法,认为他能力差而需要额外帮助,使其自卑,这种情况在完成容易任务时尤甚。

第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影响学生的归因。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课布松的研究证明了“皮革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积极期望可导致学生实际上的进步。教师对学生有不同的期望水平,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感。教师的积极期望能促进学生进步,形成积极的归因模式。但在教学中,有时教师的期望也可能起消极作用。例如,教师对学生寄予高期望,而学生的成就动机不高,当学生体会到教师高期望时,会产生压力和过度焦虑,可能对失败做出外部归因以减轻压力。对于能力不高的学生,教师期望低,并伴有同情和额外帮助,可能会使这些学生对进一步失败做出能力归因,更加自卑,甚至形成习得性无助感。

4.引导学生合理归因。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它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推断出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个体对自己成就情境的不同归因,会引起不同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研究证明,不适当的归因会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从而不利于其完成学习任务;积极的归因对个体的学习和行为有积极促进作用,尤其对学困生而言,通过积极的归因训练可以使他们把自己的成败归于某些因素,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可适时地采用经验交流法、咨询法等来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在引导积极归因时,教师可采用暗示、引导法,例如,某些学困生学习不好的真正原因是这些学生的能力低一些,但是如实告诉他只能使他感到无能为力,而如果让他感到原因是努力不够就不会降低积极性。

5.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所谓成功的喜悦,指个体达到预定目标时的一种愉快的感情体验。学生从成功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他们在感受自己的成功时,就是在进行兴趣的自我培养;他们从成功的学习开始,就可以增强进一步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方法有很多,除了对其激励性评价之外,还包括对其进行分层教学。进行分层教学,要注意低起点、小步子的原则。低起点,就是要摸清学生的相关知识、能力基础和心理准备的实际,把起点放在使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根据数学课的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前或刚上课时以提问的方式对学生的预备知识进行检测,以课下和学生交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水平,确定教学起点。小步子,就是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每一步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一些特点,教学的步子要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分层渐进,把产生挫折事件的频率减至最低程度,使学生的学习层层有进展,尽量让他们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感到学习数学并不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从而不断增强学习数学的动机和信心。

[参考文献]

[1]张爱卿.归因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1).

[2]张厚粲.心理与教育统计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郭亨杰.《心理学》——学习与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数学学优生辅导记录】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学05-22

数学学导课堂04-11

优生辅导总结04-23

数学学计划2范文05-23

选修高中数学学案07-22

高一数学学哪些内容08-13

六年级数学学案06-23

学优生辅导计划04-16

初中数学学法指导论文04-17

二上数学学情分析06-28

上一篇:英语作文: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下一篇:苏教版六年级科学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