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

2024-06-24

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精选8篇)

篇1: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

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

课题内容:(1)高中学生上网都做什么?(2)每周花多少时间上网?(3)高中学生上网对学业是否有影响?

思路提示:(1)举行小型“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的座谈会;(2)问卷调查,设计一份“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统计表”,了解学生上网的情况;(3)到图书馆、书吧或者上网查阅、搜集关于高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资料,为开展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4)撰写〈〈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的报告。

(5)把这次活动的优秀调查报告在学校宣传橱窗内展出。(6)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

目前关于此项研究内容的了解:

社会各界对高中学生上网利大还是弊大反映不一,众说纷纭。各地曾经展开过辩论,许多媒体也都设过有关讨论的论坛。但是,无论是辩词,还是论坛上的留言,大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方人士并没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当然也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办法。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上网”在今天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人不分种族,地不分南北,无论男女老幼,俊丑与否,很多人议论上网,自己亲自上网触电。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高中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今天你E了没有?”已成为现代中学生的口头禅,上网“冲浪”是他们的“新宠”。面对势不可挡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规范,已经成为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我们想通过这次高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和研究来了解目前我们学校的高中学生上网的情况,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审视当前高中学生上网这股浪潮,分析探讨上网对我们高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利与弊,探讨如何对高中学生上网这股浪潮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把它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期望我们的努力能给学校、家长以及广大的高中学生朋友借鉴,并给上级部门的决策提供一点可资参考的意见。研究方法:

在调查与研究过程中,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座谈讨论、查阅文献资料等多种方法。查阅的文献资料包括网上、书报杂志中的有关资料等等。研究时间:

2003年9月——2003年5月间,主要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寒假时间进行调查和研究。问卷调查情况:

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我校高

三、高

二、高一年级共8个班级的学生,被调查的班级是随抽的,所在班级的全体同学都参与了答卷。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80分。收回问卷中有380位同学上过网,其中,男生306名,女生74名。统计结果显示——

(1)上网地点:比例最高的是在公共网吧,占63%(以寄宿生为主,少数走读生);其次、家里占30%(以城区走读生为主,占95%;绝大多数寄宿生家里没有上网条件);第三、学校网吧占7%(学校开设微机课上)。这说明现在上网的地点仍还是在公共网吧里,很多中学生上网并不被家长或者学校老师所知道的。

(2)上网目的:被调查的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还是聊天(42%)、玩游戏(38%)和看电影新闻(12%)。只有8%的同学上网是为了找资料,而查找资料的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查找影视明星和歌星的相关资料。在座谈会调查讨论中得知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QQ号码。

(3)上网时间:在调查每周平均花多少时间上网时,我们发现380位同学中有160多位同学超过了2个小时以上。个别同学甚至超过了5小时。

(4)上不良网站:调查没有发现同学经常接触到同学登陆不良网站,如黄色或者暴力等网站。

(5)上网计划:座谈讨论发现,除了少数同学是为了学习查找一些学习资料而上网外,绝大多数同学都无计划,随意性大,任意作为,盲目上网。相当多的同学随大流,有人邀请就盲目随从。

(6)上网对身体和学习的影响:在身体方面,380位同学当中有126位同学反映自己曾经由于上网导致眼睛视力下降、体力差、心情郁闷、反应迟钝、恶心头晕等症状;在学习方面,59%的同学反映上网导致自己学习成绩下降,26%的同学认为上网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影响,只有15%的同学认为上网使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了。

(7)了解计算机技术知识与信息网络技术知识:调查对象绝大多数同学都已经上过网,但是80%以上的同学对计算机技术知识和网络知识都了解得微乎其微,知之甚少。甚至有45%的同学对网络知识不感兴趣,只是对上网的聊天、玩游戏感兴趣。我校高二年级580多位同学参加信息技术考核,一次性通过率不到60%,竟然有260多位同学考核不合格。就是很好的例证。

(8)家长和学校对待高中学生上网的态度:调查中发现有380位同学除了部分班主任和微机老师给同学介绍过一点上网的注意事项之外,几乎没有受过其他人的什么正确引导——没有受过网络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引。60%以上的家长对中学生上网持否定态度,学校教师也认为高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所以相当多的老师是明令禁止学生上网。

调查结果表明:网络已经对当代中学生产生了巨大作用,影响了了高中学生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思想意识以及行为方式。但是,我们这些高中学生没有明确上网目的,上网缺乏计划,很少人把网络作为吸取学习手段和工具。一些教师、家长对高中学生上网持否定与反对的态度,而事实是有的中学生对上网入迷上瘾。无奈的事实却是我们必须正视的,是无法逃避的。

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造成高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高中学生上网的益处、上网存在的弊端、弊端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弊端做深刻的分析和阐述。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造成高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

通过调查和了解,目前形成中小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中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经不住诱惑。目前,由于中小学生需学习的课程较多,作业较多,因而面临的压力也较大。如果不认真听讲,就很难适应紧张的环境。面对大量的作业,又感到压力巨大,因而畏难、畏学情绪加大,同时造成心理压力加大。而网吧内的电子游戏正好为他们释放压抑的情感提供了“适合”的场所。由于中小学生好玩的天性,使他们很快在网吧内找到了乐趣,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就连上课时间也沉浸在刺激的场面中。因而放学不回家平常不想学习的现象就在情理之中,同时,为上网要钱的招数变多也就不足为怪了。

2、家长的管理不严。有的家长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学会学不会与老师有关。还有的家长认为只要给孩子存上一笔钱,就算对得起孩子,学好学不好无关紧要,因而家长拼命挣钱,而对学生疏于管理。有的家长自己整日在麻将场、扑克场、酒场上转,哪管孩子的学业和业余生活。对孩子放任自流,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

3、网吧老板的利益驱动。尽管目前针对网吧,政府有各种各样的规定,但网吧老板由于经济效益的驱使,对各种规定不屑一顾。如“不准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上网”,可是,你随便到网吧去看看,上网的大都是十八岁以下的中小学生;“不准十二点以后再营业”,可通宵营业的网吧比比皆是。有的老板甚至鼓励中小学生从家中偷钱娱乐,有的老板看见学生上黄站也不闻不问。要知道,每多上网一分钟,老板就可多获得一分的利益。

4、社会的约束力不强。执法单位不能严格按国家的法令办事,对网吧管理不严。有时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只是罚点款完事。还有的只要网吧缴上管理费,就可以大摇大摆地肆意经营了。

由此看来,要治理好这个问题,必须通过社会、家庭、学校等几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高中学生上网的益处

网络信息化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它促进中学生的思想观念的更新,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全球意识等。网络使中学生不断接触大量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新观念的挑战。著名心理学家杨中芳教授认为:互联网除非法黄色和暴力网站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外,带给孩子正面的东西远远要比负面的多得多。并且,对当代中学生而言,网络是不可回避的东西。无论我们喜不喜欢,注定成为我们当代中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禁止中学生上网,反而对他们的成长不利。那么中学生上网到底有什么益处呢?

一、拓宽视野因特网是一部信息极其丰富的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网络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资源共享。学生通过因特网以最快的速度随意获得自己的需要的信息,可以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势等等,极大地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二、加强对外交流网络号称“虚拟世界”“虚拟天地”。首先,在虚拟世界里,每一名成员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自由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网络交流的“虚拟”性,避免了人们面对面直接交流时可能产生的摩擦与伤害,中学生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其次,现代家庭都是“四二一”结构(祖辈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四人,父母二人、孙辈一人),独生子女为多,由于生活经历不同,孩子与长辈往往存在着“代沟”,不易沟通,在家中比较孤独,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能与人交往的。网络则给了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三、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因特网提供了这个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因特网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中学生进行大跨度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领域,为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输送养料,一些电脑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15%的人因为上网而提高了学习成绩,这也是我们上网值得骄傲的一点。因特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中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教师,这一点已经开始成为现实,如一些著名的网校。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学电脑和做网页却一点也不叫苦,可见,他们的落后主要是由于其个性类型和能力倾向不适从某种教学模式。可以说,因特网为这些“差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

科技发展史不断证明,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特征。同时由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网络的特殊性和网络发展的不完善性,我们在看到电脑网络对中学生有利一面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的消极影响,并引起足够重视。

高中学生上网的弊端

一、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

二、网络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三、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中学生社会化的“不足”。

四、网络的诱惑性造成中学生“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症状。

产生高中学生上网弊端的根源

一、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原因

二、互联网本身原因

三、家长和学校原因

四、社会原因

高中学生上网应该注意的事项

未来的世界是网络世界,中小学生作为21世纪的主人,掌握相关的网络知识十分

必要。然而,网络又是个繁杂的“社会”,中小学生上网要防止不良倾向的侵害。

(一)防止上网综合症

(二)警惕“黄色”污染

(三)加强道德自律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国家应正确对待高中生上网

一、家长要积极主动关心孩子,正确引导上网。

二、学校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加强中学生全面素质教育。

三、建立适合中学生的绿色网站,占领网络前沿。

四、国家和地方要加大网络管理力度,规范互联网及相关事业的有序发展。研究结论:

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中学生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敬而远之。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学生上互联网的研究,探索新情况,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增强中学生上网的成效。

我们要引导和规范相结合,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脑”和上网习惯。通过各种途径告诉中学生网络的虚幻性、信息的庞杂性,对其上网继续指导和适当规范,使其有防范意识,学会区分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的区别,培养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对中学生进行网络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他们的网络信息意识。同时给予适当的关心和爱护,多听听他们到底在想什么。既带好路,又提供“保护”,在目前网络法规和技术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也许是目前家庭和学校解决上网不利影响的较为可行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霍智勇.教育信息网络的两头及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1999,(3).

2、刘晖.信息时代的呼唤,科教兴国的需要(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9,(3).

3、刘友红.《人在电脑网络社会里的“虚拟”生存》.《哲学动态》,2000年第一期。

4、杨力平.《计算机犯罪与防范》.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篇2: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

邹旭(高一十二班)

通过近一周的的采访与分析,研究成果如下:

一、有94%的中学生上网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有益的信息与知识。说明现在的中学生由于较多的课本负担和家长的监督,真正可以上网的时间并不多。再另一项调查数据中,由于上网而严重影响到学习的仅占8%,可见大部分高中生都能够正确看待上网的益处。但是也有44%的学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诚然,再合适的时间,适度的玩游戏,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自己,做到劳逸结合,这是无可厚非的。

另外数据显示有27%的学生上网是为了交网络朋友和聊天等。由于聊天双方无需见面,通过这种方式可使学生在平等、宽松的环境中尽情展现自我,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同时,长期与固定异性网友交往,还容易发生网恋现象。

二、由于不同的家庭管理制度和家庭背景,学生上网时间各有不同。五分之一的学生上网时间不超过三小时,百分之四十的学生不超过两小时,百分之三十的学生不超过一小时,仅仅有百分之十的学生上网时间不受限制。

三、正如调查数据显示,仅有百分之八的学生受到网络的影响。可见,大多数学生都能处理好学业与网络的关系。并正确看待网络,和利用好网络。

四、在对中学生家长的访问中,我们了解到:现在的家长大多都认为互联网是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产物,如果正确的使用网络对孩子的帮助是巨大的。但真正鼓励和赞成的家长非常少,就算给孩子上网,也要严格控制上网时间和内容。

五、很大一部分男学生,都有去网吧的经历,他们认为在网吧可以不受家长控制并结交一些游友。虽然学校对这方面有严格的规定,但仍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综合以上调查,我们认为网络对中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他让我们解除了多元的世界文化,接触了开放的意识,对我们的思维方式,拜托陈旧的理念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对于我们的成长都是有利的。但网络和其他事物一样,除了有利积极的一面,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困扰。但只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必将对我们有利:

① 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②家长正确监督的引导③学校加强教育

利:上网可以开拓视野,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可以足不出户,了解世界;上网可以提供更多对学习有帮助的信息,促进青少年的学业;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开发青少年的内在潜能;学习更多电脑的互联网知识,掌握一种技能。

弊:中学生上网容易成瘾,有部分学生甚至上网而影响学业;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其内容良莠不齐;经常上网对身体也有一定影响;经常上网是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性增强,影响学生对生活、学习的基本技能的掌握

篇3: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

一、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结合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从本校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五个年级中各随机选择一个班作为研究样本, 共246人, 其中男生与女生的比例为1:1.1。发放问卷246份, 回收246份, 其中有效答卷238份。问卷从以下5部分内容展开调查:

1. 基本信息。

调查结果显示:按初一至高二的顺序, 12岁以前开始上网以76.0%、74.0%、55.3%、46.7%、45.8%的比例逐渐减少。能够在家上网却以18.5%、21.8%、25.8%、41.2%、57.9%的比例逐渐增大。说明年龄越小开始上网的时间越早, 但能够在家庭中上网的比例越低, 即年龄越低在家庭之外的地方上网的比例越高。

2. 上网行为。

中学生上网通常是“多任务同时进行”。如:一边浏览网页一边在线听歌或看视频。在选择谁作为第一信息来源时, 各年级差异不大, 40.1%选择网络作为第一信息来源, 59.9%选择传统媒体 (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 作为第一信息来源。作为第一信息来源, 网络与传统媒体的比例接近, 说明互联网在中学生生活中已经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半数以上的学生上网时主要“玩游戏、在线听音乐”, “觉得上网是很好的休闲方式”, 半数以上的中学生在上网时会玩网络游戏。玩游戏的中学生中, 又有67.1%的人选择最喜欢玩网络游戏。

3. 迷恋程度。

有1/4左右的学生在无法上网的时候感觉无事可做, 有的人甚至达到了坐立不安的程度。有14.3%的学生自评为“对上网迷恋”, 其中初一学生所占比例最大, 达26.1%。全体被试的9.2%表示“天天上网”, 其中高二年级学生比例最大, 占16.7%。每次上网时间57.9%的人选择“不一定, 视具体情况而定”。结合全体被试中6.0%的人承认因为上网有过逃课经历的结果 (其中高一有11.0%, 高二有10.4%) , 说明半数以上的中学生没有学会约束或者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 随意性较大。

4. 上网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在“上网对哪些科目的学习帮助最大”的问题中, 选择比例排在前5位的科目是:信息技术、语文、英语、政治、艺术。理科科目如数学、物理、化学等比例都很低, 均不到7.0%。对于上网对学习的影响, 认为“有帮助”、“有不好影响”和“没有影响”的约各占1/3。由于上网使得体育活动减少、温习功课减少、看课外书减少、和父母交流减少、睡觉时间减少的比例分别为:11.0%、21.6%、18.1%、11.8%、15.6%。可见, 中学生并不认为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在于学习, 而且上网使中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5. 对网络的看法。

大部分中学生对互联网上的信息持有比较客观的看法, 说明他们能够对来自网络的信息的优劣利弊有正确的判断, 同时也有少数学生对网络有比较片面的看法———要么完全肯定, 要么完全否定。调查显示, 尽管有半数的学生选择了愿意生活在现实世界中, 但不容忽视的是, 有45.6%的学生并不反对生活在网络世界中, 甚至有1.1%的学生明确表示愿意生活在网络世界中。说明网络是中学生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间接反映了网络世界能够满足近半数中学生的心理和生活需要。

本次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普通中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表明:

(1) 互联网在中学生生活中已经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未成年人接触网络的时间日益提前, 而且年纪越小, 在家庭之外上网的几率越高。

(2) 多数中学生视上网为最好的休闲方式, 而并未将网络作为工具使用。上网使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3) 中学生沉迷网络、网络成瘾的现象不容忽视, 老师和家长在平时要加强教育和监督, 对某些网络成瘾严重的学生要及时矫治。

二、普通中学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行为表现

由于单纯、好奇心强烈, 而自控力又较弱, 中学生上网比成年人更容易成瘾。通过调查发现, 我校初一年级沉迷网络的学生比例最高, 占调查学生人数的26.1%, 而高二年级学生只有14.3%。但高二年级学生天天上网的比例是最高的, 达到16.7%。说明虽然高年级的学生上网的频率较高,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业压力的加大, 他们比低年级学生更能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和次数。

上网成瘾的学生多沉溺于网上自由聊天或网上互动游戏。一旦忽视了现实生活, 或对现实生活不再满足, 暴力互动游戏则会引发他们的冲动。青少年长期玩飞车、砍杀、爆炸、枪战等游戏, 火爆刺激的游戏内容使他们模糊了道德认知, 淡化了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 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到目的的方式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做的。因为沉迷网络, 他们有的学习成绩急速下降, 已经或者濒临辍学;有的自我封闭, 几个月不出家门一步;有的和父母关系恶化, 视家长为敌, 甚至连续几天不回家, 吃住在网吧。

三、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家庭教育方式

除了中学生心理、生理等方面原因外, 研究发现网络成瘾与家庭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1. 家庭教育方式与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相关性。

在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中发现, 有4种学生最容易染上网瘾。第一种是平时各方面比较好, 没有经历过挫折的孩子。这些孩子比较争强好胜, 心理素质较差, 一旦遇到失败, 就很容易沮丧、逃避, 到网络中寻求安慰。第二种是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 他们内向孤僻, 喜欢在电脑上聊天。第三种是想像力丰富和太理想化的学生。第四种是家庭关系紧张, 无法与父母进行沟通的学生。因为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有限, 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道德判断的形成过程中, 在是非面前, 父母的态度不一致, 会导致孩子是非判断标准的模糊和混乱, 从而对网络世界的认知存在片面性, 一旦上网, 就会深陷其中, 乐此不疲。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严厉, 对孩子的要求和建议采取拒绝、否认的态度, 长期处于这样的家庭可能造成孩子自卑、胆怯, 过低的自尊心是网络成瘾的原因之一。

2. 以下几种不当家庭教育方式, 容易造成中学生沉迷网络:

(1) 专制型。父母教育孩子态度生硬, 方法简单, 只从家长的主观意志出发, 强迫孩子接受, 很少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和愿望。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 学习不主动, 容易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 (2) 溺爱型。家长一切围绕孩子转, 以小孩为中心, 对孩子上网不引导, 甚至放纵。 (3) 忽视型。家长只忙于自己的工作或生活, 对孩子缺乏教育和关心。这种教育方式培养的孩子性格内向, 情绪消沉, 兴趣狭隘, 缺乏理想和追求, 他们也极易沉迷上网聊天和网络游戏。

四、家校合作教育, 共同防治中学生网络成瘾

1. 防治网络成瘾, 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或家长单方面的力量。

老师和家长应协调合作, 有效、正确地引导中学生使用网络。我们不能视网络为毒蛇猛兽, 一味地反对中学生上网。互联网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发明, 我们不应放弃它给青少年发展带来的有益影响和有利帮助, 同时也不能因为它会带来了某些不良影响甚至危害而因噎废食。只有变“堵”为“导”, 引导青少年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作为老师, 自己首先要认识和了解网络, 才能和学生有共同语言, 才能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2. 告诉学生网络不应该是中学生生活和学习

的全部, 传统的娱乐、文体活动有其不可代替的优势。面对网络日益占据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教育者有必要重新思考如何协调好两者的关系, 使之实现优势互补, 互相促进。这样的研究有助于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3. 家长要采取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

篇4:职专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分析与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职业教育;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028-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网络已经走进了人们的学习和生活,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信息时代的校园,网络又怎样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呢,又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怎样的作用呢?为了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近期在班级内做了一个初步的调查。调查的对象为46名同学,其中41名男生,5名女生,年龄15-18岁。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由20个选择题组成,内容涉及上网的内容、时间、花费及其他人的态度等。

一、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统计

(1)上网的内容:调查显示,在46份问卷中,上网时间中主要用于听歌、看电影的有168,与人聊天、玩游戏的44人,看新闻、查阅资料的仅有2人。学生的主要内容主要以娱乐为主,男生集中在游戏这一块,女生则偏向于聊天,上网的内容比较单一,上网中所需要的软件知识和技巧全来源于周围同学的传授。

(2)上网的时间:因为没有升学的压力,职专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较多,周一到周五白天正常上课期间,因条件的限制,学生上网较少,少数同学利用中午和下午的休息时间玩几个小时。在周末或假期的时间,除必需的事情要处理之外,闲暇时间几乎都是在网上度过。

(3)上网的花费:作为一名学生,上网的花销除一部分是逢年过节亲戚朋友给的之外,其它全部都是从父母提供的正常开支中节省下来的。为了能够上网,多数住校生都节衣缩食,甚至在周末放学时,有的只为节省下五元钱车费而步行回家。走读生则通过编织大大小小的谎言来赚取几十元零花钱。通过自食其力,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来赚取费用上网者凤毛麟角。

(4)上网的动机:上网学生中,有的是为了消遣,有的是放松,部分人是从众心理,部分人是好奇,更多的是寻求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可以更多展现或掩盖自己的心理:自卑、发泄、色情、暴力、寻求刺激。

(5)其他人的态度:全部学生都认为现在的学生不上网,不聊QQ就是落伍的表现,就是跟不上时代形势、是土老冒。在问及父母对待在自己上网的态度时,多数人表示只要不闹事、不去招惹流氓无赖,闲暇时间无论在同学家或是在网吧内上网,玩什么,看什么,说什么,父母一般都不会过问,只要不上瘾、不招惹是非、不学坏就行。

二、学生上网中存在的问题

无可否认,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前所未有的知识,能更有效地和广泛地获取信息、交流情感,增强学生接受新事物,丰富内心世界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正确的是非判断标准,在网络应用中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1)网络信息的开放性与丰富性在开阔学生眼界的同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各种不良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在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由于学生的价值体系还没有形成,缺乏判断是非好恶的标准,这些腐朽、堕落地生活方式和庸俗的生活情趣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形成。

(2)从调查中可以发现,由于缺乏正确地引导和网络行为规范,学生在利用时偏重于享受和娱乐,用于学习、查阅资料的少之又少。部分学生对其娱乐功能沉湎其中,不能自拔,旷课、逃学,对网络形成严重的依赖,形成网瘾。甚至部分学生沉浸于网络构建地虚拟世界中,语言粗俗,行为丑陋,撒谎、打架、敲诈、勒索,滋生事端,无事生非,影响人与人之间平等地相处关系,产生心理上的疾病,甚至心理扭曲和变态。

三、学生不正确使用网络原因

1.学生个人方面

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正处于15-18岁,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转变的黄金时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待形成,缺乏判别是非好恶的标准,因自卑、好奇、从众或炫耀心理,而成为网民中的一员。因缺乏引导和教育,导致其不正确地看法,认为上网就是聊天,上网就是玩游戏,除此无事可做;更有甚者,因心理问题,喜欢在网络构建的虚拟世界中沉迷自我,发泄自我。

2.学校教育管理方面

从学生的调查情况看,学校在学生的教育教学方面民存在着漏洞。学生的上网知识大部分来自同学之间的交流,而不是在课堂上学习所得。在利用网络时,什么样的信息可以浏览,什么样的网站应该不去关注,在网络中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规范,学校中教师所教的内容与学生的需求仍有差距,对学生正确的上网意识缺乏正确的引导,对学生因为网络而产生的各种心理疾病关注度不够,重视智力发展而忽视德育发展的仍然存在。

3.家庭父母教育管理方面

作为学生父母一方来说,有的因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学生的学习不能提供太大的帮助;有的教育方法不当,不是溺爱就是拳脚相加,对孩子不能给予正常的成长教育;有的忙于工作,与孩子交流沟通少,对孩子的学业更疏于管教,主观里认为只要孩子不乱花钱、不对网络形成依赖、不受骗、不招惹事非就万事大吉了,至于看电影、聊天,浏览黄色网站,都与已无关,把教育孩子的责任都交于学校。

四、教育对策

1.学校的教育

要让学生在掌握必要的一些软件应用知识之外,更应告诫他们要文明上网,要培养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网络语言和行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主题班会、辩论会、黑板报等形式,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使学生明白怎样正确使用网络,在网上什么是我们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另外,学校也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或宣传画的形式,宣传网络道德和正确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使用网络的安全意识,杜绝网络上瘾、敲诈勒索等现象发生。

2.父母的义务

父母有义务配合学校来规范学生的上网,除尽可能多了解一些网络应用知识外,可以用一些生活中鲜活地案例,来警示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限制其浏览不健康信息、在网上发表不文明言论。因势利导,转变学生地学习观念、竟争观念和与人相处观念,防止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网上聊天,更不能因上网敲诈勒索、违法犯罪。

3.社会的责任

因学生上网成瘾而引发的学生伤害、学生猝死、各类违法犯罪屡见不鲜,作为每一个社会公民特别是网络经营者,更应严格遵守国家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杜绝在校中学生进入网吧等营业场所。社会相关管理部门,更应从源头上查处那些不健康网站,给学生一片干净的网络天空。

篇5: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

淮阴工学院

“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

姓名:

学院: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承诺书

我是淮阴工学院学院班学生。我承诺:年暑假,我认真仔细地开展了“思政课”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所写实践报告《》,内容真实,绝无抄袭现象。

承诺人:

日期:

周铁镇未成年人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 调查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然而未成年人上网的问题也日渐成为社会隐患和家庭矛盾的聚焦点。本文针对未成年人上网情况,分析其利与弊,并提出有关建议帮助解决未成年人上网的问题。

调查对象: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周铁镇一些学校学生和部分网吧 调查方案:这次调查中,我采用了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统计分析法和查阅资料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网上冲浪倍受青睐,上网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时尚象征。然而在上网的各种社会群体中,如果按年龄划分,未成年人群体是最为引人关注、产生问题最多、发生各种矛盾频繁的群体。尽管社会各界、家庭、学校方方面面采取极力压制和控制手段,但仍然无法抑制与日俱增的未成年人群体上网速度,网上冲浪未成年人越来越多。目前未成年人上网问题通过观察、暗访(访谈)、问卷、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调查,旨在对未成年人上网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本人的意见和建议,以引起政府、社会各界及广大家长的共鸣与关注。

一、未成年学生上网现状及调查结果

现状

(一)由于网吧低成本高利润的诱惑作用,悄然兴起的网吧,似乎一夜间就遍布小镇的大街小巷。不久前我对县城几个网吧进行暗访及统计显示一些数学出乎意料且触目惊心。进入网吧消费群体中未成年人占80%以上;有90%以上的活动是打电子游戏或聊天。同时,在这类营业性场所,网络内容得不到有效的过滤和控制,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现状

(二)关于在校学生的调查表明:传统的学校活动对青少年已不再具有吸引力了,他们远离了像球类,读书类丰富多彩的集体性文体活动。据调查未成年学生上网时间分两种:第一种是利用中午放学

时11: 45至下午上学时13:20分这段时间上网,或者下午放学17:00至18:20上晚自习这段时间;第二种就是双休日以及寒暑假时间,无论上午、下午或晚上网吧基本上都被学生所占领。

现状

(三)前不久,在县城的一些学校进行了调查,2000名左右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50%多的学生是在家上网,但值得注意的是,70%多的被调查学生家中有电脑,但是其中46%的家长并不会使用。在社会变迁的时代,文化上的代际冲突令人忧虑。

调查结果:

性别比例:男生略多(56.6%),年级越高,比例越高。

“触网”历史:60%的学生触网历史是一年及一年以上,40%的学生是一年以下,没有一个学生是从未上过网。由此可见青少年网络的普及程度。

平均每天上网时间:23%的学生是不足1小时,69%的学生是1至3小时,另有8%的学生是3小时以上。

上网地点:在学校上网最多,其次是网吧,再次是家里。其中有2/3的同学认为外面网吧的安全情况还可以,而1/3的同学则认为情况令人担心。

上网内容:40%的学生是聊天、娱乐,30%的学生是查资料,另有30%的学生是玩游戏及其他。

对网友的态度:55%的学生抱着与网友只是随便聊聊的态度,38%的学生认为网友与现实朋友一样,7%的学生认为网友不是真的朋友。同时,13%的同学有过在网络之外会见网友的经历。

网络带来的影响:87%的同学认为网络给自己带来积极的影响,即自从上网以后,生活更加充实、丰富;学习更加轻松、简捷;与朋友的关系更加亲密无间;自己变得更加开朗、乐观、自信。13%的同学则认为影响是消极的,即自从上网以后,与以前的朋友疏远了,人际交

往比以前更困难了,学习成绩下降了。

父母教育:13.5%的父母对子女的上网行为不闻不问,32.5%的父母偶尔劝导一下,38.7%的父母经常教育帮助,还有15.3%的父母因为忙于工作根本不清楚子女有没有去过网吧。

网络内容的真实度:69.3%的青少年认为网上内容50%是真实的,24.6%的青少年认为网上内容80%是真实的。

校园周边网吧:82%的青少年反映自己所在学校周边200米内存有网吧。

到网吧上网的经济来源:68%的青少年是集攒的零化钱。

二、未成年人上网的利弊

利:1.开阔视野

2.加强对外交流

3.促进未成年人个性化发展

4.拓展当今学生受教育的空间

5.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信息资源

弊:1.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

2.网络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3.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中学生社会化的“不足”。

4.网络的诱惑性造成中学生“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症状。

5.互联网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构成潜在威胁。

三、解决未成年人上网问题的建议

首先,要加强网德教育。教育孩子用审慎的态度对待网络,不看暴力或色情的网络内容,不散布谣言,不搞人身攻击,提倡网络文明用语,不使用粗俗的语言,做一个道德高尚的网民,提高防范网上不健康内容免疫力。同时,要教育孩子不要沉溺于聊天室,网上交友很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网上活动。其次,要对孩子上网进行有益的监督。对于电脑不了解的家长,要主动学一些电脑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当好上网冲浪的先行官,自己先到网上看看,哪些对孩子有益,哪些对孩子有害,哪些网站孩子可以进去,哪些不可以进去。对一些不适合孩

子的网站,可以用相关软件或建立防黄墙将其滤去。同时,要尽量与孩子一起上网,这样即可以避免孩子进入不健康网站,又可以对网上内容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解释;如果实在没有时间与孩子上网,可以通过历史来查看孩子浏览过的网页,一旦发现进入不健康网站,及时进行教育引导。最后强调,应加强网吧的管理力度。为了有效地预防网络犯罪,防止未成年学生上网,国家出台了《互联网服务经营场所管理条例》对于未成年学生进入网吧和不合格的网吧加以禁止,同时规定必须持身份证办理上网卡上网。网吧的门口还贴着标语牌“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禁止浏览黄色网站”。

篇6:学生上网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体,越来越多的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为了大学生更好的利用网络资源,我们特此展开这次调查活动,希望同学们认真作答,谢谢!

1.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您的年级是?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你的专业属性?

A文科B理科C文理兼有D其它

4.您的网龄有多长?

A一年左右B三年以内C三到五年D五年以上

5.您有自己的电脑吗?

A有B没有

6.您的网络获取途径:(可多选)

A.网吧B.寝室电脑C.学校提供的场所D.其它

7.您每月的上网支出是?

A10元B 10-30元C30-50元D50以上

8.您每天上网的时间是?

A1小时以下B1-2小时C2-3小时D3小时以上

9.您对上网时间的控制程度?

A很好B一般C不好

10.您上网一般都做什么?(多选,至多选三项)

A浏览新闻B游戏,聊天,音,电影C更新博客,个人主页E查找资料F其他

11.您会因为上网而逃课吗?

A经常B偶尔C从不

12.您通宵上网的频率是?

A经常B普通C偶尔D从不

13.您对上网的依赖程度?

A很轻,有需要会上B有一定依赖,一段时间就会上C很依赖,一两天就会上一次

14.你对于网上交友持什么样的看法?

A赞成B反对C无所谓

15.因为上网我减少了与同学、朋友或家人交流的时间

A非常普遍B比较普遍C一般D很少E没有

16.你觉得自己在上网上花费的时间精力如何?

A很耽误时间精力B一般影响C没有影响D对自己有用E没想过

17.您觉得上网对您的影响主要是?

A正面影响多B负面影响多C很难说清楚

18.您认为网络有什么样的看法:

篇7: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

⒉网络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⒊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中学生社会化的“不足”。

⒋网络的诱惑性造成中学生“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症状。

我们采访了一位专家,他说:“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中学生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敬而远之。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学生上互联网的研究,探索新情况,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增强中学生上网的成效。我们要引导和规范相结合,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脑’和上网习惯。通过各种途径告诉中学生网络的虚幻性、信息的庞杂性,对其上网继续指导和适当规范,使其有防范意识,学会区分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的区别,培养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对中学生进行网络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他们的网络信息意识。同时给予适当的关心和爱护,多听听他们到底在想什么。既带好路,又提供‘保护’,在目前网络法规和技术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也许是目前家庭和学校解决上网不利影响的较为可行的一条重要途径。”

的确,网络,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作为我们中学生,理所应当对其进行追求、探索。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敖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祥细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通过各学校开办的远程教育网了解更多的知识等等。正由于网络的这些优点,才受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的青睐。我们还发现,如果将上网用于学习,则利大于弊;如果将上网用于聊天、游戏,则弊大于利。我们应该在上网和学习之间找到平衡。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上网有利的结论:在现在,是信息时代,光抱着书本死啃是没出息的。网上有许多益智的资讯,对中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很有帮助;上网有弊的结论:中学生沉迷网中不能自拔,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习,还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误导,影响身心健康。

最后,我想说,只有更好地利用电脑,才能使电脑对我们有利而无弊,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篇8: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是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与技术相衔接, 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发展为宗旨, 以设计学习和实践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 是国家规定的高中学生必修课程。从2008年开始, 淮安市按照江苏省教育厅下发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 加强领导, 加大投入, 全面实施该课程。几年来, 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现状究竟怎样?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我们于近期对本市部分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 共调查了我市23所普通高中, 召开了6次座谈会, 回收有效问卷121份, 其中学校领导和教师53份, 学生68份。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并就进一步开好通用技术课程提出几点建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 通用技术教室建设和器材配备

通用技术教室建设情况 (见表1) :从调查情况看, 我市通用技术教室建设的速度很快, 只用两年多的时间, 建成了一大批符合江苏省标准的专用教室。但仍有个别学校还没有通用技术教室, 给课程的开设带来一定的困难。已经建成的每间专用教室, 全部按照实践室、设计室、准备室等分室设计和建设, 并且按照江苏省的有关标准配备内部设施设备、仪器、工具等。但个别学校的实践操作材料添置不够及时。

日常经费投入 (见表2) :大部分学校每年都有一定的经费投入, 但也有部分学校日常经费投入不足或者没有投入, 影响了实践课程的开设, 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

2. 师资队伍状况

通用技术教师的基本情况见表3。

教师专业背景 (见表4) :从事通用技术教学的教师的学历普遍较高, 大部分具有理科专业背景, 但兼职数量大, 专业不对口的问题比较严重, 尤其是“必修模块”涉及的机电、木工、人文等专业, “选修模块”中涉及的汽车、建筑、农业、服装、生活等专业的教师不足, 有的几乎为零。专职人员的年龄总体偏大, 有的是即将退休或者身体状况不佳的带有照顾性质的人员。

参加培训情况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 并不是所有该课程教师都参加过省市级培训, 但参加过省市培训的教师, 100%都认同培训, 认为效果好, 收获大, 对课程教学很有帮助。

3. 对课程的认识

在调查中, 62%的学校承认通用技术课程的地位, 几乎所有教师都认为该课程重要 (见表6) , 有70%以上的教师认为开设该课程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所以, 大多数教师对课程认识是到位的, 对该课程的开设是认同的。

在这次调查中, 有76%的学生喜欢上通用技术课, 因为可以了解一些生活常识,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思维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 还可以缓解高考压力。只有14%的学生表示对该课程没有兴趣, 没有兴趣的大部分是成绩特别好的学生, 他们主要考虑的是时间问题, 担心影响高考课程的学习。

4. 通用技术课程开设情况

在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中, 通用技术课程设9个模块, “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为两个必修模块, 其余均为选修模块。但大部分学校没有按教学计划的要求开设 (见表7) 。排在第一位的原因是“专用教室不够用”, 占49%;其次是“缺少师资”, 占36%。但也有条件特别好的学校没有开好通用技术课程。还有的学校是开开停停, 或者只开了必修课, 选修课几乎没有开设。

个别学校开设通用技术课程不让学生动手实践和设计, 教师照本宣科, 或者用多媒体演示操作过程;有的兼职教师在通用技术课上到一半的时候改上他教的物理、数学等“主科”;一些通用技术课程开设得比较好的学校, 对技术实践比较重视, 而对技术设计重视不够。

5. 教学研究情况

教研活动:每学期组织过通用技术教研活动的学校占46%, 其中两次以上的占24%。不同类型学校通用技术教研活动开展情况差别较大, 四星级高中好于三星级高中, 城市好于农村。

同伴互助:教师中已经形成经常交流探讨氛围的占61%, 23%的教师很少进行交流探讨, 还有16%基本没有。在调研中我们发现, 专职教师较多、对校本教研重视的学校, 教师间互相交流探讨的氛围就好, 一般都能做到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集体备课、讨论交流教学方案等。但在一些没有专职或者专职教师很少的学校, 教研活动很难开展。

38%的学校认为, 通用技术课程不与升学挂钩, 上级部门要求也不高, 因而对教师和学生基本不搞定性评价。对教师来说, 教好教坏没有多大差别;对学生来说, 学好学不好也不影响毕业和升学。

通用技术是否应该列入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79%的教师认为非常必要, 认为纳入测试是真正开好课程的关键;选择没有必要或者无所谓的占21%, 主要是担心纳入高考, 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几点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淮安市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总体情况较好, 基本能按照有关要求开设。但存在的问题也依然较多。为切实抓好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 广泛宣传, 进一步提高对开设通用技术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继续加大宣传力度, 力求通过各种方式的宣传, 使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和社会各界了解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进而积极支持这一课程的开设;使学校领导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政绩观,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 按照课程计划中关于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的要求, 开足、开好通用技术课程。同时, 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改变与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不相适应的地方, 尽量解决好通用技术教师的地位、待遇、工作量计算等问题,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开设该课程对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将其与其他课程一样看待, 是开好该课程的关键。

2. 加大投入, 切实加强专业教室建设及仪器设备和实践材料的配备

通用技术课程是立足于设计与实践的课程, 没有资源、没有达标的软硬件是无法开设的。各学校应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 加大经费投入, 根据学校现有规模建设标准化的专用教室, 配置必要的工具、设备、仪器和操作材料等, 满足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需求。按照测算, 75个班级以上的普通高中至少需建3间, 而51~75个班级的至少需建两间才能满足课程开设需要。要建立正常的经费投入机制, 保证操作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的及时补充, 保障课程实施的可持续性。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扩大资源库, 增加资源量, 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与质量。

3. 多措并举,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建议本地师范院校调整专业设置、课程结构, 培养适应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改革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这是建立教师队伍的长久之计。目前, 结合本地、本校实际, 调整充实通用技术教师队伍, 比如将物理、信息技术、劳动技术、职校机电等专业教师补充到通用技术教师队伍中, 并尽量提高专职教师的比例。要采取得力措施提高教师素质, 教育部门要通过多层次、多方式的培训, 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掌握通用技术教学的方法和技能, 胜任岗位需要;经常举办操作技能大赛, 增强教师的操作技能;深入开展教学研究, 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学校多开展专兼职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机会, 开展经常性的校本教研活动, 促进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之间的“传帮带”效应, 不断提高通用技术教师的整体水平。

4. 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技术试验和技术设计的重要意义, 珍惜动手机会, 对每一个实践项目真正从理论、仪器设备操作、结果的记录和处理以及要求掌握的目的和意义上进行精心的准备, 提出探索方案;二是设计与实验并重, 坚决克服重实验轻设计的倾向。实验与设计是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方法, 既要像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中重视实验一样, 把技术实验认真地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也要重视让学生亲历设计的过程, 亲历由一系列环节构成的设计活动, 激发学生对技术问题的兴趣和研究愿望,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 大胆创新。三是重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学习指导, 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实验、设计, 让学生体验、领悟技术思想和方法的真谛, 再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 使学生具有并不断提升技术素养, 进而使用其打开技术问题的大门。

5. 完善评价机制, 引导学校和教师开好通用技术课程

课程评价支配着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向, 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 是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 必须根据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首先, 学校应把通用技术教学纳入对教师的考核范围, 包括开课率、实践课开出率、教学效果等方面;其次, 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评价尤其是操作技能的考核,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知识技能以及实践能力、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引导和激励学生学习。最后, 建议将通用技术课程纳入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 并以操作为主。笔试应由省级教育部门负责, 最好能实行网上考试, 可与信息技术考试并行。实践操作考核由市县区组织实施。只有这样, 学校和教师才能真正重视通用技术课程, 才能认认真真地实施好该课程。

6. 强化督查评估, 确保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各级政府督导部门, 应将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情况纳入教育教学工作年度督导范围, 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情况进行督查评估。督查评估内容, 既要包含硬件, 也要包含软件;既要督学, 也要督政。具体内容应包括政府对开好通用技术课程所要求的经费投入;教育部门对通用技术教师的待遇, 包括工作量核算、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相关政策及落实;学校建设通用技术专用教室的质量和数量, 易耗品补充机制的建立, 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 教师队伍的建设及培训, 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活动情况, 校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效果等。通过督查评估活, 动真正使地方政府和学校领导重视通用技术专用教室的建设, 按照法规开齐、开好课程, 确保新课程标准全面落实到位。

上一篇: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演练预案下一篇:谈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