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系实验工作规程

2024-06-30

经济管理系实验工作规程(共8篇)

篇1:经济管理系实验工作规程

实验室标准管理规程

1目的:建立实验室管理规程,使实验室符合要求、管理规范化,保证实验室处于良好的组织管理之中。

2范围:实验室的管理。3职责:实验室全体人员 4程序: 4.1实验室的建筑

4.1.1按规范要求组建实验室,实验室与生产区完全分开,周围无明显污染源。4.1.2实验室应有足够的场所和设施,以满足各项实验的要求。4.1.3实验室应有足够的照明、良好的通风、火灾报警装置及消防设施。4.2实验室人员

4.2.1参与负责做分析试验的人员,应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和培训,能胜任其工作。4.2.2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人员,保证在检验周期内完成分析实验,保证分析结果准确、可靠。4.2.3实验室所有人员应熟悉并遵循实验室各项规程。

4.2.4应定期安排实验室人员参加有关检验技术、方法等的培训,并有记录。4.3实验室主要任务

4.3.1负责对所有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工艺用水等进行检测。4.3.2负责对生产环境洁净度的检测。

4.3.3及时报告检验结果,为组织、安排生产提供正确的依据。4.4分析仪器、设备

4.4.1所有仪器、设备都应经过校正,正确使用、及时维修、保证仪器始终处于完好工作状态。4.4.2实验用仪器、设备按要求存放于相应环境并设有专人保管、维护。4.4.3精度高、贵重等仪器专人负责,使用后填写使用记录。4.4.4易破损玻璃仪器,集中保管,领用登记。

4.4.5有容量要求的玻璃仪器应经校正合格后,方可使用。4.5检验方法

4.5.1所有检验必须按〈标准检验操作规程〉执行。

4.5.2每项检查必须按要求及时填写“检验记录”并有第二人复核。4.5.3检验报告应在分析检验周期内报出,并保证结果准确、可靠。

4.5.4对检验工作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执行《检验结果异常的调查管理规程》并应及时向QC 主任报告。

4.6试剂、标准品/对照品

4.6.1一般试剂分类存放、液体试剂单独存放。

4.6.2标准品/对照品统一存放于标准液室,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发放、并有领用记录。4.6.3试剂、标准品/对照品均应贴有标签,且放置时标签向外,保持干净。4.6.4有毒试剂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同时双人领用制度,采用减量法称重。4.7检验记录、检验报告保管

4.7.1完成的检验记录、检验报告单,不得放于个人手中,除入批检验记录外一律保存于QC主任处。

4.7.2检验记录、检验报告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

4.7.3对检验记录、检验报告及时、准确、完整填写,并对其准确性负责、对其内容保密。4.8实验室的卫生

4.8.1检验员每日上岗前必须穿好工作服、工作鞋,工作服每周清洗两次,保持整齐、清洁。4.8.2每日工作前对全室进行清洁,包括操作台、仪器、设备表面、门窗及地面、走廊。4.8.3工作时随时清理台面,保持台面整洁。

4.8.4工作结束时,及时清理台面、清洁仪器设备、洗涮玻璃仪器。4.8.5每周末对全室进行彻底大清扫。4.9实验室的安全

4.9.1检验员在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细心操作,避免出现不安全的情况。4.9.2对具有挥发性的有毒、有害试剂的操作,要在通风橱中进行,例如浓盐酸、浓硝酸、氯仿等等的配制。通风橱内应保持清洁。

4.9.3对一些沸点低、易燃、易爆的有机溶媒,如苯、甲苯、乙醚、石油醚、甲醇、丙酮等的使用时,必须远离火源,以免爆炸和着火。

4.9.4使用水、电、火源的操作时,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如有事离开应委托他人照管。4.9.5对仪器设备所出现的问题及潜在隐患要及时报告。出现紧急情况,应马上切断电源,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4.9.6下班前要仔细检查水、电、仪器设备,要关好开关,断绝水、电源,休息日、节假日要将各室内所有线路、开关和闸刀关闭。4.9.7化验室内应按规定配备灭火器等消防用具。5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

6培训

6.1培训对象:QC检验员; 6.2培训负责人:QC主任 7变更历史:

篇2:经济管理系实验工作规程

1.1 为保证生物制品生产、检定和科研的质量,必须加强对实验动物和动物试验的科学管理。

1.2 本规程所指的实验动物是指来源清楚或遗传背景明确,符合微生物控制指标要求,用于生物制品生产、检定及科研的动物。

1.3 本规程包括实验动物生产和动物试验两部分。实行国家有关实验动物的认证制度。各单位实验动物部门应根据本规程和具体条件,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执行。实验动物设施

2.1 选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对建筑物的要求。此外,应从实验动物卫生防疫的角度充分考虑。周围无家畜、家禽及其他动物饲养场,选择无可能成为中间宿主的昆虫滋生或可以控制滋生的区域。尽量选择无空气污染及噪音干扰的区域。

2.2 实验动物设施分实验动物生产和实验动物试验两类,动物生产和动物试验设施应严格分开。

2.3 应根据实验动物的品种、品系及微生物控制的级别,建造相应的实验动物设施。以防不同品种动物相互干扰,不同品系动物发生遗传污染,以及不同级别动物发生微生物等污染。

2.4 应有足够数量的试验动物饲养间,以利于不同品种、品系,不同微生物控制等级、不同试验目的的动物试验能隔离饲养。

2.5 进行有感染性和放射性等生物危害性试验的动物饲养间,应该与一般性试验的动物房严格分开,且有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防止生物有害物质的外泄和对工作人员健康的危害。

2.6 设施的建筑要求

2.6.1 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对建筑物设计、建造的的一般要求,但要充分考虑实验动物设施的特殊性。内墙表面应光滑平整,阴阳角均为圆孤形,易于清洗、消毒。墙面应采用不易脱落、耐腐蚀、无反光、耐冲击的材料。地面应防滑、耐磨、无渗漏,下水设计合理,保证水流通畅。天花板应耐水、耐腐蚀。饲养室应有良好的气密性。走廊应有足够宽度、门宽不应小于900mm,送排风应能控制,符合所饲养动物的微生物控制级别要求。应有二路电力供应及备用发电设备,以保证通风设备正常运行。

2.6.2 实验动物设施内应有明显的区域划分。

2.6.2.1 动物饲养区域:动物生产、繁殖、试验期饲养观察。

2.6.2.2 动物试验操作区域:与动物饲养间相邻或相近处,设置与试验种类相应的实验操作室。

2.6.2.3 动物受领、检疫区域:新搬入动物进行检查、检疫。

2.6.2.4 物品搬入、贮存区域:饲料、垫料等消耗性物品、笼器具的搬入及贮存区域。

2.6.2.5 事务管理区域:记录及各种事务管理、更衣、卫生间和浴室等。

2.6.2.6 废弃物处理区域:垃圾、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前的暂存区域。

2.6.2.7 洗刷、消毒、灭菌区域:笼架具的洗涮消毒、饲料、垫料等物品的消毒灭菌。

2.6.2.8 机房区域:空调机房、配电室等设备设置区域。

2.6.2.9 其他区域:走廊、门厅、楼梯、电梯等区域。

2.7 实验动物饲养室的环境条件

根据对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要求的不同,饲养室的环境条件分为四类。

2.7.1 开放系统:适用于饲养普通级实验动物。

2.7.2 亚屏障系统:适用于饲养清洁级实验动物。

2.7.3 屏障系统:适用于饲养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实验动物。

2.7.4 隔离系统:适用于饲养SPF级及无菌(GF)级实验动物。

2.8 实验动物环境条件标准:按卫生部《医学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标准》表1执行。3 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3.1 实验动物生产种群应遗传背景明确、微生物控制符合卫生部《医学实验动物质量标准》。生物制品生产、检定及科研用大、小鼠的质量应达到清洁级以上标准。为保证动物质量,应定期进行微持物学、病理学、遗传学的监测。不符合标准的应及时更新种群。

3.2 根据生物制品生产、检定和科研的需要,选育、生产不同品种、品系,符合微生物控制要求的实验动物。

3.3 根据动物的品种,品系及微生物等级的不同,严格分开饲养,严格按各自的饲养操作细则加强管理。

3.4 实验动物生产应有能准确反映生产过程和动物繁殖生产能力的各种台帐、笼卡,并认真填写。

3.5 动物试验前应给予一定的适应期,以适应新的饲养环境。患病动物或试验期患病的动物,原则上不作治疗。啮齿类小动物应及时淘汰处理。犬、猴等中型动物在确认治疗不影响试验结果的前提下才能治疗,并应记录治疗所用药剂、方法等。

3.6 在同一动物试验室,使用同种、同品系的实验动物进行不同的试验时,应有明显的区别。动物的饲养架或笼子上应标明试验名称、试验期、动物只数、试验负责人等。同笼动物必要时采取适当的办法区别标记,如刺耳、耳标、烙印、涂色等。进行活菌、活病毒试验的动物应与其他试验动物严格分开。

3.7 垫料要吸水性好,无害并消毒或灭菌后使用。定期换笼、换垫料、保持笼架具清洁卫生、干燥等。

3.8 应定期喂料给水。动物的饲料、水应符合各种动物的营养需要。不能有影响动物健康及动物试验结果的病原体、化学有害物等的污染。严禁饲喂霉变饲料。必须饲喂蔬菜、水果等新鲜饲料时,应保证质量,有防止病原体和毒物污染的措施。饲料的营养水平应符合《医学实验动物全价营养饲料标准》。饮用水须符合城市饮水卫生标准。根据饲喂动物微生物控制等级,应采用相应的消毒、灭菌措施。

3.9 实验动物设施内应进行定期和临时的消毒杀虫。防止传播媒介的滋生。消毒杀虫剂不应对动物健康和动物试验带来不良影响。实验动物的供应和使用

4.1 根据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科研所需的动物规格、遗传及微生物等级要求,供应具有动物质量合格证的动物。

4.2 动物运输应使用符合动物生理及微生物控制级别要求的运输工具。实验动物的检疫和传染病的控制

5.1 实验动物的疾病防治,应以卫生的饲养管理及严格的检疫为原则,以预防为主。原则上不得采取疫苗免疫接种,免疫后的动物不得用于生物制品的生产、检定和科研。

5.2 凡引入实验动物时,必须按检疫制度进行隔离检疫。

5.3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及物品出入动物繁育室。

5.4 应建立防疫消毒制度,加强动物饲养室内及院落的卫生消毒工作。定期消灭蚊蝇、野鼠等可能的传染源、传播媒介。

5.5 废弃或淘汰动物应及时处理,尸体及其他废弃物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5.6 发生疫情应及时隔离封锁,查明病因,采取措施,慎重处理,必要时全部销毁。

已污染的及可能被污染的动物、环境和物品亦应彻底消毒,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5.7 邻近地区发生疫情时,必须严格封锁,并加强防疫消毒措施。实验动物工作人员

6.1 从事实验动物生产及试验期动物饲养管理的人员,应经过专门的技术训练并获得上岗证,应有一定数量的技术干部。

6.2 从事动物试验的试验人员,应具备实验动物的有关知识,掌握所用动物的特性、习性、饲养管理要点等。

6.3 实验动物工作者应身体健康,每年体检一次,发现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者,应积极治疗,妥善安排。

篇3:经济管理系实验工作规程

一、嘉兴学院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建设历程

嘉兴学院位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浙江省嘉兴市。嘉兴市素有崇文重学的人文底蕴和开拓进取的城市精神。嘉兴学院立足于嘉兴这块深厚的吴越文化土壤,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秉承“方正为人、勤慎治学”的校训精神,按照“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经管类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办学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学校经管类专业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学校的前身———创办于1914年的“宁属县立甲种商业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培养“务实、致用”人才为主要特征的优良办学传统, 培养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具有“精专业、懂经济、会管理 、知工艺、重能力”的鲜明特色 ,在浙江省和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具有广泛的影响。

学校一直以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创新实验管理体制,成立了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整合了全校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资源,形成了高效、灵活的实验室运行机制,创新实践教学内容,成效显著、社会影响广泛。

早在1986年,学校在同类院校中较早成立了会计实验室,该实验室曾获得有色金属总公司所属高校优秀实验室和浙江省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1999年建成了浙江省第一个人力资源实验室。2002年3月,学校调整了实验室建制,将原分散在各院系的多个经管类实验室合并组建了校级经济管理实验中心。中心建立了学术委员会,并通过学科负责人兼实验室主任等措施,建立了“中心学术委员会—中心主任—二级实验室主任—实验员—学生助理管理员”管理体系。2002年10月,学校召开了以加强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主题的第二次全校教学工作会议,明确了“一主线、两体系、三突出、四结合”的实验教学思路,逐步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2004年被列为浙江省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07年被列为全国29家经管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之一。

二、嘉兴学院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建设措施

嘉兴学院经管实验中心,是学校独立建制设置的校级实验教学中心,经管实验中心的成立,实现了全校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实验室利用率和使用效率明显提高。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努力实现“实验教学统一安排、实验场地统一使用、实验人员统一调配、实验教学设备集中统一购置、使用与管理”的四个统一管理。

1.建立健全经管实验中心建制。中心作为独立建制设置的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实现全校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中心主要为全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实验、实训、实习和开放实验教学等提供服务。经过几年的建设,中心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已经能很好满足学校现有经管类各专业实验、实训教学的需要,并能为周边高校和社会供良好服务。

2.创创新新经经管管实实验验中中心心建建设设机机制制。中中心心实实行行集集中中管管理理建建设设的机制,学校成立实验室建设委员会对全校实验室建设规划提出建设建议;经管实验中心成立学术委员会负责中心实验教学的指导;中心执行主任负责落实学校有关实验室建设的各项规定,负责实验中心日常的实验教学和管理工作;实验中心下设二级实验室主任,主要负责实验室与学科、专业建设的关系,负责专业实验室建设方案的制定和落实( 见图1) 。

3.优化实验中心实验室建设模式。为加强和规范实验室建设,更好满足和适应学校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中心实验室建设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学校制定了《嘉兴学院实验室建设若干规定》 ,中心的每个实验室建设均实行项目制,由项目负责人负责方案的设计并组织实施,项目负责人一般为专业教师或专业负责人,从新建项目申报、立项、校内外专家审定、招( 投) 标、建设、试用、验收各环节层层把关,保证每个实验室建设项目的质量。根据实验室建设项目完成质量,学校对验收合格的实验室建设项目予以不同程度的奖励,并对承担实验室建设的单位给予实验室建设编制补贴费,以调动学院和教师参加实验室建设的积极性。

三、嘉兴学院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建设启示

嘉兴学院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成立以来,取得了很大的建设成效,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建设启示,主要表现为:

1.经管实验中心的建设 ,必须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为前提。中心成立以来,以高素质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为前提,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优秀的以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核心的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和一支精干的实验准备与技术服务实验员( 技术员)队伍。近年来,团队成员共发表论文465篇,承担课题356项;组织编写了十一本经管类专业实验( 实训) 指导书,目前已经有四本正式出版,其余的出版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2.经管实验中心建设 ,必须以实现实验中心资源利用最大化为核心。中心成立以来,以实现实验中心资源利用最大化为核心,目前中心设备总值达1 200万元,实验用房使用面积6 087平方米,2010年度面向学校15个专业开设实验项目462个,实验教学生时数达55万。中心仪器设备利用率高,实验教学资源高度共享,许多实验项目实现网上教学资源共享,师生在校内各节点均可进行实验实训操作。中心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 SRT) ,最大限度地将中心的实验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同时,中心也对部分校外用户开放实验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经管实验中心建设 ,必须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根本。中心成立以来,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师生、励精图治、追求卓越”的服务理念,确立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加大开放、重点突破”的管理目标,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以体制创新为先导,以管理创新求突破的实验室建设发展之路。2002年实现了网络化管理,2004年全面实施“一卡通”智能化管理,实现了网上选课,课前网上预习等网络辅助实践教学与管理。中心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基地,中心的高仿真模拟实验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角色体验、角色分析,促使学生亲身感受经济、管理等实际工作的有关业务流程,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的习惯。中心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平台,其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为学校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 SRT) 的实施,以及大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学科竞赛等提供了实验实训条件。

篇4: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工作规程

一、行政许可事项

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

二、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十六条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三、许可条件

1、依法设立,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活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具有与其从事检测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3、具备固定的工作场所,其工作环境应当保证检测数据和结果的真实、准确。

4、具备正确进行检测活动所需要的并且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的和可移动的检测设备设施。

5、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建立质量体系并形成质量体系文件,能有效实施。

四、申请时应提交的材料

1、申请书2份

2、质量手册(1份)。

3、程序文件(1份)。

4、典型检测报告(检验(测)报告(每类1份)复印件;)。

法律地位证明文件:独立法人实验室: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首次、复查)。

非独立法人实验室:1)所属法人单位法律地位证明文件;2)法人授权文件;3)实验室设立批文;4)最高管理者的任命文件。

5、固定场所证明文件(适用时)。

6、检测/校准设备独立调配的证明文件(适用时)。

7、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劳动技术能力证明(1)最高管理者、技术管理者、授权签字人、质量主管、内审员及其它检测人员系正式人员的证明或合同制人员的经劳动部门备案的劳动合同复印件;2)证明内审员经培训合格的内审员证复印件。

8、管理体系内审、管理评审记录。

9、从事特殊检测/校准人员资质证明(适用时)

五、申请

地方级实验室应向宁夏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与认证监管处提出计量认证申请。

六、程序

1、申请人将申请材料送宁夏质量技术监督局政务大厅,政务大厅工作人员接收申请材料后送行政许可评审中心初审,评审中心应在2天内初核完毕;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2、符合受理条件的,评审中心在3日内将相关材料送交宁夏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与认证监

管处审查,由计量与认证监管处制发《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并通知评审中心组织技术评审。

3、评审中心应在接到计量与认证监管处通知之日起2个月内(整改时间不包括在内)对申请人进行技术评审(包括预访问和正式评审),并将技术评审结果(包括整改)报计量与认证监管处。

4、计量与认证监管处将考核结果提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许可审批例会研究。

5、计量与认证监管处自决定许可之日起10 个工作日内制作证书交申请人。未予批准的,自行政许可审批例会研究之日起10日内出具《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并说明理由。

七、证后管理

(一)复查

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有效期为三年。在有效期期满前六个月提出复查申请,复查合格的,延续有效期三年并换发证书。复查换证程序同前所述。证书逾期自行失效,予以注销,不得继续使用计量认证标志。

(二)备案变更

持有有效计量认证证书的实验室,当实验室名称、地址、邮政编码、最高管理者及其联系电话、联系人及其联系电话、技术管理者、授权签字人、执行标准等变化时,应及时向发证机关提交相应的备案或变更申请表,办理备案或变更程序同前所述。

(三)监督

发证机关对获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实验室采取定期监督评审、比对试验、能力验证和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实施监督。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的实验室进行日常监督。

监督发现不合格的,发证机关视情况暂停或撤销其证书,责令停止使用计量认证标志。

篇5:经济管理系实验工作规程

20180618 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管理的安全有序是实验教学正常进行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根据教育局综合治理管理的要求,特制订《***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这是***园学校关于实验室安全操作和规范管理的基本要求,凡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的师生,都必须遵守实验室的相关制度和要求。

内容包括“安全总则”和“具体工作规程”两部分:

一、安全总则

1、认真做好防火、防盗、防毒等各项工作。各实验室必须配备相关的消防设备,配备必要的防毒设施和应急药品;工作人员下班离开实验室前,必须关好门窗,水、电,确保所有仪器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2、做好危险品安全使用与管理工作。特别对氢气、乙炔等危险性气体,需要定期检查是否泄漏,严禁在实验室和管理室吸烟或使用明火;

3、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必须建立妥善的保管、领用登记制度;

4、水、电、火源的使用必须按规定进行。每日实验教学结束后,必须关好水龙头,切断电源,防止发生意外;

5、做好师生人身安全防护措施。工作人员进行实验操作时应穿白大褂,戴好手套,按章操作,对有烟异味或腐蚀性气体产生的实验,一定要在通气橱内完成,同时开启室内通风系统;必要时戴好防护面具,防止酸、碱等腐蚀性物质溅入眼中,确保人身安全与身体健康。

6、实验室要保持整洁和肃静。不得大声喧哗和嬉闹,禁止吸烟、洗衣、烧煮食物,冰箱内部不能存放私人物品。

7、工作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要不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将安全落实到位。

8、实行严格、透明的管理制度。每个实验室要明确具体的管理人员,要求有清晰准确的职责描述,要做到一一对应,责任到人。

9、危险性质药品、仪器由非本学科老师借出需要主任级以上签字同时做好登记(例如:酒精、硫酸等)

二、具体工作规程

(一)防火防电防爆工作规程

1、所有电器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为防止发生意外,必须严格执行电器安全规程,定期维修,并注意导线绝缘是否符合电压和工作情况的需要。需要用水、用电的实验室应采取防范措施,注意不使水流到导线上。

2、为防止线路超负荷而引起火灾,应保证导线的容量符合用电设备要求。如发生超载,应拆断线路上过多的用电设备,或者根据需要加装导线。

3、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器设备的连接要牢固可靠,以防产生过热而引起意外。

4、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者用绝缘体将导线与人体分离开后,才能实施抢救。

5、使用易燃易爆物质,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实验人员必须事先熟悉其特性和有关知识。

6、易燃易爆物质要分类贮存,定期检查,防止自燃或其它意外事故。

7、使用氢气、乙炔气等易燃气体进行实验的实验室必须符合有关要求,通风良好。内存氢气、乙炔气的设备和管道必须密闭,使用前必须进行试漏检查,以防氢气、乙炔气外逸或空气渗入而发生意外。

8、实验室使用的压缩气体钢瓶,应保持最少的数量。钢瓶必须牢牢固定,以免碰撞摔倒,发生意外。绝不能在靠近暖气,直接日晒等温度可能很快升高的地方使用。压缩气体钢瓶使用时,必须装上合适的控制阀、压力调节器。这些部位绝不允许涂抹油脂和润滑剂。气瓶内气体不能用完,必须留有剩余压力。搬运压缩气体钢瓶必须小心注意轻搬轻放,避免摔倒撞击。

(二)防毒防菌工作规程

1、实验室的剧毒物品如氰化物、砷化物等,由学院保卫科集中保管。

2、领用剧毒物品准备实验时,领用人必须详细写明用途、领取数量,并经实验管理室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方可领取。实验完毕后,领用的剧毒物品如有剩余时,应及时退还学院保卫科集中管理。

3、在实验过程中,尽量采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剧毒物质。在必须使用有毒物品时应事先了解其性质,做到安全使用。

4、进行有毒气产生的实验时,应在通风柜内操作,并尽可能密闭化。学生实验产生有害气体时,实验室内要进行良好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

5、实验人员严禁非实验场所使用毒物,或在有可能被毒物污染的实验室内存放其它物品,禁止用手直接接触。

6、生物实验室应定期进行消毒灭菌,以保持工作环境的洁净,消灭细菌繁衍生长的条件。实验后的废弃物应及时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7、实验操作时必须细心谨慎,减少细菌向容器外繁衍的可能。操作完毕,应立即用消毒液等清洗有关器皿。

(三)防腐蚀工作规程

1、腐蚀性物品存放时,注意其容器的密封性。酸性和碱性物质严禁混放,应分类隔离贮存。

2、置有精密仪器设备的实验室内,严禁存放具有产生腐蚀性挥发气体的物品。

3、使用腐蚀性物品时,要细心谨慎,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在通风柜内进行。使用完毕,立即盖好容器。谨防试剂溅出灼伤皮肤,损坏仪器设备和衣物等。酸、碱废液必须经过处理后方可排放,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

4、搬运、使用腐蚀性物品要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若不慎将酸或碱溅到衣服或皮肤上,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溅到眼睛里,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后就医,以免损伤视力。

(四)消防安全规程

1、在实验室内及过道等显眼位置,经常备好适宜的消防器材。

2、电线及电器设备起火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机灭火,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绝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机来扑灭燃烧的电线与电器,以免因水或灭火机喷出的药液导电而造成灭火人员的触电事故。

3、化学试剂的着火,除一般非危险品可用通常的灭火方法外,属于危险品的火灾,应根据它们的理化特性,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否则起不到灭火的作用,反而会造成更大的火灾或人身事故。

4、如在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的衣装着火时,应立即用浸水的物品蒙在着火者身上,使之不能与空气或其它氧化剂接触而窒息灭火。切不可慌忙跑动,避免气流流动,使火情增大,造成更大伤害。

5、在实验过程中,小范围起火时,立即用湿抹布扑灭明火,并及时切断电源,关闭可燃性气体阀门。对范围较大的火情立即用消防砂或干粉灭火机扑救,并及时报警。

6、全面负责实验楼的安全工作,定期检查本实验楼的安全工作状况,保证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有权制止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一切行为,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发生。

7、实验员在学生离开实验室后,要确实做到断电、断水、关闭门窗。凡遇节假日,都要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五)物理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1、实验室内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和谈笑。

2、实验室内一切设备在使用时要细心谨慎。

3、实验室内一切仪器设备未经允许不得拆开,不准携带室外。

4、实验室内任何用电设备和电源不准任意摸弄,以防触电危险。

5、任何线路未经指导教师同意,不可接通电源。

6、操作电源开关时,不可两手同时操作,要避免面对开关。

7、任何仪表和电器,在未熟悉其使用方法前不得应用。

(六)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程

1、实验准备室门上应标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

2、只有经批准的人员方可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

3、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动物不得带入实验室。

4、在实验室工作时,必须穿着连体衣、隔离服或工作服。

5、在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材料或感染性动物的操作时,应戴上合适的手套。手套用完后,应先消毒后摘除,随后必须洗手。

6、严禁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处理隐形眼镜。

7、严禁用口吸移液管。

8、所有的技术操作要按尽量减少气溶胶和微小液滴形成的方式来进行。

9、出现溢出、事故以及明显或可能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必须向实验室主管报告。实验室应保存这些事件或事故的书面报告。

10、污染的液体在排放到生活污水管道以前必须清除污染(采用化学或物理学方法)。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因子的危险评估结果,可能需要准备污水处理系统。

(七)化学药品库安全管理规程

1、化学危险物品必须储存在专用储存室内,并设专人管理。储存室应当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做好通风工作,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2、药品管理员有审核化学药品采购计划的职责。保证不重复购入化学品。

3、化学药品库应该建立出入帐,化学物品入库前,必须进行检查登记,入库后应当定期检查。存放位置及数量应该有准确记录。

4、购进危险化学品时,必须核对包装(或容器)上的安全标签,安全标签若脱落或损坏,经核查确认后应补贴。

5、当化学品需要转移或分装到其它容器时,应标明其内容,对于危险化学品在转移或分装后的容器上应贴安全标签。

6、化学危险物品应当分类分期存放,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化学危险物品,不得在同一储存室内存放。

7、需要使用化学药品的人员需向药品管理人员提出申请,使用后剩余药品应及时交回,已使用完的化学药品应该及时消帐。

(八)实验室中学生安全守则

1、实验室内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和谈笑。

2、实验室内一切设备在使用时要细心谨慎。

3、实验室内一切仪器设备未经允许不得拆开,不准携带室外。

4、实验室内任何用电设备和电源不准任意摸弄,以防触电危险。

5、任何线路未经指导教师同意,不可接通电源。

6、操作电源开关时,不可两手同时操作,要避免面对开关。

7、如接通电源后,保险丝熔断,必须检查故障原因,在排除障碍后,方可重新接通电源。

篇6: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工作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自身建设,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全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组织部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是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战斗堡垒,是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对企业发展起帮助、促进和监督、协调作用。

第三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着力点,坚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开展党建工作,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二章组织设置

第四条凡是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都要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公司法》规定及时建立党组织。

第五条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有合适支部人选的企业, 应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党员人数超过3名、50名以下的企业,应建立党支部;党员人数超过或接近50名、100名的,可分别建

1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党的基层委员会。企业建立基层党委,须经县委批准。

第六条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企业,可采取挂靠组建、村企联建、企企联建等办法建立联合党组织。同时,由各县市委组织部和各县市非公企业党工委选派党的工作指导员,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党员发展工作,为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

第七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比较集中的乡镇和工业园区,可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联合党总支或联合党支部,统一负责开展本区域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第三章主要任务

第八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

(一)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经营,照章纳税;

(二)支持经营者依法行使职权,对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开展活动,团结带领职工群众完成各项任务,促进企业发展;

(四)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支持他们按照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协调各方关系;

(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职工教育工作,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七)完成上级党组织交办的任务。

第四章工作制度

第九条“三会一课”制度。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如遇紧急事情需要研究,可随时召开;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党课一般每年不少于两次。“三会一课”可结合企业的生产、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展开,方式可灵活多样,注重实效。

第十条党员民主评议制度。以支部为单位每年组织党员开展一次民主评议活动,时间可放在每年年底或次年年初。评议时,首先由每个党员进行自评,然后党员之间进行互评。支委会根据评议结果,对每个党员进行定格,确定等次。评议结果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档次,对评议为不合格的党员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谈话教育、限期改正、劝退、除名等组织处理意见。第十一条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党支部要建好党员活动室,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组织党员学习政治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技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技能,教育党员正确认识自己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作用,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对党员组织关系的管理。在企业工作半年以上的外来党员,应将组织关系转移到企业或企业所在地党组织。不能转移正式关系的,包括在企业从事临时性、季节性工作的党员,应持《流

动党员活动证》或党员证明信,参加企业党组织的活动。加强对党费的收缴和管理。党员交纳党费,以其月工资收入的固定部分(基本工资)和活的部分(津贴、奖金)的总和为基数按比例交纳,具体按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的规定》执行。党费收缴以党支部为单位,党支部要按规定将党费上交上一级党委。

第十二条发展党员工作制度。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重点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对有50名以上职工而没有党员的企业,要加强指导,重点帮助,可采取由上级党委选派党的工作员等办法,有计划地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要积极做好企业业主的培养教育工作,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

发展党员必须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要求,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把好质量关。要立足于培养教育,把培训入党积极分子与加强职工教育结合起来。要指导工会、共青团组织做好推荐优秀职工、优秀团员作为发展党员对象的工作,扩大入党积极分子的来源。对外地员工要求在企业入党的,一般应在企业连续工作两年以上,并征求其原籍所在地党组织的意见。

第十三条党员联系职工制度。党支部要开展党员联系职工活动,使每一位党员都有1个联系对象。联系的对象重点为:入

党积极分子、困难职工、帮教对象等。联系的内容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联系对象解决好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掌握他们的思想情况,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及时向党组织反馈联系职工的意见和要求。

第十四条党组织开展活动制度。党组织的活动要严格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开展。在活动形式上要体现企业特点,坚持“业余、小型、灵活、实效”的原则,把党组织的活动与生产经营活动结合起来;在活动时间上,坚持班上与班下相结合,除了必须集中的重要活动外,尽可能少占或不占生产经营时间,多利用空隙时间、节假日和企业停工停产时间开展活动;在活动内容上,坚持与生产经营相结合,要把党内学习教育活动与企业文化活动、管理活动和党员牵头组织的技术攻关、产品销售等活动结合起来。

第五章附则

篇7:经济管理系实验工作规程

一、坚固“第一保障”, 紧绷安全意识之弦

我园建立园长总负责, 分管园长具体抓, 成员俱为骨干, 教师全员一起动的管理工作体系, 把保障幼儿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努力做到“三全”——“全方位, 处处有安全”,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环节实现无缝隙管理;“全时段, 时时讲安全”,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时段贯穿安全意识;“全人员, 人人知责任”, 幼儿园人人都参与到安全的管理之中, 有效落实、平层分解, 时刻绷紧安全风险的这根弦。

二、加强“第一管理”, 强化制度落实到位

以制度管人, 按规范行事, 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现有制度, 加大对各项工作的监管力度。日常管理做到“三不”:“检查工作重日常, 反馈整改不流于形式”, 以行动作为指南, 采取自查与互查相结合, 明查和暗访相结合, 做到每天小检, 每周大检, 每月总检;“问题解决重落实, 以点促面不限于此处”, 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利用平台沟通解决, 找准症结, 注重实效, 坚决不留后患, 把问题的落实作为终极目标, 促进安全工作的有效管理;“责任追究重认识, 经验教训不留于今日”, 为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风险防范意识, 把制度的执行落实与绩效考核挂钩, 追踪事故的问责, 进行反思与再教育, 修正和弥补不足, 不断敲响风险预防的警钟。

三、捕捉“第一信号”, 排查评估风险现状

我们及时捕捉影响幼儿园稳定和幼儿人身安全的潜在风险因素和苗头, 定期召开教师安全例会, 寻找风险发生的频发点和高发地, 从人、物、环、管方面全面排查风险隐患, 逐一攻破, 做到“四突出”:“突出幼儿园特点”, 把握最容易出事的环节, 如《规程》中所提出的就寝值守这一环节, 也是当下教师们所排查出最容易发生突发安全事故的环节之一。大家商议有针对性的措施, 料事在先。“突出关键时段”, 把控最容易出事的时间, 防范在前。如入园、离园这两个时间段, 除保安外, 加强值班教师护导, 邀请家长参与到护导队伍中, 全面保障幼儿入园、离园的安全。“突出重点部位”, 并牢记于心, 门口、电梯悬挂六字诀, 重点监管心理工作、排查接送、食品、楼道、用电和悬挂物等部位的安全隐患, 将各个部位的安全责任落实到相应的责任人, 预防为主, 做到安全工作不打折, 不推诿。“突出特殊人群”, 时刻关注师生的心理和行为, 杜绝风险发生的种种隐患。

风险一旦发生, 幼儿园突发事件管理将立即进入应急处理阶段。

首先, 采取行动。风险发生时, 全园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应急预案, 采取有效措施, 及时组织幼儿隔离风险。在第一时间迅速、快捷地化解风险, 把损失和伤害降到最低。

其次, 心理干预。幼儿、教师和家长是构成园所的三类人群。紧密关注各类人群的心理状态, 特别是风险发生前、中、后等时段当事人的心理动态, 做好多方稳定工作, 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 并联系相关专业人士, 采取有效干预, 进一步做好跟踪控制工作。

再者, 危机公关。结合突发事件造成的家园冲突、社会舆论, 开展危机公关工作, 消除流言、谣言等社会不良影响, 充分发挥实时监控的功能, 做好风险发生各个时段的监控备份, 等待司法机关做出进一步的责任认定, 并根据过错原则依照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相关事宜。

最后, 规避风险。由于幼儿年龄小, 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尽管安全网相对覆盖, 但是意外时有发生。如外出实践活动中的风险、上放学途中的风险等, 应和家长签订相关《责任告知书》, 双方共同为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另外, 教师为幼儿一日活动监护人的身份使责任的认定有失偏颇。《规程》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应当投保校方责任险”。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幼儿园发生意外事故的经济损失, 也为幼儿的安全投入多重保障。

篇8:经济管理系实验工作规程

规程(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现我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法律化、规范化,根据《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本省各级农村集体经济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办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

第三条本规程的内容包括农村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项目过程中的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终结、审计执行、行政复议、审计档案管理。

第二章审计准备

第四条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上级主管部门的审计项目计划、群众信访举报、需要重点审计调查的事项、上级交办和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审计事项,确定审计工作重点,编制审计项目计划。第五条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审计项目组成不少于二人的审计组并委任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负责审计项目的实施工作。农村审计人员应当根据组内分工各自履行工作职责,互相配合。

农村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被审计单位有权申请审计人员回避:

(一)与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主管人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二)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经济利益关系的;(三)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

审计人员的回避,由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决定;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负责人的回避,由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人决定;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人决定。

第六条审计组向被审计单位和有关部门收集与审计项目有关的资料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的机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基本情况;会计报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基础工作情况;与审计项目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过去已审计过的档案资料。第七条审计组在实施审计之前,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和预计审计工作的复杂程度,编制审计方案(见附件1)。

审计方案的编制依据主要是审计项目计划。审计方案的内容包括:(一)被审计单位名称和基本情况;

(二)编制依据、审计方式、审计种类、审计项目、审计目的;(三)审计内容和范围;(四)审计组长、审计组成员名单及其分工;(五)审计起止时间,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的时间;(六)审批人、编写人、审计组长签名和填写编制审计方案的日期。

审计方案应当由审计组所在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内设的农村审计机构负责人审批,重要事项审计方案报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审批,然后由审计组负责实施。

重要事项是指上级交办的审计事项和群众集体上访要求审计的审计事项。审计方案实施中发现与实际不相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按照规定及时调整。调整审计方案应向审计组所在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内设的农村审计机构负责人、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说明调整理由,经审计组所在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内设的农村审计机构负责人审核、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审计通知书应在实施审计三日前由审计组填写并送达被审计单位及有关部门。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发送审计通知书要附《审计文书送达回证》(见附件8)和《被审计单位概况表》(见附件2),并告知被审计单位及时填写和退回。审计通知书可直接送达或者邮寄。直接送达的被审计单位在送达回证上填写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邮寄送达的,以挂号回执上收件人签收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根据需要向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审计调查的应准备一定数量的审计通知书副本。

第三章审计实施

第九条审计人员向有关单位或个人进行调查时,应出示工作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证、审计通知书副本。

审计组进驻被审计单位后,应向被审计单位负责人说明审计意图,提出有关要求,听取审计单位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介绍内部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单位规模、工作范围、资产状况,财务管理和收支状况,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等情况。

第十条 根据审计事项的需要,审计组在调取有关资料时,应填写《借用资料登记表》((见附件3),办理借用手续;归还时应办理归还手续。

第十一条 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工作方案确定的分工,通过审查被审计单位银行帐户、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清查现金、实物;向有关人员询问调查;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等方式进行审计,取得证明材料。审计重点应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审计种类确定,但一般应放在检查集体资产的真实、完整、保值、增值的环节上。

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应核实被审计单位填写的《被审计单位概况表》。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正在进行的违反有关财务收支规定的行为,应当予以制止。

审计组发现不属于管辖范围或与审计项目有关的线索,应及时向所任职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领导汇报并移送所辖农村经济管理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查处。

审计组发现被审计单位违反《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的有关规定,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与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以及转移、隐匿违法取得的资产的,应当予以制止,并报告所任职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

第十二条 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必须收集足够的审计证明材料。收集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等有关证明材料时,填写《审计工作记录》(见附件4)。

对作为证明材料的原始资料、有关文件和实物等,审计人员可以进行复印、复制和现场拍照、录像。复印件要注明“此复印件与原件相符”字样,并签上提供者的姓名或盖上有关单位的印章。

收集审计证明材料应注意以下事项:(一)证明材料必须客观、相关、合法、充分;(二)证明材料要有被审计事项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和情节,明确责任;(三)证明材料要有提供者的签名或单位公章;未取得提供者签名或盖章的,审计人员应当注明原因;(四)调查取证时,审计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在场;填写《审计调查记录》(见附件5),要有调查人和被调查人签名;发函调查要进行登记,复函附贴在调查记录上,以便查对并作为审计证据;(五)审计人员在办理审计事项中,向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单位或个人调查时,应出示工作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证、审计通知书副本。

第十三条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查证与审计项目有关的问题,要按问题的性质分类,整理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见附件6)。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

审计工作底稿按照编制顺序可分为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和汇总工作底稿。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应当由审计人员根据审计方案确定项目内容,逐项逐事编制形成,做到一项一稿或一事一稿。

汇总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在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完成的基础上,按照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内容、进行分类归集,综合编制。

审计工作底稿内容一般包括:(一)被审计单位和审计事项的名称;(二)审计过程记录,包括: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证明材料及鉴定意见;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判断审计事项的法律、法规、政策依据;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的评价、初步处理意见及建议。

(三)索引号及页次。

(四)审计组长和审计人员签名及编制时间

审计工作底稿的要求:(一)标题:每个审计事项的审计工作底稿要有明确的标题,一事一题,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审计项目内容名称;(二)日期:每页审计工作底稿应写明审计记录的具体时间;(三)内容: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四)格式:审计工作底稿要用附件6统一的格式;(五)文字:审计工作底稿要使用蓝黑或碳素墨水的钢笔书写,文字要简明扼要;(六)引证:审计工作底稿引证的资料要引用原话、原文,注明资料来源;(七)附件:审计工作底稿可附有说明或有关的原始证据、复印件、《审计工作记录》等,并在底稿上注明附件的件数和来源;

(八)签名:每页审计工作底稿要有审计人员和审计组长签名;(九)编号:每页审计工作底稿都必须按一定顺序编号;(十)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要与证明材料相适应,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要做到一稿一取证,汇总审计工作底稿应根据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内容分类、归集。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程序:(一)各审计人员将取证材料按其性质和内容分类,归集形成系统性材料。(二)根据审计事实寻找适用性法律、法规依据。

(三)根据证据和法律、法规依据进行客观正确的定性分析。(四)作出审计结论(评价、建议或处理移送决定)。

(五)审计组长、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内设的审计机构负责人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复核的内容重点是审查证据资料和引用依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处理决定的适当性。

审计工作底稿未经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批准,不得对外提供。审计工作底稿一经确定,应对其进行归类整理,收入案卷,待审计工作结束后归入项目审计档案。

第四章审计终结

第十四条审计组就地审计完毕,应即对审计资料进行汇总整理,于撤点后七天内与被审计单位的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口头交换意见,如有特殊情况,经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主管负责人批准,可延长至十日。

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口头交换意见结束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审计报告,并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特殊情况下,经所任职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批准,提出审计报告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时间不能超过三十日。

审计报告根据审计工作底稿和有关资料编写,审计组组长应当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审计人员应当对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五条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经所任职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内设审计机构负责人签发后,作为《审计报告征求意见通知书》的附件同时发送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审计报告征求意见通知书应以审计组名义对外发送,发送时应附《审计文书送达回证》。被审计单位应在收到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意见。若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提出书面意见的,视为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没有异议,审计组应当书面说明原因报所任职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

被审计单位提出不同意见,审计组应充分考虑,重新核定事实并依据核定的结果修改审计报告。

审计组收到被审计单位的书面回复意见之日起十日内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但不能超过三十日。

第十六条审计组应将审计报告、审计工作底稿和证明材料,以及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和对被审计单位意见核实的结果一并送所任职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内设的审计机构审核后,报所任职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审定。

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自收到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之日起三十日内,审定审计报告。

审定审计报告要点如下:(一)审计报告中所提问题,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依据是否充分,定性是否准确,引证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是否准确;(二)审计评价意见是否恰当

(三)处理意见是否客观公正,审计建议是否切实可行(四)报告结构是否规范,文字表述是否清楚,措词是否恰当简练对被审计单位和有关部门提出的意见是否进行了核实有没有根据核实结果修改审计报告

(五)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意见和复核人员提出的复核意见是否正确

(六)审计过程是否遵循法定程序。

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如发现审计报告,中有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等问题,均应责成审计组继续核实,修正和补充证明材料。

第十七条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审定审计报告后,按以下规定办理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和审计建议书:(一)对被审计单位没有违反有关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应当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对被审计单位有违反有关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情节显著轻微的,在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的同时,应当指出其违反有关规定的行为并责令自行纠正,出具审计意见书。(二)对被审计单位有违反有关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除应当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外,还应当对违反有关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处理、处罚的审计决定。

(三)对有必要提请有管辖权的单位或组织依法处理的事项应发出审计建议书。

下列情形应出具审计建议书: 1.被审计单位执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财务收支的规定与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相抵触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建议有关主管部门纠正;2.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认为需要向有管辖权的机关或组织提出依法处理、处罚意见的;3.被审计单位违反《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的规定,有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与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以及转移、隐匿违法取得资产的行为之一,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认为需要提请有关主管部门、单位或组织对负有责任的人员给予处理、处罚建议的。

以上所称组织是指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

审计建议书可以根据情况,发送被审计单位的上级单位、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和审计建议书由审计组依据经审定的审计报告代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草拟,经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内设的审计机构负责人核稿后,由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签发。

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审计决定应抄送上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

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向被审计单位发送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要附上《审计文书送达回证》,并应当要求收件人签名、盖单位公章和填写签收日期后退回。

第十八条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发现被审计单位有关责任人违反《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触犯刑法的,应向司法部门发出移送处理书。、移送处理书应写明责任人员的违法事实,以及移送处理的理由,并附送有关证明材料。

第五章审计执行

第十九条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30日内,被审计单位应将执行结果报告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审计组应检查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向被审计单位索取审计决定执行情况的书面报告或调帐帐簿、凭证复印件。第二十条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对被审计单位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的期限和要求执行审计决定的,可以作如下处理:(一)责令执行;(二)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第六章行政复议

第二十一条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不服,申请复议,应当自收到审计决定之日起60日内提出。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第二十二条被审计单位对县或县级以上市农村经济管理部门作出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向其上一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被审计单位对乡镇人民政府作出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向其县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被审计单位对政府交办审计事项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向其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第二十三条负责复议的行政机关在收到被审计单位的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有关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

除前款规定外,行政复议申请自复议机关收到之日起即为受理。

第二十四条复议机关应当在受理复议申请之日起7日内,将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10日内,向复议机关提交作出审计决定的有关材料或者证据,提出书面答复。逾期不答复的,不影响复议。

第二十五条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30日。

第七章审计档案

第二十六条 对办理的审计事项必须建立审计档案。审计档案由审计组按有关规定装订成册,交档案室保管。第二十七条 审计文件材料按项目立卷,一个审计项目可立一个卷,不得将几个审计项目的文件材料合并为一个卷。

第二十八条 卷内文件目录(见附件7)按下列顺序排列: 第一单元结论性文件材料,按逆顺序结合重要程度排列:

1.向上级机关报送的有关本项目的审计情况报告;2.审计(含复议)决定或审计意见书;3.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及处理、处罚的情况报告或调帐帐簿、凭证的复印件;4.有关审计处理的请示,审计事项的报告及向上级主管部门的请示;5.审计报告(含复议意见)及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审定审计报告(复议意见)的会议纪要或会议记录摘要;

6.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7.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的复议申请,对审计(含复议)决定的申诉材料;有关人员对审计(含复议)的决定的申诉材料;

8.封存有关帐册资料的书面回执;9.有关本项目的通报;10.移送处理意见书;11.审计建议书。第二单元证明材料,按其所证明的审计报告所列问题的先后次序排列:

12.审计证实问题总记录(证实审计报告所列问题的汇总文字或表格);13.审计证实问题分项记录(证实报告所列问题之一的原始凭证、审计工作记录及调查证明材料);

14.依法作出审计决定的法规目录或摘要,上级机关有关本项目问题处理的政策依据。

第三单元立项性文件材料,按文件产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15.上级主管部门对项目审计任务的批示部署意见;16.群众来信来访的记录;17.本项目的审计计划或方案;18.审计通知书。

第二十九条审计案卷内文件之间的排列规则是: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定稿在前,修改稿在后;批复在前,请示在后,指示在前,报告在后;重要文件在前,次要文件在后;汇总性文件在前,原始性文件在后。

第三十条审计文件材料的归档时间,不得迟于该审计项目结束后的次年6月底。第三十一条审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应当按照项目审计案卷的保存价值确定,分为永久、长期(16年至50年)两种。永久保管的审计档案是指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档案;长期保管的审计档案是指一般审计事项的审计档案。

以上所称重要审计事项包括: 1.上级交办、群众集体上访的审计事项;

2.实施审计后,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作出审计决定,对被审计单位和有关当事人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审计事项或出具审计建议书,建议村、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对有关当事人给予处理、处罚的审计事项或作出移送处理书,将有关当事人移送司法部门处理的审计事项。

以上所称一般审计事项是指除重要审计事项以外的审计事项。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办理审计事项要使用规范格式的审计文书。第三十三条本规程自1999年12月1日起实行。

附件: 1.关于××单位××××审计方案

2.被审计单位概况表

3.借用资料登记表

4.审计工作记录之

1、之2

5.审计调查记录

6.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

汇总审计工作底稿

7.卷内文件目录

8.审计文书送达回证20

附件1

关于××单位××××审计方案

一、审计目的 ×××ׄ„

二、制定依据

主要是法律、法规、规章、审计计划或其他规定方面的依 据 ×××ׄ„

三、被审计单位名称一般应写明全称或规范简称

四、基本情况主要是被审计单位建立时间、经济性质、机 构设置、主要生产或经营业务范围、资产及财务收支状况和经营 成果等简要情况以及其他认为需要说明的事项 ×××ׄ„

五、审计种类一般是指财务收支审计或资产、负债和损益 审计、农民负担审计等

六、审计项目审计项目名称 ×××ׄ„

七、审计方式一般是指就地审计或报送审计等

编制日期年月日

审批人

:

上一篇:小班阅读啊呜下一篇:安全隔离措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