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分解》教学反思

2024-04-19

《力的分解》教学反思(通用9篇)

篇1:《力的分解》教学反思

力的分解教学反思

《力的分解》是整个高中物理力学的基础之一,与“力的合成”内容相辅相承,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力的分解,也是对今后对矢量分析的基础。

一、课堂设计思路

本次课堂设计,我的思路源于“新课改”的教育思想,将“情景设置”引入教学中,设计多个简单的小实验,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物理象,辅以多媒体现代教育手段,增强师生间的课堂互动,让学生融入一个“情,景,理”的思考与钻研的过程,将以往的学生适应课堂的模式转化为课堂适应学生的模式,以期达到学而有趣,知识固化的目的。

二、课堂进行过程

在上课之初,我先设置一个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效果明显,实验有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然后我们回顾了力的合成的内容,并再次强调了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从而引出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通过橡皮绳中间吊一个钩码,改变夹角,让学生总结出,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通过两个简单易行的小实验:实验一是体验绳子对手指有拉力的作用效果;实验二让学生信手拈来的书本放在手掌上体验重力的作用效果。通过亲身的体会理解力的分解。在这个探索的情景里,学生有了知识的准备以及兴趣的激发,给整节课的学习氛围奠定了良好的基调。

而后,通过对滑梯和引桥的倾角分析,巩固刚才的.力的分解知识。至此,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力的分解的知识,从而让学生分析上课初进行的挑战大力士的实验的原理。最后通过课本的“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巩固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力的分解中的应用。最后,对课堂进行小结。

课后作业的布置再次体现了关注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布置了一题探究题。

三、课堂实施效果

本堂课完整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整堂课志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其在兴趣驱使下对物理规律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并掌握新学知识。本堂课的实施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学生由情景实验入手,表现了极大的学习兴趣,给整堂课奠定了良好的氛围基调。

在课上,黑板的板书辅以适当的多媒体,表现了较高的教学效率,充分解放学生的形象思维,更快接受物理情景,从而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物理问题思考。

知识与巩固练习均环环紧扣,难度递增,有代表性,使整堂课虽氛围轻松却知识紧凑,符合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掌握过程,体现了国家对于高中教育新课改的指导思想。

课堂上教师在授课方式上的激情投入和引导,也在一定程度感染了学生;师生间的互动,也使学生了有学习的“主人翁”精神,并从中提出了创新的思维,如学生主动上台进行挑战大力士实验,在练习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是本堂课的亮点。

课后学生反映以及作业练习情况均表现出本堂课在知识的授予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大体上掌握了“力的分解”方法,并“按需分解”。

篇2:《力的分解》教学反思

“力的分解”可以说是高中物理所遇到的第一个重点与难点,也是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第一个台阶,其丰富的教学内容正是高中阶段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发展物理能力的有效载体,尤其“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承接力的合成,又为数学向量的运算打下一定的基础。所以平行四边形定则依然是本节的重点。通过继续教育课程的学习,本人认为可从如下几点对其教学功效进行挖掘。

1、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在课堂上的再现。此部分的教学内容的传统教学方法模式为:教师举例,学生想象,教师点拨。本节课可以让学生做一个小实验:用拇指和中指顶住一端削尖的铅笔,笔的中部吊一小重物。让学生感知力的作用效果,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的教学自然水到渠成。

2、渗透“等效替代”的思考方法。力的分解是当几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时,可以用几个力来代替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等效替代的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本节课的内容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这种思考方法。

3、加强作图训练,培养抽象思维能力。高中阶段作图法(或图象法)是许多物理问题解决的手段之一,且要求很高。因此在力的分解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加强作图的训练,在此处不但能在习题中找到许多作图的素材,而且在新课的教学中也有许多相关的内容。在作图中涉及到平行四边形、圆、垂线、三角形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老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不但能训练学生的作图基本功,为今后的物理作图打下基础,而且能提高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数、物”知识的综合应用中提高了抽象思维的能力。

4、精选习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有许多习题往往涉及多种解法,通过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此外不少习题还涉及较深的数学问题,特别是一些极值问题与三角函数和几何知识都有密切的联系,通过训练能有较地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篇3:《力的分解》教学反思

一、“‘力的分解’的教学价值”的反思与改进

对于“力的分解”的教学, 若采用传统教学的方式进行, 教师会利用大量的时间讲解怎样运用“力的分解”解决静力学的相关问题, 比如动态分析的问题.

众所周知, 可以用“力的分解”解决的静力学问题, 绝大多数都可以用“共点力平衡”来解决.而且, 相比之下, 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共点力平衡”解题的思路.所以, 我们会发现, 当后来学生掌握了“共点力平衡”的方法后, 基本上没有人愿意再用“力的分解”解决静力学问题了.

首先, “力的分解”的教学价值不应该是它在解题中的应用, 而应该是向学生有效渗透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即可以用两个或者多个分力来代替某一个力.实际解题过程中, “正交分解”用得更为普遍, 而“正交分解”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不需要分析这个力在x和y方向各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其次, “力的分解”的教学价值还在于让学生参与知识、规律发现的过程, 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培植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于“力的分解”应用的教学, 应该以体验“力的分解”的实际应用为重点.比如, 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的实验方案, 已知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弹簧测力计的量程的两倍左右.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引入新课的教学情境”的反思与改进

教材上引入新课的教学情境是“拖拉机拉耙 (图1所示) ”, 说明斜向上方的拉力F会产生水平向左的F1和竖直向上的F2两个作用效果.明显地, 大多数学生都不曾观察或体验过动态的拖拉机拉耙的情境.因此, 对学生而言, F能产生F1和F2两个作用效果是难以理解的.

改进后的教学设计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图2所示的演示实验 (可以用实物投影将整个实验过程展示到屏幕上, 效果会更好) .

当用力F朝斜向上方拉物块时, 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 (1) 台秤的示数在变小; (2) 刷子的刷毛向右弯.台秤的示数变小说明物块对台秤的压

力减小了, 同时也就说明物块受到了竖直向上拉的效果, 即F1的效果;刷子的刷毛向右弯说明物块受到了水平向右拉的效果, 即F2的效果.

实践表明, 图2所示的教学情境成功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点燃了学生思考的热情, 为本节课的成功开展做足了铺垫.自然地, 学生便提出问题:这个斜向上的拉力跟这两个方向的效果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而这就是本节课我们需要学习、探究的内容.

三、“获取知识的教学过程”的反思与改进

物理学给人类最重要的贡献就是物理学独特的思维方法.物理思维方法是物理学的核心, 它体现了物理学的独特的价值和无穷的魅力.从培植学生科学素养的角度来看, 优秀的思维品质是学生最重要的素养.[1]因此, 教师在传授物理学科知识的同时, 应当让学生进入物理思维的世界, 体验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思维方法, 不断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

例如:对于“力的分解具有不确定性”这一结论的教学, 通常情况下, 教师会播放一段Flash动画视频, 然后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这样的教学, 学生虽然也能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 但是却失去了分析归纳、锻炼思维的过程.所以,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只能是表面的、不牢靠的.长此以往, 学生就会养成“老师讲什么, 我就学什么”“人云亦云”等思维惰性.

改进后的教学过程是: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图

3所示的作图过程, 并要求学生陈述自己的发现, 相互补充和完善.实践表明:改进后的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了更加直观的感受、更加直接的体验以及更加接近真实的发现规律的探究过程.在此过程中, 学生领悟了方法、发展了

思维, 对“力的分解的不确定性”有了深刻的理解.

四、“教学难点的突破手段”的反思与改进

分析某一个力 (合力) 的几个作用效果、平行四边形作图以及应用三角函数定量计算分力是本节课的三个教学难点.

对于“分析某一个力 (合力) 的几个作用效果”的教学, 一般地, 教师会列举大量的、类似的例题, 反复地、枯燥地分析“某一个力会产生哪些效果?”试图通过这种密集训练的方法突破难点.殊不知, 这样的教学往往会适得其反, 会把初学高中物理的高一学生弄得糊里糊涂, 滋生了学习物理的心理阴影.

改进后的教学设计采用实验探究的手段突破“分析某一个力 (合力) 的几个作用效果”这一难点, 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实验探究方案是:先由教师利用演示实验 (图4所示) 进行合作探究, 再让学生进行自主体验探究 (图7、图8所示) .课堂教学实录如下:

教师:橡皮筋A、B各发生了怎样的形变?形变说明了什么?

学生:橡皮筋A、B均发生了伸长形变, 这说明了拉力F可以同时产生向左拉横杆的效果 (F1的效果) 和斜向下压斜杆的效果 (F2的效果) .

教师:如果撤去F, 怎样做可以让橡皮筋A、B产生同样的效果?

学生:同时使用拉力 (F1) 和压力 (F2) 可以产生同样的效果.

教师:拉力F跟F1的效果和F2的效果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可以用F1和F2来等效替代F, 即F1和F2是F的两个分力.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合力F以及两个分力F1、F2的方向 (图5所示) .

学生: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画出分解合力F的平行四边形 (图6所示) .

教师:根据学生作图的实际情况, 对同学们作图的典型错误进行点评.

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角度与合力F的大小, 应用数学知识求出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师:安排学生参照图7或者图8所示的方法进行自主体验探究, 要求学生感受拉力F的作用效果, 体会怎样分析合力产生的效果, 尝试作出分解拉力F的平行四边形.

改进后的教学设计为什么要先由教师利用演示实验进行合作探究再让学生进行自主体验探究呢?其原因是:实验探究也要重视方法的指导, 要指导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那种把实验直接推给学生去完成的做法是错误的, 缺少合理指导的实验探究, 热闹的是氛围, 冷却的是思维.

笔者在“力的分解”多次教学实践过程中, 不断反思、完善教学.改进后的教学, 以培养探究能力、领悟思想方法为目标, 以实验活动为载体, 将观察、实验、讲授和应用和谐统一, 使学生的兴趣、思维都处于积极状态, 让学生在乐学、会学中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参考文献

篇4:力的分解教学反思

“力的分解”是我在组内进行的一次公开课,经过全组教师的评课,得到了各位同仁的认可。这节课是高中生学习物理以来普遍认为比较困难的一节内容,所以教学设计的重心是如何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感受、认识、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使学生在力的合成的知识基础上,正确理解分力、合力和力的分解的概念,初步掌握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分力方向的原则及将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互成角度分力的方法,就成为这节课的重要环节。为此,这节课在复习上节课力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演示实验将抽象的力的分解概念引出,即“用一个力拉橡皮筋至O点,而后用两个不同方向的力将橡皮筋拉至O点”,然后我们回顾了力的合成的内容,并再次强调了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从而引出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及学生的亲身体会讨论总结出,力分解具有唯一性条件和一般情况下力按效果分解。事实证明,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很感兴趣,而且能将抽象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东西,比一味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基本理解了力的分解的概念,熟练掌握了力的分解方法。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有可汲取的经验,也有需改进的方面。

一、对症下药,切实弄清教学对象。了解学生是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根,是有效教学的切入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前必须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知识状况、能力状况和学习经验、学习态度及学习的准备状况,有针对性地找到教学的需求和教学的突破口,为教学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不能自以为内容很简单,或者以老经验授课就可以了,从而不调查了解当前教学对象的情况,满以为自己可以讲解得清晰到位,结果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所以无论在备课前还是讲课中,我们都要及时获取学生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成共识。例如,在此次力的分解教学设计时,大部分学生只是对概念有个模糊的认识,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一无所知,这样如果直接从理论开讲,则效果肯定不佳,只有先从“拉橡皮筋”实验入手,让学生直接看到“力的分解”现象,再讲理论学生就能很快理解掌握。

二、充分准备,扎实搞好教学设计。教师讲好一堂课的关键在于备课,只有备好课,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搞好教学设计,要在充分做好教材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学资源,大量观看同类型授课内容的“优质课”、“名师讲堂”等视频,学习好的经验与做法,有些讲课方法甚至可以现学现用。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再结合自身授课经验与本班学生的特点,完成完善的教学设计。要搞好课前试讲,尤其对一些重难点内容和不好讲的内容,在上课前先找一个或几个水平相差不多的人进行了试讲,听取改进意见,对教学设计进一步完善,确保授课效果。在“力的分解”授课前,我对“斜向上拉力F的分解”的实验进行了试讲,并在征求同事意见的基础上,对试验多次进行调整完善,效果非常显著。

三、创新方法,注重改进教学模式。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可以在做实验时,教师先进行示范,然后学生进行体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争取让每位学生都能实际操作一次,亲身体验一次,效果就不一样。例如,在“力的分解”授课时,让学生在水平伸出的手掌上放一本书,然后使手倾斜,书下滑,学生除感到手掌受到压力外,还明显感到书在沿手掌下滑,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了重力G可以分解为沿斜面下滑的力F1和对斜面的压力F,让枯燥的理论在简单明了的实验中验证,学生更容易掌握,也能记得更牢固。另外,学生的认知是需要过程的,并不是立即就能接受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不能一笔带过,要随时观察学生反映,查找课堂教学的疏漏和失误,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确保知识传输畅通。

四、更新理念,努力营造活跃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以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传统观念,要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让学生自己动手,开动脑筋,通过课堂实验和已学习的概念、规律,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归纳总结当天所学主要内容,从而强化学习效果。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利用投影进行教学时,在投影片上展示了题目,教师让学生轮流在投影仪上将答案打出来,答对了的学生受到鼓舞,如果答错了,其他学生给予纠正,课堂气氛活跃,充分开发了学生潜能,形成了互相帮助的学习氛围师生共同参与,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篇5:力的分解教学设计

苏州新区第一中学

袁启林

(一)、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力的分解的概念,强化“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

2、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3、初步掌握一般情况下力的分解要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定分力的方向。

4、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分力。

5、尝试运用力的分解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物理问题,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

6、能区别矢量和标量,知道三角形定则,了解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是一样的。

二、教学重点

力的作用效果分解方法

三、教学难点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四、实验器材

电子台秤、木块、钩码、细线、长条状三合板、胶带纸、笔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设计

[知识回顾]

1、什么是合力,什么是分力,什么是力的合成?

若一个力产生的效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力的合成。

例如:两个孩子拎水桶的力F1、F2和大人拎水桶的力F效果相同,F1、F2就是F的分力,而F是F1、F2的合力。

2、力的合成遵从什么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请学生板书,画出图形,并作说明)[新课引入] 提出问题:我们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是否可以用合力来替代分力? 合力与分力作用效果相同当然可以用合力替代分力,等效替代的思想就是我们研究力的合成的目的。

既然合力可以替代分力,那么分力能不能等效替代合力呢?

显然是可以的。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也常用几个分力等效替代合力,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新课教学]

1、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2、分解的法则: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也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思考1:不加限制一个力分解有几组解?(有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解)在实际问题中不可能随意的进行力的分解,那又该如何处理呢?

3、效果分解法

通常是按照力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的,先确定力的实际效果,从而确定分力的方向,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分力的大小。

实例分析1:已知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 的作用(图3_5_1),从力的作用效果看,应该怎样将F分解?如何求分力?

演示实验:将一端固定有细绳的木块放置在台秤上,使细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拉物体(说明台秤示数即为物体对台秤的压力大小)

实验现象:物体向前滑的同时,台秤示数减小

效果分析:台秤示数减小说明该力有向上的效果,使物体与接触面间压力减小;物体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说明该力有向水平右拉的效果。

分力方向:水平向右

竖直向上

作图求解:按作图法进行求解(图略)。计算求解: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解。

竖直向上的分力F1Fsin

水平向右的分力F2Fcos(如图3_5_2)思考2:若斜向下推(图3_5_3),如何分解? 和拉时一样实验和分析。

联系实际:课本中的拖拉机拉耙,日常清洁时拖地

实例分析2:已知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G,斜面倾角为θ,重力G产生怎样的作用效果?如何分解重力?(图3_5_4)演示实验:将木块放置在与倾斜的三合板上,释放木块 实验现象:物体下滑的同时,木板发生了形变

效果分析:重力具有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效果和使物体紧压斜面的效果 分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和垂直于斜面向下 计算求解:

沿斜面向下的分力F1Gsin(图3_5_5)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F2Gcos

思考3:F2是不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呢? 确定一个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应由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出发。物体对斜面对压力是物体作用在斜面上的,而F2是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根本不同

注:分力F1、F2都不是实际存在的力,而是我们求出来的与力F等效的分力。在研究问题的时候,分力可以替代合力,但是分力和合力不能重复考虑。

思考4:当θ角变大时,两分力大小如何变化?若变小呢? θ增大,则F1增大、F2减小;θ减小,反之

联系实际:生活中高大的桥,都有很长的引桥;盘山公路;滑梯等。实例分析3:可自由转动的轻杆AC和BC,BC杆水平。在它们的连接处C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力F的作用效果怎样?如何分解F?(图3_5_6)体验实验:利用胶带纸、笔和手掌快速构成类似的结构,在C点施加向下的拉力,由手的感觉来体会力F的效果

效果分析:F拉伸AC杆,压迫BC杆

分力方向:沿AC拉伸的方向和BC被压迫的方向 计算求解:如图3_5_7 沿AC杆的分力F1F沿BC杆的分力F2Fsintan

改变该结构,效果相同,但分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会改变 联系实际:路灯的支架等。[总结力的效果分解法步骤]:(1)分析力的作用效果;(2)跟据力的作用效果定分力的方向;(画两个分力的方向)(3)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定分力的大小;(把力F作为对角线,画平行四边形得分力)(4)据三角形知识求分力的大小和方向.4、矢量相加的法则

力是矢量,力的合成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示意图)

位移也是矢量,一个人从A走到B,再从B走到C发生的位移分别是AB和BC记为X1和X2,那么合位移呢?不是分位移的算术和,而是AC。

合位移和分位移的关系是什么?(画出示意图)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第一个矢量始端指向第二个矢量末端的有向线段就表示合矢量的大小和方向,这种方法叫三角形定则。位移的合成遵从三角形定则。

三角形定则和平行四边形定则有没有什么联系呢?(进行平移,观察图形)实质相同

[小结]矢量相加都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

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的物理量 标量:有大小,没有方向,相加时遵从算术运算法则 [课堂小结]

1、力的分解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2、力的效果分解法

(1)据力的作用效果定分力的方向;(2)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定分力的大小;(3)据三角形知识求分力的大小和方向.3、矢量(加、减)运算法则(1)、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或三角形定则)(2)、矢量: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时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或三角形定则)

[布置作业] 课本66页问题与练习1~3。

做一做:两个人把一根绳子紧紧拉直,这时一个人在绳子中间只要轻轻一拉就可以把两个人拉动。课后做一做,并解释一下原因。

(二)、教学设计说明

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是运用“等效替代”的思想来研究力学问题的重要手段,是高中物理的基础内容。在力的合成的基础上,对力的分解概念和分解法则,学生是不难理解的。与力的合成相比,力的分解不是惟一的,究竟怎样分解的问题,显然是本节的重点。考虑到今后应用过程中的大部分问题都是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因此本节课重点就放在这种分解方法上。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产生什么效果,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如何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感受、认识、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就成了这节课的重要环节。

课本是从拖拉机拉耙的事例引入力的分解的概念,由于大部分学生对拖拉机拉耙的情形没有见过,缺少感性认识,所以,设计了在复习力的合成的基础上,从等效替代的思想入手引入新课,这样既比较自然,也强化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关于力的效果分解法,课本中只举了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分解这一个事例,为了强化这部分内容,设计时选择了三个事例,并且对每一个事例均设计了实验,让学生能观察到或亲身体会到力产生的效果。第一个事例,选择了与拖拉机拉耙相近的在水平面上拉物体的问题,不仅常见也可用电子秤进行演示,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胶带纸和笔做的体验实验,学生手头都有,不需要做准备,每个学生都可以做,而且效果非常明显,也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映像的。事例后面联系实际的应用问题,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物理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初次接触力的分解问题,重点是学习力的效果分解法,所以,没有必要介绍正交分解法,也不要急于让学生用力的分解处理静力学问题,更不要急于讨论分解不惟一的各种情况,以免增加学生学习上的难度。

本节课设计理念是加强实验,重视学生过程的体验,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

(三)、教学后记

篇6:力的分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分力及力的分解的含义。

2、理解力的分解的方法,会用三角形知识求分力。

3、会用力的分解的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4、能够区分矢量与标量。

5、会用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相加

(二)过程与方法

1、强化“等效替代”的思想。

2、培养观察、实验能力。

3、培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培养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日常现象,培养学生探究周围事物的习惯。

2、培育学生发表见解的意识和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教学重点

1、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分力。

2、会分析日常生活中与力的分解相关的问题。

3、会用三角形定则成合矢量。

教学难点

1、分力与合力的等效替代关系。

2、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教学方法

分析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实践体验,讨论交流,用物理语言描述出力的分解的方法。教学用具:

铅笔,细线,钩码,(或支架、轻杆、橡皮筋、钩码)小车,薄塑料板,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复习提问什么是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所遵守的法则是什么?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怎样?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点评: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有关力的合成的知识,引入新课题――力的分解。

(二)进行新课

1、力的分解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耙的示意图和工作图,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讨论:

1、斜向上对杆的拉力F产生了什么效果?

2、这样的效果能不能用两个力F1和F2来实现?方向怎样?

3、F1和F2与 F产生的效果是相同的,那么能不能用F1和F2来代替F呢?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课文。观察示意图,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问题。

1、一个效果是使耙克服泥土的阻力前进,另一个效果是把耙向上提。

2、一个水平的力F1使耙前进,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2把耙向上提。

3、可以。

点评:通过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渐进的问题,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用物理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引入本节的内容。教师活动:教师总结引导:

1、F可以用 F1和 F2来代替,F1和 F2就是力F的分力。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2、而F1和F2的合力就应该是F。这说明力的分解和力的合成是怎样的关系? 学生活动:这说明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点评:归纳问题,让学生注意前后知识的连贯性。教师活动:既然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那么力的分解也必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即把一个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而我们知道一条对角线可以做出无数个平行四边形,那么在进行力的分解的时候,可以有无数组解。

(可以在图中比较一下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但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能不能随意分解呢? 学生活动:讨论、思考

点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师活动:用铅笔、绳套、钩码组成一套演示力的分解的实验装置,绳套一端系在食指上,一端系在铅笔末端,铅笔的顶端顶在掌心上。在铅笔末端悬挂钩码,体会食指和掌心受力的情况,以体验拉力产生的效果,揣摩分力的方向。(或该实验用让同学一手叉腰,另一同学按该同学的肘部或悬挂一重物,体会上臂和腰部的受力情况来完成。)

(或下图所示装置来演示:让学生体会悬挂钩码后,两条橡皮筋发生的形变怎样,说明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产生了怎样的作用效果。)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配合,认真完成实验。点评: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活动:同学们经过亲身体会,讨论以下问题:

1、食指和掌心有什么感觉?

2、这种感觉说明铅笔末端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3、若用两个力来代替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这两个力的方向怎样?

4、这两个力与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的效果是相同的,那么能不能用这两个力来代替那一个力呢?

5、这两个力与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是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亲身体会,讨论问题结论: l、食指有被拉伸的感觉.掌心有被刺痛的感觉。

2、一个是拉伸细线,一个是压紧铅笔。

3、一个沿细线方向向外,一个沿铅笔向里。

4、可以。

5、这两个力是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的分力。

点评: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会,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l、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可以怎样分解呢?

2、为什么这么分解呢?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后进行作答:

1、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可以分解成一个沿细线方向向外的拉力,一个沿铅笔向里的压力。

2、因为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在这两个方向上产生了两个效果。点评:进一步探索,逐步推导。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那么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力的分解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后进行作答: 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点评: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综合点评:对于力的分解,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于力的分解要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这一点,较难理解。这里加了一个学生参与,并可以亲身体会力的作用效果的这个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归纳问题的能力。教师活动:现在我们知道,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力的分解时,要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个实际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桥,而一些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这是为什么呢?(关于什么是引桥教师要给予简单的解释。)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讨论,得到不同结论。

点评:加强物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对于学生讨论的结论,教师先不进行评价,而是引导学生建立物理模型:车辆经过高大的桥时,要先上坡,再下坡,我们能不能把车辆的运动看作一个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呢?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思考,抽象出物理模型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点评: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模型,在模型中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活动:演示:用薄塑料板做斜面,将小车放在斜面上,让学生观察现象。教师引导:在斜面上运动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但它并没有竖直下落,而是要沿斜面下滑,那么在物体运动过程中重力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呢?

教师重点引导,必须让学生明确一定是力在受力物体上产生的效果。

学生活动:学生经过观察、思考、讨论,看到的现象:斜面被压弯,同时小车沿斜面下滑。在教师引导下得到:

一是使物体沿斜面下滑,二是使物体压紧斜面。

点评:培养学生分析物理问题,用物理语言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教师活动:既然重力产生了这两个效果,那么重力应怎样分解呢?

学生活动:可以分解为: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F1,一个垂直斜面向下的力F2。点评: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活动:假设这个斜面的倾角为θ,那么重力的分力与倾角有什么关系?试写出表达式。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推导,交流总结: 点评: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教师活动:通过这个表达式分析:

1、当θ变化时,F1和 F2的大小如何变化?

2、在车辆上桥和下桥时,F1各起到什么作用?

3、通过这个结论,我们再来解释高大的桥为什么要造很长的引桥?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用物理语言描述分析过程。

1、当θ增大时,F1增大,F2减小。

2、上桥时阻碍车辆前进,下桥时使车辆越来越快。

3、引桥越长,θ越小,F1越小:上桥时的阻碍作用减小,从而比较容易上桥,下桥时的加速作用会减小,从而保障行车时的安全。

点评:把物理公式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物理语言解释生活现象。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应用力的分解的现象,让学生知道物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发现问题,建立物理模型,用物理模型解决问题,用物理语言解释现象的能力。

2、对“矢量相加的法则”的学习

教师活动: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力是矢量,力的合成和分解都要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力的合力时,不能简单地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我们还学习过另外一个矢量――位移,两个位移的合位移应如何求解呢?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逐个解决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反思,阅读课文,讨论后回答: 位移相加时仍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师活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两个位移与它们的合位移又组成一个三角形,阅读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l、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定则?

2、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一样吗?

3、什么是矢量?

4、什么是标量? 教师归纳、总结

学生活动:学生看书讨论相关问题,记忆相关知识。点评:前后联系,深入探究,记忆分析。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一个物体的速度v1在一小段时间内发生了变化,变成了v2,你能根据v1、v2,按照三角形定则找出变化量Δ v吗?

教师归纳总结,进一步理解三角形定则,让学生体会:末矢量总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等于初矢量与变化量之和。

学生活动: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后,讨论并回答。点评: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答案,做出评价和讨论。

学生活动:仔细思考,认真体会。

点评:矢量相加的法则比较抽象,这里利用位移的概念引入,便于理解,这一部分内容课本讲解十分详细,而且便于学生自学,这里教师只做引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三)课堂总结、点评

(1)力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求一个已知力的两个分力的任意解是无数的。

(3)实际应用中,分解一个力,常根据这个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确定分力的方向。再由几何关系求两个分力的大小。

(4)分力可以比合力大。(有条件)课外探究实践与思考

(1)放在有挡板的斜面上的金属圆柱体对两接触面的作用效果如何,怎样分解重力。改变挡板放置的角度又如何?

篇7:高中物理力的分解教学设计

为什么要实施力的分解?如何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实施分解?这既是本课节教学的内容,更是该课节教学的重心!很多交换四认为只要教会学生正交分解就可以了,而根据力的效果分解没有必要,所以觉得这一节根本不需要教。其实本节内容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探究的材料。本人对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受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的启发,按照伽利略探究的思路:“猜想――验证”,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猜想――实验探究得出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探究出把一个理分解应该根据力的效果来分解。同时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本节课通过自己挖掘生活中的很多材料,设计了一些很有趣而且效果非常好实验让学生动手做,亲身去体验和发现力的分解应该根据什么来分解。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做实验并不是一定要有专门的实验室,实验的条件完全可以自己去创造,从而激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篇8:《力的分解》教学反思

体现新课程以学生为本,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二、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掌握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的方法,应用力的分解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的分解”的概念,强化“等效代替”的物理思想;

(2)初步掌握一般情况下力的分解要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分力的方向;

(3)会用力的分解知识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领略运用作图和三角形知识求解分力的方法;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理论与实践的和谐。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难点:确定力的作用效果,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解分力。

五、教学流程

游戏引入课题→实验演示复习→生活实例过渡新课→新课教学:力的分解→实例深化力的分解→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总结本课所学。

六、教学过程

1. 新课引入:学生游戏

(1)请一个在班上较为强壮的男生和一个相对瘦弱的女生上台拔河,女生输(一定的);

(2)再请一个男同学上台,问:同学们相信这个女同学能同时将这两个男同学拉动吗?

学生实验:两个男同学用力拉紧绳子,目的是不让女同学拉动,在绳子拉紧时女同学突然用力横向拉绳子中点,女同学赢。这是怎么回事呢?

2. 新课铺垫:复习上节知识

演示:用一根绳子吊起木块,拉力为F;用两根绳子吊起同一木块,拉力分别为F1、F2。

出示思考题:哪个力是合力?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求出该合力?

3. 过渡新课: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碰到另一种情形(展示人拉箱子图片)。

出示思考题:(1)斜向上对箱子的拉力F产生了什么效果?设计实验证实。

(2)这样的效果能不能用两个力F1和F2来实现?方向怎样?

(3) F1和F2与F产生的效果是相同的,那么能不能用F1和F2来代替F呢?

(4) F1、F2与F中哪个力是合力?分力呢?

(5)力F1、F2和F满足什么条件时才会被拉动?

4. 新课教学

(1)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复习力的合成的概念及规律,引导得出:

(2)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思考:以同一条线段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有多少个?

电脑呈现:由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平行四边形。

总结:可见,若不加限制,力的分解是不惟一的,什么时候力的分解才是惟一的呢?

学生完成课本66页第2题第(1)问(题目略)。

总结得出:已知两分力的方向时,力的分解是惟一的。

教师明确交待:实际分解力时,先确定分力的方向,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分力。如何才能知道分力的方向呢?以刚才人拉箱子为例。

例题1:如图1,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右上方的拉力F,与水平方向成θ角,怎样把力F按其作用效果进行分解?这两个分力为多大?方向如何?

解析:要分解力,就要确定分力的方向。

拉力有什么效果?(学生容易理解拉力有向右拉物体的效果,竖直向上提物体的效果,可以让学生上台演示把物体放在台秤上斜拉,观察台秤示数)

拉力产生了两个效果,一个水平向右拉物体,另一个竖直向上提物体,所以拉力的两分力方向为水平向右和竖直向上,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如图2),则F1=Fsinθ;F2=Fcosθ。(学生对三角函数应用不熟练,要先复习一下三角函数)

例题2:如图3,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有一个物体,该物体的重力G对物体产生了哪些效果?应该怎样分解重力?两个分力的大小与斜面的倾角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后小组讨论:设计简易实验来说明重力的作用效果。

教师可建议:在水平伸出的手掌上放一本书,然后使手倾斜直至书下滑。

为什么书会下滑?换一本重一点的书,手的感觉还一样吗?

学生活动:按照老师的板书,学生在作业本上规范求出重力的两个分力。

学生总结、归纳分解力的思路、过程及规范的解题格式。

(3)力的分解原则: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

方法:

(1) 找力的作用效果;

(2)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

(3) 过合力矢端端点作两分力的平行线构成平行四边形;

(4) 由三角形知识求分力。

(4)拓展

展示图片:为什么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盘山公路为什么要盘山?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快乐)

提问:一根绳穿过木块互成角度提起木块,提绳间的夹角是大些省力还是小些省力?为什么?

结合图4讲解。

总结:当合力不变时,两个相等的分力随其夹角θ的增大而增大。

(5)前后呼应:学生解释为什么女同学可以拉动两个男同学?

(6)学以致用: (1) 拖拉机陷于泥土中,生活中常用什么办法把它拉出来? (2) 如何移动搬不动的家具?

七、课堂总结

学生总结后教师完善,强调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力的思想。

八、教学后记

篇9:力的分解的常用方法

例1 如图1所示,用光滑斜劈ABC将一木块挤压两墙之间,斜劈AB=2cm,BC=8cm,F=200N,斜劈AC对木块压力大小为____N,BC对墙壁的压力为______N.

解析 先根据力F对斜劈产生的作用效果,将力F分解为垂直AC方向和垂直BC方向的两个分力,然后由力矢量关系及几何关系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选斜劈为研究对象,将F进行分解如图2所示,可以得出:FAC=

点评 三角函数法适用于矢量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情况,且已知合力的大小及其中一个分力的方向.

二、相似三角形法

例2 两根等长的轻绳,下端结于一点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相距为S的两点上,已知两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T,则每根绳长度不得短于多少?

解析 因为天花板水平,两绳又等长,所以受力相等.又因MN两点距离为S固定,所以绳子越短,两绳张角越大,当合力一定时,绳的张力越大.设绳子张力为T时,长度为L,受力分析如图3所示.在图4中过0点作MN的垂线,垂足为P,由三角形相似,对应边成比例得:

例3 图5是压榨机的示意图,图中AB、AC是用铰链连接的两个等长的不计重力的轻杆,B是固定的铰链,C是有铰链的滑块,C的重力不计.当在A处加一个水平推力F后,会使C压紧被压榨的物体D,物体D受到的压力N和推力F的大小之比N/F为()

A.1

B.3

C.5

D.7

解析 根据力F作用于A点所产生的效果将F沿AB、AC进行分解,组成一个力的平行四边形,如图6所示.Fc是杆对物块C斜向下的压力,将Fc分别沿y和x方向分解,如图7所示,其中Ⅳ、就是物块C对物块D的压力(大小),所以本题要用到对力的两次分解.由图可知,力的矢量图和压榨机的杆组成相似三角形,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相等,可以求出最后结果Ⅳ、来.先根据图示尺寸求出

点评 相似三角形适用于已知几何三角形的三个边长和合力.

三、正弦定理法

例4 重为G的物体,由两根细绳悬挂.若绳AO和BO跟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试求两绳的张力.

解析 通常用正交分解法,但运算较为复杂,我们知道物体在重力G、绳的张力TA和TB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故G、TA、TB可组成一封闭的力三角形.由正弦理可得:

例5 如图8所示,绳AB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000N,轻杆BC能承受最大压力2000N,绳BD能承受任何负载,求此装置能悬挂的最大重力G.

解析 用力合成法将三个力转化在同一个三角形中,虽然几何三角形各边长度未知,但力的三角形中各角角度是已知的,故该题可用正弦定理求解.选B点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9所示,绳上拉力FT,和杆对B点的支持力FN的合力与重物的重力G是平衡力,B点受三力作用而平衡,绳BD拉力等于G,BC杆支持力FN,绳AB拉力FT,三力构成封闭三角形,从图中可得:

即当FT达最大值时,FN尚未达最大值,因此取FN=1000N,计算悬挂重物G的最大值.

点评 正弦定理适用于已知力的矢量三角形的三个角和合力.

四、正交分解法

例6 如图10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在水平恒定的推力F作用下,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则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大?

解析 物体m受四个力作用:重力mg、推力F、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由于物体受力较多,我们采用正交分解法解该题.建立如图11所示直角坐标系,把重力mg和推力F分别分解到x、y轴上.得:

点评 正交分解法法适用于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

上一篇:客服主管述职报告模板下一篇:火的自述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