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区城市化发展调查报告

2024-04-12

路桥区城市化发展调查报告(精选8篇)

篇1:路桥区城市化发展调查报告

路桥区城市化发展调查报告

一、路桥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现状

路桥自1994年4月撤镇建区以来,经济和社会获得了迅猛发展。1995年底全区国内生产总值43.20亿元,20__年已达96.43亿元;财政收入从2.35亿元提高到8.13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分别达到10680元和5710元。路桥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省各县(市、区)的位次已从1995年的第41位升至20__年的第31位。经济的迅猛发展有力地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全区非农人口由1995年底的3.76万人增加到20__年底的5.71万人,按城镇常住人口计,我区实际城市化水平达35%左右,初步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以金清镇为次中心,以新桥为重点镇,横街、蓬街为一般镇,中心村五个层次的体系等级结构,形成了以104国道、白金线、机金线、机新路为骨架的城镇体系基本框架。

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区建成区面积从3.5km2扩展到16km2。各类生产要素向城区集聚的速度不断加快,资源配置日趋合理,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

虽然建区以来我区城市化进程有所加快,城市化水平略高于全市水平,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区“农民变市民”这种本质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并不快,城市化发展不仅速度不够快,而且质量也不高,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相比,更是滞后。国际上同等工业化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至少比我们高15-20个百分点。

二、当前路桥城市化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

(一)区域集聚度低,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拉力不足

与一些沿海省份、地区相比,我区城市化的速度和质量明显落后,尤其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未能形成一批强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我们城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较弱,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不强。同时也由于小城镇建设滞后,影响了区域城镇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

路桥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首先必须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突出问题,已从农产品短缺,转向农民收入过低和增长乏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过多。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减少农民。全区现有农业劳动力8.9万人左右,耕地19.29亩左右,劳均耕地只有2.17亩(全国平均劳均耕地面积为5.6亩),今后耕地会进一步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会继续增加。

减少农民,仅靠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是远远不够的。在前中,发展乡镇企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模式对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力量和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快增长速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这种模式带来的最大问题是难以拓宽第三产业的就业门路。人口必须集中到一定规模,第三产业才能盈利,才能作为产业来经营。我区乡镇企业职工绝大多数集中在农村,没有有效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适当集中,第三产业难以得到发展。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现代社会创造就业机会的主要是第三产业。如美国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现工人(制造业)也仅占总人口的17%,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下降。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就业岗位来自第三产业。如韩国、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四国在7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期间,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之比分别为1:1.5、1:2.9、1:2.5和1:1.9。即第二产业每增加1个就业岗位,第三产业相应地增加1.5到2.9个岗位。我国乡镇企业高速发展的1979年到期间,乡镇企业中的第二产业职工净增7839万,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及其他行业仅增加2739万(不是第三产业的全部),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之比为1:0.35。大到全国,小到我区,第三产业还相当落后,就业容量有很大潜力。

从我区情况来看,目前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36.1%,世界平均水平约为63%,发展中国家约为45%。这些年来,尽管区委、区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但增长速度没有象人们预计的那样快,这与我区城区规模小、人口集聚度低、城市化水平低直接相关。

(二)城市化滞后,制约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建区以来,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19.1%,产业结构伴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加速调整并有所优化,资金积累和人才引进取得明显成效。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区已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任务,正在向以产业升级、技术进步、集约经营、外向发展为特征的工业化中期阶段迈进,而且面临着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为特征的重要转折。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特别是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必须具备一定的要素集聚规模。目前全区工业产值的大部分在于乡镇企业,比重超过80%。由于布局分散、规模偏小、基础设施落后,难以实现产业的上规模上水平。从前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区经济增长有明显减缓的趋势。这就需要加快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推进城市化进程。同时,从更大范围来说,当前短缺经济的市场环境已经过去,工业品相对过剩、市场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工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而造成工业品市场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城市化滞后。

(三)城市化水平低,影响了可持续发展

与全省的情况一样,我区工业化走的是自下而上的路子,乡镇工业遍地开花,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污染点多面广,治理十分困难,特别是少数镇(街道)污染非常严重,从城市规划上控制已很难起到作用。路桥河网发达,但河道污染非常严重。水和空气的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区发展硬环境的重要因素。因此,迫切需要加快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聚,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和生产规模,推进城市化进程,逐步创造条件解决这些污染问题,改善大范围的生态环境和以城市为主体的人居环境。

我国各类城市和村镇的人均建设用地(建成区面积)分别为:特大城市75m2、大城市99m2、中等城市105m2、小城市132m2、建制镇149m2,而村庄则为168m2,比城镇的平均用地108m2高出60m2,我区的情况也是一样。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土地浪费现象较为严重。从人口文化素质和文明意识来看,虽然几年来都在逐步提高,但整体上市民的城市意识仍很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路桥城市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全球竞争主要表现在城市竞争。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既是我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跨越的历史阶段,也是解决目前及今后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难题的关键。这对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有效增加就业,扩大内需,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提升路桥的城市竞争力,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应确立“四高”目标:

(一)高起点规划,科学制定发展蓝图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灵魂,它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方向,推进城市化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们路桥应突出路桥特色,根据目前经济较为发达、地域联系较为紧密的特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应按照“拉大空间、注重特色、城乡同步、协调发展”的要求,抓好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

建区后,我区先后完成了分区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全部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和大部分的中心村建设规划,以及4.32km2的远东商贸广场城市设计、路桥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等。1995年编制的分区规划在规划近期较好地指导了城市建设。由于路桥的建设速度很快,目前,原分区规划的远期20__年规划用地已基本实施完毕,但规划调整还未确定。近年来,这种规划滞后影响工业、商贸业发展的状况已日益显现。20__年全区行政区划调整后,由原先的4街道7镇1乡变为6街道4镇,20__年底,城区6街道国内生产总值57.69亿元,占全区的59.8%。6街道总面积达124.2km2,占全区45.3%,建成区面积16km2。鉴于这种状况,推进路桥城市化工作应抓好以下几项规划。一是根据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制定加快路桥区城市化发展的规划纲要。二是城乡一体化规划。由于我区建制镇很少、城区比重很大,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很不合理,因此,再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就没有必要。制定城乡一体化规划,可以明确城区与建制镇及中心村的相互关系,包括交通联系、基础设施安排、工业区布局、市场布局、其他功能互补等,科学指导并加快路桥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三是突出城区中心城市的功能,抓好分区规划的调整工作。分区规划要将桐屿、峰江纳入,要着重考虑道路交通体系和关系路桥发展命运的工业、商贸业发展空间。在新一轮的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着重要规划和建设好五个组团:一是旧城组团。以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建设为契机,精心保护,延续历史,创造时尚,弘扬文化。二是远东组团。在原有4.32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将规划区扩大至10平方公里,建设一个新兴的以商业、居住、科教文卫设施为重点的新城区。三是绿心组团。以旅游、休闲、度假等为主体,建设一流的游乐区。四是西部组团。以吉利汽车及新建火车场站为契机,带动制造路桥、交通路桥以及物流中心的建设。五是南部组团。在路南、峰江、新桥一带建设高档次的农业生态旅游区、生产资料园区和工业园区。四是做好各建制镇的总体规划,重点是次中心金清镇,要将其作为路桥东部的另一个城区来对待,为金清镇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带动效应提供规划保证。五是要按城市居住小区的要求抓好中心村建设规划。

(二)高标准建设,全面改善城市化发展空间

1、建设“生态路桥”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区域之间的竞争力逐步加剧,城市发展环境已成为第一竞争点。美化城市是优化城市发展环境的重要方面。在加快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要增强城区的集聚辐射作用,加快整个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必须致力于城市生态工作,不断提高城市品位和档次。

一是绿景观建设。良好的城市环境必须充分具备三个基本要素:绿地、阳光和空间。绿地是衡量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无论从有益居民身心健康,还是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来说,绿地建设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区公共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都很低,远远低于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我们要以分区规划确定的绿地为基础,制定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和年度绿化计划,大力抓好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地等各类绿地建设,努力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特别是要以灵山、石浜山、莲花山、南山、白云山等山体旅游开发,沿山景观带及公共绿地建设为重点,大力建设生态空间和休闲空间。

二是水景观建设。路桥属于江南水乡地带,河网密集。城区河道总长近40公里。城市中的水是城市建设的宝贵资源,好好加以利用,可以大大提高城市建设品位,改善城市环境。但目前我区的河道普遍淤积严重,破坏较多,污染严重。河道疏浚整治是新一轮水利建设和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虽然因城区许多河道地处建筑密集区,涉及大量建筑拆迁、桥梁改建、管线铺设等,整治难度很大,但我区必须以南官河、山水泾等重要河道为重点,结合河岸区块的开发与建设,有序、高质量地推进河道整治工作,逐步美化我区的水环境。

三是居住区建设。加强居住区建设是切实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自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以来,居住环境及其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21世纪的首要命题。改善和提高人民的居住水平,也是国家重要的社会目标。路桥是新兴城市,居住区建设存在不少缺点。如因规划起点不高和开发上的缺陷造成居住区“先天不足”;因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略环境和社会效益,导致配套设施不足、绿地匮乏、空间层次混乱;缺乏对居住区规划设计人性化的重视,加上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使得居住区缺乏交往空间、社区环境凝聚力不足。重新认识居住区建设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水平,切实加强居住区建设,对路桥城市化的推进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居住区的一切建设都是为居民服务的,居住区规划和建设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把方便于人、关心于人、服务于人放在首位。要注重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规划要充分体现居住区的整体性、功能性、经济性、科学性、生态性、地方性、时代性和灵活性。居住区的整体设计必须运用现代城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对整体环境的空间轮廓、群体组合、单体造型、绿化种植、地面铺砌、环境小品、色彩运用等一系列环境要素进行整体把握。要考虑发展的需求,在小区配套完善的基础上,大力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小区建设的科技含量、改善住宅的功能。要考虑不同人群的需要,一个良好的住区应该体现出人类居住地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职责和社会目标。

2、建设“交通路桥”

交通设施是城市化发展最基本的基础设施。经过几年来的大力建设,我区已修建交通道路近30条,基本建成区域交通骨架。当前,我区必须抓住机遇,加大投资力度,加快一批重点交通道路项目的实施,构筑互联互通、配套齐全的交通体系。抓好台州新机场、铁路线及场站、台州大道、黄琅码头、路桥至泽国一级公路、甬台温高速公路路院一级公路、滨海大道、白金线拓宽等交通建设,健全对外交通和区域交通网络。抓好西南外环线、北环线、工业区中心大道北延、双水路等城市道路建设,分流过境交通。抓好腾达路东西延,南官大道南北延,南山街西北延,吉利大道南北延等道路建设,墨池路、卖芝桥路、月河街改造等,完善城区路网体系。根据分区规划,加快其他主干路网建设,拉开新区框架。滨海大道、台州大道等建成后,可以和现有的国道、省道、县乡道等组成便捷的区内交通网络,能迅速带动沿线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区内文化、娱乐、教育、市场等基础设施的共享,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3、建设“商贸路桥”

路桥是台州市的商贸城区,路桥的城市化建设应以建设现代化商贸城为目标,紧紧把握现代流通业态发展为主线,引进现代物流理念,推进传统专业市场整合重组和功能创新,不断增强服务功能和辐射功能,加快商业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商贸路桥”建设首先应超前规划市场体系、市场设施。规划布局上应按照批发市场郊区化原则和同类型市场相对集聚的要求,在空间上重新组合位于老城区中心的专业批发市场及新建扩建市场。根据现状分布及发展空间要求,可考虑在城区北部、东南部和西部布局远东商贸区、生产资料类市场园区和生活资料市场园区。

在转移出部分批发市场功能后,可以在城区中心建设中心商业区。对中国日用品商城10万平方米的建筑进行整体改造,以拓展零售功能为主体,建设室内商业街,开设大型零售超市以及家电大卖场。小商品批发市场置换出批发功能后,可结合旧城改造,建设与十里长街整体风貌相协调、具有路桥特色的集购物、旅游、餐饮、休闲为一体的商业街区。在城区主要商业街富仕路、邮电路、卖芝桥路、银座街区块建设大型商厦和服装、电器专业街区,力求建成高档次的台州零售商业中心。

其次要抓好商贸业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物流业和会展业。当前,物流业被许多城市摆到很高的.位置。物流业在许多城市的快速发展及发挥的作用已充分证明了这是一个富有创造力和带动力的产业。会展业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这两个产业在台州市域内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路桥抢先一步发展物流业和会展业,可以占据新世纪产业高地,带动商贸业和其他三产发展。当务之急,路桥区要抓好台州市国际会展中心和台州市物流中心的建设。第二步要抓好各专业市场及中远期物流中心的规划和建设。

4、建设“制造路桥”

工业化是推进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是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主要依靠工业的发展,依靠企业积累财力、扩大就业、繁荣市场、壮大规模。

20年来,我区走了一条以农村工业化为主推进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这条特殊的工业化路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区工业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区已形成汽车、摩托车及其配件、节日灯、塑胶、机电、鞋帽、制冷等支柱产业。但我区企业普遍存在“三低”现象:一是产业层次低,技术装备落后,创新能力弱,产品科技附加值不高;二是组织化水平低,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链松散,分工协作度低;三是集聚度低,公用设施难以共享,环境成本高昂。为尽快改变乡镇企业这种分散落后状况,推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使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推动,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就必须大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

工业园区应统一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园区的水、电、路及污水、固体废料等处理以及员工宿舍、管理用房等可共建共享,也可依托城镇,把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将支柱产业、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小企业向城镇集聚,推进城市化进程。

当前,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除大力抓好吉利汽车工业城等在建的工业园区建设之外,还应尽快在金清、蓬街的东部腹地规划建设市级或区级的大型工业园区,吸纳大多数工业企业,形成制造业的大型基地,这对于区域布局的合理性和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都具有重大意义。

(三)高质量经营,全方位筹措发展资金

推进城市化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经营城市的理念,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首先,科学调控土地市场,经营好城镇建设用地,增强政府筹集资金的能力。要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利用区位、功能、性质、开发指标,基础设施布局等综合因素对地价的作用机制,挖掘城镇土地的潜在价值。有条件的城镇可建立专门的城镇建设投资公司,筹集和运作城镇建设资金,加快城镇建设。其次,大力推行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运营企业化,设施享用社会化,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放开对民间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的限制,大力推行对项目投资主体的公开招投标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支持和鼓励公有民营、民办公助、公办民助、自建自营等方式,吸引私人资本、社会资本、境外资本投入城镇建设。再次,改革公用事业价格收费制度。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对供水、燃气及污水、垃圾处理等进行收费,逐步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走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市政公用事业单位要按照“政企公开”、“事企公开”的原则,推进企业化经营和政府的合同制管理,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增强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能力,保证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高效率运营。

推进城市化应当是一个城乡土地总量和存量利用结构调整,减少重复建设,提高土地利用密度和利用效益,降低城乡建设总用地的过程,是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根本途径。我区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尖锐,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必须防止盲目扩大城镇规模、乱设农居点、乱占耕地、无序开发。应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里鼓励土地开发整理的政策,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社会投资土地开发整理。在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的前提下,鼓励土地置换,调整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对按规划向城镇迁建的农居点,在确保退宅还耕的前提下,可按还耕面积等量置换到城镇规划区选址,可允许乡镇企业在征得被置换用地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同意,并签订协议的前提下,将原厂房用地等量置换到工业园区选址建设。

应进一步深化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培育和规范土地市场。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规范城镇土地批租。抓好土地收购贮备中心的工作,加强土地市场的调控和监督,要加强供地计划管理,对近期要建设的规划区内用地,特别是工业区和住宅小区近期建设用地应进行一次性预征,先办理“农转用”手续,储足土地,随时满足建设需求。

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路桥在市场资源、河道资源、民营经济资源和商业文化资源等优势,走综合经营城市之路。

(四)高效能管理,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高效能的城市管理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路桥区应切实改变目前城市管理多头领导、分散管理的局面,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新路子,以适应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管理内容的多元化,努力构建“统一指挥、统一职责、综合管理、条包块管”的城市管理框架。应坚持依法治城,注重法规建设,严格依法照章办事,克服管理的随意性。

大力推行城市物业管理,提高社区服务社会化程度,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根据“全面规划、统一管理、多家经营、共同发展”的方针,大力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人兴办物业管理企业,形成一个统一开放、适度竞争的物业管理市场。

要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新时期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从教育入手,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加快城镇居民向现代市民转变。继续开展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活动,动员市民广泛参与,在城市管理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市民的文明意识。坚持思想、道德、文化三项建设一起抓,切实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使城市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互相推动,共同提高。

篇2:路桥区城市化发展调查报告

1998年底,省第十次党代会不失时机地作出了加快推进城市化的战略决策。2000年底,路桥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路桥城市化的实施意见》。几年来,路桥的城市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世纪之初,路桥面临着更为艰巨的发展任务。本文针对路桥区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路桥城市化进程的一些看法。

一、路桥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现状

路桥自1994年4月撤镇建区以来,经济和社会获得了迅猛发展。1995年底全区国内生产总值43.20亿元,2001年已达96.43亿元;财政收入从2.35亿元提高到8.13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分别达到10680元和5710元。路桥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省各县(市、区)的位次已从1995年的第41位升至2000年的第31位。经济的迅猛发展有力地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全区非农人口由1995年底的3.76万人增加到2001年底的5.71万人,按城镇常住人口计,我区实际城市化水平达35%左右,初步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以金清镇为次中心,以新桥为重点镇,横街、蓬街为一般镇,中心村五个层次的体系等级结构,形成了以104国道、白金线、机金线、机新路为骨架的城镇体系基本框架。

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区建成区面积从3.5km2扩展到16km2。各类生产要素向城区集聚的速度不断加快,资源配置日趋合理,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

虽然建区以来我区城市化进程有所加快,城市化水平略高于全市水平,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区“农民变市民”这种本质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并不快,城市化发展不仅速度不够快,而且质量也不高,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相比,更是滞后。国际上同等工业化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至少比我们高15-20个百分点。

二、当前路桥城市化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

(一)区域集聚度低,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拉力不足

与一些沿海省份、地区相比,我区城市化的速度和质量明显落后,尤其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未能形成一批强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我们城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较弱,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不强。同时也由于小城镇建设滞后,影响了区域城镇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

路桥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首先必须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突出问题,已从农产品短缺,转向农民收入过低和增长乏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过多。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减少农民。全区现有农业劳动力8.9万人左右,耕地19.29亩左右,劳均耕地只有2.17亩(全国平均劳均耕地面积为5.6亩),今后耕地会进一步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会继续增加。

减少农民,仅靠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是远远不够的。在前20年中,发展乡镇企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模式对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力量和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快增长速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这种模式带来的最大问题是难以拓宽第三产业的就业门路。人口必须集中到一定规模,第三产业才能盈利,才能作为产业来经营。我区乡镇企业职工绝大多数集中在农村,没有有效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适当集中,第三产业难以得到发展。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现代社会创造就业机会的主要是第三产业。如美国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现工人(制造业)也仅占总人口的17%,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下降。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就业岗位来自第三产业。如韩国、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四国在7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期间,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之比分别为1:1.5、1:2.9、1:2.5和1:1.9。即第二产业每增加1个就业岗位,第三产业相应地增加1.5到2.9个岗位。我国乡镇企业高速发展的1979年到1996年期间,乡镇企业中的第二产业职工净增7839万,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及其他行业仅增加2739万(不是第三产业的全部),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之比为1:0.35。大到全国,小到我区,第三产业还相当落后,就业容量有很大潜力。

从我区情况来看,目前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36.1%,世界平均水平约为63%,发展中国家约为45%。这些年来,尽管区委、区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但增长速度没有象人们预计的那样快,这与我区城区规模小、人口集聚度低、城市化水平低直接相关。

(二)城市化滞后,制约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篇3:路桥区城市化发展调查报告

一、现实情况与发展成果

路桥区是台州市的主城区之一, 位于浙江省东南部, 濒临东海, 全区总面积276.6平方公里, 辖4镇6街道, 常住人口人口43.64万, 登记在册流动人口27.8万。路桥地处台州人口最密集的温黄平原中部, 历来是商贸发达地区, 宋时便“商贾云集, 车辆辐辏”, 现在路桥已成为台州市和浙江省东南部的商贸中心, 渐成“无街不市, 无巷不贩, 无户不商”之势。从台州市的整体情况看, 文化事业薄弱, 发展不够, 对于文化建设与文化融合的重视程度一直排在经济之后。作为台州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路桥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脱节的问题尤为突出, 若长期得不到解决, 必将制约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路桥建区初期, 大部分人的生活还不是很富裕的, 无暇给予路桥的文化建设更多的关注。如今, 路桥的经济发展已达到了一定水平, 2010年的人均GDP将达10000美元, 即将跨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市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自然而然也会更加注重文化生活品质。然而, 路桥拿什么去满足市民隐性的、迫切的文化需求?建设公共图书馆便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公共图书馆于17世纪中期起源于欧美国家, 在其产生后不久便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与普及, 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其绝对的公益性与开放性。中国与欧美国家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水平差距很大。英国每一万居民就有一家图书馆, 德国6600人, 瑞士3000人;中国平均每46万人才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 而在这些为数不多的公共图书馆中, 有很多仍然以“藏书馆”的实质存在着。路桥图书馆在建立初期便将自己定位在公共图书馆, 坚持以人为本, 为群众服务, 让图书馆成为文化、人才的孵化器。历经多年的发展, 路桥区图书馆已创建了一个文化集市、九大文化品牌。文化集市包括:“南官人文大讲堂”、“南官人文大展坛”、“蔡啸书场”、“翰墨雅集———艺术沙龙”、“文学沙龙”、“横泾塘沙龙”。九大文化品牌包含了文化集市的前四项与“地方文献研究中心”、“乡村图书馆援助行动”、“未成年人读书节”、“商都文化”、“乡村人文大讲堂”。与此同时, 共享工程、虚拟图书馆、图书馆网络建设、图书馆分馆建设等工作也已初具雏形, 正在逐步成熟。另外, 路桥区已把建造区图书馆放到优先发展序列, 一座建筑面积达16000平方米的图书馆即将落成, 内部拟设数字图书馆、音乐图书馆、艺术图书馆、法律图书馆、少儿图书馆 (梦的地下城) 、女子图书馆、柯璜纪念馆、地方文献陈列馆等特色馆。届时, 图书馆将真正成为路桥的“第二客厅”, 对满足市民文化需求、提升路桥文化档次、营造城市形象具有重大意义。2009年, 以一个文化集市与九大文化品牌为基础应运而生的“南官书院”在路桥区域内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被浙江省社科联命名为第二批“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图书馆研究工作之一的“路桥灰雕”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馆的品牌栏目“南官人文大讲堂”, 获得了“浙江省优秀讲座品牌”荣誉称号;馆长也被评为“浙江省讲座工作先进个人”。

二、工作特色及发展理念

在新兴城市发展文化事业不同于大城市, 在保证群众文化生活品质的同时还要创造文化资源, 激发文化需求, 引导群众参与, 正所谓“道在民间”。路桥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深谙其中之理,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服务市民, 在路桥区域范围内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丰富了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的文化生活。总结路桥图书馆的发展经验, 有几项工作尤其出色。

1.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和信息共享体系。

路桥市民是幸运的, 虽然路桥图书馆的实体馆仍然在建, 但是借阅常见书籍已不成问题。路桥图书馆曙光医院分馆、博爱医院分馆相继成立, 合计可借阅图书30000余册, 市民均可到曙光医院图书馆免费借阅图书。这是路桥建区以来第一次为社会公众提供图书借阅服务。路桥在实体馆落成之后, 两分馆仍会持续运营, 分馆数量与分馆的藏书量也会适当增加, 以期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借阅服务。图书馆的经费一直很紧张, 为分馆提供的藏书都是从新华书店赊账来的。在这种情况下, 图书馆克服困难, 承办了规模宏大的路桥未成年人读书节, 配合春晖小学的爱心教育, 组织学生捐书, 送书下乡, 成功举办了“乡村图书馆援助行动———爱心捐书活动”, 提高了螺洋居图书馆、新桥居图书馆、金清镇图书馆3个试点乡村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方面, 图书馆积极与清华同方、万方数据等九个在线网站进行了多次沟通, 得到了免费试用权。与此同时, 图书馆网络建设也有了可喜进展, 网站目前已正式开放。

2. 创办“文化集市”。

“文化集市”借鉴了“传统赶集”的概念和形式, 按照一定的节奏与频率 (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居多) 举办活动, 使市民习惯性地参与其中, 让文化融于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文化集市包含了六个栏目, 内容涉及讲座、展览、说书、文化艺术沙龙, 每个栏目都有不同的定位, 能够满足各类人群的文化需求, 具有路桥的本土特色。文化集市的栏目设计十分科学, 文人墨客相聚一堂写写毛笔字、谈谈诗歌;农夫小贩摇着蒲扇听方言说书;阳春白雪、下里巴都可以到人茶馆就坐听讲座。其中, 办的最出色的就是雅俗共赏的“南官人文大讲堂”。自创办以来, 一直以“公益免费、自由开放、以文会友”为宗旨, 坚持每周日办一场 (法定节假日除外) , 至今已举办100余场。随着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影响不断扩大, 大讲堂已被市民视作商业之城中的一块人文净土。与之相呼应, 同样是一周一期的栏目“南官人文大展坛”也致力于传播、普及人文, 展览内容丰富, 来源广泛, 已有了一批经常性的观众, 吸引了一些个人与单位的主动合作。可以说, 图书馆与“文化集市”之间已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关系, 为路桥百姓奉献了不少文化大餐。“文化集市”也已成为了新兴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典型。

3.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文献。

据了解, 目前路桥区尚无项目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已有4个项目进入浙江省非遗名录、19个项目进入市级非遗名录、160个项目进入区级非遗名录。路桥灰雕艺术于2008进入省级非遗名录, 其“幕后推手”就是路桥图书馆。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保护工作涉及图书资料、刊物、报纸、老照片。目前, 大量散落在民间的地方文献已集中到路桥图书馆, 得以保存。另外, 与当地媒体联合开展的老照片征集活动在群众中反响颇高, 无数群众主动将珍贵的照片资料送到图书馆, 其中不乏佳作, 能很好地反映上个世纪路桥的风土人情, 图书馆杂志《商都文化》每期都会择优刊登。同时, 图书馆邀请了不少专家、学者、同行在南官书院共同召开了多次地方文献研讨会。

三、经验分析与启示

几年来, 路桥区图书馆, 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文化事业单位, 却作出了一番令人敬佩、令人赞叹、令人振奋的不平凡的业绩。分析路桥区图书馆的经验与成果, 可以得到几点具有普遍启示意义的体会。

1. 要有优秀的领军人物。

加快文化事业建设步伐, 关键在领导。一个具有全局观念、良好的管理能力、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心、精通业务的领军人物不仅能够让一个机构良好的运转, 而且能将社会上文艺积极分子的力量拧成一股绳, 将上层建筑与普通市民连成一条线, 从而拉动一个区域文化事业的发展。路桥区图书馆馆长是路桥区引进外地人才时从武义图书馆调入的。担任武义图书馆馆长期间, 他白手起家, 将武义图书馆建设成为全省图书馆的样板。到路桥工作后, 同样从薄弱的基础上起步, 带领着一个团队以图书馆为根据地全方位开展文化活动, 为商都增添了一份浓厚的人文气息。这充分说明, 文化事业需要热心人, 更需要一个具有服务意识, 能组织、引导热心人的领导者。

2. 要善于创新、敢于创新。

创新要从实际出发, 不断更新理念, 以理念指导实践, 推动发展。2009年, 路桥区图书馆曙光医院分馆正式揭牌成立。图书馆采取的合作方式借鉴了股份制企业的运营模式, 整合社会资源, 成功地实现了图书馆分馆的社会化运作。图书馆为分馆提供图书、管理软件与业务指导, 曙光医院为分馆提供场地、基本设施与工作人员负责对外开放服务。2010年, 借鉴曙光分院的成功案例, 图书馆再次寻求合作, 在台州市博爱医院设立了第二个分馆, 初步满足了市民的借书需求。路桥图书馆还计划在新馆建好之后建立馆外馆、流动馆, 让图书馆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 实现路桥市区范围内步行15分钟就可借阅图书。

创新还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 就是出的点子不少, 能够实现的不多, 所以说现在比善于创新还要关键的就是如何行动起来, 将点子付诸于实践。少说多做, 创新才会具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毋庸置疑, 办讲堂不是路桥图书馆的原创, 百家讲坛、浙江文澜讲坛等等都已办得相当成熟, 但是, 将“南官人文大讲堂”办得如此成功, 不是每个县级图书馆都能做到的。办大讲堂面临的难题很多:没有场地, 到处借;缺少经费, 尽力省;没有讲座资源, 找“关系”。大讲堂采取通知不组织的形式, 在第一期开讲之前, 路桥图书馆已经做好了门庭冷落的准备, 但是, 结果却大大地出乎意料, 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00多场, 吸引了社会上各类人群。值得一提的是, 在所有获“浙江省优秀讲座品牌”称号的图书馆中, 路桥图书馆是唯一依靠租借场地开展活动的, 这在全国范围内都很罕见。可见, “敢”字也是决定成功的关键之一。

3. 要以人为本, 面向群众。

以人为本应当成为发展文化事业的根本原则, 以人为本中的“人”, 既指个体, 也指群体。各个文化事业单位, 包括非公益性的与公益性的都是充当着社会文化的引导者与整合者的角色, 在工作中应当注重培养服务意识、积极为个人与群体创造好的平台与资源, 扩大文化事业的辐射面, 推动社会形成以主流文化为主线的文化神经网。

“融入群众”是我们以前长提的一个发展文化事业的举措。笔者认为, 在当今社会风气日渐开放、民间文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大环境下, “面向群众”要比“融入群众”更为恰当。身处文化事业发展核心的精英们要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 也要尊重大众文化、了解大众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与其打着精英文化的旗帜孤独行走, 不如让优秀的大众文化领跑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蔡啸书场”、“南官人文大展坛”、“商都文化”等都扮演了市井中的文人角色。这些文化活动既贴近百姓生活, 给了百姓一个展现才华的平台, 又具有传播人文的重要意义, 让市民充分互动, 各得其乐, 再恰当不过。

4.“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文化事业不同于学术研究, 它更多地担当着一个传播者的职责, 关起门来修炼, 两耳不闻窗外事是行不通的。想要谋求可持续的发展, 先要“引进来”, 在自身强大之后再“走出去”, 不断更新、与时俱进, 形成良性循环。“南官人文大讲堂”能取得今日的骄人成绩, 与“引进来”是密不可分的。为了保证讲座的质量, “南官人文大讲堂”加盟到了“浙江文澜大讲坛”中, 使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成为了其长期支持单位;与台州学院、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等高校建立了紧密战略协作关系;与杭州市、温州市图书馆达成了合作关系。这一系列的努力使大讲堂始终保持高水准与向前走的态势, 也造就了路桥图书馆的“讲座外交”与“乡村人文大讲堂”的盛况。如今, 路桥图书馆已成为了台州最具有价值的讲座资源库, 为台州市椒江区图书馆枫山书院、台州市曙光医院、台州市警察学校等提供讲座资源。这些活动拓宽了路桥图书馆的交际范围, 为拓宽业务活动、开展延伸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也大大增强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5. 要以小见大、持之以恒。

与大多数单位一样, 图书馆的工作很杂、很繁琐, 总是小事很多、大事很少, 很多工作一天、两天不做并无大碍, 然而, 长此以往, 单位之间的差距就十分明显了, 而判断两者好坏的根据正是这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灰雕艺术出现于唐宋时期, 曾在路桥辉煌一时。路桥图书馆馆长发现许多灰雕在拆建中遭到破坏。随后, 他了解到一位老先生保存了大量表现灰雕艺术的摄影作品, 就与他商量, 将这些作品拿去展览, 让更多人关注路桥灰雕艺术的保护。2007年9月, 《伸向天空的祈祷———路桥灰雕》摄影图片展在浙江省图书馆和浙江省内各地图书馆进行巡回展览。这使路桥图书馆成为了首个向省级图书馆呈送展览的县级图书馆, 也在“路桥灰雕”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风风火火搞经济, 勤勤恳恳做文化。一个地区的GDP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完全有可能, 但是一个地区人民的人文素养以如此之快的速度提高是很难做到的。不是说经济建设不需要恒心, 而是发展文化事业更需要坚持不懈地付出与经营。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被更多地提出来了, 但是, 新兴城市对这两者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文化事业想要得要长足的发展, 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加大投入, 完善文化经济政策,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文化立法, 强化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篇4:常见城市路桥病害的养护方案

【关键词】养护;维修;沥青路面;桥梁

Common diseases of city road and bridge maintenance program

Hu Xiu-zhong

(Taian Dai in the project cost Consulting LtdTaianShandong271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expound the project of the bridge and road in order to provide economic and  scientific  method  of  restoration function.

【Key words】Maintain;Repair;Bituminous pavement;Bridge

1. 常见道路病害的养护方案

1.1沥青路面裂缝的养护维修。

1.1.1沥青路面的裂缝有多种形式,应根据产生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1.1.2对于轻微且无变形的裂缝,可在高温季节采用喷洒沥青,撒料压入的方法处理,或进行小面积封层;在低温潮湿季节可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或采用热再生修路王加热裂缝处沥青面层,软化后扒松,加入适量沥青,拌匀,整平,碾压密实。

1.1.3由于基层收缩引起的反射裂缝以及面层的温度收缩裂缝,缝宽在6毫米以内的可将缝隙刷干净、清除尘土后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灌缝撒料的方法进行封堵;缝宽大于6毫米的,应剔除缝内杂物和松动的缝隙边缘,或沿裂缝开槽后进行清除砂粒式或细粒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充、捣实,并用烙铁封口,随即撒砂、扫匀,也可采用乳化沥青混合料封填。

1.1.4对于大面积的网裂、龟裂,如因基层、土基的原因所引起的,应分析原因先处理土基或补强基层后再修复面层;如为面层老化或沥青性能不良的原因所引起的,经技术经济比较,可选用以下方法处治:

(1)层铺法或拌和法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或先铺设土工布后再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以防止裂缝的反射。

(2)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3)沥青薄层罩面。

1.2沉陷的养护维修。

道路通车后,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陷(如桥头引道沉陷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为消除事故隐患,增加行车舒适感,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必须及时组织维修。维修一般采用加铺沥青层的方法,其设计及施工工艺如下:

1.2.1沉陷处理的设计:

当沉陷范围较大,需要部分路段进行维修处理时,为使修补后路面强度、纵横断面线形尽可能符合高速公路的要求,一般应进行设计。设计时一般考虑采用如下原则:

(1)对全路面进行沉陷处理时,可根据各路段沉陷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设计标准。

(2)沉陷处理后的路面原则上按原路面设计标准要求恢复。

(3)首先应主要考虑纵断面标高的调整,再兼顾横段面的调整。

(4)为保证维修后的路面性能与原有结构一致,维修加铺的各层 均按原有路面结构设计层处理。

1.2.2沉陷处理的施工工艺:

(1)准备工作。包括机具、材料准备,以及交通组织安排等。

(2)测量放样。按施工要求,在施工区域内给出各点的原地面标高和设计标高,放置临时样桩。

(3)铣刨与清扫。按施工方格网标注的标高,对施工区域铺筑厚度不足4厘米的部位以及横缝接茬处用铣刨机进行铣刨, 铣刨至厚4厘米。铣刨铣刨部位形状应做成矩形,槽壁垂直,纵横边线与路中线平行或垂直。铣刨后及时清除废料,清扫尘土,并装车运走。

(4)喷洒粘层油。在施工区域内均匀喷洒乳化沥青粘层油,槽壁可用油刷涂。

(5)摊铺。当面积较小时,可采用人工摊铺;当沉陷处范围较大时,一般要求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

(6)碾压。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保证新加铺层拘95%以上的密实度。

(7)质量控制与检查。应设有专职施工质量检查员,认真按各工序要求检查施工质量,做好检查记录,准确测量来料温度、摊铺温度、碾压前及碾压后终了温度,严格控制混合料质量。在摊铺过程中,测量人员随时用水准仪检查各点虚铺高度,以确保其设计标高,并随时用3米直尺检查路面平整度,用挖取试样的方法测定其压实度,确保工程质量。

1.3车辙的养护维修。

一般可采用沥青混合料覆盖车辙并加铺沥青混合料薄层罩面的方法。如条件许可时,可用加热切割法铣刨或切削,然后参照沉陷处理的方法进行车辙部分的维修。

1.4坑槽的养护维修。

路面坑槽尽量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修补。

修补作业具体做法如下:

(1)用切割机切除坑槽四边损坏部分。

(2)在修补范围内洒沥青粘层油。

(3)摊铺沥青混合料。

(4)整平、压实。

1.5路面拥包的维修。

(1)属基层原因引起的、较严重的拥包,用挖补法先处理基层,然后再做面层。

(2)由面层引起的、较严重的拥包,在气温较高时,可用加热罩(器)烘烤发软后铲除,而后找补平顺,夯实后用烙铁烙平;或用铣刨机刨除拥包后再做面层。

(3)较轻微的拥包,已趋稳定,可在高温时直接铲除。

2. 桥涵构筑物的养护工作与要求

2.1桥涵上部结构及附属部分的养护。

对于桥梁来说,最常见的主要损坏为桥面铺装层损坏及桥台填土下沉引起跳车现象。

2.1.1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整修。

(1)应急修补:对于小范围的裂缝可直接用沥青填缝;小面积的坑槽可用沥青混凝土料填埋。施工时应切除坑槽周围的不良部分,清除离散物,先铺以沥青粘结层,再摊铺沥青混合料,碾压密实。

(2)表面处治:铺装层裂缝比较严重而且出现老化现象时,可采用沥青乳液喷雾封面和沥青砂浆补面、填充裂缝处理。

(3)翻修:铺装层损坏严重、修补困难时可采用翻修铺装层或仅翻修面层。

2.1.2桥台填土下沉、跳车的处理。

桥台后一般为高填土方,且施工时压路机碾压不容易到位,故极易下沉,引起桥头跳车,这是桥梁工程中的通病。如发现次类情况,一般处理方法为挖除破损路面及基层,重新铺筑。较轻微的病害可采用加铺沥青混合料的方法,与桥面接平。

2.2梁下部结构的养护与维修。

2.2.1墩台基础的养护。

对墩台基础养护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1)桥梁上下游各1.5倍桥长,但不小于50米和不大于500米范围内,应做到:

河床要适时地进行疏浚,每次洪水过后,应及时排除清理河床上的漂浮物,使水流顺利宣泄。

不得任意修建对桥梁有害的水工建筑物,必须修建时,应采取必要的桥梁防护措施。

(2)墩台表面必须保持清洁,要及时清除青苔、杂草、荆棘和污秽。

(3)圬工砌体长期受大气影响、雨水侵蚀而发生灰缝脱落,应重新勾缝。

(4)混凝土表面发生侵蚀剥落、蜂窝麻面等病害应及时将周围凿毛洗净,用水泥砂浆抹平。

(5)圬工砌体镶面部分严重风化和损坏时,应予更换。用石料或混凝土预制块补砌,要求结合牢固,色泽和质地与原砌体基本一致。

(6)梁式桥墩台顶面没有流水坡或坡面凹凸不平,有裂缝时,应及时铺填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做成横向坡度以利排水。

2.2.2墩台基础的加固。

(1)墩台基础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边桥车辆荷载的加重以及自然作用的影响,会使基础产生沉陷、墩台出现倾斜和过大的裂缝。为此,往往应根据墩台基础不同的程度、不同的结构情况进行维修加固,以确保行车安全,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同时可避免拆除重建,从而减少投资。

篇5: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社会调查报告

县村从属于县城地点地街道,地处县城东南郊,是正在建设中的新城区的中心区域。该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3215人,耕地上积700多亩,村民的收入首要起原于水稻、蔬菜栽种、在县城打工以及店面出租。随着县城新城区大路商住楼、汽运城和凤凰猴子园等项目标陆续开工,该村很多土地被征用,耕地由最多期间的20xx多亩,缩减至目前的700多亩,人均耕地上积不足0.3亩,其中有6个村民小组的耕地全部被征用,1300多人成为无地农民。

二、存在的疑心与影响

在郊区城市化的进程中,村大多已被不断扩展的城市围住,局部天然村实践上曾经由郊区变成了市区,有的甚至已处在城市中心区域。落空了土地的村,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上正发生悄然转变——村子社区化、村民市民化。但就当前而言,村及其村民仅仅是完成了寓居地区的变迁和身份的转变,而思想观念、生产方法、行为方法和社会组织形状的改变仍没有实时跟上,县政府的相关保证、服务工作也相对滞后。这种矛盾的实际,给村及其村民带来了一系列后遗症。

症状一:保证缺掉,被征地村民抗风险才能差

当前,农民基本上是自我保证,其首要方式是土地保证、家庭保证。农民的养老方法也首要是土地养老、家庭养老、村集体福利养老,土地是农民最主要的养老保证手段。村村民土地最初被征时,均是采取钱币安顿、自立就业的方法,没有处理响应的养老保险,只是为少量完全无地的村民处理了乡村低保。加上村民对土地征用赔偿费短少合理规划,没有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再生产,而是用在消费上(如大多数人把征地后的赔偿费用于建房、供后代念书等),这些有限的征地赔偿费一旦用完,他们今后的生活将逐渐堕入窘境。有的村民即便手头上还有局部赔偿款,但因为落空了基本的生活保证,没有不变的经济起原,时间一长也将会晤临坚苦,其中的一局部人将成为无土地、无资金、无生活保证的“三无农民”。

症状二:再就业难,被征地村民无地即赋闲

被征地村民在向非农就业转移进程中,除少量人能应用发展时机自谋职业外,大多数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观念妨碍,加上文明本质和劳动技艺遍及较低,在就业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完成新的就业。特别是40岁以上的掉地村民,再就业难上加难。当前,村的被征地村民大多数在城区从事建筑工地小工、搬运、蹬三轮车等重膂力劳动。这局部村民看到土地在城市建设中不断升值,而本人又没有充分享用到土地升值所带来的益处,往往轻易心思掉衡。再加上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较为亲密,很轻易组织起来进行群体性上访和集体肇事。

症状三:治理难到位,违规乱建屡禁不止

城郊村全部都处于县城规划范围内,按有关规则是不答应村民擅自建房的。特别是村地处县城新城区开发建设的.中心范围内,对村民建房更是严厉节制,地点街道办事处对符合建房前提、提出建房请求的村民,也只能采取压的方法,如村最多的时分压了68户符合房前提的建房请求。因为不足有用的引导方法,村民违规突击建房、形成既成现实的景象屡禁不止,并且都不撤除老宅基地,而是采取异地新建,招致该村一方面建房芜杂无序,另一方面很多老宅闲置、旷费。例如该村王家屋、新家屋村民小组内很多老祠堂、老房屋因无人寓居成了危房,总面积达40亩。

症状四:文明差别,被征地村民难与城市文明相融

篇6:路桥区城市化发展调查报告

前言:20xx年在武汉呆了5个月,寒假回家又住了半个多月,分别体验了大城市XX、中小城市XX、XX和小城镇XX河的生活,通过耳濡目染和参观交流,使我对于新常态下城市化发展有一些新的思考,一言以蔽之,要以城市化引领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城市化,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化同步并行发展,而不是一味的以GDP和城市规模为标准,也就是说城市有城市的样子,城镇有城镇的特色,乡下有乡下的本色。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伴随着的脚步,城市化似乎已经呈现欣欣向荣之势,可是当所有地方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所有地方都浓烟滚滚、黑水奔腾,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的城市化吗?

正如武汉城市口号所言,武汉的确是每天都不一样,就以我所在的武汉大学为例,最近五年新建了图书馆总馆、万林艺术博物馆、校门口牌坊也换了,还建了珞XX站地下通道,我们充分享受了城市化带来的种种便利和福利,并且心安理得,可是,另一方面,我们却又“享用”着着雾霾、带有味道的自来水,图书馆平时要抢位子坐,校园里车流不息,以及没完没了的施工场地这些很奇葩、很矛盾的现象。

同样的情形在麻城市和XX县城出现。麻城市建了南站和北站两座火车站,是XX省仅次于・XX和XX的第三大交通枢纽,可是仅有的一座汽车站却破败不堪、连正规安检程序都省略了;联通郊区XX镇和市区的唯一 一座大桥却只能单行一辆车,以至于我们的车过桥排队排了一个小时。同样,在罗田县城一方面我很欣喜的看到义水外滩的新建为城市增色少,看到宽阔的绿化带和还算清澈的河水,可是另一方面,公园偏僻一点的地方却到处尿迹斑斑,方圆一里路难找到公厕;还有母校XX一中操场上修葺一新,贴满了花花绿绿的宣传画,可是后山上却堆满了垃圾。

那么在乡镇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XXX镇作为通向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交通要道,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沿线建了很多农家乐,跨马墩水库大坝头还建了小公园,可是一家挨着一家、毫无特色可言的农家乐到底是形象工程还是切切实实为居民谋取实惠我表示怀疑,还有就是古色古香的亭子旁边不远处却堆满了垃圾,春节期间商家摊位都摆到了正路上,这些又是否文明呢?

以上所列举的只是城市化大潮流的冰山一角,但是通过这些现象,我们可以认识到城市化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还有很多事需要去做。

第一,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重。今天的XX河就是明天的XX,今天的罗田麻城就是明天的XX。但是如果XX,XX也像XX那样交通拥堵不堪,雾霾遮天蔽日,天空浓烟滚滚,我们的城市化又有什么必要呢?我们的未来又有什么希望呢?现在回乡尚且能够见到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享受着鸟语花香,可是倘若依然没有反思,继续这样发展下去,若干年后,我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这一切。就以城镇生活垃圾为例,我想我们可以借鉴武大经验,因为武大是武汉生态相对完整同时环境保护比较好的一张名片。第一,提高公共卫生意识和素质。武大师生素质整体上比较高,大家都比较自觉;可是在乡镇只要你不把垃圾倒在别家门口是没有人管你的,可是你能指望乡镇居民像武大师生那样自觉吗?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第二,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武大有保洁人员,有众多垃圾箱、垃圾车和吸尘车等一系列配套设施,而在乡镇即使有垃圾箱,堆满了也常常没有人定期清理。第三,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村一级乃至乡镇一级基本上没有公共卫生管理措施,更不用说实施了。

第二, 改善交通,建卫星城镇。交通拥堵很大一方面原因是城区人口过于集中。城市功能过于集中,以XX为例,以县城为中心城区,以附近乡镇为卫星城,实现公交化、一体化,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中心城区交通・和环境资源压力。同样,在XX镇,是不是可以再建一座大桥,或者干脆就以XX镇为XX市副城市中心之一,将市图书馆、博物馆、福利院这些公益福利场所建在这里,既方便又安静还可以有效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岂不是一举多得?XX县城东饼子铺新建了县图书馆,山水相依,场地开阔,同时又为大别川百里生态画廊增光添色,这一经验值得XX借鉴。

第三, 加强规划,综合治理。这方面需要向新加坡和迪拜学习,它们在城市建设之初就定位于国际化大都会,迪拜的道路可是同时通行十几辆车・,假如XX有这样的前瞻性和规划,也就不会到处是工地了,如果一开始就规划好,城市不就要安静很多吗?资源浪费不是要少很多吗?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好整体与局部这一对矛盾,同时积极学习先进经验,我们一定能建设美丽城市。

结语:回忆过去,九十年代,XX县城只有破破烂烂几条大街,XX乡也只有两排刷满了大红字宣传标语的砖瓦房,大街上遍地都是摩托车,三轮车、麻木、还有驴子拉车,21世纪代的今天家家户户早已盖上楼房,甚至是小别墅,大街上到处都是小汽车,三轮车和麻木基本上看不到了,这是城市化带来的进步和成绩,表明我们城乡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尽管我们依旧面临着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展望未来,在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中小城市逐渐和大城市接轨,公交化,高铁化的同时,也希望依旧有更多的珞珈山水出现,有更多的“中国达沃斯小镇“出现,有更多的庄园出现,有更多的诗意的栖居场所出现。

篇7:路桥区科技发展情况汇报

路桥区科技发展情况汇报2007-12-07 16:52:11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路桥区科技发展情况汇报路桥区科技发展情况汇报(2)2004年至今,路桥区科技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及上级科技部门的指导下,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区的中心工作,以创建省级“科技强区”为载体,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胆探索有效途径,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第1文秘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我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科学编制路桥区“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科学编制路桥区“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对我区

科技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提高规划的编制质量,我局专门邀请大连理工大学专家组编制路桥区“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此规划将就路桥区科技发展战略、重点发展领域、先进制造业基地及其产业化发展战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科技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重点研究。此外,我局还专门成立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和监督。邀请区级有关部门及镇(街道)分管科技工作的领导对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初稿进行论证,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预计此规划在2005年7月可以完成编制工作。

二、夯实科技工作基础,推进“科技强区”建设以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不断夯实我区科技工作基础,实施“科技强区”战略。我们按照“总体规划,多方联动,协调配合,系统推进”的思路,狠抓落实,科技实力有了明显提升,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针对路桥企业以民

营为主体,科技创新能力又相对薄弱的基本特点,积极动员全区开展科技创新,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大力推动技术产业化的步伐,初步形成了以汽摩配、家用电器、农用机械等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全区已有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7家,总量居全市首位,省级13家,市级19家,区级2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其中,2004年新增了浙江金龙电机有限公司、浙江亿利达风机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了浙江通宇机车工业有限公司等5家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新增浙江柳林有限公司、浙江大农机械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为省级农业科技企业;认定了区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2005年上半年新增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申报了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公示1家,市级12家;申报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

(二)重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技术创新的联动

能力。引导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抓好建立和健全企业研发中心,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目前,全区已组建了省级研发中心6家、市级18家、区级87家,设立研发中心的规模以上企业数占总量的近四分之一。其中,2004年新增了浙江亿利达风机研究开发中心等2家为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新增浙江通宇机车研究开发中心等9家为市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新增区级研发中心21家。2005年上半年申报省级研发中心1家、市级16家。

(三)认真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围绕区委区政府开展的“两年”活动,积极抓好科技项目管理工作,有效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目前,全区已有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7项。其中国家火炬项目14项(含国家重点火炬项目2项),省级火炬项目2项;国家星火项目2项,省级星火项目2项;省级其它项目15项。市级项目48项,区级项目241项。2004年,新增国家火

炬项目4项(含重点国家级火炬计划1项),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2项;列入省级星火计划项目2项,省级火炬计划项目2项,省农业转化资金项目1项,省重点科研项目1项;列入市级技术项目4项;列入区级技术项目147项。2005年上半年新增国家火炬计划项目6项,增量是历年来之最;申报2005年省级农业转化资金项目1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2项;推荐省科技厅“十一五”科技发展计划中的重大科技项目3项,区域创新平台建设2个;受理区级项目95项。

(四)积极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鼓励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引导企业走科技提升之路。几年来,全区共通过省级以上新产品鉴定约500个。其中,2004年被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4项,市级高新技术产品8项;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69项;通过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鉴定24项;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还评选出区级科技进步奖16项。

2005年上半年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品9项,市级高新技术产品12项;申报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各5项。

篇8:路桥区城市化发展调查报告

1.1 浙江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 浙江省花卉苗木种植业从业人员34.6万人, 平均产值79695元/hm2, 居全省种植业第1位, 花卉苗木产业已成为浙江省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1.2 路桥区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现状

至2010年, 路桥区共有苗圃20余处, 苗木花卉总面积140hm2, 全区年产苗量为240万株, 其中容器育苗13万株, 良种育苗220万株;鲜切花、切叶植物面积为20hm2, 盆栽植物46.7hm2, 绿化观赏苗木73.4hm2。花木业总产值达2950万元, 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2.3%。

2 存在问题

2.1 土地资源相对紧张, 土地价格高

路桥经济水平高, 民营经济发达, 土地价格较高;全区人口43.96万, 人口密度较高, 用地较为紧张。同时较高的地价成本对吸引外资或民间资本进入花木产业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2.2 土地流转难度大

台州市花木园区地处路桥区东南城乡结合部位, 目前尚处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 随着大规模的工业开发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土地征用频繁, 农业用地在迅速地减少, 发展花木业存在严重的土地要素的制约, 土地矛盾越来越突出, 工业企业可以征用土地, 而农业企业只能租用土地, 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花木生产又是个周期较长的项目, 土地问题不解决, 将严重挫伤花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2.3 土壤污染严重, 立地条件不佳

园区内土壤主要为水稻土和红壤。目前生态环境较差, 大部分土地、水体已遭金属拆解作业污染, 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 (镉、铜、铅、锌、汞等) 和多氯联苯, 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耕作和生产性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 园区内局部土层较薄, 承载力不佳。

2.4 劳动力成本高, 劳动力短缺

路桥位于浙江沿海中心地带, 工业经济发达, 用工需求量大, 劳动力和耕地成本较其它地区高出许多。另外, 近年来沿海地区的工厂劳力荒也波及到花木产业, 这将对路桥花木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5 专业人才短缺、流动性大

由于路桥区花木产业的起步较晚, 投入不足, 没有形成优势产业, 对相关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主要表现在高层管理人员缺乏, 实践型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专业技术队伍的不稳定。

3 结论和对策建议

3.1 加强政府调控, 加大政策扶持

改造生态环境理应由政府来买单, 要最大限度争取市、区两级政府财政支持, 通过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 出台一系列有利于路桥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 等形成一定规模后政府才可放手。

3.2 加快土地流转, 加大招商引资

加强政策调研, 创新土地流传机制, 及时、认真总结各地在土地流转工作中的经验, 指导各地做好土地流转工作, 在农民群众自愿的基础上签订相关协议, 确保连片开花和承包 (租) 者生产经营的需要。同时应考虑出台更为优惠的花木生产激励政策。要广泛动员和鼓励有实力、有志向的苗圃、苗木生产、营销大户加大投资, 扩大规模。努力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 吸引非农资金和市外资金的投入, 实现优势互补, 实现双赢。

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土壤修复工程

政府首先要安排一定资金建设好道路、沟渠、排灌系统等基础工程, 同时鼓励企业以自筹资金为主, 政府补助为辅的形式建设一批智能温室大棚、钢管连栋大棚等高科技基础设施;建立客土储备基地, 利用道路建设等政府工程建设需要移山、挖湖的, 可以将黄土、表土以低价买入, 集中储备, 为花卉苗圃提供土壤修复之需。

3.4 实施科技兴花, 加快科技推广

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 提高花木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出口创汇能力, 通过不断技改创新, 探索市场需要的、适宜路桥花木发展的新路子, 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先进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重视花卉苗木专业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 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 为花木生产提供人才保证。

3.5 注重特色产品, 品种多样化

抢得先机, 超前品种的发展形成特色拳头品种, 带动整体发展才能够赢得市场。在先机已失的情况下, 只有在形成特色拳头产品和发展超前品种上做文章, 才能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减弱常规苗木的发展, 转向以发展适应整个市场需求发展方向的彩叶苗木、庭院绿化苗、室内盆花和中高档盆景为主。

3.6 健全服务体系, 建立信息网络

重视发挥现代信息手段的作用, 建立信息化服务中心。利用互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手段, 建立服务中心, 及时准确地搜集国内外最新的花卉市场信息, 为政府决策及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上一篇:赴南京学习考察体会下一篇:阮囊羞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