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源娱乐总汇营销活动策划方案

2024-04-30

凯源娱乐总汇营销活动策划方案(共2篇)

篇1:凯源娱乐总汇营销活动策划方案

凯源娱乐总汇营销活动策划方案

活动时间:2008年10月24日——2008年10月30日;

活动目的:增加酒吧营销收入、提升酒吧人气;做时尚修闲酒吧品牌文化,提升酒吧的知名度,创一流的服务理念,树立酒吧良好的社会形象。。

活动主题:品味酒文化,赢者留其名 前期广告宣传:

1、印制宣传单、海报(告之开业时间地点及系列活动有关酒吧开张的信息和有关开业当天活动信息,有关酒吧企业文化信息。),由工作人员到一些繁华街道,商业街,高档住宅区,针对性的人群和车辆进行发放宣传,张贴海报。

2、选定精美画册在开业期间发行,气氛刚好,不造作。

3、贵宾邀请函(附加可享受优惠的促销活动)主要是以邮寄的方式针对一些大型企业公司的白领阶层和媒体等的工作人员。

酒吧的贵宾顾客将肯定是公司的主要业务来源,此类顾客必须加以保护,以俱乐部的形式或者与发放vip卡的形式锁定这一部分客源,必为酒吧源源不断的客流提供基础。

发行方法:放在开业庆典礼品袋中,每位嘉宾一份,摆放在酒吧柜台取阅。夹报发行覆盖面广,目标客户群明确,有噱头必然会引起公众的注意,并很乐意参加酒吧开张举行的活动,由此达到宣传的效果。

开业当日活动

现场布置:在酒吧门口摆放拱形充气气球,上面挂横幅“凯源娱乐城开业庆典”,旁边挂尽量多的各界朋友赠送的横幅,增加知名度。

酒吧入口处摆放X展架海报,运用栩栩如生的广告画面向社会公布酒吧开张的喜庆气氛以及进行品牌传播。广告突出酒吧的气势和“引领山城酒吧”的风范。

现场铺设红地毯,灯光尽量暗一些,酒吧内拉一些活动的彩带,在酒吧内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酒吧内摆放一个酒鼎,可在上面题名。

活动安排:由酒吧DJ宣布开业活动庆典开始。背景音乐为李白的《将进酒》,首先是总经理致辞,然后邀请嘉宾致辞祝贺。同时颁发嘉宾会员卡,凭此卡消费时可享受的优惠政策同时公布。

开始“喝啤酒大赛”,此时换上激情高昂的音乐。DJ不断的鼓劲加油,让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接着进行“畅谈酒文化”,现场出题,由现场观众举手回答,可向场外求助两次,既可以活跃气氛又可以增加知名度。

两项的赢者可在酒鼎上留下自己的大名,并可拍照留念。并可获得活动促销卡一张,在促销活动期间到酒吧消费可获得优惠政策。最后是文艺汇演。

促销活动 :a.酒吧联合酒商做出一些促销,赠送活动。赠送酒水必须是酒吧以后营

业中的主打酒水。

b.酒吧自身也可做一些带酒吧标记的小礼品对消费的客人进行赠送。

物品如:时尚打火机,钱包或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水晶制品等。c 开业十天内,全场8折(待定)

d、开业十天内消费满1000元,赠送现金消费券等活动细则,现金消费券最低额为100元,一个月内有效。

篇2:凯源娱乐总汇营销活动策划方案

2005年, 湖南广电集团下属的湖南卫视与其控股公司“天娱”传媒联合打造的“超级女声”是当年娱乐界、新闻界甚至政界都不得不关注的一个焦点事件。凭借其总决赛期间高达6.22%的整体收视率, 17.89%的收视份额, 4亿观众的狂热追看, 900万短信投票;国内平面电视网络媒体“海陆空”式的全面跟进;海外媒体大篇幅和高密度的报道;“超女”已经成为当年的一个符号, 被誉为“中国民众的民选意识在娱乐上的一个集体爆发”。

但是, 湖南卫视的“超女”之路并非一劳永逸。事实证明, 湖南卫视在2006年基本沿用2005年的赛制和运作方式, 鲜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最终的结果, 便是超女初期的媒体热捧到后期的总决赛期间整体收视率为2.93%, 收视份额为8.63%, 收视率大幅度下降。2006“超女”骤然遇冷。

二、突围——从“超女”到“快男”的改革与创新

经历2006的遇冷, “超女”似乎成为了湖南卫视的鸡肋, 要重创2005的高峰, 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2007年4月6日, 湖南卫视“2007快乐中国仁和闪亮快乐男声”启动。表1所示央视—索福瑞的18个城市收视数据显示, 6月22日播出的“2007快乐男声”总决赛6进5比赛的平均收视率达到2.07%, 收视份额6.35%, 位居同时段全国收视第一, 收视人数高达7200万之多。同时, 在直播的某网络直播平台上, 收看人数也达到了165000人, 超过同类选秀节目的在线收看人数6倍之多, 也创造了“快乐男声”开赛以来网络在线观看人数的记录, 已经与2006“超女”的网络最高在线观看人数基本持平。6月29日与7月6日, “快男”总决赛5进4和4进3的比赛中, 平均收视率继续蝉联全国同时段节目冠军。其中, 全国总决赛4进3比赛以2.74%的收视率和8.12%的收视份额再次刷新了收视记录, 7500万观众观看了此场比赛。

数据来源:湖南卫视网站www.hunantv.com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快男”的改革与创新已经显见成效, 湖南卫视在“快男”上的营销传播整合运作是十分成功的。

下面, 笔者就湖南卫视在“快男”上的营销传播做一个具体分析。

三、亮眼——“快男”传播营销的整合运作点评

1. 提高节目可看性, 以收视率为核心竞争力

湖南卫视与天娱传媒将“快乐男声”定位为一个娱乐产品, 并将其作为包括“超女”在内的“超级家族”娱乐品牌的成员之一, 整合各种资源进行整体运作。但是必须注意的是, “快乐男声”首先是一个电视节目, 只有提高其收视率, 才能建立观众广泛的认知度。在此基础上, “快男”只有将受众从电视节目的观众变成产品的消费者, 才能后续发展为一个品牌的娱乐商品。

从以上营销的思路和逻辑来看, 将收视率作为“快男”品牌运作的先导和核心竞争力是无可争议的。前文提及的收视率数据表明, 湖南卫视在这一点上, 做得相当成功。

其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两点:

(1) 真正意义上的真人秀

“超女”的创意发端于美国的一档著名真人秀节目“美国偶像” (American Idol) , 但是, “超女”并未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全面“秀”选手, 因此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真人秀节目。而“快男”则将真正的“真人秀”节目进行到底。

为此, 湖南卫视为“快男”总决赛的13强选手安排了专用的封闭式生活的宿舍楼, 之后的9周比赛期间, 选手们每天进行音乐、舞蹈、搏击、化妆美容等课程的训练, 包括午餐、起床等各种场景都通过专门开辟的节目进行实时报道。另外, 湖南卫视携手金鹰网、新浪、网易三大网站和pplive网络直播平台进行选手生活的即时网络直播。

彻底的真人秀节目运作, 增加了节目和选手的话题性, 有利于提高各大媒体的报道和关注率以及观众的关注度, 为节目的收视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 深具吸引力的比赛环节

以比赛形式进行的电视节目, 其比赛环节的设置非常重要。“快男”的比赛分别借鉴其他选秀节目, 引入了赛区对决和以即时票数的高低决定终极pk胜负的赛制, 加入选手自选队友进行分组抗衡和由已晋级赛选手行使投票权的环节, 大大增加了比赛的对抗性、争议性和话题性。

另外, 每周比赛前两天增设规定题目的小考环节, 小考最差的选手在比赛中处于一个候选被淘汰的危险地位, 但可以依靠观众投票复活。这样的环节设置, 实际上将每周末的比赛吸引力进行了延伸, 也刺激了观众的投票欲望, 可谓“一箭双雕”。

2. 全面渗透的广告策略

由于政策限制及舆论质疑的原因, 湖南卫视将原本的“超级男声”更名为“快乐男声”,

不少商家认为新的名字没能延续“超女”的品牌效应, 所以大量赞助商都要求重新签订赞助合同。商家们初期的怀疑与观望态度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其对“快男”的广告回报的高期许, 而事实证明, 湖南卫视围绕“快男”的一系列广告策略使赞助商的投入能够获得相应的回报。

(1) 直接的广告宣传

随着仁和闪亮集团获得“快男”的冠名权, 湖南卫视将第一个赛区长沙赛区的冠军选手及节目主持人汪涵作为其代言人拍摄了广告, 在黄金时段、与“快男”有关的节目播出时、及比赛直播期间反复播放。另外, 在各大网站的网络真人秀直播, 也分插入其广告片断, 增加其曝光度和到达率。

(2) 相关延伸广告

为了突显“仁和闪亮”的冠名价值, 湖南卫视特意将“快男”的口号定为:“想唱就唱, 我最闪亮”, 其比赛的主题歌也名为《我最闪亮》, 并请来著名导演陆川担纲主题歌MV的拍摄。随着比赛的进行, 观众对“快男”的口号和主题歌都变得非常熟悉。这一做法, 无疑是为了增加受众对“仁和闪亮”的品牌认知度。这样密集的提及率和曝光度, 以直接语意联想的方式, 对于“仁和闪亮”的品牌知名度提升无疑有极大的帮助。

3. 新媒体的推动作用

本届“快男”营销的另一大特色, 是网络媒体的极大运用。

湖南卫视与百度、搜狐、腾讯、新浪、TOM、网易等10家门户网站建立了全程网络合作关系。选手的投票方式除传统的手机、固定电话和小灵通外, 增加了网络投票方式, 以确保投票通道的畅通, 从而保证投票的收入。

除了上文提及的网络直播真人秀和网络发布广告外, “快男”还开辟了网络海选的报名通道, 这种普遍撒网式的做法, 保证筛选出最有实力和看点的选手, 为比赛的精彩度奠定基础。

随着比赛的进行, “快男”选手们陆续在搜狐、新浪等网页开辟自己的博客, 以博客这类新兴的网络沟通方式, 将选手与观众联系在一起, 增加比赛的亲民性与互动性。同时, 湖南卫视不断通过网络直播选手的媒体访问, 并进行选手与网友视频聊天、文字聊天的直接交流活动, 还开启了最佳“快男”网文的甄选, 借助网络BBS的力量, 进一步增加比赛的话题性和关注度。

4. 相关延伸产品的协同运作

除了“快乐男声”比赛节目本身的运作, 湖南卫视还策划了一整套相关娱乐产品的协同运作。

(1) 节目的横向扩展

除了上文提到的新闻报道和专栏节目外, 让有一定知名度的参赛选手频繁地参加湖南广电集团的其他电视台的各类节目。值得一提的是, 湖南卫视另一档探讨亲子关系的真人秀节目“变形记”, 因其关注的社会问题而受到瞩目。“快男”比赛期间, 湖南卫视特意安排选手到湘西贫困山区参加“变形记”节目的录制, 并为“变形记”出版的图书进行签名售书。这样一种将娱乐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节目整合方式, 不仅使节目赢得了口碑、提高了收视, 更获得了实际的收益。

(2) 娱乐产品的纵向扩展

湖南卫视已携手天娱传媒为“快男”全国13强录制了单曲专辑。在发行专辑的同时, 提供单曲的彩铃下载, 将产业链延伸到音像制品和数字媒体上。

(3) “快男”比赛结束后, 湖南卫视与天娱传媒所启动的“快乐男声全国巡回演唱会”, 又将在全国的文娱演出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四、总结——整合营销传播的三大经验

从上文的分析看, 总体来说, 湖南卫视及天娱传媒在运用所有资源与整合一切传播手段对“快乐男声”的成功策划和运作上, 主办方的收入主要来源有三:第一, 是高价的广告冠名与广告商赞助费用;第二, 是观众高参与下的高投票收入;第三, 是音像制品、演唱会等相关娱乐产业链上带来的收入。具体来看, 湖南卫视2005年的“超女”冠名赞助广告是2800万元, 加上插播广告的收入, 整个广告收入达到8000万。但是由于“超女”的效应, 使湖南卫视2005年整体广告收入增长了3亿元, 将近7亿元。另有短信收入500万元。2006年, 广告收入增加到10亿元。2006、2007年的“超女”和“快男”冠名赞助不到3000万元, 但是加上插播广告等收入,

2006和2007年湖南卫视的选秀整体广告收入突破了1亿元。而且从2006年开始, 湖南卫视自主短信经营, 短信收入均达到1000万元。

这一系列的成功, 值得注意和借鉴的有以下三点:

1. 贯穿整个节目过程的高关注度

从营销角度看, “快男”的目标市场定位相当明确, 即对娱乐事件具有高关注度和巨大消费潜力的10岁到30岁的青少年。所以, “快男”与“超女”一样, 标榜“健康、时尚、个性、快乐”的品牌形象, 并一直传达平民选秀的讯号——仿佛你就会成为“快男”或“超女”舞台上的明星。这样的品牌定位和讯息传达, 不仅符合青少年追求自我的个性, 更是提高了其参与的热情。

同时, “快男”在各大媒体上的高曝光率, 也起到了免费广告的作用。媒体对“快男”高度关注, 一方面与“超女”珠玉在前有关;另一方面看, 应归功于主办方有意制造娱乐话题的倾向上。比如, 某评委极端的言辞引起争议, 让颇具争议的选手参加比赛等等。

由此可见, 娱乐经济在一定程度上, 就是眼球经济, 谁能够制造话题, 吸引眼球, 往往就开启了成功的大门。

2. 体验营销中的参与感

有了高收视率与高关注度, 如何将这些数字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 才是真正成功的营销策划。前文提到“快男”节目的三大收入源中, 除了广告赞助方面是前期比较确定的, 观众的投票收入与相关娱乐产品的收入很大程度上都具有不确定性。

要保证这两个收入的来源, 核心的一点就是观众的参与度。让观众从喜闻乐见节目到愿意掏腰包消费, 保持高参与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和同类型的选秀节目相比, 湖南卫视最值得称道的一点, 也在于此。湖南卫视通过真人秀和比赛历程, 全方位的放大选手的优点和缺点, 将每个选手都塑造成具有代表性格和特征的银幕角色, 并将其从普通人到明星的过程向观众全方位展现, 反复强调“每一个选手的命运就掌握在观众手中”。这无疑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做法。首先, 各种不同类型的选手, 可以符合各个层次不同喜好的观众的需求, 所谓“必有一款让你喜欢”。其次, 当观众一定程度上对某个选手产生好感并对其加以关注时, 还可以通过参与对比赛结果产生影响, 感情的投射加上参与的体验, 有点类似于“角色养成游戏”, 使观众感觉成为游戏中的操纵者, 从关注选手开始到主动投入比赛, 就实现了从旁观到参与的质变。

由此可见, 从观众到消费者, 高认同度下带来的高参与度, 是“快男”产品实现产业链延伸的重要基础。

3. 整合媒体资源, 扩展产业链

作为一个电视节目, 由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其影响力和获得的利益都是有限的。而使之价值最大化, 进一步要在获利时间上延长、领域上拓宽, 必然需要产业链的延伸。

上文已经提到关于相关娱乐产品的开发和产业链的扩展, 在此不再累述。需要强调的是, 产品的开发与产业链的扩张, 应是以“快男”产品和整个“超级家族”品牌为核心的相关延伸, 这样既可以达到品牌价值和影响力相互促进的作用。相反, 若做的是无关的多元化扩张, 是短期利益撷取的做法, 将把品牌价值逐渐消耗殆尽。

应该说, 到目前为止, “快男”产品乃至整个“超级家族”品牌的运作, 在产业链上的扩展都是遵循相关多样化进行价值挖掘的。但是, 娱乐产品的品牌运作在我国才刚刚起步, 其产业链的运作也处于“粗放型”的创立阶段, 要进一步创造娱乐产品及品牌的价值, 发挥产业链的聚集效应, 还需要理论界的探讨和实务的尝试。

21世纪, 是一个媒体高度发达, 讯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有效的运用传播工具, 实现成功的营销活动, 是一个极具实现意义的课题。从以上对“快乐男声”的实务分析中, 我们看到了一个娱乐品牌的成功运作, 也为我们探讨这一课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摘要:2005年, 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节目创造了收视奇迹与巨额的相关收入, 2007年, 新一届的“快乐男声”在继承“超女”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再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本文围绕“快乐男声”的具体实务, 分析湖南卫视在营销传播中利用全面渗透广告、新媒体、相关延伸产品等手段, 续“超女”之后继续发展其“超级家族”品牌, 有效地整合媒体资源, 创造了极大的娱乐品牌价值, 并逐步完善了相关产业链。

关键词:营销,传播,运作

参考文献

[1]杨眉:策划出来的“超女”财富故事.中国经济周刊, 2005, 34:38~39

[2]曹红蓓:“18禁”中的超女之舞.中国新闻周刊, 2006. (6) :23~25

[3]徐浩然:当“娱乐”演变为“事件”.广告大观, 2006 (4) :102

[4]刘月:从“超级女声”看互动营销.山西科技, 2006 (4) :34~35

上一篇:个人简历人力资源经理下一篇:高考生高分秘诀:七嘴八舌话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