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保理业务的有关法律问题

2024-06-22

融资租赁保理业务的有关法律问题(精选6篇)

篇1:融资租赁保理业务的有关法律问题

普通融资租保理业务流程

普通融资租赁保理

是指在租赁公司与承租人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生效、租赁公司已履行合同项下义务的情况下,保理商受让租赁公司和承租人交易过程中形成的未到期应收租金,并为租赁公司提供相应的保理服务。

普通融资租赁保理的业务流程如下 :

1、租赁公司与供货方、承租人分别签订供货合同和融资租赁合同且上述合同已生效;

2、租赁公司将约定的租赁物出租给承租人;

3、租赁公司向保理商申请保理业务;

4、保理商为租赁公司核定授信额度;

5、保理商和租赁公司将应收租金转让事宜通知承租人;

6、保理商受让合格的应收租金后向租赁公司提供保理融资;

7、承租人按期支付租金至保理商指定账户;

8、租赁公司按约定的还款计划偿付保理商的融资本息及费用。

篇2:融资租赁保理业务的有关法律问题

中国农业银行 (以下简称农行) 于2006年颁布了《中国农业银行银赁通业务暂行办法》, 标志着银赁通业务的诞生。2007年2月国内首笔银赁通业务由农行德州市分行面向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办理。自此“银赁通”风靡整个租赁业。

银赁通业务 (即租赁项目融资业务) , 是指农行对租赁公司发放专项融资, 专用于租赁公司购买租赁资产出租给承租人使用, 并以承租人支付的租金归还融资, 或农行购买租赁公司的应收租金后直接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业务。银赁通业务包括银赁通—贷款业务和银赁通—保理业务。银赁通—贷款业务是指农银向租赁公司发放贷款, 专用于其购买租赁物出租给承租人使用, 并向承租人收取租金归还贷款本息的业务。银赁通—保理业务是指租赁公司开展租赁业务, 形成应收租金后, 将应收租金出让给农行, 由农行向承租人收取租金, 农行保留或不保留对租赁公司追索权的业务。

二、银赁通业务基本流程

通常情况下, 是由租赁公司和承租人共同向中国农业银行申请办理银赁通业务。银赁通业务基本流程如下:

第一步, 申请并受理。

由租赁公司和承租人共同向经办行提出申请;或者银行直接向客户营销。

第二步, 初步拟定银赁通方案。

审查与评估后, 由经办行拟定贷款或保理方案。同时收集租赁公司、承租人、担保人的基本资料以及租赁业务中涉及的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担保合同等, 以备审查。

第三步, 上报审批。

有权审批行受理业务, 组织调查评估, 对方案做进一步优化。

第四步, 签订合同。

经办行根据批复落实各项风险控制措施, 与租赁公司签订贷款合同或保理合同;与担保人签订担保合同, 与租赁公司和承租人签订账户监管合同, 与租赁公司签订权利质押合同等。

第五步, 银行发放融资。

银行向租赁公司发放贷款或保理资金, 同时租赁公司的租赁收益权转至银行。

第六步, 承租人按期向银行支付租金。

在银赁通保理业务下, 租赁公司将应收租金出让给银行;在银赁通贷款业务下, 承租人按期支付租金偿还本息。

第七步, 银行实施监管, 并加强风险控制。

主要是监督租赁公司、承租人和担保人的经营情况, 并实施账户监管, 保证融资的收回。

三、银赁通的风险控制

为防范风险, 保障利益, 农行一般采取以下风险防范措施:

(1) 物权保障。在银赁通业务下, 租赁物应当设定抵押, 农行为第一抵押权人;

(2) 保险。承租人或租赁公司应为租赁物投保, 农行为第一受益人;

(3) 提供担保。在银赁通——贷款业务下, 原则上应由承租人提供担保, 承租人确实无法提供担保的, 应由有担保能力的第三方提供担保。在银赁通——保理业务下, 由第三方对承租人支付租金提供担保;

(4) 供货商承诺租赁设备余值回购。即承租人无法支付租金时, 供货商以按约定计算的余值回购租赁设备, 并以回购款偿还银赁通的贷款 (或保理) 款项。

(5) 发放了银赁通——贷款后, 可立即对所形成的应收租金实施保理。一定程度上排除租赁公司的信用风险;

(6) 租赁公司或承租人缴存融资额一定比例的保证金;

(7) 在银赁通——保理业务下, 保留对租赁公司的追索权或租赁公司对应收租金、提供回购担保等。在银赁通——贷款业务下, 租赁公司将租赁合同项下应收租金、担保受偿权等权利质押给银行;

(8) 要求租赁公司和承租人在银行办理监管账户, 较好的避免贷款被挪用, 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租金优先用于还贷;

(9) 其他担保措施, 如承租人提供其他保证、抵押、质押措施等;

如此多的风险防范措施使得银行的风险相对来说很小。当然, 在一笔业务中不一定采取以上全部的风险控制措施, 具体的选择还要视实际情况而定。

四、银赁通的主要优点

就银行而言, 首先我国银行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良好的资金出口和渠道就成为银行迫切的愿望, 与租赁等同业机构合作无是个好选择。农行利用租赁公司独特的功能, 如加速折旧、表外融资、破产不破赁等功能, 确保了银行本身的收益, 拓宽放款渠道。银行设备贷款的竞争较激烈, 通过租赁公司以融资租赁的方式可降低风险, 增加收益, 增加现金流。其次, 融资租赁设备的使用权和所有权相分离, 租赁公司将设备抵押给银行, 实际上银行间接控制了租赁资产的所有权。在承租人违约的情况下, 承租人丧失了用益物权, 银行可要求供货商履行设备余值回购等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最后, 由于租金的支付周期按期约定, 实际是按期还本付息, 从而加速了资金的收回。

而对于租赁公司, 银赁通解决了租赁公司融资难的问题, 租赁公司通过银行保理对应收租金提前一次性收取, 解决资金难题, 不受承租人付款资金约束, 且从农行获得的资金成本较低, 保证了其业务市场。其次, 不需要租赁公司先以资金形成租赁再开展业务, 通过流程设计大大降低租赁公司的资金占用。最后, 银行利用其完善的风险控制手段能够帮助租赁公司监管承租人的信用, 加强对承租人现金流动的控制, 防止承租人的恶意赖账等。

此外, 银赁通业务也为供货商和承租人带来了很多好处。由于租赁设备是先购买再出租, 所以供货商的资金得以快速回笼。而对于承租人而言, 银赁通业务解决了其资金来源问题, 当然承租人也必须要承担较高一些的利息。

五、结语

租赁贷款把普通的银行贷款和融资租赁业务结合起来, 扩展了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 也令中小企业可获得固定资产购置资金。引入租赁保理, 直接以租赁资产的现金流为贷款提供还款保障, 也增强了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租赁业务的可能性。以农业银行的银赁通为代表的“租赁贷款——租赁保理”全套业务, 在实践中证明了这种模式对于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现实意义。

摘要:文章介绍以农业银行的银赁通为代表的租赁贷款、租赁保理业务的实际操作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了归纳分析, 并简单分析该模式对于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融资租赁,融资保理,银赁通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银行银赁通业务暂行办法.农银发〔2006〕301号.

[2]万子嘉.融资租赁在企业融资中的优势及风险[J].企业导报, 2011 (3) :72-72.

篇3:融资租赁保理业务的有关法律问题

关键词:保理业务;中小企业融资难;政策;建议

国际保理业务,又称保付代理业务,是指出口商以赊销、承兑交单等方式销售货物时,保理商买进出口商的应收账款, 并向其提供资金融通、进口商资信评估、销售账户管理、信用风险担保、账款催收等的综合金融服务。近年来随着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竟争,国际贸易买方市场逐渐形成。由于保理业务能够较好地解决赊销中出口商面临的资金占压和进口商信用风险的问题,因而在欧美、东南亚等地日渐流行,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保理业务最初作为国际贸易融资方式而产生,但其应收账款管理这一本质决定了保理作为一种融资方式同样可以应用于国内市场。由于应收账款是一种预期可能实现的债权,而且变现能力强,因此,销售商可以将其作为抵押从银行进行融资,不需要走繁琐的贷款程序。

目前,我国已注册中小企业超过800多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工业产值和实现税利分别约占全国总体的60%和40%,提供了大约75%的就业机会。银行保理业务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金融服务,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客户营运资金及信贷管理方面的需求,对快速解决产品营销过程中所产生的应收账款占用企业资金的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我国保理业务的现状

2007年,我国保理业务总量已达330亿欧元,比2006年增长了1.3倍。国际保理商组织亚洲区副主席曹东指出,由于我国出口贸易基数巨大,在未来10年内,我国保理业有望进入超常规发展期,可以形成一个年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的新兴产业。具体来讲,我国保理业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国内保理商业绩连创新高

以中国银行为例,该行国际保理业务量从2000年的0.24亿美元激增至2007年的85.26亿美元,国内保理业务量也从最初的1.8亿元猛增至538.54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131.4%和72.6%。同时,保理产品线的收益率也始终保持着高增长态势,2007年中行保理业务收入较2006年同比增长近150%,在各项贸易融资产品中遥遥领先。根据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的统计,中国银行去年以9.92亿美元的出口双保理年交易量在229家F C I会员中位居第二,并创造了FCI历史上单月出单量最高的纪录。2008年伊始,中国银行更是以出口双保理业务量成功跻身世界首位的佳绩令全球保理界瞩目。

(二)国外保理商瞄准中国市场

荣获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颁发的2007年度出口保理业务增长大奖及市场推广大奖的星展银行于2008年初表示,将进一步拓展中国内地的保理业务市场。星展银行自2007年开始在珠三角开展保理业务,并于今年4月在上海推出保理业务,其后还将陆续在国内其他地区的分行推广。

(三)规模迅速扩大但仍相对落后

近两年,随着社会对保理认知程度的提高,我国的保理业务量也成倍增长。但是与我国GDP增长、国内贸易和进出口贸易总量增长水平都是不相适应的;与欧美發达国家相比,不仅在绝对数量上,即便在相对发展水平上,还存在着较大的阶段性差距。在绝对数量上,我国保理业规模不及英国的1/40。在亚洲市场上,也只有日本和中国台湾保理业务量的7.5%和16%。

(四)国际和国内保理业务发展不平衡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都在争相优先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相比之下,国内保理业务的发展相对滞后。由于我国的企业信用体系尚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保理业务的发展。

二、运用保理业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具有的优势

在我国现阶段,保理业务实质是商业银行买断企业的应收账款,具有无追索性、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的特点。商业银行运用保理业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具有如下优势:

(一)资金优势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单据由商业银行买断后,保理商会立即或按约定的时间将货款交付中小企业使用,可得到货款额80%以上的价款,且利息及承购费较少,避免了资金占压,加速了资金周转,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二)改善了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

中小企业若自己拥有巨额应收账款,由于应收账款随时都可能转化为不良债权,从而恶化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若把应收账款卖出,则在保证资金流动性的前提下,既减少了应收账款,又不会加大负债比率。

(三)可以得到商业银行的多种服务

保理业务是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具有服务的综合性,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保理业务享受商业银行技术、信息、咨询等多方面的服务,以了解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情况,提高其竞争力,降低了违约风险和金融风险,从而有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

(四)转移风险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由商业银行买断后,这批应收账款就具有无追索性,即使买方到期不还货款商业银行也不能向应收账款的卖方行使追索权,即中小企业把不能收回货款的风险转移给了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承担信贷风险。

三、我国保理业务的开展与中小企业融资难之间的矛盾分析

银行保理业务在国内中小企业开展中,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相当苛刻的条件,受到了相当多的限制。

(一)保理商运作模式单一

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的保理经营模式包括独立保理公司、金融或银行集团内的保理子公司、银行内的独立部门以及银行内的贸易融资部门。当前,我国开展保理业务的机构以银行为主,包括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区域性商业银行。单一模式的保理商不利于业务的推广,同时在授信机制、风险控制和服务水平等方面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二)国内保理业务发展的社会信用机制不健全

我国现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社会信用意识淡薄,未健全个人和单位信用评级制度。社会信用机制不健全增加了银行资信调查的难度。由于征信数据的缺失、信用监管的缺乏、社会信用意识的滞后和企业信用信息的透明度低等因素,银企间的信用资源分离,给银行资信调查带来一定困难

(三)目标客户选择不准确

在发达国家中小型企业一直是保理商的重要客户,这一点在我国恰恰相反,国内银行往往是针对大型甚至超大型企业,国际保理业务与信贷之间仍然是一种相互替代的关系,银行信贷总量并不会因为开办保理而明显增加。当前我国的保理业务过于集中在大客户,已显现出明显的弊病。

(四)国内保理业务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保理业务尚无专门的法律规定或司法解释,各商业银行在保理业务的操作实践中主要参照《合同法》、《担保法》和《物权法》等法规中相关条文,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使得各商业银行在开展保理业务时面临不确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理业务的发展。

(五)国内保理业务流程不规范

在资信调查阶段,国内保理业务主要参考的是商业银行信用贷款的资信调查模式,并没有根据保理业务的特性形成一套适用于保理业务的资信调查方法。在审批阶段,有些商业银行的审批权限过低。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批通过率偏低。

(六)国内保理业务缺乏风险转移机制

国外保理商做“买断”应收账款保理业务,为了降低其信用风险,一般都要与保险公司合作。但目前国内保理业务尚无保险公司为商业银行开展“无追索权的应收账款转让”业务提供保险。这也就意味着商业银行必须独自承担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从而使得风险成本增加,实际收益率降低。

(七)没有专门从事保理业务的机构

目前国际上的保理业务大多由专业保理公司从事,其中多数是FCI会员,按相同的行业准则和标准化的业务平台开展保理业务。而在我国,根据人民银行规定,只有银行才能从事保理业务。目前在国内具备FCI会员资格并对外办理保理业务的机构中,都是商业银行。国内商业银行将国际保理业务作为银行业务来办理,其融资规定参照信贷管理办法执行,使企业受制于传统的银行授信额度。

四、创新和发展我国保理业务的政策与建议

(一)建立中小企业征信体系

保理业务是基于三方面信任关系开展的:中小企业与货物买方、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与货物买方,这三方任何一方的信用出现问题都会使保理业务不能进行,甚至会扰乱金融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必须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中小企业的信用建设,防止债权转让陷阱,可仿照美国的做法,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咨询系统,利用网络技术通过一定方法搜集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并公开,随时供商业银行进行查询,防止企业的欺诈、瞒骗等行为。

(二)建立保理保险制度

目前由于没有保险公司为保理提供保险,银行必须独自承担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风险相对较大。可以借鉴欧美地区保理商的做法,加强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开展保理业务保险,在规范运作的基础上积极有效地防范和转移风险。

1.商业银行在为中小企业进行保理时,向保险机构缴纳保险费,保险公司在通过实地调研后给予商业银行保险。

2.实行比例保险制,即保险公司在为商业银行的保理业务进行保险时,不实行全额保险,而是按照商业银行所承包的金额承保一部分,如50%~80%,这样可以防止商业银行认为有了保险就可以不顾一切地承保中小企业的债权债务,造成较大的风险。当然,保险比例也不能过低,否则保险就没有必要了。

(三)健全完善法律法规

大胆地引进国际上已有的公约和惯例,尽快出台保理业务管理法规和具体执行细则以及操作规程,加强保理业务的现场监管和风险防范。一是与银行法律同步,参照国际惯例,制定出一份全国统一的严格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保理业务协议》,从而有效保证保理业务的顺利发展。二是金融监管当局要依据《国际保理公约》和《国际保理业务惯例规则》,尽快制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保理业务管理法规和操作细则。

(四)力求保理業务模式多样化

银行附属保理公司是当今全球保理业的主流模式,非银行专业保理公司也是我国保理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们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鼓励多种保理经营模式并存,允许商业银行投资设立独资或合资附属保理公司开展保理业务。

同时,可以建立和发展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保理公司,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适当降低信用门槛,为其提供更多融资服务。

(五)商业银行应转变经营思路,完善业务操作流程

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积极与信用水平高、经营状况好、产品适销对路的中小企业开展业务并建立长期的业务往来。并根据业务的实际开展情况,不断完善国内保理业务的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和会计核算办法等相关制度。在保证风险控制的基础上简化审批程序和环节,扩大分支机构对中小企业国内保理业务的审批权限,强化国内保理业务的贷后管理力度,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和买卖双方的日常风险控制。加快保理业务电子化水平,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快捷性,充分发挥保理业务便捷、快速、及时的业务特色。

(六)创新建立国内“行业信用协会”,制定行业规范,加强中外合作

建立保理“行业信用协会”或强化银行业协会在保理业务方面的职能,制定严格的行业规范,促进会员间交流。第一,通过会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增加对行业信用以及经营规范行为的认同感,加强行业内联系协作,共同防范风险。第二,通过协会规范会员的经营行为,避免恶性竞争,维持市场秩序,利用其有特定的渠道将会员行为的信息在会员之间传递与交流,使会员在市场中形成信誉约束,从而使其经营行为协调一致。第三,通过组织协会会员开展国际交流,引进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建立独立的风险评估和防范机制,提高会员国际竞争力,促进全行业的健康、有序、协调和快速发展。

(七)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广保理业务

一方面国内商业银行应抓住机遇,增强创新意识,将保理业务纳入银行的整体营销战略之中,可利用广泛的分支机构网络以及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进一步加大对保理业务的宣传和营销力度,并通过开办企业培训班、上门宣传、实施尝试期优惠费率等手段,让更多的企业选择保理业务。

(八)调整现行监管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各个部门应参考《国际保理通用规则》,结合我国法律基础和保理业风险特征、发展现状及趋势,对监管政策进行协调,不断修改和完善相关监管政策,制定出专门的保理监管政策和指引,切实解决上文提及的问题,规范保理业务的操作和管理,推动我国保理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弈.我国保理业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投资,2006,(6).

[2]张星.国内保理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障碍及对策[J].黑龙江金融,2008,(3).

[3]黄玉书.促进中小企业保理融资的对策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8).

篇4:融资租赁保理业务的有关法律问题

【关键词】自贸区;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业务

一、商业保理概述

所谓保理合同,实质为以保理商与供应商之间所构建的合同类型,基于此合同条款作用下所产生的应收账款,实为供应商和客户在合同框架下,所产生的具有范围限制性的应收账款,而针对个人及家庭等单元而言吗,其在货物销售时,基于操作需要而产生的应收账款,则不将此种业务划定在应收账款范围内,此外,从保理商角度来分析,需提供与之对应的至少两项服务,如账款催收、账户管理、融资及坏账担保等。依据《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保理业务实为囊括多种流程于一身的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如融资、坏账担保、管理及账款催收等,前提条件为掌权人转让应收账款。对于所开展的各种商业保理业务来讲,银行并非其开办机构,其所开展的业务,一致于保理业务。若保理触及商业领域,若为其下定义,则为保理商和债权人,根据合同规定及要求,将与债务人在销售、服务及出租方面所签订的各种合同,向保理商转让应收账款,就保理商来讲,则需将如下当中的两项内容予以提供,即坏账担保、资信调查、催收、账户管理及融资,而应收账款的受让及转让则为其核心,通过将应收账款的提前预付供于企业,以此达到实现企业融资的最终目的。当前,国内仅有各大商业银行开展保理业务,对于商业保理公司而言,其相比于商业银行,具有较小的市场占有额,但当前国内商业保理企业正迅猛发展。2013年底,我国共有281家注册为商业保理企业,相比于2012年,乃是后者的4.3倍。

二、融资租赁概述

依据在加拿大渥太华举办的国际外交会议所制定的《国际融资租赁公约》当中明确指出,所谓融资租赁交易就是出租人依据承租人同义条件及相关要求,与供货人达成相关供货协议,对于出租人而言,其依据合同所设定条款,从中获取资货物等,此外,出租与承租人,签订租赁协议,授权承租人,可对该设备予以使用,则但需缴纳租金。依据我国《合同法》相关规定,可将融资租赁合同概括为出租人依据承租人对租赁物及出卖人相应选择,将租赁物买于出卖人,且向承租人予以提供,承租人需缴纳相应租金。基于上述规定可知,从融资租赁角度来考量,出租人基于合同要求,采用租赁等方式,提供相应租赁物,在租赁期内,出租人不提供租赁物风险,而承租人则需将租金及时支付。我国融资租赁业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年代,经过近几十年的不断发展,整个行业自小至到、从无到有,不仅经理了初期阶段的小幅繁荣,且在中期阶段还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深入调整。2007年,我国证监会,对金融租赁公司,在管理办法方面,作出了具体调整及修改。特允商业银行对股权予以控制,并成立不同于银行金融机构的相关金融租赁公司,至此,我国融资租赁业得到迅猛发展。

三、自贸区框架下的融资租赁公司开展商业保理业务

国务院于2013年出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其中允许组建自贸区,另外,采用兼营等方式,开展商业保理业务。而在2014年,中国自贸区管理委员会出台与之对应的各项政策,综合可知,企业从事商业保理业务,其业务内容为:(1)相关于商业保理的咨询服务。(2)国内及离岸保理业务。(3)进出口保理业务。(4)得到允许的其他类型的业务。基于从事融资租赁的相关公司来讲,可通过申请,且以兼营或主营方式,开展与之对应且符合商业需要的保理业务。此外,对于所颁布的暂行办法而言,其则对商业保理企业相应条件给出了明确规定,比如需在资金实力及经验方面要具备,且之前 不存在任何不良记录等。

当前,工程机械、商用车、船舶及飞机座位主流的租赁物,基于长远角度来分析,市场当中各种租赁物日益更新,至此,其为融资租赁企业更好的开展业务提供了新动力及方向,基于短期层级来分析,其对租赁物具有较为有限的需求,通常情况下,企业在最近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仅会对所需设备实施一次性投入,所以,针对融资租赁企业来讲,各个客户融资服务仅有一次。基于上述问题可知,针对融资租赁企业,提供给单一客户将有限的融资需求,为提升业务的广泛性,租赁企业需不断挖掘及广泛开拓所需客户,然后,对那些新客户,实施评审及调查,势必造成运营成本的增加。基于客户层级,融资企业存在有限的交易次数,对于其良好信用记录的建立造成影响,由于彼此间还较为陌生,至此,便会造成企业融资成本增加。由于客户与租赁公司进行融资交易,乃为单纯性交易,彼此间具有较少的依存度,所以,如若客户存在资金不足状况,则其就会具有更高的银行依存度,而银行便可为此提供新的融资机会。所以,其在租赁公司租金及偿还银行贷款方面,客户对于后者更为注重,而租赁公司违约现象较为明显。

四、业务模式分析——船舶融资租赁为例

X公司乃是一个施工企业,准备在原有基础上新建一艘海上施工船,而N公司则为一家融资租赁公司,且准备为X公司提供相应融资租赁服务,与此同时,N公司通过深入了解分析,了解到X公司也有许多其它方面的流动性资金的需求。基于传统角度而言,N公司仅能为新建船舶提供对应的资金支撑服务,然而,N公司乃是经自贸区成立背景下所批准的,可对商业保理业务相应融资租赁予以从事的公司,另外,N公司经了解,知晓X公司还有其它工程将要完工,且业主针对验收工作并无相应要求或意见,但还未接工程款,N公司通过对业主实施审查工作,正是企业在工程款偿还能力上仍然具备,则N公司在向X公司提供融资租赁服务的同时,还可为X公司相应应收工程,提供相关的商业保理业务。至此,N公司可在X公司同时开展上述两业务,而x公司则可获取性质不同的两种融资。

五、结语

当前,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且经过近些年来的持续发展及完善,在行业内部乃至行业间,均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而整个融资租赁行业,其中的核心竞争力并没有得到较好体现,至此,需指定更加企业当前需求的融资租赁政策措施,对实施细则予以深入,以此达到促进融资租赁行业深入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巩中丽. 我国商业银行融资租赁保理业务运作模式及风险防范研究[J]. 对外经贸, 2012(11):124-126.

篇5:融资租赁保理业务的有关法律问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保理;债权转让;通知;登记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第一章 案情简介

原告(被上诉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乌拉特后旗支行,简称工行乌后支行

被告一(上诉人):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宏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宏泰公司

被告二(原审被告):内蒙古临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临海公司

2009年12月14日,原告工行乌后支行(甲方)与被告一宏泰公司(乙方)签订有追索权的《国内保理业务合同》, 2009年12月13日,工行乌后支行与宏泰公司共同向临海公司发出《应收账款债权转让通知书》,宏泰公司将其对临海公司的应收账款债权及相关权利转让给工行乌后支行。2009年12月16日,工行乌后支行分两笔支付宏泰公司保理融资款400万元,两笔款项的融资到期后,宏泰公司未能偿付全部到期融资款。原被告的争议焦点是:1、保理业务合同无明确法律依据,是否应视为债权转让合同。2、关买方不履约,卖方回购条款的合法性。本案经过二审终审,终审法院认为:宏泰公司与工行乌后支行所签订的《国内保理业务合同》是当事人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合同法》第52条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该保理合同为无名合同,应适用合同法总则的规定,并可参照本法分则或其他法律最相类似的规定;有追索权的国内保理业务合同项下,宏泰公司承担回购责任的的合同要素均作了明确的约定,系双方真是意思表示,不属霸王条款,宏泰公司认为存在无效条款的理由不能成立。宏泰公司负担回购义务后,依合同其即取得与之对应的对临海公司的应收账款债权,临海公司与工行乌后支行的对应偿还责任免除。

第二章 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的定义

本案涉及到了商业银行保理业务,而目前我国从法律和法规层面并未对保理业务进行专项立法,只有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4年4月发布的部门规章《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2010年4月份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规范》对保理业务的定义进行了详细描述:

保理业务是以债权人转让其应收账款为前提,集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坏账担保及融资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债权人将其应收账款转让给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向其提供下列服务中至少一项的,即为保理业务:(一)应收账款催收(二)应收账款管理(三)坏账担保(四)

本案其实是采用了第四种保理业务模式,也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比较常见的保理业务类型,通过应收账款合法、有效的转让为卖方提供融资服务。

第三章 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的性质分析

在本案中,被告辩称本案为保理合同是错误的,而仅属于债权转让。二审法院终审判决认为本案属于非典型性合同,是无名合同。保理业务的性质关系到法律适用、法律效力等一系列问题,关于保理业务的性质,笔者认为应属一种特殊的债权转让业务。

关于债权转让,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发生债权转让后,第三方与债权人必须通知债务人,否则不发生法律效力,债权转让后,债务人不再对债务人享有债权,基于合同产生的债权的当事人实际只有第三人和债务人。而保理业务中区分明保理和暗保理,暗保理是指在一定期限内,银行、卖方都未将应收账款转让事项通知买方/债务人的保理方式。暗保理业务中,约定期限届满或约定事项出现后,甲方可将应收账款转让事项通知买方/债务人。而在有追索权保理业务中,卖方一般承担回购责任,并未完全退出整个基础贸易产生的法律关系中。

银行卖方通过签署保理业务合同对应收账款的转让、追索权、通知条款、登记条款等合同要素进行了详细约定,银行提前通知卖方的应收账款转让清单、应收账款转让通知书、应收账款确认书等文书,作为为保理合同附件的一部分,与保理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构成完整的保理合同项下的双方权利义务内容。因此笔者认为系保理合同关系建立新型特殊的债权转让合同,保理业务应当是一种特殊的债权让与业务。

第四章 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的法律适用问题

根据我国司法实践经验,正确运用法律的基本要求可概括为:准确、合法、及时。本案中,原被告双方争议焦点主要有两个:保理业务合同的合同类型和有追索权保理业务中回购条款的合法性。

(一)关于保理业务合同的类型分析

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本案审理时,银监会尚未发布的部门规章《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本案审理终结前虽然中国银行业协会最新颁布了规范性文件阐述保理业务,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裁判文书引用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定》(法释〔2009〕14号)第六条:“对于本规定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规定之外的规范性文件,根据审理案件的需要,经审查认定为合法有效的,可以作为裁判说理的依据。”之规定,规范性文件只能作为裁判说理依据,不可直接引用,主审法官在没有关于保理业务明确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依据的情况下使用了合同法关于无名合同的相关规定,对于保理合同的权利义务条款进行了确认,符合保理业务的特性,有利于督促保理业务各方当事人及时履行自己的义务。

《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虽然使保理业务纠纷有了法律依据,在某种程度上大大促进了保理业务的法制化进程,但是缺乏上位法的制度依据,单纯适用部门规章在司法实践中还是存在问题的。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无保理合同纠纷案由,是按照其他合同纠纷立案还是按照债权转让合同纠纷立案,实践中分歧很大,最初立案时的案由障碍肯定会影响之后的案件定性和审理。

(二)关于保理合同约定的“回购条款”的合法性问题。

约定回购条款通常是指有追索权保理业务类型,即商业银行在债务人破产、无理拖欠或无法偿付应收账款时,可以向债权人反转让应收账款、要求债权人回购应收账款或归还融资。

对于追索权的分析,笔者认为,有追索权类型中的卖方承担回购或接受反转让实质上是承担了一种瑕疵担保责任。在买卖双方资质特别是买方的资质并不优良时,商业银行需要更多的担保措施来保障资金安全,尽管应收账款转让已经具备了覆盖了大部分资金风险敞口,为了防范买方的信用风险,有必要通过卖方的介入来保证整个保理业务流程有序进行。卖方承担瑕疵担保责任实质上是对自己供应产品的负责,是对商业银行发放融资的负责。

保理业务合同是当事双方基于真实意思表示通过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一般会在合同中约定、本合同经双方当事人签署后生效,合同并不存在违反合同无效强制性条款情形,对合同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第五章 结论

保理业务目前成为我国解决企业融资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的利器,不论是商业银行还是商业保理公司都在积极推进保理业务。本案对于从事保理业务的所有主体特别是保理供应商来说是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的,该案例也说明了,目前我国需要从上位法的层面充实保理业务合同纠纷的内容;而保理供应商也需要完善商业保利业务流程,在保理业务合同中对保理合同要素进行充分描述,保留好业务过程相关凭证,这样在发生纠纷时才能充分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2014年4月

[2]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规范》,2010年4月

[3]王果纯著:《现代法理学-历史与理论》,《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6 年01期

[4]【英】施米托夫著:《国际贸易法文选》,赵秀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年第一版

篇6:融资租赁保理业务的有关法律问题

一、我国国际保理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与此同时,我国国际保理也发展迅速,从表1的统计数据上看,自2002年至2008年的短短数年时间里,中行国际保理业务量从2.077亿欧元上升到55亿欧元。从表二的统计数据上看,2007年均增长率高达130.60%。2008年中国和日本对国际保理业务的增长最快。根据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的统计,2008中行出口双保理业务量跻身世界第一的位置,同时中国的出口保理业务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据预计2009年我国的出口保理的业务量虽然受美国经济的影响相比2008年将有所下降,当长期将保持较好的增长。可见,国际保理业务已逐渐为中小企业所接受或熟悉,并已成为一种新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然而,如表1所示,与发达国家相比,特别与欧洲的国家相比,国际保理业务的总量还较低。这表明了我国国际保理的发展现状与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的发展地位极不相称。从FCI统计的数据看,2007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超过两万亿美元,相对应地初步估计将产生5000亿美元的保理市场。而2007年全部银行保理业务总量(包括国际保理和国内保理)仅为481亿美元,占市场潜力不到10%的比例。这说明国际保理只占国际结算方式的比例仍然较小,国际保理结算总量占我国国际结算总量比例不大这一现状,应足以引起我们进一步探索如何促进国际保理这一新的国际结算方式,以缩短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与国际通行的保理业务有较大差距的现实问题。

二、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扩展国际保理客户量不足导致国际保理业务量相对与其他的国际结算业务量的比率不高

根据FCI的定义,国际保理服务有四大基本内容:一是坏账担保,二是应收账款管理,三是催收服务,第四是账款融资。其中,前面三项是核心定义,只要前面三个服务内容做到一个就是保理。成长中的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往往处于弱势,这些企业要想扩大出口,就要提供有利于进口商的条件,那就意味着要采用赊销、承兑交单方式,这时最好的选择之一就是出口保理。这就决定了我国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等小客户相比大企业对国际保理业务的需求和依赖性更强。但在我国外贸中小客户还没有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保理的目标客户群,其主要原因如下:

1没有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和方法。这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不能通过银行之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其二是还没有通过竞争在国内形成若干家独立权威的中介机构为企业间经济往来提供全面、真实、客观、可靠的资信信息。因此还没有建立完整可靠的企业资信情况管理系统加强对进出企业的资信管理。

2没有制定出有关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专门法律法规。目前国内仅有《对于出口代理项下收汇核销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涉及到了国际保理业务,并没有专门性的法规对国际保理中各方的权利与义务作出明确界定。

3对外企业的外贸销售额下降不能满足银行保理的营业要求。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的出口产品多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此类产品不能成为带动企业发展的领头产业,加上近几年国内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致使中小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下降,无法通过商业银行的严格审查,不能满足银行保理的营业要求。

综上所述都说明了中小企业还不是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的目标客户。也就直接导致了国际保理结算的总量相对于其他的国际结算方式总量不高。

(二)无追索权的保理业务开展不足约束了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在国际保理发展成熟的西方国家,无追索权的国际保理被视为最普遍和主流的国际保理方式。而国内商业银行提供的无追索权的国际保理开展的不够。我国商业银行提供无追索权的保理业务不足的原因如下:

1银行虽然事先己对进口商的资信进行了调查与评估,并规定了信用额度,但我国银行的国外代理行较少,在世界各国分布也不均匀,所以银行在开展保理业务时不能很好地掌握国外客户的情况。

2银行的风险没有得到有效的分散约束了银行开展无追索权的保理业务。如果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是无追索权的保理业务,一旦进口商到期拒付或因破产倒闭无力付款,作为进口保理商的银行就必须自己负责偿付,这就约束了银行开展无追索权的保理业务。我国银行在做保理时更倾向于做有追索权的保理业务,这种做法虽对银行规避风险很有效,但我国的出口企业并不能享受百分之百的坏账担保,并且应收国际账款追收是十分困难的,一旦出现了呆账,追回成功率很低;即使追讨成功,企业付给银行的佣金也要占三分之一以上。

由于银行不能提供无追索权的保理业务,国际保理相对于传统的非信用证方式的优势就不足以抵消成本劣势,导致了出口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国际结算方式,阻碍了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三)国际保理业务中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不够导致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电子信息技术是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基础,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已经普遍采用EDI技术,在这种技术下,商业活动中的所有的文件都标准化,通过卫星或其他计算机信息网络传输。2008年国内已经有十六家银行加入了FCI。然而这十六家银行并不完全是通过FCI开发的保理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FACToring)进行的。银行信息化建设还都处于建设阶段,大部分定单、发票等商业文件还是通过人工方式进行传递。保理业务的信息化、电子化设施尚不完备,我国商业银行与各国保理公司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信息交互网。这些都使得保理商还不能通过其网络资源充分了解进口商的资信情况及经营状况、进口商所在国的外汇管制、外贸体系、金融政策、国家政局等方面的变化等。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低和相对落后的硬件设施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保理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的保理业务走向国际市场。

(四)缺业务水平复合型人才与国际保理业务人员约束了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竹进一步发展

国际保理业务涉及到国际结算、融资、信用担保等多个领域,因此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业务水平,在熟练掌握英语、计算机应用的基础上,还要具有法律和国际金融知识背景,并对国际贸易中涉及的国际惯例和规则有所了解。2001年末国内拿到FCI资格证书的专业保理人员只有10人左右。由于参加国际考试费用高,各家商业银行开始自己培养保理人员。随着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拿到FCI资格证书的专业保理人员会逐步增加。如光大银行共有近30名业务人员通过了国际保理商协会(FACTORS CHAIN INTERNATIONAL,简称FCI)认证考试,持有FCI颁发的认证证书。尽管拿到FCI资格证书的专业保理人员逐步增加,但与国

际保理这些年的迅猛增长的增长率相比,我国的专业保理人员的增长率还是相对低的,这就影响了保理业务处理的速度和质量,制约了其在我国的发展。

(五)保理业务运营模式的创新和探索不够约束了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保理业务运营模式的创新和探索对于加强与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是相当重要的。在国外保理业务运营模式很多,针对不同的客户几乎都有相应的国际保理业务。而我国商业银行对客户群体的细分还不够细,对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分析还不够深。尽管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和产品研发,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和光大银行除了在原有的国际、国内两大系列五类产品的保理体系外还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制了多种保理解决方案,如隐蔽型保理服务、集中化贴现、加工贸易保理、租赁保理等相应的金融服务组合以满足目标客户的特定需求。但其他加入FCL的商业银行的国际保理运营模式还很陈旧,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这就影响了保理业务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制约了其在我国的发展。

三、发展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对策建议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国际保理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借鉴国际经验,大力发展国际保理业务。为促进我国国际保理进一步发展,我们要从以下政府、银行和企业几个方面共同努力。

(一)政府方面应该努力营建推动我国保理业发展的环境

1、政府要强化服务职能,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和信用体系。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首先要努力建立国际保理业所必需的信用信息系统、高功效的支付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由于建立信用信息系统、高功效的支付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投入很大,一般银行、企业难以完成,这就需要政府的介入和支持。通过建立这些信息系统,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培育信用需求,规范信用市场完善信用制度,营造信用环境,不断促进我国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

2、政府要制订保理业务法律法规,加快保理业务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金融监管和外汇管理方面,也应根据国际保理业务的性质和特点出台适宜的政策,指导规范此项业务的准入和发展。借鉴国外成熟保理业务管理经验及法律规范,结合我国当前实际,制订保理业务法律规范,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制定《保理管理条例》,加强对保理业务的监管;(2)以《合同法》的债权转让制度为基础,制定保理专门法律;(3)完善配套法规,改善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国内国际相关法制环境。

(二)我国商业银行要降低风险大力发展国际保理业务

1加强建设进出口企业的资信管理。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国内应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和方法,并通过银行之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建立完整可靠的“企业资信信息库”来加强对进出口企业的资信管理。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应与各国保理公司建立起完善的信息交互网以充分了解进口商的资信情况及经营状况,减少自身面临的风险。

2大力开展无追索的国际保理业务。我国目前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体制是因为无法控制混业经营带来的系统风险,银行和保险公司可尝试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开展合作。如由保理商代出口商为货物买保险,向保险公司咨询发生信用风险或汇率风险的可能,了解某些贸易纠纷的原因及国际贸易中进口商可能的诈骗行为。或者国内保理商可通过自己在国外的分行或合作机构在进口国的保险公司为无追索权保理业务买保险,这样可以建立风险共担平台。一旦发生债款追讨问题可以得到国外保险公司的协助与风险分担。如光大银行已与优质投资担保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其担保项下的钢贸行业企业授信业务,为部分中小钢贸企业提供了实际融资服务。同时,本国银行之间应加强合作,即可由一家银行作为主保理商联合几家银行共同叙做无追索权保理业务,这样可以将风险分散。发生坏账时各行可共同运用自身组织及时沟通处理,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即使发生无法追讨的情况,每家合作行的风险也能有效降低。

3加快国际保理业务人才的培养。国际保理业务又是一门涉外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对人才的要求条件较高,因此银行加快国际保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已是当务之急,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国际保理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抓住数量众多、资质优良的中小企业来推动国际保理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内的优质大客户资源减少、同业竞争激烈和产品服务同质化,成为摆在各家银行面前的日益凸现的共同难题。这使得银行应通过保理产品回归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市场成为银行与中小企业共同的现实和明智的选择。如光大银行上海分行提出了一套以国际贸易、物流、航运等优质行业核心大企业的上下游优质中小企业为切入口的链式融资模式。在政府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银监会出台多项措施推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以及相关法律环境改善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认识到转变机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巨大盈利空间。抓住数量众多、资质优良的中小企业来推动公司保理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小企业应加强自身信用建设和管理

1中小企业应改变旧观念逐渐适应国际保理这一新的结算方式。由于国际买方市场逐渐形成,对进口商不利的信用证结算比例已经在逐年下降。出口商应更多从买方的角度来考虑,在最大程度降低自身风险的基础上为进口商提供更多的便利,无追索权保理业务无疑是既适应了大趋势又对双方都比较有利的选择。虽然收费较高,但是长远来看对于出口商赢得竞争优势还是有利的,出口商应改变旧观念逐渐适应这一业务。

上一篇:本科贫困生国家助学金的申请书下一篇:构建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