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的的几点思考

2024-06-21

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的的几点思考(精选8篇)

篇1: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的的几点思考

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的的几点思考

谢松保

2011年第3期 ——社会建设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湖北已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生活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如何在社会管理工作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是当前湖北民政工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构建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根本上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从源头上减少因利益冲突引发的社会矛盾。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充分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减少社会发展成本,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社会公共政策,维护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公正,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中介组织的关系,将一些事务性、辅助性工作向社会组织转移,实现政府社会事务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项目、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深化政务公开工作,不断扩大、规范政务公开内容、形式。

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水平。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没。不断改进政府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模式,进一步形成社会公益事业主体投入多元化的格局。

二、构建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网络

改善民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之基。目前,我省城市低保对象140万人左右、农村低保对象200万人左右、重点优抚对象40万人左右、常年灾民200万人左右。保障和改善他们的基本生活,是社会保障工作的重头。重点发展面向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服务,及时将需要保障的城乡困难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健全完善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社会救助,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积极推进养老机构建设,积极探索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有效途径,不断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的福利工作。积极探索机构福利服务、公共福利服务和公益服务相结合的特殊群体福利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国防建设相适应、与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的优抚安置政策,切实保障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健全流动困难人群救助管理制度。在政府开展无偿救助的基础上,在社区普遍建立“慈善超市”、“爱心超市”等公益项目。大力发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拓宽服务领域,开发社区就业岗位。

三、构建现代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民主自治、文明祥和的新社区

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础,社区在服务居民生活及维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社区建设还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偏低、硬件设施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和困难。探索建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企业在社区建设中的伙伴关系,把政府不直接承担的、从企事业单位剥离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交由社区承担。发挥驻社区单位、民间组织、物业管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一是进一步理顺社区管理体制。探索建立行政工作进社区准入制度,以减轻社区的无限责任,保证社区集中精力做好维护稳定工作。有关职能部门进社区,必须“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按照理顺关系、整合资源、一岗多责、效能优先的原则,对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各部门派驻社区公共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进行整合,实行交叉任职,条块结合,合署办公,以解决社区维稳力量不足问题。二是进一步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2010年5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中心城区50%的街道要建一所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社区中心,80%的城市(镇)社区和列入国家、省试点的农村社区要建一所不低于300平方米的社区公共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各地应以此为契机,全面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三是加强城乡社区自治组织能力建设。提高居(村)民的自治程度,培养民主素质,提高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城乡居民自治组织成为协调民众利益、化解民众矛盾、保障群众安居乐业的有效载体。

四、构建社会组织发展体系,形成各类社会组织和群体团体依法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管理的局面

社会组织是指在政府部门和企业之外的“非赢利部门”,与政府部门、企业共同构成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政府“以强制求公益”,企业“以志愿求私益”,社会组织“以志愿求公益”,体现志愿性、公益性和民间性。随着社会转型加快和国际交流日益增多,社会组织在我国逐步兴起,正在成为参与社会管理新的重要力量。目前,全省县以上民政部门共登记各类社会组织20674个(社会团体966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0982个,基金会26个)。在省民政厅登记的1101个社会组织中,社团787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88个,基金会26个。覆盖范围由初期的社会慈善、扶贫救助为主,拓展到工商服务业、农业、科学研究、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生态环境、社会服务、法律等几十个领域,但发展还很不够。

创新社会管理,需要我们充分认识社会组织的地位、作用以及发展和规范社会组织的重要性,把社会组织发展管理工作,列入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采取切实措施促其发展,依法加强对其管理监督。一是加大对社会组织扶持力度。政府每年应拿出专项资金或奖金,用于社会组织的扶持工作。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是资助社会组织的重要方式。要划定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领域,采用招标方式,建立规范的程序和制度。政府部门要制定行业社会组织发展规划,鼓励和支持社会急需的公益服务类组织发展。二是创造良好政策环境。逐步取消行业协会主管单位,提升我省行业协会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的能力。建议对政府部门职能定位和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凡属应交给行业协会行使的职能,应全部转移到位。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法制部门要受理行业协会对政府机关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检举投诉和提出的行政复议,财税部门要落实国家关于公益性社团和基金会享受捐赠税前扣除政策,鼓励行业协会组织为我省公益事业多做贡献。

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这是一个大课题。既要强化组织领导,又要加强组织协调,明确党政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任务。建议明确社会管理工作的牵头部门,建立社会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全省社会管理工作。■

(作者系湖北省民政厅厅长)

篇2: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的的几点思考

胡德春

2012年第4期 ——社会建设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民生福祉大计,事关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大业。创新社会管理机制,要着眼于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大力推进民本机制、化解机制、纽带机制、平衡机制和防控机制创新,为加快构建中部战略支点发挥重要的助推作用。

一、推进民本机制创新,廓清社会管理之“源”

抓住源头,方能抓住根本。社会管理重在以人为本,要把“六民”要旨即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贯穿于社会管理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大力推进民本机制创新。

(一)在导向机制上,要树立为民服务宗旨观,做到情为民所系。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在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上,要解决好为谁说话、为谁干事、为谁谋利益的问题;在创新社会管理的方法上,要掌握好怎么说话、怎么干事、怎么谋利益的问题。努力使社会管理各项工作彰显民本理念,体现宗旨观念,达到“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根本目的。

(二)在推进机制上,强化执政为民责任观,做到权为民所用。在社会管理实践中,要始终牢记“权力属于人民、权力由人民赋予、权力为民所用、权力为人民负责、权力受人民监督”的道理,坚持用情、用心、用责、用力推进各项工作。要坚持源头治理,紧紧抓住“三个源头”,即治理矛盾产生源头,突出决策决定、执法执纪、行政作风、项目建设、民生问题等五个重点,做到“谁主管、谁负责”,使社会矛盾和问题少发生或不发生;治理矛盾集中源头,突出村(社区)这一重点,做到“谁管理、谁负责”,使社会矛盾和问题不上交或少上交;治理矛盾管辖源头,合理划分地方和部门管辖责任,做到“谁管辖、谁负责”,使“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难事不出县(市、区)、矛盾不上交”,努力使社会管理权责落实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

(三)在评价机制上,落实人民满意政绩观,做到利为民所谋。“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正确的政绩观是衡量一个干部是掌权做官老爷还是执政为民的试金石。在社会管理实践中,要把人民满意作为最根本政绩取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树立为民科学、打基础、管长远的政绩观;全面增长政绩才能,学会用“一线分析法”,即按照客观事物发生发展量变质变的规律,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促进科学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的能力,做到以德行服人、以才能服人、以业绩服人,当好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不出事的干部,努力提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满意度。

二、推进化解机制创新,疏导社会管理之“流”

“源渊则流长,流活则源清。”社会管理的着力点在化解社会矛盾,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等机制,努力舒缓社会紧张情绪,平和民众忧怨心态,保持社会安定有序,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一)建立健全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大力畅通基层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建立规范有序的信访秩序。切实抓好初信初访,加大乡、县两级初访协调处理力度,不断提高初访办结率,努力把矛盾纠纷和隐患问题解决在初始环节;切实抓好网络信访,组建市(州)网络信访中心,采取信息“一个口子进来,一条渠道处理,一人总审把关,一个口子出去”运作模式,实现基层群众不出门、不上访、不花成本就能快捷解决问题;切实抓好领访代访,由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基层信访工作人员代理和带领信访人向上反映问题,引导基层群众走正确渠道反映合理诉求,维护良好的信访秩序;切实抓好约访接访,定期组织开展村(社区)和乡镇(街道)干部“首问”接访、县(市、区)委书记“大接访”、市级以上领导干部约访活动,把矛盾问题解决在各个环节。

(二)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创新矛盾纠纷化解办法,采取八大化解举措,即通过源头化解、网络化解、接访化解、疑难化解、督办化解、现场化解、依法化解、改进化解,提高矛盾化解率,努力形成良性循环。构建四级化解网络,即建立健全村(社区)—乡镇(街道)—县(市、区)—市(州)四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对排查出的各类问题坚持分级调处与联合调处相结合、包案调处与专班调处相结合、超前调处与督办调处相结合。完善三个工作机制,建立高位协调机制,对“三跨三分离”(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人事分离、人户分离、人事户分离)、急难险重信访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由地方主职领导或上一级跨部门领导牵头协调化解;建立重点推进机制,坚持做到抓主管问责,抓整改落实,抓督办检查,抓定期例会,抓工作通报,抓领导谈话,抓经验交流,抓培训提高,抓宣传推广,抓改进提高,建立环环相扣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改革创新机制,总结推广国有企业改制维稳、城镇征地拆迁、军转干部安置、非正常死亡处置等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工作品牌。

(三)建立健全疑难案件化解机制。对急难险重和疑难杂症问题要加大化解力度,组织开展“难案大会战大攻坚”活动,落实专班,集中攻坚,限期销号,特别是对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基础上,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采取“X+1”的方法,即多方筹资、政府兜底,一次性了断,确保当年发生的案件化解不跨。对短时间难以化解的重大涉稳问题要加大专班包保化解力度,按照“五专”要求,即专家会诊、专班应急、专项治理、专项打击、专班巡查;落实“四包”责任,即包沟通、包化解、包稳控、包接返;采取“五包一”举措,即在重大敏感时段,对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人员由一名县级责任领导、一名公安基层所队负责人、一名责任区民警和两名街办或社区干部进行包保稳控,确保不出现失控、漏控现象,确保跟踪管理化解到位。

三、推进纽带机制创新,夯实社会管理之“基” 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在基层基础,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充分发挥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大力推进纽带机制创新,筑牢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坚持把加强基层党建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统筹构建城乡基层党建格局,对农村地区、城市社区、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其他领域党建工作实行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做到全覆盖;科学设置城乡党的基层组织网络,采取单建、联建、挂建等形式,推行“村(社区)企联建”、“村(社区)+协会”等设置模式,形成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青年、妇女、民兵、治保、调解等组织以及各种经济社会组织相配合、相协调、相促进的格局;健全完善城乡基层党建制度,围绕组织建设、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绩效建设等内容,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制度体系,推动各项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运行轨道。

(二)规范基层管理服务,夯实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全面加强基层管理服务,推动各项工作有序、规范、协调运行。搭建“大综管”工作平台,健全完善村(居)民自治机制,形成由“两委”统一领导、村湾(小区)为支撑、联户(楼栋)为基本单元、辖区各单位共同参与的“大综管”工作格局,统筹管理各项社会事务。搭建“大综治”工作平台,有机整合综治、信访、公安、司法、民政、国土、劳动、工会等部门力量,构建乡镇(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村(社区)工作站,建立“五联”工作机制,即社会治安联合防控、矛盾纠纷联合调解、重点工作联勤联动、突出问题联合治理、基层平安联合创建,统筹抓好各项社会事务管理服务工作。搭建“大服务”工作平台,围绕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立覆盖辖区全体成员、主体多元、功能完善的服务体系。

(三)健全群众工作制度,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建立健全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工作制度,大力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是建立“四固”机制。固定专班,即组建一支由一名副县级干部带队,“两代表、一委员”和离退休党员干部参加的下访工作队,驻村(社区)开展工作;固定时间,即每月集中组织开展一次下访活动,公示时间、内容;固定任务,即对每次下访中群众反映的各种诉求进行登记分理、协调化解、上传研究、下达督办、反馈改进;固定考评,即加强责任目标考核,实行月检查、季通报、半年考核、年终考评。二是开展“四千”活动。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中组织开展以进千家门、知千家情、排千家忧、暖千家心为主题的“四千”活动,深入了解工作对象在想什么,怕什么,求什么,做到顺其所想,避其所怕,竭力给其所求。三是发挥“四个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上下沟通,问政、问需、问计于民,化解矛盾,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四、推进平衡机制创新,理顺社会管理之“气”

社会管理的难点在平衡利益关系,要针对由于利益不均衡导致社会矛盾多发的现状,构建社会利益均衡与整合机制,在全社会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和谐局面。

(一)构建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当前,我省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发展黄金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格局至关重要。要坚持科学决策,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风险评估制度,杜绝从部门和行业利益出发制定政策的现象,防止不公平、不公正的决策引起社会矛盾和冲突;坚持依法行政,建立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和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坚持利益补偿,按照社会发展改革成本由社会承担和合理利益补偿原则,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再分配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政策措施,对利益受损的弱势群体进行相应利益补偿,认真解决好土地征用、城市拆迁、环境污染、企业改组改制和破产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

(二)构建有序的利益协调机制。利益分配的不平衡是导致社会公众心态失衡的直接原因。要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扭转城乡、地区、行业和不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化趋势,既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又把蛋糕分好。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强化税收调节作用,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同时加强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统筹兼顾“两头”,对高收入群体,要严格执行调控政策,特别是要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对低收入群体,要切实提高社会保障力度,特别是要保障好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快收入分配领域的立法步伐,坚决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深入治理商业贿赂。

(三)构建规范的权益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平衡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举措。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社会保障格局,以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完善弱势群体权益维护法律保障制度,制定、完善保护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权益的法律法规,保障他们在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合法权益;完善社会救助和法律援助法规,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完善现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申诉控告等法律救济制度,使弱势群体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五、推进防控机制创新,编织社会管理之“网”

要针对当前社会矛盾多发的现状,大力推进防控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网络,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社会“气候”。

(一)健全综合管控机制。加强治安防控,构建“六条防治线”,即构建村(社区)、农村、居民楼院、重点要害部位、单位内部、安全生产等治安防线,夯实天网(域外联防联治网络)、地网(域内群防群治网络)、互联网“三网合一”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管理服务,对流动人口实行“以房管人、定位管理”并帮其解决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对刑释解教人员采取社区民警、社区主任、家庭、企业主“四帮一”安置帮教工作模式,对吸毒人员采取公安民警、社区干部、老党员、老模范共同参与的“多帮一”模式,对青少年建立健全社区、学校、家庭、派出所、志愿者“五体联动”预防违法犯罪工作机制,做到部门联动,严格管控措施;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在发案较多的商贸区推广“十户联防”群防群治模式,提升基层平安创建水平。

(二)健全危机管控机制。高度重视媒体及危机传播管理工作,面对突发事件,要及时做好政府及其组成部门、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等系统内部,网络、电台、报刊等各类媒体,涉事骨干及其家属(亲属)、同事、朋友、乡亲等的管控工作;落实危机管理措施,组建由专人管理、专班操作、专业管控、专门机制的“四专”机构,遵循统一性、真实性、时效性、权威性原则,做到第一时间公布信息、信息真实不说谎、瞄准公众关切目标;完善危机传播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涉稳联席会议、专人发言、新闻把关、危机管理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切实增强媒体及危机传播管理实效。

(三)健全应急处置机制。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特别要健全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机制。围绕“四治目标”,即治早、治小、治了、治好,做到又快又好、化整为零。增强“首问四性”,即敏感性、前瞻性、责任性、有效性,找准症结,分类处置、过程控制、环节化解,及时有效处理群体性事件。扣住“三个环节”,即预防环节做好组建专班、制定预案、排查化解、目标管理、督办考核等基础性工作;处置环节做到第一时间信息对称、第一时间专班到场、第一时间立案侦查、第一时间报告实情、第一时间控制局面等,密切关注和掌控事态发生发展变化情况;善后环节落实承诺、解决合理诉求,依法处置、打击违法行为,切割问责、追究相关责任,总结得失、汲取经验教训,形成社会应急管理良性循环。■

篇3: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的的几点思考

一、创新社会管理理念, 构建社会管理发展新格局

当前我国的社会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工程, 需要政府与社会共同完成。因此创新社会管理必须要去树立齐抓共管的理念。首先, 党政社会公民要合理分工, 做到“各就各位”。一个现代的政府, 必须有进有退, 有所为有所不为。目前我国的社会事务繁多, 政府包打天下的做法已经变得行不通, 想要转变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单打独斗”的做法, 解决好越位、错位与缺位的问题, 那么, 一是要从大政府变为小政府。二是从权力政府变为责任政府。其次, 党政社会公民要相互合作, 达到共建共治。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 想要形成共建共治的新型管理局面, 唯一的办法就在于不断的更新理念, 去转变职能, 对自我权利进行限制, 将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向社会公众, 尤其是向广大社会组织转移, 在“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原则下, 从过去“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领域逐渐退出。

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准

目前, 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与社会人口的大量流动、社会结构的高速变动、利益结构的繁复程度以及百姓的多样化需求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因此, 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不断的提升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准。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 社会安定团结的根基同样也在基层,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社区作为人们生产生活共同体的作用愈发明显。因此, 基层社区的管理也成为当前社会管理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社会管理, 成为当前基层社区管理的大趋势。而百姓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高低, 能否有畅通的参与渠道, 是否有顺畅的参与制度, 都会直接的影响我们的社会管理可否有效运行。随着公众参与理念的不断强化, 还应该进一步促进政府自身工作模式的变化, 由过去以政府为主体的自上而下的指令式工作模式, 转变成为以百姓民众为主体的新型协商治理机制。同时, 政府还应积极的引导公众百姓参与到我们的社会管理中, 向基层组织以及社会组织转移部分的社会管理职能, 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有效化解新型城市社区的基层矛盾, 提高了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 还可以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我国现如今社会阶层结构出现变化, 已由过去简单阶层结构转为利益分化较大、由不同利益群体所组成的复杂阶层结构, 政府需要面对更多的“社会人”。为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更好的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 要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的社会协同作用, 更好的发挥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功能。不断完善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 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我们的目标就是要由“大政府小社会”变成“小政府大社会”, 去进一步优化现有的社会管理格局。我国一些地方也越来越重视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之间关系的协调。根据民政部的最新统计, 截止到目前, 我国社会组织数量约有45万个, 虽然还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对, 但是近年来社会组织的发展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影响力上, 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三、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化解社会管理中的新型矛盾

社会管理的创新不仅仅是理念与体制上的创新, 同样很大程度上是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当前在我国仍有一部分人还习惯于按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来理解如今的新型社会管理方式, 这是理解上的偏差。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管理, 本身包括管理和服务两个方面, 不仅要强调“亲情化服务、人性化管理、市民化待遇”, 还要强调转变“全能统制型政府治理模式”, 迈向“服务型政府”。现在社会矛盾日趋复杂, 政府在管理过程中难度逐渐加大, 因此, 针对这种新的情况, 我们在创新社会管理中, 就是运用新的方式去解决新的问题, 化解矛盾。

首先是刚柔相济的管理方式。有的地方党委、政府习惯于以高压的手段处理社会矛盾, 不仅很难化解原有的矛盾和问题, 而且很有可能增加问题、加剧矛盾的产生。许多矛盾纠纷, 甚至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的解决处理, 都要运用老百姓自己的语言和方法去沟通协商, 都要站在百姓的情感立场上去认知, 同时, 还需要用法律、政策、道德以及公序良俗等多种手段共同调节, 从而使矛盾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与解决。

其次是以人为本, 服务为先的人性化工作方式。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的“七一讲话”上, 对于执政理念的表述做出了明确而新颖的变化, 从一直以来的“立党为公”转化为“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更加重视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角色。而“以人为本”正是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学习与实践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 所以, 我们政府在进行社会管理的时候, 也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去创新我们的社会管理, 破解现有的社会难题。

第三是让民作主的管理方式。在解决当前的某些社会矛盾时, 我们要更加尊重群众的自我意愿, 积极发挥群众的参与主体作用, 作为社会的管理者要改变过去“为民作主”的传统思想, 去营造“让民作主”的氛围。比如我们说的社区管理, 就要从曾经数十年延续下来的“我为居民做什么”的工作方式转变成为“居民让我配合做什么”的工作方式。这种“让民做主”的管理方式, 就是扩大群众参与度, 使更多的社会力量与政府形成一股合力, 投入到我们整个的社会管理中, 增强人民和政府之间的了解, 形成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篇4:关于创新社会治理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创新;社会治理

一、对社会治理的概念和内涵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这样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崭新概念和重大任务。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一个基层单元,是社会治理的工作重点。国家治理必须突出民主与法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市场、法治社会、法治公民一体化建设。

在我国,社会治理就是指在执政党领导下,吸收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区以及个人等多方面社会治理主体参与,通过多种管理手段和方法,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规范和管理的过程。按照十八大报告,我国的社会治理是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总体格局下运行,努力形成党政善治、社会共治、基层自治的社会治理良好局面。

二、我国创新社会治理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基层社会治理行政化、机关化现象严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强,“单位人”大量地转变为“社会人”,社区成为我国社会服务和治理的新载体。然而,事实上我国社会管理整个体系中,行政部门的职能并未削弱,甚至呈现相反的倾向,在政府的职能没有彻底转变的情况下,政府的职能部门仍将社区居民委员会当成是基层行政部门,他们承担着大量的社会和行政事务,社区居委会全部工作几乎都要接受上级党委、政府等各部门的监督和考核。

(二)基层社会治理忽视了社会组织的作用

社会治理的改革创新需要我们继续协调社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充分释放社会发展的活力。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的成长与兴盛是社会前进源源不断的动力,更是基层自治最直观的表现。从社会协同方面来分析,我国的社会力量还没有被充分地组织起来。随着当前我们国家的社会结构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不断发展,不同的社会组织与社会力量所代表的是利益诉求,不同的主体就有了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和途径,这样会有效的在社会矛盾转化为政治矛盾之前,通过诉求的合理表达以及协商的方式将矛盾化解,面对不同群体日益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化公共需求,不同的社会组织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但是,基层组织结构过分行政化、机关化抑制了基层社会力量与社会组织的生长和壮大,进而影响到基层社会组织服务和治理职能的发挥。

(三)基层社会治理所需财政资金的投入不足导致基层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

健全的基层服务体系必然包括政府、市场、基层自治三方服务体系,基层公共服务供给“往往不能适应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基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在覆盖率和供给上依然处于老旧和供不应求状态,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基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的最直接原因是财政资金的不足。

(四)基层社会治理缺乏相关的法律支持

十八大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法律是社会管理最根本保障。然而,过去的很长时间里,我国在社会管理的途径和方式总体相对单一,很多时候采取的是强制性手段和行政性手段来解决问题和矛盾,忽视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相应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及时作出对应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创新社会治理的发展进程。

三、新形式下创新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社会化运营

在发展基层社会组织时,要有效利用社会力量,使得社会上的资源得到较好利用,形成多方参与的良好局面,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共建机制、协调机制和市场机制。既要发挥出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和加速要素流动上的作用,同时还要发挥出政府的服务作用,通过合理的税收政策和激励政策,有效利用社会性资源,让更多的企业、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去。

(二)组织化拉动

探索组织服务组织的工作模式。要对社区内的高端公益事业性组织机构和基础性组织机构进行必要扶植,常见的有社区组织发展中心、社区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等,让这些组织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特别是在策划公益事业、扶助社区组织和培训相关负责人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要号召社会组织通过建立起公益组织孵化器的方式,给被孵化的社区组织提供必要的创业资源,帮助社区创立的公益组织更好地成长起来。

(三)多元化发展

社会组织服务要适应多元化的趋势,建立更多的社会组织类型,以此满足不同阶层居民对多元化生活的需要,从而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会组织建设中去,真正把社区当成“家”。此外,还要加强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和联系。社区在发展社会组织时,要通盘考虑,突出重点,推动社区治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社区内的社会组织要有“走出去”眼光,加强与其它社区的交流学习,让活动样式更加丰富,同时为广大居民参与活动搭建更大的平台,让社会融合力和多元发展格局得到有效拓展,让社区居民更好地融入社会。

(四)法制化监管

建立与社区组织发展相适应的法规制度体系,并加大和推进法制化建设的落实力度,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对社会组织的登记注册制度进行改善,帮助社区组织更好地发展。同时,还要加强自我约束机制的建设,让社区组织自我评估意识得到不断强化,内部监管得到有效加强,让社区在财政收支、社会捐赠等方面的信息更加透明。注重互律机制建设,加强社区组织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切实通过相互的交流、监督和合作,实现社区组织共同发展、全面进步。

(五)专业化导向

篇5: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的的几点思考

军队院校的基本任务是为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培养人才。教学是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院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是管理者根据院校的特点和教学任务,依据教学客观规律,按照一定的目标、原则、程序和方法,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教学管理是院校各项管理中最活跃的主导因素,是院校基本特征的体现,是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是协调教和学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科学、现代教育理论和军事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军队武器装备和军队院校人员的不断更新,开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积极应对培养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和深化院校教育改革的形势,教学管理工作日趋复杂,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为进一步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必须更新观念,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改进管理方法和手段,实施科学管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调动教员的积极性,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确保人才培养的高质量。

一、坚持与时俱进,在教育思想观念上求更新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所在。教学管理工作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伴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实践,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更新的课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在教学管理上还存在思想观念上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意识;管理理念上存在着“人治意识”过重,法制观念不强;管理方法上存在着时紧时松、随意性、盲目性大、协调配合不够;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或“学生的主观作用”等问题。因此,教学管理工作要在更新思想观念上求突破。

一是确立教育创新的观念。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必须更新思想观念,它是研究探索教学管理特点和规律、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在教学实践中,各级领导和管理干部要随着军队院校教育思想、体制和办学模式的重大变革思考和筹划教学管理工作,不断开阔视野,调整视角,力求在教学管理理论、教学管理机制、教学管理方法、教学管理手段和教学管理人才建设方面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切实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二是确立管理创新的观念。在管理中坚持德法并举的原则,形成有形管理与无形自律相统一、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协调、管理者接受被管理者监督与被管理者参与管理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三是确立从严治教的观念。依法治校,从严治教是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本保障。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管理制度,要深入研究探索如何依法施教、依法施管、依法执纪、依法培养良好的教风、学风的方法和途径。克服凭主观意识抓教学,凭经验抓管理的习惯做法,树立依法管理本身就是按照规律办事、就是科学管理的观念。只有通过法规制度建设,才能逐步培养严格的教风和学风,才能使教学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是确立辩证思维的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教育理论的引入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主体、控制对象、内外环境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管理工作中涌现出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因此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坚持依法从严治校与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相统一,正规的秩序与自由的学术探讨相统一,封闭式管理与开放式教学相统一,全面发展与培养学员的个性发展相统一。要从内在的、本质的统一中,辩证的思考谋划加强教学管理的思路、办法和措施,耍善于抓住有利于搞好教学管理,提高办学效益的积极因素,兴利除弊,因势利导,使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五是确立人才兴校的观念。人才是第一资源,办高水平院校,出高质量人才,关键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员队伍。一定要把教员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树立教员队伍建设是院校发展建设的根本大计的办学理念。吸引人才,稳定人才,用好人才。

二、实施科学管理,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见成效

军队院校教育和院校建设是一门科学,既有部队建设的一般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必须探索和确立同院校建设相适应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力戒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学管理工作,一方面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工作相适应;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具有他自己的规律性和相对的独立性。经过多年来军队院校教学管理的经验表明,教学管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动态性、周期性、规范性和适应性等特点,这些鲜明的特点时时处处体现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管理和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教学管理工作,必须依据其特点实施有效的科学的管理。管理的好,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

一是建立正规的教学秩序。在教学实践中要以部队条令、条例、《院校教学工作条例》、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建立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依法统一教学指导思想,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质量评估标准,统一考核制度,科学实施各项教学活动,确保各项教学活动有条不紊、标准正规,使全体教学人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避免教学管理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员、学员、管理者,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互相制约、不可分割的系统和整体。这就要求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员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确立学员的主体地位,强化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谋划、决策引导作用。特别是要加强对学员的教育引导,使他们具备端正的学习态度,明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科学的学习方法,刻苦的钻研精神,培养学员自我获取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通过充分发挥三者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教学管理工作的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力地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是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无论是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过程,或是评价教学质量和健全规章制度,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其核心内容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体现管理的教育性,促进学员德、智、军、体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在教学管理中要遵循教学规律,围绕教学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周密计划,严密组织,科学管理,最大限度的促使教、学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思想、知识、能力等诸方面向高层次转化,促进学员军政素质的全面发展,确保教学活动的正规有序。

四是加速现代化教学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教学的硬件和软件,逐步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要将以讲解教材、传授知识为主的封闭式教学转变为以增长经验、发展能力为主的开放式教学,要将传统的、严格遵守常规的“我讲你听”式转变为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

三、加强队伍建设,在塑造育人形象上下功夫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树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并以此推动院校的全面建设。近年来,院校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有的干部不注意加强学习,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不振,工作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缺乏应有的危机感、责任感和进取精神;有的全局观念、服务观念淡薄,想问题、办事情首先考虑个人利益;对教学管理调查研究不够、协调性差;个别管理干部责任心不强,能力素质和管理水平低,模范作用不好;有的青年教员缺乏条令条例意识,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师德、品德有待提高。因此,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强化各级领导依法治教、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意识,教员按纲施教、严谨求实的教风,干部依法管理、言传身教的形象,努力营

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良好氛围。

一是树立领导和机关服务育人的形象。各级党委、领导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深入到教学第一线,调查研究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行政管理上,要严格按照《院校教育条例》抓落实,严密组织、科学管理、依法行政。在研究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问题上,应先听取专家咨询小组和群众的意见,按照教学规律进行科学决策、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在教学组织和管理上,要密切协调、相互配合,避免政出多门,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在营院建设上,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服务育人的功能。

二是树好教员教书育人的形象。教员是教学管理中的一只重要力量,教员的言谈举止对学员有着极强的示范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按纲施教、严谨治学,才能保证教学和人才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要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加强教员队伍建设,提高教员队伍素质。坚持用江主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教员的头脑,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修养,强化献身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为学员树立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榜样。严格按照《教学管理规定》、《教学大纲》等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办公秩序,规范言谈举止,为学员做好表率,形成从严治教的良好氛围。特别是中青年教员,要加强军事训练和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条令意识、军人意识,强化职业道德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切实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对严密组织教学、教风严谨、授课质量高、自身形象好的教员,要大力宣传和表彰,发挥典型的引导作用。

三是树立管理干部管理育人的形象。管理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质量的培养。管理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育人观念,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榜样意识和创新意识,要熟悉教育理论、教学制度、教学要求、教学对象。加强政治理论和管理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教管能力。既要“想管”、“愿管”,更要“会管”、“善管”。在教学管理中,要坚持教管并举,疏堵结合,互相渗透,努力提高管理效果。在组织实施教学中,要严谨细致、求真务实、雷厉风行,发挥好桥梁作用。在日常管理中,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当好标杆、树好形象,切实发挥“一线带兵人”管理育人的作用。

四、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在调动教员积极性上求实效

教学管理的核心是做好人的工作。只有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教学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充分调动教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是认真落实教员政策。从思想上、政治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教员。尊重和信任教员,牢固树立依靠教员办学的思想,充分发扬民主,创造条件让教员参与院校的管理、决策、发展,使教员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感。大胆放手使用教员,选拔、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给予重任,让他们在教学、科研实践中增长才干,贡献聪明才智。鼓励教员不断更新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热情关怀教员,积极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落实各种待遇。

二是正确引入竞争机制。在教员的任用上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打破教员任职终身制,打破分配问题上的大锅饭,消除论资排辈的观念。从而革除干不干一个样,千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形成一种心理压力,激发教员对自身水平和工作上的不满足感,调动教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是有效采取激励措施。有效的激励是调动教员个体和群体积极性的有力措施。在实施激励过程中,要注意贯彻鼓励为主的原则,对在教学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注意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运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带头作用和榜样作用;注意贯彻效益原则,不能片面强调只讲贡献,不计报酬,要突出效益,给予物质奖励或奖金,注意贯彻管理原则,与评选先进、晋级晋职等挂钩,不能简单地搞平衡照顾。

四是创造一个良好环境。教员积极性的高低,不仅受其自身思想觉悟程度的制约,而且还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一个好的环境中,教员会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奋发向上。相反,则会使教员情绪低落,不能安心教学工作。因此,要积极改善院校教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保证创建一个团结和睦、奋发向上的集体。曰作者单位:装备指挥技术学院

篇6: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的的几点思考

关于基层人民法院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几点思考

作者:徐岩

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10期

【摘要】2009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就2010年的全国政法工作做出战略部署,明确要求全国政法机关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由此,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成为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主题之

一。在今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将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概括为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这七个方面都与基层人民法院的工作密切相关。作为基层法院,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这既是新形势下对人民法院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的新挑战,也是就深入践行司法为民而提出的一项新命题。本文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着眼点入手,探讨不断优化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基层法院;加强创新;社会管理

随着我国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等关系会继续发生深刻变革,在此过程中,社会管理理念、主体、方式、方法等也会随之变化。调整好不同阶层、群体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管理的重要课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为人民法院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人民法院应当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笔者认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正确认识职能定位,并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

一、基层法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着眼点

作为政法系统中的基层法院,在社会管理创新这个全社会性的系统体系中,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社会管理秩序和稳定的捍卫者。这需要基层法院牢牢把握司法审判工作这个着眼点,立足于矛盾纠纷解决,通过立案、审判、执行等审判活动全过程来完善社会法则,规范社会行为,引导各种社会活动朝着正常、有序、和谐的方向发展,从而不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基层法院,要立足自身职能特点和优势,以执法办案为重点,提高司法水平,通过对司法事务的不断创新管理,通过民商事审判、刑事审判、行政审判及执行工作来调整和规范影响社会管理的行为。

(一)用刑事打击依法惩处影响社会管理的犯罪行为

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方针,维护法律权威,依法打击涉黑涉恶性质的各类刑事犯罪活动,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管理秩序。对惯犯、累犯、主犯以及主观恶性大,危害性大,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犯罪分子依法给予严厉打击;对于偶犯、过失犯等则以教育、挽救为主,减少社会对立面;对有自首、立功、积极赔偿、退赔、退赃等悔罪实际表现的,依法予以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创造性地适用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和刑事和解工作,减少此类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通过民商事案件的案结事了来调解社会关系

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民事审判原则,用精调、快审、速判、强制执行的审判方法,纠正民商事活动和行政管理活动中违法、违规、过错行为,平息和化解各种利益纠纷和冲突,最大程度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基层法院的各项审判职能中,商事审判直接处理新形势下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纠纷,与经济社会建设及市场经济体制的联系最为紧密,也是法院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因此,需要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充分地考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各利益主体平衡之间的关系,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不断加强司法审查力度来监督社会管理

坚持抓好矛盾纠纷的协调化解工作,积极探索把行政案件纳入“三调联动”工作格局和多元化解行政争议的方式方法,努力化解矛盾,促进和谐。针对行政争议成因复杂的特点,努力创新行政审判协调机制,实现诉前引导、诉中指导、诉后疏导的全程协调。通过采取主动向上级汇报案情、与各部门有效协调、针对性司法建议等方法,宣传相关法律规定,把审判中发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出来,引导国家行政机关、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等组织进行不断纠错、整改、完善,从而推进社会管理制度的完善和社会管理方式的优化创新。

二、基层法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

王胜俊院长曾指出,“人民法院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也是群众工作部门;人民法官既是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可见,司法为民是法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这就要求我们基层法院在积极应对辖区快速发展的新形势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举措,建立建全诉求表达、矛盾调解、应急处置等机制,以优质的司法保障,为辖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依法审判执行,化解矛盾纠纷,来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完善司法便民和司法救助机制,依法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深化“人民法官为人民”活动理念,在落实司法为民中提高加强社会管理的能力。

(一)以服务大局为使命,增强群众意识

主动能动司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组织开展法官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屯活动,通过释法宣传,达到审理一件案、教育一大片的效果。助力县域经济发展,规范经济建设秩序,不断总结经验,妥善审理涉政涉企案件,保证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不断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进一步密切基层法院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想群众之

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立案、审判、执行环节开辟“绿色通道”,对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当事人,采取上门立案、上门谈话、上门开庭、上门回访的法律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司法救助专题调研和维权宣传教育,对进入执行程序的涉及弱势群体的案件,成立专门执行小组优先执行。

(二)以司法便民为核心,完善惠民措施

深入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便民工作的若干意见》,始终把热情服务与严格执法结合起来。实行立案、导诉、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探索建立网上立案、预约立案、电话立案等便民立案方式。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司法需求,推行巡回法庭制度,做到审判服务的“三个延伸”,即诉讼案件发生在哪里,巡回法庭就延伸到哪里;法律热点集中在哪里,普法宣传就延伸到哪里;矛盾纠纷出现在哪里,联动调解就延伸到哪里。通过送法下乡、普法进村屯,加强法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坚持院领导接访制度,院长定期接访,主管副院长全天接访,建立健全带案下访、领导约访、相关部门共同接访机制,畅通信访渠道,积极争取各级行政机关的支持,妥善解决群众合法诉求。

(三)以执行联动为统领,攻克执行难题

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攻克执行难题,发挥“三调联动”在矛盾纠纷处理中的有效作用,加强与公安、工商、银行、税务、房地产、出入境管理及车辆管理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被执行人主体经营活动的限制,定期对拒不履行生效判决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予以曝光,增强执行威慑机制实效,同时利用网络媒体加大对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件的宣传力度,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清理执行积案。严厉打击拒执罪,审慎运用反规避执行措施,扭转被执行人规避执行、严重影响执行秩序的现状,力求最大限度地保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三、基层法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突破口

基层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不是盲目的跟从者,而是其中的“领头羊”。这个过程中要找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突破口,能动司法正是基层法院参与社会管理的高级形态,是人民法院审判职能的良性延伸。在司法审判过程中,基层法院要切实增强能动司法意识,了解辖区的社会民情,通过源头防治、诉调对接、司法建议等途径,有效规范新形势下各类社会活动、排查重大社会矛盾,使审判执行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在坚持宪法法律至上的同时兼顾人民群众利益,使司法审判的过程与效果更加符合社会情理和人们群众的意愿。

(一)加强源头防治,完善社会帮扶教育机制建设

通过在村镇建立人民法庭,法官深入田间地头等方式,参与社会帮扶教育,了解辖区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状况,加强对社会矛盾的预警能力和化解力度。通过回访、帮教等方式,努力使管制、缓刑、假释、监外执行等非监刑犯改过自新;通过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对少年犯定

期回访等方式,协助做好监禁教育工作,促使其早日改过自新、回归社会;通过加强网络媒体宣传力度、开设法制教育讲座、发放联系卡等方式,帮助未成年人增强法制意识。

(二)加强诉调对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防机制

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与县委政府、企业、各类民间组织加强联系,针对群发事件、易发矛盾,以及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大决策出台前的风险预测等问题,定期分析排查通报情况。加强诉前引导,将各种矛盾纠纷有效预防、分流,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遏制在萌芽状态。广泛借助社会力量,共同探索新型调解机制,在立案阶段严把立案关,加强与上级院行政庭、立案庭及政府信访办、法制办的有效沟通、相互配合,把不应立案的争议转化到其他行政部门解决,从根源上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带动相关部门提高化解矛盾纠纷能力,不断增强社会管理水平。

(三)重视司法建议,促进审判职能延伸

基层法院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展工作,注重总结审判经验,将切实优质的司法建议作为服务县政府决策部署、经济建设的有力措施。主动争取地方政府和人大对司法建议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为党委、政府作决策、出政策、上项目提供法律依据,在推进涉及社会稳定的重点项目时,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同时建立司法建议回访制度,与政府法制部门建立司法建议监督落实制度,对建议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程跟踪,保证司法建议发挥最大的效果,不断完善社会管理方式方法。

(四)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司法队伍质量

篇7:关于创新作文的几点思考之一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这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的根本出路。同理,我们所提倡的创新作文,也应该是要培养学生自觉作文的意识、能力,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达到会写文章之最终目标。近几年来,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渐渐感到培养学生写作的意识、品质以及具备的诸项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下面拟就此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习于读书,作文之始

(本网整理)

作文是作者用语言文字表述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和见解的形式,是信息的输出。这个过程很复杂。作者要形成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和见解,并且把它写出来,就得有充分的储备。一般地说,得进行大量的阅读,还得深入的理解分析,吃透文字的精髓,领会文章的精义。创新作文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沙滩上建塔,必须依靠扎实的阅读作基础,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阅读品质至关重要。叶圣陶先生从40年代起,就多次强调学习习惯的问题,他说:“养成良好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叶圣陶序跋集》第307页)这里叶老将养成良好习惯看成一条规律,可见其是何等重要。

但是,在快餐文化充斥下,大量的追求视觉听觉乃至感觉的艺术作品进入学生的生活,挤掉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消弱了学生阅读意志,那种暴风雨席卷式的快感刺激替代了润物细无声式的潜心感受,使得学生失掉了阅读所带来的心情的愉悦,生活的体悟,精神的畅想,心灵的感触,也谈化了阅读过程中读者依靠联想和想象的参与创作,这是极大的损失。

为此,我们提倡创新作文,首先就要引导学生走到阅读的正路上来,让他们潜心于世界名著的阅读体验,回到经典作品的世界,构筑属于中学生所特有的纯正浪漫健康向上不懈追求的天地,坚强读书的意志,增强阅读的意识。如果这样,学生的作文定能写好。要为中学生列出阅读书目,规定他们在一定的时间里,读完《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看完《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红与

黑》等,通过阅读理解,体会玩味补充他们缺失的人文精神,文学品性。从名著中认知人性,感知真善美,得到文学赋予人的审美情趣,从而学会品读作品,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古人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意义。

二、关注社会,作文之本

写作,是作者与社会的一种对话形式,与他人交流的方式。不管是对话,还是交流,其内容均来自社会生活。可以说复杂纷繁的社会生活是写作的丰富的宝藏,大量鲜活的、生动的、感人的材料都来自生活。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强调了关注社会生活的意思。好的文章,可以流传百世,其主要原因都是它们紧扣时代特征,正如白居易所言,“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著”,其中的“时”、“事”都是社会生活,也就是现实世界。为此,作家就得肩负起社会责任,唤起时代的使命感,为国请命,为民请命,舍小顾大,即使牺牲性命也在所不辞。从《诗经》到《楚辞》,从贾谊晁错到韩愈柳宗元再到苏轼陆游辛弃疾,其诗文中没有不闪耀人文精神时代光芒,没有不再现诗人文人不灭的人格魅力的。这一切都来自作家生活的现实,这个现实就是作家写作的土壤,因为作家绝对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之中,他们的思想精神也绝对不是虚无幻影。只有这种鲜活的复杂的生活,加上作家的使命感责任心,就自然激活了作家的心灵,使动了他们如椽的大笔,挥写出气吞山河惊天地泣鬼神的锦绣华章。

为此,创新作文就得紧扣时代,远离虚构;紧跟社会,疏远作文选;就得写出真我,拒绝捏造的小我;就得真情实感,打击忸怩作态。创新作文要的是水灵灵的而不是干巴巴的素材,要的是活蹦乱跳的而不是生硬僵死的人物,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艳阳天,而不是令人压抑窒息的阴雨绵绵。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才是新的,学生才会爱写,老师才会爱看。

一些学生怕写作文,原因是没有什么可写。这是作文的一种误区。主要是他们没有深入生活,没有关注生活,没有放出眼光,没有看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没有看到生活的艳丽光芒,只是一味的把自己关在房子里,心里盘算着如何写出新意的作文,成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闭门造车,“闭着眼睛捉麻雀”是永远写不出好文章的。

引导学生善于深入生活,关注生活至关重要。这种品质值得培养。只要留心,可用的素材不可胜数,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可以,亲戚朋友道听途说的可以,报刊杂志记述的可以,电视新闻报道的可以,尤其是“今日说法”“焦点访谈”“新闻追踪”等等栏目都有很好的材料,把握这些材料中“情”、“理”、“法”的关系,分析其是否又是如何合情合理合法。总之,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怕没啥写。有些老师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大胆的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三、探索规律,作文之法

“无有规矩,不成方圆。”写作是一种规律性比较强的行为。从古到今,为文者无不在探索文章之法,这方面编撰的著作也为数不少。古人对文章的分类可谓细之又细了,不同文体写法有别,不同内容章法相异,那是很讲究很严肃的事情。众所周知,辞赋这种文体就很复杂,分出大赋小赋;赋又分出骈赋文赋。至于其他文体,如论、序、跋、记、说、传、表、书、疏、轶事等等,均有不同的写法。受到人们青睐的唐诗,起、承、转、合像是诗歌的筋脉,联缀着每一首诗。学习写作,首先就得弄清楚不同文体的特点,烂熟于心,方可运笔行文。所以作文之法,就得探究文章的规律,研究各种文章的文体特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出符合文体特征的文章来,否则只能生产出非驴非马的畸形怪胎。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由于受高考“文体不限”的指挥,学生们不注重文体,教师也随之不很讲究。结果,作文放开了手脚,随心所欲,放任自流,似乎是很好的事情,张扬了个性,恣肆了性情,但是这样的文章不正规,野路子,看起来总感到很别扭,很不舒服。不讲规矩的进行训练,最终学生的作文水平难以提高,学生写作越写越不会写,越写越不知道怎么写,进入了一个怪圈而不得出来。所以,笔者以为训练作文(包括创新作文)就一定要按照作文的规律进行。记叙文就是记叙文,议论文就是议论文,不能含糊。比如议论文,以前高考考得多,教师们总结了很多议论文的模式,最常见的就是“引——议——联——结”式,当然这种模式也引来了很多有识之士的反对批评。但是作为教学生写议论文的方法未尝不是很好的,因为这种模式非常符合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这种规律作为初学写作议论文的中学生难道不是快捷省力易懂易学易会的好法子么?如果掌握了这种方法,学生就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何乐而不为?很多高考佳作那一篇是没有符合这一模式呢?即便我们分析一些传世名

作,也何尝不符合这一点呢?《六国论》不是么?邓拓的《燕山夜话》中的文章又有哪几篇不是这样呢?

笔者从教十余年,乐于作文教学探索。探索中一直主张学生写作首先要“入格”,之后才能“出格”,或者叫做“破格”,这个“破格”就是创造性的写作。从“入格”到“破格”应该是要付出相当的艰苦的努力,是一种思想的历练,文字的苦闷,章法的琢磨;也是一种自我挑战,自我超越。“入格”就得循规蹈矩,就得符合文法章法,就得体现文体特点,是驴就是驴,是马就是马;“破格”是一种写作成熟的表现,对各种文体烂熟于心,运用自如后的提升。它要求学生必须要有很强的综合能力,在符合文体内在意蕴的前提下的外观形式的创新。譬如建筑高楼大厦,要遵循高楼大厦的一般特征,创新主要在式样外观形式方面,使人感到耳目一新。创新作文首先是作文,不是创作,要符合作文的一般规律。前些年的新概念作文,现在也不很时髦,就是因为人们渐渐发现它也是作文,不是猎奇求异。仿佛小山沟突然来了洋人,开始很轰动,渐渐的大家觉得没有什么奇异一样,因为洋人也是一般的人而已。

四、真知灼见,作文之魂

好文章,最主要的是有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也就是说有作者独特的有别于他人的生活体验,这种体验往往与作者的生活阅历、知识结构、性格禀赋以及它生活的时代有直接的关系,当然也与他写作的目的动机不无关涉。比如同样是探究秦国兴亡之道的文章,贾谊强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杜牧则认为“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没有“爱”“六国之人”而速亡。同样对于失败英雄项羽的评说,就有不少诗人文人作文评议,各有主见,孰对孰错,见仁见智。类似这样的作品之所以有非常的生命力,就在于他们有作者的真知灼见,他们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选择自以为最佳的角度,发表自己最有感触的看法,以达到自己著文立说的目的。笔者以为,我们所提倡的创新作文,更应该在这一块进行大力的发掘。当然,这个要求必须是在前面几点搞得很扎实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学生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写作水平和能力。否则无法进行。

那么,这种真知灼见从哪里来呢?

(本网整理)

笔者主张,引导学生进入大语文环境,即进入社会,关注人生,常常去探求人之为人的道理。注重道德规范,注重人情世故,注重情理法。凡事一定去琢磨其中的道理曲直是非,判断孰对孰错,对在何处,错在哪里。比如看看“今日说法”,断断案子,辩辩是非。天长日久,我们定会知道正误曲直,判断是非的能力就会增强,以后遇到新的事情也就会有新的独到的见解。为了培养这种评判能力,可以专门找一些历史材料来讨论评说,特别是一些历来有争议的事件,比如和贾谊、杜牧再次辩论秦之灭亡,和杜牧、李清照讨论项羽之失败。在读书时,也可以边读边想,书中人物的命运历程,如《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命运,她的行为能否称赞,这个人物是否值得歌颂;《水浒传》中的潘金莲这个人物与安娜有哪些相似之处,也能否歌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怎样的人物,哪些可以称赞哪些要给以批判。只有经常这样,有了感想并且把它写出来,真知灼见渐渐的就有了。

笔者还认为,真知灼见也还包括作文时的真情实感,生于我心,出于我手,现于我言。要求作者必须在生活中有所触动,触发灵感,激活写作的欲望,调动写作的积极性,不能“为赋新词强说愁”,杜绝无病呻吟;要用属于自己的语言来真实的表述,要天真率直,清新自然,不可生硬苛求,夸大其词,防止变形扭曲,恣意篡改。前几年的高考作文允许考生“编述故事”,结果有些考生为了用感人的故事打动阅卷老师的同情之心,虚构编造一些不实的故事,说自己是怎样的孤儿,甚至说自己是怎样的残疾人。有多事者进行了抽样,发现当年参加高考的这样的考生为数不少。所以,我们的创新作文必须杜绝这样的虚情假意的文字来哄乱市场。应该说真情实感就是人性的美,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是美文,才有读者,否则只能招来读者的厌恶。现在回头读读朱自清的《背影》觉得是那样的美,率真自然,朴实无华,感人至深,令人唏嘘不已。正因为《背影》里的这种真知灼见才使得它光芒万丈,至今为人称道。

(本网整理)

总之,作文教学改革的探索已经搞了很多年,它不是新鲜玩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古董,它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进行教改就不能随心所欲,要遵照它独特的规律。创新作文是作文不是创作,就得依循作文的常规进行训练。读写结合,思写相依;以写促读,以读促写。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很强调学生做人要求,即要

篇8:关于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生存与发展是企业的头等大事,也是企业家一直以来十分关心的问题。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就要“严格管理、规范管理、创新管理”。现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客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企业员工工资也不断上涨,而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产品价格不断降低,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风云,压力与动力齐驱,风险与机遇并存, 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就要创新管理,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

企业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管理,管理的好坏是决定一个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管理上小小的失误,就可能导致全盘皆输,成功取决于细节,因此,要“关注细节、规范细节、改进细节”。管理是企业自求出路、谋求发展的手段,没有科学高效的管理,企业只能淹没在汹涌澎湃的竞争海洋中。管理的成败往往是决定企业工作成败的最关键因素。要把企业管理好,首先要提高管理者的素质,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要具备优秀的品质、丰富的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重视实践、善于实践。

科学民主决策,关系到企业的兴衰。 企业必须要有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在战略上要轻视竞争对手,在战术上要重视竞争对手。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由过去的刚性管理渐渐向柔性管理方向转变。要求管理者从“生产型领导”向“智力型领导”方向发展。要把西方的管理科学同中国的领导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管理者不仅要具有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心态,具有人格魅力。要不断提升自我,一个企业家只靠先天的个性和素质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靠后天的实践和学习。只有不断地提升自我,有坚定的理念和正确的方法,才能使领导工作卓有成效。

二、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企业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创造出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模式,使管理活动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以便更有效地达成组织的目标与责任,管理创新的目的就是降低各种成本,发现和创造新的利润机会来增加企业利润,但企业在进行管理创新时往往出现以下问题:

1.员工对创新的抵制。员工之所以抵制最直接的原因在于人的惰性和思维、 行为的惯性。管理创新意味着变革企业中现有、固有的制度和习惯行为,因此员工对于变革有一种天然的防御心理。但并非所有的抵制都一样,有的人能够以远期利益克服短期利益的心理抵制,积极看待变化;有的人则抱残守缺,认为变革会带来坏处,所以比较消极。一般而言,员工的抵制往往会增加企业管理创新的成本。

2.利益失衡。利益的满足是员工的根本需要,因为管理创新的目的就是创造更多的利润,管理创新就意味着一种新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分配关系,一旦变革有可能威胁或损害到既得利益,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员工就会对变革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如变革有可能导致一些员工权力缩小,在企业中的地位降低, 或劳动强度增大,工作自由度减弱,或对一些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甚至有可能导致下岗或失业等,这一切都会导致员工积极反对变革。

3.企业文化不能跟进。企业文化虽然无形但对人的精神支配力量很大,一般而言,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等四项基本功能。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企业文化,成功的变革必须考虑到组织文化因素的影响。如果变革与企业原有文化相抵触,那么企业变革将很难成功。管理创新必然伴随着管理理念、管理价值观等的转变,因此企业文化的变革与管理创新相伴随。任何一次管理创新措施的推行,必须要考虑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员工适应性,先进的管理理念必须在与员工有了心理沟通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推行。如果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目标不能够让员工在精神上心理上认同和接受,管理创新的最终结果不堪设想。有些企业借用西方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但却忽视其存在价值观和管理理念的背景和环境,造成员工心理抵制,从而导致管理创新活动半途而废。

4.非正式组织的抵制。非正式组织是一种由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非正式组织在企业之中有利于发挥成员的协助精神,并维持组织的稳定,但是非正式组织却常常建立起一种强有力的防御系统而抵御并妨碍企业的各项变革。管理创新无疑会使企业现有的安稳格局和秩序面临风险与挑战,有些非正式组织的共同利益因此而遭到损伤, 他们将以效率下降的结果阻碍变革的步伐,因此企业在推行管理创新举措时,必须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合理需求。

5.激励约束机制不相配套。激励是指企业通过适当的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范员工行为,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系统活动。在某种程度上,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激励。管理创新的许多举措都与激励机制创新有关,任何一次管理创新举措如果没有根据企业目标设计出一套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来充分把握员工的情绪,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那么创新目标最终将难以实现,因此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对管理创新十分重要。管理创新的一切活动由员工来实现,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力的发挥是管理创新目标实现的根本前提。只有员工受到合理而充分的激励,其潜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企业创新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否则将严重阻碍管理创新的推广和实现。

6. 与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的制度和结构等不契合。无论管理创新改变的是什么,都只是企业整个系统的一部分,因此管理创新必须与企业整个运行系统相契合。对于创新而言,这种契合程度越高,企业创新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在失败的案例中,都可以找到不契合的地方,比如强调增强企业产品的高科技含量的同时却仍实行资历工资制度,进行组织结构扁平化调整的同时却没有相应调整各部门间的协调方式等。

三、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对策

1. 精心调研,设计出可行的创新方案。管理创新能否成功,成效如何,首先取决于创新方案的可行性。因此,在正式实施管理创新之前要经过深入调查,仔细研究、充分论证各种可行方案,一定要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看准摸透,然后才对症下药,同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照抄照搬,大搞一刀切。管理创新一旦决策失误,程序错乱或是控制不当、时机不准,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带来负面结果。因此,管理创新的各项方案一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充分调研基础之上。

2.尊重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重视创新成果。企业管理创新的综合性、复杂性、持续性和长期性往往使管理创新成果更多的是由“群体”经过长期的实践来完成,而不像其它创新那样清晰、明确, 管理创新成果所体现 (下转第267页) (上接第264页)的价值也是间接的。企业管理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的“模糊” 性, 往往造成对管理创新的特点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这样势必影响企业的管理创新。要搞好管理创新,必须尊重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重视创新成果。

3.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适应性。 管理创新同员工的素质密切相关,人的素质是根本,离开了员工素质的提高,不论什么样的管理创新举措都是没有创造力的、最终也不可能实现。因此,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其适应性,通过自上而下的培训教育,使员工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 掌握新技术,学会用新的观念和方法来看待和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新问题,从而增强对企业管理创新的适应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员工对管理创新的理性认识, 使员工自觉成为管理创新的其中一员。

4.正确引导非正式组织。首先采取积极措施,创建民主团结的氛围。在企业管理创新实施之前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动员,注意倾听员工的意见,让员工明确创新的意义,对创新增强理性认识,要全员参与,不能出现“少数人干,多数人看” 的局面;其次在管理创新活动中,要注意做好思想工作,善于转化矛盾,减少冲突和清除阻力,确保新的措施顺利实施;最后对于非正式组织的领袖式的人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其可以适当地信任、依靠、并授予相应权力和利用其威望高、作用力大的特点把非正式组织纳入正式组织以减少非正式组织的阻力。

5.完善激励机制。企业在做大以后, 将会遭遇创新动力减弱的情形,因此企业必须要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使企业拥有强劲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通过持续努力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掌握和发展核心技术,维护和运用知识产权,建立技术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多方面拓展技术创新融资渠道。

6.企业要发挥地方政府对企业的政策扶持作用。为建立名牌企业,建立地方的经济企业优势,各地政府会对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给予政策的相关扶持,如政府部门经常组织企业人员外出考察, 上门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洽谈, 帮助一些企业与他们结对挂钩,建立技术协作关系;或者通过交易会、展示会的形式让更多的企业有更多的机会与技术源泉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直接见面洽谈,沟通需求,寻找合作的机会,因此加强与政府间的衔接关系是企业开展创新工作的途径之一。

上一篇:黄河断流下一篇:房地产分销代理合同(2012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