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下的课堂教学之优化

2024-05-16

多媒体技术下的课堂教学之优化(精选8篇)

篇1:多媒体技术下的课堂教学之优化

多媒体技术下的课堂教学之优化

韩伟 赵建国

中国石油管道学院 河北 廊坊 065000

摘 要:多媒体技术为现代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要用好多媒体技术,就必须提高对现代教学理论的认识,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多媒体等教学因素进行有效融合、和谐统一,努力实现教学效果优化。

关键词:多媒体;课堂教学;优化

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发生了重大变革,它对转变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育者必须熟悉现代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现代教学媒体与技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研究、设计、开发和利用,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均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一、优化理论认识 重视媒体作用

何为课堂教学优化?一种认识是把优化视为一种活动,一个过程,对教学进行优化,使教学变得更完美;另一种认识则把优化视为教学的一种状态,一种境界,即优良的教学、成功的教学。如

【】果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则更能全面把握现代优化教学的含义1:在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条件下,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寻求合理的教学结构,达到最佳的教学状态,争取最好的教学效果的过程。

按照原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优化教学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使当前教学任务的解决花费最少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这一理论,要求从整体上探讨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模式,从而推动教学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和协作性等优势,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收到优良的课堂效果,而且还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使课堂教学的行为和结果达到最优,显示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最优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优化教学理论为多媒体技术深入课堂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动机的激发与维持以及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性支持。多媒体技术为这种主动的构建创造了环境,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它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交流,即把多媒体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以此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从系统科学理论的角度出发,课堂教学作为一个系统,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教学系统中的重要要素之一。系统中各要素不可分割、相互协调、平衡、互为作用。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激发和强化这个系统的构成要素,实现各要素的优化组合,使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得以加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现代教育媒体有丰富的表现力,在规定时间内可以比传统媒体承载更多的信息,可以将传统媒体不易表述清楚的信息表述得清晰、明确,可以优化信息储存形态,使某些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可以拓宽信息传输通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信息。

教育传播理论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重要的理论基础。教育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它是按照确定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教学媒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对象的一种活动。在课堂教学这个信息传递与反馈、双向或多向的动态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传播主体;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又是教学的信息来源渠道。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优化传输的先进技术,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反馈的媒体技术和教学反馈测评系统。多媒体的介入,会营造一个学生得以参与教学过程的具体环境,沟通了师生之间的信息通道,使以学生为主体和面向全体形式的要求得以落到实处。

现代教学理论为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所以,要十分重视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首先,对多媒体的作用要有正确的认识:多媒体教学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第二,课堂教学中要把多媒体技术的先进性发挥出来,但如果利用不好,则适得其反;第三,优化教学设计:运用教育技术去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方法和途径;第四,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把握好学生、教师、多媒体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三方面的和谐,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二、优化教学设计 科学利用媒体

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 从而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进行合理的教学结构和教学评价的设计过程[2]。教学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有专家称“没有优化的教学设计就没有优化的教学过程,没有优化的教学过程也就没有优良的教学效果”。要优化教学设计,必须改变教学设计的观念,以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设计[3]。

1、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

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不仅仅是一先进的教学技术,同时也体现了现代教育的观念,是现代教育思想在教育技术上的直接体现。按照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要以学生为中心,也就是说我们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对教学媒体的选择和组合运用,对教学方法的使用等,都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和接受能力,而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我们在设计教学中必须深刻思考:一是教师是为谁服务的,搞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搞教学设计是写教师怎么教,还是写学生怎么学;二是应用哪些现代教学媒体来促进师生合作,达到教学过程的和谐;三是师生运用媒体的共同指向是什么,应该达到何种目的等。所以,教学设计绝非教师与教学内容的简单结合,也不是教师与媒体技术的简单组合,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技术,在一定时空中的最优整合。

2、教学设计要包含多媒体组合

课堂教学作为一个系统,多媒体技术手段是这个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多媒体的教学特征和功能,处理知识信息时必须从整体出发,合理选择,并优化组合,从而增加教学的信度和效度。传统的教学设计中往往侧重对单个知识点和对教学层次划分,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教学重难点,没有把对教学媒体的选择和组合运用纳入教学设计的范围,无法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系统。现代教育技术融入教学设计后,教师能够从更高层次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教学对象和教学媒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选择系统的教学策略。例如,过去用传统手段难以讲清的抽象内容,是教学难点,现在通过多媒体手段,可使之具体、生动、形象,那它就不是难点了。就单个知识看是重点,但多媒体纳入之后,或许是非重点。

3、教学设计要体现人机和谐

教学设计除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之外,必须考虑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师生与媒体之间的和谐。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介入课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思考如何通过现代教学媒体的利用,去点拨、启发、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必须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掌握和运用教学媒体开展人机对话,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等。这里当然还包括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如何强化学生注意,如何启发学生质疑思考,如何组织学生讨论等,这一系列活动都必须让现代教学媒体有所作为,一定到达人机合作,人机互动。

教学设计中的另一重要问题是如何运用现代媒体来建立一个良好的导学机制。如媒体运用的可行性问题,媒体介入的适宜性问题和师生与媒体的整合性问题。教师设计教学时必须了解各类媒体的优势,尤其是组合优势,还要联系所教学科的特点,使多媒体能发挥其优化作用。其次要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媒体的介入契机,即在什么时空、情境和知识出现程序中介入哪种媒体更利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另外要知道教学媒体是教育技术的硬件,不能自发地发挥作用,它必须和人的主观能力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因此,我们必须考虑“机与人”的智能整合,架起师与

生、导与学的信息桥梁,让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交互共鸣、互相升华的境界。这就是现代课堂教学设计所追求的目标。

4、课件设计要科学合理

课堂教学设计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精细的教学方案,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奠定了基础。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发生关系,故课件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课件设计和制作要坚持教育性和科学性原则,要目标明确,结构合理,突出重点和难点,同时要注意以启发式的教学原则为指导,提高课件的应用价值,使其能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启发学生的智慧和想象力,打开思维空间。多媒体课件还要具备技术性和艺术性,使得课件既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又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力强。具体在课件设计和制作中,课件结构上应采用超媒体结构;文字内容要简明扼要、以提纲式为主;在课件中,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要恰到好处,合理运用,设计和运用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优化教学过程 注重课堂效果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和“学”的过程。多媒体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就是教师、学生、多媒体课件三者在课堂上如何进行活动,怎样调节关系,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教师态度端正 呈现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性工作,教师要有亲和力。教师要站姿端正,亲切自然,仪表大方,精神饱满,要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教师要做课堂上的“主持人”,不要做多媒体的“播音员”。

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要精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规范准确、清晰流畅。教师应精心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在备课上,反复斟酌,精心打磨,不能出现语病。课堂上,教师还应该还要注意语音、语调、语速、节奏的把握,通过表情、手势等身态语来传情达意。

2、师生互动交流 课堂气氛活跃

课堂教学中要加强课堂上师生的交互作用。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与传递信息的学习过程。教学互动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教师要恰当把握师生互动时机和学生的情感需要,鼓励学生质疑、自主探究,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切忌教师一言堂。要增强学生的活动性与参与性,构建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

3、强化重点难点 结合传统手段

对于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内容,要进行强化,注意学生的反应,要激发出学生的情绪和兴趣,引发学生高度关注,有时还要进行重复,穿插提问、评价等方式,注意结合使用语言、表情或体态语进行强调,方式方法可以多样。

在多媒体体教学技术使用当中,要适当使用传统手段,如黑板、实物或模型等。要善于发挥黑板板书具有灵活、方便的特点,对一些重点或难点内容,可以通过一定的黑板板书进行再强调、再说明,对一些课堂上的突发问题,更能够通过板书进行评说、学习。

4、教学组织得当 把握环节到位

课堂上往往有些不可预知的学情,要灵活调整教学设计时各环节的时间分配,或做出取舍。大体按照教学设计的思路,控制课堂内容的走向,不因偶发事件或枝蔓错误地偏离主航道。还要注意控制信息量达到合适,不应太多或太少,信息量太多是多媒体教学一个常犯的错误,教学进度要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一致,不能只按照预先设置好的进度按部就班,不考虑具体实际。

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教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但是,要尽量关注每一个学生,对于优秀、一般、较差的学生都要照顾到,不能满足于少数积极学生烘托的课堂气氛,对沉默和边缘的学生予以特别关注。学习较好的学生,适当增加任务,让他们吃得饱;学习较差的,经常给予鼓励,利用提问、交流、个别指点,进行感情和智力的支持,以提高班级的整体水平。

课件放映时间、速度、方式,教师的讲解、板书要与学生视觉、听觉、思考进行恰到好处的衔接,不能违背学生的生理、认知规律。多媒体课切不可“以读代讲”,不能“满堂看”,也不宜“满

堂讲”。对于字数或图表信息量较大的页面,要注意给学生留有辨认、记录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自主学习理念真正体现出来。

教师备课阶段就要熟悉上课思路,课件的放映顺序与细节需默记于心。将使用多媒体的时间进行有效控制,精心地准备在一节课中必须通过多媒体展现的部分,如:导课环节、帮助渲染的重点环节、帮助突破难于理解的难点环节、知识拓展环节等。

5、熟练技术操作 应对突发故障

教师要熟练现代教学媒体操作,并掌握一定的维修和管理技术。如电脑的使用与操作,课件的使用,投影机使用和功放机、录像机等设备的操作以及简单维护与维修。一方面可以使我们在利用多媒体时得心应手,另一方面可以应对一些突发的机械故障,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本陆.优化教学:概念·标准·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李克东,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第二版

[3]陈龙泉,张长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改变教学设计观念[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1(3)

作者简介:韩伟(1980~),男,中国石油管道学院管道运输系讲师

通讯地址:河北省廊坊市爱民西道90号;单位:中国石油管道学院管道运输系;邮编:065000;联系电话:***;E-mail: hblfzhaojg@163.com

篇2:多媒体技术下的课堂教学之优化

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语文教学大纲》也要求“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可见语文教学如何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实施课堂教学的现代化,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2014年5月教育部又发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从“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维度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当前,各地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班班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控一体机等构成,在支持数字教育资源呈现的同时还能实现人机交互。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摸索尝试,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达到增加教?W的密度和容量,加速教学信息传递,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化效果。

一、以声传情,拨动学生的情弦,激起情感共鸣

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媒体上的声音资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富于情趣。

(一)适时的乐曲介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新课开始时播放与课文内容或情感相关的乐曲,能很好地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把学生导入课文的特定情境中,增添了学习乐趣。如上《记一辆纺车》时,先播放歌曲《南泥湾》,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不仅了解到文章的写作背景,还可以想象出抗日将士战天斗地、热火朝天的生产自救场面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课文结束时播放与文章主旨有关的音乐,课尽而意无穷,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如《花的话》授课结束时,播放《好人一生平安》,随着娓婉动听的旋律,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就会从小男孩送二月兰给敬爱的老师,联想到所有的老师,都会从心里感谢老师,祝愿老师一生平安!

(二)声情并茂的“美读”,可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时,声情并茂的朗读,会唤起学生内心的视像和情愫,把课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接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从而激起内心的情感。如学习朱自清的《春》,由于朗读者带着一种盼春、绘春、赞春的喜悦心情,再配上悠扬动听的《春之声圆舞曲》,春草、春花、春风、春雨,随着这一串串音符扑面而来,学生很快就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优美的意境之中,如同在繁花似锦、诗情画意的春天畅游,自然地产生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二、以像激趣,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整体印象

教学时,运用多媒体制作的影像,以形象信息的形式把学生带入课文的特定环境氛围,如临其境,可以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领会文章的意境。

如学习《沁园春?雪》时,通过制作北国雪景,长城、黄河以及毛泽东观雪、吟诗的画面,同时配以适当的画外音,这样,毛主席指点江山,历数风流人物的景象就出现在学生眼前,激起学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壮志。又如教学《孔乙己》,因学生对封建社会落迫文人了解不多,授课时特地拷贝制作的电影《孔乙己》中反映他穷酸迂腐的几个典型场面,映入学生眼帘的是一个饱受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摧残且迂腐不堪的“穿长衫而又站着喝酒”的旧社会知识分子。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鲁迅对孔乙己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和揭露当时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的社会现实很有帮助。

此外,一些说明文、游记等,教学时若能展示平面(或线路)图或播放风景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通过展示人民大会堂的平面图和局部的相片,有助于学生理清课文说明的顺序,看清建筑物的特征,学会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三、综合使用多种媒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科学家研究结果表明:同时使用听觉和视觉,能够明显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效率。因而,许多课件都是把声音、图像、动画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音乐伴奏下的“美读”,再配上鲜艳的图画,让使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学习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那声情并茂的朗诵伴随着优美的旋律缓缓响起,加上一幅幅“甲天下”美景的展现,抽象的感情变成了真实可感、拨动人心弦的画面,学生内心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份美感,增加了学习语文的乐趣。

四、节约时间,加大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容量

传统教学中老师们常常感到教学时间不够,教学容量太少,而这个问题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多媒体教学时,板书无需再写,上课时只需轻轻点击一下鼠标或超级链接,即可完成,而且板书字体的大小、背景、颜色等都可根据具体情形而设定。教师问题的提出也无需重复两遍三遍,轻轻一击就摆在大屏幕上了。此外,借助直观形象,有些课文内容也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这样授课中不仅节省了不少时间,而且授课的容量自然加大,长课短讲也就成为可能,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尤其是讲课过程中需要插入相关资料,或做课堂练习,以及复习课的教学,或者优秀专业的展评,借助多媒体平台效果就更加显著。

篇3:多媒体技术下的课堂教学之优化

关键词:多媒体,课堂教学,优化,教学实践

多媒体技术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图片等多种教学信息于一体, 使抽象的化学问题形象化, 静止的化学知识动态化。在化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能把教学的重点、难点通过生动的画面, 亲切的情境, 言简意赅的解说等形式, 逼真地展示出来, 对实施教学目标, 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为现代教育重要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电化教学其实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我们如果正确利用多媒体技术, 合理安排教师、学生、环境、教学资源之间的相互活动, 形成较佳的教学结构, 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因此,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 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 充分发挥其优势, 对于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 有效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从事初中化学学科的教学实践, 浅要谈谈多媒体技术下的中学课堂教学的优化问题。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选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素材, 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使学生感觉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例如在学习《水的组成》时, 可以这样引入课题:通过多媒体展示瀑布画面以及潺潺的溪流, 并让学生思考与水有关的古诗或成语, 学生的思维随着滔滔不息的水奔腾起来, 迫切地想探究出与我们生活、生命息息相关的水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 强烈的求知欲因而被激发。又如在教学CO2的性质时, 为了证实CO2不能供给呼吸的事实, 使学生认识到空气里没有CO2不行, CO2含量过高也不行。运用多媒体展示CO2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形象地演示CO2的气、液、固的三态变化, 并拓展固态CO2 (又称干冰) 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并呈现生活中可用于冷藏和人工降雨的画面。同时还链结了一个形象而富有情趣的动画片:在意大利神秘峡谷里有一个山洞, 叫做“死狗洞”, 画面展示一个人牵着一只狗走进这个山洞, 走着走着狗躺倒了, 跳跃出一个骷髅的动画头像, 而人却安然无恙。如果人弯下腰来救狗, 人也就倒下了。通过动画图像、文字注释和优美声音的展现,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化静为动, 突破难点

教学中的难点往往是不易被学生理解或者容易引起混淆而产生错误的知识点, 称之为学习上的“拦路虎”, 如果不及时解决, 将直接影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高。在教学中, 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模拟的演示教学, 可以化静为动, 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本质, 更好地建立深刻的思维过程, 还有助于学生理解不易明白、不易掌握的知识要点。

初中化学的部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 许多化学事实, 如对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及其高速运动状态的认识, 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 语言又难于解释清楚, 对微观世界容易建立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传统的教学就是教师“照本宣科”或者机械的描述, 学生很难想象和理解。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强大表现力, 运用动画、声音、图片等形式, 去表现、放大、模拟, 将微观世界生动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既有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概念, 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如:在“原子”一节教学中, 原子的概念很抽象, 不易理解, 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放大氧化汞分解的变化, 把原子制成可爱的卡通人物, 学生可以清晰地、很容易地通过氧化汞的分解, 自然而然地得出原子的概念。再如在遇到氯化钠溶液时, 大多数学生会习惯性地从宏观物质的角度分析溶液, 只有少部分学生会从离子的角度分析溶液组成以及溶液中可能会发生的变化。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经常从微粒的角度去分析化学现象、解释化学变化, 并通过计算机的flash动画功能, 动态地模拟氯化钠溶液中离子的运动, 从而让学生形成自觉运用微粒观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习惯。把抽象的不易想象和理解的变化, 通过模拟演示可以使学生仿佛真的看到了微观粒子间的种种变化, 既容易理解, 又加深了印象, 突破了教学难点, 从而使枯燥、难懂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

●●模拟实验●●提高可视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部分, 通过实验既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态度, 又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 而演示的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如固体的溶解、分子的扩散及气体的溢出等现象, 可见度较小, 有时除前面的学生外, 后面的学生很难看到变化的现象, 再做一次实验又浪费时间。如果将这些演示实验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现象, 采用放大、慢放、定格、重播等方法帮助学生观察, 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气体的产生和溢出, 颜色的变化及沉淀的析出等现象, 学生看得一清二楚, 增强了演示效果。

另外初中化学中还有些爆炸实验有危险性, 甚至有的实验无法实际操作。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模拟实验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如模拟错误实验造成的后果:给装有碱式碳酸铜的试管加热时, 试管口向上倾斜, 加热后生成的水倒流回试管, 使试管炸裂;制取氧气时先熄灭酒精灯, 再移出导管会出现水倒流回试管使之炸裂的情况;浓硫酸稀释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产生的危害;还可以模拟有毒物质的毒性实验, 如把两只小白鼠分别放在一氧化碳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模拟一氧化碳毒性实验;还可以使用VCD播放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录像片, 如易燃易爆知识及危害等等。通过演示模拟实验,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达到教育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达到“课伊始, 趣亦生”的境界。

当然多媒体课件中的模拟实验也不能代替全部课堂演示实验。如:在讲水的组成时, 首先在课堂上做电解水的实验, 两电极产生的性质截然不同的气体引起学生的兴趣, 大家都想知道为什么水通电产生的不是水蒸气。接着老师展示多媒体课件, 从微观方面以动画的形式展示水分子在通电时变化的原因, 学生心中的谜团终于解开了, 同时也接受到了新的知识。所以从这方面看, 多媒体课件又和化学实验教学起了非常好的互补。

●●增大密度, 以求高效

研究表明, 人的视觉作用胜于听觉作用, 因此只有在多种现代教学媒体参与下的课堂教学才会充满生命力。增大教学密度, 优化教学过程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传统的课堂教学, 节奏慢, 课堂容量小, 教学方式比较单调呆板。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呈现信息量大, 速度快, 图文并茂的优势, 进行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复习, 会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多地接受知识。如铁生锈的实验, 若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时, 需很长时间, 不可取, 如果改用多媒体计算机演示其实验过程, 几分钟即可, 即节省时间, 又加快了课堂节奏。尤其在初中总复习时, 运用计算机将课堂教学中的板书、例题、练习制成一个多媒体课件, 既可增大课堂信息量、减少板书时间, 又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再如进行O2、H2、CO2实验装置及相关练习部分的复习中, 用传统的方法若把装置图画在黑板上很浪费时间, 用一些挂图, 又没有动态效果, 如果制成多媒体课件, 只需一按键即可呈现出来, 运行极为方便。也可制作化学实验常见的仪器素材库, 根据每节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实验, 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这样在总复习时, 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充分以导为主, 启发学生思维, 增加课堂练习容量, 提高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理念的支撑下, 合理、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 更好地凸显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的双主体性, 切实提高化学学科教学质量, 追求教学的有效与高效, 对改变教学现状, 优化课堂教学, 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上、下册) .上海教育出版社

[2]王祖浩.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高荣林.现代教育技术.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4]李凤华.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国电化教育, 2001年第12期

篇4:多媒体技术下的课堂教学之优化

关键词 多媒体;高中英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5-0132-02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当代高中生不再是以往那些见识较少的学生,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和物质条件的改善,高中生的眼界日渐开阔。传统的依靠一根粉笔和一块黑板讲解知识的时代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教师口齿伶俐、讲解清晰,也会让学生感到课堂枯燥无趣。尤其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更是如此,传统模式教学培养下学生所学到的英语多是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如何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呢?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图片、视频等元素让高中英语课堂不再局限于枯燥的传统课堂,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

引入多媒体技术到高中英语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极大挑战,为高中英语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实现科技与传统教学的完美结合,跟当前时代的发展是相适应的。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功能很多,如录音机的功能、电视机的功能、录像机的功能、计算机的功能等,这些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很好的作用,有效促进外语教学的开展。

1 利用多媒体,抽象知识化为具象表达

多媒体技术用于教学活动中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够将抽象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具象的图片、视频等。到了高中阶段,英语语法结构越来越复杂,词汇拼写越来越长,阅读理解越来越高深难懂,听力句子越来越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为了验证抽象知识和具象知识对学生记忆的效果有何不同影响,笔者曾随机选取高二5班30名学生,将这些学生平均(人数和学习成绩两方面)分为两组,然后分别用传统的知识灌输方式以及多媒体的具象教学方法进行相同内容的教学。经过一节课的教学,可以发现,传统模式下的学生单纯只是通过耳朵听来记忆知识的效率,要远远低于多媒体技术使用的课堂上依靠听觉和视觉获得的知识效率。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高中英语教学,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就将自己在课堂上所要讲解的知识全部罗列到课件之上。导入课文时运用一些图片、英语小视频等,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回顾学到的英语知识,增强学生的记忆。在讲解高中英语的长单词、复杂语法时,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图片记忆法,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或者运用联想记忆法,让学生的知识记忆更加迅速和便捷。

2 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语言练习内容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化的高速运行,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学习资料和资源。采用传统的方式开展英语教学,教师从网络上获得的学习资源能够被利用的效率很低。因为即使教师教学水平再高超,但是个人的知识涵盖毕竟有限,所以教授给学生的知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网络资源汇集了众多人的知识宝库,可以说是无所不包,远远超越个人的知识涵盖界限。学习英语的捷径就是学生要多读和多背,只有将知识读熟练、背下来,才能养成英语的语感,也才能提高英语成绩。

网络上经常有很多精彩的音频和视频资料,有利于学生用作背诵材料和听力材料。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优美的、精彩的视频和文字资料,丰富学生的语言活动和训练。如关于修养的句子:“Study of low water, admire the mountain height.”(学习水之低调,仰慕山之高远。)关于生活和幸福的句子:“Pain people feel pain, happy people don’t feel happy, this is human. Lost time can have the harvest, harvest will be a loss, this is life.”(痛苦的人们觉得挺痛苦,幸福的人们觉得不幸福,这就是人类;失去的时候也能有收获,收获的时候也会有损失,此之谓生活。)关于读书和做人的句子:“The purpose of study not for knowledge, but to put forward different opinions, feeling great thoughts. Life's purpose is not to live, but to find a better home, to discover a great eternal.”(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知,而是为了提出不同的见解,感悟非凡的思想;做人的目的不是为了活好,而是为了找到更佳的归宿,发现伟大的永恒。)等等这些优美的句子在课堂展现时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获得学生的喜爱,学生出于内心的喜爱就会将这些句子背熟,从而锻炼英语的语感。

3 充分利用多媒体营建真实的语言环境

对于学生来说,因为母语是汉语,使用英语的场合不多,大多仅限于英语课堂上,没有锻炼英语的环境,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的机会更少。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很少,一般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听讲,对学生的语言使用是不利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学生除了要掌握它的基本语法和单词拼写之外,还需要能够听懂英语和说出英语,故而英语听力和口语是高中英语的考查重点。

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高中英语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练习英语的效率。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将图片、视频、文字等元素和高中英语知识进行有机结合,指导学生创建适合自己的真实教学模式,让多媒体技术真正为高中英语教学服务。学习语言知识除了需要学生记忆一些单词、语法等知识之外,还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文化知识,这些知识单靠教师的讲解并不能让学生融会贯通,但是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视频等展示,则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记忆。

4 巧妙利用多媒体融洽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宰者,是教学开展的决定者,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要听从教师的管理,认真记录教师所讲的重要知识。这种观念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上下级”关系,故而在传统模式的教学课堂上,教学活动多是“满堂灌”“一言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影响学生长远发展。尤其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在传统模式下培养出的英语多是“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高中英语教学,可以有效改变这一教学状况,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增加,使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有利于营建生动活泼的高中英语课堂,增加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张冬梅.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2]杨秀萍.论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特点与优势[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3]张丽.探析多媒体在新课程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利与弊[J].新课程,2012(11).

[4]王琨双.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优势及其策略分析[J].科教导刊,2012(11).

篇5: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

廊坊市第二十一小学 冯东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成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伴而生的多媒体技术不仅丰富了传统的教学手段,革新了信息传递方式、方法,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率,也挣脱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极大地更新了人们思想观念,使教学插上了现代化的翅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一、创设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问题情境相联系的。在问题情境下学习可以使个体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积极的情绪,促进学生的潜能发展,从而使学习者更好的利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同化”、“顺应”从而达到一定意义上的建构。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数学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若挂图、照本宣科,则内容枯燥、索然无味,很难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果充分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在讲新课之前,屏幕先出现设计新颖有趣的画面:如猴妈妈买回了一个又香又甜的大月饼。小猴子看见了,高兴得跳了起来,就要分来吃,猴妈妈用刀一切(屏幕演示),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一人半个(1/2),顽皮的小猴子说:“我要多一点”。猴妈妈灵机一动,就把小猴子这半个再一切(1/4),又平均分成2份,这时小猴子可高兴了,左手一快,右手一快,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这时提出富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独立思维,激活学生思维,巧妙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被生动、形象、直观的画面所吸引,恰当的音乐和精彩的解说感染着学生,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气氛热烈,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程度。

二、加强思维训练

思维能力是智力构成的主要因素,是数学能力的核心。因此,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借助计算机,教师顿时变得神通广大。他能创设比传统教学丰富生动的教学情景,可以根据需要让屏幕倾刻出现所要的图形,屏幕图文可以闪烁、变色,还可以使图形平移、旋转、翻折,让学生主动地探索,计算机也及时给出反馈的信息,无形中展现了数学思维过程,这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也是其它教学手段所无法代替的。由于多媒体教学能够充分挖掘数学概念的本质、内涵,充分展现数学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传统的教学由于受教学手段的限制,学生的思维训练是很肤浅的,不能达到以上效果的。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数学课堂教学的直观应有个限度,它是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由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服务的,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为片面追求直观而忽视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要为了展示多媒体动画的功能而把课上或电视动画观赏课。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材的思路是把圆平均分成十六等份,然后拼成类似长方形的图形。分的份数越多,越近似于长方形,这用传统的直观手段来演示则显得很复杂并且不容易做好,用多媒体课件事先编好程序,上课时演示则变得方便多了。通过动画的反复演示,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学生就能得出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这一结论,从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抽象性有时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障碍,仅凭教师口头讲解,难以彻底解决问题。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动态图像演示,借助声音和动画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其突出了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如“线段、射线、直线”的教学,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可使屏幕上先显示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向右射出一束水平线,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理解射线是怎么形成的;用不同色彩分别在射线上闪烁出第二个亮点和两亮点间的一部分,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将左边一个端点向左延伸,就形成了一条直线;将直线向左右两边适当延伸后,问学生直线还可以向两边延伸吗?引导学生想象出直线无限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

四、增强师生互动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反馈信息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使矛盾突出,有利于学习难点的解决,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学习。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计算机可随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像判断、选择题型,学生回答正确,计算机马上会表扬你,来一声“棒极了!”“真聪明!”或是给你献上一束鲜花,学生看了听了自然高兴,兴趣盎然;如果有学生回答错了,计算机会在屏幕上显示提示信息——“再想想”并配以音乐,鼓励学生认真动脑。人机互动使学生兴趣黯然,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促使自我激励,获得“独立发现的愉快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内部动力。

篇6:多媒体技术下的课堂教学之优化

河南省台前县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 姜丙国 ***

内容提要

多媒体技术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上课以讲述为主,有些内容无法描述的情况。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增大了课堂容量,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激发兴趣 教学效率 高效课堂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多媒体计算机的特点就是能最大限度的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以及视频,形象逼真地进行模拟,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上课以讲述为主,有些内容无法描述的情况。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增大了课堂容量,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如何恰当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使多媒体技术在网络环境下得到充分地利用,以下是本人的粗浅的看法。

一、模拟课堂实验,事半而功倍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演示实验占有重要位置,它具有两方面的作用:其一,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过程和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得出科学的概念和规律。其二,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过程,学习教师的正确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因而,教师的演示实验,对于学生学习实验操作方法,具有示范作用。

现代技术作为一种崭新的电教手段在进行模拟化学实验中有独特的优越性:(1)可以重复观看。如:有的实验反应速率快,有些学生还没有观察清楚,反应就已经结束,如果重做实验将浪费药品,这时可通过观看实验课件重温实验。(2)可以改变观看时间。有的实验进行速度过快,学生不易观察,可以慢放;如氢气于氧气混合爆炸实验的原理。有的实验进行速度过慢,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教学进度,可将某些次要的过程压缩而慢放。(3)一些安全性不好的实验,如有毒、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爆、易燃、危险性大等实验。(4)有些规模较大的实验。主要是教师根据需要添加的一些辅助性的综合实验。如某一气体的制取、除杂(往往不止一种)、检验、收集、性质分析、尾气处理等,这种实验费时、费力、成功率低。(5)“反证”实验。在实验操作中,我们教师经常强调一些操作规范,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开始和结束的操作顺序、极易溶气体教师仅仅进行讲解,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学生往往印象不深,常常“屡教不改”,可利用多媒体将这些错误的操作及其破坏性的后果一起通过模拟实验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的印象就深刻了。

二.展示微观现象,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微观粒子运动。化学是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的科学,而微观粒子的运动又是肉用眼所看不到的用手摸不着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有借助于挂图和模型,通过我们教师的讲解而使得学生理解。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例如,但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微粒的分开和结合的过程,却能使学生很快地理解而和接受,如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水电解实验都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模拟。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不能滥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合理、适当”,所谓“合理”就是该用的时候用,既是雪中送炭,又是

锦上添花,不是为用而用,单纯追求美观、摆样子。所谓“适当”就是恰到好处,用得适时。

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1、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可将抽象复杂的理论,形象地表现出来,减少了教师的重复工作,使教师的活动不象以前: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加简单电教手段组成,而是综合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增加课堂容量和知识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刚学习化学时,学生不易理解排空气集气法的收集原理,也不易讲述明白,若制成多媒体课件,设计为一种气体将另一种气体从集气瓶中排挤出来,展示给学生,学生一看就懂,大大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再有,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节奏慢,课堂容量小,教学方式比较单调呆板。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呈现信息量大,速度快,图文并茂的优势,进行习题教学和巩固复习,会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多地接受知识。尤其在总复习时,运用计算机将课堂教学中的板书、例题、练习制成一个多媒体课件,既可增大课堂信息量、减少板书时间,又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充分以导为主,启发学生思维,增加课堂练习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四、采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的联系

初中化学中,关于化工生产的内容较少,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采用模型、挂图、板书等演示手段,真实性和直观性较差,无法激起学生对化工生产的兴趣。若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功能,编写化工生产的流程图,向学生展示物质的转化和流动情况,就可以使学生对整个化工生产过程及反应原理在头脑里形成一个框架。模拟化工生产的全过程,如用3DS的动画功能制成三维动态过程,就可以向学生展示如:高炉炼铁的全过程。在展示讲解该课件时,再配以播放相关的化工厂的全貌及车间内部设备的场景,这样学生很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大提高了化工生产的真实性,增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五、几点注意

1、多媒体课件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工具,凡是能够用普通媒体如实验模型、实验挂图等实现的就无须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应该处理好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媒体教学的关系,粉笔和黑板仍然是我们老师的主要教学工具,我们应该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画龙点睛之笔。

2、课堂演示的普通化学实验绝不能以录像或动画代替。演示实验是实物实验的展示,在实验过程之中,学生可以学习有关实验的规范操作,实验的正确规范操作其实也是学习化学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如果通过实物操作来演示实验,那么可以使实验更具直观性,学生既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这样可以使实验更形象、更实在。因此,不能舍本逐末,放弃垂手可做的实验而去用计算机模拟实验。

3、必须灵活处理教师、学生、计算机三者关系。要正确理解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计算机是辅助手段,这是客观规律。信息技术决不能代替教师,而只能辅助教师,帮助学生充分挖掘知识的内涵,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其功效不容置疑,与传统教学相比,优点多于缺点。积极进行多媒体课堂教学研究,充分吸取,二者的优点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中只有深入研究和实践如何充分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计

算机多媒体,使之与其他手段有机相结合,优化课堂教学,力求最大限度地提

高效率,才能体现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价值。参考文献: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电化教育学》

篇7:多媒体技术下的课堂教学之优化

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

摘 要: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不仅是作为知识信息的载体,而且是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而且还能实现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虚与实之间的转换,并具有信息量大,传递方便等特点。随着多媒体技术迅速推广,生物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当今生物教学改革的趋势。为了使课堂教学造就时代的发展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我校生物教研组开始将多媒体技术渗透于课堂教学,进行了微机辅助教学及多媒体应用的实验,深化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点、进化方面等知识的学科。生物学科的教学注重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强调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多媒体可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能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因此,多媒体的应用在生物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字: 多媒体技术 应用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多媒体设计

一、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常见应用模式

(一)多媒体讲述模式 这种模式是一种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教师借助多媒体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大量采用讲授法和谈话法进行教学,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传统教学的延伸。

但由于运用到多媒体技术的系统性、直观性和趣味性,能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能利用多种感官分析器进行学习,突破了信息传递中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能直观地看到宏观世界、微观世界、远方或过去的事物,使信息通道得到了无限的延伸和扩展,真正实现视听的完美结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因而可以有效地突破生物学教学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要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够观察到的,一般中学根本就没有这种条件,但我们使用多媒体系统来进行模拟,可以很清楚地说明侵染细菌的过程,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提高教学效率。

(二)交互模式

交互性是指CAI通过学习者(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直接对话,从而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交互模式在生物学教学中主要有以下4种应用: 1.操练与练习

计算机逐个或一批批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当学生送入回答后,计算机判断其正确情况,并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给予相应反馈,以促进学生掌握某种知识与技能技巧。2.指导

包括呈现各种形式的教学材料和提问、回答与判断反馈等各个方面。如:在学习《花的结构》这一节时,学生往往不容易掌握花的各个部位(如雄蕊、雌蕊、花瓣、萼片等)的相对位置。这时,我们可以给学生完成这样一个练习:提供一些散乱摆放的花的部分,学生用鼠标点击,拖动各个部件到屏幕上一确定位置,位置正确则连接,同时给予表扬,错误则返回原处,并给予提示。经过多次尝试,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花的结构的知识。3.模拟

利用计算机模拟产生各种与现实世界相类似的现象,供学生观察,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些规律与现象的本质。这种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如:虚拟家兔解剖,学生可以用鼠标代替解剖刀对家兔进行解剖,还可以调整角度进行观察。通过计算机可以反复进行实验,有助于达到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实验技能。

(三)多媒体网络模式

多媒体网络是指由教师机、学生机、服务器和控制台联网而成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点对点、点对面的通讯,同时,这个系统还与教学资料中心,甚至Internet相连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可以向每台学生机传送信息之外,还可以通过教师机观察每一台学生机屏幕相信,以达到对教学的反馈和监控;学生可利用教师设计的软件自主学习,学习中的问题可通过网络向教师或学生提问,并进行网络对话。将带网络功能的多媒体计算机引入生物课堂,与以往的单机演播形式CAI相比,具有特殊的优越性。1.丰富全面的资料信息

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在生物课堂,让学生接触尽量多的生物资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单机演播形式CAI中,是把大量的图片、动画、电影等材料整合在同一个课件中,而这个整合是一个耗费大量时间的过程,由于时间的限制,往往不能详尽录用资料。但使用多媒体网络之后,这一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观。2.独立自主的探索研究

学生的自主参与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单机演播形式CAI中,重视“演”和“播”,学生的自觉参与程度不够。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学生可以利用教师准备好的课件,通过“人机对话”进行自主探索研究。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维的品质,又增强了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

3.如火如荼的讨论交流

实践证明,课堂讲授与适当组织讨论相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辩识,而且可以使他们在这种讨论中,更好地认识自我,促进其开拓思维的形成与发展。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更有效地组织讨论提供了便利条件。如英国科学家培育的克隆羊成功,而引发了社会上人们对克隆技术,特别是克隆人问题的普遍争论。我们在遗传学的教学中,就可以把这种讨论引入课堂,在介绍了克隆技术的本质后,让他们自由地在网上对克隆人是否可行进行讨论,让学生通过BBS自由地在网上寻找讨论对象,发表看法。这样的讨论,充分地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教师在网上启发性的点拨、开导,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东西,而这正是讨论的教育价值所在。

二、生物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的思路

就目前来讲,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的思路一般有两种: 1.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课件设计。

这是当前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思路。其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着重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我们简称为“辅教”。它有利于扩大课堂容量,有利于教师对课堂进程的控制;但用这样的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较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太利于创造型人材的成长。2.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

这是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要求,是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未来占主导地位的设计思路。现代教育理论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1)明确以学生为中心。

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2)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其目的是使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3)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即多媒体课件应当包含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使学生有更为广阔的驰骋空间。

(4)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不仅仅是完成教学目标。

三、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媒体应用原则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而又恰当地使用好多媒体,如何真正发挥多媒体的功能,起好辅助教学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研究的。各种教学媒体都有其优缺点,在生物课上都有其应用的场所,计算机辅助教学较先进,但也非万能,应根据不同课的内容恰当选用,其他媒体也不可偏废,同时多媒体的有机结合,也是一个应该探索的问题。

(一)、根据教学目标和媒体效益,选择多媒体

教学是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所进行的课堂活动。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和展开的。就其本身而言,它具备支配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定性,起着支配和指导教学过程的作用,也是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它首先确定教学对学生学习内容所达水平程度的期望,使教学有明确的方向;其次它给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提供测量和评价的标准。课堂上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循目标指导法则,教学媒体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与效益,其选用的原则自然也必须与教学目标相适应。因此,媒体的应用决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做到媒体展示的知识内容与教材相适应,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

(二)、教学策略的制定,优化组合多媒体

教学策略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的程序与方法、媒体的选择与优化组合等。教学策略是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教学策略必须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所以教学策略的制定是多媒体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制定教学策略与选择多媒体时,教师应重点考虑如何通过教学策略的制定,尽可能地发挥多媒体的技术优势,并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对于生物课堂教学的设计来说,教学策略的制定主要是指:对多媒体实现教学目标的作用点的确定,对多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时机的确定。例如,教师在设计初中生物《绪论》一课教学策略过程中,如果打算选择传统教学手段,那么在确定教学方法时一般可能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其教学效果可能不一定理想:如果打算适当选用多媒体,那么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对原来的讲授法及教学程序就要作相应的改变,运用网络环境,使用超级链接,通过网线将教学资料资料库中传输过来,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从不同侧面接触教学内容,达到教学要求的同时,拓宽了知识面,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

尽管媒体的形式特点不同,传播信息的内容不同,但如果教师演示的千篇一律,也是无法适应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特点,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媒体使用的方式要灵活,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当地选用多媒体。

1.新授课:在生物教学中,新授课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目的在于认识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优势,恰当选用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传统媒体(标本、模型和挂图等)是上好此类课必不可少的。CAI 软件能够克服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化静为动,信息量大,图像生动,音响逼真,在理论教学中,可根据内容特点,合理选用,互相配合。如形态部分的“细胞的亚显微结构”这部分内容,因细胞器微小,肉眼难以观察清楚,在教学中配以模型,以CAI 软件演示其内部结构,就有利于学生掌握其内部构造,形成深刻的印象。2.实验课:实验课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独立操作的能力,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提高分析观察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模拟系统自已“动手”剖析,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对比、抽象、归纳、系统化和全面化,达到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在指导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方法。如:虚拟家兔解剖,学生可以用鼠标代替解剖刀对家兔进行解剖,还可以调整角度进行观察。通过计算机可以反复进行实验,通过这种方法打破他们思维的束缚,把学生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发挥他们想象和思考,以便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3.复习课:生物的许多内容都是需要反复理解和记忆的,学生可以通过终端与网络中心连接,将课堂上讲解的多媒体课件再次从教学资料中心的服务器读取,对不理解的环节可以反复观看,并且可以观看其他教师的教学内容,这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多媒体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多媒体 中学生正处于一个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年龄时期,因而多媒体具有的声、光、电的综合刺激,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注意。但心理学也表明,中学生的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容易使身心疲倦;经常性地使用电脑,也容易使学生视力下降。因而,多媒体在生物课堂的使用,要注意两点:一是界面制作要平和自然,切忌花、艳、乱;二是一定要适时适度,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已的思维和想象;切忌频繁滥用,否则其结果必然事与愿违。中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不够,加上高中生物的部分与化学相关的内容接触较早,给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也带来了麻烦。如“蛋白质的结构和合成”,通过多媒体模拟蛋白质的各种空间结构和其合成过程,学生相对轻松地理解了蛋白质的多样性、多肽、肽键等概念及相互关系。

多媒体的应用和发展,既实现文字、图象、声音等多种信息的同步输出,又能超越时空界限,把学生的思维带进微观世界模拟的试验环境以及美好的大自然之中。教师由单纯的信息表达者转变成信息的加工者、组织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新知识,而是在观察和思考中,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和时间。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诱思情境,展示相关知识背景,引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发现、相互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经过长期潜移默化,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附录: 参考文献:

1、《注重生物教学“多元化”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钱玉强

2、《生物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 》徐莉莉 周天霞

篇8:多媒体技术下的课堂教学之优化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校音乐教学,优化

多媒体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它的出现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教育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 多媒体技术与相关教学方法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同步性的特点。[1]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教育资源与教育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一、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对人类行为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常采用的是现场播放录音磁带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初期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果, 但是长此以往, 学生会对这种音乐教学方式产生疲乏感, 逐渐失去学习的激情与动力。多媒体技术能够将视频、音频、图像、文字完美结合起来, 为学生营造一种丰富多彩、声像同步的音乐学习情境。[2]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想要学习的内容, 学生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条件下, 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学习音乐显得更加轻松, 不再是学生的课程负担。

(二)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中, 教学过程中播放视频和音频主要利用乐器或者模拟的音像设备, 这种方式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切换设备保证播放完整, 其实潜在地影响了教学质量。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则能轻松地解决这些问题, 虽然利用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的过程稍显繁琐复杂, 但是完成制作后便可以重复使用, 并且带给学生的资源更加丰富,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学质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多媒体技术下的高校音乐教学优化措施

(一) 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多媒体技术虽然能给音乐教学带来很多好处, 但是教师应该把握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度, 不能让其取代教师讲授音乐知识。教师在音乐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活力, 因此在课件的制作上不能过于追求华丽, 增添太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内容, 而应该保证整个课件的简洁大方, 方便教师操作和学生观看。教师在制作课件时, 选择教学材料不能一味追求知识的广泛, 应该科学合理选择学生需要掌握且能够掌握的知识。[3]如果教师不能做到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则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反倒会变成干扰学生学习的工具。

(二) 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广泛应用, 逐渐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转变为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 教师则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协调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另外, 多媒体还能利用其自身优势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教学很好地融合了课堂中教师的音乐教学和课堂外学生的自主学习, 逐渐发展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符合教学规律

高校中各个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音乐课程, 学生的音乐基础各不相同, 有学过音乐的学生, 有从没接触过音乐的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必须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确保每位学生均能掌握, 保证音乐教学质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还应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调整实践教学活动, 符合大学生的普遍特点和需求。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 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 提高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教学已经成为教学形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但是多媒体只是一个工具, 并不能取代教师在课堂中的位置, 因此, 必须加强培训音乐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 加深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以及对当今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 不仅要让教师学会使用多媒体技术, 更要让教师学会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 使其成为音乐课堂教学的促进工具而不是阻碍音乐课堂教学进程的工具。教师对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掌握,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推动整个音乐教学的发展。

三、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大大影响了高校音乐课堂教学, 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诸多不足, 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式, 单调的教学内容, 简单的教学设备,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全面展示了高校教学的新形态, 大大提高了大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了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奠定了音乐发展的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景涛.高校音乐多媒体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大众文艺, 2014 (18) :227-228.

[2]郭乐.多媒体教学在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中的价值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18) :218-220.

上一篇:中国梦大学梦我的梦下一篇:12月1日银行新规对pos机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