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反思

2024-04-13

生物《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反思(精选14篇)

篇1:生物《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反思

知识点:

1、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2、理解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采用的策略:通过分小组讨论,填写学案的方式,导学生学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通过分析正反两个案例学习生物基因的多样性;利用多媒体辅助让学生自学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最后通过完成学案归纳三者的关系。

教学反思:

1、学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课前布置学生寻找相关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做成PPT在堂上播放,让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再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90页中资料分析,小组讨论完成学案内容,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和了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其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生物种类多样性的特点。由于网上资源丰富,所以图片的查找并不困难,同时PPT的展示是学生慨叹生物无奇不有,对种类的多样性有了直观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数字分析做了很好的铺垫。

2。学习“基因的多样性”:通过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一正一反两个案例(美国大豆与中国大豆的故事、动物园的华南虎生下两只眼睛是瞎的小虎),说明基因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以及基因多样性减少所带来的危害,使学生有一些感性的认识。然后,教师再指出基因的多样性包括:种内基因的多样性和种间基因的多样性,进而归纳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由于有两个活生生的案例,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了。

3。学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由于这个内容比较简单,通过电脑播放相关图片,学生可结合课文内容自学,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空间。

4、学习三者的关系:通过学案上的填空题,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归纳总结。如果不给题目,学生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篇2:生物《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反思

突破“基因多样性“这一难点,除了书本介绍的例子以外,我们还选取了袁隆平院士对水稻杂交的研究、发现不育野生稻的背景等视频,让学生尽可能了解多一些这方面的资源。但是,这段视频也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例如什么是“雄性不育”、“来源于不正常的基因”等知识让学生产生更多疑惑,因此,视频还是不能很好的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更没有办法用于分析解题了。

但我还是把课后习题:生下瞎眼华南虎的问题分析摆在了学生的面前,请学生从基因多样性的角度来分析原因。学生思考和讨论后,除了回答近亲结婚外,还是没有得出比较统一的意见,我请学生安静下来,问了一个让他们都很兴奋的问题:如果条件许可,将来长大了找对象,会选漂亮的还是丑的?高的还是矮的?皮肤白的还是黑的?学生顿时吵成了一锅粥,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好不容易把场面控制下来。我问到:如果像华南虎一样,地球只剩下69个人,你还有这么多的选择余地吗?

学生思考片刻后,大部分知道了,种类数量少,意味着这一物种的基因也少了,患病基因相结合的几率就大了,瞎眼华南虎就是因为同时获得了父母各一条的患病基因而表现出瞎眼的。这样的处理,从不同的信息着眼,让学生产生疑惑,制造解疑的动力,再利用了学生的青春期特点,选取他们感兴趣的例子来分析,很深刻的解决了重点和难点。

篇3:生命大不同认识生物多样性

地球上45%的森林已经被砍伐掉了;全球20%的珊瑚礁已经遭到无法逆转的严重破坏,而另外50%的珊瑚礁也面临威胁;约有3.4万种植物和5 200多种动物也许会在未来的几年中灭绝……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有什么重要意义?生物多样性面临什么危机?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

相关链接:

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每年的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每年都会提出一个主题,表明生物多样性与全球热点问题的关系。

2007年,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

2008年,生物多样性与农业

2009年,外来入侵物种

2010年,生物多样性促进发展

2011年,森林生物多样性

2012年4月25日-28日,首届生物多样性国际大会在中国西安举行。今年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幸福明天。

生物多样性,并不仅仅指有多个物种

生物多样性,是指存在着许多生物。有些同学把它理解成“物种多样性”,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即使是同一种类的生物,也有着各自的特点。

同一种类的多样性与种类间的差别相比来看,其个体间的差异是很微小的。但即使这些细微的差异,也非常重要。

玉米是以一种名为“类蜀黍”的稻科植物为原种,经品种改良而来的。经过改良,结出了个大味美的果实,从而能够食用。但在品种改良的过程中,玉米丧失了几个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抗病性。

类蜀黍结出的果实个小量少,但它却有着经品种改良后的玉米所没有的对于疾病的抵抗力。不发生流行疾病时,植物的抗病性没什么价值,但是,如果忽视了这点,而令类蜀黍灭种的话,一旦玉米疾病流行,想要再培育出抗病性强的玉米就变得很困难了。这种多样性被称为遗传多样性或种间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是种群能够延续下去必不可少的。同一物种只有有了多样性,才能抵抗疾病的流行,适应各种自然的变化,种群才能够延存下去。如果丧失了遗传的多样性,一旦环境发生变化,这个物种可能很快就绝种了。

对于疾病抵抗力强的个体存活下来,该物种得以延存下去

在同一物种中,如果有着各种特征,维持着丰富的多样性,就能适应环境变化,抵抗疾病,种群得以存续下去。如果只有相同特征,因为一个原因导致整个种群灭绝的可能性就变得非常高

相关链接:

“奇迹米”危机

1968年,国际稻米研究中心培育出菲律宾“奇迹米”品系。因为此米的产量出奇的高,可以养活许多亚洲人口,因此亚洲地区纷纷种起奇迹米。但有一年,因为一种会传染稻米致命病毒的昆虫增加,导致大量的奇迹米死亡。后来,花费了许多功夫,终于在少数几株野生稻米上,发现可以抗此病毒的野生稻,将奇迹米与野生稻杂交才得以解决这次危机。

不幸的是,在人为的选种过程中,以及环境的破坏,许多主要粮食作物的野生品系已经丧失。

生态系统,也需多样性

为了使物种多样性能存续下去,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就很重要。同时,适应各种生物生息的环境多样性也是不可缺少的。

对于适应在草原上生活的生物来说,必须要有草原;对于喜欢湿地的生物而言,湿地是必要的环境。多样的环境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这称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需要我们极为重视。

提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人们往往会想到热带雨林等生活着许多生物的环境,其实,生物稀少的极地、深海、高山等也是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有些生物只能生活在极地、深海、高山等环境中。如果失去了这些环境,生物多样性也就遭到了破坏。

换句话说,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不是说有多种生物就可以了,维持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也同样重要。

生物多样性好处多多

生物的多样性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呢?具体地说,生物多样性给人们提供了以下几种服务:资源供给服务、环境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

资源供给服务

资源供给,顾名思义,是指从生物多样性中获得的供给物。除了食物、木材,还包括由远古生物的遗骸形成的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单就药物来说,发展中国家人口的80%依赖植物或动物提供的传统药物,以保证基本的健康;西方使用的药物中有40%含有野生植物的某些成分。

环境调节服务

环境调节服务是指调控环境的机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比如说,下大雨时,森林起着防止发生土石崩塌的作用;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地球急速温暖化。这些都是森林对环境的调节作用。

文化服务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人们提供了郊游、野营、观鸟等休闲娱乐场所。如果大千世界里没有色彩纷呈的植物和形态各异的动物,人们的旅游和休憩也就索然无味了。正是雄伟秀丽的名山大川与五颜六色的花鸟鱼虫相配合,才构成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美景。

优秀的艺术作品大多数是从自然中获取灵感创作而成的,诞生出艺术的自然美景也是文化服务。

生态系统值多少钱?

现在,大家明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了吧。可悲的是,很多时候,我们人类只顾追求眼前的利益,对自然进行无情的破坏。举个简单的例子一—红树林。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沿岸的森林,人类为建造虾类养殖场,对红树林砍伐破坏。因为维持红树林所能获得的木材,每公顷一年只能赚90美金,但如果改建成虾类养殖场,一年能赚到2 000美金。

正因为如此,大多数人都会觉得砍掉红树林,改建成虾类养殖场比较合算。但是,红树林起着抵挡海浪对海岸的破坏作用,能够减少海啸等造成的灾害。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引发了海啸,当时,残留着红树林的地区受害较小。如果要建设与红树林的防风消浪功能同等程度的防波堤、消浪区,预计每公顷需要耗费3 600美金。所以,总体算下来的话,红树林的防灾功能价值3600美金,高出虾类养殖的2 000美金收入。这样算来还是保留红树林划算得多。

注:1美元≈6.3元人民币

危机!生物多样性面临着5大类破坏

虽然生物多样性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莫大的恩惠,但却遭到了人类的持续破坏。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大致分为5类:过度利用、生息区的破坏、外来物种入侵、气候变动和环境污染。

过度利用

随着人口的增长、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各种各样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对生物来说,就是个噩耗。

以海洋生物为例,在人类捕捞量很小的时代,海洋生物们过着自己“海阔凭鱼跃”的日子。但是,现代化捕鱼工具的出现,使得任何大的生物种群都可能在几年之内被破坏殆尽。

例如,原产量很高的大西洋鳕鱼、太平洋鲱鱼,我国近海的大黄鱼和小黄鱼等,其种群总量都在不断减少;大西洋的黑色金枪鱼资源也濒临枯竭,这都是人类过度捕捞的后果。

又如,因为高价买卖象牙,生活在东非的非洲象虽然是保护动物,但因利益驱使,偷猎不绝,其数量还在持续地减少。

生息区域的破坏

每种生物都有自己必需的生息场所,但因为人类的开发,失去了生息场所的生物也就无法生存下去。

地球上曾经有76亿公顷的森林,到1976年已经减少到28亿公顷,现在,这一数字还在急剧下降。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牧场、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使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 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其中大多数是对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热带雨林。居住在那里的生物大多数难逃死亡的厄运。

外来物种入侵

一些翻山越岭、远涉重洋的“生物移民”(细菌、植物或动物都有可能)来到异国他乡,由于没有了天敌,生长迅速,使得当地的“土著生物”遭到严重破坏甚至灭绝,这就是生物入侵。目前,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当地生态系统的失衡,越来越严重。

几年前,一种出现在南宁观赏鱼市场上的热带小鱼在广西成了有关部门追捕的对象。这种外形优美,色彩艳丽的热带小鱼名叫“食人鲳”,也就是俗称的“食人鱼”。食人鲳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流域,性情暴烈,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即使是在它的原产地南美也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生物。据有关报道,在亚马逊河流域,每年就有1 000多头水牛被食人鲳吃掉,而食人鲳攻击人类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广西自然环境与南美类似,如果这些美丽的小鱼被人有意或者无意地放生到河流湖泊中,对当地的其他水中生物来说,肯定是一场灭顶之灾。

气候变动

气候变动主要是指地球温暖化。拥有远距离迁徙能力的生物,即使温暖化加剧,只要迁徙到适合生存的环境就能继续生存下去。但是,对于那些难以移动的生物来说,等待它们的只有灭绝。比方说,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熊,一旦温暖化加剧,它们还能逃到什么地方呢?同样的,很多高山植物也受温暖化的影响,被逼到了灭绝的边缘。

回顾地球的历史,也曾经有过比现在更加温暖的时期,但自然引起的温暖化是缓慢的,生物也能适应。现在我们面对的地球温暖化,其速度之快超出了生物的适应能力。这样下去将有大量的生物灭绝,生物多样性也会遭到严重破坏。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大气、水质恶化,造成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下面以哥斯达黎加的蛙类为例,看看农药对生物的影响。

美洲中部的哥斯达黎加,山脚下的农田里使用的农药因为大量挥发,在空中又被雨水带回山林。这带毒的雨水对鸟类、爬虫类那些以蛋来繁殖的生物来说没太大影响,但对两栖类的卵(只覆裹着一层粘液)危害极大。生活在哥斯达黎加山中的蛙类,有一些已经濒临灭绝。

上面介绍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5个问题,都是我们人类造成的。能否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关系着能否保持生物多样性,更关乎着人类的未来。

相关链接:

兔子引发的灾难

1859年,澳大利亚的一个农夫为了打猎,从外国弄来了24只兔子,谁想,一场可怕的生态灾难由此而发。

兔子是出了名的快速繁殖者,在澳大利亚没有天敌,由于数量不断翻番,它很快就开始毁坏庄稼。到1880年,它们到达新南威尔士,开始影响到南澳地区的牧羊业。人们组织了大规模的灭兔行动,但收效甚微。到了19世纪90年代,当兔群抵达西澳时,人们修了一条长达1 000英里(1英里=1.6千米)的栅栏,试图将其拦住。但是,这个栅栏很快被冲破了。1950年,澳大利亚的兔子增加到了5亿只,这个国家绝大部分地区的庄稼或草地遭到了极大损失,一些小岛甚至发生了水土流失。绝望之中,人们从巴西引入了多发黏液瘤病,以对付迅速繁殖的兔子。但是针对兔子的细菌战被证明只是使不断恶化的状况得到暂时缓解,一小部分兔子对这种病毒具有天然的免疫能力,它们在侥幸逃生后又快速繁殖起来。整个20世纪中期,澳大利亚的灭兔行动从未停止过。

这些,我们力所能及!

当前,全球每1小时就有1个物种被贴上死亡标签,你、我、他的一举一动,都可能给脆弱的生物多样性带来巨大的影响。为此,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除了尽力养成节约、环保的生活习惯外,你的消费行为,对生物多样性来说也至关重要。如果人们都不用一次性筷子,树林的砍伐速度会因此而减慢;如果大家都用低能耗的电器,商家对低能耗产品开发的步伐会更快一些;如果人们都不愿意品尝鱼翅,更多的鲨鱼还可以继续遨游在大海;如果没有人愿意佩戴象牙饰品,那么象群再也不用担心牙齿带给自己的灾难;如果没有人觊觎藏羚羊的毛,藏羚羊妈妈们便不会在怀孕的时候,惨遭被人类猎杀的命运,也不会有那么多小藏羚羊因为妈妈被猎杀而饿死……

篇4:生物《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反思

【关键词】应用;生物多样性;生物教学;有效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及它们所包含的基因和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份。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国家生物课程标准要求生物教学要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国家生物课程标准提出在进行生物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生物教学的传统做法。通过调查发现各地生物教育基础薄弱,实验设施缺乏,课堂教学往往以教科书为主,与生产、生活联系较少,生物教材和老师的教学方法还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时,其学习的内在动力首先是学生的兴趣和发自内心的寻求问题解决的渴望,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倡教学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合作和自主探究,获取知识。

本人通过承担的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宿迁地区生物多样性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课题审批编号为SQ10GR189),认为合理地利用有地方特色的生物多样性的资源进行生物课程教学是切实可行的,是比较受欢迎的。而且对于提高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生物科学素养、科学探究、合作学习等能力有着较好的作用,可以显著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应用地方特色的生物多样性,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应用生物多样性创新生物教学的课堂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的,很多课堂是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不能体现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如把生物多样性融会于生物教学中,可以明显的提高生物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1)融入生物多样性课前精心编制好导学提纲

导学是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兴趣和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在课前,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生活实际选择恰当的切人点, 融入适当的生物多样性,精心编制好导学提纲,在导学提纲中以生物多样性为载体出示一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导学思考题和课外探究活动。

(2)融入生物多样性打造探究式课堂

①首先结合生物多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根据本节课内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以身边的生物多样性为载体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本节课,调动同学们学习积极性。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愿望。

②结合生物多样性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该环节一般采取学生先根据导学提纲设计的问题,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的生物多样性,让学生在课外先初步探究,如:高中课本中“调查种群的密度”就可以让学生到野外或农田中去调查。“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让学生从不同水域中取水样进行观察,比较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等等,然后学生在课堂上进一步讨论,教师再在课堂上进行引导、总结,进而突破重点和难点。对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鼓励同学们相互讨论,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难题。

(3)融入生物多样性在课堂中进行反馈训练、巩固落实

根据学习的相应内容,结合生物多样性知识,以生物多样性为背景,编制相应的习题进行巩固性练习,进行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兴趣、能力与应变技巧,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应用生物多样性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应用生物多样性,以学生的现行生物学教材为基础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特别是生物学教材中适合学生继续研究学习的内容与有限的课程资源相结合的校本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如本人在实践中就组织学生进行了《我在校园种蔬菜》、《乡土树种的调查》《走遍宿迁——农特产资源调查》等实践探究活动,通过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展,学生既增强了对课本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生物科学素养、科学探究、合作学习等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极大的提高了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在生物教学中应用好生物多样性,可以大大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有助于生物学课程的实施,提升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让学生由被动学变主动学,,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大大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同时培养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更加了解并热爱自己的学校和家乡,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应用好生物多样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我们共同去探索。

【参考文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毛新勇(华东师大).

[2]《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篇5:《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3、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1、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关系。

2、理解基因多样性。

三、课前准备

教师:

1、收集有关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典型事例。

2、搜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方面的材料。学生:

1、搜集生物类群方面的材料。

2、复习生态系统的知识,明确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过程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开始课前检测、根据自学提纲自学)

师:最近有一部热播的电影《熊猫大侠》,同学们有没有看过啊? 生:有。没有。

师:里面讲了哪种我们国家特有的保护动物啊? 生:大熊猫。

师:对。其实,除了大熊猫外,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欣欣向荣的生物圈。各种各样的生物是我们人类忠实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就要先认识它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板书:课题)那自然界里的生物是怎样一个“多”法呢?有几个层次内容呢?“多”的意义何在呢?好,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多媒体片断。请注意收集信息及时记录。

投放多媒体课件,有关内容如下:

画外音:“自然界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生物。”画面中出现:游戈的鱼群、飞翔的海鸥、扑腾入水的企鹅、跳跃的猴群、飞跑的麋鹿、追逐的猎豹、悠然的丹顶鹤、开屏的蓝孔雀、快速旋转运动的草履虫、成片的森林(配有节奏较快的背景音乐随画面一幅幅闪过)

生:积极思维,收集信息,及时记录。师:从刚才的片断中,你收集到多少种生物? 生:近十种。

师:(及时肯定、表扬。对学生不认识或说错的生物作简单介绍和纠正,并强调哪些是我国及世界上濒危、珍稀、重点保护的物种,渗透友爱、环保意识教育。)

同学们,在生物圈中,生物的种类除我们提到的这些还有很多:据科学家统计,到目前为止,地球上已被描述和命名的生物有一百六十万种左右,实际存在的生物有五百万至一亿种之多。

师:那么,让我们一同来探究一下生物多样性的第一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板书:标题)。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教材中的资料──《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投影:表格),并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在动物和植物中,除上表所列出的类群外,还有哪些类群?除动物和植物外,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类群?

2.在表格中,我国哪一类生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哪一类相对较少?试计算我国上述的几种生物类群总数占世界的平均百分比。

下面同学们分组讨论,通过组内合作,形成统一的结论,然后代表发言答题,本组成员发现不妥可以及时补充。我们看看哪组回答的精彩!

生:分组讨论,统计分析资料。

师:巡视指导,鼓励得出结论的小组抢先回答问题。

生1:(展示讨论结果)我认为还有无脊椎动物中的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植物中的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还有细菌、真菌和病毒。

生2:我国的裸子植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爬行动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相对较少;我国上述几种生物类群总数占世界的平均百分比为14.96%。

师: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谁知道我国又被称为什么的故乡?

生:裸子植物的故乡。

师:中国幅员辽阔,生物种类多种多样,有好多的世界之最。我们应该为自己是一名中国公民而骄傲和自豪。齐读: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我国裸子植物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故乡”,我国也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脊椎动物中的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种数都位于世界前列。

师:也就是说,我国物种高度丰富,除此之外,我国的生物多样性还有其独特性,有许多生物是我国所特有的。581种哺乳动物中,特有种约110种,比如„„

生抢答: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朱鹮、藏羚羊、丹顶鹤、蛙蛙鱼„„

师:植物有„„

生:银杉、水杉、珙桐、树蕨、苏铁„„

师:大家观察图片,外国小朋友和中国小朋友的区别。继续思考问题:不同生物种类间的生物的性状特征一样么?同一生物种类不同个体的生物的性状特征一样么?请举例说明。

生:不一样。如:小鸟与大象,它们差别太大了;又如:同样是人,长的却不一样。

师:说得好!出乎老师的意料。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不同种生物间及同种生物间不同个体的性状特征不一样呢?生物的性状特征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生:(异口同声)基因决定的。

师:基因决定了生物的性状特征,那么请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什么呢? 生:基因的多样性。

师:(板书:标题)说得非常好!既然基因控制着个体的性状,那么一个个体有多少个基因控制性状呢?

生:数以万计,甚至更多。

师:一个个体的基因数量就数以万计,那么它所属的生物种类的基因数量,肯定是一个天文数字!哪位同学能用一个词形象地描述一下这个巨大的基因团队呢?

生1:基因海洋。生2:基因库。

师:大家认为哪一个更好一些? 生:基因库的名称好。

师:我也觉得基因库好。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整个生物圈,就是一个巨大的基因库。

请大家观看视频资料,然后继续讨论: 1.基因多样性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2.我国在基因利用方面的实际情况及贡献。

视频1:美国曾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栽培大豆患萎黄病,其症状是生长受阻、植株矮缩、叶片黄化、荚小粒少,严重时使根系腐烂以至全株死亡。这种病害使美国的大豆产量大幅度下降,大豆生产出现危机。70年代末,美国科学家在我国找到了他们所需要的野生大豆,并引进到美国,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一批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挽救了美国的大豆生产业,使美国从大豆进口国一跃成为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视频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助手李利胡,技术员冯克山在海南省发现一株天然变异雄花不育野生稻,为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的研究打开了突破口。

视频3:我国河南省桐柏县被称为野生大豆国家重点示范保护点。生1:(观看,总结,表达交流)袁隆平利用基因多样性培育出杂交稻;我国大豆的抗萎黄病基因挽救了美国的大豆业;太空诱变育种增加了基因的资源,我国对世界的贡献真大!同时也看出我国是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为中国人骄傲!

生2:通过对上述实例分析,我认为,基因的多样性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师:我想每一个中国人看到上面的消息都会为祖国喝彩。综上所述,基因的多样性意义就在于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资源。

大家思考:动物园饲养的华南虎产下的两只小华南虎眼睛是瞎的,科学家认为这是近亲繁殖的结果,你认为这与基因多样性有什么关系?

生:有关系。因为近亲繁殖,会使亲代的雌雄华南虎以共同祖先继承相同致病基因的机会大大增加,这些基因遗传给后代,就会使子代出现遗传性疾病。

师:这便是种内的基因多样性,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宝贵遗传资源的反面例证。可见,基因的多样性对物种延续有着重要意义。基因多样性的减少会直接表达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师:从这个实例我们人类得到什么启示呢? 生:不能近亲结婚。

(合理过渡,概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师:对!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生物和环境就组成了生态系统,不同的生物与不同的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板书:标题)。观看视频《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面请同学们看图说出它们分别是哪种生态系统。(投影:图片)

生:(观察图片,思考作答)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师: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陈述得也好。

总之,在各类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各种类型的生物群体。不同的生物群体要求不同生态系统。可见,生态系统是具多样性的。

好,到现在,我们已经明确了生物的多样性有三个层次内容,它们是„„

生: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师:它们三者的关系,你如何理解? 生:讨论后回答。

生1: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这些个体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比如刚才所说我国水稻有50 000个品种,每个品种基因组成上有差别,它们便构成了水稻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比如鱼生活在湖泊或海洋生态系统,湖泊或海洋里除了有鱼,还有鱼的各种食物,像浮游动、植物、水草等。鱼与其他生物种类是相联系的。

生2: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比如湖泊里的水草大量减少,会直接影响以水草为食的草鱼的数量。过度放牧以及鼠害、虫害等原因,我国草原面积正在不断减少,有些牧场正面临着沙漠化的威胁。

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消失。如牧场沙漠化,许多牧羊、牧马、牧牛便会出现食物短缺现象,导致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消失。

师:可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学生开始课堂练习,教师评价)师:说一说这一节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篇6:八年级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通过展示世界生物多样性日的一张宣传海报,引起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进入认识生物多样性这一课题。同时营造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种类的

多样性 【播放视频】自然界是那么的生机勃勃,我们一起来通过一段视频感受一下吧!

【提问】

1.是谁使得自然界这么的生机勃勃呢?

2.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类大致有多少种?

3.已经标识的生物种类大致有多少种?

讲:(教师归纳学生的回答情况,并告知目前科学界对世界生物种类多样性的认识)科学家们认为: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类实际在500万到1亿种之间。

讲:虽然我们不能确切知道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生物,但人类已经标识了其中的175万种。如果说世界上的生物是一桶水,我们所认识的只是其中的一滴水,所以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的奥妙,有待于我们去探索,生物学还有许多的发展空间。 各种的生物及生物种类的大致情况。 整体上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热情。 【设疑】我国生物种类多样性与世界生物多样性相比较,又有什么特点呢?

展示:教材资料分析中的图表。

思考题:

1.表中的生物类群从分类上来说,又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2.表中我国已知生物类群哪类最多?哪类最少?

3.为什么说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

4.怎么计算我国生物类群数占世界的平均百分比?

展示:我国裸子植物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提问】把这个数字放到世界范围去看,处于什么水平呢?

展示:这是一张部分国家生物种类的排列图,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生物在世界上的大致情况。我国被世界公认为生物种类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

前面我们通过各种资料分析了我国生物种类多样性的特点,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些特点。 学生四人一组,通过阅读资料、分析资料,然后讨论资料上的思考题,了解生物种类多样性的情况。

学生回答:

1.动物和植物。

2.被子植物最多,裸子植物最少。

3.①因为我国裸子植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

②我国有许多特有的裸子植物,如银杏,水杉等。

③它们在地球上出现年代非常久远。

4.用我国已知植物种类数与世界已知植物种类数的比值,再乘以100%。结果约为10%以上。

学生分析资料得出,我国的被子植物种类在世界上排名第三,两栖动物数量排名第二,哺乳动物排名第五。

1.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2.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

用典型的生物种类说明我国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的地理特点,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基因的多样性

【提问】刚才我们了解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呢?内在的因素是什么呢?

下面我们就这两个问题分别进行讨论。我们先探讨基因的多样性。

我们知道,生物的细胞中有成千上万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展示:兔与狗的图片。

【提问】

1.同学们想一想,兔和狗的基因组成是否相同?

2.不同的狗,它们的基因组成是否相同呢?

展示:狗的图片。

【提问】你根据什么来判断它们的基因组成不相同呢?

【提问】我们知道了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不相同,再想一想,狗与兔之间,狗与狗之间,哪种情况的基因组成差异大?

讲解:也就是说,同种生物的基因组成具有相似性,这些相似性的基因组成,就形成了狗的基因库。

狗有狗的基因库,人也有人的基因库。目前,人类的基因组计划已经完成并在继续研究,这将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设疑】丰富的生物基因库对生物的种群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呢?

【播放视频】 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提问】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际上是 的多样性。

2.抗黄矮病杂交水稻品种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品种能够育种成功都依赖于野生稻。请问这两种野生稻有何不同?

3.水稻基因的多种多样对于水稻新品种的产生有什么影响?

4.抗虫棉的抗棉铃虫基因来自哪种生物?这个事例让你对基因多样性的利用有哪些新的认识?

5.1941年,俄国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宁可被饿死也不食用保存的种子材料,仅仅是为了留下各种种子标本吗?他们这样做的价值是什么?

科学家们在生命攸关的时刻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思考的是如何保护生物基因的多样性,他们这种献身精神令人敬佩。

也有人提出在土地资源有限,人口众多的今天,应该抓住当下。什么能给人类来了利益就选择培养;那些对人类利益不大的,甚至没有利益的就该被淘汰或消灭,你是否同意?

明确: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为将来打基础做贡献。使我们的地球能够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学生:外界的因素是环境。内在因素是生物的基因。

学生:不相同

学生:不同的狗它们的基因也不相同。

学生:从它们的颜色、体形等都可以看出基因组成的不同。

学生:兔与狗之间的差异大。

基因的多样性。

两种野生稻的基因不同。

基因越丰富,越有利于产生新的品种。

来自微生物,只要有基因几乎无所不能。

保护了种子就是保住了基因,造福后世,延续生物。

不同意;生物的价值只是暂时没有被发现,保留了资源总有一天它的价值会被发掘的。 从内外两种因素考虑问题,培养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知识内容上层层递进,由表及里地向同学们传递。

通过学生分析多种资料,从不同侧面来学习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前沿科学知识介绍,拓展学生视野。

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基因多样性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在对一个个的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渐明晰基因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站在生物圈整体的角度去认识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价值,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生态系统的

多样性 讲:刚才我们讨论了基因多样性,懂得了基因多样性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意义。下面我们来讨论决定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外在因素──环境。

我们都热爱生物,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生物,现在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确定一种你最喜欢的生物,然后我们一起来分析它生活的环境。

【提问】刚才同学们都说了自己喜欢的生物,这些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可见生态系统也具有多样性。

讲:我国的生态系统也丰富多彩,我国的陆地生态系统就有599种之多。

【提问】

1.假如,你喜欢的生物所生活的生态系统消失了,它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2.现在反过来,你喜欢的生物消失了,对生态系统有影响吗?

3.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以前很多生态系统中都有老虎生存,现在没有了,可是生态系统并没有受到严重的破坏呀?

4.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看同学们能不能从这个游戏中得到什么启发?

讲:这是由很多块积木堆积的一个立方塔,每人每次可拿走一块积木,不能拿最上面的。两人交替进行。哪个同学抽积木时,塔倒塌,另一同学是胜利者。

5.结合生态系统,从这个游戏中你有哪些感悟?

学生:分别说出喜欢的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

学生:它们将灭绝。

学生:对食物链有影响。

学生:影响不大。

三个学生上台做游戏。游戏开始时,抽走一块积木对整个积木塔的影响不大,不断抽走积木,塔开始摇晃,最后再抽走一块,整个积木塔倒塌了。

学生:当生态系统中1~2种生物消失的时候,对整个系统影响不大,其他的生物可以进行一些调节。当一些生物绝灭的时候,生态系统就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到一定的程度,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垮掉,无法挽回。

从自己的亲身感受开始,切身体会生物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意义。

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做中体会,感悟知识。效果很好。

游戏中也渗透了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总结 【提问】

1.今天我们认识了生物的多样性,它具有哪三个层次的含义?它们三者是什么关系呢?

2.我们认识了生物的多样性,也感受到了生物多样性资源是如此的珍贵,我们应该珍惜并保护多样性资源。那我们该怎样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呢?请同学们查找有关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学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决定它的内在因素是基因的多样性,外在因素是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又往往引起基因的变化。 归纳知识。

篇7:《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教学反思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双主体地位。

在本节课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由单一的教师传授教学,改为由学生分小组探究合作教学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双主体地位。课前先组织好学生分小组收集相关资料、与学生分析资料,指导学生挑选有用的资料,制作成PPT,在课堂中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不论是在课前还是在课堂中,教师只是作为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相关资源去学习课本的知识。而学生在课前和课堂中能充分发挥主体地位,有足够的空间和平台来展示自已的才华。

2、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学生分小组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学生既掌握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掌握制作PPT的技能。除此而外,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更重要是通过分工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3、教学过重中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篇8:生物《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反思

一、在中职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

中职教育在于培养实用型人才,但是随着教育的普遍化以及中职院校招生向广招、多招的趋势发展,导致大部分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且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同时,学生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以及本身性格都有所不同,如果生物教师在教授生物知识时采用统而划一的教学方式,那么会出现学生无法消化知识或者知识“供不应求”的现象,也会使差生越来越偏离学习的轨道,降低差生的自信心,使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激情。由此可见,在种植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势在必行,教师需要采取分层教学以面对整体学生,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注重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此基础上树立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信心。

中职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应该对学生学习能力、文化基础和学习习惯等有一定了解,并在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分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提高教学目标的差异性。尊重教学目标的差异性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不同教学目标布置不同的教学任务。例如,教师可以把班级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的高低划分为三个层次,以该层次作为布置教学任务,制定教学目标的基础。第一层可以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第二层学生学习能力次之,而第三层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在为第一层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时,教师需要以挖掘这部分学生学习潜力为主,鼓励第一层次的学生在掌握教材知识之后进行课外延伸,教授学生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技能,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当然,教师还应该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主动关注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并从中寻找与教材内容的契合点。第二层的学生有开发的空间,教师需要夯实这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调动他们主动探讨知识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通过主观感受和探索提高学习能力。而第三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教师需要以夯实第三层学生基础知识为主,改变这部分差生厌学和烦躁等不良情绪,保证文化基础薄弱的学生得到有效地培养。

除了对教学对象进行分层之外,教室还需要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分层,分为课堂教学初期、中期和末期。在课堂教学初期注重课堂导入环境,并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期教师需要以提问的形式带动学生思考;在课堂教学末期,教师则需要帮助学生复习和预习,在指导学生夯实基础的同时提高这部分学生的潜能。

二、在中职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法是中职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在中职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有利于架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在中职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还能使教师从单方面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到关注学生的态度、情绪以及情感等方面,并用自己的实际教学行动推动中职学生的个体发展,让中职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感受情感教学方法的魅力,从而爱上生物课。

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挖掘教材中的科学美感因素,激起中职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生物知识的热情。例如,教师在讲解“多利”羊克隆过程时可以着重讲解遗传基因重组技术,并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具体克隆步骤,还原细胞的剥离和结合。这样教师可以把抽象的生物知识借助多媒体技术形象展示在中职学生面前。学生会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好奇心观看多媒体课件,对克隆事件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生物教师除了挖掘教材中的科学美感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情感交流与沟通对于教学活动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只有在与学生沟通之后才会知道学生的所思所想,而学生只有在与教师交流沟通之后才能转变对教师的看法,主动与教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在沟通时可以实现感情的传递,既能减缓教师的教学负担,又能让学生获得满意、关爱等情感体验。

三、在中职生物课堂教学中采取PBL模式

PBL模式是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基础上,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热情。在中职生物教学中应用PBL模式进行生物教学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中职学生化原本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PBL模式强调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因此,教师在应用该模式时应该把学习者投入到问题当中,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带着问题去上课,以此提高中职生物教学效率。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辅助作用,扮演教学辅助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并为学生布置课后思考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还需要联系中职学生的生活实际,多创设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化问题情境中提高学习生物知识的热情。同时教师在问题情境中还需要把握问题的复杂度,既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又能充分调动其思考和探究的兴趣,让中职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挑战性又富有趣味性,让学生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快乐。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针对教学情况合理划分学习小组,让学习小组进行专题学习。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锻炼中职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还能让中职学生在生物专题学习过程中感受合作共赢的喜悦,逐渐把生物学习当作一种乐趣。

篇9:《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教学反思

铺田小学 杨晓梅

本课是对单元学习活动的一个小结,在充分感知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分析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包括对人类的意义,对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与我们。让学生从衣、食、住、行几方面说说一天生活中,都要和哪些动植物发生联系。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学生明显体会到多种多样的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填写“人与动物的关系”汽泡图,就更为简便了。交流“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结合学生的讨论,结合课文中资料的阅读,让学生自行设计一张“人与植物的关系”汽泡图,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此项活动能较为顺利开展。在充分讨论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基础上,设想:如果缺少了生物多样性,人类生活会怎样?引导学生从“生态平衡”“生物间的食物联系”等角度进行考虑,意识到:虽然地球生物种类多样,但如果部分缺少,会引起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平衡,从而最终影响到人类的生活、生存,为后面讲解“保护生样多样性”作下铺垫。

“生物多样性与其他生物”教学环节,并不是从生物的食物联系角度来分析,而是从相互依存的角度来分析。这个内容,要充分展示学生集体的思维结晶,一两个学生是举不出太多例子的,而在全班共同的思考、讨论下,学生能讲出很多实例,如:苍耳有钩,借助有毛皮的动物来传播种子;鳄鱼靠牙签鸟剔除牙缝里的残渣;犀牛靠犀鸟来预警等等。

篇10:生物课教案: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1.植物种类十分丰富

2.动物种类十分丰富

3.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二、基因多样性

1.基因多样性包括:种间的多样性和种内多样性。

2.我国基因多样性特点: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多样性十分丰富。

3.基因多样性的意义:

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

四、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

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篇11:《认识生物多样性》生物教案

本课采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生物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已经可以独立思考问题,敢于质疑和讨论,但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老师引导分析。在深化课堂的氛围下,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原则,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并且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优势,让学

生带着展示的自豪感和讨论的收获感。通过自己的分析,自己的探究,加深对本课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篇12:初中生物教学多样化互动方式探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互动

一、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互动

随着科技手段的普及,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多媒体设备已经在许多中学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教育从业者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多媒体设备功能多、容量大、可操控性强,能够为教学互动提供有力的支撑,是进行教学互动所要选择的重要工具之一。初中生物课程信息容量较大,涉及范围较广,在教学互动中选用多媒体设备是合适的选择。而且,初中生物课程包括细胞、植物、人体结构、动物、遗传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仅仅利用课本以及传统方式讲解有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利用多媒体设备,用PPT进行课程内容展示,能够产生更为直观的效果,也能够包含更多的知识容量。由于初中生物类课程中包含一些实验,如果只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讲解,学生不一定能够对实验进行完全掌握。如果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视频,就能够让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详细的了解。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大脑中对相关的实验产生形象、清晰、深刻的印象。由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对初中生物中一些相对枯燥的知识产生兴趣比较困难。如果利用多媒体进行课程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游戏互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会提升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对生物课程产生较多兴趣的时候,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有所提高。

在对学生讲解七年级生物动植物细胞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设备与学生进行互动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由于这一部分难度系数较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似乎联系较少,所以,学生学起来可能会兴趣不足。如果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程展示,并利用多媒体设备配之以游戏互动,可以使学生提升对课程内容的兴趣,从而提升学习兴趣。

二、利用分组讨论进行教学互动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的互动性不够强。为了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效果,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上分成若干个小组。对于课堂上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间进行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可以给予具体的指导,同时,在学生分组讨论结束之后,教师也要给予每个小组具体的指导,并引导其他小组对该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在每节课课程结果之后以及整个学期的课程结束之后,要进行一定的考核与奖励。这样,通过分组讨论就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关注教师的问题与讲解,与教师进行良性互动。为了在考核中取得好的成绩,学生会比之前学习更加努力,班级里也会形成更好的学习风气。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课程中有一部分是生物圈的相关内容。这一部分知识容量比较大,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同时,趣味性也比较强。利用分组讨论,给不同的小组讨论不同的问题,可以在互动过程中使学生把大量的问题逐一进行攻克。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以及整个互动的过程学生会对生物圈有更加形象、具体的认识,从而提升兴趣,对知识有更为准确的把握。

三、利用课堂实验进行教学互动

生物作为理科类的课程,必定会包含一些实验,所以,生物课程也不例外。初中的生物课程就包含一定量的实验内容。同时,由于生物课程是有实践性质的课程,所以,实验类的课程也是具有重要性的。实验类的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比普通的课程对学生产生的积极效果更多。因为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对相关课程进行直接体验,体会自己動手实践的乐趣,所以,学生自然就会对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进行实验时,可以先让学生紧跟教师的实验步伐,仔细观察教师的实验过程,并对过程中的疑问与教师进行直接沟通,从而增强课堂的互动效果。在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问题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相关问题,并踊跃回答相关问题,从而在互动过程中对实验真正掌握。

人教版初中生物课程中包括一定数量的实验类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条件限制、教学进度安排的限制,具体的课时数量等具体条件的限制,会造成一部分实验类课程不能按相关要求进行。这就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在有限的实验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引导,尽最大努力进行教学互动,从而在有限的教学互动中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兴趣。

初中生物教学的互动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可以运用分组讨论,也可以运用课堂实验,还可以有更多创新的方式。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探究,寻求创新的突破口,以互动方式带动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形成,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殷刘全.初中生物教学中互动探究式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J].文理导航,2015(10).

[2]徐中华.浅谈互动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

篇13:《认识生物》教学反思

龙海四中甘月平在讲课之前,我认识到“生物的特征”放在第一单元第一节,说明了本节课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所以我先确定了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在讲课的时候,科学的增加书外知识,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认识生物一课的实践,导入新课用时一分钟左右,然后进入自主学习阅读文本阶段。共计用时二十分钟左右。通过我的观察,大多数学生只能读三遍,少数学生只能读两遍多一点。然后下发训练单。做训练单这个过程各班情况不一。有的班级用时二十分钟能做完。有的班级用时二十五分钟能做完。从学生做题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文本仍然很陌生。对训练单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迅速的找到相应的句子位置,更不能直接解答。仍然要慢慢的从文本寻找。从而浪费了大量时间。在作训练单的过程中有些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自己完成并且能够有充分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结论。如:恐龙化石为什么不是生物?学生能够回答出它不具备任何一种生命现象,没有一项生物的特征。不能吸收营养物质,不能生长繁殖,不能呼吸,不能排出体内废物。对外界刺激没有任何反应。所以说恐龙化石不是生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充分证明了学生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在回答课后问题钟乳石在慢慢长大它是不是生物的问题时,班级产生了分歧:有的同学说是,有的同学说不是。争论的焦点就是“钟乳石在慢慢长大”。针对这个问题我主要采取了“导”而不是讲。让学生看文本中图1,2,8,9和读课后联系山湖的形成。引导学生明白“钟乳石在慢慢长大”和动植物的长大区别是溶岩的堆积,不是靠吸收营养物质长大。

篇14:生物《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生物的多样性是我们这个星球的骄傲,是人类生存的依托,人类的生存的依赖。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是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保证。本复习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组成、价值等知识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性。从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着手,重点针对学生爱护生物、关爱生命的情感教育、保护意识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着手。使学生们认识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事情做起,尤为重要、无上光荣。

同时针对学业要求,有目的、有层次的选择三个类型的练习,确保通过练习的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

二、学生分析:

有关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的内容,学生们已经通过以往的学习和从许多不同的媒介和途径中,有所了解和掌握,部分学生已经具有相当丰富的知识。但是在如何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完成期末考试和中考的结业考试,尚有不少学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或困难。因此,通过本复习课的实施,通过教师的精心准备、组织教学和引导,力争使80%以上的学生在考试中达到优秀。

三、教学设想:

1、以知识性为基本点,结合社会环保热点

2、以科学性为切入点,联系最新科学知识

3、以趣味性为衔接点,介绍生物的命名原则,拉丁文的演变等

4、以中考和期末考题型和要点内容为重点,精选习题

5、设计综合探究新题

6、德育和美育的渗透: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珍惜生命,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生观。增强爱国、爱自然、爱生物的观念。使学生感悟自然之美、生命之美。

四、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目的、1、了解并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本质

2、了解并掌握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和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

3、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分类单位(植物和动物分类的基本原则)

4、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和最为有效的的方式

5、了解生物物种命名的原则

6、初中生物学所学知识的串讲和串接

7、以期末考知识为基准,以中考知识为重点

8、开展情感教育、忧患意识教育、保护意识教育,基本素质教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

(1)生物的多样性组成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内容(2)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

2、教学难点:(1)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

五、教学过程展示:

1、生物分类部分:

(1)高等植物(绿色开花植物或种子植物)与低等植物(孢子植物、孢子是生殖细胞,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2)高等动物(脊椎动物、五个大类:鱼、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前三项变温动物,有冬眠习性;后两项恒温动物,极个别有冬眠习性)。

低等动物(所有无脊椎动物)

(3)其它生物的分类:真菌、细菌和病毒(地衣)(4)五界学说简介

2、分类单位与命名原则:

(1)七个基本的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2)顺口溜: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单位要搞懂,最大单位就是界,最小单位就是种。

解释一: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越少,可能包含生物种类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多,可能包含生物种类越少。一个生物就是一个物种,每个物种里只有一种生物。种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分类单位。

解释二:亚门、亚纲、亚目的插入,亚种、品种和变种的简介。解释三:一个属中,至少有一个种,可能有两个以上的种;同理,一个科、一个目也可类推。3、生物命名:

林奈,瑞典著名植物学家,科学命名法的创始人 命名原则: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名(一般省略命名人名)常见命名特点:根据生物特征: 马尾松。(马尾巴)根据地名命名: 银杏。(京果)根据发现人名命名: 观光木。(钟观光)

4、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多样性的体现(物种、基因和生态系统)基因多样性的地位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生物多样性的演变和现状(1)生物的进化(2)濒危生物的生存现状(3)人类与生物的灭绝关系

6、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P93 图解 为什么鸟类的灭绝速度慢于哺乳类动物 机动性主因:躲避敌害、寻找食物、生活地点的转移(2)珍惜物种的认识和简介(以我国珍稀物种为主)

(3)30%森林覆盖率的意义:基本风调雨顺、自然灾害较少,自动调节能力较强

上一篇:环卫工作创新研究下一篇:写旧书的作文 与旧书悄然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