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理论在走马镇旅游规划中的实践

2024-05-29

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理论在走马镇旅游规划中的实践(精选3篇)

篇1: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理论在走马镇旅游规划中的实践

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理论在走马镇旅游规划中的实践

在走马镇旅游发展规划的.实践中,运用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理论,设计了走马镇旅游开发动力模型,并对走马镇旅游规划进行了策划创意和项目设计.

作 者:牟红 程乙昕  作者单位:重庆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0050 刊 名:重庆工学院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年,卷(期): 17(6) 分类号:F590 关键词:动力机制   旅游规划   驱动因素  

篇2:乡村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关键词:乡村旅游,动力机制,推力因子,吸力因子

我国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兴产业, 能够增加农民收入, 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 有利于农村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扩大农村的开放度, 使农民就地走向现代化, 是发展农村经济, 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之一。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就是旅游发展各要素的协调互动程序。只有全面的分析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因子, 建立乡村旅游的动力机制, 才使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最终有效地发挥其对农村经济建设的多重功能。

一、推力因子

(一) 经济收入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发展迅速。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达到246 619亿元人民币, 比上年增长11.4%。通过调研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呈上升趋势, 2007年达到了2 360美元。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人们的经济能力也大大加强。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 比上年增长17.2%,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12.2%, 加快1.8个百分点。我国居民在满足了家庭的衣、食、住等基本需求和教育、家庭生活设施等的投资以后, 仍然有可支配的收入用于其他方面, 说明我国居民有外出旅游的经济能力。因此, 在这样比较宽裕的经济条件下, 人们具备了实现乡村旅游的经济能力, 即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 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是旅游产生的基本条件之一。1995年3月25日, 国务院重新发布修改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将每周工作时间改为40小时, 即实行双休日工时制, 并规定有长短不一的带薪假期。1999年9月1日, 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形成了“五一”、“十一”和春节三大长假。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于2007年12月7日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 国家制定了新的放假方案, 五一长假法定假日从过去的3天变为了1天, 匀出假期给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春节放假7天。这些休假制度, 使人们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 旅游者心理需求

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对乡村旅游的推动作用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第一, 逃避心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长期处于紧张、重压的状态, 承受着环境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迫使城市居民产生逃离这种环境的心里, 迫切寻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受。而乡村拥有恬静的田园风光、自然生活方式、质朴的民风民情, 这些都迎合了城市居民的需求。第二, 探新求异和挑战自然的心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受教育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使人们产生探新求异和挑战自然的心理, 希望获得个性的肯定和自我价值的满足。而由于乡村旅游具有集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的独特优势, 因此满足了人们这一心理需求。这两种心里需求促使旅游者到乡村进行旅游, 是推动了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四) 政府政策

乡村旅游的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新的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同时我国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农村脱贫奔小康的新引擎, 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和扶贫紧密结合起来, 作为改造农村、使农民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2006年国家旅游局确定的旅游主题是“中国乡村游”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2007年国家旅游局又将全国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中国和谐城乡游”, 同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也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特别是乡村旅游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些都表明乡村旅游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具备良好的宏观环境。政府政策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为乡村旅游带来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二、吸力因子

在中国旅游业中, 乡村是构成整个文化的宏大地理背景, 是发展旅游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使中国旅游更具有魅力。由于乡村所处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 乡村有着丰富的、天然的旅游资源, 如森林公园、奇峰异岭、河流水库、特色村寨、耕作农业景观、林业景观等。由于我国南北气候差异显著, 在乡村自然景观表现上也更加丰富, 如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的果乡, 长江中、下游的竹乡, 江、浙、皖、闽的茶乡, 华北平原的棉乡, 新疆吐鲁番的瓜果之乡等都以乡村风光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中外游人[1]。乡村风光会使旅游者产生新奇感, 并为之吸引, 可以使旅游者暂时忘掉城市的喧嚣和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压力, 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亲身感到大自然的美好。因此乡村的风光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

我国农村幅员广阔, 历史悠久, 文化呈现多样性。乡村文化包括乡村民俗风情、乡村民居古建筑、乡村农耕文化。

由于我国民族众多, 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悬殊, 在几千年的繁衍生息中各地的乡村形成了独具当地特色的民俗风情。如辽宁的满乡、云南的傣乡、西藏的藏乡等都有引人入胜的民俗风情景观。这些少数民族, 能歌善舞, 有的热情奔放、有的含蓄内在;有的以种植为主, 有的以游牧为生;有的过着渔猎采集生活, 有的以独特的生活习惯世代繁衍生存。我国各民族的乡村传统的节日也大为不同, 如汉族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等;彝族有火把;傣族有泼水节;另外, 盛行于我国农村的游春踏青、龙舟竞渡、摔跤、赛马、射箭、斗牛、荡秋千等各种民俗活动都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2]。我国农村几千年来形成的民俗文化还包括地方上的历史人物和现当代知名人士, 有特色的乡村聚落、民俗活动和宗教信仰活动、当地传统手工艺、特色产品, 还有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 以及目的地举办的一系列游乐活动和特殊节日活动等, 是乡村旅游资源中最富魅力的成分, 这些丰富的源泉吸引着旅游者的眼球。

2.乡村民居古建筑

我国乡村地区拥有众多古代民居与特色建筑, 乡村民居建筑, 不但能给游人新奇的感觉, 而且还可以为游客提供休息的场所。由于受地形、气候、建筑材料、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我国乡村民居风格迥异。例如黄土高原的窑洞, 东北林区的板屋等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使游客耳目一新。不同风格的民居, 给游客以不同的精神感受。我国农村还有许多古代工程、古老庄院、桥梁古道、古代河道等, 富有民族特色[3]。这些民居与乡村建筑等体现了当地的文化艺术特点, 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

农业生产虽然是一种经济活动, 但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 南方的水稻梯田, 反映了南方农民精耕习作的耕作文化, 以及对丘陵山地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的经营思想。目前, 桂林龙胜地区就成功地开发了龙脊“梯田文化”旅游, 将壮、苗族山寨与农耕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湖南省洞庭湖的大水面养殖和捕捞、大面积的粮、棉、桑、麻种植等, 均体现了鱼米之乡的色彩。农耕文化显示了山乡的古土山野风情, 是我国古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吸引物。

(三) 乡村生产、生活

当今社会都市的人们长期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 缺乏对于农村、农事和大自然的基本了解, 并且由于农村与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性使他们希望能够参与农业生产的过程, 体验乡村的生活方式, 以求扩大知识视野和陶冶情操。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吸引力。现今乡村旅游中使游客参与到农事生产中的一种比较流行的方式就是租赁农园, 其主要目的是让市民体验农业生产过程, 享受耕作的乐趣。并且由于市民在乡村拥有自己的农园, 会使市民的重游率大大提高, 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城市居民除了希望可以参与农业生产以外, 还希望能够体验乡村的生活方式, 品尝乡村的野味饮食。城市居民在饮食方面有特异“求鲜”的习惯, 加上交通的便捷, 乡村的鲜活野味如鲜蛋、鲜鱼、鲜蔬菜、土鸡、土狗、土山羊、野兔、野猪、野山鸡还有农民自家酿制的美酒等, 成为双休日、节假日城市居民前往的重要原因之一。乡村极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促使许多都市居民参与到乡村旅游的队伍中来, 这成为吸引城市居民到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物。

参考文献

[1]王娜, 鲁峰.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 2006, (6) :706.

[2]王云才, 郭焕城, 徐辉林.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篇3: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理论在走马镇旅游规划中的实践

关键词:张家界;旅游型城镇;动力机制

1.引言

旅游型城镇指的是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或人文旅游资源,具备较强的交通可达性,并配有旅游接待设施,可以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的城镇或小城镇。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该城镇的旅游业已经或有条件发展成为该城镇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旅游型城镇是一种重要的城镇发展类型,是旅游业集群化发展的新形势与城镇建设的新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张家界旅游业发展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30多年的发展,张家界由过去的穷乡僻壤逐渐发展成现在的国际旅游城市。本文以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张家界为例,着重分析其旅游型城镇发展过程和动力机制,为张家界旅游型城镇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2.张家界旅游业和城镇发展历程的阶段分析

张家界是因旅游而兴起的城镇,其城镇发展的过程与旅游业发展的进程密切相关。因此,若从旅游业发展的阶段,可以把张家界旅游城镇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形成期和发展期。

2.1萌芽期(1982-1988)

1982年9月25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将原来的张家界林场正式命名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随着森林公园的建立,张家界地区的行政规划开始发生重大调整。到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地级市,将原常德的慈利县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桑植县划归大庸市管辖,从而实现了三大景区实现统一管理,为张家界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初步成型,形成以张家界市森林公园、索溪峪、天子山为主的游览线路和景区点布局;旅游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旅游饭店、旅行社等接待设施也从无到有。此时的张家界开始进入了以旅游资源开发为先导的城镇发展阶段。然而,该地区的第一产业仍然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比重很低,旅游产业体系还未形成,还处于旅游型城镇的萌芽发展阶段。

2.2形成期(1989-2002)

这一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是1992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标志着张家界所拥有的自然旅游资源品质得到了世界的认同,同时为张家界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起点。到2002年底,张家界市三次产业结构由1989年的47.0:18.7:34.4调整为21.2:22.6:56.2,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终于超过了传统第一产业,成为张家界旅游型城镇发展的支柱产业。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张家界旅游型城镇建设取得明显成绩。一方面,张家界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城市性质由农林业小城镇向旅游城市转变。到2000年,张家界建成区32.51平方公里,城市总户数8.84万户,人口30.38万人。另一方面,通过以产业支撑、群众集资等方式,建成一批设施较完善、功能较齐全、具有一定聚集能力的中心镇。如慈利县岩伯渡、江垭,桑植县陈家河、瑞塔铺,永定区沅古坪、温塘等。至2001年,全市建制镇发展到32个(包括慈利、桑植县城和武陵源区索溪峪镇),占全市乡镇总数的34%。

2.3发展期(2002-至今)

这一阶段,张家界凭借着优良的旅游资源禀赋优势,在旅游消费需求的拉动下,加快推动旅游业以及与旅游业有着前向、后向、侧向关联的产业的发展,实现了旅游城镇的由小变大,旅游城镇体系得以初步形成。截止2013年,张家界市总面积达9653平方公里,辖永定、武陵源2区和慈利、桑植2县,拥有 7个街道、32个镇、47个乡、15个民族乡。其中,张家界市区依然是城镇体系的中心,它以建成成为一个国际性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在文化、资讯、环境、科技、制度、交通等方面综合发展;分散在市区周围的则有重点旅游城镇和以旅游为主导的一般城镇,如索溪峪镇、江垭镇、温塘镇、天子山镇等等,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形成不同的特色,是旅游城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张家界旅游型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3.1资源禀赋

在张家界发展初期,为何会选择一条以旅游业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的道路,而非一条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道路呢?主要还是取决于张家界的资源禀赋结构—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资源禀赋结构以及与之一脉相承的比较优势概念和理论较好地解释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张家界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战略选择。80年代末的张家界,经济社会发展尚处非常低的水平,资本、技术和劳动力均不具备比较优势。但它却拥有举世无双的自然资源,既有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又有巍峨耸立的砂岩峰林;既有保存完整的原始森林,又有不计其数的地下溶洞。在可选择的产业中,由于拥有一流的自然旅游资源,当时已经日渐升温的旅游业自然就成为了张家界城镇发展的最佳选择。事实证明,发展旅游业是符合张家界客观规律的,因而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在后续的发展中,随着自然资源的旅游价值不断得到挖掘和认可,旅游业的快速成长和重要性不断凸显,使张家界进入资源驱动旅游城镇的发展模式。

3.2政府政策的推动

政府在张家界城镇和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各级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制度是促进张家界旅游型城镇发展的大环境。主要表現在:一是,各项政府政策对张家界旅游业发展起到了引导和推动的作用。1989年3月,张家界市第一次党代会上提出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基本构想。受政策的影响全市开始按照“整体规划,强化管理,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合理开发、利用各种旅游资源”的原则,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加强旅游宣传促销。1999年,张家界市政府又提出“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即围绕旅游,调整农业,振兴工业,搞活商贸,繁荣文化,建好城市,以旅游为龙头,带动经济全面发展,带动社会全面进步。二是,省级地方直接制定旅游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在2006年的《张家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中,明确提出要以市城区为中心,以慈利县城、桑植县城为两翼,构筑“环境优美、特色鲜明、适宜居住”的山水旅游城市和规模适度、功能明确、布局合理的小城镇体系。2013年,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张家界市加快推进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简称“1656计划”)、《张家界市城市管理改坚战实施方案》等文件,大力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推进旧城改造和中心城市、县城提质扩容,提出旅游城镇建设提质升级行动。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张家界旅游业以及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3旅游经济的综合效应

旅游业的综合效应就是在它不仅仅是自身的发展,它还能带动整个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进步。旅游带动游客的聚集、消费的聚集、产业的聚集促进泛旅游产业的聚集的同时直接促进了城镇综合实力的提高、推动城镇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旅游业是劳动密集性行业,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对于旅游地居民就业结构的改变和居民家庭经济来源的转变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张家界城镇综合实力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虽然一直以来张家界是湖南省是湖南省人口和经济总量最小的市,但通过这几年旅游事业的发展,旅游经济开发高潮迭起,持续的升温,经济总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14年与1989年相比,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由10.65亿元增加到410.02亿元。到2014年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了43.3%,三次产业也由1989年的47.0:18.7:34.4调整为现在的12:24.3:63.7。第三产业比重占到城镇产业的一大半,而旅游产业在张家界第三产业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它带动了第一产业的更新与提升,也加快着第二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发展提高了城镇居民就业率。旅游作为第三产业中最典型的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最强,也是缓解张家界城镇就业压力最有效的途径,同时旅游季节性的特点也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弹性就业。据测算,旅游对张家界社会就业的贡献率达到47%,意味着全市总就业岗位中每10个岗位中,有4.7个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以此可以推算出,全市2012年末,旅游直接与间接从业人员达到38.31万人,比2003年增加近6万人,增长了13.2%。到2009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突破一万元,城镇居民生活由小康向富裕转变,城市生活方式不断向农村普及。

4.结语

本文对于张家界这一典型旅游型城镇自1982年以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阶段性分析,得出:张家界旅游型城镇在过去的30多年中,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和发展期这3个阶段;随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张家界旅游型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发生变化,资源禀赋结构(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决定了张家界走上以旅游业为主导的城镇发展道路;随着张家界旅游型城镇逐步的形成,资源禀赋结构和各级政府相关政策两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成为形成期的主要动力机制;当泛旅游产业成为了张家界经济、社会的主要支撑,其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变为了旅游业的综合效应和资源的禀赋。因此,必须把握张家界旅游型城镇发展的动力,才能推动其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强. 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董传伟. 旅游城镇化模式与动力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蘇振. 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及管理对策[D].湘潭大学,2014.

[4]刘元. 旅游业发展对张家界市城市化的影响研究[D].广西大学,2011.

[5]方宁. 张家界市旅游城镇体系构建思路探讨[J]. 小城镇建设,2010,09:77-79.

[6]陈钢华,保继刚. 专业化旅游城市的发展历程与动力机制——以三亚市为例[J]. 旅游论坛,2014,01:1-10.

上一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相关问题的探讨下一篇:万能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