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记事类习作指导(六年级)

2024-06-23

写人记事类习作指导(六年级)(通用14篇)

篇1:写人记事类习作指导(六年级)

写人记事类习作指导

写人类文章知识要点:

(1)写好外貌,注意选择能表现人物特点和文章中心的方面去写;(2)写好动作,选择能突出表现中心和人物特点的方面去写,用词要简洁、准确;(3)写好心理活动,可以直接写,也可以通过间接描写表现主人公的内心活动;(4)写好语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生动;(5)选择典型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

好词好段精选:

1、(写老师)循循善诱/苦口婆心/平易近人/呕心沥血/言传身教/辛勤耕耘/桃李满天下/举止文雅/兢兢业业/老练沉着/知识渊博/温和/和蔼可亲/炯炯有神

您在这短暂的说话间歇,眼光向整个教室溜了一遍,您的目光和我的目光相碰,这相碰仅仅是一刹那,就在这一刹那,多少同学异样的目光扫向了我。我的同桌,那个调皮鬼还“嘿嘿”笑了两下。我的心沉下去了,我的头垂下来了。(小作者很会写文章,最后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让人一看就知道“我”当时心里不好受了。)

2(写同学朋友)我的同桌写字时真逗人,那作业本偏偏斜放着。他自己呢,头歪着,脖子扭着,那脑袋几乎要贴到桌面上了;再看他写的字,也跟他人一样,是歪歪扭扭的。(描写同桌的几个动词用得很好,你看,头是“歪”着,脖子是“扭”着,脑袋是要“贴”到桌子上去了。(有的时候,一个动词用得好,就能把人物写得像活起来了一样,你看,这里的几个动词是不是很生动?)

3、(写爸爸妈妈)我的爸爸有一双有神的眼睛,爱穿一件棕色的衣服。因为他爱吸烟,所以他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头被熏得焦黄。他说话往往带有幽默感,很风趣,常常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爸爸还是个集邮迷呢,他经常因到邮局去买邮票或是换邮票而误了吃饭的时间,有时我们吃完了饭,他才回来。(这段文字写我的爸爸,总共写了他的几个特点?四个。其中“爱吸烟”和“集邮迷”写得最好。为什么?因为小作者运用了细节描写。就是通过一些细小的事情来表现人物。你看,爱吸烟——左手指都被熏得焦黄;爱集邮,连吃饭都忘记了!人物的特点是不是更加突出了呢?)

4、(写自己)我写了半天,才不到二百字。我想写,但再也无话可说,只得草草交了卷,坐在那里等着老师来批评我。可是出乎我的意料,夏老师看了后,用红笔在我的本子上加了许多符号,我就按照上面的符号,一遍又一遍地补充和修改。经过两个小时的写作,我写成了四、五百字的文章,把它端端正正地抄在作文本上。夏老师给我打了一个鲜红的80 分。(好在哪呢)记事类知识要点:

(1)注意选择自己感受深的事情去写;(2)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3)把事情写具体,重点情节要细写;(4)注意文章的结尾,文章的结构要完整。常用的结尾方式有照应开头、点明中心,随事件自然结尾等。

好段精选:

1、(写校园内)“忆琳,班主任请你去办公室。”同桌那尖尖的嗓门使全班同学都听到了。“找我?”忆琳问道,“你可不要开玩笑噢!”“不相信,那就算了,反正我的话已经传到了,去不去在你。”同桌的话像玩笑一样认真。忆琳心中不禁想到:开学才三天,新班主任找我究竟有什么事呢?不管他,去了再说。于是说了一声“倒霉”,便向办公室走去。(读了这一段,是不是感到与我们平时的生活一样?我们从这里可以知道,写人物的对话,一定要写得像我们平时生活里说的一样。)

2、(写同学朋友)我们俩正摔得起劲,忽然,李勇用脚把我绊倒在地,我的脑袋正好碰在草坪的水泥沿上。霎时,我觉得一阵麻木,紧接着就是难以忍受的剧痛。我半蹲着,用手使劲地揉着脑袋,强忍着,不让眼泪流出来,但终于还是哭了出来。李勇一看也慌了,忙和别的小朋友一起把我扶回家。爸妈一看也吃了一惊,因为我头上起了一个鸡蛋大的包,还往外渗血呢!李勇一看见血,也吓哭了。爸爸安慰他说:“小孩在一起玩,磕磕碰碰的事情总是有的,他磕了个包,不要紧的。”妈妈也劝他不要哭,别怕,还摸着他的头说:“好孩子,没关系。”李勇点点头,抹着眼泪走了。(写爸爸和妈妈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虽然写得很简短,但爸妈的那种宽容,那种爱心和和蔼的态度却非常突出,让人忘不了。)

3、(写校外事)放学路上,我看见一群人围在一堆,我最喜欢凑热闹,也连忙挤了进去。原来人群中有个讨饭的老人,他面黄肌瘦,破衣烂衫,耷拉着脑袋。地面上,还有一张用石头压着的求援信,信上的字歪歪扭扭的,有些字看不清,我琢磨了半天,才猜出意思来。原来他已经70 多岁了,就住在农村,他的儿子和媳妇不养他。有一天,他的儿子对他特别好,说要给他买衣服,把他哄到汉口,一到汉口,他儿子就溜走了。他身上没有钱,也回不了家,只得四处求援。我想:这儿子真缺德!

4、(写自己事)第二天,我仍在校门口值日,左等右等不见陈老师来。我心里暗暗庆幸,也许陈老师早就进去了,用不着我再为难了。正当我关上校门时,一辆自行车飞驰而来。我定睛一看,正是陈老师。我有些慌乱,“放”还是“拦”?两个念头同时撞击着我的脑袋,我又犹豫了。我看见站在对面的严鹤正注视着我,好像在说:“班主任老师来了,你敢拦车吗?”但想到陈老师那爱蹙起的“川”字眉头,我又畏缩了。我头一低,看见了胸前的红领巾,想起了值日员的职责,便鼓起勇气,上前一步,叫了一声:“陈老师早!”接着便结结巴巴地说:“陈老师,请您下车,推车进校门。”我说得很轻,说完,又偷偷地看了他一眼。陈老师脸一红,点

了下头,一句话也没说,下了车,推着车走进了校门。(好在哪呢?)

例题精讲:

今天你就要小学毕业了,回首六年的小学生活,有多少令你难忘的“那一次”:那一次你笑了,那一次,你哭了;那一次,你真遗憾;那一次,你真尴尬„„正是经历了这无数次的那一次,你才懂得了生活的幸福,友情的珍贵,奋进的艰辛及你肩负的责任„„真正领悟到了生活的内涵,长大了,成熟了。请你从小学生活中选择一件事,以“那一次,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并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要求:(1)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2)记事要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详略得当,语言要简明、连贯、通顺。(3)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不少于400字.思路点拨: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1)审题.体裁是记叙文,属于记事类的。题目中,“那一次”限制了选材范围和写作角度,一次 决定选材只能选一件事,那 决定只能选过去的事。需要补充的部分则显示着文章的内容。(2)选材。具体选择什么样内容的材料,这由学生自己决定。以前经历的什么给你印象最深,对你的影响最大,就写什么事,这样就有话可写。有真实感受,写来就自然亲切。(3)结构。首先要点明题意,引起回忆。在叙事时,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写明白,写完整。还要注意,在行文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你在题目中所补充的词语来写,这样才能紧扣题目,突出中心。(4)能做到上面这些,就基本上合乎要求了。但如果想取得更好的成绩,语言生动、形象是必不可少的。在通顺的基础上适当地加以修饰,注意用词的贴切和句式的变化,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文采,是十分必要的。再加上工整的字迹,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会得到好评。

例文:

那一次,我真尴尬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但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时,仍然有一种莫名的尴尬和惭愧之感萦绕在我心怀。

那是今年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妈妈去超市购物。准备出超市时,我拉开门帘,突然感觉有一股热浪向我涌来,我顿时汗流浃背,衣服都湿了。妈妈见我挥汗如雨,便在店里买了一根雪糕递给我。呀!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我狼吞虎咽,三两口就把一根大雪糕“消灭”了。见身后不远处有一个垃圾箱,我便像投篮似的把雪糕棍扔向那儿,就扭头走了。

刚走了两三步,我隐隐约约地听到身后有人在叫“姐姐”,我一时没注意,又继续往前走。谁知那人叫的更响了,这不禁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扭头一看,只见一个身着黄色汗衫、黑色

中裤的平头男孩正指着一根雪糕棍,我仔细一看,那不是我刚才扔的那根吗?我想“赖账”,便赶紧拉着妈妈加快了脚步,可不料被妈妈的“火眼金睛”识破了。身后那个小男孩还在那里嘟嚷着:“姐姐不听话,老师说不能随地乱扔垃圾„„”我尴尬极了,我感觉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刺在我身上。我立马跑到身后的垃圾箱边,把我的雪糕棍扔进了垃圾箱内。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但她沉默了,从她那责备的目光中,我仿佛听见她在对我说:“还让人家叫你大姐姐呢!配吗?”我无地自容地低下了头。

是啊,我不配。老师一直教育我们要保护环境,不能随地乱扔废弃物,可“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对于我却变成了一纸空文。人家才刚上学的孩子都知道并实践这一耳熟能详的标语,可我作为一个已经六年级的学生又做的怎么样呢?从那一次以后,我就再也没有随地乱扔过东西。

那一次,我真尴尬!

跟踪训练:

1、按照所给的题目,在你认为比较新颖的材料后面打勾。

题目:我的秘密

材料:(1)数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帮助孤寡老人做家务。

(2)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给别人推车。

(3)在学习上,自己选择一名竞争对手,可是不让人知道,暗暗地展开学习上的竞争。

(4)在日记中我诉说自己的苦恼,不让父母看我的日记。

(5)父母不理解情况,错怪了我,但我忍着,暂时保守秘密,准备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场合向他们说明真相。

(6)我想当作家,并经常偷偷地向报刊投稿,可又没告诉别人。

2、填空

(1)《一个我心爱的玩具》,题目的数量限制是,对象限制是,内容限制是。

(2)《他为我做了件好事》是篇文章。题目上的对象限制是,数量限制是,内容限制是。

3、动手写一写

题目:我最喜欢的一位老师

要求:通过具体事例(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几件事,但要重点突出,分出详略),写出你为什么喜欢这位老师,要表达出真情实感。字数400字以上。

篇2:写人记事类习作指导(六年级)

无论是以写人为主或以记事为主,都离不开人物描写。因为事是由人去做的,无其人,也就无其事。事情实际上是人物的一系列活动的反映和记叙。写人作文着重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品质特点,通过人物的刻画来表现。要写好记人作文,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写外貌

写外貌就是描写人物的五官长相、个头体态、音容笑貌、衣着打扮等。“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是说人的好坏可以通过外貌表现出来。当然,这并不准确,但一定程度上,外貌特征确实能够表现人物的某些内心、性格、品质特点。

如“头发花白”可以说明人物年龄大;“皱纹深、皮肤黑而粗糙、高大魁梧”可以表明人物饱经风霜、个性坚毅刚强;“浅浅的酒窝、乌黑明亮的眼睛”可以反映人物聪明活泼的特点等。

人物外貌描写,可以一次集中写,也可以随着叙事或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散去写。采用哪种方法要由文章的结构和表达需要来定。但要注意,无论怎样写,写哪些,写多少都必须能为表现人物特点、突出中心思想服务。

2、写动作

高尔基说过,为了使作品具有说服、教育的力量,要尽可能使主人公“多行动、少说话”。这就是强调动作描写是人物的中心环节。其实,动作就是人物思想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物的某种精神品质。

如“一路上他又蹦又跳”中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喜悦:“他咬紧牙关,使出浑身力气向前扑去”中的动作描写揭示了人物坚强勇敢的品质等。

动作描写时,一定要用词准确、精练,并且要很好地为表现人物特点及中心思想服务,否则就会变得罗嗦多余。

3、写语言

“言为心声。”恰当的语言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身份、爱好、思想和性格。但要注意,语言描写一定要符合人物的年龄、地位、教养、爱好和所处的环境及思想性格特点,要有利于展示人物特点,表达中心。

4、写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就是人物的思想活动。人物想什么,怎样想,都直接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是表现人物特点,表明中心的重要渠道,所以它是把人物写活了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描写,适应于写自己或以第三人称他人的文章;另一种是通过记叙作者的心理活动,间接地展示文章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5.写典型具体的事例 常言说:“空口无凭。”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只能融入具体的事例中,才会令人信服,才会产生真实的感染力。因此,要写好人物,还要选取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具体的事例进行描写,这样我们塑造人物才能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写人作文技巧之欲扬先抑:以抑起扬,深入人心

【技法说明】

“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指作者本来要大力赞扬的对象,在文章开始的时候却贬抑他,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颂扬他,即作者对描写的对象先有某种看法,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而否定了原来的看法,得出一个新的结论的写法。这里的“抑”做了“扬”的铺垫,使得“扬”更有力,更突出。“欲扬先抑”法是作者思想感情和情感变化的反映,体现了人们的认识规律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此方法在写作中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使文章情节多变,起伏跌宕,摇曳多姿,曲折动人,能使到文章前后形成明显的反差,对比鲜明,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对象,从而增强对人物正面肯定的表达效果。【考试要点】

1.“欲扬先抑”既可写人,也可写物,只要运用得当即可。

2.从整体出发,处理好“抑”与“扬”的关系,两者不能等量齐观,应重“扬”轻“抑”。3.“抑”与“扬”形成鲜明的对照,对比强烈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范文举例与技法点津:

摆渡的老哑巴

那河,蜿蜒在山林间,它是小镇的命脉,是小镇人与外界惟一的沟通渠道。那船,沧桑中透着古朴,它是小镇惟一的交通工具。正因为有了那河,那船,才有那摆渡人感人的故事。

蓬乱的头发,细小无神的眼睛,扁塌的鼻子,很不成比例地镶在一张皱巴巴的脸上——他的确很丑,再加上天生不会说话,人们都叫他“老哑巴”。

不知什么时候,老哑巴成了小镇上惟一的摆渡人。他默默接过许多人都不愿意拿的撑竿,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一趟一趟地迎送着小镇的乡亲,从不间断。那个古老的开满无名野花的渡口,印满了他蹒跚的脚印。老哑巴的工作,没有丝毫报酬,他也从无要求,人们都说他“傻”。

那天,我和村民一起来到渡口,老哑巴孤独地坐在野花丛中呆呆地望着天。“老哑巴!开船了!”村民一声吆喝,他嘴里“呀呀”应着,很利索地解下绳子撑开了船。船慢慢行着,两岸的芦苇和马尾草摇在微风中。我为了以免目睹老哑巴的尊容,特意坐到船尾,静静地戏着水。不料,一不小心,新买的拖鞋掉到了河里,我急得大叫,因为那是妈妈早晨买的,丢了肯定会挨骂的。正在运时,老哑巴纵身跳进了河里,一会儿拖鞋便被丢到了我手上,我当时激动得快哭了,竟然顺口说了句:“谢谢老哑巴!”村民哈哈地笑着,弄得我颇有几分尴尬。

今年春天,我又来到那个小山村,可不见了老人的影子。几天后,我从乡民口中听到了关于老人不平凡的故事,那位聋哑摆渡人,搭救一个落水儿童时,终因体力不支,静静地安息在伴随他渡过千万次船的河里。当我再一次走过这个渡口的时候,对老人的感受是那么的深刻,是这条河让我看到了他美好动人的一面。静静地站在渡船上,我在心里轻轻地说:“老伯伯,谢谢您!”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蜿蜒()蹒跚()利索()尴尬()

2)“蓬乱的头发,细小无神的眼睛,扁塌的鼻子,很不成比例地镶在一张皱巴巴的脸上---他的确很丑,再加上天生不会说话,人们都叫他“老哑巴”。” 这一段是外貌描写,抓住了什么特点进行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文章写了几件事?给每件事起个小标题。

4)作者对老哑巴的称呼有何变化?这表明“我”的思想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5)读了这篇文章,相信你也被老哑巴的行为感动了,联系本文中心及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技法点津】

一、、先抑后扬

先写摆渡人长得丑,再写他心灵美。重在突出人物的心灵美。

(二)、设置悬念。

指在文章的开头便写出事件的某个最富有吸引力的片段或直接写出事情的结构,以吸引读者的写法。在文章的开始设置悬念,往往能抓住读者的心,使之急欲寻找答案,探其究竟。《摆渡的老哑巴》一开头便引人入胜,不仅以优美的语言对“那河”、“那船”进行了描写,而且还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悬念: “正因为那河,那船,才有那摆渡人感人的故事”。这时读者不禁要问了:摆渡人是谁?那感人的故事指的又是什么?这样,疑团便吸引了读者的心,让读者急于往下读,这是优秀作文成功的第一步。

(三)、选材典型。

一篇好的写人作文,除了有新颖的构思和立意外,还需要选取具体典型的事例去表现对象的美好品质,使得文章的内容充实起来,显得有血有肉,不然就会显得空洞无味。在写人时,所选取的事例材料,必须要新颖典型,言他人所未言;另外还要与时俱进,反映时代气息。《摆渡的老哑巴》中,作者选取了“无偿摆渡”、“帮捞拖鞋”和“勇救小孩”三件事,由小到大,层层深入,歌颂了老哑巴善良勇敢的美好品质。

(四)、对比鲜明。

通过前后不同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变化等的对比,表现人物正面的美好品质和精神面貌。《摆渡的老哑巴》中,“我”先是看不起老哑巴,认为他样子长得非常丑,而且“傻”,所以总不愿意接近他,甚至连坐船的时候也要坐到船尾去,以免目睹老哑巴的尊容。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却帮“我”捞回了“我”掉在河中的拖鞋,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平凡的人英勇地跳进了河里,救了一个儿童的命,而他却终因体力不支而永远安息在那条他辛苦了一辈子的河里。老哑巴的这些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由衷地说了一声:“老伯伯,谢谢您!”这一声,不仅包含了“我”的敬佩之情,也包含了“我”的感激之情和愧疚之情,使文章的主旨得到了升华。

同窗好友

孙文是我的同窗好友。他个子矮矮的,人黑瘦黑瘦的,但总是精神十足。脸略微有些长,本来不大的眼睛就显得更小了,而额头和颧骨却又显得十分突出。难怪有的同学给他取个绰号叫“祖先”,说白了就是类人猿。但我却很愿意和他在一起,因为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

有益的东西。

他学习认真,成绩不错。平时总喜欢帮助别人,班里搞卫生他总抢着做。老师常常表扬他。

我更敬佩他那种永不满足、自强不息的精神。又一次体育课测验跳绳,我虽然刚刚及格,但已经满足了。孙文的成绩是良,我得去祝贺他。下课了,我到处找他,终于在西院看到了他。天呀,他还在练跳绳呢!你看他左摇右晃,双手无力地甩着绳子,绳子已经抡不圆了,豆大的汗粒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落下来。我真是又生气又心疼,冲着他囔道:“你不要命了,考了良还练什么?”他停止了跳绳,用手捂着胸口,好半天才断断续续地说:“我……要的……要的是优。”听到这里,我心里很惭愧。是呀!我所缺少的不正是这种精神吗?

我的好友孙文就是这么一个人,学习认真,乐于助人,自强不息。他既是我的好朋友,又是我的好榜样。【学生阅读并思考】:

1、本文写了孙文哪些特点和品质?他最突出的特点和品质是什么?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来突出他的这个特点和品质?

2、请找出描写孙文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

3、请分析这篇文章的结构。

读下面的作文,说说作者写出人物什么特点,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来写。

“小馋猫”同桌

我的同学是一个小馋猫,每天中午吃钣时,他总是不停地向别人要点心。如果装菜的锅子里还有多余,他便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菜锅跑去。有时为了得到一只鸡腿或一根火腿肠,他甚至愿意为你翻一星期椅子。

还不,今天中午,他病又犯了。今天中午,荤菜是肉丸子。这可是他这只小馋猫最爱品尝的食物了。瞧,刚轮到他盛饭,他便开始四处搜索起来。不一会儿,他的目光便落在了排在前面的唐天宇和徐文莉身上。只听见他说:“喂,你们不是不吃肉丸子吗?那就别浪费了,给我吃,好不好?”没人回答,他问了一遍又一遍。终于,徐文莉有一点不耐烦了,她说:“哼,没门,我们就是不给你,馋死你!”于是他俩故意没有要肉丸子。这下他好像一个漏了气的气球,垂头丧气地从讲台前走了下来。

菜已分完了,老师说锅里还有一颗肉丸子。一听到这话,他就活跃起来,两只脚早已跨在了过道上,身体前俯,两手托盘子,眼睛盯着上面的锅子,嘴里低声叫着:“五、四、三„„”等着分菜的同学下来。就在他数完二时,老师端起了装有肉丸子的锅子,向我们这边走来。顿时,他停止了倒数,直叫:“给我,给我„„”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老师只是朝他微微一笑,便走到叶梦强的桌子边说:“今天,叶梦强表现特别好,这颗肉丸子就奖给他了,省得一些小馋猫又来抢。”看来老师早已看出了他的心思,他也只有眼红的份了。

篇3:写人记事类习作指导(六年级)

一、化范文为课堂教学情境, 奠定习作的情感基础

人们将对生活的热爱和祝愿融入剪纸, 情感激励他们创作出剪纸艺术。学生要认真观察剪纸, 想象故事, 完成习作。学生已具备欣赏力、感悟力和构思力, 能体会情感, 构思故事。学生看图仅凭想象, 情感空洞, 写作言之无物, 教师用感人的故事引入情境, 开启其想象之窗。艺术创造源自感动:感动自己方能感动他人, 才会有动人的作品, 我创设如下情境:

1.感悟美文《希望》, 领会真情。

2.投影出示作品, 配《梦驼铃》伴奏, 教师朗诵赏析。

希望

在沙漠上有户人家, 爸爸、妈妈和孩子沙文, 孩子很孝顺, 一家人生活得很开心。

有一天, 爸爸外出狩猎, 遇到了大风沙, 再没回来。妈妈积劳成疾, 临终前她对沙文说:“你在沙漠无法生存, 让骆驼带你离开, 到有山有水的地方去生活, 你要勇敢地活下去。”沙文带着父母给的财产———骆驼, 离开了他生活了十三年的家。

路上黄沙飞舞, 寸步难行, 他想放弃时, 总想起母亲临终前的眼神, 他坚持走了一天、三天, 无数天, 眼前还是无边的沙漠, 沙文灰心、失望, 又遇大风沙, 沙文紧贴驼背上, 他绝望地想:“让我去陪伴我父母吧!”他闭了眼, 不知何时醒了, 骆驼使劲叼他, 它让沙文有了信心, 风沙都能躲过, 还有何克服不了。他用尽力气爬上了驼背, 紧紧抱住驼峰, 任骆驼背他走。

突然, 沙文眼前一亮, 空旷的山谷, 鸟语花香, 姹紫嫣红, 树木葱郁, 还有波光粼粼的小池塘, 沙文惊呆于这从未见过的美, 忘了疼痛和干渴, 心情像山谷般晴朗, 骆驼带他继续前行, 鸟儿向太阳飞去, 蝴蝶飞舞, 柳枝轻轻飘扬, 花儿散发着香味, 沙文唱起了歌, 他觉得世界如美丽的姑娘, 她头戴牡丹花和茉莉花花冠, 套着水晶项链, 戴着花朵手镯, 身穿用小草、树叶、野花织成的纱裙。

沙文爱上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3.同学们, 故事感人吗?读完后, 你有何感受呢?说说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4.引导学生品读, 感悟情感:勇敢的人终将获得幸福。

5.说说你脑海里浮现了哪些感人的画面。学生讨论。

6.小结:出示剪纸图一:剪纸作者一定受到感触、感动, 才有了动人的作品。看那少年, 昂着头, 牵着他心爱的骆驼, 多幸福。也许创作者是一个沙漠中的老农, 他不识字, 不会读书, 但有一颗感动的心, 将心寄予灵巧的手, 才创作出如此动人的剪纸, 是美的心灵创作出光辉灿烂的剪纸艺术。

二、文图对比, 指导学生如何从图案想开去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写想象、幻想中的事物, 让学生由剪纸图想象写有情趣的故事, 且能围绕主题展开, 深入感受范文, 将图文比较, 使想象思路有章可循, 有的放矢。

1.将图文对比, 说说哪些内容剪纸图上有, 哪些没有。两者间又有什么内在联系?

2.阅读对比后讨论, 教师再加以归纳。

图一:小男孩身着绣花袍子、头戴帽子、脚穿靴子, 一手牵骆驼, 一手抓住橄榄枝。他很专注, 大步向前, 骆驼也昂首挺胸, 阔步向前, 小鸟、野花、松针围绕。他刚走出沙漠, 来到新世界, 很喜庆。图与范文最后两节内容基本相符!男孩为什么会手牵骆驼, 为什么又要走出沙漠, 他走出沙漠时又遇到了什么困难……作者有依据的想象和联想, 他由骆驼想到了沙漠, 再想到了艰难, 确定勇敢的人终究获得幸福的主题。

3.讨论分析后学生打开思路, 指明方向;引导其看清几幅图图意后展开联想、想象。

如:图二:她为什么要舞蹈、顶碗呢?她是代表家乡参加一次比赛吗?是生活艰难外出表演杂技谋生吗……

图三:他们要到哪儿去?他们是兄妹吗?亲人呢?包里带了什么?老牛的眼睛像在说什么?

图四:小姑娘为何急急忙忙收拾东西?要远行, 还是有客人来?家里其他人呢?

总结:细致观察了四幅剪纸作品, 并结合图意展开了想象, 一定有了故事的思路。在写文章、编故事时, 围绕确立的主题去写, 融进感情, 使表达更流畅, 更生动感人。教给学生想象、联想的方法, 在师生交流中降低习作的难度, 克服畏难情绪。

三、再读范文, 帮助学生修改润色

范文还能以范例指导学生修改润色文章。学生完成后, 引导其欣赏点评范文, 给习作修改润色。

1.学生欣赏后讨论, 教师总结提升认识。

《希望》的优点: (1) 围绕剪纸图展开想象, 重点突出。 (2) 沙文的想象具体而合理。 (3) 描写细致生动, 语言清新自然。 (4) 骆驼通人性的情节很感人。结尾揭示:勇敢的人终于获得新生的幸福感!

篇4:三年级记事作文习作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训练,让学生进一步学会 “ 写人记事 ” 的记叙文的写法;

2、启发引导学生在 “ 写人记事 ” 中,用心去体会所写人和事中所蕴含 的情感。

3、学会从身边的生活中寻找材料,写真人真事。教学重点 :知道记事作文的六要素。

教学难点 :能够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素材 教具:多媒体课件 7张照片 作文稿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事情,有些事情很有教育意义,值得表扬,提倡;有的事情却给人留下深刻的教训。把这些事情的全过程或某一阶段、某一侧面如实地、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文章就是记事作文。当然描写任何事件,总离不开人物及其活动,但这里的人物描写并不作为文章描写的主要任务,只需要把与事件有关的人物交代清楚就可以了。

二、出示课题——记事作文指导

三、问 我们学校最近都发生那些事情

生答(学雷锋 营养餐 升国旗 校园广播站开播〃〃〃〃〃)

四、出示学生营养餐实施过程中的活动照片,思考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什么?

五、指名学生说一说你看到的

六、学生进行片段练习,回忆营养餐活动照片描述看到的现象和人物的心理活动

班内展示

七、教师进行习作指导

写记事作文的时候,首先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把事情的六要素交代清楚。六要素是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里边事情的“经过”是重点,要写得具体详细

其次要围绕中心,精心选择材料。

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这个材料写进作文能不能为你所要表现的中心服务?如果能表现中心的就要采用;如果不能表现中心的,则要毫不留情地舍去

八、出示以营养餐实施为体材的习作范文——《意外的早餐》

九、作文寄语 1.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2.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篇5:写人记事类习作指导(六年级)

为什么这么详细?因为三年级作文刚刚开始写作格式,结构的方式就没有一个模型,在我看到他们已经写了组成之前,一般的内容,子节的子节,有些写下来。所以我使用一个公共结构的总,子,总结构来指导学生如何写一个完整的描述,如何写叙事。

在文章写作的开始,我是第七课的开始奇怪的大石头在李思光是一位着名的地质学家------介绍开始;小摄影 师是高尔基拿起一个纸组-----一个小对象到开始。然后学生在开始介绍外观的陈述也很好。同时对外观的字符,环境等等简要说一说。

在内容的叙述中,有一个典型的情况下,对于语言的字符,行动,风格的描述,正如我说的如何写的字符的语言,结合灰色的小鸟在孩子,你知道只有胸部是那粉红色的灰色鸟去了吗?,,,必须飞走了。为什么这个作者写?笔者通过语言,让我们了解列宁的爱情,列宁爱鸟,但更多地爱孩子的素质。另一个例子是小摄影师在孩子,回来,我给你电影,,,由作者的语言,让读者欣赏高尔基对年轻球员的关心,爱的质量。奇怪的大石头在高尔吉一再问语言,突出李思光勤奋思考,善于大脑,持之以恒的追求精神。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知道语言的重要性。在行动上,风度是找到例句分析,让学生明白,人物的语言,行动,风度,如人物的描述可以反映人格的特点。

这一课根据我的设计,一 课程内容完成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课堂上的讲话,比学生多,学生没有练习时间。这个类是类,没有按照学生的考试把握情况,但我可以估计效果很差。

一个教训,给我感觉这一课是失败的:一,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动员,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不是那么和谐,学生总是只有几个人,所以在课堂上大气不活动;第二是知识教导刚性,这个框架的文章结构可能非常传统;三个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总之,这一课不是特征,也不是闪闪发光。

篇6:写人记事类习作指导(六年级)

凝视着满柜的书,我的回忆之门徐徐打开……

时光流逝,转眼来到了四年级。班里“人才济济”,一切都是那么眼熟而又好奇生,我感觉到新鲜、好奇。然而,很快我发现自己的语文水平停滞不前,“不进则退”,我不免有点心急如焚。正当我在黑暗中摸索着寻找出路时,新来的语文老师犹如犹如一盏导航,为我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犹如一艘航船,把我引入了书的海洋。

一个寒冷冬日的午后,我的心情也犹如这寒冷的天气。“吴家颖,来我办公室一下。”一到徐老师的办公室,屋里的暖气使我感觉到丝丝温暖。“要想学好语文,就要多读书,读好书,这样才能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李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诫我。李老师一席话,正如“良言一句三冬暖”,我顿时感到春天般的温暖,驱散我冰冷的心情。我从而坚定“要与书为友”!

从那以后,我每天如饥似渴地徜徉于书的海洋。在书籍世界,我尝到了甜头:《童话世界》丰富了我的想象力;《寓言故事》让我懂得了一些人生道理。《创新作文》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在书籍世界里,我丰富了感情:为保尔·柯察金的坚强勇敢而钦佩,为《简爱》中的女主人公最终找到了幸福而高兴,也为《祝福》中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而悲伤。

我认真地读书,不断地练笔,语文成绩在不知不觉中慢慢上升,我的作文也时而被老师当做范文读。尝到了阅读的快乐,我更加坚定了“与书为友”的决心。“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书,引领我走向成功之路。

篇7:写人记事类习作指导(六年级)

一、写人记事类文章的特点

1.真。

写人记事类文章一般选用真人真事, 记叙文的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齐全。写作语言朴实, 感情真切, 可以引起读者共鸣。同时还特别强调凸显典型细节, 如动作的刻画、神态的变化等, 给读者真实的“镜头感”。所以, 很多人喜欢阅读这一类文章。

2.活。

写人记事类文章在结构上可以完整叙述, 也可以零散表达。灵活运用多种修辞, 使抽象的内容具体, 内隐的情感外显;在表现手法上, 也常常使用象征、描写、烘托、反衬, 凸显文章艺术效果。

教好这一类课文, 对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然而, 传统的语文教学, 还过多停留在“真”字层面:梳理内容, 串读情节, 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起点, 偏离了语文教学的真实目的。其实, 内容的解读、情节的梳理, 往往不教就会, 将力气花在这儿, 无异于逆水行舟。

二、写人记事类文章的教学

盛新凤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走向和美》一书中指出, 写人记事类文章要根据这一类文本的特点, 抓住关键的融通点进行施教:表里融通 (写人文章) , 事理融通 (叙事文章) 。融通的落脚点在哪儿呢?显而易见, 就在文本中有特色的语言上。抓住语言的落脚点, 折射全文, 贯通课堂, 就能很好地实现“融通”。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也反复强调了语言文字的运用, 这也印证了以语言为落脚点的课堂教学价值所在。如何抓住这个点,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呢?笔者认为, 可以分三步走。

1.语言建模, 激活情感。

“建模”一词的定义为:建模就是建立模型, 就是为了理解事物而对事物做出的一种抽象, 是对事物的一种无歧义的书面描述。从这个定义中, 我们可以发现, “建模”并非具象化的, 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事物而做出的一种大致的描述。“语言建模”就是让学生对即将习得的语言有一个抽象的、大致的认识, 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规则、表象。写人记事的文章因为表达的情感不同, 语言风格也不同, 抓住文本中重点教学的言语形式, 先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模型, 唤醒其生活的积累, 勾起生活中的情感, 对于学生学习语言将起到激活作用。比如, 盛老师在执教《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 紧紧抓住“美丽”一词, 起课时进行了这样的教学:

师:看着她的画像, 你能不能也抓住她的长相、衣着、神情等等, 来说一说居里夫人的形象?

生1:居里夫人有一头金黄的短发, 还有一双别有深意的眼睛。

生2:她有一头金色的头发, 她的眼中透露着坚毅, 她平凡的穿着使人感觉到她非常平易近人, 很亲切。

师:这只是她的头像, 我们看不清她的衣着。盛老师告诉你, 她习惯穿一袭黑色的长裙。我们刚才抓住了居里夫人的衣着、长相、神情等, 描绘了画像上的居里夫人。 (出示课件:画像中的居里夫人)

由谈话开始,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形容老师的容貌, 然后说说画像上的居里夫人, 进入文本之前, 就先让学生有了“外貌描写”的初步印象。这是对本堂课学习文本中人物外貌描写的一次建模。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 将自己的感受、认识、思想、情感等内容借助语言外显, 对“美丽”这个词也有了初步的印象。

2.语言内化, 提升情感。

语言内化是将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素材通过加工、整理、演绎等手段, 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相对固定的语言规则的过程。学生的语言能力要得到提高, “内化语言”的过程必不可少。积累语言只是内化语言的一种形式, 这种形式内化的语言往往机械、死板。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内化, 应该是对普遍语法的一种认识, 以至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灵活地运用, 恰当地表达。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 我们要努力建立起供学生学习所用的“样本语言”群, 并加以引导、点拨, 使学生利用样本语言习得表述的方法, 在原有基础上不断重构、更新自己的语言系统, 真正达成内部语言的丰厚与提高。而内化语言的手段和策略是非常多元的, 可以通过复述、情境表演、品词析句等, 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加以选择优化。

比如, 盛老师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 重点抓住了“实验室里的居里夫人”提炼镭的情形进行批注训练, 综合实验室中居里夫人工作时的语段, 借助批注的练习, 引导学生读懂了“报告会上的居里夫人”神色略显疲倦、神情略带淡泊的原因。这一板块的设计, 语言的落脚点依旧在居里夫人的外貌描写上, 同时, 借助“工作时”的语言, 丰富了居里夫人的形象, 让学生看到了一个“活动”的居里夫人。而“报告会上的居里夫人”的外貌描写所呈现的语言形式是矛盾统一的。初看内容, 神情庄重又略显疲倦, 坚定又略带淡泊, 这是矛盾的, 跟生活中常态的“美丽”也是有冲突的。抓住这个语言点, 不断优化学生的批注, 最后发现了居里夫人独特的美丽:工作量大、过程复杂、环境恶劣、时间漫长、充满危险……由此, 学生再看居里夫人在报告会上的神情, 对“美丽”一词的理解自然提升。

3.语言迁移, 共振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言是精神的外壳, 表达的过程就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过程。因此, 抓住有特色的语言, 在文境中迁移运用, 是学生精神和语言同步成长的关键点。

盛老师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教学中, 就人物描写的语言在文境中进行训练:

师:你能不能结合课文中的语言信息, 抓住居里夫人当时的衣着、长相、神情, 还有动作等来写一写实验室中的居里夫人的形象呢?拿出作业纸, 完成第一题。

生1:在实验室中, 居里夫人还穿着那身黑色的长裙。实验室中弥漫着烟雾, 居里夫人不停地咳着, 可是她还继续工作着。火烫伤了她的手, 她感到十分疼痛, 可是, 她并没有放弃, 她不断地坚持着, 忍受着痛苦。

生2:只见她依旧身着一袭黑色长裙, 站在桌边, 从满桌的试管、量杯中取出一些, 用她那深邃的眼光仔细地观察着试管中的液体。

生3:居里夫人站在一口大锅边上, 不停地冶炼工业矿渣, 她不停地用手捂住自己的鼻子和嘴巴, 点点星火飞溅到她那黑色长裙上, 烧出一个个小洞。

……

从上面这些学生的语言表达中我们不难发现, 学生对前两个板块的语言教学自然进行了统整, 借助自己的想象, 看到了居里夫人的穿着打扮、神情举止, 也看到了居里夫人工作中一丝不苟的样子。“美丽”不再是“常态”“自然”的描述, 体现在居里夫人的敬业之中。这种语言的流露, 其实就是学生对“美丽”的真正理解。

三、该模式的价值

1.融通性。

这种模式的教学, 将内容 (人、事) 与语言融合在一起, 既得意, 又得言, 并且使学生在课内学会迁移运用, 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语用”价值。

2.实践性。

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的获得同其他能力的获得是一样的, 需要学生不断实践。通过“语言建模”“语言内化”“语言迁移”等语文实践活动, 学生可以解放思想, 释放心灵, 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语言, 真正内化本领。

3.互补性。

篇8:六年级记事类的优秀作文

今天是爸爸的生日,我早在几个星期前就订好了提醒闹钟,准备给爸爸一个惊喜。早上刚起床,我就抱着爸爸说:“爸爸生日快乐!”爸爸先是一愣,然后笑了起来:“谢谢呀,乐乐!你不说我自己都忘了呢!”

中午,我和妹妹回家吃饭。吃饭时,妹妹时不时掏掏口袋,好像在找什么东西。我们都吃完了,她才吃一半,大家都说她吃得慢。哪知,她吃过饭,像变魔术一样,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礼品袋交给爸爸,兴奋地说:“爸爸,你快打开看看,你不是老说接送我们上学骑车冷吗,有了这个东西,就不冷啦!”爸爸拆开一看,原来是个精品棉口罩。只见爸爸一边抱起妹妹一边对她说:“我们错怪你了,你吃得慢,原来是想给爸爸送礼物的呀,真对不起哦!”妹妹摇摇头,还扮了一个小鬼脸。

晚上放学回家,妈妈买的大蛋糕已放在了桌上。我和妹妹写完作业后,硬是把工作中的爸爸拉到了生日蛋糕前,我们点起蜡烛,在烛光中我和妹妹、妈妈一起唱起了中英文结合的生日歌,表达我们对他的爱和祝福!

吃完晚饭,我有点内疚,总感觉早上光说一句“生日快乐”是不够的,妈妈、妹妹都给爸爸送了礼物,我也应该送点什么小东西表表心意才好。但今天不是星期日,不好去城里买,送什么好呢?我突然想到今天数学考试,我得了满分,何不用这份试卷来回报爸爸呢?想到这里,我写了一张纸片,附上这份试卷,还有一篇在《高邮日报》上发表的文章,一起悄悄地放在了爸爸的办公桌上。爸爸发现后,给了我一个热情的拥抱,对我说:“谢谢你宝贝,爸爸以你为荣,加油!”

篇9:小学六年级记事类的优秀作文

今天,妈妈给我捣腾了一个生态组合花盆回来。我惊奇地发现,这个花盆可以同时种花养鱼,里面还配了一袋有机土壤和九粒豌豆种子。

我迫不及待地将它安装好,只见它上面是一个棕色的种植罐,下面有一个可以控制水流进出的控水阀,和控水阀连为一体的还有一个可以把水和养料都送进土里的虹吸条。它的下半部分是一个大型蓄水鱼缸。在种植罐、蓄水鱼缸中间,有一个非常不起眼的东西,常常被人们忽略,但它却有很大的作用,那就是通气防蚊蝇隔筛。光听名字就知道,它既可以保持空气流通,又可以把蚊子、苍蝇都挡在外面,真是一举两得!

妈妈对我说:“为了豌豆更好地成长,可以把种子晒两三个小时,提高发芽率,之后把种子泡在水里,等到种子吸水吸到饱和的时候再播种,这样可以让它们长得更快。”说干就干,我立刻就把种子放在阳台上,让它们先晒饱了阳光,之后又把它们放进了水里。

第二天一早,还没等太阳升起,我就从被窝里爬起来。果然,那些豌豆种子吸饱了水,都变成了一个个“大胖子”,它们的“衣服”也由深绿色变成了浅绿色。终于可以播种了。首先我把有机土倒入罐子里,浇上水,让土壤变得湿润。然后,我用筷子在土壤上戳了九个小洞,小心翼翼地把种子播种在土里。

傍晚放学,妈妈给了我一个惊喜——那个蓄水鱼缸里出现了两条小金鱼!它们安安静静地悠闲地游来游去,让我总想逗弄它们一番。我把鱼食撒在水面上,鱼儿们争先恐后地过来抢食,生怕慢了自己吃不饱,那样子很是可爱。

我还发现,花盆上面覆盖了一层保鲜膜。我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告诉我:“覆上保鲜膜,可以让土壤保持湿润。”

又过了一天,这一天我既难过又开心,难过的是因为我的一时粗心,把花盆遗忘在了窗台上,晚上的窗台异常地冷,小鱼儿都被冻死了;开心的是有五个豌豆发芽了,探出了它们的小脑袋,宛如刚出生的小婴儿,这应该是它们的幼儿阶段。

时间一天天过去,豌豆们也越长越茁壮,于是到了它们的“青春期”。看着它们欣欣向荣,长势超好,于是我用筷子给它们搭出一个简易的“小棚子”,让它们依靠着“小棚子”向上爬。豌豆的藤蔓就好像一只触手,有着惊人的攀爬能力,它们没有眼睛,就像是一个个的无头苍蝇——四处乱撞。有两根藤蔓互相纠缠着一个劲儿地向上攀爬。我还发现有一根长长的藤蔓,脱离了家,颤巍巍地向空中发展,像一个摸不着壁的盲人。

又过了几天,种植罐上已是一派欣欣向荣,豌豆们的成长速度真是让我叹为观止。这一定是它们的“成人阶段”了。看看那枝干,修长细柔,上面长出了含苞待放的白色花骨朵儿,有的已绽放出了一两片花瓣,十分美丽。我又仔细地观察了一番,惊奇地发现在花骨朵儿的中间,长出了一个晶莹剔透,如玉般的豆荚。这个发现真是让我兴奋至极。

它们长势这么喜人,可不是我的功劳,我除了换水、扎架,几乎就没有过多的“关照”过它们。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篇10:小学六年级记事类的优秀作文

这是一条没有尽头的回家路。——题记

还记得吗?那个周末,阳光正好,你背着我,带我去你说的那个好地方。那时,小小的我趴在你大大的背上,边上的路人都忍不住看向你和我,羡慕的眼神我尽收眼底,不禁嘴角上扬,对你说:“我真幸福,有你在,我想我会一直幸福,嘻嘻!”

走着走着,我便进入梦乡,那是个好梦,以致我的口水如滔滔江水般在你的肩头留下特有的印记。你摸摸我的头,轻声说:“唉,醒醒啦!”可惜睡神已侵入大脑,我实在无法清醒。而这也正和你意,我被你放在一幅背景画前面,耀眼的光芒遮蔽了我,你只好收起图,接着,你拿起事先准备好的画笔,在画纸一笔一画勾勒我的身姿。那画笔就好似被你倾注了灵力,每一笔都无不恰到好处。

时间的长河不曾停留任何一步,它走啊走啊!窗外的斜阳温柔地抚摸着我的脸,亲吻着我的脸颊。时间,慢些,可好?哦!终于,你放下手中的笔,桌上的那幅画也大功告成。你却仿佛被什么东西吞噬了力量一般,那么虚弱,头上的白发在斜阳的照映下闪闪发光,却刺痛了我的心。

等我醒来后,才发现,原来你带我来的是画室,原来你要给我画像,原来的原来我这么幸福。只是多少年后,才发现,你从未给自己画过画像。你拿起画像接受着我的各种赞美与不满,但最后,你只说了:“好了,好了,我们回家吧!”

这次,我和你一同走在回家路上。多少年后,你,走了——我亲爱的爷爷爷爷,你可知道?你的眼镜我还留着,只是无人擦拭,不免有些灰尘;爷爷,你可知道?你的书桌成立我的书桌,我很喜欢书桌中古朴的味道,因为那是你的味道爷爷,你又知道?曾经那个小小的我想你了,想你那大大的脊背,你能否时常回来看我?

篇11:六年级笔尖流出的故事习作指导

村庄中住着铁蛋的爷爷,他有一双粗壮有力的手,能毫不费力地修剪果树,种植庄稼,打理农活儿;也可以准确无误地画出各种图形图案;这双手几乎可以干一切的活儿,可它却永远没学会写字。因为爷爷不识字,错过了许多提拔机会,例如:他在造船厂时因为头脑聪明、吃苦耐劳,领导想要提拔他当工头。他却因不识字,不会填写复杂的工时表而落了空……

今年过年,铁蛋特意邀请爷爷来自己城里的家过年,可不管自己怎样劝说,爷爷没有来。

没过多久,爷爷病倒了,铁蛋因为担心爷爷的健康,特地请假接爷爷去医院看病,检查之后,听医生说爷爷得的是心脏病,因为病情比较轻,所以医生给他开了一瓶硫酸甘油片,万一心脏病发作可以把药片放在舌头底部,用来缓解疼痛,等医生来抢救。

自那天过后,铁蛋就回城里工作了,他走时又再三劝说爷爷跟自己去城里住,可爷爷又拒绝了,说:“乖孙子啊,你们新一代的年轻人要好好学习啊,别像我,不识字,老了以后就要吃大亏的!”“嗯,爷爷我知道了,我不会让你失望的,您要好好照顾自己!”铁蛋答道。

篇12: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指导

民风民俗

习作要求

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以及课外搜集的资料,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一定有了更多的了解。请将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习作方法

1.先搜集资料:包括节日习俗,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等等都是此次习作的内容。

2.选材构思,推动情感深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怎么样写,才能把内容写得清楚、具体,才能凸现民风民俗的特点。佳作欣赏

中秋节赏月

赏月、吃月饼是我们过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中秋节这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外婆家。吃过晚饭后,我们漫步在外婆家后院外的小河边,等着月亮升起来。

天慢慢地暗下来了,周围静静的,只有河里的水在缓缓流着,发出一阵阵轻快的声音。“月亮姐姐,你快出来吧!我们都等不及了,我们都在欢迎你!”路边的小树一动不动,也像我们一样在等着月亮出来。

“啊,爸爸妈妈快看!月亮姐姐出来了!”我高兴得大叫起来。向东方望去,只见一轮明月正冉冉升起。“咦,月亮姐姐是不是怕羞了?她的脸还红着呢!”我大声叫嚷着。爸爸接过了话:“当然了,月亮姐姐是姑娘嘛,出现在大庭广众面前当然会怕羞了。这不,她又躲进云层里打扮起来了!”

爸爸递给我一块叉烧月饼,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我和爸爸妈妈坐在草坪上,边吃月饼,边抬头向天空望去。一阵风吹过,身上有点凉凉的,我站起身在草地上跑了跑。此时,一颗又一颗晶莹的露珠已悄悄出现在草地上,在如水的月光下闪闪发光。回头看看小河,河水依然在轻快地流淌,河面像披了一层闪耀的鱼鳞。再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姐姐,她又从云层里走出来,伴着我们前行啦!想起小时候,我发现我走,月亮也走,就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月亮会跟着我走呢?”妈妈回答说:“那是月亮姐姐在护着你呢!”

我和爸爸妈妈看着,想着,谈着,猛然发现月亮已悄悄西斜了。她跳完了一段精彩的舞蹈,慢慢地谢幕了。“啊,月亮为什么不迟点走呢?再跳一段舞难道不好吗?”我默默地叹道。这时,月亮好像猜到了我的心思,又从云中露出脸来,仿佛在笑着对我们说:“明年的中秋节,我们再相聚吧!”

开篇点题,交代了赏月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点评】

这篇习作语言优美,用词准确,读后既让我们感受到节日的祥和气氛,又了解了中秋节的习俗。整篇习作紧紧抓住中秋赏月这一事件展开,将吃月饼、赏月景的场景绘声绘色地描写出来。

语言描写,写出了想看到月亮的急切心情。

再次用语言描写突出了节日祥和的气氛。

景色描写很生动,静中有动,让人如临其境。

篇1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指导

习作要求

《我的舞台》把“我”学戏的故事写得生动有趣。你可能也学过某一门艺术,比如,吹、拉、弹、唱、书法、绘画、泥塑、雕刻。请写一写你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本次习作,需要重点注意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写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二是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只要同学们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用整个身心去观察、体验,你的作文一定会写得具体、生动、形象。习作方法

1.写一写你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2.也可以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

3.可以写一次艺术欣赏活动,如,听音乐会、看花展、参观美术馆等。4.课文中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注意在习作中加以运用。佳作欣赏

我是小小篆刻谜 这难忘的体验而快乐。,篆刻,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

承载着华夏久远的文明„„今天,我也成了一名小小篆刻

迷。

放学了,我迫不及待地来到“文宝堂”,我买了红印记、玉石、篆刻刀、硬床、细砂纸等等。一路上,我就像获得了宝开篇先点出篆刻的历史悠贝,把用品紧紧地拿着,生怕一不小心把玉石给打坏了。终久,接着引出“我也成了一于到家了,我坐在书桌前,开始我的篆刻之旅。名小小篆刻迷”。

首先,我小心翼翼地从袋子里拿出玉石和硬床,将石头固定

住,然后用砂纸把石头磨平,把上面的一层保护腊磨掉,经

过我两分钟的努力,磨好了。接着拿出细毛笔和工具书、墨

水,我先翻开工具书,找到了想要刻的字体,我刻的是我自己的名字。“颤悠悠”一词生动地表紧接着我拿出毛笔沾上墨水,在上面一笔一划地写着。写完现出“我”第一次拿刻刀了,接下来就进入到刻的过程了。只见我右手颤悠悠地拿起的样子。

篆刻刀,生怕出什么意外,因为这两个字的笔画较多,并且

折笔较多。开始行动了,第一笔划是一横,只见我紧握刻刀,另一只手抓紧硬床,我用力一划,一道横呈现在我的眼前,下面是一竖,我的刀仿佛不听使唤,抖了一下,竖一下子弯

了,仿佛偏离了轨道的卫星,这下没办法了,我只好拿出砂纸再一次磨平,然后重返工。我的心里不是滋味,犹如打翻心理描写很逼真,自己给自了五味瓶似的,如此辛勤的劳动付诸东流,可转念一想,我己鼓劲,失败也不气馁。

要自信,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于是,我重新振作

起来,磨平石头,吹掉那些白色粉末,看着自己的那双手,可真好玩,好像特意染白了似的!最后,经过我的不懈努力

与多次的修改,一个端庄典雅的篆刻作品出炉了,终于成功了!我心中的石头落下了,我的心好似九月的甘蔗——甜到巧用歇后语写出自己篆刻了心。成功的喜悦。篆刻,一门刀法与书法相结合的艺术,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结尾画龙点睛,既照应题灿烂文化,我为自己是一位小小篆刻迷而自豪,我为自己有目,又表明决心。

篇14:写人记事类作文

再如我们课文中学到的《鸿门宴》其中刻画樊哙的一段:

张良见情况紧急,到军门见樊哙,樊哙说:“今日之事何如?”张良说:“很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樊哙说:“这情况太急迫了,臣请求进去,与之同命。”樊哙立即带剑拥盾闯入军门。交戟之卫士不让他进去,樊哙侧其盾撞过去,卫士仆地,樊哙于是闯了进去,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握着剑说:“客卿是干什么的?”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卫士樊哙。”项王说:“是个壮士!赏赐他一杯酒。”于是端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站起身一饮而尽。项王说:“再赏赐他一只猪腿。”于是给了他一条生猪腿。樊哙把盾反过来放在地上,把生猪腿放到盾上,拔出剑切而啖之。项王说:“壮士,能再来一杯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不恐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定下盟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现在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派遣大将把守关口,防备其他强盗出入和非常情况。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奸细胡说,欲诛有功之人,这样做是在重蹈亡秦的覆辙,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哑口无言,只得说:“请壮士坐!”

这一段文字写樊哙,写得绘声绘色,栩栩如生。作者通过对樊哙的语言,外貌,动作等方面的准确生动描写,刻画出一位勇猛豪爽的武将形象。你看他为了进去保卫刘邦,竟然将阻拦他入内的几个卫士撞翻在地,面对项羽,了无惧色,说喝酒就喝酒,说吃猪腿就吃猪腿,全不推辞。而且借题发挥,褒刘贬项,一番话,直数落得项羽哑口无言。司马迁笔下的樊哙绝不只是一介武夫,这里充分显示了樊哙勇敢中更有智谋的特点。

写好肖像,以形传神 。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鲁迅先生就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怎样才能画好人物的眼睛呢?

一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人物的经历、遭遇、处境和人物的内心变化。

鲁迅的《祝福》多次写祥林嫂的眼睛、眼光、眼神,借以表现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和性格的变化。

脸色 脸颊 眼睛 衣着饰物

第一次 青黄 红白 顺着眼 白头绳乌裙兰夹袄

第二次 青黄 消失了血色 顺着眼,有泪痕,无精神 同上

第三次 黄中带黑 消失了悲哀神色 眼珠间或一轮 破竹篮空碗开裂竹竿

二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出人物的年龄、个性和不同的情绪。人物的年龄、性格、情绪不同,他们的眼神和目光也会不同。

比如孩子的眼睛可以是“明澄得像水晶一样“,而老人的眼睛则应当留下生活刻下的印记,或是饱经沧桑,或是沉静平和慈详,或睿智深邃。刚强自信的人会拥有熠熠生辉的双眸,而脆弱自卑的人眼光是躲躲闪闪游离不定。

眼睛可写满渴望写满期待,希望工程的代表宣传画——魏明娟的大眼睛;眼睛可写满兴奋写满激动,成功者噙着泪花的眼睛;眼睛也可写满绝望,吸毒者无神的眼睛;写满忧郁感伤,刚强自信的人会拥有熠熠生辉的双眸,而脆弱自卑的人眼光是躲躲闪闪游离不定。

总之,只有写出人物的鲜明的个性特征,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似想,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你猜他(她)是谁?再比如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提一柄九齿钉耙 ------你道他(她)又是谁?

上一篇: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整改报告下一篇:毕业设计答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