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作文评价方式

2024-06-25

改变作文评价方式(共12篇)

篇1:改变作文评价方式

改变作文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梁山二中张杰

写作课历来是个老大难,学生难写、不愿写,水平难提高,教师难批、不愿批,批了也难有效果。原来学生用两节课写作,老师用两星期批改,半节课讲评。因为世间放的太长,学生写的什么已经记不起来了,甚至连题目也忘了,哪里还会有热情?老师打的批语不看,教师的讲评不听,所以有时就干脆就不讲评了,你想效果能会好?可是,写作课又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是学生的表达能力是人生的重要技能,关系到将来的发展;二是在考试中分值太高。因此一定要把写作课上好。怎样把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怎样使写作课的效果好起来,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我认为,一次写作周期过长、重写轻评是症结所在。其实写作是一项创造性劳动,完成后都渴望得到肯定的评价,如果马上能够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当然写作的热情就会高涨起来。

鉴于此,我把写作时间控制在40分钟以内,有时直接放到课下去写,写后马上讲评。讲评时间则增加为两课时。具体做法是:

第一节讲评课

1.用10分钟的时间传阅同小组其他同学的作文,推荐一位优秀作文并小组集体修改。

2.四个小组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3.按照顺序各小组代表依次上台朗读自己的作文。

4.自由讨论,发言评议。

5.教师评议,并为每篇作文按照朗读10分、内容35分、语言35分、书写20分的分值逐项打分。

6.修改自己的作文,准备下一节的评比。

第二节讲评课

1.用抽签的方式决定一位同学代表小组比赛。

2.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3.按照顺序各小组代表依次上台朗读自己的作文。

4.评议。

5.为每篇作文逐项打分。

6.用挑战的方式决定一位同学代表小组比赛。

7.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8.按照顺序各小组代表依次上台朗读自己的作文。

9.评议。

10.为每篇作文逐项打分。

11.计算各小组总分。

12.总结。

13.同位互批。

立即讲评与小组比赛的方式保证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并注重了人人参与和集体协作。两节课,共读了同一话题的12篇作文,优点和缺点都能充分的显示,再经过评议,每位同学对自己的作文中有哪些优缺点、这篇作文应该怎样写,都能明白清楚了,其效果显而易见。这种方式给了每位同学表现的机会,往往一

次讲评刚刚结束,就有学生问啥时候再写作文,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2:改变作文评价方式

Changes in the way of travel

As we can see from the above table, the ways of travel had changed a lot in the period from 1990 to 2003.The great changes imply that our citizens becomed more and more wealthy, and witness the procee of our country developing to an industrial country.There are four kinds of traveling modes listing in the chart.Form the statistics, it’s easy to tell that the plane had been widely uesed in our travel, which had rised to 25% in 2003 while it only shred 8% in 1990.It’s the same when it comes to traveling by car, this mode of travel had increased the most in the period that rising from 10% to 32%.Contray to the above two means, the bike and train had shared less and less in this market.But beacuse of their cheap price and enviroment-friendly advantage, these modes sill attracted a lof people.What’s more, the train were always travellers’ firsr choice even in 2003 that 35% of travellers used it while 58% in 1990.Since last week, our city have always been the foggy weather.Som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cut down the atmospheric pollution.If no control measure came into effect, we all will die in the way of developing.Scanning the date above, we can find there were 24% traveller by bike in 1990.Enter 21 centuries, only 8% of traveller went trip by bike in 2003, let alone recent years, cars couldn’t be crowd any more.Even the secondary students drive the electro-bike, there is no hope for an improved invironment.From the table, we can see the trend of the changes in our citizens’ travel.It is also widely agreed that we should travel in a environment-friendly way.As you can see, some things have been done.For example,there is a public bicycle plot before our school gate, but it’s expensive to apply for an IC card.And there are a lot of things that we can still do to change the current terrible environment conditions.

篇3:改变评价方式提高学习兴趣

一、采用有效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一个合理的学习方式,包括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养成上课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的习惯;养成认真审题、细心作业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心态的学习习惯等等。

我刚接任高一(12)班的时候,它是个基础较差,英语学习习惯不太好的一个班级。上课不专心、课堂上不爱举手回答问题、不按时完成作业,所以英语学习兴趣不很浓厚。针对这些现象,我采取了以下措施:学生“一帮一”活动。因为他们班成绩好的少,差的多,我想先调动一部分同学的积极性,再以此来影响全体。我主要看他们是否能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课后能否按时完成作业等方面来检测,一个星期总结一次他们是否有进步。二个月后我发现他们进步很大,英语学习氛围逐渐形成了。

二、根据学情发展,及时更新评价内容及评价方式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需要导向、需要激励。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判断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及时更新评价内容及评价方式。在采取了上述评价方式后,学生学习习惯的确改变了很多,但同时也显出了一些弊端。比如有少部分同学他们既不担心组长的检查也不惧怕老师的批评。针对这些学生我就采取同学间的互相牵制和竞争的方法,因此我又增设了以下方案:

1.小组评比法如果该组所有成员连续两次无缺交、迟交作业的情况,那么该组成员每人可以各加一分。

2.评选课堂最佳表现者这主要看谁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大胆回答问题等,视情况每节课评出5-7名最佳表现者。一个月累积有五次获奖者可以得到物质奖励或加分奖励。这样不仅有效地调动了课堂学习气氛,还使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积极性增强了。我将评价表细分了很多内容,共五大项:单词类、表演类、资料收集类、家庭作业以及其它类。单词类我又分成了三项:认读单词、听写单词、抄写单词;表演类包括对话表演、自编对话以及故事表演等;资料收集又分成中西方文化和名言谚语等;家庭作业主要是检察完成情况。

三、对学生及时进行评价和鼓励

用“积分”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每个人都有成就的需要,学生也不例外。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及时鼓励并激励他,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滋味。所以在课堂上及时进行评价,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当然在课堂上我不仅仅采取口头评价及时鼓励学生,同时也用“积分”来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如果课前组织了学生听写单词,全对的同学可以马上在单词听写栏内加一分,在课堂练习中如果你自编对话并表演了,那么你就可以在表演栏内加一分。对于从不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这次举手了,即使答案错误我也会给他评上最佳表现者加一分。在关注学生个人评价的同时我也不忘整体评价,课堂上一般情况下我都是将学生分成四大组进行比赛,如果这一大组连续两次获胜,那么该组成员除了没完成作业的同学之外都可以在“其它类”栏内加一分。如果你这一小组连续三次都没有迟交作业、欠交作业的,那么该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在家庭作业栏内加一分。一学期结束时,统计全班同学的得分情况,对总分15-20分的同学分别进行奖励,同时对希望生设置进步奖和希望奖。

篇4:改变作文评价方式

【关键词】 新课标作文评价方式写作水平

一、 背景

随着英语教学的发展、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往对学生学习固有的评价制度显然已经不适应目前我国英语教学发展的现状和需求。例如,很多教师仍在沿用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给出题目,提出要求,并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外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之后上交给教师批改,由教师给分。

这种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使广大教师任务繁重,埋头于批改学生作文的语法和词汇等细节性错误,而一部分同学拿回作文本后往往看都不看一眼,随手扔到一边,只有一小部分同学能把老师批改后的作文仔仔细细地看完,这样老师的辛苦才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同时这种单一的批改方式使得大部分学生写作相当被动,缺乏积极主动性和写作的热情,形成了“学生听到写作心烦,教师见到习作头痛”的现象。笔者认为,反思作文评价方式, 改变作文评价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策略,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提高学习效率。

二、理论依据

(一) 《英语课程标准》评价原则

1.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评价应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应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对于学习能力发展的意义,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并在学习中积极、有效地加以运用,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2.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

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综合性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以综合性评价为主。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它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育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 因此,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为英语作文评价方式的改变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实施步骤

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方式及阶段性发展水平是有一定差异的。我们根据学生的差异,在英语作文中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以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为此我根据英语学科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制作了一张英语作文评价表。确定各评价项目的成绩均用M、V、G、J、T五个等级来表示:M=Marvellous、V=Very good、G=Good、J=Just so so、T=To do better。综合评价成绩的五个等级分别折合为以下几档分值:M=20,V=17,G=14,J=10,T=10分以下。

1.学生自评

在学生写完作文之后,先叫学生自己批改作文,找出他自己认为写得比较好的句子, 选出自己用得比较好的单词、短语及句子,尤其是新学的。这一自我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负责的态度,并能帮助学生反思学习进程,提高学习能力。但在实施自我评价前,教师必须给予充分的指导,尤其是让学生熟悉评分标准,使学生懂得如何从篇章结构、内容要点、句法、词法、逻辑连贯、标点、书写等方面进行分析,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鉴赏。

2.同学互评

初中生评价能力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十分重视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开始将同龄人的评价和成年人的评价同等对待,因此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更是形成性评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能使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更易操作,笔者在所任教的班级内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评价,要求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闪光点,互相学习。这一点很适合用于同学之间的作文互评。所以我根据班级学生的作文水平高低,把他们分成A、B、C三个层次(其中A为作文困难生,C为作文优秀生,B为作文中等生),再根据分层情况以及学生座位情况就近组成18个作文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A、B、C层次学生各一人组成,相邻两学习小组组成一个6人互助小组。

3. 反馈重写

每位学生根据同伴的评价重新修改文章并在第二天上交,由教师检测评价的结果。我们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实行一篇多练,每练一次,进步一点,就加一次分。这样将传统的“孤立、静态”习作行为转变成过程性、动态作文。既给学生机会,又能调动兴趣。

4.教师反馈

学生上交经过修改后的文章,由教师对学生的自我评价写出意见后再发还给学生。教师不但要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也要善于总结学生作文中的错误,然后把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抄写下来,集中进行订正。然后再要求写得不是很好的学生重写,并给出最后的综合评价,这样的作文评价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而老师也能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

5.展示学习成果

为了鼓励学生英语作文的积极性,我要求学生人人建立写作档案袋,把自己认为优秀的习作收录在档案袋中,并举行一个月一次的优秀作文评选活动,将优秀作文在教室后面的习作园地上公开展出,特别优秀的作文修改后推荐给报纸或杂志。为了鼓励学生的英语作文兴趣,我将每次评选出来的优秀作文折算成平时成绩,以加分的形式记入英语学习平时成绩小组竞赛表中,既肯定了学生个人英语作文学习项目的成绩,又肯定了获选学生所在学习小组在英语写作合作学习中所获得的成就。

四、取得的成效

这样的作文评价方式实施了一个学期以后,学生的英语作文成绩比起其他班级的学生要好得多。即使是基础很差的学生,也能写出一些基本的句子,改变了一部分同学作文得零分的局面。随着学生作文兴趣的提高,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认真写作、认真修改的好习惯。作文的主动性增强了,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相信这种好习惯将伴随他们一生,这种合作学习的能力也将有益于他们将来的学习生活。

五、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有两个有待改进与完善的地方。第一,作文完成的周期问题。从学生完成一篇作文,进行自批,到互批,需要不少的时间。这对于学习非常紧张的中学生而言是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所以,这是一个仍需探索的问题。第二,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对作文评价的影响。语言水平较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不能正确理解作文评价标准,在他们看来别人的作文都很好。因此,很多这样的学生就会随便打个分数,造成评价标准的使用流于形式。

六、结束语

这种英语写作评价方式,由简单的教师一言堂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过程,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写作历程与现状,评价自己写作的态度和方法,能让学生不断地看到自己学习过程的具体情况,有利于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地自我反思,及时调整学习计划,确立新的学习目标。同时体现点滴成功,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其实质是一个被评价者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这种评价方式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化,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傅瑞屏.评一节高中英语优质写作课.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

[3]叶芗美.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

[4]裴军.高中学生英语作文自批评价标准.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7,9(04)

[5]高旭阳. 写作档案袋:过程写作法实施的有效载体.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6,(1)

[6]黄百安.注重过程写作教学模式初探.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6)

篇5:改变作文评价方式

而有那么一些人,力排风摧、流湍、众非、遗世而独立,离群而索居,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

史铁生没有走过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凌晨3时,“啪”地一声灵魂脆响,史铁生魂归地坛,这位用他那祥和平静的文字给亿万中国人送予内心与灵魂温暖的伟大作家,悄然离去,给人们留下久难平复的哀痛,以及令人赞叹的灵魂的重量。

“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做的事情,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史铁生这样描述突然而至的死亡。这是怎样一种对生命安之若素的态度呢!只有昂首面对命运的一切诘难,以永无止境的信心和虔诚的信仰追寻灵魂的高度,才能实现人生的完满,纵死而无憾。他奉行着“纯文学”的理念,欲以精神的追求来超脱现实中的苦难。“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这样的自嘲恰是他乐观内里的表现吧!他以灵魂的探索,超越了疾病、外界环境、生死对他的操控,他改变了世界,他走在皈依的路上,或许魂归地坛,是极美极美的意象。

在两百年多前的北美洲,也有这么一位伟人,他以他独特的人性光辉,照亮了人们追求自由、改变世界的路。“你在这片新的土地上捍卫了自由的理念,为受伤和被压迫的人们树立了典范,你将带着所有同胞的祝福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但你的道德力量不会随着军权一起消失,它将激励子孙万代!”

这是美国新成立那一天,华盛顿交出军权那简单而动人的那一幕。人类的心灵是相通的。两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仍能感受到华盛顿内心执著的“追求自由、幸福”的信念,仍能清晰地看到当时每个人眼里充满的晶莹的泪水。这个戎马一生,用了八年时间带领美国人民赢得了独立战争的将军,在到处都还是君王、国王和世袭制的世界里,主动放弃权力,这位美国国父,为美国打下了坚实的民主基础,为全人类树立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光辉典范!

《玩偶之家》中的娜拉的出走、米勒与巴黎精致画室艺术执拗的抗争、卡夫卡那些纷纭怪诞的梦、托尔斯泰与贵族势力的决裂,都是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他们以强大的内心,告知世界他们的思想无法被束缚。

篇6:改变作文评价方式

篇九: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

米兰·昆德拉曾言:“生命是一棵结满了可能的树。”诚如斯言,对于世界而言,个人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即使力量再渺小,面对矗立在眼前的世界,我们也能以自己的方式改变它,毕竟生命中是结满了无限可能,只要伸出双手,便能来摘那万般可能。

以个人的方式去改变世界,也许在某些人眼中,这不过是螳臂挡车、蚍蜉撼树的无稽之举。但在我眼中,抱着这般想法的人才是真正的庸人,他们只会被这种迂腐的思想桎梏着,在碌碌无为中结束他们一事无成的平庸人生。

人类岂能因声音微小而不呐喊!

不顾同行奚落,不顾世人嘲讽,安徒生挥毫写下的童话,为一代代孩子营造梦幻的世界;不满社会黑暗,憎恶国人的麻木,鲁迅以笔为枪,化身战士与世界战斗;看不惯造假盛行,方舟子多次打假,将假面剥离,将真实显露给世界。

谁说人类无法改变世界!人们在世界上各有百态,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在这个缤纷繁复的世界里。各人处世方式千差万别,但只要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不论以何种方式生活,皆能改变世界。你并非安徒生,并非鲁迅,并非方舟子,但这又何妨?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了这个世界,而你,定然也有属于你的生存之道。

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年度人物中,陈树菊的名字令人陌生,因为她仅是一名卖菜为生的菜农,并非光芒四身的政客、明星。但他却省吃俭用,数十年里捐赠了上千万(新台币)。

比尔·盖茨慷慨捐款令世人吹呼赞扬,但陈树菊的庶民善行则更让人肃然起敬。捐款只有数额上的高低之差,但这份爱,却是同等价值。首富与菜农的身份看似悬殊,但他们,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改变了这个世界。

苏子叹“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我们便是自己的主人。也许我们个人的力量看似不值一提,但只要我们做自己的主人,不随庸人荒废一生,我们便能以自己的力量改变这个无边无际的世界。心有多大,舞台便有多大,愿君伸出双臂,拥抱生命中的无限可能,用自己的方式前行,改变世界。

篇7:改变作文评价方式

傅雷先生,这个在文学上造诣极高的善良的人,便是以自己绵延不断的善意和爱改变世界。那怕是在浮夸黑暗,草芥不生的时光甬道里,依旧用他优美至诚的文笔书写下博大善良,宽广无边的悲悯文句,让所有在泥沼中挣扎的人心中长存善良之长青树,不向复杂黑暗的政治斗争低头,获得自我之救赎。他正是像吻火一般,以生命的善美拥抱时间的荒原,坚守自己精神的清白,感召着无数遭受迫害却志不残的青年,让自由的灵魂高声歌唱,深谙必有春暖花开的那一天。读傅雷先生的文字,会使人抛却罪恶,自觉地远离黑暗,虔诚地向善,保持一种富有活力的姿态,任生命的深泉涌流不息。

或许这个世界难以改变,但不尝试者又如何自慰?纵使是飞蛾扑火,也要壮烈地留下一幅图腾。法国一千年前的新教徒圣丹尼正是这样,开启了文艺复兴欣欣向荣的大门。只是因中世纪的政教合一,容不下一粒新萌发的种子,容不下潜滋暗长的自由思潮,圣丹尼被砍下尊严的头颅。临刑前一刻,他依旧深情地皈依心中的信仰,淡定从容地行施布道工作,让新生、奔流不息的思想源远流传地承传,让真善美布满每一个人干枯荒芜的心田。他依旧捧着圣洁的头颅不急不躁,不寐千年地注视着人文思想的崛起,以这样隐忍,这样超脱的方式警醒着昏惑的后人:自由之思想不可亵渎!类似以卵击石的方式却换来千年后人性良知的觉醒。

篇8:改变评价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

一、改变评价标准

每一个人对数学的理解都与他自身的经验、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前景有关, 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 应当允许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数学内容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和表达方式。那么, 在评价中如何体现这种个体的差异性呢?

最基本的方法是:评价目标的确定要体现差异性。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第一课时时, 确定了三个层次的目标:1.能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得出两个分数的大小。2.能用简化的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3.能用多种方法比较得出两个分数的大小, 并说出最好的方法。这三个目标代表三种程度,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改变评价方法

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把考试测验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方法;把统一的试卷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诚然, 这种定量的评价方式会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 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价值。新课程标准提出, 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采用多样化的、开放性的评价方法, 不仅关注评价的结果, 更要关注评价的过程。要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促进其在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以及价值观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对学生每学期的成绩采取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 使之成为主动参与, 自我反思的过程。学生把每日一次的自我反思写到日记本上, 教师再给予及时的书面评价, 这样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完善自我的一个有效措施, 互评可采取同座互评、小组互评等多种形式。他评可以是教师评, 也可以是家长评。多种评价进行综合,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例如:

三、注重评价结果

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因此评价就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 而必须伴随在教学过程之中。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评价。日常教学中的考试、作业、提问还在于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 从而去查漏补缺, 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评价的结果应该是使学生“胜不骄, 败不馁”, 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 态度端正, 方法正确, 始终明白自己“为谁学习”“怎样学习”。

篇9:改变作文评价方式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应该单单是学生绘画技法的训练,也不是仅仅对学生绘画技能的评价,而是通过美术教育的形式来达到一种素质教育的目的,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因此面对这一状况,美术新课程呼唤评价机制的改革。

为了改善和促进农村高段学生的美术发展,淡化美术作业评价的甄别、选拔作用,突出美术作业评价的改善、促进功能,对美术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调控,使教师能够接受新的美术评价的理念,熟悉现代多元化的农村高段学生美术作业评价的方法;培养一批具备一定专业素养、能够熟练掌握和创造性地运用现代评价方法的教师;能够为农村高段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美术学习空间和环境;让美术作业评价转化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力,用以促进美术课程的发展,势在必行。现就一年来的改变农村小学高段学生美术作业评价的研究情况做以总结如下:

一、 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形式,以教师针对农村学生美术能力评价为主,辅之以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点评等等。

难点是美术作业评价的组织形式、评价制度、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的评价方式。学生的自我评价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小组内的学生或其他学生的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另外,还可以由其它学科的老师,其它班级的学生,学生家长进行评价等。

比如,我在学生完成作业后,先自己做以评价,然后同学相互探讨改进作业;再由家长根据美术作业情况给出适当的评语,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学生有目的的修改自己的美术作业;最后交由美术老师评价。这样交上来的美术作业质量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高,愿意完成美术作业。

二、 改变美术技术性评价的倾向,把美术技巧与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结合起来,让作业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农村小学高段学生的美术作业评价要力求做到准确、全面。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农村学生的视角评价学生的表现。要全面衡量和关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自信心、进取心、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如评一评作业的完成速度,作业态度,创意程度等。同时教师注意分层次评价,挖掘不同层次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美术作业评价不仅是要评成绩,更重要的是要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以达到促进全体学生美术水平共同发展的教育目标。

三、改变农村小学高段学生美术作业分数制评价现象,在分数制评价的基础上,增加美术作业评比、美术作业展览、美术作业交流等形式,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小学高段美术作业评价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促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获得有效的发展。课堂上教师的鼓励语言、礼貌动作、亲切微笑都是对学生的一种最基本的评价手段,根据教学的内容与方法的不同,在进行评价时,可以采用书面评价方式、记号标志评价方式、观察访谈的口头评价方式、作品展览的评价等多种方式。尤其优秀美术作业展览,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篇10:改变作文批改评讲的方式方法

叶圣陶老先生早就指出:“语文教师的全部工作,一大半花在作文批改上,而学生拿到作文本后,至多看一下分数,往抽屉里一塞拉倒,这种现象必须改变,要让学生拿到作文本后有事可做。”传统的作文批改往往是教师背着学生精批细改,而学生拿到作文本之后,只看看自己得了几分,根本不看老师的批改评语,自己哪里写得好,哪里写得不好,则一概不知。

如何让学生找到文中的不足呢?如何让学生喜欢看老师的评语呢?传统的作文评讲形式往往是老师“一统天下”的堂上评讲,教师系统地讲一些习作中的优点与弊端,读一些优秀习作,让学生订正一些病句与错别字。学生坐在教室里被动地“接收”,听着老师毫无针对性的大范围评讲。课堂心理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

我采用了一些方法:第一步:组内评改。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选择一位同学的作文精改。小组评议、同学佳句摘抄等。第二步:在班中交流推荐这篇文章的理由及修改结果。第三步:学生按照修改意见进行调整,其余同学按刚才的方法进行自改。第四步:习作展览。凡是在课堂上点评比较好的文章,都可以发表在班级博客上,这样提高学生习作积极性。这样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评改中的民主作风,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得到启迪,又有写作的激情。同时注意评语的幽默性。我感到: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可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上着手,引导学生走上作文成功之路。

口语交际·习作三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的理想”,旨在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认识到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教学建议:

1.创设自然、宽松的环境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理想,例如,将教室里的桌子围成大圆圈,教师带头讲自己的理想。

2.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累,明确什么是“理想”。过程如下:

(1)回忆本组教材中人物的理想。

一是回顾本组课文所记录的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交流时,学生可以着重回忆感动自己、震撼自己的一个片段、一个细节。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尝试用简要的语言比较全面地介绍革命先辈的事迹,以考验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二是回顾本组课文写法上的特点。本组课文有三篇回忆录,因此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它们的相同点。例如,均采用倒叙的写法,以第一人称来叙述,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接着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它们的各自特点。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首尾呼应,结构紧凑;《灯光》线索清晰,细节描写突出;《一夜的工作》以小见大,叙议结合。还有一篇课文《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论点鲜明,论述缜密,交流时主要引导学生再次回顾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交流时,教师既要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又要起到比较好的引领、调控作用。

(2)交流自己知道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名人”小时候的理想,并简单说说自己的感想。

(3)结合具体例子明确什么是“理想”:是自己希望实现的,又对别人有益的。

3.不要将此次口语交际定位于考验学生的即兴演讲能力。讲之前,要让学生有所准备,并且要帮助学生明确准备的方向,保证准备的时间。

4.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交际中,集体交流之前,可以先在小组里讲,讲得好的再到班上讲(被推荐的同学也可以适当介绍自己小组的同学各自的理想)。

5.交际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并鼓励他们相互进行评价。老师不要过多地从讲的技巧方面去评价,要从内容方面多与学生作沟通与交流。同时要多肯定,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调动他们交流的积极性。

6.集体交流自己的理想之后,可以提示学生找到与自己理想相同的同学,继续讨论怎样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最后,小组再选派代表在班上说说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本次习作是口语交际的自然延伸,题目就是《我的理想》。本次习作,不仅要突出习作主题本身具有的教育价值,还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有条理地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建议

1.习作前,可以要求学生搜集一些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到课堂上交流。

2.由于本次习作与口语交际结合得比较紧密,因此不必重新创设情境,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指导学生列习作提纲以及习作后的讲评上。

3.习作前,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学生的理想,如,“我的理想是当老板”“我的理想是做一个优秀的厨师”“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师”等,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理想虽然没有好坏对错贵贱之分,但是如果一个人树立这个理想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是对别人有益的,那么他的人生将会很有意义。

4.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写清楚三方面内容:(1)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2)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3)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可以要求学生列出简单的提纲:

5.列出习作提纲后的主要教学过程建议如下:

(1)交流提纲,重点听“我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和“我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理想”。

(2)起草。学生按自己的提纲进行习作。

(3)交流。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全班交流、评议。指出有共性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4)修改。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对照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5)誊清。

《我的理想》作文评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本次作文的要求。

2、让学生对照要求提出意见(好的地方以及需要修改之处)

二、教学过程

1、明确本次作文内容要求。写作方法:前后照应。第一、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第二、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

第三、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2、写作方法要求:前后照应

3、小组互评

4、小组汇报

5、优秀作品

篇11:改变作文评价方式

今天中午,我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了新春后的第一次校本教研活动,活动主题为“针对课改中出现的困惑,商讨解决的策略”,并要求教研活动结束后,各教研组长对研讨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归类总结,以利于在今后的课改中进行落实和改进。

下午,我把各教研组交上来的研讨总结认真细读了一遍,说实话,很让我感动,许多教师立足自己的课堂实践,用对教育高度负责的精神,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困惑,涉及到了课改的方方面面:有学案编写方面的,有提高学案使用效率方面的,有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有如何更有效开展师生共读方面的……并对困惑提出了解决策略,这些策略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创新性,凝聚着老师们的智慧,它们来自课堂实践,又高于课堂实践,并将指导今后的课堂实践。

在总结中,也有个别教师希望将学生的座位由现在的“矩阵式”重新改为原来的“插秧式”,理由是:“矩阵式”排列虽有利于同学们合作交流,有利于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有利于教师更全面地巡视学情,但唯一不足的是容易引起个别学生上课说小话,课堂纪律不容易掌控。当看到这个建议后,说实话心中有些担忧,新课改倡导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矩阵式”座位排列方式,最有利于同学们合作交流活动的开展,于是春节开学后,我们全校的座位全部改为了矩阵式排列,当时虽有许多教师心存疑虑,担心课堂纪律,但在教师们一边实践,一边研讨,一边改进的情况下,课堂纪律并不像当初预见的那样糟糕,经过一年的摸索,师生已适应了这种座位排列方式,这种座位排列方式已逐步显现出了它的`优越性,并且教育教学成绩也有了一定提高,而现在,竟还有个别教师要求改为原来的座位,确实让人担忧。

虽说现在只是要求变换学生的座位排列方式,但这个要求的背后,却反映了个别教师教育观念的滞后,“矩阵式”排列方式确实对教师的组织教学增加了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种方式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教师就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用精湛的教学技艺去吸引学生;用合适的教法和学法去引领学生;用思维的火花去点燃学生;用教育智慧去引领学生正确地去说,在这充满灵动和思维的课堂,还用担心学生的课堂纪律么?

篇12:改变作文评价方式

1、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这种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评价已经将关注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以学论教”使得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革新、备课方式和课前准备、自我教学能力的重新认识及课堂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设等几方面进行深入持久的努力。新课程课堂教学由学科本位转向人的发展本位,符合、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而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不再是教师的表现,而是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同学间合作的行为表现、学生的参与热情、情感体验与探究、思考的过程等。但目前,许多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时,依旧把知识传授作为第一要素,把教师的主要引导放在核心位置,把过多的练习当成学生提高的主要手段,对学生的接受状况缺乏更多的深入了解,手里拿的是新教材,上的却是传统课。

2、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重点

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变传统的重语言知识、轻语言能力的倾向;改革的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英语课程的根本任务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新《课程标准》还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原大纲中以教为主的原则,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提倡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把英语课程定位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上,让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建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由此可以看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

3、教学方式。

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单一的、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主的“输入式”教学,代之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输出式”教学。因为输入式方式的过多使用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失去学习兴趣。要建立起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要善于处理教材,选择进行对话的“话题”,只有平等的“对话”,才能实现智慧的撞击,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从而真正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其次就是要改变我们过去直接呈现或讲授结论、结果、定理、公式、法则、定律等,然后要求学生再进行理解、记忆、练习、运用的教学方式,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从问题的提出到自主设计方案解决问题获取结论的过程,在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再次就是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要着力研究学生的学法分层,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不同,采取启发性讲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动手实践、调查探究、交流辩论、自主合作等多种方式,甚至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经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中,选择、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

4、学习方式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由于过去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甚至忽视发现和探索,因此,现在所要转变的也不是完全抛弃接受性学习,而是变机械的接受性学习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时,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讨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实现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

二、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1、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

先进的教育观念是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的,教育观念转变的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的转变中进行,前者是方向和基础,后者是落角点和归宿,二者相辅相成。我们是应该请教育专家来学校撒播先进观念的种子,应该进行数天甚至数月的集中培训,但最根本的一点是,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改革教师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而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否,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落实到学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方式的转变上。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数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有的教师还能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出发,而有些教师则只是凭借经验和头脑中的设想),带着学生一步不差地进行,为了完成教案中事先设计的某个环节,或是达到教师的某一项本已脱离实际的目的,甚至冒着拖堂的危险,在那里说个没完,完全忽视了教育的主体。即便有一些学生的自主活动,也是要在教师事先设计或限定的范围内,为某个教学环节服务的。而新课程倡导新的教学、学习方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教师也就更多地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因而,我们首先要强化教研组在新课程指导下的集体备课,要求教师在吃透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精讲精练,充实课堂教学容量,从发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点出发,讲究课堂教学的层进性[实行分层目标教学。对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进行多层面动态分解,变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体系,由浅入深地对目标予以网络构建。

创立“纵向连环递进,横向螺旋推进”的课堂教学流程。纵向以分层教学目标为链条,其环节的顺序为“基础——迁移——延伸”;每一环节又以学生学习活动为横断面,回环逐层深入,其层面的程序为:“提出问题——讲解点拨——合作、讨论——小结规律”。这样,教学就形成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链条式螺旋式交织集成线路]、探究性,注重基础练习、拓展练习和提高练习的有机结合,从而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积极贯彻新课程的精神。作业和练习很有讲究: 针对性:

(a)要针对教材和教学目标,有的放矢,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确保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b)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设计作业内容,做到难易适度、多少适中。层次性:

a,作业要有弹性,可分为基本、选择和超定额作业。

b,作业的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拾级而上;要把教材的知识结构逐步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把分散的“知识点”连贯成“知识网”,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灵活性。

c,在同一题目上“设台阶”,让优生“吃得饱”,差生“受得了”。要在“寓做于兴趣之中”上下工夫,使学生喜做乐做。创造性:

a,没有现成的、可以照搬的解题方法,没有固定的解题模式,解题所需的不是机械的记忆和刻板的运用,而是敏捷的思考、严谨的推理、灵活巧妙的方法。

b,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时间性:

a,科学地掌握学生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不应把作业的数量作为衡量学生作业量是否适度的尺度

b,作业布置、批改、反馈要及时。超前性:

现在的课外作业,大多是对学生课内所学内容的延续,这对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很有必要,但学生仅仅做这样的练习是不够的。还应本着删繁就简的原则,设计一些超前性的习题。培养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着力改变自己的备课方式,加强科学性和针对性。

在传统观念中,传授知识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知识就是外在于人的、与人毫无关系的客观存在物,在知识面前,人们只有去“发现”,去掌握。因而,在学校教学中,“以书本为中心”就进一步造成了“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俨然成为“知识”的天使而存在着。新课程坚持实践的观点,认为知识应当属于人的认识范畴,知识的获得和掌握,都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因而,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探究、选择、创造、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造精神乃至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能力的过程。教师的备课就意味着他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学生需求的话题作为具体的载体,把社会实践的真实内容作为附着物,进行重组教材、有自我个性地把握教材、面向学生工作。这样,教师备课的教学教案就需要随着新的教学精神而有所改进,以增强其适应性,如教师设计“课后小结”、“课堂学生问题随记”、“单元教学追记与反思”等内容,采取课前认真分析、思考,课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案的编写,已经不能再是传统的重点分析和简单的设问对答了。由此,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也已经从“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桎枯下摆脱出来。基于这种观念,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准备当中就应当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备课。教师在课前必须充分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拟定多种可能有的相应对策。教师要注重花时间去认真琢磨学生、琢磨活的课堂,不仅仅满足于对教材的通透和对教材地重视。而更多地需要走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教材的认识和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知识储备状况和他们特别关注的一些话题、社会现象等,并把大纲的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到这些学生的真正需要中。教学思路的转变——备课工作重心的转变 传统备课工作范围

1.分析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2.吃透教材,理清课中逻辑关系,任务分析; 3.确定学生头脑中的相关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 4.设计呈现信息的方法和推演知识的进程; 5.选择课堂练习题以及记忆方法。

建构新备课工作范围

1.分析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

2.深刻思考所教知识的新发展、应用及联系; 3.分析学生先前经验和认知过程,定最近发展区; 4.设计问题情境、支持、交流方式及学习流程等; 5.选择迁移问题,整合方法以及学习评价方法。

3、对课堂教学能力要有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逐步由“教”转向“学”,教师就应当认真思考自己在这种课堂上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我们现在对课堂的关注,集中体现为学生在课堂上究竟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领悟了什么等等方面。一堂好课应当是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其标准可界定为: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主体性的最佳组合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科学运用;它不是知识的简单传承,不可以照搬,更不能克隆,应该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底蕴和思维、创造与实践操作能力不断积蓄和升华的过程。也许在这种课上,教师的口头表达并非完美,板书并不漂亮,而是给予了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那么这依然是好课;当然,这不是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不够重要了,相反,我们更应当严格要求我们自己,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因为这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教师并用我们的德、能去感染和赢得学生的必备条件,是作为教师的根基之所在。那么,在这种课上,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究竟与以往相比有哪些不同了呢?首先,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依然重要,但仅局限于把握教材是绝对不够的。学生的自主实践和探究将会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要深刻挖掘学科教材,追求知识深度;另一方面要尽量储备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拓宽知识的外联度,努力做好跨学科的综合知识整合的工作。其次,对课堂教学的管理问题应当辨证地看待,以往的课堂是要求学生安静地听、默默地思考,而如今的课堂中安静则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但“热闹”又是课堂教学的大忌,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能保持“热闹”,又能和谐、有序,“闹而不乱”,从而使学生进入一种热烈研讨、你争我辩的自主学习氛围中,是教师们进行课堂管理的新课题。还有,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讲究策略性、灵活性,因为这种课堂很有可能不会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环节进行,学生的独立或合作学习很可能打乱教师头脑中固有的思路。所以,教师应当随着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灵活调整教学步骤,充分施展自己的随堂机智。总之,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建立更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赞赏每一个学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目前,一些教师仍然存在不太务实、不愿挑重担、只能教好学生而不能学困生和个别生的问题。这些教师对教育的本质认识不透或者说缺乏为师的必要责任和敬业精神,在学生观方面相对滞后,这就严重影响甚至制约了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以一种分类关心、个别引导、全员帮助的态度来积极营造和谐、互学、相帮的教学氛围;对有智力问题、有严重缺点、有过错失误、有不同意见的学生更要关注;特别注意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随意批评、羞辱、体罚学生等都是有悖于新课程精神和违反教育法规的不当行为。

尊重学生还体现为激励、赞赏学生。抓住合适的机会给学生以诚挚的鼓励,能使他们得到自尊的首肯和努力奋发学习的动力。赞赏不仅仅针对学生学习中小小的进步、积极的努力和提高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立性、兴趣、爱好和专长,赞赏学生对教科书的大胆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达到学生积极成长、教学效率极大提高的效果。

新课程为基础教育打开了一片自由发展、蓬勃向上的新天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都能开辟出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新思路。新课程之下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完全有赖于我们教师带着新思想、新认识、新做法去耕耘、去发挥、去创造,去呈现新的气象、新的风尚、新的成效。

5、重新定位教师角色

做平等的合作者

重建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和学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要想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教师不仅身体要走下来,走近学生,更为关键的是心要走下来,贴近学生,与学生交流,一起活动,共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合作意味着参与,师生有一种共同的体验。教师不应该对学生说你去干什么,而是应该对学生说我们一起去干什么。我们要把学生的真心放在自己的心里。

做谦虚的倾听者

以前,教师掌握着“话语霸权”,学生只是被当作一个个容器,等着教师往里灌东西。新课程则要求我们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能够像李镇西老师那样,听到“花开的声音”。一次在幼儿园听课,当老师拿出某老字号食品要儿童品尝它的美好时,一个孩子嘀咕道:“一点都不好吃”,老师却跟没有听到一样。要是老师注意倾听,并且及时让孩子说出怎样做就会更好吃,既尊重了儿童,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这是多么好的契机!

做真诚的赏识者

教师要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学生一丁点儿的优点,我们都要加以表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是表扬的尺度我们要把握好。赏识孩子不能只凭自己的预先设计进行,赏识时要关注一些小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还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做得体的协调者

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打破学科壁垒,打破区域界限,努力造就“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需要教师能适应多种环境,协调各种关系,具有“外交家”的能力。协调者要有宽广豁达的胸怀、热情服务的意识,要有交往的技巧,要善于挖掘家长资源,要有双赢的策略。

做资源的开发者

新课程不仅是教科书,还包括由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等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课程已经不只是“文本课程”(大纲、计划、课本),而更是“体验课程”(被师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它意味着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每一位师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自身的解读,使给定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课程”,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以前“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现在我们要努力营造“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我们的课程建设要努力做到“面向日新月异的社会”

“向瞬息万变的世界”,“面向迅速发展的高新科技领域”。做得法的组织者

教师在很长的时间里是一个管理者,制订了许多条例,不准学生做这个,不让学生搞那个,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扮演着“教育警察”的角色。新课程,就要求教师淡化权威,建议学生应该做什么,参与学生的一些活动,有效地组织教学,做“平等中的首席”。

做有效的促进者

只有民主的教育才会有学生个性的觉醒,才能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师要重视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把“给学生压力”变为“给学生动力”,由“牵着孩子走”变为“推着孩子走”。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瑞克认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六种:关怀、理解、认同、尊重、友情、信任。教师要在人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的生成过程中,充分发挥促进者的作用,才能有效推动学生生动活泼、快乐自由地发展。

做勤奋的学习者

我们要向名师学,向社会学,向网络学,向学生学,更要向书本学。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教师要用读书来提升人生品位。要读文学名著,要读理论经典,要读科普文章,要读哲思美文„„要把读书作为人生的精神之旅!教师与学生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这是一种观念,更需要行动。

做扎实的研究者

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断反思自我,提升自我,要尽快使自己从“教书匠”迈入“研究者”的行列。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的各种问题。教师要善于反思自己,投入研究,行动起来,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使研究更明确、更扎实、更持久。

6、建立新的教学观

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尽可能充分地发展。实践证明,在以下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

当学生有兴趣时

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 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 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 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 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和创新时

当学生被鼓舞被信任,相信他能做重要的事情时 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 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 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

为了使学生能达到这个理想的状态,促进他们最大程度的发展,在教学中应尽可能采用如下的教学策略:

帮助学生建立能够达成的目标 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及时反馈,建造沟通的桥梁 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 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 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 经常提示本课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和错误 教学思路的转变——课堂活动结构的转变 传统课堂活动结构

1教师复习课内相关知识; 2.教师引出问题、任务和主题; 3.学生参与教师所预期的推导过程; 4.全班归纳学习结果,统一理解和表示方法; 5.课堂练习,巩固新知识。建构主义课堂活动结构 1.呈现问题情境;

2.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引发相关经验和认知冲突; 3.在教师支持下,学生合作探究并解决问题;

4.在教师的监控下,全班交流问题解决的结果和过程,达成深层理解;

5.呈现新问题,促进知识的应用和整合。

7、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的特点: 多元性。要充分调动不同的评价主体开展评价活动,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想,特别是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更要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能力,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整体性。评价要关注学生整体、全面的发展,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和弱势品质,教学就要长其长、短其短。

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和学生要形成过程性和动态性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开展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

上一篇:设计大赛招商方案下一篇:建筑材料在线作业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