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9以工代赈项目自查自纠总结

2024-06-06

2007-2009以工代赈项目自查自纠总结(精选2篇)

篇1:2007-2009以工代赈项目自查自纠总结

西安市长安区以工代赈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7-2009以工代赈项目工作总结

2007年以来,在上级以工代赈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帮助下,我办与区财政局、项目所在乡街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各项目实施单位通过扎实细致工作,圆满地完成了2007年、2008以工代赈工作任务,2009以工代赈各建设项目也在顺利进行中,为促进农村建设和农民增产增收以及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工作业绩得到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为了更好地做好以工代赈工作,发扬成绩,弥补不足,现就我区三年来以工代赈工作报告如下:

一、认真下达项目计划,合理分解工作任务

2007上级安排我区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4个,即

1、大兆街办中兆村道路建设,2、鸣犊街办段村道路建设,3、高桥街办西江渡村道路建设,4、王曲街办藏驾庄村道路建设,项目总投资54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36万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18万元。追加以工代赈项目2个,即

1、东大街办北石村道路建设,2、斗门街办太平村道路建设,项目总投资24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20万元,市级财政资金4万元。2007年合计项目6个,总投资78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56万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22万元。

2008上级安排我区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7个,即

1、黄良街办北仁村道路建设,2、滦镇街办陈村道路建设,3、王莽街办下三官堂村道路建设,4、申店鲁家湾村、兴隆街办童家寨村道路建设,5、子午街办台沟村道路建设,6、细柳街办晨光村道路建设,7、五台街办新农村道路建设,项目总投资105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70万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35万元。追加以工代赈项目2个,即

1、鸣犊街办师三村道路建设,2、杜曲街办岳村道路建设,项目总投资36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30万元,市级财政资金6万元。2008年合计项目9个,总投资141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100万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41万元。

2009上级安排我区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8个,即

1、马王街办大原村渠道改造,2、鸣犊街办黎明村道路建设,3、杨庄乡南佛村道路建设,4、魏寨乡蚕姑沟村道路建设,5、杜曲街办中韦村道路建设,6、滦镇街办东王村道路建设,7、滦镇街办王里村道路建设,8、滦镇街办乔良寨村道路建设,项目总投资135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85万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50万元。追加以工代赈项目1个,即鸣犊街办师三村道路建设,项目总投资15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10万元,市级财政资金5万元。2009年合计项目9个,总投资150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95万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55万元。

上级以工代赈项目计划下达后,我办及时组织各项目实施单位召开了以工代赈实施项目安排会议,就项目计划安排和项目实施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和布署,并按照以工代赈工作管理条例和项目实施细则,要求各项目实施单位务必对群众公开项目实施内容,对负责项目建设的施工方要进行严格的资质认证,项目实施工程中要委派群众代表进行必要的现场监督和帐务查询,特别要做好群众劳务报酬的核算和发放工作,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条件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会上我办还就项目的报帐和资金的拨付等财务问题做了讲解和说明,进一步完善以工代赈报帐制度,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组织落实并举,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三年以来,我办对上级安排给我区的以工代赈项目能够做到“精心组织安排,合理科学实施,检查监督规范,保质保量完成”。实施计划下达后,项目所在乡街和实施单位非常重视,乡街安排专业人员包村组指导工作,项目实施单位成立了村两委会和村民代表组成的以工代赈项目实施领导小组,严格按照支农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以及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条例组织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步实施,并将实施情况及时汇报我办。我办和财政等部门保持经常联系,下乡街和村组检查指导项目建设,切实做好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

截止目前,07年长安区实际完成以工代赈道路建设项目5个,完成投资78万元。大兆街办中兆村,我办按财政资金拨付

程序,当年预拨给该村项目启动资金4万元。因该村自身原因,已完成道路建设任务,但没提供报账资料及票据凭证,结余资金8万元未拨付。07年长安区以工代赈道路建设项目实际完成报账66万元,完成改建、整修砂石路16.5公里,完成道路硬化16000平方米。

08年完成以工代赈道路建设项目5个半,完成投资126万元。黄良北仁村、申店鲁家湾村、杜曲岳村,我办按财政资金拨付程序,当年分别预拨给项目启动资金5万元、2.5万元、4万元。这三个项目建设单位,已完成道路建设任务,报账资料和票据凭证正在整理,以待完善,我办将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完成报账及结余资金拨付。08年长安区以工代赈道路建设项目实际完成报账91.5万元,完成改建、整修砂石路23.1公里,完成道路硬化19500平方米。

09年我办按财政资金拨付程序,即12万元投资项目预拨项目启动资金4万元,15万元投资项目预拨项目启动资金5万元,22万元投资项目预拨项目启动资金8万元,除马王街办大原村渠道改造、鸣犊街办师三村道路建设工程未动,未拨付项目启动资金外,已分别拨付09年7个项目启动资金39万元。目前,这7个建设项目都在按计划进行,预计年底前将顺利完成项目建设、报账及资金拨付。

三、认真做好群众劳务报酬工作,确保群众增收增效 我办非常注重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过程中群众的投工投劳工

作,在项目实施中,除了认真审查施工队的施工资格外,在同等条件下,建议优先组织当地贫困群众参加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我办要求项目所在乡街和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上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中鼓励支持当地贫困群众参予项目实施的文件精神,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合理系统地组织当地群众积极投入到以工代赈项目建设中来,并在区财政局紧密配合下,项目所在村组,准确无误地整理项目报帐资料,切实解决参加项目建设的当地群众劳务报酬问题,充分发挥以工代赈在解决农民增收方面和积极作用。2007年以来全区组织贫困群众参予以工代赈项目建设400人次,支付劳务报酬26万元。

四、加强项目稽查,切实做好以工代赈项目自查验收工作 三年来,我办在监督检查以工代赈工作中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赞扬。从项目实施计划下达后,我办就委托项目所在地群众代表参予负责项目实施进度的及时上报工作,随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发现问题会同乡街的负责同志现场办公予解决,同时我办组织有关部门经常深入项目建设第一线,检查和抽查项目建设情况,并有针对性地组织两个以上同类项目互相学习,观摩、交流项目建设经验和好的做法,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个别不符合规定的工程及时予以纠正,千方百计确保以工代赈项目的顺利实施。在项目完成后,我办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做好项目的自查验收工作,协助项目单位积极准备验收资料,同时行文报告项目实施工作,等待上级业

务部门的验收,三年来我办经常深入基层,协调解决了所有以工代赈项目资金、项目建设中存的问题,纠错率达到100%,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10年9月份,市审计局对我区三年来以工代赈项目实施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对区以工代赈项目计划下达、资金拨付、工程建设及验收报账情况给予充分肯定。

五、存在问题

近几年尽管我区以工代赈工作成绩优异,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我区面积大、人口多,以工代赈资金投入偏少,极个别地区群众的饮水、道路等条件亟需改善。二是个别乡街和村组干部群众对以工代赈工作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怕麻烦,包装项目粗糙不规范。三是以工代赈办工作人员偏少,制约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四是以工代赈区、乡两级配套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项目进度等问题都需要我办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二0一0年十一月四日

篇2:2007-2009以工代赈项目自查自纠总结

1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成果概况

1.1项目概况

2007—2009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重点项目167个,资助金额2 270万元。各年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均为10项,资助强度为30万元/项;重点项目略有变化,分别为44项、48项和45项,资助强度为10万元/项。

全部重点项目分布在地球科学、数理科学、化学与化工科学、生命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七大学科。其中,生命科学领域的项目最多,达到75项,资助金额达到930万元,占全部经费的比重为41%;工程与材料科学、化学与化工科学和信息科学较多,项目数分别为44项、27项和17项; 地球科学、数理科学和管理科学较少,合计仅为4项。

24家依托单位获得了杰出青年基金和重点项目的资助。其中,获得项目数和资助经费最多的单位是中南大学,获得项目64个,经费780万元,分别占总数的38.32% 和34.36%;湖南大学次之,获得项目25项,经费390万元;获得项目较多的单位还有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但经费均在150万元以下。

1.2成果统计

全部杰出青年基金和重点项目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2 300篇,出版专著29部,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269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23项,培养高素质研究人才1 841人。每个项目平均产出专利、论文、 专著、获奖及人才培养分别为1.61项、10.05篇、 0.17部、0.74项及11.02人。具体成果如下:

在论文产出和收录方面,发表论文2 300篇,论文产出总量和万元资助论文产出均数逐年增加,万元资助论文产出数为0.73篇。分学科看,信息科学的万元资助论文产出居各学科之首,高达1.12篇。全部论文成果中,世界三大检索系统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收录1 193篇次,其中SCI收录620篇次,EI收录219篇次,ISTP收录81篇次。2007到2009年度平均水平为0.52篇次/万元。分学科看,信息科学总体上保持了在各学科中的领先,高于平均水平,万元基金资助论文收录数为1.17篇次。

在专利成果方面,产生专利成果269项。从专利类型看,发明专利210项,实用新型59项;从专利状态看,授权专利131项,申请专利138项。三年平均万元资助专利平均产出数为0.12项。

在奖励成果方面,获得各级奖励123项,其中国际奖励10项,国家级奖励15项,省部级奖励98项。 三年平均万元基金资助获奖数为0.053项,整体水平保持了逐年增长的趋势。

在专著成果方面,带动出版专著29部。2007年带动出版专著4部,其中主编1部,参编3部;2008年出版专著12部,其中英文专著1部,独著2部,主编或参编10部;2009年带动出版专著13部,其中英文专著3部,独著1部,主编或参编专著12部。

在人才培养方面,培养各类人才1 841人,其中有71人晋升正高职称、有322人晋升中级及副高职称,培养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23人,博士后35人、博士329人、硕士61人,三年来平均每万元基金经费资助人才培养数为0.8人/万元。分学科看,信息科学人才培养的平均水平较高,信息科学与工程与材料科学人才培养增长较快。

在获得其他资助方面,获得国家级和其他省部级计划资助197项,获资助金额达2.49亿元。省自然科学基金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的功能尤其显著, 争取经费合计4 881.8万元,是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金额的2.12倍。从学科来看,生命科学和工程与材料科学获得的其他资助较高,分别是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额的14.31倍和11.32倍。

在参与学术活动方面,主持召开或参加各类会议和学术活动536次,其中国际会议244次,国家级会议239次,省级会议53次,万元基金资助学术交流数为0.23次。

2绩效评价方法

2.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本文采用多因子评价指标体系、定性定量结合评价方法,参考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基础[1-2],根据自然基金项目合同的指标要求,设立6个一级指标体系, 即论文专著、专利情况、获奖情况、人才培养、其他成果、其他资助等。

二级指标设立的情况是:论文专著指标设4个二级指标,包括论文发表数、论文收录数、累计影响因子和出版专著数;专利指标设2个二级指标,包括发明专利数、实用新型专利数;获奖指标设3个二级指标, 包括国际级获奖数、国家级获奖数和省部级获奖数; 人才培养指标设3个二级指数,包括高学历人才培养数、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数和晋升职称人数;其他成果指标,设3个二级指标,包括软件数据库、图表图集数和新仪器方法数;获得其他资助指标设3个二级指标,包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资金资助额、其他国家级资助额和其他省部级资助额。

2.2绩效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绩效评价的依据为各项目负责人提供的验收材料及省基金办组织的项目验收评议专家意见,权重各自为30%和70%。各项目单项指标和综合绩效的计算方法如下所示,指标的权重系数采用德尔菲法,由验收的专家打分确定。

2.2.1单项指标得分的计算公式

其中,Sij:第j个项目第i项分项指标评价得分; Nij:第j个项目第i项分项指标二级指标值;θij:第j个项目第i项分项指标二级指标的重要系数。

2.2.2项目综合绩效得分的计算公式

1)定量评分标准分(Ei)的计算公式

2)项目综合评价加权评分

其中,Si:第i个项目综合评分;Sni:第i个项目第n项分项指标评价得分;θn:第n项分项指标重要系数;Ei:第i个项目定量评分按百分制转换标准分; Pi:第i个项目验收专家评分;αE:定量评分(标准分) 权重;αP:专家评分权重。

3绩效评价结果

采用前述的绩效指标体系和方法,本文对2007—2009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和重点验收项目成果进行了绩效评价。在进行学科对比时,由于数理科学、地球科学、管理科学三个学科立项数较少,不具备可比性,因此只比较化学与化工科学、 生命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和信息科学四个学科。

3.1整体绩效稳步提升

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重点项目的整体绩效较高,且呈上升趋势。2007、2008和2009年度全部项目的平均绩效分别为81.10、81.63和89.96。2009年度项目的综合绩效比2008年度项目提高10.2个百分点,比2007年度项目提高10.92个百分点。

3.2学科发展潜力凸显

从各学科对比来看,湖南省主导产业相关领域的绩效增长明显,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具体情况是,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综合绩效上升较快,而工程与材料科学和化学与化工科学领域的绩效上升较慢。其中,3个年度中,信息科学项目的绩效由79.01上升到91.1,累计提升16.2%,绩效提升幅度最大;生命科学项目的绩效由79.52上升到90.55,累计提升12.7%;工程与材料科学项目的绩效由82.7上升到90.62,累计提升9.6%;而化学与化工科学项目的绩效由83.13上升到90.35,累计提升8.9%,绩效改善幅度最小。

3.3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绩效突出

与重点项目相比,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的资助额度更大,产出成果相对较多,绩效较为突出。3个年度项目中,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的平均绩效为90.2,而重点项目的平均绩效为82.35,前者高出后者9.5个百分点。以2009年为例,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的平均绩效为93.2,高出重点项目平均绩效(89.27)4.4个百分点。

3.4依托单位持续支持

2007到2009年度项目中,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7家主要依托单位平均绩效分别为80.07分、 82.15分和89.47分,每年绩效提高5.75%,接近整体绩效水平提升幅度,较为稳定地发挥了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作用。各依托单位项目成果的平均绩效差距逐年缩小,2007年度为9.04分,2008年度为8.62分,2009年度为2.51分。3个年度项目中,平均绩效水平在85分以上的是湖南工业大学(86.82分)、湖南大学(86.73分)、湘潭大学(86.60分)、长沙理工大学(86.25分)、湖南中医药大学(85.70分)、湖南农业大学(85.69分)。

4对策建议

4.1加强战略引导,统筹部署资源

加强战略筹划,强化培育科技制高点的战略引导。统筹把握科学前沿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不断提升战略调控能力,有效发挥科学基金作为湖南省战略资源的导向作用。提高项目指南的科学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充分发挥项目指南和增量经费供给对学科均衡协调、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加强战略咨询,定期听取科技界对科学基金资助管理、学科发展等方面的战略与政策的咨询意见,凝聚专家智慧,组织开展学科布局与建设的政策调研,加强学科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战略分析,引导学科全面布局与健康发展。

4.2完善管理机制,营造创新环境

创新管理思路,改革管理模式,畅通项目链和学科、平台、人才一体化资助渠道,落实科学基金管理责任制,完善评审机制、项目管理机制、绩效评估机制、 信息服务机制。加强省基金对高校、企业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的引导作用,加大青年人才特别的高端青年人才以及人才群体的培养,使之成为湖南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源头力量。进一步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高水平科技资源,实现基础研究水平的跨越式发展[3]。

4.3对接国家资助体系,加强基金顶层设计

注重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和相关工作的衔接,使基金工作始终坚持聚焦国家战略,加强重大科学问题凝练,增强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引领与支撑作用。加快引导湖南省资源投入基础研究工作, 逐渐扩大基金项目在湖南省知识创新体系的区域覆盖范围,逐步丰富知识创新主体的建设,不断提高基础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4]。

4.4建设创新文化引导,展示基础研究成果

引导科技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观和价值取向,促进科学道德建设,推动基础研究健康发展。通过严格项目验收环节,加强学术规范建设,倡导良好科研实践。切实遵循基础研究发展规律和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改进创新研究和人才评价体系,努力营造平等争鸣、鼓励探索、宽容失败、 激励创新的学术文化氛围。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以尊重科学、公正透明、激励创新为核心理念的科学基金文化建设,不断提升科学基金的文化凝聚力。

摘要:地方自然基金项目作为科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设计科技计划项目的绩效评价方法,对2007—2009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重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上一篇:西安太平山森林公园下一篇:庄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