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乡村视角下都市近郊村庄发展路径

2024-05-29

美好乡村视角下都市近郊村庄发展路径(精选4篇)

篇1:美好乡村视角下都市近郊村庄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下都市近郊村庄规划建设探讨

——以合肥塘拐田园生态社区---都市近郊旅居休闲情景村落详细规划为例

周熊飞 规划设计二所

【摘要】

都市近郊型新农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类型之一,因为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而成为这种变革的先锋,解决城郊型农村的发展问题,对于其他区域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都市近郊型村庄建设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着明显的区位发展优势,一批村庄依托大城市,充分挖掘农业资源,创新农村发展模式,迅猛发展,异军突起,成为了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但大部分都市近郊农村依然存在着缺乏经营思路,过分依赖政府扶持等问题,不能与大城市共同发展繁荣。本文以合肥塘拐田园生态社区---都市近郊旅居休闲情景村落详细规划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寻找都市近郊村庄规划建设的路径。【关键词】

美好乡村

都市近郊

乡村旅游

1.新型城镇化对近郊村庄规划建设的要求。

都市近郊村庄由于区位特殊,与城市联系紧密,常常会分担城市的部分功能,如作为产业集聚地、特色旅游区等。近郊村的建设体现着该城市的城乡风貌、凸显城市特色。因此,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也必将深刻地影响着近郊村的规划与建设。对于都市近郊村庄的规划建设的工作重点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宜居。宜居是一个蕴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综合概念和综合发展过程,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抓发展促和谐的一条主线。——特色。坚持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相结合,避免“千城一面”,体现城市和地域特色。

——保障。从都市近郊村庄所处的区位出发,重点关注如何提高村民经济收入、如何完善日常生活所需的配套需要,改善居住环境以及完善市政设施配套,为村民提供一个舒适、方便、安全的居住环境。

2.案例研究——合肥塘拐田园生态社区---都市近郊旅居休闲情景村落详细规划

2.1 规划背景

2012年9月10日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并下发实施《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要求按照“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 的目标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农民主体,城乡一体、统筹发展,规划引领、示范带动,生态优先、彰显特色,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县为主,合力推进的原则,全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2.2 发展条件分析

依据包河区村庄布点规划,该自然村庄为永久保留村庄,为保留提升发展型村庄。村庄北侧紧邻东大圩水果采摘、田园风光、农家乐旅游都市农业公园,南侧紧邻滨湖(大张圩)湿地森林公园。

大圩都市农业公园:设施农业、品牌农业和旅游休闲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都市农业。先后荣获“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那个范点”、“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大张圩湿地森林公园:现有林地面积10250亩,集城市森林、湿地森林、文化森林于一体,具有休闲观光、康体健身、科普教育多重功能,是中国独具特色的都市湿地森林景观,2008年被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游湿地森林公园一睹安徽版的“西溪湿地”风采,体验中国独具特色的都市湿地森林。

2.3 规划定位

包河两大主题公园的观光驿站与中转站,都市近郊旅居休闲情景村落。2.4 规划性质

大圩都市农业示范园、大张圩湿地森林公园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生态环境和农耕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型生态乡村。

2.5 规划构思

——让村庄成为景点:大圩4A级旅游景区,建议将磨滩、新河、晓南、圩西、沈福、前杨村作为一个美好乡村主题景区体系联合打造,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塑造“一村一景。并利用绿道串联大圩生态农业旅游景区、滨湖森林湿地公园、以及美好乡村主体景区,沿圩西河而下接自环巢湖金项链。

(1)结合两大主题公园,建设塘拐旅游服务及集散地

随着大圩都市农业园和滨湖森林湿地公园的发展建设,塘拐村的功能区位与交通区位优势日趋明显,建设塘拐旅游服务及集散地迫在眉睫,将打造塘拐村为包河两大主题公园的观光驿站,都市近郊旅居休闲情景村落——农耕文化的展示区和参与区。

(2)随形就势,因地制宜

以自然布局为主的手法,安排人文景观的建设。通过构建环水、水街两条步行系统,步随景移,结合游者心理过程,在区内形成一条环状“流动的绿色”,串联起整个规划区的旅游动线。同时,结合地形高差和现状村庄建设肌理,形成自由式和规则式两种村庄布局模式,体现村在园中,景在村中的村庄建设风貌。

(3)保护环境、合理布局

反对单纯以赢利为目的而破坏完整的自然风貌景观的做法,保护整个片区的生态环境。在建筑环境要素中,乡村旅游项目与生态环境的有效结合,合理布局,将建筑环境融于自然景观内,将景观融入项目内,增强游客的参与性。

2.6都市近郊旅居休闲情景村落特色塑造

(1)园在水中:在把水环境转变为景观水体的同时,沿河岸适当规划了以亲水为主题的旅游配套设施,为游客驻足观水赏花创造了条件,增加亲子乐园(水上拓展)、垂钓带、湿地水草园、水车坊间等游乐设施,结合亲水景点和游乐设施新规划了部分环湖景观步道,强化滨水游步系统,串联村庄内部景观系统,极大增强了区域的特色旅游氛围。

(2)景在村中:建议民居农舍在不破坏原有结构基础上,通过立面改造、院落内外环境整治、围墙改造等方式,打造体现地域乡土风情的“农家旅舍”,注入了旅游功能,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服务。形成了以原住民为依托的农民新村,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风貌。在两排农舍中间结合水系,建设滨水景观带,设置游船码头、观景亭、滨水广场、文化墙、石拱桥、水街;同时结合水系建设亲子乐园、鱼趣园、水车坊间等旅游景点项目。

(3)村在园中:结合现状农舍散落布局的特点,充分利用台地、水面、宅前屋后空地等现状布局特征,规划见缝插绿,建设院落核心绿化;景观节点;绿化景观带;景观廊道。使得绿化景观串联每家每户。农舍整治在不破坏原有结构基础上,通过立面改造、院落内外环境整治、围墙改造等方式,打造体现地域乡土风情的“农家餐厅”,为游客提供吃农家菜的场所。

(4)农耕文化展示:划分5个停车组团,每个停车组团之间预留足够的绿化空间,以园路串联,沿园路结合绿化规划多处各具生态教育意义的田园雕塑群,将江淮地区的田园文化和农耕文化以艺术的形式凝固下来,每组雕塑都包含一个趣味的生态故事;在美化大地艺术的同时,提醒和警示生活在现代化城市的人们,保护环境生存环境,爱护生态家园,引起游客深思。2.7 交通组织规划

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各个城市热切期望发展的新方向。因此新型城镇化需要有绿色交通体系的支撑,大量研究表明,减少出行的需求和出行距离,支持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限制小汽车是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法则。

道路系统的组织合肥塘拐田园生态社区---都市近郊旅居休闲情景村落规划道路分为车行道路、绿色交通路径及步行路径,充分考虑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旅游游览、绿道四大功能的和谐统一,形成多类型交通体系,丰富游览流线。重点考虑通过非机动车道、步行道与绿道建设的结合,丰富了绿道的使用功能。2.8 村庄整治规划

构建“生态村落旅游乡村”的旅游形象。根据现场踏勘,近期本次规划提出“四整治”的村庄整治措施:庭院空间与农宅整治;村容村貌整治;道路整治;饮用水生活污水整治。

2.9 项目策划

(1)旅游服务点(绿色农品展示馆、饮品酿造生活馆、餐饮、旅游商品)

为游客提供餐饮、旅游商品购物、绿色农品展示、饮品酿造展示馆等空间场所。

(2)农家旅舍 整治前 特色的农家旅舍。

(3)旅游商品一条街

结合农家旅舍,沿水街原住民可自主销售农资农具工艺品及绿色生态蔬果等旅游商品。

(4)鱼趣园

此项目是见效快的、参与性、趣味性强的娱乐活动,老少皆宜。供给游客自由观赏抓摸,就近农家进行烧烤或者制作。

(5)亲子乐园

设立“凌波微步”、“水上漂”、“水上行走球”、“鞍马桥”等适宜于家庭团体的水上拓展设施组合项目,让父母和孩子共同面对难题,携手完成任务,通过体验式的水上活动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引导家庭教育走向科学化、生态化。

(6)水车坊间

打造景观水车坊间,设置水磨、水转纺车、榨汁机等器具,让游客打打糍粑、推推石磨、纺纱作线,亲身深度体验传统农事活动,获得自己劳动的果实,是休闲身心,体验农趣的绝好乡村旅游项目。

(7)农耕文化雕塑园

结合生态停车场,在停车组团之间预留足够的绿化空间,以园路串联,沿园路结合绿化规划多处各具生态教育意义的田园雕塑群。

(8)景观花海

一个临近水面的开放式的花卉带,位游客提供观赏花海的场所。(9)农家餐厅

结合自由布局的农舍,由原住民自主经营,为游客提供餐饮农家乐功能。形成各自特色的农家餐饮店。

(10)音乐果圃

在农舍的间隙适宜栽种小金橘、葡萄、桃树等本地易活果树,可修剪为各种雕塑造型的果树景观。可配合在不同区域的音乐系统的设置营造音乐果圃。2.10 开发模式

“公司+农户”开发模式:这类具有旅游特色的乡村旅游,通过引进有经济实

整治后

结合水街的建设,由原住民自主经营,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功能。形成各自

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环境,指导乡村居民开发住宿、餐饮接待设施,组织村民开展民族风情、文化旅游活动,形成具有浓郁特色和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和招徕国内外旅游者。这种开发设计充分考虑了农户利益,在社区全方位的参与中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在参与式乡村旅游的开发中,这种开发还可演化成 “公司+社区+农户”开发,公司先与当地社区(如村委会)进行合作,通过村委会组织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公司一般不与农户直接合作,但农户接待服务、参与旅游开发则要经过公司的专业培训,并制定相关的规定,以规范农户的行为,保证接待服务水平,保障公司、农户和游客的利益。

3.新型城镇化下都市近郊村庄规划建设工作体会

合肥塘拐田园生态社区---都市近郊旅居休闲情景村落充分结合绿道建设、村庄环境特色、旅游与城市的关系,最终决定依托水、田、园、村落、周边旅游景点等旅游资源,发展生态体验乡村游。积极拓展节庆旅游活动,创造出环境更加优美、功能更加合理的生态乡村空间。为增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根据新型城镇化要求,结合合肥市的实际,对于近郊村的规划建设重点关注一下问题:

(1)充分结合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体现人本、宜居、特色的建设。由于新型城镇化密切结合当前城乡发展态势,是以人本、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走社会、经济和环境共赢的集约型城市发展道路。因此,近郊村的建设应充分体现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理念和思路。

(2)基于近郊村与城市联系密切的特点,关注城市建设与村庄建设的互动关系以及民生问题。例如,配套设施的相互促进与协调、经济生产的分工与互补、风貌特色的差异化建设与地域特色的凸显等方面。同时,着重考虑未来村庄发展的动力问题。对于村庄的发展动力的研究,应紧扣市场需求,强化城乡发展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方向的判断,在城乡统筹发展格局下促进农村经济综合提升。

(3)创新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法。突破原有村庄规划的编制方式方法,例如,塘拐村形成“概念规划(村庄发展定位)——市场咨询(招商引资与开发模式)——方案深化——村庄规划”的工作框架与流程,使规划成为政府、企业、村委会以及村民四方的共同行动指南。

4.小结

当前,我国农业的开放度不断提高,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积累增多,农村地区的发展应抓住机遇,实现发展转型。

正是因为这样,相关部门必须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原则以及基本要求为基点,提出创新性的村庄规划特别是都市近郊型村庄的规划思路,最终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2]合肥市美好乡村规划建设导则(试行).[3]袁贺.中国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与实践解析[J].规划师,2011(5).[4]张天文.浅谈小城镇规划建设问题[J].活力.2011(8)

[5]黄光宇,陈勇著,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6]张泉.城中村问题与留地安置方式探析——以安徽省凤台县城关镇缪郢社区(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8(4)[7]张泉.村庄规划[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8]陈静 王其东.广东省新型城市化下城市近郊村规划建设探讨——以增城市“莲塘春色”国际生态旅游示范村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8)[9]理想空间——新农村与城乡统筹发展.2012

篇2:美好乡村视角下都市近郊村庄发展路径

本专科课程考查专用封面

题 目:成都市近郊农家乐SWOT分析及发展模式 所修课程名称:企业战略管理 所修课程时间:2015年 9 月至 2015 年12月 考查方式:学期论文 考查日期: 年 月 考查成绩: 考查意见:

评阅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成都市近郊农家乐SWOT分析及发展模式探讨

作者:邓亚萱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2014级4班,2014020408)

【摘要】:近几年,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新的亮点。本文通过对成都市近郊农家乐的SWOT分析,提出了成都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以及营销模式。【关键词】:乡村旅游;SWOT;发展模式;营销模式

一、引言

1.SWOT分析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其中S(strengths)是优势、W(weaknesses)是劣势、O(opportunities)是机会、T(threats)是威胁。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2.农家乐的概念及特点

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较低,因此消费就不高了。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舒缓现代人的紧崩的思绪,因此受到很多城市年轻人的热烈欢迎。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在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指导下应运而生,但由于起步较晚,现处于初期阶段。目前我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均向融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其中国内游客参加率和重游率最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由此可见,农家乐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它是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我国农家乐最初发源于四川成都,具体位置有都江堰市的青城山,郫县、温江等说。后来发展到整个成都平原,四川盆地,直至全国。真正以“农家乐”命名的乡村旅游始于1987年在休闲之都——成都郊区龙泉驿书房村举办的桃花节。这次桃花节把农事活动、乡村田园风光、乡土民俗文化、乡村民居和聚落文化与现代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

二、成都农家乐的SWOT分析

自古以来四川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我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加之丰富的人文景观、独特的自然景观、优越的地理位置等,这些为成都周边的农家乐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1. 优势分析

(1)先发优势:成都农家乐发展较早,具有了较好的基础,较强的竞争力和较大的知名度。

(2)区位优势:成都的农家乐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旅游开发潜力大,非常适宜城市居民逃离城市到乡村体闲的需要。同时处于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对进一步的发展有基础保障。

(3)资源优势:成都的农家乐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品味较高,且有一定特色。拥有资源优势可以形成垄断,从而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和发展潜力。

(4)市场优势:成都市人口众多,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有1千多万人口,人气旺、商气足,是开展农家乐的发源地和巨大的本土市场。成都具有领先的经济实力,经济发展迅速,居民收入较高,消费欲望较强。

(5)设施条件优势:成都市的经济发展和水平据四川之首,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备。近些年,在发展旅游支柱产业的指导思想下,进一步加大了旅游设施的投入与建设,改善硬件环境,为农家乐发展提供了了良好的平台。(6)历史文化优势:成都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几乎每一处乡村都可以发现深厚的文化沉淀,开发人文文化资源是成都市农家乐发展的方向和优势,能够成为在中国独具优势的旅游产品—“天府之国农村体验+蜀文化”。2.劣势分析

(1)规划不足:成都市农家乐的发展长期以来主要靠市场需求发展,缺乏科学、专业的规划做指导。

(2)行业管理上力度不够:目前成都市虽出台了《成都市农家乐旅游服务暂行规定》,但在立法层面上尚不健全,一些违规开发和经营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规范,如无证经营的现象、不重视卫生和环保的现象还比较为突出。

(3)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低:成都大多数农家乐都由农户直接经营和管理,业务水平低,专业能力弱,经验管理为主。营销上手段单一,配套策略缺乏。这种问题会随着农家乐的发展壮大而更显突出。

(4)产品单一:其设施一般包括棋牌麻将活动室、卡拉OK室、室外庭院、果园或花卉苗圃等,“农家乐”提供的服务项目以餐饮、麻将棋牌、赏花采果为主。3.机遇

(1)西部大开发,政府支持:西部大开发体现了国家对西部的发展重视,尤其是对西部资源利用的重视。近年来,农家乐因其在农业和旅游业中的特殊作用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四川省政府一直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成都市政府也不断加大旅游建设的投入。

(2)游人青睐,市场潜力大:作为一种新的趋势,农家乐产品越来越受到游人青睐,尤其是黄金周拥挤的风景区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崇尚健康,倡导绿色使更多人需要到郊外农村寻求新的旅游空间。4.挑 战

(1)需求不稳定性:随着旅游者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旅游经历的丰富.其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日益多元化,需求的不稳定性突出。

(2)竞争者日益增多:近几年省内尤其是成都周边市、地的的乡村旅游地不断出现,有的以其资源特色和产品特色吸引众多的游客。竞争者的大量产生给成都农家乐 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定挑战。

三、成都农家乐发展模式

随着旅游业的成熟和游客消费层次的提高, 游客参与观光旅游的初级阶段已经逐渐被度假旅游、休闲旅游、体验型旅游等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所取代。因此,对于目前成都市乡村产品结构、服务模式单一,产品雷同,缺乏竞争力,旅游活动项目千篇一律等情况,应该在优化产品结构,将产品的多样性与特色性相结合,从而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加强旅游竞争力。成都市农家乐采用集约化、特色化、精品化、标准化的战略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特色古镇、四条旅游精品线路的空间发展格局。一个中心是以成都市市内景点为中心,两个特色旅游古镇分别是黄龙溪古镇和洛带古镇。四条旅游精品线路为市区→锦江区三圣花乡(花乡农居、荷塘月色、东篱菊园、幸福梅林、江家菜地)→市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项目:市区→龙泉桃花故里→市区;乡村旅游古镇旅游线路:市区→龙泉洛带古镇→市区;乡村风情旅游线路:市区→温江花博会→春江花韵→市区。根据区位、资源、客源等方面的特点,成都市的乡村旅游可概括为五种模式。1.都市为依托的发展模式

借助于紧邻城市的区位优势开发的城市居民休闲旅游,如三圣乡、北湖、金牛区天回银杏园等为代表。它们主要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势,利用区位和资源互补的组合优势进行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规划,旅游产品兼有观光和休闲功能。由于距离,交通方便,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拥有忠实的客户,重游率高故成为城市居民的“后花园”。2.生态创意及高科技农业园发展模式

该模式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发展势头良好,是成都农家乐发展的重要模式。分布于成都市郫县友爱镇农科村、成都市红砂村花乡农居、成都龙泉驿区兴龙镇万亩观光果园、双流县农业生态观光走廊,温江花博会等,三圣乡充分利用紧邻大城市的地缘优势,实现与绘画、摄影、雕塑、音乐创作等创意艺术有效结合,推动文化创意与观光休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把普通的农家乐打造成“环境、人文、菊韵、花海”交融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如今形成的“花乡农居”、“荷塘月色”、“东篱菊园”、“幸福梅林” “江家菜地” 五大景区。这些景区成了成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五朵金花”。另外游客在这也可以了解花土栽培、试管育苗、人工湿地处理污水,领略新型农艺。2009年第23届成都国际桃花节上桃花故里在节庆活动中以“品味国学经典,身着汉服迎客!”的汉唐文化包装桃花诗村,成为桃花节上的一大亮点。3.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注重乡村产品创新,以特色促品牌建设。利用特色产业开发旅游,带动乡镇旅游,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如中国盆景之乡的郫县友爱镇农科村形成“一户一品,一品一景”的特色花卉种植专业村,并开展赏花、书画、曲艺、骑马等旅游活动。推出了各具特色乡村酒店:以接待作家艺术家为主“听江蒲”; 着重展示的是川派盆景文化的“中化盆景园”; 展示南方丝绸之路内容的石刻为主题的 “鹿野苑”。4.古镇民俗发展模式

成都市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是成都市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对旅游者,特别是外地游客和外宾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如黄龙溪古镇、龙泉洛带古镇,龙泉驿十陵文物群、温江鱼凫遗址;民俗风情资源中的火龙节、放河灯。游客在此可了解成都平原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和丰富的农耕文化以及川西风土民情。黄龙溪古镇有保存完好清代风格的街肆建筑,青石板街面,上古牌坊、古寺庙、古榕树、古崖墓、古渡口,极具川西情调,至今仍保留着耍火龙、彩龙、水龙、打更、腰鼓、号子等的习俗。5.生态保健模式 “生态保健型”农家乐的特点是强调崇尚自然,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资源,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风格,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体、绿意盎然的花草、干净卫生的绿色蔬菜等,这些原生态的自然体验同目前的环保相结合,迎来了生态农村的新高潮。随着农家乐的快速发展,旅游者越来越需要多种多样、趣味性高、参与性强、文化内容丰富、有较强差异性的乡村旅游产品。因此参与性强,具有休闲娱乐康体健身功能的乡村旅游产品是开发的重点。成都近郊的青城山、银厂沟等景区一带形成了成都市内老人的“养老部落”。

四、农家乐营销模式

1.以市场为导向,联合开发促销

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受益的原则,集中人、物、财力,以合作营销为突破口,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旅游气氛,树立乡村旅游整体形象。通过宣传促销工作,提高农家乐的知名度。通过政府推动和企业联合,有计划、有重点地在主要客源市场建立营销网络。加强旅行社的推销外联工作,吸引外地人士前来观光旅游,促进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2.充分挖掘潜力,大力开发乡村特色产品

由于农家乐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产品开发不足,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应遵循以下的思路和原则:以大城市和著名风景名胜区为依托,以观光旅游产品开发为主导,以专项旅游产品建设为支撑,形成一批适应乡村居民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上,要依托乡村特点,开发具有传统特色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农产品,最大程度地利用当地原材料和人力资源,在本地生产和销售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当地居民的积极性。这样也能最大程度地保护与真实展示地方文化景观,同时也使农民成为利益主体、享受发展成果,提升他们对发展当地旅游业的支持度。如龙泉桃花故里在政府的主导,社区参与的情况下,桃花故里应注重美食的设计,包括美食品尝、制作、展览等,可以设计花卉食品、花粉食品、水果食品、土特产以及美容与养生都可以形成本地产业链,从而形成大量(养鸡、种粮、种菜、工艺品制作、歌舞表演等)地方专业户。

3.搞好各具特色的旅游活动,努力做好旅游市场开发服务

服务要始终紧扣“方便、热情、周到”六个字进行,为人们参加农家乐提供方便。如在农家乐园搞更多更好的项目来吸引游客,利用特色农业资源扩大当地农副产品的知名度,吸引游客,举办各种农产品节庆活动,并使节庆成为自己的旅游品牌。4.联合营销,打造区域旅游品牌 所谓区域联合营销,即以建立区域旅游品牌为目标,由政府主导,“农家乐”经营接待户参与,通过媒体宣传,树立统一的区域旅游品牌。一是制定“农家乐”旅游宣传促销总体方案,系统宣传“农家乐”;二是把分散的“农家乐”经营接待户联合成整体,增强宣传促销的资金投入力度,进行统一的宣传促销;三是把“农家乐”旅游和区域内其它的景区、景点进行联合营销,以达到系统利用资源的目的;四是各个地区自身的实际状况,制作统一“农家乐”宣传资料,VCD光盘、画册等。

【参考文献】:

篇3:美好乡村视角下都市近郊村庄发展路径

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方略,全面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1]。

乡村、城市、景区共同作为世界的三大旅游区,乡村被当作城市化进程中“人类的精神家园”而受到发达国家的重视和保护。虽然乡村旅游的研究是目前学界研究的热点,但是目前对于乡村旅游的概念尚无同一认识。2004年贵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上取得以下共识: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并以此提高其品位和丰富性;农民应成为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应主要以城市居民为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自然、体验民俗的愿望[2]。我国学者刘德谦认为.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3]。还有学者人为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生产形态、生活方式、民俗风情、乡村文化等)为对象,进行观光、度假、娱乐或购物活动的一种旅游形式[4]。

都市近郊乡村旅游的形成,往往是在土地租金和旅行成本的双向力量作用下,投资者和旅游者达成的一种妥协[5]。在居民出游能力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城市周围高频出游地区的出现就成为必然。城市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极大地拖动和引导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所谓的“城乡结合带”,乡村旅游的发展往往由于城市经济的影响,使其一方面具有更多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会面临更多的文化冲击和保护的难题。因此,把发展旅游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积极探索和创新都市近郊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为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发展的首要任务。

2 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及优势

2.1 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发展特点

(1)都市近郊乡村是参与要素“多元共生”的边缘地带。就旅游业而言,共生的涵义是指旅游地区内和区际间处于对整个(或局部)市场的预期目标和总体经营目标的意愿而自愿采取的一种合作的经营方式,达到1+1>2的效果[6]。依据生态边际理论,由于不同类型因素的互补性会聚而产生的超越各地域因素单独功能叠加之和的关联增值效益就是边缘效应。不同质的两种构图元素的边缘带,信息容量最大,在构图上易于产生魅力。城郊地区由于处于城市与乡村过渡地带的独特区位和自然景观而具有显著的边缘特性[5]。城市化进程等间接压力极大丰富和催生了近郊乡村旅游社区的参与因素。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收入快速提高,拖动了近郊乡村旅游的发展。

(2)城市居民的旅游需求,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各种“城市病”相伴而生,从而导致以教育水平较高、经济条件较好、以追求精神享受为主要目标的城市人群,向往乡村清新古朴的田园风光和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返朴归真[7]。“五一”、“十一”和“春节”3个旅游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中选择乡村旅游的约占70%,即每个黄金周可以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

随着都市居民收入提高,都市居民成为近郊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根据国内外学者的观察,城市居民在其惯常环境之内或其周边区域的休闲活动要比前往圣地型目的地的活动要频繁,会议旅游、博览旅游、修学旅游等新型旅游形式都是在城市内部及其附近郊区形成的。所以,在乡村旅游今后发展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居民游憩需求既是社区发展的压力,也是动力。

(3)多样化的都市需求催生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多元化。与其他乡村不同,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发展不仅受到来至乡村的直接压力,更有来至都市的间接压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间接压力还起到主导性作用。都市近郊的产业结构由于乡村和都市的产业形式交织,结构与其他乡村区域相比更加复杂。

(4)乡村是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延伸。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一种对公共性空间需求的反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都市休闲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在极差地租的推动下,休闲空间逐步向城市郊区和近郊乡村发展,成为主要的趋势。就目前而言,乡村空间已成为城市区内公共休闲空间的主要替代品,城市和都市近郊的密切耦合关系,使得乡村旅游地成为都市人群旅游的主要目的地[8]。

2.2 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发展优势

(1)乡村旅游产品消费价格较低。一般来说,乡村旅游消费是一种休闲消费,具有重复性消费的特点,因此,消费价格制约乡村旅游需求[9]。由于乡村旅游消费价格是旅游者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的价格,因此,乡村旅游的边际成本=城市至乡村的边际交通成本+“农家乐”消费信息搜寻的边际成本+“农家乐”的消费边际成本三部分。在“农家乐”信息搜寻成本和“农家乐”消费的边际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距离成本,成为决定乡村旅游消费价格的主要因素[7]。

随着近几年城市与乡村道路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市区至乡村的边际交通成本不断降低,这就为乡村旅游产品价格的降低、扩大乡村旅游需求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发挥了重要作用。

(2)乡村旅游的经营成本低。乡村旅游经营成本相对较低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目前城市的大众都市消费基本上属于消费水平较低的高频率、重复性消费[10]。而由于乡村旅游产品的主要供给者是农户,农户一般利用自己的住所、田地、果园、池塘等开展旅游活动。由于旅游活动开展无须改变土地空间性质,对自己的传统生产没有影响,又能有效提高自己农产品的附加值,因此,乡村旅游经营的边际成本较低,几乎没有进出市场的沉淀成本,市场进出方便,竞争充分。另外,与其他地域的乡村旅游不同,都市近郊的乡村旅游一般不提供住宿产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都市近郊乡村旅游中固定成本的投入。

(3)产业融合和调整的空间更大。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对农业资源实行立体开发,实施综合利用。都市近郊乡村由于产业参与要素众多,在一定程度上更利于实现产业融合。特别是观光农园的建立,推动了传统农业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现代农业的转化,并且通过旅游开发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机会,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乡村旅游能够为乡村带来大量的消费人群,扩大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通过发展乡村“购物之旅”,农产品可以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的采摘、运输、销售的成本,适时解决当地农业产业化中购销体制不畅等难题,扩大旅游者对农产品的需求量,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亮点。

(4)发展乡村旅游的产业带动性大。旅游的发展涉及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涉及行业多,带动面大。强大的带动效应可以刺激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延长农副产品供求链,有利于形成产供销、旅农工、科工贸、种养加工业产业化链条,促进农村地区农产品商品转化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生产的发展。而与其他地域有所不同的是,都市近郊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对乡村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带动作用。而且在旅游发展的带动下,随着人气的聚集,会带来城市产业要素的集聚,如:旅游地产、城市休闲娱乐产业等。所以,从地产运作的角度上来看,都市近郊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极大地促进其区域地产的升值。

3 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

都市近郊是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区域,两者的有效良性互动,对于广大农村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带动和示范作用。都市旅游需求巨大,而近郊乡村区位优势明显,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加上客源市场对乡村旅游的情有独钟,以及政府的积极推动,使得村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起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巨大的驱动作用。反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又会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11]。这样,形成都市近郊以乡村旅游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机制(图1):

3.1 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驱动作用

(1)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城乡二元结构的缓冲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消除中国社会发展的二元结构,做到城市和乡村、市民和农民的真正平等,是中国当前正在破题的一个大课题。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实现国民收入的合理再次分配,能够有效地带动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作为城乡之间的缓冲带的都市郊区,在某种程度上能起到一定的调和、实验和缓冲的作用,特别是城乡统筹改革旅游实验区的建设,对新农村建设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吸引城乡剩余劳动力,促进民风建设。城乡劳动力社会地位不平等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在就业机会、就业岗位上存在着不均等的机会,同时这也是农村居民收入偏低且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估算我国约有1/3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目前大约有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到2010年还将增加6350万左右。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造成农民收入增加困难。发展乡村旅游的直接效益就是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和城市均带来部分就业机会。农民既可通过打工、开店、土特产品加工和销售增加收入,也可通过旅游项目的入股分红增收;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壮大和产业链的延长,也能够使部分都市人群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许多新信息、新观念会逐步由城市波及到乡村,使学科学、学文化、学技术成为农民的自觉行为,这对于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素质以及形成良好的农村文明风尚有着重要作用。

(3)缓解城郊产业空心,构建良好的城乡产业互动机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都市近郊地区产业空心问题日益凸显。我国城乡产业各自成一体,缺乏协调与关联,体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而城郊正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纽带[12]。城市以工业生产为主,农村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且经营效率低下,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处理好城乡产业分割的关系,找到城乡工农产业的关联点,推进城乡产业和谐、统筹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产业带动性。一方面城市对农村的极化效应和辐射作用将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城市需要农村为其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和其他消费产品,为乡村农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乡村旅游环境的日益成熟,不仅对于农业的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也必然会加速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将极大地推动都市近郊乡村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型。

(4)能够促进乡村生态环境和景观的保护,创造都市绿色屏障。由于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较差,生活质量较低。通过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展,使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得到了加强,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同时,随着旅游的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设施状况也会相应地得到改善。村村通公路,户户通“五通”,处处有凉亭,还有大量的表演广场、停车场、文化娱乐场所、商业中心以及学院、福利院等公用设施,城乡居民之间的生活差距正逐步缩小,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进程也相应加快。大小不一、风格各异的绿化草坪和风景林带点缀乡间小道,与美妙的田园风光、古朴的村落景观和谐共融,相得益彰,大大美化了乡村的村容村貌的同时,也为都市生存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绿色生态屏障。

(5)利于乡村文化的整理和保护利用,促进城乡文化融合。旅游者对乡村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能够激发当地居民村民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关注传统文化的复苏。再加上经济利益的刺激,使得正在退化的文化以及一批原先不被人们重视的文化,由于旅游者的文化需求又将活跃起来,从而得以复苏保存下来。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激发了都市人群对乡村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有利于实现城乡文化融合。

(6)带动社区文明,稳定和优化都市城郊社会结构。在城市边缘地带由于文化冲击、经济差异、人员混杂、流动性大等特点,往往是一个城市中社会治安状况比较差的地带。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带动农民社区的发展。社区群众全面而有效的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不仅参与旅游决策和规划,还参与旅游经济活动、旅游地环境保护、旅游地社会文化维护等多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的城乡结合部环境。并且,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农民集体利益的代表,对外举行谈判,对内进行管理。在解决居民利益分配,旅游区建设、教育培训、投融资等一系列问题上,居民委员会充分发扬民主协商制度,引入先进的社区管理模式,有效地推进了农村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这正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求的“管理民主”在农村基层工作中的集中反映。

3.2 新农村建设对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发展的支撑作用

(1)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经济支持和生产技术帮助。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但是,旅游的发展是要以前期的投入为条件的。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乡村,乡村旅游发展的势头也相对较好。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有效促进乡村生产、生活、观念的转变,特别是在先进生产技术的推进下,一方面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实现,另一方面为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乡村旅游产品的换代升级提供经济和智力上的支持。

(2)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良好基础设施。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是决定旅游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新农村建设通过政策性投资和融资,使农村道路、通讯、供电、供水、垃圾处理等诸多方面明显改善,不仅达到“村容整洁”的要求,还可以塑造良好的新农村形象,更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优良的自然环境和完善的旅游设施,极大地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3)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利益关系的各类主体的介入。都市近郊由于特殊地地域环境强化了旅游活动对象和参与主体的复杂性,要有效协调各要素主体之间的关系,秩序、文明和法制的环境是其发展的重要保障。都市近郊地区新农村建设通过实

施“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把城市文明带入农村、促进乡风的文明化进程,同时在管理上注重“政府引导”,提倡村民自治,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和法制环境,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4)新农村建设以生态保护为目标,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基础。保护和改善城郊地区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现代经济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具有观赏性、参与性等特点的乡村旅游,无论从形式、开发和经营对象还是参与过程来看,都能从最大程度上增强了农民的环保意识,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增强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 结论

都市近郊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涉及到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城市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由于其结构要素的多元化,就使得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会比单纯的都市旅游和乡村旅游面对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所以,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高度来引导和配合都市近郊乡村旅游的发展,就显得格外重要。所以,要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相互促进,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4.1 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政府引导

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而新农村建设也有利于乡村旅游更好的发展。乡村旅游地的政府、企业、农民只有在思想上有了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在实践中做到:政府以正确高效的政策引导乡村旅游的发展,企业以环保的经营理念获得经营利润和生态效益的双增长,农民以积极的环保热情和有效的市场理念取得农业生产和旅游经营的双丰收,共同推动乡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4.2 打造城乡产业链,实现集群式发展

城郊地带可以利用区位优势,打破部门所有和地区界限,合作开发旅游资源,由处于旅游目的地产业或产品链上的众多企业部门与机构集聚,通过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资本联合,组建旅游企业集团,使资源按照市场需求得到优化配置。并通过企业与部门间相互合作取得共识,以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单个企业和地区所不能达到的结果,最终形成强势城郊乡村旅游产业集群。

4.3 构建适合的社区参与模式

区域是有特性的,其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式应该,也必须依据区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随着城市化近程的推进,该区域将是最早纳入主城区的地域。由于传统农业产业对生态环境的贡献,此类区域成为城市较好的生态屏障,自然条件优于城市,在加上通达的交通优势,所以往往成为城市居民主要的生态休闲度假区。因此,在社区参与模式上更侧重考虑都市居民和当地农民的关系。可以在政府引导下,实现城郊社区之间协作,形成跨越空间的“社区+社区”模式,通过促进社区交流合作,建立紧密的城乡情感关系。还可以适当引入旅游文房地产等概念,营造和谐旅游休闲居住社区,有效缓解城市压力的同时,带动区域旅游经济多元发展。

4.4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都市近郊地带,往往是城乡文化交流多的地带。在城市文化强势的情况下,也是乡村生态文化最容易丧失的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根基政府只有采取切实的措施使乡村旅游的管理者、参与者、经营者都积极的加入到生态和文化的保护中,乡村旅游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颜,尹正江.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分析[J].中国市场,2006(44):11-12.

[2]胡静,许贤棠,谢双玉.论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6):723-726.

[3]叶红.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07(10):79-82

[4]周彬,贺传阅.西部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探析[J].乡镇经济,2007(11):30-33.

[5]孟明浩,顾晓艳.近年来国内关于城郊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2(6):71-75.

[6]张述林.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M].重庆出版社,2004:41-48.

[7]李德明,程久苗.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探析[J].人文地理,2005,20(3):84-87.

[8]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333-337.

[9]李庆雷,马继刚,杨帆.乡村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实现路径探讨[J].乡镇经济,2007(10):15-18.

[10]王素琴.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模型[J].经济论坛,2007(l):122-124.

[11]张永丽,王虎中.新农村建设:机制、内容与政策[J].中国软科学,2007(4):24-31.

篇4:美好乡村视角下都市近郊村庄发展路径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村庄的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但在村庄的建设中,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本文主要是分析了当前村庄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村庄规划;问题;技术策略;过程模式

一、当前村庄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村庄布局乱,基础设施差

在村庄的建设中,存在一些特点:布局一般散小,建设凌乱,居住环境差,住房功能落后,缺乏给水、排水、道路、绿化、环境卫生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产业结构特征的影响,也有政策管理方面的因素。在交通等条件未达到一定程度时,农民的居住点不可能离工作地点太远。

其次,工作上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困难地方是国家实行长期不变的土地承包责任制,集中建设必然带来土地置换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各方面协调,也要求农民自愿。另外,农村建设长期没有受到重视,管理偏松,随意性大,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散乱建设的后果是用地不经济,基础设施条件差,环境水平低。集中建设可避免这些不利因素。但由于受到现状各种条件的制约,一步到位的集中建设不可能达到。

(二)村庄规划建设中缺乏整体规划意识

缺乏中长期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一般规划水平较低,相关规划人才也缺乏。目前很多地方的新农村村庄建设只注重房屋建设,缺乏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专业的规划人才在村庄规划中更是严重不足。

(三)规划重视不够,经费不足

村庄规划较城市规划重视不足,直接导致上级经费投入不足。基层镇村根本无力承担正规规划院高昂的规划费用,或者即使有些经费也不愿投入到非直接效益的规划之中。村庄经济实力远不能跟城镇相比,如果得不到专项经费支持,规划编制经费很难筹措,编制经费短缺使得村庄规划流于应付。

(四)规划过程中公众参与程度不够

六成的农民认为农民能出工建设新农村,但自家拿不出钱。10%左右的文化程度较高,或中青年人,或家庭条件较宽裕的村民表示愿意在自愿且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学技术的同时提高文化素质,并出工、出钱来建设新农村。由此观之,大部分农民只愿意为新农村建设出工而非真正的“参与”。长期以来的农村建设活动都主要由政府主导,农民已经养成了“等、靠、要”的习惯,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和在与意识。

二、乡村视角下的村庄规划技术策略

村庄规划应当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实现村庄未来可持续发展。在村庄规划时,要进行驻村体验式的调查。驻村体验式调查要增强研究体的理性和感性认知,获得真实可靠调查资料。重点分析地域空间的控制发展、村庄的建设布局,形成村庄空间规划范式。制定行动计划策略,来加强规划实施的有效性。利用引导性和操作性的行动方案,保障规划的有效落实。

1.驻村体验式调查策略

村庄调查是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村庄,明确村庄发展的规律。在开展村庄规划前期调查时,可能会忽略事物各方面联系,把村庄现象归入自我想象中。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调查者进入调查现场要先让自己无知,并进入事实逻辑中。调查者应当具有乡村生活经验,了解调查研究对象的社会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明白所调查村庄真实逻辑。

驻村调查能够获得第一手资料,了解到村庄土地、经济、人口等方面情况。设计者驻村能够和村民平等沟通和对话,减少了交流壁垒。乡村视角下的村庄规划和城市规划不同,要以新调查法满足新视角规划需求,驻村体验式是最佳、最有效的途径。规划设计师了解实态运作时理解村庄逻辑和内在规则,才能得知乡村真实逻辑,不会受到本位意识的腐蚀和冲击。

2.村域空间控制的评价策略

村落能否成为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有效组成部分,取决于村域空间的合理控制。村域空间能够保证自然环境和乡村聚落形成共生和谐的互动,表现出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建设村域生态空间,要遵循生态适宜性。将村域空间规划陈若干个评判计量单元,再以生态因子的评价标准得到生态敏感分值。以分值取值区间决定村域空间的控制。

乡村生态系统组织架构包括社会基质、自然基质和人文基质。生态因子组合有地质灾害、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水源地保护等。选取评价标准应当根据因子影响程度、专家意见和相关标准认定。权值和因子权值确定采取因子权重加权、多环节打分综合认定。

划分地域空间为网格评价单元,评价单元依照生态因子分项加权叠加,获得生态综合评价值。以评价值区间得到评价单元等级,并合并相邻评价单元。以不同区域敏感程度来引导村域空间发展。这样能够让村落发展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生态化。最强的生态敏感区是绝对保护区域,不能在该区域开展损害生态的人为活动。较强的生态敏感区要求控制发展,不能开展大规模建设活动。低敏感区适度控制、中低敏感区建设村庄、最低生态敏感区优先发展,为村庄功能发展的主要空间。

3.村庄建设布局的策略

乡村布局情况受到自然地貌的影响,形成的村落聚居形式也是长期发展的结果。设计规划师应当在村庄建设布局中关注地域特征,利用自然条件,体现出乡村文化内涵。村庄建设的准则是适宜和安全。工程应当避开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频繁的地段,并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农耕地带。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设置在入口地带,公共服务设施结合水环境成为多类公共服务点。主要道路依托村庄纵向展开,公共交流空间、绿色空间、公共服务设置均在村内的几何中心位置集中布置。依村庄布局不同,村庄建设布局也有着不一样的地域特征。

三、乡村视角下的村庄规划过程模式

多数村庄规划简单套用城市规划的过程模式,比如渐进式、线性、倡导式等。这种借鉴方式产生的缺陷不单单限制在操作技术方面,而且涉及到了指导理念问题。村庄规划应当满足当地村民的愿望和需求。以当前乡村治理的优劣势和类型观察,村庄建设应当重构微观组织体系,重视内生村庄组织的发展。乡村规划应当重视乡村本身的选择,理解乡村文化传统。规划要以协商者角度参与,而不是主导者。

我国的相关政策文本从社会舆论和气候方面确认农民在村庄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乡村实际生活中,农村生产生活缺乏有效平台和组织载体。田野实践虽然出现了许多治理事例,但事物初期存在模糊性,印证出了地方逻辑的必然性、自治性和适宜性。村委会下可设置社区理事会、项目管理小组。社会理事会在村委会和村支书领导下,实施议事恳谈,听取农户建议和意见,实现自我教育、管理、服务、发展。在理解乡村传统文化、社区权力结构、环境资源方面,以对话、协商谈判的方式解决影响机制形成问题。村庄规划需接受政府与村民的监督。连续推动规划过程需要务实惠民项目,规划过程思想核心重在强调村庄规划主体。人的发展是项目发展最具效益和持续的发展。以当地人分析调查,做出计划和行动目的。村庄规划涉及开发机构、政府部门、民间组织等多个团体,乡村成员要进行社會学习,提高村庄规划建设积极性。

乡村视角下的村庄规划过程模式以两个层面展开。第一是日常决策层面,例如维护和管理公共空间,发展乡村项目。第二是村庄公共空间发展层面,包括乡村设施建设、乡村生态保护等。从村庄实际情况着手,肯定了农民是建设、受益、决策的主体。

四、结语

我国农村社会形态比较复杂,有着多样、深厚的村落文明。我国村庄面积大、数量多,对村庄规划和建设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以乡村内部观察乡村事物,以乡村共时性、历时性角度分析村庄规划建设,重视城乡统筹的村民主体、村庄本位凸现。在乡村视角指引中,设计了村庄规划技术策略、过程模式,以机制和空间两种途径探明了村庄规划技术框架、过程模式新方向。

参考文献:

[1]葛丹东,华晨.适应农村发展诉求的村庄规划新体系与模式建构[J].城市规划学刊,2009(06).

上一篇:写景状物好词好句下一篇:施工现场管理情况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