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三国的文化异同

2024-04-24

中日韩三国的文化异同(精选9篇)

篇1:中日韩三国的文化异同

我的中日韩文化略见

选修课,美曰其名”选修”,而实则是每学期必选的一门课程,当然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而选择.选择课程的场面还真是壮观,十几个人早早地就守着电脑候着,只为选到自己想要的课程及喜欢的老师.和几个朋友一起,即使出于对文化的爱好,也是出于对本系老师的喜爱,决定选择这一课程”中日韩三国”.一学期的课程很快,不知不觉就要结束了,那就谈谈金威老师给我带来的知识吧!

谈及中日韩三国,大家都会认为中国是老大,因为我们作为中国人民,都知道中国历史源进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日本的文化,佛教等都是由中国传入,而韩国也和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亚洲三国,有着同样的黄皮肤黑头发,走在西方世界里,乍一看根本无所区别.而事实上,不管是从文化内涵还是生活习惯上,三者都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三国的文化精神有着不同,中国,都说是个文明古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义,中国文化讲究一个”仁”字,保持一种和谐,不把人从人际关系中孤立出来,主张”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仁,义,礼,致,性,是中国文化的内涵,也是中国人的精神品质,中国的文化特质给我们国家和民族增添了光辉,向世界传播了智慧,对于我们自身和整个世界都是一笔重要的财富.中国人的理性,向往自由,求实以及应变精神,先秦儒家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以前对于韩国,日本的了解,仅限于从电视书籍上得来,那些不同的风俗习惯,穿着打扮.还记得初中时英语课本上那个来自日本的小女孩,穿的衣服后面总会有个大大的蝴蝶结,还有韩国人的衣服,那时看着只是好玩,逐渐深入了解才懂得那是他们的文化.韩剧影响了我们这一代的少男少女,满满的都是帅哥美女,直到整容于他们而言像吃饭一样平常,这对我们来说接受不了的事实,对于他们.则是生活的一部分,必不可少.不同的文化给人不同的影响,也给人不一样的思维和视角.日本和韩国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探讨.日本文化以”忠”为核心,日本取了”义礼智信,忠诚孝悌”,日本弘扬武士道精神,誓死效忠天皇.武士道在日本,作为一种思想,已达到了宗教的高度,起源于对领主对藩主的绝对忠诚.对上级的无限忠诚,绝对服从.崇尚武力和冒险.具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相比较于中国以仁治国的思想,日本不免显得暴力许多,这是中国人所不敢苟同的,但是既然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理念也就不奇怪了,我们要予以辩证的看法,正如周恩来总理”求同存异”.韩国,一个发展很快很好的国家,曾有人问韩国朋友,你们的国家为何发展得如此之好,有一位韩国朋友的回答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他说,在韩国历史上,每遇国家危难,韩国人都可以牺牲小我,成全大家.这在历史上是有例为证的.在1997年,亚洲面临严重金

融危机,韩国也不免遭受严重打击.为了拯救国家,韩国人主动掀起黄金捐献运动.大家纷纷将自己的金银首饰捐给国家,以助国家一臂之力.据统计.当时韩国民众共捐出两亿美元黄金.韩国是一个团结一致奋勇拼搏的民族,抛开那些恩恩怨怨,韩国真的很了不起.中日韩三国均属于汉文化圈,三国人民都可以从彼此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只可惜三者之间恩怨摩擦不断.我想,如果三国能够相互体谅携手幵迚,顺应历史机遇.定能使亚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篇2:中日韩三国的文化异同

次伤害过中国人民的战败国-日本,弃向日本索取战争赔款的权力.我们的人民深知,既然自己受了伤害,何必又要把这 种伤害强加于别人呢!对于外来文化,我们历史上也曾有过“仇视外洋事物”“照抄照 搬苏联经验”的经历,但纵观历史长河,总的来说我们还是坚持了’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的原则,而且也能做到客观评价他国历史.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对”明治维新 “"日本六十年代经济腾飞”的描述都是十分称赞的,不因日本曾给过我们深通的回 忆,甚至现在还在否认其侵略历史而改变.我相信一个民族只有达到一种理性,才能 赢得其他民族的尊重,任何固步自封闭目塞听的民族终将走向落后!众所周知,日本民族骨子里有“欺弱怕强”的特性。在“明治维新”后日本才刚刚 强大,面对国力衰退的中国,朝鲜,俄罗斯便迫不及待地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侵韩 而他们对 战争,日俄战争等一系列旨在对外扩张的侵略战争,其狼子野心可见一斑!待欧美列强则是彬彬有礼,甚至有些低三下四.他们看来弱肉强食是自然之公理, 面对比你强大的人就必须谦虚地向他学习,态度还要好得像小学生;当面对比你差 的人则不必顾及太多,甚至还认为弱者不应该记恨自己,谁叫你比人家差!但其民族 内部成员间又是十分团结友爱,在关乎民族利益的问题上往往是同仇敌忾一致对 外.1853 年美国叩关后,西方列强纷至沓来,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他们先是推翻了 腐败无能的幕府政权,后又上下一心,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经过 13 年的卧薪 尝胆,终于使日本走上富国强兵之路.这的确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民族精神,但有时这 种民族精神又会表现为狭隘的民族主义,“明治维新”后日本发动的所有对外战争 都得到了国内绝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前夕的日本,经常有大量民 众举行游行示威,要求政府出兵征服中国.战争爆发后,时常能看到母亲为儿子报名 参军,妻子送丈夫上前线的场面,甚至还有的父子齐上阵.军国主义者大肆宣称:弱 小的“支那人”应该成为他们的奴隶,那片富饶的土地本应属于强大的大和民族!战 败后的日本人又重新表现出谦虚礼貌的那一面,在日本,大街上的车辆和行人会很 自觉地给插有战胜国国旗的车辆让路,当年四处耀武扬威的鬼子兵们见到三岁的 中国小孩都会微笑地鞠躬九十度!事实上每个民族都有权力选择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没有人可以去干 涉,我们只能希望所有的民族都充满理性.当今日本社会军国主义有死灰复燃的趋 势,政界也出现向“右”看齐的倾向.铁证如山的侵华历史却要那些饱受战争创伤的 老爷爷老奶奶们拖着病体再次回忆那段痛苦的经历去哭诉去证明.历史是不需

需要 人去证明的!所有人在历史面前都只能是观众,没有任何人可以驾御它改变它.我们 能做的只有正视它,承认它位于朝鲜半岛南端的韩国,自古以来也是深受中华文化 的影响.至今还保留了大量的中国习俗,礼仪制度也大多继承了中国古风.事实上韩 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更理智于中国人许多方面,如仁义理信等,韩国人做得要 比中国人好,这让很多人汗颜,自己的老祖宗传下来的优秀文化却让别人发扬光 大,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啊!韩国人和中国人都知道中国文化对韩国的影响是根

深蒂固的,但现在某些韩国人却认为一个民族的古典文化深受另一个民族影响,甚至可以说是绝大部分来自另一个民族,是这个民族的耻辱,因此韩国独立后历 届政府都会出台一些“中国化”的措施,如逐步取消汉字,另一方面又把许多中 国传统说成是韩国传统等等,以提高其民族自尊心。2004 年韩国政府竟然向联合国
教科组织提出申报端午节为韩国的文化遗产!试想一旦申报成功,屈原先生就改成韩国国籍 了!皮影戏已经不是中国的了(印尼已申报成功)。难道我们还的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去过别人 的端午节吗?近年来韩国电影,电视剧发展特别迅速,而且许多都出口到了国外,影视的却 是推销一个国家文化的很好工具,但我门不难发现,韩国在向我们推销其影视作品的同时总 是将它定位为“韩国文化”,并且努力去与中国文化区分开来,却有希望中国观众喜欢这些作 品!现在社会上有一大批“哈韩族”酷爱韩国明星,服饰由其热衷于韩国文化,其实喜爱另 一个国家文化本无可厚非,但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而有些“哈韩族”并未认识到自己所酷 爱的韩国文化源自古中国文化,盲目媚外,总觉得韩国的总比中国好,这是很令人痛心的,众所周知韩国人十分爱国,尤其是在对日本的态度上,无论是慰安妇问题,还是侵韩历史问 题,还是独岛问题,全体韩国人民都那么积极对外,很少有人购买日货,许多人认为中国人 和韩国人都称自己 “反日” 而韩国人却能做之林,都必须具有勤劳,奋斗,自强不息的品格,以及开阔的胸襟和理性的头脑,而且各族间有必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中日韩三国文化同 源,大家自古以来交往密切,彼此很了解对方的优点和缺点,更应该加强互补,促进共同发 展!

中日韩饮食文化上的差异:
中国饮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 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
的中国饮食文化。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 170 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 学烹饪 4 个发展阶段,推出 6 万多种传统菜点、2 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 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 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 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 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 补),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 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 4 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 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 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 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 中华各族人民在 100 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 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 及精神财富。

日本饮食文化
日本食物
一般西方人的观念日本食品只有牛肉火锅或样子古怪之寿司,而日本食品于近年来已人所皆知世界闻名了。很多游客到日本也懂得去品尝新鲜的鱼生及肉质 鲜嫩之炸暇,更有部分游客已作好准备去日本一嗜各种各样之日本传统美食,总 括来说享受日本之食品是阁下一生之中最难忘之事。

饮食习惯
日本的冷面是放在竹制盘上,用筷子夹起一口的数量放在冷汤里进食。有些餐馆 没有附上汤匙,日本人习惯拿起来喝汤。

日本的酒类
啤酒:日本人最喜欢喝啤酒,无论是生啤酒或是瓶装的都受欢迎。在夏天,部分 百货公司更高有露天啤酒馆,吸引大量游客。日本清酒:清酒可以热喝或冷喝,无论那一种清酒,都是日本菜肴的最佳搭配。酒味可口甜美,容易喝过量而醉。威士忌:日本人喜爱喝威士忌加冰加水称(Mizuwari)餐酒:在西餐厅内都有日本制及进口的餐酒。在

中国餐馆里,亦有绍兴酒供应。烧酒:这种酒是用蕃薯、大麦、蔗糖等材料制成,经过滤后的酒精,与伏特加有 些类似。

饮酒的礼仪

一般普通的日式酒馆,气氛随和且轻松,同行顾客都会互相为对方倒啤酒。如果 一群人去喝酒的话,第一杯要等大家举杯说“干杯”后才能喝。

韩国饮食文化
主食白米饭。常用的菜肴有以肉、鱼、豆腐、蔬菜等炖煮的火锅,韩国特有 的营养丰富的泡菜。以及用韩国式的调味佐料拌制的各类小菜。餐具使用汤匙和 筷子。菜馆的基本佐料是辣椒与大蒜,此外又加有多种不同风味的调味品。因此韩国 菜除了辣味以外,还具有独特的色、香、味,令人垂涎三尺。韩定食(韩国式客饭): 传承朝鲜时代宫中菜的传统风味,各式小菜摆满桌面,除了泡菜以外,一般 不加辣椒粉。蒸、烤、烫、拌等烹调方法各不相同。每家餐厅的食谱,价格也不 尽相同,但几乎都有用小麦煎饼包里肉类,蔬菜等八种小菜食用的《九折坂》,以及加放肉类、鱼类、蔬菜、磨菇炖煮的火锅《神仙炉》。冷面: 主要有汤多且爽口的《水冷面》和以辣椒酱调味的辣味《拌冷面》等两种。任何 季节,在享用烤牛肉等菜肴后,以冷面作主食是最受欢迎的食用方式。《面》有 以荞麦为原料制成的平壤式冷面,也有以马铃薯为原料制成的咸兴式冷面。各餐 厅的种类皆有所不同,面上加的配料大多以肉类、蔬菜或水煮蛋为主,也有放生 鱼片的餐厅。面可以用剪刀剪后再食用。参鸡汤: 在童子鸡内入糯米、大枣、大蒜、有参后,长时炖煮。随个人喜好还可加放胡椒 粉、盐巴等食用。由于营养丰富,是炎夏的高级补品。锅汤、火锅类: 韩国家庭最经常吃的家常菜就是用豆瓣酱和蔬菜煮制的豆酱火锅,鱼和牛肉脏煮 成的什锦火锅等。火锅中以牛的内脏和蔬菜炖煮的牛肠火锅最为有名。此外还有 用章鱼加放辣椒酱等佐料煮成的章鱼火锅等种类繁多。韩国一般的火锅多以海鲜 类为原料,可享用到各种海产品的鲜美味道。拌饭: 韩国式拌饭,其中《石碗拌饭》是韩国独有的食谱,值得一尝。白米饭上盖上黄 豆芽等蔬菜、肉和鸡蛋等佐料,盛在滚烫的石碗内,加放适量的辣椒酱后,搅拌 而食。多种材料的味道相混合形成独特的风味,锅底的锅巴更是一绝。在大部分 的韩国餐厅均可品尝到,全州中央会馆(忠武路 776-3525)等是有名的拌饭专门 店。

汤茶: 利用生姜、桂皮、人参、五味子、大枣、草决明、葛根等中药材,长时间煎熬而 成。中药可健身防病,并有治疗功效。因此,韩国人在感到疲倦时,总是饮用中 药汤茶,提神防病。水果茶

篇3:浅谈中日韩三国的音乐历史发展

中国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甲骨文, 春秋战国便有了大量记载音乐的文献著作。另外, 从汉朝开始, 在中国的史料中, 皇帝的敕撰史书可以视为正统的、高学术价值的史料。在这一类史书中以西汉司马迁首创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为开端, 形成了后来的“二十五史”, 被称作正史。它以纪传体编辑, 体例上分为三大类:以天子、国家大事的编年记录为中心的“本纪”;记录文物典章制度的“志”;重要人物的传记, 其身份从皇后到奴隶兼有的“列传”。各项的分类之中有数卷“乐志” (“音乐志”或“礼乐志”) 。书中对各王朝的音乐 (主要是宫廷、国家、贵族、官僚等上层阶级所享用的音乐) 从历史沿革、音乐制度, 到律学、歌词等进行详细分述, 但没有乐谱。除此之外, 敕撰书中还有专门记载文物制度的“九通”, 即《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的“三通”与清乾隆时官修的《续通典》、《清通典》、《续通志》、《清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文献通考》六书, 再加上1921年成书的刘锦藻编的《清朝续文献通考》, 共为“十通”。此外, 唐朝以后出现了集历代政治、经济、艺术等之大成并进行分门别类叙述的会要体样式——北宋王溥的《唐会要》、清徐松及其后多人的《宋会要辑稿》等是其代表性的作品。会要体属典志断代史的体裁, 在分类上比正史更为细致, 史料也甚丰厚, 使用上十分便利。在上述的史籍中《通典》 (唐) 、《文献通考》 (元) 、《唐会要》 (五代) 等与“二十五史”乐志构成了古代音乐史料的主体。其次, 除上述的正史外, 春秋战国以来还出现了各种关于音乐的论著。

在中国的音乐理论书籍中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 即音律、音阶论占据了大量的篇幅, 这同中国儒教的学风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们对古事件的解释存在着反复论述的倾向。这一现象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初见端倪, 像从《管子》、《淮南子》、《吕氏春秋》、《汉书·律历志》的五声、十二律、三分损益法开始, 后由西汉京房的六十律、南朝宋钱乐之的三百六十律、唐天宝年间的俗乐二十八调、南宋蔡元定的燕乐调与十八律, 到明朱载的新法密律, 他们对三分损益法所存在的旋相不能还宫的理论进行了近两千年的求索、换算。

二、日本音乐史的发展

最初是朝鲜的音乐舶来, 中国音乐接踵而至。一曲曲美妙旋律的作了各种名称, 如新罗乐、高丽乐、百济乐、唐乐。其中最有名的是测古天皇时代 (7世纪) 时, 百济归化之际由味麻之所传的伎乐。八世纪中叶, 印度婆罗门僧带来林邑乐与佛教的声明, 林邑乐就是现今越南南部地区的音乐。平安时代初期, 中国渤海乐传入。除了伎乐, 其它不少民间的音乐至镰仓时代 (1185-1333) 已然失传, 这是由于武家政权兴起, 宫廷音乐在宫廷的表演衰落下去。像伎乐这种少数没有灭亡的传统在贵族的官邸里得到保存, 经京都、奈良和大阪地区的三个乐师行会的努力, 使其以宫廷雅乐形式流传下来。

宫廷音乐由三种音乐作品构成:一是唐乐, 属于中国唐朝音乐的风格:二是独乐, 从朝鲜半岛传入;三是本土创作、与神道教的仪式有关的音乐。每种宫廷音乐的乐器组成和乐曲的形式不同。雅乐主要由管弦与打击乐器合奏, 并伴以舞蹈;如果以舞蹈为主体则叫做“舞乐”。舞乐分为左方、右方两部分, 唐乐、林邑乐属于左方, 三韩乐、渤海乐称为右方, 其间有异于乐器编成与乐曲形式, 有记载的北庭乐、承和乐、胡蝶、长庆子都属左方。平安时代后期, 管弦合奏规模渐渐缩小, 人们越来越多的在模仿外来音乐, 《平安朝の新作の歌曲》就是这样的情况下被制作出的。

三、韩国传统音乐历史

篇4:中日韩三国的文化异同

关键词:地理学派;地理环境决定论;中日韩;耐性

一、以孟德斯鸠为代表的地理学派的文化观

孟德斯鸠是近代西方学者中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者,其观点在众多著作中多有体现,因此,在国内相关研究中,学者们通常将孟德斯鸠视为地理学派的创始人,并将其划分到“地理环境决定论”者的行列中。

其实,在孟德斯鸠之前,法国著名政治理论家和历史学家波丹也对相关问题早有过阐述。波丹认为,人们居住的自然环境不同会导致人的性格不同,同时对社会也会产生各异的作用和影响,如他指出山地居民发生革命和暴乱的几率要比住在平原居民大得多。“他甚至把古代雅典国家的三个不同政治派别与其三个不同的地理区域相联系,认为这是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使其居民形成不同的性格所致”。 波丹类似的论述和列举的事例还有很多,尽管有些学者批评他“结论很带推测性,科学价值甚少”, 但从其力图从人们的生活环境中探寻人类历史发展变化原因的努力中可以看出,他已经摒弃了中世纪教会神学的说教,不再将人类社会的生活现象及历史发展归结到上帝那里。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还是有很大进步意义的。

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思想受到波丹的重大影响,他在波丹论述的基础上更加深化并有所推进,其很多观点我们可以在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中看到。孟德斯鸠认为,世界上不同的气候类型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在人们的心态上也体现出差别。而人们的这些不同又造成了不同的政治法律制度。换句话说,地理环境决定人们的性格和心态,人们的性格和心态又决定人文社会环境,这是其“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要旨所在。

二、中日韩三国人的耐性比较

笔者最近看了由东亚文化研究专家金文学写的一本书——《东亚三国志:中、日、韩文化比较体验记》,书中对中日韩三个国家的国人性格特征、生活习惯和文化观念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和比较。在这其中,对于三国人的耐性分析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感触颇深。

在这本书中,作者首先不必讳言道,日本人急躁的性格在国际社会上是公认的,仅从走路姿势这一点我们便可见一斑。日本人走路特别快,总是急匆匆,因此脑袋总是伸向前方,有人将其形象的比喻为“乌龟状身姿”。日本人的急躁不仅仅从文化学者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来,事实上也有相关数据支持这个观点。有资料统计过,日本大阪人走路的速度为每秒钟1.6米,这在全世界都可以排在冠军位置。此外,一直以来,我们经常妄自菲薄感叹中国人的素质低,把中国人闯红灯过马路称之为“中国式过马路”,实际上这种过马路方式并非是中国“特色”,我们的邻居——日本人在等红灯、等电梯时仍然表现出没耐性,不能在原地一动不动。

和日本人相比,韩国人的低忍耐力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韩剧中我们最常听的一句话就是“叭利”,它的中文意思是快点。韩国长辈经常在“叭利”声下敲打着晚辈的脑袋催促其快些吃饭、快些睡觉,甚至连上厕所也不放过。可以说韩剧中中国人最能听懂的就要数“叭利”了。因此对于韩国人来说,最大的美德非一个“快”字莫属。

与日本人和韩国人的急躁大相径庭的是中国人的“慢慢的”,“慢慢的”这个词表现出了中国人超强的耐性。在中国人使用的词汇中形容慢节奏的词句基本都是褒义,如“闲庭信步”、“从容不迫”、“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甚至包括“慢条斯理”这个词也是褒多贬少:意味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尽管说话做事慢腾腾,却从从容容,不慌不忙,水到渠成。“慢慢的”似乎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处世哲学,干的越慢才能干的越好,这与韩国人的“叭利”哲学真是天差地别。

以上从三个不同的侧面比较了中日韩三国人的耐性,中日韩三国同属汉文化圈,但即使是对待同一件事情,如饮酒问题上,三国人仍然有所不同。中国人喝酒讲究慢和品,而且经常将个人和公共事务带到酒桌上来。在中国可以通过酒来消愁,亦可通过酒来解忧,高兴的时候要喝酒,失意的时候也要喝酒,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酒文化”。韩国人在这方面和中国基本相似,及其强调品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享受。但日本人则不同,总是尽量快喝快走,无视饮酒过程中的愉悦。

三、中日韩三国人耐性差异解读

稍加分析后我们会发现,韩国人的性子急和日本人的急躁却不尽相同。日本人走路快、没有耐性实际上是对不良社会环境容忍度低的体现,而且对于浪费时间不仅难以容忍,甚至到了憎恶的地步。而韩国人则正好相反,对环境有一定的忍耐力,在人际关系上容易产生急躁情绪。

为什么文化上同属一源的三个亚洲国家在耐性问题上表现出如此的差异呢?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我们通常认为这是由于各自不同的历史体验、风土人情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民族惯习所导致的。但除此之外,其中却也不乏一些地理环境方面的因素在起一定的影响作用,在这方面地理学派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地理学派对类似的文化现象也有过研究,如在回答古希腊为什么能创造出杰出的艺术这个问题时认为,希腊所处地区多海岛和山地,人们只能以打猎和捕鱼为生,饮食来源很不稳定,人与自然处于顽强抗争的关系。而且地中海地区四季分明,夏季干燥少雨,这样的地理环境具有很大的刺激性和启发性,给人们留下了很大的思维空间,因此该地区才出现了举世皆知的希腊文明。

按照同样的思路来看,日本人耐性特征与地理环境因素不无联系。从地理环境来看,日本所处的环境相对优越,日本人自古受惠于青山秀水,习惯了在洁净的环境里生活,因此对于污浊环境的忍耐力较低,所以对于不利于自身行为的外界环境容易急躁。这种急躁虽然看似不是什么好性格,但却让日本人养成了清洁、环保的好习惯,这一点还是需要他国人向其学习的。但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上,日本人却与前者表现截然相反,具有忍耐力超强的一面,这是受到了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的结果,日本人自古就有很强的情感控制能力,而且这被视为一种美德,所以即使人们意见相左也很少出现剑拔弩张的局面,以力求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对日本人而言,韩国的地理位置就没有那么舒适了,韩国人生活在与大陆相连的不太优越的环境里,在客观环境的制约下不得不对现有状况保持着一定的忍耐力和承受力。或许是因为这种忍耐和承受无所释放,所以韩国人的感情特别奔放,在人际关系上缺乏容忍,如若与人意见不和就忍无可忍的一吐为快。

中国人“慢慢的”节奏下所隐含的极强的忍耐力,则“是从古至今在严厉的自然环境和不断发生战乱的历史环境中养成的。中国土地辽阔,但时局却经常因天灾人祸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所以人口的流动性、流动距离特别大。在交通不便、兵荒马乱的年代,人们逃荒路上要花很多时间,所以性子急是要不得的,必须学会‘慢慢的’。悠然也就成了中国人在这种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生存下来的智慧”。

四、小结

总之,地理学派的文化观认为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一切人类的社会活动都是地理环境的必然结果。地理环境决定文化的形态,有什么样的地理环境就会造就出什么样的文化。这是一种典型的“必然论的人地观”。

这种地理环境决定论观点无疑夸大了地理条件对文化的作用,忽视了社会因素、人文因素的影响。但是,从历史进程来看,地理学派的一些观点仍有进步之处。它注意到了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将一些现象联系在一起,从而开创了从社会、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中去寻找文化发展动因的研究方向。虽然其对地理环境与社会历史现象之间的解释并不完全科学,但毕竟已开始走出历史唯心主义的迷宫,比以往从宗教神话传说来解释文化发展要进步的多。

篇5:中日韩三国小学教育比较

李水山・来源: 《中国教育报》11月9日第4版

共同点

中、日、韩三国小学教育的共同点是学生努力学习,家长望子成龙,老师责任心强,学校纪律严明。比起欧美学校,三国中小学更加重视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整体学习难度和深度比欧美难或深,系统学习和辅导的时间也多。

不同点

学习难度与深度。我国小学的学习深度和难度比日本和韩国的都要深与难。韩国则比日本要深、难。经对日本长野县裾花小学和韩国成元小学学生的调查,其学习深度和难度均比我国的略微浅、易。

学校课外活动。日本比我国和韩国灵活,对学生的各方面约束也少,没有统一服装。初、高中曾经取消过,但近年来又 基本恢复。日本、韩国小学课后作业少,课堂讨论和课外小组活动多,学生活泼,思想活跃,爱提问题。有时,让大人们联想,这么天真可爱的小学生为什么到了大 学就沉默寡言呢?日本的教育学教授回答说,孩子们的童心和兴趣因升学考试和大人文化熏陶和改造而泯灭了,变得老实厚道,爱面子,不愿意出头露面。

上学和放学。日本、韩国家住学校近处的孩子们上学和放学时一起走,由大班的孩子带领与负责,家长不能接送。路途中交通要道、人行过道都有轮流值班的`家长维持秩序,保障安全。机动车、自行车在离学生不远处停下来,毕恭毕敬等候“小王子”和“小公主”过马路。

学校办学自主权。日本、韩国的学校办学自主权比较大。虽然近几年也出现过家长参与式的学校管理,如家长参与校长 的聘任和学校、班级的一些管理,在社会上公开招聘校长等,但是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很大。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主要负责校长的选拔和任命,至于学校内部管理基 本上全权委托校长自主决定和管理,不加干涉。资金投入、教学评估、教师评价、人事、工资、调动等基本上依据国家相关法律严格执行,不会出现因领导干部的更 换而有比较大的波动,基本上按部就班,教学秩序井然。

择校问题。日本、韩国小学基本上实行了“学区入学制”,即就近入学。但是大学附中、附小因教学质量高,远近闻 名,孩子和家长纷纷要求转学或入学,出现了人为竞争,学校不得不采取必要的面试或考试。也有“变通”现象:如把家庭户口迁过来,但家却没有搬过来。比起日 本的“学区入学制”,韩国则比较灵活,各地政府教育部门的教育监(教育厅、局长)根据社区民意,决定是否实行“平准化”的教育。

教师轮岗制度。教师上任后,根据地区分类,在艰苦地区、山区、岛屿教书若干年后,优选到大、中城市或条件比较好 的地区、学校工作。江原道春川市成元小学校长崔洋大风趣地介绍说,他是春川市(江原道省会城市)人,大学毕业后到一个偏僻地区教书,认识了现在的妻子,现 在快60岁已经回到了家乡春川市继续当校长。因为严格按照国家科学的教师人事制度,据校长和教务长讲,教师们基本上对此没有意见。

教师评价。多数教师强烈反对政府推行教师评价制。日本和韩国政府最近要通过教育改革,实行教师评价制,但遭到教 师们的强烈反对。多数教师认为这是新自由主义思想在教育界的反映。小泉前政府所谓的教育改革,基础教育的经费减少,教师工资由过去中央政府负担50%减少 到目前的30%。经过社会实践表明,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教师评价制改革以失败告终。韩国的教育专家也说,韩国急于引入教师评价制不会成功,相比之下, 还不如引入学校第三者评价制度。日本安倍晋三新首相的新时期教育改革思路中也有这一方案。

篇6:浅析中日韩三国老龄化问题及对策

一、中日韩三国老龄化问题的比较分析

上世纪50到90年代之间, 世界各国陆续完成了人口结构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 最早实现的国家就是日本, 韩国与中国紧跟其后。因此, 如今中日韩三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就显得十分严重, 引起了世界各处的关注。中日韩三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虽然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但必然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就日本来说, 主要是由于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人口的生育率自然而然在持续地下降, 出现明显的“少子高龄化”现象。 (少子化是指生育率下降, 造成幼年人口逐渐减少的现象。高龄化, 是指某地区某段时间内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增长的动态过程。) 整体人口也开始逐渐减少, 社会劳动力资源十分短缺。至于韩国, 由于其在上世纪60年代实施了家庭计划, 由政府主导对人口进行了及时而积极的控制, 所以从那时起, 韩国的人口生育率也在不断下降。不过未来, 韩国人口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减少现象, 到那个时候, 相关的人口问题也就会变得更加明显。不可否认的是, 如今东亚的整体人口发展已经由中日韩人口老龄化结构的变化来主导了, 因此, 对这三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在日本, 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全国人口的比例, 于1970到1994之间的24年间, 分别达到了7%及14%, 老龄化问题最为突出。对于韩国, 老年人在全国的人口中的比例还未达到14%, 不过, 通过有效预计, 韩国很有可能在2022年超过14%。最后对于中国, 其人口的发展轨迹和泰国非常相似, 在2000年超过了65岁以上老人占全国人口总数7%的比例, 并且很有可能会在2025年达到13.5%的比例。

二、日本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有观点认为, 地方老年人口的增多, 是由于大量地方年轻人进入大城市的缘故, 但通过大城市和地方城市的分析和比较, 该观点有待商榷。据日本厚生省人口统计, 在东京这样的大城市里, 老年人增长的趋势更加明显, 并未因地方年轻人的大量迁入而有所降低。日本的老龄化和城市化是同步发展的。我们可以据此理解, 在日本, 乡村和城市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并无较大差别。事实上, 在战后就开始有大量农村人迁入城市谋求生活, 老人们因此只能留在地方农村, 造成了日本农村人口少, 且老年人居多的现象, 出现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的老龄化现象, 将为社会造成不小的负担, 社会必须为此提高老年人的保障费用。据日本2008年出版的《老龄化白书》, 第一次人口老龄期的高峰, 预计将在2016年出现, 届时人口将达到1744万人;而第二个高峰会在大约2040年到来, 届时估计会有1699万人。而且, 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使得人们的寿命得以延长, 更加促进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三、日本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事实上, 日本政府一直努力为缓解老龄化问题寻找出口, 制定了大量的相关法律, 采取了大量的应对措施。这也表现了日本政府对加强老年人的服务并稳定住老龄社会的愿望。下面简要阐述日本政府所做的对策。1、日本对于高龄人口就业表现出了热情, 为高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以此增加高龄人口收入。另稳步实施社会养老金制度。2、通过对高龄者医疗制度的改革以及加强高龄人口健康管理, 以期能够延长高龄者的寿命并提高其生活品质。3、鼓励高龄者对新知识和新技能进行学习, 提高他们对一些社会活动的参与意识。4、积极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确保高龄者生活的舒适及安定。5、日本政府还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颁发了大量的相关法律, 比如《高龄社会对策基本法》, 以及一些关于雇用高龄者, 确保高龄者医疗, 确保高龄者居住安定等的法律法规。

总结

中日韩三国在未来都将直面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一个国家如果步入了老龄化社会, 其老年人口对应的社会负担和各种开支将快速增大, 社会养老问题随退休人数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突出, 最后终将影响到整个经济发展的活力乃至影响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日韩三国的老龄化问题已经十分突出, 因这三国的老龄化问题就有相似的规律。本文通过简要概述中日韩三国老龄化问题的要点, 希望为我国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和相关政策决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郑哲.老龄化与养老金体制调整:以日韩为借鉴[J].东方企业文化, 2012, 07:111-112.

[2]穆光宗.中日韩三国人口老龄化比较[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2, 05:108-114.

[3]葛蕊.日本老龄化问题研究[J].科技与企业, 2014, 05:242.

篇7:中日韩三国的文化异同

故事:处于生化危机中的双面间谍遇上攻陷心灵城池的爱情

《愤怒的蝴蝶》由江苏福纳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拍摄。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现代社会的身陷生化危机中的惨烈爱情。

在日本,731部队的遗留分子大岛二战后依然从事细菌战研究,为恐怖组织效力,他通过一种生化试验,研制一种活体实验品-马鲁他人。男主人公王昆仑就是这种类似人类的实验品(马鲁他)的后代,他有和人类一样的外表,但是自出生后拥有的却只是“仇恨”和“暴力”,不能有“爱”的情感,否则他就将死去。王昆仑在执行恐怖组织的任务时,无意中在地铁上结识了电视节目主持人林舒,林舒的阳光和善良象利刃一样剖开了王昆仑心中的坚冰。而林舒又阴错阳差成了维系王昆仑生命的“血芽”,从此在爱与生命,信任与嫉妒之间,王昆仑与林舒陷入惨烈绝伦的爱情悲剧之中……

这类题材目前在国内尚属首开先例,扣人心弦的生化悬念,攻陷观众心灵的爱情演义,可谓在传统上开拓了新的电视剧热门题材。

创作:宁可浪费数十万,也须求得好上好

据主创人员介绍,《愤怒的蝴蝶》的创意早在两年前就已经产生了,在去年就已成熟并且投入筹备,在耗资数十万人民币后,立志将该剧拍摄成一个经典剧的出品人范小天,发现在剧本方面尚可更加精益求精,于是毅然暂停,舍弃数十万的投资,对剧本又进行几度全方位的修改,直到今年下半年,最后的定稿才终于出炉。剧本主要增加的情节是男女主人公之间既是相互深爱,却又偏偏要相互伤害的悲剧。据说,有明星看到剧本的催情处,禁不住泪流满面。

该剧最大的特点就是爱情遇上了生化危机,王昆仑所属的马鲁他人种身上,具有超绝的进攻能力,自我疗伤等层出不穷的奇异本领,爱情则是该剧着力刻画的主线,主创人员表示,他们将竭力打造出一首爱情的千古绝唱。

场景:浓郁的异域风光和风俗

该剧目前定下前期投资两千万人民币,拍摄地点将集中在中国内地、日本、韩国三地。主要景点有气势磅礴的长城之巅,国际化大都市东京,著名的伊豆温泉,终年积雪的富士山,以及时尚现代的汉城。为了全面展示现代科幻故事的精彩,剧中设计了在富士山下的决斗,高速公路的追逐,海洋馆的枪战,直升机追逐等等一系列大场面。另外,还会有一些著名的景点作为外景出现,以使整部作品显得气势磅礴,场面宏大。

该剧的武打设计是一大重点。中国功夫、跆拳道、空手道、柔道、剑道、射箭、京剧武打动作等各种打斗方式将根据不同的场景出现。

主創阵容

该剧的出品人范小天曾任中国大型文学刊物《钟山》杂志副主编,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副主编,制作了《吕布与貂蝉》、《锵锵儿女到江湖》、《新乱世佳人》、《武林外史》等收视率极高的电视剧数百集。该剧的监制李天泽则凭借一部电影《新龙门客栈》而在业内闻名。参加过《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都是天使惹的祸》等片拍摄的赵文瑜担任该剧导演。

演员:三国明星汇集

篇8:中日韩三国的文化异同

据《北京日报》消息, 只要熟记808个汉字, 即使不会汉语、日语和韩语, 在三个国家也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获悉, 历时三年, 由该校原校长纪宝成牵头编制的《中日韩共同常用八百汉字表》已经完成。借助该字表, 三国青年不仅可以“笔谈”, 方便旅游, 增进交流, 还能为三国青年互相学习彼此语言提供方便。字表中的808个汉字, 在中国《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常用字中出现的有801个字, 7个字属于次常用字;属于日本“教育汉字”的有710个字, 其余98个字均见于日本《常用汉字表》;属于韩国初中汉字的有801个字, 属于高中汉字的有7个字。字表分为总表和对照表, 总表以繁体汉字形式列出。对照表中, 包括无繁简之分的汉字, 大约有550多个, 其中三国写法相同的汉字占大多数, 有540个字左右;还包括有繁简差异的文字, 达200多个汉字。

篇9:中日韩三国的文化异同

[关键词] 贸易关系与结构产业内贸易垂直产业内贸易水平产业内贸易

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量无论在深度或广度上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不相上下,甚至更高。2004年,中日韩外贸总额超过两万亿美元,其中58%来自三国之间的区域内贸易,高于北美自由贸易区55%,亚于欧盟的65.5%。

根据2005年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的进出口总额为1005.63亿美元,占韩国进出口总额的18.43%。日本是韩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的进出口总额达724.30亿美元,占韩国进出口总额的13.28%,即中日两国的贸易额占韩国进出口总额的31.70%。中国是日本第二大的贸易伙伴,继续保持日本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地位,中日双边贸易额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双方进出口总额达1884.88亿美,占日本进出口总额的17%左右;韩国是日本第四大贸易伙伴,两国的进出口总额为710.54亿美元,占日本进出口总额的6.4%。

一、中日韩三国之间主要贸易商品结构

笔者对2004年中日韩双边贸易产品分析发现,双边的贸易产品主要集中在按《协调制度》即HS编码两位数的十类商品上。

中日双边贸易量前十类产品中有四类是雷同的。主要集中在84章(機械器具及其零件)和85章(电机、电器设备、录音机及放声机、电视图像、声音的录制设备及其零件),还有90章(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27章(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另外六类不雷同的商品中,中国出口到日本的商品为62章(非针织或非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61章(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95章(玩具、游戏或运动用品及其零附件)、94章(家具寝具灯具等)、64章(鞋靴、护腿和类似品及其零件)、16章(肉、鱼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制品);而日本对中国出口商品则是72章(钢铁)、29章(有机化学品)、39章(塑料及其制品)、87章(车辆及其零附件,但铁道车辆除外)、73章(钢铁制品)和74章(铜及其制品)。

中韩双边贸易量前十位商品中有六类雷同,主要集中在84章(机械器具及其零件)、85章(电机、电器设备、录音机及放声机、电视图像、声音的录制设备及其零件)、90章(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27章(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29章(有机化学品)、72章(钢铁)。另外四类不同,中国出口到韩国的商品为62章(非针织或非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76章(铝及其制品)、10章(谷物)、73章(钢铁制品);而韩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为39章(塑料及其制品),87章(车辆及其零附件,但铁道车辆除外),74章(铜及其制品)、54章(化学纤维长丝)。

日韩双边贸易量前十章商品中有7章雷同,集中在84章(机械器具及其零件)、85章(电机、电器设备、录音机及放声机、电视图像、声音的录制设备及其零件)、90章(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72章(钢铁)、29章(有机化学品)、39章(塑料及其制品)、99章。另外三章不同,日本出口到韩国的商品为38章(杂项化学物品)、87章(车辆及附件)、70章。而韩国对日本出口的商品为27章(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3章(鱼和贝类)和73章(钢铁制品)。

从以上分析中可得到以下结论:在中日韩双边贸易中,84章和85章所占比重都在前两位。这主要是由该产业的产业特征与产业内分工和贸易的相关性决定的,即消费需求弹性大和技术密集度高的部门比需求弹性小和劳动密集度高的产业更容易发生产业内分工与贸易。

中国向韩日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如62章(非针织或非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以及初级产品,如中国向日本出口的第16章(肉、鱼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制品),中国向韩国出口的第10章(谷类)。而日韩向中国出口的为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日韩向中国出口的87章(车辆及其零附件),39章(塑料及其制品)。由此可见,我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表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比较劣势表现在资本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上,这符合我国要素禀赋的特点,而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和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比较优势表现在资本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上。

韩日两国在资源禀赋和技术水平上非常相似,两国之间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以上只是从总体上对中日韩三国贸易结构进行分析,如果要对三国之间的贸易结构特点深入分析,还要借助于产业内贸易理论。

二、中日韩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

1.测度方法

对产业内贸易的经验分析存在很多不同的度量方法,其中格鲁贝尔和劳埃德指数(Grubel-Lloyd)(1975)应用比较广泛。该指数衡量某一产业或商品组合出口的绝对量在多大程度上被同类产品的进口所抵消,它把产业内贸易作为在该商品贸易总量的比重来计算:

(1)

其中以i代表2位数水平上的产业大类(HS的章),k表示在i产业大类中4位数水平上的产业,是第k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表示第K产业产品的出口和进口额。

在计算第i 产业内贸易指数时,对子部门K的产业内贸易加权为产业i的产业内贸易系数,即:

(2)

产业内贸易又可细分为水平产业内贸易(HIIT,horizontal IIT)和垂直产业内贸易(VIIT,vertical IIT)。其中水平产业内贸易是指同行业中产品质量虽然一样,但性能设计有所差别的产品,体现了规模经济和产品多样化。垂直产业内贸易是指产品质量有差异的产品贸易,体现了比较优势、技术差异和资源要素禀赋。Greenaway等人(1994)以产品质量为依据,提出了区分两者的方法,即:

当,属于水平产业内贸易(HIIT)

当或,属于垂直产业内贸易(VITT);

其中,分别表示贸易产品的单位出口价值和单位进口价值。经验研究中分别用单位出口价格和单位进口价格来代替。为离散因子,本文取来考察。如果计算(2)时只计算产业内进出口价格比值在0.75与1.25之间的产品(即),那么公式(2)就成了i产业大类中水平性产业内贸易所占比例的指数:

(3)

第i产业大类的贸易中垂直性的产业内贸易的份额可以由以下计算得到:只计算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价格之比大于1.25或小于0.75的产品(即或).故。

2.中日韩三国之间产业内贸易

根据以上对中日韩之间双边贸易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中日韩在一些产业上保持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本文按HS四位数编码利用公式(1)计算中日韩之间主要贸易产业的IIT指数,再用公式(2)将四位数产业加权到两位数。结果如表1所示。

将一个产业的IIT指数超过50认定该产业为产业内贸易。由表1可知中日主要贸易产品中,有6类是产业内贸易,另外有两类产品(HS84和HS62)分别为42.43和45.97,接近产业内贸易水平。

表 中日韩主要贸易产品IIT指数(2003年)

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Comrade Database)測算而

其中IIT指数最高的是第61章(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高达100,完全是产业内贸易。中韩主要贸易产品中有7类是产业内贸易,其中第61章完全是产业内贸易;而日韩前十位贸易产品中,全部是产业内贸易。其中有6章的IIT指数超过90。

从表中可见,中日、中韩产业内贸易水平明显低于韩日产业内贸易;中日产业内贸易水平略低于中韩产业内贸易水平。同时在这十类产品中VIIT指数都普遍大于HIIT指数。在中日双边贸易主要产品中,除第27章(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和第72章(钢铁)外,其他8章都是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在中韩贸易中除72章(钢铁)外其余9章都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韩日双边贸易中,虽然产业内贸易比重比较大,前十位贸易产品的平均IIT指数高达87.35,不过垂直产业内贸易指数高达68.92。可见虽然产业内贸易是中日韩的主要贸易形式,但是与质量和价格没什么差别,而与设计和款式有区别的水平产业内贸易相比,在同行业质量上有差距的产品贸易--垂直产业内贸易起了重要的作用。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与发达国家日本相比在产业内分工与贸易水平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中国与韩国在产业内分工与贸易水平上也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在世界产业内分工与贸易格局上,与各国的地位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即发达国家处于中心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中间和外围的地位。于是使得新兴工业化国家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内部产业内贸易水平呈阶梯状分布,即发达国家内部产业内贸易水平要高于新兴工业化化国家,后者又高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水平。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日韩之间的贸易关系与结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是中日韩之间存在大量的出口雷同的产品,但我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表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比较劣势表现在资本密集型和资源集型产品上,而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和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比较优势表现在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二是三国之间产业内贸易水平成阶梯状分布,日韩之间产业内贸易高达87.35,中韩产业内贸易次之,达到66.23,中日产业内贸易指数最小,只有61.66。三是在主要贸易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当中,并不是水平产业内贸易为主,而是价格和质量有区别的垂直产业内贸易起主要作用。中国与韩日之间的大部分贸易还是基于双边之间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而不是由于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导致的产业内贸易。

参考文献:

[1]强永昌:产业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最新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李准哗金洪起:中韩贸易结构分析[C].中国工业经济,2002,(2)

[3]王国安范昌子:中欧贸易互补性分析—基于比较优势和产业内贸易理论[C].国际贸易问题,2006(3)

[4]徐永辉:中韩制造业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对中国制造业贸易平衡影响分析[C].世界经济研究,2005,(12)

[5]王云飞: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性分析.世界经济研究[C],2005,(1)

[6]佟家栋刘钧霆: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的实证研究[C].国际贸易问题,2006,(1)

上一篇:医院班子对照检查bd下一篇:《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读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