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确立导游公司与导游员之

2024-06-25

关于确立导游公司与导游员之(共7篇)

篇1:关于确立导游公司与导游员之

关于确立导游公司与导游员之间

劳动法律关系的思考

屯溪区政府法律顾问李之琳

随着我国旅游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导游队伍迅速扩大,社会导游成为导游大军的主体,导游公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但因为对导游公司的性质及其发展方向的认识存在诸多模糊之处,使得导游公司与导游之间的法律关系也一直不能明确,在法学理论和审判实务中,挂靠关系、中介关系、劳务关系、劳动关系,众说纷纭,十分混乱,由此影响到旅游纠纷的处理程序和法律的适用,也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导游公司与导游员之间的法律关系宜定位为劳动关系,而且随着劳动关系的明确,将会实现导游公司对导游的有效管理和监督,推动旅游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关于劳动关系的认定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产生的一种社会关系。它一般有三对法律特征:

一是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劳动关系成立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平等的主体,可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确定是否建立劳动关系以及建立劳动关系的条件、内容等问题。劳动关系建立后,劳动者是用人单位的职工,处于提供劳动力的地位;用人单位则成为劳动力使用者,处于管理劳动者的地位,双方形成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二是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一方面,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有价值的抽象劳动,用人单位给付劳动者报酬与其他经济待遇。另一方面,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的隶属关系。这两方面是交叉在一起的。

三是具有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属性。劳动关系是按照劳动法律规范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形式形成的,既体现了国家意志,又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共同意志,但当事人双方的意志必须符合国家意志并以国家意志为指导,国家意志居于主导地位,起统帅作用。

分析劳动关系的上述特点,我们认为,隶属性是劳动关系的标志,它充分体现了劳动关系双方的实际强弱地位,使得劳动关系明显区别于其他关系。例如,就劳务关系而言,当事人双方是平等的民事关系,劳动者只按约提供劳务,用工者也只按约提供报酬,双方没有管理与被管理、支配与被支配的权利义务;就人事关系而言,双方也存在着一定的隶属关系,但劳动者在最终意义上并不隶属于用

人者,而隶属于相关的人事部门。

基于隶属性这一本质特征,认定劳动关系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是否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指挥与被指挥、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当然,这种关系的表现方式是多样的,既可以体现为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直接与具体的管理,也可以体现为劳动规章制度下的间接与抽象的管理。

二是用人单位是否提供了基本的劳动条件。所谓劳动条件主要包括劳动场所、劳动对象与劳动工具。用人单位之所以成为用人单位,就在于它掌握了相应的劳动条件,并因此成为劳动者劳动力的使用者,对劳动者进行管理、指挥与监督。由于实践中情况的复杂性,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条件应限于基本劳动条件。

依据劳社部发„2005‟12号《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征求意见稿)、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起草的《劳动合同法》草案等等法律文件,我们可以认为,在依据上述特征能够认定劳动关系的情况下,无需再考虑其他因素,如果还不能够认定,则需要借助其他其他能够体现劳动关系特点的行为与情况,如给付保险待遇,报销交通费、医药费,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有“工作证”、“服务证”等。实际中这些辅助依据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宜具体把握。

二、导游公司与导游之间的关系符合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

依据上述对劳动关系的认识,导游公司与导游之间的法律关系是符合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游公司与导游都是适格的劳动关系主体

我国《劳动法》及其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将劳动关系的主体特别是用人单位的管理纳入了法制轨道。从劳动关系的主体上看,劳动关系的一方必须是我国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人单位,即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新劳动法草案还确立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新型主体),另一方是劳动者本人。

那么,导游公司是什么性质的单位呢?2002年1月,在《国家旅游局关于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的通知》中,发布了《关于建立“社会导游人员服务管理机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根据《指导意见》,“社会导游服务管理机构”的建立采用“导游服务中心”和“导游服务管理公司”(简称“导游公司”)两种形式,其中的导游公司是指“依照有关规定到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对外以公司名义独立开展经营活动并承担法律责任,但不得从事旅行社业务”。因此,导游服务公司是随着旅游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是在导游人员与旅行社之间起桥梁作用、提供中介服

务的企业,是对导游人员进行业务管理、培训,并为旅行社和导游人员提供供需信息等服务的企业,它能独立地承担责任。

遵循《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导游与导游公司都签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他们受导游公司派遣从事相应的工作,虽然条例中用了“登记”的字眼,但毫无疑问,他们是导游公司的工作人员。所以说,导游公司与导游之间形成了一种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完全符合劳动法律法规关于劳动关系主体资格的规定。

(二)导游公司与导游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隶属性特征

前已述及,隶属性的有无是认定劳动关系的关键。根据法律规定,导游必须在导游服务公司登记注册,并与该公司签订社会导游注册管理合同,方可申请领取导游证,从事导游员工作,导游每年要交纳管理费给该导游服务公司,导游必须接受导游公司的监督管理,遵守导游公司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从事导游公司所分配的工作,他们按规定参加该公司组织的业务学习及管理部门举办的年审培训,这使得导游和导游公司之间的关系具有管理与被管理的隶属性特征。当旅行社需要导游时,也是通过导游公司派遣导游,并收取一定费用,导游带团的费用则由旅行社直接支付。导游不能私自上团,并且是导游服务公司和导游谈好价钱,安排导游担任导游员工作。这些都充分证明导游和导游公司之间的关系是具有隶属性的。

(三)导游公司与导游之间具有其他能够体现劳动关系特点的行为与情况

就人身性而言,导游与导游公司签订合同后,导游对导游公司派遣的工作必须亲自履行,并在履行过程中体现导游的使用价值,这使得导游的生命、健康等与导游公司密切相联,具有不可转让性,导游公司应当对导游在工作中由于自身工作的失误而给旅行社造成的损失承担相应的责任。导游公司与导游之间具有劳动关系所要求的人身性特点。

比较复杂的是财产性特点的分析。从理论上讲,导游向导游公司出让的是劳动力使用权,导游的收入应由旅行社每月定期与导游公司被告业务结算,导游公司则应该向导游支付相应的薪酬,进而为导游办理社会保险。但现行的导游管理机制中,通过导游公司派出的导游,其薪金是在旅行社的团费中支付的,但由于旅行社的“低团费”,使得导游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报酬,回扣和小费成了导游收入的主要途径。而且社会保险、意外保险等费用也是导游自己缴纳的。导致在法律实务中,导游公司往往以双方没有一分钱工资往来,导游公司只是负责向旅行社推荐导游,收取中介费为由,认为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而不愿对导游权益的相关伤害负责。笔者认为,导游公司与导游之间典型的隶属性特征,即使双方没有任何财产关系,也不能否认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同时,我们应该着力于导游公司功能和运作的完善,更好地理顺导游公司与导游之间的财产关系。

此外,依据劳社部发„2005‟12号《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导游公司发放的“派遣单”、出勤记载都可以作为导游公司与导游之间劳动关系的辅助证明。

确立导游公司与导游之间的劳动关系,有助于导游合法权益的维护。导游在工作期间,只要不是旅行社业务范围内的原因造成的伤害,都应认定为工伤,由导游公司承担相应的责任,所涉及的赔偿属于劳动争议范围,若有不服,依法应当先经过劳动仲裁,再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三、明确劳动关系,改善导游公司的功能设计和运作

为了使导游公司与导游之间的劳动关系进一步明确,使导游只通过导游公司对旅行社进行双向选择,从而使业务往来建立在法律关系之上,需要对导游公司功能和运作进行完善,以更好地理顺导游公司和导游之间的劳动关系,促进导游的职业化和规范化进程。具体建议如下:

首先,导游公司必须实现对导游的有效管理和监督。在导游服务过程中,旅行社以信息反馈的形式实现与旅游者的信息交流,并将信息反馈结果以报表形式发送给导游公司,导游公司则根据信息反馈表实现对导游的服务监控。

其次,由于导游的形象作用,导游公司还必须承担一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导游公司可依据现行组织的管理模式,如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危机意识、企业文化等一系列方式提高员工的业务素养。

最后,导游的薪酬由导游公司发放,导游公司按照相关服务标准与旅行社确立服务费用,实行“月结算制”,即旅行社每月定期与导游公司实行业务结算,以保证导游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导游工资的发放。导游工资=基本工资+带团人数津贴(按等级标准)+风险抵押。其中基本工资按服务行业的相关标准进行发放,带团津贴必须按照导游等级进行区分,风险抵押是导游未完成基本工作量或因服务问题受到旅行社投诉而设立的风险保金。

其实,在导游管理制度的安排中,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导游公司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导游公司与旅行社的关系,因非本文主题,故在此不予多论。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篇2:关于确立导游公司与导游员之

九峰山乘车从土默特右旗萨拉齐镇往东北行约10公里,就可看到一座主峰海拔2338米的山峰,这就是九峰山。因九座巍峨挺拔依次增高的山峰相连而得名,是大青山最奇秀的旅游胜地。其总面积460多平方公里,由东九峰、西九峰、大西梁、杆林背、羊背山等大小山峰和美岱沟、水涧沟、香桂铺沟等沟堑组成。九峰山为东西走向。南缘以巨大的断层与土默川截然分开,北缘以起伏的丘陵与内蒙古高原相接。中间被东西走向的香桂铺沟分为地形迥然不同的南北两部分:南部山势蜿蜒起伏、绝壁峥嵘、峰峦陡峻,沟壑弯曲深邃,大沟里流水湍急奔涌,小壑中碧泉清澈见底。九峰山位于阴山山脉中段,雄居土默川平原之北,重峦叠嶂、翠绿欲滴、鲜花野草、争奇斗艳,风景十分秀丽。九峰山不仅大小山峰峭壁峙立,雄奇伟岸;就是峡谷沟壑,溪流瀑布也很有特点。特别是以东区阔叶林为主的原始“森林岛”有着十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九峰山的溪流泉水,甘甜明净,是一块没有被现代工业污染的自然风水宝地。九峰山山幽水秀、树木青翠、鸟鸣虫啭、溪水潺潺,仿佛是一处宁静秀丽的世外桃源。从群峰争雄的态势,可以看出九峰山的神气;从古柏森森,可以想见那原始森林的博大茂盛;从危石咽流,季节性的“瀑布”和奇特的“石湖”,也可以推测九峰山曾经有过的“汪洋”。每到夏秋之际,这里就是色彩缤纷的百花园,游人登上峰顶不仅可以远眺山川秀色,还可以领略林海松涛,尽享大自然之美。九峰山险峰众多,从一峰到九峰,山山有特色,峰峰有造型,低的小巧玲珑,高的巍峨壮观。特别是“波光潋滟”的石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一线天,以及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卧佛峰、麒麟峰、独树峰,更是美不胜收、引人入胜,让人浮想联翩。险峰多,怪石也多,能真正让人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顶门石”有惊无险,“巨屋石”高不可攀,“磨盘石”悬而不落,“双人石”联袂耸立,“镜子石”平滑高大,“板材石”千层百叠,“五色石”彩练当空……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九峰山的瀑布也别具特色,以小而多取胜。在九峰山地区有大大小小的瀑布15处,其中永久性瀑布3处。这些瀑布有的从山顶飞流直下,有的从山腰喷涌而出,在夏季形成条条小溪,一路奔流,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特别是到了雨季,条条银练如万马奔腾,引发山谷轰鸣,林涛歌吼,更是妙不可言。九峰山区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天然植被保存完整。有大量国家级保护的动植物种类82科302属596种。九峰山是西北高原地区少有的自然风景区,是塞外一处别具特点的自然生态区和风景游览区,其动物和植物的多样性以及山水风光,居包头市之首,在内蒙古和西北地区也独树一帜。到九峰山游览,登九峰绝顶,领略塞外山川的妖娆风姿,极富情趣。朝(cháo)阳洞距九峰山不远处,在萨拉齐镇北约9公里处的大青山南缘顶部,有一个风光旖旎又颇具神秘色彩的天然岩洞。它背北面南,位居高处,朝迎日出,暮送日落,人称朝阳洞。朝阳洞东、西、北三面群峰耸立,东南有一股清泉从高山岩缝中涌出,由高处逐级下淌,汇成淙淙溪流,形成瀑布和石湖,饮之甘甜爽口。经化验,此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可祛病延年。每年冬天,此溪从上到下结成道道冰坡,如同一条银色绸带铺展在沟中。如顺沟向东北攀缘,可饱览四峰的石湖,东沟的瀑布以及茂密的森林等奇峰异景。难怪有人说,来包头旅游,不游朝阳洞是一大遗憾。朝阳洞分外洞和内洞。进入外洞约10米处东侧,便是内洞。外洞前高阔,后狭窄;内洞是个扎地深窟,深邃莫测。据说,这洞里有一条巨蟒,于是,从很古时候开始,朝阳洞便被奉为神明之地,有浓厚的神秘色彩。远近的人们纷纷前来朝拜祈福。时间长了,朝阳洞下面的山地上,便出现了寺 庙建筑,朝阳洞内也塑起了蟒仙的塑像,并在洞内为蟒仙备了休息的大床及被褥等。寺庙中也有了常住的和尚。每逢佛教节日和农历六月十七庙会,游人和信徒纷至沓来,络绎不绝,热闹非凡。大青山抗日游击队纪念地位于包头市土右旗境内的大青山,山势巍峨,群峰连绵。这里绿树葱茏,山花烂漫,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这里不仅分布着五当召、九峰山、美岱召、朝阳洞等众多旅游景点,而且还有许多革命活动遗址。曾经有一支抗日游击队就活跃在这里,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顽强斗争。这就是王经雨领导的闻名遐迩的大青山抗日游击队(亦称萨拉齐县抗日游击队)。王经雨,原名王景玉。1911年5月出生于土右旗美岱召镇河子村一个地主家庭。小时候常听母亲讲《三国演义》、《水浒》、《岳飞传》等故事,见到不公道的事爱打抱不平,直到争出个是非才肯罢休;见到穷人遇难,他常拿自家的钱、粮、物品予以接济,深得邻里乡亲喜爱。1937年10月,归绥、包头、萨拉齐相继沦陷。王经雨看着大好河山被日寇铁蹄践踏,人民遭受战争蹂躏,心如刀绞,立志寻找抗日救国的道路。1938年秋天,奉党中央和毛主席之命,八路军支队在司令员李井泉的率领下,挺进大青

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大青山支队司令员李井泉就住在大青山深处的巴总尧魏家大院。在支队抗日活动的影响下,王经雨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表示自己的决心,将原名王景玉改为王经雨,意思是要经受斗争风雨的考验,将自己锻炼成坚强的革命者。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更有力地打击敌人,1940年初,党组织决定成立大青山抗日游击队(萨拉齐县抗日游击队),王经雨任队长。游击队建立后,面对日、伪、顽、匪多方面的敌人,游击队发挥群众支持、熟悉地形等有利因素,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神出鬼没地活跃在大青山和土默川上。打击敌人,组织群众,宣传抗日,成立了农会、妇女会、担架队等组织,支持抗日,保护群众的生产活动,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1942年秋天,日寇调集近万人的兵力,采取步步为营的战术,向大青山革命根据地围攻。王经雨带领的游击队,凭借大青山深处的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和茂密的森林做掩护,利用地形熟、道路熟的有利条件与敌人迂回周旋“捉迷藏”。敌人从大路来,他们从小路走;敌人从正面来,他们从侧面走;敌人住在大沟里,他们就住在小壑中;敌人白天扫荡、黑夜休息,他们就白天隐藏在山旯旮里,黑夜出来打击敌人。大青山游击队就这样与敌人周旋,巧妙地钳制和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从1940年大青山游击队成立到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与八路军或兄弟游击队配合,先后打胜了柳树淖、黄土尖、东老藏、陶思浩、察素齐等三十多次较大的战斗和不计其数的小战斗,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在大青山、土默川一带起到了抗击日、伪、顽、匪的主力军作用,为抗日战争在内蒙古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斯诺觉醒的地方在土右旗萨拉齐镇大北街小游园内,有一座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半身雕像——名为“觉醒点”,为原自治区主席布赫题词,缅怀斯诺先生。这是土右旗人民政府于1992年为纪念斯诺先生而修建的,塑像高1.3米,底座1.7米,总高3米。1929年夏,正当萨拉齐地区遭受天灾人祸空前浩劫的时候,23岁的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这里采访,亲眼目睹并多次报道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惨景,有力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成为他“一生中的觉醒点”!此后,他便深入中国的各个阶层,结识了宋庆龄、鲁迅等进步人士,考察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撰写了《西行漫记》和许多反映中国革命的文章,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而真挚的朋友。

篇3:关于确立导游公司与导游员之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然而, 在实践过程中, 导游专业的实践性强、合作企业岗位不足、学生实践过程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影响了导游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用与实践。因此, 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 建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导游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必须在全真的职业环境中培养, 但是实训室很难模拟出实体企业的真实环境, 而一般旅行社不愿录用没有导游证的学生, 这也是高职院校导游专业发展的“瓶颈”。为此, 针对导游专业的特点我们提出构建“虚实结合”的教学公司, 利用“教学公司制”平台对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对导游专业发展及高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公司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教学公司旨在通过实战或模拟的公司化教学体制及运行机制, 为高职服务类专业学生提供工学结合的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教学公司制办学模式, 符合职业院校办学特征, 职业人才成长和培养规律, 创新了就业创业实践整合职业能力训练与职业素质养成沟通协调、相互支撑的人才培养平台。

1.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

教学公司模式将职业教育与企业有机融为一体, 是一种深层次的产学结合模式。在这种合作模式中, 学校通过走访行业企业充分调研, 并围绕企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确定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目标, 在企业的实际项目开发中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2. 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公司制”培养模式是一种基于仿真模拟企业平台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模拟公司培养过程中, 学生角色发生转变, 每名学生以“准员工”身份接受系统职业化训练, 让学生接触真实的职业活动, 学生自主管理与经营班级 (公司) , 以团队形式合作解决问题, 使学生的能力、素质都得到训练和加强。

3. 强调全程参与。

依据学生职业能力及职业素质的形成规律, 参照企业内部员工培训方式, 将学生的培养划分为三个阶段:职业认知期、职业成长期和职业成型期。“教学公司制”培养模式根据三个培养阶段的能力及素质要求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 按不同的学时比例由校企教师共同在校内外教学主基地及实训基地以工学交替的方式实施, 从而完成对学生三段渐进式工学交替的培养过程。

4. 注重多元化考核。

“教学公司制”考核引入企业经济效益与业绩考核理念, 进行课程考核制度的创新。改革考核方式, 实行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以实际技能为导向, 把实际操作能力和项目解决能力纳入主要考核范围, 逐步与公司经济效益和公司业绩接轨。通过综合项目实战、实战项目评审等方法, 全面衡量和控制教学质量, 实现学习效果客观评价。

三、导游专业“教学公司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根据导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特点, 从教师、学生和企业指导教师三个层面, 通过教学模拟公司、班级虚拟公司和人才服务公司及校内外实训基地三个平台, 采取“三段渐进式”工学交替的培养, 并对导游专业的职业素质核心能力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与尝试。

1. 三个层面联动推进。

(1)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导游专业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注重对职业技能和从业能力的培养, 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2) 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公司制”改革实施中,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明确组织方式, 把导游职业岗位对学生的能力需求放在组织教学设计的首位, 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参与者, 教师的身份是引导者和指导者, 从而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 (3) 借助企业的主要力量。一方面, 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老总担任导游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 共同参与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另一方面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指导教师为学校特聘教授、教师, 采取多种形式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职业形象和职业能力开展特殊训练, 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

2. 三个阶段分步实施。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中, 应该紧扣旅游人才培养目标, 采取“三段渐进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导游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 对导游实践活动过程进行分解, 形成了岗位体验课程教学、岗位模拟课程教学和岗位实践课程教学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 (1) 岗位体验课程教学。“体验”是职业实践活动的准备阶段。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 通过第一阶段的职业认知体验, 使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上都会对职业、职业能力及职业素质建立概念。 (2) 岗位模拟课程教学。“模拟”是职业实践活动的过渡阶段。从第二学期开始, 主要进行旅游行业知识和旅游从业能力提升训练。主要进行旅游服务意识、旅游服务心理和旅游职业形象教育, 以及岗位认识, 并引入模拟公司制, 把企业文化导入到每个班级。通过模拟实际的职业实践活动, 以及工学交替活动, 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参观、实训, 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实训环境, 进行实践演练等。 (3) 岗位实践课程教学。“实践”是职业实践活动的实施阶段, 也是学生的职业成型期。经过综合技能课程和岗位高级技能的培训之后, 在大三学年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到相应的旅行社进行将近一年的顶岗实习和专业实习, 开展专业实践活动, 完成实际的工作项目任务, 使学生成长为具有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合格毕业生, 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准职业人”到“职业人”的转变。

3. 三个平台全面提升。

(1) 将模拟公司引入课堂教学。教学公司体制下的人才成长过程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 而人才培养过程则是一个辅助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因此, 需要按照学生在公司中的角色、承担的工作项目、学习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素质, 灵活确定教学方式和手段。在教学内容上, 更贴近未来工作的需要, 通过教学拉近学生与未来工作岗位的距离。根据导游的职业核心能力, 教学内容以导游讲解服务、旅行社操作实务以及业务洽谈、客户接待等作为重点内容。在教学方法上, 多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常用的行为导向教学法有演示法、调研法、模拟法、项目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法、表演和角色扮演法等。在教学手段上, 将模拟公司引入课堂教学, 搭建导游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模拟企业各部门真实工作现场、工作项目和工作过程构建真实教学情境, 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可达到:熟悉业务过程, 掌握操作方法;根据具体情况, 独立做出决策;明确经营目标和组织结构;培养与他人一起工作、相互合作的精神;熟练地使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技术;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的能力。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动手能力, 更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一个企业的基本运作过程。 (2) 组建教学虚拟公司。教学公司能提高导游专业学生的思想观念与敬业意识, 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提升诚信品质和团队意识, 充分挖掘导游专业学生的潜能, 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率。 (1) 班级组建虚拟公司。通过开展集训活动, 帮助新入职员工快速融入公司企业文化, 树立统一的企业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培养良好的工作心态和职业素质, 为胜任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学院组建实体公司。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心、职业生涯规划和自主创新的意识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真正把校内旅游实体公司与旅游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使校内旅游实体公司真正成为旅游人才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工学结合基地。 (3) 利用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校内外实训基地不仅为导游专业教学提供了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校内实践性教学环境, 同时也丰富了人才培养的实践手段。此外, 还要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 进行实训课程资源的开发, 以加大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先进性和开放性。

四、“教学公司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

1. 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虚拟教学公司的工作, 丰富了指导教师企业工作经验, 评价能力和教育能力, 教师及时更新了知识结构, 及时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技术, 准确把握本专业的最新动向, 随时与行业、社会保持同步, 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2. 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通过教学公司的实践锻炼, 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全面、综合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职业意识, 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诚实守信的品质和团队合作意识, 充分挖掘导游专业学生的潜能。同时由于扩大了与行业企业的接触, 增强了高职学校与旅游企业沟通, 使旅游企业更好地了解导游专业学生, 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率。

3. 解决企业“用工荒”。

通过虚实结合的教学公司制改革, 解决旅游企业在旅游旺季用工紧张的困境, 更为企业输送了大批合格导游人才, 也有利于双方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摘要:高职院校导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必须在全真的职业环境中培养。本文总结了“教学公司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并从实践的角度对该模式进行积极探讨, 对导游专业发展及高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4:关于确立导游公司与导游员之

关键词:导游人员;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收稿日期:2009-12-13

作者简介:邹佳(1984-),女,四川内江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导游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殊性分析

导游人员是指依法取得导游资格,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在我国,将导游人员划分为:景点(区)导游、地方陪同导游人员、全程陪同导游人员、海外领队。[1](P.19—20)导游人员体现着旅游地的软实力,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任,是宣传队、播种机。因此导游人员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一方面,导游人员接受管理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客体地位。首先,导游人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者,从事着紧密联系我国文化与经济的旅游事业,导游人员通过言行向游客进行讲解,是以祖国悠久文化、灿烂历史、物质成就、精神文明为内容的,代表着国家或旅游地形象,如果没有高度的爱国、爱家情怀就无法用自己的真情实意去打动游客,因此导游人员应时刻把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热爱祖国、家乡、人民。其次,导游人员作为国家或旅游地的形象代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能做出有损国家形象的行为;必须塑造家乡的良好形象,促进各地区人民的交流。

另一方面,导游人员对内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向外宾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位于主体地位。作为红色景点(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导游,应当具备高度政治思想意识,通过自身对游客的认知能力的把握,摒弃传统的说教方式,用针对性的、具有一定艺术表现形式的言传身教去启发、引导游客接受红色文化的教育,达到传承红色文化、精神的目的;接待外宾,要具备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要向外宾介绍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及新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树立中国新形象。时刻注意维护民族和国家形象,并通过示范和感染等方式对有损于民族形象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和教育。

综上可见,导游人员的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呈现双重性,即客体向主体转变,主体向客体转化的相互转化态势。[2](P.167)因此,对导游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复杂程度较高。

二、导游思想政治工作的严峻性

随着旅游业走向市场经济,导游队伍也发生了变化,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使得对导游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面临挑战,形式严峻:

(一)导游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政治思想觉悟不高

首先,导游资格考试所规定的学历起点还停留在高中和中专学历,在大学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导游的学历要求起点偏低。其次,尽管许多大专院校都开办了旅游管理专业为导游队伍输送人才,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真正从事导游工作的人员却很少,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因此,在我国中专职高院校毕业的学生成为了专职导游队伍的主力军。通过美英学者的调查,许多学生心理自卑感强,压力大,虽然政治上积极进步,但是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并且功利意识强,集体主义观念淡化,人文素质下降。[3](P.21)第三,导游队伍缺乏共产党员先进人物起模范带头作用。虽然党员先进在不断的扩充到导游队伍中,但是相对于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党员先进的人数还存在差距。因此对导游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较大。

(二)导游队伍的分散性,不利于集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我国导游人员主要是由旅行社和专门的导游服务管理机构进行管理,旅行社管理本公司的专职导游,导游服务管理机构主要是管理兼职导游,兼职导游占到队伍人数的60%,他们大多有固定工作,出于对旅游的喜爱或擅长某一门外语,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在旅游旺季从事导游工作,自由度大,流动性强,很难将所有的导游集中起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导游年审不严格,教育效果不明显

导游的年审培训,是对导游服务水平业务能力进行提高,由管理部门自行组织导游人员学习,随意性很强,很多导游人员对年度审查都抱着无关紧要的态度去应对,“替审”现象严重。而年审培训的内容重点是对文化历史知识的再学习和导游服务技能的完善,缺乏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认识社会时事热点等内容的学习。由于年审制度的不严格,导致对导游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无法达到。

(四)导游付出与回报不对等,职业道德缺失严重

一方面,由于旅游行业的不规范,导游已成为所谓的“三无”人员,[4](P.261)即:无固定工资、无劳动保险、无医疗保险。通常,旅行社聘请导游人员出团,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在旅游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旅行社尽可能的压低团费,让导游垫付各种费用,并怂恿导游通过购物和加景点来弥补低团费所带来的利益损失。另一方面,导游带团出游,除了早起晚睡,做到游客随叫随到之外,还要应对团队的突发情况,工作压力巨大。因此,在收入和付出不对称的情况下,导游易产生对工作的倦怠感,服务质量也明显下降,职业道德严重缺失,形成生存与职业道德之间困境的出现,这成为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又一障碍。

三、加强导游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为了旅游事业健康发展,确保导游队伍政治思想过硬,以其良好的精神风貌塑造民族和国家形象,展示我国软实力。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强化导游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确立导游劳务派遣制度,解决导游生存与道德困境

导游和普通的劳动者一样,应享有劳动者基本的保障。目前导游人员的处境,其劳动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劳动者只有在物质利益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会去创造、去进步、去奉献。导游薪酬体系的不合理使导游的物质利益难以满足,表现出对工作的不负责任,陷入生存与道德的困境。所以应建立导游固定的薪酬体系,可以按照导游人员的等级分层,划分工资级别,薪金与带团过程中的收入脱钩,与服务水平挂钩,做到导游收入的标准化,以此激励导游积极进取,完善自身的业务能力,严守职业道德。新的《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派遣所作的规定,应适用于导游人员的管理工作,成立导游派遣服务公司,[5](P31)对导游进行统一管理,保障导游的合法权益,使其获得应有的收入,改善生存现状,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提高导游入门门槛,增设政治思想素质考试

前文已经提到导游人员的入门门槛低,是造成导游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应当提高导游资格考试的最低学历要求,建议学历起点提升至大专文凭。另外,由于导游人员自身也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任务,仅通过提高门槛并不能完全保证其有过硬的政治思想觉悟,去实现对广大游客的教育和引导,所以还应当在资格考试的面试中设置关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时事热点分析、涉外案例等内容的考查,从而选拔出政治思想素质过硬的人员胜任导游工作。

(三)严格导游年审程序与内容,强化政治理论学习

导游人员的年审工作应当做到严格有序,内容明确。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派工作人员当场监督导游服务管理公司年审培训,导游服务管理公司严把培训出勤关,对不参与培训的导游予以一定得处罚,以确保培训的效果。在内容上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加入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和培养正确的时事热点的分析能力,以及涉外问题的注意事项等,形式上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增加内容的吸引性。通过严格年审制度,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发展导游队伍中的先进典型加入中国共产党,优化导游队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吸收导游队伍中的优秀人才、积极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可以从心理上和行为上感染其他导游人员积极进取,听党的指挥,确保其将为人民服务放在工作的第一位,时刻在思想上与党组织保持高度的一致。另外,定期组织优秀导游员评比活动,激发广大导游人员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促使其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五)通过网络建立与导游人员沟通的平台,普及思想政治教育知识

随着网络的普及,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利用网络教育的优点,引导导游人员建立自己的网络交流平台,通过对交流平台信息的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导游人员思想上的动态,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导游人员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引导,使其做到思想不失控、组织不失控、行为不失控。[6]并且通过网上主题活动的开展和时事热点的讨论,使导游人员积极投入到提升自我的活动中来,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导游人员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沟通,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增强导游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杜炜,张建梅.导游业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仓道来.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时美英,宋倩.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4]曾丽.我国导游生存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8,(1).

[5]邹丽.论劳务派遣在旅游业行业中的适用[D].四川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论文.2007-4-3

篇5:关于确立导游公司与导游员之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行业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产业之一,在新时期,中国的旅游业将呈现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要成为旅游大国,必须要有一批高素质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作为基础。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院校,中职院校要合理设置课程,重视导游专业的实践教学,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一、实践教学在中职导游专业中的重要性

通过近几年的情况可以看出,我国旅游教育的规模已经不容小视,旅游专业的建设也在一步步增强,但是,从我国导游从业人员的实际状况可以看出,一方面,我国导游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有待提高,专业毕业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有限,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就导游专业来说,主要的教育目标是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获得从事导游这一职业所需要的实际行为能力,就是学生要学会做事,学会怎样从业。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进行实习以及专业实践等方式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实现导游专业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因此,开展实践教学,完善实际操作机能,让学生能够独立的去完成某一项任务,不断强化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的实际的工作能力,包括信息收集能力,决策实施能力、制定计划的能力,检查和评估能力等等,让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具备导游岗位上实践操作的能力。

二、中职导游专业实践教学途径

(一)校内实践教学途径

1、校园导游讲解实践

对于导游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刚接触这个专业的时候,就可以让他们实施校园导游方面的讲解实践,这样就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导游讲解能力,也能增加新生对于学校环境的认识,展现校园文化的魅力,在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增强了对学校的认识。这个实践教学的环节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可以先让学生分成小组参观本校园,教师给学生介绍这个学校的概况以及设备,让学生能够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其次,学生通过这次参观所留下的印象,可以通过网络搜查等方面找出学校相关的信息,画出简单的学校布局图片,针对讲解的路线进行讨论,明白讲解的要点,并根据这些讲解要点写出导游词;再次,等导游词出来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在模拟导游教师进行实训的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讲解状况提出意见和建议,争取找出一个最优的讲解路线和讲解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针对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提示和引导,进而巩固学生的专业技能。

2、社会实践活动车上的讲解实践

导游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实践教学要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也要融入校园活动中,利用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导游实践活动,这是一项比较有创意性的实践教学,能够督促学生把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活动的规模也在一步步的扩大,出现了岗位的互相代替性以及新型劳动组织,在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导游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性,需要导游从业人员有稳定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职业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训练,开发了智力因素,还重视非智力因素,通过对学生进行校园活动车的讲解训练,这样既强调了智力因素的开发,积极鼓励学生融入社会,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增加心理承受能力。在车上进行导游讲解能够全面的考察学生对于沿途风土人情的讲解,还考察了学生灵活应对突发事件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二)校外实践教学途径

1、校企合作,校外实训

在新时期,随着中职院校改革的不断深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中职院校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也在逐渐成熟。对于导游专业来说,可以跟中职院校所在地的旅游企业进行合作,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在学生学习了理论知识之后,可以进入旅游企业进行实践训练,带着游客进入旅游景区进行实地导游讲解,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讲解技能,实现了实践教学的知识技能目标。同时,旅游企业也可以深入院校了解导游专业的教学特点,对实践教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促进其专业化的发展。

2、开展节假日实践活动

可以利用“五一”“十一”等假期,让导游专业的学生去旅游景点进行实践,承担起景区讲解员的职责。可以由学校跟景区协调,统一安排专业实践学生,这样的实践效果是最好的。学生通过在旅游景区带团实战,能够接触到真正的游客,了解课堂上学不到的实际知识,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语言组织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实践去检验课堂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导游专业的教学成效。

三、结论

篇6:导游人员素养提高之探讨

一、我国旅游工作者的现状与原因探究

第一, 只重外在美、缺乏内在质。众所周知, 旅游业既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又是知识密集型企业。在具备一定旅游资源的前提下, 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旅游产业如火如荼地发展, 执业导游人员的需求也随之显得供不应求, 从而催生了导游资格证考核市场的火爆现象, 不少大中专院校根据市场现状而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

随着执业导游人员的队伍不断壮大, 我们却越来越发现了许多根本性问题的仍然存在。根据实际观察, 我们不难发现, 现在在各大旅行社从企业形象、旅游组织策划、服务意识倡导、服务行动保证、企业运营规范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升与改进, 但是体现到导游人员在具体工作过程和服务素质上的表现则乏善可陈。因导游人员素质问题而导致的旅游事故屡屡发生, 根究其原因, 我们不难得到这样的行业结论:注重了导游人员的外观仪表修饰, 却忽略了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的要求;注重了企业的营运的硬基础, 却忽视了培养导游服务的软实力;注重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遗弃了导游服务工作的核心本质。

第二, 浮夸浮躁, 一切以利益为先。导游是国家和地区的“民间大使”、“窗口”, 地位非常特殊。但是我们除了自己亲身经历外, 还通过不少新闻和媒体的曝光, 了解到不少黑导游欺骗误导游客、坑客宰客的问题存在。这些都成为破坏旅游软环境的不和谐音, 成为游客反映的焦点问题。

导游人员是旅游服务链的终端, 最终由他们体现旅游产品的价值与内涵, 引领旅游者体会旅游所带来的身心愉悦和精神需求。但是很令人惊讶的是, 讲求个人利益竟然成为了进入导游行业的一种必备生存技能。

第三, 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服务素质和观念。如果说, 出门旅行, 公民的综合素质最终决定社会的文明程度。那么, 导游人员的“尊礼”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就影响了不仅仅是个人, 而且还是整个旅游企业、旅游行业的整体形象。根据了解, 由于现在旅游业发展迅猛, 出门旅游的客源增多, 所以对于导游人员有供不应求的现状。到了旅游旺季, 多数的旅行社都是大量招纳在校生、社会兼职人员等充当临时导游, 他们未经过系统的行业培训、未了解旅游服务的实质理念, 匆匆上马, 从而导致了不少旅游投诉甚至旅游事故的产生。

很多刚开始接触导游行业的人员大多抱着“可以免费旅游”、“创收机会多”、“接触人面广”等观念, 但是如果真的从用心服务、不断钻研行业知识、持续提高从业技能和水平等方面下功夫的人却少之又少了。

第四, 导游人员普遍年轻化, 稳定性较差。在旅游行业内普遍存在这样的观念“导游人员都是吃青春饭”, 所以导游人员的年龄结构一般集中在18-25岁这个阶段, 该段年龄的年轻人特点一般是热情、好奇、冲动、缺乏耐性等。所以他们对于企业的相对忠诚度以及稳定性都是较薄弱的。导游人员的流动比率也较高。造成流动的因素除了对企业经营和管理模式的不认同、个人理想追求的差异、个人能力水平的局限等因素外, 据分析, 以利益为驱动而产生的人员流动仍然占了比较大的一个比例。

第五, 知识结构单一, 缺乏持续的学习与提高过程。要做好导游服务工作并非易事, 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 导游人员必须具备脑力和体力高度结合、知识性过硬、应变反应快等能力。扎实的基本功和优秀的服务技能, 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 端正的行业服务态度等都是首要条件。不少导游人员甚至旅游企业, 把考取导游证作为一种导游从业终极目标, 但是, 正如古人所云“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要在一个行业做专、做精、做好、做对必须要有一个可持续学习、提高、培养的过程与计划。

在带团过程中, 导游人员对天文地理、史实典故、人文风俗、景区知识等基础学问都掌握不足, 所以在带团过程中讲解乏味、敷衍应对、胡吹海侃, 甚至歪曲事实的情况屡屡出现。最后游客摇头兴叹, 倒不如自己“百度”一下来得更实在一些。

第六, 导游员普遍缺乏良好心理素质和服务理念。导游工作是结合脑力和智力活动的专业行为, 每时每刻都要应对千变万化的人与事, 所以对于智商和情商都有较高要求, 但是薄弱的精神意志力、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粗浅的服务道德理念以及职业操守对于涉世未深, 刚脱离父母和学校的年轻人来说, 每一次的挫折将可能成为一种致命伤, 但是他们却又如此的缺乏更有效的指导和学习。最终, 游客的投诉随着各大旅行社的团量增长而增长, 但是导游人员的服务质量问题却仍然未能更好解决。

二、如何改变不良现状

导游人员是旅游接待工作的主体, 是整个旅游服务的轴心。导游服务是旅游服务产品质量高低的最敏感部位。所以, 导游人员的素质更是重中之重, 它直接影响到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以及旅游者对旅游服务行业的看法。

(一) 不可流于形式

1.树立坚定的从业信心。引用一句话:“选择你所爱, 爱你所选择”。投身一个旅游行业前, 谨慎结合自身的个性、喜好、特长、理想、目标等实际问题, 立足长远, 理性分析。投身导游职业后, 要脚踏实地地从行业规范、从业准则、个人要求等方面进行学习, 确立一种坚定而正确的执业信念。如时刻牢记导游的职责, 认真学习《导游人员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导游服务质量》, 时刻牢记“服务他人, 用心工作”的从业精神。精神和信念是每个人做人与做事的支柱, 如果投身了旅游行业, 从事了导游职业, 那么就要戒掉浮躁功利的心态, 树立方向, 脚踏实地地稳步前行。想在一个行业里面做出点眉目的人, 不是什么聪明人, 往往是能坚持下来的人和不懈努力的人。

2.有持续学习和提高的计划与恒心。导游是种职业, 是种形象, 是门技术, 是门艺术;是种素质, 是种能力, 是种风格;所以它也是种学问, 也是门学科。既是学科就要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它、研究它。近代哲人季羡林先生曾说过:“文化知识没有爆发户, 因为文化需要慢慢积累, 需要老老实实下功夫, 来不点半点投机取巧”。学习是要讲究科学步骤的, 也要有长短的计划实施, 今天一小步, 明天一大步。每个人的智力水平大体相同, 但是为何每个人所取得成就却天壤之别?关键在于是否下了恒心去坚持学习和累积。平日可做到“五多”, 即多看、多读、多记、多写、多收集。

(1) 多看, 看新闻、看资讯。世界每日讯息万变, 只有关注和掌握资讯, 才可与社会同步, 才能避免孤陋寡闻, 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能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探讨。

(2) 多读, 读书刊、杂志。选择对自己事业和人生有帮助的报刊书籍, 提升知识层面, 增进个人素养, 提高工作技能。

(3) 多记, 多记忆、多记录。知识需要不断强化才能加深, 用心思考, 择重记录, 这将能集腋成裘, 如把每次学习后的要点和重点进行记录, 看了一篇文章后, 自己要学会把对自己工作和生活有帮助的文字摘录下来, 以便日后可以学习参考与启发思维。每次带团回来, 可把旅游见闻、旅游知识等进行收录。

(4) 多写, 写心得、写总结。每次经历、每次带团, 回来后都应要做一个自我总结, 总结得失、总结经验与教训, 这样才能持续改进不足, 提升自我。

(5) 多收集, 不仅仅只是书本上的知识, 还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接触和交流, 吸取别人的见解与经验。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 带着谦虚、诚恳地态度, 多听多记, 那么他人的知识必将成为己所用。

3.抛弃安于现状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心。一个人的成功绝非偶然, 而是需要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进修和学习累积而来。成为一名出色、合格的导游, 不仅仅只是凭美好的仪容仪表、一把能言善辩的巧舌, 一个投机取巧的头脑, 他更需要投身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学习和提升。随着经济的发展, 国民素质的提高, 对于旅游服务的要求和期望其实也与日俱增。行业、个人的竞争更是激烈而残酷。所以仍然只是安于现状或者固步自封的话, 那么必将遭受被淘汰的命运。同样, 如果只是唯利是图、不择手段, 把导游职业当做谋取个人利益的捷径, 最终也将弄得身败名裂而被清理出局。

(二) 加强自身锻炼, 提高心理与身体素质

导游工作人员是一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高度结合的工作。工作纷繁, 量大面广, 尤其是旅游旺季时, 导游人员往往连轴转, 整日、整月陪同游客, 无论严寒酷暑长期在外作业, 体力消耗大, 又常常无法正常休息, 而且, 工作对象复杂, 需要满足的需求多种多样, 同时又面对着精神污染和物质诱惑。一个健康的体魄, 一种端正的人格, 将使导游人员可以面对各种挑战而应付自如。

1.加强身体锻炼, 劳逸结合。每个人只有爱惜自己, 才更懂得关爱他人。所以导游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身体健康的保养, 如带团过程中留意天气的变化, 带备必要的衣服药物用品。做好个人作息的合理安排, 注意身体的健康状况等。有了良好的体魄, 才能更好地投身工作, 服务他人。

2.提升个人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邀请著名专家就“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进行研讨, 专家们一致认为高尚的品德永远居于第一位。可见, 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 人的道德品质总是处于最重要的地位。良好的道德修养, 健康的心理素质, 是作为导游人员的必备条件之一。旅游环境其实是复杂多变的, 而且客人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 但无论何种, 一个具备良好道德修养、头脑灵活、乐观自信、诚恳友善等品格的导游人员, 总能顺利应对各类型的客人与团队, 甚至屡获好评。因此可见, 人与人的交往, 最贵在“德”。

3.完善个人魅力。导游人员的个人魅力要包括外在美和内在美。外在美方面, 注重个人的仪容仪表、健康卫生、精神面貌;内在美则需要从自己的道德修养与人格魅力方面下功夫。关键讲究两个字:“用心”。每位出门旅游的客人都期待着能在旅程中在身心上得到不同的需求与满足, 如求知求乐、解烦脱忧等。那么导游人员作为整个旅行团队的灵魂人物、一个创造轻松和谐氛围的关键人物, 了解客人的需求, 真心对待客人, 真诚服务团队, 自信坚强, 乐观大度, 这才能真正做到融入他人, 温暖人心。

(三) 加强道德意识的自我纠正与约束

导游员应该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 自觉维护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 严格地按照旅行社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规范自身行为, 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 不向游客索要小费, 不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和参加自费项目;不擅自变更行程, 不随意增加、减少或者中止旅游项目, 不欺客宰客, 争做遵纪守法、诚信服务的模范。

一名优秀的导游带来的是所在旅行社和旅游业甚至是国家的荣誉, 每一个导游人员都应该为之努力。还是那句话“选择你所爱, 爱你所选择”。投身导游行业就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同样也是一种莫大的机遇。尊重自己的选择, 真诚投入工作, 坚定信念, 端正态度, 那么成功也将离你不远。

参考文献

[1].姜彩芬, 曾文标.谈提高旅行社导游员管理中的公平性[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2].王虹.导游业务[M].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0.

[3].冯霞敏.导游实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4].杨叶昆.全国导游基础知识[M].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7.

篇7:导游人员利润的管理之我见

1 导游工作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1.1 导游工作中利益关系的确定和划分

在中国现阶段, 导游必须要接受旅行社的聘用, 才能从事导游工作。然而, 导游人员工作中的利益相关者有很大一部分与旅行社利益相重合。将与导游工作有关的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与关键两大类, 其中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导游、旅行社、购物商店、游客, 关键利益相关者包括旅游政府部门、导游服务中心和旅游协会。

1.2 导游工作有关的利益关系解析

1.2.1 由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 旅游市

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低价竞争成为中国旅游行业的主要竞争手段,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 “价格战”也进行的如火如荼, 甚至出现了“零团费”、“负团费”, 在无法从游客所付团费中获取足够利润的时候, 旅行社只有通过降低导游基本工资和出团补助以及购物商店给付的“回扣”来弥补低团费带来的损失, 而低薪酬给导游的生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于是导游便与购物商店合谋, 通过带领游客前去购物的方式获取“回扣”以达到自己的工资, 同时, 购物商店向游客销售“低质价高”或“实质价高”的商品获取利润, 这就形成了一个畸型利益关系模式。

这种畸型报酬结构使利益关系失衡。团费对旅行社的激励作用大为减弱。同时, 由于导游收入主要来源于购物回扣, 购物商店客源的多寡取决于导游和旅行社, 因而与旅行社直接发生现金交易的游客无法对导游服务质量、购物商诚信经营产怀疑。有时, 就算旅行社知道旅游购物定点商店出售的是不符合等级的商品, 也默许、甚至鼓励导游带游客去购物。游客与旅行社、导游及购物商之间, 旅行社与其雇员导游及供应商 (如购物商) 之间的利益制约明显处于失衡状态。

1.2.2 导游人员与导游管理部门的关系。

长期以来, 中国旅游政府部门按照国际上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做法对导游管理实行比较严格的准入制度和从业监管制度, 对提高导游服务质量、促进中国旅游业健康发展, 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中国旅游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 现阶段中国导游管理体制和机制明显与导游队伍发展状况不相适应, 比如中国兼职导游比例越来越高, 据统计, 目前中国兼职导游所占比例已达70%, 导游日益成为自主择业、分散执业的群体。这也是导游管理中出现众多问题的一个原因, 政府管理部门要加强和改进对兼职导游队伍的管理和服务, 履行公共服务职责, 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导游队伍管理服务体系。

为加强对兼职导游的管理和监督, 中国各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的做法是成立导游人员服务中心, 兼职导游只能与旅行社在达成临时聘用协议后, 双方一起持《合同书》才能到导游服务中心办理领取导游证。所有的兼职导游要获得上岗资格证必须交纳不少与1000元的“挂靠费”, 还要交每年一次的“导游年检年审费”, “导服”中心很少充当旅行社与导游间业务往来的媒介 (基本仍由挂靠导游自行寻觅旅行社) 和维护导游合法权益的职能, 年检年审大多数也是“走过场”, 这些都导致“导服”中心和导游、旅行社间利益格局严重失衡。

2 协调导游利益的措施

导游作为连接旅游者与旅行社、旅游相关部门的重要枢纽, 代表着旅行社的形象, 也是最能体现旅游工作开展效果的一个环节, 导游人员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协调好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我们就必须从解决导游管理问题入手, 最终使整个旅游产业结构变得合理有序。

2.1 建立完善的导游薪酬和激励机制

2.1.1 实行效率工资制, 提高导游人员积极性。

目前以“低薪金”为主的导游薪酬机制是引发利益失衡的重要原因, 例如贵阳旅行社, 在旅游淡季时给导游的工资是300元, 300元在贵阳很难生存, 无耐之下, 很多导游只好转行。许多事实证明, “低薪金”一方面会使行业内优秀人才外流, 另一方面也无法对在职导游人员形成有效的激励。

应该在有条件的旅行社实行效率工资, 而现阶段中国旅行社业恰恰就具备了这种环境, 在目前普遍低薪的旅行社业, 效率工资无疑是达成员工满意、进而激发其努力工作的最有效的激励措施之一。员工努力工作, 会带来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 同时还将吸引更多的新顾客乃至竞争对手的顾客, 全面提升企业形象及企业的品牌价值。

2.1.2 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小费制”。

中国不同地方可以根据本地的平均收入水平、客源状况和接团要求, 制定具体的小费给付标准, 定出每位游客应付的小费下限, 由旅行社代收, 导游最终的小费收入则按游客对导游服务的满意程度而上下浮动。这样, 将导游的小费收入与其工作量和服务质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促使导游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 以获得较高的物质回报。

2.2 转变购物商店经营模式

旅游购物是旅游六大要素之一, 是政府、旅游企业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方面, 是旅游诸多要素中最具开发潜力的要素之一。据有关数据统计, 西方发达国家旅游购物占了旅游总收入的60%~70%, 而中国的旅游购物占旅游总收入比例还不到20%。这说明中国的旅游购物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游客的购物需求还没得到充分的满足, 但由于目前, 旅游购物商店给旅行社、导游“回扣”以保证客源, 导致旅游购物商品价格被抬高, 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再加上游览过程中购物频率安排过高, 致使游客对旅游购物产生了抵制情绪, 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纯玩团就是一个明证。但这并不是说游客就不需要购物, 而是游客为了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给自己带来损失, “导游带去的, 就是想买也不买”道出了大多数游客的心声。

上一篇: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的下一篇:敬老助老活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