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戈壁谋发展

2024-05-28

情系戈壁谋发展(共4篇)

篇1:情系戈壁谋发展

情系戈壁谋发展

有着20多年党年龄的他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带领班子成员在戈壁荒滩描绘出了一座美丽的小城。在工作上他孜孜以求、精益求精、任劳任怨,他因地制宜,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千方百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强化基层党支部功能,使基层各项工作步入正轨。他就是三师伽师总场党委书记、政委王剑。

真抓实干:职工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当干部就要一心为职工谋福祉,不能光想着自已富。”在一次干部大会上,王剑政委当着全场干部的面批评某些干部心中只想自已,却不为职工着想,在一次风灾中,有些干部只想着到自家的棉花地里救灾,却不关心职工的棉田,职工在地头急得团团转却不见一个干部的踪影。这样的现象让他彻底产生了想要改变基层党支部这种软弱涣散的局面,先后调整了11个单位的领导班子,3名基层干部被免职,1名干部被责令辞职。调整正职15名,其大胆管理干部的作风受到广大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真正做到让有能力的干部上去;让平庸的干部下来。

三年来,他始终将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每逢节假日,他都要带领领导干部深入职工家庭走访慰问并送去慰问品,有时看到特别困难的家庭他总要自掏腰包送200-500元现金,总场每年都会发生各类自然灾害,他常常深入一线受灾现场指导救灾工作。2013年5月13日,伽师总场八个农业连队发生冰雹和暴雨灾害,受灾面积30705亩,造成经济损失4122.93万元。灾情发生后,他高度重视,立刻赴连队查看灾情、安抚灾民,积极指导抗灾自救工作,力求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饮用水安全问题一直是他最关心的。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他积极争取资金先后投资905万元,建成总面积为6500平方米的新自来水厂,彻底解决了场部以及二分场四个连队1.5万人的安全用水。

伽师总场由于地域特别,距离314国道17公里;距离最近的伽师县有100多公里,该场蔬菜大多由伽师县菜农提供,职工吃菜难、吃菜贵的问题一直牵动着他的心。为解决职工吃菜难的问题,他积极争取资金260万元新建温室10座,大棚20座。温室大棚的建成,填补了总场反季节蔬菜市场空白,为降低菜价起到积极作用。

主推城镇化发展:职工笑开颜

刚来总场时,他看到很多职工都住在低矮的平房,职工出行十分不方便,他在心底暗暗发誓要彻底改变这一面貌。上任伊始,他便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推进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拓展就业渠道,促进职工多元增收。三年来累计投入援建资金10070万元;规划城镇面积458公顷;新建保障性住房2986户;在广东省对口援建下,伽师总场小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城镇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城镇基础设施,城镇聚集产业、吸纳就业和辐射带动能力明显,为职工多元增收搭建了平台,吸引更多团场劳动力就地就近转业就业。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到二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中,引导职工投身商贸、餐饮、运输、维修等服务业,鼓励职工自主创业,依托城镇化建设促进职工多元增收。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职工享受着城镇化带来的幸福美好生活。据统计,2012年以来,该场累计投资5.02 亿元,城镇道路由7.05公里增加到11.15公里,供热和给、排水管网分别增加15.2千米、33.82千米,城镇住户由原来1200户增加到3000户。目前城镇化率达到56%。

城镇化发展给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带来福音,谈起如今幸福的生活,家住4号小区的退休干部吐洪?艾力高兴不已,他说:“以前出门都不知道去哪散步,现在我可以每天傍晚到广场上来走走,锻炼身体,闲下来没事就在小区里找几个朋友下下棋。”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职工喜增收

经过前期大量的走访调研,他发现总场土壤盐碱含量大、缺水等因素造成棉花产量一直上不去。如何实现职工增产、增收是摆在他眼前的一道难题。要想实现师市党委下达的任务单靠棉花是无法实现的,为了突破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他多次深入基层与干部、职工交谈,倾听基层意见,结合总场土地结构,他大胆制定发展畜牧业,将十一连全部退出棉花种植改为以种植苜蓿、玉米等饲草为主,最终走向以畜牧业养殖为主线,依靠酿酒葡萄延伸产业链,发展多元经济。

他不断调整思路,寻找突破口,为了促进职工多元增收,他时常奔走在基层一线,加班加点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经过多次深入走访了解,他发现职工要想富还得加快多元增收步伐。三年来,在他主导的促进职工多元增收的思路下,职工增收潜力得到进一步发掘。三年来,林果业由10136亩,发展到现在17087亩。目前伽师总场种植酿酒葡萄10084亩,种植石榴236亩,种植特色伽师瓜15000亩,亩纯收入2550元,实现增收3825万元;扩埂缩边面积12800亩,亩增效280元,实现增收3584万元。新建养殖基地4个,标准化养殖场11个,小额贷款2400万元,扶持职工734人。成立畜牧农民合作社4个,入社社员214户。2014年统计,年出栏牛2000头,增收700万元,出栏羊5.7万只,增收2850万元,出栏猪4700头,增收564万元,出栏家禽30000羽,增收750万元。

只要谈起这位政委,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为了总场的发展建设,他操了不少心,人也瘦了不少。他用短短三年的时间将这片戈壁荒滩变成了如今靓丽的小城镇。在他鼓励职工发展多元增收政策的带动下,一大批职工通过发挥自身特长实现了增收致富,钱袋子也鼓起来了,职工脸上的笑容也多起来了。栏目责编:磊石

篇2:情系戈壁谋发展

各位战友:

也许你痴恋花开三月,草长莺飞的江南水乡,也许你钟情于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北国风光。而我的同学――政工九队学员王本福,却将青春写进了“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青藏高原,将热血注于喀喇昆仑的万里戈壁。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闪光,是军人就要扎根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就是你十年前填写赴边志愿的理由。1988年,跨出郑州高炮学院的你毅然放弃进城、留校的机会,放弃离家仅有2公里的开封市老部队,登上了奔赴西北边陲的列车。

从中原城市到雪域高原,每一步都是艰难地跋涉,从天山到昆仑,永不停息的是沙漠的浪涛。这里只有风与沙,只有山与壑,这里是生物学家论断的“生命禁区”。“高原反应”是你经受的第一个“洗礼”。起初,你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接着便是大口大口地喘气,体温升高,呕吐不止。此刻,你已无法抑制剧烈的头疼,但你却使劲镇住打晃的双腿;你无法遮挡紫外线强烈的灼伤,但你却拼命咬紧裂开的嘴唇。有人说,在高原躺着不干,也是一种奉献。可训练场上的你,宁愿掉一斤肉也不简化一个动作;宁愿流一滴血,也不丢掉一个数据。当你五万多字的训练体会被军区机关充分肯定,当你打破全军红缨――5号导弹的实射记录时,你成了驻守在风雪高原的训练尖兵,可你默默地告诉自己,要拥有胡杨树的坚韧和雪莲花的纯洁,才能真正成为这块土地上的军中骄子。

载着“昆仑卫士”的光荣称号,你象扎根戈壁的红柳,在南政院这片沃土上,沐风节雨,茁壮成长。正如当初克服高原反应一样,你攻克了入学后的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东西近三个小时的时差,是你入校时遇到的第一道难题。为调整生物钟,保证按时入睡,你坚持每晚服用安眠药。为攻下英语这座“堡垒”,你把小闹钟用毛巾包了一层又一层,放到枕头下,每天提前半小时叫醒自己读英语、背单词。每当遇到难题,你都这样提醒自己:你来自昆仑,能抗击沙漠和风暴,能抵御干旱和严寒,你没有理由逃逸,更没有理由退却,只有进取,只有进取,不断地进取。终于,在第一学年你就接连被学院评为“十佳”青年和院优秀学员。

你常自豪说,你拥有一个无须牵挂的的家,而你那6岁的女儿却常常在电话一端哭泣:“爸爸,妈妈又病了,快回来吧!”这是渴求、是期盼,这是爱的呼唤!这一声声令人心碎的呼唤,让你无言以对。暑假返校前一个小时,妻子还在输液,你买了一箱快餐面放到床头,紧紧握住妻子的双手,算是尽了一份丈夫的职责。这哪里是在尽责,这分明又欠下了一笔难还的亲情债啊!是的,你常说孩子不懂沙漠,不理解军人,但她知道,那里没有她的学校,没有她的伙伴,没有她爱吃的冰糖葫芦。她想不到,在同一块土地却有爸爸的哨所,爸爸的战友,爸爸喜欢的雪莲和红柳。只有羚羊才能看见雪莲的泪滴,只有妻子才能把理解传递。为你折腾了三次工作的妻子在信中告诉你,她又为你缝制了十付上高原用的防冻手套。读着这朴实无华的语言,你滚烫的泪珠融进了洁白的信纸,融进了脚下生你养你的这块土地。

篇3:通过创新谋发展

这几年, 我们可能和很多企业一样都面临着一些问题。第一, 随着贸易的紧缩, 我们原有的可提供的配套服务就变得富裕了。实际上从今年9月份以后, 我们的业务量就开始萎缩了, 保守来看, 我们现在的业务饱和度只有70%;第二, 在今年的经济调整过程中, 由于金融的进一步紧缩, 对货代企业来说, 资金垫付的风险已经提前释放出来了;第三, 对我们物流行业来说, 现在我们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难控制了, 这就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

因此, 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 我们必须转型, 必须通过创新来谋发展, 通过转型促提升, 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课题。

对于我们东方物流来说, 从成立开始, 我们就是要成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 这样一个目标是我们一直坚持要做的。要实现这样的目标, 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的事情要关注。第一, 我们要关注政策导向。经济是我们物流业的晴雨表, 是我们必须关注的;第二, 我们必须要紧跟我们的服务对象, 同时也要紧跟产业的转移, 一定要随着客户的转移把我们的相关服务延伸过去。第三, 企业内部也要关注很多事情。在这几年的调整过程中, 东方物流始终坚持以效益为导向的发展途径, 我们预计今年我们的营业收入预计能够达到34~35亿, 比去年同比有一个14%左右的降幅。实际上, 之所以下降, 是因为我们主动做了一个风险调整。

接下来我想介绍我们的几个案例。案例一, 飞利浦亚明工厂物流项目。飞利浦亚明照明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加工各类照明产品。飞利浦亚明的战略发展方向就是除核心业务以外, 将其他所有相关的业务完全外包, 以注重与其供应商建立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目标, 实现双方在产品各层面上进行双赢合作的模式。可以说, 这是一个比较清晰的物流企业同生产企业有机结合的案例。

案例二, 海诚项目。2008年, 海诚公司承接了在越南安化兴建制药厂的工程, 并对该工程展开了公开的外贸咨询服务及国际物流服务的招标。本着“物贸联动”的理念, 东方外贸公司携手东方物流集团, 以全面的优势和功能, 整体竞标成功。

篇4:情系戈壁谋发展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风小学以特色学校建设为依托,打造具有独特个性风貌和鲜明办学风格的学校,践行“创新实践、为人的一生幸福做准备”的办学理念;明确把“创新、实践”作为学校办学特色,开发了《魔方》《机器人》等校本课程,组建航天、航海等二十余个社团,进行了《教读导读自读教学模式》《三分之二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建“科技馆里的学校”,实现“打造教育的童话世界,为师生打造健康成长的乐园”。

打造“科技馆”的物质文化

校园文化力求实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两个功能,保证师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学校以打造一所“科技馆里的校园”作为物质文化的追求目标,精心设计了各个楼层及功能室。走进学校映入眼帘的是科技与信息相结合的大厅,立体的星空图和九大行星悬挂于大厅上空,漫步楼廊仿佛徜徉在海底世界……学生走进校园就像走进了科技园,学校的各个角落都体现创新和实践的特色。

创设安全和自由的制度文化

自由是创造性智慧散发的前提。在办学中,尤其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允许对书本知识、圣人言论、教师说教有不同的理解;鼓励师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中催生新的思想,探索新的知识。

促进创新实践为目标的行为文化

建立“学与教”的新文化:学习的方式从强调知识的灌输,转为关注如何学会学习;从偏重学术转为多元化的全面发展;从固有的科目框框转而推行整合性的学习;从以课本为主的单一学习方式,转而采用多元化的教材;从传统的上课时间表概念,尝试综合而富有弹性的编排学习时间。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全面提高学生创造素养。学生的活动方式也不再单一,让课程真正成为一种具有个性化与独特性的文化。

同时,学校改革了对师生的评价。评价教师时,看教师是否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广阔的视角把握教材、理解知识;是否具有使用、处理和变革教材的能力;是否具有创造性地驾驭课堂的能力;是否具有对教学实践不断进行反思的能力;是否具有组织管理和社会活动的能力;鼓励教师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新型教学环境。评价学生时,看学生学习的基本态度和方法;学习的基本能力;已达到的认知水平、情感水平和行为发展水平。

构建以创新实践为内容的课程文化

根据创新教育的目标与学校的实际情况,对现行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重组。课程调整的原则:压缩必修课,增设“综合创新活动课”;增设选修课;改革活动课。

学科课程挖掘数语外等国家规定的现有课程中有利于促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因素。开展自助餐式的社团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社团活动。设立“玩吧”,提供丰富的玩具和相应的学具,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学校是全国首家开设飞叠杯、魔方校本课程的学校,同时全校开设机器人校本课程;聘请庄海燕担任校本课程开发专家、校外辅导员;联合黑龙江省青少年科技事业发展中心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成为全国素质体育机器人培训基地,全国青少年智力运动示范学校。

学校进行的《教读导读自读教学模式》《三分之二课堂教学模式》《4个C》的学习过程、中南大学《做中学》课题实验的研究与实践,根本目的就是建构学生主体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分之二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活动所占的课时比例作为评价好课的硬性指标;以学生课堂参与度、积极思考等作为衡量标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体性作用,把“灌输注入式”的传授教育变为“自治主体式”。

创设质疑教学观——以问题作为创新的纽带。每节课都力争体现“4个C”的学习过程即:联系—建构—反思—延续,让学生变重复学习为创造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学会创造、敢想象的能力,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风小学)

上一篇:村委会2019年工作计划下一篇:设计公司员工年终总结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