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争先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2024-06-27

双争先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精选10篇)

篇1:双争先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双争先助推二次跨越,强素质服务发展大局”为主题,按照“两个全体青年”政治目标的要求,以“扩大组织覆盖、增强组织活力、增强团员意识、提高团员素质”为标志,切实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组织放心、青年满意的团员、团干部队伍,通过服务青年、代表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全面增强共青团对广大普通青年的吸引和凝聚,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我市“提升科学发展水平,加快推进二次跨越”总体要求贡献青春和力量。

二、争创标准

“双争先”主题实践活动的参加对象为全市各基层团组织、全体团员和各级专、兼职团干部,以团组织争创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团员和团干部争当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团干部为主要内容。

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的基本要求:一是班子建设好。团组织班子健全,有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素质过硬的团干部队伍。按期换届,班子民主选举产生;班子成员整体素质高,主要负责人能力强,富有开拓精神;班子的民主生活制度健全有效,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团结协作,作风扎实,在团员青年中有较高威信。二是主题活动好。紧紧围绕我市“学赶苏南,后来居上”战略目标扎实有效、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团的活动,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并做出突出成绩,得到党政认可和青年好评,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三是支部建设好。所属团委或团支部(总支)按期换届,班子配备齐全;工作台帐齐备,基础工作规范;运行机制顺畅,活动开展正常;有1-2个贴近实际并富有实效的工作项目。四是活动阵地好。活动有阵地,工作有依托,经费有保障。有适应工作开展的一定规模的活动阵地和青少年教育培训场所;有能够满足青少年基本文化生活需求的文化娱乐设施;团的工作经费有稳定的来源渠道;善于挖掘和运用社会资源,团的工作环境良好。

先进个人(优秀共青团员、团干部)的基本要求:团员要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在本职岗位和社会生活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自觉遵守团的章程,带头履行团员的各项义务,积极参加团的活动。团干部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品德高尚,作风正派,状态良好;忠诚党的事业,注重党性修养,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热爱团的岗位,认真执行团的上级机关作出的指示和决议;能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发展实践,在团的岗位上取得显著成绩;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密切联系青年,竭诚服务青年,在青年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号召力。

三、主要内容

各级团组织要紧扣“双争先助推二次跨越,强素质服务发展大局”主题,按照团的四项基本职能要求,集中团组织的智慧和力量着重在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实践中打响共青团工作品牌,实现我市共青团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组织青年有方法。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兼任团干部的作用,大力实施“一村官一团建项目”, 灵活设置农村、社区基层团组织,切实抓好农村、社区松散瘫痪团支部的整顿工作。扎实做好分批分类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重点抓好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团建工作,充分发挥开发区团工委的主导作用,集中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建团,力争到10月份规模以上非公经济组织建团率达到100%,完成全年至少新增90家非公经济组织团组织的目标。社会组织方面,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重点行业协会推进建团工作,力争到10月份凡符合建团条件的建团率达到60%以上。 大力推进外来务工创业青年群体、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团建工作,针对外来务工青年群体,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由乡镇(街道)、开发区团(工)委负责,借助公安基层派出所力量,依托非公企业、行业协会和外来务工青年工作、居住较为集中的区域,建立外来务工青年团组织,实现团组织对外来务工青年群体的双重、多重覆盖。深化互联网团建工作,今年我市将建立网上团组织,并实现网络团组织与实体团组织的互动,进一步扩大团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二)引导青少年上水平。要准确把握新时期对共青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分类教育引导青少年的路径、载体,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一是深入开展青年就业创业行动、青年自主创新行动、青年效能提升行动、青年生态文明行动等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引导青年在带头创业、带领创业和实现就业、带动就业上发挥作用,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作用,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节能减排中发挥作用,进一步打响“青”字招牌,彰显共青团的特色和自身价值。二是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积极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争当“四好少年”以及“红领巾寻访马洲创造”等主题教育。扎实开展青少年思想动态研究工作,切实提高青少年教育引导工作的针对性、适用性、普遍性。

(三)服务青年出实效。以农村“两后生”和青年农民工为主要对象,按需实施“订单式”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就业培训等。加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有效支持。深化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力争实现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的全覆盖。大力发展专兼职相结合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队伍,探索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路径和方法。深入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建立共青团与人大、政协机关沟通协调的有效机制。深化 “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推行公开承诺和社会监督制度,强化动态管理和绩效考核。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创建活动,构筑学校、家庭和社区(村)齐抓共管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局面。积极整合团内外资源,拓展团务工作平台,大力加强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深入实施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

(四)队伍建设促提升。要大力推进学习型团组织和学习型团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团干部政治理论与共青团业务知识的学习,并通过团干部能力素质的提升推动共青团工作的开展。一是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建立严格的团干部学习制度,各单位团组织班子每月集中学习时间不得少于2个半天,个人自学每月不得少于30小时,并报告具体学习内容。二是定期交流学习成果。每月举办一期团干部交流会,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与心得体会。通过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引导团干部联系实际加强对工作的研究与思考,努力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三是加强团干部教育培训。切实抓好团干部的教育培训,定期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对团干部尤其是新上岗团干部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辅导,使团干部能够熟悉了解全团工作重点和上级团组织工作部署,切实增强工作的理解力与执行力。

篇2:双争先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紧紧围绕“双争先助推二次跨越 强素质服务发展大局”主题,以迎接“建党__周年、向党的献礼”为契机,带动各级团组织、青年团员和团干部开展“双争先”主题实践活动。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来进行:

1、动员准备阶段(年月至月)。召开动员大会,利用各类媒介和团属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在团的系统开展“双争先”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通过广泛深入的思想发动和组织准备,为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单位团组织要找准自身的工作定位,结合本地本单位工作重点,确定一个活动主题,制定开展“双争先”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活动争创目标。

2、全面实施阶段(年月至年月)。广泛开展“党性教育”活动,以迎接建党90周年为契机,采取重温入党誓词、回顾党的成就、学习党史、学习党的方针政策、领导干部讲党课等形式,对团员、团干部进行党性教育。在基层团组织中开展“达标争先”活动,全面深化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创建工作,加强基层团组织班子、阵地、活动、制度和保障的规范化建设,扩大组织覆盖,强化组织功能,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组织团干部向广大团员青年作出工作承诺,并在年底向团员青年代表述职,接受评议。团员主动亮明身份,立足岗位,增强先进和模范意识,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争当优秀共青团员。

3、深入推进阶段(年月至年月)。选树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在团组织系统内培树一批有较强影响力的基层团组织和团员、团干部,采取组织先进典型巡回报告、到示范点参观学习等形式,扩大典型影响力。搞好对标定位工作。所有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都要对照先进典型,对照“双争先”的工作标准,查找自身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制定跟进、赶超的具体措施,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开展“提质扩面”活动。以迎接建团90周年为主题,在基层团组织中开展“提质扩面”活动,进一步提升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创建水平,实施晋档升级,先进班子促提升、后进班子抓转化,使团系统内“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和优秀团员的比例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团干部和团员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青年服务,做青年表率,影响和带动全体青年创先争优。

4、总结提高阶段(年月至党的召开前)。以迎接党的为主题,通过举办创先争优活动图片展、成果研讨会、编写成果汇编等多种形式,全面回顾创先争优活动情况,集中展示活动成果。各级团组织要召开“双争先”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对在“双争先”主题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各级团组织要认真总结经验,建立起一套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适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特点的“双争先”主题实践活动长效机制,巩固和扩大活动成果。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各级团组织要充分认识开展“双争先”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精心组织实施,推动“双争先”主题实践活动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各级团组织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做好本单位和系统内“双争先”主题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和指导协调工作。

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广大团员和青年的积极性,扩大“双争先”主题实践活动的知晓率和覆盖面,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采取团员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基层团组织开展活动的成效。

3、督促检查,抓好落实。建立“双争先”主题实践活动考评制度,加强对“双争先”主题实践活动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通过书面汇报、检查指导、座谈交流等形式,督促“双争先”主题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及时通报活动进展情况。

篇3:双争先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基本环节

“短周期小项目”主题实践活动基本环节包括三个阶段。

1.活动导入

导入是“短周期小项目”主题实践活动的第一阶段,它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即课堂导入和目标导引。

(1)课堂导入:

要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教学情境,旨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使学生想学、乐学。

(2)目标导引:

目标要求和活动指导要清晰明了,使学生明确做(学)什么和怎么做(学),要体现三维目标的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2.自主操作

自主操作是“短周期小项目”主题实践活动的第二阶段,它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即了解学生已有经验、提出操作要求、学生自主操作。

(1)了解学生已有经验: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以此确定实践活动的真实起点。

(2)明确操作要求:

操作前,要让学生明确操作的具体内容、相关注意事项及操作时间,使学生思路清晰地参与实践操作活动。

(3)自主操作:

自主操作包括独立操作和组内互助两个环节。独立操作:让学生根据操作要求进行独立操作,独立操作要入情入境,入心入神。同时,要在规定时间内把自己在操作时出现的问题记下来。组内互助:仍然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对独立操作出现的问题展开交流与评价,弄清问题解决的策略是否正确,共同解决存在的困惑和疑难问题,互帮互助、合作探究,并借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是“短周期小项目”主题实践活动的第三阶段,它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即展示成果、交流评价和拓展延伸。

(1)展示成果:

包括展示成果和展示问题两方面内容。展示成果,要紧紧围绕活动目标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要选择好展示的形式,在激励与肯定的氛围中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展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在组内操作、互助中尚未解决的困惑和疑难问题,重点针对本节课的活动目标加以整理和归纳,鼓励学生广开言路、学会表达。

(2)交流评价: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交流评价,特别是组际、班级间的互助交流,共同分享学习收获,共同解决存在的困惑和疑难问题,体验合作探究的快乐。

(3)拓展延伸:

将本节课活动目标进行拓展、延伸,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认识和能力,形成条理化和结构化;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结构、学习方法方面学会自我总结,实现每个学生在不同层次上的不同体验和不同收获,逐步实现“会学”。

二、活动基本策略

“短周期小项目”主题实践活动必须突出学生的自主操作、组内与组际间的交流评价环节。在每项活动前教师必须提出要求,规范学生的活动。

1.引导学生自主操作,其内容须以操作要求为主

(1)在自主操作之前教师要提出操作的具体要求,如操作的时间、学习的态度、操作的质量、组内怎样讨论、怎样派代表发言等等。

(2)教师要教给学生自主操作的方法,如观察、模仿、创新等等。

2.突出学生间的交流评价

主要包括组内交流、组际交流,这是一种互助式的学习方式,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活动,是“短周期小项目”主题实践活动的核心。在评价过程中:

(1)对出现的问题不应由教师简单地进行单一的对错评价,尽量交给学生去积极思考、交流、评价解决。教师的责任在于激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制造思维与实践争辩的氛围,而不是答案正确与否的判官。

(2)对于学生的发言,不能只评价学生答案的对错,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有价值的思路方法或问题产生的根源,还要关注学生或小组的学习态度、互助精神、思维特点、隐含学习方法等等。对有价值的操作方法、讨论方法、分析方法、语言组织等要给予积极的评价。

(3)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学习工具的摆放、交流时怎样倾听、怎样分析反驳、举手发言的有序性等等。

(4)教师的身份是课堂的主持人、学习的激励者和思维的鼓动者,要洞悉各个小组成员的学习态度、纪律、职责。

3.展示交流阶段,学生展示汇报时,教师要努力成为一个倾听者和交往者

倾听学生的认识和感悟,并给予相应的认可和鼓励。在学生汇报后,要用质疑询问的方式提出带有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并回答,以确定学生对问题是不是真正理解了,并能将所悟、所得熟练地运用。此环节,教师指导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习得评价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评价品质,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通过学习改进自己,学会欣赏;善于发现问题所在,并能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学会批判。这种评价的能力与意识,也是学生终身受用的。

4.教师要学会运用语言调控教学过程,氛围要活而不乱

篇4:双争先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在每年4月开展壮乡文化主题实践活动期间,我校都会设计统一的活动主题和活动方案,再由各年级组具体设计和组织本年级的主题实践活动。总的活动流程是:教师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壮乡文化”校本教材,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壮乡文化;再通过主题班会活动、语文实践活动、体育趣味活动、参观民族博物馆活动等方式展开一系列壮乡文化主题实践活动;最后由学生通过绘画、绘本、手抄报、阅读卡、摄影展、征文比赛等形式展示壮乡文化实践活动的收获。

由于各年段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我们所编写的“壮乡文化”校本教材的内容也不同,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所运用的教学策略也不同。因为低年段的学生识字少,认知水平较低,且以形象思维为主,为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我们在编写《低年级壮乡文化绘本》的时候重点关注他们的视觉、味觉,选编了一些介绍壮族服饰、饮食习俗、建筑特点的内容,并以大量的图片形式呈现;教师在指导阅读时,侧重引导学生看图说话(仔细观察图片、说出图中信息),教师再补充完善相关知识;当学生对壮乡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以后,在主题实践活动环节,教师便可以指导学生据此进行绘本创作了。中年段是低、高年段的过渡和衔接,此时学生已经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知道了一些阅读方法,且模仿能力较强,因此,我们在《中年级壮乡文化读本》中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着重介绍了壮族的民歌、舞蹈、乐器、体育项目等内容;教师在指导阅读时,通过引导学生快速默读序言部分的内容以了解文本的概要,再分组精读读本中每一个板块的内容,教师穿插播放歌曲、视频、图片欣赏,让学生读、唱、跳结合,在阅读体验活动中更好地感受壮乡文化的特点,培养热爱壮乡文化的情感。高年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在编写《高年级壮乡文化读本》时,着重介绍壮族的神话传说、图腾、壁画、圣贤名流等内容;教师在指导阅读时,侧重引导学生探究阅读,在阅读中“挖掘”出更多与壮乡文化相关的信息。

下面我们以中年级为例,展开我校壮乡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实施策略的讲解。

一、《中年级壮乡文化读本》阅读指导策略:由全班快速默读序言,到学生分组精读各板块内容,将阅读分享与学生的活动体验相结合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你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吗?你的民族最独特的是什么?

生:我是汉族的,我的民族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华美的服饰——汉服。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饰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延续到甲申之难。

生:我是瑶族的,我们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都会举行大型祭拜活动,全村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表达对英烈的崇敬。

生:我是仫佬族的,仫佬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山地民族,广西的仫佬族绝大多数居住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生:我是壮族的,壮族有自己的语言,是一个喜爱唱歌的民族,刘三姐是我们壮族的歌仙。

师:我们班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是壮族,广西因壮族人口最多而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请同学们打开手上的《中年级壮乡文化读本》,快速默读本书的序言,看看书中都介绍了壮族文化的哪些方面?

生:书中讲到了南宁民歌艺术节。我去看过!

生:壮族的乐器很有特色。我敲过壮族的铜鼓!

生:壮族有“三月三”歌圩,还有五色糯米饭!

生:壮乡有很多特色体育项目,比如抛绣球、滚铁环、板鞋……

师:同学们读得很仔细,下面我们分组进行阅读。第一组阅读第一板块“壮族民歌”,第二组阅读第二板块“壮族舞蹈”,第三组阅读第三板块“壮族乐器”,第四组阅读第四板块“壮乡体育项目”。读完后先在小组内交流你了解到了什么,然后再派一名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

这个环节主要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壮族文化的兴趣,引出接下来的分板块精读。通过快速默读文本序言,学生可以很快了解整本书的概要内容;为了提高阅读效率,教师选择了分组分板块阅读,组内交流和班级展示的安排可以充分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并有效关注阅读的质量。

【课堂实录】

师:下面请各小组代表发言。

生:我们第一小组阅读的是第一板块,我们从中了解到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歌节,俗称“歌圩”。节日期间,青年男女身着盛装,成群结队去对歌,一唱一答,歌声不绝。最有名的人物是我们壮族的歌仙——刘三姐。

师:那就让我们来听一听这位歌仙的歌声好吗?(播放壮族民歌《只有山歌敬亲人》)其实,壮族人民喜欢唱山歌,不只是在山上唱,在各种场合都能用山歌来表达,由此可见壮族人民对山歌的热爱。壮族山歌是壮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让我们分角色朗读一下《刘小姐》电影中刘三姐和人民群众与莫老爷请来的三个秀才对歌时斗智斗勇的歌词,这三位男生分别读三个秀才的歌词,这位女生读刘三姐的歌词,其他同学读村民的歌词。读完后分小组讨论,说一说歌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分角色朗读完毕,开始发表各自的体会。

生:壮族人民喜欢用歌声来表达情感。

生:人民通过智慧的歌词讽刺和嘲笑财主。

师:有歌声的地方一定有舞蹈。下面,有请第二组代表给我们汇报一下壮族主要有哪些舞蹈。

生:壮族有扁担舞、捞虾舞、翡翠鸟舞、铜鼓舞、绣球舞和火猫舞等。

师:同学们看图片,人们拿着扁担在做什么?

nlc202309091439

生:在跳舞。

师:为什么用扁担来跳舞?

生:这是一种表现人们劳动情景的舞蹈,舞蹈动作和道具都取材于日常的生产劳动,展现了劳动人民和谐、欢愉的劳动场景。

师:请看这幅图,猜一猜这张照片中的舞者在模仿什么动物?

生:青蛙。青蛙被视为蛙神,蛙形舞姿是壮族先民对蛙神的颂歌,是祭祀拜神时跳的舞。

师:下面请几个同学上讲台来跳一跳蛙形舞,注意把两臂张开,弯肘上举,两腿蹲成弓步,动作要有力。

生模仿蛙神动作感受蛙形舞。

之后,教师播放该校去年主题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跳竹竿舞、绣球舞、铜鼓舞的照片,并穿插讲解师公舞、斑鹅舞、舂堂舞、蜂鼓舞等壮族人民的特色舞蹈。

……

生分组展示完毕,教师要求学生就感兴趣的内容再认真读一遍。之后进入“个人分享”阶段,有学生带来了精美的绣球给同学传阅、欣赏,也有学生站到讲台上表演唱山歌……学生感慨,壮乡文化读本中的内容远比自己搜集到的内容丰富、生动,非常值得深入阅读。最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三选一”的课外作业:参加一项壮乡文化活动(自由组队);做一份关于壮乡文化的手抄报;写一篇阅读《中年级壮乡文化读本》的读后感。

教师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交流以及各种课堂活动的开展,加深文化体验,充分体现了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深度对话的过程;而穿插在阅读当中的现场感极强的各种活动,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壮乡文化的魅力。“三选一”的作业设计,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选择的自主性,让课堂阅读得到了延续。

二、中年级壮乡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多彩三月三,精彩我来展

在阅读壮乡文化读本的基础上,我们再以年级为单位,开展诸如主题班会活动、语文实践活动、体育趣味活动、参观民族博物馆活动等壮乡文化主题实践活动。一、二年级的主题实践是“壮乡三月三,美食风情街”美食制作和品尝活动,因为学生年纪小,所以会邀请部分学生家长现场演示如何包粽子、做五色糯米饭等,学生跟着家长体验动手制作美食的过程,并以班级为单位向全校学生介绍自己参与制作的壮乡美食,与同学一起分享壮族的风味小吃,了解壮乡的风俗文化。三、四年级的学生重点开展壮乡大舞台展示活动,学生身着壮族服饰,跳起欢快的竹竿舞、铜鼓舞、绣球舞等壮族舞蹈,合唱优美的山歌,展示自己对壮乡文化的热爱之情。五、六年级开展壮乡体育趣味活动,有板鞋比赛、抛绣球、花样踢毽子等活动。

下面是三、四年级的壮乡大舞台展示活动现场,四个小主持人站在了舞台的中央。

主持人1、2:敬爱的老师,

主持人3、4: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主持人1:三月的壮乡,家家欢声笑语,处处花海人潮。

主持人2:三月的广西,时时歌声飞扬,刻刻舞姿翩跹。

主持人3:三月的普罗,班班热情高涨,人人展现风采。

主持人4:今天,我们迎来了壮族同胞们的传统节日——三月三。

主持人1:今天,我们聚集在普罗,举行中年级“多彩三月三,精彩我来展”主题活动。

主持人2:唱出我们的快乐。

主持人3:舞出我们的喜悦。

主持人4:展出我们的精彩。

……

“三月三”放假,各年级都布置了与壮乡文化相关的实践作业,或者是看壮乡相关书籍、视频,或者是查阅有关资料,或者是实地调查、走访,或者是参观博物馆,或者是参加家乡的特色文化旅游等,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壮乡文化的理解,感受壮乡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丰富内涵。

三、壮乡文化展示

阅读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对壮乡文化感受深刻。以此为基础,再让学生用绘画、绘本、手抄报、摄影展、阅读卡、征文比赛等形式展现壮乡文化实践活动的收获就水到渠成了。

低年级的学生识字少,主要以绘画、绘本展示为主,一年级用8开纸绘画,二年级用A4纸创作绘本,学生们以明丽的色彩和简单的文字表现了壮乡的服饰、五色糯米饭、绣球、铜鼓等文化特色;最后每班精选最优作品汇集成册,并扫描制作成展板,在校园内展示。中年级学生以手抄报、摄影展的形式展示成果,8开纸的手抄报以图文形式展现壮乡歌舞、乐器、体育器材等内容,壮乡文化旅游中的照片真实记录了一个个壮乡文化元素的精彩瞬间,表达了学生在壮乡文化主题实践活动中的感受;作品集齐后再以年级为单位精选优秀作品扫描制成展板和册子,在校内展示。高年级学生主要是以阅读卡和壮乡文化读本读后感征文比赛的方式展现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感受较深的壮乡风采,通常五年级学生制作各种形状的阅读卡,六年级学生用文字记录自己在壮乡主题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点滴收获、表达自己对壮乡文化的独特感受;作品收集好后再以年级为单位进行评比,以年级为单位制作成展板和册子,在全校展出。

“壮乡三月三”系列活动,在丰富我校校本课程的同时,也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感受到壮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懂得更多壮族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责编 白聪敏)

篇5:双争先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 “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根据县委部署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决定在全局集中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争先进位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市委二届九次全会和中共利 辛县委七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围绕迎接市三次党代会和县八 次党代会召开和贯彻落实市、县党代会精神,以“立足岗位 作贡献,争先进位创一流”为主题,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立足 岗位,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确保快速发展、力求争先进位,努力开创我县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二、活动内容

(一)围绕创先争优当标兵,开展“向英模学习,为利辛发展献计”活动。一是外学先进人物事迹。深入学习沈浩、杨善洲、王坤友等先进人物事迹,尤其要学习先进人物忠于 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崇高精神,坚定理想信 念,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增进群众福祉。二是内树先进典型,作为全局上下学习的标杆。三是深入开展“我为文化发展献一策”活动。局各支部和广大党员要紧扣活动主题,通过深 1

入基层一线调研、召开座谈会、意见建议征集等形式,广泛集中民智、聚集民力、凝聚民心,共谋加快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全面推进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二)围绕创先争优在行动,开展“喜迎建党90周年”庆祝活动。通过举办多种庆祝活动,营造庆祝建党90周年的浓厚氛围,增强党员干部对党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一是建立共产党员《储绩卡》,推动党员承诺事项的落实;二是举办利辛首届县直职工运动会和庆“七一”职工篮球、乒乓球、象棋友谊赛,丰富职工文体生活; 三是突出宣传报道。县电视台开辟专题专栏,深入开展宣传活动。电影公司要深入社区、农村、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巡回放映活动;四是每位党员要通读一遍党章,每位党员领导干部要走访一名老党员或困难党员,每个支部要开展一次重温入党誓词和一次扶贫济困活动。

(三)围绕落实市、县党代会精神,开展“与利辛发展 同行,为党旗增辉添彩”活动。认真落实党代会精神,积极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开展“奉献在岗位”、“党员奉献日”、“党员示范窗口”、“党员志愿行动”、“党员服务队”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广大党员紧紧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工作“回头看”,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切实把科学发展理念转化为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动力,在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形成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辉添彩的良好氛围。

三、方法步骤

主题实践活动,从2011 年4 月上旬开始至12 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4月上旬至5月上旬)。广泛宣传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总体要求。成立组织,召开会议,制定实施方案。

(二)组织实施(5月上旬至12月中旬)。局各支部要结合各自实际、突出岗位特色,精心设计活动载体,统筹安排活动时间,认真组织活动开展。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分工,改进工作措施,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确保主题实践活动扎实有序推进。

(三)总结表彰(12月底)。局各支部要在活动结束后认真总结,选树典型,将活动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对在主题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

四、组织领导

(一)落实责任。局各支部要高度重视,切实把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扎实推进活动顺利开展,务求取得实效。

(二)深入广泛宣传。局各支部和全体党员要以本次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大力营造舆论氛围,积极开展庆祝建党90

周年活动,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迅速投身到活动中来。

篇6:双争先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按照校团委《关于开展“增强组织活力、增强团员意识”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结合我院的工作实际,院团总支决定在全院共青团员中深入开展“双增强”主题教育。为了切实搞好“双增强”主题教育,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开展“双增强”主题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将“创先争优”活动的精神传达贯彻到团员青年中去,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是共青团的神圣职责。开展“双增强”主题教育是“创先争优”活动重要思想的继续和深化,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的延伸,也是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永葆团的先进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巩固和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二、“双增强”主题教育的对象

信息技术学院下属36个团支部,以及学生社团、学生宿舍等学生团体。

三、丰富活动载体,深化主题教育

“双增强”主题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为了将共青团“双增强”主题教育融入到丰富多彩活动中,将眼光放开,找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团的活动的交点,在充分考虑青年团员身心特点的基础上, 院团总支拟开展特色鲜明的实践活动,使“双增强”主题教育丰富多彩。

(一)团总支主要工作

1、开展团员和团支部状况调查。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专项调查,深入了解掌握团员队伍和团支部的基本状况、明确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形成专门的书面报告。

2、宣传造势。积极发挥各类宣传阵地的作用,积极利用网络、短信、视频等宣传平台,大力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教育活动氛围。同时,注意挖掘本我院优秀团员典型,做好宣传工作。

3、组织发动。要在精心筹备的基础上,成立我院 “双增强主题教育推进小组”,明确团总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召开动员大会,明确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作出具体部署,提出具体要求。

4、启动团学骨干培训班。根据学院实际情况,按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要求,启动中级班培训工作,对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社团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学生理论学习骨干以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开展培训,进一步明确培训要求,优化培训方案,规范管理考核。

5、在实践创新活动中进行团工作机制创新。增强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活动的力度,活动要广泛深入基层团组织,要服务于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6、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总结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的经验,进行自我考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团支部团员意识和加强团支部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团员的学习教育、团员评议激励、团支部管理等制度,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巩固扩大教育活动成果。

(二)团支部主要工作

各团支部制定一份“双增强”主题教育计划,以“五个一”为主题,主要开展以下活动:

1、组织一次团课学习活动。团课形式可采用学生党员或团支部书记主讲、团员青年轮讲、网上团课辅导等形式。团支部要及时向团员推荐团课的有关学习辅导材料和理论文章,以支部为单位指导团员参加团课学习活动。团课学习活动除采取集体学习外,还可以采取自学、座谈等办法,确保学习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

2、组织一次民主评议,做好“团推优”工作。广泛开展谈心活动,进一步沟通思想,相互提醒,帮助发现各自存在的问题,增进了解和团结。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准自己在思想、学习、作风和工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按照学校及学院工作要求,发挥团支部工作力量,认真完成共青团推优工作。

3、组织一次主题团日活动。积极发挥团员主体作用,发动每一位团员来共同参与设计一次团日活动,使每个团员都成为团日活动的主人。活动主题要结合班级团员青年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进行一次为团支部建言活动。开展“我为团支部发展献一计”活动,通过专题组织生活、QQ群等形式,围绕团员必须具备怎样的要求、有什么评价标准、如何建设活力团支部等问题开展一次讨论,动员每位团员为团支部的发展建言献策,进一步明确团员标准和活力团支部标准。

5、开展一次班级科技活动,促进学风建设。组织团支部中的每一位团员青年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参与相应的科技活动、学术活动,以支部为单位开展适合团员青年的科技竞赛类活动,提升团员青年的个人综合素质,激发团支部的活力。

四、活动要求

各团支部要高度重视“双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合理制定工作计划。院团总支将在2011年“五四”期间对在“双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篇7:大寺村“争先创优”主题实践活动

实施方案

为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推动整改工作不断深入,在先进性教育集中教育活动之后,经村党总支研究决定,在全村范围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现就如何开展安排部署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和“学习优,作风优,素质优”的要求,坚持以“争先创优”活动统揽工作全局,把“争先创优”活动与转变作风、提高效率相结合,与提高素质,推动创新相结合,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目标,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自身建设和业务工作,为各项事业的创新发展作贡献。

二、主要措施

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要与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紧密结合起来。

(一)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1、积极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关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积极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专题讨论和报告会。通过

深入学习和研讨,不断深化了对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纪律观念,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做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表率。

2、精心安排支部领导班子和全体党员的全年学习。今年年内,除了同步学习先进性教育规定的学习内容以外,还要结合当前党建工作的实际,重点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论述,以及《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通过深入学习和思考,不断推进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打牢思想基础。

(二)实践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突出抓好基本能力建设 按照实践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不断推进党员干部的能力建设,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鉴别能力、政策运用能力、拒腐防变能力。要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对照个人岗位职责、工作要求标准,联系个人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查找在能力方面存在的差距。然后围绕“重点应加强哪些方面的能力建设”、“怎样加强党员能力建设”开展讨论,并提出个人能力建设的具体措施。

(三)以保持先进性为目标,加强各项制度建设

修订完善院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在认真回顾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经验的基础上,逐项落实好梳理汇总的28条整改

措施,进一步完善党员思想教育、党员学习、党员管理、廉政建设、积极分子培养等制度,通过科学严格提高职工素质。

三、活动要求

(一)坚定理想信念

要以“理想远大、党性坚定、坚韧顽强、百折不挠”为标准,认真解决党员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提高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做到“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生死关头能豁出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竭尽全力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做群众的贴心人。

(二)坚持勤奋学习

把学习和教育贯穿于各项活动和工作的全过程,培养和形成只有学习才能生存、才能进步,以学习为荣、不学习为耻的风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始终在实践中学习,在困难中锻炼,把学习、研究、创新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高和增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

(三)坚守党的纪律

要培养和树立坚强的党性原则,服从纪律,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召唤;坚持严格要求自己,从严要求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他人谋取私利;在工作中,坚持原则,作风民主,心胸豁达、善于团结同志维护党的团结。认真学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观察、处理民族问题,以实际行动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四)坚持“两个务必”

要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清正廉洁、勤奋为官,求真务实、公道正派,谦虚待人、从不自满。筑起拒腐防变的牢固思想防线,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以实际行动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带头示范作用,增强党组织在新时期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为促进我村改革、发展、稳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党总支书记要切实加强对争先创优活动的领导,抓紧研究部署和落实。

一要把争先创优活动与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相互促进,避免出现“两层皮”。

二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争先创优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取得预期效果。

三要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发现、推广、宣传争先创优活动中的典型,形成良好的舆论态势和氛围。

四要积极探索争先创优活动的好办法,把争先创优活动引向深入。

大寺村党总支

篇8:双争先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一、以学生为根本, 体现主体性

学校教育的起点和和终点都指向学生这一生命主体。不论是学校实践活动目标的设置, 还是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以及实践活动的实施、评价, 都以学生生命的发展为最终目标。整个教育就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信念和理想等, 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和需求。

1.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学生是学校主题实践活动的主体, 其主体性首先就表现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的能动性体现为人不仅能够认识客观世界, 还能够改造客观世界。作为高职学生, 其能动性具体体现为认识自身、认识环境、完善自己, 用自己的创新精神参与活动。其次主体性表现为自主性。人一方面是自然的主人, 能够改造自然, 另一方面又是自己的主人, 能够决定自己的行为, 把握自己的命运。因而作为主题实践主体的学生, 他们是有自由意志的, 学生能主动参与主题实践活动, 在实践过程中主动思考、探究、交流、质疑, 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发挥自己的作用, 实践自己的理想, 提升自身的素养。

2. 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设计

高职学校主题实践活动特别要重视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情意发展来实施。作为生命教育的实践活动, 最终是为了促进生命的发展与完善, 首先要遵循生命本身的认知、学习规律, 如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顺序, 情感对认知的促进作用规律等。教育的目标设定要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结合起来, 即把学习者的经验及其生长需要作为教育目标的基本来源, 使学生成为真正的活动主体。

二、以体验为方式, 强调实践性

生命教育视域下的主题实践活动强调生命意义的建构过程, 而这种建构显然是离不开实践的, 实践体验过程是必然的要求。

1. 经验在生命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某种意义上, 知识对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 主要体现在学生在活动中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思想与行为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 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他要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与加工, 主动地去建构信息的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 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每个学习者都会以自己的原有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 建构自己的理解, 包含新旧经验冲突所引发的观念和结构重组。可见, 主题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经验获得对学生生命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2. 在实践中开展生命体验活动

经验是体验的结果。学生在实践活动体验中获得生命经验, 体悟生命、生活的内涵。这样, 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不断建构自己对生命意义的认知, 用生命活动体验中的知识指引自身生命发展的方向。所以, 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就是把生命知识通过体验转化为生命、生活体验过程。此外, 主题活动强调活动设计的心理组织, 有利于学生在与生命知识、经验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人格。生命化教育实践过程中, 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活动中获取个人自由发展的经验。因为知识对学生是否具有个人意义, 是知识保持的决定因素, 知识只有转化成学生的“经验”, 才会有意义。

三、以文化为载体, 渗透生命关怀

高职主题实践活动是创建高职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 同时, 主题实践活动的资源也要源于优良的教育文化。通过教育的文化授受, 把文化看做生命发展的有价值的资源, 滋生智慧, 孕育精神、人格, 提升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1. 激发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情意

情意要素在文化内容组成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主题实践活动目标的设计, 可以从文化中的情意要素入手, 培养高职学生在学校文化中的情感认同。和谐的校园文化造就和谐的教育情境, 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师生的良好心境, 共同营造愉悦的工作、学习氛围, 这样有助于学生健康情意的培养。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尊重他人的情感, 敬业创业的情感, 使高职学生在具体的情境氛围中通过体验感悟, 培养积极的情意, 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 提高自己的生命意识水平。

2. 实现校园文化的生命关怀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是最美好的人性体现。在高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要给予学生真情的关爱, 让学生的生命活得更有价值和意义。关爱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情感基础, 具有传递性、扩散性。当关爱的情愫充盈于学校的各类活动系统之中时, 校园就会成为生命化的校园。主题实践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 需要践行关怀教育理念, 在科学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展活动。

四、以目标为引领, 彰显生命追求

主题实践活动的目标, 一是具有指向性, 彰显生命意义的价值追求;二是灵活性, 根据学生、环境的变化而弹性处理目标设计。

1. 确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一个健康生命的成长, 需要有正确生命价值观的引导, 因此, 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目标首先就是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即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学生们要认清, 人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 自然生命是价值生命的载体, 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的灵魂。学生学会从社会需要与自然生命发展需要相统一的角度来追求个体的价值目标。同样, 学生也要懂得从社会需要与自然生命发展需要相统一的角度来把握判断生命的价值尺度和准则。

2. 培养生命伦理的认知辨别能力

在学生个性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中, 正确的生命生态观、伦理观、是非观是保障学生生命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珍惜生命, 尊重生命, 欣赏生命, 这是生命生态环境中的生存法则, 是生命伦理包含的基本内容。生命的生长环境是极其复杂多变的, 需要生命个体能辨别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复杂联系, 懂得生命伦理的秩序。作为当代高职生, 应懂得尊重他人、关爱生命, 处理好家庭、社会、学校的人际关系。

3. 培养鲜活的个性生命

生命是个性化的生命, 生命质量的提升是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 他人是无法替代的, 这就需要学生具有提高独特生命质量的能力。主题实践活动应从学生出发, 培养“自我实现”的能力。自我实现是学生生命价值的实现, 是学生获得“经验”过程中, 实现自我个性的发展, 从而在道德修养、生理健康、社会生存等方面具备的认知、判断、处理能力, 在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的统一中增强生命的自信感、幸福感。

五、以情境为平台, 反映生活本质

1. 主题实践过程的生活化

现实生活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根基, 也是教育最真实、最坚实的基础。陶行知先生讲,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主题实践活动的生活化是要求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强调模拟生活的情境性、真实性。情境性、真实性是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也是体验性主题实践活动的特征。只有在生活化的教育实践环境中, 生命教育才是真实的、有效的。同时, 生命教育过程生活化要求主题活动个性化的创设, 因为生命的经历是不同的, 每个人都会遇到只有自己才面对的问题。

2. 主题实践活动内容的生活化

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就是人们生活的过程, 因此生命主题实践活动的内容就要贴近生活、反映生活。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不能脱离于学生的实际生活, 只有生活化的内容, 才会更容易形成学生的生命体验。主题实践活动的内容可涉及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中的衣食住行, 社会的各类问题等等。这些内容选择的价值取向主要是道德取向, 体现的是对高职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引领。

六、以生命发展为宗旨, 实施多元化评价

生命化教育要培养全面且具有个性的人, 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这实际上给主题实践中的学生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评价须紧紧围绕着这一核心目标, 在评价功能、目标、主体、内容、标准以及过程和方法等各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

1. 促进生命健康发展为宗旨

学校对学生的一切评价行为, 都应该建立在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 更重要的是找出实践活动中的不足, 反馈给活动中的师生主体, 完善实践活动。评价关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尤其是心理健康。评价的指标涉及学生的生活目标、家庭关系、师生关系、自我认识、人际交往、恋爱观、生活观、社会观、生态观等。

2. 评价的多元化

首先, 评价方式多元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的目标是在教育活动中不断了解活动进行的状况, 以便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 进而提高活动质量的评价。质的评价与量的评价要相结合, 质的评价能更好地反馈学生个体的情感、品质等难以量化的因素。

其次, 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教师、专家等都可以成为主题实践活动的评价主体。这种评价主体多元化使评价更客观, 同时也调动了参与者的积极性。

最后, 评价维度多元化。人的生命是多维的, 对生命发展的评价也应是多维的。从生命的不同角度来评价, 使评价内容体系更加全面, 对指导学生更有意义。

总之, 在高职学校生命教育视域下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始终要围绕“生命的发展”这一核心主题, 从内容和形式方面设计符合学生兴趣、情感、生理特点的实施策略。高职学校开展的生命化主题实践活动, 在创建高职学校生命化校园的过程中, 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 (第一卷) [M].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1.

[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3]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篇9:双争先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模式是指对某一过程或某一系统简化与微缩式表征,以帮助人们形象地把握某些难以直接观察或过于抽象复杂的事物。安德鲁斯和古德森(D.Andrews & F.Goodson)曾指出,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一组综合性成分,这些成分能用来规定完成有效的教学任务中的各种活动和功能的序列。故而,利用某一种模式,人们可以将教学活动或过程化解为某些关键要素或成分,并借助其简化的、微缩的方式探究与探讨有关的现象。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基本模式并不是要将其实施程序固定化,而是为了提取其实施过程中的基本内核,以促进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建立清晰的认识,从而促进教学指导的改进。《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倡导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应体现综合性,应力图以综合主题的方式,将研究性学习渗透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或由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统摄研究性学习,实现三大领域课程内容的整合。总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是一个整体,是以一个综合主题统整整个实施过程。也就是说,在实施的过程中,在同一时间段内只表现为一个主题(项目)。这就是为探讨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程序提供了可行的基础。我们关于基本模式的研究即是建立在以综合主题形式统整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平台之上的。

根据主题性质的不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可以表现为很多种类,如问题探究类、项目(技术)设计类、社会(自然)体验类等。但各类综合实践活动都表现为大体相同或相似的基本过程,即主题确立→主题探究→总结发表。

一、加强选题指导,确立有效主题

主题确立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要研究的问题。学生选择的主题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问题探究类主题

这类主题表现为学生针对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所进行的一系列问题解决活动,以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根据问题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然探究类主题,如“水污染程度调查”、“小动物如何过冬”、“酸雨的形成”等;社会探究类主题,如“家乡的历史”、“超市的调查”、“儿童游戏的调查”等。根据学生能力及发展水平的不同也可以选择交叉性的探究主题,如“气象问题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环境污染与人的健康”等。

2.项目(技术)设计类主题

这类主题主要发展学生的设计、制作、规划与组织能力,要求学生在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解决的实际操作。它包括制作某一项产品,可以是科技方面的,如小小电风扇、飞机模型,也可以是社会产品,如社区小地图、超市导购图等;设计某个方案,如“学校绿化方案”、“社区休闲广场建设方案”等;改进某个系统,如“食堂收费制度改进建议”、“改造学校的草坪”等;计划和组织某项活动,如“社区环保宣传”、“社區考察一日行”等。

3.社会(自然)体验类主题

这类主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自然)、观察社会(自然)、服务社会,在与社会、自然的接触中培养学生的体验力、观察力与感受力。如“在某处的一天”、“春天的公园”等。

二、加强方法运用,开展主题探究

主题探究表现为在确立主题之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制定活动计划及运用恰当的探究方法落实计划两个方面。

制定活动计划是进行主题探究的必要前提,计划制定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探究成效。综合实践活动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锻炼学生计划、开展某项活动的能力。学生不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完成任务,而在自我的计划、监控和调适下完成任务。因而,制定周密的探究计划是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第一步,更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计划应该是由学生自主制定的,教师只起到指导、建议的作用,帮助学生完善计划,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

学生制定的计划应该包含课题名称、探究目的、探究准备、探究内容、探究时间、组织形式、活动分工等各项内容。计划也可以采用或文本式的表现形式如表。

表格式探究计划

姓名:                            年     班               第    组

文本式探究计划与表格式探究计划的内容相同,只是以文本的形式详述具体内容而已。

落实计划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可供学生选择的探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探究类,主要适用于学生解决某个问题,具体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分析法、文献查阅法(包括文本资料和电子资料)等;体验类,主要适用于学生获得某些体验,具体有参观法、访问法、考察法等;社会服务类,主要适用于学生组织、参与某些社会,具体有社会宣传、演示、表演等。一个探究主题会涉及多种探究方法,同样,一个探究方法也可以达成多种研究目的,所以在探究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以获得更多、更准确的资料。

三、加强成果总结,发表探究成果

总结发表指的是学生通过书面或口对的方式总结、展示探究过程及其结果。总结发表既是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的小结,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以在总结发表阶段既总结自我、表现自我、反省自我,也是发现他人、欣赏他人、评价他人。

总结发表可以分为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总结两种目的。其中阶段性成果是最终成果的基础,最终成果建立在阶段性成果之上,由多个阶段性成果组成。总结发表可以分为平面展示型和现场互动型两种形式。平面展示型是把学生的成果以文本、图片或影像的形式通过展板、展台或其他形式展示给公众;而现场互动型则通过学生的现场交流、报告、表演、答辩等形式立体式地展示探究成果。这两种形式各有千秋,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用,以增强总结发表的效果。

总结发表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规模,可以校内发表,即为分班级、年级、校级三种规模,也可以面向社会,吸收家长、社区及社会相关机构人员等参与发表,增强发表的规模和影响力。通过向社会展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成果,可以争取他们对今后实施的理解和支持。

参考用书:

[1]高文主编:《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4页。

[2]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3]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简介:

篇10:争先创优主题活动方案

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市政协党支部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增强活动实效,充分发挥党员和党支部在机关工作上带头和示范作用,按照市党委“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部署,经学政协党委研究,拟在政协机关组织和党员中开展“我参与、我承诺、我奉献”主题实践活动。

一、活动主题

以“我参与、我承诺、我奉献”为主题,切实增强党支部和党员的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增强活动效果;组织委员学习,提高委员素质,不断保持党的机体生机与活力,不断提高党支部“创先争优”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调研、视察、民主评议等活动;在市各项事业发展中当先锋、做表率,在“服务群众、奉献爱心”等社会公益事业中作贡献。这一活动有效地推动了政协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立足本职岗位,弘扬优良作风,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工作能力,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使党的建设的优势不断转化为市政协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的优势,使党支部和广大党员不断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政协工作发展的动力。

二、活动时间

2010年6月22日—2011年6月22日

三、主要内容

1、按照市政协党委“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部署和本次主题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结合本支部和党员的具体实际,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有支部特色、符合党员实际、能够取得明显实效”的主题实践活动。各支部要有具体明确的实践主题,并要有不少以一次主题党日活动支撑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目标是“建过硬的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

2、结合实际开展争创先进党支部活动,重点做到三个好:领导班子好,积极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教育系统的贯彻落实,有较强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工作机制好,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党员的机制科学化、制度化,党员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渠道通畅;群众基础好,支部在政协委员中有较高威信,党员在政协委员中的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进一步增强。

3、以迎接党建考核为契机,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模范执行上级和学校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规章制度和文件要求,对照《市组织部、市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党建工作考核标准寻找差距和不足,不断完善工作制度、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举措,使党的建设和工作水平能够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学院改革发展需要、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以优异的工作业绩迎接党建考核。

4、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点抓好“四个打造”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项目建设两项调研活动,并立足于推动生态建设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重点就整治三江六岸和南山寺后续工程建设情况搞好两项视察活动。加强政协提案工作,提案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重要形式,我们今年要逐步推行网上提交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的新方式,加大提案特别是重点提案的督办力度,完善提案办理考核细则,全面推行提案办理情况通报制度,探索在新闻媒体上公布提案办理情况,努力提高提案的落实率。进一步加强对政协工作的宣传,充分展示政协履行职能的成果和委员风采,扩大政协工作的影响。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地各单位党组织要高度重视,明确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指定专人具体负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按照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明确时间要求,精心组织实施。

2、政协机关要将党员参与主题实践活动的情况进行认真考核,并将此作为党员民主评议、推优评先和教职工党员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3、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市政协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带头参加活动,促进活动的开展,而且要切实履行组织领导职能,积极组织党员参与活动,做到活动前认真准备,活动中抓好落实,活动后做好总结,并将取得的成效反馈群众,取信于民。

4、加强宣传,树立典型。市政协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对整个活动牵头抓总,抓好各项工作的安排部署、督促检查。市政协机关要及时发现和总结经验,培养并树立典型,并积极向市委创先争优活动简报上报相关信息。

5、严格督查,定期通报。市政协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和市政协指导检查组对机关开展活动的情况要进行全程指导、跟踪落实,对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及时宣传推广。

中共化州市政协机关党委

上一篇:棉花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总结下一篇:化学实验竞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