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意义

2024-06-04

读书的意义(精选8篇)

篇1:读书的意义

读书漂流活动感想——读书的意义

作者 荼匕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代写公文 心得 软文请联系183355657 学校给孩子们组织了一场“读书漂流”活动,感慨良多,借次机会分享如下。

三十多年前,我大约比现在的儿子还小一点的时候,母亲买来一本《唐诗一百首》,一字一句教我读背。母亲是一名平凡的工人,不懂得拼音,更不会讲普通话,但这并不妨碍她教授我那些启蒙诗句,以至于我现在还牢牢记得那一口纯正安康方言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当然还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待我稍大一点,学习了拼音,母亲开始让我独立学习——她每日上班前,挑一首诗让背诵,下班回来检查。若是背会了便用铅笔画个对勾;若背不熟则罚我跪在搓衣板上继续背,背熟为止;若是完全不会,则免不了一顿“竹面片”。日复一日,从无断绝,读书背诗这件事情从母亲的硬性要求逐渐化为我的日常习惯。随着我年岁渐长,母亲便不怎么监督了我,我自动自觉背完了《唐诗一百首》,读熟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上下五千年》,到了小学毕业,我已经可以读《西游记》了。这三十余年来,其它的兴趣爱好,譬如足球乒乓、电脑游戏、唱歌跳舞等等,跟随年龄段和朋友圈的更替不断转变,唯有读书始终未变,直至今日,一日不读书便如一日不吃饭。

后来结婚生子,在教育孩子读书方面,我与母亲达成了一致,只是方法上略有不同。

在我看来,读书是一件“兴趣使然”之事,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便是这么一个道理。读书与学习并非完全是一件事情,莫约可以理解为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关系,但在方法和态度上大体相通,总体而言,便是“兴趣乃是引导入门的最好导师”。

所以对于儿子,我并没有强行要求他识多少字、读多少书、考多少分,只是见缝插针,在他不反抗的情况下引导他的兴趣。他玩王者荣耀,对李白有了兴趣,便教他背李白的诗;他看西游记,便给他讲西游记的故事,让他自己创作以西游记为基础的童话;他玩植物大战僵尸,便引导他讲关于大战僵尸的幻想故事……儿子乐此不疲,讲了不少或富含诗意或童真无忌的语句,我也乐在其中且成就感十足。

之所以不强求孩子读书,是因为孩子从生下来起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对待某一事物同样有“好”“恶”的能力和权利,作为成人,我们能做的不是“强迫”,而是“引领”。不断引导他读书而非对其它事物的兴趣,无非是在我的三观众,读书之于学习,之于工作,之于社交,甚至整个人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读书的意义何在? 读书让我不再孤独!

自入读书之门,人生便进入了一层新的境界。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全因无论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日,还是“拔剑四顾心茫然”之时,身边终有世界上最伟大的灵魂相伴,他们带你穿梭于广阔的宇宙之间,欣赏无尽的风景;他们带你徜徉在灵魂的深处,领略思想的星光……

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相告:“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爱和怜悯;比成功更令人愉悦的,是谦卑和坦然;令失败不再可怕的,是拥有陪伴和丰富。”

愿“读书漂流”活动引领更多的小朋友步入“读书”之门,在“读书”的道路上“富足”一生!

篇2:读书的意义

人,为什么要读书? 举个例子,当看到天边飞鸟,你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卧槽,好多鸟。”当你失恋时你低吟浅唱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不是千万遍地悲喊:“蓝瘦,香菇!”

最近很多人都在转这个视频,董仲蠡的演讲----《教育的意义》。

他在演讲中讲道: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自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便是教育巨大的缺失与悲哀。

乐嘉发微博说:“我有点激动,听了两遍,荡气回肠,依旧激动。我们痛斥中国教育的操蛋,同情应试教育体制的悲催,但其实,我们也未必知道教育是为啥。董仲蠡的这篇演讲----《教育的意义》,至臻化境,听得心酸,震撼。愿天下所有的老师们都能听到这篇演讲。”

“曾经我们说读书无用,才学与财富不成正比,造就了这个社会浮躁的状态,然而什么都可以浮躁,唯独教育不可以!”

董仲蠡在演讲中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是呀,如他所言,我们生活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随着生活压力、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甚至于无暇去思考诸如“我们是谁?我们想要做什么?”此类问题。无比仓惶地为了分数而学习、为了声誉而教学。乃至于对于知识文化本身不做思索探究,只问“这有啥用?”,或者说“这对考试加分有啥用?”

尤为喜欢董仲蠡演讲最后说的那段话,他的语调很温和,他说:

“所以,下一次我在讲课的时候我还会在课程的规定时间之内交给同学们答题的方法和技巧。但是我会多讲5分钟,我多讲5分钟的林语堂,多讲5分钟许渊冲,多讲5分钟的王佐良。请别再问我:这有啥用?这5分钟,我不教你考试,请允许我,做一次教育!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我们中国被称为文明古国,经千年颠沛而魂魄不散,历万种灾厄而总能重生,就是因为我们重视教育、我们尊师重道。

早在文化的缘起就将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立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图腾。

而对于教育的执念即便在最困苦的岁月、最艰难的日子里,总有人不抛弃,总有人把教育重新拾起、擦拭,奉还于我们的神坛。

文化和学问经由数百年、数千年积累而来,凝聚了不知道多少先贤学者的智慧,所以它的价值不应当只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的时候才被人重视。

那些看似无用的诗词曲赋、历史人文也是教育的一部分,亦是我们应当学习的一部分。

篇3:浅谈读书的意义与方法

关键词:读书,意义,方法,经验

1 人生因读书而精彩

书是记载知识的典籍, 传播人类文明, 记载人类成长的历程。读书可以开阔眼界, 增长知识, 是令人充实并自信地生活的一种方式。读书是走向文明的必要途径。如同国内外名家所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前苏联高尔基) ;书犹药也, 善读之可以医愚 (中国西汉刘向) ;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象没有阳光, 智慧里没有书籍, 就象鸟儿没有翅膀 (英国莎士比亚) ;读一本好书, 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国歌德) :一本新书就象一般船, 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 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英国凯勒)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前苏联高尔基) 。而知识能够使人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真心热爱人类, 不断为社会进步创造财富的人。读书能使狭隘的心变得宏大, 使烦燥的心变得宁静, 使枯寂的心变得温暖湿润;使贫瘠的心变得丰富, 使平庸的生活变得多彩多姿。有人说, 读书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 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这就是说, 读书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都具有积极作用。对于教师来说, 读书的厚度就是教学的深度。阅读是丰富人精神世界最有效的方式, 是划分“文明人”与“野蛮人”的界限, 是“最简便的修养方法”。养成读书的习惯, 天长日久, 潜移默化, 就会使自己身上流露出淡淡的书香气, 增添自己的韵味, 变得更加可爱美丽。古往今来, 读书成就了多少名人大家。宋代诗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 便语言无味, 面目可憎”。不读书, 不学习, 什么学问也没有的人是成就不了任何事业的。所以古人有言“积财千万, 无过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 (孟子) 。

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时, 一位名叫邓清清的女孩被救出来时还在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 她说“下面一片漆黑, 我好怕, 我又冷又饿, 只能靠看书来缓解心中的害怕”。就是书, 抚慰着这个孤独, 恐惧的幼小心灵, 鼓舞她获得生的希望。当温总理去看望地震中的受伤群众时, 一位因受伤而无法开口说话的女生在病榻上给温总理写了四个字“我要读书”。读书可以使人空虚时充实, 痛苦时坚韧, 快乐时清醒, 彷徨时明白。读书显示力量, 甚至能够拯救生命。1995年4月23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4月23日一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 西班牙大文豪塞万提斯等生日或忌辰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每到这一天, 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地区纷纷举行各种读书活动, 宣传读书的价值。

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在现代社会里, 生活节奏加快了, 信息传播方式也多样了, 但是读书作为人类获得知识重要手段, 作为推动社会发展力量的重要作用并没有变, 读书成为促进各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 在很大程度上取解于阅读水平。古罗写帝国当时经济发达, 物资丰富, 但没形成读书的风气, 许多人精神非常空虚, 不思进取, 为了追求物质享受, 就举行一个接一个宴会, 肚子容量有限, 那就吃饱了以后吃催吐剂, 吐了以后再参加下一个宴会, 丰富的粮食, 肉类、酒类等物资就是这样被消耗, 人的身体也变虚弱了, 经济难以持续发展, 最后终于灭亡了。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墙上贴着“此时打盹, 你将做梦;此时读书, 你将圆梦。”犹太人被誉为世界上最聪明最有智慧的民族。有“三个犹太人在一起, 就可以决定整个世界”之说, 犹太人占美国人口3%, 却占到美国诺贝尔奖得主的27%, 如果算上父母一方为犹太人的, 则达到40%。革命导师马克思, 大科学家爱国斯坦都是犹太人。犹太人有着经商的本领, 有人说“世界的财富在美国人口袋里, 而美国的财富在犹太人的脑子里”, 重视读书, 善于从书本中获得知识, 勤于思考, 就是犹太人聪明智慧的源泉。在犹太人家庭里充满浓郁的读书求知氛围。当小孩刚懂事的时候, 母亲便会翻开《圣经》, 在上面滴上一滴蜂密, 然后让孩子去吻吸它, 使孩子从小就懂得书本是甜的, 要爱不释手。《犹太法典》中说, 一个人在旅途中, 如果发现一本故乡人未曾看见过的书, 他一定会买下这本书, 带回故乡与乡人共享。当生活遇到困难需要变卖物品时, 应该先卖金子, 房子和土地, 到了最后一刻, 仍然不可出售任何书本。在犹太家庭里, 书柜一定要放在床头, 而不能放在床尾, 否则就是对书的不敬。犹太人的墓园里往往都摆着书, 他们认为当夜深人静之时, 逝者会出来读书, 也就是说, 一个人的生命有结束的时候, 但读书求知永无止境。在犹太人的国家———以色列, 图书馆和出版社的人均数量居于世界首位, 无论是在城镇, 还是在社区, 到处都有布置典雅藏书丰富的图书馆, 人来人往, 穿流不息, 图书馆里总是座无虚席, 去晚了就没有座位。正是由于重视读书, 使得犹太民族成为非常有学问的民族。犹太人认为没有人是贫穷的, 除非他不读书, 没有知识。人可以通过学习保持青青和年青的心态, 还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财富, 取得精神上富足。在几次中东战争中, 一、二百万人的以色列都击败了拥有几千万人口的阿拉伯国家的军队, 傲立在中东地区。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的优秀的传统文化, 2011年6月21日, 联合国秘书长韩国人潘基文在他的连任就职演说中就引用了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名言:“天之道, 利而不害。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 ”就是说, 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损害他们的利益;圣人的准则是有所作为却不与人相争, 作为自己工作的左右铭。同时自古就有热爱学习, 勤奋读书的优良传统。“头悬梁锥刺股”;唐代颜真卿《劝学诗》所言“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为读书迟”就是古人读书刻苦精神的真实体现。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就提出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就是说要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兴盛, 像巨人一样挺立在世界而读书学习。当前,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更要重视读书, 在2011年4月进行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 被调查的18-70岁国民当中, 58.1%认为自己读书数量很少或比较少, 只有1%的国民认为自己读书数量多, 6.5%认为自己读书比较多, 每人每天读书时间仅为16.78分钟。这种情况是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书籍不能改变世界, 但读书可以改变人生, 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 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 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 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中”就有“以愚味无知为耻”。2000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将每年12月定为我国的“全民读书月”;2004年4月,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国家教育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等十一个单位联合发出通知倡导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这些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读书的高度重视。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 读书是增长智慧, 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个人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 是成长的基石, 精彩人生的开始, 一所不重视读书的学校, 是一所精神贫乏的学校, 一个不重视读书的学生, 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 是不能承担建设国家重任的。2008年, 我们西北政法大学学生也成立了读书促进会, 以读书为桥梁纽带将具有读书志趣的同学联系起来;图书馆举办了《影像读书·沙龙》, 将视频文献阅读和纸质文献阅读结合起来, 以教学手法举办沙龙, 通过师生共同学习、讨论, 促使同学专业知识内化、活化, 培养综合能力, 促进人文素质提高。在校团委、校图书馆支持下, 还组织了书评大赛等读书活动, 在推动校园阅读文化建设方面, 迈出了重要步伐, 取得了成绩。

3 读书要有严谨和执着精神

古代的名著《文心雕龙》中说:“积学以储宝, 酌理以富才”。读书求知是一种积累的过程, 一般说来, 难以速生速长出成果, 立竿见影, 这就要求我们在读书时要有严谨和执着精神, 不受外界打扰, 不能急功近利。学贵有恒, 读书需要有决心, 耐心和信心, 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须经过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王国维先生是在引用古人的词说明人生成就事业的三种境界。这里所讲的第一种境界是立志学习, 坚忍不拔。要想做学问, 就必须耐得住寂寞, 忍受住孤独, 面对漫漫无际的“天涯路”:忘掉名利诱惑和世事烦恼, 刻苦读书;第二种境界说的是学习中要执着追求, 虽然“衣带渐宽”, “人憔悴”, 仍然终不悔, 第三种境界是历程磨难, 经过多次周折、磨难, “千百度”的追寻, 才能在“灯火阑珊处”与成功相会, 成就事业。自学成才的国学大师钱穆, 一生中最高学历仅为高中 (尚未毕业) , 没上过大学, 更没有出国留学, 他先读私塾, 后来当了10年乡村小学教师和8年中学教师, 在这18年, 他“读书极勤、”“未尝敢一日废学”, 他每天坚持夜读到极卷, 甚至“形于梦寐间”。夏天, 为防蚊子叮咬, 他把双脚泡在瓮中, 坚持夜读, 在夜读中, 他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终于被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教授发现, 并鼎力举荐到燕京大学国文系, 走上高校教师之路, 著书立说1700万字之多, 成为完全靠自修苦读而成才的国内外著名学者。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但又是十分紧张的, 大学生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以外, 还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 安排好自己的读书生活, 温家宝总理在谈到自己大学时的读书生活时说:“我把别人睡觉时间拿来读书, 晚上回宿舍, 同学们都睡了, 我总是读到最后的熄灯。睡到半夜起床, 又开始读书, 那时候我没有手表, 大约早上两三点钟就起床了。50%时间读教科书, 其余读课外书”。正是以这样的刻苦精神, 他在大学学习期间35门课程门门优秀。当总理后在记者会等公开场合引用的古代诗文95%靠自学, 主要是因时因势而用。

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 “懒惰象生绣一样, 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 经常使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读书要勤奋, 不能懒惰, 要自觉给自己施加压力, 挤出宝贵的读书时间来。

4 读好书善读书

4.1 读书要选择好书

图书馆的书浩如烟海, 一个人倾其一生的时间都不可能读完。从另一个角度说, 这些书中值得大家读的也没有那么多, 因此要选择好书, 选择不好的书就等于浪费了读好书的宝贵时间。

什么是好书?“好书”是那些能够给人以感染和力量的书, 让人了解大思想家, 大学问家的思想和风采的书, 特别是那些震撼人的灵魂, 激发人的斗志的书。在历史上经过几百年, 上千年的淘汰而留下来的古今中外名著, 经典典籍, 这些书带有永久性, 经过了多次淘汰依然能够震撼人心。经典著作是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结晶, 对其国家和民族产生深远的影响。读经典著作, 就是与大师对话, 提升境界, 净化心灵, 视野会更加开阔和久远, 思想会更加充实和健康。读好经典, 不仅可以铸造和强健人的精神骨骼, 更能引领人们超越现实, 走向成功。许多著名学者推出了自己的推荐书目, 中国近代思想家, 著名国学大师梁启超应《清华周刊》之邀, 拟定的《国学入门要目及其读法》荐书160种, 后来又因“校课既繁, 所治专门”, 为专业学生推荐《尚书》、《诗经》、《礼记》等书15种;著名文学家鲁迅1930年为许世瑛开出的《唐事记事》等中国文学学习必读书目12种;思想家胡适1930年在《中学国故丛书》目录中, 列举了《论语》、《诗经》、《战国策》等30余种古籍, 供中学生选择阅读;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1925年开列出包含有《山海经》、《蒙古秘史》、《徐霞客游记》等14种书作为喜欢中国历史的人可备读书目;著名文学家朱自清1940年在《经典常谈》一书开出《史记》、《说文解字》等经典书目12种, 以求启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引他们到阅读经典的路上;思想家章太炎开出过《史学国文书目》;国学大师季羡林推荐的《论语》、《三字经》、《三十六计》等《国学百部名典》等, 这些凝聚着大师智慧的书目所推荐的书堪称历代经典。另外, 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定《大学生必读书目100本》, 包括《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等, 象其中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类书, 就曾经鼓舞着千千万万读者, 使他们树立了远大的人生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这些书是好书, 名家开出的书单, 是筛选挑拣的果子, 品质保证。但对于不同专业大学生通过日常阅读积累来完善自己知识、能力, 素质结构的需要来说还是不够的;一些古文经典, 不少同学阅读时感到艰涩费力, 尚不能完全读懂与理解。应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 编制出适合本专业的阅读书目。

4.2 读书要用心, 专心致志

读书方法因人、因学科、因书、因读书目的而异。中国古代大哲学家朱熹说“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 则眼看不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 却只是漫浪诵读, 决不能记, 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 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 眼口岂不到乎”。朱喜的读书经验指出了读书的门径。我国明代科学家张载也说:“人若志趣不远, 心不在焉, 虽学无成”。大科学家爱因斯坦19岁时就为自己制定了学年、学期、每个月的读书计划, 使读书具有明确的目标, 专心致志, 先后读完了培根、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休谟、斯宾诺莎、康德、笛卡儿、牛顿、赫兹、麦克斯韦等哲学家、科学家的著作, 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个人如果到处分心, 就一处也得不到美满的结果。

4.3 读书既要博览, 又要专精

读书之道, 难在选择, 不可乱读一气, 2011年11月20日, 温家宝总理在与文莱大学学生交谈时说:书籍是青年人的营养。我希望青年爱读书, 但又会读书, 学会涉猎与精读, 有些书籍你可以翻一翻, 甚至看看目录。有些书籍你要经常搁在身边, 甚至终身去读, 受益匪浅, 这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最值得阅读的书是那些历史传承下来的, 在时代不断淘汰过程而留下来的作品, 现代社会里知识激增, 作为大学生, 必须结合自己的专业去扩大知识的范围, 培养自己的思维, 判断能力, 这就要涉猎, 要博览。当然, 博览也要有重点, 不能漫无目的乱翻。应主要放在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学科著作中, 选择出必读的书去循序涉猎。对于本专业的经典之作则必须下功夫专心致志的有重点阅读, 博采众家, 取其所长。也就是象周恩来总理所讲的“加紧学习, 抓住中心;宁精匆杂, 宁专匆多”。鲁迅先生也主张在“泛览”的基础上, “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 专心致志深入下去。美国芝加哥大学就开有“伟大的典籍”课, 让大学生精读熟读若干经典著作。读书, 要反复品读, 一时读不懂的, 反复读几遍可能就明白了。也就是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博览和精读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互相依存, 互相补充, 相得益彰。精读是“去尽皮, 方见肉;去尽肉, 方见骨, 去尽骨, 方见髓”, 是“精研而彻义”而不是“囫囵吞枣”的过程, 是层层深入, 反复思索品味, 学思结合, 循序渐进的过程。用朱熹的话说, 读书是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的过程, 先要花十分力气读完一书, 第二本书则用七、八分功夫即可完成, 以后越来越省力, 越来越快, 从细读变为快读, 跳读。鲁迅的儿子, 全国政协委员周海婴把读书归结为“摆”、“看”、“读”、“存”。摆是把书摆放在书架上, 不能堆在角落里;看是浏览;读是吸取书中的养分;看一遍不够, 值得回味的, 有时候拿来再看;存;读书的时候可以写一些心得, 在自己的书上加一些批注, 保存起来, 学以致用。老一辈天产阶级革命家, 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 一生钟爱读书, 在青少年时代他就立志要做“新社会的催生者”, 为此, 他读了大量书籍, 以丰富学识, 开阔视野。“文化大革命”中, 他受到残酷迫害, 但却始终不肯抛弃自己所收藏的那些泛黄残损的线装书。平反后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人做书橱, 为自己的书找到栖身之处。他的藏书达到四、五万册之多。他的读书方法就是精读和速读并重, 对于《列宁全集》等政治类书籍, 以及《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静静的顿河》等中外各著, 他都认真细读, 并做批注, 笔记, 而对一般的书, 他就采用一目十行的速读法, 通常利用晚上洗澡后睡觉前的这段时间读, 有时将好几本书放在手边, 这本看累了看那本, 一晚可以读两本小说。精读与速读并重, 使他 (下转222页) (上接152页) 具有深厚而广博的学识。去世后, 他的儿子杨绍明依照父亲的心愿将全部图书捐献给重庆市图书馆等单位, 供人民群众阅览。

4.4 读书要多思善疑, 勇于创新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 (迷盲、糊涂) , 思而不学则殆 (危险)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 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于如何?, 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这逢事都问个为什么”。问题常常是书的重点和难点, 多为关键之处, 抓住这些问题, 深入思考, 就会使读书不断深入。带着问题再去查阅其他书籍资料, 或向他人请教讨论, 就会受到更大的启发, 得到更大的提高。往往有的问题长期思考, 偶尔得到解决就会茅塞顿开, 以至于整个过程中的问题都迎刃而解。正如朱熹说的“读书, 始读, 未知有疑, 其次, 则渐渐有疑, 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 疑渐渐释, 以至融会贯通, 都无所疑, 方始是学”。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多思善疑, 寻根究底, 终于有所发现, 有所创新。英国科学家牛顿被树上落下的苹果砸了头, 就对苹果为什么会垂直落在地上, 而不是飞离地球产生了思考, 查阅了大批资料, 展开了研究,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就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 思考, 再思考, 我就是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读书是学习, 使用也是学习, 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读书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指导实践, 只有将读书与实践结合起来, 知行合一, 才能真正做到温家宝总理所讲的“读书活, 活读书, 读活书”。打个比喻:读书好比吃饭, 吃饭有两个目的, 一是长身体, 一是干活, 不吃或吃的极少, 身体不好, 就干不了活。但吃的过多, 就会撑着, 就要消化, 光吃不干就成了饭桶,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说:“《五经》、《二十一史》、《藏》十二部, 句句都读, 便是呆子;汉魏两朝、三唐、两宋诗人, 家家都学便是蠢才。”读书而不能运用, 则所读的书等于废纸。人生是个毛胚房, 读书就好比内装修, 能提高人的休养, 使人真善美。读书还像坐船, 读消遣书、休闲书是坐游船, 休息、娱乐、轻松;做学问如同坐渡船, 要有一个清晰的彼岸, 如果离得比较近, 只是小河两岸, 船就可以简陋一些, 甚至扎个竹筏木排都可以, 但如果想要跨过太平洋, 远航南极, 船就要结实, 能抗台风, 破浮冰;航海经验与导航技术更要好, 能躲避暗礁险滩。读书亦如盛水, 聚点滴之水, 天长日久, 方成飞瀑、大海。

篇4:读书的意义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法)夏尔·丹齐格

价格:36元

出版时间:2012年6月

无论书的介质如何变化,阅读始终会是人们关心的话题。丹齐格以资深书虫的历练和作家的精巧敏锐,写下了书中的七十余篇文章,将读者引上读书这条无用却意义重大的不归路。

文学是毫无用处因而无关紧要的吗?人们通过阅读向生活抗议还是获得生命的扩展和延续?阅读会让我们变成功利自私、贪得无厌的人吗?我们在阅读中寻找炫目的新鲜感,还是对自我判断的印证?获得智慧必得以泯灭童真为代价吗?阅读是否能改变一个人?

围绕各种读书话题,丹齐格在书中分享他精辟独到而又体贴入微的阅读心得,其中有切实的建议、甜蜜的赞美、尖刻的讽刺,还有新鲜的阅读观念:阅读是文学的姊妹,读者借助他们展开与死亡与时间的拉锯战。

作者精英主义立场鲜明,幽默的文字透露亲切与率直,却并不流于浮泛。文字密致,耐人回味。箴言警句不时灵光乍现,思考充满机锋与创意,独到的见解读来令人兴奋、畅快。

《余英时访谈录》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陈致

价格:32元

出版时间:2012年3月

本书由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陈致应中华书局徐俊先生之约,对历史学家余英时先生的三次采访整理而成,首次在内地整体出版。余英时先生身处海外,对中华文明、中国社会怀抱真诚的关切,访谈录中袒露对学术与人生的追求。他对思想史的梳理切中中华文化研究的肯綮,于变动中发现思想的联系,既洞察入微,又通达宏观。

《刀锋上起舞》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管清友 傅勇 程实 张明

价格:45元

出版时间:2012年4月

2012年承载了太多的复杂和不确定性,中国经济未来走势如何?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四位新锐青年经济学者分析中国过去及现在的经济形势,判断2012年及今后数年的经济走势,从通胀形势和货币政策、地方债务风险、房地产与股票市场、劳动力结构转变、美元与人民币、外贸发展、能源供应与安全,以及外汇储备与热钱等方面为中国经济把脉。

《大拐点》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袁剑

价格:39元

出版时间:2012年5月

篇5:读书的意义作文

妈妈帮我联系了一个幼儿园作为读书会的场地,爸爸则到现场协助我。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我的读书会得以顺利举行。

虽然这是我第二次开展读书会,我还是非常紧张。因为上一次读书会加上家长只有9个人,而这一次加上家长有19个人。而且我这次读书会准备没有上次充分。

读书会开始了。“欢迎大家来到这里。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面,让我们先来做个自我介绍吧。来,你先来。”我邀请了第一个男孩。他勇敢地站了起来说道:“我叫张艺琳,13岁……”大部分同学都很大方,就是有一个小弟弟很害羞,都不敢做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的环节结束了,我打开电脑,先跟大家一起观看了樊登小读者关于《石头汤》的故事视频。再插入U盘,点出PPT,给大家讲起了《石头汤》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小村庄……”我像上次一样,找出每页有什么细节,图与图之间有什么关联,可是因为准备不足,没有上一次熟练,不一会儿手掌心里全是汗。不过我还是坚持下来了。

《石头汤》里有三位老人:阿福、阿禄、阿寿。我给大家讲解了一下福、禄、寿的含义:“福、禄、寿象征着三位仙人:福仙、禄仙、寿仙。福代表着幸福,禄代表着吉利,寿代表着长寿,是掌管人间长寿幸福的三位长老。”接下来我又给大家科普了一下知识,这个环节和上一次一样顺利。

解读完了故事,到了手工制作环节,我拿出一个皮影人和一些零件,说:“这个就是成品,这些是皮影人的零件,大家要拼好他们,把他们拼成皮影人!”说完我把皮影人的零件分发给了大家。在同学们的努力下,一个个俏皮的皮影人出炉了。

篇6:读书的意义作文

现在,我们坐在阶梯教室里,明亮的灯光洒在我们身上,犹如白天一样,有些刺眼。偌大的教室,我们能从中感到一些威严和神圣的气氛。老师做了简单的开场白以后,报告开始了。最初的几分钟,全场鸦雀无声,此时的我们就像犯了错的孩子,谁也不敢抬头。后来,同学们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做着一些暗示,有的在聚精会神地修改着自己的稿子。而我,正忐忑不安地想:我到底要不要上去?又鼓励自己说:要去,一定要去!可是我却始终战胜不了自己的胆怯,于是对自己说:再待一会儿,一定要去!

“我去!”不知是谁突然说了一句话,全体同学都在搜寻这个声音的来源。噢,原来是Z!同学们都自发地为他鼓起了掌,瞬间,他成了我们班的焦点,每个同学的目光都聚集在他的身上,或佩服,或欣赏。Z之后是S,之后是L、Y、F……这时候,教室里的气氛已经活跃了起来,每位同学都跃跃欲试。终于,当LZB下来之后,信念告诉我:“该上去了,只看别人表演是不行的,只做为别人鼓掌的人是不思进取的!”于是,在好友的鼓励下,我站起来,朝讲台走去。这一段仅有几步之遥的距离,现在变得很长,似乎没有尽头。这一段路,对我意义重大,它是我拥有自信的表现,它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是一座里程碑。可是,当我拿起话筒作报告时,我的脑袋垂得低低的,眼睛不敢看大家。慢慢地,我调整了一下,声音渐渐增大了,报告结束时,我的脸上微微掠过一丝微笑。

篇7:读书的意义作文

读书的意义就在于你是否能领会书中的灵魂,抓住作者的心灵。

童话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睡前的天马星空,深刻体会它,我学到了责任。

那个主人唾弃过,仆人踩踏过,被河水浸没过,被大鱼吞噬过,被火炉融化过的独腿小锡兵让我从他的身上学会了责任,他虽然是锡做的,没有一颗真正的心,但他却明白自己的责任,有着誓死恪守的精神,不因天生少了一条腿就不站的笔直,这种精神,这比任何事物都要可贵。读童话不只是为了一笑而过,我们应该领悟故事里人物的精神,这是读书的意义。

我们要用心去品味那些形散的文章,虽然看起来形形散散,但是其中的情感却让人深思。

课上我读了郭沫若的《石榴》,他把石榴写的林凌尽致,刚开始我只是赞美他描写石榴得好,却没体会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创作这篇文章的真谛,经过老师讲解,我细细的品味一般,看似写石榴,其实是抒情。郭沫若先生把自己的赤诚和满腔热血投入到解放斗争中,他把情感抒发在石榴上,赞美它是夏天的心脏。再次品读,让我对郭沫若先生别有一番崇敬之情,我们应该把时代和作家的经历结合在一起去品味其中的情和热血,这是读书的意义。

我小时后父母就教我《静夜思》丶《春晓》等等,这些诗我倒背如流,我还常常因为背得快从头到尾不喘气而感觉自己很厉害,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和惭愧。能流传千古的唐诗宋词元曲,是让我因为自己可以背很多首就用来骄傲的理由吗?绝不是!细细品味每一个字,里面却包含着当时国家的富裕程度,和社会的光明与黑暗。一个国家的兴亡,带来的是中国诗词的复兴。要不怎么会有杜甫所写的今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家万家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两首截然不同的诗句。因为社会的黑暗,白居易所写的卖炭翁晓驾碳车碾冰辙,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也不会有予独爱莲指出淤泥而不染的千古名句。我感叹古代文化的昌盛,同情那时贫苦的百姓,憎恨当时腐败的朝廷,这是读书的意义。

篇8:读书的意义

自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宣布每年的4 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以来, 已有超过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此项活动。为响应我国创建“全民阅读”型社会的号召, 进一步推进文明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 我们以第21 个世界读书日为契机, 利用图书馆充足的馆藏资源, 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倡导人人养成阅读习惯, 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我馆在4 月15 日~ 5 月31 日开展了为期40 天的以“书香盈校园、放飞中国梦”为主题的读书系列活动。本文从 ( 1) 开展读书月活动的意义; ( 2) 活动开展的具体措施与实施办法; ( 3) 活动开展的积极效果和后期效应, 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图书馆开展读书月活动的现实意义

1. 1 一本好书, 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读书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 而且对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不能不深思, 应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在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书海中, 开拓视野, 增加知识储备, 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对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以渊博的知识、积极健康的心态去迎接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 意义重大。

1. 2 读书日活动是进阅读的有效形式

读书活动近年来在国内高校图书馆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我馆以丰富的馆藏资源和良好的阅读环境成为读书活动的主阵地。本次阅读活动在学院高度重视、各处室和各系部的密切配合下, 在我们的精心策划下, 通过推荐经典书目、系列讲座、读书征文比赛、与优秀读者互动等系列相关活动的展开, 将“读书日”延伸为“读书月”活动, 起到了发挥高校图书馆职能、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发挥信息服务职能的作用。

2 活动开展的具体措施与实施办法

2. 1深入宣传, 激发学生读书热情, 活跃校园文化

根据图书馆2015 年“阅读点亮心灯”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全面迅速地展开了各项工作。由采编部三位馆员分头进处室、到系部、入班级发放读书日倡议书、阅读推荐书目、优秀期刊推荐目录等活动资料260 份。所到之处我们都要简要介绍图书馆馆藏现状, 期刊、报纸征订情况, 师生借阅情况, 超星阅读机如何使用等等有关信息。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 上至每位院领导, 下至每班每位学生都融入活动中, 营造清风缕缕满校园的书香氛围。

2. 2精心组织, 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 创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2. 2. 1 以“阅读经典书籍, 提升文化底蕴”为宣传口号, 推出古今经典类书目、中外文学名著书目、哲学思想是书目、励志类书目等65 种必读书籍。这些的经典书籍的意义是人类智慧之果、精神之花, 它承载历史, 传承文明, 养育人类, 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资源, 阅读这些书目, 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振奋精神, 提高自身人文素质。

2. 2. 2以“教学科研, 师生撰写论文、论著”为导向, 根据学院的专业设置, 以我院新设置的八系一部的精品课程为主, 推荐专业核心期刊130 种, 帮助教师在紧张工作之余能够有选择、有目标地各取所需。节约了时间、节省了精力, 为教学工作做好保障。

2. 2. 3 以“好读书, 读好书”系列讲座为阅读主旨, 由图书馆牵头, 公共教学部四位教师主讲, 以神秘的上古神话———优美的现代文学名著作———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国学经典为线索。充分利用图书馆这一主阵地, 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合适自己的书籍, 在读书中学会思考, 在思考中成长; 并向大家建议怎样选择好书, 怎样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有序读书。通过几次讲座与交流, 同学们互取所长, 学到了更多的读书知识和方法, 加深了爱书、用书的思想认识, 促进了同学们读书习惯的自觉形成。

3 活动的积极效果和后期效应

3. 1 初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强化了个人修养

开展读书节活动, 使每个学生“爱读书, 启迪人生; 读好书, 知书达理”, 促进了学生热爱读书好习惯的形成。大家从书中得到生活的慰藉, 寻找生活榜样, 进而反省自己, 净化自己的小灵, 提升自己, 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

3. 2 促进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开展读书节活动, 校风、学生进一步转变, 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 树立了正气。

3. 3本次活动内容丰富, 亮点纷呈, 学生参与广泛

我们将以此活动为起点, 拉近图书馆与师生之间的距离, 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深入人心, 为学院后期长远的精神文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读书节活动的开展, 将对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深远的意义。今后, 我们要不断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丰富校园文化; 有效利用图书馆的丰富资源, 在最大限度上给与全院师生工作和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上的帮助, 以营造良好学风。

参考文献

[1]丁丽娜.开展“读书月”活动对图书馆开展工作的意义[J].科技视界, 2012, (13)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hqsgkj201213116.

上一篇: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国际法性文件下一篇:浅谈幼儿的感恩教育